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年凤城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凤城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0年12月28日在凤城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市长 马延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0年和“十一五”时期的工作回顾
2010年是我市振兴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有效监督和大力支持下,全市上下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圆满完成市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市经济社会实现平稳较快发展。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预计,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72.8亿元,同比增长36.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260亿元,同比增长99.2%。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16.74亿元,同比增长46.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7.2亿元,同比增长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6102元,同比增长27.6%。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8207元,同比增长16.6%。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全年新增规模企业20户,总数达到302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54.1亿元,同比增长30%。深入实施“百日项目攻坚战”,首钢硼铁综合利用、尖山沟金矿综合开发、凤辉扩能改造、辽宁华隆电动助力转向器、辽宁承业异地建设等一批上亿元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全年实施投资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226个,其中超5000万元项目35个,超亿元项目13个。全市工业新产品开发75项,极大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机械加工、有色金属加工、非金属加工、农产品加工等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发展速度加快,四大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企业改制稳步推进,8户企业破产终结。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面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组织赴长三角、珠三角和香港、台湾等地区开展大型招商活动7次,成功举办“中外百名企业家走进凤城”系列活动。引进山东招金、华润集团、中国晶牛等全国知名企业入驻凤城,中房集团东汤温泉开发、台湾沛恩集团蒲石河和鸡冠山旅游开发等项目已完成注册并开展规划建设。预计,全年引进内资80.1亿元,同比增长116%;外资6200万美元,同比增长67.6%,洽谈签约、到位资金、开工项目规模质量均创历史最好水平。努力克服外贸出口不利形势影响,出口创汇7400万美元,同比增长20.6%。
——园区建设快速推进。现代产业园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亿元,新增基础设施融资2亿元,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5000万元。全年新建标准厂房20万平方米,整理土地近4000亩,凤凰大道、园区路网、环岛等工程进展顺利,现代产业园区建设主框架基本形成。现入驻企业50家,其中超亿元企业11家。通远堡经济开发区完成规划编制,道路改造、河道治理、城镇亮化绿化等工程加快推进。全年新建、续建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9个,房地产总开发面积8.9万平方米,平台效应初步显现。
——农业经济平稳发展。粮食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大灾之年粮食总产量仍然实现17.5万吨。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一县一业”产业规模不断壮大,肉鸡出栏4200万只,板栗嫁接35万亩;小浆果、山野菜、食用菌实现年度新增目标。设施农业面积大幅增加,标准化进程全面提速,新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个,新建标准化种植小区52个、畜禽养殖小区80个、淡水健康养殖示范区8个。新增规模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5家,总数达到63家。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四大动物疫病免疫率达100%。植树造林8万亩,实现倍增计划。实施重点农建工程40项,成功举办省、丹东市秋季农建现场会,再夺“大禹杯”。
——第三产业繁荣活跃。整合旅游资源,推出精品旅游线路,旅游业总收入再创新高。实施凤凰山、东汤温泉等重点景区景点改造升级,完成蒲石河、鸡冠山景区概念性规划,石城锅头峪生态园和刘家河奇石峡漂流实现试运营,大梨树村获“中国农业公园”称号。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全年房地产开发面积完成8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4.3%;商品房销售额完成10亿元,同比增长44%。商贸物流更加活跃,新凤城宾馆开工建设,华日龙大酒店完成改造,城北物流一期工程和辽东烟叶物流一期工程竣工并投入使用。积极推进“家电下乡”、“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村消费市场更加繁荣。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进一步加强城市科学规划管理,完成城东新区、草河新区发展战略规划及各种专项规划。文体景观长廊项目开工建设,河畔明珠房地产综合开发项目正式启动。投资2000万元,基本完成市区内主干路、巷路的路面摊铺和修复工作。提级改造县级以上公路134.2公里、桥梁15座356米,新建、改建农村公路油路17.3公里,丹通高速、沈丹铁路客运专线项目有序推进。治理改造二龙河、草河河道5.9公里,新增城市绿地、水面13万平方米。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验收达标并投入使用。小城镇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乡镇商品房开发面积突破10万平方米。通远堡镇、凤凰城区和青城子镇成为辽宁乡镇综合发展水平百强乡镇。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值实现5.7亿元,同比增长35%。专利申报总量100项,建设研发中心9户,居丹东各县(市)区首位。“双高普九”工作顺利通过省验收。课堂教学改革成果在全国推广。投入资金4236万元,新建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新建和改造校舍8.3万平方米。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高考、中考再创佳绩。积极实施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加强文物资源保护,完成凤凰山山城三期维修工程。常住人口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37.2万人,参合率达99.9%。大力开展食品药品监管和专项整治活动,保证食品药品安全。积极整合乡镇敬老院,通远堡区域性敬老院建成并投入使用。积极创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控制在6.68‰和1.62‰以内。
——财税金融运行良好。夯实税源基础,依法整顿和治理税收秩序,做到应收尽收。建成并启用15处矿产品检斤站,预计新增矿产资源类税收1.26亿元。加大社保基金征缴力度,各项保险基金预计完成2.5亿元。向上争取各类专项和补助资金8.3亿元,加速社会事业发展。扩大国库集中支付覆盖范围,平稳完成乡镇财政管理方式改革。强化政府投资评审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严格执行市人大批准的预算,保证民生工程、安全稳定等刚性支出。金融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丰益村镇银行正式营业,成为我市金融业一支新生力量;农村信用社完成改制,成立全省首家县级农村商业银行。贷款规模大幅增加,预计实现59.2亿元,同比增长28.7%。
——惠民实事全面落实。筹措资金6000多万元,为民承诺的16件实事顺利实施,其中完成7公里城市供水管道和100栋老旧楼房管道改造,解决城区2万人饮水难问题;新建农村安全饮水井139处,受益农民2.8万人;扩大城市垃圾清运范围,新增垃圾站点275个,改造维修公厕12座;改造城市周边和老旧小区道路8条6.9公里;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完成农村低保对象建房300户、移民扶贫建房100户;对402名城乡低保、五保对象实施医疗救助;城镇实名制就业12805人、普惠制培训3000人,更多城乡群众得到新实惠。社会保障力度加大,城镇养老、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8.7万人、16.2万人。救助体系进一步健全,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就业形势逐步好转,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
——民主法制成果丰硕。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行政效能进一步提高。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181件,办结率达到100%。坚持科学民主决策,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强化督查检查和绩效评估,政府公信力、执行力不断提高。顺利完成第十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法制建设取得实效,全面通过省“五五普法”验收。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盗采矿产资源违法行为得到有效整治。强力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打整治成果位于全省前列,社会治安平稳有序。全面实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
——抗洪救灾取得胜利。2010年,我市遭遇四次特大暴雨洪水的袭击,雨势之猛、雨量之大、范围之广、灾情之重,均为历史罕见。全市21个乡镇(区)近40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特别巨大。在大灾面前,我市党、政、军、警、民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全力投入到抗洪救灾工作之中。由于准备充分,抢险及时,我市没有一人死亡、失踪,创造了“大汛大灾零死亡”的奇迹;由于部署周密,多方配合,我市灾后没有出现重大疫情,人民群众生活没有受到重大影响;由于团结协作,奋勇拼搏,我市在最短时间内迅速转入到经济建设中,全市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目前,全市灾后重建工作已经取得实效,特别是385户水毁房屋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我市取得了抗洪救灾的全面胜利!
