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技术总结第一章计算机基础

时间:2019-05-13 18:53: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网络技术总结第一章计算机基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网络技术总结第一章计算机基础》。

第一篇:网络技术总结第一章计算机基础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

1、计算机的四特点:有信息处理的特性,有广泛适应的特性,有灵活选择的特性。有正确应用的特性。

2、计算机的发展阶段:经历了以下5个阶段(它们是并行关系):大型机阶段(58、59年103、104机)、小型机阶段[代表机型:VAX]、微型机阶段[以INTEL公司的4004和4040为标志。]、客户机/服务器阶段(对等网络与非对等网络的概念)和互联网阶段(Arpanet是1969年美国国防部运营,在1983年正式使用TCP/IP协议;在1991年6月我国第一条与国际互联网连接的专线建成,它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接到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直线加速器中心;在1994年实现4大主干网互连;1993年www.xiexiebang.communicator,Hot Java Browser等。新闻阅读器软件:如微软公司的Outlook Express News新闻收集软件:.Internet工具软件:

4.管理效率软件:个人信息管理软件:如微软公司的Outlook;财务软件:如微公司的Money;OCR软件:如Caere公司OmniPagePro;文档管理软件:如Xerox公司的ScanSoftPagisPro和项目管理软件:如微软公司的Project 5.通信协作软件:电子邮件软件:如微软公司的Outlook Express;传真软件:如Symantec公司的Win Fax Pro;Internet通信软件:如微软公司的NetMeeting;群件软件:如微软公司的Exchange;远程控制软件:如Symantec公司的pcAnywhere 6.系统维护软件:病毒防护软件:如Dr.Solomon’s Anti-Virus Toolkit和TouchStonePC-Cillin;系统工具软件:如Symantec Norton Utilities;文件工具软件:如NicoMake WinZip

12、软件开发:软件的生命周期中,通常分为三大阶段,每个阶段又分若干子阶段:

⑴计划阶段:分为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是决定软件项目是否开发的关键)

⑵开发阶段:在开发前期分为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三个子阶段,在开发后期分为编码、测试两个子阶段。前期必须形成的文档有:软件需求说明书,软件设计规格说明书;后期主要形成各种报告。

⑶运行阶段:主要任务是软件维护。为了排除软件系统中仍然可能隐含的错误,扩充软件功能。

13、在编程中,人们最先使用机器语言。因为它使用最贴近计算机硬件的2进制代码,所以为低级语言。符号化的机器语言,用助记符代替2进制代码,成汇编语言。把汇编语言源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目标程序的工具,就成为汇编程序。把机器语言程序“破译”为汇编语言程序的工具,称反汇编程序。把高级语言源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目标程序的工具,有两种类型:解释程序与编译程序。解释程序就是把源程序输入一句,翻译一句,执行一句,并不成为整个目标程序,速度慢。编译程序是把输入的整个源程序多次扫描进行全部的翻译转换,产生出机器语言的目标程序,然后让计算机执行从而得到计算机结果,速度快。

14、音频流和视频流之间的同步叫做“唇同步”,要求音视频之间的偏移在±80ms内;打电话等音频业务,允许的最大时延0.25s,时延抖动小于10ms,否则通话不畅。

15、MPC(多媒体计算机)的组成:具有CD-ROM、具有A/D和D/A转换功能、具有高清晰的彩色显示器、具有数据压缩与解压缩的硬件支持。

16、压缩方法分类:熵编码(无损压缩,如信息熵编码)、源编码(有损压缩,如预测、变换、矢量量化)、混合编码。

17、国际压缩标准: JPEG(实用与连续色调,多级灰度,彩色或单色静止图象)、MPEG(音视频同步,包括视频、音频、系统三部分)、H.26x(即P×64,可视电话与电视会议);多媒体数据传输一般都需压缩,其语音数据要求最低带宽为8kbps,64kbps完全满足要求。

18、超文本与超媒体的概念:

(1)超文本是非线性非顺序的,而传统文本是线性的顺序的。(2)超文本概念:超文本是收集、存储和浏览离散信息以及建立和表现信息之间关系的技术。

(3)超媒体系统的组成: 1 编辑器。编辑器可以帮助用户建立,修改信息网络中的结点和链。导航工具。一是数据库那样基于条件的查询,一是交互样式沿链走向的查询。超媒体语言。超媒体语言能以一种程序设计方法描述超媒体网络的构造,结点和其他各种属性。

