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态村的汇报
争创环保模范新村
建设生态文明大湖
——大湖村创建省级生态文明村汇报材料
大湖村位于郑州市管城区南曹乡东南部,南临新郑,东临中牟,全村有186户,852人,党员20人。土地面积1600多亩,其中耕地面积550亩。主要以种植大枣、草莓、鲜桃、花生、小麦、玉米等多种农作物,主导产业是大枣和草莓。村民主要以种植农作物和外出务工为主要经济来源。2008年以前,大湖村村容村貌疮痍满目,凌乱不堪。土地贫瘠,交通闭塞,经济滞后,道路弯曲、坑洼不平,污水横流,建筑布局混乱,是一个典型的落后村庄。大湖村经过新农村改造,完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使村庄焕然一新、整齐划一,建筑格局明显改变。不仅道路硬化、村庄美化、道路绿化、街道亮化,而且村民家庭居住环境也得到改善。
在农村创建生态文明村正是在农村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大举措,是一项富民工程、民心工程,更是落实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破解“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2007年4月开始,我村积极响应南曹乡党委政府的号召,严格按照建设生态文明村的要求:建设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建立生态文化。全民参与,建设高标准生态村。
一、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责任
村“两委”团结协作,廉洁奉公,在群众中享有较高威信,干群关系良好。坚决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四个文明协调发展。为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我们成立了以村党支部书记张书亭同志为组长的生态文明村创建领导小组,并制定了详细的创建工作计划,完善各项制度。把生态建设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建立组织和工作班子,落实工作职责,认真组织实施。逐户划定责任区,实行村两委班子干部包片,党员和村民代表包户,发动和引导广大农民积极参与文明村创建活动,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积极开展环境卫生治理工作,提高各村生态环境质量。将创建文明生态村纳入村干部、考核指标,并与村干部签订创建责任书,确保生态村建设工作按规划顺利进行。召开党员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审议、商议有关建设生态村的建设和投资方案,制定垃圾清理和卫生保洁制度。
二、强化生态意识,广泛宣传
制定环境保护宣教计划,开展多种形式的宣教活动,做好生态村建设的宣传工作,不断提高村民的生态和环保意识,提高农民参与文明生态村创建的积极性;利用召开会议、广播、村务公开栏等形式,大力宣传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知识,做到家喻户晓,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
三、从实际出发,深入贯彻落实
一是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和林地,无乱占乱建现象。大力推进“五改”(改路、改水、改厕、改灶、改造住房),基础建设和公用设施逐步完善。大力整治脏、乱、差现象,人畜分居,禽畜圈养,村道硬底化。环境质量达到规定标准,无污染事故;珍惜自然资源,无破坏生态事件。二是坚持依法治村,民主法制宣传教育经常化制度化,认真完成普法任务,村民遵纪守法意识增强。村辖区2年内无重大恶性事件、无重大责任事故、无流氓黑恶势力、无邪教和非法宗教活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落实,社会治安稳定,群众有安全感。
三是严格按照上级相关部门的指示,结合本村实际,严格按照生态建设规划要求实施,科学安排、合理布局,创出特色、作为示范。指导农民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和农用塑料薄膜,抓好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的选址和粪污改造工作,加大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监管力度,保护农村生态环境。要通过生态示范村的创建活动,认真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四、同心协力,效果显著
