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卫生评比通报
资产管理、卫生和安全检查情况通报
XXXX:
为进一步规范基层站、所资产管理,提升基层服务窗口经营管理水平,持续营造XXXX卫生、整洁、舒适的办公和生活环境。我局于XXX日组织人员对XXX进行资产管理和卫生、安全检查评比。此次检查评比小组由各办公室抽调员工代表组成。评比小组以《关于在XXX开展资产管理和卫生检查评比活动的通知》为依据,对照考核细则现场查看,逐一评分。现将检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总体情况
资产管理:XXX固定资产申购和审批、低值易耗品的购置均能符合规范,大部分XXXX按照要求建立资产管理台帐,固定资产日常保管符合要求;公用资产及部门间资产调配有按程序进行资产移交;资产处置、维修符合规范。在资产使用方面,XXX使用报纸包裹电风扇等资产,并交于报账员妥善保管,较好地做到资产使用后的清理和保管。
环境卫生:XXX积极配合更换视觉体系VI标识,办公场所、外部环境整体较整洁,大部分XXX物资堆放符合要求,车辆停放符合规定。XXX办公场所各类物品摆放整齐有序,厨房、卫生间洁净卫生,XXX办公桌面干净整洁、物品分类摆放,规范有序。安全管理:检查以现场安全管理、相关安全内业资料为主。各站、所消防灭火器材保养较好,内业资料,各种检查记录表单都有记录,消防、安防设施有运行,未发现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总体安全情况较好。
二、存在问题
资产管理:XXX在资产管理方面,未建立资产管理台帐、资产台帐登记不符合要求,账面资产与实际资产不相符。资产调配方面,部门间资产调配未按程序进行资产移交。资产处置方面,资产报废处置不符合程序规定。资产使用方面,资产使用后未及时清理和妥善保管。
环境卫生:XXX在办公场所堆放杂物,垃圾、蜘蛛网未及时清理。物资堆放方面,仓库发现有烟头。车辆停放方面,车辆停放不符合规范要求。
安全管理:XXX内业资料、检查记录表发现有检查人员签字不全,消防、安防设备有部分人员操作不够熟练,需要加强,提高设施运行质量。
三、综合评价
XXX资产管理和卫生检查评比优秀的站、所名单为XXXX
四、工作要求 今后办公室将此项工作检查作为常态化工作,不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对XXX进行检查,检查结果将纳入XXX考评奖惩机制。希望XXX要认真对待,强化管理,切实加强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加强领导,思想重视。XXX要高度重视,将此项工作纳入日常XXX管理的重要工作,定期召开全员会议加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切实规范资产管理,营造整洁亮美的工作环境,进一步提升基层窗口的服务水平。
(二)强化责任,注重长效。XXX要认真履行职责,明确分工,做到分工到人、责任到人。要积极开展资产、卫生自查工作,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同时,要定期开展卫生检查,清理卫生死角,保持办公场所内外环境整洁。
(三)寻找差距,落实整改。XXX要根据此次检查的反馈情况,寻找差距,认真查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分析发生问题的原因,研究和制定有效的改进措施,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避免今后工作中同类问题的再次出现。
第二篇:优质课评比活动通报
关于云山中学2013—2014学教学
优质课评比活动通报
为深化新课程改革,鼓励教师不断钻研教材,提高自身教学水平,能够合理运用教学辅助工具,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开展了此次教学优质课评比活动,经过各位参赛教师激烈的角逐,于12月5日终于落下帷幕。现将此次活动情况通报如下:
一、认识到位,精心准备
自方案出台后,教师都踊跃报名参赛,并精心准备。参赛教师根据教学进度及教学内容自己动手制作课件、教具,在课件的操作的掌握上虚心请教学习,使自己在上课时能熟练地操作,切实让自己在教研活动中促进自己进步。
二、认真对待,注重实效
参赛教师在教学中,教学目标明确,围绕学习目标创设有助于学生学习的环境,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有效调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注重了课堂中的多种评价方法的使用,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电教媒体及教具使用合理有序,充分发挥了其优势,解决了教学中的重难点,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真正实现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质量。
三、敢于创新,课堂精彩
此次教学优质课评比,较以往相比较更为精彩。课堂上教师上课教学方法新,点子多。创新是发展的灵魂,课堂教学也一样,正是因
为教师们的不断创新,促进了课堂教学的精彩与有效,提升了我校教育的质量。
