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扶贫感悟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3 18:48: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扶贫感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扶贫感悟》。

第一篇:教育扶贫感悟

教育扶贫感悟

2017年9月23日,一个普通的秋分日,但对于我这个刚步入教育行业的新老师来说,却是如此记忆深刻,也让我感触颇深。

在这样一个微凉的天气下,我们一行人驾车去往学生家里进行家访,这也是我第一次家访,想要去看看我的学生有一个什么样的家庭环境。山路蜿蜒,所以行驶速度并不快,我们一边聊天一边欣赏着窗外的风景,心情似乎也随风飘荡。一路欢笑,不知不觉也就到了。从下车步行半小时后进入他家门的那一刻,大家高昂的情绪好像随着脚步一起停驻了。这便是我家访中印象最深、感触最大的一个,这名学生就是七(1)班56人大集体中的一个。

房子很破旧,一间土质的石板房,屋里也就简单的摆置了桌凳;孩子很害羞,在与各位老师打了招呼之后便一直躲在房间里不出来,直到他的爷爷让他给老师们倒水喝,我们才一次看到他害羞的而脸庞。爷爷看起来身体还算硬朗,与老师交谈之后,我们才了解到:孩子在一岁的时候爸爸就去世了,妈妈便改嫁了,近两年也不再和孩子联系,于是他便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到现在。听到这里,我们在座的每个老师都沉默了……爷爷在讲述这些的时候他悄悄回避了,我知道他忍不得再听到这些,再也不忍得再让更多人知道他的不幸。庆幸的是,爷爷奶奶总归是爱他的,给他的都是家里能拿得出的最好的。

确实,他的生活并不像其他学生家里那么殷实富裕,但是,我并不觉得他物质生活上有多么的匮乏,也并不觉得他得到的爱多么匮乏,只是觉得他所得到的爱应该更加完整。12岁的年龄,多么适合撒娇的年龄;12岁的年龄,是多么无忧无虑的年龄,而他缺少的太多。我无法想象到他有多少个孤独无助的时刻需要爸妈陪在身边,哪怕是一句鼓励的话;有多少次泪水浸湿枕头,又在梦乡与他们相聚;又有多少次看着别的同学牵着爸妈的手从他身边经过,却只能投去羡慕的眼神……他的一切我无法感同身受,他心理上的伤痛已经盖过了身体的劳累。每周五放学都需要步行五六个小时才能到家,周末还要帮着家里做农活,但似乎是因为在这样的环境下,他显得更加成熟稳重。

就这样的一个孩子,映射出无数这样的境遇中的孩子,渺小的一个个体,原本以为只有在电视里出现的,但没想到的是当了老师之后,我的学生就是这个样子,一时间,心情难以平复。以前看见过一句话“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这个孩子虽然谈不上不幸,但是生活也算得上不易。

作为他的老师,我需要理解他、了解他、关爱他,生活上力所能及帮助他,学习上我应该有一定的帮扶计划:

1、情感关怀。培养他的健康心理,让他走出家庭破碎以及家庭贫困的阴影。由于家庭原因,孩子会有自卑心理,在老师这个身份的前提下,做他的姐姐甚至是母亲,多找他谈心,解决生活、情感上的一些困难,让他感受到缺少的亲情与温暖,给予他精神上的慰藉和动力,使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

2、生活帮助。学生的生活费用其实很低,我可以为他买资料书、买作业本、笔等学习用品,让他不因为缺少学习用品而落下成绩,使他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3、学习辅导。对他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制定阶段性的、有针对性的帮扶计划,明确阶段效果,帮助解决学习上的困难,使其进步。培养主动学习、勤学好问的精神,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帮助他掌握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

通过这次家访,我也更深刻的懂得了感恩,感恩我有一个完整而幸福的家;感恩有人倾听我的委屈与伤心并给予我安慰;感恩自己有这样一份高幸福感的职业,我会通过自己的行动,让我所帮扶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进步,我也在这条路上一起进步。

何玉婷

第二篇:扶贫感悟

借“精准扶贫”看农村

2016年4月10日,我们利用双休时间再次因为“扶贫”走进农村。繁杂的数据统计,崎岖的盘山公路,开始让我们一些瘦弱的女教师不免有退缩和畏难情绪,但当入户全部结束后,我们却没有了疲惫,没有了埋怨,有的全是感慨。

农村贫困新概念之一——老弱病残

我和同事共走访十家,走访之前在村委统计信息上了解到的致贫原因大致有三类:因病,因学,因残。简单几个字让我们读不懂“精准扶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只有行走在山间,探访到家中才真切感受到习主席的英明决策,才体会到“贫困乡亲”的举步维艰。

谭老已近六十花甲,但却在村里是一把好手,修公路,参农保,他是宣传员,也是调解员;学技术,搞品改,他是先行者,也是示范户;就连这次我们进村入户,他也是接到电话,就立马来到村头迎接我们,并一直给我们当向导。就是这样一个勤奋好学,豁达明理的老人,他却也是我们扶贫的对象之一,因为他是一个病人,他还有病老婆和病孙子。09年他被查出咽喉癌,据他回忆,对于他的病情,武汉,宜昌专家会诊花了四个半小时给他作CT检查,会诊费用高达8500元钱,确诊后手术治疗,现在处于维持期。陪伴我们走了三个小时的路,我的腿都痛了,他却一直一瘸一拐,因为他的双腿膝盖里长了“骨刺”,也必须手术治疗,已经联系好医生,让他备好七万元钱去手术,现在正是春耕忙种时节,他舍不得这大好时光,执意等秋收后再去,说耽误几天不着急。从谭老的介绍中得知,我们见到他的情况不是最糟糕的,在他的介绍下,我们来到另一家,老人正弯腰在地下寻找着什么,我和他打招呼,他嘴里应着,却没有转过脸来,走近才发现他双眼失明,想摸到地下的水管洗手,我赶忙帮他拾起递到他手中,常人多么简单的一件事,可在他这儿就要摸索半天。走近屋,他却忙不迭的吩咐老伴泡茶倒水,老伴体型略胖,一看便知是善良人家,做起事来却是慢吞吞,原来患有心脏病和高血压,做事急不得,快不得。这样两个老人能从田间地头刨出多大个来头呢,一年医药费就靠种点苞谷,喂几头猪。

