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等职业学校师生矛盾的成因与解决策略——郑复铭
试论中等职业学校师生矛盾的成因与解决策略
郑复铭
(兰州理工中等专业学校 甘肃 兰州 730050)
摘 要:随着国家加大中等职业教的投入和步法以来,中等职业教育的生源素质参差不齐,这给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增添了不少难题。而师生之间的矛盾常有发生,如何解决好师生之间的矛盾是我们教育界共同关注的焦点之一。
关键词:中等职业 师生矛盾 成因 解决策略
从哲学关系上讲,师生二元原本就是一对矛盾存在和统一体。可以讲,二者是相互依存的,没有老师也就无所谓学生;没有学生,也就无所谓老师。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师生关系包括认识交往、情感交流、行为影响、工作、道德、个人等六个主要方面。从根本上讲,人与人之间矛盾的基础是需求与被需求之间的偏差,老师与学生这一对矛盾关系的根源也在于此,表现为实际的时候,往往学生所需求的恰恰是我们禁止的,我们所提供的需要在学生看来却又恰恰是不感兴趣的,二者便有了矛盾。
一、中等职业学校师生矛盾的成因分析
师生交往的主要场所在学校,师生矛盾主要和学校教育环境有关,另外也受到学生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1、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一是学生的质量不高,尊师的观念淡薄。近几年来,国家虽然提倡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但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生源素质和状况存在很大的问题。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课题组《中国职业教育:发展与挑战》报告结果显示“职业院校招生分数低,学生质量普遍不高”。所以他们很难产生尊师之情,于是出现顶撞老师的事也就不足为奇。
二是当前的学生心理偏差较大。北京大学心理学博士邓丽芳说:“师生间矛盾越来越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现在的孩子更加关注自我了。”现在社会上独生子女的比例越来越大,封闭式的住房、日趋生疏的人际关系又使他们内心世界封闭,不易接受别人。这样的学生性格既固执又脆弱,稍微有一点冲突便容易激化。三是学生存在厌学情绪。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以培养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中等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学生主要是以专业学习和技能培养为主,学习压力和动力相对比较小,加上自身不爱学习,所以厌学是产生课堂矛盾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是源于学生对老师产生误解或不理解。学生误解老师也是我们日常教学管理中常见的问题之一,老师关心学生之心太切往往不会在第一时间发现学生犯错的原因,这其中便容易造成误会。
2、教师自身存在的问题
一是统观念中的“师道尊严”是产生师生矛盾的根源。我国很长时间处于封建统治,教育上历来秉承“师道尊严”等古训。因此,难免不对师生关系造成影响。
二是老师对学生实施批评或管理不当。教师批评学生导致矛盾是所有师生矛盾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形式。教师往往认为自己的出发点是好的,学生并不领情。因此,管理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并不是每一位教师都能够运用自如,尤其是对待中等职业学校心理状态比较复杂的学生,更应该如此。
三是教师缺乏必要的缺乏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自我批评的精神和探索新的职业教育教学规律的意识,业务水平和修养有待提高。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课题组《中国职业教育:发展与挑战》报告结果显示“职业院校的教师来源多元化,整体素质不高,缺乏实践能力”。教师在课堂上讲课不精彩,教学方法呆板,教学形式单一,这也容易产生师生矛盾。
3、师生共性的问题
一是师生年龄的“代沟”导致了彼此心灵的隔阂。新的教育观要求教师“走进学生的心灵”。这一句简单的话语,做起来却有不小的难度。教师与学生的年龄,往往是一代人甚至两代人的差距,彼此在思想观念、心理发育、人格特征等方面自然也存在着巨大的落差。
二是师生心理健康问题是导致师生矛盾的根本性原因。从学生角度来说心理问题有:人际交往的功利性,以自我为中心,自我封闭,忧郁,自卑,焦虑,羞怯或盲,还出现反抗与依赖、闭锁与开放、勇敢和怯懦、自律和冲动、高傲和自卑并存的现象,在人格特点上表现为逆反、偏执、极端等特点。从教师角度来讲,一份权威的调查报告显示:超过80%的被调查教师反映压力较大;近30%的被调查教师存在严重的工作倦怠;近90%存在一定的工作倦怠;近40%的被调查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佳;20%的被调查教师生理健康状况不佳;超过60%的被调查教师对工作不满意,所以当今教师心理问题也不容乐观。
4、家庭教育缺失问题
从社会学的角度讲,同样的生活环境,不同的家庭条件决定着他们的性格、心理特征、品德行为及其他方面发展的程度和方向,而父母的人生态度、文化素质、道德水平、性格脾气、教育子女的方式,都直接影响着少年儿童的社会化。而从我们自己对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家长家庭情况调查显示普遍存在“六多”现象即单亲家庭多、离异家庭多、下岗职工和困难家庭多、老人监管学生家庭多、个体经营家庭多、父母文化层次低家庭多。因此,在不良家教影响下,教师的威信明显下降。
5、媒体宣传欠公允。近几年来报刊杂志上提尊师的少了些,谈爱生的多了些,这可以理解。只是有些文章片面分析矛盾起因多为教师之过,无视学生个性张扬转化为张狂。“学生打老师不是新闻,教师打学生才是新闻”这给师生关系带来多少负面影响。师生矛盾,谁对谁错,应理性分析,有失偏颇的宣传将对师生关系的健康发展有害无益。
二、解决中等职业学校师生矛盾的策略
师生矛盾是客观存在的,学生的过错也是无法回避的,作为教育者、引导者、服务者的老师必须要用正确的方法处理师生矛盾。
1、沟通是解决的根本,关爱是化解师生矛盾的关键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一句话:“教师高大,学生矮小,应蹲下来与他们交流。”而且,浙江的调查还显示:72.4%的学生渴望与老师沟通。而据郑州市一家中学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则显示,在110名老师中,78%的人表示与学生在沟通方面存在困惑。“这才是导致师生矛盾的根本原因。”有沟通,才能从多角度、不同的侧面去分析矛盾,认识矛盾,得出公平、公正的结论,寻求到一个令人信服的、行之有效的化解矛盾的办法。而关爱是雨露,它能滋润干涸的心田,浇灌绝望的禾苗,使师生心灵有机的融合,是化解师生矛盾的具体的行为表现。因此,沟通是化解矛盾的桥梁,关爱是化解师生矛盾的关键。
2、学生与老师要换位思考,互相理解、互相宽容。
在价值观不同的情况下,只有各自反思自己,换位思考,老师要相信学生在矛盾重重的求学路上一直在努力前行,学生同样也应该理解老师在物欲横流的社会环境下的无奈。同时教师应该首先尊重自己,然后才能谈到尊重学生,把学生当助手, 遇到突发事件时特别需要冷静地思考能力,给自己留一条后路,给学生留几分尊严。同样,一个教师,只要有宽容的心态,就能处事而不惊,处变而不乱,沉着地面对突发事件,冷静地分析,明智地处理,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3、教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
教师要给自己的情感加一个控制阀,要有宽广的胸怀,稳定的心理素质,做到处变不惊,处事不乱,张弛得当,避免与学生的矛盾过于激化而不利于转化。当代教育家魏书生说过:“无论课前我有什么烦恼和不快,一到上课,就得像川剧演员变脸一样,换作笑脸面对学生。”,他还说 “人在发脾气、愤怒时,是智能低下的时候,往往做出愚蠢的判断和错误的决定。”教师要稳定自己的情绪,虽有生气但很快控制了,使课堂能平静的继续上课,学生们从老师身上也学到了沉稳的气质。假如是学生的过错,应该帮助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如果自己也存在疏忽,要勇于在学生面前承认,共同商量解决办法。
