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枳沟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各项规章制度
西枳沟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各项制度
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制度
1、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城区党工委、办事处的领导下,负责本单位的调解工作。
2、调解工作坚持:“防激化、创三无、争先进”为主要目标,积极维护社会稳定。
3、经常向职工进行法制宣传教育使职工自觉学法、懂法、用法、不违法。
4、调查了解并及时掌握每个家庭及其它不安全因素,做到经常分析、研究、及时进行教育,及时化解,使一般纠纷不出单位,重大纠纷及时报告。
5、建立调解登记薄,做到调解有登记,件件有着落,使调解工作逐渐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6、调解委员会要经常组织调解人员进行学习有关党的方针、政策、熟悉调解工作。
7、调解人员要经常深入群众,工作要扎实,方法要灵活,头脑要清醒,政策要明确。人民解委员会主要职责
1、坚持“调防结合,以防为主”的方针,不断加强民事调解组织建设网络化。
2、及时发现,依法调解,妥善处理和疏导矛盾纠纷,减少诉讼,防止矛盾激化,避免民转刑案件和非正常死亡的发生。
3、通过民间纠纷调解工作,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教育居民遵纪法,尊重社会公德,努力减少民间纠纷的发生。
4、搞好矛盾纠纷信息工作,及时将辖区内民间纠纷的发生、发展和调处情况及建议,向和上级主管部门汇报 矛盾纠纷排查制度
1、各矛盾纠纷调处机构要认真做好排查工作,及时排查处理各类不安定因素;
2、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实行定期排查与不定期排查相结合的方式,每月的8号、18号、28号对辖区矛盾纠纷进行集中排查,并作好登记上报工作;
3、各基层社区定期排查与不定期排查的结果,每月7号、17号、27号报城区办事处调处中心;
4、各排查单位将排查的不安定因素认真汇总,及时调处,按时上报,重大情况随时上报。
矛盾纠纷登记制度
1、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双方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所在单位、家庭住址等。
2、发生纠纷的情况。包括发生纠纷的时间、地点、原因、后果以及双方当事人争执的焦点和要求等。
3、纠纷的调解过程。包括调解纠纷的时间、地点、方式、次数、主持调解人员和参加调解人员的姓名,调解人员在调解过程中做了哪些工作,收集了哪些证据,以及调解人早对纠纷的看法和处理意见等。
4、调解结果。调解结果包括调解成立和不成立两种情况。不论哪种情况,均应进行记载。调解成立的,主要记明双方当事人达成协议的内容,并由双方当事人和调解人员签名或者盖章。调解不成立的,也应该记载不成立的主要原因。
5、对不属于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的纠纷或调解不成功的纠纷应注明移交的有关部门和移交的承办人。
矛盾纠纷交办制度
1、县城区办事处调处中心对受理的各类矛盾纠纷进行认真梳理分类,分流交办;
2、对应分流交办的矛盾纠纷,由调处中心填写交办单,当事人持交办单到指定单位处理;
3、对于重大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在分流交办的基础上做好协调协助,共同处理。督查、督办制度
1、调处中心对应归口办理的矛盾纠纷实行转办、交办制度,由对口单位负责办理;
2、调处中心对分流案件的调处情况随时进行督查督办;
3、通过督查督办,确保矛盾纠纷按照规定程序和时限得到依法、及时处理 共同调解制度
为使发生在我辖区及附近单位的民间纠纷得到及时、妥善正确的调处,结合单位实际,现制定本制度。
1、不论为主持调解还是协助调解,均应本着对当事人负责,对群众负责的精神,认真对待。
2、积极与有关各方保持联系,进行调查研究,收集纠纷的事实材料;主动采取措施,防止纠纷激化;对当事人进行说服教育,促使当事人达成协议;敦促当事人履行调解协议。
矛盾纠纷调处回访制度
矛盾纠纷调处回访制度是指人民调解委员会为了巩固调解成果,防止纠纷反复,而对纠纷调解已达成者所进行的检查访问制度。
1、人民调解委员会对于纠纷调解已达成者或未造成者一律要执行回访制度。特别是对重大疑难纠纷,调解员要定期进行回访。
2、人民调解委员会在纠纷回访过程中,要注意发现、纠正调解工作中的错误,改进工作,听取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以巩固调解的成果。
3、回访的对象主要是当事人和知情人,听取他们的意见。同时,要注意收集群众的反映,以便全面了解情况。
4、人民调解委员会在进行回访时,要了解当事人的思想动态,继续进行法制宣传与道德教育等思想工作,督促双方履行协议。
5、对未能达成调解协议并结束调解后,人民调解委员会应主动上门回访纠纷当事人,了解矛盾纠纷解决与否及发展动态,劝告当事人冷静、理智、正确对待,依法办事,不可感情用事,扩大纠纷事态,以防止纠纷扩大激化或转化。