只要大家共同努力,我校的课堂定会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后附评比结果)
二0一三年十一月五日
云山中学2013—2014学教学优质课
评比结果
经过参赛教师一周的激烈角逐,评委的辛苦工作,此次教学优质课评比结果如下:
一等奖周庆标
时小兰
二等奖:张小燕 涂恒华
吴鹏鹏 王见
三等奖:淦 清 王金曼
熊建华 赵 青
张权华 郑 远
二0一三年十一月五日
第三篇:优秀教案评比通报
**小学优秀教案评比结果通报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教学常规管理,促进全校教师规范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能力,同时熟悉教学业务,争创教学典范,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积极倡导个性化教学。**小学于2013年12月开展了全校优秀教案评选活动。在评选过程中,评委会坚持公平、公正、科学、实用的原则,对参评的21份教案进行评选,共评选出优秀教案5份。这些教案在设计方面精益求精,书写字迹工整、版面美观、教学方法灵活详尽、教学小结、课后反思认真,还能根据教学内容适当的充实了新知识,从形式到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与我校当前进行的课堂教学改革相适应,凸显了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很有推广价值。但也出现个别教师的教案存在教学过程简单、程序不完整、教学反思缺乏思考、重点难点分析不到位、无教学总结等方面的问题需引起各位教师的高度重视。现将本次评选活动结果通报如下,希望各位教师认真学习获奖教师的备课经验,把这一重要环节做实做好,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再创佳绩。
附优秀教案名单如下:
2013-12-8
第四篇:卫生检查通报
关于校园环境卫生检查情况的通报
全校各班级:
为营造整洁文明的校园环境,让学生能在学校快快乐乐、健健康康地成长,6月6日,学校领导、团委、学生科、工会、年级级长及班主任等一行人,对全校各班的教室、寝室和环境卫生责任区进行了全面检查。现将检查情况通报如下:
各班、各位班主任对学校卫生工作高度重视,本次检查活动整体效果较好。大多数班级能够积极开展卫生大扫除活动,全面整理、清扫教室地面垃圾、墙壁污迹、天花板蜘蛛丝,集中清理本单位卫生责任区内的杂草、果皮纸屑、碎砖烂瓦等杂物,做到室内物品摆放整齐,窗明几净;室外地面整洁卫生,环境优美。总体看来,通过本次活动,我校校园环境得到进一步净化、美化,整体形象得到较大改观。
但是,检查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一是寝室打扫不及教室认真;二是部分清洁区打扫不彻底,劳动工具肆意丢弃;三是墙壁污迹还未清理;四是厕所的环境卫生工作有待加强;五是个别班级的玻璃及门窗有灰尘。
环境卫生工作事关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的质量和效率,事关我校的整体形象。希望各班及全体师生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发扬成绩、克服不足,立足长效、采取措施,加强管理、落实责任,以本次卫生检查活动为契机,齐心协力、同抓共管,切实把环境卫生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使我校真正达到“亮、绿、净、美”,为创建全县文明单位和花园式学校,确保师生在校园里健健康康生活而奠定坚实的基础。
附件:校园卫生检查结果一览表附件
机电1班:环境卫生干净,但是男生宿舍床铺整理不是很好,床单有点脏;
机电2班:环境卫生食堂左前方草坪上有纸屑;男生宿舍327卫生很脏,男生宿舍325床铺整理不好;
护理班:环境卫生草坪上有垃圾;宿舍卫生好
幼教1:环境卫生3号实训楼前垃圾未清理
幼教2:女生宿舍214、217卫生不干净
化工:环境卫生操场北边有纸屑,女生宿舍卫生不干净 汽修:男生宿舍330、333、324卫生太脏,床铺很乱;
计算机班:环境卫生操场西边草坪上垃圾,男生宿舍320卫生很脏,床铺很乱。
食品:环境卫生三号实训楼西拐角有饮料瓶,女生宿舍卫生不干净。
二年级幼教1班:环境卫生宿舍楼后西边草坪有垃圾
二年级幼教2班:环境卫生宿舍楼前草坪未清理,有纸屑、饮料瓶等杂物,宿舍卫生不干净。
328宿舍里外插座被破坏;
第五篇:卫生政务通报
卫生政务通报
(第30期)(总第386期)
卫生部卫生政策法规司 二ΟО五年十一月九日
按 今年10月28日,卫生部血吸虫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在湖南长沙召开了纪念血吸虫病在中国发现100周年大型学术会议。王陇德副部长到会并发表了讲话,他系统回顾了我国血防工作的历史,客观分析了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阐明了今后防治工作的发展方向。现刊发他的讲话,供各地深入学习。
在纪念血吸虫病在中国发现100周年
大型学术会议上的讲话
卫生部副部长 王陇德(2005年10月28日)
