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二一班包虫病防控宣传简报
简 报
下鲍学校二年级一班
2016年5月5日星期二
下鲍学校二年级一班包虫病防控宣传
简报
包虫病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是常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也称棘球蚴病,主要流行于畜牧业发达地区。病因犬绦虫寄生在狗的小肠内,随粪便排出的虫卵常粘附在狗、羊的毛上,人吞食被虫卵污染的食物后,即被感染。为了防止包虫病的传播,呵护学生健康,下鲍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包虫病的防治工作,建立了应对包虫病的紧急预案,并要求学校各年级以班级为单位,做好包虫病的防控宣传工作,我们二年级一班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及时于5月4日下午在学校电教室对全班学生做了包虫病的教育宣传讲座。
宣讲课上,班主任张永红老师为全班学生认真讲解了有关包虫病传播途径、对身体健康的危害及防治知识。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不喝生水,不吃生肉,饭前洗手,餐具洁净;消灭野犬,加强家犬的管理;儿童勿玩耍狗;防止犬粪污染草场、饲料、水源,预防羊群染病;保护水源;搞好环境卫生。使全体学生对包虫病有所认识。
通过对全体学生开展包虫病健康教育工作,使全班学生受到教育,对包虫病的防治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第二篇:防包虫病简报
(第十七期)
简
报
松麦镇中心校
2016年6月15日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主动防治包虫病,有效控制包虫病流行和发生,减轻包虫病对人民群众的危害。我校对学生进行一次防包虫病知识宣传活动。
在宣传活动中,发放包虫病知识手册50余份,并讲解包虫病相关知识,告知学生们注意日常生活习惯和卫生,做到不喝生水,不玩狗,吃熟食,喝开水,通过活动从而有效地预防包虫病,提高防病意识,从而降低和防范传染病的发生,有效保障学生们的身体健康。
报:县教育体育局 存:
(一)
第三篇:包虫病简报
简 报
第38期
歌乐沱乡党政办 编 2015年11月26日
包虫病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是常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也称棘球蚴病,主要流行于畜牧业发达地区。病因犬绦虫寄生在狗的小肠内,随粪便排出的虫卵常粘附在狗、羊的毛上,人吞食被虫卵污染的食物后,即被感染。歌乐沱乡地处高海拔、也是包虫病的好发地区。
2015年11月26--27日,我乡所有干部职工走村入户为本乡广大群众免费开展包虫病宣传工作。对群众认真讲解了有关包虫病传播途径、对身体健康的危害及防治知识。教育村民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不喝生水,不吃生肉,饭前洗手,餐具洁净;消灭野犬,加强家犬的管理;儿童勿玩耍狗;防止犬粪污染草场、饲料、水源,预防羊群染病;保护水源;搞好环境卫生。使广大群众对包虫病有所认识。通过对走村入户免费开展包虫病健康教育工作,受到了村民的普遍赞誉。
抄 报:县疾病控制中心
第四篇:甘孜州包虫病防控工作
甘孜州包虫病防控工作
[
——记我州包虫病防控工作(上)
严峻的防控形势
包虫病成为影响我州发展的公共卫生问题
在未启动包虫病防治项目前,我州是全国包虫病流行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具体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流行范围广,流行程度重。全州18县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病与流行,尤以石渠、色达、甘孜、德格、白玉、理塘、新龙、炉霍等县危害严重,受危害人口占全州总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囊型和泡型包虫病在我州部分地区混合流行,流行程度高、疫情重,为国外罕见。二是传染源及中间宿主复杂多样,数量大。犬是包虫病的主要传染源,但是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已使犬成为农牧民群众放牧、护家的必养动物,是农牧民生产生活环境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传染源数量大、污染面广,目前全州仅登记管理的犬只已达23万余只。牛羊等囊性包虫病中间宿主数量大,鼠兔、青海田鼠等泡型包虫病中间宿主分布广泛,犬只感染、家畜感染及藏狐与红狐等终末宿主和中间宿主都呈现较高的感染状态。三是流行县疾病负担重,防控难度大。据调查,石渠县由于包虫病导致每年人均GDP损失1.4%,造成了严重的疾病负担。此外,恶劣的自然条件、独特的人文环境、众多的犬只数量、鼠害、草原生态恶化以及防控能力不足等因素影响,更是使我州包虫病防控难度大为增加。