让人不忍心细看的是这家床前放着双拐,人却常年躺在床上,大小便失禁的中年妇女,曾经她是家里的顶梁柱,虽是女儿,因为是独生女,所以被招在家照顾父母双亲,几年前,丈夫因病而亡,已近中年,能干的她只能再将就找一外地人再嫁,现在老公年龄不仅大很多,且做事迟缓,大脑也是个不怎么灵光之人,一天弯腰驼背,浑浑噩噩过日子。在了解记录他的情况时,女人眼里满是泪花,能干要强的她要不是车祸,她也一定会把家里打理得亮亮堂堂,把自己收拾得漂漂亮亮。可无情的病灾只能让她的后半生在板床上接受别人的怜悯。我想,她的内心会比我更难过,所以我都不忍心多看她一眼,也不想多说一句安慰的话。

其他贫困户也都有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故事,但都一样因为各种疾病让他们精神痛苦,行动不便,经济拮据。但我却有一丝庆幸,这些贫困却不是因为懒惰,无知,更重要的是他们的精神不贫困,相反却非常富足。

农村贫困新概念之二——精神富有

再说谭老,他跟我们讲起他的病情时,反复强调的一句话就是:我也不怕死,能做一天事,我就做一天事。如今的他,有几百棵柑橘树,还跟随县的考察团到外地参观学习,为了让儿子一家在外创业,老两口风雨无阻的带孙子在老家上幼儿园。跟他相处的整个时间段里,他都是笑容满面,精神抖擞。结束后从山上下来时,他一直陪我们走到没有岔路的地方才停下来,但仍然坐在田坎边望着我们下山。从他身上,我看到的不是贫穷,而是激情,快乐。

农村贫困新概念之三——感恩永驻

话说这么多贫困户,只有几家土坯房,这也是村里即将列入整改对象。其余房屋全是屋内吊顶,外面刷白,统一做了房檐。问及村民才得知,这是扶贫攻艰办的“房屋改造”工程,一老爷爷说,这搞了蛮好哦,屋里格外亮堂,住在里面精神都好些,感谢党的政策好。

我问他,家里不是经济有些困难,但电视,冰箱都齐全着呢?他们都说这是沾国家的光,买个太阳能自己只要出一千多块钱,少好几千,怎么不挣点钱买一个享受哈呢。据了解,现在的惠农政策很多很多,什么“天保”工程,“良种补贴”,各类“家电下乡”,让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优惠。特别是对于患病的乡亲们,各种医疗保险,是人人必买。一奶奶说,每年要住院,大病救助,二次报销等政策帮了我的忙,不然,我真活不到今天。政策好,乡亲们也实在,口口声声是感谢,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感谢帮助他们的好心人。每到一户,听说我们是实验中学的老师,早就知道我们跟他们是一对一帮扶对象,格外亲切,很理解的说我们辛苦,工资也不高,还要想着他们,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从最后一家走出来时,瘦削的老人恋恋不舍的送走我们时,说:“对不起,我们生病了,也拉了你们的后腿。”他满脸的愧疚,倒让我脸红。精准扶贫后,这几天我脑海里老是乡亲们病痛的样子,心疼不已,但他们的感恩,他们的坚韧,他们的自信,却是给我精神上另一种“扶贫”,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积极,乐观,向上,才是最主要的。

第三篇:扶贫工作感悟

扶贫工作感悟7篇

【篇一】

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好队伍是关键。笔者认为要不断强化党建引领,打好建强组织、育好队伍、抓实考评三大组合拳,全面提升基层党组力、干部队伍战斗力、农村党员带动力,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一是建强组织,筑牢“桥头堡”。

所谓“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党建工作不等于脱贫工作,但抓好党建工作可以推进和带动脱贫工作,所以只有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才能真正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和强大力量。基层党组织作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桥头堡”,还须创新方式,突出政治建设。比如要依托主题党日、“三会一课”主题教育等为载体,强化政治学习,提升政治素养,始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根本遵循,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好党中央的决策部署。

二是育好队伍,夯实“生力军”。

任何工作的开展好坏都离不开人的因素,在脱贫攻坚关键环节,发挥好组织部门职能优势,着力队伍建设,为各村锻造一支“永不撤走”的脱贫攻坚“生力军”。育好本土队伍夯实根基是关键,以“轮训+结果运用”为载体,制定脱贫攻坚力量教育培训专项计划,分层分类组织开展村党组织书记、村级后备干部、优秀农民工和农民工党员等各类培训,才能为脱贫攻坚培养一支永不撤走的工作队。

三是抓实考评,打造“助推器”。

只有压实扶贫领域党建责任,牢固树立“以党建促扶贫,以扶贫成效检验党建实绩”的工作导向,将脱贫攻坚工作任务纳入

村“两委”负责人履职承诺,层层压实责任,才能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通过分片区划分联片领导督导,小组下沉各村开展工作督查,采取面对面问、实打实看、硬碰硬查、背靠背访的方式,更准确地掌握驻村工作队的履职情况。

【篇二】

中央组织部3月30日在京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对组织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入推进抓党建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作出具体安排。(共产党员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越到最后越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陈希强调,要深入推进抓党建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抓党建是抓“牛鼻子”,也是抓“关键少数”,更是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先锋模范作用的有力抓手。下好抓党建“先手棋”,就是要调动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在脱贫攻坚一线建功立业,尽早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

