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个案-1例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患者的护理
1例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患者的护理
【关键词】 造口 皮肤黏膜 护理
造口皮肤黏膜分离是指肠造口处肠粘膜与腹壁皮肤的缝合处分离,属于肠造口手术后的早期并发症之一[1],多发生在术后1-3周[2]。临床表现为部分或整圈造口周围皮肤黏膜分离[3],可导致造口袋黏贴困难、黏贴不牢;患者有不安情绪,增加患者痛苦;手术切口与造口较近,增加感染的危险[4];愈合后由于瘢痕收缩会导致造口狭窄[5],如过度狭窄影响排便,需再次手术方能解决[6]。因此造口皮肤黏膜分离的治疗及护理是否正确有效,对减轻患者痛苦、预防感染、促进其身心健康十分重要。1 临床资料
患者陈某,男,32岁,诊断为直肠恶性肿瘤。2014年6月17日在全麻下行了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Dixon),患者及家属不接受造口,要求保肛。
术后第三天持续高热,腹腔引流浑浊,双侧双套管持续冲洗,B超示盆腔少量积液,6月26日行剖腹探查术见吻合口瘘,行乙状结肠造口术+冲洗引流术,7月13日更换造口袋时发现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2护理 2.1护理评估
2.1.1全身评估:患者食欲差,体重指数19.38,精神萎,情绪焦虑,腹腔感染,持续高热,腹部伤口有少量渗液,造口排便排气,造口内有少量黄色稀便排出;病理报告:(直肠)溃疡型中分化腺癌侵及外膜外,癌组织侵犯神经,前壁与精囊腺及部分前列腺均有浸润;白蛋白36.1g/L,血红蛋白97g/L,WBC 12.1*10^9/L,C-反应蛋白14.0mg/L。
2.1.2造口评估:正常的肠造口应当是微凸、红色、有光泽的, 肠造口黏膜与周围皮肤对合紧密, 肠造口周围皮肤完整, 颜色与周围正常皮肤相同。该患者肠造口为圆形, 直径 3cm, 颜色深红、有光泽,略高于皮肤 1cm。在肠造口 7 点到 12 点方向, 有 一2.0× 1.0× 0.6cm的伤口,大于75%的红色肉芽组织,小于25%的黄色坏死组织,周围皮肤完整。从评估可知, 该患者的肠造口血供正常,肠造口黏膜与皮肤有部分相连, 但由于伤口分离范围广, 有肠造口回缩的危险。2.1.3社会支持:患者已婚,生有1子1女,家庭和睦,经济状况良好,医疗费用参保。2.2护理问题
2.2.1造口皮肤黏膜分离。全身因素:二次手术,机体损伤严重;术前肿瘤细胞侵犯,术后腹腔感染,持续高热,患者处于高消耗状态;病程较长,患者情绪焦虑。局部因素:手术缝合太少,腹腔感染致腹壁肌紧张,腹压改变,肠造口黏膜缝线脱落。
2.2.2疼痛:患者腹腔感染腹膜刺激征(NRS评分6分),肠道排泄物浸润伤口,换药时的刺激,导致伤口疼痛(NRS评分4分)。
2.2.3焦虑:二次手术,病程较长,患者担心愈后,肠造口的存在会正常生活,甚至可能会影响到其工作交际,生活质量下降。
2.2.4有造口狭窄的危险:造口皮肤黏膜分离愈合后可能会形成瘢痕组织引起造口狭窄。
2.2.5知识缺乏:患者未接受规范的健康教育,缺少造口护理、造口并发症等相关知识。2.3护理目标
2.3.1造口皮肤黏膜分离处创面得到及时保护和处理 2.3.2控制基础疾病,减轻疼痛 2.3.3患者焦虑情绪缓解 2.3.4造口狭窄得到有效预防 2.3.5患者掌握造口康复相关知识 2.4护理措施
2.4.1造口局部处理。2014年7月13日评估伤口情况后,采用湿性愈合方法护理结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可以减少瘢痕形成,减少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者的痛苦,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伤口处理步骤:(1)清洁及清创,用生理盐水棉球彻底清洗造口黏膜。然后拆去造口周围残余缝线,用保守性锐器清创,清除造口周围的少量黄色坏死组织,再用生理盐水彻底清洗洗分离处伤口;(2)用无菌纱布或棉球吸干创面,观察创面大小及渗出情况;(3)分离伤口处洒康维德(施贵宝)造口护肤粉。造口护肤粉的主要成份是竣甲基纤维素钠(CMC),瓜尔豆胶(Guar gum)和黄原胶(Xanthan gum),为粉末状产品,能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天然保护屏障,具有良好的吸收能力,与伤口渗液水合后形成凝胶,保持伤口湿润,促进肉芽生长及伤口愈合;(4)用康维德防漏膏填平造口周围,防止渗漏,防漏膏含少量酒精,会有短暂的刺痛感,但可以防止渗漏,减少因皮肤受侵蚀所造成的炎症,保持造口周围干爽,防止排泄物侵蚀造口袋粘胶。(5)用造口尺测量造口大小,规则圆形约3 cm× 3 cm,予水胶体敷料(多爱肤超薄型),按造口大小裁剪后覆盖创面。水胶体敷料有吸收渗液的能力,透气不透水,促进伤口的气体交换,防止细菌和排泄物侵入,预防感染,保持伤口创面的稳定,促进伤口从基底部愈合,达到深部隔离的作用。征求患者同意后,更换两件式造口袋,效果良好。7月16日取下两件式造口袋,在皮肤黏膜分离处洒造口粉,补防漏膏,评估造口8点到9点钟方向有一1.4cm ×0.7cm ×0.4cm 的伤口。7月18日,更换两件式造口底盘,处理伤口方法同前,评估肠造口 8点到 11点方向, 有 一1.0cm×0.4cm ×0.3cm 的伤口,基底颜色100%红色组织,处理分离伤口,及时处理伤口。7月20日、7月22日在皮肤黏膜分离处洒造口粉,补防漏膏。7月23日,更换两件式造口底盘,分离处皮肤黏膜完全愈合。
