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县级医院医患纠纷现状分析
岳阳县人民医院医患纠纷现状汇报材料
近年来,医患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成为困扰卫生事业发展的一大难题。2011年至今,全国已发生多起杀医、伤医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医患矛盾的突出,成为医疗机构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此次卫生部、公安部联合发布《关于维护医疗机构秩序的通告》,再次将医患矛盾推上社会前沿,就医患纠纷现状我院做了积极的工作和细致的分析,现汇报如下。
一、加大《通告》宣传力度,增强医务人员职业道德 1、2012年4月30日卫生部、公安部联合发布《关于维护医疗机构秩序的通告》,我院于当日在网上下载该《通告》,立即传至住院楼的电子显示屏上,进行滚动播放。同时,将该《通告》制作成宣传窗立于门诊楼前,让所有病友清晰了解卫生部、公安部为维护广大患者的权益,整治医疗秩序及环镜的决心。
2、为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我院召开了专题会议,对全院的医务人员进行了职业道德教育,在会议上宣读了《关于维护医疗机构秩序的通告》,就《通告》中的第二条进行了详细解读,要求所有医务人员严格执行医疗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诊疗技术规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优化服务流程,增进医患沟通,积极预防化解医患矛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我院设立了医疗投诉办,公布投诉电话,专门负责患者的投诉,积极处理医患纠纷,并在显著位臵公布医患纠纷的解决途径、程序以及医患纠纷人民调解组织等相关机构的职责、地址和联系方式。
二、医患纠纷现状和困难
1、社会对于医疗常识的认识不清。很多患者认为到医院就必须把病
治好,病情恶化或愈后不好就是医院的责任;对于手术中的风险认识不够,不能正视手术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认为是人为故意造成;对于现今医疗技术的局限性没有足够的认识,对于医院无法治愈的原因不能理解;患者医疗常识不够,是造成其无法理解意外事故、并发症等突发状况的一大原因。
2、患者不走正常司法途径,“医闹”现象严重。对于院方无明显责任的纠纷,患方不愿意通过正常的司法途径解决。往往采取聚众闹事,停尸堵门,甚至殴打医护人员等严重影响医疗秩序的行为发泄情绪,有些还借助社会黑恶势力进行“医闹”,妄图通过扩大事端来争取谈判地位,获得更高的医疗补偿。这些情况,都加剧了医疗纠纷处臵的难度。
3、患者对于医生的情感不理解。患者到医院来,总认为医院是要在他身上获得多少的利润,而不会尽心救治。一旦出现意外事故,或者是并发症等突发状况,患者会给医护人员戴上“故意而为之”的帽子,将医生摆在自己的敌对面,情绪上过于激动,不利于事情的处理。
4、媒体引导的方向不正确。近年来,医改的深入开展将医疗机构推到了社会监督的最前沿。社会上普遍认为医生群体是高收入,低风险。实际上,目前国内医生收入与其所承担的风险是严重不成比利的。作为高危工作人群,精神压力巨大,而且缺少社会的关爱和理解。近期发生的杀医、伤医事件,表明社会对于医护群体的仇恨有愈演愈烈之势,之后的调查报道,更是有相当比例的人群在拍手称快,这不得不让身为医护工作人员的我们寒心。就我院而言,也曾有多起医疗纠纷被媒体炒作,院方实际上并没有明显责任,但媒体的错误引导,将医疗机构的社会地位进一步险恶化。
5、医疗技术水平上的局限性。我院正处在发展的起步阶段,虽然近2
年来医疗技术水平已经有显著的提高,但是在某些领域的技术水平还不够,硬件设施上也多有不完善,发生不可抗拒性的意外事故难以避免。
6、部分医护人员缺乏职业道德。为医者,要有仁心仁术。医院作为一个治病救人的场所,有时候是治愈,经常是帮助,但总是抚慰。在技术受到限制的情况下,部分医护人员还缺乏仁术,对于患者的痛苦理解不够,缺乏仁爱之心,这也是导致医患纠纷的一大原因。
三、医疗纠纷处臵的对策
面对新的、复杂的医患纠纷形势,我院根据自身和当地社会环境的特点,制定了相应的对策。
1、高度重视医患纠纷的处臵。加强医患纠纷处臵的领导,以喻院长为主要负责人,成立了医疗纠纷处臵的组织机构,分工明确,成立了医疗纠纷投诉办公室和医患关系治理办公室,归口医务科管理,有专人负责接待、登记、解释、处臵。业务副院长邓敏负责医疗纠纷的现场处臵,行政副院长负责外围工作的联系,后勤副院长负责安全保障,办公室负责接待、对外联络等。形成了医疗纠纷处臵领导重视、全员参与、集中处臵的局面。
2、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从源头减少医患纠纷。努力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近年来,通过完善医院、科室、质控员三级质控体系;出台一系列文件规范医疗文书写作;加强三基三严培训学习和再教育,每年选派3-5名表现突出的优秀医务人员到省级综合医院进修深造,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加强了行政查房的力度,每周二、周三医院行政领导下科室进行全面的督查;医务科加强了安全教育和质量监督,定期召开业务学习会议、医疗纠纷原因剖析会,吸取经验教训,努力控制和减少病人转归中并发症的发生和治疗缺陷的发生。3
提升服务能力,加强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在全院推广优质护理病房,弘扬“微笑、沟通、回访”的服务,规范医护人员的服务细节,服务礼仪,控制因服务态度而引发的纠纷。
3、加强对外宣传工作,正确引导患者。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实行收费公开、透明,让患者明白消费,放心看病。重视正面事件的宣传,结合电视媒体,报纸、网络、院内宣传窗等途径,正确引导患者。
4、为保障医院公共财产的安全和医护人员人生安全,成立了一支由本院医务人员组成的护院队伍,并配有专门的装备,在配合政法、公安平息事端,保护医护人员人身安全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有效地震慑了社会上的无理取闹的行为。下一步将逐步规范,组织、培训好这支队伍。
5、积极主张进行医疗事故鉴定。对于医疗纠纷的处臵,以先进行医疗事故鉴定为原则,还医院以清白,给患者以公道。如果协商解决,只能在公平、合理,没有过激行为的前提下协商,医院绝不会向黑恶势力妥协。
