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红寺堡区司法局刑释解教人员工作情况
红寺堡区司法局
关于2012年上半年刑释解教安置帮教
工作情况的汇报
一、刑释解教人员重点帮教对象必接必送工作的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一)基本情况:
目前我区在册刑释解教人员134名,红寺堡镇70人,太阳山镇26人,南川乡20人,大河乡18人,其中,监狱送回3人,各司法所接回3人,必接必送率达4.47%,下剩人员均有其亲属接回,为进一步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由于红寺堡是移民区人口流动性大,部分释解教人员务工场所频繁变化,给及时掌握刑释解教人员动态信息增加了难度,刑释解教人员回归后,大多不愿在户籍地而是直接外出务工,有的长期在外务工或居住,甚至有的举家外出打工,人户分离,已成为刑释解教人员帮教安置工作的一普遍问题;二是就业安置难度加大,刑释解教人员无一技之长的多,现有条件的就业安置难以解决刑释解教人员的根本问题,同时,在求职就业竞争中刑释解教人员一般处于不利的地位;三是安置帮教工作经费难以保障;四是工作协调力度有待加强,需要政府、社会、企业等共同完成。
(三)下步打算:
一是加强同监狱,劳教所的联系和沟通,各司法所在接到司法局通知或监狱、劳教所寄送的《刑满释放人员通知书》、《解除劳动教养人员通知书》后,要主动监狱、劳教所协调联系,及时掌握本辖区内刑释解教人员出监情况。
二是把刑释解教人员接回后,要结合红寺堡区的实际情况,及时制定帮教方案,落实帮教责任人和帮教措施,认真开展安置帮教工作,进一步强化司法与公安派出所的协作制度,密切配合,互通情况,共同做好服刑在教人员离开监所前后的衔接工作,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三是进一步拓宽就业安置渠道,对家庭比较困难的刑释解教人员,结合我区实际,及时提供就业服务指导和就业岗位信息,帮助他们尽快就业,对生活确实困难,符合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刑释解教人员按有关规定纳入低保对象,有条件的进行过渡性安置,解除本人的后顾之忧,使其尽早融入社会,成为一名自食其力的守法公民。
二、刑释解教人员过渡性安置基地建设的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一)基本情况:
安置帮教工作是保障社会稳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特别是过渡性安置基地和过渡性安置场所的建立,有利于预防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保障社会和谐稳定。目前,现在册刑释解教人员134名中,已通过各种渠道妥善安置的有132人,安置率达到
98.5%。为此,我局已起草了过渡性安置帮教基地建设方案,现正在积极争取区委、政府及有关单位、部门各个企业的支持,依托现有的中小型企业,在弘德公业园、太阳山开发区、红寺堡镇、太阳山镇、南川乡、大河乡挂牌成立7个刑释解教人员过渡性安置基地。
(二)存在问题:
我区刑释解教人员回归后的首要问题是基本的生活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其原因一方面是受整个社会就业压力的影响,另一方面是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劳动技术素质较差,而在服刑、劳教期间学到的只是监狱企业单一的生产技术和劳动技能,没有受到适合回归地经济发展的职业培训,回归社会后较难找到工作,要完全融入社会必须经历一个适应期。
(三)下步打算:
我局一是积极主动争取区委、区政府以及税务、工商等部门的支持,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对积极设立刑释解教人员过渡性安置帮教基地的中小企业从政策上给予优惠和扶持;二是组织专人按照就近和适宜临时就业的原则,在红寺堡区现有中小企业中遴选7家,作为刑释解教人员过渡性安置帮教基地,并做好接洽工作。
第二篇:红寺堡区2015年防汛抗旱工作会
红寺堡区2015年防汛抗旱工作会
6月30日上午9点,红寺堡区召开2015年防汛抗旱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全自治区防汛抗旱工作会议精神,总结我区去年防汛抗旱工作,分析当前防汛抗旱形式,全面部署今年工作任务。红寺堡区领导:政府区长丁建成、人武部政委高长祯、政府副区长于文忠、政协副主席关保智、弘德慈善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苏达志出席会议。首先,会议由农牧局副局长安正林同志通报《吴忠市气象局汛期气象形式》。
其次,由区政府副区长于文忠总结2014年防汛抗旱工作,并安排部署2015年防汛抗旱工作。在2014年防汛抗旱工作回顾中于文忠分别从雨情、旱情、灾情三方面对防汛抗旱工作取得的阶段性胜利和存在的问题及不足进行了总结。对于2015年防汛抗旱工作重点,于文忠副区长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要求 一要强化措施,着力抓好汛前准备工作:要全面落实防汛抗旱责任制,认真修订完善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加强防汛抗旱物资储备和队伍建设,强化值班和防汛抗旱信息管理工作,加快推进防洪工程建设。二要突出重点,全力确保汛期安全防治:要着力抓好塘坝和园区安全度汛,抓好山洪灾害防治工作,抓好在建工程度汛安,抓好城镇排涝工作,要着力抓好河道防洪管理。三要全面抗旱,切实保障生产生活用水。
