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护士资格考试新生儿和新生儿疾病复习题
新生儿、早产儿的护理
1.女婴,胎龄36周出生。其母担心小儿营养缺乏,向护士咨询有效喂养方法。护士告知早产儿喂养方法是 A.首选母乳喂养 B.争取20分钟内开奶 C.采用鼻饲喂养 D.选静脉高营养液 E.喂乳量应恒定 【答案】:A 【解析】:此为记忆性题目,考察早产儿喂养方式考点,需掌握。由于早产儿各种消化酶分泌不足,消化、吸收能力较差,但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物质多,因此,最好用母乳喂养,无法母乳喂养者以早产婴配方奶为宜。有吸吮无力及吞咽功能不良者,可用滴管或鼻饲喂养,必要时,静脉补充高营养液。
2.早产儿,胎龄35周出生,体重2500g。查房时护士长提出早产儿的首要护理措施是
A.维持有效呼吸 B.合理喂养 C.预防感染 D.密切观察病情 E.保暖 【答案】:E 【解析】:考察早产儿的护理重点。早产儿体温调节能力差,容易出现低体温,在护理中尤其注意采取保暖措施,如置于暖箱中、头戴绒布帽等,以降低耗氧和散热量。
3.某胎龄36周出生的早产儿,体温不升,护士将其放入暖箱保暖。暖箱温度的调节主要是根据早产儿的 A.体温和呼吸 B.体重和心率 C.日龄和血压 D.呼吸和心率 E.日龄和体重 【答案】:E 【解析】:此为记忆性题目,考察早产儿保暖措施的依据,需掌握。根据早产儿的体重、日龄及特殊病情,给予不同的保暖措施,如体重小于2000g者,应尽早使用婴儿暖箱或远红外辐射床保暖,箱温的设定与早产儿体重有关,体重越轻箱温应越高。4.早产儿的定义是胎龄未满 A.28周 B.37周 C.38周 D.40周 E.42周 【答案】:B 【解析】:此为记忆性题目,考察早产儿概念的考点,需掌握。早产儿是指胎龄满28周至未满37周的新生儿。
5.关于足月新生儿的外观特点中错误的是 A.胎毛少,四肢屈曲 B.皮肤红润,肌肉有一定张力
C.乳晕不清,足底纹少 D.指甲达到或超过指尖 E.乳房扪到结节 【答案】:C 【解析】:此为记忆性题目,考察足月儿的外观特点,需掌握。正常新生儿外观除A、B、D、E的描述外,乳晕清晰,整个足底有较深的足纹,哭声响亮,男婴睾丸降至阴囊,女婴大阴唇可覆盖小阴唇,故答案C为错误选项。
6.某新生儿,其母哺乳时发现该小儿皮肤、巩膜发黄。经向家庭访视护士咨询,了解此为正常现象。生理性黄疸开始出现的时间是 A.2~3天 B.5~7天 C.8~10天 D.11~14天 E.2周以上 【答案】:A 【解析】:考察生理性黄疸的出现时间,此为区分生理性或病理性黄疸的标志之一。出生后,过多的红细胞被破坏,产生大量的胆红素,而新生儿肝脏功能不健全,无法在短时间内将大量的胆红素代谢掉,因此,在出生后48~72小时出现黄疸,称为生理性黄疸。
7.能通过胎盘转移给胎儿的免疫球蛋白是 A.IgM B.IgA C.IgE
D.IgG E.IgD 【答案】:D 【解析】:考察正常新生儿免疫系统的特点。应记住胎儿可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IgG,使新生儿不易感染如麻疹等传染病,而IgA和IgM则不能通过胎盘,易致新生儿呼吸道、消化道感染。
8.新生儿出生后开始排出胎便的时间是 A.24h B.12h C.10h D.8h E.6h 【答案】:B 【解析】:此为记忆性题目,考察关于新生儿消化系统特点的考点,需掌握。新生儿出生后12小时开始排出墨绿色胎便,3~4天排完后颜色转为黄绿。如24小时未排胎便要检查有无消化道畸形。9.新生儿脑相对较大,占体重 A.40%~50% B.30%~40% C.20%~30% D.10%~20% E.5%~10% 【答案】:D
【解析】:考察正常新生儿神经系统的特点。新生儿脑相对较大,约重300~400g,占体重10%~20%。
10.新生儿生后头几天内尿液放置后有红褐色沉淀,其主要原因为 A.肾小球滤过率低 B.肾功能受损 C.尿酸盐结晶 D.代谢性酸中毒 E.代谢性碱中毒 【答案】:C 【解析】:考察正常新生儿泌尿系统特点。新生儿生后头几天内尿色深、稍浑,放置后有红褐色沉淀,此为尿酸盐结晶,不需处理。11.正常新生儿消化系统的特点是 A.消化面积相对较大,不利于营养的吸收 B.胰液淀粉酶活力较高
C.胎粪呈黑色,一般出生后12小时内开始排泄 D.肝葡萄糖醛酸转换酶活力较高
E.胃呈水平位,贲门括约肌发育较幽门括约肌差 【答案】:E 【解析】:此为记忆性题目,考察关于正常新生儿消化系统特点的考点,需掌握。新生儿消化道面积相对较大,有利于吸收。胃呈水平位,贲门肌发育较差,幽门括约肌发育较好,易发生溢乳和呕吐。新生儿肠壁较薄,通透性高,有利于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也易使肠腔内毒素及消化不全产物通过肠壁而进入血液循环,引起中毒症状。生后12小时开始排出墨绿色胎粪,3~4天排完,粪便转为黄绿色。
12.新生儿,女,足月顺产。出生后第3天家人为其更换衣服时发现乳腺肿大。即询问护士应采取的护理措施是 A.立即汇报医生,及时诊疗 B.将内容物挤出,以免病情恶化 C.按医嘱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D.无需处理,并告知家长正确认识 E.对患儿乳房进行消毒 【答案】:D 【解析】:考察对新生儿特殊生理状态的认识与护理。乳腺肿大是新生儿常见的特殊生理状态之一。生理性乳腺肿大一般发生在出生后3~5天,乳腺可触到蚕豆到鸽蛋大小的肿块,此因母体的黄体酮和催乳素经胎盘至胎儿体内所致,多于2~3周消退,不需任何处理。
13.新生儿,足月顺产。出生时体重3.5kg,4天时再测体重为3.1kg,家人询问医生得知此为生理性体重下降。不符合生理性体重下降特点的是 A.常发生于生后1周内 B.生后头几天母乳摄入不足 C.体重下降不超过出生时体重的10% D.水分丢失及胎粪排出较多 E.常在生后14天内体重恢复 【答案】:E 【解析】:考察对新生儿特殊生理状态的分析判断。生理性体重下降是新生儿特殊的生理状态之一,在生后数日内,因丢失水分较多而出现体重下降,但一般不超过10%,生后10天左右恢复到出生时体重。
14.新生儿,足月顺产,生后母婴同室。母亲感觉小儿呼吸较快,即向医生反映。经观察呼吸频率和节律均正常。正常新生儿的呼吸频率为 A.25~30次/分 B.30~35次/分 C.35~40次/分 D.40~45次/分 E.45~50次/分 【答案】:D 【解析】:此为记忆性题目,考察正常新生儿的特点,是需掌握的生命体征数值之一。正常新生儿以腹式呼吸为主,次数在40~50次/分。
15.胎龄35周出生的男婴,体重2500g。为预防早产儿出血症,医嘱常规使用的药物是 A.维生素D B.铁剂 C.维生素K D.维生素C E.止血敏 【答案】:C 【解析】:考察早产儿预防出血的方法。早产儿缺乏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出生后应补充维生素K,肌内注射维生素K1,连用3天,预防出血症。
16.女婴,胎龄35周出生,体重2400g。护士制定护理计划按早产儿护理常规予以护理。早产儿护理中不妥的一项是 A.预防窒息
B.尽早输液输血 C.预防感染 D.合理营养 E.注意保暖 【答案】:B 【解析】:考察早产儿护理常规。早产儿护理中常规措施包括预防窒息和感染,注意保暖,合理喂养,维持有效的呼吸等。但早产儿如无其它并发症不需要输液和输血。17.某胎龄35周出生早产儿,生后有口周发绀,时有呼吸暂停,给予氧气吸入。早产儿易发生呼吸暂停主要是因为 A.缺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B.呼吸中枢发育不完善 C.肺泡数量相对少 D.肋间肌不发达 E.横膈位置高 【答案】:B 【解析】:考察对早产儿呼吸观察的依据。早产儿的呼吸中枢功能不成熟,呼吸不规则,常易发生呼吸暂停,护理中应注意维持有效呼吸。
18.早产儿,胎龄35周出生,体重2500g。有口周发绀等缺氧症状和呼吸暂停,给予氧气吸入。如早产儿高浓度、长时间吸氧易引发病变的部位是 A.睫状体 B.玻璃体 C.视网膜 D.脉络膜
E.角膜 【答案】:C 【解析】:早产儿呼吸中枢不健全,易发生缺氧和呼吸暂停。有缺氧症状者给予氧气吸入,经皮血氧饱和度维持在85%~93%,一旦症状改善立即停用,防止发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19.患儿,男性,日龄2天。上腭中线和齿龈部有黄白色斑点,称为“马牙”,护理的方法是 A.挑破 B.用软布擦净 C.抗炎治疗
D.不需处理,可自行消失 E.用制霉菌素甘油 【答案】:D 【解析】:新生儿上腭中线和齿龈上常有黄白色小斑点,民间称“马牙”,是上皮细胞堆积或黏液腺分泌物积留所致又称“上皮珠”,数周后可自然消失,不需处理。20.患儿,胎龄38周,出生体重2 900g,身长50cm,皮肤红润,胎毛少,足纹明显,此婴儿最可能是 A.小于胎龄儿 B.过期产儿 C.早产儿 D.足月儿 E.足月小样儿 【答案】:D
【解析】:考察足月新生儿的概念。胎龄满37周至未满42周的新生儿为足月儿。出生体重为2500~4000g的新生儿为正常出生体重儿。皮肤红润,胎毛少,足纹明显均为足月儿表现。
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
1.新生儿,出生后呼吸不规则,心率减慢。诊为轻度窒息,立即进行抢救治疗。新生儿轻度窒息的表现是 A.发绀窒息 B.苍白窒息 C.Apgar评分3分 D.心率<80次/分 E.喉反射消失 【答案】:A 【解析】:此为记忆性题目,考察轻度窒息的临床特征,需掌握。轻度(青紫)窒息Apgar评分4~7分。新生儿面部与全身皮肤呈青紫色;呼吸表浅或不规律;心跳规则且有力,心率减慢(80~120次/分);对外界刺激有反应;喉反射存在;肌张力好;四肢稍屈。2.新生儿,生后1天。表现嗜睡、反应迟钝,肌张力降低,肢体自发动作减少,诊断为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严重程度的判断依据是 A.头颅CT B.临床表现 C.脑电图 D.血清CPK-BB E.Apgar评分 【答案】:B
【解析】:考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分度方法。该病以意识改变及肌张力变化为主要表现,临床依病情不同分为轻、中、重度。
3.新生儿,自出生后嗜睡、反应迟钝,肌张力降低,诊断为缺氧缺血性脑病。今晨突发惊厥,医生用药物加以控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中,控制惊厥时应用苯巴比妥的负荷量为 A.10mg/kg B.20mg/kg C.30mg/kg D.15mg/kg E.25mg/kg 【答案】:B 【解析】:考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控制惊厥治疗的用药剂量。首选苯巴比妥,负荷量20mg/kg,于15~30分钟静脉滴入,若不能控制惊厥,1小时后可加10mg/kg。12~24小时后给维持量,每日3~5mg/kg。
4.足月儿,有窒息史,出生后第2天嗜睡,面色微绀,呼吸频率32次/分,心率95次/分,前囟紧张,心音低钝,四肢肌张力差,拥抱反射消失。最可能的诊断是 A.吸入综合征 B.湿肺
C.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D.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E.低血糖 【答案】:D 【解析】:考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表现。根据该患儿嗜睡,面色微绀,前
囟紧张,心音低钝,四肢肌张力差,拥抱反射消失等表现,基本符合中度缺氧缺血性脑病。