人事、人防、信访、档案、物价、工商、供电、技术监督、民族宗教、对台侨务、统计、老龄、妇女儿童、双拥、史志、气象、地震、关心下一代等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
各位代表,回首2010年,各项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把大发展、快发展的“十一五”推向了高潮,也由此决定了我们全面超额完成“十一五”各项工作任务。经过五年的奋斗,全市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这也创造了凤城历史上又一个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十一五”时期是凤城综合经济实力提升最快的五年。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是2005年的3.3倍;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是2005年的4.5倍。五年来,共实施千万元以上项目658个,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520亿元。全面开工建设现代产业园区和通远堡经济开发区。我市向全国百强县大步跨进,五年提升了118位。
——“十一五”时期是凤城改革开放成就最高的五年。五年来,企业改制稳步推进,21家企业实现资产变现,妥善安置职工6200人。农村税费改革全面完成,切实减轻农民负担。集体林权改革基本完成,受益农民达到35.9万人。财税体制、医疗卫生、行政审批等改革纵深推进。全市对外开放呈现新局面,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达到13740万美元,是“十五”期间的2.5倍;外贸出口累计达到32440万美元,是“十五”期间的1.75倍;引进内资到位资金累计达到160亿元,是“十五”期间的5.6倍。
——“十一五”时期是凤城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五年。五年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4亿多元,城市道路、供水、供热、污水处理及城市景观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实施新农村建设,18个乡镇全部完成小城镇总体规划修编,城乡逐步协调发展。全市公路建设总投资近14亿元,是“十五”时期的4.3倍,全市201个行政村100%通油路。房地产五年累计投资45亿元,开发总面积达到260万平方米。实施生态市建设工程,节能减排指标全面完成,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我市连续两届荣获全省城镇“绿叶杯”竞赛活动优胜市称号。
——“十一五”时期是凤城社会事业发展最好的五年。五年来,实施各类科技项目145个,研发新产品150个,累计专利申报量达到420项。成立职业教育中心,形成完整的基础、职业、成人教育体系。改造中小学危房26.5万平方米,撤并中小学69所,新建九年一贯制学校19所,实现每个乡镇都有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的目标。教育教学工作成果显著,五年来我市共有30人考入清华北大。文化事业日益繁荣,举办了“凤城颂”等各种大型文化活动。新增有线电视用户2.3万户,有线电视覆盖率达到67%。初步形成市、乡、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完成市中心医院整体改造工程,新建和改造18所乡镇卫生院。
——“十一五”时期是凤城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五年来,健全和完善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及社会救助制度,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各项社保待遇逐年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是“十五”期末的2.13倍和2倍。2010年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比2005年增加73亿元。全市消费品零售总额五年平均增长19%。市政府始终坚持为城乡群众办惠民实事,更多城乡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各位代表!“十一五”时期的巨大成就,来之不易,令人振奋。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市委统揽全局、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有力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同心同德、通力协作的结果,更是59万凤城人民自强不息、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向驻凤部队和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向国、省、市驻凤单位,向离退休老同志以及关心支持凤城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经济总量还不够大,与省内先进县(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区位优势尚不突出,对域外投资的吸引力仍然不强;部分乡镇(区)的经济基础比较薄弱,部分群众的生活仍比较困难;政府职能转变还存在薄弱环节,经济发展的软环境尚需进一步改善等等。这些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二五”时期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富有潜力的战略转型期和不进则退的战略竞争期,也是凤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全面振兴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
“十二五”时期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有利契机,以改革、开放和创新为动力,以加快发展和加速振兴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做大总量、调优结构、提高效益、夯实基础、促进和谐”为发展目标,围绕“打造一个基地、推进两个建设、发展三个产业、做大四个集群”的发展重点,实现富民强市升位,“十二五”期间进入全国百强县(市)。
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6%,实现经济总量增长2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3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2%;三次产业比例调整到5:59:36;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23%;外贸出口年均增长20%;引进内资项目到位资金年均增长30%;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6%;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7%。
