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焉耆回族自治县改革开放30年辉煌成就
焉耆回族自治县改革开放30年辉煌成就
改革开放30年来,焉耆县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焉耆县各族人民在历届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改革开放促发展,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努力发展地方经济。特别是“十五”以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正确处理长周期与快增长的关系,统筹兼顾协调发展,遵循规律持续发展,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有力地推动自治县经济社会走上了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的轨道。目前,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预计2008年,自治县生产总值完成23.5亿元,是1978年的90倍,人均生产总值18090元,是1978年的68倍。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8亿元,是1978年的1110倍。财政收入1.21亿元,是1978年的40.6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222元,是1978年的85倍。
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一)焉耆农业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焉耆县坚持把发展农业作为振兴县域经济的重中之重,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农村各项基本政策,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使农牧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农村面貌日新月异,农业生产蒸蒸日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七个星、永宁、四十里城子先后撤乡建镇。农村林网化程度普遍提高、水利设施配套齐全;防病改水改厕、中低产田改造、农电网改造等工程的有效实施,以及农 业生产机械、水利、电视电话、交通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和装备的配套完善,极大地改善了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番茄、甜菜、辣椒等特色经济作物和白瓜子、大白菜、小茴香、打瓜等小特优农产品规模化、标准化建设步伐加快,优势特色经济作物占总播面积的70%以上。农业高产节本增效技术广泛应用。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引进一大批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如屯河番茄制品厂、屯河糖厂、盛源小茴香有限责任公司、乡都酒业等企业落户焉耆,极大地带动了焉耆农业的超常规跳跃式发展。2008年自治县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7.9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222元。
(二)焉耆林业
改革开放以来,焉耆县把全民义务植树与林业重点工程结合起来,不断拓展林业发展空间,进一步放宽林业政策,建立多种投入机制,大力扶持个体经济发展林业,把绿化与富民结合起来,使焉耆县林业迅速涌现出一大批治理风沙的林业大户。仪尔农业高科技开发项目乡都酒业的万亩葡萄基地不仅改变了沉睡千年的戈壁荒漠,还被授予全国“三八”绿色优质工程。福春绿色生态有限公司在218国道焉耆段两侧投资45万元,建成长8公里,面积800亩、成活率达90%以上的绿色长廊,被公路部门确定为自治州绿化标准示范线。在全县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自治县现有森林资源40.9万亩,其中:山区天然林25.2万亩,平原人工林15.7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71%,平原人工林由1996 年的6.3万亩,增长到现在的15.9万亩,增长91%。仅2003年全县完成人工造林及封山育林46630亩。全县8个乡、镇(场)林业站全部达到全国标准化林业站建设标准。2008年林业总产值0.13亿元。
(三)焉耆畜牧业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县畜牧业生产以调整畜牧业产业结构、建立肉食示范基地、科技兴牧、加强牲畜品种改良和防疫灭病为工作重点,全县畜牧业生产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焉耆县积极培育乳业“龙头”企业,重点培育和扶持了三字乳制品有限责任公司,使该企业从一个日处理10吨鲜奶的作坊式小厂发展成为现在的集奶牛饲养、育种、乳产品加工为一体的规模化乳业“龙头”企业。2003年12月,该企业被自治区确定为“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之一”。同时,积极加强同知名品牌企业的联系与协作,畅通了全县农牧民养殖户生产的鲜奶销售渠道,保护了广大养殖户的利益,极大的促进了千家万户搞养殖的积极性。焉耆县也先后被列为自治区的细毛羊改良基地县、黄牛改良基地县、肉食生产基地县、秸秆养畜示范县和巴州畜牧业科技示范县。2008年全县牲畜存栏25.78万头,其中奶牛存栏1.85万头,羊存栏22.79万只,蛋鸡存栏37万只。肉类总产7920吨,奶类总产3.35万吨,禽蛋总产4900吨,绵羊毛总产400吨。
(四)焉耆工业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自治县相继涌 现出了以三宇乳业、屯河食品、乡都酒业、屯河番茄为代表的、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规模化轻工企业;以益隆红柱石、秦龙建材为重点的建材工业企业;以红帆科技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已形成集国有、集体、股份制、私营、中外合资等多种经济成份为一体的工业体系。2008年,全县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4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8.3亿元。
(五)焉耆个体私营经济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焉耆县个体私营经济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重视和扶持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逐步发展壮大。自治县积极引导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使行业领域不断扩大,规模档次不断提高,全县个体私营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全县各类市场已达13处(其中生产资料市场1处,集贸市场12处)。以安达商厦为代表的民营企业、私营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相继在焉耆落户,形成了以安达商厦、民贸公司、人民商场为独具特色的商业销售网络体系,带动了自治县商业领域的升级换代。如今,自治县注册资本在100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就达21户,乡都酒业、屯河食品、红帆科技、三宇乳业、安达商厦、金博臵业、诚信房产等一批企业在自治县民营经济发展中都占据重要地位。预计2008年全县可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7.7亿元。
(六)焉耆金融业
改革开放以来,焉耆金融业初步建立起与全国框架一致、体 制衔接的金融机构组织体系、监管体系、市场体系。金融机构业务覆盖全县城乡,业务种类基本与目前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金融电子化建设快速发展,服务水平和效率不断提高;金融监管逐步加强,维护了金融秩序稳定、确保了一方金融平安,在自治县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已经形成了以城镇为中心,所辖7个乡镇为支点的金融机构纵横交错、布局合理、符合经济发展需求的金融服务体系,成为巴州八县中唯一的工行、农行、建行、中行、信用社、保险等金融机构齐全的县份。
二、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一)焉耆基础设施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自治县对旧城区不断进行改扩建,县城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自治县对城区主要道路和居民巷道进行了全面改造。建设城区道路33.7公里,道路面积73.9万平方米,人行道面积14.4万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面积达到308.3公顷,园林绿化面积274公顷,公共绿地面积26.5公顷,建成区绿地率为30.3%,绿化覆盖率34.9%,人均占有公共绿地面积8.28平方米。全县绿化合格单位38个,花园式单位34个。安装路灯1450余盏,在城区主要地段建成水冲式公厕21座。全县建成集中供热点6个,供热管道34公里,供热面积达46.3万平方米;天然气用气户数4000余户,用气人口1.7万人。城市给排水设施日趋完善,日供水量4000立方米,自来水普及率达90%以上;城市环境卫生保洁面积达71万平方米,垃圾清运率100%,垃 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近年来通过积极实施安居工程,先后开工建设了政府小区、教苑小区、卫生小区,总建设面积达10.2万平方米,居民的居住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人均居住面积已达22.3平方米。
(二)焉耆水利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87年开都河发生大洪水后,焉耆县把防洪工作作为中心任务来抓,牢固树立预防为主,常备不懈,防大汛、抗大洪的思想,变被动抗洪为主动防洪,全民的防洪意识和水患意识得到进一步强化。并连续实施了四个五年防洪规划,在原不足30公里长、1.3米宽、1.5米高堤坝的基础上,加固建成总长44.5公里、顶宽达9米、外边坡1:
3、平均高度达4米的堤防工程,共完成土方421万方,是改革开放前30年所完成土方的5.1倍。完成土石方5.82万方,修建挑水坝65座,修建铅丝笼护坡工程2480米,胜利抗御了1999年7月27日976立方米/秒的开都河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洪峰。1995年国家对新疆南疆地区进行农村防病改水工程建设,焉耆县抓住有利时机,共建水厂10个,其中水塔供水6座,变频调速供水4座,铺设管道335.24公里,总投资906.75万元,使3.8万人和13.48万头(只)牲畜饮上了清洁水、卫生水。仅2008年自治县投入3000万元完成了58公里砼板防渗渠道、1622.6公里四级灌渠清淤、413座配套建筑物、7.16万亩的平整土地等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程。
(三)焉耆交通运输业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焉耆县修路筑桥,大力发展交通事业,交通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2003年,随着“和一库”高速公路的建设,一座全长548.2米、宽32米的双向4车道可抵御百年一遇洪水的特大公路桥已在西大桥与铁路桥中间跨河而立。1994年至2004年,自治县完成了l条省道、9条县道、3条乡道、3条专用道路重点路段的新建、改建、扩建任务,形成了以焉耆县城为中心,以国道、省道为骨干,以县乡公路、专用公路为骨架,辐射各乡镇场和重点行政村的公路网络。
(四)焉耆县邮政电信业
焉耆县邮政共有营业网点10处,其中城镇网点2处,乡镇及农牧团场8处,服务面积2570平方公里,邮路总长度120公里,农村投递线路总长度1680公里,为全县各族人民提供了全方位、多种类的邮政服务。现有邮政储蓄,函件、包裹、报刊发行、集邮、特快传递、汇兑、代办等九项业务。各项业务自1998年邮电分营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平均每年以11%的速度增长,邮政业务收入由分营之初的218万元增长至2007年的987万元。1994年焉耆电话用户1281户,电信建设实现了2000门程控交换机,并开办了礼仪电报业务。自1998年邮电业务分家和1999年移动寻呼剥离后,焉耆县电信仍保持着雄厚的实力。2004年,焉耆县电信建有城区机房总容量16240门、农村机房总容量27424门的数字交换机,建设有新的光缆传输设备,通讯杆路发 展到350公里,农话用线户达300余公里,发展到有城市交换机房3个,农话交换点30个。先后开通了IP、来电显示、小灵通以及宽带窄带业务SDN、ADSL、DDN等十余种通讯业务,固定电话城市普及率达72%,农村普及率47%。
(五)焉耆电力
随着焉耆经济的蓬勃发展,焉耆县电力工作得到长足发展。焉耆从1999年开始启动农网改造工程,先后投入六千多万元进行农电网改造,共架设高压线路490公里,低压线路500多公里,更换高耗能变压器298台,安装电表1.7万块(一户一表),改造后的农电网布局合理,供电质量可靠。随着国家电价政策的调整,农村居民的电价逐年下降,2003年实现了城乡同网同价。目前,全县所有的乡镇(场)均已用上了安全稳定、布局合理、电价便宜的生产生活用电。目前,焉耆建有110千伏枢纽变电站一座,35千伏变电站5座。
