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昌江县2012年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昌江县2012年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2012年是继续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和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我县在受国际欧债主权危机和我国宏观经济调整影响的大经济环境下,认真按照县委第十一次党代会的会议精神和部署,抢抓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机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项目建设年”为契机,根据建设“一区四地”(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海南国际旅游岛新兴旅游目的地、海南最大的清洁能源生产基地、海南最大的新型生态建材生产基地和海南绿色生态农业生产基地)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加快旅游资源开发,积极推进特色旅游城镇建设,加快发展热带特色现代农业,全县经济获得较快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居全省第二。
一、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
(一)总体经济增长较快,位居全省第二
初步核算,2012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含农垦)达810635万元,同比(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下同)增长13.2%,增速虽比上年放慢了3.3个百分点,但高出全省4.1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二。从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94523万元,同比增长7.2%,增速比上年放慢了1.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66325万元,同比增长16.2%,增速比上年放慢了4.2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400435万元,同比增长14.9%,增速比上年放慢了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49787万元,同比增长11.7%,增速比上年放慢了4.5个百分点。从产业构成看: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为24%,比上年同期下降0.3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为57.52%,比上年同期下降0.64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占GDP的比重为49.4%,比上年同期下降1.6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18.48%,比上年同期上升0.97个百分点。从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看:我县经济实现较快增长主要靠第二产业的大力拉动,第二产业拉动经济增长9.41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拉动经济增长7.52个百分点,而第一和第三产业分别拉动经济增长1.75和2.04个百分点。
(二)农业生产平稳发展,增速较上年稍有放缓
2012年县委县政府按照全县农村工作会议的部署,进一步落实《关于促进农民三年增收的实施意见》,强化重农强 农惠农的氛围,以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目标,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加对“三农”的投入,加快以热带特色农业、设施农业为重点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使我县农业生产保持平稳发展,增速较上年稍有放缓。初步核算,2012年全县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297621万元,同比增长4.4%,实现增加值194523万元,同比增长7.2%,增速比上年放慢了1.4个百分点。从内部行业看,种植业总产值146764万元,同比增长1.1%,实现增加值90224万元,同比增长7%,增速比上年加快了0.1个百分点;林业总产值28632万元,同比增长11.5%,实现增加值21818万元,同比增长10.3%,增速比上年放慢了3.3个百分点;牧业总产值40014万元,同比增长6.5%,实现增加值22490万元,同比增长6.5%,增速比上年加快了1.3个百分点;渔业总产值74796万元,同比增长6.4%,实现增加值56172万元,同比增长6.4%,增速比上年放慢了5.5个百分点;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7415万元,同比增长10.1%,实现增加值3820万元,同比增长10.1%,增速比上年放慢了0.6个百分点。
(三)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增速较上年放缓
由于铁矿石采选业是我县工业的两大支柱产业之一,2012年,进入7月后在受国际铁矿石市场价格持续下跌和需 求量大幅萎缩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县铁矿石采选、加工业企业成品矿库存量不断增加,当月产量、产值大幅减少。特别是占铁矿石采选、加工业产值80%以上的海南矿业有限公司,7、8、9月当月产值均大幅减少,同比分别下降53%、45%和19%,使我县工业生产受到一定影响。但进入11月后,铁矿石价格有所回升,销售量大幅增长,使得铁矿生产量也有所提高。在水泥生产方面,因2011年进入10月份后,省工信厅为了使全省节能减排任务能按计划完成责令我县三家水泥企业(华润、华盛和鸿启)各停产一条生产线,而2012年则没有责令这三家水泥企业停产;另外华盛400万吨的水泥生产线已从2012年10月起正常生产。在各工业企业采取有效措施,狠抓生产管理,加强促销工作下,全年我县工业仍能实现较快增长,但增速较上年放缓。初步核算,2012年全县工业实现增加值400435万元,同比增长14.9%,增速比上年放慢了6个百分点。其中,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766498万元,同比增长21.1%,实现增加值393925万元,占全县生产总值的48.59%,同比增长15%,增速比上年放慢了6.1个百分点。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按行业类别分,重工业完成产值736807万元,同比增长20.5%,增速比上年放慢了4.7个百分点;轻工业完成产值29691万元,同比增长38.7%,增速比上年加快了55.7个百分点。按经济类型分,国有企业实现工业产值34814万元,同比增长43.1%,增速 比上年加快了51.1个百分点;股份制企业实现工业产值623905万元,同比增长18.1%,增速比上年放慢了6.9个百分点;集体企业实现工业产值1887万元,同比下降28.8%,增速比上年下降了21.8个百分点;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工业产值105892万元,同比增长36.1%。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较上年均增长:全年铁矿石原矿产量为564.2万吨,比上年增长0.09%;铁矿石成品矿产量为387.8万吨,比上年增长3.1%;水泥产量为344.3万吨,比上年增长15.8%;水泥熟料为1233.7万吨,比上年增长21.56%;成品糖46624吨,比上年增长45.96%;发电量(火电)37768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8.62%;黄金136千克,比上年增长5.43%。