6、人民调解委员会对每次回访必须有详细的回访纪录并存档。
调解工作总结评比制度
1、人民调解工作实行一年两总结制度,半年初步总结,一年全面总结;
2、总结内容是:半年或一年来开展调解工作的基本情况与估介,调解、预防纠纷的成功经验和典型案例,工作中的教训、失误及其原因,以及今年工作的安排;
3、参加人员为办事处调解委员会及各基层调解委员会成员;
4、总结的目的是发扬成绩,找出差距,克服缺点,改进工 作。
第二篇:西枳沟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总结
西枳沟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总结
2010年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平安社区、文明社区和和谐社区建设中充分发挥了作用。全年共调处了各类社会矛盾纠纷28起,其中,一般性矛盾纠纷27起,调处率100%,调处成功率100%,解决疑难复杂矛盾、制止群体性矛盾1起。现将人民调解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抓调解员培训,提高人民调解员基本素质和业务技能。调委会人员采用例会培训外,还进行县、镇集中培训,培训的方式有以会代训,以授课、例会、庭审观摩、典型案例分析,巡回审判、经验交流、台帐资料的评比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培训模式,提高人民调解员的基本素质和业务技能。今年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了各种形式的培训8次,确保了调解员的素质的提高。
二、抓规范化建设,提升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形象和工作技能。
为切实发挥人民调解委员会“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在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业务建设和队伍建设方面,做到了人民调解委员会“四规范”(组织、制度、业务、经费)和“六统一”(标牌、徽章、制度、文书、程序、统计)的目标要求。从而提升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形象。继续推进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
化建设。今年在去年全面达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规范化的格次。
四、围绕重点项目,确保社会矛盾纠纷的化解。
紧紧围绕镇开展的“三项活动”,认真做好各调委会管辖区域内矛盾分析工作,有针对性对本区域调处工作进行布置,镇坚持每月一次例会交流,分析矛盾和不稳定因素,制定化解预案,并结合工作实际,明确调处工作重点,积极化解群体性纠纷,积极化解群体性纠纷和疑难复杂矛盾1起,维护社会稳定。
五、完善运行机制,整合资源形成化解矛的合力。
落实矛盾纠纷定期排查制度和 大社情报告制度,增强纠纷预警能力,在原有的队伍基础上组新建巡防员队伍,加强纠纷受理规程的建设,促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如公调、诉调、劳调调处纠纷8起,增强调解整体效能,建立健全教育培训和考核奖惩制度,加强工作督导和检查考核,保证人民调解机制高效、规范运行。
第三篇: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各项制度
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各项制度
社区调解委员会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
(一)了解社区内矛盾纠纷的情况,做到及时有效地化解各类矛盾
(二)以防止矛盾激化为工作重点,使民间纠纷调处率、调成率、防止激化率分别达到100%、96%以上和100%。刑满释教人员帮教率、安置率、改好率达100%。
(三)针对矛盾的发生、发展规律、特点,开展预防工作,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并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居民自觉遵法守法意识。
(四)要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说服教育等多种手段化解矛盾
(五)要在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司法所领导下,主动与各部门结合起来,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共同化解新形势下的矛盾纠纷,确保一方社区稳定。
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岗位责任制度
(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方针、贯彻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服从党的领导,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
