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演变路径

时间:2019-05-13 18:45: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演变路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演变路径》。

第一篇: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演变路径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演变路径

欧阳慧

在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嬗变的过程中,农村劳动力大规模的转移、农村劳动力占社会总劳动力份额的大幅度下降是世界各国共有的现象。配第—克拉克、①库兹涅茨②均在不同角度上揭示了这一现象。世界上大多数的发达国家都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以及后来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来完成这一过程的。而对于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却是在此之后才逐步推进这一过程,中国大规模农村劳动力转移起于改革开放初期。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之际,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走过的道路值得总结。

一、1978~1983年:“控制流动”下的准备阶段

1978年启动的改革开放,首先是从农村地区开始的。农村地区的改革开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人民公社制度解体,1983年最终宣告了人民公社制度的终结。随着包产到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不断推广,长期被人民公社体制压抑的农业生产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增加了农业剩余。与此同时,在农村改革启动后,城市也开始尝试性地进行某些领域的改革,对劳动力转移的限制在维持户籍制度不变的情况下开始出现了部分缓和,国有企业的“合同工”、“临时工”以及部分建筑业用工等开始对农民开放,同时粮食的市场化和住宅的商品化,为农民外出就业提供了最基本的生活条件。

这一阶段,中央政府频频发文,大力推动乡镇企业的发展,并积极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乡镇企业转移。苏南地区率先创造的“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成为当时中国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主流模式;乡镇企业也相应成为当时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蓄水池”。

但当时城市就业制度的改革尚未触及,横亘于城乡之间的户籍制度以及以此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二元社会体制也仍被视为不可侵犯之“物”,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迁移的大门仍然关而闭之,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继续受到严格的控制。1981年,国务院发出了《关于严格控制农村劳动力迁向城市和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的通知》,③可见尽管改革开放已经开始,但政府对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严格控制仍如同改革开放之前。这种情况下,作为农村经济发展能量的积聚和释放,终于在原有社队企业的基础上爆发了乡镇企业的发展。

这一阶段,农村改革虽然形成了农村劳动力可以在农村内部相对自由转移的条件,但是从中国国民经济整体来看,农村改革不过是对中国以往计划经济体制的“部分修改”,城乡之间的制度隔绝结构基本上没有改变。相应地,中国乡镇企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发展规模不大,且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吸引劳动力相当有限,而农村就业结构的逆向变动:农业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趋于上升,由1978年的89.70%上升到1981年的90.7%,而非农业劳动力的比重则呈下降趋势,由10.3%下降到9.3%;1981年农村劳动力转移量仅为190万人,1983年上升到535万人。总之,这一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不大,还处于缓慢增长阶段,属于大规模转移前的准备阶段。

二、1984~1991年:“允许流动”到“控制盲目流动”下的就地转移主导阶段

1984年起,中国的改革开放也由农村发展到城市,改革重心向城市经济体制和社会管理方向战略转移。为了保证城市改革的顺利推进,财政资金和各种资源配置逐步向城市倾斜,以城市为中心的利益格局的恢复,改革集中体现在城市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制度和国家财税制度等领域。

这一阶段,中国政府对农村劳动力的跨城乡、跨区域转移的政策,经历了由“允许流动”到1989年后“控制盲目流动”的过程。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1984年10月,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农民进镇落户问题的通知》,④放宽了农民迁移进镇的标准,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迁移进镇创造了一定的条件;1986年7月,国务院同时颁布了《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和《国营企业招用工人暂行规定》,允许国营企业招收农村劳动力。1984~1988年,由于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大量增加,每年转移的农业劳动力都在450万人以上,农业劳动力年平均转移率达到了2.63%以上。特别是1984年与1985年,每年转移的农业劳动力数量更是在1100万人以上,年均转移率超过了3.8%。

但在1989~1991年,随着经济发展的变缓,前一时期实行的允许与鼓励政策引发了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其负面效应通过交通运输、社会治安、劳动力市场管理等方面的不适应问题凸显出来;另一方面,由于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造成了城市与乡镇企业新增就业机会的减少,⑤使得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流动空间缩小。随后,国家加强了对农村劳动力盲目流动的管理,先后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做好劳动就业工作的通知》及国家计委等部门的《关于“农转非”政策管理工作分工意见的报告》等政策规定,但这一时期的政策调整并没有像计划经济时期那样“一刀切”地清理、清退农村劳动力。从1989年开始,中国农业劳动力的转移进入一个相对停滞的时期。1989~1991年的三年间,农业劳动力转移总量不足300万人,比1983~1988年间的任何一年的转移量都要少。特别是1989年,农业劳动力出现了唯一的逆向流动。

这一阶段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从1984~1988年的“允许流动”过渡到1989年后的“控制盲目流动”,总体上呈现以下特点。第一,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大增,从1983年的535万人,上升到1992年的1.1亿人,后者大约是前者的21倍。第二,转入地以地处农村的乡镇企业为主。到1992年,乡镇企业数目已经达到2000万个,就业人员1.06亿人,其中就地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占转移劳动力总数的60%,异地转移只占40%。第三,转移方式以兼业为主。根据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等单位组织的对全国28个县、市的调查,那时外出打工的农村劳动力绝大多数都未放弃原有的承包土地,他们农忙时在家务农,农闲时外出打工。第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性问题开始凸显出来。根据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1990年迁移人口⑥达到2315万人,而户籍迁移仅为343万人。

三、1992~2000年:“规范引导”下的外出务工主导阶段

1992年,以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中国进一步加大了改革开放的力度,由此所带来的东部沿海地区城市开发及经济建设高潮的兴起,以及外企、外资的大举进入,都有力地刺激了东部沿海地区城市经济的高速增长,创造了丰富的劳动就业机会。特别是在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相对薄弱的城市建筑业、饮食服务业等部门开始得到迅速的增长,成为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城市经济部门。根据1995年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1995年半年以上的跨乡、镇、街道的流动人口已经达到7073万人,其中从农村迁出占60%。

这一阶段,国家对农村劳动力进城的政策,已从控制盲目流动过渡到力求利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将农民流动纳入行政规范管理阶段。1994年国家有关部门颁发《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就业暂行规定》、1995年颁发了《关于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意见》,决定实行统一的流动人口就业证和暂住证制度。从1994年开始,一些沿海地区的城市政府还相继实行人口总量控制、行业和工种限制的地方政策。

20世纪90年代后期,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增速回落,就业容量下降,一方面城市人口就业问题逐渐突出,下岗人员再就业矛盾尖锐;另一方面,乡镇企业吸纳就业增幅下降,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面临新的挑战。这一时期,国有企业开始出现大量下岗人员,仅1999年和2000年就有1800万失业和下岗职工;农产品进入一个供求平衡、丰年有余的新阶段,各种农产品价格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持续下降,农民收入增长趋缓,农民负担不断加重。所有这些新情况、新变化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