4、教师要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方法改革,适应学生的变化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知识水平,使自己成为既“博”又“精”的老师。“博”是指博学多才,知识面广。“精”是指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努力钻研专业知识,认真研究教育学和心理学,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探索教学教育规律,熟悉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以市场为导向,能力培养为核心,坚持“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加强课程改革,做到上课生动活泼、深入浅出,能熟练运用各种教学媒体,选用恰当合理的教学方法,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的课学生乐在其中,当然就不会出现师生对立的情况了。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即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自身的特殊状况,选择分层次教学或者 “低起点,小坡度”等教学方法,更有利于以培养兴趣淡化师生矛盾。
5、教师切忌随便将矛盾公开化
一些老师在事件发生后,急于解决,或找学生家长告状,或到学校寻求解决的办法。然而大多数学生在事后的心理都会很敏感、很脆弱。如果再找家长和学校去刺激他,学生会很反感,很容易产生更坏的结果。所以我觉得,事后最好不要急于采取行动,要缓一缓,让自己静下心来思考。如果自己能解决,就不要找学校、找家长。当然对于一些重大矛盾需要学校领导、家长配合也是必要的,一定要把握好尺寸。
6、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优化师生心理健康
学校要关心师生心理健康水平,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建立有效的心理教育途径,采用购置相关书籍、专家引领、加强教师心理健康知识培训、管理层和一线教师对话等多种活动,合理疏导教师心理困境,改善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也可以通过开设心理咨询室、国旗下讲话、晨会等多种形式,树立学生乐观、积极、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还可以利用各学科整合、渗透心理健康知识,优化学生心理素质。
7、重视家庭教育和社会人文环境建设
学校可以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家校联谊活动、学校来信等途径,提升家长的“人生境界”,加强道德法制的修养,强化家长的责任意识,倡导科学的教育方法,关注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同时学校也要积极协调和当地政府、关工委、社区居委会、公安部门的关系,齐心协力,净化学校周边的社会人文环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中国现代教育家陶行之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因此教育的前提是尊重,尊重学生的情感、需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用仁爱之心点燃希望之火,用真挚情感塑造美好心灵,这就是教育的真谛。我们的教育有了这个真谛师生矛盾也就淡而化之了。
参考文献:
[1]《中学生心理与教育》李树珍 著/光明日报出版,1987年7月。[2]《正确对待师生冲突,积极构建和谐教育》胡灏/甘肃教育,2008(4)。[3]《从社会学角度审视师生冲突》姜勖/引进与咨询,2003(1)。[4]《小学教育心理学》周宗奎武汉 /湖北人民出版社。
[5]《中国职业教育发展与挑战——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报告》2007(21)。
第二篇:谈中等职业学校幼师专业普通话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谈中等职业学校幼师专业普通话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摘要]普通话口语是教师最基本的教学技能。相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其他专业,幼师专业的普通话对于该专业的学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多年的普通话教学实践,对中职幼师专业学生在普通话学习和测试中表现出读音错误率高、语感差、自信心不足等诸多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并就如何提高普通话教学的实效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中职学校
幼师专业
普通话
问题
对策
教师是运用语言的典范,是对口语交际能力有着特殊要求的职业。中等职业学校(以下简称中职学校)幼师专业是培养适应幼儿教育事业发展需要,胜任各种儿童教育场所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幼师专业毕业生的语言规范意识和语言行为将影响她们学生的语言水平和语言能力的发展。因此对于中职学校幼师专业的学生而言,无论是生活、学习还是今后就业、求职和工作,掌握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尤显重要。笔者在从事中职幼师专业的普通话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在拼音、发音和正音等方面存在问题,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毕业时仍达不到普通话水平的规定等级。
中职幼师专业的学生毕业前必须要经过普通话水平测试,该证书是毕业生就业上岗的必备条件之一。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幼师专业学生普通话的运用能力,更好地胜任岗位工作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针对中职幼师专业学生的特点,结合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经验和教学体会,对当前中职幼师专业普通话教学略作探讨。
一、中职学校幼师专业普通话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读音错误率高,方音明显
中职幼师专业的大部分学生在中小学阶段教师重读写,轻听说的影响下,汉语拼音基础不扎实,对普通话的声母、韵母、声调的发音要领没有掌握,因而造成发音错误或发音不够圆满。尽管到中职学校后经过了普通话的强化训练,但很多学生多年来受周围口语交际环境因素的影响,方音还是比较明显,习惯性读错,如平翘不分、前后鼻韵母不分等。有很多学生甚至分辨不出自身语音与标准的普通话之间差异。笔者从多年来幼师专业学生参加普通话测试的情况的分析看,学生在单音节、多音节字词这两项测试时,暴露出读音错误率高、成系统语音缺陷明显的现象比较严重。
(二)识字量不足,语音规范意识不强
由于中职幼师专业学生大多数来自升普高的落榜生,学生基础相对而言较差,学生的识字量明显不足。一是表现在对普通话教材上的大量常用字或不认识、或对形近字词混读、误读等。如把“拨”读成“po”、“蜕”读成“dui”等。另外由于幼师专业的学生由于多年来受重视语数英等应试教学模式的影响,进入中职学校后,对普通话课程重视不够,碰到形近字、不认识的字常常“瞎蒙”,语音规范意识不强。二是部分学生对普通话里常用字的三四百个多音多义字常常分辨不清而导致读音错误,如把“恰当”的“当”读成“dang”,把“模样”的“模”读成“mo”等;三是把普通话的语音异读词(重新审音)读错,如“荨麻”的“荨”读成“qian”,把“门框”的“框”读成“kuang”等。
(三)语流音变意识不强,普通话语感较差
笔者在幼师专业的普通话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经过一定量的训练后,在读单音节字词时,声、韵、调的发音较准确,字正腔圆,但一到语流中就漏洞百出,吐字说话就显得生硬不自然,方音时有流露等,一些比较隐蔽的语言缺陷毫无遮掩地暴露出来,因而语言的美感就根本谈不上了。许多学生在读词语、说话、朗读时常常是一字一顿,出现了一种“字话”现象,让人听起来不自然、不流畅。这除了与学生的学识、心理素质、方言等因素有关外,笔者认为最重要的原因在于“语感缺乏”
(四)自信心不足,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中职幼师专业的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在多年来所处环境因素的影响下,有些学生在口语交际方面普遍地存在着自卑感和羞怯感。同时普通话教学通常在中职幼师专业的第一学年就开设这门课程,很多同学面临一系列心理障碍的问题:如怕别的同学笑话,或者害怕困难,或在纠正语音的过程中碰到困难后羞于出口。另外受方言习惯势力的干扰,许多学生虽然在一定的语音理论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培训,大部分方音都能得到纠正,但到了具体的语境,一开口说话,方言就会脱口而出.为此,许多学生丧失了学习和使用普通话的信心,甚至产生了逃避心理,这就给教学工作带来困难;还有一部分同学本身语音基础面貌差,更是对普通话产生了恐惧感。正是有了这些心理障碍,学生往往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普通话教学就很难有效开展。
二、改进中职学校幼师专业普通话教学的对策