(二)坚持为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和国长治久安服务,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服务,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服务,为方便人民群众和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服务的业务指导思想。
(三)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恪守职责,秉公执法。
(四)恪守职业道德,对当事人要热情接待,竭诚服务,不得压制,侮辱和刁难当事人,不得做有损当事人和顾问单位合法权益的事情。
(五)工作认真负责,讲求质量和效率,注重社会效益。
(六)廉洁服务,克己奉公,自觉抵制不正之风。
(七)保守国家机密,不得泄露案情和当事人的隐私。
(八)工作规章和纪律要公开,办事制度和程序要公开,收费项目和标准要公开,自觉接受当事人的社会监督。
(九)努力学习文化和专业知识,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服务质量。
(十)自学接受司法机关业务主管部门和街道办事处的管理和监督。
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业务学习制度
(一)定期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二)了解掌握与调解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特别是民事、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如《婚姻法》、《继承法》、《合同法》、《民事诉讼法》等。
(三)开展调解工作的各项法规,工作方法及经验介绍。
(四)要理论联系实际,把业务学习与具体工作联系起来,把业务学习与讨论分析疑难案例结合起来。以便更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社会人民调解委员会会议制度
(一)定期召开调解委员会会议,内容以学习调解工作的下政为主。
(二)对突发的难以解决的矛盾纠纷要召开调解委员会紧急会议,研究解决。
(三)会议参加人员为调解委员会成员及各居民组长的部分党员。
(四)对会议的内容及相关事宜要有明确的记录。
(五)对立考勤制度,确保参加人数,保证会议质量。
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纠纷登记制度
(一)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双方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所在单位、家庭住址等。
(二)发生纠纷的情况。包括发生纠纷的时间、地点、原因、后果以及双方当事人争执的焦点和要求等。
(三)纠纷的调解过程。包括调解纠纷的时间、地点、方式、次数、主持调解人员和参加调解人员的姓名、调解人员在调解过程中做了哪些工作,收集了哪些证据,以及调解人员对纠纷的扑救地和处理意见。
(四)调解结果,均应进行记载。调解成立的主要记明双方当事人达成协议的内容,并由双方当事人和调解人员签名或者盖章。调解不成立的,也应该记载不成立的原因。
(五)对不属于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的纠纷或调解不成功的纠纷应注明移交有关部门和移交的承办人。
社区调解委员会统计报表制度
(一)统计表应格式一致,干净整洁。
(二)统计数据保证真实可靠,不得瞒报虚报。
(三)每月一次统计报表,要认真准确无误及时上报给司法所报数据。
(四)对上报数据各存档以便查阅。
7、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请示汇报制度
(一)人民调解委员会对纠纷意分歧较大时,应及时向街道司法所报告。
(二)人民调解委员会对法律政策的运用把握不准时,应及时向街道司法所请示。
(三)人民调解委员对调解纠纷的成功与否详细记录,并向司法所及时汇报,以便进行调解。
社区矛盾纠纷信息的传递与反馈制度
无矛盾纠纷信息的传递与反馈制度是指通过各种渠道将矛盾纠纷的征兆或消息传送到人民调解组织,人民调解组织对矛盾纠纷信息分析的研究,加工处理后,将具体的调解意见送回矛盾纠纷发生地或传递到有关部门,为科学地预测、预防、疏导、调解矛盾纠纷提供依据的活动。
具体内容如下:
(一)建立信息传递与反馈组织,人民调解委员会要经常召开调解小组和信息员工作会议,收集信息。
(二)组织信息的传递。
(三)做那信息的加工处理。
(四)及时进行信息反馈。
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排查制度
(一)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坚持每月对社会矛盾、纠纷及重点人、重点户进行一次排查。
(二)对矛盾纠纷进行登记,防止遗漏。
(三)矛盾记录详细后,进行分类,做到系统细致。