今天,我们在湖南长沙举行大型学术会议,隆重纪念血吸虫病在中国发现100周年暨新中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50周年。其主要目的是回顾历史、总结经验、把握现在、开创未来,更好地推进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下面,我就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历史回顾、目前防治工作情况和今后防治工作打算作一个发言,供同志们参考。
一、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历史回顾
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女尸的肝、肠组织中发现了日本血吸虫卵,证明血吸虫病在我国流行至少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尽管我国传统医学对其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和探索,但受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对该病的病因、发病机理、治疗方法和与其他疾病的鉴别等方面缺乏系统研究,仅在中医学的书籍里对本病的症状有一定的记载。直到1905年,常德广德医院美籍医师Logan在一名18岁农民的粪便中检出日本血吸虫卵,并将病例有关情况在专业杂志(中华教会医学杂志英文版,1905,19:243-245)上发表,血吸虫病才逐步为我国医务工作者所发现和认识。我国的医学先驱们也陆续对血吸虫病的流行情况开展了一些调查,逐步了解和掌握了我国血吸 虫病流行的基本情况。血吸虫病1905年在我国首次发现和报告,是我国医学史上的一件大事,为我国系统地开展血吸虫病研究和防治工作开辟了新纪元。
血吸虫病的流行严重危害广大劳动人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我国许多地区田地荒芜,家毁人亡。毛主席在诗词中所描述的“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正是旧中国血吸虫病猖獗流行的真实写照。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深刻认识到血吸虫病的严重危害,在当时物资匮乏、信息封闭、国家百废待兴的艰苦条件下,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与血吸虫病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1955年夏,毛泽东主席主持召开了中央会议,提议中央成立血吸虫病防治领导小组,并发出了“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的号召,拉开了我国系统防治血吸虫病的序幕。
五十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依靠疫区人民群众的努力,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是疫区范围逐渐缩小。到1995年,全国12个血吸虫病流行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先后有广东、上海、广西、福建、浙江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消灭了血吸虫病,433个流行县(市、区)中,有260个县达到传播阻断标准、63个县达到传播控制标准。全国流行省、流行县、流行乡镇较防治初期分别减少了42%、75%和74%;二是疫情明显减轻。据统计,2004年全国血吸虫病推算病人数84.3万人,较防治初期(1161.2万人)减少了92.7%;其中晚血病人2.9万人,较建国初期(60万人)减少了95.2%。全年发生急性感染816人,较防治初期每年发生急性感染大约1万人、死于急性感染大约1千人的情况明显下降。此外,耕牛粪检阳性率为4.49%,较建国初期全国耕牛感染率(24%)下降了81.3%;三是钉螺面积大幅度减少。2004年,全国共查出钉螺面积38.5亿平方米,较建国初期的钉螺面积(143.2亿平方米)减少了73.14%。
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党的历代领导集体的关怀,同时,也凝聚了我国几代血吸虫病防治、科研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纵观我国血吸虫病的防治历程,大致有以下几条基本经验:
一是采取“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防治措施。把血防工作列入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规划,明确防治目标,因时因地制宜,结合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改造钉螺孳生环境,实施查灭螺、查治病、管粪、管水和加强个人防护等综合治理措施。