经过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村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村硬化道路36000多平方米,修建排水管道5420米,道路变得平坦整洁,方便机动农用车、三轮车、货车等出行;街道绿化,植树80000多棵,绿化了环境,美化了村庄,净化了空气;改造、新建大门170户,改院、改厕、改厨170户,垒院墙3500多米;广播电视入户率达到85%,宽带入户率达到15%以上,电话入户率达到95%以上,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加快了与外界的信息交流;配备垃圾箱40余个,遍布村的大街小巷,方便村民清扫垃圾,不再到处乱扔乱倒;新建垃圾中转站1处,可容纳全村每天生成的垃圾废物;家家户户安装环保太阳能,利用新型能源,节约不可再生资源,环保高效,方便快捷;全村安装风、光、电互补型路灯20盏,利用高科技产品大大节省了资源;新建村委办公楼、老年公寓、老年中心湖、文体活动中心、文化广场各一处,小游园三处,并配备了多种健身器材和娱乐设施,为群众们提供舒适的、类型多样的娱乐休闲场所;新建候车室、超市各一处,水冲式二类公厕3处,大大方便了出行的人。新建卫生室,改善了医疗条件,配备医务人员,为群众看病提供了可靠保障。新建培训室,配备了数字机顶盒、投影、电脑等培训器材,为群众的学习培训提供了齐全的设备,为提高群众的文化素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加强教育,提高村民的文明意识
一是抓好村民的民主法制教育。结合2008年村级换届选举,村支部通过组织该村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提高村民的民主意识,完成村级换届选举;通过向该村的村民发放普法宣传资料和组织村民观看辑毒、辑赌故事片等,增强村民的法制观念,使村民远离“黄、赌、毒”,封建迷信活动也基本没有出现。二是抓好村民思想道德建设。利用各形式开展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张贴科学文明生活用语塑料宣传标语30余幅,倡导爱国、守法、诚信、知礼,增强村民的文明意识,形成了村民团结、邻里和睦、家庭亲密、互敬互爱的社会新风尚。三是抓好村务财务公开。增设了宣传栏,使村计划生育等重大事情和村的财务收支情况能及时向村民公布,一方面,村民加深了对村工作情况的了解,密切干群关系,另一方面,对违反计划生育的现象和经济活动中出现的不良现象,起到了群众监督的作用,进一步完善了民主监督的管理。四是积极开展各种群众性文体活动大湖村以创建活动。坚持“三个文明”一齐抓,借创建“生态文明村”的东风,狠抓了大湖村“生态文明村”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素质不断地提高,不仅使农民的意识从封闭走向了开放,亲身感受“生态文明”生活的氛围,而且进一步增强了村民的集体观念和凝聚力,有效地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六、重视总结经验,长期坚持生态文明的建设
通过开展生态文明村工程建设,我们深刻认识到: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是推进农村小康社会的有效载体,是一场伟大的革命,是在新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探索。对于促进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改变农村落后的生活方式,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文明生态村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了“村容整洁”的目标。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改善生态环境和美化生活环境,改善公共设施和社会福利设施。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二、生态文明村促进了人与自身、人与人的和谐,体现了“乡风文明”的目标。促进了人与自身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就是要“修身”即人身修养的提高。人与自然的和谐,不仅是人居环境的改善,更重要的是人的美丽心灵与环境之美的统一。人改变了环境,环境也改变了人,生态文明村的创建通过环境的改变不仅促进了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也促进了“文明乡风”的形成。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是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人们精神面貌和文明素质的提高。促进了人与人的和谐。马克思指出“人同自然界的关系直接包含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直接的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可见,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人与自然关系的改善,人自身修养的提高必然也会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三、生态文明村促进了人与社会的和谐,体现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管理民主”的目标。