2.4.2患者于6月26日持续腹腔双套管冲洗,抗生素治疗,控制腹腔感染,同时间隔予人血白蛋白输入,营养支持。
2.4.3放松疗法。在疼痛时取舒适体位休息,听轻松音乐、闭目深呼吸、看幽默电视等转移注意力,以减轻疼痛。
2.4.4每次换药时动作轻柔,与患者交谈,转移注意力,减轻疼痛。
2.4.5心理护理。耐心向患者解释病情,讲解当前治疗的目的和方法,说明尽管发生了并发症,但只要给予正确、合理的处置,问题会得到有效解决。与患者建立相互信任的护患关系,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担忧。在护理过程中伤口好转的情况及时反馈给患者,使其增强信心。由于在护理中达到了预期目的,从而有效缓解了患者的各种不良情绪,促进了患者对治疗护理的配合。
2.4.6,预防造口狭窄。伤口创面愈合后指导患者扩肛以有效预防造口狭窄,带上:手套示指涂液体石蜡轻柔的插人造口,沿肠腔方向逐渐深入,至第2指关节,感觉是否有箍指感和观察造口黏膜颜色的变化,每次3~5 min,如有明显狭窄则保持5—10 min,每日1次。同时指导患者观察排便情况,如出现排便困难、腹胀、腹痛,及时汇报医生配合处理。2.4.7健康教育。向患者造口相关知识及造口并发症的预防,指导患者及家属注意观察肠造口及其周围皮肤,如果出现伤口变深、变紫, 渗出液增多, 伤口周围皮肤发红、破溃等情况应及时处理,指导患者正确饮食,增强营养,合理选择造口用具。2.5护理效果评价
2.5.1十天分离伤口完全愈合。2.5.2患者疼痛缓解
2.5.3患者情绪焦虑减轻,配合治疗。2.5.4患者未发生造口狭窄。2.5.5掌握疾病相关知识。3讨论
本个案特点患者是患者二次手术,病程长,长期营养不良、轻度贫血,术后发生吻合口瘘、尿瘘造成腹腔感染。根据综合评估的结果,我们运用湿性愈合理论,采用新型湿性敷料处理皮肤分离处伤口,愈合率高,愈合时间明显缩短,明显减少疤痕的形成,较浅的分离用水胶体粉剂或糊剂,吸收渗液的同时形成凝胶,保持伤口湿润,促进肉芽生长及伤口愈合。
从这案例中让我们能深刻体会到:伤口不是独立的而是人的整体的一部分,不能将伤口作为一个局部来处理,而应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除局部因素外,还有全身因素:如原发病、年龄、营养不良、长期使用激素、感染、糖尿病、腹压改变等,因此,在处理患者局部伤口的同时,建议医师给予积极治疗原发病、增强营养和抗感染等全身治疗,做好医疗配合[7]。
伤口的愈合是一个持续而动态的过程,每次的伤口评估伤口处理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伤口是局部的,而影响却是全身的;需根据实际情况来合理选择处理方法和敷料。
参考文献
[1]万德森,朱建华,周志伟,等.造口康复治疗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213-249.[2]喻德洪.肠造口f1治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94-195.[3] PATRICIA B.pratical stoma wound and continence management[M].Ausalia: Research Pulbbieations Pry Ltd,1998:174-190 [4] 张慧芹,朱亚萍,袁秀红.造口皮肤黏膜分离一造口并发症的护理7例[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7):32-33.[5] 赵琦.回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患者1例护理[J].上海护理.2009,9(1):89-90.[6] 万德森.肠造口的并发症及处理.实用肿瘤杂志,1998:13(4):195 [7]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化学药与生物制品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38-439 [8] 陈秀君.藻酸盐银离子敷料治疗重度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的护理.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8):1710-1712.