更为严重的是,包虫病病程长、治疗难,泡型包虫病患者病死率高,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极大痛苦和沉重的经济负担,已成为我州包虫病患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据畜牧部门估算,每年包虫病对全州畜牧业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9417万元,其中牲畜因感染该病死亡率达百分之零点五,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万元以上。给我州支柱产业之一的畜牧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已成为影响我州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中央、省、州高度重视
包虫病防治被纳入民生工程
“要重视和支持高寒牧区包虫病的防治工作”,2008年10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政协委员张建国致家宝同志的信》上作出了上述重要批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和省委书记刘奇葆、省长蒋巨峰也先后做出了重视和支持包虫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批示。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藏区经济社会发展意见、国务院藏区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和重大项目意见等也明确提出了要加大对包虫病等地方病的防控力度。2006年,卫生部将包虫病防控列入国家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2007年,省委、省政府将包虫病防控纳入“富民安康”民生工程。2006年,中央补助包虫病防治项目在我州正式启动实施,2009年,项目覆盖全州18个县。至2010年,国家、省累计在我州投入包虫病防治经费7715.88万元。2010年11月,国家疾控中心寄防所包虫病防治科研实验基地在甘孜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正式揭牌成立,卫生部和四川省在我州启动了部省联动防治包虫病联系点工作。
在州第十次党代会工作报告中,“强化包虫病等地方病防控工作”被明确纳入了我州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和工作措施中,包虫病防控工作进一步得到了州委、州政府坚强领导和高度重视。发布日期:2012-1-1
3来源:甘孜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浏览次数:239
]
州委、州政府正确领导
各县党委政府积极组织实施
在开展防控的过程中,州委、州政府根据中央、省相关文件精神和要求,成立了以州政府州长任组长、分管副州长及州卫生局局长任副组长的包虫病防治领导小组,制定并下发了《甘孜州包虫病综合防治部门分工初步方案》、《关于加强包虫病防治工作严格犬只管理的通知》等,把职责和任务落实到了部门、单位,切实做到层层有人抓、层层有落实。各项目县党委、政府相继成立了县、乡级领导小组,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在州卫生局的安排部署下,州疾控中心成立了包虫病防治项目管理办公室,州人民医院成立了包虫病外科手术治疗项目办公室,各县成立了包虫病防治项目管理组和技术指导小组,精心组织开展包虫病防控工作。
让民生工程造福于民
——记我州包虫病防控工作(中)
积极编制规划 全面推进包虫病防治
2008年2月,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州组织发改委、卫生、畜牧等相关部门,按照“政府领导、部门行动、社会参与”的综合防控格局,以控制传染源、阻断传播链、保护易感人群为主线,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控为手段,以治病、治贫、治愚相结合,促进病区群众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形成,从根本上遏制包虫病的危害为目标,编制了《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包虫病综合防控工程规划(2010-2015)》,得到了国家、省相关领导和专家的充分肯定与高度评价。
为全面推进包虫病防治工作,努力实现到2020年基本控制包虫病流行的目标。2010年11月,由国家卫生部牵头,联合14个部委共同制订了《防治包虫病行动计划(2010年-2015年)》,各级也相继制定了《行动计划》,包虫病综合防控体系逐步建立。在我州编制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包虫病综合防控工程规划(2010-2015)》的基础上,我省也组织编制了《四川省包虫病综合防控工程规划(2011-2015年)》,今年已上报国家申请立项。前不久,四川省就发展民族地区卫生事业制定的第一个十年行动计划《四川省民族地区卫生发展十年行动计划(2011—2020年)》正式出台,进一步明确了预防控制包虫病的目标。