体现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目标人既是自然性存在物,又是社会性存在物。人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人的生存发展依赖于社会的进步,同时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发展。人的发展是社会的发展的真正目的,也是衡量社会发展的根本标准。建设生态文明村就是要“以人为本”,社会的和谐即使人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活动的结果,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之间协调均衡和有序的产物。体现了“管理民主”的目标生态农村创建中突出抓了“两室标准化、基层民主化”的政治目标,通过完善农村基层民主条件和改善基层民主状况,保证村干部真正履行人民的公仆的职责,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为农村的发展提供政治保障。
七、今后的具体做法
根据在创建生态文明村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今后坚持一下做法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村民环保意识,增强环保观念。
(二)、坚持每天安排专人负责清扫村庄街道,保持街道清洁。
(三)、继续拆除杂乱堆砌物,清理垃圾杂草,定期修理花草树木。
(四)、严禁村内建立有污染,有毒害企业。
(五)、建立生态文化,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的理论学习。
南曹乡大湖村 2009年6月14日
第二篇:生态村创建汇报材料
扎实开展环境保护 着力改善生态环境
天香桥村生态村创建情况汇报
河道砌坎、河道清理、见缝插绿、环境整洁,这就是我村通过这次创建宁波市生态村后所产生的结果。
一、基本情况
天香桥村地处慈溪市东南角,距浒山城区4公里,位于城乡结合部,是典型的城中村。由天香桥、晁王埭、正字地、走马塘、新桥以及霍家漕六村合并而成,村域面积1.41平方公里,总户数1523户,总人口4393人,有个私企业78家,有70%的劳动力已转移到二三产业上。二0一0年实现经济总收入1.93亿元,村集体经济总收入525万,村级集体可用资金达到124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1656元。目前我村被慈溪市政府确定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已实现规划土地 亩,建成白彭安置区农民别墅 幢,并且完成雨污分流工程,申报浒山街道生态环境建设项目。我村先后获得了慈溪市级卫生村、宁波市级民主法治村、慈溪市充分就业村、慈溪市级城市建设先进集体、慈溪市级行政村规范档案室等荣誉称号。
二、基本做法
1、加强领导,统一认识。创建生态村,不仅是上级党委政府赋予的工作任务,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为村民办好事、实事,为子孙后代造福的根本途径。当前,全国上下正在掀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潮,给我村创建工作增添了无穷的活力和信心。村两委及时抓住时机,因势而动,乘势而上,扎实开展了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努力把生态村创建活动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的手段,作为一个时期的中心工作来抓。成立了以村党总支书记任组长,其他班子骨干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村生态环境建设办公室,做到了组织、资金、措施、人员四到位。为推进创建活动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机制。
2、坚持标准,着眼长远。创建生态村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坚持标准、坚持长久是根本,我村以浒山街道绿色系列创建为契机,对照生态村创建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认真组织实施,切实做到了基础建设、环境整治与长效管理同步进行,治标与治本并重,创建与巩固并举,出台了《天香桥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职责》、《天香桥村环境建设长效管理制度》、《天香桥村环境卫生保洁制度》、《天香桥村垃圾收集管理制度》、《天香桥村民环境公约》以及《浒山街道天香桥村绿化管理公约》。我村把河道、道路以及厕所的保洁以每年18万的价格承包给美景物业,并与物业公司签订了垃圾收集、公厕、绿化养护、水陆区域保洁等协议书。制订了污水处理的措施,彻底改善了污水横流的局面。村两委及时对美景物业的环卫聘用人员进行跟踪监督和检查;村干部分别带环保志愿者队不定期对全村区域内环境状况进行全面检查;村妇代会成员每季度挨家挨户上门指导,督促各户庭院卫生,各项检查已形成了制度。
