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刑事诉讼法对反渎职侵权工作的影响(共五则范文)

时间:2019-05-13 17:23: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刑事诉讼法对反渎职侵权工作的影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刑事诉讼法对反渎职侵权工作的影响》。

第一篇:新刑事诉讼法对反渎职侵权工作的影响

新刑事诉讼法对反渎职侵权工作的影响 时间: 2012-11-02 来源: 河南法制报

新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对检察机关规范执法行为、强化法律监督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反渎职侵权工作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新刑事诉讼法从证据制度、辩护制度、侦查措施等方面给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的侦查工作带来了诸多的挑战和问题,主要体现在:

证据制度方面新刑事诉讼法赋予电子数据的证据类型是适用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拓宽了反渎职侵权部门查办高科技职务犯罪适用证据的范围;突出物证的证据地位,在证据适用上强调物证的重要性。查办反渎职侵权犯罪的证据方面多以证人证言为主,物证和书证相对较少,从而导致在侦查阶段取得的案件事实及证据在审查起诉和审判环节极易被改变,在案件被退回补充侦查时仍然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一些案件证据很难被补充。渎职罪大多属于过失犯罪,在案件的查办过程中,往往需要以大量的证人证言辅以物证、书证来进行间接的证实,才能完成案件对证据的关联性的要求,所以,从这个层面上讲,改变传统的以口供为主的取证模式,是新刑事诉讼法对反渎职侵权案件侦查工作的新要求。非法证据排除问题新刑事诉讼法对非法证据的排除作出了规定,要求侦查人员必须依照法定的程序,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收集物证、书证必须符合法定程序,否则,将有可能被排除适用。这些规定要求侦查人员为完成实体法对犯罪构成要件的证据要求,必须依据程序法开展调查取证工作。因此,反渎职侵权部门检察干警必须全面提高、熟练掌握和运用实体法和程序法的能力,增强理解和准确适用新刑事诉讼法的能力和水平。

辩护制度方面新法要求侦查人员在侦查过程中不仅搜集犯罪嫌疑人的有罪证据,还要搜集犯罪嫌疑人的无罪证据,而且,在侦查终结前,辩护律师提出要求的,侦查机关应当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辩护律师提出书面意见的,应当附卷。这说明新法赋予辩护人发挥作用的空间在扩大,无疑对侦查工作提出了新挑战。

侦查措施方面新法规定,一次拘传的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对于案情重大、复杂,需要采取拘留、逮捕措施的,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不得以连续拘传的形式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拘传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保证其饮食和必要的休息时间。这一规定,对于规范反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的查办,起到了良好规范的作用,他改变了司法实践中办案侦查人员以拘传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弊病,延长了拘传的时间,规范了办案的程序。(南召县检察院李军徐梦)

第二篇:新刑事诉讼法实施对反渎职侵权工作的影响

新刑事诉讼法实施对反渎职侵权工作的影响

新刑事诉讼法于2013年1月1日已经开始正式实施了,新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进一步强化了刑事诉讼法在惩治犯罪,保护人民方面的功能;使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则得以进一步彰显和落实,进一步为司法机关和执法机关提供了惩治犯罪的法律武器和必须遵循的规范;维护公民的诉讼权利和其他合法权利提供了法律保障。但同时在此新形势下,新刑事诉讼法的实施对检察机关反渎职侵权部门在职务犯罪的侦查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

一、辩护制度的修改,强化了犯罪嫌疑人人权保障,对反渎职侵权侦查工作提出了新问题。

新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在侦查期间,只能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第二款规定“侦查机关在第一次讯问犯罪嫌疑人或者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时,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第三十六条辩护律师在侦查期间可以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代理申诉、控告;申请变更强制措施;向侦查机关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和案件有关情况,提出意见。根据最高检最新下发的犯罪嫌疑人权利义务告知书,犯罪嫌疑人权利义务告知书的字数由原来的252字现已增加到860字,内容更加详尽,无不体现对犯罪嫌疑人权利的保护。1

从反渎职侵权工作查查的范围属于职务犯罪,而职务犯罪本身具有智能型、隐蔽性的特征,痕迹、物证少,通常没有直接的被害人,犯罪行为有职务作为掩护,发现难、取证难、证据固定难的问题十分突出,因此职务犯罪的证据基本以言词证据定案,而言词证据本身稳定性就差。新刑诉法从律师介入辩护的时间、律师会见程序、法律援助范围、犯罪嫌疑人及其辩护人的申诉、控告权等方面对刑事辩护制度进行了深化和完善,扩大了辩护权。犯罪嫌疑人辩护权的完善对检察机关获取犯罪嫌疑人的口供增加了难度。

二、证据制度的完善,案件证明标准的规定,为证据的收集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规定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

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最常用的手段一般是通过政策攻心、法制教育等手段摧毁犯罪嫌疑人的心底防线,使其交代罪行。根据新刑诉法的规定,犯罪嫌疑人很可能将政策攻心、法制教育说成是检察机关侦查部门的威胁恐吓,最终使得证据被排除。因此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对侦查的手段、环境、方式、办案人员的语气语调等都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与要求。

第五十三条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

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第五十七条在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进行法庭调查的过程中,人民检察院应当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加以证明。关于非法证据排除的修改主要涉及以下方面的内容:(1)扩大了非法证据的范围。(2)强化了检察机关对非法取证行为的监督。(3)增加了对证据合法性的法庭调查。(4)明确了当事人及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申请排除非法证据的权利,但应提供相关的线索和材料。(5)规定了检察机关对证据合法性的证明责任。(6)明确了非法证据排除的原则和标准。

