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层农村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专项攻坚活动工作总结
沙口村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专项攻坚活动
工 作 总 结
自今年5月以来,我们根据区、街道的部署和要求,全面启动和扎实推进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专项攻坚活动。努力在“三升三降”、确保“三个不发生”目标上下功夫,多措并举,切实维护全村社会稳定。
一、健全排查网络 强化源头防控
我们始终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作为维稳的第一要务,着力从源头上控制矛盾纠纷。此项活动启动时,我们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形成了“上下联动、村组协同、齐抓共管、整体推进”的排查网络。组织领导的到位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机制的健全,为攻坚活动提供了组织保障。在健全机制的基础上,把征地拆迁、城中村改造等领域作为排查重点,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全覆盖的排查网络体系,坚持定期排查,迅速反馈、动态分析、及时防控,坚持从源头上防控矛盾纠纷,发现纠纷苗头,及时化解,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完善规章制度 落实机制保障
我们坚持和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定期研判分析制度,做到周上报、月分析、季研判、年总结,与时俱进,点面结合,不断增强对社会矛盾纠纷调解的预见性、主动性和科学性,从而有针对性的制定防控、化解矛盾纠纷的措施方案,同时,建立村两委联席制度,积极防控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种隐患,全力维稳。如今年11月上旬,沙口15号地块部分拆迁户因拆迁安置问题到市政府上访。针对这一情况,我村主要领导同志立即到现场,采取稳控措施,向所有上访户深化宣传市政府的拆迁安置政策、、、、、、经耐心疏导,有效的控制了事态的发展。
三、提升队伍素质 形成维稳合力
我们把提高调解员队伍素质作为提升调解工作水平的一项主要工作来抓。因此,利用各种会议和民调例会开展有针对性的业务知识培训,不断提高调解员的政策、法律知识水平和调解技能。在这次攻坚活动中,我们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相结合,做到全方位,多层面为化解矛盾纠纷服务,积极探索调解工作方法,形成了维护社会稳定的合力。
这次攻坚活动启动及时、开局良好、进展顺利、初见成效。实现了“三上升、三下降”和“三个不发生”的目标。
这次专项攻坚活动即将结束。今后,我们将把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作为维护全村社会稳定的一项经常性工作抓紧、抓好、做实、做细。
沙口村村民委员会 2010年12月5日
第二篇:如何做好农村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
如何做好农村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
推进社会矛盾化解,是“三项重点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和今后公安机关所面临的工作重点与难点,深刻认识和把握社会矛盾的特点和表现形式,强化机制建设,创新排查方法、加大排查化解力度,规范执法行为,强化对民警的培训已成为有效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的有力举措。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集中力量排查矛盾、努力化解老矛盾,有效预防新矛盾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在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明确提出的“三项重点工作”的一项重要要求,也是今后一个时期,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和各方面力量共同解决好的重大问题,作为公安机关,要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高度,立足本职工作,提高认识,正确把握影响社会稳定的社会矛盾纠纷的特征,积极构建化解矛盾纠纷的长效机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努力营造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当前农村地区社会矛盾纠纷十分突出,时刻诱发群体性事件。派出所作为公安机关最基层的派出机构,时刻战斗在维稳工作的第一线,如何在基层工作中做好社会矛盾排查化解工作,确保农村地区稳定。鲁史镇地处凤庆县江北中心交通要道,与诗礼乡、新华乡、大寺乡、小湾镇、保山昌宁、巍山牛街相连,地形较为复杂,各种相连矛盾也相对突出,特别是小湾电站建设,渔业公司
辖区矛盾纠纷及排查化解情况集中进行排查、研判分析,并将排查、研判情况及时上报治安大队;治安大队每月对各派出所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情况进行一次综合研判分析和交办,形成了上下联动,条块结合,综合施策的工作机制。四是完善社会矛盾调解工作规范。严格按照省厅的规范性文件执行,并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调解工作规范,在日常工作中加强指导和检查、考核。五是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回访制度。严格按照“谁办理、谁负责,谁调解、谁负责”的原则,建立矛盾纠纷回访制度,跟踪了解矛盾化解和巩固情况,监督双方当事人履行协议,防止因履行协议不到位等原因发生反复甚至激化。
二、以规范执法为着力点,提高执法公信力,避免因执法问题引发社会矛盾