医院正处在发展的阶段,医患纠纷不可避免。医院将正视这一现象,积极应对复杂的医患关系,通过努力提升自身实力,改善整体服务,尽量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我院全体职工将在上级部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团结一心,抓业务、抓发展、保稳定、保安全,努力将医患纠纷的处臵带入法治轨道,在医患之间建起沟通的桥梁,相互理解,相互原谅,创造医患和谐美好的新局面。
岳阳县人民医院
二○一二年五月二十日
第二篇:医院医患纠纷情况汇报
XXXXX医院医患纠纷情况汇报
日益增多的医患纠纷是各级医院普遍面临的严重问题,它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医疗秩序,影响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按照县人大常委关于开展医患纠纷有关情况调研的通知要求,对我院2011年以来发生的医疗纠纷进行总结,现汇报如下:
一、2011年以来我院医患纠纷基本情况:
我院是X级X等综合医院,承担着全县主要的医疗救治任务。业务量占X城X所X级医院业务总量的XX%以上,且急危重及疑难病例多,手术病人多,高龄患者多,发生纠纷风险高,处置难度大。20XX年我院发生医患纠纷X起,共赔偿付XXX万元,平均每起赔付XX万元。201X年发生医患纠纷X起,共赔付XX万,平均每起赔付X万元。201X年发生医患纠纷X起,共赔付X万,平均每起赔付X万元。X年发生医患纠纷N起,赔付N万元,平均每起赔付N万元。在以上N起纠纷中,经医疗事故鉴定仅N起,鉴定结果N起不属医疗事故,N例为医疗事故(医院负轻微责任1起,次要责任X起)。
二、医患纠纷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患方因素:
1、患方对医学的风险性和局限性缺乏认识。有的患者认为到医院治疗、花了钱医院就应该把病治好,起码应该有好转,病情恶化或愈后不好就是医院的责任;有的对手术风险认识不够,不能接受手术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及术后的并发症,一旦发生认为是医生失误所致;有的对医疗技术的局限性缺乏基本认识,不能理解和接受可能出现的各种医疗风险。
2、“医闹”因素。有的受“医闹”影响,明知医疗上不存在任何过错,也借机采取“医闹”方式追求经济利益,向医院索要经济赔偿。有一例外伤死亡的病人,家属将尸体运送回家的时候,再三向医护人员表示感谢,回家后受到“医闹”因素 1 的影响,又把尸体运回医院,向医院提出赔偿要求。我县某乡镇卫生院一例“医闹”纠纷,最后赔偿款患者家属只分得十分之一,其余由“医闹”分子瓜分。
3、社会矛盾的转移。有的患者社会诉求没有得到满足,对社会存在偏见或不满。把不满情绪带入医院,在就医过程中寻找借口,制造医疗纠纷,谋取经济利益。
4、医疗费用的因素。一些治疗费用高,经济负担重,治疗效果较差的疾病,患方以医疗事故为由向医院索取赔偿或要求免除费用,以解决经济困难。如外伤的病人无责任方或责任方无力承担医疗费用,患方故意制造纠纷要求院方承担费用。
(二)医方因素
1、医患沟通存在缺陷。医务人员沟通能力差或忙于日常诊疗工作,未能有效地和病人及家属进行沟通,患方对疾病诊断、治疗、费用、医疗风险、预后等缺乏充分理解。一旦发生超出患方预期的结果,患方常常不能理解而闹纠纷。
2、服务意识不强。有的医护人员服务意识不强,态度冷漠,语言生硬,缺乏耐心、细心和热心,服务方式不够人性化,对病人的诉求不能热情及时回应,造成患者对医疗行为不满意,成为医患纠纷诱因。
3、极少数医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技术水平较低,经验不足或疾病不典型、一时难以诊断,治疗效果不好或病情凶险来不及抢救治疗,一旦出现不良后果导致出现医患纠纷。
三、医患纠纷的特点及处置过程中主要困难
1、患者维权意识增强,但不依法依规。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民群众维权意识不断增强,但依法维权观念淡薄,当纠纷发生时往往不按法律程序,而采取闹、缠、无休止上访等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我院XXXX-XXXX年发生的纠纷中仅有X例进行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2、赔偿金额越来越大。医患纠纷赔偿数额具有导向作用,一旦出现大额赔偿,就被以后的纠纷作为参照,造成赔偿额越来越高,解决难度越来越大。
3、上访、“闹访”现象多。与以往不同,出现医患纠纷后,一旦院方不同意患方要求,患方就反复上访,甚至“闹访”,希望通过上访、“闹访”来达到目的。
4、基层组织不能依法依规调解医患纠纷。大部分医患纠纷的调解都有患方居住地的乡镇、村组代表参加,村、组二级组织调解医患纠纷能起到防范患方过激行为的作用,但又往往站在患方的角度为患方争取经液济利益,很少引导患方依法依规解决。村组等基层组织参与调解的医患纠纷除少数特例外,患方都得到了经济补偿。
四、我院为防范医患纠纷采取的主要措施
1、强化纠纷防范意识,加强医患沟通。一是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医疗安全问题,要求各临床、医技科室始终绷紧安全这根弦;二是强化责任,落实医疗纠纷责任追究制,严格按相关规定责任到人、到科室;三是明确措施,建立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院科二级监控体系,定期考核质控,严格兑现奖惩;四是注重医患沟通,通过及时、耐心、细致的交流、告知,增加患者及家属对医疗行为的理解和信任。
2、加强医德教育,改善服务态度。一是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推行文明行医、诚信诊治,以患者满意为目标;二是教育医务人员自觉加强医德修养,把“敬生命”放在日常医疗行为的首位,传承和发扬“医者仁心”、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三是拓展服务内涵,围绕“便民、利民、惠民”的服务主题,尽最大努力把方便留给患者,不断改善医疗服务态度。
3、强化医疗质量管理与监控,保障医疗安全。一是严格落实医疗质量责任制,严格执行医疗核心制度和技术操作规范;二是强化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充分发挥质控组织管理职能;三是注重重点部门的重点监管,针对急危重疑难病例的诊疗,交接班时区等容易出现问题的重点环节、重点人员进行重点监管,落实好首诊负责制。四是严格依法执业,加大对医疗法律法规的落实力度,规范医务人员的执业行为。
4、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医院技术水平。一是注重人才引进工作,建立“公开、透明、择优竞争”的选人机制,提高新聘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二是注重在岗人员培训工作,设立三基培训中心,购置培训器材,在全院开展以“三基三严”为主要内容的技术练兵和临床技能培训工作。定期开展学术活动,通过请上级专家来院讲课和输送人员外出进修等方式,使专业技术人员更新知识,提高技能;三是注重新技术引进和临床科研工作,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大力开展技术创新。
