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小结
全省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动员会以来,周口市高度重视,把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迅速传达贯彻落实,按照动员会议和省委宣传部的部署要求,结合周口实际,研究贯彻落实措施,确保活动真正落到实处。自活动开展以来,广大新闻工作者积极实践走基层、转文风、改作风活动要求,采写了大批源自普通民众生活的生动稿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一、迅速传达学习,提高思想认识
8月11日,周口市在收听收看全省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动员(视频)会议后,立即举行会议,就全市新闻战线广泛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进行了安排部署,传达学习动员会议精神和省委宣传部的部署要求。通过学习,大家一致认为,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深入贯彻胡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举措,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对于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升新闻队伍能力素养,提高新闻舆论宣传的贴近性、有效性和感染力、影响力,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重要指导性,大家一定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高度自觉,坚持规范和创新相结合,坚持特色和实效相结合,坚持当前和长远相结合,扎实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使之真正成为坚持党性原则、落实三贴近要求、提高新闻工作者作风素质的基础性工程和长远性规划,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紧密结合实际,扎实开展活动
按照精细化、具体化、有操作性的要求,周口市研究制订了《全市新闻战线广泛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实施方案》,要求各新闻单位紧密结合各自实际,改进创新活动方式,组织设计活动载体,推动很多深入扎实开展。一是建立学习和调查研究制度制度。全市各新闻单位结合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制定科学的教育培训计划,认真组织广大新闻工作者学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方法论,吃透、把握好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引导他们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自觉地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新闻战线倡导良好的学习风气,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切实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同时紧紧围绕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和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围绕周口主动融入中原经济区建设大局、加快周口追赶跨越发展的新思路、社会管理创新等,组织新闻单位领导班子成员、编辑记者经常性地深入到基层联系点,广泛开展蹲点调研,在调研中了解基层、融入群众、服务大局。二是开设专题专栏。周口市各新闻媒体在新闻栏目中开设了基层采访报道专栏,播发来自基层的消息、述评、连线报道、系列报道。《周口日报》开展一版头题新闻大赛;《周口日报》、《周口晚报》分别在一版或二版开设了记者走基层专栏;在网站首页开设记者走基层专题,持续推出记者深入基层、深入一线的采访报道。周口电视台确定依托《周口新闻联播》、《身边的感动》、《民生报道》、《乡村服务社》四档栏目建立基层联系点,同时在《周口新闻联播》、《民生报道》、《乡村服务社》三档栏目中开辟系列报道和系列专题节目。周口电台在《周口新闻联播》、《整点新闻》、《新农村》、《雪冰读报》栏目和周口广播网中开设了活动专栏。三是建立联系点。在全市范围内设立基层联系点,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从群众的视角反映群众的呼声心声、所思所想。并要求编辑记者深入一线采访,做到不到现场不发稿、不掌握第一手资料不写稿,在稿件里做到见事见人。四是完善一套工作机制。周口市各新闻单位制订实施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工作考核机制,作为硬性指标,明确量化要求,记入工作档案,纳入年度考核,做到奖罚并举、奖优罚劣,建立完善推动这项活动广泛、持续、深入开展的长效机制。特别要求今年新进的记者、编辑先行到一线锻炼,锤炼思想作风,增长真才实学,为今后的工作积累经验,打实基础。
第二篇:走基层 转作风 改文风 活动小结(初稿)
中共射洪县委宣传部
“走基层 转作风 改文风”活动阶段总结
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动员会以来,射洪县高度重视,把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迅速传达贯彻落实,按照动员会议和中省市宣传部门的部署要求,结合我县工作实际,研究贯彻落实措施,确保活动真正落到实处。自活动开展以来,广大新闻工作者积极实践“走基层、转文风、改作风”活动要求,采写了大批源自普通民众生活的生动稿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现将前阶段工作总结如下:
一、迅速学习传达,统一思想认识
8月31日,射洪县在收听收看全省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动员会议后,立即举行会议,就全县新闻战线广泛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进行了安排部署,传达学习动员会议精神和省市宣传部的部署要求。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坚持党的新闻事业性质宗旨、履行新闻工作责任使命的必然要求,是落实“三贴近”要求、增强新闻宣传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途径,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新闻工作者综合素养的有效举措。