突出党建引领,再拧紧思想阀门。党建引领的核心在于思想武装。党中央提出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发,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任务难度增加,必须牢牢抓住党建“牛鼻子”,着眼实战加强脱贫攻坚干部培训,增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能力,拧紧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思想意识和思想决心,尽早再动员、再部署,进一步推动各级党员干部冲在一线、英勇奋斗,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坚强思想保证。

夯实党建基础,再筑牢脱贫战线。脱贫攻坚任务能否高质量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要聚焦脱贫攻坚目标,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加强党建基础,适应新形势,运用新技术,切实把脱贫攻坚“战线”筑牢,把脱贫攻坚“精准”做实,把党员干部调动起来。脱贫攻坚要运用“网格化”新型管理手段,通过实现基层党组织全面覆盖和全面过硬,推动脱贫攻坚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网格兜底。实施网格全面覆盖,按照“街巷定界、无缝覆盖、方便管理”的原则,将基层行政村优化划分成若干网格,并将辖区内贫困户、党员户等归入相应网格,实现精细化精准化动态管理;实施党组织全面过硬,持续抓好软弱涣散贫困村党组织整顿工作,进一步向下延伸组织体系,推动第一书记

和驻村工作队下沉到网格一线、充分发挥作用,真正激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压实党建责任,再加力担当作为。管党治党的责任是最根本的政治责任。基层党组织书记作为党的建设“一线总指挥”,必须把落实党建责任作为职责所在、使命所系,在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中下功夫、见真章。基层党组织要坚持把脱贫攻坚纳入党建述职考评的重要内容,纳入重点工作督导考评项目,作为2020年必须啃掉的硬任务。聚焦脱贫攻坚的痛点、堵点、难点,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层层有责、人人负责、环环相扣、失职问责的责任体系,打通连接贫困户的“最后一公里”和“最后一米”,精准科学实现脱贫,确保一个都不能少。组织部门要抓党建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重视在脱贫攻坚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对不担当不作为的,要严肃批评教育、坚决纠正,情节严重的给予处理。

【篇三】

人勤春早,行走乡村,一派忙碌景象。4月15日,中央组织部召开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推进会,强调要扎实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恰逢疫情影响,各项工作任务更重了、困难更多了、要求更高了,但这并没有阻挡党员干部前进的步伐,大家化压力为动力,朝着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推动基层党建工作提质

增效的目标按下“快进键”。

不留退路,赢得出路。人只有避无可避退无可退,才能找到出路。脱贫攻坚的总攻冲锋号已吹响,必须如期实现,党员干部要摆正心态、痛下决心、不给自己留退路。要坚定坚决扛起主要责任,自觉当好脱贫攻坚的前线指挥部,充分发挥带头作用。要树牢“谁家孩子谁家抱,谁家问题谁负责”的责任意识,在政策扶持、资金倾斜、用地预审、项目引进、信息技术服务、集体资产盘活、乡村旅游等方面尽职尽责、尽心尽力。要敢于担当、高度重视,切实增强先锋模范意识,提振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精气神,主动冲在一线,勇于“涉险滩”“啃硬骨头”。

把脉要准,底子要清。把脉把脉,就是要摸清底子,才能确保下手快准狠。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弄清楚问题所在,如何弄清楚问题所在?“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党员干部要抓紧开展农村集体“三资”摸排行动,逐村摸清情况,加强分析研判,对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等方面进行全面梳理。要对各镇村开展“全面体检”和“问诊把脉”,从而摸准脱贫攻坚过程中发展不平衡、自主发展能力不强的问题根源,摸全各镇村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过程中遇到的阻碍和相应的需求,一个也不放过,只有摸清底子才能找准路子。

找准路子,扎下身子。方向不对、努力白费,找准路子是第一步。党员干部既要找准近路,立足实际,因村制宜、发挥特色、突出优势,走出一条真正适合本村的村财增收路子。也要找准远路,加强对镇村的指导,发展好“多型经济”,通过资本运作、金融投资、项目带动、资产运营、资源开发等多种方式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不断增强自身“造血”功能。还要充分发挥钉钉子精神,实打实硬碰硬,以细之又细的“绣花功夫”亲力亲为。要通过办实事、做好事凝聚群众,打造党群服务中心等村级治理服务“一站式”平台,利用它推动群众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双丰收。

“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各位党员干部务必要以强烈的紧迫感与使命感,在抓党建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上争分夺秒、响鼓重锤,多想好办法、多下实功夫,弱鸟先飞,拔掉“穷”根!

【篇四】

PS可以美化图片,深得许多爱美人士的喜欢,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如果一味沉迷P图,P到失真就不好了。扶贫工作要务实开展,结果必须要真实,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要向历史和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真实的答卷,只有真实才能经得起历史的考验,才能在人民的“火眼金睛”下不现形。脱贫攻坚越到最后越是要慎终如始,扎实开展工作,切忌动歪脑筋,不要妄图走捷径,要正视成绩,不要过度美化,不要粉饰太平。

问题不能“遮”。脱贫攻坚越到最后关头,党员干部越要直面问题,不能因为大考将至就变得胆小怕事,更不能有蒙混过关的想法。受疫情影响,许多贫困户的产业发展和务工就业受到了影响,这是我们需要解决的当务之急;贫困户的感恩奋进意识强不强,是否具备“既然党的政策好,就要努力向前跑”的意识,是我们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贫困户是否已经具备造血致富的能力,是否已经有了一定的抗风险能力,这是需要我们研判与跟踪的问题。遮盖不能解决问题,只会让问题越积越多,只有正视问题,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措施不能“抠”。我们有部分干部制定政策前缺乏切实的调查研究,没有因地制宜,而是用“抠图”的方式直接把外地的先进经验照搬过来,这样不考虑实际的生搬硬套,会导致政策落地“水土不服”。扶贫政策的好与坏,直接影响脱贫攻坚战的成败,好政策要因地制宜,只有深入一线调查研究,科学研判分析,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建议,在此基础上借鉴一些外地的先进经验,出台符合本地实际的扶贫政策,不要本末倒置,直接生搬硬套。