5、严格规范医疗行为,切实做到“三个合理”。一是加强医疗作风整顿力度,严禁医疗服务中的“红包”、吃、请、回扣和商业贿赂行为,二是扎实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治理工作,完善处方点评制度。三是完善绩效考核与分配办法,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四是严格控制贵重药品及高值耗材的使用,减轻病人的医疗费用负担,规范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行为,切实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
6、高度重视医患纠纷的处置工作。加强医患纠纷处置的组织领导,坚持院长接待日制度,设立患者投诉接待室,成立医患纠纷处置领导小组,制订医患纠纷处理预案。高度重视纠纷苗头化解。
五、对进一步缓解医患矛盾、化解纠纷的建议
1、进一步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综合素质。规范医疗行为,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加强医患沟通,消除纠纷隐患,及时化解医患矛盾。
2、成立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组织,健全和完善第三方调解机制,充分发挥第三方调解组织的职能。
3、认真落实《江西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条例》,严格按照条例规定处理医患纠纷事故。在医疗纠纷原因未查明,双方无法达成协议的情况下,必须坚持进行医疗鉴定。
4、依法打击 “医闹”行为,确保医院的正常工作秩序和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使医疗纠纷处理走上法制轨道。
5、深入开展法制教育,增强全社会法制观念。引导公民利用法律手段维权,保护自身权益。
XXX人民医院 XXX年X月X日
第三篇:医患沟通现状分析
医患沟通现状分析
医患沟通现状分析
医患沟通现状分析:防止医闹策略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卫生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的维权意识也日渐增强,广大患者对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因此医患之间的沟通成为提升医疗机构服务质量的重要一环。近几年来,全国各地医患纠纷接连不断,甚至有的上了法庭,或者演变为医闹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疗机构的良好形象。<1>据中华医学会20xx年统计结果显示,70%的医患纠纷是由于沟通不足造成的。因此如何加强医患沟通,如何提高沟通的效果,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虽然我国目前各地医院都比较重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建立了一定医患沟通制度,但是总体来看,沟通的内容不够全面,沟通的方式缺乏创新,沟通技能水平不高,沟通管理不够细致,造成了沟通效果较差;沟通机制远远不能满足患者的需要。因此如何加强医患沟通,如何提高沟通的效果,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对我国医患沟通的现状进行细致分析,归纳医患沟通中的特点与有点,总结其中的缺点与不足,并且提出可行性对策,为广大医疗机构建立和完善医患沟通机制提供有益的帮助和借鉴。
二沟通的涵义及作用
所谓沟通,英文单词为communication,是指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通俗地讲,就是人与人之间或者一个人与一群人之间,通过语言、表情、动作、书面文字、画面介绍等诸多方式进行了双向交流,这种交流的最终目的就是交换信息,增进双方的相互理解,达成一致的意见或者目的。动物世界通过叫声、动作、气味等进行沟通,人类社会的沟通行为更加复杂,更加普遍。战国时期,纵横家苏秦、张仪等为实现个人理想和政治抱负劝服诸侯王实行自己的策略,属于沟通;诸葛亮《隆中对》预测三分天下,说服刘备采纳自己政见,属于沟通;家庭中,母亲与孩子相互拥抱传达爱意,更是一种沟通。可以说,人类社会沟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沟通的形式与方法越来越多,沟通技巧也越来越讲究。沟通包括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语言沟通包括面谈、谈判、劝说等口头语言和信函、公告等书面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一般包括:一表情,比如微笑代表善意;瞪大眼睛表示惊恐或者愤怒;皱眉表示思考或者生气等;二动作,如点头表示同意,摇头表示拒绝。最有效的沟通是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的结合。值得一提的是,现代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发展赋予沟通更多的途径和渠道,利用QQ系统聊天,发送电子邮件,电话短息联系,网站在线留言与解答等都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新的沟通方式。
<2>日本企业家松下幸之助说过:“企业管理过去是沟通,现在是沟通,未来还是沟通。”无论是对于团体管理还是在个体与个体之间,沟通都具有重大意义。一是通过充分的信息交流可以减少误解,使沟通双方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支持;二是能够促进上方的相互合作,把双方的行为和思想凝聚到实现共同目标上来,更容易达到共同的目的,实现互利互惠和双赢的结果;三是良好沟通可以减轻心理压力,解开心里的疑惑,有利于建立和谐人际关系,进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三医患沟通的内涵及意义
所谓医患沟通是指医生与患者、患者家属之间的双向交流,与社会沟通相比,它的范围大大缩小了,一方是医生和医院,另一方的患者和家属。医患沟通在医院管理中具有重大意义。
1医患沟通是防止医疗纠纷发生的重要途径。