5.新生儿,出生后皮肤苍白,无呼吸,心律不规则,心率慢且弱。诊为重度窒息,立即进行复苏抢救。抢救新生儿窒息中,不需要采取的措施是 A.保暖 B.头低脚高位 C.吸痰 D.吸氧 E.严密观察 【答案】:B 【解析】:考察新生儿窒息的复苏措施。胎儿出生后立即揩干体表的羊水及血迹,减少散热,仰卧在30~32℃的抢救床上进行抢救,因为在适宜的温度中新生儿的新陈代谢及耗氧最低,有利于患儿复苏。确认呼吸道通畅后对无呼吸或心率<100次/分的新生儿应进行正压人工呼吸。无需头低脚高位。
6.新生儿,出生后皮肤苍白,无呼吸,心跳不规则,心率70次/分且弱。诊为重度窒息,立即进行复苏抢救。关于新生儿窒息抢救中不正确的是
A.胎儿娩出后用挤压法清除口鼻咽部黏液及羊水,断脐后气管插管吸取新生儿咽部黏液和羊水
B.确认呼吸道通畅后对无呼吸或心率<100次/分的新生儿应进行正压人工呼吸 C.新生儿胸外按压应按压胸骨中下1/3交界处,每分钟按压120次,按压深度为前后胸直径的1/3或1~2cm D.刺激心跳用肾上腺素静脉注射,纠正酸中毒用5%碳酸氢钠脐静脉缓慢注射 E.复苏过程中要每60秒评价患儿情况,以确定进一步采取的抢救方法
【答案】:E 【解析】:考察新生儿窒息的抢救方法。新生儿窒息的抢救中应首先清理呼吸道,胎头娩出后用挤压法清除口鼻咽部黏液及羊水,断脐后,继续用吸痰管吸出新生儿咽部黏液和羊水,对无呼吸或心率<100次/分的新生儿以40-60次/分呼吸频率进行正压人工呼吸。胸外按压时按压胸骨下1/3部位,每分钟按压120次;纠正酸中毒常用5%碳酸氢钠脐静脉缓慢注入,在复苏过程中每30秒要评价患儿情况一次。7.新生儿,娩出后呼吸、心跳均异常,经1分钟Apgar评分0~3分,该新生儿最有可能是
A.轻度新生儿窒息 B.重度新生儿窒息 C.急性胎儿窘迫 D.慢性胎儿窘迫 E.新生儿产伤 【答案】:B 【解析】:考察重度新生儿窒息的临床确定标准。重度(苍白)窒息Apgar评分0~3分。新生儿皮肤苍白;口唇暗紫;无呼吸或仅有喘息样微弱呼吸;心跳不规则;心率<80次/分,且弱;对外界刺激无反应;喉反射消失;肌张力松弛。如果不及时抢救可致死亡。
8.某新生儿,生后皮肤苍白,喘息样微弱呼吸,心率<80次/分且弱,1分钟Apgar评分2分。诊为重度窒息,立即进行复苏抢救。复苏后护理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按时哺乳 B.观察心率、体温 C.观察面色及哭声
D.保持呼吸道通畅 E.预防感染 【答案】:A 【解析】:考察窒息新生儿复苏后的护理措施。新生儿重度窒息,复苏后需加强新生儿护理,保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面色、呼吸、心率、体温,预防感染,作好重症记录。窒息的新生儿应延迟哺乳,以静脉补液维持营养,预防肺部的感染。9.某产妇因滞产行剖宫术产一男婴。该男婴生后即有窒息,立即进行抢救。关于新生儿窒息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新生儿只有心跳无呼吸称新生儿窒息 B.产时使用麻醉剂不可能造成新生儿窒息 C.青紫窒息为重度窒息 D.苍白窒息为轻度窒息
E.Apgar评分对估计窒息预后无意义 【答案】:A 【解析】:考察对新生儿窒息概念的理解。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娩出后1分钟,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未建立规律呼吸的缺氧状态。
10.某新生儿,1天。自出生后表现嗜睡、反应迟钝,肌张力降低,诊断为缺氧缺血性脑病。今晨突发惊厥,医生予以紧急处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出现惊厥,止惊药物首选 A.苯巴比妥 B.地西泮 C.苯妥英钠 D.副醛
E.水合氯醛 【答案】:A 【解析】:考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控制惊厥的方法。控制惊厥是针对该病的治疗要点之一,首选药物为苯巴比妥钠。其他药物中,有肝功能不全者改用苯妥英钠,顽固性抽搐者加用地西泮或水合氯醛,并不作为首选药物应用。
11.新生儿,出生时曾有窒息史。经复苏等一系列救治措施后好转。医生查体发现该患儿有异常表现,考虑为缺氧缺血性脑病。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特异性表现不符的一项是 A.意识改变 B.瞳孔改变 C.肌张力改变 D.惊厥 E.体温改变 【答案】:E 【解析】:考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特征。本病常见的主要表现为意识改变及肌张力变化。轻度以兴奋为主,中度嗜睡、反应迟钝,肌张力降低,重度以抑制症状为主,无体温的改变。
12.新生儿,出生后肢体及下颏时有颤动,拥抱反射活跃,但呼吸、肌张力尚可,医生检查后诊断为轻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主要病因是 A.肺部病变引起呼吸衰竭 B.心脏病变引起缺氧 C.围生期窒息 D.严重贫血
E.严重失血 【答案】:C 【解析】:此为记忆性题目,考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主要发病原因,需掌握。虽然出生后肺、心病变及严重失血或贫血可引起脑损伤,但围生期窒息是最主要的病因,它是各种围生期因素引起的缺氧和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和新生儿的脑损伤,是新生儿窒息的严重并发症。
13.足月儿,出生后医生检查前囟张力稍高,拥抱、吸吮反射减弱,瞳孔缩小,对光反应迟钝,上肢肌张力减退较下肢重。诊断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方法中除外 A.供氧
B.苯巴比妥控制惊厥 C.青霉素抗感染 D.脱水剂 E.康复干预 【答案】:C 【解析】:考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方法。本病的治疗包括供氧、改善通气;苯巴比妥钠控制惊厥;脱水剂治疗脑水肿;病情平稳后,给予康复护理干预措施,促进脑功能恢复。因不是感染性疾病,无需使用抗生素。
14.足月儿,脐带绕颈2周,Apgar评分1分钟3分,5分钟7分,出生后6小时出现激惹、肌张力高,拥抱反射增强,首先考虑 A.低钙血症 B.低血糖症
C.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D.颅内出血 E.化脓性脑膜炎 【答案】:C 【解析】:考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表现。根据患儿出生后Apgar评分,易激惹、肌张力高,拥抱反射增强等表现,最有可能的诊断是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男,因脐带绕颈2周行剖宫产,出生时呼吸弱,喘息,全身皮肤苍白,口唇青紫,肌张力低下,经复苏5分钟后好转,Apgar评分1分钟2分,5分钟7分。生后一直反应差,吃奶少。15.首选的护理诊断是 A.气体交换受损 B.体温过低 C.潜在并发症 D.有废用综合征的危险 E.低效性呼吸状态 【答案】:A 【解析】:考察新生儿窒息主要的护理问题。本病发病的原因包括胎儿窘迫,胎儿吸入羊水、黏液致呼吸道阻塞等,患儿表现以呼吸微弱、喘息、青紫等为主,说明由气体交换受阻造成缺氧,需采取清理呼吸道、建立有效呼吸的抢救护理措施。患儿男,因脐带绕颈2周行剖宫产,出生时呼吸弱,喘息,全身皮肤苍白,口唇青紫,肌张力低下,经复苏5分钟后好转,Apgar评分1分钟2分,5分钟7分。生后一直反应差,吃奶少。
16.为进一步指导治疗,首选的检查是 A.血糖
B.血生化 C.颅脑CT D.胸部X线检查 E.血气分析 【答案】:E 【解析】:考察新生儿窒息复苏中必要的辅助检查。血气分析结果可显示有效呼吸是否建立、有无缺氧及其程度、有无酸碱失衡等,对了解复苏效果、指导进一步的治疗与护理有重要作用。
患儿男,因脐带绕颈2周行剖宫产,出生时呼吸弱,喘息,全身皮肤苍白,口唇青紫,肌张力低下,经复苏5分钟后好转,Apgar评分1分钟2分,5分钟7分。生后一直反应差,吃奶少。17.可能的诊断是 A.新生儿败血症 B.新生儿肺炎 C.新生儿颅内出血 D.新生儿窒息 E.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答案】:D 【解析】:考察新生儿窒息的概念。娩出时的窒息程度可按生后Apgar评分进行区分,0~3分为重度,表现为新生儿皮肤苍白,口唇暗紫,无呼吸或仅有喘息样微弱呼吸,心跳不规则,心率<80次/min、且弱,对外界刺激无反应,喉反射消失,肌张力松弛,故该患儿符合重度新生儿窒息诊断,5分钟后增至7分,说明转为轻度,复苏有效,但尚需加强护理。
早产儿男,日龄1天。有窒息史,主要表现嗜睡,反应差,肌力低,查体,前囟张力稍高,拥抱、吸吮反射减弱,初步诊断: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18.可能出现脑损伤的部位是 A.大脑皮质 B.大脑前脚 C.大脑基底节 D.大脑矢状窦 E.脑室周围白质 【答案】:E 【解析】:考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神经病理学改变特点。早产儿常见的神经病理学改变是脑室周围出血和脑室内出血,其次是白质病变,如白质脂类沉着等。早产儿男,日龄1天。有窒息史,主要表现嗜睡,反应差,肌力低,查体,前囟张力稍高,拥抱、吸吮反射减弱,初步诊断: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19.欲行CT检查,最适合的检查时间为 A.生后1~3天 B.生后2~5天 C.生后1周左右 D.生后10天左右 E.生后2周左右 【答案】:B 【解析】:考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CT检查的要求。CT扫描的意义是可以帮助了解水肿范围、颅内出血类型,而且对预后的判断有一定参考作用,最适合的检查时间为生后2~5天。
早产儿男,日龄1天。有窒息史,主要表现嗜睡,反应差,肌力低,查体,前囟张力稍高,拥抱、吸吮反射减弱,初步诊断: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20.该患儿病情平稳后,促进脑功能恢复的护理是 A.固定肢体在功能位 B.维持氧饱和度的稳定 C.保证足够的热量供给 D.减少探视次数
E.动作训练和感知刺激的干预措施 【答案】:E 【解析】:考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康复护理方法的选择与应用。在患儿病情平稳后,早期进行康复干预,如动作训练、给予感知刺激等措施,促进脑功能恢复。新生儿颅内出血、黄疸、寒冷损伤综合征的护理
1.早产儿,胎龄36周出生。生后6天护士进行家庭访视,经检查发现该婴儿患有寒冷损伤综合征,指导家长采取应对措施并带其到医院诊治。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最主要临床表现是 A.易激惹
B.纳差、少动、嗜睡 C.不吃、不哭、体温不升 D.皮肤黄染、少尿 E.全身冰冷、皮肤硬肿 【答案】:E 【解析】:考察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临床表现的考点。一般表现有拒乳,反应差,哭声低,心音低钝,心率减慢,尿少,体温低于35℃等。但最主要的表现是全身皮
肤发凉、硬肿。
2.新生儿,生后6天。因近2天逐渐加重的拒乳、尿少及全身皮肤发凉、硬肿、暗红色就医。诊断为重度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收入院治疗。新生儿硬肿症最先发生硬肿的部位是 A.面颊部 B.上肢 C.臀部 D.躯干部 E.小腿或大腿外侧 【答案】:E 【解析】:考察新生儿硬肿症的临床表现。硬肿发生的顺序是下肢—臀部—面颊—上肢—全身。