第二篇:4例造口皮肤粘膜分离的护理
3例肠造口皮肤粘膜分离的护理分析报告
肠造口手术是结、直肠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可以是永久性的,也可以是临时的。国外肠造口并发症发生率为11.0%~60.0%,国内文献报告为16.3%~53.8%,平均20.8%[1]。造口本身已使患者生活不便,再加上造口术的并发症,更会增加患者痛苦,其生活质量必然会受到影响。肠造口皮肤粘膜分离是肠造口术后并发症之一,指肠造口处肠粘膜与腹壁皮肤的缝合处发生分离。2009年2月至2010年10月我们治疗护理了3例造口皮肤粘膜分离的患者,现分析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09年2月~2010年10月 有3例肠造口皮肤粘膜分离的患者。年龄45~84岁,平均年龄66.7岁,均为女性。其中结肠癌2例,结肠癌伴肠梗阻1例。3例患者手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白蛋白在16.5g/L-24.7g/L。
1.2手术方法:3例患者中,1例行结肠癌根治加乙状结肠造口术,2例行结肠癌根治加回肠造口术。
1.3造口皮肤粘膜分离的情况:病例1,女,71岁,住院号:488762,分离范围5-7点钟位置,1.5cm×1.0cm;病例2,女,45岁,住院号:412885,分离范围6-9点钟位置,1.0cm×1.0cm。病例1、2均为红色组织。病例3,女,84岁,住院号:493735,分离范围1-4点钟和7-12点钟位置,其中1-4点钟位置2.0cm×2.0cm,7-12点钟位置2.0cm×1.5cm,75﹪黄色组织,25﹪红色组织。同时伴有造口旁减张缝合处2.0cm×2.0cm×3.0cm的溃疡,100﹪黄色组织。1
3例患者出现时间均在术后4-7天。2 护理:
2.1心理护理:告知患者,皮肤黏膜分离是肠造口术后的并发症之一,如果得到及时、恰当的处理,愈合很快。在护理中,加强与患者沟通,树立患者治愈的信心,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
2.2肠外营养(PN)护理:(1)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及时纠正低蛋白血症,3例患者术后均采取中心静脉置管肠外营养(PN)。在严格无菌技术操作下行中心静脉置管,穿刺成功后, 保持置管部位的清洁干燥, 每周换药2~3次。(2)掌握全肠外营养配制的原则。专人配置,严格无菌操作。以葡萄糖―脂肪双能源,常规给予钾、钠、钙、镁、磷制剂补充电解质和补充维生素;应用平衡氨基酸提供氮源,在开始3天,每天检测血电解质加肝、肾功能,稳定后每周测1~2次。(3)输注时要制定输液计划,保证液体在24小时内均匀输入,如果输入过快或浓度过高,加上手术及创伤后机体产生应激性反应, 极易引起血糖代谢紊乱,发生高血糖,检测血糖每日4次至平稳。糖尿病患者术后血糖控制在7.0~10.0mmol∕L水平。(4)中心静脉置管期间,注意局部有无红肿、分泌物等感染征象,如寒战、高热等,应拔管,将导管尖端0.5~1㎝处剪断作细菌培养。(5)应用白蛋白、血浆、输血等,白蛋白均升至正常范围,全身营养状况得到改善。
2.3 造口护理:(1)术后注意观察造口情况,外置肠管与皮肤附着是否正常。(2)病例1、2属表浅皮肤粘膜分离,伤口浅小,生理盐水清洗,无菌纱布抹干,局部使用溃疡粉,再粘贴康乐保5900造口袋。(3)病例3属深层皮肤粘膜分离,有感染存在,彻底清除坏死组织后,用生理盐水清洗,无菌纱布抹干使用AQUACEL○R Ag(爱康夫银),感染控制后改用藻酸盐敷料填充(敷料更换频
率根据造口袋粘贴情况而定),再用剪下的造口底板覆盖,造口袋底板涂防漏膏后粘贴造口袋。由于该病例伴有造口回缩,我们使用的是康乐保二件式凸面底板。同时还伴有造口旁减张缝合处2.0cm×2.0cm×3.0cm的溃疡,我们先处理该处伤口:清除坏死组织,用生理盐水清洗,用AQUACEL○R Ag(爱康夫银)填塞,再用剪下的造口底板覆盖,然后造口袋底板涂防漏膏后粘贴造口袋,注意将溃疡处覆盖在造口底板下。(4)造口袋的粘贴:注意造口底板剪裁时,底盘开口大小比突出的肠乳头大2-3mm,从下往上贴,要能够遮盖皮肤粘膜分离处, 避免肠排泄物继续污染伤口。(5)造口袋应透明便于观察,视伤口渗液及造口袋的粘贴情况酌情更换敷料及造口袋底板。(6)伤口愈合后评估造口有无狭窄,及时进行处理。
2.4腹部切口护理:为避免腹部切口污染,同时进行腹部切口换药和更换造口袋时,应先予切口换药,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保护伤切口免受污染,予密封性敷料保护(我们使用的是墨尼克超薄敷料),然后再行更换造口袋。术后常规使用腹带,减轻腹部切口及造口周围的张力。
3结果:
本组病例中,表浅皮肤粘膜分离(病例1、2),7-10天愈合,未发生造口回缩及造口狭窄;深层皮肤粘膜分离1例(病例3)15天愈合,其伴有的造口旁溃疡10天愈合,其造口回缩与肠系膜过短影响手术有关,术后即出现,与造口皮肤粘膜分离无关。
4讨论:
造口皮肤粘膜分离发生在张力过高的情况下建成的造口中,常见原因多为局部感染、腹胀、手术前放疗和营养差[2];肥胖、糖尿病患者易发生组织愈合不良而 3
致造口皮肤粘膜分离。本组病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护士在肠外营养期间要加强胃肠功能的监测,每天评估胃肠功能的恢复情况,为医生及时调整肠外营养的方案及患者的饮食种类提供依据。