(四)对排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以便更好的进行调解工作。
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回访制度
(一)全面掌握纠纷当事人的情况,调解一件、回访一件,落实调解成果。
(二)定期对当事人进行走访,了解当事人的思想情况。
(三)对纠纷知情人进行询问,了解当事人的真实情况。
(四)走访当事人所在单位,收集群众反映意见,全面了解情况。
(五)对走访当事人的情况进行记录,以便参考。
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纠纷讨论和共同调解制度
(一)人民调解委员会对纠纷的处理要进行集体研究,人民群众之间的纠纷较为复杂,关系到当事人的本身利益,因此,要慎重对待。
(二)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克服调解员个人思想上的主观片面性,避免工作失误。
(三)对纠纷处理,社区全体同志,集体研究,本着对当事人及人民群众负责的精神,正确处理。
(四)对跨地区、跨单位矛盾进行调解,根据有利于纠纷调解的原则,依照一定程序认真调解。
社区居民公约
(一)广大居民要遵守居民制度公约,自觉的做到我市文明公民的各项规定要求,争做我市安全文明好市民。
(二)文明居住、尊老爱幼、邻里团结、互谅互让、互帮互助。
(三)保持楼道畅通,不准堆放物品。
(四)不准从窗口向外投掷废物或垃圾。
(五)加强安全防范,防火防盗。
(六)车辆摆放整齐,不准乱放,一律停放在车场。
(七)按期交纳存车费,卫生费等费用。响应社区居委会的号召。
(八)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对违反规定制度者应自觉遵守罚款处理。
三、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方针及相关规定
1、当前人民调解的工作方针
当前人民调解的工作方针是:“调防结合、以防为主、多种手段、协同作战。”具体含义如下:
(一)人民调解委员会要及时效地调解各类矛盾纠纷。
(二)防止矛盾纠纷激化,以防止矛盾纠纷激化为人民调解工作的重点。
(三)要针对矛盾纠纷的发生,发展规律、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纠纷预防,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
(四)要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政策、说服教育等多种手段化解矛盾纠纷。
(五)要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主动与各有关部门结合起来,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共同化解新形势下的矛盾纠纷。
2、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任务
(一)调解民间纠纷,并通过调解宣传法律、法规、和政策。
(二)教育公民遵纪守法,尊重社会公德。
(三)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当向社区居民委员会反映民间纠纷和调解工作情况。
(四)指导调解小组的调解工作。
3、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工作原则
(一)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进行调解。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没有明确规定的,依据社会公德进行调解。
(二)在双方当事人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调解。
(三)尊重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不得因未经调解或者调解不成而阻止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
4、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工作纪律
(一)不得徇私舞弊;
(二)不得对当事人压制、打击报复;
(三)不得侮辱、处罚当事人;
(四)不得泄露当事人的隐私;
(五)不得吃请受礼,以维护调解人员的崇高荣誉。
5、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程序
(一)登记受理:对社区高委会上报、当事人申请、上级领导指示等有关矛盾纠纷及时登记受理,并指定专人承办,并同时告知当事人注意事项。
(二)事实调查,对当事人矛盾纠纷的基本事袄要做必要的调查了解并认真笔录,对当事人难以举证的环节,调解人员要做深入细致的调查。
(三)调查取证:一要查明纠纷真相,二要分清是非责任,要深入群众调查研究,询问当事人和见证人。
(四)分别找当事人谈话做工作:
①要把自己放在与当事人平行的位置上。
②要以诚恳和和蔼的态度,倾听双方当事人的意见。
③要向双方当事人耐心宣传法律政策,启发他们提高认识。
④说服教育和疏导工作要有针对性。