(一)强化发音要领,有的放矢
要培养学生一口纯正标准的普通话,教师必须讲清声、韵、调的基本发音要领,让学生在理论的指导下,把握准确的发音要领,扎扎实实地从基本的语音训练开始,如教师在教学“声母”时,应该从发音部位、发音方法、送气与不送气等要素方面讲解,让学生厘清声母间的细微差别;在教学“韵母”时,教师应从韵母的舌位、辱形、动程、归音等方面进行归纳比较,让学生找到每个韵母发音的要素;在教学“声调”时,教师就要从声调的调型、调值、音变规则等最基础的要素加以示范和强化训练等。其次教师要掌握学生语音状况,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教学实践表明,普通话教学必须强调对症下药,教师可以通过新生入学后普通话语音摸底测试来掌握学生的语音状况,也可以通过平时的教学积累来了解学生的语音问题,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和教学进度,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教师要强化语音的示范性,让学生明确每个音素的正确发音;同时要加强学生的训练过程中的个别辅导,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发音要及时指正,严格训练,反复地强化。
(二)提高语音规范意识,努力增加学生识字量
要培养学生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教师必须要提高学生规范读音的意识。要有针对性地对“普通话语词规范”中的异读词、多音多义字进行强化训练,其次要让学生对照这些正确的读音,分析自身原本误读的字词,提高规范读音的意识,培养良好的读音习惯。同时教师要针对普通话教材中的常用单音节字词表,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集中识字强化训练,努力增加学生的识字量。在识字强化训练过程中,笔者尝试以下几种方法比较有效:一是摘抄法:先让学生对照教材中的常用字全部仔细通读一遍,边读边将易读错或不认识的字词摘抄下来,学生将摘抄本随身带,凡在日常交际过程中发现有不认识的字同样摘抄下来,学生可经常性将摘抄本上的字词反复训练和记忆,以此增加识字量;二是让学生相互“比试”:每位学生摘录一定数量的字词,任选一个同学让其测试,以此来强化训练和记忆;三是“组词辨字法”:让学生找出形近字进行组词,以此辨析其读音。
(三)攻克方音难点,讲究有效训练
笔者所在的地区为浙江省长兴县,学生来自不同的乡镇,但也遇到了一些共同的难点音:如在声母训练中最明显地出现平翘舌音不能区分;在韵母训练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前后鼻韵母不分;在声调训练中出现上声声调调值不到位,把“214读成”“211”等。要攻克方音难点,必须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排除发音障碍,研究对症下药的正音方法。笔者通过实践认为以下几种方法比较有效:一是比较法。教师要善于模仿学生的不标准音,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将普通话的语音和方音分别示范发音,以便学生了解其中的差异,从而规范发音;二是观察法。让学生注意观察教师发音时的口形,然后对着镜子观察自己的口形。如辅音“n”和“g”的教学,这是普通话语音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问题,这几个音很多学生是分不清的。区分“n”与“g”主要从舌位和口形两方面着手,给学生讲清楚“n”的舌位靠前,并指出舌尖要能够抵到牙齿上,唇形是较闭合的.而“g”的舌位靠后,唇形较为张开。同时做夸张性地示范发音,使学生对这两个音有初步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点明这些现象,列举大量实例,举一反三,可以使学生少走弯路,加深印象。三是辨析法。即找出方音与普通话语音的对应类型加以辨析。例如对平翘舌音不易分辨的字,需要采用部首推类法加以解决,记少不记多,逐渐积累。如z、c、s组代表字,用声旁类推,z组,子:籽、字、仔;c组,采:彩、睬、菜;s组,斯:嘶、撕、厮,对这些问题的讲解,教师一定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感到焦头烂额的问题,一经点拨就会豁然开朗,迎刃而解,并能增强学习的信心。实践证明,针对方音的难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辅导和训练,不但能攻克学生正音的信心,还能极大地提高正音的效果。
(四)注重口语能力训练,强化语感实践
语感是人对语言的感知和反应能力。普通话语感的的训练和培养,历来是普通话教学的一个难点。要改变学生语感差这种状况,就要注重口语训练,强化语感实践。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除了系统的语音知识学习以外,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进行训练:一是多听。就是要多听发音吐字皆佳的人说普通话,多听广播影视中的标准普通话, 如利用录音手段,自录自听反复比较异同,使学生进一步感知普通话发音,以增强说普通话的信心和能力,这是培养语感的的非常有效的方法。二是多读多模仿。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进行一些“诗朗诵、散文朗诵、社论播讲、新闻播讲”等多种形式的朗读对比训练,通过区别不同文体的不同语调、节奏、情感描述等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进而巩固其准确发声的能力,培养良好的语感;同时要提醒学生注重模仿。模仿是学好普通话的最重要手段。漂亮的准确的普通话统统是模仿的材料,只有模仿,多多地模仿,普通话的“味儿”就一定能出来。三是大胆地说。尽可能利用多种机会让学生大胆地开口说普通话。只有开口说了,才能在说的过程中纠正错音,才能不断提高运用普通话的能力。如在普通话课堂中,每一节课都留出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上台发言,话题自定或指定说话题目,发言结束后由其他学生从语音的角度予以点评,找出发音方面的缺陷或不足,最后由教师进行综合评议,指出问题并及时矫正.这样既培养学生开口说普通话的习惯和运用普通话的能力,也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教学效果。总之,普通话语感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更需要学习者多实践,多下苦功。
(五)提高学习自信心,循序渐进
个人的毅力和自信心是学习普通话的保证。笔者在普通话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怕说不好而不敢张嘴或在课堂上面对众人表述时就脸红、心跳、手抖,缺少胆量和勇气,缺乏自信心。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障碍,教师首先应注意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克服学生学习普通话的心理障碍,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推普氛围,营造良好的用语氛围,同时要有意识地让一些口语基础差的同学得到锻炼,并多鼓励他们,让他们养成敢于开口的习惯,让他们明白人人皆具有善言的潜在能力,并从感情上与他们沟通以消除思想顾虑,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也要让学生明白说好普通话是一个幼师教师最基本的条件。只有认识提高了,学生才会主动地去学习普通话。
当然,学习语言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个过程,更要持之以恒。对于中职幼师专业的学生来讲,由于语言基础相对较差,因此必须要经历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教师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让学生真正明白:由于课时限制,普通话课堂教学只能起着一个指导和示范的作用,大量的实践和练习需要学生在课后或课程结束后的时间里自觉逐步完成。同时让学生明确学习普通话不能急于求成,而是要持之以恒、勤学苦练,在不断地与旧的发音习惯作斗争的过程中,才能逐渐形成标准普通话的语感,才能熟能生巧。
第三篇:中等农职业学校学生政治思想品德问题的成因与对策
中等农职业学校学生政治思想品德问题的成因与对策
1农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现状
1.1人生观、价值观淡漠一些学生受新的“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和拜金主义思想的影响,产生迷惘,缺乏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少数学生养尊处优,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对自己的未来没有明确目标,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态度,得过且过。