三、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第三产业不断壮大
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旅游业,自治县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性机遇,努力挖掘旅游资源优势,并致力于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换。自治县旅游业整体规划已编制完成,并顺利通过自治州专家评审。相思湖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红帆生物被评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目前,全县有旅游公司1家,已开发的景区(点)3处,宾馆5家,不同档次床位500余张,旅游从业人员300余人,年接待区内外游客17余万人次,年旅 游业收入550万元。
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明显成就
(一)焉耆广播电视事业
从1978年到2008年,焉耆广播电视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过了30年的风雨历程。1983年,开通了维语专机广播,由过去汉语、维语同机分时段播出变为分机同叫播出。1990年开通县到乡村调频广播。2002年,“西新工程”安装两部300Ω调频发射机,开始中央一套和新疆维语台节目的全天24小时播出,2003年无线电视机房汉语实现了硬盘播出,建成了技术比较规范、环境较为美观的播出机房。目前,有两部1000Ω全固态发射机,原来两部1000Ω发射机作为备机,电视覆盖率1 00%。1993年有线电视建设工程开始起步,当年发展用户1080户。目前,全县有光缆干线100公里、电缆干线63.5公里、分配网700余公里、光节点42个,开通了70个频道,拥有城乡用户8000余户。
(二)焉耆教育事业
2008年,自治县共有各类学校30所,中学10所,小学及幼儿园20所,在校学生15819人,其中中学生6856人,小学生8963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9%,青壮年非文盲率达到99.52%;目前,全县有农牧民文化技术学校54所。焉耆教育重点加快了民汉合校、民民合校、汉汉合校的步伐,经过调整,全县中小学布局渐趋合理,教育结构优化,经费使用合理,基本上 适应了全县经济发展水平,办学质量明显提高。“普九”工作的各项指标全部达到或超过自治区规定标准。小学入学率城镇达100%,农牧区达99.84%;中学毛入学率城镇达99.38%,农牧区毛入学率达98.05%。1999年自治县通过自治区、国家“普九”验收,2001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县称号。从1996年至2002年,全县共投入“八配套”资金4650万元,使先进的电视闭路系统、校园网络、四机一幕等现代化教学设施进入课堂,实现了电化教学与常规教学相配合的多媒体教学。近年来,焉耆县新建回民中学教学楼、民汉合校综合教学楼和青少年活动中心投入使用。焉耆县先后投入资金2300万元,完成了总面积32000平方米的教苑小区建设工程,解决了400余户教师住房难的问题。
(三)焉耆文化体育事业
改革开放30年来,自治县认真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文化事业获得长足的发展。2003年,永宁镇获“全国民间艺术之乡”称号。2003年12月焉耆县荣获巴州农村基层文化先进县、全疆开展百日文化广场活动先进县称号。2007年,乡镇文化站已从1979年的14个站、28个人,增加到132个站、172人,基本普及了全县乡镇级文化站。截止2007年,全县有38个村级文化室,基本上建成了县、乡、村3级文化网。1990年至2008年,共举办全县性大型文艺活动近百场次,传统的“努肉孜”节(已举办15届),“麦德尔”节(已举办20届),“花儿” 艺术节(已举办5届)等各种群众性文化活动,开展得一年比一年好。每年文化下乡演出场次都在120场以上,既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又搜集了大量的民族民间文艺资料,还辅导和培养了一批业余文艺骨干,深受各族群众的欢迎。2008年,全县建有篮球场92处(其中乡镇场及行政村有48个)、田径场16处(其中400米标准田径场3个)、足球场8处,门球场3处,乒乓球训练房5个、有20个靶位并带靶棚的射击场1个,综合运动器材2架,全民健身路径7套。80年代以来,全县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广泛开展竞技体育的基础上,先后承办了国际、国家、自治区、自治州各级各类体育比赛25次,举办县级综合运动会5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12次,县级单项体育运动会180次。1987年以来,先后成立了老年体协、篮球、田径协会等群众体育协会5个、单项体育协会6个。
(四)焉耆卫生事业
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自治县的卫生事业迅速发展,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得到健全和完善。2008年,全县医疗卫生机构11个,其中医院、卫生院9个,卫生防疫、妇幼保健机构各1个;全县拥有病床425张,医疗卫生技术人员545人。焉耆县人民医院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康复、社区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实力强、基础设施完善、管理体系科学的二级甲等医院。农村卫生形成了三级医疗卫生保健网,占全县人口80%以上的农牧区在医疗、预防、保健等方面有了可靠保障,人民健康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全县人均期望寿命由建县前的35岁提高到70.03岁。2003年,焉耆县被命名为国家级卫生县城。全县达到了初级卫生保健合格县标准,农牧民初步享受到了初级卫生保健的服务,2004年7月,自治县在全疆率先启动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解决了农牧民群众就医难的问题。
(五)焉耆县民族宗教工作
我县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以贯彻执行《宗教事务条例》为重点,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工作,不断加大对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宗教法规的宣传力度,坚持每月召开宗教人士例会、统战宗教干事例会。广泛宣传党的宗教政策和宗教法规,不断增强广大群众的法制观念。1999年开始我县坚持实行领导干部联系宗教活动场所制度,通过与宗教人士交朋友,有效的做好了思想教育工作。认真落实爱国宗教人士生活补贴制度,自治县78名宗教人士享受生活补助,占全体宗教人士的65%,年发放生活补助金22.2万元。我县不断加强爱国宗教人士的培养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宗教人士的政治觉悟和法律意识。每年均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定期对宗教人士开展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时事政治培训教育,现已形成了县、乡、村三级培训教育网络。不断规范讲经内容,鼓励和支持宗教人士对宗教教义和教规做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以“双五好”建设为载体,大力开展三个文明创建活动,调动宗教人士参与三个文明建设的积极性。积极引导和帮助宗教团体开展自养活动,全县大多数宗教活动场所都有比较稳定的经济来源,减轻了信教群众的负担。广泛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宗教界在我县社会助学、助残、救灾、拥军等公益活动中做出了积极贡献。充分发挥宗教人士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作用,协助政府处理了许多典型的棘手问题,得到了广大信教群众的信赖和称赞。
焉耆县党委、政府始终牢记党的宗旨,把民族团结工作做为事关全局的大事来抓,并以此为基点,常抓不懈,在全县营造了思团结、求稳定、谋发展的良好氛围。经常性组织各族干部认真、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党的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法》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县委宣传部每年在民族团结教育月期间,组织巡回宣讲团深入基层开展宣讲活动。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和宣传阵地大造民族团结的舆论和声势,通过举办学习培训班、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出板报、墙报,张贴标语,悬挂横幅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的宣传教育,把民族团结教育月同深化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再教育相结合,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尖锐性、复杂性。我县注重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切实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尊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向全社会大力宣传语言文字政策和法律、法规,发放语言文字知识手册,调动各行各业规范使用民、汉两种语言文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规范清真食品生产经营活动,我县1993年制定了《焉耆回族自治县清真饮食业管理暂行办法》,为加强清真食品管理工作提供了依据。认真开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体育活动,每逢“元旦”、“3〃8”、“5〃4”等重大节日期间,我县都举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极大地促进了焉耆县文化体育事业的繁荣。我县积极扎实有效地开展军地、兵地、油地等共建活动,结成共建对子87对,有州级共建先进单位6个,州级共建先进个人10人,县级共建标兵单位14个,县级共建先进个人83人,形成了互相学习、互相支援、共同进步的良好格局。2008年我县被自治区命名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县。
回顾改革开发3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我们感到无比骄傲与自豪,展望未来我们意气风发,信心百倍。今后,我们将在上级党委、政府坚强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臶,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和谐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为重点,力争把我县建设成为工业强县,使全县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宏伟目标。
第二篇:改革开放30年辉煌成就-
改革开放30年辉煌成就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使祖**亲彻底摆脱了被压迫的境地,中国这头东方睡狮开始慢慢觉醒,但却步履维艰,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从此改革开放的春风使中华大地再次焕发了活力,中华民族终于踏上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30年的征程,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0年的沧桑巨变,30年的光辉历程,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经济迅速蓬勃的30年!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78年到2006年间,中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亿元增长至21,0871亿元,增长近60倍!中国的经济成就不仅写在了中国历史之上,也在世界历史上刻下了辉煌的一页,过去25年全球脱贫所得成就中,近70%的成就归功于中国!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的30年!自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华民族犹如钢铁长城一般坚不可摧!97年香港回归,99年澳门回归;1998年面对南方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2003年面对让人闻风丧胆的非典疫情,2008年面对十几个省份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中华儿女众志成城,手挽手将一个个磨难阻击在脚下!
