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重庆市云阳县三峡移民博物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重庆市云阳县三峡移民博物园可行性研
究报告
DAVOST INTELLIGENCE
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项目名称:重庆市云阳县三峡移民博物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性质:
据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介绍:三峡移民博物园是国内首个全开放式移民主题公园。该项目以建设标志性移民纪念塔和移民博物馆为主要载体,坚持“以民为本”,涵盖整个三峡,重点突出“移民文化、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的特点,以丰富的图片、影视、浮雕、表演、塑像、模型展、故事介绍等形式,展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人民完成世界超级水利工程的同时所创造出的百万大移民的辉煌成果,介绍移民迁建过程,弘扬移民“舍小家、为国家”的崇高精神,颂扬移民典型代表和移民干部先进代表,传承、弘扬三峡库区丰厚的历史文化及现代文明。规划范围:项目拟建于重庆市云阳县滨江公园 空间格局:
据三峡建设委员会、国家旅游局等六部委组织专家编制的“长江三峡区域旅游发展规划”,长江三峡区域旅游的目标是力争将长江三峡区域建设成以三峡为龙头和品牌的可持续发展的世界级旅游区,六部委将与湖北、重庆、湖南、贵州、四川等四省一市联合,打造“大三峡旅游规划设计经济圈”。项目目标:
通过对云阳三峡移民博物园内主体建筑旅游规划设计的实施、道路设计、人工植草、绿化小品、行道树和环境配套设施等措施,提高三峡移民博物园的环境质量,促进滨江公园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工程建成后,云阳三峡移民博物园将成为国内首个全开放式移民博物园。不仅是三峡旅游的一个新亮点,而且将成为展示移民和三峡地域文化、研究水利工程移民和国家级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结论与建议:
三峡移民博物园项目将移民文化、文物展示、政策宣传、科普教育、休闲娱乐、民族风情等诸多元素与现代旅游规划产业发展巧妙结合起来,充分运用相关产业资源发展地方旅游业,力求以最小化的成本实现国民经济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同时,本项目还将现代旅游业和传统博物展示通过产业嫁接相互促动,共同发展,和谐相处。更为重要的是:该项目对提供就业机会、保育生态环境、拉动区域经济、提升社区文明和增强云阳县知名度都将产生长远的积极影响。
总之,该项目能够以有限的投资启动一个旅游目的地的持续发展,三峡移民博物园项目的实施,将促进三峡库区文化事业的发展,促进三峡黄金旅游事业的发展,不但是云阳县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增长点,还能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的兴旺,同时还具有深远的社会效益。建议各有关方面予以更大的关注和支持,尽早促成项目的建设和运营。
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二篇:重庆市三峡移民培训管理办法2010.9.16
重庆市三峡移民培训管理办法(渝移发﹝2006﹞68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移民培训是移民工作的重要内容,是移民搬迁安置和发展扶持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移民条例》和《重庆市实施<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移民条例>办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移民培训的目的是提高移民的综合素质和劳动技能,帮助移民上岗就业、增产增收,实现“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移民工作目标,促进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三条 移民培训应遵循“政府组织、移民自愿、市场导向、合同约束”的原则。
第四条 坚持并完善移民培训与发展库区优势产业、与促进城镇移民上岗就业、与农村移民增产增收和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与对口支援工作、与移民政策法规宣传相结合的思路。
第五条 移民培训实行“市统一领导、区县为基础、分级管理、分级培训”的管理体制。市移民局为全市移民培训工作综合管理部门,负责全市移民培训规划编制、计划安排、资金筹措、监督指导、考核验收。各区县(自治县、市)移民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移民培训计划编制、组织管理、实施培训、建档办证等工作。
第二章培训对象
第六条 移民培训对象包括本市区域内后靠安置的农村移民、城镇纯居民移民、淹没企业下岗职工、城集镇占地移民和市内外迁安置移民。其中应重点培训下列移民:
(一)贫困移民;
(二)初、高中毕业未能继续升学的移民新增劳动力;
(三)有一定文化程度适宜外出务工的农村移民;
(四)城镇移民。
第七条 各区县(自治县、市)移民局在组织移民参训时,要对参训人员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参训者必须具备三峡移民身份。资格审查由乡、镇、街道办事处进行初审,区县(自治县、市)移民局审定。
第三章培训组织与管理
第八条鼓励各类学校和社会办学机构积极参与移民培训工作。择优选择一批教学设施设备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实训条件优良、训后就业率高的学校或培训机构作为移民劳动技能培训基地(培训点)。
第九条 市和区县(自治县、市)两级培训基地(培训点)是移民培训的主要力量,要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真正成为帮助移民学习技能、上岗就业、增收致富的主渠道。
第十条移民培训基地(培训点)实行“优进劣出、动态管理”。市和区县(自治县、市)移民局每年对移民培训基地(培训点)开展移民培训工作的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凡违反移民培训政策、培训质量不高、一年内不开展移民劳动技能培训、不按规定使用移民培训资金的学校或培训单位,由市或区县(自治县、市)移民局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取消其移民培训基地(培训点)资格。