措施逐步落实 包虫病防控效果显现
自2006年中央补助包虫病防治项目启动以来,我州重点实施了健康教育、犬只管理驱虫、病人查治、感染监测等包虫病防控措施。2006-2010年,人群查病已覆盖全州百分之七十以上人口;通过一系列防治措施的逐步落实,儿童感染率、犬只感染率和家畜感染率均呈下降趋势;包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行为改变率逐年提高。通过人群筛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查出并纳入项目治疗管理的患者数日益增多,患者得到了及时的医治。全部包虫病患者均可免费进行药物治疗,通过中财、省财补助及新农合报销等途径基本解决了患者外科手术治疗所产生的费用。
此外,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州还通过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包虫病健康教育,使群众卫生防病意识大为提高,人群包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分别由2006年的30.92%、18.80%上升到目前的74.14%、34.77%。各县通过开展多轮次的犬只驱虫工作,使犬只感染率从2006年的31.67% 下降到2010年的18.17%,减少了传染源犬只对环境的污染。农牧民群众防治知识知晓率的提高和高危行为以及传染源污染的减少,降低了农牧民群众的感染风险,重点流行区高感染、高患病状况得到了很大程度改善。儿童感染率从2007年的4.20%下降到2010年的3.76%,全州包虫病的新发感染呈下降趋势,农牧民群众的高患病情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项目实施以来,查出的患者均纳入了包虫病防治项目管理,2006年-2011年累计免费药物治疗12169人、手术补助治疗451人、治愈270人,包虫病防控效果初步显现,防控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配合部省联动防治 建立国家包虫病防治科研实验基地
为了更好地配合部省联动防治包虫病工作的开展,加强对我州包虫病防治工作的技术指导,解决包虫病防治中面临的科研和技术难题,在卫生部疾控局、中国疾控中心寄生虫病所、四川省疾控中心、州人民政府有关领导的大力关心和支持下,“国家甘孜州包虫病防治科研实验基地”于 2010年11月18日,在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包虫病防治科研实验基地的成立,对充分利用我州包虫病的各种资源,为解决包虫病防治中的科研瓶颈和技术难题提供了绝佳现场,也为国家、省有关部门开展各种现场培训和人才培养提供了理想平台和便利条件。通过国家、省级专家来基地开展现场调研、合作科研、防治试验等有关工作,促进了我州疾控人才队伍建设,为全面推动我州包虫病防控工作以及疾控事业的长远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基地成立以来,已开展了《包虫病药物治疗效果调查》和《包虫病防治犬驱虫试点》两项科研工作。根据部省联动防控包虫病的安排部署,中国疾控中心寄生虫病所每年派驻专家1人到基地开展包虫病防控指导及部省联系工作。2011年,中国疾控中心寄生虫病所为我州培训包虫病防治专业人员3名,极大地促进和推动了我州包虫病防治工作。
让民生工程造福于民
——记我州包虫病防控工作(下)
稳步推进包虫病防治
防控工作得到卫生部和国家督导组肯定
2009年11月,卫生部部长陈竺亲临我州色达、炉霍等县调研,对我州包虫病防控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各级政府、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在开展包虫病防治工作中做了很多工作。一些流行区政府主动将包虫病防控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统筹各方资源,协调政府各部门、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稳步推进了包虫病防治工作。
2011年10月,国家包虫病督导组深入我州农牧区对包虫病项目的落实情况进行了督查,督导组一致认为:“甘孜州是包虫病流行重灾区,条件艰苦、困难多,但通过检查发现,有几个想不到,一是各级党委、政府、业务部门如此重视想不到;二是条件如此艰苦,而工作又落实得这么好想不到;三是包虫病防治人员如此敬业,人少事多的情况下,工作如此细致想不到。甘孜州包虫病防治工作在艰难困苦中突出了特色,为全国包虫病防治积累了经验,做出了极大的贡献,防治工作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是我国包虫病防治的风向标。”
从根本上遏制包虫病
加强防控体系建设,提高整体防控能力
我州的包虫病防控工作虽然取得了重大进展,但由于社会发育程度低,经济发展落后,自然条件恶劣,生产、生活方式单一落后,农牧民群众包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仍然较低,加之复杂的地理环境、独特的人文环境等综合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农牧区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使广散分布、数量庞大的野犬存在极高的感染风险,野犬控制工作举步维艰。因此,我州要最终实现控制甚至消灭包虫病目标,只有通过持续改善农牧区生产、生活条件,有效阻断包虫病传播链,才能从根本上遏制包虫病。