(4)当信息载体不限于文本时,称之为超媒体。超媒体技术是一种典型的数据管理技术,它是由称之为结点(node)和表示结点之间联系的链(link)组成的有向图(网络),用户可以对其进行浏览、查询和修改等操作。

19、流媒体技术:流式媒体可边下载边观看,具有连续性、实时性、时序性,采用客户机/服务器(C/S)模式。

20、多媒体技术就是有声有色的信息处理与利用技术。多媒体技术就是对文本,声音,图象和图形进行处理,传输,储存和播发的集成技术。多媒体技术分为偏软件技术和偏硬件技术。

21、多媒体的关键技术: 1 数据压缩和解压缩技术。2 芯片和插卡技术。3 多媒体操作系统技术。4 多媒体数据管理技术。

第二篇: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1.电子计算机的发展阶段经历了四代:

2.目前计算机的发展有如下四个重要的方向:

3.计算机的特点

4.计算机应用领域根据应用性质,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

5.计算机从原理上可分为三大类:

6.按计算机的用途分类

7.按计算机的规模分类

8.逻辑运算主要包括三种基本运算:

9.通常将8bit编为一组,叫做一个字节

10.字符编码

11.在计算机系统中,有两种重要的字符编码方式

12.ASCⅡ码

13.计算机在信息处理中的主要作用

14.信息高速公路实际上是一个高速信息网体系,它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5.信息高速公路的意义

16.在WindowsXP中如何正确关闭计算机?

17.计算机采用二进制的原因

18.汉字的机内码

19.信息处理

20.计算机特点

第二章

1.Windows XP是当前PC平台的主要操作系统,他的设计思想主要体现在2.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如下

3.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新增功能如下

4.主机它由大小字母a~A.A~Z,数字0~9和符号—组成。

5.DNS后缀列表中最多只能添加5个域名 6.计算机硬件的五大功能部分7.现在计算机。都是根据冯·诺依曼的“存储程序”原理实现自动化工作的。8.微型计算机硬件结构最重要的特点 9.微型计算机系统的软件分为两大类 10.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基本结构:11.计算机语言分为 12DOS 13Xenix 14机器语言 15汇编语言 16高级语言

17、比较著名的适用于微机系统数据库管理的系统有

18、将用高级语言所写的程序翻译为机器语言有 第三章

1、微软总裁比尔盖茨认为Java是长时间以来最卓越的程序设计语言。

2、Tcp/Ip协议

3、Linux4、Windows系统中,信息资源以主页的形式存储在Web服务器中。

5、TCp/IP

第三篇: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总结(局域网)

计算机局域网总结

电子101班

赖 康

36号

一、局域网概述

1.1、局域网发展历史;

Ⅰ、当时许多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工作人员都在致力于研究如何在一个比较小的地理范围之内,辟如说一个实验室、办公室或一栋楼房,把一些小型机等计算机设备通过通信设施连接起来,以便共享资源。

Ⅱ、发展过程: 1、1969 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研究了

Newhall 环形局域网。2、1972 年开发了 Pierce 环形网络。3、1974 年英国剑桥大学计算机研究室研究成功了著名的剑桥环局域网(Cambridge-Ring)。4、1976年美国 Xerox 公司 Palo Alto

研究中心利用夏威夷大学 ALOHA 无线电网络系统原理成功开发了以太网(Ethernet)。5、1980 年美国DEC 公司、Intel 公

司和Xerox 公司联合公布了以太规范 DIX 标准(局域网发展的里

程碑)。6、1985 年 IBM 公司又推出了它的 IBM Token Ring 环形局域网产品。

Ⅲ、从产品化到标准:

1、进入80 年代,局域网的研制工作开始由实验室走向产品化和标准化的阶段。2、1980 年 2 月,IEEE 学会下属的 802 局域网标准委员会宣告成立(开始对局域网进行标准化)。

3、从1980年至今,802 委员会已陆续制定了环网、总线网、令牌总线网、光纤网、宽带网、城域网和无线网等多种局域网标准。

1.2、局域网的特点;