3.患儿,日龄4天,诊断为新生儿硬肿症。处理措施中不妥的是 A.供给足够液体和热量 B.尽量减少肌内注射 C.应快速复温
D.积极治疗原发病及并发症 E.注意有无出血倾向 【答案】:C 【解析】:考察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复温方法。硬肿症患儿恢复正常体温是治疗的关键,但应逐渐复温,循序渐进,复温过快会导致心衰和肺出血。
4.新生儿,生后4天。因食欲差、哭声低、尿少、体温不升及下肢皮肤发凉、硬就医。诊断为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收入院治疗。治疗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关键
是 A.复温 B.支持疗法 C.纠正器官功能紊乱 D.合理用药 E.观察病情 【答案】:A 【解析】:考察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主要治疗方法。复温是治疗护理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关键措施,此外治疗方法包括支持疗法、正确用药以及对症处理。5.某足月儿娩出过程不顺利,生后4小时出现全身阵发性痉挛,诊为颅内出血。新生儿颅内出血以中枢神经兴奋症状为主的早期表现是 A.烦躁不安 B.眼震颤 C.面颊青紫 D.瞳孔不对称 E.神经反射消失 【答案】:A 【解析】:考察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表现。颅内出血一般于生后数小时至1周左右出现。中枢神经兴奋症状为主的症状包括易激惹、烦躁不安、双目凝视、呕吐、脑性尖叫、肌张力增高等。
6.新生儿,生后4小时。护士发现该婴儿双目凝视,肌张力增高,哭声呈特殊性尖叫,经医生检查确诊为颅内出血。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原因不包括 A.胎头过大
B.32周以下早产儿 C.新生儿硬肿 D.脑血管畸形 E.缺氧缺血 【答案】:C 【解析】:考察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发病原因。颅内出血常见原因包括32周以下早产儿,因毛细血管发育不成熟、脆弱、易破裂而出血;足月儿胎头过大而致产伤引起出血等,少数患儿由原发性出血性疾病或脑血管畸形引起。新生儿硬肿不是颅内出血的原因。
7.新生儿,足月顺产。生后2天全身皮肤发黄。护士告诉其家人该婴儿的黄疸属于生理现象,解释新生儿出现生理性黄疸主要是因为 A.新生儿胆道狭窄 B.新生儿胆汁黏稠 C.新生儿胆囊较小 D.生后过多的红细胞破坏 E.肝脏形成胆红素能力强 【答案】:D 【解析】:考察新生儿黄疸的发病机制。新生儿出现生理性黄疸的原因包括:①胆红素生成相对较多,因为生后有大量的红细胞破坏,生成胆红素;②肝功能不成熟,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能力差;③肠壁吸收胆红素(肠肝循环)增加。与新生儿胆道、胆汁特点没有关系,因此选D。
8.某新生儿,于生后10小时皮肤出现黄染,立即化验血清胆红素在231μmol/L,属于病理性黄疸,需进行治疗。新生儿黄疸可采用的治疗方法是
A.蓝光照射 B.退热处理 C.注射抗生素 D.腰椎穿刺 E.口服止咳糖浆 【答案】:A 【解析】:考察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方法。治疗新生儿黄疸可采用蓝光疗法、适当输入人血浆和清蛋白、应用肝酶诱导剂,必要时可考虑应用换血疗法。
9.某胎龄32周出生的早产儿,生后3小时开始全身阵发性痉挛,尖叫哭声,经医生检查诊断为颅内出血,采取相应的治疗护理措施。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中错误的一项是
A.保持安静,避免各种惊扰
B.头肩部抬高15°~30°,以减轻脑水肿 C.注意保暖,必要时给氧 D.经常翻身,防止肺部淤血 E.喂乳时应卧在床上,不要抱起患儿 【答案】:D 【解析】:此为记忆性题目,考察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要点,需掌握。颅内出血的患儿应绝对静卧,尽量减少对患儿的移动和刺激,尤其是头部,避免出血的加重。如需头部偏侧时,整个躯体也取同向侧卧。因此颅内出血患儿不应经常翻身。10.早产儿,日龄5天,生后第3天出现皮肤黄染,精神尚佳,食欲佳。最适合的护理措施是 A.蓝光疗法
B.吸氧
C.观察黄疸进展情况 D.抗感染 E.换血疗法 【答案】:C 【解析】:考察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措施。由于胆红素代谢特点,早产儿在生后3~5天即出现黄疸,最迟于3~4周消退,在此期间一般情况良好,食欲正常。该患儿目前尚属生理性黄疸范围,可以不采取治疗措施,但应注意密切观察。
11.新生儿,足月顺产。生后不久其母发现该婴儿全身皮肤发黄,咨询后得知为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特殊生理状态之一。生理性黄疸开始出现的时间 A.2~3天 B.5~7天 C.8~10天 D.11~14天 E.2周以上 【答案】:A 【解析】:考察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特征。出生后,过多的红细胞被破坏,产生大量的胆红素,而新生儿肝脏功能不健全,无法在短时间内将大量的胆红素代谢掉,因此,在出生后48~72小时出现黄疸,称为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男,8个月早产,出生体重2000g,生后第3天出现黄疸,第7天最明显,精神尚可,吃奶好,肝肋下1cm,白细胞计数正常。12.预计其黄疸的预后情况为 A.最长延迟生后2周内消退
B.最长延迟生后3~4周消退 C.手术后可消退
D.肝功能完全正常后可消退 E.经治疗炎症消除后可消退 【答案】:B 【解析】:考察生理性黄疸消退时间。早产儿生理性黄疸消退时间略长与足月儿,可延迟至3~4周消退。
新生儿男,8个月早产,出生体重2000g,生后第3天出现黄疸,第7天最明显,精神尚可,吃奶好,肝肋下1cm,白细胞计数正常。13.最可能的诊断是 A.新生儿败血症 B.新生儿肝炎 C.先天性胆道闭锁 D.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E.新生儿溶血症 【答案】:D 【解析】:考察生理性黄疸特点。早产儿多在生后3~5天出现黄疸,5~7天达高峰。该男婴系早产儿,黄疸出现、高峰时间以及一般情况良好均符合生理性黄疸的诊断。足月新生儿胎吸助产分娩,生后2小时出现躁动不安,全身肌肉痉挛,继而松弛并出现昏迷。
14.首选的治疗措施是 A.镇静.止惊 B.止血
C.抗生素治疗 D.降低颅内压 E.应用脑代谢激活剂 【答案】:B 【解析】:考察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治疗原则。颅内出血治疗包括支持疗法,止血,控制惊厥及降低颅内压。在发病早期首先要解决的是出血问题,故首选止血治疗。足月新生儿胎吸助产分娩,生后2小时出现躁动不安,全身肌肉痉挛,继而松弛并出现昏迷。
15.最可能的出血部位是 A.小脑出血 B.硬脑膜下出血 C.蛛网膜下出血 D.脑室周围出血 E.脑室内出血 【答案】:B 【解析】:考察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足月儿颅内出血多由产伤引起,如胎头过大、臀产、急产、产程过长、高位产钳、多次吸引器助产等,使胎头部受挤压,导致小脑天幕撕裂,造成硬脑膜下出血。根据该患儿分娩方式和临床表现,最有可能是硬脑膜下出血。
足月新生儿胎吸助产分娩,生后2小时出现躁动不安,全身肌肉痉挛,继而松弛并出现昏迷。
16.为明确诊断首选的检查是 A.血培养
B.磁共振 C.脑脊液检查 D.X线胸片 E.头颅CT 【答案】:E 【解析】:考察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辅助检查。头颅CT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足月新生儿胎吸助产分娩,生后2小时出现躁动不安,全身肌肉痉挛,继而松弛并出现昏迷。17.最可能的诊断是 A.新生儿低血糖 B.新生儿破伤风 C.新生儿化脑 D.新生儿颅内出血 E.新生儿低钙 【答案】:D 【解析】:考察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特征。产前、产程中和产后可以引起胎儿或新生儿缺氧、缺血的因素都可导致颅内出血,多数病例出生时有窒息,复苏好转缓慢,12小时内出现大脑皮层受刺激、兴奋性增高的症状,烦躁不安、呻吟、拒乳、尖声哭叫、体温不升、拥抱反射亢进、肌震颤、抽搐、凝视、斜视、眼球颤动、两侧瞳孔大小不等、对光反向消失、呼吸紊乱等。继之,出现皮层抑制症状,如嗜睡、昏迷、四肢张力降低、拥抱反射减弱或消失、呼吸不规则等,根据该患儿表现,符合新生儿颅内出血诊断。
胎龄33周,日龄5天的新生儿,顺产,出生后第3天开始出现哭声弱,吸吮无力,双下肢硬肿,精神不佳,皮肤黄染,体温32℃。
18.患儿突然出现心率下降,从鼻腔涌出血性分泌物,肺部闻及湿啰音。最可能出现 A.休克 B.败血症 C.心力衰竭 D.肺炎 E.肺出血 【答案】:E 【解析】:考察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严重者可导致肺出血、循环和呼吸衰竭及肾脏等多脏器损害,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而危及生命。
胎龄33周,日龄5天的新生儿,顺产,出生后第3天开始出现哭声弱,吸吮无力,双下肢硬肿,精神不佳,皮肤黄染,体温32℃。19.此患儿首要的护理措施是 A.供给足够的营养及水分 B.纠正酸中毒 C.给氧 D.预防感染 E.保暖,复温 【答案】:E 【解析】:考察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护理措施。本题的关键是强调首要护理措施,因此在各项护理措施中应选择在治疗和护理中的关键措施—复温。
胎龄33周,日龄5天的新生儿,顺产,出生后第3天开始出现哭声弱,吸吮无力,双下肢硬肿,精神不佳,皮肤黄染,体温32℃。20.患儿最主要的护理诊断是 A.营养失调 B.知识缺乏 C.皮肤完整性受损 D.体温过低 E.有感染的危险 【答案】:D 【解析】:考察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主要护理问题。根据患儿系早产、体温低、下肢硬肿的表现以及复温的关键措施,护理问题首选体温过低。新生儿脐炎、低血糖、低血钙的护理
1.患儿女,4天。母乳喂养。出生第3天食奶量明显减少,第4天皮肤出现黄染而就诊。体检:体温36℃,脐部红肿伴有脓性分泌物,诊断为新生儿脐炎。局部皮肤常用的消毒药物是 A.30%酒精 B.95%酒精
C.1%新洁尔灭(苯扎溴铵)D.3%双氧水 E.0.5%碘伏 【答案】:E 【解析】:考察新生儿脐炎的护理措施。每日2~3次,用安尔碘或0.5%碘伏及75%酒精从脐的根部由内向外环形彻底清洗消毒。
2.患儿女,足月儿,生后5天。母乳喂养。出生第3天食奶量明显减少,第4天皮