3、全面发动,全民参与。在创建生态村和环境治理活动中,我村一贯重视宣传群众、发动群众、教育群众和引导群众,从各个方面努力让全村村民在各项活动中提高整体素质。一是会议发动:去年以来先后4次召开全村党员、村民组长、村民代表大会,召开创建领导小组会议、、座谈会、保洁员会议和妇女代表会议等小型会议近30次,分别进行宣传发动、专门研究、专门部署和总结完善等,尽力统一思想认识,形成整体合力。二是舆论引导:运用海报、横幅、标语、宣传窗、文化墙、广告牌及环保倡议书等形式,广泛开展宣传生态村创建和环境整治、环境保护的目的和意义,及时总结推广创建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事迹和先进人物,努力使生态环境建设的方向人人明白、家喻户晓,悬挂横幅3次、利用海报进行宣传共计4次、砌文化墙5面、环保展板6块、伫立广告宣传牌10余块,村宣传窗宣传画27幅,书写环保标语32条,发放公开信、宣传篇、倡议书、签订责任书等达6000余份。三是各类载体推动:我村以创建宁波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慈溪市级卫生村、慈溪市卫生村等活动为载体,开展村级评选活动,共评出庭院整治户76户、园林式家庭户11户、文明户63户,努力使广大村民在创建活动中形成对照先进找差距、建设家园齐出力的氛围。去年以来,在环境整治中共出动男女劳力达4200工,清运垃圾杂草近1500车。四是文化活动启发:我村充分利用村落文化宫和文艺队伍,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既锻炼了身体,又陶冶了情操,让广大村民从现代文明中接受启发,促进生态村建设的步伐。现已达到了天天有活动,每周单日晚上更热闹的场面,成为人的海洋。五是环保主题宣传以及环保志愿者队伍建设,我村环保志愿者队伍总共30人,每年筹措资金5000元以上,主要主要用于环保志愿者活动开支。本开展环保主题活动2次,环保志愿者活动7次。通过开展环保志愿者活动,既整治了我村环境,又对我村创建生态村起宣传作用。
三、基本成效
1、通过创建生态村活动,生态意识深入人心。广大村民从创建活动中受益,从创建活动中受到启发,逐步从“要我建”转变成为“我要建”,全村出现了“建设生态村,人人有责”的新气象。求生态、拒污染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和行为准则。
2、通过创建生态村活动,环境卫生状况彻底改善,脏、乱、差局面不复存在。全村乱倒垃圾的现象基本不存在,全面实施了垃圾桶装化,实行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新建了无害化公厕七座,全村范围内铺设雨污分流管线,生活污水得到了有效处理,村域内污染源头基本消除,村环卫人员每天出现在各个角落。基本实现了“水、陆、空”环境质量的有效监督和提高。今年6月5日,我村根据街道“世界环境日活动”对全村范围内的角落、道路、农贸市场以及河道进行清理,除此之外我们组织环保支援者队伍挨家挨户上门发环保倡议书,9月14日“世界清洁地球活动日”这周我们开展环保专题讲座,庭院整治活动,卫生大清理以及环保宣传活动。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开展,我们环境卫生得到极大的改善,关键是村民对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得到了提高。
3、通过创建生态村活动,加快了旧村改造步伐,基础建设日新月异。目前自然村中的零星杂、乱、脏房进行了基本梳理,已拆迁 户,总计 亩。拆迁安置区建房做到了高度统一、式样统一和间距统一,现有新住户 户,形成了一个崭新的农民别墅区,成为我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村主要河道实施了疏浚、砌坎和绿化,道路硬化基本到户,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了26.3%,人均公绿面积为11平方米,树种达到8种以上,初步实现了“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美观整洁”的园林式村庄。
4.近一年来村庄主要关于环境方面的建设情况有植树补绿、广告宣传牌、庭院整治、文化宣传墙、村级公园、河道清理、一类厕所以及河道护栏刷漆,总计投资将近80多万。申报浒山街道生态建设项目三个,主要是:1.东方明珠小区1号楼到3号楼执行民用建筑节能标准。2.东方明珠小区公园申报环保主题公园。3.天香桥村拆迁安置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
以上是我村创建宁波市生态村活动中的工作过程和工作成绩。回顾过去,我们感慨万千,展望未来,我们豪情满怀。我们决心在现有基础上持之以恒,加大力度,继续实施具有深远意义的生态建设实事工程,切实做好环境保护和环境优化事业,为建设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文明生态村汇报
文明生态村汇报
驻金厂峪村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总结
按照县文明生态建设领导小组的安排,我们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作组于今年3月9日进驻金厂峪村。在这半年多的时间里,我们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认真听取来自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与村两委干部协调配合,因地制宜,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一丝不苟地组织实施,在该村掀起创建文明生态