新刑事诉讼法这些内容的对侦查人员在收集证据、讯问犯罪嫌疑人的过程中,对证据的要求、采取的手段有了严格的要求。

三、强制措施的完善,提升了控制和查处犯罪嫌疑人的水平,也对强制措施的适用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

强制措施的运用一直是侦破职务犯罪的重要辅助手段,强制措施条件的细化,也就意味着限制就更大。新刑诉法逮捕、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传唤、拘传的条件更加细化、更加严格,对犯罪嫌疑人羁押批准的难度加大,对传统的通过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为办案争取时间、辅助案件突破提出了挑战。旧刑事诉讼法规定传唤、据传的时间不得超过“十二小时”,修改后传唤、据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十二小时;案情特别重大、复杂,需要采取拘留、逮捕措施的,传唤、据传的持续时间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除此之外对于自侦案件中被拘留犯罪嫌疑人的审查逮

捕决定时间提高为十四日,特殊情况下可延长一至三日,比旧法最长时间增加了三天。这些改动对侦查机关查明案件事实、调取证据和作出处理适当放宽了时间限制,有利于检察机关更好的侦查案件,但同时对强制措施的运用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四、新形势下检察机关反渎职侵权侦查工作的方向

1、反渎职侵权侦查人员必须在收集证据、讯问犯罪嫌疑人的过程中,对证据的要求、采取的手段要更加严格。职务犯罪侦查人员就要增强证据意识,既要充分认识证据的客观性和相关性,更要充分认识证据的合法性。必须依法收集证据。收集证据的主体要合法、方法要合法、程序要合法。不仅不得违法收集言词证据,杜绝刑讯逼供和暴力取证,而且也不能违法收集实物证据。同时必须转变倚重口供办案的观念,真正树立重证据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的观念,不断弱化口供在证明体系中的作用。

2、要充分运用技术侦查手段。修改后的刑诉法赋予了检察机关技术侦查权,这是一项查办职务犯罪案件必不可少的侦查手段。随着科技水平的高速发展和信息化的普及,职务犯罪日益呈现出技术化、高智能化乃至有组织化,犯罪手段也更加狡诈、隐蔽,犯罪分子反侦查手段不断增强,许多“一对一”的犯罪如徇私枉法,不借助技术侦查手段,在理论上已经无法侦破。修改后的刑诉法将这一措施纳入其中,对查办渎职侵权案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检察机关将借助这一手段,克服侦查取证难,瓦解犯罪嫌疑人订立的攻守同盟,发现和获取新的案件线索及证据。

在我国依法治国的历程中,反渎职侵权工作侦查人员必须增强人权意识、增强证据意识、增强程序意识;转变倚重口供的观念、转变抵触辩护的观念、转变忽视程序的观念;提高相对透明情况下收集证据的能力,提高综合分析判断证据,创建完整证明体系的能力,提高全面理解、准确掌握和运用法律的能力。

第三篇:反渎职侵权工作经验

三项举措,确保案件快立、快诉、快判

一年以来,在市院反渎局的领导下,汝州院反渎局分析研究本地反渎工作形势,制定落实工作措施,突出办案重点、重视办案实效,主管检察长、局长带头查办,顽强拼搏敢于碰硬,有力地推动了反渎职侵权工作深入健康开展。全年共受理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线索20件23人,立案侦查渎职侵权犯罪案件7件11人(滥用职权2件3人、玩忽职守5件8人,全部侦查终结),法院已做出有罪判决6件8人,较去年提高了25%,在年终考评中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下面我就我院反渎局的做法做以介绍,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严把案件源头关,立案前对案件进行全面详细的评估。

1、做好信访风险评估。涉检信访风险评估,是检察机关践行科学发展观,落实三项重点工作,服务大局的重大举措,是涉检信访问题源头治理的一个有益尝试。我局对所要立案侦查的每一起案件都做有完整的信访评估,从源头上预防化解信访隐患,将矛盾纠纷调处关口全面前移,实现信访工作由“事后处臵”向“事前预防”的转变,并注重方式和策略,化解可能出现的各种矛盾,为案件的顺利进展打好基础。

2、做好证据收集评估。证据是司法人员认定渎职侵权犯罪事实的唯一手段,证据是否详实、充分直接影响着案件 能否向前走。首先熟悉涉案的人员及所在单位的情况和与案件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行业规定、单位制度、文件等。对涉案单位的人事情况、财务情况、各部门的职责、具体的运行等状况了然于胸。其次在此基础上制定证据目录,将查清案情可能需要收集固定的所有证据完整列出,避免收集到的证据针对性不强、证明力不够,以达到理清头绪,明确目标,抓住重点,针对性地进行取证的目的。然后依此目录进行秘密收集证据。让知情人或嫌疑对象在不明就里的情况下,放任甚至于“自觉配合”我们调查取证、收集固定证据,使调取书证、物证及其他原始证据工作变难为易。

3、对能否立案进行评估。从理论上和证据材料两方面进行评估论证。首先根据现行法律法规,从法理上讨论研究当事人是否构成了渎职侵权犯罪以及何种罪名,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及时和上级院或我院法律专家沟通交流;其次就现行已掌握到的证据材料是否可以证实当事人确已涉嫌构成犯罪进行论证。理论上的犯罪不等于事实上的犯罪,作为侦查机关只能对事实上确已造成和存在的犯罪行为进行立案侦查。例如,我们在办理寄料工商所靳涛、杜胜利涉嫌玩忽职守犯罪案件时,就其二人是否构成犯罪这个问题与本院公诉科及市院反渎局的领导进行了沟通和讨论,充分考虑各种情况后,最后才立案侦查。