改革开放的 30年,是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的30年!1983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对世界,面对未来!高考制度恢复之初,全国有570万人参加高考,却仅录取27万名;而到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达到1010万,录取新生达567万名!伴随着教育规模的发展,更有越来越多的中华儿女在世界高精尖人才中占据着日益重要的位置!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创新的30年!从1979年远程火箭发射试验成功,到2003年“神五”升天,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再到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卫星顺利返回,中国航天人在摸索中让祖国一跃成为航天科技强国!2008年,“神七”飞天,同时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升空,炎黄子孙的千年奔月梦成为了现实!
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我国体育事业蒸蒸日上的30年!1984年许海峰摘得中国奥运首枚金牌,自此之后,中华体育健儿奋勇争先:2000年悉尼奥运,中国代表团收获28枚金牌,取得了金牌榜和奖牌榜均名列第三的佳绩;04年雅典,中国军团更是将金牌总数扩增到32枚,位列金牌榜第2位!而今年,在108天之后,奥运大幕将在中华大地上拉开,我们将成为奥运的主人!
我们坚信,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必将出现一个又一个辉煌的30年!中华民族的崛起,必将让世界为我们自豪!
改革开放30年辉煌成就
改革开放犹如一股新鲜血液,注入中国体内,贫弱的古国焕发出盎然生机。短短30年,一个“一穷二白”的弱国以崭新姿态雄立世界强国之林。
30年征程,30年巨变,30年光辉历程。30年,铸就一个民族千百年的梦想!
过去30年,是创造奇迹的30年。30年来经济蓬勃发展,昔日低矮土坯房、草房不复存在,幢幢楼房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逢缝补补又三年”艰难时日一去不返,“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也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液晶电视、品牌电脑、摩托车甚至轿车,仿佛一夜之间“开”遍城乡。中国经济成就了世界经济史上的神话,数不清的“第一”凸现世人面前:第一家上市公司,第一条地铁开通,第一辆磁悬浮列车运行,第一艘航天载人飞船……中国发展创造无数奇迹,无数奇迹见证了中国的成长。
过去30年,是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的30年。祖国的儿女结束了孤独的寄人篱下的生活,香港、澳门回归母亲怀抱。南方罕见的洪水,令人闻风丧胆非典,四川诸县空前的地震灾害……天灾地祸,不能摧毁中华儿女顽强的意志。大灾面前显大爱,13亿儿女心连心、手挽手将一个个磨难粉碎在脚下!
过去30年,是我国体育事业蒸蒸日上的30年!曾几何时,奥运的历史写下中国的耻辱,但今天,我们可以自豪地向世界宣告:中国——经济的强国,体育的强国。北京奥运会,中国军团勇夺51块“金镶玉”,高居金牌榜榜首。奥运健儿们,再次向世界证明:中国——NO.1。
应该说我是幸运的。我生而逢时,沐浴着改革开放的和煦阳光,一帆风顺地成长,我未曾目睹中国艰难困苦的日子,但是我亲见中国蒸蒸日上的辉煌时刻:
香港回归,举国欢腾。“神州”归来,英雄凯旋。我虽没能亲历现场,但电视机前,我目不转睛的眸子潮湿了,我在心底默默为英雄喝彩,为祖国欢呼。
5.12大地震碎了我的心。可是,雨中那个老人伟岸的身影幻化成一座山,支撑起我行将坍塌的灵魂之城。5000米高空的空降,生命通道的打通,十万迷彩的身影,身着白衣的天使,哺育生命的乳汁,一车一车的食品蔬菜……灾难是可怖的,迅速的爱的行动却是生命的支柱。我看着灾区人民脸庞的乐观自信,感动涌出双眸。
08.8.8北京之夜,29个脚印从幽远的时空走来,每一步都无限精彩。那是百年奥运的脚步,也是祖国走向强盛的轨迹。古老的紫禁城旁,从地球最高点归来的圣火点燃了,点燃了中华儿女的豪情,沸腾了炎黄子孙的欢呼。那一刻,我高举起双臂,任泪水洇在烟花璀璨的光芒。
……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今日的辉煌。30年,创造了一个不朽的神话。
30年,是一个结束,但绝不是终止。30年,是一个新的起点。我坚信在中华民族漫长而伟大征程中,必将涌现一个又一个辉煌的30年。而每一个30年,都是一个全新的让世人仰望的高度。
崛起的中国,让世界骄傲。
改革开放30年辉煌成就
时间流逝,不知不觉,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三十年的路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街上热闹非凡,公路上车水马龙,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中国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走上了繁荣富强、世界文明之路。
改革开放以前,人们还坐着小黄包车,而小黄包车的走动还需要人力;改革开放以前,有电话的家庭都会称作为有钱人,有官位的人;改革开放以前,小孩子的玩具简简单单,几个骨锤,一个皮筋,一的毽球,一个小皮球就行了等等.而现在呢?!大街上,新旧汽车到处都是,替换了改革开放以前的小黄包车;改革开放以前只有有钱人家才会有的电话现在每个家庭几乎都有;以前那简简单单的玩具,现在已被替换成电子玩具;那时候,哪有什么柏油马路、水泥路,厚厚的泥土让人们踩成了狭窄的马路,一下雨,就泥泞不堪,路上到处是水潭,如果不小心踩到水潭,整只脚就会陷进去,好不容易把脚拔出来,可鞋子却留在了泥潭里……。还有那时的学校很多都是一座座破旧的土木结构房屋,土墙斑驳脱落,窗户上一块玻璃都没有,一到冬天,呼呼的寒风凛冽刺骨,遇到下雨,雨点从破瓦片上的窟窿里落下“滴答”的声音与朗朗的读书声凑成了不和谐的曲子……
自改革开放30周年以来,我们国家实行了大规模现代科学技术,使我们进入了科学时代,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78年到2006年间,中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亿元增长至21,0871亿元,增长近60倍!中国的经济成就不仅写在了中国历史之上,也在世界历史上刻下了辉煌的一页,过去25年全球脱贫所得成就中,近70%的成就归功于中国!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的30年!中华民族犹如钢铁长城一般坚不可摧.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1998年面对南方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2003年面对让人闻风丧胆的非典疫情,2008年面对十几个省份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华儿女众志成城,手挽手将一个个磨难阻击在脚下!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创新的30年!从1979年远程火箭发射试验成功,到2003年“神五”升天,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再到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卫星顺利返回,中国航天人在摸索中让祖国一跃成为航天科技强国!2008年,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升空,炎黄子孙的千年奔月梦成为了现实!“神七”的成功发射,神七在太空漫步,让中国人第一次在太空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保证了和平稳定,建立起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中国已经由初级工业经济转变为高级工业经济,包括钢铁、家用电器在内的许多工业产品生产居世界第一位。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规模和经济总量也不断扩大。
中华民族像一个巨人,屹立在世界东方。为了实现我们的光荣使命,我们必须努力学习,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和人类的灿烂文化武装自己。学号将设祖国的本领。在明天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奉献聪明才智。我坚信,在我们不懈的努力下,祖国的明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经济更繁荣,人们更幸福,国力更强盛,祖国的明天更美好,继往开来的中华民族会更加辉煌!改革开放30年辉煌成就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由此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无疑成为中国历史的标志点,因为,是改革开放,是解放思想,实现了中国当代发展历史性的转折,中国命运由此改变,社会转型也由此开始。
2011年,我们迎来改革开放33周年。
中国于一九七八年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改革开放激发了各行各业的活力,使中国的生产力不断得到发展。一个个新兴城市拔地而起。一项项重大科技成果得到制造和开发。一个个大型工程得到竣工。一个个超大型企业正在迅速成长。中国长得高了,长得壮了.改革开放是二十多年来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根本动力.西方有的人认为,邓小平提出“摸着石头过河”似乎是实用主义的,中国的改革开放似乎没有明确的理论指导,这是完全错误的。我们党是一个重视理论思维,善于对实践做出科学总结的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不是个一次完成的过程,而是要反复实践、反复探索、不断总结,寻找规律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就是对我国改革开放30年发展历程做出科学总结的产物。既是对已有科学理论的充分继承,也包含着对中国发展最新实践的科学总结,既有对未来发展各种可能性的充分预见,还包含了对人类,对世界各国发展经验的吸收和借鉴。
在这30年内,中国人民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香港自秦起明确成为中原领土,直至19世纪中叶清朝对外战败,领域分批被割让及租借予英国成为殖民地,香港从而开通港口发展。1980年,中英两国落实香港前途问题,于1984年签订《中英联合声明》,决定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这位远离母亲怀抱的游子终于感受到了母亲怀抱的温暖。
2001年7月13日北京时间22:00,万众瞩目的2008年奥运会举办城市终于在莫斯科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中揭晓。萨马兰奇雄浑的宣告声中只有一个名字:BEIJING!中国北京凭借其过人的优势,完美的陈述报告,在五个2008年奥运会申办城市中脱颖而出,夺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中国人几千年的飞天梦想终成现实。这次发射是人类探索太空历史上的一次重要成就。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将人类送入太空的国家。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变得更加自信和成熟的中国人民,必定能突破当前社会发展中的复杂矛盾,使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更大成果。