走进基层,才能把握观众的思想脉搏,养成回应观众关切的创作风格。只有深入基层,才能知道老百姓衣食住行生活百味,也才能找到新闻创作的着力点。脱离群众的作品绝不会是好作品。现在一些作品、文章被群众戏称为“镜中之花、水中之月”,没味、没用,听不明、看不懂,最大的要
1害就是没有回应群众的关切和诉求。密切联系群众,才会有更新更好的创作突破。要着眼于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真正改进作风,走进群众实际生活,走进群众心灵世界,用真心、动真情,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倾听群众意见、表达群众意愿。唯有如此,才能创作出对群众有情有义的作品而不是闭门造车,做出符合实际的片子而不是脱离实际的框架。“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推动新闻事业健康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也应该是新闻工作者的自觉行动和职业追求。
通过学习,大家一致认为,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举措,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对于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升新闻队伍能力素养,提高新闻舆论宣传的贴近性、有效性和感染力、影响力,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重要指导性。新闻战线工作者务必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高度自觉,坚持规范和创新相结合,坚持特色和实效相结合,坚持当前和长远相结合,扎实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使之真正成为坚持党性原则、落实“三贴近”要求、提高新闻工作者作风素质的基础性工程和长远性规划,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紧密结合实际,扎实开展活动
按照精细化、具体化、有操作性的要求,射洪县研究制订了《射洪县新闻战线广泛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实施方案》,要求各新闻单位紧密结合各自实际,改进创新活动方式,组织设计活动载体,推动很多深入扎实开展。
一是建立学习和调查研究制度制度。全县各新闻单位结
合“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制定科学的教育培训计划,认真组织广大新闻工作者学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方法论,吃透、把握好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引导他们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自觉地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新闻战线倡导良好的学习风气,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切实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同时紧紧围绕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和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围绕射洪主动融入成渝经济区建设大局、加快射洪追赶跨越发展的新思路、社会管理创新等,组织新闻单位领导班子成员、编辑记者经常性地深入到基层联系点,广泛开展蹲点调研,在调研中了解基层、融入群众、服务大局。
二是开设专题专栏。县内各新闻媒体在新闻栏目中开设了基层采访报道专栏,播发来自基层的消息、述评、连线报道、系列报道。
从8月25日至今(9月27日),射洪专刊开展了记者周末走乡镇活动,在报纸一、二版开设“记者走基层——线见闻”栏目,反映我县乡镇周末工作状态和工作作风。先后走访了玉太、金鹤、青岗、天仙、广兴、香山、曹碑、万林等十余个乡镇。
9月20日开始,进行了记者一线体验基层办事感受。派出4路记者分2次深入县直为民办事、服务单位和部门换位角色,进行体验式和感受式采访。以一个服务参与者的身份,写出服务部门工作的艰辛、对服务对象的负责;以一个办事群众的身份,感受办事的过程,感受办事员的办事作风。目前,已先后采访了农行、移动、明珠、宏源等服务部门。
射洪广播电视台在《射洪新闻》栏目中开辟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专栏,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切实转变文
风和作风,以积极的姿态采写真实反映群众生活的相关新闻,切实践行三贴近原则。活动开展以来,两台改变以前新闻等靠的局面,派出记者主动出击,深入群众,以更加贴近群众视野的角度,以更加注重细节的文风,生动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到目前为止,《射洪新闻》先后播出了反映沱牌镇贫困户高孝友在各级的关心下顺利搬进新居、法院开放日、中秋月饼市场调查、巡回法庭进乡镇、环卫工人一天的劳动体念等一系列新闻,受到了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好评。社教部《记者视角》栏目充分发挥栏目节目优势,推出“记者走基层”系列节目之《长岭岗上变化大》,以记实的手法,真实记录国家实行惠民政策以来,香山镇长岭岗上交通、水利、医疗设施等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真实展现长岭岗群众内心的喜悦。
三是建立基层联系点。在全县范围内设立基层联系点,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从群众的视角反映群众的呼声心声、所思所想。并要求编辑记者深入一线采访,做到不到现场不发稿、不掌握第一手资料不写稿,在稿件里做到见事见人。
四是完善一套工作机制。县内各新闻单位制订实施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工作考核机制,作为硬性指标,明确量化要求,记入工作档案,纳入考核,做到奖罚并举、奖优罚劣,建立完善推动这项活动广泛、持续、深入开展的长效机制。特别要求今年新进的记者、编辑先行到一线锻炼,锤炼思想作风,增长真才实学,为今后的工作积累经验,打实基础。
三、切实加强领导,形成工作合力
县委宣传部认真加强对全县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
作风、改文风”活动的组织、协调、督查、指导工作,县委外宣办及时总结好的经验、推广好的做法,为推动活动深入开展营造良好氛围。