第十一条三峡移民劳动技能培训专家组是市政府聘请的移民培训咨询顾问机构。其主要职责是:对移民劳动技能培训和移民就业工作提出具有前瞻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和意见;对移民劳动技能培训工作进行指导、督促,对移民培训考核结果进行审查;对移民就业、再就业、自主创业、劳动力转移进行指导,提高移民训后就业率。第十二条移民劳动技能培训专家组成员实行聘任制,专家组成员要经常深入库区,调查研究移民培训情况,为移民培训工作建言献策。第十三条各移民培训基地(培训点)每年应与移民局签订移民培训承训合同或协议,根据承训合同(协议)编制移民培训实施方案,培
训实施方案按程序报市或区县(自治县、市)移民局审查同意后方可开班培训。各移民培训基地(培训点)不得擅自变更培训项目。第十四条各区县(自治县、市)移民局和培训基地(培训点)应根据库区优势产业发展的需要、农村移民增产增收的要求、劳务市场用工的需求,合理安排培训项目,开设针对性、实用性强的培训课程,帮助农村移民发展种养殖业,促进农村移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促进城镇移民上岗就业和自主创业。
第十五条培训基地(培训点)应安排具备从业资质、责任心强、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移民培训工作。
第十六条坚持把移民培训质量放在首位。各培训基地(培训点)要加强教学管理,精选和编写适合的培训教材,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认真组织教学,切实加强培训期间的教学管理。市和区县(自治县、市)移民局要对培训基地(培训点)的教师、教学计划、教案、教材、学时、教学方法等是否符合移民培训要求严格把关,对培训过程进行指导和监督,按照批准的培训计划完成培训任务。
第十七条为保证移民培训质量,各培训班应按国家规定的培训时间,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重点应加强实作训练,严格进行学员所学技能的考试考核,原则上应使受训移民达到初级及其以上劳动技能水平,取得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或“绿色证书”。参加职业学历教育培训的移民,还应取得职业教育学历证书。
第十八条建立和完善移民培训质量保证体系,确保移民培训目标的实现。移民培训质量保证体系主要包括:移民培训领导机构、专家组、培训基地、师资队伍、培训教材、实训设备、培训时间、考试考核、职业资格鉴定、部门协作、质量与效果评估等。
第十九条建立健全移民培训效果考核评价制度。以移民受训后是否提高了劳动技能,是否实现了增产增收,是否实现了农村移民富余劳
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否促进了城镇移民上岗就业等,作为移民培训效果考核评价的主要依据。
第二十条 定期对移民培训工作进行评估,提交评估报告,反映移民培训工作开展情况、培训质量、培训效果及存在问题,提出改进移民培训工作的咨询建议。
第四章培训计划及资金管理
第二十一条移民培训计划应以移民培训规划为依据,根据上级下达的计划,按照移民工作需要、移民搬迁安置任务进度和移民切块包干经费基数科学合理地编制移民培训项目经费计划。
第二十二条各区县(自治县、市)移民局在每年9月底前,上报翌年移民培训计划建议方案,市移民局汇总平衡后,报三峡建委办公室审批。三峡建委办公室下达投资计划后,市移民局向各区县(自治县、市)移民局下达移民培训任务及投资控制规模。各区县(自治县、市)移民局按照移民培训任务及投资,上报移民培训项目投资计划建议方案。市移民局对区县(自治县、市)移民局上报的培训项目投资计划进行审批后下达移民培训计划。
第二十三条 移民培训计划为指令性计划,当年计划应在当年完成。各区县(自治县、市)移民局必须按计划组织实施移民培训,不得无计划或超计划培训。培训计划大类间的变动、调整,需报经市移民局同意。
第二十四条 移民培训资金是移民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按移民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专账管理、专项使用。要切实保证移民培训经费用于移民培训,让移民得到实惠,严禁将移民培训经费挪作它用,非移民不得使用移民培训资金。
第二十五条 移民培训经费使用实行项目管理制。按培训移民类别、培训内容、培训人数分项目安排培训经费。超计划使用移民培训经费的不予追加。
第二十六条 逐步改变由国家全额负担培训资金的形式,形成以国家补助、用工企业出资、移民培训基地(培训点)优惠、移民适当负担相结合的移民培训资金来源渠道,促进移民培训健康发展。
第二十七条移民部门根据培训计划与承训机构签订培训合同,承训机构根据培训合同和经考核验收的培训任务完成情况,向所在区县(自治县、市)移民局申请拨付培训经费。
第二十八条在安排移民培训项目经费时,按比例配套安排移民培训工作经费。培训工作经费主要用于与移民培训有关的费用支出。培训工作经费不得挤占培训项目经费,非移民培训工作不得挤占移民培训工作经费。
第五章信息化管理
第二十九条高度重视信息化技术在移民培训中的重要作用,加快移民培训信息化建设步伐,创造移民通过信息化手段接受劳动技能培训的便利条件,积极探索移民网上教育培训的新模式。
第三十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移民培训实行科学管理。建设好三峡移民培训资源数据库、三峡移民培训数据库、三峡移民培训就业数据库。认真搞好移民培训资料录入,提高移民培训信息化管理水平。第三十一条 移民培训实行月报制度。各区县(自治县、市)移民局每月25日向市移民局报送当月移民培训情况。
第六章培训档案
第三十二条 移民培训档案是指移民培训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和声像材料。
第三十三条 移民培训档案分个人卷和综合卷。个人卷主要包括移民参训资格审查表、获得的技能等级证书、就业协议等;综合卷主要包括办班通知、教学计划(教案)、教材、学员花名册、培训合同或协议、劳务输出订单或用工(委培)协议、考试试卷、学员考试考核成绩、领导讲话等相关资料。
第三十四条移民培训档案保存期限按移民档案管理有关规定执行。第三十五条 移民培训档案由区县(自治县、市)移民局建档并负责管理。市级培训基地的移民培训档案向市移民局移交。
第七章考核与奖惩
第三十六条移民培训工作实行专项目标考核,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培训任务完成情况、培训质量、培训后增收致富效果、培训后上岗就业情况、培训档案、培训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等。
