邵东县县域经济发展的工作汇报(大全五篇)

时间:2019-05-13 17:09: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邵东县县域经济发展的工作汇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邵东县县域经济发展的工作汇报》。

第一篇:邵东县县域经济发展的工作汇报

邵东县县域经济发展的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热忱欢迎和衷心感谢您们亲临邵东考察指导!现就2010年度县域经济发展情况作简要汇报。

一、围绕发展目标,实现“八增三降”

2010年,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富民强县”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兴工旺商”战略,积极创新发展理念,努力破解发展难题,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扩大对外开放,促进产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确保县域经济发展在XX年年跻身全省20强的基础上保类进位,十一项考核指标实现“八增三降”。

实现增长的八项指标分别是: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07.5亿元,同比增长12.8%;人均gdp11413元,同比增长16.2%;财政总收入5.4745亿元,同比增长15.51%;人均财政总收入600元,同比增长22.7%;全口径税收收入4.2964亿元,占财政总收入的78.48%,同比提高0.9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14元,同比增长17.29%;农民人均纯收入5318元,同比增长17.73%;森林总蓄积量增长率9.1%。

现下降的三项指标分别是: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14.11%;工业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cod和so2分别削减5.24%、7.73%。

二、注重扬长避短,打造发展特色

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克服邵东既不沿江、又不沿边、资源缺乏的先天不足,充分发挥人才、资金、信息、市场等县域特色的比较优势,着力打造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经济,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县实际的发展道路。主要呈现以下三大特色:

(一)着力做大做强,打造产业特色。对于有特色的产业,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都立足于做大做强,培育成优势产业。一是做强支柱产业。2010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130.5亿元,增长38.7%,其中规模工业总产值81.6亿元,增长48.1%。全县新增规模工业企业32家,纳税过100万元的企业37家、新增5家。全县打火机、小五金、皮具箱包、服装加工、中药材五大支柱产业年产值均超过10亿元。打火机产业通过延伸产业链条与组建行业协会,走上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之路,成为区域优势产业,70%的产品升级换代为电子打火机,多数企业建成自

动化流水生产线;五金产业通过组建企业研发机构,生产企业引进了“消失模”铸造技术,基本应用了数控机床技术。二是做大现代农业。克服年初冰冻和年中干旱等自然灾害,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全年农业产业化企业实现销售总值16.38亿元,增长8%。

严厉制止稻田抛荒,安排专项资金,鼓励扶持先进乡镇和种粮大户,大力推广农机、农技等服务,全年产粮46.59万吨,实现连续四年增产;发展生猪270.7万头,巩固了全国生猪调出大县成果;推广水稻、黄花菜、中药材标准化生产26万亩。着力培育、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做大做强,新增市级龙头企业7家、省级龙头企业2家。引导成立建农果蔬、金银花协会等农民专业合作社32家。三是做旺市场商贸服务业。市场商贸是我县的传统优势。2010年,全县登记个体工商户3.6万户,实现市场交易额15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8亿元、增长23%。物流方便快捷,200多条物流线路联通20多个省市自治区。经济外向度逐年增强,2010年引进外资项目4个、到位资金863万美元,内资项目75个、到位资金33.5亿元,增长42.5%。新增出口企业4家,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45亿美元、增长20.8%,其中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7370万美元,全省排名第二。

(二)着力提质扩容,打造靓城特色。县委、县政府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把邵东县城建设成为人口聚集能力强、综合承载能力提升高的中等城市要求,以省内发达城市为参照,坚持以人为本,在体察民情、关注民生中推进城市建设。2010年,县城建设投入11.2亿元,城市化水平达到35.68%,比上年提高1.48个百分点,新扩城区面积2.2平方公里,建成了全省屈指可数的大县城。一是精心规划。全面完成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县城总体规划修编,规划面积35平方公里。着手编制生态产业园分区规划和控制性详规。二是精品建设。以项目建设优化城市布局,完善城市功能,着力提升县城宜居度。

2010年,投入城建资金2.83亿元,高标准完成了兴和路、昭阳大道、衡宝路北段、金龙大道等四条主干道7.5公里的路面改造、绿化、灯化和人行道板铺设。新建和改造了四个城区休闲广场。实施了污水处理工程、无害化垃圾处理场和管道燃气等市政重点项目。完成了下水道及污水收集管网改造。会议文化中心、四完小、人民医院门诊大楼、体育馆等惠民工程相继竣工使用。三是精细管理。进一步理顺了城管环卫体制,强化“门前三包”,城区实行17小时保洁,加强摊担、卫生、交通

秩序综合整治,成功实现出租汽车升级换代工作,市容市貌明显改观。

(三)着力民生民利,打造富民特色。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放水养鱼、藏富于民”的政策,让财富更多的聚集于民间,造就了近百个亿万富翁、上千个千万老板,并由此带动了全县人民的脱贫致富。

2010年,全县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总额21424元、增长11.4%;农民人均纯收入5318元、增长17.3%,超出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805.5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14元、增长17.3%。全县金融机构城乡居民储蓄存款97.2亿元,增长22.5%。全县新增机动车7000多辆,占全市新增机动车的43.8%。

一是坚持还利于民。全年共发放各项涉农直补资金1.065亿元,发放移民后扶直补资金2400万元,完成移民后扶项目181个,安排直接发展农业资金830万元,农村贫困家庭转移就业援助1806人,通过实施扶贫工程减少贫困人口5000人。新建城镇廉租住房6323平方米,新建经济适用房3240平方米,新建农村安居房100户。改扩建乡镇敬老院2所,集中入住五保对象70人。二是坚持还利于商。清理收费项目,坚决杜绝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三乱”行为,凡是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一律取消。统一编制《收费目录》,由县政府公布。

对年纳税30万元以上企业实行“一站式”收费服务;规范部门行为,简化办事程序,削减罚没收入,减少部门罚没收入任务1000万元。县财政拿出60万元作为金融机构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奖励;县财政出资1000万元入股,组建注册资金1亿元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公司,担保贷款最高可达15倍。对创建著名商标、名牌产品成功的企业主给予5000至30000元的奖励。三是坚持城乡互利。着力打破城乡二元分割体制,促进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确保城乡居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2010年,全县乡村公路工程完成投资1.25亿元,硬化通乡公路29.7公里、“通畅工程”483公里。新建沼气池3032口。完成水利工程1.12万处,改善灌溉面积5.8万亩。推广农机具2350台(套),新增农机总动力3.8万千瓦。解决农村安全饮水27933人。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2.68万平方米,我县成为全省新农村卫生新校园首批试点县。新建、改建乡镇卫生院20所,参加城镇医疗保险43256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农民80.73万人。

