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麻疹补种和脊灰疫苗强化工作计划
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和脊灰疫苗强化工作计划
根据鄂伦春自治旗疾控中心关于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和脊灰疫苗强化工作方案,我克一河中心卫生院制定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和脊灰疫苗强化工作计划如下:
一、成立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和脊灰疫苗强化工作领导小组。
二、提前一星期对小学、中学、托幼机构、索图罕林场、流动儿童进行摸底调查。
三、准备把麻疹和脊灰疫苗接种禁忌症张贴在预防接种室。
四、和电视台联系做好媒体宣传工作。
五、对索图罕林场进行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和脊灰疫苗强化工作培训。
六、鄂伦春自治旗疾控中心培训后领取疫苗、发放麻疹和脊灰疫苗接种通知单。
七、把摸底调查数据录入电子表格发给旗疾控中心。
八、备好抢救药品。
九、请示领导配备两名医务人员。
十、接种完成后把各类相关报表上报。
十一、写好总结发往旗疾控。
克一河中心卫生院
2012.4.10
第二篇:2011年脊灰疫苗强化免疫及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工作总结
2011/2012
脊灰疫苗强化免疫
麻疹疫苗查漏补种
工作总结
和孝镇卫生院
2012.1.9
和孝镇卫生院
脊灰疫苗强化免疫及麻疹疫苗查漏补种
工作总结
我镇根据汝南县卫生局《关于印发2011---2012年汝南县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及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工作方案的通知》(汝卫【2011】291号)的要求,为维持我镇无脊灰状态,实现消除麻疹的目标,已于第一轮:2011年12月5-6日:第二轮:2012年1月5-6日,完成了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查漏补种工作,同时完成了麻疹疫苗的查漏补种,现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组织完善、措施落实
11月30日县卫生局召开各乡镇卫生院分管领导及防疫医生会议,并对此项工作进行业务培训,会后各卫生院刘景旭同志非常重视,具有敏锐的政治责任感,立即召开乡村干部、乡村村医生会议,传达当前全国脊灰疫情、麻疹疫情及县卫生局有关精神。精心组织、认真制定计划、方案,落实责任制,包村到人。由防保站站长孙红心负责对本次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及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工作进行业务培训,认真开展对目标儿童的调查摸底工作,把本次工作作为当前首要工作来抓,分管领导亲自抓,在卫生院人员不足情况下,调动一切可调动的力量,对流动人口较集中的地方,派专人负责,全力以赴,放弃休息进行摸底调查和接种。
二、宣传广泛、重点明确、发动深入
为保证本次活动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使人民群众自觉参与,我们开展了多种形式、多方位的宣传活动,共发放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及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告家长书5000余份,横幅4条,召开相关会议、业务培训2次,充分营造了活动的氛围,对不愿接种的对象,邀请本地儿童的家长对其进行劝说,耐心、反复宣传免疫的好处。
三、培训工作层层落实,业务指导层层把关
因为这次活动时间紧、任务重、涉及面广、要求高、难度大,为了使所有参加活动的工作人员思想重视、操作规范,接种达到安全有效的目的,我们采用分层、分批培训,现场督导相结合,环环把关的方式,对参加活动的所有摸底、登记、接种、督导人员进行培训,培训人员达94人。防保站真正发挥了业务指导作用,从而确保接种安全和免疫质量。
四、防疫人员尽心尽责、任劳任怨实施接种
和孝镇卫生院的防疫人员,克服监督、预防接种等繁重的工作任务,放弃休息,加班加点,面对力量投入不足局势,一方面仍积极、主动与督导乡村医生做好宣传、摸底、登记和接种工作。尽可能对重点场所、重点村落进行挨家挨户的摸底、宣传、动员,边调查,边接种,尽可能减少免疫空白。本次活动脊灰疫苗应种4367人次,实种4336人次,接种率99.3%,其中流动儿童79人次,接种率100%。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应种20人次,实种20人次,接种率100%。新疆务工返乡人员30人已全部接种脊灰疫苗。