湿性愈合理论和新型造口产品的运用,有效地解决了造口护理难题。(1)病例1、2中我们使用了溃疡粉,它属于粉末状亲水性敷料,它的主要成份是羧甲基纤维素(CMC)。CMC含有亲水性粒子,与水反应形成凝胶,阻断了肠造口排泄物对皮肤创面的刺激,达到止痛的效果,同时含有软化纤维原,能进行自溶性清创, 并能刺激新的血管组织生长,促进上皮的愈合[6]。(2)病例3同时伴有造口旁减张缝合处2.0cm×2.0cm×3.0cm的溃疡,溃疡距造口仅2cm,护理的难点在于既要做好肠排泄物的收集,防止污染手术切口,这势必要将造口袋底板完全覆盖溃疡,而该处溃疡是感染伤口又不能密闭,我们运用了湿性愈合理论,使用了抗感染敷料AQUACEL○R Ag(爱康夫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AQUACEL○R Ag由羧甲基纤维素钠和1.2%银离子组成。最大含银量为12mg,银离子有杀灭并抑制细菌的作用[3~4],有助于产生一个抗菌环境[5]。该敷料能在吸收伤口渗液后,在创面形成一层柔软、黏着的凝胶,凝胶与创面紧密粘着可以避免死腔形成,并保持湿润环境,使伤口中坏死组织容易去除。(3)病例3属结肠造口,有造口回缩,一件式造口袋不能解决侧漏问题,我们采用造口凸面底板并配合防漏膏、造口腰带的使用,起到了有效地收集肠排泄物。该患者出院时完全康复,且能自行更换造口袋,门诊随访无造口皮肤并发症。
传统处理造口皮肤粘膜分离的并发症时,常规禁食,局部用碘伏湿敷,使用氧化锌软膏等,既无法正确粘贴造口袋,又不能及时收集肠排泄物,这样不仅使原有的皮肤粘膜分离加重,而且又会造成新的造口并发症,如造口周围粪水性皮 4
炎。吸引器负压持续吸引肠排泄物,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又增加了护理的负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使患者丧失生活的信心。湿性敷料及新型造口产品的运用,有效解决了以上问题,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增强了患者回归社会的信心。
我国有100万余造口人,每年约增加10万人。我们成立了造口联谊会,为造口人尽快融入社会作出努力。但是在护理实践中我们发现患者社会适应能力较差,如何建立评价造口人社会适应能力量表并全面推开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同时,在使用湿性敷料处理患者的伤口过程中,部分医生、护士不能完全理解,造口治疗师应进一步发挥作用,做好造口相关知识的培训。
参考文献
【1】庞永慧,直肠癌术后乙状结肠造口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进展
(护理学杂志2005年8月第20卷第16期(外科版)【2】袁宝芳1例回肠造口回缩伴周围粪性皮肤炎患者的护理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8年第4卷第2期
【3】陈炯,韩春茂,林小玮,等.纳米银敷料在修复Ⅱ度烧伤创面的应用研究[J].中华外科杂志,2006,44(1):50-52 【4】于勇,梁明,陈廷秀,等.纳米晶体银离子敷料对烧伤感染常耐药病原菌的体外抗菌活性[J].中华烧伤杂志,2006,22(4):284 【5】李晓鲁,黄跃生,彭毅志,等.纳米晶体银敷料治疗烧伤后残余创面的多中心临床研究[J].中华烧伤杂志, 2006,22(1):15-18 【6】袁宝芳,徐旭娟,朱建伟等.造口皮肤黏膜分离患者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9,年24(8):698 5
第三篇:皮肤伤口造口护理
皮肤、伤口、造口护理
一、压疮护理
(一)评估和观察
(二)操作要点
1、避免压疮局部受压。
2、长期卧床患者可使用充气床垫或者采取局部减压措施,定期变换体位,避免压疮加重或出现新的压疮。
3、压疮I期患者局部使用半透膜敷料或者水胶体敷料加以保护。
4、压疮II~IV期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定时换药,清除坏死组织,选择合适的敷料,皮肤脆薄者禁用半透膜敷料或者水胶体敷料。
5、对无法判断的压疮和怀疑深层组织损伤的压疮需进一步全面评估,采取必要的清创措施,根据组织损伤程度选择相应的护理方法。
6、根据患者情况加强营养。
(三)指导要点
(四)注意事项
二、伤口护理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二)操作要点
1、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暴露换药部位,保护患者隐私。
2、依次取下伤口敷料,若敷料粘在伤口上,用生理盐水浸湿软化后缓慢取下。
3、选择合适的伤口清洗剂清洁伤口,去除异物、坏死组织等。
4、根据伤口类型选择合适的伤口敷料。
5、胶布固定时,粘贴方向应与患者肢体或躯体长轴垂直,伤口包扎不可固定太紧。
(三)指导要点
(四)注意事项
三、造口护理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二)操作要点
1、每日观察造口处血供及周围皮肤情况。
2、每日观察排出物的颜色、量、性状及气味。
3、根据需要更换造口底盘及造口袋。(1)更换时注意保护患者隐私,注意保暖。
(2)一手固定造口底盘周围皮肤,一手由上向下移除造口袋,观察排泄物的性状。(3)温水清洁造口及周围皮肤。(4)测量造口大小。
(5)修剪造口袋底盘,剪裁的开口与造口黏膜之间保持适当空隙1-2mm。
(6)按照造口位置自下而上粘贴造口袋,必要时可涂皮肤保护剂、防漏膏等,用手按压底盘1-3min。(7)夹闭造口袋下端开口。
第四篇:肠造口护理查房
病历汇报:
患者,周秋玲,女,58岁,因“直肠癌术后1月,为求复查及化疗,以直肠癌术后收入”于2016-03-16日入院。入科时已携带左下腹结肠造瘘口,造口周围皮肤粘膜完好。3-17,18日开始静脉化疗,期间诉无不适,于3-19日办理出院。既往史:1月前于我院普外科行“腹腔镜根治性直肠切除术+乙状结肠切除术”。婚姻史:适龄结婚,配偶体健,其子也因直肠癌1月前于我院普外科行“腹腔镜根治性直肠切除术+回肠造瘘术”。家族史:无家族性遗传性疾病史。过敏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