执法活动是公安机关的基本活动,规范执法是公安机关职责所在,是人民群众迫切期待。因此,要从执法活动中最大限度避免产生社会矛盾,就必须做到公正执法、执法为民。一是坚持公正廉洁执法,按照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的理念,教育广大民警在执法过程中严格规范执法。二是改进公安行政管理。以服务赢民心,积极主动提供各项便民利民措施,广泛听取人民群众意见,充分考虑方方面面因素,防止因决策不当引起群众不满、激化社会矛盾。三是做好初信初访工作。要按照“谁办案、谁预防”、“谁接访、谁负责”、“谁处理、谁息访”的原则,严格责任追究,确保初信初访
土地、重点建设项目、土地整合、历史纠纷等比较熟悉,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比较贴近村民;他们与村民一起共同生活,对当前各类社会矛盾的成因、群众想法、化解方法等比较熟悉,有的可能还涉及社会矛盾纠纷中。在村委会、村小组中建立一支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量,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切实获取农村各类社会信息的主渠道力量。要充分利用农村群众力量,及时收集掌握各类社会矛盾的诱因、社会影响,群众夙愿;是否会诱发群体性事件等信息,是各级党委、政府在化解过程中掌握主动,杜绝群体性事件发生。
五、针对不同时期、重点时段、不同人群、社会热点等开展社会矛盾纠纷排查,确保重点时期的社会稳定和安全工作
从农村地区看,总的来说,各类社会矛盾纠纷、群体性事件的产生随着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呈现不同规律。农忙时节,主要围绕生产形成社会矛盾,在“两会”、春节、领导视察等重点时段,主要围绕反映劳资纠纷、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矛盾、历史问题、群体利益等纠纷,并容易发生赴省、赴京上访和群体性事件;在农闲时期,主要围绕农村宅基地、土地和生活矛盾诱发纠纷。从纠纷看,涉法涉诉矛盾纠纷当事人通常不愿意走司法途径解决,往往通过上访、闹访等形式表现;对医患纠纷、涉及师生纠纷等,多采用群体访、组织群体性事件等进行表现。在社会矛盾纠纷排查中,要时刻掌握辖区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对重点项目、重点工作中反
时跟上工作,及时取证,依法打击,形成风清气正的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氛围。
化解社会矛盾是三项重点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派出所践行群众路线的具体表现,是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具体表现,作为派出所民警,要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开门评警”活动,积极深入村组、深入各单位、进村入户开展大走访,全面排查社会矛盾,依托各级组织化解一批社会矛盾纠纷,确保社会的治安稳定,为社会经济发展创建良好社会治安秩序。
第三篇: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工作总结
关于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工作的
调 研 报 告
中共*********街道工作委员会
(2011年8月18日)
为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维护稳定工作,加强对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和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分析、预防,通过总结街道综治维稳办在预防化解社会矛盾方面工作的经验做法,进一步完善维护稳定政策措施和制度机制。我**街道办事处综治维稳站就预防化解社会矛盾方面工作,积极深入基层进行了了解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矛盾纠纷排查情况及基本情况和特点
(一)街道办事处。**街道办事处位于**区的东南部,东与**区**道办事处**街接壤,南至**路,西至**街,北至**路,面积**平方公里,居民***户、***人,是本市高档次居民住宅小区较为集中,餐饮、娱乐等服务业十分发达的新兴现代化城区。街道辖区的特点是“五多一少”,即:商服网点多,居民住宅小区多,专业市场多,学校多,驻辖区部队多;大型企事业单位少。
(二)社区。街道现有*个社区居委会,社区的特点是“三多三少”,即:成型的楼房住宅小区多,平房户少(仅有不到200户); 社区四周的商服网点多,驻区的大型机关企事业单位尤其是生产加工型单位少;社区的租房户、空挂户和流动人口较多,常驻人口少。
(三)辖区单位。街道辖两个公安派出所(**、**),有较大机关企事业单位35个,其中辖区县处级以上的单位6个(主要集中在部队),其余均为中小型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民营股份制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此外街道四周和辖区内还有二千多家从事餐饮、洗浴、自行车、小食品、五金建材、电器、家具批发等商服店铺,三产业十分发达。
二、矛盾纠纷化解情况
**区**街道综治维稳办按照“大调解工作”的要求,积极探索社会矛盾化解工作新机制,把社会矛盾化解工作作为维护社区稳定、构建平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构建了“一办、七站、十四室”(一个街道综治维稳办,七个社区综治维稳工作站,十四个社区调解室和人大政协工作室分类负责)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网络,采取“三五四”的模式化解矛盾纠纷排查,有效提高了处置各类社会矛盾纠纷的能力,取得显著成效。
(一)加强“三个建立”,完善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体系。一是建立机构。首先在街道成立以党工委书记为组长、街道主任、派出所所长为副组长的“大调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 设在街道综治维稳办。其次在社区依托综治维稳工作站成立调解室和人大政协工作室,社区一把手兼任室主任。