三、坚持协调发展,致力奋发赶超

2010年,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为重返全省十强而奋发赶

超的奋斗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促进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全力打造新的发展平台。抢抓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沿海产业大转移、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和我县获准纳入湘西扶贫开发范围的难得历史机遇,进一步推进重大项目建设,2010年启动重点项目32个,完成投资16.2亿元。在县城东部规划20平方公里的生态产业园,定位为我县工业经济的活力区、招商引资的主战区、科技创新的源动区、城市形象的展示区、城乡一体化的先行区。2010年已做好园区的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昭阳大道东延和绿汀大道已经立项,物流园项目完成选址。

(二)大力优化发展环境。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我县奋发赶超的生命工程来抓,以活动为载体,以政策为保障,努力创造优良的政务环境、治安环境、信用环境。严厉查处损害经济发展环境的人和事,全年共受理工商企业投诉195起,打击破坏经济发展环境行为59起,查处损害经济发展环境案件9起;查处违法违纪案件50起,处分77人。加大对犯罪分子的打击力度,全年13起命案全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年度考核列全省第60位,公安信访维稳长效机制建设工作被评为全国先进,打击特殊群体贩毒经验在全省推介。深入开展县级领导大接访活动,信访工作进一步落实包案、排查、督战、责任追究等制度和措施,县级领导包案的48个信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赴省进京上访总量明显减少。在东方家居广场和五金城实行信用市场试点,推行信用评估机制,社会诚信意识不断增强。

(三)着力推进社会事业和生态环境建设。关注民生,扩大就业,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扎实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生态建设不断加强,发展果猪沼农作物生态农业模式1500户,植树造林6848亩,森林总蓄积量增长率9.1%。建立能耗责任制,鼓励企业加大节能技改力度,对所有新、改、扩项目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五个不准”制度。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14.11%,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10%,饮用水源保护区企业的排放物达标,造纸厂废水排放中的化学需氧物去除率达70%以上。

各位领导,同志们,2010年,我县县域经济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发达县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面对全省上下和周边县市快速发展 的态势,我们有决心、有信心在上级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团结和带领全县人民齐心协力,奋发赶超,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篇:邵中两基工作汇报

“两基”迎国检自检自查报告

根据上级“两基”迎国检若干文件及会议精神,为保证每个适龄少年都能按时入学,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切实做到“一个都不能少”,我校认真进行了精心准备,有计划、有步骤地扎扎实实开展了“两基”迎国检工作,在软件、硬件建设及新课程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绩。现将“两基”迎国检工作自检自查汇报如下:

一、学校概况

我校是邵寨镇唯一一所农村初级中学,学校占地面积11999平方米,学生平均占用面积17.29平方米;校舍面积4784平方米,学生平均占用面积6.89平方米。学校现有教学班17个,学生总数699人,其中女生

人。有一栋教学楼、一栋宿办楼、一间计算机教室、一间多媒体教室、一栋食堂,校舍达到了坚固、适用、基本够用、无危房水平,校园配套建设已基本完成,能满足教育教学所需的基本要求。

我校现有教职工58人,其中行政管理人员8人,专任教师47人,工勤人员3名,副高职称教师1人,中级职称9人,初级职称 28人,未评职称17人。就学校教师年龄结构讲,整体年龄结构偏年轻化,其中年龄在40岁及以下

人,占教师总数的 %,教师平均年龄

岁。教职工中,有党员

人。专任教师中,本科学历

人,专科学历

人,学历合格率100%,符合规定要求。

校长1人,岗位培训合格1人,合格率100%。

几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经过全校师生的努力拼搏,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办学质量稳步提高。近三年来,中考连续突破、、、大关,得到了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当地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和人民群众的好评。先后被授予

等荣誉称号。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得力于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全镇人民的鼎力支持,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个性,发展特长”为办学理念。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全局,以创先争优为动力,以德育工作为重点,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抓手,以远程教育应用为辅助,以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及各种督导评估为契机,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重视养成教育,不断创新学校工作思路,努力提升办学质量。教学设施逐步现代化,学校管理法制化,队伍建设人文化,办学特色品牌化,形成特色,营造人文环境,构建和谐校园。家长放

心,自己满意,人民满意。学校把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作为教育工作的第一要务,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鼓励师生创新,为师生搭建展示自身特长的平台,从而最终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力争把学校办成校园文化气氛浓,教学科研水平高,教师合作意识强,教学设备现代化,教学质量一流,学生乐学,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平安、和谐校园。

二、主要“国检”指标完成情况

1、普及程度

(1)入学率:2007—2008学应入学适龄少年

人,,实际入学

人;2008—2009学应入学适龄少年

人,实际入学

人;2009—2010学应入学适龄少年

人,实际入学

人。三年入学率皆符合国检要求。(2)辍学率:2007—2008学辍学、人,辍学率为

;2008—2009学辍学

人,辍学率为

;2009—2010学辍学

人,辍学率为

。三年辍学率皆符合国检要求。

2、师资水平

(1)我校现有教职工58人,其中有专任教师47人。

(2)有副高职称教师5人,中级职称教师9人,初级职称 28人;就学校教师年龄结构讲,整体年龄结构偏年轻化,其中年龄在40岁及以下

人,占教师总数的,教师平均年龄

岁。教职工中,有党员

人。教师队伍中有一批富有教育教学经验和管理能力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他们在历年的质量检测和中考中成绩突出,多次得到市县两级的表彰。

(3)专任教师中,本科学历

人,专科学历

人,学历合格率100%。学历符合规定要求的比例为100%。

(4)校长1人,岗位培训合格1人,合格率100%。

3、办学条件

(1)学校现有校舍建筑面积

平方米,生均

平方米,校园面积11999平方米,生均17.29平方米,校园校舍面积达标。

(2)图书室藏书15000册,生均20册;建有一类实验室,教学仪器配备基本达到相应标准,实验开出率为100%。建有远程教育资源卫星地面接收站,文体卫教学设备齐全。

4、教育经费

(1)学校做到了按政策性收费,无乱收滥支现象。

(2)教职工工资实行了“全县统管、按时发放、银行„直达‟”的管

理体制,教师工资能按时足额发放。

(3)合理利用资金,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5、教育质量

(1)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执行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开足课时,开齐课程,推行素质教育,深入开展课程改革。