崔护士长补充:此次查房患者的病历比较简单,但患者携带结肠造瘘口入科,造瘘口患者我们科最近多见,为更好地护理患者,此次查房我们重点在于了解肠造口相关知识。责任护士刘潇发言:肠造口的相关简介如下
一、什么是造口
1.造口(stoma)一词来源于希腊语,意思是口或开口。常见的造口有回肠造口,结肠造口和尿路造口。肠造口俗称为“人工肛门”。它是以医疗为目的,如治疗肠道疾病,而人为造成的肛门改道,建立肠道与腹部体表相通的一个通道,其开口为造口,使大或小便通过该造口排出体外。造口表面为肠粘膜,红润有光泽。造口没有神经组织,无痛觉。由于造口无括约肌及其神经感应器,所以不能感知便意,并进行忍耐。即不能通过自己的意志控制排便这一生理过程 2.造口的分类
输入性造口:营养物质直接通过造口进入胃肠道,多为暂时性造口 转流性造口:将胃肠道内容物直接转移至体外不经病变部位 输出性造口:为清除体内废物提供出口
责任组长王园园补充:住院2床患者的“空肠营养管”即为暂时性输入性造口,按造瘘口视为中危导管护理。
二、造口术后的护理
(一)造口的观察和评估
造口的活力:呈牛肉红或粉红色,表面平坦且湿润。
造口的高度和直径:造口高度可以记录为平坦、突出、回缩或脱垂。一般乙状结肠突出腹壁1.5-2cm,直径约3-5cm;回肠造口突出腹壁约2-3cm,直径约2-2.5cm;尿路造口突出腹壁1.5-2cm,直径约2-2.5cm;
(二)造口周围皮肤的评估
正常周围皮肤是健康和完整的。
(三)皮肤粘膜缝线的评估 检查是否有皮肤粘膜分离、感染或皮肤对缝线材质敏感。正常造口粘膜位于表皮下层,没有张力。
(四)造口功能的评估
(1)泌尿造口:术后即有尿液排泄,最初的2~3天,尿液呈淡红色,之后恢复正常黄色。
(2)回肠造口:一般术后48-72小时开始排泄。最初有可能排出远端小肠储存的液体。肠蠕动恢复后,每天排出的量可超过1000ml,排泄物为流质状、持续排放,排泄物对皮肤的腐蚀性很强。要特别监测病人的水电解质情况。
(3)结肠造口:横结肠造口通常在术后3-4天开始排放,排泄物从糊状到柔软。降结肠和乙状结肠造口一般在术后5天开始排放,排泄物柔软或成形大便。
(五)肠造口的并发症
1.出血(Stomalbleeding)通常在术后72小时内发生。临床症状:造口粘膜表面出血,造口与皮肤的边缘渗血;肠腔内出血。
2.水肿(Stomal oedema)临床症状:造口隆起,肿胀和绷紧,粘膜发亮。通常发生在术后早期。轻微者暂不用处理;
3.缺血(Ischaemic)临床症状:最严重的早期并发症,往往发生在术后24~48小时
4.皮肤黏膜分离(Mucocutaneous separation)临床症状:肠造口处肠粘膜与腹壁皮肤的缝合处分离,常见于术后早期。5.回缩(Retraction)临床症状:造口内陷低于皮肤表面,引起排泄物渗漏,导致造口周围皮肤损伤。6.脱垂(Prola)临床症状:发生率约为8.5%,表现为肠管由造口内向外翻出来,可有数厘米至10-20cm,可能引起水肿、出血、溃疡或缺血而坏死。对患者心理影响较大。
崔护士长补充:肠造口并发症对病人影响还是非常大的,希望我们加强观察,班班交接,倾听病人主诉,有问题及时与主管医生沟通。
(六)、造口袋更换步骤
1、使用造口尺量出造口大小
2、裁剪底盘洞口
3、贴好底盘
4、备好造口袋
5、两手捏紧锁扣,听见轻轻的“咔哒”声,就证明造口袋已经安全的装在底盘上了
(七)、健康教育
(一)冲凉(洗澡):当手术的切口缝线已拆线,切口完全愈合后,可以冲凉(洗澡),造口似口腔粘膜一样,不怕水,水也不会从造口进入身体内,中性肥皂对它也无刺激,盆浴或 淋浴都可选择。
(二)衣着:不需穿特制衣服,造口用品既轻便平坦又不显眼,只需穿柔软、宽松、富于弹性的服装即可,所用腰带不宜太紧,弹性腰带不压迫造口,背带裤可使用。
(三)锻炼:每个人每天都要运动,以保持健康的身体,造口患者也不例外。根据术前的爱好,与身体的耐受力选择一些力所能及的运动,但剧烈的运动,如打拳、举重则要避免。
(四)饮食:基本上,回肠和结肠造口的人是不需要戒口,只要进行均衡饮食便可以。但在常试某种新食物时,最好不要一次吃得太多,如无不良反应,下一次才吃多些,平时应多吃新鲜蔬菜及水果。尽量要饮食定时,减少吃太肥腻的食物。在天气热时,应多饮水。对于结肠造口的人,啤酒会产生稀便,而汽水会增加气体的排出,应多注意。
崔护士长补充:虽然肠造口不是我科的专科护理,但是在患者住院期间,积极有效的健康教育,能大大提高患者住院舒适度及满意度,我们应当加强学习相关知识,扩充知识面。
(八)前景展望
肠造口治疗师(EnterostomalTherapist)是指专门从事造口、伤口病人手术前、手术后的宣教、咨询,包括在术前造口部位的选择,术后饮食、生活,以及出院后的护理等方面提供咨询的专门人员。2001年中国第一所肠造口治疗师学校在广州中山大学开班,以后陆续在北京、上海、南京、温州开办肠造口治疗师学校,每年为中国输送50余名肠造口治疗师。中国13亿人口,每年造口10万,现有造口人累积达100万之多,全国ET不足100人,当然不能满足需要,今后还要继续努力,加快ET的培养。造口护理专科有着非常好的发展前景,由于造口、伤口、失禁治疗具有跨学科的特点,专科护士工作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比普通护士高很多。造口护理专科发展十年来,专科护士对患者伤口的护理发生了质的飞跃,不仅能够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还能够对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进行分析,对患者伤口的护理更加系统化与有针对性,患者对专科护士更加信任;同时,专科护士还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对临床护士进行指导,起到教育者和咨询者的作用。它有效拓宽了护士的发展路径,能够在更加广阔的领域里减轻病人痛苦,在平凡岗位上体会更多的成就感。