第三十七条在移民培训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或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三十八条对完不成移民培训任务、移民培训管理混乱、培训质量差的区县(自治县、市)移民局或培训基地(培训点),将给予通报批评。
第三十九条贪污、挪用、挤占移民培训资金,在移民培训中弄虚作假的,由监察机关依法追究其责任;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八章附则
第四十条本办法由重庆市移民局负责解释。
第四十一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商贸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商贸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总论
1.1项目名称与承办单位
1.2研究工作的依据、内容及范围
1.3编制原则
1.4项目概况
1.5技术经济指标
1.6结论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2.1项目背景
2.2建设的必要性
第三章 建设条件
3.1项目选址
3.2主要建设条件
3.3项目建设条件优劣势分析
第四章 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4.1市场分析
4.2营销策略
第五章 建设方案
5.1建设目标
5.2功能定位
5.3建设方案
5.4建设标准
5.5公用工程
第六章 环境影响评价
6.1环境影响
6.2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
6.3评价与审批
第七章 项目组织与管理
7.1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
7.2劳动定员
7.3经营管理措施
第八章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8.1编制依据及采用的标准
8.2安全卫生防护原则
8.3自然灾害危害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8.4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害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8.5消防编制依据及采用的标准
8.6消防设计原则
8.7火灾隐患分析
8.8总平面消防设计
8.9建筑防火
8.10火灾检测报警系统
8.11预期效果
第九章 项目实施进度
9.1实施进度计划
9.2项目实施建议
第十章 项目招投标方案
10.1招标原则
10.2项目招标范围
10.3投标、开标、评标和中标程序
10.4评标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和资格要求
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1.1投资估算
11.2资金筹措及使用计划
第十二章 财务评价
12.1费用与效益估算
12.2财务分析
12.3不确定性分析
12.4财务评价结论
第十三章 建设合理性分析
13.1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13.2清洁生产符合性分析
13.3规划符合性分析
13.4项目建设环保政策符合性分析
13.5环境承载性分析
13.6结论
第十四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章 总论
1.1项目名称与承办单位
1.1.1项目名称
xxxxx商贸园建设项目
1.1.2项目承办单位、法人代表
项目承办单位:xxxxx市xxxxx区xxxxx镇人民政府
法人代表
1.1.3建设性质与地点
建设性质:新
建设地点:xxxxx镇政府驻地北侧,北靠xxxxx路,东靠xxxxx道,南靠xxxxx村
1.1.4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编制单位:
1.2研究工作的依据、内容及范围
1.2.1研究依据
1、关于编制《xxxxx商贸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书、合同书;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4、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指南》;
5、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和参数》;
6、国家计委,经贸委,农业部《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快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若干意见的通知》(计经贸[2002]2668号);
7、农业部《农副产品加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8、国务院《关于加强新阶段“菜蓝子”工作的通知》;
9、《xxxxx商贸园规划设计说明》;
10、国家现行有关政策和法规、技术标准、规范及规程;
11、项目单位提供的基础材料;
12、现场勘查所得的资料和数据。
1.2.2研究内容及范围
根据项目建设单位的委托,项目可行性研究的范围包括:
1、对项目提出的背景、必要性、市场前景进行分析,对项目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2、对项目的建设条件、建设规模、交通条件等进行研究;
4、对项目建设内容、公用设施等技术方案进行研究;
5、就项目的消防、环保、劳动安全卫生及节能措施的评价;
6、对项目实施进度的确定;
7、进行项目投资估算、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8、提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结论。
1.3编制原则
1、积极贯彻执行国家基本建设的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颁布的标准、规范、规定,使设计做到切合实际,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
2、重视优化设计方案工作,通过设计方案的论证来提高设计水平和降低工程投资额;