二是坚持专业防治和群防群控相结合。各级血防专业人员坚持奋战在血防第一线,开展防治和技术指导,规范操作,控制质量,组织群众参与灭螺工作。同时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培训不脱产的血防员,每年开展查螺等血防工作。三是紧密联系实际、开展科学防治。各地紧密结合血防工作实际,研究探索切实有效的防治方法。如广东省约95%的钉螺分布在草塘地区,防治科研人员根据这类地区钉螺生长规律和生态环境,提出了筑堤、围垦的综合治理措施,改变草塘型有螺区冬陆夏水状态,既发展了生产,又消灭了钉螺。福建、广西、上海、浙江等省市通过调查研究,掌握了山丘、水网地区钉螺分布规律,探索出适合各类环境的灭螺方法,加快了消灭钉螺的进程。
四是联防联控,注重实效。鉴于疫区山水相连,钉螺孳生地区互相交错,从70年代起就建立起沪浙苏、苏浙皖和赣浙三个省际血防联防,开展联合防治和工作交流,促进了毗邻地区的血防工作。为进一步提高联防工作效果,毗邻地区又联合制订查灭螺和查治病计划,提出阶段性工作目标和保证措施,组织联合查灭螺专业队,同步查螺灭螺、查病治病,为巩固血防成果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目前我国血防工作形势
近些年来,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部分地区血吸虫病疫情严重回升,对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主要表现在:一是血吸虫病感染人数增多,局部地区出现急性感染暴发疫情;二是部分地区疫情死灰复燃,疫区范围显著扩大;三是钉螺大面积扩散,人畜感染的危险度增加;四是疫情有从农村向城市蔓延的势头。这与当前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综合国力日渐强大,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健康要求越来越迫切的形势极不相称。
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重要战略任务,十分关心血吸虫病防治工作。2004年以来,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吴仪、回良玉副总理分别就加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作出了重要批示。国务院成立了血防工作领导小组,下发、转发和批准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全国预防控制血吸虫病中长期规划纲要(2004-2015年)》、《血吸虫病综合治理重点项目规划纲要(2004-2008年)》,召开了全国血防工作会议,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血防工作目标、任务和措施,并对血防工作作了全面部署。全国血防工作又迎来了一个新的春天。全国血防工作会议后,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切实加强了对血防工作的领导,加大防治工作力度,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04年全国发生急性血吸虫病例816例,比2003年下降26.75%。今年1-9月,各项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截止2005年10月9日,共发生急性血吸虫病457例,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5%,得到了吴仪副总理的充分肯定。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防治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与党中央、国务院给我们设定的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相比,与广大疫区群 众对我们的希望和期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当前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困难是:
(一)传染源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传染源种类多,数量大。据不完全统计,7省血吸虫病疫区散放的肉牛和耕牛大约150万头。散放的家畜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治疗,反复感染,反复污染环境。二是人畜粪便缺乏有效管理。疫区农村改厕率总体上还不高;水上作业的流动人群粪便缺乏有效管理,严重污染水域;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受风俗习惯的影响,几乎没有厕所,粪便随处排泄,污染环境。对环境污染最大的动物传染源的粪便,基本处于无人管理状态。
(二)疫情仍然十分严重。近年来各地陆续发现新的疫区,部分县出现疫情反复,目前的重疫区大都是水位难以控制、钉螺难以消灭的硬骨头或是自然环境恶劣、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滞后、卫生防病知识缺乏的边远或少数民族地区。