肤出现黄染而就诊。体检:体温37.8℃,脐部周围皮肤红肿,诊断为新生儿脐炎。此疾病最常见的病原菌是 A.大肠杆菌 B.铜绿假单胞菌 C.溶血性链球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 E.表皮葡萄球菌 【答案】:D 【解析】:此为记忆性题目,考察新生儿脐炎的致病菌考点,需掌握。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其次为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溶血性链球菌等。3.足月儿,出生8天,牛乳喂养。因晨起突然发生全身抽动伴面部青紫而急诊就医。在医生查体中再次发作,考虑为低钙血症予以紧急处理后,情况好转。低钙血症是指
A.血清总钙低于1.75mmol/L或血清游离钙低于0.9mmol/L B.血清总钙低于0.8mmol/L C.与生理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无关 D.早期低血钙发生在生后72小时后 E.症状多出现在生后15天 【答案】:A 【解析】:此为记忆性题目,考察新生儿低钙血症的诊断标准,需掌握。4.早期低钙是指 A.生后即发生 B.生后24小时内发生
C.生后48小时内发生 D.生后72小时内发生 E.生后72小时后发生 【答案】:D 【解析】:此为记忆性题目,考察新生儿低钙血症的病因,需掌握。早期低血钙指生后72小时内发生,早产儿、小样儿、感染、窒息等新生儿多见。5.新生儿低钙血症的临床表现不包括 A.多出现在生后5~10天 B.肌肉抽动及震颤 C.手足搐搦 D.严重时呼吸暂停 E.发作间期一般情况不好 【答案】:E 【解析】:考察新生儿低钙血症的临床表现。低钙血症的症状多出现在生后5~10天,表现为烦躁不安、肌肉抽动及震颤,可见惊跳、手足搐搦,严重时呼吸暂停、喉痉挛等,但在发作间期一般情况良好。6.关于低血糖的治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管有无症状,都要及时治疗
B.对于无症状性低血糖者,也应立即静脉注射葡萄糖 C.足月儿应静脉注射葡糖糖6~8mg/(kg•min)D.持续或反复低血糖,可加用儿茶酚胺类药物治疗
E.对早产儿而言,暂时性低血糖可先观察,严密监测血糖,不必立即治疗以防止高血糖
【答案】:A 【解析】:考察新生儿低血糖的治疗原则。无症状低血糖者,首选葡萄糖口服补糖;有症状低血糖者,应通过静脉注射途径补充葡萄糖;对持续反复低血糖者,除注射葡萄糖外,根据病情需要可增加氢化可的松、胰高糖素进行治疗。所以,对新生儿低血糖而言,不管有无症状,都要及时采取治疗措施。7.下列关于新生儿低血糖临床表现中正确的是 A.有症状者多见
B.可表现为前囟凹陷,脱水表现 C.低血糖导致脑损伤临床少见 D.可表现为惊厥 E.以上均正确 【答案】:D 【解析】:考察新生儿低血糖的临床表现。大多数新生儿低血糖者无临床症状;少数可出现喂养困难、嗜睡、青紫、哭声异常、颤抖、震颤,甚至惊厥等非特异性症状。低血糖对患儿脑损害是严重且不可逆的。8.符合新生儿暂时性低血糖原因的一项是 A.胰高血糖素缺乏 B.先天性心脏病 C.Beckwith综合征 D.先天性垂体功能不全 E.以上都不是 【答案】:B 【解析】:考察新生儿暂时性低血糖的病因。新生儿暂时性低血糖可发生于葡萄糖储
存不足:主要见于早产儿、小于胎龄儿、败血症、先天性心脏病等;还可发生于葡萄糖利用增加:主要见于糖尿病母亲婴儿、Rh溶血病等。9.新生儿低血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可有惊厥 B.血糖<2.2mmol/L C.血糖低于正常者均应治疗 D.可用泼尼松
E.无症状低血糖者不需治疗 【答案】:E 【解析】:考察新生儿低血糖的治疗。无论低血糖有无症状出现均应予以治疗。对无症状低血糖的患儿可给予口服葡萄糖治疗,效果不佳时改用静脉注射。
10.早产儿(胎龄35周),娩出经过尚顺利,送入婴儿室护理,每2小时予血糖检测。请问新生儿低血糖的诊断标准 A.血糖低于1.1mmol/L B.血糖低于2.75mmol/L C.血糖低于1.65mmol/L D.血糖低于3.3mmol/L E.血糖低于2.2mmol/L 【答案】:E 【解析】:考察新生儿低血糖的诊断标准。当新生儿全血血糖<2.2mmol/L时,无论其出生体重、胎龄和日龄如何,均诊断为新生儿低血糖。
患儿女,32周早产小于胎龄儿,生后出现哭声异常,阵发性青紫,肢体抖动,实验室检查:血糖1.7mmol/L,诊断为新生儿低血糖。
11.常见病因是 A.足月儿 B.巨大儿 C.早产儿 D.过渡期新生儿 E.过期产新生儿 【答案】:C 【解析】:考察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病原因。因葡萄糖储存不足造成的低血糖主要见于早产、小于胎龄儿,符合该患儿的情况。
患儿女,32周早产小于胎龄儿,生后出现哭声异常,阵发性青紫,肢体抖动,实验室检查:血糖1.7mmol/L,诊断为新生儿低血糖。12.输入葡萄糖时,主要的措施是 A.给予高糖饮食 B.给予高蛋白饮食 C.监测血糖变化 D.防止外伤 E.注意保暖 【答案】:C 【解析】:考察新生儿低血糖的护理措施。静脉输入葡萄糖治疗低血糖时,除合理喂养、保暖等一般护理外,尤其需定期监测血糖变化,以及时调整输液速度,保证血糖浓度稳定。
第二篇:新生儿疾病会议记录
新生儿疾病早期症状的识别培训
时间:2014年9月2日
地点: 五楼会议室
主题: 新生儿疾病早期症状的识别 主持
琴
参加人员:儿科、妇产科医护人员
会议内容:
一、主持人宣布培训正式开始,并介绍主讲人及参加人员;
二、主持人介绍此次培训的意义,以及新生儿疾病早期症状的重要内涵;
三、借助PPT介绍了新生儿分类,对常见异常症状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四、本次讲座主要针对新生儿常见疾病做了深入的探讨: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新生儿肺炎、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定义,症状进行了深入讨论;
五、与会人员参加讨论,进一步掌握新生儿疾病早期症状的识别。主持人李华琴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①本次活动因为有大家的支持,取得一定成功,大家基本加深了新生儿疾病的了解;②这次活动的不足之处,准备仓促,内容不是精、细、全,同时入场后的安排做的不是很好,以致延误了开场时间③会议的形式比较单一,同时现场的互动不是很好。
六、主持人对培训活动进行总结,宣布本次活动圆满结束。
区人民医院医务科
2014年9月3日
第三篇:新生儿护士日记
新生儿护士的一天
付华丽
20130406
看到过很多关于护士的生活工作和心情,几乎都是眼泪和汗水、苦和累的篇章,也有部分护士因为压力过大甚至于转行。病人多,工作忙,而且在保证业务技术精益求精的前提下还要为病人及其家属提供优质的服务,每天脑不停、嘴不停、手不停、脚不停。她们经常要倒夜班,早上6点就出门上班,晚上7点才能回到家,没有时间陪家人及孩子。经常熬夜,容颜较同龄人更显苍老;经常要接触消毒液,手部皮肤比同龄人更显粗糙,经常奔波于病房,双腿过早地出现静脉曲张。护士们大半生的时间几乎都是在医院度过。这些是绝大部分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及生活写照。可想而知护理人员的压力有多大。
这些日积月累的压力终究要找到一个突破口,爆发出来才能维持她们生理及心理的平衡状态。于是出现工作不认真、抱怨、凡事计较等现象出现。近几年出现许多民间自发组成的户外活动组织,及娱乐健身机构,参与这些活动之后,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繁杂的护理工作给护士们带来的生理及心理压力。
在这些年的工作中也接触到了许多不同的病人,人与人之间是需要沟通的,人说治病是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我们的工作就是与人沟通,为患者服务。并且在与人沟通的过程中,意识到原来有很多人需要我的帮助,更意识到要快乐生活,快乐工作,就必须拥有一样东西——爱。
我面对的是一群不会说话的、随时都可能出现生命危险的新生儿,面对这样的一个群体他们无法用语言与我沟通,只有用我的爱心和责任心去读懂他们。宝宝们的每一个皱眉、发声,和小小的细微的动作都能表示他们不舒服,想要动一动。这些都要我们仔细地观察。
面对这些可爱的小宝宝内心里有说不出的喜爱和怜惜。小小的、软软的,一切都是那么小巧可爱。
新的一天开始了,接班后就开始忙活了,先逐个地将这些小宝宝推到沐浴间去洗澡、抚触、做基础护理。还没洗完澡就有几个小家伙开始呱呱叫—意思是“我饿了,我要喝奶!” 我手里一边给刚洗完的宝宝穿衣服,一边安慰他们到:“好了好了,马上就给你们好吃滴哟!” 洗完所有的宝宝就去喂奶了:“嗨,宝宝们,好吃的来啦!很香的哦,要快快吃啊!”因为是定时喂奶,所以每个孩子都会有的,并且让她们都齐齐“向右转”这样既不会呛奶,也便于我能一排排看过去,这样可以观察到每个宝宝吃奶的情况。等他们一个个都心满意足地吃完奶了,已经9点多了。开始做治疗,于是下一个治疗护理项目开始。输液,几乎每个孩子都要打针输液,新生儿好动,留置针留置时间不长,重打几率很高。轮到8床宝宝输液了,她昨天晚上很不乖,小脚脚乱蹬乱踢,针头移位液体外渗了,今天又要打针了“宝贝,你要坚强点哦,阿姨会轻轻的!好啦!一针见血!恩,不错,你表现好棒哦!”给她调整了个舒适的姿势,香香地睡着了!嘴巴还吧唧吧唧的好像在吃东西,这么快就开始做梦了吗?呵呵,真可爱!“对医嘱!”电脑班在叫我,整理好治疗车赶紧去对医嘱,我还有几个宝宝没接上液体呢,动作得快点,心里这样想着。对完医嘱就快速地开启光疗箱预热,等接完输液,箱温也够了,就可以将需要照兰光的宝宝放进去治疗了。“2床急查血气分析!”......一阵忙碌!抬头一看快11点了,4床和7床宝宝今天出院,爸爸马上就要来接他们了,赶紧将病区宝宝们的尿布换一换,11:30分爸爸们都来接宝宝了,办完手续我与他们的爸爸核对宝宝身份,这两个都是黄疸来住院的,这会儿都变得白白胖胖的了,来的时候黄黄瘦瘦,皮肤干燥还脱皮,这里住了几天白白胖胖好可爱自然是打心里高兴和满意了。我详细地给他们交代了回家后的护理方法和注意事项之后,他们迫不及待地抱着心爱的小宝贝赶紧回家与家人分享这份喜悦去了。
又到了给宝宝们吃奶的时间。他们好像被集体号召了一样,一个哭起来,集体就都开始哭了起来。听到他们发出饥饿的信号,我赶紧去给他们配奶。逐一给他们喂饱才安静下来。巡视完整个病区,调整管道位置,没有输液外渗后刚想坐下来休息一会,突然“哇!”一声,我赶紧循声过去,睡在暖箱内的9床早产儿吐奶了,赶紧给她擦洗干净,更换新床单。因为有窒息史,所以她总有阵发性的哭闹和烦躁,只要扭扭身子就会吐奶,所以我一直都让她左右两侧睡觉的,这样她吐奶时就不会呛着。我给她做了个圆圆的小窝,用长条包单环绕着她,让她感觉周围一直有东西在保护她,给她一点安全感。3床小宝宝心电监护在连续报警,Spo2 掉到了76%,面色轻微发绀。病情突然变化,赶紧查看血氧探头没有脱落,立即通知医生,并且给宝宝吸氧。1分钟后血氧上到90%,但是脱离氧气氧合还是不理想,30分钟后在低流量吸氧状态下Spo2能在90%-95%,但是出现呻吟、鼻煽、吸气三凹征,皮肤出现花斑纹等症状。赶紧通知医生抢救。立即将宝宝放到辐射台,提高氧流量,测血压、并开通两条静脉通道,抽血气分析,医生看诊之后口头医嘱球囊正压通气,准备上呼吸机。经过40分钟左右的抢救,宝宝病情终于稳定。但是随时都可能再出现新的情况。临近下班了再检查一下今天的工作,整理补充护理车和治疗用物为下一班做好物品供应。明天是周二探视时间,今天3床宝宝病情变化了,估计他妈妈会很难过,因为在他之前有两个姐姐都没保住,记得昨天入院时他爸爸说:“宝贝,我和你妈妈等你等了7年了”。回去好好想想除了病情沟通以外我还能怎样安慰一下她的爸爸妈妈呢!3宝,希望今晚你能平安度过,明天病情好转!
回到家孩子已经睡着了,奶奶讲在学校玩得太累了,回来没吃饭就睡了,明天早上她还没起床我又要去上班了。从奶奶嘴里得知,她以为妈妈不喜欢她了,妈妈只喜欢医院里的小宝宝,所以不回家陪她?我想回答:“不是的,宝贝!我爱你、爱爸爸,但是那些宝宝生病了,需要妈妈去照顾他们,那是妈妈的职责!”