主要任务:一是进一步整合资源,着力推进“一地两区”建设。二是进一步扩张总量和优化结构,着力增强工业经济实力。三是进一步加大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着力促进农村经济较快发展。四是进一步壮大规模和优化环境,着力推进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和国际化进程。五是进一步提高承载能力,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六是进一步强化经营管理,着力推进城镇化建设。七是进一步统筹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着力开拓对外开放新格局。八是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着力推进生态市建设。九是进一步发展社会事业,着力构建和谐凤城。
关于“十二五”时期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体任务和措施,已写入《凤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请各位代表另行审议。
三、2011年的重点工作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2011年各项工作,对于巩固和发展当前经济回升向好势头,保持经济社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意义重大。
政府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十二五‟期间进入全国百强县(市)”为奋斗目标,坚持既定的发展战略不动摇,更加注重提高经济总量和效益,更加注重调优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更加注重项目建设和对外开放,更加注重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全力推进凤城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确保富民强市升位,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44亿元,同比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338亿元,同比增长30%。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21.726%。亿元,同比增长29.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56.6亿元,同比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8678元,同比增长16%。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9602元,同比增长17%。
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注重项目带动,壮大工业支柱,全力打造县域发展新优势
强化重点项目支撑。完善项目建设协调推进工作机制,狠抓项目建设不动摇。实现达产一批,总投资21亿元的首钢硼铁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一期工程全部竣工达产,年内在扩大现有产能基础上,投资5亿元,建成研发中心并投入使用,新建10万吨硼砂生产线;凤辉实业扩能改造项目,形成20010月底前完成1080立方米高炉建设,万吨硼钢铁生产能力,实现扩产、提级、达标任务;总投资15亿元的尖山沟金矿综合开发项目,继续加大勘察力度,提升黄金、白银、铅锌保有储量,“两矿一厂”项目全面竣工达产,形成1400吨采选和150吨生物氧化提金能力;总投资3亿元的丹东耘垦饲料加工及养殖小区建设项目,年内完成饲料加工厂建设,新建养殖小区50个;总投资2.2亿元的辽宁承业异地建设项目,年内完成一期工程,实现竣工达产;总投资1.1亿元的华旭食品建设项目,年内完成全部投资,实现竣工达产。泓海博宇、烟叶物流等一批续建项目年内均实现达产达效。确保新建一批,总投资2亿元的白云金矿扩能改造项目,4月份正式开工建设;总投资5亿元的辽宁晶牛微晶材料项目,年初开工建设;总投资1亿元的丹鼎实业尾矿粉加工利用项目,年内完成土建工程施工;总投资1.3亿元的山东金岭矿业矿山机械项目,年内完成项目主体工程;总投资1亿元的宝达实业建筑材料生产项目,年内完成厂房及办公楼主体工程建设;总投资1.8亿元的通达轴业半轴加工项目,年内完成一期150万支半轴生产线建设。蒲石河森林公园、鸡冠山景区等一批新建项目年内均实现开工建设。全年新建1000万元以上项目300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120个,上亿元项目55个。争取落地一批,重点促进总投资40亿元的凯隆有机硅加工、总投资12亿元的雨润集团食品加工产业园、总投资5亿元的刘家河蛟羊峪漂流、总投资1亿元的恒丰蔬菜加工等一批在谈项目,力争年内落户凤城。
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加快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集群,不断提升产业集群的集聚力和竞争力,着力打造以汽车配件、锅炉制造、农机加工、矿山设备为主的机械加工制造产业集群,以黄金、白银、铅锌开采深加工为主的有色金属加工产业集群,以煤炭、水泥、耐火材料为主的非金属加工产业集群,以肉鸡、烟草、白酒、罐装食品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进一步壮大核心企业,聚集中小企业,初步实现产业链条延伸配套。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创造更加优良的环境,吸引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产业集群汇集。
扶持规模企业做大。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继续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造能力。全力扶持辽宁首钢硼铁、凤辉实业、凤化集团、通达轴业、辽宁承业、鑫兴炭素等规模企业做大做强。新增规模企业30户,收入超5000万元企业10户,超亿元企业3户。规模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和主营业务收入分别同比增长36.5%、23.5%、36.5%。盘活存量,吸引增量,扎实做好织布厂、化油器厂等企业转制工作。
(二)注重“一地两区”,强化招商引资,全力构筑对外开放新格局
全面打造“一个基地”。着力推进辽东硼铁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基地的硼铁采选工业园、冶金工业园和硼精细化工产业园建设。有效整合硼资源加工企业,扩大硼产业规模。引进资金和先进技术,着力研发含硼新材料、含硼冶金材料、硼精细化工等产品,逐步实现硼产业升级和聚集。年内实现产业基地纳入省级园区,享受沿海经济带重点支持区域政策。完成产业基地规划编制,力争得到国家批准,完成300万吨含硼新材料项目前期工作。