二、充分运用侦查谋略,合法收集证据,快速侦结案件。合法收集证据,确保证据的合法性。证据被收集后,能否发挥其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作用,进而最终被作为定案的依据,其形成的合法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注重证据的转换。在实践中行政执法机关如安监、环保、税务等部门收集调查的材料(非刑事诉讼主体收集的材料)不能作为直接证据加以采用,但可以作为侦查办案的线索,我们在侦查中将其收集固定后,使之转化为刑事诉讼所能接纳的证据,避免因其表现形式上的瑕疵而导致失去证明力。在一些细节上也能做到合法、有序。如收集物证、书证时,要记名持有人、数量、特征等情况后,由持有人、当事人签名或盖章,侦查人员也要签名等,以此证明证据获得程序及来源等客观过程。

2、注重询(讯)问技巧。在熟悉案情后,办案同志们相互间密切配合,询问人员有遗漏时,记录人员要适时予以补充提示;我们在询问时如发现新的案件线索时,可以敲山震虎,使其交代违法事实。对一些避重就轻、信口开河、涉及案件关键环节、关键人物、关键地点的情形或者不说,说也是轻描淡写、似是而非的,我们在询问时就要采取欲擒故纵的战术,从与案件不相关的情形中找出被询问人员漏出尾巴的关键点,埋下伏笔,最终让被询问人不能自圆其说。当被询(讯)问人不予配合,有抵触情绪的,我们就以静制动,采取“聊天”、“拉家常”等方式,询问其家庭背景,从其情感入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瓦解被询(讯)问人的感情堡垒,击破被询(讯)问人的心理防线,从而得到想要的理想笔录。

3、注重卷宗质量。卷宗是执法水平的直接体现,是判定犯罪证据的载体,也是消灭败诉风险的第一证据。今年我局一直以市院开展的“案件质量年”活动为契机,狠抓卷宗质量,从外形是否整齐、完整到内容是否详实充分、顺序是否得当等方面,保证直观、全面地给阅卷者呈现犯罪事实及侦查过程。

三、完善工作机制,实现案件快诉快判。

1、建立三级联系沟通机制。自去年初,我们就建立了主管领导、部门负责人、案件承办人三级联系沟通机制,案件侦结后,按照三级联系沟通机制,加强与公诉、法院刑事部门的协调。基本原则是主管领导对主管领导沟通、部门负责人对部门负责人沟通、承办人对承办人沟通,就案件在公诉、法院审理环节中出现的问题,相互及时进行沟通与反馈,提高了案件的起诉、判决效率。

2、建立承办人全程跟踪机制。本着“谁承办、谁负责”的原则,案件在侦查终结移送审查起诉后,承办人还必须时刻关注案件走到哪一步骤,是否出现新的情况,是否有新的证据,一旦有影响案件进展的情况出现,就能在第一时间做好处理,如果不能自行处理,就积极向领导汇报,争取领导的支持,保证案件能顺利起诉,判决。

3、健全公诉、侦监等部门提前介入机制。加强与院内部科室之 间的协作力度,尤其是公诉科和侦监科,建立侦结前部门集中沟通制度。在案件立案、侦结前,邀请公诉部门派员参加案件讨论,对案件事实、证据、定性等问题交换意见。通过建立这种提前介入的长效机制,可以有效的缩短办案周期,提高办案质量,避免不起诉或撤案,同时也是促进快速结案的另一项重要举措。比如在办理教育体育局张官理涉嫌玩忽职守案时,我们提前与公诉科进行沟通,研究其是否构成犯罪以及需要哪些证据材料来证实其犯罪情节,在一切条件都达到立案标准时才立案侦查,进而使案件很快得到判决。

4、实行疑难案件提交案件咨询小组制度。为了提高自侦部门的办案质量,院里专门成立了疑难案件咨询小组,成员是来自公诉、侦监、自侦部门的办案精英,专门解决办案中出现的难题。我局在办理霍香便、王利滥用职权案件时,就造成的后果如何认定这一问题,大家看法不一致,直接影响到能否立案。后来将该案提交到案件咨询小组进行讨论研究,最终做出相对权威的意见,我们才对其立案侦查。

5、建立主管检察长列席法院审委会制度,实现庭前沟通交流,有力促进共识、减少分歧,统一执法思想,解决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就案件在移送起诉和审判过程中对证据的认识、事实主体界定、证据的收集以及物证鉴定技术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沟通,最终达到顺利判决的目的,必要时也可以由局长、承办人参加会议,就案件详细情况做一汇报。如在查 办寄料汞中毒事件涉及的四名犯罪嫌疑人是否构成犯罪以及收集的证据能否足以定罪判决等问题时,局长韩建伟应邀参加审委会,就这些问题逐一作了详细汇报,并解答了主审法官和庭长提出的疑问,最终达成了共识,该案最终得到了顺利判决,提高了审判效率,有力地打击了犯罪。

第四篇:反渎职侵权工作如何适应新刑诉法要求

反渎职侵权工作如何适应新刑诉法要求

检察日报 作者: 李忠诚

编者按 新刑事诉讼法将于明年1月1日实施。司法实践中也将会发现一些新的问题,需要不断探索解决。本报开设“新刑事诉讼法与刑事司法”专栏,就实践中如何贯彻落实新刑事诉讼法进行前瞻性研究,欢迎广大读者来稿。