成效不能“修”。修图可以美化图片,有很多人习惯发朋友圈前要把图片“修一修”。我们有部分党员干部存在错误的政绩观,一个起步不久的扶贫产业,成效不是很突出,用“局部拉伸”的方式“修”一下,立马变得“高大上”,成效满满;一项中规中矩的扶贫政策,用一下“美白滤镜”,立马变得光鲜亮丽。脱贫攻坚必须求真求实,我们的党员干部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中,一五一十地反映真实情况,做到不虚夸、讲实际、求实效。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任何虚假美化都逃不过群众的“火眼金睛”。只有工作务实、过程扎实、结果真实,脱贫攻坚才能真正取得实效,才能真正交上让群众满意的答卷。

【篇五】

眼下,如期脱贫的号角吹得越来越响。越到紧要工作关头,越需要各级凝心聚力、众志成城。关键是突出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只争朝夕、全身投入,以更加坚强的意志和更加务实的作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状态比位置重要。脱贫“冲刺”的关键时期,挑战错综复杂,脱贫干部精神抖擞的干事状态,比任何一个和一个阶段更加弥足珍贵。就像足球赛场上,越是快到“临门一脚”的位置,越要精准出击,否则容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也如徒手登山,越是临近巅峰时刻,越要百般谨慎、打起精神,任何傲气、懈怠、大意都能导致失败甚至丧命。光阴荏苒不等人,珍惜当下是关键。对各级党委(党组)来说,关键是坚持实事求是,突出底线意识,下定决心、千方百计,精准摸清最后的“存量”和“底数”,切实在查漏补缺、靶向用力上下功夫,确保一鼓作气、不留遗憾。

时间是让人猝不及防的东西。2020年的脱贫工作,时间比任何时候都显得倍加珍贵。这从客观上要求各级党员干部必须脱虚向实、动真碰硬,来不得一丝“花架子”或者半点“客里空”。过去的几年,基层单位和致富群众创造了大量卓有成效、亮点突出的脱贫经验。要强化脱贫领域“四风整治”,严打狠刹自以为是式的官僚主义和文山会海般的形式主义,倡树亲力亲为、同甘共苦、拜民为师的实干精神,用真心、动真情、真出力,努力用老百姓的口碑和群众的获得感验证成果、刷新形象。

脱贫是一场世纪决战,也是创造历史的民族伟业。实现尽锐出战,必须统筹力量、形成合力。换言之,脱贫不是基层单位一个层面的任务,也不是某一个部门一家的职责。参与脱贫,人人有责,家家有份。必须发挥党委(党组)主体责任和统领作用,主要负责人亲自抓、领导干部带头干,大力支持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发挥专责和职能优势,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切实强化组织领导和精准指导。要强化考核奖惩,广泛动员各部门各单位和各行各业立足实际、创新作为,对贡献突出、群众满意的及时表彰奖励,广泛开展经验交流和典型选树,形成众志成城、群策群力的生动格局。

历史大势,浩浩荡荡。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客观来看,刚刚达到脱贫标准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仍然艰苦,抵御风险能力仍然不强。在城市,仍然有一些比较贫困的群众。依据固定标准的绝对贫困可以暂时消除,相对贫困、收入不均现象在一定领域和范围内可能长期存在。要持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坚持脱贫不脱政策、不撤支持,坚持以“扶上马送一程”的恒心和韧劲,帮助脱贫群众夯实生产生活提质增效的基础。要聚焦缓解相对贫困,更多在深化教育扶贫、夯实社会保障、发展改善民生、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实现更大突破,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切实强化针对相对贫困的日常帮扶措施,筑牢脱贫减贫、防止返贫的坚固防线。

【篇六】

脱贫攻坚任务能否高质量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建设。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实现小康,各级党组织需打好“人才牌”,在“引入、育才、用才”上出真招、用实功,为脱贫攻坚注入强大动力。

栽树引凰,打好“引才牌”。“栽好梧桐树,引得凤来栖。”推动急需人才向贫困地区基层一线集结,需在打造人才环境方面下足功夫。搭建平台,依托地方特色优势产业,打造创新创业载体,提高贫困地区的吸引力,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让人才在贫困地区也有施展拳脚的舞台;用活政策,要敢于在政策上创新,打破唯学历、唯身份等壁垒,大胆引进符合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对于贫困地区人才在政治经济待遇上给予更多的关注,充分给人才干事创业的机会;疏通渠道,对于贫困地区走出去的人才,要加强宣传力度,提供有利条件,打好感情牌,让其自愿回到家乡建设。

因地制宜,打好“育才牌”。本土人才是脱贫攻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活头源水,各级党组织要变“输血”为“造血”,加快培育本土人才,激发农业农村全面发展的内生力量。锤炼干部队伍,以管理考核、选拔任用、激励约束等为抓手,通过在脱贫一线实战的方式加强干部培训,打造政治过硬、能力突出、作风扎实的脱贫攻坚干部队伍。培育专业人才,加强对贫困农户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专业技能。建立有利于贫困地区人才脱颖而出和持续增长的育人机制,多形式、多渠道挖掘培养本土专家人才,建设一支能够示范指导和带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的乡土“领军人物”。

以用为本,打好“用才牌”。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是发展的关键,也是成就事业的基础。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发扬求真务实、埋头苦干的作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精准施策、狠抓落实,做到真扶贫、扶真贫。对不担当不作为,对作风漂浮、落实不力、失职渎职的干部,要严肃批评教育、坚决纠正和处理。要坚持人岗相配,推动人才开发与市场需求紧密对接,突出以精准脱贫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强化人才政策供给,科学评价人才绩效,推进人才价格与价值对接。给予人才施展才华的舞台,建立容错纠错机制,让人才无后顾之忧,大胆、全身心地开展工作。