(四)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但增势大幅放缓
2012年是开展“项目建设”活动年,我县继续推进大企业进入和大项目开发的经济发展战略,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工程项目的跟踪服务工作,狠抓施工项目的投资进度,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据统计,2012年我县固定资产完成投资847246万元,比上年增长36.4%,增速比上年放慢了22.3个百分点,增速在全省位居第十。其中,房地产完成39184万元。
(五)消费品市场持续活跃
2012年以来,在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及投资高速增长的拉动下,我县社会消费品市场持续旺盛。据统计,2012年我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8573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7%,增速与上年持平,增速位居全省第七。分地域看,城镇(县)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额74352万元,占全县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6.7%,比上年增长17%,是全县消费品市场持续活跃的主力军;乡村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额11382万元,比上年增长14.8%。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实现销售额106580万元,比上年增长31.5%,增速比上年加快了2.9个百分点;住宿和餐饮业实现营业额26377万元,比上年增长35.5%,增速比上年放慢了2.3个百分点,增速超出批发零售业4个百分点,成为消费市场的一大亮点。
(六)旅游业发展良好
2012年我县始终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加强旅游行业管理,着力打造海南国际旅游岛新兴旅游目的地,全县旅游产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据统计,2012年我县旅游接待过夜人数41.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0.2%,增速位居全省第二。
(七)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
2012年我县以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为契机,继续加快棋子湾等旅游区的开发和建设,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周边地区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2012年也是县委县政府组织实施《关于促进农民三年增收的实施意见》的第二年,各项支农、惠农政策逐步得到落实,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另外,还有几家大企业落实国家有关政策,提高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和退休工人的养老金。据统计,2012年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918元,比上年增长16%,增速位居全省第十;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6846元,比上年增长20.4%,增速位居全省第五。
(八)财政收支稳健、较快增长
截止2012年12月底,全县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累计完成86275万元,比上年增长21%,增速位居全省第十四。按含农垦的户籍年平均人口计算,我县人均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3248元,比上年增长21.2%;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累计完成238835万元,比上年增长39.9%,增速位居全省第二。
(九)金融业呈平稳良性运行
2012年12月末,我县金融机构本币存款余额70023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比年初增加19369万元;金融机构本币贷款余额18012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9%,比年初增加29951万元。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经济结构调整相对缓慢,增长方式受制约性较大
从产业结构看,当前我县经济依旧是第二产业“唱主角”,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分别高于第一、三产业33.52和39.04个百分点。从经济的增长方式看,当前全县依靠铁矿石采选业和水泥制造业的增长方式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依赖性过大。只要铁矿石采选业和水泥制造业的市场需求量减少、销售价格下降,那么我县总体经济发展将受到严重影响。
(二)工业方面
一是我县大型工业企业主要是铁矿采选和水泥加工企 业,它们以资源消耗型为主,对铁矿、石灰石等资源的依赖性较大,容易受到市场经济和国家政策的限制,进而影响企业规模的扩大和生产经营发展。
二是高耗能企业多,节能减排压力大。随着高耗能工业企业产能的不断扩大,致使我县规模以上工业能耗速度仍然居高不下,使我县节能降耗工作任务异常艰巨。
(三)农业方面
我县农业生产与现代农业科技化生产相比还有一段距离。一是我县农业基础仍薄弱,底子薄,农田整治和有效利用率较低,抗险减灾能力低;二是农业的科技含量较小,农产品的品质不高,难于满足现代商品市场的需求,难于在市场流通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第三产业中各行业发展不均衡,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
目前,我县第三产业中的非营利性服务业所占比重过大,而营利性服务业在整体服务业体系中的影响力不明显,对第三产业发展的推动力度较弱;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特 别是旅游、房地产、科技、文化、信息服务等服务业发展滞后,带动不了我县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因此,我县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迟迟不能有所大幅提高,总是在百分之二十上下徘徊,难以在工业发展受到制约时,对GDP的增长起到有效的弥补作用。
三、2013年经济发展对策及建议