二是建立制度。建立信息预警机制,加强预警,努力做到苗头早发现。从街道到社区上下建立互联互通的信息网络体系,对各种动态性、苗头性的矛盾纠纷及时上报、汇总、分析、预警,保证矛盾纠纷早预测、早发现、早分析,掌握主动权,有效控制矛盾纠纷的发展和扩大,切实将苗头性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建立突出矛盾纠纷排查工作机制,针对不同类型的矛盾纠纷和安全隐患,组织专项、集中、重点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排查;同时,对排查出的各类矛盾纠纷,根据矛盾的利益关系、主体类型和内容形式,建立联动运作制度、责任制度、处置制度、保障保障等,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是建立档案。在街道和社区建立了矛盾纠纷排查登记表、矛盾纠纷调处登记表,将排查出的问题分类登记、归口办理,落实每一个矛盾纠纷的责任,注明处理期限及结果。并在每月的综治维工作会议记录中,体现一个月以来辖区矛盾纠纷排查及调处情况。
(二)发挥“五个作用”,及时排查和化解基层矛盾纠纷。一是发挥街道综治维稳办作用。为整合基层维护稳定力量,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机构和人员的作用,街道综治维稳办一直重点着力于基础力量的整合协调、综治工作机制的完善,通过建立社区综治工作站、倡导成立志愿者队伍、建立社区警务室和协调 警民联动机制,搭建起基层维护稳定的平台,将维护稳定的各种力量和资源整合起来,形成统一指挥、整体联动、反应迅速、处置高效的工作机制,从更高层次上提供全方位的综合性的公共安全服务。街道综治办成立两年多来,在所辖社区共建成巡防队、治安巡逻队、矛盾纠纷调节队等各类志愿者队伍25支,志愿者达300余人,安全稳定信息员14人。2010年,街道综治办协调整合多方力量,高质量完成了的全市大排查大调解工作。
二是发挥社区综治维稳工作站的作用。根据区委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总体要求,为了保证辖区维稳工作的顺利进行,街道党工委成立了综治维稳工作办,并于2009年,分别在7个社区建立了综治维稳工作站,站长由社区一把手担任,副站长由外勤民警和1名社区副主任担任,下设治保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安置帮教工作室、反邪教工作站、社区关爱分团、社区警务室六个分支机构。其主要职责是维护社区稳定,及时掌握社区治安总体情况、排查调处社区矛盾纠纷、宣传政策法律以及组织开展巡逻防范、反协教、流动人口管理服务、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协助开展安全生产监管等综治维稳工作。工作中维稳工作站充分发挥 “近民”优势,不断强化综治维稳的基层基础工作,使 “大走访、大调研、大排查、大调处”活动形成长效机制,做到综治维稳工作重心下移,努力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在基层,推动了全街社会持续和谐稳定。
三是发挥司法调解室作用。基层调解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矛盾激化。为此街道在社区建成了“法律援助室”“调 解小组”“司法调解室”等基层司法调解组织,面向群众,服务群众。工作中,坚持法律服务与人民调节工作相结合,通过办理民事纠纷调解、法律咨询等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了较专业的法律服务,同时司法调解工作紧紧围绕办事处的整体任务,根据矛盾的轻重缓急,有重点的调处了一批矛盾纠纷。年初至今调处各类民事纠纷29起,有效地保证了辖区的社会稳定的和群众的安居乐业。下一步街道还打算联合妇联、残联部门建立法律援助联络机制,在各社区建立法律援助服务站,进一步健全法律援助网络机构,积极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帮助。
四是发挥人大政协工作室作用。为进一步促进社会矛盾化解工作取得实效,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加强政府与群众的相互沟通和了解,切实为百姓解决生活中面临的实际困难。街道党委在社区成立了“人大政协工作室”,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工作延伸到社区,让代表工作更加透明和具体,更加贴近百姓生活,更能发挥人大作用。工作室内制作了代表图板,将本辖区代表的姓名、职务向群众公开。成员来自政府职能部门、地产开发企业、律师事务所等各行各业,每周定期轮流在工作室接待群众来访,帮助解决居民面临的困难,倾听百姓呼声,传递党和政府的法律法规。不仅把群众的意见下情上达,同时还很好的把党和政府的有关法律法规上情下达,释疑解惑。人大政协工作室成立2年多来接待来访群众200多人,组织助学、助困捐款4次,金额共计1万多元。社区人大政协工作室的建立为增进政府与群众联系,为化解 矛盾起到了重要作用。
五是发挥综治志愿者作用。社区面对的社会矛盾多数属于居民内部矛盾,本着老百姓的事让老百姓自己帮助解决这一原则,街道综治办决定发挥各类综治志愿者队伍作用,促进社会矛盾化解。7个社区共建有。“夕阳红”志愿者调解工作室、党员志愿者调解室等志愿者队伍4只,同时整合治保会、调委会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以社区综治维稳服务站为工作平台,充分发挥街、居、群众三级群防群治网络组织在社会矛盾排查化解工作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积极构建治保、调解、帮教、普法、巡逻“五位一体”的社会矛盾化解工作格局。
(三)强调“四个突出”,以机制创新促进化解社会矛盾。
1、预防矛盾纠纷突出“早”。
调解关键在预防,街道综治办不断加强“五五”普法的宣传力度。依靠社区宣传板、文化长廊、社区QQ群、市民大课堂等多种途径普及法律知识,强化法律观念,争取做到人人学法、懂法、守法,干部依法行政,百姓依法办事,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量。
2、矛盾排查掌握信息突出“准”。