这期间,尽管国家采取的积极财政政策和继1984年后首次开展了户籍制度重大改革,但在城乡分割体制未消除而经济就业吸纳能力有限的情况下,一些城市为安排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开始采取了更为严格的准入制度。如北京市对外地劳动力在控制数量、证件、管理、审批和工种方面等提出了严格要求(见表1)。种种原因导致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在总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速度上有逐步放慢的趋势。

总的看来,自1992年开始,国家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国务院及各部委纷纷颁布各项法令、法规,鼓励、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宏观调控下有序流动,政府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政策指导方向是积极鼓励、规范流动,并呈现以下特点。第一,“外出务工”取代乡镇企业的就地转移,成为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式。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的数据,传统意义上的乡镇企业的稳定就业劳动力有所下降,2000年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为11340万人,其中农村转移劳动力在本乡内就业的比例为45.9%,在城镇就业的比例为65.8%。第二,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呈现缓慢下降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农调队住户调查资料,1997~2001年年均转移600万人左右;而1992~1996年,年均转移超过800万人。

四、21世纪以来: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更加注重公平和融合

2002年,中国正式履行WTO组织成员的义务,国内市场迅速放开,国际市场持续扩张,国家日益融入全球化的国际竞争之中,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发生更为深刻的变化。一是主要依靠近乎无限供给的低素质、低技能农民工维持的低层次生产要素结构受到全球化的严峻挑战;二是政府管理能力直接面对WTO组织成员的比较和竞争,公共政策越来越受到WTO规则的约束;三是城乡二元结构严重束缚农村市场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力。

进入21世纪以来,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限制变为鼓励,政策着力点是保障合法权益,为农民进城务工创造良好环境,公共政策进入统筹城乡发展、以人为本、公平对待的轨道。2001年清理整顿对农民工的收费,除证书工本费外,行政事业性收费一律取消。2002年提出要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2003年将农民工纳入保险范围;明确流入地政府负责农民工子女受义务教育工作,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明确各级财政在财政支出中安排专项经费扶持农民工培训工作。2004年提出城市政府要切实把对进城农民的职业培训、子女教育、劳动保障及其他服务和管理经费,纳入正常的财政预算。2005年提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对进城求职的农村劳动者要提供免费的职业介绍服务和一次性职业培训补贴。2006年提出要解决工资偏低和拖欠问题,依法规范劳动管理,搞好就业服务和培训,解决社会保障问题,提供相关公共服务,健全维护农民工权益的保障机制等。2008年12月1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了6项促进农民工就业的措施,其中包括积极扶持劳动密集型企业,稳定农民工就业;加强农民工就业能力培训;扶持有条件、有能力的农民工返乡创业;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做好农民工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以及切实保障返乡农民工的土地承包权益。同时,各级政府加速了户籍制度改革,如在一些省份改变两种户口、居民权利不平等的状况,开始解除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深层制度约束,促进进城农民工融入城市并向市民身份转变。

这一阶段关于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法规较以往明显增多,仅2006年一年就有近十部法规出台。从政策的内容来看,新时期下的政策在注重合理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的同时,更加重视转移过程中的公平、融合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重视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建设,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各种不合理限制,为城乡统筹就业赋予了新的含义;二是重视转移过程中诸多方面的配套改革,重视农村劳动力流动中涉及的工伤、医疗、养老、子女教育、住房等社会保障问题。总的来说,中央政府及有关部门在改革城乡二元分割体制,推动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建设方面,已经开始迈出实质性的步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流动正在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但目前为止,中国对转移农民“双向流动”状态依然是政府主动的政策选择,制度层面的彻底改革一再延后及尚未系统考虑。

五、政策建议

(一)总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经历了从“控制流动”到“规范引导流动”,政府从谨慎对待转变为积极应对。20世纪80年代,尽管我国经济体制和社会管理改革不断的深入,经济活力持续释放,就业容量的不断扩大,但政府对待农村劳动力流动总体来说还是相对谨慎:20世纪80年代初的控制向城市流动,到80年代后期仅是有条件地允许流动。直到20世纪90年代,各级政府对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开始走向了规范管理的积极应对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逐步实施暂住证管理制度、取消不合理的收费、保障农民工权益等解决措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待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从仅着眼于流动向以“流动、公平和融合”多目标综合管理转变。总体来看,20世纪80~90年代的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还停留在城乡分割的思维定势上,仅仅关注农民流动、进城就业的政策。21世纪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农民工问题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城的政策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政策在注重合理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的同时,更加重视转移过程中的公平、融合问题,注重改革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

(二)政策建议。

1.制定更加积极主动、综合有效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尽管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更加注重公平和融合,但目前的政策还是基于农民工只是暂时地在城市工作、生活而设计的。与此同时,进城农民工转移的家庭化趋势、男女两性的均衡化趋势、女性流动人口的自主化趋势、年龄构成的成年化趋势、流动原因的经济化趋势等,都预示着进城农民工将有更加强烈的长期化趋势,他们将长期扎根城市。因此,大量进城农民工将长期扎根在城市,这是认识农村劳动力转移现象、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在我国未来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设计时,要制定更加积极主动、综合有效的转移政策,要将农民工的政策设计重点从引导农民工流动转变到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来。

2.更加重视农民工问题,将农民工问题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给我国带来大规模长期处于流动状态的农民工。这些大规模的农民工,享受不到城市社会保障,致使他们难以在城市长期生活下去,长期处于流动的困惑和焦虑中,影响社会和谐;由于享受不到晋升的权利,他们在工作技能上得不到快速提高,限制了他们适应城市产业结构的变迁,影响中国稳定的产业工人队伍的形成和国际经济竞争力等;他们的子女不能享受到与城市孩子同等的教育权利,从而损害到他们今后参与高考竞争的能力,更损害到他们实现向上流动的能力,影响人口的可持续发展,等等。可以说,以前的这种产生大量农民工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在中国已难以为继:农民工的年龄结构在不断老化、农民工问题在不断凸显,这些都要求国家更加重视农民工问题,将农民工问题上升到国家层面加以系统解决。

注释:

①配第最早(1690年)揭示了农业劳动力流向非农产业的内在动力是比较效益的差异,隐含了产业“软化”的思想。两个世纪以后,科林·克拉克以此为基础形成了著名的三次产业结构演进规律,即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尔后进一步由第二次产业向第三次产业转移。参见王亚南主编:《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选辑》,商务印书馆,1979年。

②相关文献参见西蒙·库兹涅茨:《各国的阶级增长 总产值和生产结构》,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③通知规定:第一,在城市地区严格禁止雇佣农村劳动力;第二,万不得已必须雇佣来自农村的劳动力时,须得到国务院批准;第三,在国家计划中需要增加人员的情况下,要首先雇佣城市的待业青年;这样还不足时需得到各地人民政府的批准;第四,城市临时雇佣的农村劳动力必须全部迁回农村,以强化户籍和粮食的管理。