2013年是党的十八大召开后的第一年,在中央确定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把扩大内需作为根本立足点,把发展实体经济作为坚实基础的国家经济发展背景下,随着我省国际旅游岛建设政策效应持续释放,全省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进一步增强了全省对钢材、水泥的需求,为我县铁矿石深加工和水泥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市场空间,减轻了的市场价格下降带来的发展压力。国务院批准海南设立三沙市,将为我县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带来新的机遇。从我县自身环境看,在工业方面,一是我县海南矿业有限公司新建的海钢200万吨贫矿选厂将在2013年上半年正式投产;二是2012年底华润新增的400万吨水泥生产线将在2013年正常生产;三是华润水泥100万吨水泥粉磨生产线也将在2013年上半年建成投产。因此,2013年我县经济整体仍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为了我县2013年总体经济仍能保持较快增长,建议2013年我县要着力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坚定不移地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努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一要科学编制规划夯实特色产业发展基础;二要立足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加快发展新型工业;三要大力培育以新兴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努力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做大经济总量,提升经济质量和效益。
(二)坚定不移地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努力提升经济综合实力。一要确保乌烈镇峨港田洋常年蔬菜基地、华润水泥100万吨水泥粉磨系统技改、昌江核电站15MW太阳能光伏发电、棋子湾旅游公路景观工程等一批项目竣工;二要确保昌江核电一期、海矿北一地采、瑞图环保建材、棋子湾旅游度假区基础设施、棋子湾旅游度假区三家酒店、县城三家旅游产、海尾湿地公园等一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三要加快推进石碌河二期整治、1000套保障性住房、县政府服务中心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四要加快推进天利科太阳能农业生态园、中电太阳能发电、海钢休闲体育度假山庄、石碌河第三大桥、昌江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叉河园区供水和污水处理厂工程等一批项目前期工作。
(三)坚定不移地抓好“三农”工作,努力提升农业现 代化水平。一要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二要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面貌;三要持续推进三年农民增收计划,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四)坚定不移地抓好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推进城镇化进程。一要高标准编制城镇化发展规划;二要做大做强县城石碌镇,建成旅游宜居城镇;三要扎实推进特色风情小镇建设;四要建设一批具有昌江特色的美丽乡村。
(五)全力推进国际旅游岛重点旅游景区建设,培育昌江新的经济增长点。今年是昌江县实现旅游资源优势向旅游产业转化的关键一年。我们要努力提升旅游质量,进而带动起房地产、交通运输和批发零售及住宿餐饮业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力。一是要以棋子湾旅游公路竣工通车、棋子湾旅游度假区基础设施建成投入使用为契机,全面推进棋子湾旅游设施建设,加快在建酒店进度,及时启动棋子湾旅游推介和大型招商活动,引进更多有实力的大企业参加棋子湾开发建设。支持推动霸王岭森林旅游升级转型,努力把霸王岭建成国际旅游岛著名的热带雨林旅游景区。二是在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基础上,积极引导我县房地产业发展,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大力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完善土地收入管理办法,强化商品住房价格监 管。三是在加快发展旅游和房地产业的带动下,加大我县交通路线和工具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发展交通运输业。四是进一步优化我县酒店和旅馆的住宿环境,提升餐饮行业的质量,让来我县的游客住得舒服、吃得开心。五是在加快发展旅游和房地产业的带动下,进一步创造良好消费环境,满足更多的消费需求,紧紧抓住我县居民和来我县旅游游客的消费不放。
(六)深入挖掘税源力促财政收入目标实现。重点抓好四个方面工作:一要推进大项目投资进度,保持重点企业税源稳定;二要抓好新开工项目建设,大力培植新税源;三要抓好增值税科学抵扣,确保项目投产增收;四要抓好税源分析征管,确保征收管理工作到位。
(七)坚决做好节能降耗和环保工作。我县“十二五”节能任务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必须坚决做好年度的节能降耗工作。一是继续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推进华盛四期22MW余热发电项目安装工作、农垦水泥厂两台磨机设备淘汰工作,完成昌化镇、乌烈镇、叉河镇人工湿地建设。二是推进绿色照明工作,抓好县机关办公楼风光互初发电系统项目建设、城区路灯照明节能改造,规划一批利用企业厂房、旅游景区、高层住宅区的屋顶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三是 继续组织开展“绿化宝岛”大行动,全面推进植树造林面积工作。四是继续加大全社会的节能宣传,引导群众树立低碳生活理念。
第二篇: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县2005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2005年,**县紧紧围绕财政收入增长、城乡居民增收、就业岗位增加、发展后劲增强的目标,齐心协力,真抓实干,认真落实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目标,全力推进“三化”进程,全县经济持续稳步健康发展。1—5月,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149万元,同比增长1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097万元,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11156万元,增长21.2,第三产业增加值12896万元,增长13.8。在全面免征农业税的情况下,预计全县1—6月完成财政总收入300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90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2。
一、上半年经济发展基本形势
(一)农业产业建设稳步推进
继续推进以竹、药、菜、菌、茶、畜六大产业为主导的特色农业产业化建设。悉心培育、用心打造**特色的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品牌。到目前为此,全县已落实无公害蔬菜10000亩,发展食用菌大棚755个,新增中药村7900亩,其中草本药材5200亩、木本药材2700亩,新种有机茶400亩,转换改造有机茶园1100亩。大力推广“公司 基地 协会 农户”等产业化模式,重点扶持农业龙头企业扩大基地,提高产能,畅通销售,增强示范和带动功能。东莞世腾公司租赁大塘乡全溪村、沙田镇江湾村、周江村等地土地1000亩,种植青瓜、红茄等反季节蔬菜;深圳鹏大公司在寒口乡上东村租地种植白磨菇120棚;老桂岽食品有限公司在三洞乡高龙村租地150亩创办高山茶基地;寒口秋里草食动物开发公司投入资金20多万元,养殖良种牛600头、羊1000余只,播种黑麦草、三叶草等良种牧草5000多亩。与此同时,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民稳步增收强基固本。整合利用农业综合开发、扶贫、以工代赈等专项资金,加快以农田水利、饮水安全、通信通电、广播电视、乡村道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环境。到目前为此,共新修和整修农田水利设施200处,改造中低产田1200亩,改造7个村41.3公里通村公路。与此同时,大力实施“以气代薪”工程,抓好以沼气为重点的农村生态能源建设,减少森林资源的消耗。全县已建成沼气池100余个,另有700多农户提交了建池申请。
(二)工业经济发展步伐加快