【篇七】

今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为今年脱贫工作再部署、再动员、再落实。各地谨记使命,吹响总攻号角,拉开夺取脱贫胜利的伟大序幕。但是要想赢得脱贫攻坚的最终胜利,作为扶贫领路人的帮扶干部,就必须拥有“三心”,为脱贫攻坚贡献干部力量。

拥有为民服务的真心。脱贫攻坚现已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基层各地贫困群众都已“摩拳擦掌”,开始春耕播种或是坐上了务工专列,期待能够在今年用自身的双手早日拔起穷根,真正过上安安稳稳、幸幸福福的小康生活。行百里者半九十,贫困群众虽热情高涨,但脱贫道路仍有不少困难与风险,仅靠贫困群众难以彻底翻越所有“障碍”。这时如果有人能上马,再送他们一程,就能真正实现脱贫。而广大帮扶干部就是贫困群众扶上马的“推动者”,真心便是贫困群众上马的“阶梯”。唯有以真心换信心,才能激发贫困群众改变落后现状的内生动力,克服脱贫攻坚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真正告别“指尖扶贫”“数字脱贫”。同时,还能够深入田间地野,用脚力丈量贫困群众离脱贫终点线的距离,通过帮助他们订购务工车票,又或是帮忙拓宽产品销路等实际行动,为他们扫清生活生产的各项障碍,真心为他们解烦忧,谋划出通往脱贫的康庄大道。

拥有善察问题的耐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必须高度重视面临的困难挑战。”当下大多数地区已成功实现脱贫摘帽的任务,但或多或少还存在着一些贫困群众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住房不安全等“硬伤”与“瑕疵”,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带来新的挑战,巩固脱贫成果难度很大。这要求帮扶干部同贫困群众一道,及时发掘问题,解决问题。不过查找问题并非一蹴而就,需要“闲敲棋子落灯花”的耐心,不光要能够直击各类影响脱贫攻坚成效的问题,还要能够抽丝剥茧,找到一些潜藏深入的“顽疾”。比如随着时间的推移,贫困群众年龄逐渐增大,有效劳动能力逐渐丧失,务农打工将变得越来越艰难。如果在没有其他政策扶持和经济来源的前提下,这些脱贫户将面临返贫窘境。所以,帮扶干部要当好医生,做好扶贫诊疗工作,才能使得贫困群众脱贫脱得实在、脱得舒心、脱得放心。

拥有接续发展的决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贫困群众迈向新生活、新奋斗的第一步。之后要接续乡村振兴战略,踏出脱贫致富的第二步。可这是一条“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道路,必定充满各种未知的困难与挑战。然而历史的经验表明,越是面对艰难险阻,越要发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决心。实现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转变过程,没有任何捷径可走,也没有任何经验可循,只有发挥勇往直前的决心,才能闯出一片新天地。帮扶干部经过脱贫攻坚的洗礼,尤其是青年干部,增长不少阅历,学会了吃苦耐劳,做群众工作。这些宝贵的经验将是帮扶干部树立决心的底气。要拿出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决心,把脱贫攻坚中所积累的各类经验转变为乡村振兴的切实可行的办法,真正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序衔接,让发家致富成为农村群众的“代名词”。

第四篇:扶贫工作感悟

扶贫工作感悟5篇

【篇一】

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必须提高政治站位,深化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不获全胜,绝不收兵。今年是脱贫攻坚全面收官之年,今年即将过半,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打攻坚战的关键时刻,广大县(市、区)委书记作为“一线总指挥”,需要时常对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论述温故知新,善于善于在脱贫攻坚生动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增强政治定力和工作能力,拿出一鼓作气、攻城拔寨的气势,努力向党中央和全省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必须明确重点任务,真抓实干。目标是行动的向导。抓党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必须坚持目标导向,以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确保重点任务件件落实,桩桩见效。要严格落实驻村帮扶工作任务,选优派强派驻村帮扶工作队,推动驻村力量发挥“传帮带”作用,打造“永不走的工作队”。要加大扶贫一线考察使用干部力度,重点考评扶贫一线干部在推动精准扶贫、基层组织建设、化解矛盾纠纷等具体工作中的情况,大力褒奖、大胆使用在脱贫攻坚中靠得住、冲得上、豁得出、打得赢的干部。要推动急需人才向脱贫一线集结,综合脱贫攻坚需求、产业发展基础、集体经济现状等因素,把基层急需人才与人才专长结合起来,助力乡村振兴。此外,诸如要全方位多角度开展精准培训、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全力推动基层公共服务全覆盖工作等工作都要加强,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筑牢基础。

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补齐短板。坚持问题导向,是实现高质量脱贫的基础。必须在补齐短板上再集中发力,在巩固提升上再抓细抓实,在群众工作上再尽心尽力,扎实开展全覆盖、无遗漏的排查,重点是产业、就业、防返贫、防致贫、“3+1”保障、政策落实和易地扶贫搬迁等九个方面问题排查整改,必须做到村村清零、户户清零、事事清零。

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压实责任。脱贫攻坚越到最后,我们越要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做到慎终如始。加强组织领导最重要的就是要实打实加强合理的监督检查工作。人无压力轻飘飘。如果不加强监督,挂名不到岗、帮扶走过场的情况就可能出现,扶贫的效果就会打折扣。纪委监委部门要按照要求,严查结对帮扶走过场、人员不到岗、整改不落实、优亲厚友、“微腐败”等问题。各级党委政府的督查室、扶贫办要加大明查暗访力度,按照“四个紧盯”要求,紧盯目标任务、紧盯问题短板、紧盯时间节点、紧盯整改落实,确保工作扎实推进。

