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心理健康课《化解心中的委屈》教学反思
心理健康课《化解心中的委屈》教学反思
心理健康课《化解心中的委屈》教学反思
《化解心中的委屈》是《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四年级下学期的第十课,这节课属于健康情绪教育内容,小学生的情绪是指他们受到外界刺激时,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暂时的比较剧烈的态度体验,如满意。愉快。忧愁。愤怒。恐怖等。由于不明真相,在生活中小学生难免遇到老师同学家长的误解,被人误解的情绪体验是伤心,愤怒。委屈等一些消极的情绪体验,如果消极情绪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和释放,就会影响学习和交往,自我意识等其它方面的心理内容,形成不良情绪和不良性格,因此化解心中的委屈这一课是针对这一时期小学生心理特点设计的。本课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在遇到误解和被别人冤枉时,能够运用正确的方法化解,从而优化学生的情感。使学生能够笑对生活中的不如意。拥有健康的心理。
教学环节设计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同时利用师生互动共同交流,探讨的形式,为学生创设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和创造精神。
教学中我采用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给每一个学生提供了交流参与的机会,在活动中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本节课我是按照四个环节来设计的。
第一个环节:明镜台:首先以师生互动听音乐做律动的形式导入新课,利用师生互动来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营造一种和谐氛围。接着通过自制挂图来讲授“疑人偷斧”的故事。让学生明确本节课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引入教学主题。这一环节基本上营造了让学生参与的氛围。学生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第二个环节是:智慧泉:此环节通过三个小品的情境表演,引导学生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分析探讨,来进行深层次的思辩,这一环节主要是帮助学生提高认识,在此环节,我注意由浅入深地进行教学,还要强调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注意刻板的说教,让学生自悟,通过填表的方式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第三个环节是:回音壁:这一环节,是知识牵移的过程,也是知识牵移的过程。也是学生联系实际自我反思的过程,这一环节我设计我通过“国王长了免耳朵”的故事引导学生掌握化解心中委屈的方法——-倾诉。然后通过读课文中的短文,让学生明白另一个方法——-宽容。最后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总结出心中委屈的方法。
第四个环节:启思录:这一环节是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过程。利用与本课有关的文章。诗歌。等让学生阅读,从而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此环节我设计了制作心理快餐的形式让学生进生小组合作。这一设计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参与积极,气氛热烈。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我们不排除这节课过后,学生仍有抛不开的内心烦恼,但是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继续体验,相信通过这节课他们遇到烦恼和不快会找其中合适的方法来排解。
第二篇:三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 - 化解心中的委屈 全国通用
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
课题
六、化解心中的委屈
课时
时间
5.28
活动目标
1、让学生学会正确对待人际关系中的误会。
2、使学生掌握调解人际关系的技巧。
活动
准备
视频。
时间
活
动
过
程
设计意图
5′
31′
4′
一、热身活动:
师:放视频,生观看。看了视频,你想到了什么?
生:汇报。
师:今天,我们的活动主题是《化解心中的委屈》。(板书课题)
二、体验活动:
(一)七彩镜:
师:指名读“疑人偷斧”,提问:假如你是邻居的儿子,当你得知别人误会或冤枉你偷了他的斧子,你感觉怎么样?为什么?
生:自由畅谈。
(二)童心广场:
师:生活中,同学们经常被别人愿望或冤枉过别人,如果你是以下几个同学的处境中,会怎么做?帮他们想想办法吧!
生:读每一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师:生活中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仔细回忆一下,你在什么事情上被别人误会了。
师:将心比心,消除误会。(板书)
(三)直通车:
师:生活中,由于不明事情的真相,人与人之间经常会产生误会,只有相互沟通,增进了解,才能减少误会,化解矛盾。当遇到这样的事情时,可以试试这样做:“心中有委屈,要说出来”。如果你错怪了别人,主动去道个歉。有时,可以化解委屈为动力。
三、分享升华:
师:指名读资料卡中的《给驴子一脚》。
生:谈读后的感受与收获。
情境导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故事启迪,让学生学会正确对待人际交往关系中的误会。
实践中使学生掌握调节人际关系的技巧。
掌握几种做法,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树立今后的努力方向。
板书设计
六、化解心中的委屈
将心比心,消除误会。
教学反思
第三篇:心理健康课教学反思
心理健康课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心理健康课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心理健康课教学反思 1五月中旬,在陈**老师在指导以及同组教师的合作备课探讨下,我在水头一小上了一堂主题为爱的礼物的心理教育课。下面我就这堂课作如下反思。
1、由于执教班级四年级学生较为活跃,所以上课之前,与学生做好了约法三章:学会倾听,学会尊重,学会保密。这些课前约定为后面课程的顺利进行起了很大作用。
2、以父母送的各种礼物引入话题之后带着学生观看了一段视频,选取的内容是学生磊磊与妈妈之间发生的矛盾争吵,由于贴近学生的生活更容易引起学生共鸣。
3、成员分享“爱的表达”选取优秀的爱心卡片,在幻灯片上显示。总结感受爱的表达可以有很多很多,这些都是我们同学非常用心的爱的表达,我相信爸爸妈妈们一定能够感受到我们到这份爱。我们与爸爸妈妈之间的那份不理解也会慢慢消融。
4、最后,通过让学生闭上眼睛做冥想的方式,平静学生的心灵,提示他们带着一份美好、感恩、真诚的心情去面对爸爸妈妈,用更深地理解去看待爸爸妈妈的时候,与爸爸妈妈的这份爱一定会更深更暖
心理健康课教学反思 2今天,给同学们上了一节《学会原谅》心理健康活动课,上完课后,细细琢磨了半天,想了些心理健康活动课的一些方法和意图:
一、课题导入注意创温馨的课堂氛围
宽松、民主、和谐、温馨的教学氛围是心理健康教育课实施的起点,是激活或唤醒学生心理活动的“起搏器”,是诱发学生积极行动的外在因素。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课题导入对一堂课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谈一下我用到的情境创设法。
1、妙用故事法。同学们都喜欢听故事,生动有趣的故事能牢牢地吸引他们,启发其思考,这也是我惯用的导入新课法。
2、小品激趣法。学生好奇心强,根据学生这一特点,在教授新课时,我常巧妙地设计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小品,以激发学生探索欲、求知欲,一旦他们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就会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活动中去。我依然清晰地记得,此外,我使用的情境创设还有多种,如:问题讨论法、情感感染法、开门见山法等等。但无论使用哪一种方式,我都因活动内容而定,正因为情境的创设适合了学生的年龄特点,适合了活动内容,才达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二、教学内容要灵活,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
我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学识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自行增删、调整教学内容,找到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关心的热点问题或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我的引导下,学生会很投入地主动参与、积极探讨,从而实现心理上的成长。
三、关注体验和分享
体验是学生心理素质形成和发展的核心。从心理学上讲,体验主要是指人的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是体验者亲自参与活动,并用自己已有的经历和心理结构去理解、去感受、去构建,从而生成自己对事物的独特的情感。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上,我经常设计一些生活情境,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法去感受、去体验、去理解、去领悟。如:在小品《老师的自行车》的表演后,我就设计了让学生扮演淘气的学生和幽默的教师进行角色表演,同学们对此非常感兴趣,他们能很真实的说出自己的感受,台下的同学边认真观看,边思考:你喜欢哪组同学的做法,为什么?