完善排查机制,超前稳控矛盾隐患。按照“预测走在排查前,排查走在调解前,调解走在激化前”的工作思路,具体排查工作中着重保证三个方面:一是矛盾纠纷排查有一个完整的队伍;二是搞好经常性排查,一般情况下组织相关人员每月排查一次;三 6 是搞好集中排查。针对重大节日和敏感时期矛盾易发的特点,集中力量开展排查,主要查重点人员和重点地区。努力做到问题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防患于未然。通过及时排查,准确掌握信息,街道综治维稳办掌握了调解和稳控的主动权。
3、矛盾纠纷发现突出“快”。
矛盾纠纷的发生具有偶然性,有相当大的不确定因素,相当一部分的矛盾纠纷属突发性。一旦发生矛盾纠纷必须快介入、快调处,这样可以避免矛盾的激化,避免事态扩大,减少调处工作的难度。只要及时介入,早疏导、早调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矛盾纠纷一旦发生,必须快介入,快调处。
4、矛盾纠纷调处突出“巧”。
街道综治办要求调解工作人员在调解中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行为,在调解中我们的发言力求客观,准确,慎重。在调解时机不成熟时,对当事人争议过大,过于敏感的问题慎重提及,不轻易评判。评判过程中,注意表达上的明确性,准确性,合理性,不让当事人因我们的语言表达或肢体语言的不当而对调解人员产生怀疑,激化矛盾。
街道综治维稳办每年都定期对各维稳工作站社会矛盾化解工作进行阶段和考核评价,同时将考评结果作为向区政法委推荐先进集体、个人人选的参考依据。
三、对进一步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和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想法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要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稳 定是第一责任的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切实加强对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工作的领导,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建立“超前化解”工作机制。要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营造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的和谐局面,必须从源头上着手,建立一种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的矛盾超前评估化解机制。
(三)整合资源,构建“大调解”网络。希望今后在区委、区委政法委的协调下整合资源,将综治维稳部门、信访部门、派出所、司法所、人民法庭、治保会、调解委员会以及各种群防组织有效地整合起来,联动预警,合力处置。
(四)不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加强调解队伍建设是抓好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的关键,建立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作风顽强,业务精湛的调解工作队伍是落实各项调解工作任务的必要条件。
(五)健全保障激励机制。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调解奖励措施。
第四篇:2010年山郑村“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专项攻坚活动”工作计划
2010年山郑村“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专项
攻坚活动”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我村开展“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专项攻坚活动”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全国、全省、全市政法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上级司法部门的统一部署,动员组织广大人民调解员,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不和谐因素。
二、工作任务
我村开展“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专项攻坚活动”的主要任务:一是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在做好婚姻、家庭、邻里、损害赔偿和生产经营等常见性、多发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基础上,针对一定区域内比较突出的、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矛盾纠纷,多年积累的、长期未得到解决的矛盾纠纷,以及党委、政府交办的矛盾纠纷,集中开展排查调处,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二是推动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在巩固和规范人民调解组织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满足社会化解各种矛盾纠纷的需求。三是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的指导和管理。要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的质量管理,不断提高人民调解的社会公信力,巩固人民调解在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体系中的基础作用。
三、工作步骤