④通知规定:除县城外的各类县镇、乡镇、集镇,包括建制镇和非建制镇,全部对农民开放;凡申请到集镇务工、经商、办服务业的农民和家属,在集镇有固定住所、有经营能力或在乡镇企业单位长期务工的,公安部门应准予落常住户口,及时办理入户手续、发给《自理口粮户口簿》,统计为非农业人口。

⑤价格并轨引发的通货膨胀,实行治理整顿。

⑥包括户籍迁移和非户籍迁移。

第二篇:浅谈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最终版)

浅谈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对策

20117381

2011级农经2班

胡家超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和农业机械化的提高,农村劳动力不可避免的在向城市转移,这在我国已经成为焦点话题,合理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我国缩小城乡差距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协调城乡关系的重要方面。怎么进行合理转移及如何规避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给我国未来发展带来的潜在危害,将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策

引言:我国作为一个人多地少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土地稀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村很早就保留着许多富余劳动力。从80年代中期以来,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大潮中,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年均10%左右的速度转移,形成了中国历史上转移速度最快、持续时间最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转移。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及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已经逐渐成为我们国家主流话题。自“三农”政策实行以来,农民工进城打工越来越受到国家各大媒体的关注。农民工进城是我国城市化道路建设过程中走出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同时,允许和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也是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建设,缩小城乡差距,解决我国二元经济问题,促进全民共同富裕的一项重大决策。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中国历史的必然性,有它积极的一面。但是由于中国的国情,劳动力在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中,潜在许多问题待我们加以早期预防和及时解决,是我国经济能够持续和健康的发展。十多年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践证明,它对于现存的传统体制的冲击,对于城乡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影响都是十分巨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中国目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1.我国农村劳动力数量巨大。

我们国家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在我国一直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农业人口有8亿多,但农业资源相对缺乏。现今全国有农业劳动力4.4亿多个,据有关研究,按照中国目前的耕作技术和经济水平,全国有两亿左右的农业劳动力就够了。照此计算,全国农业劳动力的剩余率高达60%左右。除了已经转移的一亿多人外,全国现有农村剩余劳动力在1.3亿左右,约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1/3。

2.我国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不高,综合素质低。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新中国成立至今,也不过60多年,改革开放也不过是30余年。我国农村教育比较薄弱,劳动力的文化程度及职业技能普遍偏

低。由于封建社会旧意识的存在中国人思想中扎根很深,国外重视教育与科技的先进思想难以让中国人从意识上接受。虽然中国政府经过多年的努力,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但是中国地广人稠,许多地区依然很少有人接受到高等教育。也只是在最近几年中国高等教育的扩招才让中国人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很多偏远的农村,由于意识或者是各种条件的限制也并没有接受到正规的教育。据有关调查,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的年限是7~8年其中中小学文化程度占70%以上,高中文化的大约占19.2%,总体农村劳动力具有中小学文化水平的人占50%之多,而且很多的劳动力缺乏专业技术,理论水平低下,使得整个行业难以高速发展。

3.我国农村劳动力大多集中在青壮年年龄段。

中国自实行计划生育以来,人口自然增长率得到了有效控制,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很大,新增人口数依然很庞大,而且现在正走向老龄化。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1年末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18499万人,占总人口的13.7%,比上年末增加0.47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12288万人,占总人口的9.1%,增加0.25个百分点。由于生育持续保持较低水平和老龄化速度加快,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自2002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2011年为74.4%,比上年微降0.10个百分点。而在农村这个比率更高,因为50年代的人口生育高峰主要集中在农村。目前,中国农村劳动力年龄都集中在15~45之间,对于一个人而言,正是处在体力旺盛,出于对社会贡献率较高的阶段。

二.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原因分析

农村人口转移的原因有很多方面,但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农村人口基数大,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过程中需要有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来。其次,由于我国政策的倾斜及户籍制度等多方面的原因,也造成农村劳动力过剩。

1.改革开放后,贫富差距加大,激化农村劳动力转移意识。

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百姓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有国家很多的政策倾斜,造成了中国地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扩大;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扩大。这些差距的扩大,使得一部分人和地区先富起来。先富起来的这些人,通过改革初期积累的资本,使得自己的财富进一步增加。而在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这部分人由于没有大量的资本积累,也很少能接受到更先进的思想,与发达地区相比,使得自己变得更加相对的贫穷。因此,很多人尤其是落后地区的农民,在看到发达地区富人们的豪华生活方式之后,也开始不满生活现状,产生了想进城打工的思想。

同时,近年来随着中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物价指数上升,人民生活压力逐渐增加。给农村人口带来了无形的压力。另外随着高校教育费用的提高以及农村医疗开支的压力,如果仅仅靠种田,农村人口生活难以维持。

2.三农政策的实施、法律体系的完善给农村人口转移带来了机遇。

自进入21世纪以来,农民的生活问题得到了重视。农民的问题已经成为全国的核心和焦点问题,各种利于农民的政策慢慢得到有效实施。从以前的限制农村劳动力转出,到现在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出,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首先,户籍制度的逐步弱化,特别是2013年起国家逐步放开全国大中城市及小城市的落户,使得农村人口转出变成可能。目前国家对于户籍制度的限制大大降低。劳动力可以自由流动,根据市场自由调节的原则,农村劳动力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去往的地区和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其次,住房和子女接受教育的政策

使得农村人口转出得到保障。最后,各种社会保障措施的推出,使得农村人口生活及安全的到保障。目前,我国规定,凡是用人单位雇佣民工的,一律为农民工购买工伤保险。《劳动合同法》、《建筑法》、《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等法律的出台,进一步使得农民工的权益受到法律保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更好的权益保障。

3.土地规模经营及专业合作社生产方式的运用实践,解放了农村富余劳动力。

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仍然很低,农业生产耕地过于分散零碎,一户一家的农业生产依旧突出。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后,农民土地流转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实现农业专业化、企业化和集约化经营,这种经营方式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自然也加快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平原地区种植条件好,土地集中连片,农业经济效益高,农业机械化发展快,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合理,土地面积较大,有利于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农民把土地交给合作社耕种,节余了大量劳动力。推动龙头企业的建设和加快农机专业合作社组织的发展壮大,农村劳动力过剩的问题能够尽快投入农业龙头企业进行农产品深加工,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

三.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潜在问题分析

鼓励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无疑使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措施,是适应市场调节的结果。鼓励农村劳动力转移也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剩余的必要措施。然而,一项好政策的实施,是否就一定意味着事情会向政策制定者的意愿去发展呢?