改革开放30年辉煌成就
1978年,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共和国作出了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大幕拉开,古老的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到2011年,改革开放步入而立之年,回眸这33个年头,中国经济社会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大突破、大跨越和大发展;思想不断解放,观念不断更新,改革逐步深化并推动开放,开放也进一步促进改革。
“向海而兴,背海而衰。禁海几亡,开海则强”,30年间的改革开放恰如600年前的郑和下西洋一样,我们正是以一种更加开放的精神走向世界,为中华民族的和平崛起和伟大复兴,开洋看世界。
这30年的历史,是国家综合国力从“濒于崩溃边缘”到“当惊世界殊”的历史;这30年的历史,是通过一次次思想解放大讨论、破除各种思想束缚、寻找或者回归发展常识的历史;这30年的历史,是改革不适合现代化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建立现代国家发展模式的历史;这30年的历史,是“放眼向洋看世界”对外开放、加大国际合作、逐渐融入世界的历史;这30年的历史,也是认识到须由单向的经济发展拓展为政治、文化、社会全面推进的科学发展的历史;这30年的历史,更是探求“以人为本”、弘扬人的价值,保护私产、保障自由、彰显权益的历史,因而也是全体人民共同创造的历史。
前进不是一帆风顺的。改革开放的每一步,都伴随着对发展常识的重新发现和回归,都伴随着旧思想、旧体制的革除和新理念、新体制的建立。每当遇到前进中的困难,也总有人对改革开放提出各种责难,但是,经过一番思想的讨论,“改革不可动摇”仍会成为一种广泛的共识。这是因为,30年的成果,改革给了人们实惠和幸福,以及信心和希望——实践,任何时候都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正如十七大报告所言: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的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改革开放“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国家将隆重纪念并对“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进行系统的回顾总结”。纪念过去是为了未来。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变革,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一些长久积累未解决的问题和矛盾已经凸显,改革由此进入“深水区”。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这个“深水区”绕不开、躲不过。那么,循着什么样的发展逻辑、踏着什么样的发展路径,顺利通过“深水区”,达至理想彼岸,回顾和总结30年历程,必能找到答案。
改革开放30年辉煌成就
新华社拉萨10月15日电(新华社记者吴宇、尕玛、拉巴)随着这条1142公里长的“天路”从格尔木成功铺轨至拉萨,世界铁路建设史、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史以及青海西藏两省区人民的生活史都掀开了新的一页。
国际社会称青藏铁路是“可与长城媲美的伟大工 程”。短短4年多时间,跨越世界屋脊的青藏铁路就宣告全线贯通,包括藏族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的百年梦想终于实现。这是经过近30年改革开放,中国综合国力显著提升的表现;是人类千百年来对青藏高原不断认识、探索以及与之亲近、融合的一次升华;是中国人以“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新时期民族精神在“世界屋脊”创造的世界奇迹。
1954年,西藏和平解放仅3年,青藏、川藏两条公路在拉萨会师,世世代代饱受交通封闭和贫穷落后之苦的藏族人民载歌载舞,欢庆雪域高原第一次有了通向祖国内地的“幸福路”“光明路”。今秋十月,在西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之际,“世界屋脊”的大门又因青藏铁路的横空出世而向世界敞开,古老的青藏大地将因此乘上钢铁巨龙驶向现代文明。
西藏人民是青藏铁路的最大受益者。青藏铁路带来的进出藏交通便利,物流、人流的增长以及运费的下降,不仅能拉动西藏三、二、一产业快速发展,为西藏增强“自我造血”功能以及老百姓迈向小康生活提供持续动力,而且必将进一步密切西藏与国内各省区市的血肉联系,增进藏族与各兄弟民族间的相互了解和团结,为高原自然风光和古老雪域文明在现代社会的展示、保护、弘扬和发展架起一座“金桥”。
青藏铁路是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是结束西藏不通火车漫长历史的民心工程,建设伊始,中央领导高瞻远瞩,明确提出要在青藏高原开辟一条经济、快速、大能力、全天候的运输通道,而且要以人为本,建成世界一流的高原铁路。
青藏铁路是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是中国人引以为骄傲的伟大成就。面临着“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等世界性难题的挑战,广大铁路建设者不辱使命、顽强拼搏、求是创新,克服了一个个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忍受着“生命禁区”一次次难以忍受的生命透支,不仅以奇迹般的高速度将铁路铺向拉萨,科学妥善地处理了重大工程与高原环境保护的关系难题,在冻土工程技术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创造了数十万人次施工人员高原病“零死亡”的纪录,而且培育了以“挑战极限、勇创一流”为内涵的青藏铁路精神,为青藏两省区乃至整个中国在新世纪实现经济腾飞,为新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重塑与弘扬输送了新的动力。
有一支勇于挑战、善于攻关的铁路职工队伍,有青藏两省区政府和人民的大力支持,有青藏铁路精神这笔宝贵财富,有中国整体国力蒸蒸日上作强大后盾,相信中国人不仅能建好青藏铁路,而且能在未来管好、用好青藏铁路,在“世界屋脊”书写新的传奇。改革开放30年辉煌成就
中国是一个有悠久文明的古国;中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中国曾是几亿人吃不饱饭的穷国;中国更是受过别人欺凌宰割的弱国!我们的先辈经过百余年前仆后继的奋斗,终于使中国——站起来了!
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成立。在全世界的瞩目下,“东方明珠”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
1998年11月,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支持下,北京提出申办2008年奥运会。2001年7月13日,莫斯科时间18时08分,国际 奥委会宣布了2008年第29届奥运会的举办城市:北京!
2007年11月5日,我国“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卫星成功实施了第一次近月制动,成为我国第一颗绕月卫星!继美国、苏联、日本、欧洲航天局之后,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探月卫星的国家。
2008年8月8日,中国人迎来了又一个重要的日子——北京奥运会开幕了!中国,终于圆了百年奥运梦;中国,终于在奥运史上添上了崭新的一笔!当奥运会徐徐落下帷幕时,中国又收到了一个惊喜:51枚金牌,位居金牌榜榜首!这51枚金牌蕴含了中国奥运百年的辛酸,终于迎来了辉煌!
如今的中国已不同于往昔,人们看着中国在这30年的巨大变化。从“联系承包”到“取消农业税”给农民带来了大幅度的经济效益;从发展“经济特区”到“一国两制”,使得原本穷困地区快速发展;从“融入全球化经济”到“打响中国品牌,”我们又向世界展示了新的中国;”从……
在改革开放30年的今天,我们享受着收获与成功的喜悦,享受着现代高科技与信息化的方便与幸福。让我们为中国的明天,为中国的辉煌一起,加油喝彩
改革开放30年辉煌成就
对于90后的我们来说,谈论改革开放似乎有些勉强,仿佛是小学生讲人生哲学一般。但我们毕竟生活在这个轰轰烈烈的时代,对于时代的变迁,又岂能置身事外?
1978年一位伟人果断地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于是一个国家在春风中崛起,人们唱着春天的故事,由“站起来”走向“富起来”。经过多年的实践,我国终于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格局,改革和开放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拥护,“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成为人们的共识。
30年,极其漫长;30年,又极为短暂,但它终归要成为一段历史。而这段历史,又恰恰是五千年华夏文明最辉煌的那个部分。英雄创造的历史,只是历史的骨架和轮廓;民众创造的历史,才是历史的筋脉和血肉。回望30年的改革开放,让我们留在记忆里的,不应仅仅是排列整齐的数字,也不应仅仅是庄严肃穆的大事记,更应该是一个个写满梦想与希望的人生,更应该是一段段镌刻着时代印痕的故事。
1997年,这一年国家发生了很多大事,我记忆最深的还是香港回归,中华民族洗雪百年耻辱,祖国统一大业向前迈了一大步,举国上下,全民欢腾。至今我还能感受到那种自豪的热烈的欢腾气氛:到处是欢腾的人群,到处是喧腾的锣鼓,到处是五彩缤纷的礼花......那是我一生难忘的景象。我感受到祖国正在一天天强大,中华民族正在一天天振兴,心中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而这一切,我想如果没有改革开放的实施大概也不会成为现实。撒切尔夫人不是说么:如果中国收回香港,将给香港带来灾难性的影响。结果呢?
1999年,20世纪最后一年,祖国也迈开了跨进新千年的步伐。十月一日,伟大的祖国50华诞,世界目光齐聚北京,因为这里正在举行盛大的阅兵。天安门前,各种兵种一一走过,各式兵器一一亮相。威武的士兵,整齐的队形,使人感受到人民之师、正义之师的雄壮和威严;先进的武器,繁多的种类,使人感受到祖国的安全与不可侵犯。时隔不久,澳门顺利回归祖国,祖国统一大业又进一步,中国完全统一指日可待。
2001年,记忆中,刚跨入新千年的祖国喜事连连,先是申奥成功,继而成功入世。现在入世已七年,奥运会也近在咫尺,回想七年前那一幕,不禁让人感慨万分,与2000年奥运会失之交臂让人遗憾,08奥运让我们扬眉吐气。2008年,改革开放30周年。08年是奥运中国年,世界目光将再一次聚向北京,奥运是展示我国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极好机会。
我们一年一年地走着,从20世纪走到了二十一世纪初,我们被中国在此区间内跨世纪的三十年改革开放而感动。谁能想到,曾经的梦想都一一变成了事实。但是我们现在知道,饱含激情的梦想之光是如此具有穿透力,她引领着我们穿越时光长廊,终于将我们带入今天梦幻般的现实。
08年,注定了是不平凡的一年,对中国人来讲,它意味着太多:艰难、荣耀、团结……但不管怎样,有这30年作底子,中国人还怕什么呢?就像《红灯记》中李玉和对母亲说:“有您这碗酒垫底,什么样的酒,我全能对付!”
