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

时间:2019-05-13 18:37: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六安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六安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

第一篇:六安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

六安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赴山东省潍坊市农业产业化培训考察调研与思考

由市委组织部组织的08年秋季党校主体班,于2008年10月10日至10月17日赴山东潍坊市委党校实地培训考察农业产业化。市委十分重视,市委副书记李乔亲自选择培训科目并落实考察现场。市委组织部和市委党校作了精心安排,市委党校和市农委负责同志带队,各县(区)分管农业的副县(区)长一同参加培训考察。笔者随乡镇党政正职领导干部进修班参加培训。虽然这次赴潍坊培训考察的时间不长,但是通过理论培训和现场考察学习后,还是感受很深,颇有收获。

(一)潍坊市辖4区、6市、2县,总面积1.58万平方公里,人口850万,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世界风筝都、全国农业产业化的楷模。潍坊历史悠久,自夏以来,历朝历代均在此设州置府。历史上手工业和商业就较发达,曾有“南苏州、北潍县”之称。改革开放以来,潍坊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2007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达2050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6300元,农业产业化水平一直在全国的领先,其特点具有发展规模宏大;农业现代化、市场化、标准化、国际化程度高;靠“农字号”企业的带动明显,闯出了一条规模种植、标准化生产、现代化经营加工、市场化运作的成功之路。在考察中我们发现,潍坊产业化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除了党和国家的政策越来越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之外,他们的主要做法有:

一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大业。观念决定思想,思路决定出路。潍坊产业化之所以走在全国前列,关键是在于他们思想的不断解放和观念的不断更新,从发展的视角出发,敢做大“蛋糕”和精品“蛋糕”,通过努力在全国首创商品大合唱、贸工农一体的经营体系。寿光通过发展蔬菜产业,成就了中国蔬菜之乡,并闻名世界。该市蔬菜种植面积已达170多万亩,其中冬暖式蔬菜大棚65万个,70多万亩,年蔬菜总产70亿公斤,总收入达70多亿元,其产品畅销全国30多个省、市,并出口日本、韩国、俄罗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拥有“中华之最”的全国“十大”农贸市场之一的寿光蔬菜批发市场,常年上市品种有300多个,该市场由产地输出型拓展为中转集散型,并开通了对全国各地的绿色通道,成为全国最大的蔬菜交易市场。据统计,北京市民的菜蓝子五分之一来自寿光。蔬菜产业的迅猛发展带动和促进了经济的全面发展,连续三届进入中国农业综合实力百强县行列,是全国唯一被国家命名的中国蔬菜之乡。每年都举办颇有影响的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在青州考察,我们发现该市黄楼镇按照“花卉立镇、三产强镇、开放兴镇、点上现代化、面上产业化”的工作创新思路,走“龙头闯天下,龙尾连万家”的路子做大做强花卉产业,形成了以山东万红花卉有限公司为龙头的花卉产业。全镇花卉种植面积12000亩,从业户数达2000多家,花卉年收入占全镇农业收入的30%以上,形成了十里花街、百亩市场、千户经营、万亩基地的壮观场面。成为全国南、北花卉集散地和独具特色的现代农业观光景区。

二是突出特色,农业结构区域化。潍坊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气候适宜,农业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优势,潍坊各地坚持产业结构调整不动摇,各走各的特色路,各打各的优势牌,已开发出一批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农业产业结构向板块经济、规模经济发展。在潍坊农村到处都是一望无际、数以万计的蔬菜大棚和规模宏大的产业基地,无不令人震憾!已形成以诸城、安丘、高密为主的禽肉、花生生产区;以安丘、寿光为主的蔬菜生产区;以青州、临朐为主的干鲜果品生产区; 以潍城、寿光、青州为主的花卉生产区;以昌邑为主的绿化苗生产区等农产品生产和出口基地。全市农副产品出口5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品种达100多个,年出口额达5亿美元。主业突出,特色鲜明,全市基本实呈现了“一县一品”格局,创造了“一业富全县”的特色。

三是重点扶持,产业龙头集团化。潍坊把培育壮大龙头“农字号”企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有力支撑点,采取招商引资、兼并合并、改造转化、扶持发展等多种途径,对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辐射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在资金、土地、信贷、税收等方面给予最大的倾斜支持,促其快速发展。经过多年滚动发展和扩大规模,使一批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到2007年底全市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企业2654家,其中:被列为国家级12家、省级44家。诸城市以外贸公司为龙头,每年出口上千万只分割鸡,带动了鸡业的兴旺发达。投资1.6亿元建成的寿光高科技示范园,规模2万亩,形成“三园、三区、一中心”格局,属别具特色的高科技示观光农业区,在科技园,我们一饱眼福,各式各样奇形怪状的农产品精彩纷呈、花果飘香,吸引数百万人次来这里观光、洽谈。龙头“龙字号”企业的规模兴起,对潍坊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构成了有力支撑,呈现出农户联基地、基地联龙头、龙头联市场的产业化模式,从而促进了产业化的健康发展。

其次,潍坊农业产业化发展还注重了标准化和流通领域的建设。针对加入WTO后对农副产品出口严格质量卫生要求,该市将标准化生产摆上了重要环节之一,强化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强化绿色食品认证,强化市场准入,并制定了80多个农产品地方标准,建立标准化生产示范区,以此带动农业标准化生产。把流通领域建设作为农业三产的重点来抓,重点扩建和新建了一批设施齐全、功能完善、辐射带动力强的大型农产品专业市场,建立了层次广泛、形式多样的农产品市场流通网络,扩大产品对外营销。同时培养和发挥了一批农产品经纪组织、经纪人和优秀基层党员干部的作用。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王乐义、诸城外贸董事长王金友、坊子区罗都屯村党支部书记孙云禄等,他们用不同的方式带领农民走上富裕之路,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农村党员干部带动农民富裕的巨大力量。