3、“三废”治理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排出物符合国家及地方的“三废”排放标准。
4、节能与降耗并重。
1.4项目概况
1.4.1项目单位
本项目由xxxxx市xxxxx区xxxxx镇人民政府投资建设。xxxxx镇位于xxxxx省xxxxx市东北。
1.4.2建设规模与目标
本项目征地16150平方米,厂区东西宽95米,南北长170米。本项目主要建设市场商贸大棚、门市房、停车场等。
本项目投产后,将极大地促进周边地区农副产品的流通,丰富市民的菜篮子。本项目可容纳商户100户,人流量可达5000人/d。
1.4.3场址概述
本项目位于xxxxx镇政府驻地北侧,北靠xxxxx路,东靠xxxxx道,南靠xxxxx村。该区域农副产品资源丰富,交通发达,给排水、电力、电讯等公用基础设施条件完善,不涉及拆迁,各项建设条件十分优越。
1.4.4提出的理由
1、城市发展计划方面
xxxxx镇现有的批发市场具有规模较小,不能满足需求,抑制城市发展等缺点。随着xxxxx区城市一体化的发展,需建一座广域型,现代化物流设施齐全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2、流通贸易方面
把xxxxx镇构筑成xxxxx区及周边县市的输出口贸易和相关商品的物流基地,担当低价位,安定的购买场所的作用,为物价安定做出贡献。
3、道路交通方面
xxxxx镇东距xxxxx、连场80公里;路、xxxxx路等省级公路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
4、地域经济活性化方面
随着新商家的市场参与,带动竞争发展,流通正常化,物流费用和交易费用的节省,因此需建具有规模性经济物量的现代化农副产品市场来满足市场需求。新的批发市场建设,带动货物量及商家的扩大,为剩余劳动力解决岗位,促进地域经济的活性化。
1.4.5项目实施进度
本项目建设期12月,计划于2010年6月份开工建设,期间完成项目的土建、设备安装调试等项工程,预计2011年6月工程全部竣工。
1.4.6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本项目总投资26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400万元,流动资金200万元。
本项目所需资金全部自筹解决。
1.4.7劳动定员
本项目劳动定员5人,年工作365天。
第四篇:农业观光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农 业 观 光 园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目录 第一章 总论 1.1项目提要 1.1.1项目名称
1.2项目建设单位、法人代表、所有制形式 1.3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建设期限、建设内容 1.4项目综合评价 第二章 项目背景 2.1项目的由来
2.2 项目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及其意义 2.2.1 项目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2.2.2项目建设的意义 第三章 项目总体方案设计
3.1项目建设指导思想 3.2项目规划原则 3.3项目建设内容
第四章 生态农业观光园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4.1生态农业观光园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5.1 方案总体描述 5.2结论 5.3建议
第一章 总论
1.1项目提要 1.1.1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1.2项目建设单位、法人代表、所有制形式
项目建设单位:XXXXX科技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XXX 注册资本:XXX万元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 注册地址:XXXXXXXXXXX 成立日期:XXXXXXXXXXXXX 1.3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建设期限、建设内容
一、建设地点:
生态园座落于青龙湖镇北刘庄村,地势平坦,资源丰富
二、建设规模:
生态园是一个以生态开发为宗旨,集科研、种植、养殖、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园,为确保产品优质高产,生态园聘请农业专家为技术指导,将畜禽的养殖与销售,果树、蔬菜的种植,以及观光休闲集于一体,总面积约为200亩。
三、建设期限:
建设期为2年
四、建设内容:
1、前期计划重点建设基础设施:
(1)按功能规划为服务区、景观区、种植区、养殖区、活动区等,并进行具体分区;
(2)兴建小型现代化的养殖中心;
(3)修建工作人员办公区、宿舍及小规模接待区;(4)修建沼气池,满足生态园照明、动力等需要;(5)建设滴灌系统,发展果树种植和间种农作物;(6)修建小型会议中心;
2、后期计划:
(1)兴建集餐饮、棋牌、垂钓、休闲、游乐、园林绿化和乡村情调于一体的多功能休闲园区。
休闲园规划结构为:休闲别墅区、水果采摘区、观光植物区、观 景品茗区。
(2)运用现代化市场营销手段,积极发展观光采摘业。
3、建立绿色产品生产基地。
进行山地资源综合开发,建立以立体种植和立体养殖为主的高效生态科技示范园,随着我国加入WTO,社会消费市场对农产品质量将会提出更高的要求,生产质优价高的无公害畜禽肉类和蔬菜粮食等是今后农业生产领域的主要任务。为了确保生态园建设前期的资金周转及维持经营,在真正走向市场化道路之前,生态园的前期产出全部由集团内部消化。
4、建设农业生态休闲观光园。
在生态示范园的基础上,立足生态园 “绿色环保”以及生态园的休闲园的特点,充分利用生态园自然景观,形成“可览、可游、可居”的环境景观和集“自然—生产—休闲—康乐—教育”于一体的景观综合体,发展体验农业与观光农业相结合的特色旅游。
1.4项目综合评价
生态农业观光旅游是旅游业发展一个新方向,一方面拓宽了旅游业的广度,为旅游活动增添了新景观,有助于生态保护和环境优化,使环境恢复魅力,永保秀丽;另一方面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态结构,优化了农业经济的组合,开拓了农业和土地被利用的新领域,强化农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增加农产品的商品量和农业附加值,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新型农业的转变,是振兴农村经济、优化农业结构的有效措施。围绕建设旅游大产业、面向旅游大市场,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通过生态农业园的建设,引导和推动农业结构调整。