全面打造“两个园区”。进一步优化园区规划布局,从有利于发展的角度,着力把现代产业园区和通远堡经济开发区打造成新的经济增长极。现代产业园区计划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亿元,建设标准厂房20万平方米。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二龙河综合治理、凤凰大道、滨河路、园区内路网、环岛等13项重点工程。继续加大土地整理力度,融资4亿元,整理土地3000亩。争取新增入园企业20户,投产企业20户。重点抓好香元景观大酒店、良玉种业、园区物流、华隆汽车电动助力转向器、华达实业高压开关等项目。凤城现代产业园区力争年内纳入省级开发区,享受沿海经济带重点支持区域政策。通远堡经济开发区力争完成北张家村691亩工业园区起步区建设,达到“六通一平”标准。重点推进总投资8300万元的奥德集团天然气管道铺设项目,力争上半年开栓通气;总投资6000万元的辽丰禽业锦江牧业孵化生产线和饲料加工生产项目,力争达产见效。全力推进总投资5亿元的年产400万吨球团生产线等一批在谈项目,力争早日落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亿林现代城300延长米滨河治理工程和6000平方米广场建设,打造沿河景观、休闲、娱乐带,使通远堡经济开发区真正成为丹东市对外开放的北大门。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强宣传推介,以全国500强企业为重点,再引进一批大企业与我市优势产业对接,力争在引进过百亿项目上实现突破。加大对沿海地区的招商密度,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及台湾等地区开展招商活动。深化“中外百名企业家走进凤城”活动,不断丰富招商引资措施。年内计划引进内资108亿元,同比增长34.8%。鼓励和引导企业走出去,充分利用内外资源,带动实际利用外资和外贸出口不断发展。实际利用外资计划完成1亿美元,同比增长78%。外贸出口计划完成1.05亿美元,同比增长34.2%。
(三)注重现代农业,体现地方特色,全力培育增收富民新产业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粮食总产量稳定在22万吨以上。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向纵深发展,重点抓好“一县一业”示范县建设,做大做强肉鸡、板栗、小浆果、山野菜、食用菌等特色产业。新增标准化种植小区60个、畜禽养殖小区80个,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82%。扶持壮大现有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力争年内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2户。
不断改善农村条件。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和土地开发整理力度,完成重点骨干农建工程50项,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5000亩。全面开展水利普查工作。多方筹措资金,加快修复各类水毁工程。大力开展中小河流治理,完成所有水库的除险加固,开工建设石桥水电站,进一步增强城乡防洪能力。大力推进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农产品安全保护体系建设。继续抓好高速公路两侧和城市面山的绿化,植树造林4万亩。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认真实施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奖补办法,筹措资金2900万元,重点支持农村水毁道路、桥涵、饮水工程、防灾减灾设施等建设。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深化林业配套改革,积极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断扩大农业保险试点范围,加快新网工程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率不低于85%,劳务收入增长20%以上。
(四)注重商贸旅游,突出结构优化,全力推进第三产业新发展
积极发展特色旅游业。完成《凤凰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着手编制《凤城市旅游总体规划》。做好凤凰山景区二期基础设施综合改造和大清凤凰城开发建设前期工作,推进蒲石河、鸡冠山和石城爱河火山岩大峡谷等景区建设,进一步深化温泉旅游和乡村旅游开发。抓好凤凰山、大梨树等景区的联合宣传促销,开发蒲石河枫叶节、奇石峡漂流节等特色节会,全力打造丹东旅游“山水凤城”板块。强化旅游市场监管和行业标准化建设,积极开发特色旅游商品,进一步提升我市旅游形象。年内力争旅游业总收入增长20%以上。
稳步发展房地产业。全年房地产开发面积力争突破100万平方米,其中商品房开发70万平方米,工业地产开发30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实现12亿元,同比增长20%。年内重点抓好河畔明珠、天河湾三期、通远堡亿林现代城、东汤宝达养生郡等开发项目。加快邓铁梅路翰墨三角地、内燃机和针织厂等区域整体开发进度。积极推进城东新区房地产开发建设。着力打造精品工程,建设一批花园小区,使城市面貌发生大的改观。
加快发展商贸物流业。重点推进城北物流二期、烟叶物流二期、辽东农贸大市场等项目建设。加强市场物资储备和供应,强化价格调控,保持物价基本稳定。扩大“家电以旧换新”补贴政策覆盖面。完成总投资3亿元的新凤城宾馆建设。积极拓展服务业新领域,培育新热点,促进消费结构优化升级。
(五)注重城乡统筹,改善人居环境,全力塑造秀美凤城新形象
做好城乡整体规划。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加强城乡规划效能监察,有效保障城乡规划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作用。完成《凤城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凤城市城镇体系规划》报批工作,全面开展小城镇详细控制规划编制工作。进一步拉大城市框架,加快城市“南展”进程,年内完成文体景观长廊项目主体工程建设;正式启动城市“东扩”工程,年内投资2亿元,实施政府西路、滨河路等基础设施工程,逐步推进城东新区建设。
完善城乡基础设施。按照“改造旧城、拓展新区、城乡并举、全面提升”的思路,进一步完善城市供水、供热、供气、亮化、排污等配套设施建设。推进城乡路网建设,完成县级以上公路大修改造64.7公里;绿化各级公路389.8公里;完成农村公路大修改造47.3公里、水毁公路黑色路面修复33.8公里。
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进一步提高城镇化率。出台小城镇建设优惠政策,配套发展小城镇文化教育、商贸居住、医疗卫生等公共设施,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以“完善城镇功能、塑造城镇特色”为主题,不断增强小城镇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小城镇房地产开发建设,全年乡镇商品房开发力争实现40万平方米以上。
加强城市经营管理。盘活土地市场,推进增减挂钩,为城市建设发展提供用地支持。进一步细化责任,对门前“四包”工作进行跟踪监管。对分散的流动摊点实行“退路进厅”,从根本上解决流动占道问题。加大对三轮车、出租车非法营运的管理和整治力度,将严格执法与便民利民服务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推进生态市建设,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
(六)注重财税金融,强化增收节支,全力拓展财力增长新空间
强化税费征管。大力培育新兴财源和后备财源。严格落实税收征管措施,加强对征管关键环节的管理,确保应收尽收、均衡入库,不断提高税收收入比重。全面调动协税护税积极性,进一步巩固和扩大综合治税成果。不断加强矿产品检斤站的建设和管理,力争征收矿产类资源税2亿元。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强化社保、价调等基金征缴,壮大本级财力。