(2)上学年毕业班实际毕业

人,思想品德合格率为,体育达标率

、各学科合格率均达。

三、实施“两基”的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精心部署

我校始终将“两基”工作放在重中之重地位并列入议事日程,成立了“两基迎国检”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相关人员为成员,具体负责“两基迎国检”业务工作。

组长:薛文军(校长)副组长:王永强 杜赟

组员:朱元科

杜文博

王靖

于灵军

李亚军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杜文博任办公室主任。组织全体教职员工认真学习,明确“两基”工作的重大意义和具体操作程序,使“两基”工作成为全校性活动,步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做到“两基”有主管、项目有分管、事事有主办,切实将“两基”工作落到实处,并取得实效。

为充分调动全体教师参与做好“两基”迎接国检工作的积极性,学校要求做到四个到位,一个确保:即宣传到位、认识到位、领导到位、行动到位;确保“两基”工作以高质量、高水平顺利通过国检。

1、宣传到位。学校利用教职工大会、教研组会、校园宣传栏等渠道大力宣传“两基”巩固与提高工作的重要性,贯彻落实新《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法规政策,并与学校教育教学常规管理紧密结合,从而使这项工作得到广泛的舆论支持。

2、认识到位。由于广泛宣传,广大教师高度关注、积极配合,都决心分清主次、突出重点,把“两基”迎国检工作当作一项重要任务来完成。

3、领导到位。学校接到迎国检任务以来,立即成立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实行板块负责,责任到人。做到目标明确,工作开展顺利,并确保与教育教学工作同步推进,两不误,两促进。

4、行动到位。为了建立健全各种档案、资料,动员广大教师加

班加点,及时做好各种表、册、卡、图的建档工作。通过检查落实,校长身先士卒,与其他人员同等分担任务,积极协调工作,同心协力解决大小问题,坚决杜绝辍学生的产生,建立健全辍学生报告制度,通过“上门查访”等活动,摸清贫困生人数,建立档案,配合“两免两补”工作,保证每一个适龄儿童正常入学,完成教育。

(二)措施和做法

1、保证普及程度达标

为了保证入学率在100%以上,学校努力把宣传工作做好,通过不同的形式,让社会了解学校。采用书写标语口号、对外张贴海报,把学校的简介和对一年级新生的师资配备情况、一年级教学情况等对外进行宣传。另外,印发传单,把学校的办学目标、办学水平、师资水平对外宣传。为了使服务范围内的适龄儿童按时入学,我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召开家长会等对家长进行宣传,使家长懂得依法送子女按时入学的道理,同时学校做好学龄少年的摸底工作,及时通知家长送子女入学接受教育,由于工作做得好,适龄少年均能按时入学。

为了保证辍学率在2%以下,我校采取以下措施:

①严格落实“两免一补”政策,确保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优先享受。

②重视做好家校联系工作,走访学生家长,定期跟家长沟通、联系、交流,一旦发现有辍学苗头,立即采取措施,避免和防止学生辍学。

③准确定位学校的办学思想和理念。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同时采取激励评价方式,增强学生自信心。关爱和帮助有困难学生。

2、加大“两基迎国检”工作宣传力度、认真做好“两免一补”工作,努力控制辍学率。学校加大力度面向全社会全面宣传“两基迎国检”的重大意义,使人人清楚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是社会、家长和少年儿童应尽的义务。对全部入学儿童、少年实行学籍管理,组织有关人员定期对学校在校学生数和转出、转入学生情况进行调查,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效性。

3、保证师资水平达标 我校现有专任教师47人,学历合格率达100%,教师配备能基本满足教学需要,专业结构基本合理。学校狠抓教师的继续教育,在经

费和时间上给予支持。做好三方面的培训工作,一是组织教师学习理论和业务;二是加强校本培训,搞好教学科研活动;三是培养骨干教师,选派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四是严格教师继续教育登记制度。校长带头参加学习培训,教育管理水平独具特色;学校教师除个人自主培训提高学历及业务素质外,还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学习,通过开展校本教研、专题培训、课题研究等,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有较大提高。

4、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学校根据教育局相关要求,认真部署,分阶段有效实施,通过一系列讲座、自学、评议、自查、学习讨论等活动,把师德教育活动落在实处,教师在服务意识、敬业精神等方面取得明显效果。

5、抓校园氛围的营造

学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和窗口,好的校容校貌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美化学生的心灵。绿化、美化校园,以优美的环境感染学生。每年都不同程度地投入资金用于校园绿化,并指定专人负责管理,高度重视校园整脏治乱工作,狠抓校园的绿化、美化、净化,做到校园无脏、乱、差死角。为学生提供了生活、学习、发展的良好条件,创设了优美的学习环境。

6、保证办学条件达标。

配置了图书、实验室、远教器材,完善实验室、图书室的建设,同时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了学校净化、美化、亮化工程,保证办学条件达标。

7、保证学校规范管理,无师生伤亡重大事故。

学校坚持规范管理:加强各处(室)管理人员的培训指导、检查监督、落实责任制,加强制度建设和学习,制定各种规章制度保证各项工作的规范运行;学校各项工作管理规范,落实到人,责任到人。学校先从党员做起,从小事做起,在教师和学生中开展诚信教育,诚信做人,认真做事。

几年来无师生伤亡重大事故。具体做法:一是加强安全知识学习,强调安全责任,设立安全领导小组,对学校设施及安全隐患及时排查、整改;二是制定各种安全预案,完善安全制度;三是做好各项安全工作常规检查,如消防设施、学校建筑等,有检查、有记录、有责任人。重视室外课安全教育,加强安全防范,定期进行安全演练。

8、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方案》,并根据

此规划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以良好的文化氛围熏陶学生。充分发挥团总支、支部作用,每月定期更换形式不同的活动内容,丰富全校师生的课余活动。

校园文化建设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加强软件、硬件建设:加强环境布置、设施使用、楼道宣传等硬件建设。让校园的每个角落、每个廊道、每间教室都是无声的老师,处处彰显环境育人,学校办学理念及特色;二是丰富学校活动,开展特色教育: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以积极向上的活动引导学生,对学生多渠道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禁毒教育、反邪教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德育工作,培养学生良好习惯,落实学生体质锻炼和体育锻炼标准,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让学生在唱、跳、写的活动中得到锻炼、受到教育;三是规范化管理:学校进一步探索学校常规的规范化管理,让管理上台阶,为师生服务,为学校发展服务,创建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

9、充分利用现代农村远程教育设备,认真开展教研活动。

运用学校的远程教育设备,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和各类网络研修,通过培训,让广大的教师提高了教学研究能力。