第二章 项目背景
2.1项目的由来
生态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近年来,伴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随着收入、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
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于是,农业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观光农业应运而生,拓展了农业发展的新空间,开辟了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
现代社会,人们渴望能在优美的环境中放松、休闲。于是,回归田野、自然的观光农业就成为人们最好的选择,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做农家活、看农家景成了新的热点。据专家介绍,观光休闲农业,在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就已形成产业规模,进入90年代,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观光休闲农业也应运而生。
生态观光农业园主要是以发展养殖、种植园为最主要的经营项目,养殖和种植品种力求做到新、奇、特。在养殖品种中,可引入市场销售情况较好、人人爱吃的动物及特色品种。种植项目应引进速生、抗病丰产、好看、好吃,或外观奇特的产品。
在生态观光农业园内游客不但可吃到各种山珍野味,品尝到珍奇水果、蔬菜,还能看到各种动物表演,同时还能烧烤、垂钓、采果、制作栩栩如生的标本,使农产品在各种休闲、参与的项目中就地消费。利润和效益是普通种养业的5至10倍。
生态农业观光园不是人们通常所述的与生态农业、旅游农业、高效农业等同意义上的生态农业观光,它是在现代农业基础上,集合现代农业建设的实践经验,迎合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情趣变化的需要而提出的。生态农业观光园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区
域优势为基础,以高新示范园区为桥梁,以产业化经营为主线,融直接效益与观赏效益、长远效益与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现代农业新体系。
生态农业观光园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趋势,有着丰厚的社会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收入水平迅速提高。在解决温饱之后,人们对吃穿以外的生活追求日益增多,日趋多样,这是观光农业发展的主要基础。与此同时,节假日的增多,双休日的实行,为人们外出休闲、观光旅游提供了大量的时间。从人们旅游情趣多向性来看,追求田园式的生活情趣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向。而现实中,这样的景点场所显得相对匮乏,这就为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市场。2.2 项目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及其意义 2.2.1 项目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生态农业与现代农业在概念和内涵上是相辅相成的。现代农业是农业发展的方向和新的历史阶段,在突出现代高新技术的先导性、农工科贸的一体性、产业开发的多元性和综合性的基础上,强化资源节约、环境零损害的绿色性。生态农业实质上是生态化的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的发展既符合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又符合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也符合农村社会人文发展的方向。因此,生态农业是一种可操作、可实现的现代农业,是未来中国农业发展的方向。
现代生态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
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人们对良好的乡村环境所形成的森林浴、郊野露营、观光采摘等消遣休闲活动的渴望和追求,满足了自身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缓解了繁忙的城市生活中所带来的紧张感和压迫感。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于是,农业、农村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生态观光农业应运而生。可以肯定,生态观光农业是非常具有前景的现代农业,但需要不懈的努力,才能实现预期目的。
发展生态农业是造福子孙后代的事业,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发展必须实现两大战略,即可持续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生态园提出的建设生态园规划方案,正是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举措。生态园强化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和多元性,将农业系统各组分、各链条的有机整合,对不同产业之间进行有机耦合,把初级农产品生产与其后续性加工的紧密衔接等,并根据生态、自然、经济、社会、市场条件,发展高效实用的生态农业模式。2.2.2项目建设的意义
(一)观光农业旅游项目的出现是后工业文明社会渴望已久的回归自然的旅游主题
今天,已拥有了辉煌工业文明的后工业社会,却正在失去与自然的和谐相依:熙攘的城市,忙碌的身影,林立的高楼大厦疏远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距离,紧张、烦躁压迫着现代人的神经,于是“生态热”、“休闲热”成为都市人的追求和渴望,而与此强烈对照的乡村田园扑面而来的泥土气息与花香、一望无垠的大地、纯朴的农民、清新的绿色食品则构成了一种强烈的诱惑。另外,目前我国城市居民与农村的千丝万缕的血缘联系,加之过去“上山下乡”的历史经历,寻根的潜意识驱使他们寻找一个恰当的时机与方式,于是旅行社的“当一天农民”、“插队落户”等项目一经推出,即产生了强烈反响。