接着,由政府区长丁建成与相关单位签订防汛抗旱工作责任书。并发表了重要讲话。
政协副主席关保智主持会议并就贯彻落实防汛抗旱工作精神提出要求:一要认识务必到位。二要责任务必明确。三要工作务必落实。
第三篇:红寺堡区第三中学团委汇报材料
红寺堡区第三中学团委汇报材料
五年来,第三中学团委在上级团委和学校党委的领导下,认真开展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2016年元旦迎“新”文艺汇演
学校以发现优秀艺术人才,加强师生间的沟通,增强班级间凝聚力,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给同学们一个真正展示自我风采和勇气的舞台,体现当代中学生的精神风貌为指导思想,以“激扬青春·彰显个性”为主题,内容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用艺术的形式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唱响时代主旋律,展现校园新风尚;贴近学生生活,反映我校师生良好的精神风貌,既有时代特色,又适合学校特点,节目形式有歌舞类(大合唱、小合唱、重唱、独唱、对唱、歌曲串烧、歌伴舞、集体舞、独舞、民族舞、现代舞、街舞等、武术等);乐器类(钢琴、古筝、吉他、小提琴等)语言类(小话剧、音乐剧、快板说唱、诗朗诵、小品、相声、快板、校园剧、情景剧等)形式灵活多样、新颖、丰富多彩,有独创性。
二、“告别童年,走进青春”暨十四岁青春宣誓仪式
在团委的组织下,这学期针对八年级学生开展了十四岁青春宣誓仪式,活动通过十四岁青春宣誓,指导青少年珍惜十四岁的青春年华,迈好青春第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集体主义观念及社会责任感,为进一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让学生在成才轨迹中留下难忘瞬间,为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十四岁是与童年挥手作别的时候,也是人生旅途的又一个十字路口。意味着告别童年的花园,步入青春的殿堂;意味着由稚嫩转向成熟;意味着崭新的征程和美丽的前景。同学们开始步入了令人惊羡、放飞遐想的青春期,成为了一个个英姿勃发、活力四射的青年,开始了激情满怀、动感魅影的花样年华。
三、少队建设
我校现有少先队员1580名,自2015年10月建队以来,设1个大队,下属26个中队,配有大队辅导员1名,中队辅导员26名,中队长26名。在少先队工作中,我们以体验教育为主线,以养成教育为重点,以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健全人格为目标,组织开展了丰富多采的少先队活动,现将两年来我校少先队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加强少先队组织建设,打造了一支团结进取的干部队伍,健全的少先队组织,优良的少先队工作队伍,是保证少先队各项工作开展的前提。我们主要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搞好少先队组织队伍建设:
1、健全少先队组织
我校高度重视少先队工作,将其纳入学校整体规划,列入学校行政例会的议事日程,由团委直接领导少先队工作,从管理入手,以辅导员为龙头,以制度为保证,以活动为生命,以“构建和谐校园”为目标,设立形式多样的少先队活动项目,并在物力上给予大力支持。通过少先队这个德育阵地培养合格人才,促使队员在集体中得到健康发展。做好入队前的教育活动,向学生讲解队名、队礼、队旗、队徽等少先队的基本知识,每年 10月13日少先队建队日发展一批新队员,举行入队仪式,表彰一批优秀队员。
2、优化辅导员队伍
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是少先队工作的关键。我我校由雷婧老师担任大队辅导员职务。学校明确规定,开展少先队工作是大队辅导员的主要工作,学校在各个方面都给予大力支持,保证少先队活动能顺利开展。在中队辅导员的配备上,我校的中队辅导员班的中队辅导员由责任心强的七年级班主任所担任。切实保障了少队工作从源头抓手,在校外,我校定期请区团委负责同志来校作专题讲座。
四、完善少先队阵地建设,为学生搭建起成长的舞台——晋江之声广播站
健全的活动阵地是开展丰富多彩少先队活动的保证。在校内,我们设有专门的少先队活动室,晋江之声广播站播出栏目有文学天地、先锋人物、平安校园、校园新视点、时政要闻等栏目。同时还负责新闻稿的采集,由全校学生自愿投稿,广播站成员专门轮流组稿,每天早操、课间操、中午、课外活动固定时间播出,一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播出,收到了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在校外,我们以敬老院作为活动基地,定期开展活动,走进孤寡老人,关爱孤寡老人,为他们带去问候和祝福,同时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搭建起了优质的平台。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我校始终围绕中学生德育工作的目标和要求,精心设计各种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及学生的兴趣爱好,本学期我校拟开展40社团活动小组:分别为舞蹈、声乐、管弦乐、硬软笔书法、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足球、武术、健美操、文学创作、魅力国学、趣味数学、英语角、物理实验器材制作、航模人生,地理天文探究等40多个社团。其中由团委管理的“校园最强音”广播社团、《犁约河》文学社社团,深受学生的喜爱。