Ⅰ、局域网的定义:

局域网是在较小的地理范围内,以共享资源为主要目的,把计算机等终端设备连接起来的一种计算机通信网络。

Ⅱ、局域网是在较小地理范围之内的网络。

Ⅲ、局域网是专用网。

Ⅳ、局域网的数据传输率高,误码率低。Ⅴ、局域网使用共享信道技术。

Ⅵ、局域网价格低廉、组网容易、使用方便。

二、局域网的拓扑结构

1.1、局域网拓扑结构的分类;

(1)、逻辑拓扑结构:逻辑拓扑结构用来

描述网络中各节点间的信息流动形式,即由网络中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决定的拓扑结构。

(2)、物理拓扑结构:物理拓扑结构用来

描述网络硬件的布局,即网络中各部件的物理连接形状。

1.2、局域网拓扑结构;

(1)、总线型拓扑;

(2)、环状拓扑;

(3)、星状拓扑;

(4)、树状拓扑;

1.3、局域网拓扑结构的特点;

(1)、总线型拓扑结构的特点:

Ⅰ、优点:

1、结构简单灵活。

2、可靠性高。

3、在低负荷时,网络响应速

度较快。

4、硬件设备量和电缆量少,造价低。

5、易于安装、配置,使用和

维护方便。

6、共享能力强,适合于一点

发送,多点接收的场合。

Ⅱ、缺点:

1、故障诊断困难;

2、网络扩充不方便;

3、信号随距离的增加而衰

减;

4、总线的带宽成为网络的瓶颈;

5、单个网络的距离长度收

到严格的限制,因而负载能力有限。

(2)环状拓扑结构的特点; Ⅰ、优点;

1、简化路径的选择;

2、网络的可靠性高;

3、传输的时间固定;

4、拥有更高的传输速率;

5、环状结构最适合光纤。

Ⅱ、缺点;

1、传输效率低;

2、灵活性差;

3、可靠性差(没有旁路电路或单

环);

4、环路维护复杂;

(3)、星状拓扑结构的特点;

Ⅰ、优点;

1、网络结构简单;

2、易于检查故障;

3、扩展性好;

4、可以连接多种介质;

5、造价和维护费用低;

Ⅱ、缺点;

1、中心点故障,整个网络瘫痪;

2、中央节点的负荷过重;

3、需要过多的传输介质;

4、当负荷过重时,系统响应和性

能下降较快;

(4)、树状拓扑结构的特点;

Ⅰ、优点;

1、易于扩展;

2、故障隔离容易;

3、节约通信线路的维护投资费

用;

Ⅱ、缺点;

1、延时性较大;

2、根节点和各级分支节点都具有较

高的可靠性;

3、比星状拓扑更加复杂;

三、局域网的基本组成;

1.1、局域网的软件系统;

(1)、网络操作系统;(2)、网络管理软件;(3)、网络应用等。

1.2 局域网的硬件系统;

(1)、网络服务器;

(2)、网络工作站;

(3)、网络适配器(网卡);

(4)、网络传输介质;

(5)、网络互联设备;

1.3 局域网传输介质的分类;

(1)、双绞线;

1、无屏蔽(UTP

双绞)

线;

2、有屏蔽双绞线(STP);

(2)、同轴电缆;

1、RG-58A/U;

2、RG-11;

3、RG-59U;

(3)、光纤电缆;

1、FC插头;

2、SC插头;

3、ST插头;

四、局域网的模型与工作原理;

1、IEEE802参考模型;

(1)、物理层;

(2)、数据链路层;

(3)、较高层;

2、局域网的访问控制方式及分类;

(1)、介质存取控制(MAC);

1、集中式控制方式;

2、分布式控制方式;

(2)、工作原理;

1、载波侦听与多路访问(CAMA);

2、冲突检测(CD);

3、CSMA/CD方法;

(3)、访问控制:采用令牌环的控制访问方式。

第四篇:《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总结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总结

李 立

(电子商务与经济系)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是专业教学计划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也是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电子与通信系以及电子商务与经济系均开设有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不仅能满足专业教学的要求,而且对进一步提高我院的整体教学水平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不同专业对学生的计算机知识要求及培养目标不同,因而选择的教学方式和内容也应不一样。