表演结束,表演者都谈了自己的真实感受,从中不难悟出:文明礼貌的语言、行为让人心生感动,会化干戈为玉帛;反之无礼、冲动、不肯包容的行为会使冲突升级,参与分角色表演的同学对“若冒犯了别人,能否主动说对不起”而产生的不同结果感同身受,相信通过这样的体验,今后遇到类似事件,这几位同学肯定会做出正确的选择。而台下的同学虽然没能设身处地的去表演,但他们通过观看,听表演者谈感受,还是分享了表演者的真实体验,可以说,类似这样的角色扮演、体验情感的活动方式,促进了全体学生心理素质的协同发展和提高。
心理健康课教学反思 3如何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一直在不断的摸索、总结、思考、调整。对于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我的思路和做法是:
l、抓住学生心理,以趣促学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同样的内容,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学生接受起来会更加乐意和主动。面对从未真正接触过心理方面知识的学生,我给学生创造了很多的发挥空间。每一堂心理健康课之前,我都会安排一名学生完成3分钟演讲。演讲的内容丰富多彩,可以带领同学们做一个放松游戏,也可以给大家讲一个故事,说一部喜欢的电影,讲一讲自己喜欢的明星、球星等等。
在这个活动中,可以说我和学生是相互沟通进步的。我把学生的演讲内容升华,学生们让我了解了世界名人、认识了很多体坛明星,他们邀我一起游戏的喜悦至今仍让我回味。
2. 坚持核心原则,形散神聚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点在于活动中的体验,绝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活动应该有主题,有核心。心理健康教育课也应该坚持一个核心,并围绕这个核心,“行散神不散”,着重培养学生最基本的心理素质,让他们学习和体验到对自己的终生发展有价值的核心观念。
对于这方面的能力,我一直在努力提高自己。活动对于教师的能力要求很高,想做到形散神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比如:《沟通》一课,原来我的活动设计中,要求学生每个人背上夹一张纸到处找同学,配合完成。后来考虑到学生的调控情绪能力较差,极容易形成混乱。于是,我把游戏环节进行了重新设计,换教室活动为座位传纸,有效的避免了混乱,从而也达到了说明道理,活跃气氛的目的。
3、坚守课堂纪律,顾此顾彼
心理健康教育课应该根据需要,创设相应的氛围,但不能没有原则和标准,它必须以学生遵守课堂纪律为基础。就我所教的学生来说,他们自律性不强,还不懂得尊重别人,不懂得主动遵守纪律和规则。课堂上最容易出现的现象是“忽视倾听”:要么发言过于随意,只顾自己大声说话,不倾听别人的心声;要么封
闭自己,嘲笑讲出真心话的同学。这些不好的双向互动使课堂缺乏温馨的气氛,很快乱作一团,最终导致学生不敢流露真情,班级内无法形成真实情感的交流,我也不得不停下来维持纪律,积极性也受到打击。一堂原本精心设计的课可能就此功亏一篑。因此,教育学生保持纪律、遵守规则、尊重别人等是非常必要的,是创设轻松、愉悦氛围的基本前提,其本身也是一种心理健康教育。
4、聆听他人故事,因势利导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获得的心理体验和感悟程度。学生总是非常关注他人在同一问题上的表现,喜欢聆听他人的“故事”。
(1)心灵感悟:每一个课题,我都会给同学们一个同龄人的“故事”。试图让学生明白这些问题别人都有,自己有也很是正常的,并相信这些问题可以解决,进而学习和掌握方法。其实学生在聆听的同时,也在审视自己。
(2)自我开放:如果心理教师能在适当和必要的时候,作真诚的自我剖析、自我开放,学生也会减轻自我防卫心理,真实地表达自己、安全地探索自己。有时学生甚至会主动要求:“老师,你呢?你以前是怎么样的?给我们说说啊!”不过作为一名心理教师,其最重要的角色始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自我开放应该有一定的原则和限度,否则,将会导致角色混乱,得不偿失。
(3)角色扮演:心理剧的创设,其初衷是让角色扮演者体会其中的情境冲突,在冲突中宣泄自己、发现自己、改变自己。所以有时候我会让学生即兴表演,不事先准备,比如讲《调控情绪》时,我给学生一个问题情景,让他们运用今天所学知识去面对和解决。大大地提高了同学们的主体参与性,使他们有机会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及时地运用课堂所学去解决问题,从而不断地调整自己,不断地成长。
5、拓展延伸课堂,“里应外合”
在学生眼里,“心理教师”的角色陌生而新鲜。学生对这一角色的认识,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并直接影响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因此,心理教师自身心理健康的状态和个性魅力,以及专业修养显得非常重要。
学生现阶段的学习以“模仿”为主,需要学习榜样,如果告诉学生“要合理的调节情绪”,自己却动不动就发脾气,学生就会想:“老师自己也做不到,那我们学了又有什么用呢?”因此,课堂内外,我都尽力表现得开朗、愉悦,给学生以理解和尊重。
心理健康课教学反思 4通过对本学科教学的反思,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有以下认识:
(一)正确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教师。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直接影响着影响着教育教学工作的成效,影响着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因此,作为学生心灵的导航者——心理健康教师,要解读心理健康课程性质、任务和教学目标,认真把握这门课程的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学生的生活实践,把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成长、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问题,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为己任。
所以,应该把共同研讨心理健康教育的详细操作方法,作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团队的使命。才可能把发挥心理健康课的实际作用,真正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二)教学中应体现人文关怀,做到育心育人
学生健康的身心是其健康成长的保证,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平等的,民主的相互尊敬的师生关系。因此,心理健康课的教学要求和评价方式要有别于其他课程。
首先,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多设计一些走进学生中间的讨论性问题,减少在讲台上面讲的.时间,据心理学家介绍:空间距离与心理距离是成正比的,所以老师离学生越近,其心理距离就越近,那就要求老师多走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交谈讨论,从心理上缩短师生的距离。“亲其师,信其道”教育才有意义。
其次,多一些微笑,多一点赏识。许多学生缺乏自信,课堂上不敢发言。因此,传授知识其实不是目的,心理健康课真正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快乐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若一味板着脸,那么就等于“对牛谈情”。若和蔼、宽容、理解,可能不是短时间内可以看到效果,但是久而久之,学生是会有变化的。但值得注意的是,的赏识要有度。赏学生欣赏之处,识学生整体,有的放矢地运用赏识,激发学生的闪光点。
再次,要张扬学生的个性。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创造性的思维,使学生敢有怀疑的态度,有发散性的思维,有标新立异的答案,甚至是荒诞的思
维都可以,一定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课堂教学空间,使学生能有信心去思考,那么作为教师不仅要有教学意识,而且要有课程意识,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要创造学生的个性,哪个方面有发展就培养他哪方面的特长,给他们心理支持,帮助孩子认识到,只要努力,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人人都能成为人才的思想观念。
总之,心理健康课程的目标不是为了传授心理学知识,而是通过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解决学生心理发展中的矛盾与冲突,使学生在日常生活和成长中学会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懂得如何学习、如何与人相处,提高其心理素质。与传统学科相比,在教育内容的设计、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原则与教学方式、学习方式上都有很大的差别,应该更着重与学生的体会和实践,而不是他学到了什么。
心理健康课教学反思 5白驹过隙,一学期眼见又要结束了。在上学期教学的经验基础上,我在课堂掌控的能力上更熟练了,对学生的了解与管理也更加地的得心应手了,这对我在心理课堂上的教学很有帮助。反思本学期的教学,有进步与收获,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随着学校怡心空间的建成并投入使用,心理活动室为开展心理活动课提供了很好的场所。因此,本学期在教学的过程中,真正让学生体验到了在游戏、活动中欢乐、感悟与成长。我在教学中会结合各个主题的需要设置相应的游戏体验环节,更加地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乐中学。
多媒体设备让心理课堂更加精彩。我在本学期,充分利用心理活动室与班级里的多媒体设备,为心理课堂的教学带来便利的同时,更增添了光彩。音乐、视频、活泼可爱的课件设计被充分应用到心理课堂上。
切合学生发展需要的主题更是激起了学生广泛的兴趣。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我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寻找知识性与活泼性并具的卡通动画视频,让学生在轻松、不拘谨的氛围下了解了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网络利与弊,我尝试着让学生当一回老师,先分组进行资料查找,然后在课堂上让各小组分别上台当一回小老师,把他们搜集的资料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现给同学们。这样角色的转变,极大的激起了学生的积极性。在各种不同主题的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深入思考,踊跃发言,并注重培养学生尊重、平等、关爱等意识,并且在课堂上以身作则。
本学期,我结合学生实际,确定了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利与弊、换位思考、学会拒绝、多角度看问题等主题进行教学,都能够按预期进度实现教学,并顺利实现教学目标。然而,本学期的工作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
心理健康课作为校本课程,没有考试,注重的是学生在日常教学中的体验与感悟和在生活中的有意识应用,没有特定的考评方式。这学期把本课程与阳光成长手册结合起来,并制定了相应的征章要求。不过,这些要求是在期末才制定出来的,没有起到应有的导向作用。