衷心祝愿改革开放继续积极稳妥的顺利进行,祝愿我们的祖国更加美好!
改革开放30年辉煌成就
今年是改革开放33周年。33年来,社会最大的进步是真民主时代的启动。告诉我们,光有理想、纲领和口号,光有坚持所谓的民主社会形态,没有外部环境的支撑,没有付诸实践,民主是断不能生长的。随着经济体制的破茧突变,民主经济形态的确立,政治民主真正成为了“落地娃娃”。这33年,从浓厚的人治色彩到法治的集体共识,从混然的党政、政企不分到权责分明、合理界定,从政社合一、用人层层任免到基层组织自治、基层政权探索主要领导直选、领导干部选任规范化制度化,无不说明了民主政治化的发展趋向。
不知不觉中,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3个年头了。33年来,从城市的景色面貌到普通人的着装饮食,相信我们每个人,都真真切切地目睹和感受到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巨变。
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33年,是我们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同心同德、锐意进取,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创造性活动的33年。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对我们党和国家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事业。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3周年,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统一战线的一件大事。各级统战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和要求,把统一战线纪念改革开放33周年活动作为今年的一项重点工作,广泛开展坚持改革开放教育活动,深入挖掘和广泛利用改革开放伟大事业蕴含的丰富教育资源,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要以生动的事实、伟大的成就、成功的经验,采取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喜闻乐见的形式,对统一战线广大成员进行改革开放的教育,引导他们深刻领会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深刻领会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深刻领会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坚定不移地支持改革开放。
中国改革开放走过的33年光辉历程,使我们这个过去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看成就,想变化,回顾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我们取得了伟大的成就,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体育、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国际地位和声望不断增长,这使得我们更有信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有信心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有信心履行好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
改革开放33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回到来到我们现实的生活中,33年来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三十三年努力拼搏,三十三年沧桑巨变。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蓬勃发展;改革开放,使人民生活安居乐业。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明天会更好,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富足!
第三篇:改革开放四十年的辉煌成就
改革开放四十年的辉煌成就
改革开放四十年,改革的春风吹遍我们的祖国大地,吹暖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田,使我们的祖国逐步走向繁荣与富强。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直线上升,中国GDP在世界排名从1987年的
那个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一块白糕都是山珍海味,到后来虽然每顿都能吃饱,但物质不丰富,再到现在家家户户餐桌上常见的大鱼、大肉。到现在电灯、电话、汽车家电都不再是有钱人家独有的东西,而变成平常百姓都能拥有。
改革开放使得人们的出行变得十分便捷。人们从刚开始只能靠步行,到自行车慢慢地流行了起来,接下来有了轮船,有了绿皮火车,有了小轿车,到现在高铁飞快地在轨道上飞驰,飞机在空中滑出一道弧线。人们的出行从困难逐渐变成轻松便捷。
改革开放带来了中国的腾飞与巨变,这还得归功于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是他带领的中央第二代领导人,引领我们全国人民走进改革开放,使得我们的祖国在这四十年内,各个方面都有了巨大的发展。他——邓小平,带领我们中国走向进步,走向开放!
方城小学五(6)班
周之涵 × 20 = 400
第四篇:改革开放30年我国畜牧业的辉煌成就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畜牧业的辉煌成就
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前,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开启了我国社会经济全面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我国的畜牧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畜禽存出栏快速增长2007年底,我国生猪存栏43 989.5万头、牛存栏10 594.8万头、羊存栏28 564.7万头,分别是1978年的1.5倍、1.5倍和
1.7倍。2007年,生猪出栏56 508-3万头、牛出栏4 359.5万头、羊出栏25 570.7万头,分别比1978年增长了2.5倍、17.1倍和8.8倍;2007年家禽出栏957 867万只,比1986年增长了5倍。
畜产品产量持续上升1978—2o07年,我国肉、蛋、奶产量年递增率分别为10.8%、15.2%和19.0%。2007年全国肉类产量达6 865.7万吨、禽蛋产量2 5l3.4万吨,分别占世界产量的24.7%和37.7%,居世界第一位;奶类产量3 633.4万吨,占世界产量的5.4%,居世界第三位。
畜产品人均占有量迅速增加1978年全国人均肉、蛋、奶占有量分别只有8.9千克、2.4千克和1.0千克,到2007年人均占有量已分别达到52.0千克、19.0千克和27.5千克,分别是1978年的5.8倍、7.9倍和27.5倍,我国人均肉蛋奶的消费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畜产品结构趋于合理 肉蛋奶产品结构中,肉类比率从1978年的72.1%下降~IJ2007年的52.8%,而奶类比率从1978年的8.2%提高~U2007年的27.9%,禽蛋比率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由1978年的19.7%上升到1996年的27.0%,目前稳定在20%左右。在肉类结构中,牛、羊、禽肉的比率上升、猪肉比率下降。1978年猪、牛、羊肉比率分别是94.3%、2.2%和3.6%,2007年猪、牛、羊和禽肉的比率分别为64.3%、8.9%、5.6%和23.0%,肉类品种呈现多样化发展。
畜牧业产值不断提高1978-2007年全国畜牧业产值由209.3亿元增;OnN 16 125.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率由15%上升到33%。畜牧业已成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畜产品进出口贸易量显著增加据海关统计,2007年我国畜产品贸易总额达105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近5倍。出口产品包括生猪、家禽、肠衣、羽绒、乳品、牛产品、动物毛和蜂产品等多门类产品;进口畜产品也由改革开放之初的种用畜禽和绵羊毛等发展到目前几乎包括所有产品,其中动物毛、动物生皮、家禽产品、乳品、生猪产品和动物生毛皮六类产品占到进口额的90%左右。
第五篇: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辉煌成就大型图片展解说词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辉煌成就
大型图片展 解说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
我是解说员 很荣幸能向各位领导介绍我县“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辉煌成就大型图片展。渭源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渭河的发源地,是古丝绸南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改革开放30年来,渭源人民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项目立县、产业富民、工业强县”战略,项目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工业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城乡面貌发生了新的变化,农业产业化和劳务经济水平进一步提升;民生问题得到进一步改善,社会保障开始向农村延伸,城乡人民群众享受到了改革发展的成果;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全县政治安定、社会稳定,心齐、气顺、劲足的良好局面得到巩固和发展。
为全面展示我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对全县干部群众进行改革开放的教育,进一步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建设和谐秀美新渭源的实践中来,为推动全县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我县各乡镇、各单位经过精心准备,联袂开展了本次“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辉煌成就大型图片展。
各位领导请往这边看,这是今天展出的第一部分党群部门篇,主要反映我县四大班子办公室及组织、宣传、工会、团委、妇联等单位工作进展情况。
(县委办)中共渭源县委办公室是县委的综合性办事机构,其主要职责是参与政务、管理事务、搞好服务、调查研究、反馈信息、传达决策、督查督办、协调工作,当好县委领导的参谋和助手。近年来,县委办公室紧紧围绕县委工作大局,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强办公室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和巩固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为重点,以创新为动力,服务为根本,与时俱进,扎实工作,尽力当参谋,尽力抓协调,尽力强保障,为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政府办)近年来,县政府办公室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精品意识,着力提高行政服务水平,积极履行综合、协调、服务、传承的各项工作职能。参谋服务不断进步,文件管理更加规范,办会质量明显提高,督查督办及时有力,后勤服务保障有力,信息工作成效显著,依法行政全面推进,已达到了县委关于创建“创新班子、实干班子、和谐班子”的要求。(政协办)1984年1月7日,政协渭源县委员会宣布成立,成为渭源县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从成立到现在,渭源县政协已走过24年共计七届的辉煌历程,由一届委员会16个界别的49名委员发展到七届委员会19个界别的90名委员。在工作中,县政协始终突出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三大职能、紧紧围绕全县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参谋和助手作用,政治协商有序开展,视察调研广泛深入,提案工作扎实推进,史料整理成效显著,帮扶工作落到实处,各项活动积极参与,在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和谐发展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组织部)改革开放30年来,全县组织工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打造“固本工程”,建设过硬新班子,打造“核心工程”,强化组织新功能,打造“先锋工程”,发挥党员新作用,打造“素质工程”,激发人才新活力,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宣传部)我县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紧紧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致力于十七大精神的贯彻学习,理论武装工作全面推进,致力于重大历史成就宣传和精神文明建设主题宣传,舆论引导工作水平显著提升致力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积极实施“文明素质工程”,着力营造文明友善的人文环境,实施“满意服务工程”,着力营造高效诚信的服务环境,实施“环境优美工程”,着力营造和谐宜人的生活环境,实施“健康素质工程”,营造全民健身的社会环境,真正发挥好了“武装人、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的作用,为建设和谐文明新渭源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良好的社会环境。(总工会)渭源县总工会按照“扩大覆盖面、增强凝聚力”和“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要求,紧紧围绕“实施四项工程、提升三大能力、突出四个重点、实现一个目标”的工作思路,不断夯实基础,基层工会组建取得了新突破,保障权益,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强化措施,大力促进职工技能素质提升,帮扶救助,全力为困难职工排忧解难,拓宽载体,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使“五好”县工会创建成果得到有效巩固,全县工会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