我村开展“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专项攻坚活动”分为三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3月)。我村将按照要求,尽快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并明确专人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工作,认真按照乡司法所的统一部署和省、市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定具体的实施意见。同时要对我村各人民调解员进行动员和部署。
(二)实施阶段(4月1日至11月30日)。在乡司法所工作人员、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带领下,村人民调解员,对各类矛盾纠纷集中开展排查化解,并做好纠纷统计和信息反馈工作。
(三)总结阶段(12月1日至12月31日)。对本村开展活动情况和取得的成效进行检查和总结。
四、工作要求
(一)建立排查机制。一是建立月排查制度。村调解员深入村组、厂矿、企业,全方位排查摸底,了解纠纷信息。二是建立重点时段排查制度。在五
一、国庆等时段,要组织进行矛盾纠纷集中排查。
(二)明确排查重点。矛盾纠纷排查突出三个重点:一是突出重点地区。突出抓好矛盾纠纷多发、频发、易发地方的排查调处工作。二是突出重点对象。对非正常上访、到省越级上访、重复上访等重点对象,进行重点摸排,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三是突出重点领域。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农村土地征用、山林滩涂权属纠纷、涉法涉诉、房屋拆迁、医患关系等热点、难点问题进行
详细排查。要对潜在的矛盾纠纷进行超前排查,将矛盾纠纷及其隐患全部纳入视野。
五、工作措施
(一)要深化思想认识。从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国、全省、全市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人民调解化解矛盾纠纷专项攻坚活动”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采取有效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切实抓出成效。
(二)要强化组织领导。要树立调解也是执法的观念,把“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专项攻坚活动”摆上重要位置,列入议事日程,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努力实现案结事了。村主要领导要切实负起责任、抓好落实,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靠前指挥,指导、帮助村调解委员会和人民调解员做好纠纷排查化解工作。
(三)要加强工作指导。要加强对“人民调解化解矛盾纠纷专项攻坚活动”的检查、督促、指导,认真搞好跟踪督查和情况反馈工作,及时总结经验,做好交流推广。并结合上级司法部门工作,对我村活动情况进行督导检查,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四)要加大宣传力度。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全面、准确、客观地报道开展“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专项攻坚活动”情况,宣传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典型,为专项攻坚活动的开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第五篇:依法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依法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依法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是唐山市政府的重要职责。2011,市政府法制办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将这一任务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坚持依法行政、高效便民的原则,扎实开展各项法制工作,积极为全市的和谐稳定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我办回顾全年工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努力开拓创新,力求在新时期更好的完成各项工作。
一、完善行政调解制度
行政调解是化解行政争议的重要措施,是大调解联动机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行政调解可以使民事纠纷的双方当事人互相谅解,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达成一致意见,从而合理的、彻底的解决纠纷矛盾,将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为完善行政调解制度,我办采取了下列措施:
1、制定指导性文件,开展行政调解指导工作。我办起草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调解工作的意见》已作为全市行政调解的纲领性文件印发全市执行,为深入推进行政调解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确保有专门的组织机构、分管领导、调解人员队伍完成行政调解工作。
2、建立健全行政调解工作队伍和工作网络。为解决行政调解在“三位一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大调解体系中的“短
板”问题,我办已推动各县(区)市、市直行政执法部门共649个单位完成了行政调解委员会的建立和行政调解室的设立工作。各单位基本设立了行政调解领导机构、办事机构和行政调解专兼职工作人员,全市行政调解工作队伍和工作网络已初步建立。