10、为确保“两基”实效,加强“两基”管理,学校组织专人参加各级各类培训,规范两基资料建设,完善两基的微机管理,建立健全“两基”档案材料,使“两基”工作规范化。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校部分硬件建设还未到位,办学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

2、学校各项计划、活动有待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3、在课程管理方面,对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开发相对薄弱,相关的评价没有跟上。

4、还要进一步规范养成教育,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5、学校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年轻教师成长期较长,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育的发展。

五、工作的设想和整改措施

1、以课题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两基”工作的实现,离不开教师。关注教师发展,学校才能发展,学生才能发展。继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鼓励先进,确定好每个学期具体目标;从微型课题研究入手,根据教师所提出的问题确定个人研究专题,有计划、有落实、有措施、有检查的开展课题与教研相结合的校本教研活动。

2、制定目标,促德育工作扎实有效开展。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外界对学校教育的影响与日俱增,如何让学生“先做人再做事”是德育工作者要思考的问题。学校将围绕德育培养目标“品德好,身心棒,行为正,求发展”,修改实施方案,确定年级子目标,分阶段具体检查落实,使学生真正理解并努力朝着目标前进。

3、进一步多方筹措资金,改善学校条件,继续巩固仪器配齐率100%、使用率100%目标。

4、加强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实现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全方位的推进。

5、积极创建快乐校园、艺术校园、书香校园、魅力校园、科技校园、平安校园,为办好人民真正满意的教育创造优势条件,让学生接受高效优质的教育,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6、加强学校精细化管理,提高各部门效能作用,凸现管理为教育服务、为师生服务。

7、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从物质文化、绿化、美化、人文景观、制度建设等方面加强建设,通过精神文化、校风建设、校园文化活动等提升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水平。

8、加强学校档案管理,结合学校管理特点,进一步规范学校档案管理工作。

我们将本着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对祖国未来负责的态度,依法办学,依法治教,巩固“两基”成果,办人民满意的学校。我校正凝心聚力,只争朝夕,朝着创建农村示范校的目标奋进。建成具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完备的教学设施、上乘的管理水平、过硬的师资队伍、一流的教学质量、优美的校园环境的农村名校。

灵台县邵寨中学 二0一一年五月

第三篇:邵中两基工作汇报

“两基”迎国检自检自查报告

根据上级“两基”迎国检若干文件及会议精神,为保证每个适龄少年都能按时入学,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切实做到“一个都不能少”,我校认真进行了精心准备,有计划、有步骤地扎扎实实开展了“两基”迎国检工作,在软件、硬件建设及新课程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绩。现将“两基”迎国检工作自检自查汇报如下:

一、学校概况

我校是邵寨镇唯一一所农村初级中学,学校占地面积11999平方米,学生平均占用面积17.29平方米;校舍面积4784平方米,学生平均占用面积6.89平方米。学校现有教学班17个,学生总数699人,其中女生346人。有一栋教学楼、一栋宿办楼、一间计算机教室、一间多媒体教室、一栋食堂,校舍达到了坚固、适用、基本够用、无危房水平,校园配套建设已基本完成,能满足教育教学所需的基本要求。

我校现有教职工58人,其中行政管理人员8人,专任教师47人,工勤人员3名,副高职称教师1人,中级职称9人,初级职称 28人,未评职称17人。就学校教师年龄结构讲,整体年龄结构偏年轻化,其中年龄在40岁及以下44人,占教师总数的93.6%,教师平均年龄27.2岁。教职工中,有党员16人。专任教师中,本科学历43人,专科学历4人,学历合格率100%,符合规定要求。

校长1人,岗位培训合格1人,合格率100%。

几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经过全校师生的努力拼搏,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办学质量稳步提高。近三年来,中考连续突破、110名、100名、120名大关,得到了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当地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和人民群众的好评。先后被授予

等荣誉称号。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得力于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全镇人民的鼎力支持,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个性,发展特长”为办学理念。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全局,以创先争优为动力,以德育工作为重点,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抓手,以远程教育应用为辅助,以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及各种督导评估为契机,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重视养成教育,不断创新学校工作思路,努力提升办学质量。教学设施逐步现代化,学校管理法制化,队伍建设人文化,办学特色品牌化,形成特色,营造人文环境,构建和谐校园。家长放心,自己满意,人民满意。学校把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作为教育工作的第一要务,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鼓励师生创新,为师生搭建展示自身特长的平台,从而最终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力争把学校办成校园文化气氛浓,教学科研水平高,教师合作意识强,教学设备现代化,教学质量一流,学生乐学,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平安、和谐校园。

二、主要“国检”指标完成情况

1、普及程度

(1)入学率:2007—2008学应入学适龄少年276人,,实际入学276人;2008—2009学应入学适龄少年269人,实际入学269人;2009—2010学应入学适龄少年208人,实际入学208人。三年入学率皆符合国检要求。

(2)辍学率:2007—2008学辍学、15人,辍学率为1.6%;2008—2009学辍学7人,辍学率为0.8%;2009—2010学辍学6人,辍学率为0.8%。三年辍学率皆符合国检要求。

2、师资水平

(1)我校现有教职工58人,其中有专任教师47人。

(2)有副高职称教师1人,中级职称教师9人,初级职称 28人,市县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4人;就学校教师年龄结构讲,整体年龄结构偏年轻化,其中年龄在40岁及以下44人,占教师总数的93.6%,教师平均年龄27.2岁。教职工中,有党员16人。教师队伍中有一批富有教育教学经验和管理能力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他们在历年的质量检测和中考中成绩突出,多次受到市县两级的表彰。

(3)专任教师中,本科学历43人,专科学历4人,学历合格率100%。学历符合规定要求的比例为100%。

(4)校长1人,岗位培训合格1人,合格率100%。

3、办学条件

(1)学校现有校舍建筑面积4784平方米,生均6.8平方米,校园面积11999平方米,生均17.29平方米,校园校舍面积达标。

(2)图书室藏书15000册,生均20册;建有一类实验室,教学仪器配备基本达到相应标准,实验开出率为100%。建有远程教育资源卫星地面接收站,文体卫教学设备齐全。

4、教育经费

(1)学校做到了按政策性收费,无乱收滥支现象。

(2)教职工工资实行了“全县统管、按时发放、银行„直达‟”的管理体制,教师工资能按时足额发放。

(3)合理利用资金,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5、教育质量

(1)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执行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开足课时,开齐课程,推行素质教育,深入开展课程改革。