(二)高效益的观光农业,为我国传统农业的现代化提供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发展农业是我国的国策。观光农业改变了我国传统农业仅仅专注于土地本身的大耕作农业的单一经营思想,把发展的思路拓展到关注人-地-人和谐共存的更广阔的背景之中,这也正好契合了长期以来农民渴望脱贫致富的愿望。可以预见,基于“天时、地利、人和”的新型观光农业,将成为我国传统农业向高精尖、高附加值深度开发转移的农业现代化主流方向之一。
(三)观光农业旅游开发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整时期社会资金寻求新投资领域的必然选择,并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近年来经济界人士普遍寄予厚望的汽车、城市房地产,由于远超越了现阶段大众的经济承受力,加之缺乏相应的金融政策的支持,虽然短暂火爆,但终归有价无市。而观光农业旅游却因其开发项目的农业特色,直接受到国家投资政策的倾斜优惠。城市
周边农村地带正是基于这种地缘加血缘的优势,吸引了大批投资者纷纷进入,可能成为下一轮房地产开发的热点地区。
第三章 项目总体方案设计
3.1项目建设指导思想
1、建设上尽量不破坏原有自然景观和乡村风味。生态园的总体设计将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使生态园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因此生态园的建设上将尽量尊重本来的土地原生资源,使其与自然景观和周边乡村融为一体。同时为充分展现川西民居特有的风貌,生态园接待区的规划、设计和建设上将充分考虑“川西民居”元素。
2、兼顾景观生态性与娱乐性。
在对生态园进行实地规划时将通过合理布局,采取养殖区与种植区和观光娱乐区分开、果树中间种农作物等措施,既丰富了植物景观群落,又增加观光采摘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3、开发“体验经济”。
通过生态园的建设,让观光者体验到“回归自然,健康为本”的感受,吸引城市观光者广泛参与到生态园的生产、生活中,增强农耕、民俗体验。
4、服务设施规划具有现代性。
在办公区、服务接待区、展示区、停车场、厕所等服务设施的规划上将采用现代化的材质和设计方案,特别是观光者关心的卫生间和洗手池的布置一定要打破传统的农家风格。
3.2项目规划原则
生态园的建设规划,将秉承“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提倡自然循环和自然生态,保护好生态环境,把资源开发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可持续发展农业与乡村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产业化发展和生态环境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生态园根据自身特点和现状,因地制宜,利用“山”的优势和“水”的优势,坚持以农为本,以农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共同发展,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按照“统一规划,分期实施,开发一片,建成一片,受益一片,滚动发展”的原则,以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和观光业为主要功能区进行开发建设,形成发展长龙经济的“三个构想”:发展绿色高效农业,积极发展观光业,适当发展加工业。
3.3项目建设内容
观光农业园立足以生态农业开发为基础,以创造优美的自然环境、生产优质的绿色农产品为宗旨,走农业观光、农村休闲渡假之路。在种养殖项目选择和设计上充分考虑了农业与旅游的有机结合。园区规划项目有采摘园、垂钓池、儿童乐园、设施农业、农作物迷宫、田园风光区、生态养殖(水产/畜禽)、野营烧烤等项目。在休闲活动安排上,生态农业观光园追求与游客的互动性,游客参与性项目安排有采摘、走迷宫、酿酒(果酒/葡萄酒)、编织、垂钓、植物组织培养、老式农耕活动等,是久居城市的人回
归自然,追求野趣,体味“住一天农家屋,干一天农家活,吃一天农家饭”乐趣的理想渡假园区,也是学校进行“寓教于游,寓教于乐”的科普教育理想之地。
1.设施农业区:园区建有以国产连栋大棚和现代温室为主的现代化生产设施,主要种植各种各样的瓜果蔬菜如小番茄、小黄瓜、草莓、各种西瓜、甜瓜、野菜等供采摘和园区餐厅自用。另外农业园还有观光型玻璃温室一座,温室里种植各种奇特瓜果,四季常绿,极具观赏性。
2.田园风光区:以老石板铺设田埂,并架设老式水车灌溉系统让游客真正参与到农事活动中来。其他包括在园区里放养了鸭、鹅、牛、羊等家禽家畜,建有老式茶楼、木楼会议室、茅草亭、长廊、栈道、木制长桥、乡村作坊等休闲项目供游客观赏、休憩。
3.农作物迷宫区:园区建有农作物迷宫,四季种植不同的农作物利用其高度形成植物迷宫,或向日葵、或玉米、或小麦,或菊花每年每季景观不同。其中以旧石板铺设了纵横交错的道路系统,并在各个结点布置了休闲的桌椅和老井供游客使用。
4.垂钓区:农业园建有一个专业垂钓池和六个特种鱼垂钓塘,这些垂钓池环境优美,设施齐备,专业垂钓池养殖有多种常规鱼,特种鱼垂钓塘每个塘养殖一种稀特鱼,如美国茴鱼、鲻鱼、南美白对虾等。
5.嬉水区:为满足儿童喜欢玩水的需要,农业园建有嬉水河,嬉水河水深在0.3-05米之间,河底密铺鹅卵石,河边种植荷花,是儿童夏天嬉水、抓鱼的好地方。
6.水果采摘区:生态种养殖系统农业园种植有桃、油桃、李、梨、葡萄、枇杷、枣、杏、柑橘、石榴、柿等种类果树的优良品种,基本上四季有花、全年有果。所有果园严格按照四川省无公害农产品(水果部分)生产标准进行管理,采用大量施用有机肥、果园种草覆草、果实套袋、果园养鸡等生态措施来管理果园,尤其是果园养鸡,通过果园种草养鸡-鸡吃果园害虫-鸡粪还田增强果园土壤肥力。果园水土得到良好保持,同时减少劳动用工,减少农药(除草剂和杀虫剂)用量,提高了果品质量,还为农业园餐厅提供了大量优质放养本鸡和本鸡蛋。
7.餐饮区:农业园建有较大规模餐饮区,餐厅颇具乡村建筑风格,拥有几十个大、小包厢,设施齐备。可同时供500人就餐。餐厅菜肴大部分使用农业园种、养的优质生态农产品,游客可现采现做,享受具有独特风味的农家菜。
8.生活管理区:朴实的砖房,弯曲延伸的石板路位于职工宿舍与服务建筑之间,在建筑风格、景观设计上与整体协调。
9.木屋别墅区:建5-8个形态各异别具特色、外观新颖、内部设施完备的别墅。