第四篇:新生儿疾病护理常规
目 录
新生儿护理常规
一、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3 二、一般高危儿护理常规………………………………………………5
三、早产儿护理常规……………………………………………………7
四、新生儿重症监护常规………………………………………………10
五、新生儿常见症状护理常规…………………………………………12 1.发热护理常规………………………………………………………12 2.水肿护理常规………………………………………………………13 3.腹胀护理常规………………………………………………………14 4.呕吐护理常规………………………………………………………15 5.抽搐护理常规………………………………………………………16 新生儿疾病护理常规
一、新生儿窒息护理常规………………………………………………17
二、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常规…………………………………………19
三、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护理常规…………………………………20
四、新生儿肺炎护理常规………………………………………………22
五、新生儿败血症护理常规……………………………………………24
六、新生儿黄疸护理常规………………………………………………25
七、新生儿脐炎护理常规………………………………………………27
八、新生儿霉菌性口腔炎护理常规……………………………………28
九、新生儿尿布皮炎护理常规…………………………………………29
十、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护理常规…………………………………30
十一、新生儿坏死性结肠小肠炎护理常规……………………………32
十二、胎粪吸入综合症护理常规………………………………………33
十三、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护理常规…………………………………35
新生儿护理常规
一、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概述】
孕周37周以上,体重2500g以上,出生评分8~10分,无其他异常情况为正常新生儿。【护理要点】
1.要求室温在20~24℃,湿度在55~65%,阳光充足,定时通风,空气清新。
2.新生儿入室时,首先查阅新生儿出生记录,了解产程中有无异常及出生时的情况,核对男女性别、母亲姓名、床号、做好入室时的评估、检查其一般情况,如有无脐部出血、畸形、外伤、骨折等,然后办理入室手续。3.新生儿生后1~2天内,为防止呕吐引起的窒息,予侧卧位或仰卧位时适当抬高肩部,颈下垫小毛巾,注意呼吸通畅,观察有无吐羊水、奶。4.新生儿入室时测体温,出生24小时内测体温6次/日,正常后二次/天。体温测量过程中,根据体温高低采取相应的措施,如体温偏低者,用母亲的身体给予袋鼠式保暖,有条件者可用辐射床或暖箱保暖。
5.实行按需哺乳,提倡母乳喂养,人工喂养者奶具一人一用一消毒,奶量以喂后安静,不吐,无腹胀,理想的体重增长为标准15-30g/d,除生理性体重下降时期。
6.根据情况更换尿布的次数,一般在哺乳前更换,更换尿布时应用温水小毛巾轻柔地擦干净臀部的大小便后,再涂鞣酸软膏,以防红臀发生,初次大小便应交班(小便不超过48小时,大便不超过24小时),有异常时及时寻找原因,汇报医生。
7.随时注意新生儿情况,如遇呻吟、点头呼吸、鼻翼煽动等呼吸困难症状、中心性青紫、皮肤苍白、黄疸加深迅速、抽搐、哭声尖叫等异常者,立即通知医生作相应处理。
8.预防感染,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接触新生儿前后洗手;保持脐部的清洁干燥,消毒脐部1-2次/d,至脐残端脱落愈合;观察脐部有无渗血渗液、红肿、肉芽肿,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作相应的处理。
9.新生儿每日或隔日洗澡一次、称体重,记录洗澡时情况及体重,同时做好脐、臀、眼、耳部护理,有异常及时作相应处臵和记录工作。10.确保安全操作者指甲要短(不超过指端)而钝;避免将新生儿处于危险的环境,如高端台面、可能触及到的热源、长时间受压、接触尖锐物品等;手足暴露时予戴上手套和袜子以防抓伤和擦伤。
11.疫苗接种:正常新生儿生后12小时内常规注射乙肝疫苗,24小时后接种卡介苗,做好相关记录,将疫苗接种单交给家属,并做好相应的宣教工作。
12.做好筛查协作和宣教工作。
13.随母亲出院的新生儿作好出院当日晨洗澡工作,取下手表带,核对母亲姓名,婴儿性别(核对时家属参与),穿好出院衣服,取消各类医嘱,并做好出院的宣教工作,如母乳喂养、洗澡、保暖预防接种等有关婴儿的一般护理知识,做好终末消毒工作。二、一般高危儿护理常规 【概述】
高危新生儿指已发生或有可能发生危重情况而需要密切观察的新生儿。包括母亲异常分娩的新生儿,如母亲有糖尿病、妊高症、先兆子痫阴道流血、感染、吸烟、酗酒史及母亲为Rh阴性的血型等;母亲过去有死胎、死产史等;异常分娩的新生儿,如高危产钳、臀位娩出;分娩过程中使用镇痛和止痛药物等;出生时有异常的新生儿,如出生时Apgar评分低于7分;脐带绕颈;各种先天性畸形;早产儿、小于胎龄儿、巨大儿、多产儿等。【护理要点】
1.高危室室温应保持在22-24℃左右,相对湿度应保持在55%-65%,有空调和空气净化设备如空气层流或空气消毒设施,空气消毒45min/次以上,1~2次/d,含有效氯消毒制剂湿式拖地2次/d,通风2次/d.2.进室后的检查和一般护理同新生儿护理常规,评估基本生命体征(皮肤温度、心率、呼吸频率、氧饱和度),监测血糖。
3.保持呼吸道通畅,可侧卧位,仰卧位时适当抬高肩部,避免颈部过度前屈和后仰,俯卧位时头侧向一侧,避免物品阻挡新生儿口鼻。如因羊水、奶液等其他分泌物堵塞引起的呼吸困难,立即用洗耳球或负压吸引吸出。4.发现新生儿中心性青紫、呼吸急促、有呻吟、吸凹、鼻翼煽动等呼吸困难症状等,立即报告医生,由医生决定给氧方式和给氧浓度,并随时评估吸氧后的效果,调整给氧浓度或停氧。
5.注意保暖,体温稳定后每四小时测体温一次,根据体温高低的不同程度作相应处理,可入辐射床或保暖箱保暖。接触新生儿的手、仪器、物品等应保持温暖。
6.加强巡视,注意观察患儿肤色、呼吸、吐奶、尖叫等,床边使用心电监护仪监测生命体征,并记录。
7.吐出物及大便有异常应请示医师,必要时留取标本送检。准确记录吐出物的量(有呕吐者可先称垫着毛巾重量,吐后再称重减去原毛巾重,以1克约为1ml计算)和性状,同时在患儿相对安静状态时评估腹部的相关情况,如腹胀程度和张力。
8.根据病情每日或隔日沐浴或擦浴一次,必要时在保暖箱内或辐射床上进行。
9.保持营养供给,能哺乳者,根据患儿情况按量按时或按需哺乳,用奶杯或奶瓶或由母亲进哺乳室直接喂哺。遇吞咽、吸吮力不协调者,呼吸>60次/分,遵医嘱予鼻饲或禁食,禁食者由静脉供给营养。保证静脉输液通畅,按时正确使用各种药物。并随时注意观察液体速度、局部有无渗液。观察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
10.保持安静,根据病情减少抱动,治疗与护理尽可能集中进行,动作轻柔。
11.病情好转,遵医嘱转母婴室或出院,做好相应宣教。
三、早产儿护理常规 【概述】
凡胎龄满28周,不足37周,出生体重在2500g以下的新生儿,统称为早产儿或未成熟儿。按体重分:体重<2500g称低体重儿;在1000g~1499g之间的早产儿为极低出生体重儿;<1000g为超低体重儿。由于早产儿各器官和功能未成熟,生活能力低下,表现为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功能弱,呼吸功能弱,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免疫功能低下等,其存活率与出生时体重和医护质量有密切关系。【护理要点】
1.同一般高危儿护理常规。
2.早产儿室温应保持在24-26℃左右,相对湿度维持在55%-65%。3.维持体温稳定,根据早产儿的体重、成熟度及病情,给予不同的保暖措施,每2~4小时测体温一次,体重<2000g应放入暖箱内。在保暖箱内的早产儿记录体温同时记录箱温以作对照。在暖箱外的早产儿可戴帽子保暖。暴露操作应在辐射床上进行。体温偏低者,采取保暖措施后,每半小时测体温一次,至体温正常。
4.维持有效的呼吸,仰卧位可在肩部垫一软枕取头高足低位,俯卧位时头侧向一侧,平、侧卧位,每2~3小时更换体位。不论何种卧位都需保持气道的通畅,有呼吸暂停者根据程度不同给予拍打足底、托背、刺激皮肤等处理。呼吸暂停反复发作者可遵医嘱给氨茶碱静脉输注。
5.氧疗者根据需要,目的是维持正常氧分压(50~70mmHg),可采用鼻导管、面罩、头罩,但要根据血气或SPO2调整吸氧浓度,氧浓度调整梯度为5%,血气正常及时停氧,保持SPO2在90%~95%,否则有造成氧中毒危险。
6.合理喂养,无特殊禁忌症应及早喂哺,采取少量多次按需哺乳。一般情况好,能吸吮者,可让产妇进哺乳室哺乳。有吞咽能力而吸吮欠协调者应用针筒或滴管滴喂授乳。无吸吮吞咽能力、胎龄<34周或呼吸急促者均应胃管喂养。胃管喂养者可适当的给予非营养性吸吮。喂养时观察患儿对喂哺的耐受程度,如有无腹胀、呕吐、胃内残留量等。哺乳不耐受需静脉营养者,必须保证静脉输液通畅,按时正确使用各种药物。
7.保持皮肤清洁,遵医嘱给予沐浴或擦浴。每日称体重一次,在长磅阶段发现体重低于前一天体重30g以上或较长时间不增者应报告医生。8.密切观察病情,床边24小时生命体征监测,同时观察患儿的进食情况、精神状态、哭声、反射、面色、皮肤颜色、肢体末梢温度。保持患儿安静,治疗、护理尽量集中进行,动作轻柔、迅速,就地操作,不抱离暖箱或辐射床。
9.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工作人员相对固定,严格控制入室人员,室内物品定期更换消毒,每次接触患儿前后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液擦手,严格控制医源性感染。体重在1000g以下的患儿,使用的被服必须消毒。【出院标准】
早产儿/低体重儿,体重1800~2300g以上;矫正胎龄≥35周;出保温箱后体温正常1天以上;具有正常的吸吮和吞咽能力,摄入奶量正常;早产儿呼吸暂停者,停药后至少3天无呼吸暂停可出院。出院前期应对家长进行有关婴儿喂养、保暖、安全、防病等护理保健知识的宣教。附:保温箱内护理
1.在使用前应将暖箱预热好,根据早产儿体重调节箱温,暖箱温湿表。2.暖箱内的早产儿可穿单衣,也可根据四肢冷暖予穿袜子,以减少散热。3.一切护理操作应在暖箱内进行,如换尿布、喂奶、更换体位,观察病情及检查应打开边门或从袖孔窗伸入操作。若抢救或静脉注射,应加盖棉被或在辐射床上进行。
4.发现衣服、床单、毛巾潮湿或污染,必须及时更换。
5.暖箱内的清洁及消毒:每日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暖箱。保暖箱每周彻底清洁消毒一次有记录。早产儿出箱后,彻底用消毒液擦拭,并在暖箱上标明消毒日期。
6.详见:暖箱使用护理常规
新生儿体重(克)暖箱温度(℃)暖箱湿度
<1000 34~35 55%~65% 1001~1500 33~34 55%~65% 1501~2000 32~33 55%~65% >2000 28~30 55%~65%
四、新生儿重症监护常规 【概述】
新生儿重症监护对象:1.需要进行呼吸管理的新生儿,如急慢性呼吸衰竭、需要氧疗、应用辅助通气及拔管后24小时的患儿;2.病情不稳定、需要急救的新生儿,如重症休克、反复惊厥、重度窒息者;3.胎龄<39周、生后48小时内,或胎龄<28周、出生体重<1500g的所有新生儿;4.大手术后,尤其是术后24小时内的患儿,如先天性心脏病、食管气管漏、隔疝;5.严重气管衰竭及需要全肠外营养、换血者。【护理要点】
1.根据病情予高危儿或早产儿护理常规。2.新生儿入室后按要求测量并记录各种数据。
3.将新生儿安臵在辐射床上,根据病情提供生命体征监护。
4.入室后即刻用试纸法测血糖,发现血糖>7.0mmol/L或<2.2mmol/L者及时告知医生并按医嘱处理。
﹙1﹚尽快建立静脉通路,按医嘱用药,及时记录液体进量。
﹙2﹚24小时床边监护,常规每2~4小时测1次T、P、R、SPO2,特殊病人遵医嘱。
﹙3﹚准确记录病情及出入量(入量包括静脉补液及经口摄入奶、水。出量包括尿、大便、呕吐物、胃肠引流液等)。病情变化随时记录,每晨统计24小时出入量。
﹙4﹚使用呼吸机时常规插胃管并开放,加强呼吸道护理,每1~2小时记录呼吸机参数与生命体征,数据变化时随时记录。﹙5﹚对接收氧疗者,呼吸机管道及湿化器每24~48小时更换。﹙6﹚按时按量喂养,胃管喂养时忌快速推入,可用针筒悬挂奶液依靠重力作用缓缓入胃,每次喂奶前应回抽胃内残留量,如抽取前一次喂养量1/5以上时与医生联系,回抽胃内物时操作轻柔,避免使用2ml以下的注射器抽吸,以免损伤胃粘膜。
﹙7﹚保持患儿全身皮肤清洁和床单位整洁。﹙8﹚按医嘱留取大小便标本送检。﹙9﹚每晨空腹测体重1次。
五、新生儿常见症状护理常规 1.发热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患儿发热的时间、程度及诱因、伴随症状等。2.评估患儿生命体征的变化。3.了解患儿相关检查结果。【护理措施】
1.监测体温变化,观察热型。
2.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保持患儿安静,减少刺激,避免患儿烦躁哭闹,减少消耗。
3.高热患儿给予物理降温,物理降温后半小时复测体温。
4.保持皮肤及衣被清洁干燥,及时更换衣物,注意降温后的反应,避免虚脱。
5.补充水分防止脱水,保证营养及热量供给,根据患儿病情采取适当的喂养方式。【健康指导】
1.指导家属患儿发热时需多饮水。2.告知家属限制探视的重要性。2.水肿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患儿水肿的部位、时间、范围、程度、发展速度,与饮食、体位及活动的关系及治疗情况。
2.观察生命体征、体重及营养状况、皮肤血供、张力变化。3.了解相关检查结果。【护理措施】
1.采取适宜体位,保持衣物、床垫柔软干燥无皱褶。2.监测体重和病情变化,必要时记录24液体出入量。3.限制水分摄入,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和量。