(2)上学年毕业班实际毕业271人,思想品德合格率为100%,体育达标率100%、各学科合格率均达100%。

三、实施“两基”的主要做法

一、领导到位,提供组织保障

我校始终将“两基”工作放在重中之重地位并列入议事日程,领导到位。学校接到迎国检任务以来,立即成立了“两基迎国检”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相关人员为成员,具体负责“两基迎国检”业务工作,明确职责,实行板块负责,责任到人。做到目标明确,工作开展顺利,并确保与教育教学工作同步推进,两不误,两促进。

组长:薛文军(校长)副组长:王永强 杜赟

组员:朱元科

杜文博

王靖

于灵军

李亚军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杜文博任办公室主任。二.宣传到位,营造舆论氛围

组织全体教职员工认真学习,明确“两基”工作的重大意义和具体操作程序,学校利用教职工大会、教研组会、校园宣传栏等渠道大力宣传“两基”巩固与提高工作的重要性,贯彻落实新《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法规政策,并与学校教育教学常规管理紧密结合,使“两基”工作成为全校性活动,步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做到“两基”有主管、项目有分管、事事有主办,从而使这项工作得到广泛的舆论支持。

三、认识到位,思想重视 由于广泛宣传,广大教师高度关注、积极配合,都决心分清主次、突出重点,把“两基”迎国检工作当作一项重要任务来完成。

四、行动到位,切实将“两基”工作落到实处,集中人力做好档案资料建设

为了建立健全各种档案、资料,动员广大教师加班加点,及时做好各种表、册、卡、图的建档工作。学校的档案收集整理有条不紊,忙而不乱,做到了资料齐全,分类合理,易于查看。

五、加强软硬件建设,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学校投资3万余元购置各种图书和教学仪器、文体器材。多方筹资完成了教学楼楼顶的维修和校园绿化美化后续工程。

六、健全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保证学校规范管理

修订充实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重视制度建设和学习,加强对各处室管理人员的指导,落实责任制,做到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让管理上台阶,为师生服务,为学校发展服务。

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优秀的品质,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如:趣味体育运动会、班级篮球赛、书法绘画比赛、献爱心捐款等活动都体现了以人为本,以爱育人以德育人的教育理念。学生们在活动中既受到了崇高的理想与高尚的道德教育,又锻炼了能力,张扬了个性。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读书伴我成长”读书报告会,参加全市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竞赛,“党是阳光我是花”征文大赛活动及“寄情端午·诵读华章”诗歌朗诵活动,真正把学校办成了学生的乐园。

八、重视安全工作

安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安全工作,涉及到家庭悲欢,学校稳定,社会和谐。我校一直高度重视学校的安全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一名副校长分管安全工作。有分管部门,4

有领导具体抓,有具体管理制度,做到月月有安排,周周有检查。安全责任书实行层层签字,责任到人。经常对学生进行安全常识教育,结合国家法律法规讲安全,结合生活实际讲安全,结合安全隐患讲安全,大力宣传如何预防食品中毒、防溺水、防电、防交通事故、防意外伤害等安全知识。树立师生安全意识,制定各种应急预案,做到安全工作警钟常鸣,确保学校财产安全、师生人身安全。

我校经常邀请派出所、司法所、医院的工作人员到学校上课或者搞讲座,讲安全、查安全,做到从内容到形式都防微杜渐、求真务实、坚持不懈,杜绝了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九、重视校本研训,提高师资水平

我校以教师继续教育为突破口,努力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全校教师的整体素质。定期组织教师学习名校先进经验,优化教学过程,有计划地进行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和远程教育资源,改进教学手段,拓展学生学习途径,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益。学校领导班子带领全体教职工团结协作,务实苦干,实施教师形象工程,尽职责、精技能、守纪律、重实绩,发扬无私的奉献精神,不断开拓创新,逐步建立了一支素质过硬、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

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以新课程改革为重点,以“双学双推”活动为契机,努力转变课堂教学模式,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长期坚持向45分钟要质量。抓好新课程方案的实施,改进教学常规要求并具体细化到计划、备课、上课、作业、辅导、测试、听课、评 5

课、总结、反思共10个常规环节的规范要求之中。狠抓毕业班教学工作,以考促教。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实施课程资源整合,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充分调动了教师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了教师的师德师风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为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雄厚的师资保障。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针对重点难点及易错点,有的放矢,对学生进行精心点拨、耐心辅导,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

二、存在的问题(1)“两基”迎国检宣传氛围不够浓厚,全镇干部群众对两基迎国检仍知晓不多。

(2)部分硬件建设还未到位,办学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

为充分调动全体教师参与做好“两基”迎接国检工作的积极性,学校要求做到四个到位,一个确保:即宣传到位、认识到位、领导到位、行动到位;确保“两基”工作以高质量、高水平顺利通过国检。

1、宣传到位。学校利用教职工大会、教研组会、校园宣传栏等渠道大力宣传“两基”巩固与提高工作的重要性,贯彻落实新《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法规政策,并与学校教育教学常规管理紧密结合,从而使这项工作得到广泛的舆论支持。

2、认识到位。由于广泛宣传,广大教师高度关注、积极配合,都决心分清主次、突出重点,把“两基”迎国检工作当作一项重要任务来完成。

3、领导到位。学校接到迎国检任务以来,立即成立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实行板块负责,责任到人。做到目标明确,工作开展顺利,并确保与教育教学工作同步推进,两不误,两促进。

4、行动到位。为了建立健全各种档案、资料,动员广大教师加班加点,及时做好各种表、册、卡、图的建档工作。通过检查落实,校长身先士卒,与其他人员同等分担任务,积极协调工作,同心协力解决大小问题,坚决杜绝辍学生的产生,建立健全辍学生报告制度,通过“上门查访”等活动,摸清贫困生人数,建立档案,配合“两免两

补”工作,保证每一个适龄儿童正常入学,完成教育。

(二)措施和做法

1、保证普及程度达标

为了保证入学率在100%以上,学校努力把宣传工作做好,通过不同的形式,让社会了解学校。采用书写标语口号、对外张贴海报,把学校的简介和对一年级新生的师资配备情况、一年级教学情况等对外进行宣传。另外,印发传单,把学校的办学目标、办学水平、师资水平对外宣传。为了使服务范围内的适龄儿童按时入学,我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召开家长会等对家长进行宣传,使家长懂得依法送子女按时入学的道理,同时学校做好学龄少年的摸底工作,及时通知家长送子女入学接受教育,由于工作做得好,适龄少年均能按时入学。

