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春秋少先队工作总结
2014年春秋学期少先队工作总结
这一年,我校少先队工作继续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切实加强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大力培育他们的民族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努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围绕建设教育强市的发展目标,继续加强少先队的固本强基工程,增强少先队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推进队活动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结合。
下面,我对所做工作分类进行小结:
一、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活动为导线,开展中华民族历史、中华传统美德等系列宣传教育活动。从具体生动的故事入手,把抽象的民族精神变为少年儿童易于理解和接受的内容。秋学期,我们大队部组织开展了“国旗下的讲话”、一系列的“说优点、找不足、手拉手、同进步”主题队会,各中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展了不同形式的活动,让队员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增强对民族精神的理解,从而达到加强队员们思想道德建设的目的。
2、在春学期的班队活动中举行了“讲一讲”、“手拉手”、“ 看一看”、“ 做一做”等活动,特别是“讲一讲”和“手拉手”活动,由中队辅导员开展队礼仪知识活动课,向一年级少年儿童讲解党对少先队员的希望,讲解党、团、队的关系,讲解队章和队礼精神,重温誓词。还让
学校大队委干部对一年级新队员进行手拉手活动,学会正确佩戴红领巾,学会正确的敬礼姿势,学会报数。大队辅导员组织队员观看少先队活动课。“六一”前夕鼓励队员做一件好事,如爱心助残、劳动最光荣等、全校做一份“红领巾相约中国梦—少先队基础知识”问卷。
3、秋学期,邀请校外法制校长来我校进行法制知识讲座。通过组织观看系列专题教育影片,切实让队员加深对毒品等社会上的不良因素危害性的认识。我们多次利用“道德讲堂”系列专题教育队员,并及时召开班队总结会,交流观看心得,让教育精髓根植于队员心灵深处。
二、切实加强少先队的固本强基工程
1、队部室建设
少先队队部室是学校必备的少先队组织学习、讨论和研究少先队工作的场所,做好少先队队部室的工作是少先队基础建设和阵地建设的重要内容。由于队部室占地面积有限,我们就更有必要充分利用每一寸空间。因此,学期初便组织有关部分队干对队部室进行全面清点,所有器材、服装等都重新设置摆放,这样一来,原本相当有限的空间就显得“宽敞”多了。此外,还安排了值勤队干对队部室的宣传栏、清洁卫生、桌椅摆放等进行定期维护。
2、辅导员配置及培训
经过了一年的班队分离管理体制试验后,相比之下,传统的班队结合管理效果还是比分离管理的效果稍佳,因此,我校中队辅导员配备仍按班队结合式配置,即各班主任同时担任各中队辅导员。辅导员配置定好后,我们便着手开展辅导培训工作,认真学习中队辅导员工作职责,定好中队工作计划及个人技能进修计划等,为本学期能够顺利开展各项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为了不断充实辅导员理论及技能水平,经常给中队辅导员做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培训。此外,通过定期培训,交流中队工作经验等,有效提高了团队工作能力。
3、队干培训
培训一支得力的队干队伍,是一个成功的少先队大队部的必备条件。秋学期,组建了66人的鼓号队,秋学期,队干部的挑选全部来自这两支队伍之外。由于近半数人员从未参与过队干工作,因此,秋学期的队干培训显得少许吃力,但这并没有成为阻碍队干培训的绊脚石。定好队干人选后,大队部便开始组织培训,主要方式是以旧带新,通过老队干扶助新队干,每次队干会议及培训会议都安排时间作队干工作交流,另外,辅导员定期了解新队干的发展情况,并及时给予指导,不出一个月,所有新队干已经完全能够胜任队部交给的任务,并且部分队干完成得十分出色。
4、队组织发展
送走了一批老队员,春学期我们又迎来了一批新队员。在“六一”前夕,我校大队部举行了简单而隆重的新队员入队仪式,仪式上,大队辅导员给新成立的两个中队还授予了中队旗。这次共发展一百三十多名新队员,在队前培训中,所有预备队员均认真学习,顺利通过培训。在这里,谨希望所有新老队员珍惜来之不易的今天,爱护胸前佩戴的红领巾,为队组织多做贡献。
5、完善宣传工作
这一年,队部宣传除了继续做好宣传栏外,还花大力气在校园中开设了一个“红领巾广播站”的栏目,有了广播站,我们每天进行好人好事播报。不仅能够锻炼队员的胆量,这对于那些做了好人好事的同学来说,激励作用更进了一步。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广播站的作用,还需培训一批得力的宣传能手,这都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努力。