(五)制作调解协议书:调解协议书的主要内容包括:
调解时间、地点、人民调解员姓名、主要调解参与人姓名及身份等基本情况、纠纷双方当事人姓名及身份等基本情况、纠纷事袄与争议焦点、调解理由、达成的具体协议事项、纠纷、双方当事人签名或盖章、参与人签名或盖章、人民调解员签名或盖章。
(六)进行回访:为减少矛盾纠纷反复,巩固调处成果,调解人员对调处完毕的矛盾纠纷要及时进行回访,并制作回访记录中。
6、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的权限范围
(一)人身权利纠纷,主要包括因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以及名誉,荣誉一般轻微侵权行为引起的纠纷。
(二)婚姻纠纷与家庭纠纷婚姻纠纷主要包括因恋爱解除婚约、夫妻不和、离婚带产、寡妇改嫁带产、借婚姻关系索要财物等引起的纠纷。
(三)家庭包括婆媳、妯娌、兄弟姐妹、夫妻之间因分家产、赡养、扶养、抚育和家务引起的纠纷及下岗职工因生活困难而引发的纠纷。
(四)财产纠纷,主要包括债务、房屋、宅基、继承等方面的纠纷。
(五)邻里纠纷,主要包括因相邻土地通行关系、用水、排水关系、公共场地使用关系、环境保护关系、防险关系、通风关系、采光关系、种植关系等矛盾引起的纠纷。
(六)生产经营性纠纷,主要包括因种植、养植、工副、买志等生产经营方面引起的纠纷。
(七)损害赔偿纠纷,主要指一般打架殴斗,轻微伤害等引起的民事赔偿纠纷。
(八)行政纠纷,指市政建设,危旧房改造中因拆迁安置、施工、噪音引发的矛盾纠纷。
7、不属于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的纠纷
(一)法律有明文规定由有关部门管辖或处理的。
(二)已构成犯罪的刑事,或构成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
(三)人民法院已经受理或正在审判的。
(四)已经申请基层人民政府处理或处理完毕的。
(五)一方当事人不同意调解的。
(六)因抢占强住房屋管理部门管理的公房,以及公房的租赁分户引起的纠纷。因上述原因导致斗殴,伤害及损害赔偿的纠纷,应以房屋管理部门为主,会同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调解不成由房屋管理部门做出书面核定,由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
(七)在集贸市场因摆摊设点,强买强卖等引起斗殴,伤害及损害赔偿的纠纷。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当地派出所调处。但在个体协会中已成立调解委员会或由工商、人民调解委员会共同组织联合调解委员会的亦可调解此类纠纷。
(八)涉及违章建筑引起的民事纠纷,由规划、城建、房地、公安部门按各自分工范围负责处理,都不属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职权范围。但在城外埠因搭建房舍而引起的相邻关系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应配合房管部门调解。
8、怎样做好调解工作
人民调解干部要做好调解工作应该做到:
(一)坚持十六字方针:“依靠群众、调查研究、着重调解、就地解决”。
(二)做到四到位:“关心群众感情到位,调解处理问题亲自到位,约定谈话时间准时到位,紧急危险时刻马上到位。”
(三)具有四不怕精神:“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烦、不怕危险。”
(四)实行“三包”制度,调解委员会干部包片,党员包楼,居民组长包户。
(五)建立调解信息网:一个楼栋一个调解小组,一个楼门一个信息调解员。
(六)实行“三勤”制度
嘴勤:勤打听,询问四邻,及时发现纠纷苗头。
勤汇报:发现问题及时沟通汇报。
(七)“三抓”制度:抓早预防为主,抓及时调解,抓好处理得当不使势态扩大。
(八)要思想上重高,要充分认识到做好调解是贯彻人民调解工作方针的首要环节,是进一步搞好预防的前提和基础。
(九)要掌握调解技巧,针对不同当事人的不同特点,采取灵活的调解方式和调解方法,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十)工作上努力,人民调解工作是一项艰苦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这就要求调解人员不仅要为人公正,具有一定的法律专业知识和政策水平,更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这样才能在调解工作中,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打击报复、不计较个人得失,才能做好调解工作。
9、怎样才能把预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上
(一)认识预防的重要性。人民调解工作的调与防,是辩证的统一,但就二者关系来说,预防是第一位,防重于调,防的工作做好了,调的工作就可以免除,至少可以减轻和缓解。
(二)认识纠纷的突发性。客观事物是复杂的,有些纠纷的发生和发展是突然发生的,如不及时预防,则会迅速恶化。所以,要认识纠纷的空发性,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果断措施,加强对突发纠纷的预防。
