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年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重点知识:氯气的反应小结
2018年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重点知识:氯气的反应小结
下面就是查字典化学网为大家整理的2018年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重点知识:氯气的反应小结供大家参考,不断进步,学习更上一层楼。
(1)、氯气与大多数金属反应。(与铁、铜等变价金属反应时,生成高价氯化物)
(2)、氯气与磷反应3Cl2+2P==2PCl3(点燃)PCl3+Cl2==PCl5(白色烟雾)
(3)、氯气与氢气反应(纯净氢气在氯气中安静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混合气光照爆炸;卤素单质的活泼程度比较)
(4)、氯气与水反应:氯水的多重性质(Cl2的强氧化性、次氯酸的强氧化性、次氯酸的不稳定性、盐酸的酸性、次氯酸的酸性)
(5)、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残余氯气)
(6)、氯气与氢氧化钙反应(工业制漂白粉)
(7)、氯气与溴化钠溶液反应
(8)、氯气与碘化钾溶液反应(卤素相互置换的规律如何?)
(9)、氯气与甲烷取代反应(条件?)
(10)、氯气与乙烯的反应(反应类别?)(乙烯通入溴水使溴水褪色)
(11)、氯气与氯化亚铁溶液反应
(12)、氯气与硫化氢溶液反应(现象?)
(13)、氯气与二氧化硫溶液反应(溶液酸性变化?漂白作用的变化?)
(14)、氯气的检验方法淀粉碘化钾试纸(单质碘的检验方法如何?)
2018年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重点知识:氯气的反应小结已经呈现在各位同学面前,望各位同学能够努力奋斗,更多精彩尽在查字典化学网高考频道!
第二篇:2018年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重点知识:碳酸盐小结
2018年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重点知识:碳酸盐
小结
查字典化学网整理了2018年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重点知识:碳酸盐小结,帮助广大高中学生学习化学知识!
1.一些碳酸盐的存在、俗称或用途。
大理石、石灰石、蛋壳、贝壳、钟乳石CaCO3;纯碱、苏打Na2CO3;
小苏打NaHCO3(可用于食品发泡,治疗胃酸过多症)碳铵NH4HCO3(氮肥);
草木灰的主要成分K2CO3(钾肥);锅垢的主要成分CaCO3和Mg(OH)2;
制普通玻璃原料石灰石、纯碱、石英;制水泥的原料石灰石、粘土
2.碳酸的正盐和酸式盐来自www.Examw(1)、相互转化:碳酸钙和碳酸氢钙的转化(实验现象;石灰岩洞和钟乳石形成)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转化(碳酸钠溶液跟盐酸反应不如碳酸氢钠剧烈;除去碳酸氢钠溶液中的碳酸钠杂质;除去碳酸钠中碳酸氢钠杂质;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杂质为什么不用碳酸钠溶液而用碳酸氢钠溶液等问题;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有碳酸氢钠析出的原因:①消耗了水②碳酸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氢钠③生成碳酸氢钠的质量大于原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
(2)、共同性质:都能跟酸(比碳酸强的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碳酸盐的检验)
(3)、稳定性比较:正盐比酸式盐稳定(稳定性:酸酸式盐正盐,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
如HClO
(碳酸氢钠受热的实验现象;碳酸氢钙溶液受热的实验现象)
(4)、溶解性比较:一般说酸式盐的溶解性强于正盐如Ca(HCO3)2CaCO3,反例:NaHCO3
(5)、碳酸氢钠与碳酸钠某些反应的异同
①、都有碳酸盐的通性-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要注意熟悉反应时耗酸量及生成气体量的各种情况下的比较。)
②、跟石灰水或氢氧化钡溶液都生成白色沉淀;
③、碳酸氢钠能跟氢氧化钠等碱反应而碳酸钠不反应;
④、碳酸钠跟氯化钙或氯化钡溶液易生成碳酸盐沉淀,而碳酸氢钠跟盐类稀溶液不易生成沉淀。
2018年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重点知识:碳酸盐小结,更多信息查字典化学网将第一时间为广大考生提供,预祝各位考生报考到心仪的大学!