总的来说,这一年的工作细小而又繁杂,但我从中体会到了苦中有乐。
流山中心小学少队部
2015年元月
第二篇:2021春秋少先队工作计划
文江镇云山小学校
2021春秋少先队工作计划
大队部:杨太春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少先队工作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狠抓养成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扎实有效地开展少先队工作。针对实际,注重实效,通过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和流动红旗等有效途径,引导队员们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中体验人生,锻炼成长,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工作目标及要求:
(一)抓常规工作,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
本学期继续以小学生一日常规教育训练为重点。加强小学生仪容仪表教育、文明礼貌教育、努力营造宽松、和谐、向上的教育氛围。
1、坚持文明班级评选活动,继续加强对卫生、纪律和仪表的检查。每天进行劝导及进行检查,天天检查天天记录,每周公布。
2、进行常规教育,教育学生讲文明、守纪律,并进行安全教育。
3、进一步落实纪律、卫生、两操检查常态化,采取平时检查与临时抽查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
4、抓好德育宣传阵地建设。利用每周国旗下讲话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宣传,多宣传身边先进突出的感人事情,弘扬正气,传递正能量,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
5、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形成健全的人格。班主任要利用班队课对学生进行平时心理教育,对于高段的学生还应专门开设青春期教育课,特别是高段女生的青春期教育。
6、加强法制教育。利用班队课、板报、手抄报、讲座等形式开展法制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提高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7、切实提高班队课质量。班队课是学校实施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德育课程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各年级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确定活动主题,精心组织班队课。德育组要加强班队课的检查和组织班主任进行交流,及时介绍先进的经验,解决存在的问题。
8、以活动为载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结合各种纪念日、节日适时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等德育教育活动,做好学生的德育养成教育。
9、开展社团活动建设。通过特色社团、年级社团的开展发挥教师的特长,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打造“一团一品”的品牌社团。
10、坚持“每月之星”的评比。完善评价机制,尊重学生个性特点,挖掘学生潜能,体现评价机制的激励作用,在同学间形成你追我赶,互相学习的良好学风。
(二)开展少先队主题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精心组织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
2、开展各种节日活动。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中蕴藏着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活动。三月份开展“学雷锋”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开展“三八”妇女节感恩教育活动。四月份开展“缅怀先烈、传承英烈精神”主题教育;五月份开展“五一”弘扬劳动精神教育活动;六月份开展庆“六一”系列活动。
(三)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全面提升育人品质。
1、加强校园环境建设。