优化支出结构。按照“收支并举、监管并重、内外并行”的要求,建立财政监督新机制,推进“阳光财政”建设。巩固县乡财政管理方式改革成果,加强对财政资金使用情况的跟踪问效。严格控制行政经费预算和一般性支出,节约更多财力加大对“三农”、社会保障、社会事业、公共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深化金融服务。建立银企合作长效机制,改善金融环境。争取交通银行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扶持并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和担保公司。出台金融机构信贷激励政策,推进银团贷款,各项贷款余额力争实现82亿元。提高企业自身的融资能力,积极推进凤化集团、丹玉种业等企业上市。
(七)注重均衡发展,提升民生福祉,全力开创和谐稳定新局面
着力改善民计民生。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完成实名制就业1万人,普惠制就业培训2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着力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完善城乡救助体系,积极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城镇基本养老、医疗和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8.9万人、16.8万人和2.4万人。2011年,将为城乡群众再办15件实事:投资1500万元,为城市低保无房户建设廉租房100套5000平方米;投资3500万元,完成垃圾填埋场建设,年内投入使用;投资400万元,维修市内老旧小区楼房屋顶6万平方米;投资1000万元,对三号排洪明渠和北山排洪明渠进行改造,彻底解决城市排洪问题;投资1600万元,新建一条供水管线,提高城区供水能力;投资500万元,维修水毁校舍和平整操场;筹资500万元,对在校贫困生进行资助;筹资300万元,对全市农村中小学生给予交通补助;投资1500万元,新建、修复农村安全饮水井150眼,解决3万人吃水难问题;完成部分乡镇自来水集中供水工程建设;完成整村推进贫困村7个,完成困难户移民扶贫建房100户;改造农村厕所3000座,进一步改善农村卫生环境;城乡低保对象保障标准在原有基础上提高10%,农村五保提高20%,免除农村低保五保对象丧葬费;新建大堡区域性敬老院,整合白旗区域性敬老院,进一步提高供养水平;对玉米、水稻等种植业保险给予保费补贴,降低生产风险。
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建立全省首家县级科技服务中心,大力发展和扶持高新技术产业。扎实推进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年内建成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食宿楼。新建农村社区21个。落实高龄老年人优待政策。开展第二次地名普查试点工作。关注残疾人事业,无偿扶持部分农村贫困残疾人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完成凤凰山山城整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对城墙主体进行第四期维修。新增有线电视用户2500户,全面启动实施数字电视整体平移。完成60个“农家书屋”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大力推进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新建一所精神疾病诊疗医院。健全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努力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不断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妇幼保健工作,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启动“六五”普法工作,积极推进依法治市。全面建立“大维稳”工作机制,及时化解各类矛盾,从源头上防范和控制群体性事件发生。继续开展严打整治工作,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健全市、镇两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提高保障公共安全能力。切实保护土地及矿产资源,打击盗采矿产资源违法行为。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能力,确保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100%。突出抓好煤矿、非煤矿山、尾矿库、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等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八)注重自身建设,夯实执政之基,全力谋求政府施政新作为
认真履行职责,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完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和决定,支持政协参政议政与民主监督,全力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认真办理群众来信来访,切实维护群众合法利益。
转变政府职能,不断提高公共服务能力。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行政效能,坚决杜绝推诿扯皮现象发生。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始终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
切实改进政风,不断提高廉洁从政能力。坚持从严治政,强化对国有资产管理、政府采购、土地出让、建设工程招投标、项目规划审批等重点领域的制度建设,确保行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做到有贪必反、有腐必惩、有乱必治,以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取信于民。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不平凡的历程和显著成绩使我们备受鼓舞;展望未来,崭新的任务和更高的目标使我们充满激情。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锐意进取,奋发图强,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新凤城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凤城市草原信息8
凤城市草原监理站
我站技术人员完成本草地毒害草调查任务
9月3日,我站接到市站通知,要求我站于本月23日前完成今年的草地毒害草调查工作。我站领导随即召开了动员会,并指派了专人负责该项任务。工作于5日正式展开,15日全部结束。历时12天,圆满完成任务。
此次调查与往年有所不同,以往采用的是永久样地固定样点调查,今年采用的是总体样本随机抽取,保证单元样本数量的调查方式。相比以往,这种调查方式更为科学合理且具有明显的可操作性。