进一步挖掘水电潜能,使小水电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产业、第一财富,实现山水资源向山水经济转变。目前全县在建电站项目43个,总装机3.15万千瓦,新建成投产电站5座,装机3480千瓦。同时继续做好化工冶炼业、劳动密集型工业发展文章。小水电、化工冶炼、农副产品加工几大支柱工业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工业经济总量不断扩张。目前,清泉、昌桂等硅厂完成了技术改造,达到了装炉3600千伏安的要求,全县新增硅厂装炉5600千伏安,预计全年新增装炉可达1.2万千伏安。大塘电子厂、振兴织衣厂、兴业针织厂、兴旺毛织厂等企业进展顺利。1—5月,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8324万元,同比增长25.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3522万元,增长26.7。在加快工业发展的同时,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通过逐步淘汰能源消耗高、就业水平低、投入产出比不相称的项目,整合土地、电力等资源,优化结构,腾出发展空间。不再出口原竹、原木和未经人工栽培驯化的花卉、苗木,分批关闭小型的圆条、板材粗加工企业,重点扶持竹胶板厂、青天木业等优势企业做大做强,优势扩张。大力加强矿业秩序专项整治,禁止引进破坏污染环境的挖采项目,坚决关闭非法矿山,扶持引进精加工、深加工等能形成产业链、附加值高的项目。分步关停装炉3600千伏安以下的金属硅厂和其他小冶炼企业,重点扶持高氯酸钾厂、湘肇化工厂加快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千方百计引进一批安全、环保、有规模、回报率高的能耗项目,适当引进能创造就业岗位、繁荣市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
(三)城镇建设不断加强
在县城大力实施交通畅达、亮点提升、旧城改造、南延西进战略。打通车站路、北街、解放路和罗霄广场东扩以及三台寺建设工程各项前期准备工作正有序进行;湘桂大市场、罗霄大厦、检察大楼工程建设步伐加快,年内可竣工投入使用;106国道新线路面硬化进展顺利,沿线土地开发已立项,正准备实施;大塘工业小区“三通一平”已基本完成,正着手配套工程建设;沙田镇农贸市场、政府办公楼、周江至水泥厂道路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正紧锣密鼓进行。在加快城镇建设同时,把加快发展以红色旅游为主导和特色的城镇第三产业作为工作重点,着力打好“红色”和“绿色”两张特色牌。抢抓国家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事业机遇,大力加强对红色老区的宣传推介,积极实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让**这块红土地热起来,富起来。1—5月全县共接待游客1.54万人次,同比增长21,实现旅
第三篇:经济运行分析
2010年前三季度经济运行分析
发布时间:2010-10-19 13:00:5
5今年以来,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加快发展、转型升级、谋求新跨越”工作主题,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加快步伐调结构促转型。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40亿元(预计数),同比增长16%。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136.16亿元,一般预算收入50.5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3.3%和29%,增幅均列苏州五县市之首。
一、前三季度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1.工业经济高开稳走。前三季度实现工业总产值1376.26亿元,同比增长26.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1088.73亿元,同比增长30.0%。规上工业一季度以36.8%的增速高开之后,上半年和三季度的增速均维持30%以上的高位增长。规上工业占比提高,达到79.1%,比上年末提高1.9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提高了0.3个百分点。高新产业贡献加大,实现产值203.25亿元,同比增长36.9%,较规上工业增速高出6.9个百分点,高新占比18.7%,较上年同期提高3.1个百分点。主导行业加快增长,石油制品、机械、金属加工行业同比增幅均超50%,高于规上工业平均增幅20多个百分点。工业效益快速提升,前八月全市规上工业实现利税、利润分别为82.42亿元和62.0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0.8%和68.3%,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222.8%,较上年同期提高19.3个百分点。
2.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获得“中国现代服务业投资环境十佳区县”称号。预计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14亿元,同比增长24.2%,占GDP比重达39.6%,较上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服务业对税收贡献提高,共实现地方税收15.27亿元,同比增长36.8%,占地方税收的比重达56.6%,同比上升了3.6个百分点。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集装箱三期、万方件杂货码头投入运行,玖龙纸业件杂货泊位开工建设;新辟南美西远洋等航线7条;太仓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59.15万标箱,同比增长47%,超去年全年集装箱吞吐量总和,完成货物吞
吐量5771.51万吨,同比增长62%,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1973.61万吨,同比增长131%;新增四家国家3A级物流企业,隆兴物流跻身中国最具竞争力50强物流企业前20强,主营业务收入超15亿元。服务外包强势发展,105家服务外包企业实现接包合同额1.37亿美元,离岸执行额0.46亿美元,同比增长66.4%和16.8%;4家企业获得国际资质认证。地方金融稳健发展,光大银行、民生银行太仓支行开业投运,9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存额805.89亿元,比年初增长26.3%,贷款余额678.78亿元,比年初增长20.6%。消费市场持续繁荣。全市实现消费品零售额98.09亿元,同比增长17.6%。市场建设大力推进,粮油批发市场规模扩大,成交额达5.59亿元,同比增长27%,森茂汽车城创新经营模式引领汽车消费产业化;月星家得乐居家生活连锁太仓店盛大开业。旅游业大力拓展,沙溪古镇河南街促织馆开馆,依托金仓湖、郑和公园等旅游景点成功举办太仓国际旅游文化节等各类系列活动,吸引各地游客144万人次,同比增长78.8%,星级酒店客房入住率高于去年同期30多个百分点,多家经济型连锁酒店入驻。房地产市场保持活跃,商品房销售84.78万平方米,销售额46.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4%和30.5%,实现地税收入7.81亿元,同比增长83.4%,占地税总量的28%。
3.新兴产业规模壮大。126家新兴产业企业实现产值278.42亿元,同比增长48.3%,增速高出规上工业18.3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25.6%。其中25家重大装备制造企业完成产值45.48亿元,同比增长176.7%,9家新能源企业完成产值41.12亿元,同比增长67.2%。产业招商力度加强,前8月引进外资新兴产业项目18个,注册资金3亿美元,到账外资1.2亿美元,占全市23.5%和21.1%;前三季度引进内资新兴产业项目18个,注册资金13.7亿元。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高速增长,完成投资30.89亿元,同比增长186.3%,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为22.9%,其中电子通讯设备投资21.25亿元,同比增长521.3%,医药制造投资