4.遵医嘱使用利尿药或其他药物,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
5.观察皮肤完整性,定时更换体位,Q1h更换一次经皮氧饱和度探头位臵,防止发生压疮。【健康指导】
1.告知患儿家属水肿发生的原因及治疗护理措施。2.指导患儿家属合理喂养。3.腹胀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患儿腹胀程度、持续时间,伴随症状,腹胀的原因,排便、排气情况。
2.了解患儿相关检查结果。【护理措施】
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根据病情采取舒适体位或行腹部按摩、肛管排气、胃管排气、补充电解质等方法减轻腹胀。
2.腹胀明显者遵医嘱行胃肠减压,做好胃肠减压的护理。3.观察腹胀消退情况及引流液色、质、量。4.遵医嘱用药,观察疗效和副作用。
5.做好相关的检查工作,发现有肠梗阻、肠穿孔、肠出血等征象时,及时通知医生,考虑手术者,做好术前准备。6.遵医嘱禁食,病情好转选择合适的喂养方式。【健康指导】
告知患儿家属腹胀的诱因及预防措施。4.呕吐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呕吐的原因。
2.评估呕吐物的性质,颜色及量。
3.评估患儿生命体征、精神和意识状态、周围循环状况、腹部体征等。【护理措施】
1.采用头高右侧卧位,防止呕吐物吸入气道。2.及时清理呕吐物,更换清洁衣被,做好口腔护理。3.遵医嘱用生理盐水洗胃,病情严重者予禁食。
4.观察患儿有无脱水表现,遵医嘱补液,维持水及电解质平衡,提供足够的热量。
5.保证营养供给,必要时给予静脉内营养。6.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注意有无全身症状。【健康指导】
告知患儿家属缓解呕吐的方法,避免误吸。5.抽搐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患儿生命体征、意识及肌张力情况。
2.评估抽搐发生的原因、时间、持续时间、次数、过程、部位性质等。3.了解患儿相关检查结果。【护理措施】
1.保持室内及患儿安静,护理操作集中进行。
2.保持呼吸道通畅,头偏向一侧,及时吸痰,清除气道分泌物。3.观察抽搐发作时病情和生命体征变化,并做好记录。4.遵医嘱准确用镇静剂,观察并记录用药效果。
5.备齐急救物品,严密观察患儿病情,发现异常及时处理。6.修剪患儿指甲,防止外伤。【健康指导】
告知患儿家属抽搐的相关知识,寻找并避免诱因。
新生儿疾病护理常规
一、新生儿窒息护理常规 【概述】
胎儿因缺氧发生宫内窘迫或娩出过程中引起的呼吸、循环障碍,以致生后1分钟内无自主呼吸或未能建立规律性呼吸,而导致低氧血症和混合性酸中毒。【临床表现】
1.胎儿缺氧:早期表现为胎动增加,胎儿心率≥160次/分;晚期胎动减少甚至消失,胎心率变慢或不规则,<100次/分;羊水被胎粪污染呈黄绿或墨绿色。
2.新生儿娩出时的窒息程度可按生后1分钟内Apgar评分来区分,0~3分为重度,4~7分为轻度,若生后1分钟评8~10分而数分钟后又降到7分以下者亦属窒息。
3.各器官受损表现:窒息、缺氧、缺血可造成多器官损伤,但发生的频率和程度常有差异。
(1)心血管系统:轻时有传导系统和心肌受损;严重者出现心源性休克和心衰。
(2)呼吸系统:易发生羊水或胎粪吸入综合征、肺出血、肺动脉高压、低体重常见肺透明膜病、呼吸暂停等。
(3)泌尿系统:急性肾衰时有尿少、蛋白尿、血尿素氮及肌酐增高,肾静脉栓塞时可见肉眼血尿。
(4)中枢神经系统:主要是缺血缺氧性脑病和颅内出血。(5)代谢系统:常见低血糖、低血钙、低血钠等。(6)消化系统:有应激性溃疡和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护理要点】
1.根据病情按新生儿重症监护常规和高危儿常规护理。
2.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内的异物,防止因羊水、吐奶导致再度窒息。
3.根据血气分析调整给氧浓度。保持氧分压(50~70mmHg),SPO2在90%~95%。
4.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随时注意呼吸、心率、SPO2,及给氧后的面色、呼吸、末梢循环及神经系统症状,如尖叫、抽搐、双眼斜视、凝视等,及时记录,观察大小便情况。
5.注意保暖,常规入辐射床或保暖箱。保持安静,减少抱动。
6.注意合理喂养,根据病情予静脉补液或禁食、鼻饲,病情稳定着,可按需喂养。
7.预防感染,注意用物消毒,必要时遵医嘱给抗生素抗炎治疗。8.上呼吸机者,做好气管插管的护理。
二、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常规 【概述】
新生儿颅内出血主要是由于缺氧或产伤引起,也可颅内血管畸形、原发性出血性疾病引起颅内血管破裂。早产儿发病率高。【临床表现】
颅内出血的症状和体征与出血部位及出血量有关,一般生后1~2天内出现。
1.意识改变:如易激惹、过度兴奋或表情淡漠、嗜睡、昏迷等。2.眼部体征:如凝视、斜视、眼球上转困难、眼震颤等。3.颅内压增高表现:脑内尖叫、前囟紧张或隆起、惊厥等。4.呼吸改变:出现增快、减慢、不规则或暂停等。5.肌张力改变:早期增高以后减低。6.瞳孔:不等大、光反射差或消失。7.其他:黄疸和贫血。【护理要点】
按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护理。
三、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护理常规 【概述】
由于各种围产期因素引起的缺氧和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和新生儿的脑损伤。是新生儿窒息后的严重并发症,病情重,病死率高,少数幸存可产生永久性神经功能缺陷,如智力障碍、癫痫、脑性瘫痪等。【临床表现】
主要为意识改变及肌张力变化,严重者可伴有脑干功能障碍。根据病情不同分为轻、中、重3度。
轻度:主要表现为兴奋、激惹、肢体出现颤动等。上述症状一般在生后24小时内明显,3天内逐渐消失,预后良好。
中度:表现为嗜睡、反应迟钝、肌张力减低、肢体自发动作减少,可出现惊厥,前囟张力正常或稍高,拥抱反射和吸吮反射减弱,瞳孔缩小,对光反应迟钝。症状在生后72小时内明显,病情恶化者嗜睡程度加深甚至昏迷,反复抽搐,可留有后遗症。
重度:表现为意识不清,常处于昏迷状态,肌张力低下,肢体自发动作消失,惊厥频繁,反复呼吸暂停,心率减慢,前囟张力高,瞳孔不等大或放大,对光反应差,死亡率高,多留有后遗症。【护理要点】
1.根据病情轻重给予高危儿或重症监护护理常规。
2.保持气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低氧血症者可采用不同方式给氧,保持PaO2和PaCO2在正常范围,必要时给人工机械呼吸。
3.病情观察:除严密观察和检测生命体征外,需严密观察神志、意识障碍程度、瞳孔、前囟张力、神经系统症状、肢体活动及抽搐等情况。观察药物反应。
4.取头高足低位,抬高床头15°左右,保持头正中位,尽量不搬动患儿头部,绝对静卧。
5.将患儿臵于远红外辐射床上,肤温控制在35~35.5℃,使头部温度维持在34~35℃。
6.根据病情决定开奶时间,轻症者待生命体征稳定后可耐心喂养,喂奶时切忌抱起。重者禁食,予静脉补充热量及水分,保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7.注意观察脑疝、呼吸衰竭并发症发生。
四、新生儿肺炎护理常规 【概述】
新生儿肺炎指由于感染和各种原因引起的吸入,使肺泡及其周围毛细支气管发生炎症反应。【临床表现】
1.感染性肺炎:初起时呼吸道症状不典型,主要表现为反应差、哭声弱、拒奶、口吐泡沫、呼吸浅促、青紫、呼吸不规则、体温不稳定,病情严重时出现点头样呼吸或呼吸暂停,肺部体征不明显,有的表现双肺呼吸音粗。2.胎粪吸入性肺炎:多数患儿在生后数小时出现呼吸急促(呼吸频率>60次/分)、呼吸困难、呻吟、鼻翼煽动、吸气三凹症、胸廓饱满、发绀,肺部听诊呼吸音粗,闻及湿啰音或呼吸音减低。全身皮肤、指趾甲、脐带被胎粪污染呈黄绿色。当并发气胸或肺气肿时,呼吸困难突然加重,紫绀明显,心音减低、移位,血压下降,皮肤出现花斑。【护理要点】
1.按高危儿护理常规。严重窒息、胎粪吸入者按重症监护常规。2.胎粪吸入的患儿尽快清除吸入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3.合理用氧,供给温湿化氧气,维持正常的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给氧方法依病情而定,可采用导管法、头罩法,甚至机械通气。使PaO2维持在60~80mmHg。
4.做好呼吸道护理,必要时雾化吸入,稀释痰液,协助排痰,定时翻身、拍背,使呼吸道通畅。
5.观察生命体征和呼吸困难、缺氧程度、患儿的意识和对外界的反应、哺乳的情况。
6.维持正常的体温,异常者给予相应处理。
7.供给足够的热量和水分,能吸吮者提倡母乳喂养以提高患儿的抗病能力。
8.严密观察并发症的发生,防止心力衰竭、呼吸衰竭、气胸、中毒性脑病、DIC等发生。
五、新生儿败血症护理常规 【概述】
新生儿败血症是指细菌进入血循环并在血液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造成的全身感染,是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较常见的疾病。【临床表现】
无特异性表现,出生后7天内出现者称早发性败血症;7天后出现者称迟发型败血症。早期表现为精神不佳、食欲不佳、哭声弱、体温异常等、转而发展为精神萎靡、嗜睡、不吃、不哭、不动,面色欠佳、病理性黄疸、呼吸异常等。少数严重者很快发展循环衰竭、呼吸衰竭、DIC、中毒性肠麻痹、酸碱平衡紊乱和胆红素脑病。常并发化脓性脑膜炎。【护理要点】
1.按高危儿护理常规,病情较重者按重症监护常规护理。2.执行床边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3.积极处理局部病灶,如脐炎、脓疱疮、鹅口疮等。保证静脉输液的通畅及抗生素定时定量的输入。
4.保证营养和水分的供给,提倡母乳喂养以提高患儿的抗病能力。5.病情观察:注意体温、呼吸、心率、氧饱和度、精神状态、吸吮能力、皮肤颜色、黄疸程度、有无硬肿、脱水征象以防感染性休克发生。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如吐血、便血、皮肤紫癜、穿刺点不宜止血等DIC征象。同时注意尿量和性状,警惕肾功能衰竭的发生。6.观察药物治疗后的作用及副作用。
六、新生儿黄疸护理常规 【概述】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胆红素(大部分为未结合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引起,其原因很多,分生理性、病理性两种。病理性黄疸是原因比较复杂,严重的还可引起胆红素脑病而造成死亡或神经系统后遗症。【临床表现】
1.新生儿黄疸程度不一,一般于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高峰;一般情况良好,足月儿在2周内消退,早产儿可延到3~4周。病理性黄疸多数出现早,进展快或退而复始很快波及全身。
2.其他可出现贫血、心力衰竭、全身水肿、肝脾肿大,若血清胆红素>20mg/L(342mmol/L),可引起胆红素脑病,造成神经系统后遗症。
3.部分患儿可出现腹胀、肝大、触诊较硬,食欲差,大便颜色变白,全身皮肤黄染且进行性加重,常提示肝、胆疾病。【护理要点】
1.按高危儿护理常规,病情较重者按重症监护常规护理。2.密切观察病情,做好相关的护理。(1)每班详细观察黄疸进展情况。
(2)观察大小便排出次数、量及性质,若胎便排出少或延迟,应警惕黄疸加重。必要时给灌肠协助排便。(3)保证液体入量,坚持母乳喂养。
(4)观察神经系统症状,有反应差、嗜睡、厌食、尖叫、双眼凝视、肌张力改变甚至角弓反张、抽搐等胆红素脑病早期表现,应立即报告医生,做好抢救准备。
3.针对病因的护理,预防核黄疸发生。(1)如疑母乳性黄疸,必要时停乳观察。(2)根据病情,遵医嘱给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3)杜绝一切能加重黄疸的因素存在,避免发生低氧、低温、低血糖、酸中毒等。
(4)遵医嘱进行蓝光疗法。
(5)如需进行换血,及时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七、新生儿脐炎护理常规 【概述】
新生儿脐炎是指脐带残端的炎症,在正常情况下,残留的脐带逐渐干燥僵化,于一周以上脱落,创口在15天左右完全愈合。【临床表现】
轻症者局部有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伴恶臭、脐轮微红肿。重者红肿范围扩大,局部腹壁可见急性浸润,呈蜂窝织炎,形成脓肿。有下腹部向脐部压迫时,可有脓样分泌物排出,局部扩散,可导致败血症。【护理要点】
1.保持脐部清洁干燥,每次换尿片后先用消毒棉签拭净脐部的分泌物,再用5%PVP-1棉签由内而外消毒脐残端和脐轮。
2.如有分泌物较多可用5%过氧化氢轻轻涂擦,遵医嘱用抗生素纱布局部湿敷。
3.如有肉芽组织可用10%硝酸银棒烧灼或搔刮局部,后用生理盐水棉签吸取多余药液,注意避免烧灼周围皮肤。
4.严密观察病情发展,遵医嘱给予抗生素等药物治疗。
5.必要时可在辐射床上暴露脐部,保持脐部干燥,便于观察治疗。
八、新生儿霉菌性口腔炎护理常规 【概述】
新生儿霉菌性口腔炎又称鹅口疮,是口腔内白色链球菌感染。多由于乳具消毒不严,乳母奶头不洁,或喂奶者手指污染所致,也可在出生时经产道感染。或见于腹泻、使用广谱抗生素或肾上腺素皮质激素的病儿。【临床表现】
口腔黏膜上覆盖一层白色的乳块样物,呈点片状或融合成大片状,不易擦去。强行剥落后,局部黏膜潮红,粗糙,并可溢血。好发部位为颊粘膜、唇粘膜内侧、舌面齿龈和上腭,严重者可播及咽喉部,甚至气管、食道和下呼吸道。偶可出现拒乳。【护理要点】
1.注意新生儿口腔卫生,保持新生儿口腔黏膜完整。2.于喂奶后,口腔内涂以2%咪康唑甘油,3次/d。
3.做好奶具的消毒工作,做到一用一消毒,使用奶瓶、奶头者,喂后用2%碳酸氢钠浸泡30分钟后洗净,电子消毒柜消毒。4.操作者每次喂奶前后洗净双手,避免交叉感染。