(团县委)我县共青团组织继承和发扬团的优良传统,服务中心、服务大局、服务社会,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将青少年理想信念构筑作为团的工作的首要任务,不断创新活动载体,共奏时代强音;深入开展就业创业和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不断深化青少年权益维护行动,积极争取实施希望工程项目,为和谐渭源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妇联)改革开发以来,渭源县妇联坚持一手抓维权,一手抓发展,带领全县广大妇女积极投身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组织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主动有为,引领妇女弘扬先进文化凝聚人心,推动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实施成效显著,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举措得力,儿童工作重点突出,妇联组织建设成效显著,在渭源改革发展稳定的伟大实践中谱写了一曲曲壮丽凯歌,充分展示了新时期女性的精神风貌和崭新形象。
现在我向大家介绍社会事业篇。
(科协、科技)大家请看这几块奖杯和数字:“全国科普示范县”、“全国科普惠农单位”“全国青少年优秀组织奖”等荣誉,我县农技协中有全国百强、省十佳各1名,省50强6个,市先进农技协9个,市级科普示范学校2所,市级示范学校2所。奖杯的表面是平淡的,反映的内容是丰富的、深刻的,这组奖牌和数字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县科技战线所取得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与科技战线同仁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农技协每年组织各类培训班达40多场次。图为陇原骄子、我省最著名的马铃薯专家王一航在我县马铃薯培训班上的精彩讲解。
教育系统狠抓教学质量,常抓师德师风建设、学校安全管理、教育收费整治,有力地推动全县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278所,教职工3794人,在校在园学生达69167人,自1995年以来,全县教育系统实施项目总投资达12640万元,教育教学条件得到了彻底改观。与此同时,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升,今年全县高考文史类本科上线164人,比去年增加65人,理工类本科上线378人,比去年增加125人。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组对我县教育发展的情况进行了专题采访。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渭源一中的发展概况。一中始建于1943年,属市县级重点中学,是市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市级文明单位,现有高中教学班60个,学生4350人,近年来先后建成了教工住宅楼、教学实验综合楼及学生公寓楼等。改革开放以来,学校有668名学生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全国重点名牌院校录取,先后获得了“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全省教育战线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龙亭中学的发展情况。该校修建2004年,是我县最新成立的一所初级中学,短短几年时间,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关怀和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下,学校已发展成为拥有学生1350名、教师71名、办公设施基本齐全的一所现代化学校,连续两年毕业生七科合格率居全县第一,在四次全县统考中各级综合评比均为全县第一名,同时,在全国英语、少儿书画、数学、化学等大赛中,有15名学生获得金奖或银奖。
职业教育:近年来,我县职业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职业中学先后被确定为渭源县阳光工程劳动了转移培训基地、农村贫困劳动力职业技术培训基地。学校已建成电子电工、锡焊实验实训室各1个,计算机专业实训室3个,电子阅览室1个,多媒体教室2个,机电一体化实验实训室4个,建成了功能先进的校园网,接通了因特网,在校学生人数达760人,与东部省市10所职业学校和企业开展联合办学,在广州、江苏等地开辟了广阔的就业基地,学生就业率在95%以上,工资均达1500元左右。
近几年,全县文化活动活跃丰富,在组织开展传统的社火表演、协调引导各具特色的节庆庙会、鼓励支持具有浓郁民俗特色的花儿比赛、剪纸、刺绣、民间手工艺作品展等工作的基础上,组织了春节灯展、花儿歌手大奖赛大奖赛、书画摄影展等活动,丰富了全县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一些自己创编的优秀剧目,如《两亲家谝传》、《黄土黄》、《只生一个好》、《乡音乡情赞渭源》等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卫生)为了解决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县上投资955万元,对16个乡镇卫生院先后进行了改建和扩建,极大的改善了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条件。新农合惠农政策的全面实施,农民看病难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今年,县上积极开展医院整体搬迁建设工作,力争建成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急救、疗养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总投资1229万元的门诊大楼已完成主体工程,总投资2200万元的外科大楼已开工建设。
(体育)我县以发展群众性全民健身为重点,以发展少儿体育竞技为中心,经常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体育竞赛活动,由于工作突出,2007年被省体育局确定为省级体育人才训练基地。我们组队参加了省级比赛2次、市级比赛6次,并取得全省后备人才训练基地集训比赛团体总分第三名、全市老年人门球比赛第一名的好成绩。县体校输送运动员陈尚东在第六届全国越野竞标赛中夺得金牌。
(广电)近来年,我县大力实施中央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工程,先后筹资124万元,对广播电视网络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有效解决了农村群众看电视难、听广播难的问题。今年,投资20万元完成了城区有线电视光纤网络改造扫尾工程,有线网络传输电视节目达到45套,有线广播电视已通达12个乡镇。
(计生)工作以二女户结扎为重点、加大社会抚养费征收力度、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增强宣传教育工作、完善利益导向机制,全面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形成了党政干部、人民群众齐心协力抓计生的良好局面。
(行政执法)随着我县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县城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城市管理工作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开始凸显,县委、县政府报请市政府成立了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一年多来,该局强化行政执法,开展专项整治,为创造和谐有序的市容环境、维护正常的管理秩序、提升渭源的文明形象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社保)渭源县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是全省“完善社会保险业务经办体系建设示范点”,单位自1980年成立以来,各项业务取得了飞速发展,2008年参保人数达到8823人,参保率为90%;按照建设和谐渭源的思路,社保中心积极稳妥地按照中央、省、市和县有关文件精神办理各项业务,真正地成了促进渭源发展的“稳压器”和“调节器”,为和谐社会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气象)改革开放30年,气象事业大发展。30年前,气象业务方面多为人工观测,手工编报,电话传输,工作量大,速度慢。天气预报制作信息的获取先是听收音机,手工抄报,传真机接收,准确性、时效性差。服务产品仅有常规48小时天气预报。对外发布以广播为主,信息覆盖面小,群众获知难。如今已建成16个乡、镇雨量观测站和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各类测报业务和气象信息传输实现了网络化,质量均达到中国气象局下达的管理目标。
(残联)改革开放结硕果,残联共融齐发展。全县扶持残困户1632户6528人,扶贫工作初见成效;通过实施“视觉第一中国行动”、“健康快车”等项目,康复工作取得明显进展,残疾人就业工作有了保障,特教工作成绩喜人,扶残助残氛围日益浓厚,文体活动日趋活跃,组织建设逐步规范,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在全面建设小看社会的进程中残疾人事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经济部门解说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
我是解说员XXX,下面由我为大家介绍全县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经济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改革开放三十年,是渭源经济飞速发展的三十年,是渭源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的三十年,也是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三十年。三十年来,全县人民解放思想,抢抓机遇,以项目建设推进经济快速发展,以特色优势产业开发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不断推进经济结构转型,走工业强县发展路子,县域经济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发改)首先我为大家介绍我县项目建设的缩影。历届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一届接着一届干,抢抓项目不放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全县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县上四大班子齐心协力,准确把握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专题召开会议研究部署项目工作,认真协调解决项目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强化县级领导联系重点项目责任制,推动了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今年全县共实施各类项目87项,总投资12.67亿元;目前已开工建设77项,总投资11.97亿元,完成投资4.47亿元。项目总量和投资额度的增加以及引洮供水一期工程、天定高速等国家重点项目的相继开工建设,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财政)在项目建设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我县财政建设也实现了新的增长,今年全县大口径财政收入预计将完成2800万元,同比增长26%;财政支出将达到5.1亿元,较去年增长21.4%。两项重要指标平均每年增速都在两位数。财政局展版从领导关怀、基层建设、廉政建设、帮村扶贫、组织收入和队伍建设等八个方面,充分展示了广大财政干部职工“团结奋进、求实创新”的精神风貌。
(审计)在狠抓财政增收节支的同时,县上加大审计监督工作力度,突出对重点部门、重点行业、重点资金和领导关注、社会关心的重点事项的审计监督,为严肃财政法纪,规范经济秩序,加强廉政建设,提高审计服务水平,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已成为全县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强有力的“免疫系统”。
(城建,看展板)改革三十年,城乡面貌焕然一新。近年来,在县城建设方面,先后完成了首阳路东段和西段、西一
五、滨河路、北环路部分路段和灞陵公园的改建;实施了城区道路改造和县城电网、供水、供热和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2008年又全面展开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目前县城垃圾处理工程,上集三角市场即将建成,投资6000万元的渭水源中药材市场,完成场地平整,下岗职工再就业市场开工建设,县城区供水管网改造工程、排水管网工程已下达投资计划,同时县城污水处理工程已完成可研报告的编制及评审工作。今年,县城建设完成投资达1.64亿元。
(水务)通过30年的不懈努力,水务建设成效显著,共建成小型水利工程279项。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先后完成了上湾灌区的改扩建任务;实施了北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和峡口水库南丰灌区工程;以上项目的实施,对我县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交通,看展板)“公路通、百业兴”。近年来,我县先后争取资金1.76亿元,实施了罗莲公路、西五公路、沈海公路、临渭公路、路河公路等通乡油路改建项目,新建、改建乡村道路106条502.5公里,特别是今年总投资1.15亿元,在续建、新建的交通建设项目的同时,自筹资金2948万元开工建设了渭河南路、3座渭河大桥和老君山环山公路,改善了全县交通运输条件、提高了交通运输能力。
(公路段)与此同时,狠抓公路养护管理,坚持常年养护和预防性养护,规范公路翻浆处治和油路修补工作,疏通公路排水系统。截止2008年养护线路平均好路率达73.8%,综合值72.4,分别比1987年提高了13.99%和4.31,公路路况有了明显的提高。
(扶贫)改革开放三十年,是全县人民稳定实现温饱,继而摆脱贫困奔小康的三十年。三十年来,全县人民坚持不懈地走修梯田、挖水窖、兴水利、铺地膜、治流域、抓科技、调结构、兴产业、输劳务的开发式扶贫路子,能过领导苦抓、部门苦帮、群众苦干,全县实现了由求生存到求发展的飞跃,全县绝对贫困面由1978年的98%以上下降到了21%。
(农业)接下来是全县的特色优势产业。正是这些特色产业鼓起了农民群众的“钱袋子”。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县始终坚持“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不断深化农村改革,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做大做强马铃薯、中药材、绿色肉食品和生态旅游四大产业,2001年我县被中国农学会特产之乡组委会命名为“中国马铃薯良种之乡”和“中国党参之乡”。图为我县部分无公害示范基地和中药材加工企业生产状况,这组图重点反映我县黄香沟绿色肉食品养殖基地特色养殖情况。(畜牧)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县的畜草产业紧紧围绕产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两个核心,狠抓了肉牛、肉羊、放养鸡和仔猪育肥等优势产业,养殖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畜禽养殖规模大幅增加,畜牧业产值占农业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提高。全县畜牧业总产值达到1.2亿元。规模养殖占到总饲养量的35%,已组建各类养殖协会、专业合作社32个。“秀峰”牌放养鸡、牦牛肉、土鸡蛋、鹿血保健酒等畜产品已走俏全国。全县畜草产业正向建设全国有名的绿色肉食品生产加工基地目标奋进!