五、确保质量,督导评估
2011年12月5日—2012年1月5日,县疾控中心共派5名督导员对全乡17个接种点进行督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2011年12月8日—2012年1月8日,县疾控中心组织专家督导组5人,对我镇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及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工作,进行现场接种率快速评估,随机抽查了我镇4个村级接种点,共调查目标儿童80名,实接种80名,接种率100%,达到了上级要求,对此次的工作作出了充分的肯定,对流动儿童的的管理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六、资料收集与报告
防保站已将各村的摸底排查及接种登记等资料、汇总、并上报县疾控中心,以备上级检查。
七、存在问题和下步建议
1、政府、村委会参与不够,由于人员抽调不足,难以做到全方位的搜索,关系不顺、工作不够协调、工作进度、工作质量参差不齐。因流动人口流动性大,只有大家齐心协力,齐抓共管,才能真正做好查漏补种及强化免疫工作。
2、加强乡村医生的责任心,平时要多深入流动儿童较多的村庄主动搜索,及时建证。
3、流动儿童居无定所,儿童家长预防接种意识淡薄,是预防接种工作的难点;有少数外来人员,对防疫人员上门接种不配合,拒绝 接种。
4、对流动人口的免疫接种工作尚未有行之有效的办法,措施缺少长效管理的机制。常住人口已对免疫接种工作易于接受,但流动人口存在不少免疫空白,流动儿童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我们应主动村委会委会的协作沟通,及时掌握流动儿童的变迁,全面提高流动儿童的免疫预防接种率,为消除免疫空白而努力。
和孝镇卫生院
2012.1.9
第三篇:麻疹查漏补种、脊灰疫苗强化工作总结
克一河中心卫生院麻疹查漏补种、脊灰强化工作总结
为加速控制麻疹发病率、顺利实现消除麻疹的目标,我克一河中心卫生院根据鄂伦春旗疾控麻疹疫苗查漏补种、脊灰强化实施方案》,于2012年4月18---4月20日,在克一河中心卫生院开展针对1997年4月1日—2011年7月24日出生的儿童为重点的麻疹查漏补种工作,以及针对2008年1月1日出生至接种现场满2个月的儿童脊灰疫苗强化免疫工作。现已圆满结束,特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组织完善、措施落实
2012年4月16日鄂伦春旗疾控对承担公共卫生项目的医生召开了麻疹查漏补种、脊灰疫苗强化培训工作,传达了当前麻疹疫情及市卫生局有关精神,精心组织、认真制定计划、方案,落实责任制,卫生院专业人员对本次查漏补种、脊灰疫苗强化工作进行业务培训,认真开展对目标儿童的调查摸底工作,调动一切可调动的力量,抓流动人口较集中的重点,全力以赴,进行摸底调查和接种工作。
二、宣传广泛、重点明确、发动深入
为保证本次活动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使人民群众自觉参与,我们利用公共卫生人员走家入户、电视媒体、拉横幅、出板报、发放宣传单、电话通知等形式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对在校学生通过老师讲解宣传和张贴通知让儿童和家长充分认识到接种麻疹疫苗、脊灰疫苗强化的重要性。
三、完成任务情况
1.脊灰疫苗强化工作(第一轮):
共摸底应种125人,实种129人。(其中4剂次5人,3剂次124人),接种率达100%。
2.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工作:
共摸底调查882人,其中应种19人,实种19人。(其中1剂次17人,不详剂次2人),接种率达100%。
五、存在问题
1、因流动人口会有疏漏,只有大家齐心协力,齐抓共管,才能真正做到查漏补种。
2、加强防疫医生的责任心,平时要多深入流动儿童主动搜索,及时建卡建证。流动儿童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我们应当主动与居委会协作沟通,及时掌握流动儿童的变迁,全面提高流动儿童的免疫预防接种率,为消除免疫空白而努力!
克一河中心卫生院
2012.4.20
第四篇: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及脊灰疫苗查漏补种工作情况汇报
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及脊灰疫苗查漏补种
工作情况汇报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好!