5.51亿元,同比增长218.5%。
4.自主创新不断突破。新区入选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为苏州五县市首家;
市政府与南通大学签订全面合作协议;健雄学院联合8所国内知名高校成功组建联合研究院。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增强。新申请高新技术企业26家,高新技术产品66个,省民营科技企业36家,全市累计拥有高新技术企业41家,软件企业6家,高新技术产品222只,省民营科技企业226家;前8月共申请专利2517件,同比增长7.1%,专利授权2001件。名品名标工作着力推进,新增申报中国驰名商标2件、省著名商标5件、苏州知名商标7件、省名牌21个。人才结构不断优化。全市人才总量达86618人,每万人拥有人才1858人,高于苏州全市平均水平;拥有各类高层次创新人才8250名,其中博士以上48名、硕士以上1171名、海外归国人员208名。
5.固定资产投资持续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6.25亿元,同比增长19.1%。工业投资动力增强,完成工业投资134.79亿元,同比增长39.7%,增速列五县市之首,较上年同期提高43.4个百分点,占全社会投资比重达57.1%,较上年同期提高了8.5个百分点。开发区引领增长,完成工业投资82.76亿元,同比增长45.9%,占全部工业投资的61.4%,其中港区完成投资57.02亿元,同比增长114.6%。房地产投资放量增长,完成投资40.19亿元,同比增长66.7%,占服务业投资的39.6%,占比高于上年同期15.8个百分点,其中新区完成22.37亿元,同比增长106.8%。新批项目快速增长,共批项目438个,计划总投资538.86亿元,同比增长98%,其中民营工业项目占据主导,209个项目计划总投资119.85亿元,占工业项目的78.7%。重点项目着力推进。66个重点项目,开工57个,完成投资75.78亿元,占全社会投资的32.1%。省重点项目太仓港三期通过通航安全验收,为长江流域最高等级的集装箱码头。耐克物流、奥特斯维太阳能一期等项目顺利竣工。
6.招商引资量质并举。利用外资强劲回升。1~8月,全市累计批准外资项目98只,累计完成注册外资12.56亿美元,同比增长41%,超序时进度11.3个百分点;实际到帐外资5.65亿美元,同比增长32.1%,超序时进度3.6个百分点。两项指标增幅均列五县市之首。外资项目质提量升。单个项目的平均注册外资为1281.81万美元,超千万美元项目46
个(含增资1000万美元项目6个),其中超三千万美元的8个,包括注册资金3000万美元艺康化工和注册资金1亿美元的宝洁日用品等500强项目。引进了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项目18家,注册外资3亿美元,占总量的24%;到帐外资1.2亿美元,占总量的21%。欧美和台资表现凸出。引进美国项目7个,注册外资12752万美元;引进德国直接投资项目12个,注册外资3327万美元;引进加拿大项目3个,注册外资9727万美元;引进台湾直接投资项目22个,注册外资17554万美元。服务业利用外资发展较快。1~8月,服务业批准外资项目31只,注册外资和到帐外资累计分别完成2.93亿美元和1.99亿美元,分别增长107.5%和222.4%。引进内资成效显著。1~9月份共引进内资项目807个,新增注册资本71.06亿元,同比增长55.1%,完成年计划的142.1%。内资项目规模扩大。5000万元以上项目18只,注册资金41.75亿元,占比58.8%,比去年同期提高了3.2百分点。成功引进奥特斯维能源(太仓)有限公司、太仓四方友信制桶有限公司、华东环球商贸物流域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绿地集团(太仓)置业有限公司等大型项目。两区效应突出。两区共引进内资项目401只,注册资本41.04亿元,占全市总量比重57.8%。粤闵项目占比提高。广东、福建地区引进内资占比达35.1%,较上年同期提高了15.1百分点。
7.对外贸易恢复增长。实现进出口总额61.96亿美元,同比增长57%,其中进口和出口额分别为32.75亿美元和29.21亿美元,增幅分别为70%和45%,增幅均居苏州各县市前列。加工贸易增长快于一般贸易,实现进出口22.8亿美元,同比增长54.8%,增幅高于一般贸易12.9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保持较高增速,分别实现出口额13.89亿美元和1.28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2.3%和61.2%。主要出口市场整体回暖,对欧盟和日本的贸易保持高增长,增幅达72.8%和34.2%,对东盟和台湾的贸易总量实现快速突破,分别实现进出口额6亿美元和4.3亿美元,同比增长69.9%和140%。
需要特别关注的是对照全年工作目标,工业产值、服务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一些主要经济指标还稍有脱幅。
二、下阶段工作重点建议
1.确保完成及“十一五”目标任务。各级各部门要全面总结盘点今年各项目标任务完成和“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对主要指标任务要逐项对照,找短板、寻难点、破难题,下功夫弥补薄弱环节,确保今年和“十一五”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特别要加强对工业经济运行的协调,在确保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充分挖掘企业的增长潜力,释放优势特色产业产能,下大力促进工业稳定增长。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年内力争多开工、早开工一批重点项目,并认真谋划一批重大项目,做实做细前期工作,为明年扩大投资和新上项目打好基础。切实抓好重点项目和实行工程项目建设,按计划完成工作量。坚持招选并重的原则,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在引进“污染少、消耗低、科技含量高”与我市产业关联性强、带动作用大的国内外知名企业上下功夫见成效。
2.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抓基地、育集群,扶龙头、建体系,抓技改、促转化,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抓好产业集聚区建设,推进开发区转型升级,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全力抓好节能减排工作,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3.抓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和重大项目谋划工作。要加大工作力度,确保按时间进度高质量完成“十二五”规划编制任务,同步推进区、镇的发展规划及16个专项规划。各部门、各单位要切实提高认识,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根据本地区、本行业领域的实际情况,认真研究、深入思考、科学论证,梳理和提炼一批符合“十二五”规划的重大项目。要立足本地特色和国家产业政策,集思广益,力求“十二五”规划的重大项目更具针对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切实做到国家政策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有机对接,确保我市经济社会在今后一个时期持续较快发展。
第四篇:经济运行分析
今年以来, 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抢抓国家各项政策机遇,按照年初确定的工作思路和目标,奋力拼搏,扎实工作,全县国民经济继续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
一、经济运行基本特征