(二)联系皖西、联系裕安虽然我们地理位置和地质条件有差异,但我觉得他们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村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一要求既为发展农业产业化带来了发展机遇,同时又对发展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第一,要着力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产业化发展格局。要通过一种新的形式,把一家一户的小规模农民经营有效地组织起来,确定主导产业,实行区域布局,依靠龙头带动,发展规模经营的农业发展方略。目前粮食主产区的水稻产业已基本形成产业雏形,但是品种结构仍需优化,我们应把重点放在优化品种结构和技术服务上。由于市场品种繁杂,农户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盲目选择,往往会出现品种不对路,造成减产、减收。我们的农业和种子部门应为农民着想,切实负起责任,发挥主导作用,把真正优质、高效的品种推荐给农民种植,促农民增收;湾、畈地区相对选择的种植项目和发展与打造产业化的市场更为广泛,需要的就是如何瞄准市场,确定主导产业的主题;在养殖业方面,它的产业化途径同样广泛,需要的是如何发挥地方资源优势,确定主导项目,在注入技术、扩大规模上做文章,在扶大户、扶龙头、扶基地上下功夫。可以以一个产业和区域组建相应的专业协会或专业合作社,扩大农民之间的生产交流和与市场的连接,有效提高农民发展产业化的组织化程度。

第二,要大力培植产业化支撑点,确保主导产业的生命力。农业产业化不是单一的农业结构调整,它是依据农业的不同产品和产业的特点,通过产业链条的延伸,形成生产加工销售、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的体系。要发展产业化就必须把引导发展和培植它的支撑点放到重要位置和关键环节来抓,它主要包括:人才、市场、信息、技术、产品、基地、农业企业等。把这些支撑点培植好,才能构成产业化的发展规模、经营体系和产业的生命力。从而提高其产品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潍坊凌河镇前儒林村先后培植4家农副产品加工龙头“农字号”企业作为支撑点,将当地的农产品加工出口,年销售收入达2.7亿元,实现利税1100万元,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000余元;昌邑市通过建绿博园龙头企业,带动并形成了中国北方绿化苗木基地,将市场连接全国20多个省(市)和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龙头“农字”号企业,它对外开拓国内外市场、对内连接生产基地和农户,采用合同、契约、股份制等形式与农户结成互惠互利的经济共同体,对产业化发展构成了有力的支撑。

第三,要倾力发挥资源和项目优势,打造精品产业。近年来,我市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有了较大发展。但相对而言与潍坊落差较大。因此,要以市场为导向,立足资源优势,真正把优质粮油、茶叶、板栗、畜禽、水产、蔬菜等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做出规模,做出成效,让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发展成为县域或区域经济的主导产业。针对地方财力不富余的情况,要利用好中央惠农政策、扶贫开发等项目资金的优势,编报一批有特色和有优势的农业产业项目,在有序规划的前提下组织实施。各地要加大对产业化发展资金使用的监管和监督相关工作部门的产业化运作,使项目、资金、产业、市场和体系配套、协调发展。把项目中的财力,集中使用到一批有特色、有优势的产业上,倾力打造精品农业产业。要克服靠项目“吃饭生计”为靠项目“创业发展”的干事精神,切实把有限的支农项目资金投入到刀刃上,建立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创新机制和发展理念。

第四,要努力发展和壮大龙头企业,拉动农村经济发展。根据潍坊经验,发展产业化必须把发展农业企业作为重中之重。我们一方面要巩固提高现有“农字号”企业,加快技改步伐,扩大产销规模,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大农业领域招商引资力度,要把招商引资作为建设龙头企业的重要途径,大力倡导“全民招商”的理念,鼓励社会各界发挥优势,利用一切途径招商引资,多层次、多成分、多元化兴办一批新的龙头企业。农业领域招商引资,关键要打“优势仗”,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和优势项目,有选择、有重点的招商引资,兴办加工和流通领域的项目,增强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延长产业链,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进程,拉动农村经济发展。

第五,要全力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产品品质。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离不开科学技术,每一个主导产业,无论是品种、生产、保鲜和加工等环节,都离不开先进技术的注入,保障其产品的质量。因此,农业科技人员如何更好的服务于产业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要激励科技创新和鼓励包括农民技术人员在内的科技人员创办和领办农业加工企业、农业科技园和农业规模经营的科技承包等,充分调动他们服务于农业产业化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增强责任感。

第六,要有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调动和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和生力军作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把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把重点放在加强班子建设、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和强思想作风、制度等建设,使基层党组织有精力、有能力、有实力服务于产业化,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化发展与“三级联创”有效结合的新思路,使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有力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坚实基础。要注重调动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的生产积极性,鼓励和扶持农村党员干部成为生产发展大户和龙头,使他们在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帮着农民办的实践中发挥作用。潍坊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王乐义1989年带领全村17名党员干部担着风险,每户建一个冬暖式大棚搞实验并取得成功,后将经验在全村、全市和全省乃至全国推广,2004年以来王乐义又先后创办了中国首家乐义蔬菜产业培训中心,乐义塑膜有限公司和乐义化工资源有限公司。他不仅自己富了,全村的农民也富了,人均年纯收入超过万元。(叶炳如)

第二篇:六安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

六安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赴山东省潍坊市农业产业化培训考察调研与思考

由市委组织部组织的08年秋季党校主体班,于2008年10月10日至10月17日赴山东潍坊市委党校实地培训考察农业产业化。市委十分重视,市委副书记李乔亲自选择培训科目并落实考察现场。市委组织部和市委党校作了精心安排,市委党校和市农委负责同志带队,各县(区)分管农业的副县(区)长一同参加培训考察。笔者随乡镇党政正职领导干部进修班参加培训。虽然这次赴潍坊培训考察的时间不长,但是通过理论培训和现场考察学习后,还是感受很深,颇有收获。

(一)潍坊市辖4区、6市、2县,总面积1.58万平方公里,人口850万,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世界风筝都、全国农业产业化的楷模。潍坊历史悠久,自夏以来,历朝历代均在此设州置府。历史上手工业和商业就较发达,曾有“南苏州、北潍县”之称。改革开放以来,潍坊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2007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达2050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6300元,农业产业化水平一直在全国的领先,其特点具有发展规模宏大;农业现代化、市场化、标准化、国际化程度高;靠“农字号”企业的带动明显,闯出了一条规模种植、标准化生产、现代化经营加工、市场化运作的成功之路。在考察中我们发现,潍坊产业化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除了党和国家的政策越来越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之外,他们的主要做法有:

一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大业。观念决定思想,思路决定出路。潍坊产业化之所以走在全国前列,关键是在于他们思想的不断解放和观念的不断更新,从发展的视角出发,敢做大“蛋糕”和精品“蛋糕”,通过努力在全国首创商品大合唱、贸工农一体的经营体系。寿光通过发展蔬菜产业,成就了中国蔬菜之乡,并闻名世界。该市蔬菜种植面积已达170多万亩,其中冬暖式蔬菜大棚65万个,70多万亩,年蔬菜总产70亿公斤,总收入达70多亿元,其产品畅销全国30多个省、市,并出口日本、韩国、俄罗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拥有“中华之最”的全国“十大”农贸市场之一的寿光蔬菜批发市场,常年上市品种有300多个,该市场由产地输出型拓展为中转集散型,并开通了对全国各地的绿色通道,成为全国最大的蔬菜交易市场。据统计,北京市民的菜蓝子五分之一来自寿光。蔬菜产业的迅猛发展带动和促进了经济的全面发展,连续三届进入中国农业综合实力百强县行列,是全国唯一被国家命名的中国蔬菜之乡。每年都举办颇有影响的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在青州考察,我们发现该市黄楼镇按照“花卉立镇、三产强镇、开放兴镇、点上现代化、面上产业化”的工作创新思路,走“龙头闯天下,龙尾连万家”的路子做大做强花卉产业,形成了以山东万红花卉有限公司为龙头的花卉产业。全镇花卉种植面积12000亩,从业户数达2000多家,花卉年收入占全镇农业收入的30%以上,形成了十里花街、百亩市场、千户经营、万亩基地的壮观场面。成为全国南、北花卉集散地和独具特色的现代农业观光景区。

二是突出特色,农业结构区域化。潍坊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气候适宜,农业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优势,潍坊各地坚持产业结构调整不动摇,各走各的特色路,各打各的优势牌,已开发出一批优势产业和特

色产品,农业产业结构向板块经济、规模经济发展。在潍坊农村到处都是一望无际、数以万计的蔬菜大棚和规模宏大的产业基地,无不令人震憾!已形成以诸城、安丘、高密为主的禽肉、花生生产区;以安丘、寿光为主的蔬菜生产区;以青州、临朐为主的干鲜果品生产区; 以潍城、寿光、青州为主的花卉生产区;以昌邑为主的绿化苗生产区等农产品生产和出口基地。全市农副产品出口5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品种达100多个,年出口额达5亿美元。主业突出,特色鲜明,全市基本实呈现了“一县一品”格局,创造了“一业富全县”的特色。

三是重点扶持,产业龙头集团化。潍坊把培育壮大龙头“农字号”企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有力支撑点,采取招商引资、兼并合并、改造转化、扶持发展等多种途径,对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辐射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在资金、土地、信贷、税收等方面给予最大的倾斜支持,促其快速发展。经过多年滚动发展和扩大规模,使一批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到2007年底全市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企业2654家,其中:被列为国家级12家、省级44家。诸城市以外贸公司为龙头,每年出口上千万只分割鸡,带动了鸡业的兴旺发达。投资1.6亿元建成的寿光高科技示范园,规模2万亩,形成“三园、三区、一中心”格局,属别具特色的高科技示观光农业区,在科技园,我们一饱眼福,各式各样奇形怪状的农产品精彩纷呈、花果飘香,吸引数百万人次来这里观光、洽谈。龙头“龙字号”企业的规模兴起,对潍坊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构成了有力支撑,呈现出农户联基地、基地联龙头、龙头联市场的产业化模式,从而促进了产业化的健康发展。

其次,潍坊农业产业化发展还注重了标准化和流通领域的建设。针对加入WTO后对农副产品出口严格质量卫生要求,该市将标准化生产摆上了重要环节之一,强化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强化绿色食品认证,强化市场准入,并制定了80多个农产品地方标准,建立标准化生产示范区,以此带动农业标准化生产。把流通领域建设作为农业三产的重点来抓,重点扩建和新建了一批设施齐全、功能完善、辐射带动力强的大型农产品专业市场,建立了层次广泛、形式多样的农产品市场流通网络,扩大产品对外营销。同时培养和发挥了一批农产品经纪组织、经纪人和优秀基层党员干部的作用。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王乐义、诸城外贸董事长王金友、坊子区罗都屯村党支部书记孙云禄等,他们用不同的方式带领农民走上富裕之路,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农村党员干部带动农民富裕的巨大力量。

(二)联系皖西、联系裕安虽然我们地理位置和地质条件有差异,但我觉得他们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村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一要求既为发展农业产业化带来了发展机遇,同时又对发展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第一,要着力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产业化发展格局。要通过一种新的形式,把一家一户的小规模农民经营有效地组织起来,确定主导产业,实行区域布局,依靠龙头带动,发展规模经营的农业发展方略。目前粮食主产区的水稻产业已基本形成产业雏形,但是品种结构仍需优化,我们应把重点放在优化品

种结构和技术服务上。由于市场品种繁杂,农户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盲目选择,往往会出现品种不对路,造成减产、减收。我们的农业和种子部门应为农民着想,切实负起责任,发挥主导作用,把真正优质、高效的品种推荐给农民种植,促农民增收;湾、畈地区相对选择的种植项目和发展与打造产业化的市场更为广泛,需要的就是如何瞄准市场,确定主导产业的主题;在养殖业方面,它的产业化途径同样广泛,需要的是如何发挥地方资源优势,确定主导项目,在注入技术、扩大规模上做文章,在扶大户、扶龙头、扶基地上下功夫。可以以一个产业和区域组建相应的专业协会或专业合作社,扩大农民之间的生产交流和与市场的连接,有效提高农民发展产业化的组织化程度。