(1)把学校文化借助校园建筑物表达出来,实现校园文化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结合,让校园的每一堵墙、每一段走廊、每一条楼梯、每一个角落说话使学生理解校园文化从而融入校园文化。
(2)把校园内各功能室进行特色化打造,能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愿望,带给学生身心愉悦的感受。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1)确立学校的办学目标及办学理念、有明确的校风、学风、校徽、校歌、校规、校训、校网、校旗。
(2)班级文化建设要有班名、班训、班徽、班歌、班级口号、班级奋斗目标等。
三、工作安排:
三月份:
1、组织学生做好“学雷锋,争做新时代好少年”社会实践活动;
2、三八妇女节 “感恩母亲”主题教育;
3、3月12日做好“环保小卫士”主题教育;
4、继续强化行为习惯教育;
5、执行班级常规检查评分方案。
四月份:
1、清明节“缅怀先烈、传承英烈精神”主题教育;
2、观看有关革命先烈保家卫国影片。
3、继续强化行为习惯教育;
五月份:
1、展“五一”弘扬劳动精神教育活动;
2、做好“母亲节”主题教育;
3、继续强化行为习惯教育;
六月份:
1、开展庆“六一”活动;
2、做好期末复习迎考准备。
3、继续强化行为习惯教育。
第三篇:浅谈春秋
浅谈春秋
春秋,有多种含义,或泛指岁月,或指我国古代鲁国的史书《春秋》,还可以表示历史上那个被称为“春秋”的时代。在这里我要说的就是那个被命名为“春秋”的时代,那个继夏、商、周三代鼎盛统一之后的第一个**年代。
对春秋的认识最初来自《左传》。《春秋》的原文精简凝练,不过一两句话就把一件复杂的事说完,而《左传》结合史实对《春秋》进行详细的解读,我想,读《左传》应该会更容易明白吧,于是,我开始了《左传》的阅读之旅。读《左传》读了没几页,我发现以我浅薄的古文知识根本啃不动这部经典,无奈之下,只好再借了一本现代文写的《春秋史解读》以帮助理解,这样以后,才能继续把《左传》啃下去。啃书的过程中,对春秋有了更深的认识。
春秋时期,周王室的势力真是很弱小,小到连一个小诸侯国都不如,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已是名存实亡,但他毕竟还保有这个虚名,于是便被各个强大的诸侯借来当作称霸的一个工具,其中最著名的要数晋文公称霸时的“天子出猎”一事,所谓“天子出猎”,实际上就是晋文公叫周王来见证自己成为盟主的事实,只是当时写书的人避讳直白地写这件让周天子如此丢脸的事,因此写成是“天子出猎”。由此我又想到《左传》中一些字眼,在《左传》中,对各诸侯国的称呼并不完全相同,如在说到齐侯时说的是“侯”,而在说到楚王时并不称其为“侯”,而称为“楚子”,据参考书所写,对诸侯国的称呼不同的原因,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周代的爵位分公、侯、伯、子、男等等级,这里的称呼是按照各国的爵位来说的;另一种说法说“子”这一称谓是针对夷狄的叫法,表示中原人对蛮夷君主的轻视。两种说法,不知孰真孰假,也许都有道理,但可以肯定的是:两种说法都体现了《左传》,又或者说是体现了《春秋》的作者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春秋时期人们仍然非常注重等级身份,难怪即使是晋文公、齐桓公也只称霸主而未敢称王。另外,《左传》非常注重礼的宣传,例如,《庄公十八年》中说到“十八年春,虢公、晋侯朝王,王飨醴,命之宥,皆赐玉五瑴,马三匹,非礼也。王命诸侯,名位不同,礼亦异教,不以礼假。”《成公十三年》中写到“礼,身之干也”,(鲁)僖公二十七年“民未知义,为安其居”,“民未知礼,未生其共”„„
都说春秋无义战、春秋时期礼崩乐坏,但从与春秋有关的书来看,春秋的等
级、礼制观念并非完全受到破坏,也许这里所指的礼制受破坏多指上层阶级的越礼行为,如国君的丧葬规格僭用天子规格,楚国国君自称为王等,而从整体上看,下层的奴隶、平民与上层的贵族之间依然是等级分明,礼教分明的。当然,这仅是我个人的一点猜想,但同时也是我阅读的一些感想。每一个时代都有其值得深究之处,春秋这个时期,战争频繁,但同时社会的经济、生产力以及思想等也在长矛铁戈中发展,要想更深入全面地了解春秋,单凭一两本书是远远不够的,探索大时代,从管中窥其一斑,难见其全貌,以后还要更广泛地阅读,这样,即使不深究,从宏观上来说也能拓宽自己的眼界,能够从多个侧面了解春秋。
第四篇:曲阜市鲁城街道春秋小学少先队工作计划
曲阜市鲁城街道春秋小学少先队工作计划
2013——2014学下学期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总书记去年5月29日参加“快乐童年、放飞希望”主题队日活动时的讲话为指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形成和谐的校园文化为核心内容,以曲阜市《人人争做“道德模范”为打造东方圣城首善之区贡献力量》倡议书为主线,继续开展“小手拉大手,美德一起走”活动,以少先队活动为载体,用中国梦激发孩子们心中的理想梦、科学梦、创造梦、报国梦,有计划地开展符合学校实际的、符合少年儿童身心特点的、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把我校的少先队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为曲阜“仁德”城市建设做出贡献。