近几年来。全国各地医疗纠纷不断,虽然司法机构和卫生机构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是医疗纠纷还是有不断上升到趋势。由于对治疗结果不满意,病人及其家属纠集多人围堵医院门口,干扰医院日常工作;暴力殴打、威胁、辱骂医务人员,借机敲诈勒索医院;在诊疗结束后借口治疗不到位拒绝出院也不缴纳住院费用;病人去世后,患者家属陈尸医院办公室,索要高额赔偿等,诸多行为屡屡见诸报端,轻者导致医患关系的紧张,重者发展成为严重的“医闹”,甚至发生医护人员人身伤害事故,给卫生机构的社会形象带来恶劣影响。<3>仅从来自北京市法院的资料显示,北京医疗纠纷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20xx年北京市法院受理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案将997起,20xx年受理1020起,20xx年受理1540起,再加上第三方调解、医患相互妥协“私了”等未诉讼法院的纠纷数量之大,可想而知。相对于全国众多区域,北京作为国家的首都,人们文化素质普遍较高,法律制度相对健全,医疗纠纷的比例还是比较少的;放眼全国其他地区,每年发生的纠纷数目就相当惊人了。<4>北京大学医学部对三家综合医院的医疗投诉分析表明:20%d 医疗纠纷与医疗技术有关,10%的纠纷与患者家属的恶意取
财有关,70%的纠纷是由于医患沟通不到位造成的,而缺乏与患者沟通的医生更容易成为被告。可见,良好的医患沟通对于减少医疗纠纷具有重大意义。2医患沟通是维护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权的重要方法。我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必须征得患者同意;并将患者病情、医疗风险、医疗措施、收费等内容介绍给患者及其家属。这说明病人有权知晓本人病情,有权选择医疗方案,了解治疗的基本情况。而要保护好患者及其家属的知情同意权,医患之间的当面沟通和书面沟通是最基本的方法。全面、及时、准确的沟通不仅能够让患者及家属明白进行医疗救护的法律程序,而且能够为患者释疑,消除不必要的误会,保护患者人身权和财产权,维护和谐的医患关系。3医患沟通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生、医院与患者、家属是一对相互依赖、相互矛盾的关系,医院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广大患者的信赖与支持,患者的幸福安康也离不开医疗机构和专业医生不懈的努力。建立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医患关系是医院健康发展的保证。而医学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虽然人类在医学领域不断取的新突破,但癌症、风湿病、糖尿病,爱滋病等众多疾病仍然未被解开。在治疗过程中,因为患者身体素质、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存在这个体差异,可以说发生意外在所难免。<5即使在医学高速发展的今天,国内外一致承认的疾病确诊率仅为70%,各种急症抢救的成功率也只在70%至80%。但是众多的患者对医院和医生的期望值过高,很多人认为进入了医院就是进入了“保险柜”,治不好就是医生的过错。因此医患沟通应增进患者及其家属对医疗风险的认知,降低不太实际的期望值,是患者做到知足常乐,增强对医院医生的信任感,提高医院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实现可持续发展。四医患沟通现状分析
(一)我国目前医患沟通的现状特点 1医患沟通引起了卫生医疗行业的普遍重视。良好的医患关系的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各省区卫生管理部门都出台了进一步完善医患沟通制度的意见,各卫生医疗机构纷纷行动起来,建章立制,医患沟通在大大小小的医院和卫生所得到了普遍重视。很多省区卫生厅规定,医院要做好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全过程的医患沟通服务,对于住院患者,沟通次数不得少于4次;医务人员要自觉遵守行为规范,语言文明、态度和蔼、微笑服务,杜绝生、冷、硬、顶、推现象,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医疗卫生服务。<6 中华医学会20xx年抽查结果显示,全国有90%的公办、民办医疗机构建立相应的医患沟通制度,包括很多乡镇卫生所、个体私营医院也建立了相关制度,医患沟通在业内得到普遍重视。2医疗机构都建立了一套医患沟通沟通制度。目前绝大多数医疗机构的医患沟通制度都建立起来,规定了沟通的时间、方式、内容和次数要求等,有的医院对沟通的技巧与态度也做出了要求。总体看来,沟通制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医院服务水平得到了提升,医患关系正向着良性方向发展。3医患沟通的形式较为丰富。多数医院建立了科主任、医疗组长、主治大夫、护理人员等分级沟通机制;对于常见病、多发病、季节性流行感冒等汇集患者及其家属集中沟通;对于出院病人采取电话交流、医患联系卡、上门拜访等形式沟通;做到了当面沟通、书面沟通、电话沟通等方式的综合运用。4医疗机构都在一定程度强调服务态度和沟通技巧。很多医疗机构,尤其的大中型医院,都非常重视服务态度和沟通技巧的;有的单位派出人员专门接受专业沟通培训;有的医院就沟通技能内部开展交流学习活动;更多的机构把沟通技巧写入规章制度,比如北京市胸科医院20xx年沟通制度规定:要善于倾听对方倾诉,要同情患者的病情,要保证患者及其家属的宣泄;要留意沟通对象的教育程度、情绪状态及对沟通的感受;留意沟通对象对病情的认知程度和对交流的期望值;要避免使用刺激对方情绪的语气、捂调、语句等。5沟通时机较为合理。一般的医疗机构都把握住了沟通的五个时机:院前沟通,了解既往病史和现病史,征求患者医疗处置意见;入院时沟通,对疾病的严重程度、检查结果、诊断说明进行介绍;住院3天内沟通,介绍治疗措施和下一步方案,解答患者疑惑;住院期间沟通,变更治疗方案、欠费等交流;出院沟通,总结介绍治疗情况,提出注意事项。总体来看时机较为合理。6医患沟通取得一定成效.医患沟通制度在各地医院的盛行,提高了医院的服务质量,得到了大部分患者的理解与支持,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投诉事件和医疗纠纷,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医患沟通存在问题。1医患沟通不到位。由于医护工作者忙于诊断治疗或者科研工作,具体的工作繁杂琐碎,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患沟通的效果。医患沟通在某些医护人员身上存在不到位的现象。