新刑事诉讼法体现了人权保障理念,使诉讼制度和程序设计更加民主、更加科学,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新刑事诉讼法,对于推动反渎职侵权工作健康发展,促进刑事诉讼法治建设,推进依法治国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都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不仅要全面学习贯彻新刑事诉讼法,更要结合本职工作,深化、细化对新刑事诉讼法的理解,把新刑事诉讼法真正贯彻到反渎职侵权工作当中去。总体而言,反渎职侵权部门检察干警学习贯彻落实新刑事诉讼法,面临两大任务:一是在职务犯罪侦查中严格执行新刑事诉讼法;二是捍卫新刑事诉讼法的正确实施,对严重违反新刑事诉讼法,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职务犯罪,依法立案侦查,确保新刑事诉讼法在司法实践中得到切实的贯彻落实。具体来说,反渎职侵权检察干警应当增强三个意识,转变三个观念,提高三个能力。

一、增强三个意识

(一)增强人权意识。新刑事诉讼法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刑事诉讼法的第二条任务之中。虽然这是一个宣示性的规定,但却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表明新刑事诉讼法更加注重保障宪法规定在刑事诉讼领域中的贯彻落实。我们在理解、适用这一条规定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在刑事诉讼中强调的尊重和保障人权主要侧重于保障处于被追诉地位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因为他们面对的是强大的国家司法专政机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涉嫌犯罪而被追诉,其权利往往容易被忽视、被侵害。因此,更应当强调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保障。当然其他诉讼参与人的权利应当依法保护。第二,尊重和保障人权涉及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尊重人权,二是保障人权。就尊重人权而言,司法机关应当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当做平等的诉讼主体来对待,应把他们看成是依法享有权利的公民或者人。尽管他们因为涉嫌犯罪而被追诉,尽管其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也应当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不得有体罚、虐待和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自己的行为承担法律的责任,但是不承担法律之外的人为附加的有损人格尊严的各种不公正的待遇。尊重人权是前提,保障人权是关键。保障人权的核心是依法保障人权。新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实行全程同步录音录像,侦查阶段可以聘请律师作为辩护人等等,都体现了对人权的尊重和保障。

(二)增强证据意识。案件事实是通过证据来证明的,证据在刑事诉讼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新刑事诉讼法在有关证据的规定中增加了“辨认、侦查实验笔录”和“电子数据”等项内容。职务犯罪侦查中应当充分利用刑事诉讼法的这一规定,更好地收集相关证据,增强揭露犯罪、证实犯罪的能力。

1.增强证据合法性的意识。职务犯罪侦查中侦查人员要增强证据意识,既要充分认识证据的客观性和相关性,更要充分认识证据的合法性。必须依法收集证据。收集证据的主体要合法、方法要合法、程序要合法。不仅不得违法收集言词证据,杜绝刑讯逼供和暴力取证,而且也不能违法收集实物证据。简单说,增强证据意识,不单单是重视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重要作用,更要重视证据收集的合法性。增强证据合法性的意识,不仅仅是因为违法的证据要被排除,更重要的是要树立依法办案、文明办案、规范办案的工作作风和良好司法习惯。2.增强重视无罪证据的意识。侦查人员的证据意识中既包括重视有罪证据,也要重视无罪证据。刑事诉讼法要求既要收集有罪证据,也要收集无罪证据,特别是新刑事诉讼法第39条规定,“辩护人认为在侦查、审查起诉期间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收集的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或者罪轻的证据材料未提交的,有权申请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调取。”收集的证据要客观、全面,整理移送的证据也要客观全面,特别是要充分注意案件中已经收集的无罪或者罪轻证据的使用和移送问题。总的原则要充分注意无罪证据的作用,当案件中既有有罪证据,又有无罪证据的时候,必须进行甄别,必要时进一步收集证据,排除矛盾,如果难以排除矛盾,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依法作出不起诉处理。

3.增强准确掌握证明标准的意识。新刑事诉讼法第53条第2款规定了案件的证明标准,即为“确实、充分”。同时对“确实、充分”进行了详细规定,即“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1)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2)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3)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职务犯罪侦查在证据的收集和运用上,必须坚持这一证明标准,确保案件得到依法、正确的处理。

(三)增强程序意识。新刑事诉讼法强化了程序功能,明确了违反诉讼程序的法律后果。开展职务犯罪侦查时,必须增强程序意识,树立程序优先的观念。新刑事诉讼法有关侦查程序的规定更加严格。如辩护人涉嫌帮助隐匿、毁灭、伪造证据的,由案件承办的侦查机关以外的侦查机关办理。即辩护人所涉妨碍收集证据的案件承办机关应当回避。如果侦查机关收集证据的合法性受到质疑,则需要进行审查。新刑事诉讼法第57条规定,“在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进行法庭调查的过程中,人民检察院应当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加以证明。现有证据材料不能证明证据收集的合法性的,人民检察院可以提请人民法院通知有关侦查人员或者其他人员出庭说明情况;人民法院可以通知有关侦查人员或者其他人员出庭说明情况。有关侦查人员或者其他人员也可以要求出庭说明情况。经人民法院通知,有关人员应当出庭。”这说明两个问题:第一,侦查人员收集证据的行为必须合法,否则将受到质疑甚至排除。第二,侦查人员应当出庭说明取证的合法性。如遇此种情况,侦查人员应当依法出庭接受质询,说明情况。

另外,“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逮捕后,应当立即将被逮捕人送看守所羁押。”“犯罪嫌疑人被送交看守所羁押以后,侦查人员对其进行讯问,应当在看守所内进行。”新刑事诉讼法规定了技术侦查措施,但严格限制了适用的对象、条件、期限、用途和批准、执行的机关等内容。慎重、准确、及时适用技术侦查措施,必须程序优先,严格执行有关程序,确保技术侦查措施不被违规适用,绝对不允许滥用。