1.电子商务与经济系《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特点分析

教学改革只有针对学生的实际,采取有效措施,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认真分析学生及课程的基本状态。与其他计算机相关专业相比,我系各专业的教学对象、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要求、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等具有以下特点:

(1)学生基本素质相对偏弱。据资料分析,近几年招收的学生大部分入学成绩都在400分左右,大大低于同类公立学校,如电子商务专业2006年入学成绩在400分以下的,文科考生占82.2%,理科考生占63.7%。同一指标下,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分别是78.4%和57.9%;物流管理专业分别是85.1%和60.4%。由于学生的基本素质相对偏弱,所以加大了学生对本课程的理解难度。

(2)学生来源构成较复杂。电子商务与经济系的学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文科考生、理科考生和职高考生,其中文科考生占有较大的比重,如2006级学生中文科考生、理科考生和职高考生占学生总数的比重,在电子商务专业中,分别占74.4%、11.3%和14.3%;在经济信息管理专业中,分别占74.7%、12.3%和13%;物流专业分别是69.2%、21.2%和9.6%。这三部分学生基础教育的重点有所不同,因而他们对课程的理解程度也就有所差别:文科学生数理知识偏弱,导致对本课程的理解有一定难度;而来自于职高的学生,他们在入学前已学习过一些基本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对该课程的要求往往又高于其他学生。教学对象层次的多样性决定了在本课程教学中必须因材施教,并且在辅导中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

(3)教学目的要求与计算机专业不完全相同。计算机专业开设计算机网络课以加强学生对网络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注重学生对计算机网络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和后续开发;而电子商务与经济系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与计算机专业不完全相同,对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理论知识要求不高,大多属于了解层面,要求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数据通信技术、网络安全技术的相关知识、计算机网络的现状及发展,只掌握基本的组网建网技术以及IP地址、子网、域名、网络基本构成及应用等一些基础知识即可。

(4)学生所具备计算机知识分析。与计算机专业学生相比,我系大多数学生的计算机相关知识较弱,而且也不成系统。根据专业教学的需要,经济管理类的电子商务、经济信息管理等专业在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时,前期开出的计算机类的课程不多,只开出了《计算机基础》和《数据库管理与应用》课。可见学生的计算机基本知识并不扎实,这就为《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的开出带来许多困难,任课教师在讲授中还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做适当补充和加强辅导。

2.《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措施

2.1 精选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决定教学的形式,教学内容的多少和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根据专业教学的需要,教学内容的选择应遵循以下的原则:

(1)教学内容的选择不能盲目追求体系完整、内容全面,而应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就业岗位能力的需要,恰当地选择教学内容。我系的学生普遍来源于高中文科生,学习基础比较薄弱,抽象及逻辑思维能力不强,若注重数据通信技术等抽象理论知识的讲解,没有必要而且势必会加大《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的学习难度、使学生丧失学习网络知识的信心。况且这门课程对不同专业的学生的学习要求也有所不同。本人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分别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对信息管理、电子商务以及物流专业可适当加强其对组网建网知识的学习,而对会计电算化专业则弱化对理论知识的讲解、增多网络应用方面的知识。这样可使每位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通过一定的努力,都能达到学习目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加大实际操作的比重。目前出版的各种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材,都较偏重于网络理论的阐述,具体操作应用部分叙述较少,为了符合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理论够用、重实际”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尽量选择精品高职教材,教学时间的分配尽量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如目前安排上机学时为16学时,理论学时为32学时,上机学时数应占总学时数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多,在内容的选取上应向实际操作有所偏移,并且在课堂授课时还应多采用案例进行讲解和补充,课后鼓励学生多参加实践。

(3)计算机网络发展迅速,相关知识更新较快,任课教师要不断更新已有的知识体系,并且根据本校的现实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教材的选取。但要选择一本真正适合的教材并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所以任课教师不妨自行编写课程讲义,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及时补充计算机网络前沿领域出现的新内容。2.2 改进教学方法