村的热潮,受到了当地干部群众的欢迎,得到了广泛赞誉。
一、深入调研,掌握详尽的基本村情。
局领导高度重视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经过局班子认真研究,选派得力人员组成驻村工作组,并组织动员会,讲明包村工作的重要性,严明工作纪律,提出明确的责任目标,传授工作经验和方法,原创:http://www.xiexiebang.com/使工作队员从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树立高标准完成工作任务的信心。动员会后第二天工作组就来到金厂峪村调查情况,与村两委班子座谈,实地考察了村路、集市、矿山、河道。并深入农户家中,询问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了解有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并详细做记录,掌握了准确的第一手材料。金厂峪村共计9个村民小组,334户,1240口人,5个党小组,59名党员。村班子年富力强,5名两委干部平均年龄43岁,除副书记今年55岁之外,其他四位都在40岁左右,且都怀着为集体干一番事业的信心。该村社会治安状况良好,几年来无刑事案件发生,无村民越级上访现象。经济基础较好,基础设施比较完善。1983年全部用上了自来水,1994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小康村,1997年全村开通有线电视,有线电视入网率达到100。2000年出资10万元改善办学条件,村小学配有标准微机室、语音室、实验室。矿业开发方面,全村有成规模铁矿7处,小型铁选厂5家,年可产铁精粉20万吨。2003年经济总收入1000万元,集体经济收入40万元,人均生活水平达4000元。
存在问题: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人多地少矛盾突出。过去金厂峪人靠山吃山,依靠开发金矿资源得到了很大实惠,现在由于政策限制,严禁私人乱采滥挖金矿,对矿业开发依赖过强的经济结构一下子就失去了后劲;农业方面,全村耕地面积108亩,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19亩,人多地少矛盾十分突出;林果业方面,全村山场面积6000多亩,其中有林面积4000亩,经济林面积300多亩,有板栗树2.7万株,年产板栗3万公斤,人均只有25公斤;畜牧养殖业几乎一片空白。二是村民缺乏创业精神,存在严重的小富即安、小进即满心理,害怕冒风险,不想出体力;三是道路及环境建设严重滞后,环境卫生较差。
二、集思广义,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
针对该村村情和上述存在问题,工作组在征求村两委干部和部分党员、村民代表的意见后,具体谋划了2004年的工作思路:以文明生态村镇建设为契机,下大力度治理农村环境卫生,以开发铁矿资源为依托,以调整产业结构为主线,发展林果和畜牧养殖业,巩固加强小康村建设。为实现上述目标,确定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着力提高村干部和村民的素质。抓好村两委班子建设,制定各项制度,规范领导班子行为;加强培训教育,引导村干部加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意识,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大力推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教育村民转变观念,大钱要挣,小钱不扔,做活金矿这盘棋,为金矿搞好后勤服务。
二是利用本地优势,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1、充分利用现有矿产资源,以矿业开发壮大集体经济,以集体经济发展推动农业产业的进步,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建选金厂一座,把过去金矿遗留下来的100万吨低品位金矿石,依靠现代技术把金提出来,从而实现变废为宝。
2、进一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发展林果和畜牧养殖业。利用山场优势,栽植板栗,嫁接优良品种,改良板栗园300亩。在远离闹市的红沟峪建一大型奶牛养殖场,发展规模养殖,将来成为蒙牛、乐百氏集团的定点供奶站。
三是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搞好文明生态村建设。
1、完成6.5公里村路及街道硬化工作,同时搞好村路两侧及集市的清洁整理,达到绿化、硬化、亮化三者的协调统一。
2、解决饮用水问题,该村饮用水氰化物严重超标,直接威胁村民生命安全,协调占地,把东沟大井的水引进村里,让群众用上放心水。
3、建200平方米小广场一处,4、建立图书阅览室和体育活动室,提高群众文化素质,丰富村民业余生活。
三、不遗余力,因地制宜办实事。