总之,新刑事诉讼法对侦查人员办理职务犯罪案件提出了明确的程序要求,侦查人员必须增强程序意识,严格按照程序规定办理案件,确保办案质量。

二、转变三个观念

(一)转变倚重口供的观念。尽管我国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但是倚重口供的传统观念仍然根深蒂固。看重口供,倚重口供,有口供定案才放心、才有把握、才不至于翻案的观念和影响在办案人员中长期挥之不去,从而造成侦查人员往往为了获取口供而花功夫、下力气,甚至采取刑讯逼供的方法。因此,学习贯彻新刑事诉讼法,必须转变倚重口供办案的观念,真正树立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的观念,不断弱化口供在证明体系中的作用。对此,我们应当汲取辽宁省抚顺市顺城区检察院创立的“零口供规则”的积极意义,这种观念上的零口供,并不是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口供当成零,而是在办案时,假设口供不存在的情况下,看案件中的证据能否定罪,从而提高获取除犯罪嫌疑人口供以外的证据的积极性。(二)转变抵触辩护的观念。职务犯罪侦查行使的控诉职能,与辩护职能在诉讼中有天然的对抗性。因此,侦查人员往往抵触辩护人的辩护行为,希望侦查活动在没有外力介入的情况下顺利完成。其实这只能是理想主义。事实上,没有辩护的控诉往往导致专横甚至侵犯公民权利。为了防止刑事诉讼产生错误的诉讼结果,辩护制度、回避制度应运而生,并越来越体现出其应有的功能和强大的生命力。为保证侦查活动客观公正、依法有序进行,注意发挥辩护人的作用,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新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在侦查期间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帮助,辩护律师可以了解涉嫌的罪名和案情。这说明辩护人的辩护功能在增强,发挥作用的空间在扩大,无疑对侦查工作提出了新挑战。因此,反渎职侵权干警必须转变观念,正确对待辩护律师在侦查阶段的辩护作用,依法支持辩护工作,把辩护律师的介入、辩护律师从维护犯罪嫌疑人权利的角度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看成是全面客观收集证据、查明案件情况的最好服务,防止侦查工作走弯路,甚至造成错案,使侦查工作克服主观性和盲目性,增强自觉性和客观性,提高侦查的质量和水平。

(三)转变忽视程序的观念。在追求案件的实体真实,达到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目的的办案观念的支配下,侦查人员往往容易忽视程序,不注重遵守法定的程序,认为只要案件查清,犯罪嫌疑人得到有罪追究,就是较好地完成诉讼任务。这种忽视程序的观念越来越受到程序正义观念的抨击。我们学习贯彻新刑事诉讼法,必须转变忽视程序的观念,把程序视为办案质量的保证措施、作为案件优劣的评判标准,甚至作为案件成立与否的决定条件,真正树立程序优先的观念,还程序应有的价值。新刑事诉讼法关于非法证据的排除规定,关于发回重审上诉或者抗诉后的处理要求都体现了程序价值要求。

三、提高三种能力

反渎职侵权工作面临复杂多变的职务犯罪,要克服发现难、调查取证难、立案难、处理难的四难问题,要做的工作很多,需要提高的能力也应当是多方面的。目前,就刑事诉讼法的学习贯彻而言,渎职侵权检察干警重点应当提高以下三方面的能力。

(一)提高相对透明情况下收集证据的能力。辩护律师介入侦查,讯问犯罪嫌疑人时全程同步录音录像,讯问被关押的犯罪嫌疑人必须在看守所内进行,这种情况下收集口供,对侦查人员的侦查能力提出了挑战。有的侦查人员在录音录像的条件下不会讯问了,在有律师介入、犯罪嫌疑人的情绪发生变化后不知所措了,这些都不能适应新的侦查工作需要,必须不断提高侦查能力,特别是在相对公开透明情况下办案的侦查能力。(二)提高综合分析判断证据,创建完整证明体系的能力。新刑事诉讼法对证据确实、充分提出了标准,但是不同的案件,特别是渎职侵权案件往往存在与之有关的前提或者基础的普通刑事案件的关联性,这种渎职犯罪与非职务的普通刑事案件相交织的复杂案件的证明体系如何构建需要研究,需要有一个综合判断证据、构建完整证据体系的能力。案件中作为犯罪构成要件的事实都有相关的证据予以证明,不同的渎职侵权案件,主客观都有不同的构成要件要求,都有不同的行为特点,需要不同证据予以证明,同时不同证据往往是不同的办案人员在同一时间收集的,证据之间的矛盾一定要及时发现,通过不断查找证据或者重新复核予以排除证据之间的矛盾,确保案件得到客观公正依法及时的处理。

(三)提高全面理解、准确掌握和运用法律的能力。侦查办案既是一个收集证据的过程,更是适用法律的过程,特别是适用程序法的过程。为完成实体法对犯罪构成要件的证据要求,必须依据程序法开展调查取证工作。因此,侦查的目的和过程都离不开法律的适用与遵守。因此,反渎职侵权部门检察干警必须全面提高、熟练掌握和运用实体法和程序法的能力。特别是作为重要程序法的新刑事诉讼法,是反渎职侵权检察干警查办案件的程序准则,必须增强理解和准确适用新刑事诉讼法的能力和水平,这是保证侦查工作顺利进行,有效实现侦查目的,获取最佳侦查效果的重要保证。

(作者为最高人民检察院渎职侵权检察厅副厅长)