1.2消费观念偏激当今社会上的“人情风”、“超前消费”对中职生有一定影响,讲究吃好,穿衣高档,注重打扮。生日聚会、老乡会耍阔气、摆阔场,甚至有些人欠账消费,凡此种种,在消费心理上产生畸形:攀吃攀穿,如此观念对中职生身心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1.3早恋现象突出目前,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家庭、学校在这方面教育引导不够,中职生“早恋”现象增多,往往会影响学生的学业、身心健康和品德发展,甚至影响今后的前途和婚姻生活。
1.4日常行为不规范有些学生逃课、上课睡觉、课后吸烟、酗酒、打架,有些学生性格孤僻、沉默寡言、说谎等等,对这些问题引导处理是否得当,关系到中职生将后是否适应社会生活。
1.5违纪问题增多中职阶段是人生的一个过渡阶段,中职生年龄小,缺乏社会阅历,思想情绪不稳定,往往喜欢尝试,喜欢冒险,有时稍不留神便会违法违纪,给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
2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
2.1家庭教育的单纯性
2.1.1有些父母只重视孩子的智育,轻视德育。目前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竞争非常残酷,父母“望子成龙”心切,从孩子上小学开始就特别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让孩子上辅导班,聘请家教,却很少重视对孩子的思想品德、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造成孩子发展不全面。
2.1.2父母对子女教育不一致。有些家庭,父母一方对孩子要求过严,另一方总有意无意袒护孩子,导致孩子对自己的行为对错没有准确的判断标准,造成人格上的欠缺。
2.1.3部分家长“身教胜于言教”。现在,部分家长“严以律子,宽以待己”,要求孩子应该这样或那样,但自己在为人处事上唯利是图、斤斤计较,孩子耳濡目染,身教冲淡言教,家长的喋喋说教成了耳边风,家长的教育批评激起孩子强烈的逆反心理,致使家长无所适从。
2.2社会影响的复杂性
2.2.1市场经济冲击理想。我国实行市场经济,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也有一些负面影响。一些人眼睛里只有“钱”,见利忘义,有些人以自我为中心,搞不正当竞争,这些都对中职生有或多或少的影响。
2.2.2网络影响造成的虚幻和梦想。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成为学生了解世界、获取知识、互动交往的重要渠道,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等方面产生积极作用;另一方面,网络中的不良因素又对其道德观念及日常行为产生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使学生很容易走进虚幻和梦想中,“摒弃”了现实的实际价值,使之情感狂放不羁。
2.2.3学校周边环境的影响。学校附近社会上的有些无业游民偶尔到学校无事生非,校内有些学生与其称兄道弟、拉帮结伙,于是,对同学进行敲诈、恐吓,对中职生身心造成一定伤害。
2.3学校教育的疲软性
2.3.1教职工思想上对思想品德教育不重视。当前,农业类中职学校大多数教职工都十分关注学校的发展,他们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学好专业课,掌握专业技能,至于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总认为是班主任和管理者的事,与教学无关,而且学生思想品德优劣不影响其就业。
2.3.2思想教育内容脱离现实。思想政治课上老师所讲的内容与社会现实相背离,形成“两张皮”现象,学生对老师讲的内容不置可否,认为思想政治是骗人的。
2.3.3思想教育方法单一。单纯说教、灌输引起学生反感,教师辛勤的教育与学生实际所获成反比。
3解决问题的对策
3.1思想教育内容要贴近学生实际和社会实际眼下,思想教育工作要从学生实际、社会实际出发,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着手,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引起学生思想的共鸣,逐步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从而进一步规范自己的行为。
3.2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多样化、新颖化除了课堂上的启发、引道,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各种竞赛、社会实践、第二课堂、兴趣小组等活动,多方面影响学生良好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
3.3教师以身作则,对学生进行示范“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首要职责是传道。所以,教师自身应注重自己的品德、言行、形象,让学生对自身高尚品德、言行规范、形象得体有了具体的理解,才能潜移默化的改变自己。
3.4多方协调思想教育队伍,构建网络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是政治课教师、班主任和管理者的事,也是全校教职工的大事;其次,我们还应多和学生家长沟通,家校配合;另外应聘请社区、三法机关、部队等单位的德才兼备者作为校外辅导员,定期给学生进行专题讲座、与学生谈心,同时我们还应倡导、呼吁、督促净化网络环境,各方齐抓共管,形成教育合力,给学生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使其健康成长。
3.5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指导和就业指导,使学生轻装前进学校开辟心理咨询室,选派思想境界高、工作经验丰富、工作方法灵活的教职工作为辅导老师,对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进行调节,解决他们的困惑,使其轻装上阵。另外,学校就业指导办公室定期对学生进行就业、创业方面的指导,可以帮助学生分析自身优势,作好职业生涯设计,以便实事求是地确定目标、落实措施,引导学生树立“成功者”心态,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以平稳的心态,面对现实,面对未来。
总之,通过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认为中等农职业学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一定会有较大程度的提高。
第四篇:体育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体育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与
解决策略
摘要: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创设和谐宽松的体育学习环境,形成互动共享的氛围。本文通过对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的研究,反思现今的教学情形,分析影响教学互动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方法,以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有实效的操作策略,对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师生互动的概念与意义;
二、影响师生互动问题的因素:2.1 现代教育体制下的学校、学生与家长;2.2 体育教师的原因:2.2.1 在教学中,师生是有着独立人格与尊严的个体。2.2.2 有的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以课本为中心,采用讲解、示范、练习、纠正、再练习的教学形式。2.2.3 有些教师所强调和重视的互动方式主要是师生间的双边互动,对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则不重视。
三、解决师生互动问题的方法: 3.1 体育教师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3.1.1 教学中教师要以情动人,用积极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引起师生的情感共鸣;3.1.2 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个体差异以学生发展为中心;3.1.3 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的设置。3.2 教师应增强教与学的互融性,从实际需要出发组织教学;3.3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好教学评价这一环节。