从进入金厂峪村的第一天,工作组就把自己真正当成村里的成员,与村干部携起手来,共同谋划,并结合中央一号文件宣讲工作,竭尽所能办实事。
一、健全制度,规范干部行为。我们着力提高村干部的素质,引导他们进一步增强代表广大人民群
众根本利益的观念,制定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了该村的《三会一课制度》、《村务公开制度》、《村民代表议事制度》、《创建文明生态村帮联制度》等规章制度,从根本上提高了村班子领导文明生态村建设的本领。为促进村务公开工作,我局出资5000元,为该村建起一处高标准公开栏,重大事件、收入支出等上墙公示,既方便群众监督,又美化了环境。
二、硬化村路及街道。我局出资1万元为村里购买水泥50吨,并亲自送到修路工地,又积极动员金矿等单位拿出水泥50吨,并协助村里组建一支筑路队,大大节省了开支。为解决资金问题,村主任梁友珍预先垫付了3万多元。涉及到占地问题,村民也表现了极大的热情,心甘情愿为集体拿出承包地,由于各方面协调一致,只用了40天就硬化村路及街道6.5公里。
三、加大力度搞好人居环境治理。
1、治理村部环境。该村村干部平时卫生意识差,加上一楼饭店污水杂物乱堆乱倒,环境卫生很差,在群众中造成极为不良的影响。我们一方面教育村干部要从本身做起,做群众的榜样,同时与村干部一起动手,对办公楼进行了一次大清理;另一方面努力做饭店老板的工作,分析环境卫生与人的健康、饭店客源之间的关系,促使他心甘情愿搞好环境卫生。
2、治理河道及选厂环境。我们组织村里铁选大户分段清理河道,加固堤坝350米,并把沿公路一侧河岸筑起两米高的围墙,竖起118个广告牌,宣传中央一号文件及矿山安全等政策法规,为公路沿线增添了一道景致。同时签定责任书,杜绝尾沙沿河排放现象,确保汛期安全。在工厂自身环境治理方面,我们配合相关部门,督促各家铁选厂筑起围墙,粉刷墙壁,在厂区周围植树种草,进一步美化了环境。
3、清理美化街道。街道硬化后,保持是关键。我们组织人员清理街道1500米,拆除柴棚、厕所等私搭乱建临时建筑10余处,清运垃圾600方,粉刷墙壁1000米。同时在村路两侧栽植馒头柳1000株,火炬树800株,在街道两侧新建花坛30个,栽植串红儿、六月菊1550株,原创:http://www.xiexiebang.com/如今林木成行,成为村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极大地改善了人居环境。
4、治理集市环境。该镇集市座落在村内,人们大量使用塑料袋,“白色污染”相当严重,一遇大风天气塑料袋满天飞,过往群众怨声载道。我们和村干部协商,在集市内建起了四个垃圾池,彻底解决了“白色污染”问题,使集市环境大为改观。
四、提高村民素质,转变村民观念。为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我们协同村干部制作发放《明白卡》,组织党员及村民代表大会,提高群众参政议政能力。同时教育村民“家有黄金百两,不如日进分文”。在和村干部协商一致后,组织村民代表分两次到白堡店、白庙子、东花院以及滦南李营村参观学习,开阔村民视野,增长村民见识,进一步拓宽了群众致富思路。同时我们积极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流动,为该村输出剩余劳动力20人,同时提供致富信息50余条,为村民增收提供积极服务。
五、帮助发展林果业。我们与村干部共同制定了“长抓林果短抓矿,畜牧发展猪牛羊”的方针,帮助该村搞好板栗生产,针对今年板栗红蜘蛛的危害,我局出资1000元购买氧化乐果50瓶、螨死净20瓶,用于防治板栗红蜘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为减少村民闲来无事靠墙跟、打麻将的不良习惯,弘扬农村精神文明新风尚,我们在村内组织了一支舞蹈队,派遣两名同志到县里学习集体舞,带动起了一支业余舞蹈队,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用广播大力宣传精神文明建设,表扬先进事迹,提倡邻里团结和睦,开展尊老爱幼活动,评比出十星级文明户120户,好邻里280户,好婆媳100户,出现了良好的社会风气。目前我们正积极为村里谋划建小广场和图书室及文化活动室,更进一步提高村民文化素质,丰富村民文化生活。
第四篇:文明生态村汇报
驻金厂峪村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总结
按照县文明生态建设领导小组的安排,我们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作组于今年3月9日进驻金厂峪村。在这半年多的时间里,我们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认真听取来自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与村两委干部协调配合,因地制宜,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一丝不苟地组织实施,在该村掀起创建文明生态村的热潮,受到了当地干部群众的欢迎,得到了广泛赞誉。
一、深入调研,掌握详尽的基本村情。