为了保证辍学率在2%以下,我校采取以下措施:

①严格落实“两免一补”政策,确保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优先享受。

②重视做好家校联系工作,走访学生家长,定期跟家长沟通、联系、交流,一旦发现有辍学苗头,立即采取措施,避免和防止学生辍学。

③准确定位学校的办学思想和理念。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同时采取激励评价方式,增强学生自信心。关爱和帮助有困难学生。

2、加大“两基迎国检”工作宣传力度、认真做好“两免一补”工作,努力控制辍学率。

学校加大力度面向社会全面宣传“两基迎国检”的重大意义,使人人清楚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是社会、家长和少年儿童应尽的义务。对全部入学儿童、少年实行学籍管理,组织有关人员定期对学校在校学生数和转出、转入学生情况进行调查,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效性。

3、保证师资水平达标 我校现有专任教师47人,学历合格率达100%,教师配备能基本满足教学需要,专业结构基本合理。学校狠抓教师的继续教育,在经费和时间上给予支持。做好三方面的培训工作,一是组织教师学习理论和业务;二是加强校本培训,搞好教学科研活动;三是培养骨干教师,选派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四是严格教师继续教育登记制度。校长带头参加学习培训,教育管理水平独具特色;学校教师除个人自

主培训提高学历及业务素质外,还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学习,通过开展校本教研、专题培训、课题研究等,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有较大提高。

4、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学校根据教育局相关要求,认真部署,分阶段有效实施,通过一系列讲座、自学、评议、自查、学习讨论等活动,把师德教育活动落在实处,教师在服务意识、敬业精神等方面取得明显效果。

5、抓校园氛围的营造

学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和窗口,好的校容校貌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美化学生的心灵。绿化、美化校园,以优美的环境感染学生。每年都不同程度地投入资金用于校园绿化,并指定专人负责管理,高度重视校园整脏治乱工作,狠抓校园的绿化、美化、净化,做到校园无脏、乱、差死角。为学生提供了生活、学习、发展的良好条件,创设了优美的学习环境。

6、保证办学条件达标。配置了图书室、实验室、远教器材,完善实验室、图书室的建设,同时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了学校净化、美化、亮化工程,保证办学条件达标。

7、保证学校规范管理,无师生伤亡重大事故。

学校坚持规范管理:加强各处(室)管理人员的培训指导、检查监督、落实责任制,加强制度建设和学习,制定各种规章制度保证各项工作的规范运行;学校各项工作管理规范,落实到人,责任到人。学校先从党员做起,从小事做起,在教师和学生中开展诚信教育,诚信做人,认真做事。

几年来无师生伤亡重大事故。具体做法:一是加强安全知识学习,强调安全责任,设立安全领导小组,对学校设施及安全隐患及时排查、整改;二是制定各种安全预案,完善安全制度;三是做好各项安全工作常规检查,如消防设施、学校建筑等,有检查、有记录、有责任人。重视室外课安全教育,加强安全防范,定期进行安全演练。

8、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方案》,并根据此规划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以良好的文化氛围熏陶学生。充分发挥团总支、支部作用,每月定期更换形式不同的活动内容,丰富全校师生的课余活动。

校园文化建设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加强软件、硬件建设:加强环

境布置、设施使用、楼道宣传等硬件建设。让校园的每个角落、每个廊道、每间教室都是无声的老师,处处彰显环境育人,学校办学理念及特色;二是丰富学校活动,开展特色教育: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以积极向上的活动引导学生,对学生多渠道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禁毒教育、反邪教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德育工作,培养学生良好习惯,落实学生体质锻炼和体育锻炼标准,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让学生在唱、跳、写的活动中得到锻炼、受到教育;三是规范化管理:学校进一步探索学校常规的规范化管理,让管理上台阶,为师生服务,为学校发展服务,创建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

9、充分利用现代农村远程教育设备,认真开展教研活动。

运用学校的远程教育设备,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和各类网络研修,通过培训,让广大的教师提高了教学研究能力。

10、为确保“两基”实效,加强“两基”管理,学校组织专人参加各级各类培训,规范两基资料建设,建立健全“两基”档案材料,使“两基”工作规范化。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校部分硬件建设还未到位,办学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

2、学校各项计划、活动有待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3、在课程管理方面,对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开发相对薄弱,相关的评价没有跟上。

4、还要进一步规范养成教育,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5、学校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年轻教师成长期较长,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育的发展。

五、工作的设想和整改措施

1、以课题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两基”工作的实现,离不开教师。关注教师发展,学校才能发展,学生才能发展。继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鼓励先进,确定好每个学期具体目标;从微型课题研究入手,根据教师所提出的问题确定个人研究专题,有计划、有落实、有措施、有检查的开展课题与教研相结合的校本教研活动。

2、制定目标,促德育工作扎实有效开展。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外界对学校教育的影响与日俱增,如何让学生“先做人再做事”是德育

工作者要思考的问题。学校将围绕德育培养目标“品德好,身心棒,行为正,求发展”,修改实施方案,确定年级子目标,分阶段具体检查落实,使学生真正理解并努力朝着目标前进。

3、进一步多方筹措资金,改善学校条件,继续巩固仪器配齐率100%、使用率100%目标。

4、加强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实现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全方位的推进。

5、积极创建快乐校园、艺术校园、书香校园、魅力校园、科技校园、平安校园,为办好人民真正满意的教育创造优势条件,让学生接受高效优质的教育,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6、加强学校精细化管理,提高各部门效能作用,凸现管理为教育服务、为师生服务。

7、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从物质文化、绿化、美化、人文景观、制度建设等方面加强建设,通过精神文化、校风建设、校园文化活动等提升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水平。

8、加强学校档案管理,结合学校管理特点,进一步规范学校档案管理工作。

我们将本着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对祖国未来负责的态度,依法办学,依法执教,巩固“两基”成果,办人民满意的学校。我校正凝心聚力,只争朝夕,朝着创建农村示范校的目标奋进。建成具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完备的教学设施、上乘的管理水平、过硬的师资队伍、一流的教学质量、优美的校园环境的农村名校。