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方式,讲课的时候不能照本宣科、内容枯燥乏味。本人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做出以下改进:(1)尽可能实施案例教学。实施案例教学,不仅能将一些网络知识综合化,而且能创设出一个良好的、宽松的教学实践情景,把真实的典型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思考、分析和讨论案例,使学生感到所学的不再是空洞的抽象知识,而是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有用的知识,这样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在进行案例分析时,也不宜完全由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地听,而较好的方法是在教师作一定的启发讲授后,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讨论,让学生参与进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加强课堂的互动性。(2)对于复杂抽象的知识,可采用比喻法,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比喻加深对某些知识的理解。比如“带宽就像水管的粗细”、“网络设备就像水管的阀门、连接器等”、“数据就像水管中的水”或“带宽就像道路的宽窄”、“数据就像要跑在道路上的车”;讲TCP和UDP 时可用打电话和写信来进行类比;讲FDM和TDM时用多辆车同时在高速公路和单行道上行驶进行比喻;在讲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时,可利用现实生活中的邮政系统来打比方等等。(3)使用多种教学媒体。本人除了在课堂上用PPT演示文稿进行授课外,还使用Flash课件开发工具精心将一些重点或难点知识制作成CAI课件,然后结合课件进行教学。比如将数据交换技术(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工作原理)、局域网的拓扑结构、CSMA/CD技术、OSI七层模型结构中数据的传输、令牌环网的工作原理等知识点分别制作成CAI课件以动画方式生动地展现;对于一些学生所不曾见到的仪器设备,则以图片的形式呈现给学生;通过教学视频把组网技术、Internet接入方式以及无线局域网等知识介绍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使多种教学媒体相互补充,以声音、图片、动画、视频等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可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并且学生也十分乐意接受这样的教学方式。(4)采用设疑、解疑的方式进行教学。比如在讲IP地址和域名的时候,首先在黑板上写出一个IP地址:211.95.178.10,然后提问学生对此有哪些认识,其实很多学生只停留在“211.95.178.10表示一个IP地址”的肤浅认识上,于是教师由此设疑:“该IP地址是怎么来的?”,“属于哪类地址?”,“属于哪一个网段?”,“为什么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使用211.95.178.10,而是广泛使用诸如www.xiexiebang.com的方式来上网?”等一系列问题,通过设疑,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认知上的不足之处,知道自己将要掌握哪些知识,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于是则能带着问题认真听讲,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疑问被逐渐解答。以设疑的方式进行教学,远远比平铺直叙授课要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以上实践,本人发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不仅可以降低知识的学习难度,而且可使学生每次都有新鲜感,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2.3 注重实训教学

职业技术学院的培养方式与普通的大专院校、本科院校有很大区别,主要是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本身也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掌握理论知识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将计算机网络知识应用到具体实践中去。

2.3.1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

我们生活在计算机网络时代,所以可让学生走出校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用所学的知识解释日常的网络现象,学以致用,防止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脱节。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我校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的教学工作暂时还不能满足让每个学生都到相关单位参与社会实践,只能让学生集中进行为数不多的上机实训教学。本人鼓励学生多参加实践、多观察多思考现实生活中的网络现象;专门安排一定的学时组织学生参观本学院的网络系统,让他们熟悉计算机网络中的各项组网设备;在每次上机时遇到一些的网络设备,都会向学生做出解释并讲述其结构与功能。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缩短了学生理论与实践的距离。2.3.2 精选实训内容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的实训上机课时为16个学时,除去一次上机考试,只有7次真正的实训机会,所以在实训内容上就要尽量做到精选,设计出7个具有实际意义、可操作性强的、有代表性的实验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目前结合本校自身情况,安排的几个可选实训题目是:(1)双绞线的制作;(2)网络基础操作,例如常用网络命令的使用、IP参数设置等操作在以后的实验过程中都会涉及到,有必要打下良好基础;(3)小型局域网络的组建、安装与管理;(4)FTP服务器的建立、管理和应用;(5)WEB服务器的建立、管理和应用;(6)DHCP、DNS服务器的建立、管理和应用;(7)邮件服务器的使用;(8)网络操作系统的安装(或网络安全维护实验);(9)使用IE浏览Web。其实在每学期的实际实训过程中,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群以及实验教室安排等具体情况,这些实验内容和实验方式也在不断补充、修改和完善。本人将实训内容事先制成纸制材料或以电子文稿的形式分发给学生,方便学生对实训内容的操作和再思考,提高了实训效率。2.3.3 分小组进行