(三)认识预防的长期性。预防纠纷的民生和激化,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所以,必须充分认识预防的艰巨性,深入调研,措施得力,才能做好各项预防工作。
(四)认识预防的长期性。民间纠纷是会反复的,受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会使已经解决或者缓和的纠纷又重新出现甚至趋向紧张。因此,预防工作是长期的,必须充分估计到,坚持不懈。实践证明,调解工用不可能一劳永逸,绝不能轻视预防的长期性,要树立反复抓,抓反复的长期调解思想。
四、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的管辖、民事纠纷的内容及其特点
1、人民调解委员会的管辖如何确定
(一)纠纷当事人双方户口在同一调解委员会辖区内的由该调解委员管辖。
(二)当呈人双方户口不在同一个辖区,发生了纠纷。由纠纷发生地调解委员会主动联合另一方调解委员会调解。
(三)当事人户口所在地与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居住地调解委员会管辖。
(四)厂矿企业内部职工因婚姻、家庭和财产权益等发生纠纷,由企业内部调解委员会调解。
2、一般民事纠纷指那几种
(一)人身方面的竞争。
(二)生产经营方面的纠纷。
(三)民事侵权纠纷。
(四)财产方面的纠纷。
3、婚姻纠纷的内容包括哪些
(一)恋爱婚姻的纠纷。
(二)离婚纠纷。
(三)因离婚而引起的子女抚育和财产侵害的纠纷。
4、家庭纠纷的内容包括哪些
(一)家庭内部纠纷。
(二)父母家庭与女子家庭之间的纠纷。在家庭成员间,婆媳关系、翁婿关系、妯娌和姑嫂关系处理不当引起的纠纷。
5、继承方面的纠纷其特点
主要包括有无继承权、继承份额多少、遗嘱和遗赠是否有效、遗产内容、继承开始时间、地点、遗产侵害等方面的各类纠纷。
6、赡养、扶养、抚育方面的纠纷其特点
赡养是子女对父母生活所负的责任。
扶养是夫妻之间互相在生活上的帮助。
抚育是父母对子女生活、教育所负的责任。
如果受剥削阶段利已主义的影响,少数人不愿尽赡养、扶养、抚育的义务,致使发生纠纷,在个别情况下是被赡养、扶养、抚育(通过法定代表人)提出的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从而导致纠纷。
第四篇:西枳沟社区民主建设与管理工作总结
西枳沟社区民主建设与管理工作总结
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坚强领导下,社区党委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社区民主建设与管理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老百姓安居乐业,社会治安状况良好。
一是强化管理。建立干部绩效考核制度,将干部的德、能、勤、绩、廉与奖惩挂钩;制定了《关于社区干部个人重大问题报告的规定》,规范社区干部管理;建立每周一次的支部书记例会制度,通过例会对支部书记进行政策理论培训和工作交流。
二是完善监督。制定了党员干部十坚持、六不准,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到社区层面;认真开展专项治理,促使干部廉洁自律;严格“三机”通讯费限额报销制度;对社区干部工作状态经常进行明察暗访,提高了干部的执行力,基层干部工作作风明显好转,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
三是整体推进“三务”公开,确保群众“三权”落实,以规范党务公开、居务公开、财务公开为主要内容,推进社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透明化。一是规范党务、居务、财务公开的内容、程序、形式、时间等,提高公开的质量与效果。二是建立了党务、居务、财务公开目标管理制度,将“三务”公开纳入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进行统一安排、统一检查、统一考核;三是成立了会计核算中心,对村组财务进行统一规范管理,村组财务公开的可信度明显加强。通过“三公开”,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进一步取信群众,消除了干群隔阂,架起了一座干群之间的“连心桥”,使干群关系明显改善。
四是健全社会评价机制,获取社会认同。一是把群众公认作为干部绩效考核的主要依据。不断完善和优化干部绩效评价机制。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文件精神,按照有关要求,社区党委从2010年开始,对社区两委班子及成员进行一年一度的考核,考核包括日常考核和考核。通过社区干部述职,让各社区的全体共产党员、居民小组长、居民代表、居务公开监督小组成员、民主理财小组成员及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区单位代表等基本了解了社区两委班子和干部一年来开展工作的主要情况;通过民主测评,比较直观地反映了社区干部在群众心目中公信力的强弱度。党工委将社区干部测评结果作为评优的主要依据,对测评结果为“一般”和“差”的社区党支部、居委会班子,取消评优资格。经过民主测评,社区两委班子及成员群众满意度达90以上,普遍得到群众支持、认同。