主持人总结:通过这次查房我们要肠造口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明白造口袋的更换步骤,熟悉肠造口的相关并发症都有哪些,掌握肠造口的健康教育,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护理计划,勤观察,认真落实,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住院舒适度及满意率。同时,对肠造口治疗师有一定了解,对职业前景发展有更好的理解。
第五篇:第五章 皮肤、伤口、造口护理
第五章 皮肤、伤口、造口护理
皮肤、伤口、造口患者的护理内容包括准确评估皮肤、伤口、造口状况,为患者实施恰当的护理措施,从而减少或去除危险因素,预防相关并发症,增加患者舒适度,促进其愈合。
一、压疮预防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附录1至附录3),包括患者病情、意识状态、营养状况、肢体活动能力、自理能力、排泄情况及合作程度等。
2.评估患者压疮易患部位。
(二)操作要点。
1.根据病情使用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评估患者。
2.对活动能力受限或长期卧床患者,定时变换体位或使用充气床垫或者采取局部减压措施。
3.保持患者皮肤清洁无汗液,衣服和床单位清洁干燥、无皱褶。
4.大小便失禁患者及时清洁局部皮肤,肛周可涂皮肤保护剂。
5.高危人群的骨突处皮肤,可使用半透膜敷料或者水胶体敷料保护,皮肤脆薄者慎用。
6.病情需要限制体位的患者,采取可行的压疮预防措施。
7.每班严密观察并严格交接患者皮肤状况。
(三)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及家属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
2.指导患者加强营养,增加皮肤抵抗力,保持皮肤干燥清洁。
3.指导患者功能锻炼。
(四)注意事项。
1.感觉障碍的患者避免使用热水袋或冰袋,防止烫伤或冻伤。
2.受压部位在解除压力30min后,压红不消褪者,缩短变换体位时间,禁止按摩压红部位皮肤。
3.正确使用压疮预防器具,不宜使用橡胶类圈状物。
二、压疮护理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活动能力及合作程度。
2.评估患者营养及皮肤状况,有无大小便失禁。
3.辨别压疮分期(附录4),观察压疮的部位、大小(长、宽、深)、创面组织形态、潜行、窦道、渗出液等。
4.了解患者接受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及效果。
(二)操作要点。
1.避免压疮局部受压。
2.长期卧床患者可使用充气床垫或者采取局部减压措施,定期变换体位,避免压疮加重或出现新的压疮。
3.压疮Ⅰ期患者局部使用半透膜敷料或者水胶体敷料加以保护。
4.压疮Ⅱ~Ⅳ期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定时换药,清除坏死组织,选择合适的敷料,皮肤脆薄者禁用半透膜敷料或者水胶体敷料。
5.对无法判断的压疮和怀疑深层组织损伤的压疮需进一步全面评估,采取必要的清创措施,根据组织损伤程度选择相应的护理方法。
6.根据患者情况加强营养。
(三)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及家属发生压疮的相关因素、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2.指导患者加强营养,增加创面愈合能力。
(四)注意事项。
1.压疮Ⅰ期患者禁止局部皮肤按摩,不宜使用橡胶类圈状物。
2.病情危重者,根据病情变换体位,保证护理安全。
三、伤口护理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自理能力、合作程度。
2.了解伤口形成的原因及持续时间。
3.了解患者曾经接受的治疗护理情况。
4.观察伤口的部位、大小(长、宽、深)、潜行、组织形态、渗出液、颜色、感染情况及伤口周围皮肤或组织状况。
(二)操作要点。
1.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暴露换药部位,保护患者隐私。
2.依次取下伤口敷料,若敷料粘在伤口上,用生理盐水浸湿软化后缓慢取下。
3.选择合适的伤口清洗剂清洁伤口,去除异物、坏死组织等。
4.根据伤口类型选择合适的伤口敷料。
5.胶布固定时,粘贴方向应与患者肢体或躯体长轴垂直,伤口包扎不可固定太紧。
(三)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及家属保持伤口敷料及周围皮肤清洁的方法。
2.指导患者沐浴、翻身、咳嗽及活动时保护伤口的方法。
(四)注意事项。
1.定期对伤口进行观察、测量和记录。
2.根据伤口渗出情况确定伤口换药频率。
3.伤口清洗一般选用生理盐水或对人体组织没有毒性的消毒液。
4.如有多处伤口需换药,应先换清洁伤口,后换感染伤口;清洁伤口换药时,应从伤口中间向外消毒;感染伤口换药时,应从伤口外向中间消毒;有引流管时,先清洁伤口,再清洁引流管。
5.换药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出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
四、造口护理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自理能力、合作程度、心理状态、家庭支持程度、经济状况。
2.了解患者或家属对造口护理方法和知识的掌握程度。
3.辨别造口类型、功能状况及有无并发症,评估周围皮肤情况。
(二)操作要点。
1.每日观察造口处血供及周围皮肤情况。
2.每日观察排出物的颜色、量、性状及气味。
3.根据需要更换造口底盘及造口袋。