10.农家四合院:建20座条件优雅、设施完备的农家四合院,接待游客。我国农业回顾展就布置在其中。农业回顾展以详实的文字说明、图片、实物、模型等形式展示了我国古代农业、传统
农业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历史。展览重点介绍了我国农业的种植技术、园艺作物技术的发展,以及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设施,突出了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对市民、青少年、学生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农家小院中,还可以摇辘轳打水、推碾子磨面、野炊等活动,体验乡情农趣。
11.驴车乡村观光:准备50套驴车,装饰具有乡间特色。12.棋艺茶社:建成100平方米的棋场所一个,制造木制棋子。一侧建设木椅供游人对弈、休憩品茶。
13.儿童乐园:园中新建儿童乐园,在环境优美的树林中的儿童乐园内设有小朋友们喜爱的小猴抬轿子、火车快快跑、弹跳蹦蹦床、开心小木马等多项游乐设施,安装了滑梯、漫步机、摇篮、秋千、组合训练器、单(双)杠等 20 余种娱乐健身器材,还有摸鱼池、吊床、露营帐篷等,伴着悠扬的童乐,骑着心爱的小木马,为小朋友们提供了尽情玩耍的场所。
14.附属建设:
1)沼气池满足生态园照明、动力等需要 2)滴灌系统
3)小型现代化养殖园,用于现代化养殖技术的展
示和推广。4)停车场 5)服务接待区
第四章生态农业观光园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4.1生态农业观光园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建设与发展观光农业,不仅为游客提供新的活动空间,释放休假日城市人口压力,降低市区及旅游热点的拥挤程度,还能够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增加农村土地的利用效益。发展观光农业,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格局,加快耕作管理的科学化、技术化,发展绿色食品和特色作物的生产,能够满足人们对无公害食品的需求,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获得农业、旅游的双重效益。在开发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避免对野生动植物的干扰破坏,并与生态农业、林业等的建设结合起来考虑。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要保护体现文化多样性的各种要素,并注意保持现存的民族群体文化特征。
观光农业的基础是农业体系内部功能的良性循环和生态合理性。但目前,部分观光农业区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过分依赖非自然技术手段,大兴土木,城市化、人工痕迹明显,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这是与观光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背道而驰的。观光农业的“农业”内涵,应定位于旅游与生态农业协调所体现的地域特点,即地域生态农业特色和地域农业文化特色。根植于符合自然生态的生态农业和传统的农村民俗文化必须加以保持并得以充分体现,开发时应选择生态效益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5.1 方案总体描述
生态农业观光旅游是旅游业发展一个新方向,一方面拓宽了
旅游业的广度,为旅游活动增添了新景观,有助于生态保护和环境优化,使环境恢复魅力,永保秀丽;另一方面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态结构,优化了农业经济的组合,开拓了农业和土地被利用的新领域,强化农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增加农产品的商品量和农业附加值,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新型农业的转变,是振兴农村经济、优化农业结构的有效措施。围绕建设旅游大产业、面向旅游大市场,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通过生态农业园的建设,引导和推动农业结构调整。5.2结论
在经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综合分析后,可以得出本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生态农业观光园建设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项目建设可行。5.3建议
工程建设中应多听取有关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有关论证、设计、监理、施工要紧密配合,对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比较、论证。在设计、监理和施工中,吸取省市类似规模的市场建设经验,采用合理、可行、有效的技术手段,确保工程万无一失。
加强宣传,营造一种良好的旅游文化氛围。要结合中国人的特点,细说旅游消费不仅仅是一种生活享受,而且十分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生态农业观光旅游是人通过与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接触,体验生活的乐趣,它对于消解现代社会由于工作紧张、城市喧嚣所带来的身心疲惫的亚健康状况很有帮助。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一种十分有效的保健措施。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使人乐观、开朗,有助于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同时,生态农业观光旅游能够开阔人的视野,增长知识与才干。还有助于增添家庭生活乐趣、和睦家庭关系、增强家庭凝聚力等等。总之,要把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联系在一起,造就一种旅游人生的观念,营造一种良好的旅游文化氛围。