五是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监督作用。社区党委定期向辖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通报工作情况;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重点工程进行视察每年达4次以上,认真听取他们对社区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建立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接待日,认真听取广大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办理人大议案、政协提案,办结率达到100。
六是认真办理群众来信来访。建立了领导干部接待日,街道党工委班子成员每周二轮流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实行领导干部包案制度,重大突出问题成立专门调查组,调查结果及时回复上访群众;建立街道、社区信访工作网络,实行小组、社区、街道逐级上访制度;建立了社区信访接待室,设臵了专兼职信访干部,及时接待群众,了解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化解矛盾。
七、取得的成果
1、干部队伍精神振奋
以前干部队伍存在自由懒散、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现象,群众的信任度低,社区的工作开展困难。
现在干部队伍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精神振奋,干劲十足,责任心、事业心增强,为了社区发展和保证重点工作的顺利推进,许多干部加班加点全身心地扑在工作上,一些同志更是带病坚持工作。群众对干部的评价是“现在干部比以前实在多了,反映的问题基本上都能及时得到解决”。我们干部的思想、观念、精神都在发生变化,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2、群众积极参与社区建设
以前群众对参与社区事务管理表现出漠不关心,习惯于被动接受“自上而下”的管理,社区自治功能得不到有效发挥。
现在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得到充分保障,群众主动要求参与社区建设和社区事务管理的积极性不断高涨。
3、党群、干群关系密切、融洽
以前群众对干部不信任,干群关系比较紧张,基层工作难搞,基层干部难当,甚至不少社区没有人愿意当干部。
现在推行党务、居务、财务公开,增强了工作的透明度,消除了干部与群众的隔阂,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融洽。
4、社会和谐稳定
由于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工作扎实有效,群众理解、支持力度明显上升,信访量明显下降,社会和谐稳定。2010年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39件,2010年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19件,同比下降13%。连续三年未发生一起集体上访事件。
四、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打算
目前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或困难:
一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发展不平衡。表现在:有的社区对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不完全到位,重视还不够,措施不得力。
二是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表现在:不能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关系,甚至把民主与法制完全割裂开,片面强调民主而忽视法制,存在只要民主,不要法制和集中的错误意识。
三是群众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自治观念还有些薄弱。表现在:群众的民主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不强,在参与社区事务决策方面表现得不够积极主动,有部分群众仍然习惯于被动接受“自上而下的”管理,导致社区自治功能得不到有效发挥。