<720xx年5月中华医学会抽查全国67座重点医院结果显示,有62座医院存在不同程度的沟通不到位现象,一些医护工作者对医患沟通并不重视,存在走形式的现象,并警示说:沟通不到位有可能引起新的医患纠纷。2沟通方式缺乏创新。目前医患沟通的方式仅仅限于当面语言沟通、电话沟通,重要沟通事项以书面形式出现并让患者以及家属签字,比如手术前沟通、有创检查以及有风险处置前等。这些方式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最普通的,随着电子信息行业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沟通方式也在发生变化,懂电脑、会上网的新群体伴随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地变成了新患者,新的患者人群越来越年轻化、知识化、信息化,创新沟通方式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3沟通制度不够完善。当前各家医疗机构虽然制定了沟通制度,但是制度不够完善,不够细化,并没有把沟通放到非常重要的位置看待,几乎所有医院都存在重病情沟通轻情感沟通、重医院沟通轻事后沟通的现象。4沟通技巧有待提高。沟通是一门大学问,不仅在医院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是企业管理必须的技能。我国医护工作缺乏专门的沟通的技巧训练,有的人员面临突发事件和意外伤亡不知道如何开口,有的人员不会察言观色,灵活处理出现的问题,还有的人员对患者心理把握不准,不能有的放矢,沟通水平有待于提高。5沟通考核不到位。医院虽然把医患沟通作为提升服务水平的一大内容,但是由于多数沟通属于口头语言类,给考核带来一定的难度,所以很多医院的考核与沟通并没有紧密挂钩,这也是造成沟通不到位的重要原因之一。五医患沟通的建议与对策 1构建大沟通机制。目前的沟通局限于医院沟通、电话拜访和走访询问,这种小范围的沟通效果不佳,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因此构建大沟通机制成为改善医患关系、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一医疗机构要充分重视,把医患沟通放到应有的高度,把其纳入构建温馨、和谐医院的日程管理,在医院文化建设、服务医疗建设、管理制度建设、队伍培训建设渗透医患沟通的内容,强化医患沟通的重要性。二积极营造大沟通的格局,建立相对稳固的医患关系。沟通不能谁来医院看病和谁沟通,谁住院和谁沟通,应当把沟通对象的范围扩大到历史患者、现在患者和未来患者。对于过去曾经在医院治疗的患者,医院应当健全相关的医疗档案,定期沟通,可以召开老患者交流座谈会,开展老患者义务复查活动,既可以了解老患者的康复情况和身体状况,提出相关建议,展示医疗机构的爱心,又可以增进交流,建立稳固的医患关系,树立医院关爱社会、关心新老患者的良好形象,为医院业务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现实生活中,任何人都有可能变成患者,所以医患沟通应当走出医院的围墙,走进社区,走进千家万户,提前与“潜在患者”“未来患者”沟通,真诚赢得人们群众的信任。可以发送给患者免费义诊卡,吸引更多的患者前来就医;可以面向社区,发放免费义诊卡,无偿地为群众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为与更多的“潜在患者”沟通创设便利条件。同时,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等常性患者人群和社区老年人群,要经常组织集体沟通会,时刻关爱他们的健康,随时予以生活饮食指导,发展良好的医患关系。二创新沟通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脑互联网已经深入人们的生活,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沟通工具。互联网信息传输快,承载内容大,信息沟通形式多样,为医患沟通提供了便利。<820xx年6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指出,截至20xx年底,中国网民达3.84亿,成为世界上网民最多的国家;未来五年预计中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互联网的将会和电话、手机一样普及。这为医患电子沟通的实现提供了可能。针对出院病人,可以采用电子邮件、QQ聊天系统进行电子沟通。采用QQ聊天系统沟通不仅可以节省通讯费用,而且大都能留下沟通记录,以备查询、研究之用,实现口头沟通、电子文字沟通、语言沟通的三者合一。此外,为了方便患者更多地了解预防、治疗疾病的信息,医院可以开设“医患沟通博客”,将属于不同科室的患者分门别类,医生介绍相关的注意事项,提出问题,患者可以随时在线留言,并且密切关注医护人员相关温馨提示,利用博客实现医患双方良性互动。目前我国各地医院的医患电子沟通少之又少,存在相当的发展空间,可以大胆尝试。三培训沟通技巧。沟通是一门艺术,与患者沟通的难度相对更大,既需要摸清对方的文化水平、理解接受能力和心理状态,又需要深入浅出,将复杂的医学理论变换成浅显易懂的语言,做到有效沟通。因此,对医护人员的培训非常必要。由于医院是治疗与科研单位,传统的卫生管理非常强调医护工作者的专业技能,非常强调开展技能培训、服务培训和科研能力,往往忽略对沟通技巧的培训。<9北京大学医学部20xx年对全国320名年龄超过50岁的、具有高级职称的医学专家调查认为:凡是知名专家,不单单医术高明,最重要的是善于与患者沟通,善于做患者的思想工作,能够把握患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把工作做到患者及其家属心里,因此患者的满意度普遍较高。所以,对医护人员的沟通培训势在必行。医院亦应将沟通技巧培训纳入提升服务水平的培训体系中,聘请公关专家、经验丰富的学者进行专门培训,同时内部开展专项培训活动,召开沟通经验交流会、观看视频、案例分析等,让医生护士相互学习,切实提高沟通水平。四健全沟通内容与沟通制度。结合大沟通机制的需要,沟通的内容需要增加,沟通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针对社区群众和“潜在患者”,创建一套查体义诊的沟通内容,比如患者的饮食特点咨询、患者经常出现的不良症状、患者日常健康状况、经常感冒发烧否等,帮助其分析,让患者对自身的健康状况有明晰的了解,为检查义诊做好思想准备。针对高血压、糖尿病等顽固症的老患者,医院亦应完善相应的沟通制度,善待老患者,加强服务能力,努力争取老患者的理解与支持。将情感沟通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融入到日常管理制度,使情感交流贯穿于诊疗就医的事前、事中、事后,建立和谐温馨的医患关系。适应电子沟通的新形势,医院也应当将电子沟通作为一种崭新形式以制度方式固定下来,进一步拓宽沟通的渠道,使医患沟通做到与时俱进,满足患者多元化需求。五强化沟通考核。