第五篇:新刑事诉讼法对反贪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新刑事诉讼法对反贪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新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已由第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此次刑诉法修改在完善证据制度、强制措施、辩护制度、侦查措施、审判程序、执行规定以及特别程序等七大方面做了较大改动,修正案全文共计110条,修改比例超过总条文的50%,修正后的条文总数已达290条,并且增加了新的编、章、节,可以说是一次名副其实的“大修”。

刑事诉讼法素有“小宪法”之称,是刑事司法支柱性的法律,如此全面的修订会无可避免地对我们现在刑事司法实践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我们现有的执法理念、制度机制、执法行为都必须契合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高检院曹建明检察院明确指出:把学习贯彻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作为当前的一项重大任务。

一、反贪部门必须直面的新规定

1、辩护制度。第一,律师介入的时间点大大提前,权限及地位明显改善。修改后的刑诉法规定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而旧的刑诉法是规定公诉案件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犯罪嫌疑人才有权委托辩护人,在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只能聘请律师。而犯罪嫌疑人委托的辩护人和聘请的律师在侦

查阶段的地位和权限是大不一样的。聘请的律师只能向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和控告,代为申请取保候审,而辩护人除了具有上述权限外,还可以向侦查机关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和案件有关情况并提出意见。辩护人介入刑事诉讼的时间起点从审查起诉阶段提前到侦查阶段,辩护人从案件一开始便能向犯罪嫌疑人全面了解案件情况,掌握整个案件的动态,大大增强了辩护力量,提升了侦查部门的难度。

第二,律师自由会见犯罪嫌疑人。修改后的刑诉法规定辩护律师持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或者法律援助公函要求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看守所应当及时安排会见,至迟不得超过四十八小时。而旧的刑诉法则是笼统规定侦查阶段受委托的律师有权向侦查机关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可以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向犯罪嫌疑人了解有关案件情况。旧的刑诉法是规定“可以会见”,这就意味着有“不可以的情况”,从而造成了实践中律师会见难的问题。而修改后的刑诉法规定了看守所应当及时安排会见,至迟不得超过四十八小时,此规定具体、明确、硬性。至此,辩护律师在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方面便可以说是毫无障碍,增加了检察机关反贪部门的侦查难度。在押犯罪嫌疑人请来辩护律师的目的是充分维护其自身权益的,从心理学上分析,辩护律师的到来,缓解了审讯的压力,进而

增强了在押犯罪嫌疑人的心理气场,增强了其对抗的意志性,助长了其侥幸心理。

第三,不被监听情况下的无障碍会见。修改后的刑诉法规定辩护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时不被监听,而旧的刑诉法则是规定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侦查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和需要可以派员在场。旧刑诉法规定的“可以派员”事实上成为实践中侦查部门凡见必听的依据。侦查部门对律师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时的谈话进行监听,会对犯罪嫌疑人形成震慑,使其不敢随便翻案,律师也不能完全按自己的方式与犯罪嫌疑人对话,因为律师要时刻考虑到和侦查部门的长期配合。而按照修改后的刑诉法的规定,此种情况完全消失。从而形成辩护律师和犯罪嫌疑人能共享一个独立的封闭空间而不被监听,两人能畅所欲言,犯罪嫌疑人心理放松,表达自由,辩护律师能充分问自己所想了解的案件内容。此种情况最大限度地维护了犯罪嫌疑人和律师的权益,但也相应增加了犯罪嫌疑人翻供的风险。因为犯罪嫌疑人出于自保的动机,在没有侦查机关的有效压力下,会自以为找到了“救命稻草”,很容易推翻以前向侦查部门所作有罪供述,侦查的难度也会大大增加。

2、证据制度。第一,新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规定: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犯罪嫌疑人口供作为法定证据种

类之一,在职务犯罪侦办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贿赂犯罪中,没有犯罪嫌疑人口供,根本无法定案。虽然刑诉法同时规定犯罪嫌疑人应当如实回答侦查人员提问,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宽处理。但实践中,犯罪嫌疑人如实回答,如实供述的情况少之又少,更多的情形是拒不回答,有了这个新规定,犯罪嫌疑人完全可以凭借此规定,拒绝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这将大大增加侦查部门取得犯罪嫌疑人供述的难度。

第二,第五十四条规定: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应当予以排除。收集物证、书证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严重影响司法公正的,应当予以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不能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的,对该证据应当予以排除。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写入刑诉法对侦查部门的规范执法,取证能力、程序意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侦查部门不仅要负责收集犯罪嫌疑人有罪的证据,还要收集证据证实自己侦查行为的合法性,所取证据的合法性,保卫侦查活动成果。

3、强制措施。新刑诉法强化了侦查手段和强制措施,更加符合侦查工作规律,有利于侦查工作开展。第一,完善监视居住。明确了监视居住主要作为逮捕的替代措施,严格了

适用范围。规定了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对于特别重大贿赂犯罪,在住处执行可能有碍侦查的,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批准,也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但不得在羁押场所、专门的办案场所执行。第二,进一步完善传唤、拘传措施。对于案情特别重大、复杂的案件,需要采取拘留、逮捕措施的,传唤、拘留持续时间可以延长至二十四小时。由于职务犯罪案件特别是贿赂案件不留现场,物证极少,侦查手段严重不足,立案前初查阶段能够获取的证据十分有限,因此口供十分重要。而犯罪嫌疑人受讯认罪心理要经历抵触、试探、动摇、交代等几个阶段,从最初的抵触到开口供述犯罪事实,需要经过激烈的内心斗争一般在十二小时之内不可能完成这种心理转变。修改后的刑诉法针对重大、复杂案件,需要采取拘留、逮捕措施的,将传唤、拘传的时间延长到二十四个小时,更加有利于侦查工作开展,更加符合侦查工作规律。