5.做好预防性护理,长期使用抗生素的患儿,遵医嘱用2%咪康唑甘油涂口腔2次/d。
九、新生儿尿布皮炎护理常规 【概述】
新生儿尿布皮炎是由于被大小便浸湿的尿布未及时更换,尿中尿素被粪便中的细菌分解而产生氨,刺激皮肤发炎。【临床表现】
患儿外阴和臀部等尿布接触的部位发生境界清楚的鲜红色红斑,严重者可发生丘疹、水疱、糜烂或溃疡,皮损还可延及下腹部和双腿。皮肤褶皱部位常无皮损。【护理要点】
1.做好预防为主,勤换尿布,保持外阴干燥,选用柔软吸水性好的尿布。2.每次大小便后及时更换,用温水洗净臀部,常规涂鞣酸软膏。3.轻度皮炎时,每次换尿布后按医嘱选用药物,局部红外线照射,保持臀部清洁,并用抗生素纱布局部湿敷,如5%呋喃西林液。
十一、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护理常规 按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患儿体温,皮肤硬肿程度。2.患儿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变化。3.患儿家属对疾病的认知情况。【护理措施】
1.复温:体温高于30℃、腋温-肛温差≥0患儿,提示棕色脂肪产热较好,可臵于预热至30℃的温箱中,使患儿在6—12小时内恢复正常体温;体温低于30℃、腋温-肛温差<0的患儿,提示棕色脂肪被耗尽,将其臵于比体温高1—2℃的温箱中开始复温,每小时提高箱温1℃,于12—24小时内恢复正常体温。
2.及时监测体温变化,每小时测量和记录1次肛温或腋温。3.保持呼吸道通畅。
4.加强皮肤护理,定时更换体位。
5.病情观察,注意体温、心率、呼吸、硬肿范围及程度、尿量、有无出血症状。
6.合理喂养,保证充足的热量供应;吸吮无力者给予鼻饲静脉营养。7.准确用药,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和量,防止输液速度过快引起心衰和肺出血。【健康指导】
1.加强护理,细心喂养,供给足够的营养。2.按注意保暖,维持适宜的环境温度。3.按时预防接种。
十一、新生儿坏死性结肠小肠炎护理常规 按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患儿有无呕吐腹胀情况。2.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变化。3.评估患儿家属对疾病的认知情况。【护理措施】
1.腹胀明显者立即行胃肠减压,持续胃肠减压者做好口腔护理,每日更换引流盒,定时更换胃管,观察引流物的颜色、性质及量。2.保持呼吸道通畅,呕吐时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引起窒息。3.观察生命体征、呕吐、腹胀及大便等情况,发现血压下降、末梢循环衰竭等中毒性休克症状时立即报告医生,及时给予相应处理。4.保证药物和液体的正确输注;迅速补充有效循环量,改善微循环,纠正脱水、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补充热量及营养。遵医嘱准确记录出入量。5.遵医嘱禁食,待其腹胀消失,大便潜血转阴后逐渐恢复喂奶。不可开奶过早或加奶过快。
6.喂奶前先从胃管中抽吸胃内容物,如潴留量超过前次奶量的1/4时,报告医生酌情减量或禁食。【健康指导】
1.指导正确的喂养方法,加强护理。2.定期复查。3.按时预防接种。
十二、胎粪吸入综合症护理常规 按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患儿有无呼吸困难及呼吸困难程度。2.评估胎粪污染程度。【护理措施】
1.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有效清除口、鼻腔内的胎粪样物质,维持正常通气功能。对严重胎粪吸入者(呼吸不规则、监测血氧饱和度低、心率慢,肌张力低下),配合医生立即行气管插管,湿化液冲洗,经气管插管内清除吸入物。
2.合理用氧,选择与病情相适应的用氧方式,维持有效吸氧,改善呼吸功能。
3.遵医嘱臵胃管,用生理盐水洗胃,直至胃液澄清。
4.监测患儿生命体征,观察呼吸形态、节律、深度,如出现烦躁不安、心率加快、呼吸急促等心衰表现或突然气促、呼吸困难、青紫加重等气胸表现时,立即通知医生给予处理。
5.给予合适的给氧方式,机械通气患儿做好呼吸机的护理工作。6.根据医嘱准确应用药物治疗,观察药物疗效及有无副作用。7.保暖和喂养,注意保暖,细心喂养,供给足够能量。【健康指导】
1.加强护理,合理喂养,指导家长正确的喂养方法。2.保持房间空气新鲜,每日通风1~2次。
3.满月行眼底检查及头颅B超检查,42天做听力筛查。4.做好早期教育,门诊定期复查。
十三、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护理常规 按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患儿面色,皮肤颜色及缺氧程度。2.评估患儿生命体征,监测血氧饱和度情况。3.评估患儿家属对疾病的认知情况。【护理措施】
1.监测患儿生命体征,观察缺氧情况,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遵医嘱采用适宜的给氧方式。
2.保持患儿安静舒适,操作集中进行,减少刺激,避免烦躁哭闹,必要时使用镇静剂。
3.耐心少量多次喂养,喂奶过程中密切观察,避免呛咳呼吸困难。病情危重者,给予鼻饲喂养,确保奶量的完成;必要时给予静脉营养。4.遵医嘱使用强心利尿药,并观察药效;准确控制输液速度输液量。5.保持病人环境适宜,保持适当的体位,床头抬高15-30°。
6.病情观察:如出现心率增快、呼吸困难、泡沫样痰、肝大等心衰表现,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7.预防感染:保护性隔离,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和手卫生,防止感染和交叉感染,严密观察患儿病情,有感染迹象,及时处理。【健康指导】
1.指导家属掌握先心的日常护理,合理安排作息,保证患儿睡眠。2.指导家属适时增减衣服,避免受凉,预防感染和其他并发症。
3.定期复查,调整心功能到最好状态,使患儿能平安达到手术年龄。
第五篇:新生儿疾病护理常规
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一、隔离措施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感染与非感染患儿分室居住。
2、工作人员入室更衣、换鞋。
3、接触新生儿前后勤洗手,禁止探视。
4、室内湿式清扫,定期消毒。
5、带菌者及患感染性疾病者应暂时调离新生儿室。二、一般护理
1、适宜的环境,室温维持在22~24℃,相对湿度55%~65%,阳光充足,空气流通。
2、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鼻腔分泌物。
3、保持体温恒定,及时采取保暖措施,体温异常者每4小时测体温一次。
4、合理喂养,大力提倡母乳喂养,按需哺乳。病情危重不能吸吮者,予以鼻饲喂养,隔日磅体重,了解营养状况。
5、做好五官、脐部护理,每日沐浴、更衣。
三、病情观察
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2、注意精神、面色、哭声、反应、哺乳、皮肤、大小便、睡眠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协助处理。
四、健康教育
1、将新生儿放在母亲身旁,促进感情交流,有利于小儿身心发育。
2、向家长宣传育儿保健知识,介绍小儿沐浴喂养保暖等日常护理知识。
3、新生儿筛查以了解对新生儿筛查的项目,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苯丙酮尿症。
新生儿黄疸护理常规
一、按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二、一般护理
1、保证营养供给,喂养时要细心、少量、病情危重拒奶者应给与鼻饲喂养或静脉营养。
2、维持体温稳定,当体温过高时予以物理降温及多喂水,当体温偏低或不升时要及时采取保暖措施。
3、及时处理局部病灶,如脐炎、鹅口疮、脓疱创、皮肤破损等,促进皮肤病灶早日痊愈,防止感染继续蔓延扩散。
4、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吸氧。
5、注意保护血管,有计划地更换穿刺部位。
6、配合做好脓液、血液培养和药敏,了解抗生素的效果。
三、病情观察
1、观察面色呼吸、注意有无面色苍白紫绀及呼吸不规则。
2、观察神经精神症状有无烦躁不安、精神萎靡、嗜睡、昏迷,若出现呛咳、尖叫、两眼凝视或抽搐及时协助处理。
3、观察消化道症状,注意有无呕吐、腹胀、腹泻。
4、注意有无出血倾向,观察出血部位、量。
5、观察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
四、健康教育
1、指导家长正确喂养,人工喂养时做好奶具的消毒。
2、保持皮肤清洁,有破损时及时处理。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护理常规
一、按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二、一般护理
1、注意保暖,维持正常体温。
2、合理喂养,根据病情选择自己吸吮或是鼻饲,必要时静脉补充。
3、保持绝对安静,抬高头肩,减少搬动,避免沐浴。治疗护理工作集中进行,动作轻柔。
4、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鼻气道分泌物,并给氧气吸入。
二、病情观察
1、观察神志、生命体征、瞳孔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2、窒息症状的观察,如呼吸的频率、节律有无呼吸衰竭的表现及缺氧状况是否改善。
3、观察有无惊厥,颅内压升高的表现如前囟紧张、脑性尖叫、呕吐、肌张力增高时应及时协作处理。
三、健康教育
1、加强围生期保健,减少异常分娩所致产伤和窒息。
2、指导长期治疗和随访。
3、有后遗症时教会家长进行功能训练。
新生儿肺炎护理常规
一、按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二、一般护理
1、侧卧位,注意保暖。
2、喂养少量多次,每次不宜喂得过饱以防呕吐后误吸,病情严重者可给予鼻饲管喂养或静脉补液。
3、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勤翻身拍背、雾化吸入等,必要时氧气吸入、吸痰。
4、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和量、滴速不宜过快以4~6滴/分为宜,必要时用注射泵均匀输入液体,以免发生肺水肿。
5、维持正常体温:体温过高时予以降温(物理、多喂水)体温过低时予以保暖。
三、病情观察
1、观察反应、呼吸、心率等变化,注意有无面色苍白紫绀及呼吸不规则。、当患儿烦躁不安,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警惕合并气胸或纵隔气肿,应做好急救准备。
四、健康教育
1、合理喂养,注意喂奶姿势,防止呛奶。
2、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新生儿硬肿症护理常规
一、按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二、一般护理
1、合理喂养:保证热量供给,能吸吮者经口喂养,吸吮无力用滴管、鼻饲或静脉补充。
2、复温 一般在12~24小时体温恢复在正常范围内,轻者可予棉絮外加热水袋保暖,防止烫伤。重症患儿放入28℃暖箱,以后每小时提高箱温1℃逐渐升至30~32℃,相对湿度55~65%。
3、预防感染:加强皮肤护理,勤更换体位、动作轻柔,尽量减少肌肉注射,保持患儿皮肤的完整性。
4、保证液体供给,严格控制补液速度。
三、病情观察
1、观察精神状态、生命体征、注意哭声反应能力吸吮能力等变化。
2、注意硬肿部位程度、皮肤色泽等。
3、注意有无出血倾向及并发症发生:如败血症、肺炎、DIC等。
四、健康教育
1、加强护理,注意保暖。
2、鼓励母乳喂养,保证足够的热量。
早产儿护理常规
1.保持室内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室温保持在24-26℃,相对湿度在55%-65%为宜。
2.根据早产儿的体重、成熟度及病情,给予不同的保暖措施,保持体温在36.5-37℃.体重低于2000g者尽早进入暖箱,并根据不同的体重调节箱温,随时检测体温变化。
3.生后应立即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宜间断低流量给氧.对呼吸暂停的患儿可给予弹足底、拍背、睡水床等刺激;备好抢救药品及物品以便随时抢救。4.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加强口腔、脐部、臀部及皮肤的护理;实行保护性隔离,防止交叉感染;早产儿温箱每日消毒并更换水槽的水,每周更换温箱2次,应做好终末消毒,其余同新生儿护理常规。
5.尽早喂养,防止低血糖和脱水;有吸吮能力者应尽量母乳喂养或选择早产儿奶粉,吸吮能力差者可用滴管、鼻饲或静脉高价营养.每周测体重2次。
6.检测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观察患儿的进食情况、精神反应、哭声、反射、面色、皮肤颜色大小便等情况,做好护理记录。
7.应用输液泵严格控制滴速。
8.鼓励母乳喂养,对家长进行有关护理、喂养、保暖及预防感染等的知识指导,特别注意保暖和检测体温的变化,按时进行预防接种;强调定期检查的重要性。
新生儿窒息护理常规
1.执行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2.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阳光充足,每天开窗通风1-2次,每次30min.室温保持在22-24℃,相对湿度维持在55%-65%.患儿应进入单间隔离,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禁止探视。3.积极配合医生实施复苏抢救:
(1)准备工作。将远红外线辐射抢救台预热、准备氧气、吸痰器、复苏囊、喉镜、气管插管等。(2)A、B、C、D、E复苏方案。
1)A(畅通气道):取仰卧位,抬高肩背部2—3cm;清除呼吸道分泌物。2)B(建立呼吸):刺激足底建立呼吸;若无效用复苏囊加压给氧,氧流量应≥5L/min,按压频率为30—40次/min,手指压放比为1:1.5;必要时行气管插管和机械辅助呼吸。3)C(建立循环):若心率低于80次/分,应进行胸外按压,有拇指法和双指法两种按压方法,按压频率为120次/min,深度为1—2cm。
4)D(药物治疗):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静脉或气管内给药。
5)E(评价):对每一个复苏步骤均要进行评价,以便采取下一步的措施。
(3)保暖。生后立即用湿热毛巾擦干患儿全身并置于远红外线辐射抢救台;病情稳定后再置于暖箱内保暖,维持体温在36.5—37摄氏度。
(4)建立静脉通道,准确及时按医嘱给药,纠正酸中毒。
(5)复苏后的护理。加强监护,监测患儿意识、肌张力、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血氧饱和度和窒息所致的各系统症状,观察用药反应,记录好护理记录。
4.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勤洗手,加强环境管理,预防感染。5.安慰家长,耐心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及抢救经过,鼓励家长增强信心,以取得家长的理解与配合。病情恢复后指导育儿知识,讲解早期进行脑康复治疗的重要性;定期复诊及治疗。
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常规
1.执行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2.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阳光充足,每天开窗通风1—2次,每次30min。室温保持在22—24摄氏度,相对湿度维持在55—65%。3.绝对静卧,抬高患儿头肩部15—30度,治疗护理工作集中进行,静脉穿刺选用留置针,操作宜轻柔。免沐浴,减少搬动和刺激。
4.病情较重应延迟喂奶至生后72h,可先喂以糖水,然后喂奶,吸吮力差的可用滴管或鼻饲喂养,禁食期间予以静脉营养。5.严密观察患儿意识、呼吸、心率、瞳孔、肌张力、囟门的紧张度等生命体征变化;按时测量头围,及时记录阳性体征并与医生联系。
6.及时消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合理用氧,观察并记录患儿呼吸频率、类型、及给氧效果。
7.保持稳定体温,体温过高予以物理降温;体温过低注意保暖。8.遵医嘱合理正确用药,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应用镇静剂要注意有无呼吸抑制现象。
9.向家长讲解病情,使其了解疾病的严重程度、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给予心理安慰及支持,指导家长对有后遗症的患儿及早进行功能训练和智力开发,并定期复查。
新生儿腹泻护理常规
1.执行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2.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阳光充足,每天开窗通风1—2次,每次30min。室温保持22—24摄氏度,相对湿度维持在55—65%。3.根据患儿病情适当调整饮食,达到减轻胃肠道负担,恢复消化功能的目的。
4.加强巡视,严密观察病情,注意患儿的体温、脉搏、呼吸、意识、面色、脱水等情况及大便的次数、颜色、性状、量并及时送检,并注意采集粘液脓血部位,准确记录24h出入液量。
5.严格无菌观念,严格消毒隔离,食具、衣物、尿布应专用,护理患儿前后认真洗手,防止交叉感染。
6.禁食补液时,要严格执行医嘱,及时调整输液速度,尽量使用输液泵,以保证液体按时、按量、正确输入。
7.密切观察患儿皮肤的温度、前囟凹陷的程度,发现酸中毒、低血钾等电解质紊乱情况时,立即报告医生进行处理。体温过高者给予降温处理,做好口腔护理。
8.勤换患儿的尿布,每次排便后以清水彻底清洁会阴部及臀部,并用柔软纸巾拭干,保持干燥,涂搽护臀油,防止尿布皮炎的发生。
9.宣传母乳喂养的优点,指导合理喂养;教给家长婴儿腹泻的病因及预防方法。
新生儿鹅口疮护理常规
1.执行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2.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阳光充足,每天开窗通风1—2次,每次30min。室温保持在22—24摄氏度,相对湿度维持在55%—65%。
3.提倡母乳喂养。指导母亲做好乳头的清洁。
4.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护理人员做操作后要及时洗手;接触患儿的奶具、毛巾等要及时消毒;患儿的奶具及奶头应单独使用。
5.观察患儿的体温及口腔黏膜上的白色凝块的消退情况。6.避免使用过硬的奶头喂养;应在哺乳后0.5h进行口腔涂药,以免药物刺激引起呕吐;对不能进食者,可静脉补充营养和水分或鼻饲喂养。
7.每天用2.5%碳酸氢钠在哺乳前后进行口腔护理,在清洁口腔及局部涂药时,动作要准、轻、快,以免引起呕吐。8.向家长讲解鹅口疮发生的原因及发生后的护理。患儿用的奶具、食具应专用,定时清洗消毒。喂奶时应注意清洗乳头和双手。
新生儿尿布皮炎护理常规
1.执行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2.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阳光充足,每天开窗通风1—2次,每次30min。室温保持在22—24摄氏度,相对湿度维持在55%—65%。
3.提倡母乳喂养。指导母亲做好乳头的清洁及奶具的清洁、消毒。
4.观察臀部皮肤发生皮疹的部位、范围及体温、呼吸、反应等变化。
5.勤换尿布,勤洗臀部。每次大小便后洗净、擦干会阴部及臀部,涂一薄层植物油或药物。
6.尿布应用吸水性强,浅色、质地柔软的软绵制作。冲洗干净,不留残皂,并在阳光下暴晒。让尿布服帖地围绕着大腿及腹部,以防尿液漏出。
7.向家长讲解婴儿尿布皮炎的病因及预防方法。
新生儿脐炎护理常规
1.执行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2.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阳光充足,每天开窗通风1—2次,每次30min。室温保持在22—24摄氏度,相对湿度维持在55%—65%。
3.注意观察患儿有无败血症的早期表现。
4.脐部护理。保持脐部清洁、干燥。局部有脓性分泌物时可用3%双氧水、2%碘酒或95%酒精处理,消毒时注意要提起脐带残端,如有脓肿形成,要配合医生切开引流。
5.勤换尿布,避免尿液污染脐部。沐浴时注意保护脐部,沐浴后做好脐部护理。
6.指导家长掌握新生儿脐部护理的正确操作,注意保持脐部清洁卫生。
9.保持室内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室温保持在24-26℃,相对湿度在55%-65%为宜。
10.根据早产儿的体重、成熟度及病情,给予不同的保暖措施,保持体温在36.5-37℃.体重低于2000g者尽早进入暖箱,并根据不同的体重调节箱温,随时检测体温变化。
11.生后应立即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宜间断低流量给氧.对呼吸暂停的患儿可给予弹足底、拍背、睡水床等刺激;备好抢救药品及物品以便随时抢救。12.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加强口腔、脐部、臀部及皮肤的护理;实行保护性隔离,防止交叉感染;早产儿温箱每日消毒并更换水槽的水,每周更换温箱2次,应做好终末消毒,其余同新生儿护理常规。13.尽早喂养,防止低血糖和脱水;有吸吮能力者应尽量母乳喂养或选择早产儿奶粉,吸吮能力差者可用滴管、鼻饲或静脉高价营养.每周测体重2次。
14.检测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观察患儿的进食情况、精神反应、哭声、反射、面色、皮肤颜色大小便等情况,做好护理记录。
15.应用输液泵严格控制滴速。
16.鼓励母乳喂养,对家长进行有关护理、喂养、保暖及预防感染等的知识指导,特别注意保暖和检测体温的变化,按时进行预防接种;强调定期检查的重要性。
新生儿窒息护理常规
1、执行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2、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阳光充足,每天开窗通风1-2次,每次30min.室温保持在22-24℃,相对湿度维持在55%-65%.患儿应进入单间隔离,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禁止探视。
3、积极配合医生实施复苏抢救:
(1)准备工作。将远红外线辐射抢救台预热、准备氧气、吸痰器、复苏囊、喉镜、气管插管等。(2)A、B、C、D、E复苏方案。
A、(畅通气道):取仰卧位,抬高肩背部2—3cm;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B、(建立呼吸):刺激足底建立呼吸;若无效用复苏囊加压给氧,氧流量应≥5L/min,按压频率为30—40次/min,手指压放比为1:1.5;必要时行气管插管和机械辅助呼吸。
C、(建立循环):若心率低于80次/分,应进行胸外按压,有拇指法和双指法两种按压方法,按压频率为120次/min,深度为1—2cm。
D、(药物治疗):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静脉或气管内给药。
E、(评价):对每一个复苏步骤均要进行评价,以便采取下一步的措施。
(3)保暖。生后立即用湿热毛巾擦干患儿全身并置于远红外线辐射抢救台;病情稳定后再置于暖箱内保暖,维持体温在36.5—37摄氏度。
(4)建立静脉通道,准确及时按医嘱给药,纠正酸中毒。
(5)复苏后的护理。加强监护,监测患儿意识、肌张力、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血氧饱和度和窒息所致的各系统症状,观察用药反应,记录好护理记录。
4.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勤洗手,加强环境管理,预防感染。5.安慰家长,耐心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及抢救经过,鼓励家长增强信心,以取得家长的理解与配合。病情恢复后指导育儿知识,讲解早期进行脑康复治疗的重要性;定期复诊及治疗。
蓝光疗法护理常规
一、目的
1、以波长为420~470nm的蓝色荧光管照射患儿皮肤,可使患儿血清及照射部位皮肤的间接胆红素转变为光-氧化胆红素,经胆汁及尿液排出体外,达到降低血清间接胆红素含量的目的。
二、用物准备:蓝光箱一台、黑色眼罩或墨镜、尿布、护理记录单。
三、操作方法及护理
1、患儿放入光疗箱之前,应先调好光管的升降把手,上方的蓝光灯管距离患儿42cm,下方的蓝光灯管距离患儿28cm。测体温、脉搏、呼吸,预热箱温30℃,剪短指甲,戴眼罩,丁字形尿布遮住会阴部,脱去衣服,方可将患儿放入蓝光箱内。
2、每小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并记录箱温,通常应保持箱温在30~32℃,相对湿度50~60%,患儿体温维持在36.5~37.5℃。
3、照射时间每3小时喂奶一次,在两次喂奶之间喂5%葡萄糖液,入量平均为每小时10ml/kg或稍多,详细记录出入量。
4、每日详细记录光照皮肤黄疸情况,将患儿包裹后抱到自然光下观察。
5、光照时间遵医嘱执行,一般可持续照射6~8小时。
6、观察副作用,早期患儿可出现呼吸节律不规则,多能自动转为规则。少数患儿经照射后在胸腹部、四肢皮肤可出现一过性皮疹,不需作特殊处理。
7、蓝光照射结束后护理。去眼罩,检查眼部有无感染发生,并用新霉素眼药水滴眼;沐浴,检查皮肤有无破损、炎症或皮疹等;磅体重,消毒脐部,穿衣包裹;测体温,以后每4小时测体温1次,连续观察2日。
8、光疗后复查胆红素,光疗箱消毒备用。
四、注意事项
1、光照前应检查灯管,不亮应及时调整,有灰尘及时擦去,检查是否漏电。
2、光疗箱温直接影响患儿体温,必须保持箱温恒定,以患儿体温变化为依据,及时调整箱温。如夏季天气炎热,可开空调降温、拉开侧窗等。冬季天气寒冷时,可在室内放置电暖炉等。
3、照射期间密切注意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4、蓝光灯管使用时间过长,影响疗效,应设记录卡,超过300小时应更换灯管。
5、蓝光可引起视觉损伤,护理人员应戴墨镜,以阻断蓝光对眼的照射。
保暖箱应用护理常规
一、目的
保暖箱使用是以科学的方法,创造一个温度和湿度相适宜的环境,使患儿体温保持稳定,用以提高未成熟儿的成活率。
二、入保暖箱条件:
1、凡出生体重在2000g以下。
2、体温不升、新生儿硬肿症等异常新生儿。
三、保暖箱温度与湿度标准:
温度是根据早产儿体重及出生天数决定,相对湿度55~65%。
四、保暖箱使用方法:
1、使用前将保暖箱预热,一般先调至28℃,然后每小时提高箱温1℃,注意加水于水箱中以保持相对湿度。
2、新生儿不可穿得太多。
3、一切治疗、护理操作应打开边门或从袖孔伸入,在箱内进行,以免箱内温度波动过大。
4、定时测体温,记录箱温,根据体温来调节箱温,使早产儿体温维持正常。
5、暖箱每日用消毒液内外擦拭1次,水箱用水每日更换1次,出箱后,彻底消毒,备用。
6、暖箱不宜放在阳光直射或对流风位置,以免影响箱内温度控制。
五、出箱标准:
1、体重增至2000g以上。
2、在室温24℃时,能维持正常体温。
3、吃奶等一般情况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