要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具规范化,日常的课堂行为规范,进步要求应该制定成一份固定、具体而有针对性评价标准,相信这会让心理课堂更具规范性与可操作性。
心理健康课教学反思 6我很尊崇孔子的“每日三省吾身”,一个人德行的积累离不开反思,同样教学的进阶也离不开反思。下面我就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教学进行一下阶段反思,以便扬长避短,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这学期我利用两次课的时间来做适应环境的活动课,第一次训练学生对学习的适应,第二次是探讨对学校环境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适应。
1、我之所以把学习适应单开一节课,是考虑到初中的学习与小学有较大的不同,比如学生提出,中学的科目多了、课时多了、笔记多了、作业多了、背诵多了、听写默写多了、学习难度大了,要让学生有自我认识,并着重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先让学生听听各自的解决之道,体现出同伴互助的作用,然后老师指出初中的一大变化,就是要提高学习自主性和自觉性,师生共同罗列出学习需要适应的几个环节,每人找出自己的问题,纠正提高。
2、在另一节的适应课中,我联系学校的具体实际来设计课程,比如学生提出了操场小、饭菜不可口,特别是如厕不满意的问题,我谈了一个观点“改变你能改变的,适应你不能改变的”,如果你既不能改变也不去适应,只能使自己增加不良情绪,身心受损。
针对同学提出的高年级学生存在的抽烟、骂人等问题,我提出并辨析了“适应不等于认同”的观点,促进学生思考、选择和适应。
还有的同学有个误解,以为在短期内结识很多高年级的同学就是交际能力好的表现,我提出了不同的参考意见,建议学生在对高年级同学不了解的情况下,先以“静观”为主,长时间观察、了解之后再做选择性的交往,以免结交不理想的同学受其不良影响。
二、九月十日是教师节,我在有的班开展了“教师节与感恩”活动,请同学谈感受和想法,同学记住的多半是小学高年级的老师,而对自己低年级的老师和启蒙老师往往忽略,对批评过自己的老师往往印象不好,针对这种情况我带领大家探讨,什么样的老师是好老师,是不是批评过自己、对自己严厉的老师就不是好老师?对学生理解中学老师不同的教育教学(此文来自)方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三、对待学生好习惯的培养,我从细节上严格管理要求,比如上下课起立仪式,让学生安静收心,起立不规范和无精打采的就要重来,争取每节课有个良好的开始。
四、对出现的问题课内不能解决的,课下及时解决。一次上课起立时发现一个女生起立慢,心不在焉,就点了她一下,不料坐下后,她就开始摔书,还眼泪汪汪的,我觉得她有点反应过度,沉了一下没去理会,下课后马上找她谈话,才知道她课间跟一个男生闹矛盾,很窝火,我及时做了解决,学生心理也宽松多了。
五、我一直设有各班教学评价表,每次课后填写,包括主题、游戏活动、发言分享情况等,对于了解班级状况,进一步有针对性的教学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在教学上,每学期我都有一些新改革、新的举措,并不断改进,还需要继续努力。
心理健康课教学反思 7心理健康活动课是当前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和载体,是高中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与开发的一种有益补充。那么心理活动课究竟应该怎么上?怎样才是一堂好的心理健康活动课?这是我每一节课都在思考的问题。
“活动”和“体验”是心理活动课最核心的两个要素。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目的还不在于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而是要通过创设一定的心理情境,开展极富启发意义的活动,来造成个体内心的认知冲突,唤醒学生内心深处潜意识存在的心理体验,以达到影响他们心理,提高心理素质的目的。对于个体心理来说,再精彩生动的讲授都无法替代个人的亲身感悟和直接体验,哪怕只是一点小小的启发,也能留下深刻的记忆。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心理教育是一种以体验式学习为主的教育。
心理活动课可以运用的活动形式丰富多样,如游戏、情境剧、角色扮演、情景模拟、讨论沟通、行为训练、心理测试等等。但我在活动的选取上根据主题的需要,选用了以下教学方式:
一、故事导入引心情:
引入新课时,我设计了一个《草船借箭》的故事,让学生在他们熟悉的故事情节中了解到“嫉妒心理就是看见他人比自己强,心理就不舒服,甚至产生强烈的憎恨,总想排除别人超越的地位,破坏别人超越的状态。”这样学生很容易理解嫉妒的心理现象,变抽象为形象。
二、情境剧中见情境。
情境剧与现实相结合,使学生转变观念,接受心理训练。
情境剧表演是学生喜欢的形式,特别是心理健康课中,一些生活故事更适合学生表演。而每一个故事中都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它使学生在愉悦的故事情境中明白了道理,转变观念,接受心理训练。在本课中通过情境剧表演,总结出了克服嫉妒心理的技巧:宽宏大量,善于帮助别人;心胸宽广,热情赞扬别人的长处等。使学生明白:同一件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和态度。世上很多的事取决于我们自己的想法,可以说是一种快乐的选择。
三、引导反思改错误。
心理健康课对于教师来说是倾听是引导,对学生来讲是倾诉是交流。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说心理话、宣泄情绪、情感的机会和场所。在感知、体验、明理之后,我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过去的行为和经历进行反思、检查、评价,从而调整自我,寻求新知,使问题得到初步的解决。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反思,纠正旧我,寻找新我。
四、精心设计净心灵。
精彩的结束不仅仅是全课的总结升华,更是对学生寄予无限期望与启迪,所以本课我在结束时设计了《美丽的心愿》这一环节,让学生许下一个心愿,让孩子们在舒缓的音乐里净化心灵,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对的,应该怎么来做,相信在课件背景小女孩子的祈祷中,在柔和的乐曲里,孩子们一样许着美丽的心愿,并且愿意与大家一起来分享。从而达到心理健康课净化心灵目的。
五、课堂结构巧安排
对于小学高段的孩子来说,嫉妒心理可能有些不好理解,孩子们感受到的,不一定可以说得出来,我在课堂教学中却有些过急,或者情绪不够饱满,没有带动课堂气氛,孩子们处于很茫然的状态,或者是因为这种课堂结构设计对孩子们来说过于复杂,他们所能感受到的身边的嫉妒太有限,至使学生的发言不够勇跃,这是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努力避免的。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个崭新的、又极被孩子们所需要的学科,因此觉得肩头的责任,所以每一次课后,我都会努力反思自己的一些做法、想法。永远做一个优秀的、进步的、努力的心理健康课教师,成为我——美丽的心愿!
心理健康课教学反思 8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幼儿体验,大家一起玩的快乐。
2、引导幼儿与同伴友好相处,培养幼儿合群、乐群的性格。
活动准备:
课件、磁带、录音机。大型积木、各种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导入:小朋友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喜欢哪些小动物?今天,我们一起来学小动物走路好吗?(小兔、小鸭、乌龟、小猫)我们刚才学了那么多小动物走路,你们高兴吗?小朋友你们喜欢来学校吗?你们每天在园里玩的高兴吗?小朋友,有个叫妞妞的小朋友她也上了,我们一起看妞妞在园玩的快乐吗?
(二)基本部分
1、出示课件,幼儿观看。
图一、妞妞独自一个人在玩,你们看她在干什么?她和谁在玩?你觉得妞妞一个人玩快乐吗?你喜欢怎样玩?
图二、我们看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妞妞怎么了?她为什么生气了?鼓励幼儿想办法:你可以和你的小伙伴商量一下,怎么做才能让妞妞不生气,快乐起来呢?小朋友想的办法真不错,我们看妞妞的小伙伴是怎样做的。
图三、来许多小朋友哄她(对不起,我们不是故意的,你别生气了)妞妞看到小朋友态度那么友好,就原谅了他们,也不生气了。
图四、小朋友们拉起妞妞的手说:“妞妞,和我们一起玩去吧”图五、妞妞和大家一起玩,真快乐呀!
2、提问:
(1)小朋友你们觉得妞妞一个人玩快乐,还是和小朋友一起玩快乐?
(2)你喜欢一个人玩还是和大家一起玩,当你和小朋友玩玩具或做游戏时,不小心碰到了别人或者碰坏了别人刚搭好积木时,怎么办呢?要向别人说:对不起,这样别人才原谅你,喜欢你,才能成为好朋友。
3、教师小结:刚才看了妞妞一个人玩不快乐,也没意思和大家一起才是最快乐的,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许多玩具,小朋友要和大家一起玩看看是不是很快乐。
4、教师对游戏进行总结,大家一起玩玩具很高兴,大家都成了好朋友,我们做个《找朋友》的游戏吧!
(三)结束部分:
孩子们,刚才玩的都很开心,现在我们听音乐一起做《找朋友》游戏,结束。
教学反思
生气是当人遇到不称心、不如意或对不合理现实的一种情绪反应。一般来说,生气应该是正常的情绪反应,但若幼儿遇事经常生气,而且将生气作为对外界的一种经常性的持久的反应,那就是不正常的行为了。经常生气、发脾气的孩子一般心胸比较狭窄,自我中心相当严重。因此,我设计了“我高兴,我快乐”这一活动,通过多媒体、谈话、游戏等活动,教幼儿学会用微笑去面对生活,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上了这堂课后,很多小朋友学着想办法解决问题,与小朋友相处不再任性,我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心理健康课教学反思 9一、教学目标:
⒈让学生懂得为人处世经常保持愉快的心情,有利于身体健康的同时也会带给大家快乐的心境、和谐的氛围。
⒉鼓励同学们用语言、韵、绘画等不同形式来传达愉悦的心情。
二、活动准备:
⒈配乐flash散文诗《学会微笑》。
⒉图片:蜗牛、微笑卡、照片、学生绘画作品,音乐光盘。
三、活动过程:
(一)欣赏散文散文诗《学会微笑》,指导学生理解作品内容,懂得为人处事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提问:
⒈同学们,欣赏了散文诗《学会微笑》,你认为微笑是什么呢?(关键词:心态、气质、修养、健康)
⒉回顾同学们日常生活中高兴或不高兴的事。(学生说一说,议一议)
⒊讨论:为什么要学会微笑和分享?
(二)组织讨论:认识到保持愉快的心情有利于身心健康。
⒈如果你主要帮助了别人或者别人主动帮助了你,你会怎么想?(讨论、发言、伺机点评)
⒉你们还会为朋友们做什么事情,让朋友感到高兴呢?(分享自己的开心甚至不开心,分享朋友的快乐或不快乐、多角度探讨和交流)
⒊大家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特别高兴的事情呢?
(三)引导学生用音乐、绘画、舞蹈等多种形式表达自己愉悦的心境。
⒈展示学生平日的绘画作品,听音乐跳舞等体验高兴心情。
⒉相互交谈将“快乐”与大家分享。
⒊将自己高兴的事在“微笑卡”上记录下来,及时体验。
(四)观看挂图:互帮互助
1.请看,这几位小同学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同学们想想办法,帮帮他们,劝劝他们,使他们也快乐起来。
①被老师批评后不开心。
②小鸭子没做完作业就想去游泳,妈妈不同意,便大哭起来。
③遇到了做不出来的难题。
2.帮同学解决不顺心的事,使其快乐起来,从中自己也得到快乐。
哪位同学也有不顺心的事,提出来,大家一起帮你解决?
3.同学们的办法真不少,谁能说说你是怎样克服困难,战胜不顺心,最后得到快乐的经历呢?
4.提示:
A你通过怎样不停地努力,最后学会了一样本领。(如洗衣服,煮饭、游泳等等。)
B你是怎样战胜学习上的难题的?