第三篇:氯气的反应小结
氯气的反应小结
(1)氯气与大多数金属反应。(与铁、铜等变价金属反应时,生成高价氯化物)
例:2Fe + 3Cl2 ==点燃 2FeCl3(棕色烟)
Cu + Cl2 == CuCl2(棕黄色的烟)
点燃
2Na + Cl2 == 2NaCl(白烟)
点燃(2)氯气与磷反应
反应方程式: 3Cl2+2P==2PCl3 PCl3+Cl2==PCl5(现象:白色烟雾)(3)氯气与氢气反应(纯净氢气在氯气中燃烧H2+Cl2=点燃=2HCl;混合气爆炸; 卤素的活泼程度比较:氧化性:氟氯溴碘)(4)氯气与水反应(跟其它卤素比较:比较稳定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氟的特殊性2F2+2H2O=4HF+O2,;溴,碘与水反应的程度:很微弱几乎不反应)(5)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残余氯气)反应方程式:Cl2+H2O=HCl+HClO,1
HCl+NaOH=NaCl+H20,2
HClO+NaOH=NaClO+H20,3
1+2+3得,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
(6)氯气与氢氧化钙反应(制漂白粉)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7)氯气与溴化钠溶液反应
反应方程式:Cl2+2NaBr=2NaCl+Br2(Cl2是氧化剂,NaBr是还原剂)(8)氯气与碘化钾溶液
反应化学方程式: 2KI+Cl2=2KCl+I2
卤素相互置换的规律如何?答:元素周期表卤族元素...依次是F,Cl,Br,I..越靠上的非金属性也就是氧化性越强
(9)氯气与甲烷取代反应(条件?)CH4+CL2--->CH3CL+HCL CH3CL+CL2-光照-->CH2CL2+HCL CH2CL2+CL2-光照-->CHCL3+HCL CHCL3+CL2-光照-->CCL4+HCL(4个反应同步进行,4种生成物混合存在)
(10)氯气与乙烯的反应(反应类别:加成反应): 化学方程式;Cl2 + Ch2=Ch2 → Ch2clCh2cl
检验乙烯的方法:(乙烯通入溴水使溴水褪色:
CH2=CH2+Br2→CH2Br-CH2Br)(11)氯气与苯的取代反应(条件?)
(12)氯气与氯化亚铁溶液反应
化学方程式:2Fecl2+cl2=2fecl3,现象:溶液的颜色慢慢变深,由浅绿色变成黄棕色
(13)*氯气与硫化氢溶液反应
化学方程式: H2S +Cl2==2HCl +S 有淡黄色的S固体
(14)*氯气与二氧化硫溶液反应(溶液酸性变化:酸性变强,漂白作用的变 化;消失)
化学方程式;CL2+SO2+2H2O==2HCL+H2SO4(15)氯气的检验方法---淀粉碘化钾试纸(单质碘的检验方法:遇淀粉变蓝)
第四篇:2010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知识点小结(实验)
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 思考成就未来!