强化考核是保证医患沟通到位的主要手段之一,医疗机构应把沟通效果与过程纳入晋职、升迁、提拔、选优等方面的考核中去,督促广大从业人员重视与患者以及家属的沟通与双向交流,营造善于沟通、习惯交流的沟通文化。同时把与患者的情感沟通与事后沟通,也纳入考核的内容。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一是查看书面沟通记录与电子沟通记录是否完备、科学;二是设立沟通满意度患者投票信箱,将沟通卡分为优、中、差三级,有患者自行判断并投递;三是在住院患者、出院患者中间定期开展沟通评价问卷调查,由医院设立考核事项,由患者填表评价优劣,可以用电子试卷、纸质问卷形式开展,综合各种评价结果,确保考核的客观真实性。结论 总之,医患沟通是医疗机构服务与管理的重要一环,也是以人为本、尊重患者、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基本需要。在人们维权意识和法律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强化医患沟通显得尤为迫切。医疗机构应当结合自身实际,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沟通机制,提高沟通成效,增进与患者群体的相互理解,使医院、患者、社会、医护人员实现多赢局面。)
第四篇:医患关系现状分析
医患关系现状分析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19期
作者:刘虎子
【摘要】目前医患关系紧张,医患矛盾也在逐步升级,本文旨在通过对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进行分析,包括医方因素、患方因素和社会因素,找出矛盾存在的根源,并加以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以化解医患矛盾,解决医患纠纷,改善医患关系紧张的局面,构建和谐社会。【关键词】医患关系
医患纠纷
医患矛盾
近年来,我国医患纠纷频发,双方冲突频繁且部分走向极端化,从正常的医患关系走到言语暴力、肢体冲突甚至发生恶性事件,医患矛盾逐步升级。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发生患者捅死一人、致伤三人事件后,某网站设置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的投票栏结果显示:6161投票人次中有4018人次选择了“高兴”,占到了的65%。据报道,2006年我国内地共发生9831起严重扰乱医疗秩序事件,打伤医务人员5519人,医院财产损失超过两亿元。其他资料也显示我国医患关系正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境地,成为了一种社会问题。
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医方因素,二是患方因素,三是社会因素。
一、医方因素 1.医务人员自身问题
1)人是社会的人,人在社会上生存,必须要有经济作为支撑,没钱是不能生存下去的,各个行业中都有人在“逐利”,医务人员也是人,所以存在个别医务人
员有“逐利”现象,所以存在“乱开药、乱检查、过度医疗”等问题,导致患方认为医务人员是为了经济利益给自己看病,一旦结果不好,势必酿成纠纷。2)医疗信息不对等,医务人员都是受过多年医学教育,见过很多的疾病和患者,而患方可能仅仅是因为有了本次的患病经历,才来就医,才来和医务人员打交道。对双方来讲,都是陌生人,是因为疾病把双方联系在一起,如果没有疾病,双方可能永远不会有交集,所以只有对疾病的认识达成共识,才能建立互信关系。而个别医务人员在与患方沟通中没有做到充分的告知、沟通,导致患方未能从医方获得足够的关于自身疾病的资料,而是通过其他渠道,如熟人(可能是医务人员)、网络等,这样获得的知识往往是片面的,一旦与医务人员的解释有出入,势必增加对医方的不信任,处处提防。
3)患者首先是人,其次才是“病”人,医学模式已经从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了,一个疾病的救治,除了医疗干预外,心理干预也尤为重要。患者从一个正常的社会人变成了一名需要仪器检查、药物甚至手术治疗的患者,而患者家属则从一个正常的社会人变成了一名陪侍人,脱离了原来工作岗位,每天在医院跑来跑去,取结果、取药、买饭、喂饭,还得承担各种各样的风险签字义务,心态会有很大的变化,此时,医务人员如果对患方人文关怀不够,不能通过及时有效地沟通、安慰、安抚来化解心理“心理”危机,如果再有言行不慎,无异于火上浇油,引发危机。4)医务人员首先是人,其次才是医务人员,是人就会犯错误,但是由于医务人员面对的是活生生的生命,所以他们的错误被视为“零容忍”,就是说一点错误都不能犯。一点点的错误对患者来讲可能就是致残、致死的通知书,也是医患纠纷的导火索。【精欧医管专业提供最具互动价值的医患沟通培训】
2.医学本身局限性和风险性问题
医学是个不完善的学科,它永远跟在疾病的身后,注定了它的滞后,注定了它的局限和由之而来的风险。医学就是一把双刃剑,在治病的同时又造成新的损伤、副作用乃至于死亡,但是人们往往忽略了这个道理。医学研究的是复杂的、存在许多未知信息的人, 而每个人的个体差异很大,经常会出现不可预料的结果。
医学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一个医生的成长过程也是不断充实,日趋全面的过程,可是人们却要医生成为完人,不能出错。作为医生,面对了大多数人的生老病死,他们更知道生命的价值。自然规律注定死亡是必然的,不可抗拒的,但是患者把不想死亡的希望或者说是重担压在了医生身上,这就就需要医生做 “逆天而行的事情”,这肯定是不可能的。
二、患方因素 1.维权意识增强
随着社会的进步,法制的进一步健全,信息化的推进,患者的维权意识在不断加强,当他们认为自己权益受到损害时,就会积极维权,保护自身的各项权益,但是由于各种因素所致,他们维权的手段不是法律武器,而是采取极端的或是原始的方法,形成各种各样的不良事件。2.“仇富”心理
中国人几千年都在追求的“等贵贱,均贫富”,当有些人把自己的财富张扬于世时,人们对他们会出现以仇视为主的复杂心态。现在,患方从各种渠道获得的信息都是医院有钱、医生富有,更何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价上涨,各种费用,包括住院费、检查费、药费等都在增长,患者,尤其是危重患者,在医院必定会
花费一笔不菲的费用,更加剧了“医院有钱、医生富有”的观念。在患方眼中,医方就是他们眼中的那个“富”,对财富的眼红是一种心态的存在,只是人们往往会自觉地找到平衡这种心态的理由。而在医患关系中,一旦医方出现问题,“贫富差距”、“均贫富”的思想就会冒出来,患方就会出来要钱。曾经有一起纠纷,患者家属就说:“你们医院那么有钱,就是你们没问题,给我们一点能咋地?” 3.求财心理