(五)课堂总结:
刚才这些同学,即使遇到困难或不顺心的事,也都能以积极的态度去克服,用愉快的情绪面对它,做好它,经过自己的努力,在成功中得到快乐。这种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会使你渡过一段快乐的时光。希望同学们永远以愉快的情绪对待生活、学习,使生活、学习中充满欢声笑语。
Mtv演唱:歌声与微笑。(独唱:教师,合唱:全体学生)
教学反思:本教案是心理健康课程之一,适用于各年级学生。通过本课教学,能够让学生懂得为人处世经常保持愉快的心情,有利于身体健康的同时也会带给大家快乐的心境、和谐的氛围,教会学生在生活中时时、处处保持快乐的心境和微笑面对人生的勇气,深刻体会微笑和分享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好处。Flash散文诗《学会微笑》意境深远、音乐舒缓动人、图片幻灯美伦美奂,给同学带来了声音、视觉、听觉上的综合刺激,能让学生主动投入学习,提高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图片展示及联系生活的探讨交流让本课主题走向深入,使同学们对本课主题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层面,最后的mtv合唱使课堂气氛和融洽,教学主题得到升华。
第四篇:心理健康课教学反思
心理健康课教学反思9篇
心理健康课教学反思1
在指导师的帮助下,完成了心理健康课——《把失败踩在脚下》,心里比较高兴,课虽有一些缺点,但还是比较成功的。通过对本节课的精心设计以及辅导和实践,我对心理健康课的教学流程和教学主旨都有了更清晰的心得体会。最为欣喜的是:这节课得到了评课老师的认可和肯定,孩子们在课堂上也表现得积极踊跃。
在本节课的构思设计和讲授过程中,我感触最深的是心理健康课所涉及的内容,应该是来源于学生,回归于学生,不是老师想当然,一言堂的。所以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时时处处考虑到所任班级学生存在的具体问题,然后有的放矢,具体问题具体解决。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以积极的态度面对考试失败;通过拓展,使学生学会以积极的态度解决生活中其他困难。
2、积极参与课堂交流、讨论和评价;愿意运用本课介绍的各种策略,督促自己以积极的心态、正确的方法应对考试。
我抓住了这样的重难点:
1、正引导到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考试失败,
2、教会学生正确应对考试失败的方法。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形式:课前交流、学生来信评析、自我激励、“接线员”游戏——总结策略、制作目标卡——自我反思、教师激励。
我在课前交流、课中游戏、互动时把学生都进行了分组,让孩子在活动中感受。总体的设计还算比较到位,课件制作也很满意也算完善。当然,也存在许多不足,我分组让学生互相交流时就存在漏洞,有些环节交流时间长,浪费了时间,让孩子们谈转换角度比较多,个别的有点偏离主题,所以应该说没有做到普遍关注学生具体心理问题,没有将具体的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具体到每个问题…
进一步反思这节课,我做到了遵循新课改的理念,课堂上面向全体学生,以辅导和活动相结合,尊重学生、体现主体性原则。而且在教态上、语言的组织和整理上比较注意,那种和谐、自然而亲切的氛围影响着听课老师和孩子们,是使得课堂能产生良好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课堂上,我尽可能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讨论发言,在这样的宽松环境下,孩子们可以大胆的有创意的说出了自己的心声。心理健康课提倡让学生多思考、多参与、多感悟。即使是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时,也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小结、想策略,要学生知道助人自助的精妙所在,我们心育老师的任务就达成了。
以上是我在《把失败踩在脚下》这节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和反思。当然,我的心理健康课还存在许多不足,也是自己的刚刚起步,需要我在实践教学中一边摸索一边提高。我认为要想真正上好每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发挥出它真正的作用,还需要我们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们不懈的努力和钻研。
心理健康课教学反思2
通过对本学科教学的反思,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有以下认识:
(一)正确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教师。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直接影响着影响着教育教学工作的成效,影响着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因此,作为学生心灵的导航者——心理健康教师,要解读心理健康课程性质、任务和教学目标,认真把握这门课程的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学生的生活实践,把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成长、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问题,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为己任。
所以,应该把共同研讨心理健康教育的详细操作方法,作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团队的使命。才可能把发挥心理健康课的实际作用,真正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二)教学中应体现人文关怀,做到育心育人
学生健康的身心是其健康成长的保证,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平等的,民主的相互尊敬的师生关系。因此,心理健康课的教学要求和评价方式要有别于其他课程。
首先,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多设计一些走进学生中间的讨论性问题,减少在讲台上面讲的时间,据心理学家介绍:空间距离与心理距离是成正比的,所以老师离学生越近,其心理距离就越近,那就要求老师多走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交谈讨论,从心理上缩短师生的距离。 “亲其师,信其道”教育才有意义。
其次,多一些微笑,多一点赏识。许多学生缺乏自信,课堂上不敢发言。因此,传授知识其实不是目的,心理健康课真正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快乐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若一味板着脸,那么就等于“对牛谈情”。若和蔼、宽容、理解,可能不是短时间内可以看到效果,但是久而久之,学生是会有变化的。但值得注意的是,的赏识要有度。赏学生欣赏之处,识学生整体,有的放矢地运用赏识,激发学生的闪光点。
再次,要张扬学生的个性。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创造性的思维,使学生敢有怀疑的态度,有发散性的思维,有标新立异的答案,甚至是荒诞的思
维都可以,一定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课堂教学空间,使学生能有信心去思考,那么作为教师不仅要有教学意识,而且要有课程意识,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要创造学生的个性,哪个方面有发展就培养他哪方面的特长,给他们心理支持,帮助孩子认识到,只要努力,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人人都能成为人才的思想观念。
总之,心理健康课程的目标不是为了传授心理学知识,而是通过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解决学生心理发展中的矛盾与冲突,使学生在日常生活和成长中学会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懂得如何学习、如何与人相处,提高其心理素质。与传统学科相比,在教育内容的设计、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原则与教学方式、学习方式上都有很大的差别,应该更着重与学生的体会和实践,而不是他学到了什么。
心理健康课教学反思3
白驹过隙,一学期眼见又要结束了。在上学期教学的经验基础上,我在课堂掌控的能力上更熟练了,对学生的了解与管理也更加地的得心应手了,这对我在心理课堂上的教学很有帮助。反思本学期的教学,有进步与收获,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随着学校怡心空间的建成并投入使用,心理活动室为开展心理活动课提供了很好的场所。因此,本学期在教学的过程中,真正让学生体验到了在游戏、活动中欢乐、感悟与成长。我在教学中会结合各个主题的需要设置相应的游戏体验环节,更加地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乐中学。
多媒体设备让心理课堂更加精彩。我在本学期,充分利用心理活动室与班级里的多媒体设备,为心理课堂的教学带来便利的`同时,更增添了光彩。音乐、视频、活泼可爱的课件设计被充分应用到心理课堂上。
切合学生发展需要的主题更是激起了学生广泛的兴趣。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我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寻找知识性与活泼性并具的卡通动画视频,让学生在轻松、不拘谨的氛围下了解了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网络利与弊,我尝试着让学生当一回老师,先分组进行资料查找,然后在课堂上让各小组分别上台当一回小老师,把他们搜集的资料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现给同学们。这样角色的转变,极大的激起了学生的积极性。在各种不同主题的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深入思考,踊跃发言,并注重培养学生尊重、平等、关爱等意识,并且在课堂上以身作则。
本学期,我结合学生实际,确定了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利与弊、换位思考、学会拒绝、多角度看问题等主题进行教学,都能够按预期进度实现教学,并顺利实现教学目标。然而,本学期的工作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
心理健康课作为校本课程,没有考试,注重的是学生在日常教学中的体验与感悟和在生活中的有意识应用,没有特定的考评方式。这学期把本课程与阳光成长手册结合起来,并制定了相应的征章要求。不过,这些要求是在期末才制定出来的,没有起到应有的导向作用。
要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具规范化,日常的课堂行为规范,进步要求应该制定成一份固定、具体而有针对性评价标准,相信这会让心理课堂更具规范性与可操作性。
心理健康课教学反思4
我很尊崇孔子的“每日三省吾身”,一个人德行的积累离不开反思,同样教学的进阶也离不开反思。下面我就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教学进行一下阶段反思,以便扬长避短,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这学期我利用两次课的时间来做适应环境的活动课,第一次训练学生对学习的适应,第二次是探讨对学校环境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适应。
1、我之所以把学习适应单开一节课,是考虑到初中的学习与小学有较大的不同,比如学生提出,中学的科目多了、课时多了、笔记多了、作业多了、背诵多了、听写默写多了、学习难度大了,要让学生有自我认识,并着重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先让学生听听各自的解决之道,体现出同伴互助的作用,然后老师指出初中的一大变化,就是要提高学习自主性和自觉性,师生共同罗列出学习需要适应的几个环节,每人找出自己的问题,纠正提高。
2、在另一节的适应课中,我联系学校的具体实际来设计课程,比如学生提出了操场小、饭菜不可口,特别是如厕不满意的问题,我谈了一个观点“改变你能改变的,适应你不能改变的”,如果你既不能改变也不去适应,只能使自己增加不良情绪,身心受损。
针对同学提出的高年级学生存在的抽烟、骂人等问题,我提出并辨析了“适应不等于认同”的观点,促进学生思考、选择和适应。
还有的同学有个误解,以为在短期内结识很多高年级的同学就是交际能力好的表现,我提出了不同的参考意见,建议学生在对高年级同学不了解的'情况下,先以“静观”为主,长时间观察、了解之后再做选择性的交往,以免结交不理想的同学受其不良影响。
二、九月十日是教师节,我在有的班开展了“教师节与感恩”活动,请同学谈感受和想法,同学记住的多半是小学高年级的老师,而对自己低年级的老师和启蒙老师往往忽略,对批评过自己的老师往往印象不好,针对这种情况我带领大家探讨,什么样的老师是好老师,是不是批评过自己、对自己严厉的老师就不是好老师?对学生理解中学老师不同的教育教学(此文来自)方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三、对待学生好习惯的培养,我从细节上严格管理要求,比如上下课起立仪式,让学生安静收心,起立不规范和无精打采的就要重来,争取每节课有个良好的开始。
四、对出现的问题课内不能解决的,课下及时解决。一次上课起立时发现一个女生起立慢,心不在焉,就点了她一下,不料坐下后,她就开始摔书,还眼泪汪汪的,我觉得她有点反应过度,沉了一下没去理会,下课后马上找她谈话,才知道她课间跟一个男生闹矛盾,很窝火,我及时做了解决,学生心理也宽松多了。
五、我一直设有各班教学评价表,每次课后填写,包括主题、游戏活动、发言分享情况等,对于了解班级状况,进一步有针对性的教学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在教学上,每学期我都有一些新改革、新的举措,并不断改进,还需要继续努力。
心理健康课教学反思5
一、教学目标:
⒈让学生懂得为人处世经常保持愉快的心情,有利于身体健康的同时也会带给大家快乐的心境、和谐的氛围。
⒉鼓励同学们用语言、韵、绘画等不同形式来传达愉悦的心情。
二、活动准备:
⒈配乐flash散文诗《学会微笑》。
⒉图片:蜗牛、微笑卡、照片、学生绘画作品,音乐光盘。
三、活动过程:
(一)欣赏散文散文诗《学会微笑》,指导学生理解作品内容,懂得为人处事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提问:
⒈同学们,欣赏了散文诗《学会微笑》,你认为微笑是什么呢?(关键词:心态、气质、修养、健康)
⒉回顾同学们日常生活中高兴或不高兴的事。(学生说一说,议一议)
⒊讨论:为什么要学会微笑和分享?