局领导高度重视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经过局班子认真研究,选派得力人员组成驻村工作组,并组织动员会,讲明包村工作的重要性,严明工作纪律,提出明确的责任目标,传授工作经验和方法,使工作队员从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树立高标准完成工作任务的信心。动员会后第二天工作组就来到金厂峪村调查情况,与村两委班子座谈,实地考察了村路、集市、矿山、河道。并深入农户家中,询问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了解有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并详细做记录,掌握了准确的第一手材料。金厂峪村共计9个村民小组,334户,1240口人,5个党小组,59名党员。村班子年富力强,5名两委干部平均年龄43岁,除副书记今年55岁之外,其他四位都在40岁左右,且都怀着为集体干一番事业的信心。该村社会治安状况良好,几年来无刑事案件发生,无村民越级上访现象。经济基础较好,基础设施比较完善。1983年全部用上了自来水,1994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小康村,1997年全村开通有线电视,有线电视入网率达到100%。2000年出资10万元改善办学条件,村小学配有标准微机室、语音室、实验室。矿业开发方面,全村有成规模铁矿7处,小型铁选厂5家,年可产铁精粉20万吨。2003年经济总收入1000万元,集体经济收入40万元,人均生活水平达4000元。
存在问题: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人多地少矛盾突出。过去金厂峪人靠山吃山,依靠开发金矿资源得到了很大实惠,现在由于政策限制,严禁私人乱采滥挖金矿,对矿业开发依赖过强的经济结构一下子就失去了后劲;农业方面,全村耕地面积108亩,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19亩,人多地少矛盾十分突出;林果业方面,全村山场面积6000多亩,其中有林面积4000亩,经济林面积300多亩,有板栗树2.7万株,年产板栗3万公斤,人均只有25公斤;畜牧养殖业几乎一片空白。二是村民缺乏创业精神,存在严重的小富即安、小进即满心理,害怕冒风险,不想出体力;三是道路及环境建设严重滞后,环境卫生较差。
二、集思广义,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
针对该村村情和上述存在问题,工作组在征求村两委干部和部分党员、村民代表的意见后,具体谋划了2004年的工作思路:以文明生态村镇建设为契机,下大力度治理农村环境卫生,以开发铁矿资源为依托,以调整产业结构为主线,发展林果和畜牧养殖业,巩固加强小康村建设。为实现上述目标,确定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着力提高村干部和村民的素质。抓好村两委班子建设,制定各项制度,规范领导班子行为;加强培训教育,引导村干部加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意识,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大力推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教育村民转变观念,大钱要挣,小钱不扔,做活金矿这盘棋,为金矿搞好后勤服务。
二是利用本地优势,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1、充分利用现有矿产资源,以矿业开发壮大集体经济,以集体经济发展推动农业产业的进步,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建选金厂一座,把过去金矿遗留下来的100万吨低品位金矿石,依靠现代技术把金提出来,从而实现变废为宝。
2、进一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发展林果和畜牧养殖业。利用山场优势,栽植板栗,嫁接优良品种,改良板栗园300亩。在远离闹市的红沟峪建一大型奶牛养殖场,发展规模养殖,将来成为蒙牛、乐百氏集团的定点供奶站。
三是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搞好文明生态村建设。
1、完成6.5公里村路及街道硬化工作,同时搞好村路两侧及集市的清洁整理,达到绿化、硬化、亮化三者的协调统一。
2、解决饮用水问题,该村饮用水氰化物严重超标,直接威胁村民生命安全,协调占地,把东沟大井的水引进村里,让群众用上放心水。
3、建200平方米小广场一处,4、建立图书阅览室和体育活动室,提高群众文化素质,丰富村民业余生活。
三、不遗余力,因地制宜办实事。
从进入金厂峪村的第一天,工作组就把自己真正当成村里的成员,与村干部携起手来,共同谋划,并结合中央一号文件宣讲工作,竭尽所能办实事。
一、健全制度,规范干部行为。我们着力提高村干部的素质,引导他们进一步增强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观念,制定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了该村的《三会一课制度》、《村务公开制度》、《村民代表议事制度》、《创建文明生态村帮联制度》等规章制度,从根本上提高了村班子领导文明生态村建设的本领。为促进村务公开工作,我局出资5000元,为该村建起一处高标准公开栏,重大事件、收入支出等上墙公示,既方便群众监督,又美化了环境。