1.劳动力转移规模难以控制。

随着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不断向城市涌进,农民在外打工的年限不断地增加,很多的农民已经开始走向富裕。其实,这也是国家制定政策的目的。但是,问题是:很多的农民看到别的农民开始富裕后,自己也想着出去挣钱,留下家里面的田地无人耕种。据调查,许多偏远地区农村有接近95%的青壮年劳动力常年在外打工,很多的村子只留下老人和小孩。每年仅播种口粮,够自己一年吃饭就足已。拿着国家的补贴,却只种点口粮,甚至田地荒芜。如果在这样下去,今后农村的广大土地谁来耕种,这不得不深思。

2.农村劳动力转移后农村未来人口素质担忧。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已成为一种思潮,然而接受教育的意识在很多地区的农民的心目中却不够强。目前中国许多农村地区70%以上的人口只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有将近20%以上的人口甚至初中都没毕业,虽然现在这一状况正在改善,但与城镇户口的子女相比,农村户口子女接受高等教育化率要低1/3甚至更多。这样一来,城市居民文化程度会更高,而农村居民文化程度也会相对越来越低。从长远来看,这并不利于中国有效解决城乡二元经济,也不利于中国新农村建设和加快农业化发展。

未来是知识的经济时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只有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不断优化产业,进行合理产业转换,才能大力提高我国经济增长并且持续发展。因此,教育在未来将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如何进一步加强农民素质提高,也是极其关键的一步。

3.加重城市负担。

从经济基础方面看,目前我国城市化率不高,城市化进程不够快。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数千年来首次超过农业人口,达到50%以上。这

是中国城市化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以城市社会为主的新成长阶段。继工业化、市场化之后,城市化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引擎。而2012年末,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已经达到52.57%。但是许多大城市已经趋于饱和,而偏偏这些城市又是吸引劳动力的主要城市,大批劳动力的进入,给城市交通、住房等等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根据城市经济负荷,当一个城市承载的负荷高于这个城市的最大承载力,那么会给这个城市带来许多的规模不经济,尤其是污染,城市垃圾的排放的会话只能加重一个城市的新陈代谢负担。另外,大量劳动力的输入,加重一个城市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管理负担。比如,公共秩序的维持,教育费用的增加,环境卫生费用的增加等。尤其是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概率的加大,需要一个城市及时维护,无疑增加一个城市的管理成本。

四. 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建议

1.加快土地流转,合理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自夏商周以来,农民视土地如自己的父母。但是仅仅依靠土地,农民只能温饱。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加快土地流转,这个不仅能够让农民解决温饱问题,更重要的是能够加快农民致富的步伐。同时,它还加快将农业产业细化、专业化,进而能够合理引导农民专业化分工,延长农业产业链,吸纳更多的劳动力。

2.加快城镇化道路建设,特别是小城镇建设发展,提高城市化率。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形成了今天的城乡二元经济。二元经济使得中国城市和农村不能协调发展,拉大了城乡差距,将城市和农村形成了两个经济团体。加快城市化道路建设,就是要磨合城乡界限,消除城乡差别观念,重新科学定位工作、居住、休闲等生活圈,使得未来生活居住环境更加合理化科学化。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道路等交通条件的不断提升,加大公共产品的投入,加快招商引资的步伐和力度,加快电子政务的发展,不断提升政府及其相关事业部门的管理能力,以期能够提高城市承载力,吸收更多劳动力。

另外,积极发展小城镇是解决农村劳动力问题,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措施和途径。我国城乡差距大,农业人口多,是长期制约我国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小城镇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农村的商品交换和市场发育,而且有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控制农村人口盲目流入城市内部。我国是农业人口大国,如果仅仅依靠向城市内部转移农村人口是不现实的。城市规模过大容易出现交通拥挤、就业困难、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等问题。在推动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只能是一小部分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补充二、三产业,更多的人口应该依托乡镇企业进入小城镇。小城镇吸收农村劳动力的优势很大,我国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多是以兼业为主,亦工亦农、亦商亦农,这样既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也不利于农民身份的彻底转变,阻碍了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而小城镇更接近农村,进镇定居更加容易和方便,可降低成本和风险,能够使农民彻底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转变。

3.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绿色食品和生态农业,保护农产品知名品牌,培养壮大主导产业,延伸农业产业链,促进农业专业化发展,吸引更

多的农村劳动力。特别是对那些地域偏僻、远离城市、交通不便、信息不发达的山村,更是如此。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也是很好的选择。

4.开展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兴产业的不断涌现,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大力开展教育和技能培训,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前提条件。首先,政府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完善教学设施、加强师资力量,严格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其次,面对农民工创办各类职业学校、技工学校、技能培训学校等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培训机构。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岗位对从业人员基本职能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对农民工进行技能培训,增强就业竞争力,以适应产业发展的需求。有条件的将技能培训与就业有机的结合衔接,有计划、有目的地设置专业和课程,开展就业指导和岗前培训,为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创造条件。最后要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坚决摒弃小农意识。引导农民主动学习和适应城市文化及现代文明,培养农民的竞争意识、平等意识、公平意识、诚实守信意识等市场经济新理念。

5.建立城乡平等的制度建设,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良好的体制环境。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户籍制度、劳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体系,使进城农民再就业、社会保障、子女教育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享受同等待遇,构建城乡平等的制度体系。首先,加快改革城乡分离的户籍制度,实现户籍管理上的城乡统一,赋予全国公民平等择业和生活权利,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自由迁徙、自主择业、自由选择居住地的问题。同时还要使农民在社会生活、民主政治、接受教育等所有领域同城市居民享有平等的机会。其次,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尽快消除城乡、地区就业壁垒,取消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各种歧视性政策和不合理收费,降低农村劳动力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实现合理配置,实行公平的就业政策,创造平等竞争机制,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同时要切实维护进城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对拖欠、克扣工资等恶劣事件要加大管理力度。最后,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进城就业农民的居住条件、工伤医疗、子女教育等很难得到基本保障,农民工几乎被排斥在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之外,这严重的损害了农民的基本权益。因此,要建立健全养老、医疗、教育等配套制度,使农民工在住房、医疗、养老、工伤、子女上学等方面能够享有相应的社会保障。

6.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途径。

乡镇企业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载体,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近几年,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虽然逐渐减弱,但随着乡镇企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起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潜力仍然很大。因此,必须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加强对乡镇企业的政策指导,加快乡镇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体制机制的创新,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把发展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合理布局,推动乡镇企业连片发展。鼓励创办适应农村发展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尤其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工业,扩大农业内部就业空间。此外,重点发展农业第三产业,目前我国乡镇企业主要是发展第二产业,农村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所以,今后要大力发展以餐饮、旅游、商贸、运输为主的第三产业,拓宽农民就业渠道。

五. 结束语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目前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现阶段决不能忽视的关键问题,我们所进行的农村体制改革和合理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举措。无疑进入了最关键的时期。只有合理的解决这个问题,才能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提供坚实的基础,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保障,为我国经济的发展解决后顾之忧的同时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2.3.4.5.马国祥,浅析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与对策 ,2009,3 张燕妮,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及途径分析,农业经济,2009,6 韩科峰,农村富余劳动力分流的对策分析,农村经济与科技,2007,7 胡枫.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07,1 魏振香.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选择及其思考[J].山东社会科学,2007,12

6.王一平,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及对策 ,农村经济问题,2009,2

7.彭连清,詹向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地域流向和产业分布特征[J].农村经济,2007,9