二、工作思路
转变观念,热情服务,稳抓常规,追求创新,体验为主,讲求实效。
三、具体措施
(一)强化规范养成教育,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 1.抓好养成教育,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组织各中队和学生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积极推广礼貌用语与普通话。开展“校园之星”(礼仪之星、环保之星、安全之星、学习之星)评比宣传活动。并及时检查反馈,发现问题及时指正。
2.抓好学校常规,创建积极向上校风。
继续抓好一日常规评比工作,加强日常行为习惯的检查监督,提高值日质量, 学生值日与行政值日密切配合,每天对每个班级、每位学生在学校的卫生、阳光大课间、文明礼仪、红领巾的佩戴、眼保健操等情况等进行检查、公布、评比。每日必巡、每巡必记、每记必评,加大检查力度,及时反馈,以检促进。指导并带领他们检查好学生常规,做好卫生、活动秩序、两操、午间纪律等情况的检查。并及时公布常规检查结果,本学期将继续每星期评比一次“纪律、卫生班级”,不断完善评比制度,利用国旗下讲话进行公布并颁发流动红旗。
3.充分利用日常教育教学主渠道,开展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4.坚持上好每周一的班队会和主题班会,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自主设计,中队辅导员参与指导,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
5.精心准备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使每次升旗都能使学生受到一次德育教育。6.以弘扬儒家文化为切入点,扎扎实实搞好儒家文化的宣传教育工作。7.做好留守生工作,让他们进得来,留得住,以“拴住学生心,留住学生情”为目标,推进“访万家”活动深入开展。
8.学习校园集体舞,全面开展“大家唱,大家跳”活动。
(二)、以活动为载体,注重体验,提高学生道德素养。
1.要用中国梦激发学生心中的理想梦,本学期将继续深入开展“红领巾相约中国梦”系列活动,通过国旗下讲话,理想信念主题队会等方式,使学生树立起远大志向,并把梦想的实现蕴含在每一天学校学习和家庭生活的过程当中。
2.结合重大节日和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
充分利用重大节日,如植树节、三八妇女节、学习雷锋活动日、六一儿童节等节日,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系列主题教育。
3.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板报橱窗、校园网等途径宣传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广大少先队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邀请学校法制副校长定期开展法制讲座,举行“开心法典”系列活动。
4.将安全教育和教育教学、专题活动、家庭教育相结合,适时开展安全法制教育活动,加大安全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尤其要把学校施工期安全、防火安全、用电安全、交通安全放在突出位置,充分利用“重大节假日、消防宣传日、法制宣传日、安全教育日”,以及广播站台、宣传橱窗等阵地,加强师生安全知识教育,积极进行安全疏散演练和应急培训,提高自救自护能力;规范学生的课间活动,杜绝不安全隐患。
5.开展弘扬民族精神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节能环保教育、安全教育、食品卫生教育、诚信教育和感恩教育。增强少先队员的荣誉感、责任感,激发爱国热情。通过落实《小学生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6.结合曲阜市开展的《人人争做“道德模范”为打造东方圣城首善之区贡献力量》活动,开展“忠、孝、雅、诚”体验教育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
(三)、以人为本,抓好队伍建设,强化育人意识 1.强化辅导员队伍建设和中队管理。
(1)定期组织辅导员的学习培训及教育交流活动。
(2)认真使用好《班主任工作手册》,进一步规范班主任工作。(3)进一步完善班主任工作考评机制,加大奖惩力度。(4)抓好班队与学生管理,强化班风建设。
(5)扩大辅导员队伍,积极吸纳专职教师、家长、青年志愿者以及社会各界热心人士加入到志愿辅导员队伍。