现在社会上老人倒了,路人怕被讹诈,不敢搀扶,导致延误救治,甚至死亡。这是过去人们举手之劳的事情,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答案是:个别人心理扭曲,为求钱财,不择手段。“我知道你们医院没有错误,但是就得给我点钱。“医”生没错,我不找他,就找医院。“要的少了,当时应当多要点。”“就给了这点钱,亏”大了。”多么不合逻辑,多么荒谬,但是这就是事实。
原先多数纠纷患方都是要讨个说法,医方也往往是对患方做出解释,最多给予当事医务人员行政和经济处罚了事,而现在,患方多数不拿到经济赔偿决不罢休。通过辱骂、动手打人、设灵堂、放哀乐、聚众闹事甚至砍杀等手段。有的人陈尸医院,以刚刚死去的亲人为筹码,给医方施加压力,“我知道,一旦拉走就要不下钱了。“我们老家有个人在医院死了,就给了十万。””将悲痛化成了“要钱”的力量,此时,求财压倒了亲情,索赔占了上风。先不说医院有无过错,患方此种做法实在是可悲,我们的孝道在此荡然无存。
三、社会因素
1.媒体宣传偏差,负面报道导向
大量针对某个行业、某个人群报道负面新闻,会使民众对这个行业、人群失去信心,甚至仇视。负面新闻信息的破坏、瓦解、煽情功能非同一般。有的节目
内容,不是你家着火,就是他家撞车,要么兄弟反目,要么夫妻成仇,均是负面新闻,但是收视率很高。
近年来,关于医疗行业的负面新闻屡见报端,主要原因是媒体也需要生存,负面报道更能吸引读者眼球,更能引起轰动效应,媒体在事件中无形中起到了炒作的作用,有的媒体不尊重医疗卫生规律,妄下结论,给公众造成错觉,使得公众认知出现了偏差、失实。另外,有少数媒体为求利益,甚至出现虚假报道。
医疗事件负面报道强劲的冲击力和影响力已经导致民众对医疗行业的对立,甚至是敌对,不然就不会出现前面提到的65%。2.处置力度不够,做“坏人”成本较低
现在虽然出台了多项规定来合理处置医患纠纷,但是由于个别部门在具体操作时处理不当,想采取息事宁人的方法,但往往是只站在患方角度出发,而对医方考虑较少,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患方的“气焰”,反而不利于事情的解决。
患方在采取的不理智行为对医院的正常秩序和声誉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害,但是医院在事后得不到弥补,患方也往往得不到追究。长此以往,患方宁愿做“坏人”,因为他的成本低,一旦闹事成功,就会得到数目不菲的补偿、赔偿,大闹大赔,小闹小赔,不闹不赔,而即使最后患方“无功而返”,也往往只要不十分“出格”,就不用担心被追究。
3.“医闹”队伍形成,专业人员指点
随着医患纠纷的增加,“医闹”作为一种奇怪、扭曲的行业也出现在我们面前。“医闹”并不是患者本人或家属,而是借炒作医患纠纷进行商业运作获利的第三方,他们受雇于患方,采取各种方法,以严重妨碍医疗秩序、扩大事态、给医院造成负面影响的形式给医院施加压力,从中牟利。他们往往是医患矛盾的导火索,许多医院的院门口,尤其是太平间门口,活动着一些人,他们一见到有人哭诉,便会上前打听,挑起患者家属怨气,从中渔利。他们是社会的阴暗面,是社会不稳定因素之一。
据说,“医闹”分为承包制和提成制,承包制就是患方的期望值以上的部分归“医闹”所有,提成制就是在所获得的金额中提成。“医闹”也在不断地专业化,有如此为生的群落存在,医患纠纷何尝不越演越烈呢? 4.补偿机制不足
好多纠纷患者家庭都比较贫困,借钱来医院看病,不管病情如何,期望值很高。一旦出现不好的结果,往往不为患方所接受,其实由于医学的局限性,这种结局是在所难免的。
从处理纠纷中可以发现,部分患者家属其实他们心里很清楚患者的出路,他们并不是接受不了患者死亡的结局,而是接受不了人财两空的后果,“投入”未获得“产出”,钱花了,人没了,对于许多家庭来讲,即使医保、新农合等给了相关补偿,结果还是已经倾家荡产,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没有出路,只好抓住医院,能得一点是一点。
“我没有钱了,你们说咋办?”振振有词,医院能咋办?治呗。治好了还好说,治不好麻烦就更多了。有一起纠纷,患者车祸入院,肇事方逃逸,患者家属把患者扔到医院,扬长而去,结果医院垫资将患者救治成功,这时候家属来了,说效果不好,向医院索赔,此种行径,于理何容。
不管我们愿不愿意面对,医患矛盾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2009年全国医疗机构(不包括村卫生所)接诊36亿人次,近年来更是不断增加,这就意味着全国平均每人要到医疗机构3-4次,如此庞大的人群中如果有65%的人对
医疗机构不满意,那会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既然是社会问题,那就不是一方所能解决,而是医患双方以及全社会应当齐心协力,才能从根本上缓解,甚至是杜绝医患纠纷。在许多国家,也会出现医患纠纷,但是在纠纷发生后,患方不会找医院,而是直接去找第三方合情、合理、合法地来解决。【精欧医管专业提供最具互动价值的医患沟通培训】
要想解决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现状,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医务人员要自律,不断提高业务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水平,做好向患方告知、与患方沟通的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化解纠纷。
其次,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荣辱观教育,缓解医患双方的对立情绪,树立医学事业的神圣感和崇高感,提高医务人员的社会地位,不要再将医患矛盾这一正常社会现象歪曲和夸大。
最后,要加大对此类事件的处置力度,多部门(医疗、公安、民政、保险、媒体等)协作,最好是能成立一个相关机构进行联动,做到及时合理地处理,从而有效地将纠纷化解在萌芽之中,构建和谐社会。
第五篇:医患关系现状分析
医患关系现状分析
2010-09-19 09:22:03 责任编辑:海峡医界网主编 来源: 浏览次数:19565
近年来,医患关系颇为紧张,患方敲诈、辱骂、殴打医务人员,围攻医院,有甚者故意将医务人员致残、致死„„一幕幕暴力恶性事件在全国频频“上演”,性质极其恶劣,如何改善医患关系,维护医疗服务行业秩序,已不仅仅是卫生部门的责任,而是全民的责任,因为医患关系是社会问题,需要全民群策群力!笔者现就医患关系的现状及应对措施浅析如下。现状分析
1.1 院方因素
1.1.1 医疗活动商业化,部分医疗行为畸形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医疗活动具有商业色彩。某些医疗机构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与社会效益背道而驰。医疗活动中部分医疗工作者丧失了职业操守,价值取向发生偏差,最终被金、权所俘虏。药品制造商和经销商为医务人员追求“高效益”起了催化剂的作用。医药挂钩、开单提成成了部分医院获得利润的“工具”,于是党风廉政建设,行风整改、反腐败活动,警钟长鸣!