(二)组织讨论:认识到保持愉快的心情有利于身心健康。
⒈如果你主要帮助了别人或者别人主动帮助了你,你会怎么想?(讨论、发言、伺机点评)
⒉你们还会为朋友们做什么事情,让朋友感到高兴呢?(分享自己的开心甚至不开心,分享朋友的快乐或不快乐、多角度探讨和交流)
⒊大家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特别高兴的事情呢?
(三)引导学生用音乐、绘画、舞蹈等多种形式表达自己愉悦的心境。
⒈展示学生平日的`绘画作品,听音乐跳舞等体验高兴心情。
⒉相互交谈将“快乐”与大家分享。
⒊将自己高兴的事在“微笑卡”上记录下来,及时体验。
(四)观看挂图:互帮互助
1.请看,这几位小同学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同学们想想办法,帮帮他们,劝劝他们,使他们也快乐起来。
①被老师批评后不开心。
②小鸭子没做完作业就想去游泳,妈妈不同意,便大哭起来。
③遇到了做不出来的难题。
2.帮同学解决不顺心的事,使其快乐起来,从中自己也得到快乐。
哪位同学也有不顺心的事,提出来,大家一起帮你解决?
3.同学们的办法真不少,谁能说说你是怎样克服困难,战胜不顺心,最后得到快乐的经历呢?
4.提示:
A你通过怎样不停地努力,最后学会了一样本领。(如洗衣服,煮饭、游泳等等。)
B你是怎样战胜学习上的难题的?
(五)课堂总结:
刚才这些同学,即使遇到困难或不顺心的事,也都能以积极的态度去克服,用愉快的情绪面对它,做好它,经过自己的努力,在成功中得到快乐。这种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会使你渡过一段快乐的时光。希望同学们永远以愉快的情绪对待生活、学习,使生活、学习中充满欢声笑语。
Mtv演唱:歌声与微笑。(独唱:教师,合唱:全体学生)
教学反思:本教案是心理健康课程之一,适用于各年级学生。通过本课教学,能够让学生懂得为人处世经常保持愉快的心情,有利于身体健康的同时也会带给大家快乐的心境、和谐的氛围,教会学生在生活中时时、处处保持快乐的心境和微笑面对人生的勇气,深刻体会微笑和分享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好处。Flash散文诗《学会微笑》意境深远、音乐舒缓动人、图片幻灯美伦美奂,给同学带来了声音、视觉、听觉上的综合刺激,能让学生主动投入学习,提高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图片展示及联系生活的探讨交流让本课主题走向深入,使同学们对本课主题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层面,最后的mtv合唱使课堂气氛和融洽,教学主题得到升华。
心理健康课教学反思6
如何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一直在不断的摸索、总结、思考、调整。对于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我的思路和做法是:
l、抓住学生心理,以趣促学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同样的内容,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学生接受起来会更加乐意和主动。面对从未真正接触过心理方面知识的学生,我给学生创造了很多的发挥空间。每一堂心理健康课之前,我都会安排一名学生完成3分钟演讲。演讲的内容丰富多彩,可以带领同学们做一个放松游戏,也可以给大家讲一个故事,说一部喜欢的电影,讲一讲自己喜欢的明星、球星等等。
在这个活动中,可以说我和学生是相互沟通进步的。我把学生的演讲内容升华,学生们让我了解了世界名人、认识了很多体坛明星,他们邀我一起游戏的喜悦至今仍让我回味。
2. 坚持核心原则,形散神聚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点在于活动中的体验,绝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活动应该有主题,有核心。心理健康教育课也应该坚持一个核心,并围绕这个核心,“行散神不散”,着重培养学生最基本的心理素质,让他们学习和体验到对自己的终生发展有价值的核心观念。
对于这方面的能力,我一直在努力提高自己。活动对于教师的能力要求很高,想做到形散神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比如:《沟通》一课,原来我的活动设计中,要求学生每个人背上夹一张纸到处找同学,配合完成。后来考虑到学生的调控情绪能力较差,极容易形成混乱。于是,我把游戏环节进行了重新设计,换教室活动为座位传纸,有效的避免了混乱,从而也达到了说明道理,活跃气氛的目的。
3、坚守课堂纪律,顾此顾彼
心理健康教育课应该根据需要,创设相应的氛围,但不能没有原则和标准,它必须以学生遵守课堂纪律为基础。就我所教的学生来说,他们自律性不强,还不懂得尊重别人,不懂得主动遵守纪律和规则。课堂上最容易出现的现象是“忽视倾听”:要么发言过于随意,只顾自己大声说话,不倾听别人的心声;要么封
闭自己,嘲笑讲出真心话的同学。这些不好的双向互动使课堂缺乏温馨的气氛,很快乱作一团,最终导致学生不敢流露真情,班级内无法形成真实情感的交流,我也不得不停下来维持纪律,积极性也受到打击。一堂原本精心设计的课可能就此功亏一篑。因此,教育学生保持纪律、遵守规则、尊重别人等是非常必要的`,是创设轻松、愉悦氛围的基本前提,其本身也是一种心理健康教育。
4、聆听他人故事,因势利导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获得的心理体验和感悟程度。学生总是非常关注他人在同一问题上的表现,喜欢聆听他人的“故事”。
(1)心灵感悟:每一个课题,我都会给同学们一个同龄人的“故事”。试图让学生明白这些问题别人都有,自己有也很是正常的,并相信这些问题可以解决,进而学习和掌握方法。其实学生在聆听的同时,也在审视自己。
(2)自我开放:如果心理教师能在适当和必要的时候,作真诚的自我剖析、自我开放,学生也会减轻自我防卫心理,真实地表达自己、安全地探索自己。有时学生甚至会主动要求:“老师,你呢?你以前是怎么样的?给我们说说啊!”不过作为一名心理教师,其最重要的角色始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自我开放应该有一定的原则和限度,否则,将会导致角色混乱,得不偿失。
(3)角色扮演:心理剧的创设,其初衷是让角色扮演者体会其中的情境冲突,在冲突中宣泄自己、发现自己、改变自己。所以有时候我会让学生即兴表演,不事先准备,比如讲《调控情绪》时,我给学生一个问题情景,让他们运用今天所学知识去面对和解决。大大地提高了同学们的主体参与性,使他们有机会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及时地运用课堂所学去解决问题,从而不断地调整自己,不断地成长。
5、拓展延伸课堂,“里应外合”
在学生眼里,“心理教师”的角色陌生而新鲜。学生对这一角色的认识,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并直接影响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因此,心理教师自身心理健康的状态和个性魅力,以及专业修养显得非常重要。
学生现阶段的学习以“模仿”为主,需要学习榜样,如果告诉学生“要合理的调节情绪”,自己却动不动就发脾气,学生就会想:“老师自己也做不到,
那我们学了又有什么用呢?”因此,课堂内外,我都尽力表现得开朗、愉悦,给学生以理解和尊重。
心理健康课教学反思7
五月中旬,在陈xx老师在指导以及同组教师的合作备课探讨下,我在水头一小上了一堂主题为爱的礼物的心理教育课。下面我就这堂课作如下反思。
1、由于执教班级四年级学生较为活跃,所以上课之前,与学生做好了约法三章:学会倾听,学会尊重,学会保密。这些课前约定为后面课程的顺利进行起了很大作用。
2、以父母送的'各种礼物引入话题之后带着学生观看了一段视频,选取的内容是学生磊磊与妈妈之间发生的矛盾争吵,由于贴近学生的生活更容易引起学生共鸣。
3、成员分享“爱的表达”选取优秀的爱心卡片,在幻灯片上显示。总结感受爱的表达可以有很多很多,这些都是我们同学非常用心的爱的表达,我相信爸爸妈妈们一定能够感受到我们到这份爱。我们与爸爸妈妈之间的那份不理解也会慢慢消融。
4、最后,通过让学生闭上眼睛做冥想的方式,平静学生的心灵,提示他们带着一份美好、感恩、真诚的心情去面对爸爸妈妈,用更深地理解去看待爸爸妈妈的时候,与爸爸妈妈的这份爱一定会更深更暖
心理健康课教学反思8
今天,给同学们上了一节《学会原谅》心理健康活动课,上完课后,细细琢磨了半天,想了些心理健康活动课的一些方法和意图:
一、课题导入注意创温馨的课堂氛围
宽松、民主、和谐、温馨的教学氛围是心理健康教育课实施的起点,是激活或唤醒学生心理活动的“起搏器”,是诱发学生积极行动的外在因素。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课题导入对一堂课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谈一下我用到的情境创设法。
1、妙用故事法。同学们都喜欢听故事,生动有趣的故事能牢牢地吸引他们,启发其思考,这也是我惯用的导入新课法。
2、小品激趣法。学生好奇心强,根据学生这一特点,在教授新课时,我常巧妙地设计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小品,以激发学生探索欲、求知欲,一旦他们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就会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活动中去。我依然清晰地记得,
此外,我使用的情境创设还有多种,如:问题讨论法、情感感染法、开门见山法等等。但无论使用哪一种方式,我都因活动内容而定,正因为情境的创设适合了学生的年龄特点,适合了活动内容,才达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二、教学内容要灵活,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
我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学识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自行增删、调整教学内容,找到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关心的热点问题或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我的引导下,学生会很投入地主动参与、积极探讨,从而实现心理上的成长。
三、关注体验和分享
体验是学生心理素质形成和发展的核心。从心理学上讲,体验主要是指人的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是体验者亲自参与活动,并用自己已有的经历和心理结构去理解、去感受、去构建,从而生成自己对事物的独特的情感。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上,我经常设计一些生活情境,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法去感受、去体验、去理解、去领悟。如:在小品《老师的自行车》的表演后,我就设计了让学生扮演淘气的学生和幽默的教师进行角色表演,同学们对此非常感兴趣,他们能很真实的说出自己的感受,台下的'同学边认真观看,边思考:你喜欢哪组同学的做法,为什么?