为方便教师的指导和管理,加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本人改变以往填鸭式的整体实训教学方式,事先将每个班的学生分成7—8组,每组4—6人,然后每次的实训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让学生分组讨论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每次上机实训,都是首先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共同探讨和分析分发给他们的实训资料并进行操作,让学生在自学和探讨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实训临近结束的半个小时内再由教师仔细讲解,这样一方面起到总结的作用,一方面也可使学生带着自己的疑问有针对性地听讲,如果个别学生依旧有疑问,则可再直接找老师进行单独指导。教学实践证明,只有让学生自己动脑筋思考过的知识才会掌握得更加牢固,分小组实验不仅能促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团结合作的精神和相互学习研究的能力。另外,每次实训完毕,都让学生按时撰写实训报告、总结经验,便于老师及时发现学生在实训中的困惑并予以解决。2.3.4 模拟软件与实验设备相结合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在使用具体实验设备的同时,适当运用一些小型模拟软件供学生在课后进行学习,比如HA_subnet10(子网掩码计算机器)、RouterSim4.0、Sybex Virtual Lab、思科网络学院Flash Lab、CIM、Boson Netsim5.31等都是不错的软件。学生在课后用模拟软件可加强对知识的理解,甚至有些实验还可以在模拟软件中进行。其中的Boson Netsim网络模拟器,能仿真当前比较流行的网络设备,也可以在单机环境下模拟网络环境,使学生能做诸如局域网组网等实验;HA_subnet10软件则能让学生通过设想和验证操作,逐渐领会子网的划分等相关知识。本人让学生到互联网上下载这些模拟软件,或者直接将软件拷贝给学生,学生最初只是带着凑热闹的心态来操作这些软件,后来慢慢感兴趣,在对软件的不断思考和探索过程中巩固了相关的网络知识。2.4 采用多种评价方式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的传统考核采用形成性评价与期末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形成性评价成绩包括平时出勤情况、作业成绩、实验实训成绩等;终结性评价既是实际教学任务的需求,也是考察学生对本门课程知识实际掌握情况的一种渠道,可以采用卷面测试的方式或撰写课程报告的方式进行。本人在传统评价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诊断性评价,即在教授本门课程前,采取问答或是小型测试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摸底,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为以后如何实施教学提供参考。由于改进了教学方式和方法,所以在形成性评价中相应地引入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与小组评价以及课堂测试等评价方式,以此促进学生的学习。为约束学生按时上交平时作业,本人与学生达成约定,双方规定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完成各自的任务,师生相互监督和制约,给学生造成一种无形的压力,迫使他们按时书写和上交作业,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有效地督促学生学习、进而提高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多种评价方式相互良性制约,共同促使学生能学有所获。

结束语

本人在精选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实训教学、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几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尝试,学生的上课出勤率、学习热情以及考试成绩都有很大提高,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任课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深入探讨有效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快速提高教学质量。

第五篇:计算机网络技术总结

计算机网络学习总结

计算机网络就是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将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相连接起来,在网络软件的支持下实现彼此之间的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最早的的计算机网络是通过通信线路将远方终端资料传送给主计算机,形成一种简单的联机系统。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也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单机到多机的发展过程,其演变过程可分为以下4个阶段。

1.第一代计算机网络—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

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又称为联机系统,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是第一代计算机网络。

2.第二代计算机网络—计算机通信网络

计算机通信网络是通过通信线路将若干个自主的计算机连接起来的系统。计算机通信网络在逻辑上课分为两大部分: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两者一起构成一通信子网为核心、以资源共享为目的的计算机网络。

3.第三代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互联网

ARPANET是第一个分组交换网,它的出现标志着以资源共享为目的的计算机网络的诞生,广域网的发展也从ARPANET的诞生开始的。

4.第四代计算机网络—高速互联网

第四代计算机网络又称高速互联网(或称高速Internet)。通常意义上的计算机网络是通过数据通信网络实现数据的通信和共享的,基本上以电信网作为信息的载体,即计算机通过电信网络中的X.25网、DDN网、帧中继网等传输信息。

二、计算机的分类

1.按地理范围分类

通常根据网络范围和计算机之间互联的距离将计算机网络分为三类:广域网、局域网和互联网。广域网又称远程网,是研究远距离、大范围的计算机网络。广域网涉及的区域大,如城市、国家、洲之间的网络都是广域网。广域网一般由多个部门或多个国家联合组建,能实现大范围内的资源共享。