1.1.2 医疗活动中将病人“物化”,治疗机械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医疗器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无疑带动了医学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病人的痛苦,然而,部分医疗工作者在诊治过程中,注重仪器检查,没有耐心倾听病人的主诉,治疗机械,治疗过程像流水线一样“呆板”,没有“因人而异”,对症下药。仪器是医疗活动的辅助手段,有着重要的医学价值,而绝非起决定性作用。
1.1.3 医务人员部分缺乏人文素养,没有换位思考 在高风险、高压力的工作环境中,部分医务人员对工作失去了热情,他们对工作消极,对病患态度冷淡,语言生硬,没有耐心,缺乏换位思考,面对忍受疾病折磨的患者,没有将心比心,而是熟视无睹,司空见惯。
1.1.4 漠视病人的权利 病人作为社会的特殊人群,其在心理、生理上相对脆弱,此时的他们更需要关心与理解,更需要得到尊重。医患关系的紧张,一部分来自医务人员在从事医疗活动中,缺乏对病人的疾病认知权、知情同意权、隐私权等权利的尊重,漠视了这些权利的存在。
1.1.5 医疗技术差,违规操作 我国在医疗领域,已经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仍然与国外存在着差距。国内的医疗水平更是参差不齐,加之一些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没有按照医疗常规做事,造成患者的不信任,对医患关系僵化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1.2 患方因素
1.2.1 医患关系物化 由于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医院也逐渐由“福利”型机构转变为向社会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的特殊经营者,广大患者也从原来的享受福利到现在的出钱买健康买服务[2]。既然花了钱,肯定是要把病看好的,“等价交换”,在大多数老百姓的思想中根深蒂固,看病也不例外。
1.2.2 患者维权意识增强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法律知识渗透到各个领域,维权意识更是在广大的患者们的心中生根发芽,用法律知识来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早已在中国大地上开花结果,在医疗活动中,当患者的切身利益受到伤害时,患者便会拿起“法律武器”来扞卫自己的权利。
1.3 医学因素
现代医学的发展,人类已经攻克了许多医学难题,受益于人类本身。然而在充满未知数和变数的医疗领域,还有许多疑问等待着医学精英去探讨。医学领域还有很多盲区,人体生理、病理的复杂性、多样性和个体差异性,决定了现代医学总是在不断探索中发展,在很多情况下,疾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只是一个总体概率,医方难以向患者传递足够的、准确的医学信息[3]。被称为“超级癌症”和“世纪瘟疫” 的“艾滋病”,至今国际医学界还没有防治的有效药和疗法,在非洲大陆又出现了更加神秘、令人毛骨悚然的“埃博拉”瘟疫。
1.4 社会因素
1.4.1 医疗体制不健全 高风险,低收入,使部分医务工作者工作重心发生偏移,淡化了对病人的服务质量。医药市场的混乱,医院管理的松懈,使部分医务工作者收受商业贿赂,影响了医务人员的形象。商业贿赂为医务人员追求经济高效益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使得医学技术的生命伦理价值发生畸变,医务工作失去人文关怀的道义方向,医患关系的情感距离拉大。
1.4.2 社会舆论的偏激报道 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特点的新闻信息媒体系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非常重要的舆论导向作用,然而部分媒体为了吸引大众眼球,获取暴利,有悖于职业操守,违背事实,对“医患纠纷”进行片面报道,“升华”矛盾,将患者与医务人员置于对立位置,使医患关系恶化。
1.4.3 医患信息的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asymmetric information)指信息在相互对应的经济个体之间呈不均匀、不对称的分布状态,即有些人对关于某些事情的信息比另外一些人掌握得多一些。医患信息的不对称,在现实生活中显得尤为突出。医方有着专业的医学理论知识,丰富的临床经验,而患方对医疗知识知之甚少或一知半解,在医生没有做好告之义务,而治疗又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时,患者便会产生敌对情绪。
医患关系应对措施应对措施
2.1 尊重科学,以人为本
医学是一门探究性很强的学科,充满着无数的未知数和变数,不是一成不变的等式,面对疾病,医务人员和患者都必须以事实为依据,尊重科学,依靠科学。医务工作者在诊断治疗疾病时,应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而患者则不应“讳疾忌医”,应该将病情全面的告之医生,以便使医生对病情全面了解,进行更有效的治疗。面对医患关系中的信息不对称现状,医患之间应当共同努力,加强理解和沟通,努力缓解信息不对称现象。新医改中提出,医疗卫生机构及机关、学校、社区、企业等要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加强健康、医药卫生知识的传播,努力缓解信息不对称现象。在医疗活动中,医务人员还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注重自身人文素质的培养,尊重病人的权利,尊重生命的尊严,履行自己的责任与义务,使患者得到尊重,而患者也应对医方信任。医患关系,是一种配合与合作的关系,它建立在患者对医生的信赖和对生命健康的渴望基础上,只有彼此沟通理解、相互信任,医患双方才能共同参与诊疗活动,共同完成对疾病的诊疗过程。只有有效地医患沟通才能真正体现医学的整体意义和完整价值,实现医学事实与医学价值、医学知识和人性目的的和谐统一,形成良好的医患氛围。和谐的执医环境,相互信任的医患关系,有利于医务人员更好地治疗疾病,攻克医学上的疑难杂症,更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医改中强调,优化医
务人员执业环境和条件,保护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调动医务人员改善服务和提高效率的积极性。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医学科学、尊重医疗卫生工作者、尊重患者的良好风气。
2.2 健全医疗体制,加强医德医风建设
医疗市场的正常运行,必须有健全的医疗体制为准绳。医改中指出,建立基本药物的生产供应保障体系,基本药物实行公开招标采购,统一配送,减少中间环节,保障群众基本用药。国家制定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规范药品采购,坚决治理医药购销中的商业贿赂。加强医德医风建设。重视医务人员人文素养培养和职业素质教育,大力弘扬救死扶伤精神。
2.3 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心理素质
医疗行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作为医务工作者,要熟练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术操作,不断更新医学知识储备,摄取法律等多方面的知识,能融会贯通,还要有较强的心理素质,以应对临床上出现的各种变故。医改提出,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医药卫生科技创新机制和人才保障机制。把医药卫生科技创新作为国家科技发展的重点,努力攻克医药科技难关,为人民群众健康提供技术保障。广泛开展国际卫生科技合作交流,加强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医学教育投入,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社区的高等医学本专科教育,采取定向免费培养等多种方式,为贫困地区农村培养实用的医疗卫生人才。
2.4 发挥社会舆论的积极作用
新闻信息媒体起着舆论导向作用,具有广泛性和透明性,也具有号召力,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因为如此,媒体更应本着“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进行报道。医改中还强调,加强宣传,正确引导。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需要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理解、支持和参与。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广泛宣传改革的重大意义和主要政策措施,积极引导社会预期,增强群众信心,使这项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重大改革深入人心,为深化改革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2.5 普及医疗责任保险
医疗责任保险制度是由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向商业保险机构购买医疗责任保险,在发生保险范围内的医疗损害时,依法由保险公司赔偿的制度。医学是一门探究性学科,有着无数的不
可知,对于从事医疗卫生行业的医务工作者来说,将风险分散,减少医疗机构的风险,普及医疗责任保险已是大势所趋。医改中提出,完善医疗执业保险,开展医务社会工作,完善医疗纠纷处理机制,增进医患沟通。台湾享誉30年的以道德教育为本的“忠信高级工商学校”校长高震东曾说过,“天下兴亡,我的责任”,而我现在要说“医院兴亡,我的责任”。医患关系的改善,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我们应该群策群力,为改善医患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献良计。新医改的提出,无疑对改善医患关系,促进和谐社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引航作用,它给予医疗领域新的发展方向,新的契机,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