提高服务的质量,增强消费者的旅游意识。生态农业观光旅游是一种消费行为,生态农业观光旅游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生态农业观光旅游满意度与舒适度。服务质量好,消费者的旅游意愿会加强,反之,则会削弱。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态农业观光旅游服务不但关系到消费者旅游意识的培育,还涉及到如何使消费者的旅游意愿转化为旅游消费行为。因为,只有当人民大众热心参与旅游活动,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业才能得到真正可持续的发展。
第五篇:农业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模板)
一、总 论
(一)项目背景.项目名称.承办单位概况.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二)项目概况.拟建地点.建设规模与目标.主要建设条件.项目投入总资金及效益情况.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三)问题与建议
二、市场分析
(一)产品市场供应分析.国内外市场供应现状.国内外市场供应分析
(二)产品市场需求分析.国内外市场需求现状.国内外市场需求分析
(三)产品目标市场分析
(四)价格现状与分析.产品国内市场销价格.产品国际市场销售价格
(五)市场竞争力分析.主要竞争对手情况.产品市场竞争力优势、劣势.产品目标市场占有份额分析
(六)市场风险分析
三、项目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一)建设规模.种植规模(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果木)2 .养殖规模(畜、禽、渔).农副产品加工规模
(二)产品方案.种植业产品方案.养殖业产品方案.农副产品加工方案
四、建设场址和条件
(一)场址所在地位置现状.地点与地理位置.场址土地权属类别及占地面积.土地利用现状.改、扩建项目现有场址利用情况
(二)场址建设条件.地形、地貌、地震条件.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气候条件4 .土壤条件.水质条件.城镇规划及社会环境条件.交通运输条件.公用设施社会依托条件(水、电、汽、生活福利).防洪、防潮、排涝设施条件.环境保护条件.拟建项目所在地区法律支持条件.征地、拆迁、移民安置条件.施工条件
(三)条件比选.建设条件比选.建设投资比选.运营费用比选.推荐场址方案及理由(绘制场址地理位置)
五、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
(一)技术方案.种植业生产技术与流程.养殖业生产技术与流程.农副业生产技术与流程.推荐方案的生产技术与流程图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二)主要设备方案.种植业主要生产设备.养殖业主要生产设备.农副产品加工主要设备.推荐方案主要设备表
(三)工程方案.主要建、构筑物及结构方案.建筑安装工程量及“三材”用量情况.技术改造项目原有主要建、构筑物的利用情况.主要建、构筑物工程一览表
六、原材料燃料供应
(一)种植业种籽品种、质量、年需要量及供应方案
(二)养殖业良种品种、质量、年需要量有供应方案
(三)饲料品种、质量、年需要量及供应方案
(四)农药品种、质量、年需要量及供应方案
(五)肥料品种、质量、年需要量及供应方案
(六)疫苗品种,质量、年需要量及供应方案
(七)燃料品种、质量、年需要量及供应方案
(八)主要原材料燃料价格现状及预测
(九)主要原材料年需要量供应表
七、项目总体布置
(一)总体布置.项目组成及其总平面布置.分项工程的组成及平面布置.总体布置及其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二)场内外运输.场外运输量及运输方式.场内运输量及运输方式.场内运输设施及设备
(三)公用工程
(四)辅助工程
八、节水措施
(一)节水措施
(二)水耗指标分析
九、环境影响评价
(一)环境现状调查
(二)项目对环境影响分析
(三)环境保护设施与投资
(四)环境影响评价
十、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一)组织机构.项目法人组建方案.管理机构的组建方案和体系图.机构适应性分析
(二)人力资源配置
十一 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卫生防疫
(一)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
(二)卫生防疫
十二 项目实施进度
(一)建设工期
(二)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三)项目实施进度表(横线图)
十三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一)投资估算.建设投资估算.流动资金估算.项目投入总资金估算表
(二)资金筹措.资本金筹措.债务资金筹措
十四财务评价
(一)财务评价基础数据与参数选取
(二)销售收入估算(编制销售收入估算表)
(三)成本费用估算(编制总成本费用估算表和分项成本费用估算表)
(四)财务评价报表(按总项目及分项目两级编制)
(五)财务评价招标.盈利能力分析
(1)项目盈利能力分析(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投资回收期、投资利润率等)(2)农户收支状况分析.偿债能力分析(借款偿还期或利息备付率和偿债备付率)
(六)不确定性分析.敏感性分析(编制敏感性分析表、绘制敏感性分析图).盈亏平衡分析(绘制盈亏平衡分析图)
十五社会评价
(一)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
(二)项目与所在地互适性分析.不同利益群体对项目的态度及参与程度.各级组织对项目的态度及支持程度.地区文化状况对项目的适应程度
(三)社会风险分析
(四)社会评价结论
十六 风险分析
(一)项目主要风险因素识别
(二)风险程度分析
(三)防范和降低风险对策
十六、结论与建议
(一)推荐方案总体描述
(二)推荐方案优缺点描述.优点.存在问题.主要争论与分歧意见
(三)结论与建议
附图、附表、附件
(一)附图1 .场址地理位置图.生产流程图.项目总体布置图
(二)附表1 .投资估算表.财务评价报表
(三)附件1 .项目建议书(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文件 2 .环保部门对项目环境影响的批复文件.主要原材料、燃料及水、电、汽供应的意向协议书.项目资本金的承诺证明及银行等金融机构对项目贷款的承诺函 5 .中外合资、合作项目各方草签的协议.土地主管部门对场址用地的批复文件.新技术开发的技术鉴定报告.组织股份公司草签的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