由于我站技术人员有一定的生物统计学素养,所以在工作前期做了充分的准备。首先利用Mapsource和Excel进行了地理分布及生态分类的系统抽样,以选定镇区确权草原面积的80%作为样本总体,并根据各单元样本草原面积的大小及地块数量的多少,随机抽取2至4块地作为调查样本。据统计,此次调查我站共抽取6块草地,调查面积1.98万亩。且调查样本地区代表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实地踏查阶段,我站技术人员设计了调查路线,以由远及近,先难后易为原则先后调查了这些地块。每个地块技术人员至少设立面积为1㎡的样方4个,详细调查了样方内毒害草的种类、密度、覆盖度、生境、坐标以及其他牧草种类,并按照要求认真填写调查表。中期外业工作完成后,后期我站技术人员又做了详细的数据核对及分析,并及时上报了调查结果。
通过此次调查,我站深入掌握了我市草原毒害草的种类、分布及危害程度。为我市今后全面开展清除毒害草工作掌握了第一手材料。
凤城市草原监理站
我站技术人员将以此次工作为契机,针对各镇区毒害草种类及分布特点,为各镇区量身制定除草计划,为我市草地资源的开发利用贡献力量。
技术人员在样方内统计毒害草
技术人员寻找毒害草
凤城市草原监理站
利用GPS定位样点坐标
红旗集体山样地草场
供稿人:凤城市草原监理站
李旭东
2014年9月15日
第三篇:凤城市水利水产局重视老干部工作
凤城市水利水产局重视老干部工作
9月23日,在中国传统的重阳节前夕,市水利水产局组织机关退休老干部前往市土门子水库参观游览。老干部们一路上欢声笑语,抵达水库后参观了近两年的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追忆昔日在水利战线上奋斗的场景,随后乘坐游船游览了整个库区。此次活动旨在让老干部们走出家门,感受时代的变迁,在重阳节来临之际为老干部们送去节日的问候。
近年来,凤城市水利水产局始终将老干部工作挂在心头,落实在行动上,扎实做好老干部工作。局党委确定了由党委书记分管老干部工作,并由办公室副主任做为老干部工作的具体负责人,鼓励老同志敬言献策。同时,从政治、生活等各方面关怀老同志,逐月安排活动,定期召开老干部座谈会,每年开展一次健康检查,每逢重要节日都进行慰问,多次组织参观考察、集体娱乐等活动,真正做到政治上关心,精神上激励,经济上保障,物质上体现,使老干部管理和服务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局退休老干部也为之感动,纷纷表示要在改革、发展、稳定和创先争优活动中发挥余热,共创水利和谐。
老干部参观土门子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
老干部开展建党九十周年红歌颂党活动
第四篇:关于凤城市社区民主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凤城市社区民主建设的调研报告
[摘要]社区不是一个新名词,社区民主建设也不是一个新提法。1949年到1958年,新中国成立之初建立居委会,学者称之为“单位中国”。随后,我国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社会发生巨大变化,“单位制”已经不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城市问题日益严重。因此,我国必须要加强城市管理,充分发挥社区自治的功能,使社区居民在城市管理中担当主要角色,发挥主体作用。
[关键词]社区民主;单位制;行政化
一、凤城市社区民主建设的现状及特点
(一)行政概况
凤城市社区自2000年在爱民社区居委会开始试点以来,迄今为止共组建了34个社区,其中凤凰城办事处17个,凤山办事处4个、青城子镇3个、通远堡镇3个、鸡冠山镇2个、赛马镇2个、爱阳镇2个、弟兄山镇1个。共有社区干部208人,其中机关干部在社区任职3人,军嫂11人。居委会主任兼党组织书记31人,另有3名专职党组织书记。全市共有5个社区党总支、22个党委、7个党支部,社区内的党员4618名。
市内共21个社区,有739个居民组,居民42640户,116376人。其中享受低保的有1798户,申请失业金的有7034人,临时救助的有720人,临时救助金额120628元。
(二)组织概况
2006年5-7月,21个社区进行了首次党组织换届工作。换届后的党组织下设7个党总支,14个党支部。7个总支下设29个二级支部。21个社区总支(支部)共有党员2835人,其中:离退休职工党员1698人,下岗职工党员668人,流动党员264人。外出务工的党员375人。探亲在外长期居住的党员103人。失去联系的党员61人。拒绝参加活动的8人。
(三)开展活动情况
21个社区共组建各种志愿者队伍119个,参与人数达2613人;设立党员责任岗256个;设立党员社区服务站21个,拥有电教设备26台套;藏有各种书籍14355本(册);活动室(站)、社区学校共有义务教员108人;有各种文体队伍48支,参与人数4482人;社区内共有健身点(站)363个,其中露天357个,室内6个,拥有各类健身器材98台(套),常年有万余人次在使用。
1.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2012年3月5日,凤城市成立社区志愿者协会,注册登记社区志愿者4698人,备案登记志愿者队伍159个。他们为凤城市的文明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如:在城市祭祀禁烧活动中每年有3000多人次志愿者参与活动,志愿服务1万多小时,扭转了城市不文明祭祀的陋习。
2.开展卫生保洁活动。各社区卫生保洁队主动担负起社区内环境卫生治理工作,特别是今年上半年,凤城市开展卫生清理活动,社区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清理社区内的垃圾,使社区的环境卫生面貌焕然一新。
3.开展和谐社区创建活动。各社区成立调解委员会,调解家庭矛盾和邻里纠纷。建立警民联合巡逻队21个,对维护社区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各社区还结合实际开展富有特色的教育活动。如聚宝社区开展感动社区“十佳人物”评选活动,宣传人物事迹,感动社区居民。
4.开展扶贫帮困活动。对社区内的贫困人员定期走访,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困难。目前,全市有城市低保户6180户,共计11770人。对符合低保条件的,帮助他们申请;不符合低保条件的,但生活又比较困难的居民,每逢年节对他们实施临时救助。
5.开展社区文体活动。社区组建秧歌队,书画协会,孝老研究会,武术队等社区社会组织,对发展社区文化和城市文明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办公条件及经费来源
办公条件:21个社区共使用办公用房1329.85平方米,其中社区自有产权7处,租用9处,驻社区单位产权社区无偿使用5处。拥有老年活动(健身)和党员活动中心13处。办公经费:凤凰城办事处所属社区500元/年(不含电话费和取暖费、房屋租金),凤山办事处所属社区6000元/年,其中凤凰山社区除外。自2004年开展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包扶社区以来,全市共有21名县级领导干部和125家帮扶单位参与这项工作。
(五)两委工作人员情况
拥有工作人员129人,其中党员89人,两委工作人员中社区在编97人,聘志愿者28人,组织部下派4人。其中35岁以下40人;大学学历14人,大专39人,高中60人。
二、凤城市社区民主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社区民主建设有利于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和政治基础,凤城市政府也充分认识到这点,努力开展社区民主建设,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笔者通过走访凤城市部分社区和居民委员会,考察当前社区建设的现实情况,然后理论联系实际,提出了当前我国城市社区民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行政化倾向严重