4、侦查措施。修改后的刑诉法赋予了检察机关技术侦查权,人民检察院在立案后,对于重大的贪污、贿赂犯罪案件以及利用职权实施的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重大犯罪案件,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可以采取技术侦查措施,按照有关规定交有关机关执行,并明确规定技术侦查所收集的材料可以直接作为证据使用。贪污贿赂案件,具有不留案发现场,发现难,调查取证难,证据固定难

等特点,一些犯罪嫌疑人很容易利用各种关系串供、毁灭证据、阻碍侦查工作,甚至进行反侦查活动,许多“一对一”的犯罪如受贿,不借助技术侦查手段,在理论上已经无法侦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包括秘密录音、秘密照相、监听、邮件检查等在内的技术侦查措施在侦查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先进的技术侦查措施和手段的应用,将有效增加侦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

二、修改后的新规定对反贪工作的影响

新刑诉法对反贪侦查工作,既提出了巨大挑战,也带来了男的的发展机遇,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侦查难度加大。辩护制度的修订,造成我们侦查工作面对的不仅仅是犯罪嫌疑人,同时还增加了律师。有些律师在这个时候会为犯罪嫌疑人出谋划策,应对侦查,帮助犯罪嫌疑人逃脱罪责,律师可以根据犯罪嫌疑人的供述,从罪名、犯罪构成要件、刑罚处罚规定、不得的强迫自证其罪的运用等诸多方面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咨询和帮助,指出笔录中不利的供述和辩解,提出如何供述和辩解的意见。使侦查机关获取犯罪嫌疑人口供的目标难以实现。

2、取证阻力加大。侦查阶段,律师调查取证与侦查部门同步进行。律师有权到检察机关阅卷,掌握侦查的进程和全

部证据,而检察机关却无权在起诉之前掌握律师所掌握的证据情况。证人证言等言词证据随时可能发生变化,证人可能对侦查部门和律师各说一套,使言词证据存在着不确定性,这就有可能形成证实犯罪成立和否定犯罪并存的局面,从而会影响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及其处理。

3、犯罪侥幸心理普遍存在。犯罪嫌疑人可以充分运用不得强迫自证其罪的规定,对一切有关犯罪的问题拒绝回答,以逃避法律制裁。这对贪污犯罪的影响不是很大,但对贿赂犯罪的影响却十分重大。因为贿赂犯罪一般难以获取物证书证,主要依赖于行、受贿双方的言词证据和其他间接证据的佐证。

4、技术侦查的规定和电子数据被正式确定为法定证据形式为反贪侦查工作带来了助推侦查信息化和侦查装备现代化“两化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抓住此次刑诉法修改的机遇,推动检察机关反贪部门的“两化建设”势在必行。

5、新刑诉法对于监视居住的修改切实解决了犯罪嫌疑人因重大疾病无法羁押,取保候审又可能出现串供等其他问题。而其对逃匿、死亡的犯罪嫌疑人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为及时挽回国家损失、惩治犯罪提供了法律依据。传唤、拘传时限的延长,查询、扣押、冻结的范围的扩大等规定也都更加符合侦查工作一般规律,总体上有利于侦查工作。

三、应对新刑诉法准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新刑诉法将辩护人身份提前至侦查阶段,对立案前初查工作是否细致全面、取得的证据材料是否合法、无瑕疵以及如何应对律师提前介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不得强迫自证其罪”的确立对单纯依赖犯罪嫌疑人口供定罪的落后侦查模式提出了挑战。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对侦查取证工作及侦查人员的证据把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技术侦查手段的赋予,则要求侦查人员具备信息化能力,具备熟练操作高精尖技术设备发现线索、取得证据的能力。总之,新刑诉法对反贪部门侦查人员的能力要求大大提升。现有的反贪队伍面临人员结构老化断层,知识结构亟待更新的窘况,迫切需要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以及新鲜血液的补充。

2、反贪部门现有的技术设备,主要是同步录音录像,笔记本电脑、便携式打印机、照相机、摄像机等,主要是在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现场搜查时起到固定证据,证明侦查行为合法性的作用,对于发现案件线索,搜集证据,突破案件上作用不大。虽然新刑诉法并没有赋予检察机关技术侦察执行权,但在具体实践中,全部寄希望于公安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显然不太现实,最终很可能还是经过严格审批后,借用公安机关或者国家安全机关的名义,实际上则由检察机关自己执行。那么秘密录音、秘密摄像、秘密监听、秘

密跟踪等核心技术侦查设备的缺乏,以及检察机关反贪部门侦查人员在如何利用这些技术设备服务办案能力上的空白,是制约检察机关技术侦查权有效行使的最大短板。

四、反贪部门应对新刑诉法的建议及对策

1、加强学习,提升侦查能力,积极迎接新刑诉法的实施。修改后的刑诉法将于2013年1月1日起施行,从现在起到新法施行还有一段时间,广大反贪部门干警一定要抓住这段学习掌握新法的宝贵时间,必须做到融会贯通。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全面透彻学习修改后的刑诉法的条文内容、立法本意以及精神实质,牢固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司法理念,保证到新法施行时已将法条烂熟于心,只有在思想和学习上达到了新刑诉法的要求,才能在今后操作层面中,在办案实践中,做到严格遵照执行。同时花大力气提升反贪队伍整体素质。通过加强岗位技能培训、全员培训等方式提升反贪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反贪干警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要求下,信息化背景下的侦查取证能力、提高侦查人员在不得强迫犯罪嫌疑人自证其罪的新规要求下的审讯突破能力,以适应新执法环境下反贪侦查工作的需求。