【篇二】

承诺如金,战鼓催人。距离脱贫攻坚收官只有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越是这样的时候,越是要坚定信心决心,越是要保持战略定力,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扎实走好“落实”“扎实”“监督”三步棋,奋力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走好“落实棋”。脱贫攻坚,靠的是意志,拼的是执行力。是一件要用“非常之力”,才能达到成效。因此,就要落实好责任,要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广大党员干部要迅速行动起来,真正沉下去,夙兴夜寐,真扎实干,要有“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决心,签下“军令状”,明确自己的责任,是打赢脱贫攻坚的基础。

走好“扎实棋”。脱贫攻坚到了总攻时刻,最需要的就是对症下药、精准施策,做到既不降低标准,也不吊高胃口,既要看数量,更要看质量。这就要求准确把握“六个精准”核心要义,严格落实“五个一批”具体要求,根据致贫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方案,因人因户因村施策,找准症结把准脉,真正让贫困群众摘掉“穷帽子”、栽下“摇钱树”、捧上“金饭碗”。同时,还要严把贫困退出关,严格执行退出标准和程序,坚决不搞数字脱贫、虚假脱贫,坚决杜绝“一发了之”“一股了之”“一分了之”,不断巩固提升脱贫成效,做到脱真贫、真脱贫,确保脱贫成效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

走好“监督棋”。要保障脱贫攻坚成果,就需要监督检查来护航。要监督好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防止层层下拨导致的“雁过式拔毛”的现象出现,要保证扶贫资金落实到位,让老百姓真正享受到应有的扶贫资金,防止脱贫变成空中楼阁。要开展常态化监督检查、明查暗访,要更加关心关爱战斗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广大干部。

惟其如此,才能夺取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如期兑现“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的郑重承诺。

【篇三】

6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提出,“要积极发展节水型农业,不要搞大水漫灌,要根据节水的要求,以水定产,力求少而精,提高附加值。”节水不仅仅是一种积累资源的手段,更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深水区”,党员干部一定要突破传统思维方式,巧用节水化思维,在扶贫过程中不仅要用“水”,更要节“水”,使扶贫资源高效集约地使用,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汇聚强大力量。

精准灌“水”,靶向发力,扶贫扶到点上根上。精准滴灌式扶贫是解决地方“粗放式扶贫”问题的关键。近来产业扶贫出现了“随大流,赶时髦”的怪现象,一个引人注目、发展较好的特色产业,往往各个地区都争相模仿,不考虑自身实际情况都来干,最后浪费了资源,失去了市场。不是所有地区都适合发展同一个扶贫产业,不是所有群众都适合同一种扶贫方式,精准灌“水”首先要摸清底数、掌握情况,既考虑共性问题,又兼顾个性需要。在扶贫工作中必须要深入到贫困村、贫困户家里调研,掌握当地和群众的情况,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在把握市场规律的基础上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帮扶计划和措施,确保靶向发力,对症下药;对于扶贫工作一定要端正心态,不要一味地求快、求成绩,认真沉下心来研究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和解决办法,努力让各项扶贫资源落地落实,扎实有效地推进扶贫工作。

科学用“水”,加强整合,扶贫需要提质提效。扶贫资源不能用于“造盆景”,只图光鲜好看却没有实际效果,不能不顾贫困群众的个性需求,将有限的扶贫资源简单平均化地“排排坐,分果果”;不能图一时摘帽尽快达到脱贫目标,把扶贫资源集中用到少数人身上甚至非贫困户身上。要科学使用扶贫资源,要将好钢用在刀刃上,把资源用在关键处;要杜绝扶贫资源“垒大户”“搞平均”这种现象,要按照贫困规模、贫困程度合理分配,突出公平性和科学性;要加强扶贫资源的整合,建立扶贫资源与其他涉农支持资源的协调配合机制,提高扶贫资源的使用效率。

涵养“水”源,激发活力,扶贫重在基层基础。扶贫政策需要基层去实施,扶贫项目需要基层去推动,扶贫资源需要基层去分配,所以打赢脱贫攻坚战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必须要培养一批作风优良、敢打硬仗的基层干部队伍,筑牢坚强的基层战斗堡垒,为脱贫攻坚工作不断输送强大力量。要加强对基层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端正他们的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基层观”和“政绩观”,培养一支懂扶贫、会帮扶、作风硬,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的基层干部队伍。要培养一批年轻有为的后备力量,要选拔一批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的优秀年轻干部、退伍军人到贫困村工作,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扎根基层,把基层活力转化为脱贫攻坚动力。

【篇四】

漫漫脱贫路,殷殷民生情。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向当地居民亲切地说到:“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份子,脱贫、全面小康、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少。”这一番真诚而质朴的话语,既是向人民群众作出的郑重承诺,也是给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扶贫干部打了一剂“强心剂”。广大扶贫干部当以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为鞭策,大力发扬不畏艰险、苦干实干的拼搏精神,带领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同步跃出“贫困线”,共享全面小康的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我们党的坚强领导下,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群众上下同欲、勠力同心,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上的壮丽篇章。但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当前脱贫攻坚任务依旧容不得半点疏忽,剩下的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都是最难啃的硬骨头、最烫手的烤山芋,仍需绷紧弦、加把劲。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善救弊者,必塞其起弊之原。拔穷根、治穷病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必须将以往的大水漫灌转变为精准滴灌,走马观花转变为下马看花,真正把情况摸实摸透,将措施落地落细。扶贫干部要坚决摒弃“距离产生美”的错误思想,做到脚下有泥土、心中有账本,多走村串寨、进家入户,和贫困群众同坐一条板凳,通过拉家常、问冷暖,让群众打开话匣子,掏出心窝子。要在心中有数的前提下,积极思考谋划,下一番绣花功夫,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确保每一项政策措施都能够落到点子上。