2.重视课堂主渠道建设。上好品德与社会课、主题班会课。3.重视德育主阵地建设。加强少先队阵地建设,充分利用少先队室、图书室、宣传窗、黑板报等少先队阵地作用,组织开展教育活动;建好少先队鼓号队、红领巾广播站。定期开展培训,为少先队活动添彩。
四:具体工作安排 二月份文明礼仪教育月
第一周(2月17日-2月23日)
1、组织开学典礼。(安全教育;新学期寄语)
2、组织小干部岗前培训。
3、根据学校少先队工作计划制订中队工作计划。
4、各中队情况登记,整顿队纪律。
5、召开中队辅导员、大队委、中队委工作会议,布置本学期有 关少先队工作,主题班会布置。
6、深入开展学生常规的教育活动。组织队员学习《中小学生守 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7、大队、中队、班干部培训。
8、第一次安全教育讲座
9、大队部做好留守儿童调查登记
10、整顿路队。
11、一小时阳光体育活动启动.12、做好新学期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的统计工作 第二周(2月24日-3月2日)
1、各中队黑板报、植物角、读书角等班级文化进行美化、评比。黑板报主题:快乐新起点
2、开学课堂常规、文明礼仪教育。
3、各中队拟定本学期工作计划。
4、中队主题队会活动主题:文明礼仪、安全(围绕其一自主设计本中队的活动主题)三月份感恩教育月 第三周(3月3日-3月9日)
1、校园感恩节(围绕三八妇女节)学雷锋活动日
2、安全教育月活动
3、学雷锋活动月,文明礼仪及活动宣传动员。
4、义务教育宣传月
第四周(3月10日-3月16日)
1、黑板报等班级文化评比。黑板报主题:感恩
2、中队主题队会活动主题:感恩、伙伴、合作(围绕其一自主设计本中队的活动主题)
3、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
4、家长座谈会.5、安全教育日、安全教育月系列活动
6、植树节活动
第五周(3月17日-3月23日)
1、安排社团活动。
2、召开中队辅导员会议,布置常规工作。
3、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少先队员植树活动。
4、一小时阳光体育活动查评研讨
5、“我的中国梦”知识问答(班级)第六周(3月24日-3月30日)
1、加强常规教育
2、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3、少先队知识竞赛 四月份校园读书节
第七周(3月31-4月6日)
1、宣传教育,办一期以“我读书我快乐”为主题的手抄报
2、组织开展本月少先队大队活动。
3、校园读书节(围绕读美文诵经典办学特色类教育读物开展活动)
4、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清明祭扫活动。
5、“珍爱生命,珍惜今天”主题教育(祭扫烈士墓)第八周(4月7日-4月13日)
1、召开少先队大队干部会议
2、法制教育活动。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4、家长会
5、配合学校制定完善班主任考核细则。
6、春季传染病防治知识讲座 第九周(4月14日-4月20日)
1、黑板报等班级文化评比。主题:读美文诵经典
2、中队主题队会活动关键词:阅读、立志、缅怀(围绕其一自主设计本中队的活动主题)
3、“我的中国梦”知识竞赛(年级)第十周(4月21日-4月27日)
1、学科德育渗透课。
2、进行交通、校园安全教育活动。
3、召开毕业班工作会议 第十一周(4月28日-5月4日)
1、了解一周内常规小学生行为规范活动。强化成教育,加强文明礼仪教育 德育活动。
2、五一劳动节少先队活动通知。
3、学校安全工作大检查、防食物中毒互救演练、逃生演练
五月份校园艺术节
第十二周(5月5日-5月11日)
1、组织开展本月少先队大队活动。
2、春季运动会
3、感恩、孝敬教育月
4、全校组织观摩班级文化建设 第十三周(5月12日-5月18日)
1、黑板报等班级文化评比。主题为:五一劳动节
2、“我的中国梦”歌咏征文比赛
3、组织参加科技创新论文大赛 第十四周(5月19日-5月25日)
1、中队活动关键词:爱劳动、合作、展示(围绕其一自主设计本中队的活动主题)
2、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打扫街道卫生。
3、学困生转变总结。
第十五周(5月26日-6月1日)
1、主题队会:组织学生学习建队史。
2、加强常规教育
3、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4、六一儿童节系列活动
5、法制教育。
6、学生卫生大检查 六月份理想教育月
第十六周(6月2日-6月8日)
1、中队主题队会活动关键词:快乐童年、争优争章(围绕其一自主设计本中队的活动主题)
2、安全工作大检查,重大节日安全教育、学校隐患排查 第十七周(6月9日-6月15日)
1、组织开展本月少先队大队活动。
开展“庆祝六一”活动(暨“艺术节闭幕式”)。
2、黑板报等班级文化评比。
3、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
4、安全教育。