2、办案重心前移,扎实做好初查工作,为案件打下坚实基础。贪污贿赂犯罪手段的隐蔽性、智能性和复杂性,加之辩护律师在侦查阶段的介入,使得初查工作变得比以往任何

时候都更加重要。只有做好线索的筛选、过滤和评估,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细致全面的初查,掌握大量充足且程序合法的证据材料,变“供→证”的落后侦查模式为“证→供”的现代侦查模式,才能应对辩护律师的介入和犯罪嫌疑人、证人可能出现的证据反复问题。初查的成败直接关系到案件的成败。要在案件办理之初就有对整个案件证据链条的全面谋划,力争做到在接触犯罪嫌疑人之前和律师介入之前将绝大部分关键性证据依法固定好。

3、规范执法行为。严格执行刑诉法和高检院执法规范要求,落实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制度。同步录音录像制度是应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最有效、最简单的应对措施,不仅能证实我们侦查行为及所取得犯罪嫌疑人口供的合法性,而且还是应对犯罪嫌疑人无理翻供的重大利器。另外在对犯罪嫌疑人住所、办公室、人身进行搜查,或者对核心证人进行取证时,也要进行同步录音录像,更好地收集、固定证据。

4、变被动抗拒为主动接受,学会与辩护律师打交道,善于从辩护律师的沟通交流中获取有效侦查信息。修改后的刑诉法将辩护律师介入时间提前到侦查阶段,并明确规定了辩护律师的自由、无障碍会见。犯罪嫌疑人对于侦查机关和侦查人员是出于一种对抗、防范心理,但对于自己的辩护律师则是充分信任的,我们要善于同辩护律师打交道,通过积极 的沟通交流,证据交换等形式,及时掌握犯罪嫌疑人的动态,从犯罪嫌疑人对自己辩护人的陈述中,发现侦查信息和线索。另外检察机关在充分尊重律师职业和权利尊重的同时,处理好与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律师协会和律师的合作关系,促使其能够积极听取我们检察机关的意见,提出要求其行业自律的建议,提升律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对少数律师的违规违纪行为,及时通报,对个别律师的违法犯罪行为,及时依法处理。

5、充分有效利用技术侦查权。反贪部门现有的,比较常用的技术侦查手段,局限在对犯罪嫌疑人通讯工具的监听、定位,对于秘密跟踪、监控、摄像、录音等手段则基本没有涉及。没有执行权,加之在实践中在跟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沟通衔接上也存在诸多问题,很多操作层面的细节问题没有明确规定,致使仅有的通讯工具监听、定位手段也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无法满足反贪部门办案的需要。应尽快细化技术侦查措施的涵义、范围、审批程序,以及与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的协调配合等制度机制建设,以真正发挥技术侦查手段的威力。

6、充分利用好四十八小时。为用好新刑诉法关于拘传24小时的规定,在目前审讯工作中提前准备、摸索规律,研究分析48小时内犯罪嫌疑人的生理、心理情况,研究如何

科学安排审讯时间、确定和规范犯罪嫌疑人必要的休息和饮食时间及场所,把握审讯工作的最佳节奏,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突破案件和固定证据。

7、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适用条件、执行场所、讯问场所、审批程序;律师会见、强制措施适用等相关的“特别重大贿赂犯罪”的认定标准等都有待于进一步明确。

下载新刑事诉讼法对反渎职侵权工作的影响(共五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刑事诉讼法对反渎职侵权工作的影响(共五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刑事诉讼法实施后对反贪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新刑事诉讼法实施后对反贪侦查工作的影响及对策摘要:新刑诉法实施近一年来,对于更好的规范反贪案件侦查活动、保护犯罪嫌疑人合法权益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但在反贪实务中新刑事......

    大兴安岭反渎职侵权工作取得开门红

    大兴安岭反渎职侵权工作取得开门红新年伊始,全区反渎职侵权部门在分院党组的高度重视下,在分院反渎侵权局的有力指导下,在两级院通力合作,密切配合下,在案件查办方面实现了开门红......

    开封县检察院反渎职侵权工作做得好

    “四招”破解“四难” 捍卫法律尊严 开封县检察院反渎职侵权工作做得好 11月中旬,开封县某司法机关干部刘某因渎职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在该县产生了很大震动。这是开封县检察......

    反渎职侵权工作存在的问题

    反渎职侵权工作存在的问题 及应对对策之我见 旬邑县人民检察院反渎职侵权局 唐海瑾 反渎职侵权检察工作是检察机关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司法公正、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是......

    视察反渎职侵权工作总结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办公厅《高检办字xx号》、xx省人民检察院办公室《x检办字xx号》文件要求,我院于 3月xx日制定了关于筹备开展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检察机关反渎职侵......

    反渎职侵权学习总结

    法制与责任观后感 日前,我局组织参观学习了 “法制与责任检察机关惩治和预防渎职侵权犯罪展览”,以此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高领导干部的廉洁从政意识,做好犯罪预防。 工作......

    反渎职侵权学习总结

    观反渎职侵权之感 2011年4月13日,我镇政府组织观看反渎职侵权警示片,以此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高领导干部的廉洁从政意识,做好犯罪预防。 全影片主要内容是:渎职侵权犯罪的......

    娄底市反渎职侵权调查

    娄底市反渎职侵权调查 曹运伟 胡志泽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犯罪简称渎职侵权犯罪。当前渎职侵权犯罪的发展态势如何?查处和预防的情况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