表演结束,表演者都谈了自己的真实感受,从中不难悟出:文明礼貌的语言、行为让人心生感动,会化干戈为玉帛;反之无礼、冲动、不肯包容的行为会使冲突升级,参与分角色表演的同学对“若冒犯了别人,能否主动说对不起”而产生的不同结果感同身受,相信通过这样的体验,今后遇到类似事件,这几位同学肯定会做出正确的选择。而台下的同学虽然没能设身处地的去表演,但他们通过观看,听表演者谈感受,还是分享了表演者的真实体验,可以说,类似这样的角色扮演、体验情感的活动方式,促进了全体学生心理素质的协同发展和提高。
心理健康课教学反思9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幼儿体验,大家一起玩的快乐。
2、引导幼儿与同伴友好相处,培养幼儿合群、乐群的性格。
活动准备:
课件、磁带、录音机。大型积木、各种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导入:小朋友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喜欢哪些小动物?今天,我们一起来学小动物走路好吗?(小兔、小鸭、乌龟、小猫)我们刚才学了那么多小动物走路,你们高兴吗?小朋友你们喜欢来学校吗?你们每天在园里玩的高兴吗?小朋友,有个叫妞妞的小朋友她也上了,我们一起看妞妞在园玩的快乐吗?
(二)基本部分
1、出示课件,幼儿观看。
图一、妞妞独自一个人在玩,你们看她在干什么?她和谁在玩?你觉得妞妞一个人玩快乐吗?你喜欢怎样玩?
图二、我们看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妞妞怎么了?她为什么生气了?鼓励幼儿想办法:你可以和你的小伙伴商量一下,怎么做才能让妞妞不生气,快乐起来呢?小朋友想的办法真不错,我们看妞妞的小伙伴是怎样做的。
图三、来许多小朋友哄她(对不起,我们不是故意的,你别生气了)妞妞看到小朋友态度那么友好,就原谅了他们,也不生气了。
图四、小朋友们拉起妞妞的手说:“妞妞,和我们一起玩去吧”图五、妞妞和大家一起玩,真快乐呀!
2、提问:
(1)小朋友你们觉得妞妞一个人玩快乐,还是和小朋友一起玩快乐?
(2)你喜欢一个人玩还是和大家一起玩,当你和小朋友玩玩具或做游戏时,不小心碰到了别人或者碰坏了别人刚搭好积木时,怎么办呢?要向别人说:对不起,这样别人才原谅你,喜欢你,才能成为好朋友。
3、教师小结:刚才看了妞妞一个人玩不快乐,也没意思和大家一起才是最快乐的,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许多玩具,小朋友要和大家一起玩看看是不是很快乐。
4、教师对游戏进行总结,大家一起玩玩具很高兴,大家都成了好朋友,我们做个《找朋友》的游戏吧!
(三)结束部分:
孩子们,刚才玩的都很开心,现在我们听音乐一起做《找朋友》游戏,结束。
教学反思
生气是当人遇到不称心、不如意或对不合理现实的一种情绪反应。一般来说,生气应该是正常的情绪反应,但若幼儿遇事经常生气,而且将生气作为对外界的一种经常性的持久的反应,那就是不正常的.行为了。经常生气、发脾气的孩子一般心胸比较狭窄,自我中心相当严重。因此,我设计了“我高兴,我快乐”这一活动,通过多媒体、谈话、游戏等活动,教幼儿学会用微笑去面对生活,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上了这堂课后,很多小朋友学着想办法解决问题,与小朋友相处不再任性,我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第五篇:心理健康课教学反思
心理健康课教学反思
心理健康课教学反思1
白驹过隙,一学期眼见又要结束了。在上学期教学的经验基础上,我在课堂掌控的能力上更熟练了,对学生的了解与管理也更加地的得心应手了,这对我在心理课堂上的教学很有帮助。反思本学期的教学,有进步与收获,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随着学校怡心空间的建成并投入使用,心理活动室为开展心理活动课提供了很好的场所。因此,本学期在教学的过程中,真正让学生体验到了在游戏、活动中欢乐、感悟与成长。我在教学中会结合各个主题的需要设置相应的游戏体验环节,更加地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乐中学。
多媒体设备让心理课堂更加精彩。我在本学期,充分利用心理活动室与班级里的多媒体设备,为心理课堂的教学带来便利的同时,更增添了光彩。音乐、视频、活泼可爱的课件设计被充分应用到心理课堂上。
切合学生发展需要的主题更是激起了学生广泛的兴趣。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我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寻找知识性与活泼性并具的卡通动画视频,让学生在轻松、不拘谨的氛围下了解了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网络利与弊,我尝试着让学生当一回老师,先分组进行资料查找,然后在课堂上让各小组分别上台当一回小老师,把他们搜集的资料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现给同学们。这样角色的转变,极大的激起了学生的积极性。在各种不同主题的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深入思考,踊跃发言,并注重培养学生尊重、平等、关爱等意识,并且在课堂上以身作则。
本学期,我结合学生实际,确定了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利与弊、换位思考、学会拒绝、多角度看问题等主题进行教学,都能够按预期进度实现教学,并顺利实现教学目标。然而,本学期的工作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
心理健康课作为校本课程,没有考试,注重的是学生在日常教学中的体验与感悟和在生活中的有意识应用,没有特定的考评方式。这学期把本课程与阳光成长手册结合起来,并制定了相应的征章要求。不过,这些要求是在期末才制定出来的,没有起到应有的导向作用。
要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具规范化,日常的课堂行为规范,进步要求应该制定成一份固定、具体而有针对性评价标准,相信这会让心理课堂更具规范性与可操作性。
心理健康课教学反思2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幼儿体验,大家一起玩的快乐。
2、引导幼儿与同伴友好相处,培养幼儿合群、乐群的性格。
活动准备:
课件、磁带、录音机。大型积木、各种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导入:小朋友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喜欢哪些小动物?今天,我们一起来学小动物走路好吗?(小兔、小鸭、乌龟、小猫)我们刚才学了那么多小动物走路,你们高兴吗?小朋友你们喜欢来学校吗?你们每天在园里玩的高兴吗?小朋友,有个叫妞妞的小朋友她也上了,我们一起看妞妞在园玩的快乐吗?
(二)基本部分
1、出示课件,幼儿观看。
图一、妞妞独自一个人在玩,你们看她在干什么?她和谁在玩?你觉得妞妞一个人玩快乐吗?你喜欢怎样玩?
图二、我们看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妞妞怎么了?她为什么生气了?鼓励幼儿想办法:你可以和你的小伙伴商量一下,怎么做才能让妞妞不生气,快乐起来呢?小朋友想的办法真不错,我们看妞妞的小伙伴是怎样做的。
图三、来许多小朋友哄她(对不起,我们不是故意的,你别生气了)妞妞看到小朋友态度那么友好,就原谅了他们,也不生气了。
图四、小朋友们拉起妞妞的手说:“妞妞,和我们一起玩去吧”图五、妞妞和大家一起玩,真快乐呀!
2、提问:
(1)小朋友你们觉得妞妞一个人玩快乐,还是和小朋友一起玩快乐?
(2)你喜欢一个人玩还是和大家一起玩,当你和小朋友玩玩具或做游戏时,不小心碰到了别人或者碰坏了别人刚搭好积木时,怎么办呢?要向别人说:对不起,这样别人才原谅你,喜欢你,才能成为好朋友。
3、教师小结:刚才看了妞妞一个人玩不快乐,也没意思和大家一起才是最快乐的,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许多玩具,小朋友要和大家一起玩看看是不是很快乐。
4、教师对游戏进行总结,大家一起玩玩具很高兴,大家都成了好朋友,我们做个《找朋友》的游戏吧!