8.蔡昉,王美艳.农村劳动力剩余及其相关事实的重新考察[J].中国农村经济,2007,10

9.崔传义,进入新阶段的农村劳动力转移[J].中国农村经济,2007,6

10.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

11.朱巧玲,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路与对策[J].农业经济问题,2003,6

12.成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户籍制度改革[J].新长征,2002,1

13.李秉龙,薛兴利,农业经济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1

第三篇:安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路径探析

安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路径探析 作者:汪洋单位:铜陵学院11工程造价班

摘要: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和加快城市化建设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也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就安徽省而言,农村人口不断增加,农民人均耕地资源减少,以及农民收入较低,外出转移就业的收入预期较高等原因,导致安徽省成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大省.这种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已经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并成为许多学者研究和讨论的热门话题。

关键词:农村富余劳动力 就业流向 路径 影响

引言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同时农业人口占世界农村人口的四分之一强,所以在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现象十分普遍。本文主要探析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方向、途径,安徽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以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叙述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社会大背景;第二部分析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的途径。第三部分讨论大规模的劳动力转移产生的影响。

一、安徽省农村富余劳动力产生的背景

1、安徽省农业发展的历史及现状

以1978年小岗村18户农民签订土地承包责任状为突破口,掀起了安徽乃至全国农村经济改革的大幕。经过3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30多年来,安徽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样取得了丰硕成就。农林牧渔生产持续稳定增长,粮食、棉花、油料、肉蛋奶等主要农副产品供给充裕,丰富多样,告别短缺,实现了总量供求平衡,丰年有余。农业生产条件逐步得到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显著增强和农副产品供给的丰富多样,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利与弊

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农业生产的投入逐步加大,农业生产条件不断得到改善。农机化水平逐年提高,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加强。农业机械配套率大大提高,农作物机收、机播面积年年增加,农机化作业率显著提高。解放农业劳动力提供了条件的同时,却使得安徽省农村外出务工从业人员不断增加。

3、农村富余劳动力产生的直接因素

因素一:人口的持续增长

近年来人口众多及持续增长的压力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冲击已越来越明显,人口与环境、人口与资源的紧张关系又达到一新的水平,控制人口增长的任务变得更加迫切。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农业人口数量众多的国家,能否顺利地解决这一难题,更是关系到我国城市化、工业化战略成败的关键。

因素二:农村教育条件的落后

在日益增长的人口当中农村人口占很大比重,加之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相对于城市较落后,其中就教育而言,农村里的孩子读书的后天条件就不够优越,这就直接导致农村人口文化程度不够高,出现了大量所谓的“农二代”。在知识技能竞争激烈的现实社会当中这些人有很小部分可能会在农村务农,大部分都会进城务工。此外还有一些60年代以后出生的农村人由于对外出转移就业的收入预期较高而进入城市务工。这些人群就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城市的“主力部队”。

二、安徽省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路径

1、安徽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流向

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一般呈现以下两种流向:一是往临近的省份转移;二是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往发达的东南沿海省份转移,而且中部地区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相对于西部地区来说更加活跃。而安徽省地处东部内陆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原因,我省大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一般都往邻近省市转移,主要相对集中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但随着长三角洲竞争力的迅速提升,一体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化,区域综合实力的进一步增强,农村劳动力开始逐渐从珠三角区域向长三角区域转移,转移地区包括浙江、江苏、上海等。

2、安徽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

目前我省有1000多万农村富余劳动力,而且每年还以60—70万人的速度在增长,每年向省外转移900多万人。从从事行业看,转移人员就业主要进入第二、三产业,多数集中在建筑业、纺织业、服装、制鞋等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和服务行业,这些行业的工作集中体现着劳动时间长、强度大、技术要求低,人力资本投入少,需要廉价劳动力等特点,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从就业性别看,男性相对集中在建筑、采掘、制造等劳动强度大的部门,女性相对集中在电子、服装、玩具、餐饮服务业等劳动时间长的部门。大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外转移以自发为主,盲目性和无序性较大,劳动力供需关系脱节。据调查,我省输出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具有小学、初中和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各占总人数的比例为26:60:14。有一定技术特长的占外出就业劳动力的25.9%,比全国平均水平高5.1个百分点;但外出劳动力中受过职业技能培训的只占13.7%,比全国平均水平低6.2个百分点。由于文化和技术素质偏低,劳动力主要集中流向脏、累、重、险等行业或工种内,难以进入较高级行业和岗位。存在组织化程度低和就业层次低的问题。

三、大规模劳动力转移产生的影响

1、留守儿童问题

在我省约有400万的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指双亲或单亲外出务工,留在原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的未成年人。留守儿童问题是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转型而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是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带来的问题。农村富余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到发达城市务工,基本都把孩子留在农村老家由祖父母、外祖父母对其进行隔代监护。这样对孩子无论是在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留守儿童与父母聚少离多,见面少时间短,沟通方式单一,缺少亲情呵护。缺乏父母的照顾,生活质量、身体健康状况较差。留守儿童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时期,由于远离父母,缺少了与父母交流的机会,一旦有了烦恼与问题无法向父母倾诉,而监护人又由于自身原因可能无暇顾及这些,或者不关注这些孩子的情绪情感变化。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缺乏有效的教育和辅导,在思想与品行上缺少正确的引导、教导,导致这一群体学习观念淡薄,学习目的不明确,成绩较差。从调查情况看,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多数处于中游,成绩优秀的较少。另外留守儿童在人身安全方面也存在很大的隐患。

2、空巢老人问题

同留守儿童一样,空巢老人也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而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子女常年不在身边,对一些年迈的老人带来了很多的不便。其中出现了如下问题:1)空巢老人收入水平总体偏低,老人生活状况偏差,部分老人生活较为困难。2)部分“空巢老人”身患多种疾病,健康状况堪忧。3))“空巢老人”医疗保险参保率不高,加重了患病者本人及其家人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4)侵害“空巢老人”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5)“空巢老人”在日常生活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问题。

3、务工人员自身的合法权益问题

相对于发达城市的“上等”人群而言,这些务工人员属于弱势群体。问题主要有:农民工文

化素质较低,劳动技能较差;对就业信息的利用能力弱。转移的盲目性大,就业的稳定性小;思想观念保守,目光比较短浅。针对农民工乱收费现象严重,如超标准收取卫生清扫保洁费,擅自收取综合管理费、宣传管理手册工本费等。一些用人单位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有的政府主办的劳动保障培训基地收费公示不符合规定。农民工存在工资被拖欠和克扣的问题,“年初找工作跑断腿,年关讨工钱愁死人”,他们只能等待和忍耐,缺乏有效的解决手段。

在新的历史时期,全面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不仅能进一步全面提升我省农村人口综合素质和劳动力技能水平,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由低层次就业向高层次就业转变,而且能促进农民增收,保持社会稳定。实施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和社会保障一体化工程,不仅能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也能够进一步促进我省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加快推进我省工业化、城镇化建设步伐,推动我省“861”行动、“皖江大发展”、“皖北大开发”、“实施东向发展和加快融入长江三角洲”等重大战略举措的全面实施。从我省实际情况出发,加快实施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和社会保障一体化工程,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是促进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农业全面发展和农村全面繁荣的必由之路,是实现安徽“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战略构想和“和谐安徽”的现实选择。对促进我省社会稳定,加快农村社会转型,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国务院研究室发布《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

(2)程名望,史清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与农村劳动力转移[J].经济学家,2007(5)

(3)赵武,蔡宏波.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现状研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4)检察日报 张春蕾

(5)周捷.河北农村流动人口群体特征[J].关注政府,2008,(10).(6)胡枫.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07(1)

(7)安徽省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动向和流向分析 童亚军 杨辉

第四篇: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政策

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政策

什么是农村劳动力?