一是县内各新闻单位坚持“自学自查自纠”制度。坚持每周一、四下午政治、业务学习不动摇。结合三项教育和作风建设,组织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党的群众路线的论述;学习胡锦涛“七一”讲话、新闻宣传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领会中央、省、市、县委相关会议精神;通过学习,查找工作中的不足,并制定改进措施,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二是建立完善活动考评激励机制,对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情况进行专项考核。对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表现突出,转变明显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适当奖励;对表现不佳,行动迟缓,浮于形式的单位和个人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三是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建立为我县新闻战线一个长效工作机制,努力使我县新闻外宣工作贴近基层,倾听民声,传递民意,将新闻战线构建为助推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坚实桥梁。
2011年9月28日
第三篇: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
刘淇对北京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作出重要批示
2011-08-22 23:45:00 来源: 人民网(北京)有4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人民网北京8月22日电(记者朱竞若)中宣部等五部门在全国新闻战线提出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总体部署后,北京市委高度重视。今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专门对北京市新闻、理论、文艺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作出重要批示,强调到农村去、到社区去、到企业去,到基层干部群众中去,更好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更好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更好地感受广大基层群众的冷暖,更好地履行职责、反映基层群众的心声、讴歌伟大的时代。
刘淇在批示中指出,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新闻战线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北京市新闻战线要认真落实中宣部等五部门总体部署,扎扎实实地开展好这项活动,更好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更好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更好地感受广大基层群众的冷暖,更好地履行职责、反映基层群众的心声、讴歌伟大的时代。
刘淇在批示中希望全市广大新闻工作者以饱满的热情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到农村去、到社区去、到企业去,到基层干部群众中去,积极报道全市人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力推进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伟大实践,采写出鼓舞士气、激励斗志、反映火热生活、紧扣时代脉搏的精品力作。互联网等新媒体作为全市新闻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更要积极参与,发挥优势,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努力为首都科学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广大文艺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也要积极响应中宣部等五部门部署和要求,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努力创作出更多无愧于当今伟大时代的传世佳作。
(本文来源:人民网)责任编辑:NF058
第四篇: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
新华社北京8月9日电 中宣部、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等五部门今天召开视频会议,对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进行部署。强调新闻战线要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着眼于把握新闻舆论正确导向,着眼于提升新闻队伍能力素养,扎实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有针对性解决突出问题,推动新闻宣传工作迈上新的台阶,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应有贡献。刘云山指出,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坚持党的新闻事业性质宗旨、履行新闻工作责任使命的必然要求,是落实“三贴近”要求、增强新闻宣传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途径,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新闻工作者综合素养的有效举措。
刘云山强调,“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重在联系实际、贵在取得实效。要在坚定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上下功夫见成效,自觉贯彻党的新闻工作方针政策,落实好以正确舆论引导人的根本任务。要在把握基本国情、增强服务大局的自觉性上下功夫见成效,进一步明确新闻工作的坐标,着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更好地促进改革发展、维护和谐稳定。要在增进同人民群众感情、提高服务群众能力上下功夫见成效,回答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推动新闻事业健康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必须高度重视,强化领导责任、细化工作方案、精心组织实施。要改进创新方式方法,结合媒