前三季度,全县经济运行总体形势较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工业经济稳步回升,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商贸旅游繁荣活跃,财政收入较快增长,人民生活质量稳步提高。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较上年同期增长12.6%,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7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亿元,增长9%;第二产业增加值6亿元,增长13.6%;第三产业增加值9.4亿元,增长12.8%。
(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前三季度,全县共完成农作物播面99.5万亩,较上年增长4.9%,其中:粮食作物播面60万亩,同比增长0.9%;蔬菜播面30万亩,增长16.6%。全年粮食总产量达12.6万吨,较上年增长3.8%。共推广种植全膜玉米10.7万亩、优质洋芋26.2万亩、优质豆类和中药材5.4万亩,新建果园2万亩、养殖小区6个、规模养殖场9个。输转劳务
9.3万人(次),创收8.5亿元。交通道路、节水改造、梯田建设、安全饮水、农村沼气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顺利推进。扶贫开发、新农村和城乡一体化建设进展良好。
(二)工业经济增速稳步回升。受天水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生产、销售好转的带动,全县工业经济增速继续回升。1-3季度全县7家规模企业预计实现工业增加值1.89亿元,同比增长17.8%,较1-8月份提升1.2个百分点。实现工业总产值6.1亿元,增长24.5%,实现销售产值6亿元,增长21.6%,利税总额4836万元,下降26.3%。工业主要产品水泥产量70万吨,下降25.5%。规模企业生产用电量累计达到8689万度,同比下降9.1%。
(三)项目工作成效显著。前三季度,全县共组织实施各类在建项目137项,总投资23亿元。争取到国家投资项目69项,总投资6.9亿元,其中国家投资4.7亿元。在项目建设的强力带动下,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全县预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4.3亿元,同比增长43.7%,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83%。其中500万元以上城镇投资26.6亿元,增长1.2倍;房地产投资3亿元,增长23.1%;500万元以上农村非农户投资2.8亿元,增长21.7%;农户投资2亿元,增长16.9%。
(四)消费市场活跃旺盛。前三季度,共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3亿元,增长26.6%,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70%。其中限额以上批发业商品销售额2280万元,同比增长43%;限额以上零售业商品销售额4007万元,增长47.9%;限上住宿业实现营业额923万元,增长46.5%;限上餐饮业实现营业额509万元,增长54.2%。
(五)财政金融运行平稳。前三季度,全县实现大口径财政收入1.47亿元,同比增长30.5%,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95.5%。财政支出达9.2亿元,同比增长39.9%。1-8月份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7亿元, 同比增长24.7%,其中个人储蓄存款余额24.2亿元,同比增长18%。贷款余额为19.6亿元, 同比增长57.6%,存贷比首次达到53.2%,较1-7月份提升1.2个百分点,金融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六)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前三季度,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完成9154元,同比增长24%,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83%;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完成2940元,增长21.4%,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91%。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前三季度,全县经济在面临诸多困难的形势下,仍然保持了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但是,受内外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科学发展的压力仍然很大,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农村发展基础脆弱,自然灾害对农业发展造成较大影响,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难度仍然较大。二是工业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对重点企业的依赖程度较高,前三季度工业增加值仅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2%,占第二产业增加值的50%。三是保持固
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困难较大。因统计方法制度改革,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只统计500万元以上城镇、农村非农户项目和农户投资,将500万元以下城镇、农村非农户投资项目不再纳入统计范围,保持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存在较多困难。四是第三产业对经济发展支撑不够。另外,在财源培植、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民生问题改善等方面还有不少欠账。
三、做好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建议
(一)认真学习贯彻县第十三次党代会和县第十六届人代会第一次会议精神。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贯彻落实县第十三次党代会和县第十六届人代会第一次会议精神,正视当前及今后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充分认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优势和机遇,明确今后全县工作的目标任务和重点,以及县委、县政府对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安排部署,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推动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二)全面完成今年重点工作重点项目任务。县委、县政府年初确定的65项重点工作重点项目,是今年全县的中心工作。要充分利用剩余时间,查漏补缺,加快进度,严格按照要求,保证按期完成任务。一要抓好农业和农村工作。抓好蔬菜主导产业发展,集中力量搞好国家级渭河川道10万亩设施蔬菜生产示范区渠路配套、科技示范园土地流转和洛门蔬菜批发市场改扩建三项工作。抓好秋季造林,完成1.5万亩果园建设。抓好全膜玉米地块预留,力争完成3万亩秋季覆膜任务。加快农村安全饮水、农村沼气和梯田建设进度,确保全面完成当年建设任务。继续搞好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和城乡一体化试点等农业农村重点工作。二要抓好城镇经济发展。继续支持重点企业加快发展,保证企业生产经营顺利开展。