(三)结束部分:
孩子们,刚才玩的都很开心,现在我们听音乐一起做《找朋友》游戏,结束。
教学反思
生气是当人遇到不称心、不如意或对不合理现实的一种情绪反应。一般来说,生气应该是正常的情绪反应,但若幼儿遇事经常生气,而且将生气作为对外界的一种经常性的持久的反应,那就是不正常的行为了。经常生气、发脾气的孩子一般心胸比较狭窄,自我中心相当严重。因此,我设计了“我高兴,我快乐”这一活动,通过多媒体、谈话、游戏等活动,教幼儿学会用微笑去面对生活,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上了这堂课后,很多小朋友学着想办法解决问题,与小朋友相处不再任性,我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心理健康课教学反思3
“活动”和“体验”是心理活动课最核心的两个要素。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目的还不在于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而是要通过创设一定的心理情境,开展极富启发意义的活动,来造成个体内心的认知冲突,唤醒学生内心深处潜意识存在的心理体验,以达到实际地影响他们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的目的。对于个体心理来说,再精彩生动的讲授都无法替代个人的亲身感悟和直接体验,哪怕只是一点小小的启发,也能留下深刻的记忆。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心理教育是一种以体验式学习为主的教育。
心理活动课可运用的活动形式丰富多样,如游戏、心理短剧、角色扮演、情景模拟、讨论沟通、行为训练、心理测试等等。活动的选取一定要根据主题的需要,选择那些既生动有趣,又极富启发意义的活动。
引入新课时执教教师设计了一个“印指纹”的小游戏,让学生在纸上印下自己的指纹并观察每个人的指纹有什么不一样,从而让学生初步体会到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第二步设计了一个“找称呼”的活动,把自己所有的称呼记录下来,并按照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进行分类。根据分类进行“我夸我”活动,让学生树立自信,正确认识自己。第三步则设计听故事,并让学生进行选择,初步了解交往朋友的基本原则。自己最满意的一点是什么”,让学生尝试学会自我肯定,自我鼓励,增强自信。最后,我以送给学生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结束本课。
心理健康活动课提倡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整个过程应该让学生多想、多动、多参与、多感悟,我不作过多的讲述、讲解。即使是在教给学生掌握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技巧时,也应充分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总结、去想办法,我只在必要时给以提示,最后帮助归纳、总结、补充和提炼。这种让学生自得自悟的方式显然要比直接给出答案有意义得多,体会也深刻得多。
心理健康课教学反思4
今天,给同学们上了一节《学会原谅》心理健康活动课,上完课后,细细琢磨了半天,想了些心理健康活动课的一些方法和意图:
一、课题导入注意创温馨的课堂氛围
宽松、民主、和谐、温馨的教学氛围是心理健康教育课实施的起点,是激活或唤醒学生心理活动的“起搏器”,是诱发学生积极行动的外在因素。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课题导入对一堂课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谈一下我用到的情境创设法。
1、妙用故事法。同学们都喜欢听故事,生动有趣的故事能牢牢地吸引他们,启发其思考,这也是我惯用的导入新课法。
2、小品激趣法。学生好奇心强,根据学生这一特点,在教授新课时,我常巧妙地设计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小品,以激发学生探索欲、求知欲,一旦他们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就会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活动中去。我依然清晰地记得,
此外,我使用的情境创设还有多种,如:问题讨论法、情感感染法、开门见山法等等。但无论使用哪一种方式,我都因活动内容而定,正因为情境的创设适合了学生的年龄特点,适合了活动内容,才达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二、教学内容要灵活,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
我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学识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自行增删、调整教学内容,找到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关心的热点问题或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我的引导下,学生会很投入地主动参与、积极探讨,从而实现心理上的成长。
三、关注体验和分享
体验是学生心理素质形成和发展的核心。从心理学上讲,体验主要是指人的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是体验者亲自参与活动,并用自己已有的经历和心理结构去理解、去感受、去构建,从而生成自己对事物的独特的情感。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上,我经常设计一些生活情境,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法去感受、去体验、去理解、去领悟。如:在小品《老师的自行车》的表演后,我就设计了让学生扮演淘气的学生和幽默的教师进行角色表演,同学们对此非常感兴趣,他们能很真实的说出自己的感受,台下的同学边认真观看,边思考:你喜欢哪组同学的做法,为什么?
表演结束,表演者都谈了自己的真实感受,从中不难悟出:文明礼貌的语言、行为让人心生感动,会化干戈为玉帛;反之无礼、冲动、不肯包容的行为会使冲突升级,参与分角色表演的同学对“若冒犯了别人,能否主动说对不起”而产生的不同结果感同身受,相信通过这样的体验,今后遇到类似事件,这几位同学肯定会做出正确的选择。而台下的同学虽然没能设身处地的去表演,但他们通过观看,听表演者谈感受,还是分享了表演者的真实体验,可以说,类似这样的角色扮演、体验情感的活动方式,促进了全体学生心理素质的协同发展和提高。
心理健康课教学反思5
如何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一直在不断的摸索、总结、思考、调整。对于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我的思路和做法是:
l、抓住学生心理,以趣促学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同样的内容,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学生接受起来会更加乐意和主动。面对从未真正接触过心理方面知识的学生,我给学生创造了很多的发挥空间。每一堂心理健康课之前,我都会安排一名学生完成3分钟演讲。演讲的内容丰富多彩,可以带领同学们做一个放松游戏,也可以给大家讲一个故事,说一部喜欢的电影,讲一讲自己喜欢的明星、球星等等。
在这个活动中,可以说我和学生是相互沟通进步的。我把学生的演讲内容升华,学生们让我了解了世界名人、认识了很多体坛明星,他们邀我一起游戏的喜悦至今仍让我回味。
2. 坚持核心原则,形散神聚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点在于活动中的体验,绝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活动应该有主题,有核心。心理健康教育课也应该坚持一个核心,并围绕这个核心,“行散神不散”,着重培养学生最基本的心理素质,让他们学习和体验到对自己的终生发展有价值的核心观念。
对于这方面的能力,我一直在努力提高自己。活动对于教师的能力要求很高,想做到形散神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比如:《沟通》一课,原来我的活动设计中,要求学生每个人背上夹一张纸到处找同学,配合完成。后来考虑到学生的调控情绪能力较差,极容易形成混乱。于是,我把游戏环节进行了重新设计,换教室活动为座位传纸,有效的避免了混乱,从而也达到了说明道理,活跃气氛的目的。
3、坚守课堂纪律,顾此顾彼
心理健康教育课应该根据需要,创设相应的氛围,但不能没有原则和标准,它必须以学生遵守课堂纪律为基础。就我所教的学生来说,他们自律性不强,还不懂得尊重别人,不懂得主动遵守纪律和规则。课堂上最容易出现的现象是“忽视倾听”:要么发言过于随意,只顾自己大声说话,不倾听别人的心声;要么封
闭自己,嘲笑讲出真心话的同学。这些不好的双向互动使课堂缺乏温馨的气氛,很快乱作一团,最终导致学生不敢流露真情,班级内无法形成真实情感的交流,我也不得不停下来维持纪律,积极性也受到打击。一堂原本精心设计的课可能就此功亏一篑。因此,教育学生保持纪律、遵守规则、尊重别人等是非常必要的,是创设轻松、愉悦氛围的基本前提,其本身也是一种心理健康教育。
4、聆听他人故事,因势利导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获得的心理体验和感悟程度。学生总是非常关注他人在同一问题上的表现,喜欢聆听他人的“故事”。
(1)心灵感悟:每一个课题,我都会给同学们一个同龄人的“故事”。试图让学生明白这些问题别人都有,自己有也很是正常的,并相信这些问题可以解决,进而学习和掌握方法。其实学生在聆听的同时,也在审视自己。
(2)自我开放:如果心理教师能在适当和必要的时候,作真诚的自我剖析、自我开放,学生也会减轻自我防卫心理,真实地表达自己、安全地探索自己。有时学生甚至会主动要求:“老师,你呢?你以前是怎么样的?给我们说说啊!”不过作为一名心理教师,其最重要的角色始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自我开放应该有一定的原则和限度,否则,将会导致角色混乱,得不偿失。
(3)角色扮演:心理剧的创设,其初衷是让角色扮演者体会其中的情境冲突,在冲突中宣泄自己、发现自己、改变自己。所以有时候我会让学生即兴表演,不事先准备,比如讲《调控情绪》时,我给学生一个问题情景,让他们运用今天所学知识去面对和解决。大大地提高了同学们的主体参与性,使他们有机会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及时地运用课堂所学去解决问题,从而不断地调整自己,不断地成长。
5、拓展延伸课堂,“里应外合”
在学生眼里,“心理教师”的角色陌生而新鲜。学生对这一角色的认识,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并直接影响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因此,心理教师自身心理健康的状态和个性魅力,以及专业修养显得非常重要。
学生现阶段的学习以“模仿”为主,需要学习榜样,如果告诉学生“要合理的调节情绪”,自己却动不动就发脾气,学生就会想:“老师自己也做不到,
那我们学了又有什么用呢?”因此,课堂内外,我都尽力表现得开朗、愉悦,给学生以理解和尊重。
心理健康课教学反思6
一、教学目标:
⒈让学生懂得为人处世经常保持愉快的心情,有利于身体健康的同时也会带给大家快乐的心境、和谐的氛围。
⒉鼓励同学们用语言、韵、绘画等不同形式来传达愉悦的心情。
二、活动准备:
⒈配乐flash散文诗《学会微笑》。
⒉图片:蜗牛、微笑卡、照片、学生绘画作品,音乐光盘。
三、活动过程:
(一)欣赏散文散文诗《学会微笑》,指导学生理解作品内容,懂得为人处事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提问:
⒈同学们,欣赏了散文诗《学会微笑》,你认为微笑是什么呢?(关键词:心态、气质、修养、健康)
⒉回顾同学们日常生活中高兴或不高兴的事。(学生说一说,议一议)
⒊讨论:为什么要学会微笑和分享?