总之,“教学互动”来源于教学实践,是综合运用体育教学中多种教学方法的结果,是授课者综合素质的反映。创造“教学互动”的课堂氛围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应依据一般规律,坚持因人施教,与时俱进,才能获得最佳教学效果。
关键词:体育教学 师生互动策略
绪论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创设和谐宽松的体育学习环境,形成互动共享的氛围。本文通过对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的研究,反思现今的教学情形,分析影响教学互动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方法,以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有实效的操作策略,对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师生互动的概念与意义
师生互动是指在教育教学情境下教师个体与学生个体或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师生互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也有利于促进师生和生生间的情感交流,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的双赢局面。
二、影响师生互动问题的因素
2.1 现代教育体制下的学校、学生与家长
在现代教育体制下,在人们“重文轻武”的思想中,体育自然而然被冷落了。在学校眼中,体育不能为学校提高升学率;在家长眼中体育不能给孩子一个好的前途,甚至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表现;在学生眼中体育课陈旧的教法和缺乏活力的课堂运行机制,让他们失去了运动的激情。在这三者的共同作用下,体育成了单调枯燥的代名词,很难激活学生的运动细胞,失去师生间互动交流的媒介。
2.2 体育教师的原因
2.2.1 在教学中,师生是有着独立人格与尊严的个体。在课堂上,学生是学习者和问题的发出者,老师则是知识的引导者和问题的解答者,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一部分教师不给学生发问的机会,只是一味的讲解,给学生“填鸭式”的补充知识,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少,成为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的“受教育者”。长此以往,体育教学就成了老师在唱独角戏,冗长无味。
2.2.2 有的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以课本为中心,采用讲解、示范、练习、纠正、再练习的教学形式。这样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教师很难完成教学任务,也不能准确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情况。
2.2.3 有些教师所强调和重视的互动方式主要是师生间的双边互动,对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则不重视。这样学生间想法得不到交流得不到满足,就会渐渐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变主动学习为被动学习。
三、解决师生互动问题的方法
3.1 体育教师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
教师要注重先进教育理念的熏陶,革新教学思想,转变传统观念。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主精神,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中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多种多样的体验尝试,大胆踊跃发言,努力营造积极思考及时反馈的课堂氛围。
3.1.1 教学中教师要以情动人,用积极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引起师生的情感共鸣
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以良好的课堂风貌和独特的个人魅力,给学生以美的熏陶,以增进师生情感。同时教师应明白体育课学习,不是竞技训
练场的复制,要将知识与技能情感化,要将过程与方法情感化。使学生充分体验到体育的乐趣与价值,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3.1.2 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个体差异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获得主动权;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必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主动性和自主性。注意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因人而异选择学习内容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人际交往能力、合作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3.1.3 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的设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穿插一些学生喜欢的游戏项目,来引导学生进入角色,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激发自身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学生也应主动向教师提出自己的意见、达成统一。这样师生既能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又能融洽师生关系。此外,教师要找准学生可能质疑的点,储备激活学生思维的问题,预测到学生思维大潮的浪高。
3.2 教师应增强教与学的互融性,从实际需要出发组织教学
密切师生和生生间的联系,应多安排合作学习的活动,如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活动、分组辩论等,这些活动对密切师生和生生间的感情,加强师生和生生间的了解有促进作用。教师还应从不同视角观察了解学生的心绪和情感变化,如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政策调整,社会热点问题的变化,体育名人的最新动态,以及校园内,身边事的出现等等,抓住学生的思维脉搏,因势利导,成为能够理解学生的良师益友。
3.3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好教学评价这一环节
实现互动——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结合,在教学评价中要师生平等对话,使评价成为双向甚至多向的活动,并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实现教学相长,以促进教与学的共同发展。在练习过程中,采用分组、合作等练习形式,学生相互观察,相互学习,发现并指出同伴练习中的正确与错误,进行讨论评价,明确自己的不足并改进,相互得到提高。教师最后进行总结性评价,强调重点及注意事项,肯定学生的学习并给与鼓励。
四、结束语
总之,“教学互动”来源于教学实践,是综合运用体育教学中多种教学方法的结果,是授课者综合素质的反映。创造“教学互动”的课堂氛围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应依据一般规律,坚持因人施教,与时俱进,才能获得最佳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苑高兴.篮球普修课教学互动模式的实验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3,(6).[2]钱伟明.体育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误区及对策[J].教学探析,2003,(35).[3]李文江.让互动激活体育课堂[J].教学探析,2005,(47).[4]蒋永平.论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学中教师主导性、学生主体性及师生互动的主线性[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4,(3).[5]吴康宁.学生仅仅是“受教育者”吗[J].教育研究,2003,(6).[6]李岩.对体育课“师生互动”的思考[J].辽宁体育科技,2003,(25).[7]琅英.体育课堂教学评价要注意“三个结合”[J].体育教学,2002,(6).