第二,要大力培植产业化支撑点,确保主导产业的生命力。农业产业化不是单一的农业结构调整,它是依据农业的不同产品和产业的特点,通过产业链条的延伸,形成生产加工销售、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的体系。要发展产业化就必须把引导发展和培植它的支撑点放到重要位置和关键环节来抓,它主要包括:人才、市场、信息、技术、产品、基地、农业企业等。把这些支撑点培植好,才能构成产业化的发展规模、经营体系和产业的生命力。从而提高其产品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潍坊凌河镇前儒林村先后培植4家农副产品加工龙头“农字号”企业作为支撑点,将当地的农产品加工出口,年销售收入达2.7亿元,实现利税1100万元,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000余元;昌邑市通过建绿博园龙头企业,带动并形成了中国北方绿化苗木基地,将市场连接全国20多个省(市)和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龙头“农字”号企业,它对外开拓国内外市场、对内连接生产基地和农户,采用合同、契约、股份制等形式与农户结成互惠互利的经济共同体,对产业化发展构成了有力的支撑。

第三,要倾力发挥资源和项目优势,打造精品产业。近年来,我市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有了较大发展。但相对而言与潍坊落差较大。因此,要以市场为导向,立足资源优势,真正把优质粮油、茶叶、板栗、畜禽、水产、蔬菜等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做出规模,做出成效,让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发展成为县域或区域经济的主导产业。针对地方财力不富余的情况,要利用好中央惠农政策、扶贫开发等项目资金的优势,编报一批有特色和有优势的农业产业项目,在有序规划的前提下组织实施。各地要加大对产业化发展资金使用的监管和监督相关工作部门的产业化运作,使项目、资金、产业、市场和体系配套、协调发展。把项目中的财力,集中使用到一批有特色、有优势的产业上,倾力打造精品农业产业。要克服靠项目“吃饭生计”为靠项目“创业发展”的干事精神,切实把有限的支农项目资金投入到刀刃上,建立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创新机制和发展理念。

第四,要努力发展和壮大龙头企业,拉动农村经济发展。根据潍坊经验,发展产业化必须把发展农业企业作为重中之重。我们一方面要巩固提高现有“农字号”企业,加快技改步伐,扩大产销规模,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大农业领域招商引资力度,要把招商引资作为建设龙头企业的重要途径,大力倡导“全民招商”的理念,鼓励社会各界发挥优势,利用一切途径招商引资,多层次、多成分、多元化兴办一批新的龙头企业。农业领域招商引资,关键要打“优势仗”,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和优势项目,有选择、有重点的招商引资,兴办加工和流通领域的项目,增强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延长产业链,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进程,拉动农村经济发展。

第五,要全力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产品品质。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离不开科学技术,每一个主导

产业,无论是品种、生产、保鲜和加工等环节,都离不开先进技术的注入,保障其产品的质量。因此,农业科技人员如何更好的服务于产业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要激励科技创新和鼓励包括农民技术人员在内的科技人员创办和领办农业加工企业、农业科技园和农业规模经营的科技承包等,充分调动他们服务于农业产业化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增强责任感。

第六,要有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调动和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和生力军作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把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把重点放在加强班子建设、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和强思想作风、制度等建设,使基层党组织有精力、有能力、有实力服务于产业化,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化发展与“三级联创”有效结合的新思路,使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有力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坚实基础。要注重调动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的生产积极性,鼓励和扶持农村党员干部成为生产发展大户和龙头,使他们在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帮着农民办的实践中发挥作用。潍坊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王乐义1989年带领全村17名党员干部担着风险,每户建一个冬暖式大棚搞实验并取得成功,后将经验在全村、全市和全省乃至全国推广,2004年以来王乐义又先后创办了中国首家乐义蔬菜产业培训中心,乐义塑膜有限公司和乐义化工资源有限公司。他不仅自己富了,全村的农民也富了,人均年纯收入超过万元。(叶炳如)

第三篇:六安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

关于赴江苏沛县山东寿光考察农业产业化情况的报告

发布日期:2009年8月24日来源:阎良区农林局作者:

为了促进我区农业产业提档升级,使我区农业产业优势更优,特色更特,打造具有我区特色的“三型”农业产业格局,4月28日至5月1日,区委区政府派员组团,外出考察调研,在张军副区长带领下,组织农林局、财政局、新农办、武屯镇、关山镇、新兴街道办六部门一行10人赴江苏沛县和山 东寿光进行农业产业化考察调研,为我区“三型”农业又好又快发展汲取经验。此次考察历时4天,共参观考察11个示范点,准备充分,安排紧凑。

一、农业产业化考察收获

(一)沛县发展农业产业化经验值得借鉴

沛县是江苏北部的一个农业大县,耕地面积114.66万亩,农村人口78.58万人,人均承包耕地1.19亩,2009年设施农业总面积40.2万亩,其中设施瓜菜40万亩,苗棚0.2万亩。4月29日,考察团在沛县参观了胡寨镇、张庄镇、河口镇三个设施蔬菜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园和产地市场运行情况,随后又参观考察了朱寨镇马元肉鸭养殖基地、徐洲大丰食品有限公司、广西桂柳和中国雨润四家农产品加工公司,考

察过程中着重从沛县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思路,政府扶持政策,具体做法和运行模式等方面进行调研。结合实际考察,沛县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好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合理布局,集中连片开发,整体推进

沛县发展农业产业化注重集团效应,在产业布局上分区域分步骤推进,不搞天女散花,而是整合资源,连片集中开发,把支农资金、人力、物力集中投入到一个园区或一个基地,形成区域式生产集群,发挥规模效应。

2、高起点、高标准推进农业产业示范园建设

在集中开发建设农业示范园过程中,做到合理规划、配套到位,包括统一的棚体建设模式,种植茬次模式,完善路、井、渠道旁林配套,每个环节都做到高起点规划设计、高标准施工,形成了生产设施集中连片,建造模式一致、生产路平展、纵横园区的格局,真正做到开发一片,成一个园区,创一个特色。

3、运行模式合理

通过引进能人大户、引导建立专业合作社、支部+合作社三种方式推动农业园区生产。以租赁群众土地返包给引进能人大户集中管理,组织有积极性的群众成立专业合作社自行集中生产和以镇、村党组织+合作社方式完成土地流转和生产管理。目前全县新型农合组织已发展到