1、周一升国旗严谨有序。升降国旗活动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严格按要求开展升国旗活动,专门选拨学生组成我校的国旗方队,担任升旗手和护旗手,由广播室成员轮流作国旗下主演讲,并作好记录。
2、校园活动形式多样。
每周一下午的班队课由班主任专门负责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班队会,比如交通安全、预防溺水、尊老爱幼、预防近视、学雷锋周活动等等。
每年元旦我们会如期举行 “文艺汇演”、一系列的活动也会如期举办,如“汉字书写大赛”、“美术作品展”、“创意作手工品展”、“演讲比赛”、“经典诵读”等大型庆祝活动,不但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而且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3、专题活动定期开展。结合各种形式的节日,我们经常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纪念活动。如每年三月学雷锋日,我们都要组织学生开展校内学雷锋精神演讲,组织“红领巾我先行”校园卫生清扫,到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清明节,我们组织学生开展“纪念革命先烈、弘扬传统美德”的演讲比赛;教师节开展制作“心意卡”赠送老师的尊师活动;“十·一”国庆节,举行大型歌咏比赛,歌颂祖国活动;世界地球日,我们举办“爱护家园,从我做起”的主题教育手抄报活动。每一期活动没班都会出一期黑板报,两份手抄报,作为活动记录。
六、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我们加强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校专门设有心里咨询室,由我校心理学研究生王国兴老师担任主要负责人。在王老师的带领下,首先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育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加强辅导员的培训和业务指导,做到全员、全程、全覆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健全留守、单亲、孤儿、不适应学校生活学生档案,做好教育记录,活动中开展“一帮一”献爱心教育活动。我们为每一位学生建立了心理咨询档案,安排了心理咨询教。针对学生实际,着重进行了健全性格教育、抗挫折能力教育和心理疏导教育。心理咨询室的建立和心理咨询辅导,较好地调节了学生的心理情绪,帮助这一些问题学生转变不良心理,从而健康成长。
七、“犁约河”文学社
立足校园,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关注社会、研究问题的热情、习惯与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促进学校特色教育的全面发展。为学生提供行之有效的作文方法技巧,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相互帮助、相互勉励、共同进步,从而达到学以致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目的。
八、其他形式活动
我校重视特色教育发展,并逐步成为学校的一个亮点。在红寺堡区团委组织的演讲比赛活动中,我校学生多次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其中吴巧红同学将代表红寺堡区参加自治区级的“我的好老师”主题演讲比赛,在红寺堡区图书馆举办的“读好书”朗诵比赛中,我校学生不忘所归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学校多次被评为红寺堡区优秀组织奖、红寺堡区先进单位。
五年来,我们通过健全少先队、共青团组织,扎实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创建“犁约河”文学社,完善广播站取得了一点成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显着提高。但是,我们也认识到,团委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去完善,有很多问题需要去研究、探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总结经验,找出不足,再接再励,开拓创新,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第四篇:红寺堡区第三小学兴趣小组管理办法
红寺堡区第三小学兴趣小组管理办法 为了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兴趣活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中的重要作用,实现我校学生兴趣活动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加强我校学生兴趣活动的思想性、专业性和广泛性,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特制定我校学生兴趣小组管理办法。