第五篇:中等职业学校发展与规划建设策略研究(区职校袁广2015)
中等职业学校发展与规划建设策略研究
资阳市雁江区职业技术学校 教科室 袁广
【内容摘要】针对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决策管理“普教模式”特征明显,绩效考核内部分配激励机制不健全,决策管理视角偏重于日常事务,中职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效率不高;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未能体现按照专业教育类别分区分治理念等实际问题,提出中等职业学校要进一步明确中等职业学校发展与规划建设的指导思想;科学制订中等职业学校发展与规划建设目标;建立和完善学校专业教育治理结构目标体系,很抓学校决策层面、管理层、教学层等各项工作重点。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发展;规划;策略;措施;
一、中等职业学校管理现状综述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决策管理“普教模式”特征明显,没能充分体现专业教育教学治理特质。中职专业教师的绩效考核内部分配激励机制不健全,没能充分调动各专业骨干教师的活力。学校各专业教育决策管理视角偏重于日常事务,没能站在高处全面深入探究以育人为目标的理论考察与实训考核评价体系构建,专业教育质量提升缓慢。中职生思想道德建设决策缺乏科学规划与统筹,没能充分体现职业导向特质。学校后勤工作决策效率不高。以职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宣传不力,中职学校影响力弱。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未能体现按照专业教育类别分区分治理念。
二、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决策管理的基本策略及措施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划(2014-2020年)》及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完善现代职业学校治理结构目标体系,结合中职校实际,作如下建议:
(一)明确中等职业学校发展与规划建设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深化现代职业学校治理结构改革,统筹我校各专业良好协调快速发展基本格局,发挥人才市场作用,系统设
计现代职业教育治理框架、结构布局和运行机制,推动我校职业教育治理制度创新和结构调整,提高办学质量,促进中职生就业创业,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区和创新型雁江提供人才支撑。
(二)科学制订中等职业学校发展与规划建设目标
巩固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统筹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德育工作、安全工作、学生资助工作、食宿工作、文体工作、教育教学科研工作、技能大赛工作、就业工作、高考升学工作及各专业技术教育教学与实训工作等。鼓励学校各专业技术教育教学与实训工作通过兼并、托管、合作办学等形式,整合各专业办学资源,优化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发展布局结构。
在保障学生技术技能培养质量的基础上,加强文化基础、专业基础理论与专业技术技能教育,实现就业有能力、升学有基础。推进中等职业学校各专业教育与企业对口合作,实施学历教育、技术推广、扶贫开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社会生活教育,大力开展以职业道德、职业发展、就业准备、创业指导等为主要内容的就业教育和服务。分两步走:
——2016年,初步构建形成我校专业教育治理结构框架。现代职业教育的职业特色理念得到广泛宣传,各专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大政策更加完备,人才培养层次更加完善,专业结构更加符合市场需求,实现中高等职业教育全面衔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体制基本建立,现代职业院校制度基本形成,职业教育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能力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2020年,基本建成中国特色现代职业学校治理结构体系。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深入人心,行业企业和职业学校共同推进的技术技能积累创新机制基本形成,职业教育专业设置适应经济社会需求,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制度、运行机制、重大政策更加完善,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建成高水平的中等职业学校,各类职业人才培养水平大幅提升。
(三)建立和完善学校专业教育治理结构目标体系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育教学治理结构体系,由学校决策层、学校管理层、专业教育教学层构成。
学校决策层,由学校领导班子行政会议、学校教师大会及职代会、各专业教育产教融合联席会议、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工作会议、各专业教育教学监察
委员会工作会议构成。各专业教育产教融合联席委员会,由政府、企业、行业、职业学校及各专业教育教学工作部等相关负责人构成。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由企业、行业机构代表、学校各专业教育工作部机构负责人及主要骨干教师代表组成。各专业教育教学监察委员会由学校行政分管领导、企业、行业机构代表、学校各专业教育工作部机构负责人及主要骨干教师代表组成。
学校管理层,由学校招生就业处与生产实习处、学校政治处、学校后勤处及安全保卫处、学校教务处及教科室、学校办公室及工会等构成,分别统筹学校各专业招生就业安置管理、校企合作管理、产教融合管理、教学实训管理及其他相关工作管理;统筹学校各专业德育及班主任管理、团委会学生会管理、文体活动管理、校园环境卫生管理及其他相关工作管理;统筹学校后勤日常事务管理、安全保卫管理、学生食宿管理、财务管理、学校基本建设与设备管理及其他相关工作管理;统筹学校各专业教师业绩考核管理、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学籍及资助管理、考试及升学管理、技能大赛活动管理、教材及图书管理、教研与继教管理及其他相关工作管理;统筹学校各专业党务、工会日常管理、统筹学校校务日常工作管理、教师考勤管理、校园网络及文化建设管理及其他相关工作管理。
各专业教育教学层,由各专业教育教学工作部组成。建议各专业教育教学工作部教师规模按照33人进行基本配置,设置主任或主要负责人1人(主持本专业教育教学日常工作)、设置副主任或副主要负责人4人,设置首席班主任1人,配备专职生活教师2人、配备专职实训设备管理2人、配备专业骨干教师及实训指导教师15人、配备文化及素质课教师14人,其中:语文教师3人、数学教师3人、英语教师3人、德育教师2人、文艺及体育教师2人、专业教育心理咨询师1人。各专业教育教学工作部,其班级设置基本规模设计为高一年级3个班(150人)、高二年级3个班(150人)、高三年级3个班(150人)、各种短训及辅导班(150人)。
(四)学校决策层面工作重点
号召中等职业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应以更高的工作热情和更大的干劲,加快学校改革发展步伐,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完善现代职业学校治理结构,“坚持依法治校,推进民主理校,立足质量强校,实行科研兴校”,全力实现“提升办学水平,实现内涵发展,彰显职业特色,创建职教名校”的奋斗目标!