5、艺术展示月
第十八周(6月16日-6月22日)
1、各中队总结本学期工作,学生成长档案总结
2、资料汇总,撰写少先队工作总结。
3、评选校级优秀中队,优秀辅导员。评选表彰“四好少年”、各项标兵和“优秀队干部”、“优秀督察员”。第十九周(6月23日-6月29日)
1、加强常规教育
2、协助期末复习工作,进行学习习惯的教育。
3、部署暑假少先队活动。
4、游泳安全教育(防溺水安全演练)、期末安全教育、闭学式安全教育 第二十周(6月30日-7月6日)
1、班主任学期工作考核,科任教师评价班主任。
2、组织学生参加暑期手拉手等社会实践活动。
春秋小学少先队
2014年2月5日
第五篇:《春秋》读后感
《春秋》读后感
孔子作《春秋》,提出了“内诸夏,外夷狄”的观点,并且该观点在何休等公羊家的理解下,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形成一套完整的夷夏理论。该理论作为儒家的经典文化一直流传至今,而且在中国的不同历史时期起到了不同的作用。当华夏民族受到外族侵略时,夷夏理论激励了华夏民族的爱国主义思想,推动他们积极进行反侵略斗争,捍卫祖国。然而,夷夏之辨作为该理论的精髓,却有着深刻的内涵。
夷夏之辨,是区分诸夏与夷狄的一套理论。古代华夏族群居于中原,为文明中心,而周边则较落后,因此逐渐产生了以文明礼义为标准进行人群分辨的观念。春秋时期,周王室和它的诸侯国,通称诸夏,而周边的少数民族,如楚国、吴国等,则被称为夷狄。随着诸夏与夷狄的不断碰撞与交融,夷夏关系也在发生着一系列变化。
夷夏之辨的最基本一层含义是:“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内”与“外”,分别是“联合、统一、同化”和“摒斥、分裂、异化”的意思。这是《春秋》公羊学精义之一,这体现了夷夏之间的张力。春秋时期,是四夷交侵、诸夏纷争的时代,为此孔子竭力要维护诸夏之团结以抵御夷狄。提倡“尊王攘夷”的霸业,这也是当时的时代精神。比如孔子尽管认为“管仲之器小哉”,还认为他“不俭”,“不知礼”,但由于他能够“一匡天下”、“九合诸侯”以维护诸夏的团结,抵御夷狄的侵扰而给予崇高的评价:“微管仲,吾其被发左枉矣。”究其原因,是他维护诸夏团结与中国稳定。
然而,夷夏之辨还有更深层次的含义。孔子的“夷夏之辨”,全在礼义而不在血缘、种族或政治。即如果夷狄守礼义,则进位诸夏,反之,如果诸夏不守礼乐制度,则贬为夷狄。即诸夏与夷狄的的区分标准,不是种族血统,而是礼义文明。礼义体现了文明的程度,是人类进化的标志,而血缘、种族仅仅只有生物学的意义,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懂礼义。事实上,由于华夏民族众多,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民族之间不断交融。孔子正处于中华民族的形成期,他的“异内外”的先进思想,是为夷狄最终进为中国,融入中华民族作理论上的铺垫。所谓人不分东西南北,只要认同共同的文化,则是中华民族一员。这一理论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形成来说,具有伟大的奠基意义。
孔子曾把吴、越、楚等称为“夷狄”。但他们在血缘关系上与诸夏之国完全相同,只是由于他们交侵诸夏,不遵守西周的礼乐制度,因此孔子“夷狄之”。但到了后来,有的夷狄在行为上发生变化,转而重周礼而尊王室,则“中国之”。如定公四年“蔡侯以吴子及楚人战于柏举”,这里对吴称“子”,是因为“吴信中国而攘夷狄”。即吴帮助蔡侯打击楚人的柏举之战中,伸张诸夏之正义,打击夷狄。而在昭公二十三年秋七月的鸡父之战,《春秋》曰:“ 戊辰,吴败顿、胡、沈、蔡、陈、许之师于鸡父。”这是既贬吴,又贬被伐诸国的笔法。为什么不写“吴及顿、胡、沈、蔡、陈、许之师战于鸡父,顿、胡、沈、蔡、陈、许之师败绩。”因为这样,吴便成为中国的主人了。那么,又为什么不写“顿、胡、沈、蔡、陈、许之师及吴战于鸡父”呢?这又因为,陈、蔡等国不尊王,不守礼,有似夷狄,所以经文又不让原为诸夏的陈、蔡等国成为中国的主人。公羊家还直言“中国亦新夷狄也”,从而极好地体现了公羊家“以《春
秋》当新王”的观点。还有,周是灭了商才得以建立,而宋国为商的后人,由于宋国始终行诸夏之礼,故一直为诸夏成员。这又表明,“夷夏”又不以政治立场划线。
秦汉以后,夷狄不断入主中原,夷狄的“中国之”日益推进,中华民族日益壮大,显示了中华文化的巨大生命力与兼容性。中华文化的力量,反映在中华民族内部:虽然常呈现出“合久必分”的局面,但分裂始终只是政权的对立或军事的割据,而文化本身则从未分裂,这就是中国历史始终呈现“分久必合”的大趋势的原因。中华文化的力量,也反映在中华民族的外部:世界上其他文化,一旦与中华文化接触或撞击,中华文化均能兼容、融化为自己的一部分,从而同化外部文化并壮大发展自身,而自己决不被异类文化所消亡。可以这样认为,如此强大的文化诞生于《春秋》中“异内外”思想。
所以,夷夏之辨,在我看来,就是野蛮与文明之辨。所以韩愈曾指出:“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韩愈该说法也指明了“夷夏之辨”的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