社区行政化倾向严重指的是依靠政府来管理社区的日常事务,而不是社区内居民自主的选举、管理、选举、监督。具体表现在:笔者经过多次访谈了解到,在社区选举中,工作人员较大一部分都是由所在的街道办事处提名,然后在由居民在提名中进行投票,实际上是街道享有真正的选举权。此外,某些居民委员会的工作人员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认为自己是行政干部,对待办事的居民态度极差,甚至有时刻意刁难等等。
(二)社区民主参与层次较低
社区是行政机关的派出机构,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而社区事务也是城市居民最为关注的事务之一。然而在现实中,凤城市社区居民的民主参与层次较低,具体表现在:
一、总体参与率不高,二、参与结构不合理,退休人员占较大比例。
三、参与内容有限,而且很大一部分是集中在的文体活动以及健身项目上,缺乏对社区重大问题的参与。
四、参与具有不平等性,一些希望参与社区民主自治的弱势群体,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参与到社区事务的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中来。
(三)社区民主的运行缺乏法制化、规范化
随着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建立,我国的法律越来越健全和完善,我国社区民主也日益规范、制度和法治化,但仍存在阻碍社区民主建设的问题。比如:对于居民的民主参与,我国没有相关的法律予以明确规定。同时,笔者通过走访也了解到,居民对于社区的事务的管理较为关心,但是社区人为的行政色彩重,对于社区日常事务的管理,居民不知道如何参与,也不敢去问,造成社区居民无民主诉求路径。
三、推动凤城市社区民主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要明确社区的工作范围
据相关规定,居委会的职责大体包括:宣传宪法、法律和国家的政策;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居民的民主参与意识;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区的稳定;协助政府做好与居民有关的工作等。但在实践中,由于这些规定过于宏观,如“协助政府做好与居民有关的工作”,街道办事处经常据此将工作交给社区完成。所以,要理顺政府与社区居委会的关系,保证社区居委会的自治群众性组织的性质,必须要根据各社区的实际需要、明确社区居委会的工作范围。
(二)加大社区民主的宣传、教育,提高社区居民的民主素质
社区居民是社区民主建设的动力和根源,居民参与意识和素质的高低决定了社区民主建设的程度。经过走访,笔者发现,有68.5%的居民对社区居委会的自治性质认识不准确或不清楚,正确认识居委会书记、主任选举期限的仅25.7%;居民正确认识自身民主权利的仅占25.9%;这其中还有74.2%的居民不知道怎么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因此,加强居民的民主参与意识,提升居民的民主参与程度是社区民主建设所必需的。
(三)社区本身要科学规划参与内容和参与形式
社区工作本身就是更好地为本社区的居民服务,因此,社区工作必须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多为居民办实事。笔者通过走访发现:目前,凤城市社区居民最为关心的有以下几项:(1)水、电、暖气、城市绿化以及文化娱乐设施等的基础设施建设。(2)城市安全设施建设、夜间出行是否安全等相关的安全问题。(3)申请低保是否公平、社区扶贫款如何发放以及小区道路是否干净、车辆停放情况等社区事务等。因此,科学规划参与内容和参与形式是推动凤城市社区民主建设的必要措施。
(四)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引进高素质人才,提高服务的层次和水平
笔者通过走访发现:凤城市各社区的工作人员多为下岗人员,学历普遍较低,缺乏专业水平,在处理社区日常的工作时难免会出现偏差。因此,提高凤城市社区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势在必行。具体实施办法,凤城市社区可以采取人力资源管理方式来获取高素质的人才来社区工作。具体实施办法如下:(1)对于人才的选拔方式:公开招聘、公平竞争、择优录取。(2)为了留住人才,可以建立合理有效的考核体系和激励政策。(3)为了使社区的管理更加透明化,可以公开社区工作信息;同时,对于社区的资金流动进行审计。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凤城市社区民主建设的发展。
第五篇:3凤城市节约集约用地管理实施细则
凤城市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区)
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2008‟3号)、《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实施意见》(辽政发„2008‟21号)相关要求,为落实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充分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是控制总量、限制增量、盘活存量。
第三条 节约用地是指在满足土地使用基本功能的前提下,通过采用一些技术、经济、政策措施,减少对土地资源的消耗,千方百计不占或少占耕地;集约用地是指在土地资源既定的情况下,通过增加对土地的有效投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发挥有限土地资源的更大功能。
第二章 健全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审批机制 第四条 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调整用地布局。加快工业项目向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功能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的集聚效应。除特殊情况外,原则上停止布局零星工业建设用地。
第五条 充分发挥土地利用计划对用地总量和用地方向的调控作用,增量建设用地指标优先满足中央、省、市重大项目建设,优先满足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等项目建设,优先满足高产出、高效益、产业链高端项目建设。
第六条 城镇用地要优化用地结构,控制生产用地,保障生活用地,提高生态用地比例,合理配置行政、商服、居住、教育、文化、体育等设施用地,充分发挥社会资源集聚和共享效应。优化工矿用地结构,改变布局分散、粗放低效利用现状。
第七条 加强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在建设项目规划编制、审批及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和前期方案审查阶段,严格执行国家《限制用地项目目录》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并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作为重点审查内容。没有国土资源部门的预审意见或预审未通过的建设项目,投资主管部门不得批准、核准或备案。
第八条 在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我市工业项目用地控制指标。对投资总额达不到()万元、用地规模()亩以下的工业项目,原则上不再单独供地,鼓励其通过租赁标准厂房等方式获得生产经营场所。
第九条 除安全、消防等有特殊规定或行业生产有特殊要求的项目外,一般应建造3层及以上多层厂房。