加强联系与洽谈,全力争取祁连山水泥异地迁建项目早日启动。加快县工业园区建设进度,力争10月底前园内道路和部分项目开工建设。加快发展商贸旅游经济,搞好商贸市场建设,积极落实各项刺激消费政策,进一步扩大全县消费规模。打好“五色旅游”品牌,加快发展旅游经济,重点抓好景区景点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和宣传推介。抓好财政金融工作,力争全面完成今年财政收入任务,保持全县金融平稳运行。三要全力抓好项目工作。要抓好已上报项目的争取工作,加强与省、市的沟通衔接,力争项目尽快下达投资计划。要加快在建项目建设进度,力争项目尽快建成并发挥效益。对已下达投资计划还未开工建设的项目,要加快前期项目工作进度,抓紧办理各项手续,积极落实各项开工条件,力争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并形成较多的实物工程量。四要抓好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完成大城区总体规划修编,做好区域建设详细规划。加快武山大道、红峪河桥改造、污水处理厂等重点工程进度,启动建设火车站新区和渭河人行桥。加快公安、司法、人社等15个单位业务用房建设步伐。抓好供热点延伸、配套设施建设和设备检修,确保今冬按期高质量供热。认真搞好小城镇二轮开发改造。五要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工作措施,全面完成教育、卫生、计生、社保、就业、文化文物和广播电视等各项建设任务。
(三)抓好省市目标管理责任书任务和民生实事落实。全面完成经济社会发展、依法行政、节能工作、计划生育、国土资源、环境保护、生产安全、产品药品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机构编制等市上与我县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精心准备好年底省市的验收,确保验收取得较好名次。同时,要全面完成城乡就业、扶贫贴息贷款、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性住房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城区供热增容改造、交通道路建设、教育项目、堤防建设、整村推进和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群众文化活动中心设施配套、社会福利、提高干部职工住房公积金比例等今年县政府承诺的十二件实事办理,向人民群众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四)做好今年工作总结和明年工作的谋划准备。全面总结今年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分析研究全县经济运行规律,针对薄弱环节,采取应对措施,提前做好明年工作计划。特别是要按照国家投资政策和县上需要急缓程度,提前做好2012年项目的谋划工作,做好与省、市的联系,多方掌握和了解投资信息,提前做好项目可研编制等前期工作,积极主动做好项目申报工作,力争有更多项目能够列入到省市2012年计划盘子,为明年项目争取打好基础。
第五篇:2011全县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全县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顺利实施的开局之年,全县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翻两番创强县”目标,以深化“四比四看”(乡镇比发展、看谁争先进位步伐快,部门比服务、看谁优质服务评价高,企业比贡献、看谁做大做强纳税多,干部比作为、看谁干事创业本领强)、主动“四找四定”(找标杆,定追赶目标;找潜力,定主攻方向;找差距,定缩小措施;找难点,定破解之策),瞄准先进、正视差距、突破自我、奋力赶超活动为抓手,齐心协力,攻坚克难,苦干实干,全县经济社会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上半年全县经济运行情况
(一)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初步预计,上半年全县可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35亿元,占计划的51%,同比增长 18%。其中三次产业增加值可分别完成15亿元、66亿元和69.5亿元,分别增长8.7%、20.5%和32%。
(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按照农业产业化的要求,大力发展现代园区农业,促进农业农村经济转型升级。面上重点抓了诸葛镇上古村苹果现代农业园区、马站镇珠江中和花都苗木花卉园区等7个园区,使之初步具备了现代农业园区的雏形。截止目前,新建、续建畜禽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场区80处。新开工环保养殖场7家,其中生物环保养猪场5家。发展果业园区面积9240亩,其中,发展1000亩以上果业园区2处,500亩以上6处,200亩以上14处。发展杨树丰产林4.7万亩,发展林下经济3979.3亩;积极探索创新工程造林模式,严格按照招投标程序开展造林,完成荒山造林1.36万亩。以着力打造北方常绿阔叶花木第一县和北方常绿阔叶花木交易中心为目标,共规划苗木花卉面积9415亩。同时,积极稳妥地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高度重视重视美国白蛾防控工作。共移栽烤烟面积达到49122亩,其中,100亩以上的连片113处,面积29829亩,规划建设了1.85万亩的上海中华沂城特色优质烟叶基地单元。全县共落实优质农产品基地57个,核心区面积20452亩,已完成播种或定植优质农产品基地51个,核心区面积17410亩;新增农业观光园区4处,“三品”认证和商标注册14个,有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3个。加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按照示范社创建标准对24家专业合作社进行了提升规范。农村新型能源建设步伐加快,新发展一池三改户用沼气1500户,秸秆气化站2处。全县收获小麦面积44.2万亩,由于持续干旱,夏粮丰收面有所减产。
(三)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工业生产增长迅速,生产大幅增长,效益同步跟进。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361 户。1-5月份,完成工业总产值224.68亿元,增长32.4%;实现利税19.6亿元,其中利润12.18亿元,分别增长34.7%和31.2%,呈现出产值、收入和效益同步提高的良好局面。工业用电量持续增长,1-5月份全县完成工业用电量5.9亿千瓦时,增长32.09%;企业技术改造步伐明显加快,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六大产业集群优势凸显,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全县共实施工业技改项目50万元以上的56个,总投资规模78.74亿元。园区规模不断提升。实施了“一区多园”战略,先后设立了滨河、开发区二期、庐山、城北、河西、四十里、城东等项目区,实际规划控制面积达到了119平方公里,截至目前,入园企业已达到138家,总投资226亿元,初步形成了电子、纺织服装、机械、化工、食品、板材家具等九大产业体系。企业改革继续深化,民营企业有了新的发展。坚持把工业民营经济作为“立县之基、强县之本、富县之源”,在不断扩展规模、膨胀总量的同时,以产业聚集、骨干支撑为方向,通过技术改造、自主创新、品牌争创、企业上市等措施,全力优化产业结构,努力提升发展水平,工业民营经济迈上了新的台阶。全县民营企业累计达到2094户,1-5月份,全县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完成产值330亿元、收入325亿元,1.4%、1.99 %,预计总产值完成270亿元,增长32.4%。