灵台县邵寨中学 二0一一年五月

第四篇:东域大厦标书(140页)目录

东域大厦标书(140页)目录

第一部分企业基本情况……………………………………………………………………1

一、资格证明文件(见附件)…………………………………………………………………1

二、企业机构设置………………………………………………………………………………2

四、企业历年获奖情况及管理业绩……………………………………………………………4

三、企业从业人员结构…………………………………………………………………………3

五、企业所管理的写字楼公寓规模……………………………………………………………5

六、企业经营理念体系及管理服务优势………………………………………………………6 第二部分整体设想与策划…………………………………………………………………10

第一章管理系统的建立与提升

建立IS09001、IS014001、OHSAS18001有机相融的质量管理体系…………………………11

一、**物业质量管理发展历程及管理体系………………………………………………12

二、**物业正在运作的管理文件体系……………………………………………………12

三、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的导入………………………………………………………13

四、ISO14001国际环境管理体系的导入与[东域大厦]生态社区系统工程的完美结合…13

五、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13

第二章服务体系的建立与提升…………………………………………………………16

一、运作模式:构建服务平台—[东域大厦]客户服务中心,提供一站式服务…………16

二、[东域大厦]管理处服务提供过程:……………………………………………………17

三、服务过程监控方法与持续改进…………………………………………………………19

四、**物业与顾客建立良好关系的方法…………………………………………………20

第三章企业文化体系的建立与提升……………………………………………………21

一、精神文化…………………………………………………………………………………21

二、制度文化…………………………………………………………………………………21

三、行为文化…………………………………………………………………………………22

四、物质文化…………………………………………………………………………………22

五、**物业的特色文化……………………………………………………………………22

第四章人力资源开发体系的建立与提升………………………………………………24

一、量才录用,培养提升……………………………………………………………………24

二、默契合作,充分授权……………………………………………………………………24

三、定期考核,绩效为本……………………………………………………………………25

四、奖惩严明,优胜劣汰……………………………………………………………………25

五、充分尊重和有效保护职员的权益………………………………………………………26

第五章特色管理及服务设想……………………………………………………………27

一、高档公寓管理……………………………………………………………………………27

二、商场管理…………………………………………………………………………………30

三、办公楼管理………………………………………………………………………………33 第三部分拟采取的管理模式、工作计划和物资装备……………………………………36

第一章管理模式与运作机制……………………………………………………………36

一、管理模式之一:质量成本双否决………………………………………………………36

二、管理模式之二:三大管理体系…………………………………………………………37

三、管理模式之三:客户服务中心…………………………………………………………37

四、激励机制…………………………………………………………………………………38

五、计划控制机制……………………………………………………………………………39

六、监督机制…………………………………………………………………………………40

七、自我约束机制……………………………………………………………………………41

八、信息反馈机制及处理机制………………………………………………………………42

第二章工作计划…………………………………………………………………………44

一、前期介入物业管理工作计划………………………………………………………44

二、入伙期物业管理工作计划………………………………………………………………47

三、正常居住期物业管理工作计划…………………………………………………………48

第三章物质装备情况……………………………………………………………………49

一、物资装备计划……………………………………………………………………………49

第四章物业管理用房……………………………………………………………………54 第四部分管理服务人员的配备、培训、管理…………………………………………56

第一章管理服务人员的配备……………………………………………………………56

一、管理处组织结构及人员配备……………………………………………………………56

二、人员配备要求……………………………………………………………………………58

三、主要管理人员简历………………………………………………………………………61

第二章管理服务人员的培训……………………………………………………………61

一、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61

二、培训系统的实施运作……………………………………………………………………63

三、培训内容及目标…………………………………………………………………………65

四、管理服务人员培训计划(入伙后一年内)……………………………………………69

第三章管理服务人员的管理……………………………………………………………69

一、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机制……………………………………………………………69

二、人力资源规划……………………………………………………………………………71 第五部分管理规章制度和档案的建立与管理……………………………………………73

第一章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73

第二章[东域大厦]档案的建立和管理…………………………………………………78

一、资料的收集………………………………………………………………………………90

二、资料的整理和分类………………………………………………………………………90

三、资料的归档管理…………………………………………………………………………90

四、档案的使用………………………………………………………………………………80

五、档案的销毁………………………………………………………………………………80 第六部分管理服务承诺…………………………………………………………………81

第一章管理总体目标承诺………………………………………………………………81

第二章经营指标承诺及采取的措施……………………………………………………81

第三章管理指标承诺及采取的措施……………………………………………………81 第七部分社区便民服务及最佳服务………………………………………………………89

第一章社区便民服务……………………………………………………………………89

第二章针对性服务举措…………………………………………………………………93 第八部分经费测算…………………………………………………………………………94

第一章物业管理费用测算………………………………………………………………95

一、收支测算说明……………………………………………………………………………9

5二、管理服务成本明细项目测算表…………………………………………………………98

三、物业管理服务费标准……………………………………………………………………101

四、中央空调费标准…………………………………………………………………………103

五、东域大厦费用标准………………………………………………………………………104

第二章前期介入费用……………………………………………………………………105 第九部分日常物业管理…………………………………………………………………107

第一章前期介入…………………………………………………………………………107

第二章业主入住…………………………………………………………………………109

第三章投诉处理…………………………………………………………………………110

第四章安全管理与服务…………………………………………………………………111

第五章停车场管理………………………………………………………………………113

第六章消防管理…………………………………………………………………………116

第七章环境保护与管理…………………………………………………………………118

第八章社区文化建设……………………………………………………………………121 第十部分物业维修养护计划和实施……………………………………………………124

第一章物业维修养护管理………………………………………………………………124

第二章公用设施设备的维修养护………………………………………………………126

第三章共享部位的维修养护……………………………………………………………137 结 束 语………………………………………………………………………………………140

详细地址:

第五篇:城市经济发展工作汇报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瓷都——潮州位于广东省东端,与福建省接壤,濒临南海,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民营经济发达,产业特色明显,港口经济发展潜力巨大,是一个充满活力、富有魅力的城市。潮州市市长汤锡坤近日在接受《潮商》杂志记者采访时说,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和海西经济区的崛起,潮州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

遇。我们正紧紧把握历史机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奋力实现潮州发展新跨越。

今年以来,面对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复杂变化,面对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繁重任务,潮州市采取各种有力有效措施,攻坚克难,落实推进,经济运行总体情况良好。前三季度,全市生产总值344.4亿元,增长11.2%,居全省各市第8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4.47亿元,增长13%。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2.2亿元,增长23.3%。固定资产投资85.4亿元,增长23.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亿元,增长10.9%。外贸进出口19.43亿美元,增长16.6%。

当前市里正借助《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推进实施,以产业建设为依托,推动特色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港口经济做大做强,加快文化与经济融合,全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一、发挥产业集群优势,加快发展特色经济