我市总面积1613平方公里,总人口113万,辖17个镇街、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892个行政村(居)。200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40亿元,财政总收入71.4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2.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98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443元。近3年先后投入2800余万元,对全市14处镇卫生院改建、新建,面积达3.26万平方米。全市预防接种门诊16处,全部微机联网,实行儿童计划免疫信息IC卡管理,12处达到省级示范接种门诊“七化”要求,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均达95%以上。2008年12月,全市强化免疫麻苗共计6.6万余人次,脊灰疫苗查漏补种400余人次,接种率、补种率分别达95%以上、98%以上。现将我市活动情况汇报如下:
一、政府重视,部门配合,麻苗强化免疫工作进展顺利
我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预防接种工作。成立了市委常委、副市长王永玲同志任组长的预防接种工作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加强预防接种工作的意见》(邹政发[2008]18号)等文件,召开了全市预防接种工作会议,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卫生局转发了省卫生厅《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山东省落实2007年扩大国家免疫规划项目管理工作方案》,召开了专题会议。
此次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及脊灰疫苗查漏补种活动,王市长专门听取了卫生、教育部门的工作汇报,提出了工作要求,市政府办公室主持召开了教育、卫生部门动员会议。市卫生局、教育局联合下发了《2008年邹城市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及脊髓灰质炎疫苗查漏补种活动实施方-1-
案》,市镇两级均成立了领导小组、技术指导小组、督导小组,与各接种单位、乡村医生、包片人员层层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活动期间市委、市政府等领导同志参加了宣传活动,并给儿童喂服了糖丸,保证了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及脊灰疫苗查漏补种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加大经费投入,为工作开展提供了保障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颁布实施后,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150万元,用于开展一类疫苗运转与接种补助。接种一类疫苗未收取费用。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实施后,追加接种运转经费40万元。本次麻疹强化免疫补助经费15.4908万元全部在麻苗强化前拨付到位。各接种单位在接种前疫苗、消毒器材、体检器材、急救药品和器械、一次性自毁型注射器等供应到位。卫生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预防接种安全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组织进行了督导检查,确保了工作顺利开展。
三、广泛宣传动员,强化技术培训,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动员。在市电视台作了20天次的字幕广告,全市广播宣传1500余天次,出动宣传车23辆70余天次,悬挂宣传横幅36幅,张贴宣传画130余幅、标语700余幅、宣传单3200余张,出版画、墙报256版次,印制宣传单(通知单)70000张发放到目标儿童家长手中,大大提高了群众知晓率,保证了本次工作的顺利开展。
同时,11月26日举办了全市麻疹强化免疫及脊灰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动员培训会,各镇卫生院院长、防保站长、资料员及各镇街教办主任(科长),市直小学、幼儿园校医共计100余人参加了会议。12月3日市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组织包镇督导人员30余人,进行了专题培训。各镇街及时举办了卫生院、村卫生室、小学、幼儿园等单位相关工作人员参加的专题培训会。全市共计培训卫生、教育人员2080余人次,全部经过培训,持证上岗。
四、精心组织,全面安排,规范了技术操作
在以预防接种门诊接种为主的基础上,部分单位根据学校、偏远地区的需要设立了临时接种点,其余单位实行了划片分阶段接种。全市共设立固定接种点25个,临时接种点62个,巡回接种队8个,有效地保证了活动的顺利开展。
各单位能够按照方案要求,空间、采光、取暖等硬件符合接种基本要求,明确设立登记、预检区,接种实施区,种后观察区,作到了操作规范。一是接种前告知。各单位能够在接种场所的显著位置张贴禁忌症、一类疫苗接种公示等,在宣传单上家长签字,做到告知义务。二是严格查体,把握禁忌症。各接种点分工合理,设立了专职医生进行健康询问、查体,对可疑发热儿童测量体温并进行预检登记,提出了科学化的医学建议。三是规范操作。麻疹接种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消毒、注射,并使用自毁型注射器,脊灰疫苗切实做到看服到肚,杜绝了捎带现象。四是冷藏设施管理严格。能够将麻疹及脊灰疫苗均按照要求在冷冻室贮存,冰箱及时进行了测温,存放疫苗的冷藏箱内均放置足够未融化冰排,保证了疫苗效价。全市共发放麻疹疫苗35700支、脊灰疫苗12700粒、自毁注射器65200支、稀释注射器50300支。五是种后观察,及时处理。各单位能够对接种完毕的儿童由督导员引导到观察室进行30分钟以上的观察,对出现的接种反应、偶合事件进行了及时登记、处理,目前我市未出现接种异常反应。六是加强医疗废弃物管理。各单位能够按照要求一次性注射器使用后应使用安全盒进行初步损型,保证了接种安全。
五、加强督导,严格评估,确保了接种质量和安全
全市先后进行了强化免疫工作的前期、现场及接种率快速评估等工作,于2008年12月4日开始组织四部车38名督导人员对各接种单位进行了前期督导,接种期间卫生局、疾控中心负责同志包片督导,专业
人员包镇蹲点,接种后专业人员抽查评估,保证了高接种率。全市强化免疫麻苗共计63902人次,脊灰疫苗查漏补种7764人次,接种率均在95%以上。对每个镇街随机抽取三个村一所小学(幼儿园),村级每村抽取10名儿童进行接种率快速评估,调查结果麻苗强化接种率95%,学校随机抽查3个班,每个班调查10名儿童,麻苗强化接种率100%,脊灰查漏补种接种率达99.8%。12月22日,迎接了济宁市免疫规划检查团的督导检查,常规免疫及麻疹强化免疫接种率均达95%以上。
六、加强监测,巩固消灭脊灰、消除麻疹成果
全市进一步完善AFP专报系统,积极开展主动监测。固定专人负责疫情的搜索,每5天到哨点医院开展主动监测,并及时进行旬、月报,对2007年的4例AFP和2008年的4例AFP病例及时进行了流调、采样和送检,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WHO标准。对2007年报告的11例麻疹疑似病例和2008年报告的47例麻疹疑似病例及时进行了流调、采血、疫点处理及应急接种,由于措施得力,应急接种开展得及时,控制了疫情蔓延,未发生二代、三代病例,最近一个月我市无麻疹疫情发生。
我市的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及脊灰疫苗查漏补种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个别单位重视不够,认识不足,有松懈麻痹思想。二是个别单位宣传形式单一,宣传效果不好。三是流动人口仍是工作的难点和重点,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力度不够。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决心将以这次检查为契机,进一步总结经验,强化措施,拓宽思路,促进我市的免疫规划工作再上新台阶
谢谢!