(林业,看展板)好!下面请看林业建设!县上围绕“打造甘肃生态旅游名县”,按照突出建设生态文明,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重点公益林工程、三北四期防护林工程,搞好封山禁牧、资源管理、造林绿化工作,在去年“三线两点”精品绿化工程的基础上,今年又实施了“五线一点”精品绿化工程,图为部分精品绿化点及绿化场景。
(中小企业局)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全县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截止目前,全县工业企业有60户,实现工业增加值3850万元,工业在第二产业中的比重达到68.85%,占到全县生产总值的5.56%。全县非公经济注册资金超过了亿元。随着兰渝铁路过境设站和212、316高速公路的相继开工建设,必将进一步加快全县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今后,县上将着力培育发展马铃薯系列淀粉及制品、中医制药及保健品、绿色食肉食品、水电开发四大工业体系。(粮食)下面再看我县的粮食经济。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粮食企业经历了多次流通体制改革,从改革当初的统购统销,到进入新世纪的市场化改革,全县粮食企业抢抓机遇,搞活流通,建立储备,完善预警、宏观调控手段,全县现有仓容21750吨,现库存粮食2359吨。同时,全面完成了粮食企业改革,强化了粮油市场监管,粮食企业依托市场,开拓创新,得到了健康发展。(环保)全县上下在抓经济建设的同时,始终不忘环境保护。认真做好控制重点行业排污强度,深入开展清洁生产,推进循环型社会建设,加大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业污染防治和医疗废物处理工程、固体废物环境管理工作,还渭水源头青山绿水蓝天!
(电力)长期实施“绩效管理、市场开拓、文化塑造”三大工程,全面完成了安全生产和经济技术的各项指标任务,为全县经济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
(电信移动)我相信大家对通信事业发展都颇有感受,以前我们打电话是摇着打,十次挂号九次空,要想联系对方人,头发等白不见通,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通信事业飞速发展,如今电话是走着打,轻轻一按联通全球!电信公司展版用详实的图片资料反映了我县通信事业走过的艰苦历程,大家请看第一幅图片,这是上世纪70年代渭源使用的磁石电话交换机,我们再看这一幅图片,这是电信互联网通信业务在我县普及。
(移动)好!说完电信,我们接着说移动,移动通信作为一项新兴通信产业,在我县成立不到十年时间,得到了飞速发展,全县目前已拥有七十余处移动基站、直放站,移动营业网点26个,移动用户达到近10万人。
(农行)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保障,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全县金融事业健康发展。近年来,累计发放贷款5.1亿元,其中为全县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建设累计发放贷款3850余万元。从2000拥起,经营效益逐年攀升,利润较2000年翻了近8.5倍,从2000年到2007年八年共上缴利税380万元。业务品种也由单一的存、贷款、结算业务发展到现在的“四金”产品。(信用联社)渭源县农村信用联社组建于1952年,50多年来,农村信用社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渭源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已发展成为一支拥有163名员工,辖1个营业部、15个信用联社、8个信用分社和5个内设部门的高素质的队伍。全县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达到了3.29亿元,各项贷款达到了3.14亿元,比1996年独立运营以来翻了十多倍。
各位领导,改革开放三十年,是渭源人民不断解放思想、谋求发展的三十年,也是渭源人民摆脱贫困、整体实现小康的三十年。三十年岁月如歌,三十年翻天覆地,我县经济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们为之欢欣鼓舞,我们将再接再厉、开拓创新、争创更大的辉煌!我的介绍就到这里。下面由我的同事接着为大家作下一版块解说。谢谢!
(乡镇及政法部门)
解说词
各位领导,大家好!
我是解说员XXX,现在由我为大家介绍我县各乡镇和政法部门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的辉煌成就。我县共辖8镇8乡、217个行政村。县内地貌多样,宜农宜牧,北部为黄土梁峁沟壑区,干旱缺雨,植被稀少;中部为浅山河谷地带,气候温和,土壤肥沃,南部为土石高山地带,高寒阴湿,海拔在1930—3941米之间。首先我们来看我县北部乡镇改革开放30年发生的巨大变化。
北寨镇可以说是我县北部重镇,2001年3月撤乡建镇,镇政府辖13个村民委员会,89个村民小组。交通便利,镇政府驻地前进村与定渭公路、北首公路、北秦公路、北新公路四连,形成纵横交错的公路网,镇区安装了有线电视,实现自来水供应,有全国第二所全省第一所希望小学——“兰渭希望小学”。商贸兴隆,经济繁荣,是渭源县北部乡(镇)的经济、文化中心。中药材种植品种有党参、红芪、黄芪、板兰根、黄芩、防风等十多个品种,所产白条党参以质优享誉陇上,所产洋芋以其淀粉含量高而远销省内外。2001年通过结构调整,种植中药材17500亩,洋芋23070亩,现在已成为我县中药材、洋芋的商品基地之一。为投资办厂,进行洋芋、中药材精深加工提供了原料和广阔的市场。
与北寨镇西面相连的是我县北部的第二大镇新寨镇。30年来,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大力加强新农村建设、项目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小城镇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镇的社会经济文化教育事业有了较快的发展。
按照带动抓城镇的思路,加大小城镇拆迁和建设力度,完成了镇区主街道西段拆建任务的91%,总拆建面积达到18900平方米,拉动民间投资达2460万元;争取到农村通达工程15条,82公里。目前已建成13条,解决了当地群众行路难的问题;开发利用新型能源,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生态环境,加大了农村沼气推广力度,新建设沼气600多座。
到目前,该镇已实现村村通电、通邮、通公路,有三个村通上了自来水,人民群众生活逐渐富裕。和新寨镇东边相接的是我县的庆坪乡,改革开放以来,乡党委、政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解放思想,求真务实,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主线,积极发展全乡经济社会各项事业。
近年来,全乡年均发展洋芋产业2.8万亩,中药材产业1.2万亩,组织劳务输出3000人,创劳务收入600万元;巩固退耕还林560亩,完成优质牧草种植2800亩,发展舍饲养殖大户30户;完成了工商所建设、司法所建设、庆坪乡文化广场建设、供销社商贸综合楼建设、卫生院建设和、法庭建设等多个项目;争取完成新街路的拓宽改造、铺油罩面及龚家沟、清泉、老王沟、线家沟、庆坪等五村的通村公路建设;完成了庆坪村50座沼气建设,向洁净能源利用迈出了新的步伐。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全乡的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也得到长足的长展,全乡人民正以暂新的风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我们都知道大安乡属于典型的北部干旱山区,十年九旱,土地贫瘠,植被稀少,但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大安乡的面貌可以说是焕然一新,1999年全乡“两基”工作顺利通过省上验收,全乡青壮年整体脱盲,教育教学不断深化素质教育不断推进;截止目前共完成雨水灌工程2314眼,“121”工程2446眼;2000年以来累计退耕还林(草)8500亩,荒山造林5000亩;计划生育工作实现了“三为主”奋斗目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800多元。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我县最北边的一个乡镇——秦祁乡的图片展。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秦祁乡党委、政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走“科技抗旱,结构抗旱”发展之路,药材、洋芋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梯田+水窖+地膜玉米”的模式得到了发展。洋芋、豆类、药材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产业。98年全乡基本实现整体脱贫。通过“压夏增秋,压粮增经”,种植结构更趋合理,逐步改变了传统农业种植结构。秦连(临洮连儿湾)公路、秦漫(临洮漫洼)公路已全部打通,乡村、村社道路全部修通,基本实现全乡通车的目标。广播电视转播站1个,村村通工程3处,广播电视覆盖率100%。户均有两眼以上的“121”水窖,基本解决了群众吃水难的问题。30年来全乡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80元左右提高到2008年的1600元。
下面我向大家介绍的是我县南部乡镇的发展变化。会川镇原名官堡镇,曾于1944—1958年设立过县,国道212和316交汇贯通,是“古丝绸之路”陇上重镇之一,历来是商贾云集、贸易发达的“旱码头”。
30年来,会川镇不断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马铃薯、中药材、畜草三大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自02年以来,已有东方本草药业有限责任公司、颜裕中药材饮片加工有限责任公司等5家招资企业落户,占地2000多亩的以中药材加工为主的工业园区基本形成。全镇人均纯收入已达到2000多元,工农业总产值达5800多万元,畜牧业总值达1700多万元。