1、依法治校,建立和完善现代职业学校专业教育教学治理结构目标体系 依法制定能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章程和制度,研究制定促进各专业教育教学工作部在校企合作办学方面的有关法规和激励政策。建立和完善各专业教育产教融合联席委员会、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各专业教育教学监察委员会制度,切实加强和改善学校招生就业处与生产实习处、学校政治处、学校后勤处及安全保卫处、学校教务处及教科室、学校办公室及工会等部门的工作,科学组织开展各专业教育教学活动,定期开展职业学校办学水平和专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估,实施职业教育报告制度,提高各专业教育教学综合治理水平。
2、完善体现职业特色的绩效考核内部分配机制,激励各专业教育教学工作部的活力。
坚持以人为本,完善学校各专业教育教学各项工作制度,建立健各专业教育校企合作规划、合作治理、合作培养机制,完善体现我校特色的绩效考核内部分配机制,完善各专业教育教学治理结构,提升治理能力。加强各专业教育教学基础能力建设,在整合现有项目的基础上,设立本专业职业技能鉴定所(站),扩大学校在专业教育教学课程设置和调整、人事管理、教师评聘、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办学自主权;深化产教融合,鼓励行业和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促进各专业教育教学实现校企合作办学。
3、加强和改进各专业中职生思想道德建设。学校政治处统筹各专业教育教学工作部的班主任工作,健全首席班主任工作责任制,每周定期召开班主任工作例行会议,调查了解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修订并完善班级量化管理办法与学生操行量化考核标准,切实开展好职校生活中各个阶段的班级活动,为构建良好的学风、校风奠定坚实基础。充分发挥学生会、校团委会职能作用,广泛开展文体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各专业教育工作部,要结合本专业教育教学特点,注重学生劳动观念、职业意识、敬业精神、职业纪律、职业责任感培养,着力提升学生自治自律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促使学校德育工作向制度化、民主化、科学化方向稳步推进。加快建设“民主性班级”,形成和谐校风班风学风,促进各专业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4、完善以育人为目标的实训考核评价体系,提高各专业教育教学人才培养质量。
坚持以生为本,加强建设各专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加强职业教育科研教研队伍建设,提高科研能力和教学研究水平。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长效机制,加快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教师评聘考核的重要依据。强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推进专业设置、专业课程内容与国家中职教育职业标准相衔接,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过程等方面的衔接,形成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加大实习实训在教学中的比重,创新顶岗实习形式,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完善职业学校合格毕业生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办法,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
5、加快推进学校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筹措中等职业教育建设与发展资金(含中央、省、市、区政府财政资金、地方支柱产业及部门对各类职业培训的投入资金、学校通过银行借贷、民间借贷、集资入股或校企合作等方式自筹资金),扩建新教学楼、实训楼、办公楼住宿楼、餐饮中心、校园内外各专业教育教学实训基地等基础设施,基本实现校园各功能区按照专业教育类别分区规划建设与管理目标。
(五)学校管理层面主要工作措施
1、加强政治学习。认真学习、领会、贯彻党的十八精神及反腐倡廉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新举措,严明党的纪律,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围绕地方党委政府以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中心工作,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开展“三心”教育。
2、加强办公室常规及主要工作管理。及时收发书面和网上文件,并交校长审阅,根据校长的审阅意见,转达给相关处室办理或通知相关教师。及时向区教育局和其他上级部门上报各类学校的工作材料。及时出好会议通知、工作安排通知、节假日放假安排等通知。做好学校行政会议、教师会议和其它重要会议的记录工作。负责起草并拟定好学校各种规划、计划、决议、总结、通知、通告等。安排好学校值日工作国,每周及节、假日的行政值班工作。管理好学校印章,实
事求是地开具各类证明和学校对外介绍信。
3、加强工会自身建设,推进校务公开工作,维护和保障教职员工的合法权益。学校党支部和行政班子要高度重视和支持工会工作,定期召开党政工团联席会议,专题研究工会和共青团工作以及教职工反映较为强烈的问题,健全与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发挥工会在学校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中的作用,扎实开展考核、评优晋级、职称评聘等校务公开工作,接受群众监督,切实提高教职工的民主管理意识。完善各项措施,不断深化校务公开工作。在公开内容、形式、时间、范围等方面严格按实施细则办,积极实行校务公开工作报告制度,充分发挥校务公开领导小组、监督小组以及各工作小组的作用。进一步推进校务公开,落实重大事项经教代会通过制度,及时更换校务公开栏。
4、加强安全保卫工作,确保校园平安。学校安全保卫工作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实施科学化管理,居安思危、警钟长鸣,各项工作要常抓不懈,定期开展以逃生避险为主题的消防演练,举行以“防拐骗、敲诈、绑架”、“毒品预防”、“传染性疾病防控”、“交通安全”、“食品卫生”为主题的校园安全教育,确保学校财产和师生安全,创建平安校园。
5、校后勤工作决策要以切实提高服务水平与能力为终极目标。学校后勤处要认真贯彻执行有关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后勤工作的方针政策,广泛收集师生员工对后勤服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学校整体建设与发展规划,健全议事、例会、研讨、协调等制度,严格收费标准,严禁乱收费,切实做好学校预算内经费和其他专项费用的管理、使用、监督,做好食品卫生安全日常监管、基本医疗保险事务、流行性疾病防控事务、积极协助相关部门做好校园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加强教学楼、综合楼、实训楼等基础设备设施的日常维修维护管理,促进学校各专业教育工作部的全面发展。