潮州是“中国瓷都”、“中国婚纱晚礼服名城”,产业特色明显,民营经济发达。已形成陶瓷、服装、不锈钢制品、印刷包装、食品、电子机电、塑料制品、水族器材和能源石化等产业体系。陶瓷、婚纱晚礼服、食品等产业集群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和竞争力。潮州特色产业集聚程度高、产业链完善,产业专业镇数量占全市建制镇的一半。潮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自主创新能力居全省各市前列,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发中心数量居均全省第7位。潮州的品牌建设成效显著,已获得国家级区域品牌24个、省级区域品牌14个、省级以上名牌名标产品274项。我们将进一步巩固发展这些成果,围绕打造“国内重要的特色产业基地”目标,以特色产业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品牌创新、市场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和人才创新,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集聚,壮大产业集群,提升产业层次,努力构建技术先进、特色鲜明、配套完善、支撑有力的特色产业发展体系,为广东建设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作出贡献。

二、发挥港口资源优势,加快发展港口经济

潮州港是华南地区天然深水良港之一,具有水深不淤、避风条件好、作业时间长等特点,可供建港自然岸线21.9公里,规划可供建设的5000吨泊位45个,1.5-3万吨泊位42个,4-5万吨泊位5个,10万吨、20万吨以上泊位多个。潮州港陆域广阔平坦,可供开发建设的面积200平方公里,这是我国东南沿海各个港口少有的。目前,潮州港投资集聚效应已初步形成,总投资250亿元的大唐潮州电厂、总投资100亿元的华丰石化工业园等一批企业已落户港区;世界500强企业之一的中国交通集团下属企业中交广州航道局有限公司,计划投资150亿元对潮州港实施综合开发。我们将进一步依托潮州港资源优势,围绕打造“广东重要的能源石化基地”目标,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潮州港对外的集疏运条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按照基地化、集约化、规模化和配套化的原则,大力发展能源、精细化工、生物环保、装备制造等产业,加快形成临海重化工业带;大力发展仓储物流、港口运输、商贸服务等港口服务业。加强与南方沿海主枢纽港的联系,探索与深圳、广州、厦门、香港、台湾等港口开展业务合作,进一步提升港口的功能和带动辐射能力,使潮州港成为潮州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三、发挥历史文化优势,加快发展文化经济

潮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著名侨乡”、“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历史文化悠久,文化活力彰显。我们将进一步以潮州文化为支撑,围绕打造“国内有重要影响力的历史文化名城”这个目标,按照“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全面恢复古城历史风貌,展示古城文化内涵,加快建设潮州古城文化旅游区;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以及名人荟萃等优势,扩大对外宣传推介,激发潮州文化活力,提升潮州文化影响力;充分发挥“国家重点工艺美术城市”的品牌效应,大力整合民间传统文化资源,推动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增加传统产业的文化元素和文化特色,提高产业发展素质,推动文化与经济融合。

四、大力推进城市产业发展

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潮州是闽粤沿海走廊的重要地区,是广东省的“东大门”。我们要大力推进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和优化区域发展环境。重点推进厦深(厦门到深圳)高速铁路、汕梅高速公路、潮揭高速公路、闽粤高速公路建设,继续实施一批国道和省道改造工程。进

一步加强潮州港航道、码头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潮州港集散辐射能力。同时,配合做好潮汕机场建设,支持粤东城际轻轨铁路规划建设。加快建立起对外扩展、内部合理、衔接紧密的立体化、开放性交通运输体系,努力缩短与珠三角地区和海西城市的时空距离,为融入珠三角、对接海西经济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创造条件。

推进产业

转移园区建设。潮州市的深圳(潮州)产业转移工业园,总面积2457.1公顷,形成“一园三区”的发展格局,已竞标成为省级示范性产业转移园,获得省的扶持和深圳的支持,并得到大型企业集团的战略投资,其中径南产业转移园将由中国房地产集团公司投资建设。我们要进一步发挥潮州港经济优势,修编完善园区各类详细规划,加快推进道路、供水、供电、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营造优良的服务环境,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带动力强、关联度高的企业,延伸产业链,加速产业集聚。同时,要继续推进其他产业园区建设,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和发展空间。

推进城市发展环境建设。潮州是“国家园林城市”,境内山青水秀,植被保护完好,空气常年清新,人居环境良好,生态文明发达。要遵循人文优先、生态优先的原则,继续做好“山”、“水”、“城”文章,形成“依山傍水、显山露水”的城市环境特色,塑造潮州城市个性和特色。加强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均衡布局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扩大城市规模,提升城市化水平。要进一步打造良好的政务环境、高效的服务环境、稳定的治安环境、规范的市场环境和公正的法制环境。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努力把潮州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滨江城市。

下载邵东县县域经济发展的工作汇报(大全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邵东县县域经济发展的工作汇报(大全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县域经济发展工作汇报

    所谓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备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早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就明确提出“壮大县域经济......

    县域经济发展情况工作汇报

    县域经济发展情况工作汇报中共XX县委 XX县人民政府尊敬的张主任、高书记、胡市长及各位领导:在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省丘陵地区经济发展会议和市委三届三次全会精神,奋力推进XX新一......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汇报

    县政府关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的汇报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按照县人大常委会通知要求,我就县人民政府开展“环境建设综合治理年”工作,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环境的情况简要做......

    建筑市场经济发展工作汇报

    建筑市场经济发展工作汇报 问题及原因分析: 针对建筑产值增速低于省平均水平的问题,经综合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是我市建筑企业资质等级普遍较低,市场竞争力不强。我市目......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汇报

    西峡县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 情 况 汇 报 (2011年7月)近年来,我县把优化经济环境作为服务县域经济发展、保证政令畅通的重要举措,以规范行政行为、改善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率......

    县国民经济发展工作汇报

    近年来,我们按照中央、盛市工作部署和要求,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抓发展毫不动摇,坚持抓稳定毫不放松,坚持抓执政能力建设毫不松劲,按照“开放兴工,以特取胜,扬优成势,小中求......

    城市经济发展工作汇报(合集5篇)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建设环××地区宜居宜业生态园林城市的发展定位和“打造新区、提升老城、西控北延、开发××”的基本思路,大力实施“强工兴城”战略,突出“规......

    县国民经济发展工作汇报

    近年来,我们按照中央、省、市工作部署和要求,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抓发展 毫不动摇,坚持抓稳定毫不放松,坚持抓执政能力建设毫不松劲,按照“开放兴工,以特取 胜,扬优成势,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