针对以上问题,今后我们社区党委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一是进一步加强领导,把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工作纳入党工委、办事处的今后重要工作抓紧抓实。把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纳入目标管理,同经济、社会、文化建设同步推进,为构建和谐西枳沟社区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二是加强党委班子自身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委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进一步完善社区党委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居民自治机制,把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切实依法办事有机统一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民主实践之中,领导和支持群众依法参与社区事务的管理,监督居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落实,及时听取群众的意见,群策群力,共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胆探索新形势下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新路子。树立“以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辖区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协调发展”的理念,重点抓好街道层面和社区层面及居民小组的有关工作。
第五篇:人民调解委员会规章制度
人民调解委员会规章制度
一、人民调解委员会承诺制度
1、依法解决纠纷;做到公乎、公正、合理。
2、实行一站式到终点办事程序,小纠纷当日调结,一般纠纷3-5天调结,重点纠纷5-10天调结,最长不得超过20天。属民转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
3、对调处的纠纷实行回访制度;对重点纠纷实行专人包办,重点回访。
4、实行过错追究制。因调解出现的过错绘当事人和家庭造成损失的、视情节给予批评教育、经济处分;情节严重的并依法追究有关责任。
5、不徇私枉法,不弄虚作假,适用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决议和备种调解渠造,准确适当地调解。对调处的各类纠纷要经得起考验。
二、监督制度
1、乡镇调解委员会实行乡镇人大代表监督制,对调解人员行为准则、作风纪律、道德规范、法律依据、调处结果实行全程监督。
2、实行定期汇报制。对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要认真加以研究和采纳,并建立汇报制度。
3、乡镇调解委员会工作人员在调解过程中出现明显失误,要接受捡查,视改过表现再决定是否继续上岗。
三、主持人规则
1、调解主持人要熟练掌握工作要领,熟练掌握调解过程中的技巧,使调解工作顺利的按照预想的目的展开。
2、调解主持人要熟练掌握和运用依法调解的方法。在通知双方当事人之前,要熟悉情况,深入调查研究,亲临现场,到纠纷发生地进行考察,掌握事实真象,明察秋毫,取证记录,及时收取物证、书证,有利于在调解过程中及时说服、劝导、教育过错或过失2 一方当事人以及应所负的责任。
3、调解主持人在调解前要宣布调解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应当遵守的纪律和要求,防止调解中出现意外情况。当调解成功,所达成的协议要签字盖章,以示负责。
4、调解主持人要廉洁公正、主持公道;要以理服人、以法育人,不徇私情,大公无私。
四、当事人规则
1、当事人作为被调解的对象,应当做到自觉接受调解主持人的开导、引导和批评,应当接受国家法律的约束,自觉遵守调解纪律,不准辱骂、污蔑对方当事人;不准向调解主持人发难,更不准当场打架和抵毁对方当事人的人格。违者追究法律责任,依法惩处。
2、当事人应当在调解前准备将自己的诉讼或答辩公道合理的提出自己的要求。当事人在调解过程中要心平气和,依理服人,接受别人的指正、批评,并承担自己的过错和应当承担的民事、经济责任。
3、当事人要在达成协议书或合同书上签字。协议书一旦生效就应当自觉履行。在经一次调解未达成协议时,调解委员会还可以再次组织调查了解收集有关证据,向当事人发出第二次调解通知重新调解。如发现新民转刑案件,当事人签字的协议无效,由调解委员会移交司法所办理。
五、记录人规则
1、调解过程中,记录人要高度对双方当事人负责,认真记录。调解当事人、双方当事人现场的调解发言以及双方争执的焦点问题,现场各方的发言要记录在案,要用统一制定的固定格式,调解记录做到完整、真实,归档保存备查。
2、记录人要及时整理调解现场的材料,双方达成的协议要及时制作调解文书,做到四方签字并打印分发各方当事人、主持人和记录人及调解委员会。
六、旁听人规则
1、与纠纷无关的人员可以参加旁听会,但不准大声喧哗,应自觉遵守调解会现场的纪律。
2、不准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不准对调解主持人讲不文明语言。
3、不准哄闹调解会现场,扰乱调解秩序,不准辱骂当事人,4、不准随便插话,对见证人不准辱骂、攻击,不准污蔑和打骂当事人。
5、不准录音、照相和从事与调解不利的活动。如有违者,请出调解现扬,如造成严重后果者,追究有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