千条万条,不抓落实就是白条;千招万招,不抓落实就是虚招。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是容不下任何形式主义的“沙子的”,扶贫干部是捧着一颗真心,带着一份真诚,付出一片真情,干出一番实事;还是热衷于算账式脱贫、游走式脱贫、虚假式脱贫、指标式脱贫,在群众那里都是一目了然。因此,扶贫干部要本着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实一点、再实一点,将各项脱贫工作抓具体、抓深入、抓出实效。要将脱贫攻坚作为检验作风的考场,进一步健全跟踪问效机制,对剩余贫困人口实行台账式管理,通过记账、理账、清账的方式,客观真实地掌握贫困群众的诉求是什么,扶贫干部对此做了些什么、效果如何。信任不能代替监督。要持续紧盯脱贫攻坚领域可能存在的作风问题,强化日常监督防止“慢作为”,正风肃纪整治“不作为”,惩防并举杜绝“乱作为”,以监督实效保障“一个也不能少”的目标任务按时完成。

脱贫攻坚不是一阵风,更不能雨过地皮湿,必须在常态化、长效化上下功夫。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对于今年全面完成现行指标的扶贫,我是有信心的。我更关心的,就是今年以后是不是能够稳定下来,是不是有一个长效的机制,就看这些基本的措施是不是稳定的、持续的。”实现贫困人口脱贫并不是最终目标,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才是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的题中之义。广大扶贫干部要在立足当下的同时,主动放眼长远,加快补齐短板、加强薄弱环节、建立长效机制。要大力实施“造血”工作,注重扶志与扶智的有机结合,不断做细做实就业扶贫和产业扶贫,保障贫困群众既富口袋,又富脑袋,既能脱贫,更能致富,确保脱贫成效经得起时间和群众的检验。

【篇五】

六月的清晨,一抹绚丽的朝阳跃上地平线,深情地抚慰着塞上山川的每一寸土地。俯瞰宁夏大地,六盘贺兰高耸环护,黄河之水穿行而过。6月8日,习近平赴宁夏考察调研。当天下午,他先来到吴忠市红寺堡镇弘德村了解当地推进脱贫攻坚等情况。据悉,弘德村是“十二五”生态移民村,居民主要来自“苦甲天下”的深度贫困地区——宁夏西海固。西海固曾被联合国评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上世纪八十年代,宁夏在全国率先吊庄移民。三十多年来,百余万西海固人陆续从山大沟深的西海固搬迁出来,建设新家园。

易地扶贫搬迁作为“五个一批”扶贫政策中重要部分,有效解决了“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困境。通过搬迁,让群众脱离了自然环境恶劣、道路交通不便、地质灾害严重、地方病多发等生存环境差、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的地方,通过以“搬迁”的形式补齐生产发展的“短板”,让贫困地区得以“逆生长”,为群众带来了脱贫希冀,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搬得进”是前提,让群众先“安身”。久困于穷,冀以小康。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解决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啃”下最难的“硬骨头”的重要举措,为贫困人口的减少和贫困率的降低做出了巨大贡献。无论是山西大同还是陕西商洛亦或是宁夏吴忠,习近平总书记步履不停、夙兴夜寐,对异地扶贫搬迁给予牵挂。因此,要将总书记的牵挂转化为脱贫制胜的法宝,需要驰而不息做好易地扶贫搬迁“搬得进”这篇文章。首先因地制宜,因产制宜,深刻论证哪些地方可以搬,哪些地方适合搬,哪些地方不得不搬。规划好哪些地方适合建新居,哪些地方能持续推动群众幸福的生产生活。同时,搭建好“搬”与“住”之间的“连心桥”,做好群众工作,让他们愿意搬,在“搬身”的同时要“搬心”。

“稳得住”是基础,让群众再“安心”。易地扶贫搬迁不是“一搬了之”,搬进了新居,还需要“稳得住”,让群众住得安心。一方面,强化党建引领。通过建立小区党组织,完善“党建+”机制,探索“小区党组织+楼栋小组长+党员中心户”模式,凝聚迁入后党员、群众的“向心力”,架起党群之间的“鱼水之情”。另一方面,补齐短板。“木桶定律”是讲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的道理。事实上,易地扶贫搬迁后“稳得住”也需不断补齐短板。要认真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不断完善安置小区配套设施建设,补齐医疗、教育、养老等领域短板,兜底社会保障,让群众能安心留下、舒心住下、信心过好。

“能致富”是保障,让群众更“安稳”。易地扶贫搬迁是否具有可持续性、稳定性的重要环节就是解决好搬的“后半篇文章”,而产业支撑是“后半篇文章”的“点睛之笔”,是对存在返贫风险和新的致贫风险的有效预防措施。一方面,根据产业基底,加快产业“特色化”,特色“产业化”发展,支持扶贫龙头企业、扶贫车间发挥“头雁效应”,带动“企业+合作社+股民”等方式发展。另一方面,让贫困地区共享“互联网+”红利,通过“带货直播”“电商助贫”等方式,开展消费扶贫行动,促进农产品有效衔接,带动农村增收致富,让贫困地区“逆生长”,焕发出新的活力。

第五篇:扶贫工作感悟

扶贫工作感悟两篇

本文仅供参考

扶贫工作感悟【篇一】

贫困是“无声的危机”。贫困问题一直是制约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当前地区冲突、恐怖主义蔓延和环境恶化等问题的重要根源之一。全球各国一直都在不断寻求“贫困”问题的破解之道,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两极分化现象依然存在。如何有效破解“贫困问题”也是当前的国际性课题,是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和担当。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就要消灭贫穷,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这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一直致力于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当前,我们党将脱贫攻坚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程牢牢抓在手上,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并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共同富裕的小康社会,是强国富民的战略发展道路,更是中国人民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和期盼,是党和国家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进而实现国泰民安、“天下尽欢颜”的大同理想社会的初心与使命担当,全党要始终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务实避虚,实干担当,将脱贫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首先,扶贫要先扶志、扶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变化的根本。思想意识决定一个人的言行,只有心中有目标、有信仰,脚下才有力量。志高山峰矮,路从脚下伸,再高的山也高不过人的双脚,要肯努力,懂得克难前行,采取超常规举措,精准发力,众志成城,攻坚脱贫目标。要从根上解决贫困问题,从贫困人员思想上下功夫,帮助树立信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精神上扶贫,在思想上脱贫。要带着真情实感扶贫,既要雪中送炭,又要锦上添花。既要找准科学有效的路子,又要迈开坚定有力的步子。要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科学创新、与时俱进,更要撬动发展经济的有力杠杆,将扶志与扶智有机结合。要把脱贫政策给到位、落实好,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精准施策。同时,也要抓住教育培训的关键点,帮助贫困人员掌握一技之长,增长才干和本领,为拔掉“穷根”做准备、打基础。