468家,90%以上是在镇村党组织参与引导下创办的。带动镇2/3农户加入了农业产业链。

4、着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持续放大农产品加工增值效应

通过土地流转、行政推动、项目促动积极引进“三资”新办农业龙头企业,努力打造农产品办工集聚区。

5、三级联动,强势推进

沛县在发展设施农业过程中,形成三级联动机制:一是县级规划指导。科学决策,部门抓工程,县直机关46家单位分别帮扶“设施农业十大精品”工程,县财政拿出1亿元资金作为发展高效农业补贴资金,整合县涉农部门项目资金1.2亿元,带动农民投资10亿元以上,捆绑投入设施农业;二是镇推动。通过镇干部包村、包组,培植典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三是村落实,村组干部带头,带领农户调整种养结构,落实地块,落实措施,落实资金。给镇村干部压担子,分任务,根据完成情况予以奖惩。

(二)山东寿光“绿色、科技、创新、发展”的农业理念值得学习山东寿光是全国设施农业的先行区和先进区,无论是设施农业、产业规模、产业管理精细程度、特色产业的发展程度、产业链完善程度都走在全国前列。4月30日考察团分别考察了孙家集镇三元朱村、钓鱼台村以及山东寿光三木种苗现代化育苗基地,参加了第十届中国(寿光)

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参观过程中详细了解了日光温室生产和现代化连栋温室育苗情况,尤其是8个展馆(厅)内充分全面展示了寿光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水平。考察后,在以下几个方面收获很大:

1、“绿色、科技、创新、发展”的农业发展理念值得学习,绿色是农业的本色,也是农业科学发展的目标。科技是农业发展的基础,也是现代农业的集中体现,创新是推进农业生产化的源动力,发展是农业产业化永恒的主题,这些理念值得我区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借鉴和应用。

2、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富于农业产业新的功能。在蔬菜科技博览会展厅内,各种新、优、名、特瓜菜品种竟相斗艳,造型奇特,供游客休闲观光,同时把农业产业与休闲观光自然地融为一体,令人耳目一新,富于农业产业新的功能和发展思路。这与我区“三型农业”的发展思路基本一致。

3、与国际国内大型种苗企业密切了联系。此次考察共与山东三木种苗、瑞克斯旺、先正达等5家国际国内种苗知名企业取得了联系,为我区农业产业化提升奠定了新品种、新技术基础。

(三)外宣推介和招商取得一定进展

此次考察过程中,把考察学习与外宣招商结合起来,先后与沛县、山东寿光60多名农产品加工企业、种苗公司、种养大户和经济人进行面对面交流,发放外宣材料300余份,大力宣传我区区情和区委区政府招商的优惠政策和诚意,大力宣传了我区特色农产品——阎良甜瓜,优惠的政策和良好的发展环境得到外地各届的认可,有3名种植大户和两个种苗企业当即表示愿与我区进行合作。尤其是寿光种植大户谢小军愿来我区发展设施蔬菜,发展意项500亩。

二、几点体会

参观考察结束后,考察团座谈中一致认为:此次考察达到了学先进,拓视野,换观念,添措施的考察目的,收获很大。

一是我区农业产业与外地先进区域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无论是生产规模、生产设施和产业化程度都需亟待提高。我区目前在瓜菜产业上有规模,但是从示范园区到生产基地,规模不大,种植不集中,生产设施档次低,产销链条松散。必须向先进地区学习,科学规划,整合资金,打通连接各条产业链,以村为单位,抓住新农村建设和一村一品建设的契机,整体推进,集中开发,真正形成阎良农业规模化产业链。

二是“三型”农业发展理念符合我区实际和发展目标。我区地处渭北平原,远离大都市,市民休闲地较少,发展“三型”农业符合农业发展和都市农业的需求,把农业与休闲体验观光结合起来,可以多层次提高农业附加值,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可以通过招商引资、政府扶持等多种方式选点建设,为阎良农业产业发展增光添色。这与寿光农业“绿色、科技、创新、发展”的理念完全吻合。休闲观光体验型农业有很大发展潜力。同时“高效+基地”型、龙头企业带动型农业也是我区农业的优势。

三是整合捆绑支农资金、择优立项、集中连片开发是打造我区精品农业的必由之路。可以借鉴沛县经验:采取政府补贴,整合项目资金,区、镇、村三级联动,落实责任,严罚重奖,整体推进。

四是增资引项,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是我区农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农业龙头企业是农业发展的助推器:通过大力招商,合理布局,形成我区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带动我区农业产业化持续、高效发展。

五是加强与农业发展先进地区的联系和学习。不学习看不到差距,不学习看不清发展方向,不学习想不来发展办法,对好的经验,就要采取“拿来主义”,因地制宜,科学发展。在讨论过程中,张军副区长指出:各涉农部门和各镇街要保持清醒头脑,以打造具有我区特色的“三型”农业和高效农业为目标,借鉴外地农业发展先进经验,理思路,找差距,定方案,鼓干劲,抓落实,以打造我区特色、精品农业为突破口,合理规划,集中连片发展,为我区农业再上新台阶和农民持续增收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四篇:坚持走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

坚持走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

湖北福娃集团有限公司

2006年第11期 ——新农村建设

湖北福娃集团有限公司是由原湖北银欣集团有限公司更名而来,公司成立于1993年6月,是农业部等9部委评定的首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中国大米加工十强企业,连续8年获省农行授予的AAA级信用企业。集团现下属福娃食品有限公司、福娃饮品有限公司、福娃品牌营运有限公司、福娃武汉分公司和银欣米业公司10家精米厂,有1个绿色无公害优质稻生产基地,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模式,公司现有资产总额

1.8亿元,员工1350人,年产值近4亿元。

福娃集团秉承“创业育人、发展报国”的经营理念,充分利用江汉平原丰富的鱼米资源,坚持走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近年来企业得到了长足发展。“银欣”系列大米被国家质监总局评定为国家“免检产品”;“福娃”、“银欣”被评为“湖北名牌”、“著名商标”;福娃食品和银欣大米共有9个品种被认定为“绿色食品”。2006年元月,“福娃”、“银欣”产品被确认为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专用食品。