二〇〇九年一月十二日
第五篇:大瑞乡脊灰及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计划
大瑞乡卫生院脊灰及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
作计划
为加强消除脊灰及麻疹工作进程,迅速消除脊灰及麻疹疫情,努力实现2012年消除麻疹工作目标,根据《越卫发[2012]17号》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以下工作方案:
一、实施时间、范围和目标人群
(一)活动时间 1、2月25日由乡镇府组织对全片区13村村组干部、村医生和五所学校相关人员进行组织动员、宣传培训,制定并下发强化免疫工作计划。2、2月26日在辖区内组织开展大规模脊灰及麻疹强化免疫摸底和群众性宣传活动。3、2月27日至3月3日开展第一轮脊灰及麻疹的强化免疫接种工作。4、3月4日至3月5日进行第一轮的查漏补种工作。5、3月7日至3月10日进行快速评估和统计上报工作。6、3月31日-至4月4日进行脊灰强化免疫第二轮服苗工作。7、4月5日至4月6日进行脊灰强化免疫查漏补种。8、5月10日前上报强化免疫工作总结。
(二)实施范围
全辖区五所学校、13个村、流动人员、街道门店等。
(三)接种对象
1、辖区内2月龄~14岁儿童,即1997年2月27日至2011年12月27日期间出生的常住儿童和流动儿童进行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接种(不管居住地和出生地,一律接种两剂脊灰疫苗,两剂间隔一个月)。
2、对8月龄至14岁的儿童,即1997年2月27日至2011年6月27日期间出生的常住儿童和流动儿童进行接种一剂麻疹疫苗(一个月内已接种麻疹疫苗的,本次不在接种)。
(四)接种原则:
无论既往脊灰及麻疹免疫史及接种史如何,凡无脊灰及麻疹疫苗接种禁忌症的儿童,按知情、自愿、免费的原则,接种1剂(0.5ml)麻疹疫苗和接种二剂脊灰疫苗。
二、组织领导
成立了大瑞乡脊灰及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辖区内脊灰及麻疹强化免疫活动工作。
组 长:邓思刚(大瑞乡乡长)副组长:罗 斌(大瑞乡副乡长)袁宇泉(大瑞乡卫生院院长)
成 员:田俊波 苏定蓉 郭绍康 张绍杰 杨贺琼 何艳 王世会
周玉峰 熊安兰 淳金三
三、实施步骤
1、加强宣传
辖区利用张贴宣传资料、发放宣传通知等方式广泛宣传消除脊灰与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的重要意义、接种对象、接种时间和地点,从而进一步提高公众的知晓率和主动参与强化免疫意识。
2、目标人群摸底调查和登记造册。
对辖区五所学校、13个村、流动人员、街道门店等适龄儿童的搜索登记,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苗”,并同事发放《脊灰及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通知单》一份,详细告知儿童家长本次脊灰及麻疹疫苗免疫接种的时间、地点、接种时携带接种证,实行入户接种。
四、成立疑似异常反应领导小组
组长:黄虎(中所中心卫生院副院长)副组长:袁宇泉(大瑞乡卫生院院长)成员:何艳 王世会 周玉峰 熊安兰 淳金三
五、接种日程安排 1、2月27日瑞龙村、瑞联村、瑞青村、瑞林村。2、2月28日瑞香村、林沟村、瑞云村、挖布村、瑞堰村。3、3月1日瑞塘村、张家湾村、大瑞中学、大古村、瑞城村。4、3月3日至3月4日瑞青小学、土城小学、瑞云小学、大瑞中心校。
2012年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