其次,要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班子强不强,全靠“领头羊”。基层党组织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坚强依靠。百姓的生活和心理状况是怎样的、贫困问题出在哪里、他们有什么强烈的诉求、该从何处着手掌握致富的钥匙,这都是基层党组织的关注重点和工作重心。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好标杆示范、带头引领作用,像“吃亏书记”李连成一样,心怀“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引领意识;支部带头、党员带头,讲奉献、谋转变、做示范,党支部的坚强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民心齐,泰山移,唯有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才能众志成城、攻坚克难。

再者,扶贫部门、扶贫干部要端正政绩观。坚持诚信意识,务实戒虚干实事、实干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终是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要继续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践行党的根本宗旨,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深植于思想中,落实到行动上,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扶贫部门和扶贫干部要始终葆有为人民群众谋幸福的初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诚心、实干担当做出实绩的本心,着力解决群众现实利益问题,在工作中端正思想作风,杜绝“四风”问题,少做“面子工程”。空喊口号、好大喜功、胸中无数、盲目蛮干不行,工作要接地气,深入群众查实情,在实干上下真功夫、苦功夫,摸清病灶啃“硬骨头”,始终清醒自己是人民公仆的立场、站位。要深入基层多做实事,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

最后,要不断强化创新理念,建立健全脱贫致富的长效机制。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是精准扶贫的总方针。“两不愁三保障”是精准扶贫的主要目标。我们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勇于迎难而上攻坚克难,不断激发民众的创造力和主动奋斗意识,以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韧劲和勇气,合力攻坚,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扶贫工作感悟【篇二】

目前正是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要干好扶贫工作,一定要把握好脱贫攻坚正确方向,保证质量、真实可靠。但一些扶贫干部却剑走偏锋,“数字脱贫”等形式主义问题凸显。在此决胜脱贫关键时期需注重以下三个方面。

一要注重建立公开透明的扶贫机制。从识别贫困对象开始,到落实帮扶资金、做好帮扶措施、确保帮扶成效,直到贫困户摘掉贫困的帽子,真正做到让贫困户知底、让社会各界知晓。防止脱贫工作形式主义,扶真贫、真扶贫,切实做到扶贫过程扎实,扶贫结果真实,让扶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

二要注重解决“过度留痕”问题。扶贫工作留痕过多过滥,费时又费力,增加了基层干部的负担的同时也助长了形式主义之风。所以要减少痕迹依赖,把基层干部从过多检查考核、文山会海中解救出来,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把工作重心进一步聚焦到主责主业上,踏踏实实把扶贫工作干出实效。

三要注重加强动态监管,因类施策。坚持用“绣花功夫”抓好精准扶贫工作,从动态监测入手,进一步健全完善贫困户动态化信息管理系统。对照主要致贫原因,进一步明确帮扶措施和脱贫目标,做到因村施策、因户施策、因人施策,确保全面掌握贫困户基本情况。科学设置脱贫后过渡期,对已脱贫人口跟踪监测,强化相对脱贫户、贫困边缘户后续帮扶,防止“刚越线、又返贫”现象发生。

下载教育扶贫感悟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扶贫感悟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育扶贫

    教育扶贫 2016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让6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走出贫困,是重点也是难点。“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扶贫”能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掌握知识、改变命运......

    教育扶贫(定稿)

    教育扶贫宣传工作的措施和方法 为贯彻落实全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关于精准扶贫工作有关要求,坚决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精准脱贫大决战,着力为全区精......

    扶贫工作心得和感悟最新[范文模版]

    从老百姓心底里、思想上拆掉这些“不安全的想法”,在思想的根基里扎紧勤劳才能脱贫的“钢筋”,浇灌跟党走方能致富的“水泥”,才能让脱贫奔小康的高楼拔地而起。一起来看看扶贫......

    扶贫干部感悟心得体会

    扶贫干部感悟心得体会打开一本“问题”手册,给扶贫干部念念经。“三省吾身”是反思己过的最好方法。在扶贫路上,反思自己、反思工作、反思方法是不可缺少的。贫困户家中“一越......

    扶贫工作感悟共

    扶贫工作感悟两篇本文仅供参考扶贫工作感悟【篇一】习总书记在今年五四青年节再次对广大青年寄予厚望。他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

    教育扶贫工作总结

    三宫乡东湾村教育扶贫工作总结为全面做好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全面聚焦教育脱贫攻坚任务在县委、县政府、乡党委的领导下,我村认真开展教育扶贫攻坚工作,各项指标均已达标,现将工作......

    教育扶贫先进事迹合集

    教育扶贫先进事迹合集5篇【篇一】自教育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先进感人的事迹,也涌现出了很多很多可歌可泣的优秀教师。XX镇张家中学的XX同志,便是这诸多优秀教师......

    教育扶贫典型材料(合集)

    教育扶贫典型材料 3 篇 【篇一】“xx这次高考考了636分的好成绩,肯定能考上重点大学!”高考成绩揭晓后,xx 县 xx 镇长江村四处洋溢着喜悦的气氛。“多亏了教育扶贫政策,圆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