1998年以来,福娃集团按照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路,在加快企业发展,增强竞争实力的同时,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引导农民发展优质稻生产,有效地带动了农民增收。2006年,与农户签订优质稻产销订单120万亩,实行优质优价,基地农户克服了生产的盲目性,产品有了稳定的销售渠道,每年增加收入近5000万元。

一、加快发展,增强竞争实力。企业只有做大做强,切实增强自身竞争实力,才能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更好地发挥促进、带动作用。为此,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加快规模扩张。福娃集团是一家靠200元起家的民营企业,这些年来,我们抓住地方政府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大好时机,快速进行企业扩张。目前,集团拥有10家精米厂、4家食品厂和1个有机水稻、绿色水稻原料基地,年加工转化粮食3亿多公斤。

二是狠抓产业升级。福娃集团成立之初仅仅是收购稻谷加工大米,产品附加值低、利润空间非常小。为了提高产品附加值,扩大利润空间,集团不断进行产业升级,由粗加工向精加工转化,由单一的大米加工向系列化的粮食加工转化,由传统食品加工向现代食品制造转化。例如,在大米加工上,我们抛弃了传统的粗放型的加工技术,全面推行集去杂、烘干、抛光、色选、真空保鲜于一体的系列免淘米精细加工工艺。在此基础上,公司1998-2001年相继新上了2条米果生产线,将优质免淘米再加工成系列膨化食品,使资源得到综合利用,产业链条进一步拉长,效益成倍增长。2000—2004年,先后又上了4条饼干生产线,新上75台套小型食品设备和2条自动化的注心蛋卷生产线。

三是抓好品牌培育。福娃集团根据食品企业的各项标准,建立了从产品开发设计、加工生产到储存、销售全过程的质量保证模式,确保出新品、出精品、出名牌。公司成立食品研究所,不断进行新产品研发,使企业产品进入了“构想一代,开发一代,储备一代,生产一代,提高一代,淘汰一代”的良性循环,坚持靠“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优、人优我特”的产品抢占市场。福娃集团生产的福娃雪饼、鲜贝、水晶米等9个品牌连续两次获得了国家绿色食品证书,福娃雪饼、鲜贝等系列焙烤型膨化食品生产通过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银欣”大米2002年被评定为首批全国免检产品和国家放心大米。

四是主攻市场开拓。福娃集团十分注重拓展产品的销售市场,采取多种措施,千方百计扩大产品的市场份额。在销售策略上实行“四个结合”:一是开发以武汉为中心的省内市场与开发广东、湖南为重点的省外市场相结合。二是开发大中城市市场与开发县市级小市场相

结合。三是开发农贸市场与发展连锁超市相结合,实行高档米树形象进超市,中档米销农贸市场赚利润,目前在武汉超市中,银欣米的市场份额已占到60%。四是发展经销商与建立直销点相结合,目前除港、澳、台地区外,全国各大中城市都有我们的销售点。

二、不断创新,规范订单运作。建立稳定原料基地,发展订单农业,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基础。福娃集团一开始就注重规范订单运作,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得订单农业在探索创新中逐步完善。

1、创新订单模式。1998年实施订单农业之初,福娃集团提出的是“六包”承诺,即包种子供应、包技术指导、包产量、包产品回收、包优质优价、包赔减产损失。但是在实际运作中发现,包产量、包赔减产损失使一部分农民在生产中懒于经营、疏于管理,企业的风险增大。于是,我们将“六包”改为“四包”。公司与基地农户签订的优质稻合同面积也由1998年的5万亩增加到了今年的120万亩。同时,公司积极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注重发展绿色食品和无公害生产,把开发绿色食品确立为企业的发展方向,从基地建设到产品加工,全部按照绿色食品的要求来组织。为确保稻米品质,福娃集团按照绿色食品的要求,以合同订单形式,积极推行标准化和无害化生产。今年,集团与监利县的23个乡镇签订了120万亩的“两优培九”优质稻订单合同,以高于市场价的10%进行收购;今年,公司还建设了2000亩的“有机稻种植基地”,专门进行有机水稻的生产。为此,公司安排专人、专款,并以每公斤2.5元的高价收购基地稻谷。

2、规范订单合同。订单农业要健康发展,必须不断规范订单合同,使之更加科学、可行、合法,才能增强订单约束力,保证订单履约率。在订单的起草上,集团坚持与签约方共同协商,使合同内容双方都能接受,实现互惠互利,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共同体。在订单的签订上,在坚持以企业和农户为主体的前提下,力争做到企业、农户、乡镇

政府(村委会)、科研单位(农业部门)四方共同签订合同,尽可能地争取基层政府和农业科研部门的支持,为订单农业的发展寻求组织保障和技术保证。在订单的具体内容上,我们不仅对收购粮食的品种、规格、质量、数量、价格进行了严格的约定,而且对粮农生产的技术操作规范、发展订单农业各自所应承担的风险、责任、义务以及违约处理进行了明确阐述,使合同在执行上有据可依,减少纠纷。

3、履行订单责任。确保农业产业化经营顺利推进,企业要讲究诚信,取信于民,切实履行自己的责任。在发展订单农业上,集团主要是努力履行三个方面的责任:一是供应生产资料。根据订单合同规定,按时、按量给按订单从事生产的农户提供优质种籽、生物农药和肥料。二是提供技术指导。由公司委托县农业局、畜牧局等部门,对签约农户进行生产指导,实行标准化生产。三是组织产品收购。严格按照订单合同规定,实行优质优价,而且做到不拒收、不限收、不提合同之外的要求、不承诺企业做不到的事情、不打白条。在我们的带动下,订单农户的合同意识也不断增强,订单的履约率不断提高,近两年订单履约率都在70%以上。■