3、推动建立行政调解与人民调解、司法调解相衔接的大调解联动机制。选用业务精通、素质过硬的工作人员担任调解员,针对拆迁安置、征地补偿、工伤认定工作中出现的常见性、多发性矛盾纠纷,以预防、化解矛盾纠纷作为工作重点,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严防矛盾纠纷激化,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对于在复议程序中直接达成和解的,制作行政复议调解书;对于未经行政复议程序直接到人民法院起诉的,积极协助法院做好诉前调解工作,实现与司法调解的衔接。另外积极实现与人民调解的衔接,建立预警机制,对人民调解过程中造成的集体访和大规模不安定因素要及时疏导,对人民调解无法处理的问题,引导当事人通过行政复议、裁决等方式进行解决,当事人对行政处理结果不满意向法院提起诉讼的,再协助法院做好诉前化解工作,从而实现行政调解与人民调解、司法调解相衔接,真正实现三大调解的联动。
二、加强行政复议工作
行政复议工作是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途径,为进一步推
动行政复议工作的开展,我办积极采取以下措施:
1、指导全市县级以上政府进一步健全行政复议机构,充实行政复议人员,确保行政复议案件依法由2名以上行政复议人员审理。开展行政复议人员业务培训,组织各县(市)区政府和市直部门行政复议工作人员参加国法办、省法办及有关高校举办的行政复议应诉业务培训,提高办案人员理论素养,并结合我市实际加强对行政复议办案人员实务操作、办案技巧的指导,切实提高行政复议人员的办案水平。
2、改进和优化行政复议案件审理方式。在审查形式上,由原来的书面审查原则逐渐改为公开审查原则,逐步推行听证制度,以增加复议案件办理的透明度,促成一些影响大、涉及面宽、群众关注的复议案件得到妥善解决;在审理方式上,逐步实现书面与实地调查相结合,对一些案情较为复杂的案件,在书面受理的同时,深入现场调查了解案件全貌和实情,辨别证据真伪,客观公正地作出复议决定。
3、狠抓复议案件办理这项基本工作。我办畅通行政复议渠道,积极受理行政复议案件。今年以来,共收到复议申请140件。经审查,对符合受理条件的案件,决定受理104件;对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告知申请人向其他行政机关和有关部门申请36件。在受理的104件案件中,已办结94件,正在审理及中止审理10件(中止1件)。在已审结的案件中,占比较大的是工伤认定类复议案件,共计76件。究其原因,一是唐山市经济较发达,周边县区工厂企业较多;二是企业职工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逐步增强,新《工伤保险条例》的出台也有利于职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另外因土地争议引发的行政复议案件也占较大比重。这类案件特点明显,一是争议土地问题产生的过程漫长,有些还牵涉特定历史时期的土地政策,认定难度大;二是争议双方矛盾尖锐,调解难度大。对每个复议案件,我办始终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办案理念,通过审阅卷宗、现场走访、询问相关当事人等方法,辨别证据真伪,认定相关事实,正确适用法律法规,从而真正做到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使每个案件都能做到案结事了,彻底化解社会矛盾。
4、建立健全适应行政复议工作特点的激励机制和经费装备保障机制。近年来,行政复议案件数量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行政复议工作面临案件数量多、办案人员少、工作压力大的困难。因此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和经费装备保障机制是圆满完成行政复议工作的重要措施。对于业务素质过硬、群众评价较高的复议工作人员,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并在选拔干部时作为优先考虑的条件;在财政预算中单独列出行政复议的专项费用,以保证行政复议工作的顺利进行。这些机制的建立健全能够充分调动行政复议工作人员的办案积极性,充分保证行政复议工作所需资金及设备,有利于更好的推动行政复议工作的开展。
5、建立行政复议与信访衔接机制。我办在信访接待中心设立专门的行政复议接待办公室,对于可以通过行政复议解决的行政争议类信访投诉请求,委派专职工作人员进行接待,对符合立案条件的一律当场立案,对广大群众的诉求做到两个“耐心”:耐心倾听群众困难,耐心解释政策法规。我办与信访中心积极沟通,实现了行政复议与信访工作的对接,有利于及时化解社会矛盾。
三、认真做好行政应诉工作
行政应诉工作是我办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办对法院受理的行政案件积极应诉,按规定向法院提交被诉行政行为的依据、证据和其他相关材料。积极推动建立重大行政诉讼案件由主要负责人主动出庭应诉制度,尊重并自觉履行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判决、裁定。今年我办共代理行政应诉案件11件,与去年同期相比,应诉案件数量持平。其中一审案件9件、二审案件2件,主要为土地管理类案件。目前法院已审结2件,1件裁定驳回起诉;1件原告撤诉。我办全力做好一、二审案件的应诉和与法院的联系工作,努力维护法律的尊严和市政府的权威。
总结以上各项工作,我们尤其体会到:依法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办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当继续总结经验教训,建立健全相关机制,进一步推进行政调解工作的开展,发挥行政调解在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中的重要作用;
进一步强化行政复议工作,加强宣传、拓宽行政复议渠道,为更好的完成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建设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二○一一年十二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