第十条 对容积率、绿地率、企业内部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比例等指标不符合控制要求的项目,发改、经委、规划、国土资源等部门不得办理项目立项、规划审批、用地审批等手续,并严格核减用地面积或不予供地。对占有多处土地的同一企业,其部分土地尚未落实项目投资建设的、项目已建成或在建但投资强度低于规定标准的,不予提供新的项目用地。
第十一条 工业用地的出让价格不得低于国家和省规定的最低标准,严格按照《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标准的通知》(辽政办发„2010‟2号)通知要求执行,不得以土地取得来源不同、土地开发程度不同等各种理由对规定的最低价格标准进行减价修正。第十二条 用地面积在20亩以下的工业项目一般不得分期建设。对用地规模较大的建设项目,在整体统一规划的基础上,可分期供地、分期建设,并在编制项目计划、规划时预留一定的发展用地,待首期用地按规定建设竣工并通过评价考核后,方可申请预留发展用地的土地供应;预留发展用地的预留时间根据项目情况,原则上不超过一年半,超出时间的另行处置。未经有批准权限政府批准可分期建设的工业项目,规划、建设部门不得分期发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国土资源部门不得办理土地分割登记。
第十三条 根据国土资源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进一步完善我市工业项目用地《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补充条款:
1.工业项目动工和竣工期限。工业项目动工期限一般为《出让合同》签订之日起6个月,竣工期限一般为《出让合同》签订之日起两年。因城市、镇规划调整等政府原因无法按期动工的项目,土地使用权受让人提出延建申请并经国土资源部门批准的,项目竣工日期可按同意延建的时间相应顺延。受让人超过合同约定的日期未按期动工或未按期竣工的,每延迟1日,按不低于土地出让金总额的0.5‰缴纳违约金。
2.项目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投资总额、单位用地面积投资强度等任何一项指标未达到《出让合同》及其附件约定标准的,可按实际差额部分占约定标准的比例,要求受让人支付相当于同比例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违约金。固定资产投资额以项目竣工决算审计报告提供的数据为准。上述多项指标违约的,所应缴纳的违约金应累加计算,违约金不超过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50%。
3.工业项目的绿地率以及企业内部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例等任何一项指标超过《出让合同》及其补充条款约定标准的,受让人应当向出让人支付相当于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总额0.5‰以上的违约金,并自行拆除相应的绿化和建筑设施。
第十四条 严格控制工业用地改变土地用途。新建工业项目在未完全履行《出让合同》及其补充条款的约定完成项目竣工并通过考核前,不得变更用地性质;对城市规划已明确调整为经营性用地的,应终止项目,土地由土地储备机构收储,以招拍挂方式重新出让。未经批准擅自改变规划审批用途的,一律由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和国土资源部门依法严肃查处。
第十五条 禁止别墅类项目供地,优先安排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和90平方米以下的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设用地。
第十六条 集镇、村庄积极推行村民公寓式住房建设,禁止在村庄、集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外单独选址占用耕地建设住宅。
第十七条 合理确定出让土地单宗地规模,经营性用地原则上每宗不得超过()亩,防止开发商大面积“囤地”。房地产开发用地每宗地的开发建设时间不得超过三年,容积率不得低于2.0,并将住房建设套数和建设套型等规划设计条件写入土地出让合同。
第三章 建立健全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激励机制 第十八条 鼓励建设项目拓展地下空间。在保障人防、城市公共安全设施建设和消防要求的同时,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安排市政配套设施,鼓励项目建设单位对地下空间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工业项目开发建设地下空间作为地上建筑配套或附属设施的,建设用地单位可申请办理地下空间的土地使用权登记。第十九条 鼓励存量工业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在符合规划、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企业在现有厂区内翻建、扩建厂房免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容积率的不再增收土地价款。
第二十条 按照产业集聚、用地集约、资源共享、提高效益的原则,大力引导和推广多层标准厂房建设及使用。对申请使用新增建设用地自建多层标准厂房的工业项目,优先安排用地指标;疏堵结合,积极引导不符合单独用地条件的纺织、服装、轻工、食品、电子、医药、生物等建设项目使用标准厂房;工业标准厂房有新企业落户或上新项目的,允许整体或分层转让、出租。
第二十一条 建立以亩均投资强度、产出密度、税收密度、就业人口密度等为主要指标的工业企业亩产效益评价机制。评价考核较优秀的企业,在申请新项目、扩大投资生产用地规模、享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上享有优先权。同时从土地纯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奖励资金,奖励评选排名靠前的企业,具体办法由市国土资源局会同市经委、市财政局、市统计局等部门制订,报市政府审定后实施。
第四章 建立健全节约集约用地的监管机制 第二十二条 各县(市)区已按批次用地批准农用地转用、征收的建设用地,前两个及当年批次用地的土地供应率未分别达到90%、80%、50%一项指标的,暂停办理其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报批手续,并相应扣减其下一新增建设用地指标。
第二十三条 建立健全项目用地开发利用全过程跟踪检查制度。新开工建设项目用地实行“挂牌施工”,严肃查处少批多用、擅自改变土地用途、闲置浪费土地等违法违规用地行为。
第二十四条 建立完善项目竣工复核验收制度。1.自本公告施行之日起,全市新建项目全面实施以用地出让合同履约情况为主要内容的竣工复核验收制度,由国土资源部门牵头,会同发改、经贸、建设、规划、环保、消防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联合组织复核验收。
2.经建设项目用地竣工复核验收后,各相关部门在《建设项目用地复核验收意见书》上签署意见。验收合格的,方可办理变更土地登记和房产登记等手续;验收不合格的,出具限期整改等处理意见,在规定期限内仍未达到整改要求的,按土地出让合同和有关约定追究违约责任。
第二十五条 将节约集约用地纳入对乡(镇、区)党委、政府领导班子评价体系,严格检查考核,具体考核办法按《凤城市乡镇(区)创建国土资源节约集约考核办法(试行)》(?????)执行。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六条 本实施细则由凤城市人民政府负责解释。第二十七条 本实施细则自 年 月 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