是指具有本市农业户口,男16-59周岁、女16-49周岁,具有劳动能力,已经就业或目前无业正在寻找工作的人员。

什么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是指农村劳动力进入二、三产业依法从事生产经营或其它社会经济活动。具有本市农业户口,男16-59周岁、女16-49周岁,具有劳动能力,由于各种原因无法继续从事农、林、牧、渔等生产活动,或农业劳动时间不充分,需要到农业生产以外的工业、服务业等领域务工、经商,取得合法收入的称为转移就业。凡有转移就业要求的农村劳动力,均可办理求职登记手续,纳入全市城乡统一的就业管理服务体系。

农村劳动力怎样进行求职登记?

有转移就业要求的农村劳动力可通过村级就业服务站办理求职登记,也可直接到户口所在地的乡镇社保所进行求职登记,申领《北京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证》。农村劳动力办理求职登记须提交哪些材料?

(1)本人身份证、户口簿;

(2)近期免冠一寸照片2张;

(3)最高学历证明及复印件;

(4)具有相关职业技能的提交资格证、结业证等相关技能证书;

(5)享受本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提交《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农村劳动力办理求职登记,申领《北京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证》可享受哪些就业服务及优惠政策?

《北京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证》是农村劳动力享受就业服务和各项转移就业优惠政策的有效凭证。有《北京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证》的农村劳动力,可在全市各级公共职业介绍机构享受免费政策咨询、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同时,对于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按规定享受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对于就业困难的农村劳动力可享受市、区(县)两级岗位补贴,有创业愿望的可享受小额担保贷款政策。

求职登记的农村劳动力在哪些情况下不纳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管理范围并收回注销《转移就业证》?

(1)取得本市非农业户口的;

(2)办理升学、参军、外省市落户、出境等手续的;

(3)长期从事第一产业生产经营活动或无业,且无转移就业要求的;

(4)超过劳动年龄的;

(5)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6)被劳动教养、判刑的;

(7)其他不纳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管理范围的。

什么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内容有哪些?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是帮助从传统的农业生产领域向非农生产领域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掌握、提升职业转换能力的技能培训或创业培训。此外,本市还鼓励和提倡培训机构在讲授技能培训或创业培训课程前为农民提供引导性培训。

引导性培训

引导性培训是让农民了解就业形势和二、三产业就业的需要,转变就业观念,自主确定就业方向的培训。主要包括法律法规常识、文明礼仪、职业道德、职业指导、创业教育、城市生活常识等内容。

职业技能培训

职业技能培训是指具有技能培训资质的培训机构根据《国家职业分类大典》的职业标准和教学要求,对参加培训的人员进行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相结合,突出技能操作的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分为技术等级培训和非等级培训。对农村劳动力开展的职业技能培训是根据劳动力市场、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就业的需求,以初级、中级职业培训和适应社区岗位需要的技能培训为主的培训。

创业培训

创业培训是对具有创办中小企业意向的人员和小企业经营管理者进行企业创办能力、市场经营素质等方面的培训,并对他们在企业开办、经营过程中给予一定的政策指导,其目的是通过提高企业创办者创业的心理、管理、经营等素质,增强其参与市场竞争和驾驭市场的应变能力,使其在成功地创办企业,解决自身就业问题的同时,创造和增加社会就业岗位,帮助更多的人实现就业或再就业。

什么是职业资格证书?它的作用是什么?

职业资格证书是表明劳动力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分为五个等级:初级(五级)、中级(四级)、高级(三级)、技师(二级)和高级技师(一级)。它是劳动者求职、任职、开业的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力的主要依据,也是境外就业、对外劳务合作人员办理技能水平公证有效证件。如何取得职业资格证书?

可申请职业技能鉴定,首先要根据所申报职业的资格条件,确定自己申报鉴定的等级。如果需要培训,要到经劳动保障部门批准的培训机构参加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分为知识要求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两部分。知识要求考试一般采用笔试,技能要求考核一般采用现场操作加工典型工件、生产作业项目、模拟操作等方式进行。经鉴定合格者,由劳动保障部门核发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哪些农村劳动力可以享受职业培训补贴政策?

根据本市有关规定:在法定劳动年龄内、具有本市农业户口、有劳动能力和在二、三产业就业要求,并在就业服务机构办理了求职登记手续,取得《北京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证》的本市农村劳动力报名参加向二、三产业转移就业的技能培训,可以享受由市、区县政府提供的一次性职业培训补贴。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补贴用于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就业的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创业培训的补贴。

农村劳动力如何报名参加创业培训?

本市农村劳动力本人可凭《身份证》、《北京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证》到市劳动保障部门公布的创业培训机构报名,由培训机构对申请参加创业培训的学员进行面试筛选,合格的学员可以参加创业培训。

学员取得《创业培训合格证书》后,培训机构还会为学员提供什么服务?

自学员取得《创业培训合格证书》之日起,培训机构还应当对学员进行为期六个月的后续指导服务。培训机构对学员开展后续指导服务的内容主要包括:为筹备开办企业的学员提供开业前的指导、咨询服务;对需要创业见习的学员,安排其见习;每月至少一次电话或实地跟踪了解学员见习和创办、经营企业的情况。

第五篇:农村劳动力转移

当前农村农村劳动力转移探究

西安财经大学/倪俊梅

摘要:

我国农村劳动力大幅度转移,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有着不可取缔的作用,一方劳动力的迁移,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调查我国劳动力转移情况,间接了解我国城市化发展,农村区域经济文化在新时期下的发展状况。

关键词:

剩余劳动力;劳动力转移;经济发展;城市化建设。

正文:

也许我们都会有意无意了解到一些关于人口迁移的事,亲眼所见,或看新闻,或亲身经历过。春节的时候,我们会看到新闻天天报道农民工返乡浪潮,那就是我国人口迁移的一大壮举,南来北往大幅度流动。

就我们县而言,每年有很多农民工选择外出务工,远出东南,沿海省份,北方大城市等找工作。贵州地处西南省份,劳动力丰富,我们县又是贵州的劳动力输出县,在各个乡镇出现大规模的劳动力迁移情况。这些劳动力迁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们的城市化建设,以及GDP的增长,改变着我们现有的劳动力结构。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就是为了更好、更合理地了解我们的劳动力市场,劳动力结构,和劳动力管理机制等等问题。