自1996年被省体改委列为第一批小城镇改革试点镇以来,镇区规划面积由原来的1.5平方公里扩增至3.81平方公里,先后拓宽改造了纬四路和316国道会川过境段,镇区“二纵二横”的主干道道路已基本形成,相继建成了中药材批发交易、百货批发、饮食蔬菜、牲畜木材、东升饮片加工等5个专业市场,配套建设了绿化、亮化、净化、等基础设施,投资达到5700万元。另外,会川镇在保留和继承传统民间文化,推进和繁荣全镇文化事业的同时,大力发展镇内旅游资源,建成了享誉陇原大地的太白山、双石门等旅游景点,年接待游客达2万多人。与会川镇镇东接的峡城乡长期受到古洮岷花儿、古河州花儿与莲花山花儿的浸染熏陶,花儿歌手人才辈出,素有渭源“花儿之乡”的美誉。改革开放三十年,特别是近几年,在引洮工程、峡城电站、沈海公路等项目带动下,全乡经济快速发展,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尤其是洮河大桥的通车,使得原先的偏僻闭塞之地变为周边地域人流物流的集散地,劳务输出、旅游服务产业快速发展,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指引下,勤劳质朴的峡城人民正昂首阔步前进在小康社会建设的康庄大道上。
莲峰镇是全县最大中药材生产基地,盛产黄芪、红芪、当归、党参等20多种药材,尤其生产的红黄芪享誉省内外,中药材产业是全镇支柱产业之首,农民收的主要来源之一。该镇自98年整体脱贫解决了温饱之后,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得到较大发展,全镇劳务输出近年来约1.5万人左右,先后在张家港、北京、广东等地建立劳务输出基地10个;成立各类产业协会6个,会员达280人。另外,境内有风景秀丽的国家级森林公园莲峰山,商州贤至首阳山伯夷、叔齐墓,15里画廊天井峡、石门水库和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坡儿红军烈士陵园等风景名胜,并建成了莲峰山庄,是全县旅游大镇之一,是游客观光、度假及避暑的理想之地。
与莲峰镇西面相接的是我县的锹峪乡,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该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一个发展这个主题,牢牢抓住兰渝铁路设站建设和全力打造甘肃生态旅游名县两个机遇,培育发展铁路经济和旅游经济“两大经济”,精心打造经济服务中心和休闲度假中心“两个中心”,在发展中突出“加快工业化、推进城镇化、建设新农村”三大重点,实施“工业强镇、开放活镇、生态立镇、旅游旺镇、和谐兴镇”五大战略,倾力打造投资高地,奋力推动锹峪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清源镇地处渭源县中心地带,是渭源县城所在地,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境内316国道、定渭公路、临渭公路穿境而过。川沿区有水浇地3800亩。主要渠系有永丰渠、南丰渠,及清源河,锹峪河畔的提灌工程。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围绕一个中心(经济发展)、确保两个增加(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突出三个重点(项目工作、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招商引资)、狠抓四项建设(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城区建设)、做好五大产业(洋芋、中药材、畜草、劳务、旅游)的经济发展思路,不断强化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有力地推进了全镇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谐调发展,各项工作走在全县前列,全人镇人均纯收入达1830元。
路园镇境内川区为渭河河谷灌溉区,川沿河谷区素有“万亩药材长廊”之称。经过多年的培育发展,中药材、洋芋、蔬菜、畜牧业已成为拉动全镇经济发展的四大支柱产业,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2万亩,总产值达4000多万元;蔬菜种植面积5000亩,总产值1500万元;洋芋种植面积1万亩,产值1000万元。镇内现有种植、养殖、加工、贩运等各类协会组织10家,经营额达600多万元。
另外,316高速和212高速公路将于路园汇合,路园将成为兰渝铁路渭源站的最佳辐射带,有利的交通区域优势,为货源的集散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新形势下,路园镇党委、政府力争在今后几年依托农业产业办工业,依托资源上项目,挖掘路园的潜在交通区位优势,加大引资力度,实现路园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改革开放30年上湾乡从抓产业、抓规划、抓项目、抓新农村建设入手,突出农业产业化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生和基层组织建设四个重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转变作风,团结奋进,努力实现了六个显著变化,人民群众收入大幅度增加,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乡容村貌日新月异,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党风政风社会风气明显好转,乡村两级干部服务和管理水平显著提高,促进了全乡社会经济和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到2008年底,全乡粮食总产量587万公斤,蔬菜种植1800亩,人均纯收入达到1813元,比92年的增长了334.7%。下面大家看到的这几块展版是政法部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
1979年县法院仅有18名干警,全部为中专或高中以下学历。三十年后的今天,县法院现有干警57人,其中法官38人。法院队伍的整体素质显著提高,现有的法官本科以上学历占75%。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县法院的物质装备也不断得到改善,截止2008年底,全院装备警车8辆,每位干警都配备了电脑、每个庭室都配备了打印机、照像机、录音笔等现代办公办案设备,彻底改变了物质装备建设落后的局面。
在法治理念上,县法院逐步确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除刑事、民商事、行政、三大审判和执行外,县法院从2007年开始,在全省率先提出并开展了人民调解协议前司法工作,两年来共确认各类民间纠纷案件260件,为群众开辟了一条更为便简的维权渠道,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相继被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表彰为“人民满意的好法院”、“全省优秀法院”、“全省法院党风廉政建设先进集体”,被甘肃省司法厅、省高级法院评为全省“指导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县检察院改革开放以来,在认真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不断创新工作的方式方法,围绕“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等教育活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将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全院的“亮点”工程来抓,提出了“育亮点、树典型、单项争冠军;强素质,抓落实,全面创一流”的工作思路,通过建立访谈制度、开展暖心活动、关心干警生活、凸显人文关怀,建立互助基金、发扬友爱精神,进行健康检查,体现以人为本,改善工作生活条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勇于实践,不断探索,形成了一套有检察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推动了检察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那么县公安局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信访长效机制建设,积极预防和化解了一大批社会矛盾和问题;坚持打防并举,因地制宜地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打击整治行动,破获了一大批刑事、治安案件;持续开展禁毒斗争,堵源截流,标本兼治,全面实现了无毒县;以人防、物防、技防措施为主,深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优化公安行政管理职能,在继续深入落实服务非公经济发展40项措施的同时。推出了保障服务新农村建设、开展平安建设、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等多项措施,进一步提高了社会管理与服务工作水平;以正规化建设为重点,深谋划、早部署、定措施,抓重点、攻难点、创亮点,使我县公安队伍建设呈现出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全面发展的良好态势。
改革开放30年,县司法局则是充分发挥法律保障、法制宣传和法律服务三大职能,司法行政工作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人民调解工作全面开展,己形成横到边、纵到底、遍布城乡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全县共有人民调解委员会236个,人民调解员1130多名,累计调解各类纠纷案件15462件,调解成功率由1984年的79%提高到 2007年底的97.07%;2001年,我县在全市率先成立法律援助中心,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02件,咨询援助5040人,使近千名弱势群体得到不同方式和不同程度的法律援助;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局机关办公用房从原有的两间平房发展为拥有625平米、22间办公用房的办公楼,通过无房司法所国债建设项目,完成1700平方米、112间办公室的16个司法所办公用房,全县司法行政机关固定资产达到232.9万元;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党的各项富民强县政策,离不开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离不开35万勤劳淳朴的渭河儿女的不懈努力。让我们在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正确决策和部署,团结一心,锐意进取,为实现渭源经济社会新的腾飞而共同奋斗。今天所有展板的内容介绍就到这里。不妥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