高考网www.xiexiebang.com溶液:溶液呈血红色。
59.向硫化钠水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变浑浊。S2-+Cl2=2Cl-+S↓
60.向天然水中加入少量肥皂液:泡沫逐渐减少,且有沉淀产生。
61.在空气中点燃甲烷,并在火焰上放干冷烧杯:火焰呈淡蓝色,烧杯内壁有液滴产生。
62.光照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黄绿色逐渐变浅,时间较长,(容器内壁有液滴生成)。
63.加热(170℃)乙醇与浓硫酸的混合物,并使产生的气体通入溴水,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有气体产生,溴水褪色,紫色逐渐变浅。
64.在空气中点燃乙烯:火焰明亮,有黑烟产生,放出热量。
65.在空气中点燃乙炔:火焰明亮,有浓烟产生,放出热量。
66.苯在空气中燃烧:火焰明亮,并带有黑烟。
67.乙醇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
68.将乙炔通入溴水:溴水褪去颜色。
69.将乙炔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色逐渐变浅,直至褪去。
70.苯与溴在有铁粉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有白雾产生,生成物油状且带有褐色。
71.将少量甲苯倒入适量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振荡:紫色褪色。
72.将金属钠投入到盛有乙醇的试管中:有气体放出。
73.在盛有少量苯酚的试管中滴入过量的浓溴水:有白色沉淀生成。
74.在盛有苯酚的试管中滴入几滴三氯化铁溶液,振荡:溶液显紫色。
75.乙醛与银氨溶液在试管中反应:洁净的试管内壁附着一层光亮如镜的物质。
76.在加热至沸腾的情况下乙醛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有红色沉淀生成。
77.在适宜条件下乙醇和乙酸反应:有透明的带香味的油状液体生成。
78.蛋白质遇到浓HNO3溶液:变成黄色。
79.紫色的石蕊试液遇碱:变成蓝色。
80.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成红色。3+十三.有机实验的八项注意
有机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高考会考的常考内容。对于有机实验的操作及复习必须注意以下八点内容。
1.注意加热方式 有机实验往往需要加热,而不同的实验其加热方式可能不一样。
⑴酒精灯加热。酒精灯的火焰温度一般在400~500℃,所以需要温度不太高的实验都可用酒精灯加热。教材中用酒精灯加热的有机实验是:“乙烯的制备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蒸馏石油实验”和“石蜡的催化裂化实验”。
⑵酒精喷灯加热。酒精喷灯的火焰温度比酒精灯的火焰温度要高得多,所以需要较高温度的有机实验可采用酒精喷灯加热。教材中用酒精喷灯加热的有机实验是:“煤的干馏实验”。
⑶水浴加热。水浴加热的温度不超过100℃。教材中用水浴加热的有机实验有:“银镜实验(包括醛类、糖类等的所有的银镜实验)”、“ 硝基苯的制取实验(水浴温度为6 0℃)”、“ 酚醛树酯的制取实验(沸水浴)”、“乙酸乙酯的水解实验(水浴温度为70℃~80℃)”和“ 糖类(包括二糖、淀粉和纤维素等)水解实验(热水浴)”。⑷用温度计测温的有机实验有:“硝基苯的制取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以上两个实验中的温度计水银球都是插在反应液外的水浴液中,测定水浴的温度)、“乙烯的实验室制取实验”(温度计水银球插入反应液中,测定反应液的温度)和“ 石油的蒸馏实验”(温度计水银球应插在具支烧瓶支管口处,测定馏出物的温度)。
2、注意催化剂的使用
⑴ 硫酸做催化剂的实验有:“乙烯的制取实验”、“硝基苯的制取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纤维素硝酸酯的制取实验”、“糖类(包括二糖、淀粉和纤维素)水解实验”和“乙酸乙酯的水解实验”。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 思考成就未来!