此外,全州包虫病防控整体能力严重不足,已成为影响我州包虫病防控工作进展的重大问题。因我州地方财力拮据,导致卫生事业发展投入不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小、能力弱。全州疾控机构作为包虫病防控的主要力量,底子薄、基础差。州、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础建设严重滞后,实验室检测设施简陋,生物安全隐患突出,设备设施和工作条件都还有待改善。再加之我州包虫病防控面广、线长、成本高,每一项防控措施的落实都需要极高的人力、物力保障。但目前全州疾控机构编制严重不足,州县疾控中心均未设置包虫病防治科室,全州各级疾控中心只有1-2名兼职人员从事包虫病防治工作,专业防控人员量少质弱现象特别突出,导致许多防控工作无法全面开展,工作效率减缓、质量难以保证。所以,必须要加强各级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能力建设和防控体系建设,提高整体防控能力。
实施综合防 2020年基本控制包虫病流行
鉴于我州独特的州情,如要有效控制包虫病,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我州的包虫病防控工作。一是要通过综合防控规划的立项,全面落实综合防控措施,促进健康生产生活方式形成,从根本上遏制包虫病危害。二是要结合州情,努力开展特色健康教育,进一步提高包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引导农牧民群众改进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使人犬关系密切、家庭屠宰和高危行为普遍的现状得以改变。三是要结合县情,切实推进传染源管理控制工作。2011年色达县开展的野犬集中收容圈养模式,不失为农牧区野犬管理控制的有效方式之一。
在历史上,新西兰、澳大利亚的塔斯玛尼亚岛及冰岛等国家或地区都曾为包虫病高发流行区,这些国家经过20-100 年的艰苦努力最终控制或消灭了包虫病。由此可见,包虫病是可以控制的。国家、省《防治包虫病行动计划(2010年-2015年)》确定了2020年基本控制包虫病流行的目标,为努力实现这一目标,我州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采取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积极开展健康教育、中间宿主防治、病人查治相结合的综合性防治策略。
虽然我州的包虫病防控工作任重道远,但我们相信,按照州委“坚持民生为本,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安排部署和州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生态甘孜、和谐甘孜、幸福甘孜 ”的奋斗目标,通过全州上下的共同努力,包虫病这一严重危害我州广大农牧民群众的公共卫生问题一定能够解决,控制包虫病危害、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和畜产品质量安全、让民生工程真正造福于民的目标一定能够变成现实。
第五篇:肝包虫病简报
简 报
第12 期
玛沁县优云乡卫生院编 2012年 7 月 30 日
坚持不懈,严防包虫病
------记我乡包虫病筛查工作
肝包虫病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是畜牧地区常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也称肝棘球蚴病,主要流行于畜牧业发达地区。病因犬绦虫寄生在狗的小肠内,随粪便排出的虫卵常粘附在狗、羊的毛上,人吞食被虫卵污染的食物后,即被感染。
优云乡地处高海拔、纯牧区,是肝包虫病的好发和高发地区。
2012 年7月27日国家疾控、省疾控、县疾控三级疾控单位齐聚我乡,为我乡广大牧民群众免费开展 肝包虫病筛查工作。此次筛查通过病史采集、对牧民开展B超和血清检查。当天共检查104例,其中16例患有肝包虫病。为三级疾控单位及时掌握肝包虫病的流行状况提供了医学依据,也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
我院职工积极配合上级医疗单位,对牧民群众认真讲解了有关包虫病传播途径、对身体健康的危害及防治知识。教育牧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不喝生水,不吃生肉,饭前洗手,餐具洁净;消灭野犬,加强家犬的管理;儿童勿玩耍狗;防止犬粪污染草场、饲料、水源,预防羊群染病;保护水源;搞好环境卫生。使广大牧民群众对次疾病有所认识。同时,做好翻译、解释说明工作。使得当天筛查工作圆满顺利的完成。
通过对全乡牧民群众免费开展包虫病筛查和健康教育工作,受到了牧民群众的普遍赞誉。
抄报:县卫生局、乡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