二、硬化村路及街道。我局出资1万元为村里购买水泥50吨,并亲自送到修路工地,又积极动员金矿等单位拿出水泥50吨,并协助村里组建一支筑路队,大大节省了开支。为解决资金问题,村主任梁友珍预先垫付了3万多元。涉及到占地
第五篇:市级生态村建设汇报材料
周家山镇留旗营村创建生态村
汇报材料
勉县周家山镇留旗营村村域面积26000亩,其中耕地面积2300亩,山林面积17000亩,人均绿地面积近80平方米,全村共有10个村民小组,530户,1889人,年人均收入5200元。由青春村、李家坝村、留旗营村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辖区内有浅山、丘陵、平川等地理条件错综,并且地处堰河以东,距县城2.5公里,区位条件优越,交通颇为便利。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生态环境建设被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同时,生态环境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标准之一,在这方面,留旗营村走在了全镇的前列。根据本村的实际情况,在生态村建设方面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在村内狠抓“五改”,做到新设施建起来,新环境亮起来。
要实现新农村建设中“村容整洁”的目标,我们结合本村实际,严格落实改房舍、改水、改厕、改圈、改电、改路等五改工作。
1、改房舍:在改房舍的过程中,我们做到因地制宜,节约适中,分为统一改和分批改两种。原青春、李家坝两个自然村因居住环境恶劣,再加之2008年地震影响,XX户农户房屋不同程度受到损伤,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在国家给予一定的补偿,由村委会按照上级部门的统一安排,把XX户农 1
民统一规划到留旗营新村居住区内,做到统一房舍、统一厕所、猪圈,新村内水通、电通、路通。对无条件的搬迁的农户因地制宜,先做出新村规划,按规划标准,成熟一户,改建一户,彻底改变过去乱搭乱建现象。
2、改水:我村东临堰河,枯水季节饮水不便且水质较差,为让农户饮用放心水,我村在2009年开始实施人需饮水工程,在村内统一铺设管网,引水入户,改变了过去吃水难的现象,在各级部门饮用水抽查中,我村饮用水质量名列前矛。并且加大力量改造本村下水管道,使得生活污水、废水得到妥善处理。
3、改厕、改圈:农村环境卫生中最大的隐患莫过于过去的露天厕所和猪圈,真可谓臭气冲天,蚊蝇满地,为彻底改变这一现象,镇政府给予我村政策优惠,倡导广大村民使用干净卫生的水冲式便池。同时我们动员广大农户,自力更生,对村内90%以上的厕所一律建成水冲式卫生厕,彻底改变了过去的卫生状况;同时对人畜粪便进行沼气净化处理,建设沼气池XX口对人畜污水、粪便、沼渣和沼液进行资源化利用,大大节约了生活成本,环境质量得到了提高。
4、改电、改路:结合农村电改,我村把电改与路改并举,在居住密集区域内安装路灯22盏,对村内主干道:留旗营至新村以及村内多条主干道统一规划,两侧电杆排列有序,道路用砖碴进行了硬化,既改善了环境,节约了电费,又方便村民的生产与生活。
通过村内“五改”,我们做到了给农民一座漂亮的房子,一口净水,一盏明灯,一个好环境,受到村民的拥护。
二、在村内重点调整产业结构,做到以特色产业促基地,依托基地促发展
为了做好既改善环境又使农村发展,农户增收这篇大文章,我村在镇政府的大力引导与支持下,狠抓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产业,突出三大亮点,实现“三园”并举,即村桔园、正在建设中的千亩茶园、正在建设中的花卉基地园。为利用好我村这一地理优势,我村在“三园”建设上下大功夫,实现村桔园XXX亩、茶园近千亩、花卉基地园30亩的“三园”新产业,该“三园”一律按照生态生产要求,做到施肥全部用农家肥,做到了无污染、无残留、无公害的绿色产品,让食用者放心,既增加了收入又改善了环境。三园全部投入使用后将解决本村500余名剩余劳动力,农民人均收入将增加200元左右。
三、利用多种形式,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随着群众物质生活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需求也相对提高,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娱乐方式,村委会因势利导,一是在退休的村两委成员中明确一名干部主抓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成立了留旗营村老年秧歌自乐班,定期开展群众秧歌大赛、举办庆祝建党90周年文艺演出活动等,以引导群众开展健康积极的文化娱乐生活。二是准备在留旗营
村文化长廊修缮完毕之后,计划增设茶座、露天游乐场、棋牌室各一处,以增加群众文化娱乐生活。
总之,使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是我们的目标,做到环境新、产业新、风尚新是我们工作的基点,在各级政府的正确引导和支持下,创建生态村过程中,我们取得了一点成绩,但离上级要求和群众愿望还相差甚远,今后我们将尽心竭力,不断开拓进取,为全面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而努力奋斗。
周家山镇留旗营村委会
2011年1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