局域网又称局部网,研究有限范围内的计算机网络。局域网一般在10公里以内,以一个单位或一个部门的小范围为限(如一个学校、一个建筑物内),由这些单位或部门单独组建。这种网络组网便利,传输效率高。我国应用较多的局域网有:总线网、令牌环网和令牌总线网。

互联网又称网际网,是用网络互联设备将各种类型的广域网和局域网互联起来,形成的网中网。互联网的出现,使计算机网络从局部到全国进而将全世界联成一片,这就是Internet网。

2.按拓扑结构分类

结构拓扑就是网络的物理连接形式。以局域网为例,其拓扑结果主要有星形、总线形和环形三种。对应的网络就称为星形网、总线网和环网。

(1)星形以一台设备作为中央节点,其他外围节点都单独连接在中央节点上。

(2)总线形所有节点都连到一条主干电缆上,这条主干电缆就称为总线(Bus)。

(3)环形各节点形成闭合的环,信息在环中作单向流动,可实现任意两点间的通信。

3.按传输介质分类

网络传输介质就是通信线路。目前常用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卫星、微波等有线或无线传输介质,相应的网络就分别称为同轴电缆网、双绞线网、光纤网、卫星网、无线网等。

4.按通信协议分类

通信协议是通信双方共同遵守的规则或约定。不同的网络采用不同的通信协议,例如,局域网中的以太网采用CSMA/CD协议,令牌环网采用令牌环协议;广域网中的分组交换网采用X.25协议,Internet网则采用TCP/IP协议。

5.按带宽速率分类

根据传输速率可分为低速网、中速网和高速网。根据网络的带宽可分为基带网(窄带网)和宽带网。一般说来,高速网是宽带网,低速网是窄带网。

三、OSI 参考模型

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ISO)—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1983年ISO颁布的网络体系结构标准。从低到高分七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各层之间相对独立,第N层向N+1层提供服务。

OSI中数据的实际传输过程

数据从发送端进程到接收端进程,实际上是经过发送方各层从上到下传递到物理介质,从上到下逐层传递的过程中,每层都要加上适当的控制信息,称为报头。到最底层成为由“0”或“1”组成的数据比特流,然后转换为电信号通过物理介质传输到接收方。接收方向上逐层剥去发送方相应层加上的控制信息,最后到达接收进程。

三、计算机网络协议和常用网络协议分类

1.计算机网络协议简明概述

网络的基础,就是众多计算机网络协议的搭建和应用。那么我们如何理解这一概念呢?下面我们就阐述一下计算机网络通信协议的概述。网络通信协议(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通常简称为“网络协议”(Network Protocol))就是对计算机之间通信的信息格式、能被收/发双方接受的传送信息内容的一组定义。为了实现OSI七层参考模型功能,各层都有许多负责各个不同方面,解决不同问题的通信协议,如有物理层中的物理接口通信协议(如RS-232、RS-449和V.35等),数据链路层的数据链接协议(如CSMA/CD、SDLC和HDLC等),网络层则有许多路由层协议(如IP、RIP、OSPF和IGRP等),传输层则有许多传输控制协议(如TCP、FTP和TFFP等),同样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都有许多相应的的网络协议(如应用层的POP3、SMTP、SNMP和DNS等)。就是在这些许许多多的通信协议的共同作用下,网络的七层模型才能全部正常工作,确保网络通信的正常。

2.计算机网络协议的分类

网络协议是一种特殊的软件,是计算机网络实现其功能的最基本机制。网络协议的本质是规则,即各种硬件和软件必须遵循的共同守则.但网络协议又不是一套单独的软件,它通常融合在其他软件系统中。网络协议遍及OSI通信模型的各个层次,从我们非常熟悉的TCP/IP、HTTP、FTP协议,到OSPF、IGP等高级路由协议都可以认为是网络协议,有上千种之多。