体格局的变化、队伍结构的实际、业务工作的需要,打造富有特色的活动载体,广泛吸引编辑记者参与。要建立完善有利于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制度机制,推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成为新闻战线的自觉行动和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追求。
各媒体“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专栏、节目的生动报道,赢得读者,吸引观众,正产生更为广泛的影响,媒体接到各地要求成为基层联系点的邀请不断。家住丰台区长辛店的刘先生在电话里说:“我们觉得这个活动特别好,邀请你们到我们这儿走走基层,长辛店老镇棚户区改造了,来看看我们这儿的巨大变化吧!” 更加联系实际,贴近基层。北京市社科联将在全市区县、委办局及街道等相关部门成立“决策咨询研究联系点”,建立全市性的决策咨询网络,为专家学者深入了解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情况提供长期追踪的样本,为推动决策咨询研究出实招、见实效。同时组织专家学者面向社区居民、农民群众、外来务工人员和打工子弟,开展专家咨询、赠送图书、知识问答、科普讲座等活动。北京市文联将从9月开始面向基层文艺骨干、社区群众、在校学生,连续举办24期文艺家大讲堂,开展“送欢乐、送文化、下基层”等惠民活动。“好作品来源于生活”,市文联还启动了一系列深入生活的调研采风活动,组织作家到怀柔、张家口、承德等地采访创作,让文艺家们到火热的生活中去,和群众在一起,创作出更多源于人民生活、反映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本报北京8月16日电(记者吴建群)人民日报社今天下午召开动员大会,对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进行部署,强调深入开展“走
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实际行动,是坚持党的新闻事业性质宗旨、履行新闻工作责任使命的必然要求,是落实“三贴近”、增强新闻宣传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途径,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新闻工作者综合素养的有力抓手,一定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联系实际、务求实效,突出特色、确保质量,推动这一活动广泛深入地开展下去。深入基层,才能抓住“活鱼”。人民日报“新农村周刊”创刊以来,一直坚持“三贴近”,要求记者采访到田间地头,进村入户,“用农民的话,说农村的事”。不久前,在周刊上刊登的山西省副省长的《住村笔记》,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就是因为文章以生动细节反映了当下农村的真实状况,抓了“活鱼”。
新时期“三农”面临新机遇、新挑战,对农村报道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我们也应该审视自己:走基层,是蜻蜓点水,还是真正沉到下面?是走马观花,还是带着真情融入其中?就采编工作而言,深入才能生动感人,深入才能深刻透彻,深入才能使新闻生产力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
第五篇:走基层 转作风 改文风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
最近,中央新闻做出“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就深入持久地开展好这项活动提出要求。广大新闻工作者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把这项活动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增强主动性和自觉性,在走得深入、转得到位、改得彻底上下工夫,不断把“走、转、改”活动引向深入。(老师您好:一些领导说的话可以作为文章的开头吗?文章的后面需要再进行总结吗?)
不断深化这项活动,“走”要走得深入。基层是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第一线,是新闻事业生长的沃土,是新闻工作的源头活水。新闻工作者要真正深入基层、融入生活,不能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切实解决好新闻宣传工作的源头和方向问题。走得深入,关键是思想感情深入。要真正俯下身、弯下腰,身入心入,在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中,把握群众脉搏,感知群众疾苦,激发思想的火花,激活创造的灵感。这样,新闻报道才能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与群众生产生活实际、与时代同频共振,更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不断深化这项活动,“转”要转得到位。为了人民、服务人民是新闻宣传的本质所在,新闻工作一刻也不离开人民群众。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密切同群众的联系,增进同群众的感情,切实解决好新闻工作者“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转得到位,关键是转得自觉。要转换片面追求所谓“新闻效应”、“吸引眼球”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摒弃漠视基层、远离群众的不良作风,不断强化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真心拜群众为师,虚心向群众学习,在平凡人的生活百态中发现真善美的“火花”,在普通民众的衣食住行中反映改革发展成就,真正让人民群众成为新闻报道的主体。
不断深化这项活动,“改”要改得彻底。新闻的生命力在于真实,新闻的感染力在于鲜活。要倡导讲新话、讲真话、讲短话、讲家常话,切实解决好新闻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问题。改得彻底,关键是改得坚决。要真正摒弃空话套话连篇、官腔学生腔标准腔泛滥的不良习气,用老百姓喜欢听的语言风格,用普通人看得懂的表达语句,多一些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多一些短小精悍、言简意赅,使新闻报道让人们爱读爱听爱看,让这个伟大时代的主流价值和鲜活美好走进公众视野和心田。
要建立健全下基层工作制度,完善编辑记者岗前和在岗培训制度,健全激励机制,加强督促检查,以管长远的制度建设,确保活动常态化、制度化,激励引导更多编辑记者深入基层、走进群众,切实转变作风、改进文风,为加快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