第五篇:浅谈农业产业化发展

浅谈农业产业化发展

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逐步推进,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经济和效益,为农业整体素质的提高奠定了一定基础。但是不容忽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难题。从整体来看,农业产业化经营仍然存在着;培植主导产业难。生产基地规模受土地流转和农民传统生产观念等诸因素的影响,尚成为制约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瓶颈”,真正成为能支撑区域经济状况和具有特色的主导产业还不多,产品的竞争力不强;发展龙头企业难。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火车头”,但一些地方呈现出龙头企业规模小、数量少、实力弱、素质不高,离现代企业管理有一定差距;拉长产业链条难。农业产业化就是把一个农产品升格为一个系列产品,使农业成为包括种植、养殖、加工、流通在内的完整产业系列。产业链条的长短、“链条节”的多少,决定着农产品转化增值的大小,目前存在着农副产品的粗加工向精加工不够,链条短,各环节产品的开发力度不够,整体效益不高,农民在产业链条中资金不足等方面的问题;部分农民对农业产业化认识不足,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等等,要真正使农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推向新台阶,保持其健康有序的发展,确实需要我们认真分析,理清思路。

一、我村基本情况及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1、我村基本情况

XX村位于XX市东郊,为大唐华银XX电厂新址所在地,总面积3.5平方公里,全村1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863人,628户,耕地总面积400亩,林地面积2980亩,2011年平均人收入7500元。我村主要分为五个集中居住区,分别为移民区、木香口、老屋冲、烟坳冲和S312线沿线。其中新建的移民区,是全市少有的高标准统一规划的新型居民生活区。村民勤劳淳朴,现村办企业主要有祥波选煤厂、背后冲煤坪、农兴煤炭有限公司、鑫盛贸易有限公司等。按“六室一园一超市一中心”的模式,完成了村级医疗卫生室、计划生育室、综合服务部、幼儿园、农村超市和村民活动中心的建设。

2、我村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村坚持把发展壮大绿色产业作为发展农业产业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切入点和突破口来抓,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创新机制,加大投入,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2.1、发展战略初步形成

我们立足村情实际,遵循市场规律,发挥区域优势,利用土地资源,反复进行论证和优 势比较,制定了绿色产业富民战略,按照“择优开发,重点突破”的原则,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绿色产业建设步伐,形成了以茶油、林果、苗木三大特色产业为主导的产业开发格局,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

2.2、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我村把产业基地建设作为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工程来抓。先后制定了三大主导产业开发的扶持激励政策,加大投入力度,促进产业上规模、增效益。截止2011年底,全村种植油茶树木1200亩,林果500亩,苗木300亩,油茶、林果、苗木三大特色主导产业提供的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

2.3、服务网络日趋完善

村委会确定2—3名有文化、懂技术的农民担任村级产业开发技术员,从产业发展前期、中期、后期全方位开展指导服务。同时,采取送出去、请进来以及传、帮、带等方法,加强产业开发技术人员的培养。

2.4、市场体系不断健全

根据产业化经营的要求,不断健全市场体系,积极开拓市场,初步形成了以销带产、以产促销的市场化运作新路子。开通了电子农务、农信通,为产业发展提供便捷、快速的信息服务。

二、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村绿色产业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有了一定的规模,取得了一定效益,但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仍存在许多问题。

1、规模效益不明显

长期以来受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经营的传统模式影响,我村的产业规模小而且分散,形不成种养大户,客观上制约了产业化发展。各产业化基地建设不平衡,规模效益始终得不到显现。

2、经济效益不突出

我们的干部群众大部分还是按照“就农业抓农业、就种植业抓种植业”的传统模式来抓产业,在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上,积极性不高,接受能力弱,导致产业质量和效益低。从纵向发展看,我村产业的经济效益有了一定提升,但从横向比较看,与先进村的相差仍然较大,还有很大的差距。

3、缺乏龙头企业带动

我村绿色产业过去只注重于产业本身的生产和销售,而不重视产业的加工和配套产业的发展,全村没有一家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产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已成为阻碍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瓶颈”。

4、服务体系建设滞后

农业产业中介组织处于萌芽状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体系不健全、不规范,农民与中介组织之间关系松散,还未形成规范、完善的服务体系。市场体系建设滞后,我村只有零星、分散的初级市场,没有大规模、功能齐全、辐射力强的专业市场。产业防灾抗灾体系不健全,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随着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农业技术人才严重短缺。

5、产业化建设资金不足

虽然沙塘湾街道办事处在产业发展上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财政支农力度明显加大,但这不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着力点,而农民的资金积累不足、再生产能力弱是当前农业产业发展面临的普遍问题。由于农村信贷门槛高、农民还贷意识差、信誉度低等方面的原因,农民贷款难度大,加之农民自筹资金十分有限,而社会上的民营企业认为农业投入大、效益低、收回限期长,一般不愿意将资金投入到农业产业发展上来,造成农业产业投入明显不足。

6、农民主体意识不强

在产业发展初期,由于农村经济基础较差,以贷款扶持、财政补贴和行政推动为主要手段,使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由此,一部分农民产生了严重依赖政府的思想倾向,只要出现问题就看政府怎么办,等政府来解决,把自己的事情当成是政府的事情。没有形成农户自主发展产业的意识,农民发展产业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没有完全调动起来。

三、农业产业化的内涵

农业产业化体现了我国农村的改革和发展由单项突破进入到整体推进的新阶段;它体现了“生产力标准”的原则,首先着眼于农业和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下力气搞好生产力各要素的优化组合,并以此为出发点来调整其他相应的方面;它贯穿着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方针,把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这一基本经验运用于农业和农村工作;农业产业化又是和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相结合的“三化一体”进程,全面描绘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前景;农业产业化必然会进一步促进城乡结合、工农结合,为我国工业发展提供更大的市场和更好的宏观环境,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发展要有新思路。看来农业产业化就是这样一个具有全局性的重要思路。

四、农业产业化在农村工作中地位 我们已经明确,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农村经济工作的主要目标,应该是为保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增加农民收入而努力。我们也已经明确,要实现这个目标,各方面要更加重视农业,要加大农业的投入,但基本的途径,还是把农民引进市场,靠农民自己致富。如果我们的农业还停留在原有的状态上,农民不仅难以真正进入市场,就是进入了,只是一家一户的小船,也很容易被市场海洋的风浪打翻。所以,只有靠农业产业化这只大船,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农民才能够顺利进入市场,并在市场的海洋里扬帆远航。农业产业化是农民进入市场的主要方式和主要依托。可见,农业产业化是整体推进农村经济工作的最终落实之点,最主要的实际操作之点,内容丰富,前景广阔。正是从这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产业化”。