一、我县劳动力迁移的特点

目前我们县的劳动力较为丰富,是基于现在的教育水平停留在某一阶段,农村户口的居民文化水平较低,最简单的谋生方式就是卖出自己的劳力,很多不是靠大脑生活,就是能吃苦耐劳,靠自己一身力量谋生。另外,三线城市发展缓慢,只能靠出外才能找到一份像样的工作,能有一份客观的收入,足以养家糊口。最后,现有的劳动力迁移浪潮,是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我国大城市建设较快,各种工厂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就必须依靠像贵州、河南、四川等这些劳动力大省输出大量的劳动力,以满足自身的发展需求。

每年春节对于各种客运交通是一个严重的考验,因为在东南有很多返乡回北方或者西南的农民工,也有很多在北方在沿海地区返回南方或者大西南的农民工,这其中就少不了回贵州老家的大批农民工,他们常年在外务工,也许很多年都没有回国一次家了,对于他们来说回家也是一种奢侈,火车票不好买,车费贵,辗转麻烦。当然对于他们来说,回家也是一种希冀,因为家里有儿女,有父母,总得回家吃个团圆饭,总得回家让家里人感觉到亲情还在。现在的劳动力大批在外,留着家乡的老人,和还未成年的妻儿,这就出现了前些年热起得大家耳熟能详的话题“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引起了社会一度强烈的反响。

当前中国的劳动力迁移具有三个明显特点:一是劳动力迁移是在发展极不平衡的经济背景下进行的,并且在劳动力迁移的同时,这种不平衡进一步加剧。二是劳动力转移以东部沿海地区为主要去向。我国劳动力转移的区域模式,表现为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带迁入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地带。而农村迁出人口占全国迁移人口的六成以上,其中几乎有七成以上迁入城市。因此,中国现阶段的劳动力转移可以简单概括为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带农村地区迁向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地带城市地区;三是受教育程度越高,迁移比例越大,但由于受到较高教育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非常小,农村迁移人口的总体受教育程度较低。

随着国家政策及地方政府的帮助,进行“三农政策”和退耕还林等措施,加强农村自身发展,在某些地方也出现相应的农村劳动力出外务工减少的情况。只要大家在家里能吃饱饭,穿好衣,再赚点钱,也许很多人也不愿意出外务工,毕竟背井离乡的滋味很好受。

总得来说,农村劳动力迁移的特点就是迁移幅度大,分布地区较广,从事的职业五花八门,为了谋生,他们常年在外,私下奔波。大西南的劳动力大省,年年都会向许多大城市输出大量劳动力,促进我国企业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城市化建设奉献不少。

二、劳动力迁移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农村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部分劳动力在农村的边际生产率低于其生活费用甚至等于零,也就是说即使只能获得很低的工资收入,他们也有向城市转移的倾向。而同时,我国东部沿海城市迅速崛起,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这使得在工资水平很低的情况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向东部城市转移。这个时期的人口迁移极大地增加了农民收入。但随着劳动力的持续转移,造成城市就业压力的增大,迁移劳动力工资增长非常缓慢,最终造成农民人均收入的增长缓慢。

由于我国农业的粗放型生产模式和生产技术进步缓慢,农业生产社会化程度较低,以至于农业劳动生产率多年来没有显著提高,农业平均劳动生产率进而人均收入收入未能因农村人口的转移而得到明显提高。农村劳动力在农村的收入较低,纯收入更低,使得其在城市就业的机会成本很低。因此,多年来农村劳动力持续向城市的迁移,虽然迁移的速度在放缓。正如托达罗模型所告诉我们的,迁移速度的放缓是由于农村劳动力在农村和在城市收入差距减小造成的。但我们不难发现,目前城乡收入差距的减少,并非归因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更主要的原因在于迁移人口在迁入地收入水平的缓慢增长、无增长,相对于城市居民收入和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而言,甚至是负增长。因此,过去二十多年的劳动力迁移虽然曾经极大地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但并不足以使农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同步增长,这种现象持续下去,必然会进一步拉大二者收入的差距,造成相对贫困的增加。另外,农村人口的迁移使农村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流失严重。由于受教育程度越高,迁移比率越高,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的人才大量流失,使农村在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严重不足,制约了农村生产力的提高,从而进一步拉大了城乡差距,加剧了农村的相对贫困。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发现,当前模式下的人口迁移,短期内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长期而言,并不能消除悬殊的城乡收入差距,甚至会进一步拉大城乡收入差距。

从现实生活中可以看出,农村劳动力迁移,是基于现在的农村农业发展,乡镇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农村居民现有的生活状况,促使我们地区广大人民选择外出务工。换言之,劳动力的迁移,也改善了我们地区现有的生活条件,基本上过上了富裕生活,再劳累之后能安居,能乐业就已经很好了。总之,这一举动,一世为了自身生活条件的改善,另外则促进我国企业发展,经济的大踏步前进,也可以说是促进了我国GDP的增长。

三、我们县的劳动力现状和应对对策

对外,大多数城市的劳动力匮乏的情况下,我们有必要就我们县的劳动力结构进行合理规划和管理。对于劳动力迁移所引起的现状,譬如农业荒芜、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等问题,有必要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权衡利弊,让其机制上更加完善。

1、我们农村劳动力迁移所带来的现状

由于大量年轻劳动力外出,家乡仅留着大批年迈的老人,他们生活虽然基本能自理,但

对于所拥有的庄稼却无能为力,这使得我们地区大量的农田变得荒芜,农业置废。同时,引起人们关注的“空巢老人”也值得留心,年轻劳动力留下自己的父母在家,由于上了年龄,这些老人在无依无靠,生病了都没有人照顾,还有平时没有人陪着说话,会让他们倍感孤独,这使得农村老人在很多方面上出现思想上的问题;

由于年轻夫妻大多数都是成伴出去工作,家里不仅留着自己的父母,还有很多的年轻家长把自己的子女留在了家里,把子女留给了父母照顾。这个在很多方面带来了不便,“留守儿童”的问题,在家庭教育和成长方面带来诸多弊端,这也是社会值得关注的问题,教育是出娃娃抓起,所以在这一问题上势必应该引起农村家庭和社会各阶层的关注;由于年轻劳动力都在外面,现在乡镇企业发展需要大量着的返回,还有家乡建设也严重缺乏劳动力,这势必在促进外面大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使得自己乡镇的发展变得缓慢,在这一因素上应该引起政府的关注,需要提出可行的政策,召回一部分劳动力,一遍我们自身的发展;

于此同时,劳动力大量移动,给各地和当地政府在户籍管理方面带来一定的不便,大批外来务工者涌入一个城市,区域文化因素也会带来一定的冲突;带着子女在外工作的家长,在外面就学也是一大问题,毕竟现在很多省份对外来务工子女就学还有一定限制。当然,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能看见的现象,还有一些深层次的东西就不一一列举了。