(1)更换时保护患者隐私,注意保暖。
(2)一手固定造口底盘周围皮肤,一手由上向下移除造口袋,观察排泄物的性状。
(3)温水清洁造口及周围皮肤。
(4)测量造口大小。
(5)修剪造口袋底盘,剪裁的开口与造口黏膜之间保持适当空隙(1~2mm)。
(6)按照造口位置自下而上粘贴造口袋,必要时可涂皮肤保护剂、防漏膏等,用手按压底盘1~3min。
(7)夹闭造口袋下端开口。
(三)指导要点。
1.引导患者参与造口的自我管理,告知患者及家属更换造口袋的详细操作步骤,小肠造口者选择空腹时更换。
2.告知患者和家属造口及其周围皮肤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3.指导患者合理膳食,训练排便功能。
(四)注意事项。
1.使用造口辅助用品前阅读产品说明书或咨询造口治疗师。
2.移除造口袋时注意保护皮肤;粘贴造口袋前保证造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
3.保持造口袋底盘与造口之间的空隙在合适的范围。
4.避免做增加腹压的运动,以免形成造口旁疝。
5.定期扩张造口,防止狭窄。
五、静脉炎预防及护理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年龄、血管,选择合适的导管型号、材质。
2.评估穿刺部位皮肤状况、血管弹性及肢体活动度。
3.了解药物的性质、治疗疗程及输液速度对血管通路的影响。
4.根据静脉炎分级标准(附录5)评估静脉炎状况。
(二)操作要点。
1.根据治疗要求,选择最细管径和最短长度的穿刺导管;置管部位宜覆盖无菌透明敷料,并注明置管及换药时间。
2.输注前应评估穿刺点及静脉情况,确认导管通畅。
3.直接接触中心静脉穿刺的导管时应戴灭菌无粉手套。
4.输入高浓度、刺激性强的药物时宜选择中心静脉。
5.多种药物输注时,合理安排输注顺序,在两种药物之间用等渗液体冲洗管路后再输注另一种药物。
6.出现沿血管部位疼痛、肿胀或条索样改变时,应停止输液,及时通知医生,采取必要的物理治疗或局部药物外敷等处理。
7.根据静脉炎的处理原则实施护理,必要时拔除导管进行导管尖端培养。
(三)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及家属保持穿刺部位皮肤清洁、干燥,避免穿刺侧肢体负重。
2.告知患者穿刺部位敷料松动、潮湿或感觉不适时,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四)注意事项。
1.选择粗直、弹性好、易于固定的血管,尽量避开关节部位,不宜在同一部位反复多次穿刺。
2.合理选择血管通路器材,及时评估、处理静脉炎。
3.湿热敷时,避开血管穿刺点,防烫伤。
六、烧伤创面护理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受伤时间、原因、性质、疼痛程度、心理状况等。
2.评估烧伤面积、深度、部位、渗出液的气味、量及性质、有无污染、感染等。
3.严重烧伤患者应观察生命体征。
4.肢体包扎或肢体环形焦痂患者应观察肢体远端血供情况,如皮肤温度及颜色、动脉搏动、肿胀等。
(二)操作要点。
1.病室环境清洁,温湿度适宜,实施暴露疗法时室温保持在28~32℃,相对湿度50%~60%,床单位每日用消毒液擦拭。
2.遵医嘱给予止痛剂、抗生素及补液,观察用药反应。
3.抬高患肢,观察患肢末梢皮肤温度、颜色、动脉搏动、肿胀、感觉等情况。
4.术前应剃除烧伤创面周围的毛发,大面积烧伤患者,应保持创面清洁干燥,定时翻身。
5.术后观察切、削痂及取、植皮部位敷料渗出情况,有渗出、异味及时更换。
6.出现高热、寒战,创面出现脓性分泌物、坏死、臭味等,及时报告医生。
7.特殊部位烧伤的护理
(1)呼吸道烧伤: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必要时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充分湿化气道,观察有无喉头水肿的表现,保持呼吸道通畅。
(2)眼部烧伤:化学烧伤者早期反复彻底冲洗眼部,一般选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分泌物较多者,及时用无菌棉签清除分泌物,白天用眼药水滴眼,晚间用眼药膏涂在眼部;眼睑闭合不全者,用无菌油纱布覆盖以保护眼球。
(3)耳部烧伤:保持外耳道清洁干燥,及时清理分泌物,在外耳道入口处放置无菌干棉球,定时更换;耳周部位烧伤用无菌纱布铺垫。
(4)鼻烧伤:保持鼻腔清洁、湿润、通畅,及时清理分泌物及痂皮,防止鼻腔干燥出血。
(5)口腔烧伤:保持口腔清洁,早期用湿棉签湿润口腔黏膜,拭去脱落的黏膜组织。能进流食者进食后应保持口腔创面清洁。
(6)会阴部烧伤:采用湿润暴露疗法,剃净阴毛清创后,留置尿管,每日会阴擦洗;及时清理创面分泌物;女性患者用油纱布隔开阴唇,男性患者兜起阴囊;排便时避免污染创面,便后冲洗消毒创面后再涂药。
(7)指(趾)烧伤:指(趾)与指(趾)之间用油纱布分开包扎,观察甲床的颜色、温度、敷料包扎松紧,注意抬高患肢促进循环,减少疼痛。
8.维持关节功能位,制定并实施个体化康复训练计划。
(三)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创面愈合、治疗过程。
2.告知患者避免对瘢痕性创面的机械性刺激。
3.指导患者进行患肢功能锻炼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四)注意事项。
1.使用吸水性、透气性敷料进行包扎且松紧度适宜。
2.烦躁或意识障碍的患者,适当约束肢体。
3.注意变换体位,避免创面长时间受压。
4.半暴露疗法应尽量避免敷料移动,暴露创面不宜覆盖敷料或被单。
七、供皮区皮肤护理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评估患者病情、吸烟史及供皮区皮肤情况。
(二)操作要点。