6、加大职业导向宣传力度,深化各专业学生的择业指导,扩大中职学校影响力。学校招生就业处及生产实习处要与各专业教育教学工作部一道,科学组织、精心策划,利用各种时机向上级主管部门、社会、学生家长通报当前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形势、学校管理与学校发展概况,逐步提升人民群众及社会各界对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认知度与认同感。切实做好各专业的招生宣传工作、认真做好学生校外教学实习与学生顶岗实习工作。切实加强校外教学实习与就业基地建
设,密切“学校—政府—企业”联系,认真实施对接考察,优选效益好、管理规范、工资待遇有保障的企业,实行学生校外教学实习与就业基地“本地—外地”并重,提供优质校外教学实习与就业服务,帮助学生树立“低起点,高目标”和“先就业,再创业”的就业观念,切实做好学生校外教学实习与就业情况的有效跟踪。
7、加强“创重”工作的领导。学校各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扎实做好各项基础工作,做好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与管理,准备随时迎接上级部门及领导的督促检查,确保“创重”工作一举成功。
(六)各专业教育教学层面主要工作措施
1、加强各专业教育教学工作部自身建设。各专业教育工作部,充分调动各专业骨干教师及实习指导教师在专业教育教学及实训指导方面的主观能动性和主动性,有效开展教学活动,积极参与课题的研究,建立首席班主任工作制度、建立各专业学生生活指导老师制度、建立首席骨干专业教师及实习指导教师制度等,提高教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校教育科研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加强各专业教育工作部的教育教学常规管理与改革,完善“集体备课、资源共享、扬长补短、课后反思”的备课制度。每天公示各专业教育教学工作部各专业班级及任课教师情况及其到岗情况,完善课堂监管机制,各教研组要对学科教师进行捆绑式评价,充分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提高教学设计的整体水平,引导学科教师形成工作合力,确保集体备课落到实处,鼓励教师结合自身优势和学生实际,进行教学的多样化设计,促进教师教学特色的形成。
2、注重内在品质,走制度创新、人才创新、管理创新的发展道路。紧紧抓住“教师”、“课程”、“课堂”和“学生”四大核心要素,规范各专业教育课堂教学活动,践行思维能力培养与实践技能培养相统一的教学价值观,提高课堂效益,创设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堂文化环境。各专业教育工作部要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为主导的课程体系。充分匹配各种资源,规范课程管理,学校课程要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为主导的课程标准化体系,课程结构实现文化课与专业课(含实习课)4:6比例,在提高学生必要的文化基础与认识水平的基础上,注重专业知识积累,强化工作技能,使学生在学习阶段提前感知市场需求,具备实践能力、继续学习的能力、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创业能力,为全面提升学生
职业综合素质奠定坚实基础。各专业教育工作部,要认真践行并不断完善“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教育为本位,以技能教学为核心”的技能贯穿式教学模式,大力推进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实现职业教育特色发展,提升本专业教育教学质量与办学水平。
3、注重学校各专业教育工作部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各专业教育工作部,要加强各个工作环节的精细管理,提高科学化管理水平,充分调动一切积极能动因素,科学配置有限的教育资源,高度重视教师队伍结构优化建设,注重职业技术教育办学质量管理,强化学生职业技能培训,走出一条富有素质教育职业特色的创新之路,实现内涵发展,树立中等职业教育品牌形象。
4、建立和完善专业教师的竞争与激励机制。各专业教育教学工作部,要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规范教师专业发展。加大青年教师国家级省级培训力度,强化校本研修与学习,规范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引导青年教师发挥个人的智慧潜能,开展课题研究,促使青年教师在反思中不断成长,在自我完善中不断发展,锻造一支适合学生职业综合素质发展的优秀教师队伍。
5、建立和完善专职生活教师工作制度,进一步规范学生内务,实施精细管理。学生内务管理工作,学校政治处、安全保卫处、后勤处及各专业教育教学工作部等部门齐抓共管、通力合作、各司其职,各各专业教育教学工作部专职生活教师,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对本专业学生在校学习与生活情况进行检查、评比,规范学生行为,要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室长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学校安全保卫处,要不定期开展各寝室管制刀具的清缴与治安事件防范工作。
6、建立和完善各专业实训指导教师制度、专职实训设备管理工作制度,加快专业实训平台建设。切实加强各专业实训工作指导,强化各专业教育教学设备设施的维修维护与使用管理,提高设备设施的利用效率。生产实习处、教导处、各专业教育工作部及学科教师,要密切联系、通力合作、科学组织、统筹安排好教学实习活动,充分发挥设备设施在培养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挖掘学生潜力等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提高设备设施的利用效率。
7、认真研究和完善教育教学考试制度及质量评价标准体系。各专业教育教学工作部,要对本专业各年级各班学生全方位的实施质量监控,重视多视角信
息反馈,反思与调整本专业教育教学工作部的各项管理工作,不断优化人才培养过程。
附件:作者简介
袁广(1970.04—),男,任职于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职业技术学校,中学一级教师,财经商贸类专业骨干教师,撰写有十余篇专业教育教学研究论文并发表或获奖,多次被评为资阳市雁江区职业教育优秀学科教师。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 【2】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 【3】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Z].2014 【4】《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划(2014-2020年)》[Z].2014 【5】张金英,张灵仙,蒋联海.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积极性的调查研究-以杭州市为例.职教通讯,2013,(22)【6】孙绵涛.中国教育体制改革若干重大理论问题的探讨[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7】刘义兵,付光槐.教师教育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J].教育研究.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