五、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今后我村农业产业化发展总的思路是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加快发展、富民强村”主题,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积极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建立起强有力的产业化组织体系,依靠农业科技进步,打造产品品牌,主动培育农产品产地市场,完善市场体系,努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推动我村经济大发展和农民收入大提高。

1、抓基地,扩大产业化经营规模

为了实现农业产业化的规模经营效益,要继续认真实施《太坪村特色农业发展规划》,立足资源优势,不断发展壮大农业特色主导产业的生产基地,实行集约化、规模化生产,力争三只特色农产品无论发展规模还是档次上都要再上一个新台阶,尽快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

2、抓龙头,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

一是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围绕主导产业,坚持“引大龙、育新龙、带小龙”的发展思路,继续坚持扶大、扶强、扶优的原则,发展一到两个龙头企业,积极探索灵活高效的利益连接机制,引导和鼓励原有企业与基地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完善农业订单,实现农业企业与基地农户的“双保险”,实现互动发展。重点培育和扶持带动农户力强,技术开发能力强的企业,特别是要积极培育与扶持以出口为导向的农业企业,不断提高其市场竞争力。二是继续引导培育与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或农业专业协会,进一步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要把培育和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我村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正处于起步发育阶段,首先要加强领导。要充分认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重要性、紧迫性,加强引导、扶持与服务,通过引导服务促其发展,做到引导而不强迫,4 扶持而不干预,参与而不包办。其次加大扶持力度。要以扶持农业企业一样扶持合作组织。再次要规范对专业合作社的管理,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素质、管理能力和经营水平。通过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努力延长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链条,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业市场竞争力,达到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

3、抓精品,提升产业化经营层次

发展精品农业是实现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一是要大力实施种子种苗工程。种子种苗也是一个“龙头”。一个好的品种能创专利出品牌、增效益。要把种子种苗产业作为效益农业的一大新兴产业来抓,充分发挥这种对农业结构战略调整的关系作用,着力从市内外、省内外引进一批优质、高效,市场前景看好的种子、种苗、种畜,着力优化农产品的品种品质,着力形成一批具有规模效应的名特优新品生产,着力打出一批在省内外市场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太坪农产品知名品牌。二是要加快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有机农业,努力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要因地制宜地制定地方农艺规范或技术规程,建立无公害和标准化生产档案记录制度和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加强对农业投入品综合整治,推广使用高效、安全肥药,从源头上减少和杜绝污染,确保无公害和标准化生产顺利进行。三是大力实施品牌工程,有了“品牌”,农业商品才有具体的目标,质量农业、精品农业才能落到实处。因此,十分有必要选择有一定生产规模的或有地方特色的,或有新技术含量的农产品,通过注册商标,通过改装包装等产业化经营手段,创造有声誉的品牌,在市场上树立起亮丽的形象,给消费者以特别的品味吸引与享受。四是培训好农民加快科技入户。只有培训农民才能转变农民,只有转变农民才能提高农民,注重实效,切实提高他们的素质。

4、抓市场,拓宽产业化经营空间

市场是市场经济的载体,是市场农业的基础。培育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既要加快有形市场的开发建设,又要重视无形市场的建设,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环节。一要统一规划,加强立项管理,逐步在全市形成布局合理、公平竞争,统一开放的农产品市场体系。二要扶持市场进一步发挥服务功能。重点扶持市场的冷冻、冷藏、仓储、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系统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要推行电子统一结算管理系统等现代交易方式。建立多元化的市场价格,供求信息采集,整理和发布系统,为农民、经营户、管理人员提供信息服务。三要逐步建立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促进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发展。重点以果菜等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为窗口,建立市场准入制度,从加强管理着手,配置检测设备,规范检测手段,对不符合要求的不予进场交易。四要加强市场开拓。加大农产品贩销大户,经纪人队伍培育,以市场为依托,通过组建农产品贩销户行业协会的途径,提高农产品经营户的组织化程度。引导贩销大户与基地农户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参考文献:

[1] 张壬午,生态农业产业化探析[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4(12):14-15.[2] 张进忠、吕有军、吴宏伟,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战略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3):904-906.[3] 张宏伟,农业产业化资金投入机制探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6(6):154-156.[4] 王金玉,农业产业化及其支持系统探析[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1):

41、123.[5] 刘葆金,中国农业产业化理论探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9,22(4):93-96.7

下载六安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六安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业产业化发展

    农业产业化,是目前社会各界比较关注的词藻。结合“新丝绸之路功能转型”的提出,中国——中亚地区经济带凹陷的现状,如何高效、科学、现代化的发展农业,是所有人值得深思的问题。......

    阳新农业走上产业化之路

    阳新农业走上产业化之路来源:阳新网 浏览次数:255 时间:2012-08-25 08:28:3817日,阳新县组织近百名乡镇干部赴浮屠、三溪、军垦、木港等镇区参观稻虾混养、菌类培育、高效种养殖......

    农业产业化发展建议

    农业产业化发展建议 纵观今年全国各地的白菜烂市、果农滞销、我县莲藕伤农等事件,特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要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必须促进农业结构调整......

    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精选)

    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党的十六大以来,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有的进入了创新提升阶段。截至2004年底,全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总数达11......

    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

    古蔺县红军杯酒业有限责任公司 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状【企业发展情况】 古蔺县红军杯酒业有限责任公司位于红军四渡赤水河畔川南名镇二郎镇,与国酒茅台,中国名酒郎酒共享得天......

    农业产业化发展汇报材料范文

    农业产业化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促进增长方式的转变,把农业产业化与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现代化建设、农科教结合等工作结合起来,加快农畜产品基地建设,建成与重点龙头企业加工产品相......

    论农业产业化发展

    论农业产业化发展摘要:农业产业化是一种崭新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它是以市场为导向,利用区域优势,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以主导产业为龙头,实行专业化生产,发挥经济规模效应,是适应国内外......

    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一、农业产业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 在我国农村中建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党在农村的一项基本政策,应当长期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