一、兴趣小组的建立
1.兴趣小组设立类别:美术、舞蹈、合唱、书法、计算机、跆拳道
2.学校教师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特长主动向学校申报组织辅导兴趣小组。
3.学校校委会讨论教师申报的兴趣小组,本着人尽其材的原则,合理安排兴趣小组的辅导老师。
4.学科兴趣小组的组建,采取学生自愿报名和辅导教师挑选相结合的方法。每个兴趣小组人数由辅导老师自定。每个学生原则上只参加一个兴趣小组。
二、兴趣小组活动要求
1.兴趣小组活动时间为周二、周三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地点由学校统一安排。
2.兴趣小组学习活动采取集中辅导和分散自学相结合的方法。各兴趣小组根据实际情况每周集中活动不少于2次,辅导老师要认真做好活动记录。
3.各兴趣小组要做好活动前的点名工作,对缺席学生要问清
原因做好记录,并及时与班主任联系。
4.各兴趣小组活动过程中,教师必须认真辅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确保活动扎实有效。
5.辅导老师如有外出学习等特殊情况,应提前报少队部,并通知学生暂停活动或调整活动时间。
三、考核方法
1.学校将定期和不定期对兴趣小组活动进行检查,对兴趣小组的检查结果做为期末评优的依据。
2.期末学校成立考核小组,对兴趣小组进行考核(具体考评参照《红寺堡区第三小学兴趣小组考核细则》),对成绩突出者进行奖励。
四、兴趣小组辅导教师分配
美术兴趣小组:叶桐舞蹈兴趣小组:代巧梅合唱兴趣小组:韩鹏书法兴趣小组:魏留红计算机兴趣小组:纪学平跆拳道兴趣小组:焦文昌
红寺堡区第三小学
2014年2月13日
第五篇:红寺堡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2010年亮点
红寺堡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2010年
亮点工作、创新工作
一、社会保障方面
项目名称:
整合资源,率先推行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服务
项目简介:
2010年2月新农合职能顺利划转后,红寺堡区委、区政府把如何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让百姓办理更加便利的社会保障业务,享受到完善的社会保障服务列为落实民生计划的一项重要课题。结合编制少、人员不足的实际,积极探索社会保险城乡一体化服务模式,着手对社会保险、新农合、城乡医疗救助进行资源整合,并经政府常务会议、区委常委会议研究决定开始筹建红寺堡区社会保障服务中心,2010年7月1日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平台正式启动试运行。
服务中心总面积546平方米,建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医疗救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基本养老保险等12个窗口工作区,医疗待遇审核区,后台管理区,待遇支付结算服务区,档案室,中心机房等功能区,设置了LED电子屏、触摸屏、宣传栏、咨询台等服务平台。
服务中心将由社会保险事务管理中心经办的基本养老、医疗、工伤、失业及生育五大保险,由新农合经办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民政 1
部门办理的城乡大病医疗救助业务整合纳入服务中心。社保经办机构,新农合经办机构全员进驻中心,民政、国税、银行派员进驻,设立国税征缴、银行待遇支付窗口,让群众进一家门,就能即时办理缴费、待遇结算支付、医疗救助事项,提高了办事效率,方便了群众。实现了城乡医疗保险与医疗救助的无缝衔接,社会保险缴费与待遇结算的一站式服务,社会保险基金的一站式监督,社会保险信息系统的一站式管理,为统筹城乡社会保险奠定了阵地平台、信息平台。
二、就业创业方面
项目名称:
小额担保贷款发放量居全区之首
项目简介:
红寺堡区全民创业小额贷款担保中心自2008年10月成立以来,以发展“3211”(30万亩葡萄、20万亩经果林、10万亩设施农业、10万头黄牛养殖)优势主导产业为基础,以培育和发展城镇二、三产业为重点,加强对农户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城镇个体工商户的信贷担保工作,通过资金扶持,推动红寺堡区产业发展和全民创业工作,促进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红寺堡区担保中心已累计发放贷款5313.5万元(2010年新增贷款435户1313万元),占全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总数的五分之一,居全区22个市、县(区)之首。其中对葡萄种植、蔬菜温棚种植和黄牛养殖农户担保发放创业贷款2610户2950.5多万元,为9家企业发放创业贷款300万元,对复退军人、创业高校毕业生和个体
工商户发放创业贷款435户2063万元,全民创业带动新增就业岗位近900多个;培育创业青年97名,154人创办个体经济实体。通过创业带动,扶持发展葡萄5000亩,发展设施农业7000亩,新增黄牛2870头,创收1000万元以上,特别是在黄牛养殖方面,注重规模化养殖,小额贷款培育1000头养殖园区1个,500头以上园区8个,10头以上养殖户1000户,带动激活了商贸业,促进了城镇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