2、对于劳动力迁移带来的问题提出的一些建议和对策

最近,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国民经济发展的“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了新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宏伟目标,这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当前,努力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对于保证新的五年规划顺利实施,推进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缩小城乡差距、贫富差距、地区差距,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为了切实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①继续稳步、有序地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②善待农民工,提高他们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工的问题,农民工是我国农民中的精华,在二、三产业的从业人员中已占相当比重,应明确农民工产业工人的主体地位,取消“农民工”的称谓,代之以从事职业的称谓,与城市职工同等身份,同等待遇,同等地位。参与城市所在地的政治社会生活,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农民工应公平地享受基本的社会保障和最低工资制度,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严禁恶意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和随意无度加班。加强监察工作,发现问题严肃处理,问题严重的应严加惩处。从长远看,农民工工资待遇不能只是维持简单再生产,而应满足扩大再生产的需要,并不断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建立工资不断增长的长效机制。

③实行制度创新,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首先是户籍制度创新。从长远讲,要彻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消除附着在户口上的城乡居民的权利不平等制度,保障公民的迁徙自由、居住自由和择业自由。近期,要降低城市户籍门槛,分层次放宽入户条件。在大中城市,对拥有合法住所(包括有租借房屋)、稳定职业和生活来源的,允许进城定居,登记户口,并依法享有当地居民应有的权利,承担应尽的义务。可先对受过高中、中专教育,参加一种社会保险三年以上的,或企业要求留下并为之承担责任的,或自办企业雇请员工纳税五年以上的,准予户口迁入。小城市、小城镇,户口全部放开。特大城市,可施行居住证制度。

其次是土地制度创新。土地制度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关系密切,从长远看,深化土地制度改革,需要进一步探索。目前,要促进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并根据中西部地区土地资源相对丰富的实际,适当放宽土地的宏观控制,以适应产业的梯度转移,加快中西部域区经济的发展。可借鉴一些地方的经验和做法,探索创新土地制度。最近,广东省根据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实施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直接进入市场。江苏等省实行“股田制”或建立“土地银行”变地权为股权等,都有利于土地规模经营和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有利于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并为农民的就业、创业提供资金支持。

再次是社会保障制度创新。从长远来看,城乡劳动者应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体制。近期,应根据农民工工资偏低和流动人口的不同情况,建立多层次、低水平、广覆盖的社会保障网络。一部分长期在城镇已有稳定职业并定居的人员,可纳入城镇的社会保障。对于临时在城镇打工的农民工,针对他们的迫切需要,先搞工伤保险、大病医疗保险等。降低农民工参与社会保障的门槛。交费基数、交费年限要与他们实际工资相适应,并与所在企业按比例分摊,让更多的农民工年老时能领养老金。允许企业为农民工在农村交纳养老保险,农民工可以到当地社保部门参保和退保。建立方便合理的农民工养老保险跨省区转移机制,不论他们转移到什么地方,都可以凭卡交纳社会养老保险费,凭卡领取社会养老保险金。

④建立和健全培训服务体系,切实提高劳动者素质。

提高劳动者素质,首要的是抓好基础教育,确保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要更多关怀留守儿童的学习、教育和他们的身心健康。对于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子女,要充分利用和增添城市教育资源,让他们接受正规教育,不得强制收取借读费、择校费,不得以任何理由拒收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子女入学。农村劳动力的培训,要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调动输出地、输入地、用工单位和劳动者本人的积极性。整合培训资源,每个市、县、区都应确定或建立几所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和农民工专业技能培训学校,使每个农村青年都能掌握一、二项专业技能。有些地方对初、高中毕业生再增加一至两年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实施3+1或3+2教育,增强他们的就业能力。这种做法值得推广。要改善培训管理,走市场化培训之路,根据市场需求和农民意愿,大力推广“定单式”培训、“定向”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⑤加强领导,促进农村劳动力健康有序地转移。

第一,要把农民工的问题摆上各级领导的议事日程。广大农民工进入城市十多年来,在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有些问题已相当严重,但目前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对此往往认识不足。建议从中央到省、市、县都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领导小组”或“城乡统筹就业协调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吸收发改委、财政、劳动和社保、民政、公安、农业、教育、卫生、计生等职能部门参加,全面负责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包括规划、安置、培训、户籍、维权和劳动保护工作。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出得来,留得住,有保障。输入地要实行属地管理,避免管理和服务的缺失。

第二,建立健全法制。鉴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已成为全国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现象,并且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存在。建议全国人大和国务院以及各省、市、区人大、政府,及早制定涵盖农民工的有关政策、法规,例如:“就业法”、“劳动力市场管理法”、“培训法”、“劳动保护法”、“最低工资法”、“安全法”、“社会保障法”、“新户籍法”等等,做到有法可依,推动和保障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顺利进行。

第三,增加公共财政支持。中央和各级财政要在预算安排执行中,将支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作为一项重要支出。在建立劳动力市场、农民工培训、社会保障等方面增加投入,提供公共服务。同时要加强对财政支出的监督和审计,确保资金的安全及使用的效益和效率。

第四,农民工的计划生育工作,应以输入地的属地管理为主、输出地为辅,并建立规范的协调工作机制以节约运行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第五,建立农民工组织。有些地方已纳入工会组织。根据目前农民工流动性大,职业不稳定的特点,各地也可在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地方和企业成立农民工协会或建立农民工工会,代表广大农民工参与有关经济、社会、政治活动。特别是有关就业、工资和土地、财产的管理、流转、分配的谈判、签证工作,以及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并在条件成熟时并入城乡统一的工会组织。

附:“2”中对策部分内容引自张持平的《农村劳动力现状及其对策》

下载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演变路径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演变路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劳动力转移探讨

    农村劳动力培训市场化运行机制初探 :【摘 要】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且数量大形成了农村劳动力市场劳动力供给和的不衔接,造成这一矛盾的原因之一就是农村劳动力培训市场不能适应......

    农村劳动力转移

    安徽农业大学2014年—2013学年第二学期《农业政策学》课程论文姓名:刘听强学号:12100527学院:工学院 专业:12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手机:***农村劳动力转移关键词:农村劳动......

    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文档

    株洲县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汇报 一、农村就业情况: 我县共有农村人口394274人,其中劳动力资源257215人,今年已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836人,累计实现劳动力转移101270人,按年龄统......

    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总结

    龙山中学2010年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 移培训工作总结2010年,龙山中学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正确的培训方向,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各级领导的正确指导,大力......

    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总结

    二0一一年是全面贯彻落实xx大和xx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一年。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调整农村就业结构是农业和农......

    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大全五篇)

    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艺术设计寇墨轩 200920269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更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尽管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农村人口庞大,劳动力素......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及发展趋势(5篇材料)

    论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 特点及发展趋势学院:地理科学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摘要: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在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这关......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路径浅探5篇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路径浅探 “三农”问题是中共中央、国务院非常关注的重要问题。2004年至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7年将“三农”问题列入其中,充分显现出“三农”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