(四)服务业发展势头增强。继续围绕打造国家级优秀旅游目的地,以实现“五个一样”为目标,把沂水作为一个大景区来营建,“沂水旅游模式”内涵有了新的深化与提升。今年以来,全县旅游项目规划投资9.6亿元,已完成投入1.6亿元;实施续建项目8个,老景区改造提升项目7个,新开发建设项目4个,分别是佟家庄旅游接待服务中心、中和花都酒店、香港国际影视城、马站镇珠江花卉基地。目前,全县共建成开放景区11处。1-5月份,接待游客18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6.2亿元。现代物流发展迅速,目前有三家较为规范的物流企业,7家货物运输企业,单一的货物配载业户50家,拟新建的高起点、高规格、高质量、高标准的“县物流分拨中心”,乡镇物流站计划投资5000万元,形成镇镇有中心(依托交管所物流站)、村村有网点的农村现代商品流格局,使“服务三农”真正落到实处,城乡市场的进一步建立健全,促进了社会消费的增长。在繁荣全县经济、扩大就业渠道、保障服务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重点建设得到加强。全县共实施固定投资项目253个,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2.4亿元,增长58.4%。其中:城镇项目195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1亿元,同比增长58.5%;农村项目58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3亿元,同比增长57.1%。房地产开发公司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028万元,同比增长60.7%。五月份,我县共实施规模以上(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253个,完成投资41.3亿元,同比增长58.1%。其中,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100个,完成投资25.4亿元。今年新开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23个,三月份集中奠基开工的项目有9个(分别是众科液压、京普太阳能、大宇机械、富仕特食品、阳都商贸、清沂山石化、道一石化、腾飞创业园和兴龙创业园)。市重点办共为我县确定了市级重点项目15个,总投资54.1亿元,今年计划投资27.45亿元,这些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前五个月完成投资10.3亿元。15个项目中过5亿元的项目2个,分别是投资5亿元的鲁洲化工项目和投资5.18亿元的鼎铭铝业项目,10亿元的项目2个,分别是投资10.7亿元的池窑拉丝项目和投资10亿元的清沂山石化项目。这些项目涉及各个产业和多个重点建设领域,包括新材料行业的宝隆生物、天舜环保、安顺钙业,新能源产业的唐王山风电二期,生物制药的易联医药等项目。
(六)消费出口保持良好状态。1-5月份,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7亿元,增长26.17%。招商引资扎实推进。以石油化工、机械制造、医药、新材料、食品、矿产品深加工等行业为主攻方向,着力招引产业层次高、科技含量高、投资强度高、财政贡献度高、经济社会效益高、低碳环保的“五高一低”项目,同时实行最严格的项目评审机制,切实提高招引落地项目的质量和拉动带动能力。1-5月份,预计全县进出口总额17680万美元,同比增长64.5%。其中出口12065万美元,同比增长72.1%。境外投资有了新的突破。新批境外项目1个,合同利用境外资金92.9亿元,实际到位外资项目2个,境外资金实际到位1178万美元,同比增长583%,完成承诺的90.6%。利用外资有了新的发展。合同利用县外资金92.9亿元,实际到位上报数27.9亿元。
(七)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以建设“山水灵秀、生态宜居”新沂水为目标,大力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居民生活环境持续改善,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今年以来,全县共组织实施城市道路建设、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公共配套设施、旧城片区改造4大类、62项城建重点工程,由47个指挥部负责组织实施。目前,各重点工程进展顺利,道路交通建设实施顺利,长深高速公路沂水段已累计完成工程建设投资已完成多半;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沂水段各重点工程已全部开工建设,按工期节点有序推进。全县计划新建农村公路桥梁19座,改造危桥4座,大中修改造工程6条46.7公里,其中2条已开工;县乡公路整治已完成29.3公里。农田水利建设快速推进,跋山水库灌区节水改造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5%,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寨子山水厂已正式通水;在四川国土系统的援建下,共建设应急抗旱水源浅机井1000余眼、深井20眼,最大限度地为春灌、春播提供了水源保障;小型水库移民扶持基金工程已完成总工程量的70%。
(八)财税金融稳定增长,社会民生建设得到加强。1-5月份,实现地方财政收入5.2亿元,增长24%;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91.5亿元,比年初增加19.5亿元,贷款余额1104.9亿元,比年初增加了10.1亿元。预计一季度财政收入6.3亿元,增长24%。城乡低保和残疾人事业进一步加强,困难群体基本生活得到较好保障。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水平进一步提高。食品药品监管全面加强,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得到较好保障。扎实做好人口计生工作,合法生育率继续保持稳定。认真执行耕地保护基本国策,坚持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效益。严格落实环境保护责任制,加大节能减排力度,“两型”社会建设步伐加快。严格落实《损害经济发展环境责任追究暂行规定》,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犯罪分子,群众安全感进一步增强。认真落实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积极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严格执行信访稳定“一岗双责”和责任追究制,认真办理群众来信来访,维护了社会稳定。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县政府政务大厅有序运转,今年以来共受理各类行政审批事项19574件,已办结19394件,按期办结率100%,行政效能不断提高。
二、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今年以来,在市委的领导下,经过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全县经济健康发展,社会事业稳步推进,为完成全年各项任务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产业结构性矛盾仍较为突出,运行质量有待提高,转方式、调结构的任务依然繁重而艰巨;土地、资金制约瓶颈依然存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的难度加大;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工作面临较大压力,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水平需进一步提高;和谐社会建设仍存在薄弱环节,社会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下步,我们将继续围绕年初确定的工作思路和任务目标,进一步落实责任,自我加压,真抓实干,确保圆满完成全年的各项工作任务,促进全县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努力加快强县争创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