1.观察伤口及敷料固定和渗出情况,有渗液或渗血时,及时更换敷料。
2.伤口加压包扎时,观察肢端血供。
3.伤口有臭味、分泌物多、疼痛等异常征象,及时报告医生。
(三)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供皮区域勿暴露于高温、强日光下,避免损伤。
2.告知患者局部伤口保持干燥。
(四)注意事项。
1.在愈合期应注意制动,卧床休息,避免供皮区敷料受到污染。
2.加压包扎供皮区时,松紧度适宜;避免供皮区受到机械性刺激。
八、植皮区皮肤护理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自理能力、合作程度。
2.观察植皮区皮瓣色泽、温度、指压反应、血供及疼痛程度。
(二)操作要点。
1.观察伤口及敷料有无渗血、渗液、有无异味。
2.使用烤灯照射时,烤灯的功率、距离适宜,防止烫伤。
3.监测皮瓣温度,并与健侧作对照,出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4.使用抗凝药物和扩血管药物期间,观察局部血供,有无出血倾向。
5.患肢制动,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压疮和手术后并发症。
(三)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戒烟的重要性。
2.告知患者避免皮瓣机械性刺激的重要性。
3.告知患者植皮区域的护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四)注意事项。
1.避免使用血管收缩药物。
2.避免在强光下观察皮瓣情况。
3.避免患肢在制动期间牵拉皮瓣或皮管。
4.植皮区域勿暴露于高温、强日光下,避免损伤。
5.植皮区皮肤成活后,创面完全愈合,应立即佩戴弹力套持续压迫6个月,预防创面出现瘢痕增生。
6.植皮区皮肤瘙痒,切忌用手抓,以免破溃出血感染。
九、糖尿病足的预防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发生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
2.了解患者自理程度及依从性。
3.了解患者对糖尿病足预防方法和知识的掌握程度。
(二)操作要点。
1.询问患者足部感觉,检查足部有无畸形、皮肤颜色、温度、足背动脉搏动、皮肤的完整性及局部受压情况。
2.测试足部感觉:振动觉、痛觉、温度觉、触觉和压力觉。
(三)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糖尿病足的危险性、早期临床表现及预防的重要性,指导患者做好定期足部筛查。
2.教会患者促进肢体血液循环的方法。
3.告知患者足部检查的方法,引导其主动参与糖尿病足的自我防护。
4.指导患者足部日常护理方法,温水洗脚不泡脚,保持皮肤清洁、湿润,洗脚后采取平剪方法修剪趾甲,有视力障碍者,请他人帮助修剪,按摩足部促进血液循环。
5.指导患者选择鞋尖宽大、鞋面透气性好、系带、平跟厚鞋,穿鞋前检查鞋内干净无杂物,穿新鞋后检查足部受到挤压或摩擦处皮肤并逐步增加穿用时间。
6.指导患者选择浅色、袜腰松、吸水性好、透气性好、松软暖和的袜子,不宜穿有破损或有补丁的袜子。
7.不要赤脚或赤脚穿凉鞋、拖鞋行走。
8.定期随诊,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控制血糖,积极戒烟。
(四)注意事项。
1.不用化学药自行消除鸡眼或胼胝。
2.尽可能不使用热水袋、电热毯或烤灯,谨防烫伤,同时应注意预防冻伤。
十、糖尿病足的护理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自理能力及合作程度。
2.根据Wagner分级标准(附录6),评估患者足部情况。
3.监测血糖变化。
(二)操作要点。
1.根据不同的创面,选择换药方法。
2.根据伤口选择换药敷料,敷料应具有透气、较好的吸收能力,更换时避免再次损伤。
3.伤口的换药次数根据伤口的情况而定。
4.溃疡创面周围的皮肤可用温水、中性肥皂清洗,然后用棉球拭干,避免挤压伤口和损伤创面周围皮肤。
5.每次换药时观察伤口的动态变化。
6.观察足部血液循环情况,防止局部受压,必要时改变卧位或使用支被架。
7.必要时,请手足外科专科医生协助清创处理。
(三)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及家属糖尿病足伤口定期换药及敷料观察的重要性。
2.告知患者做好糖尿病的自我管理,教会患者采用多种方法减轻足部压力。
3.新发生皮肤溃疡应及时就医。
(四)注意事项。
1.避免在下肢进行静脉输液。
2.严禁使用硬膏、鸡眼膏或有腐蚀性药物接触伤口。
3.准确测量伤口面积并记录。
十一、截肢护理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评估患者病情、自理能力、合作程度、营养及心理状态。
(二)操作要点。
1.根据病情需要选择卧位,必要时抬高残肢。
2.观察截肢伤口有无出血、渗血以及肢体残端皮肤的颜色、温度、肿胀等,保持残端清洁、干燥。
3.观察伤口引流液的颜色、性状、量。
4.做好伤口疼痛和幻肢痛的护理,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止痛药,长期顽固性疼痛可行神经阻断手术。
5.指导患者进行患肢功能锻炼,防止外伤。
(三)指导要点。
1.教会患者保持残端清洁的方法。
2.教会患者残肢锻炼的方法。
3.教会患者使用辅助器材。
(四)注意事项。
1.弹力绷带松紧度应适宜。
2.维持残肢于功能位。
3.使用辅助器材时做好安全防护,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进行肌肉强度和平衡锻炼,为安装假肢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