(二)组织讨论:认识到保持愉快的心情有利于身心健康。
⒈如果你主要帮助了别人或者别人主动帮助了你,你会怎么想?(讨论、发言、伺机点评)
⒉你们还会为朋友们做什么事情,让朋友感到高兴呢?(分享自己的开心甚至不开心,分享朋友的快乐或不快乐、多角度探讨和交流)
⒊大家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特别高兴的事情呢?
(三)引导学生用音乐、绘画、舞蹈等多种形式表达自己愉悦的心境。
⒈展示学生平日的绘画作品,听音乐跳舞等体验高兴心情。
⒉相互交谈将“快乐”与大家分享。
⒊将自己高兴的事在“微笑卡”上记录下来,及时体验。
(四)观看挂图:互帮互助
1.请看,这几位小同学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同学们想想办法,帮帮他们,劝劝他们,使他们也快乐起来。
①被老师批评后不开心。
②小鸭子没做完作业就想去游泳,妈妈不同意,便大哭起来。
③遇到了做不出来的难题。
2.帮同学解决不顺心的事,使其快乐起来,从中自己也得到快乐。
哪位同学也有不顺心的事,提出来,大家一起帮你解决?
3.同学们的办法真不少,谁能说说你是怎样克服困难,战胜不顺心,最后得到快乐的经历呢?
4.提示:
A你通过怎样不停地努力,最后学会了一样本领。(如洗衣服,煮饭、游泳等等。)
B你是怎样战胜学习上的难题的?
(五)课堂总结:
刚才这些同学,即使遇到困难或不顺心的事,也都能以积极的态度去克服,用愉快的情绪面对它,做好它,经过自己的努力,在成功中得到快乐。这种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会使你渡过一段快乐的时光。希望同学们永远以愉快的情绪对待生活、学习,使生活、学习中充满欢声笑语。
Mtv演唱:歌声与微笑。(独唱:教师,合唱:全体学生)
教学反思:本教案是心理健康课程之一,适用于各年级学生。通过本课教学,能够让学生懂得为人处世经常保持愉快的心情,有利于身体健康的同时也会带给大家快乐的心境、和谐的氛围,教会学生在生活中时时、处处保持快乐的心境和微笑面对人生的勇气,深刻体会微笑和分享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好处。Flash散文诗《学会微笑》意境深远、音乐舒缓动人、图片幻灯美伦美奂,给同学带来了声音、视觉、听觉上的综合刺激,能让学生主动投入学习,提高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图片展示及联系生活的探讨交流让本课主题走向深入,使同学们对本课主题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层面,最后的mtv合唱使课堂气氛和融洽,教学主题得到升华。
心理健康课教学反思7
通过对本学科教学的反思,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有以下认识:
(一)正确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教师。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直接影响着影响着教育教学工作的成效,影响着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因此,作为学生心灵的导航者——心理健康教师,要解读心理健康课程性质、任务和教学目标,认真把握这门课程的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学生的生活实践,把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成长、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问题,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为己任。
所以,应该把共同研讨心理健康教育的详细操作方法,作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团队的使命。才可能把发挥心理健康课的实际作用,真正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二)教学中应体现人文关怀,做到育心育人
学生健康的身心是其健康成长的保证,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平等的,民主的相互尊敬的师生关系。因此,心理健康课的教学要求和评价方式要有别于其他课程。
首先,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多设计一些走进学生中间的讨论性问题,减少在讲台上面讲的时间,据心理学家介绍:空间距离与心理距离是成正比的,所以老师离学生越近,其心理距离就越近,那就要求老师多走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交谈讨论,从心理上缩短师生的距离。 “亲其师,信其道”教育才有意义。
其次,多一些微笑,多一点赏识。许多学生缺乏自信,课堂上不敢发言。因此,传授知识其实不是目的,心理健康课真正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快乐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若一味板着脸,那么就等于“对牛谈情”。若和蔼、宽容、理解,可能不是短时间内可以看到效果,但是久而久之,学生是会有变化的。但值得注意的是,的赏识要有度。赏学生欣赏之处,识学生整体,有的放矢地运用赏识,激发学生的.闪光点。
再次,要张扬学生的个性。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创造性的思维,使学生敢有怀疑的态度,有发散性的思维,有标新立异的答案,甚至是荒诞的思
维都可以,一定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课堂教学空间,使学生能有信心去思考,那么作为教师不仅要有教学意识,而且要有课程意识,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要创造学生的个性,哪个方面有发展就培养他哪方面的特长,给他们心理支持,帮助孩子认识到,只要努力,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人人都能成为人才的思想观念。
总之,心理健康课程的目标不是为了传授心理学知识,而是通过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解决学生心理发展中的矛盾与冲突,使学生在日常生活和成长中学会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懂得如何学习、如何与人相处,提高其心理素质。与传统学科相比,在教育内容的设计、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原则与教学方式、学习方式上都有很大的差别,应该更着重与学生的体会和实践,而不是他学到了什么。
心理健康课教学反思8
五月中旬,在陈**老师在指导以及同组教师的合作备课探讨下,我在水头一小上了一堂主题为爱的礼物的心理教育课。下面我就这堂课作如下反思。
1、由于执教班级四年级学生较为活跃,所以上课之前,与学生做好了约法三章:学会倾听,学会尊重,学会保密。这些课前约定为后面课程的顺利进行起了很大作用。
2、以父母送的各种礼物引入话题之后带着学生观看了一段视频,选取的内容是学生磊磊与妈妈之间发生的矛盾争吵,由于贴近学生的生活更容易引起学生共鸣。
3、成员分享“爱的表达”选取优秀的爱心卡片,在幻灯片上显示。总结感受爱的表达可以有很多很多,这些都是我们同学非常用心的爱的表达,我相信爸爸妈妈们一定能够感受到我们到这份爱。我们与爸爸妈妈之间的那份不理解也会慢慢消融。
4、最后,通过让学生闭上眼睛做冥想的方式,平静学生的心灵,提示他们带着一份美好、感恩、真诚的心情去面对爸爸妈妈,用更深地理解去看待爸爸妈妈的时候,与爸爸妈妈的这份爱一定会更深更暖
心理健康课教学反思9
我很尊崇孔子的“每日三省吾身”,一个人德行的积累离不开反思,同样教学的进阶也离不开反思。下面我就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教学进行一下阶段反思,以便扬长避短,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这学期我利用两次课的时间来做适应环境的活动课,第一次训练学生对学习的适应,第二次是探讨对学校环境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适应。
1、我之所以把学习适应单开一节课,是考虑到初中的学习与小学有较大的不同,比如学生提出,中学的科目多了、课时多了、笔记多了、作业多了、背诵多了、听写默写多了、学习难度大了,要让学生有自我认识,并着重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先让学生听听各自的解决之道,体现出同伴互助的作用,然后老师指出初中的一大变化,就是要提高学习自主性和自觉性,师生共同罗列出学习需要适应的几个环节,每人找出自己的问题,纠正提高。
2、在另一节的适应课中,我联系学校的具体实际来设计课程,比如学生提出了操场小、饭菜不可口,特别是如厕不满意的问题,我谈了一个观点“改变你能改变的,适应你不能改变的”,如果你既不能改变也不去适应,只能使自己增加不良情绪,身心受损。
针对同学提出的高年级学生存在的抽烟、骂人等问题,我提出并辨析了“适应不等于认同”的观点,促进学生思考、选择和适应。
还有的同学有个误解,以为在短期内结识很多高年级的同学就是交际能力好的表现,我提出了不同的参考意见,建议学生在对高年级同学不了解的情况下,先以“静观”为主,长时间观察、了解之后再做选择性的交往,以免结交不理想的同学受其不良影响。
二、九月十日是教师节,我在有的班开展了“教师节与感恩”活动,请同学谈感受和想法,同学记住的多半是小学高年级的老师,而对自己低年级的老师和启蒙老师往往忽略,对批评过自己的老师往往印象不好,针对这种情况我带领大家探讨,什么样的老师是好老师,是不是批评过自己、对自己严厉的老师就不是好老师?对学生理解中学老师不同的教育教学(此文来自)方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三、对待学生好习惯的培养,我从细节上严格管理要求,比如上下课起立仪式,让学生安静收心,起立不规范和无精打采的就要重来,争取每节课有个良好的开始。
四、对出现的问题课内不能解决的,课下及时解决。一次上课起立时发现一个女生起立慢,心不在焉,就点了她一下,不料坐下后,她就开始摔书,还眼泪汪汪的,我觉得她有点反应过度,沉了一下没去理会,下课后马上找她谈话,才知道她课间跟一个男生闹矛盾,很窝火,我及时做了解决,学生心理也宽松多了。
五、我一直设有各班教学评价表,每次课后填写,包括主题、游戏活动、发言分享情况等,对于了解班级状况,进一步有针对性的教学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在教学上,每学期我都有一些新改革、新的举措,并不断改进,还需要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