高考网www.xiexiebang.com 其中前四个实验的催化剂为浓硫酸,后两个实验的催化剂为稀硫酸,其中最后一个实验也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做催化剂
⑵铁做催化剂的实验有:溴苯的制取实验(实际上起催化作用的是溴与铁反应后生成的溴化铁)。
⑶氧化铝做催化剂的实验有:石蜡的催化裂化实验。
3、注意反应物的量
有机实验要注意严格控制反应物的量及各反应物的比例,如“乙烯的制备实验”必须注意乙醇和浓硫酸的比例为1:3,且需要的量不要太多,否则反应物升温太慢,副反应较多,从而影响了乙烯的产率。
4、注意冷却 有机实验中的反应物和产物多为挥发性的有害物质,所以必须注意对挥发出的反应物和产物进行冷却。
⑴需要冷水(用冷凝管盛装)冷却的实验:“蒸馏水的制取实验”和“石油的蒸馏实验”。
⑵用空气冷却(用长玻璃管连接反应装置)的实验:“硝基苯的制取实验”、“酚醛树酯的制取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石蜡的催化裂化实验”和 “溴苯的制取实验”。
这些实验需要冷却的目的是减少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挥发,既保证了实验的顺利进行,又减少了这些挥发物对人的危害和对环境的污染。
5、注意除杂
有机物的实验往往副反应较多,导致产物中的杂质也多,为了保证产物的纯净,必须注意对产物进行净化除杂。如“乙烯的制备实验”中乙烯中常含有CO2和SO2等杂质气体,可将这种混合气体通入到浓碱液中除去酸性气体;再如“溴苯的制备实验”和“硝基苯的制备实验”,产物溴苯和硝基苯中分别含有溴和NO2,因此,产物可用浓碱液洗涤。
6、注意搅拌
注意不断搅拌也是有机实验的一个注意条件。如“浓硫酸使蔗糖脱水实验”(也称“黑面包”实验)(目的是使浓硫酸与蔗糖迅速混合,在短时间内急剧反应,以便反应放出的气体和大量的热使蔗糖炭化生成的炭等固体物质快速膨胀)、“乙烯制备实验”中醇酸混合液的配制。
7、注意使用沸石(防止暴沸)需要使用沸石的有机实验:⑴ 实验室中制取乙烯的实验;⑵石油蒸馏实验。
8、注意尾气的处理
有机实验中往往挥发或产生有害气体,因此必须对这种有害气体的尾气进行无害化处理。
⑴如甲烷、乙烯、乙炔的制取实验中可将可燃性的尾气燃烧掉;⑵“溴苯的制取实验”和“硝基苯的制备实验”中可用冷却的方法将有害挥发物回流。
第五篇:飞跃学而优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支招:高考化学复习:氯气的反应小结
www.xiexiebang.com 飞跃学而优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支招:高考化学复习:氯气的反应小结
高考化学复习:氯气的反应小结
(1)、氯气与大多数金属反应。(与铁、铜等变价金属反应时,生成高价氯化物)
(2)、氯气与磷反应3Cl2+2P==2PCl3(点燃)PCl3+Cl2==PCl5(白色烟雾)
(3)、氯气与氢气反应(纯净氢气在氯气中安静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混合气光照爆炸;卤素单质的活泼程度比较)
(4)、氯气与水反应:氯水的多重性质(Cl2的强氧化性、次氯酸的强氧化性、次氯酸的不稳定性、盐酸的酸性、次氯酸的酸性)
(5)、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残余氯气)
(6)、氯气与氢氧化钙反应(工业制漂白粉)
(7)、氯气与溴化钠溶液反应
(8)、氯气与碘化钾溶液反应(卤素相互置换的规律如何?)
(9)、氯气与甲烷取代反应(条件?)
(10)、氯气与乙烯的反应(反应类别?)(乙烯通入溴水使溴水褪色)
(11)、氯气与氯化亚铁溶液反应
(12)、氯气与硫化氢溶液反应(现象?)
(13)、氯气与二氧化硫溶液反应(溶液酸性变化?漂白作用的变化?)
www.xiexiebang.com
(14)、氯气的检验方法——淀粉碘化钾试纸(单质碘的检验方法如何?)
一对一教学,一对一,一对一辅导,一对一家教,1对1教学,个性化教学,飞跃,沈阳飞跃,飞跃学校,飞跃教育,培训,教育,课外辅导,高考辅导,中考辅导,老师,家长,校园,名师,1对1,1对1辅导,1对1家教,家教,英语,高考,中考,题库,飞跃教育,小学,初中,高中,小升初,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