在所有常用的网络协议中,又可以分常用的基础型协议和常用的应用型协议。TCP/IP、IPX/SPX、NetBEUI属于常用的基础型协议;而HTTP、PPP、FTP则属于常用的应用型协议。基础型协议用来提供网络连接服务,它在网络连接和通信活动中必不可少;应用型协议对于网络来说不是必需的,而是在具体应用到网络服务时才需要。如HTTP协议只在进行因特网应用时才需要,FTP协议则只用于文件传输活动中。

四、IP地址的概念

IP 地址是我们进行TCP/IP通讯的基础,每个连接到网络上的计算机都必须有一个IP地址。我们目前使用的IP地址是32位的,通常以点分十进制表示。例如: 192.168.0.181。IP地址的格式为:IP地址 = 网络地址 + 主机地址 或者 IP地址=主机地址 + 子网地址 + 主机地址。一个简单的IP地址其实包含了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两部分重要的信息。

最初设计者,为了便于网络寻址以及层次化构造网络,每个IP地址包括两个标识(ID),即网络ID和主机ID。同一个物理网络上的所有机器都用同一个网络ID,网络上的一个主机(包括网络上工作站,服务器和路由器等)有一个主机ID与其对应。

五、网络常用操作技巧

大家都知道Windows是从简单的DOS字符界面发展过来的,所以有些时候DOS命令对我们仍然很有用,如Ping和IPConfig等等。

Ping是个使用频率极高的实用程式,用于确定本地主机是否能和另一台主机交换(发送和接收)数据包。根据返回的信息,我们就能够推断TCP/IP参数是否配置得正确连同运行是否正常。需要注意的是:成功地和另一台主机进行一次或两次数 据报交换并不表示TCP/IP配置就是正确的,我们必须执行大量的本地主机和远程主机的数据报交换,才能确信TCP/IP的正确性。

简单的说,Ping就是个测试程式,假如Ping运行正确,我们大体上就能够排除网络访问层、网卡、MODEM的输入输出线路、电缆和路由器等存在的故障,从而减小了问题的范围。但由于能够自定义所发数据报的大小及无休止的高速发送,Ping也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作为DDOS(拒绝服务攻击)的工具,例如许多大型的网站就是被黑客利用数百台能够高速接入互连网的电脑连续发送大量Ping数据报而瘫痪的。

学习了这门课后,我们对计算机网络更加的了解。在平时上网时也学习到了很多方法和技巧,帮助我们更好的运用网络。同时我们也打开了网络这扇神奇的大门,它的神奇和魅力深深地吸引了我,吸引着我我更好的学习知识,去不断地探索研究。

下载网络技术总结第一章计算机基础word格式文档
下载网络技术总结第一章计算机基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练习题答案第1题:计算机网络面临最大的威胁来自信息在网络传输过程中受到本机合法用户的攻击。 答案:不对 第2题:所有产品的MAC地址在......

    大学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习题

    大学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习题一、选择题1.C的ASCII码为1000011,则G的ASCII码为。A.1000100B.1001001C.1000111D.10010102.WAN被称为。A.广域网B.中程网C.近程网D.局域网3.......

    计算机网络技术

    王牌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 一、在校期间能学到哪些知识和技能? 素养+理论+技能的培养模式 1、 文化课:以够用、实用为宗旨,主要开设语文、数学、英语、德育、音乐、美术、体育、......

    计算机网络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可按网络拓扑结构、网络涉辖范围和互联距离、网络数据传输和网络系统的拥有者、不同的 ?? 计算机网络技术 服务对象等不同标准进行种类划分。一般......

    计算机网络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重点 1..计算机网络概念:计算机网络是将分布在不同物理位置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相互连接起来,在网络协议和软件的支持下进行数据通......

    计算机网络技术

    1.计算机的发展阶段 1946年,在美国诞生了第一台计算机ENICA(哀尼阿克) 第一代(1946-1958)电子管、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军事与科研。 第二代(1959-1964)晶体管、高级语言、操作系统......

    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网络技术重点总结 •局域网是一种小范围(几公里)的以实现资源共享为基本目的而组建的计算机网络,其本质特征是分布距离短、数据传输速度快。较低速的局域网传输数据的速......

    计算机网络技术学习总结

    计算机网络技术(面向应用型人才)教师在线培训学习心得 连日来集中在线学习了施晓秋老师关于《计算机网络技术(面向应用型人才)》的培训课程,受益匪浅,感触颇深。既学到了施老师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