(三)健康教育不够普及。分析今年以来发生的急性感染疫情,大多是因为缺乏基本的血防知识,特别是有近50%的急感病例是学龄儿童,说明学校的健康教育措施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
(四)一些地区防治主动性不强。把本地区控制血吸虫病流行的希望完全寄托在上级安排一、二个综合治理项目上,不能充分发动群众因地制宜地采取一些简便易行的防治措施。
分析这些困难和问题,既有客观上的问题,也有主观上的问题,虽然有些属于机制和管理体制方面的问题,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努力才能解决,但更多的是只要我们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把握关键、下定决心、加强协调、群策群力,在较短的时间内明显控制疫情还是完全有可能的。
三、下一步血防工作的打算
当前,我国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处于合力攻坚时期,虽然面临艰巨的挑战和巨大的压力,但也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前不久,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将“城乡居民卫生条件有较大改善”作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将“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为今后我国包括血防工作在内的卫生工作发展提供了依据和保障。明年“两会”以后,国务院血吸虫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吴仪副总理还将在江西召开全国血防工作现场会,进一步动员各级政府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并对下一阶段的血防工作进行部署,推动“到2007年,全国所有的血吸虫病疫区要达到疫情控制目标”的实现。
因此,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血防工作要紧紧围绕“到2007 年,全国所有的血吸虫病疫区要达到疫情控制目标”,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解放思想、开拓思路,大胆创新。要坚持“因地制宜,抓住关键环节,解决主要问题”这一基本防治原则。下面,我就今后防治工作提出以下几方面意见:
(一)突出重点地区,抓住主要环节,集中力量,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确保各项防治工作目标的实现。
1、突出重点地区。当前应将人群感染率较高的乡镇作为重点地区,动员各部门力量,从上游到下游,集中连片开展综合治理,提高效益。这一点已经在国务院血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中形成共识,并已经在2005年各部门下达血防项目时得到体现。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加强国务院血防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间的协调和配合,并及时将有关信息,反馈各地。希望各省血防部门主动开展协调,抓好落实。
2、抓住传染源控制这一主要环节。我们大家都了解,血吸虫病流行有以下几个关键环节和特点:(1)这种病不会直接传染,必须通过钉螺这一中间环节;(2)钉螺作为一种自然生物,实际上也是血吸虫的受害者,是被血吸虫毛蚴感染和寄生的对象;(3)所有的感染环节都与水有明确的关系,没有水,虫卵不能孵化,没有水,幼螺不能孵出,没有水,尾蚴也不能逸出;(4)钉螺平均寿命只有一年。寄生有血吸虫幼虫的感染性钉螺平均寿命仅为214天。只要控制虫卵入水,大部分已被毛蚴感染了的钉螺应该在一年之内死亡。(5)牛的粪便对于湖区血吸虫病传播影响巨大。专家估计,在湖区,80-90%的血吸虫感染是由于牛粪中的虫卵所造成。因此,对人和动物传染源的管理是控制血吸虫病流行的根本性措施,只有认真管好人畜粪便、实施无害化处理,使人畜粪便不直接下水,才能从源头上控制血吸虫病。这就需要我们在防治工作中,因地制宜地实施:第一,加强对耕牛、肉牛等主要家畜传染源的控制和管理。应在湖区人群感染率高的村实施以机代牛、家畜圈养舍饲,禁止在草滩上放牧等措施,严格控制动物传染源的污染。第二,大力推广改厕或建沼气池。第三,加强对水上流动人群粪便的管理。第四,要彻底查治人和动物的血吸虫病。
在这里,我要着重谈谈“以机代牛、家畜圈养舍饲,禁止在草滩上放牧”问题。当前,我国血吸虫病疫区普遍存在着牲畜敞放问题。未经处理的人畜粪便内的大量病原微生物污染了环境,直接造成了对群众健康的严重威胁,既加重了血吸虫病的流行,也造成了其他人畜共患病的传播。这种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对环境的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造成的危害已是不争的事实。我们许多同志都去过不少发达国家,我觉得我们和发达国家在卫生方面,特别是公共卫生方面目前最大的差距,就在于对人畜粪便的管理。大量病原微生物由粪便排 出,污染环境。人畜粪便管理在卫生工作中实在是太重要,不要说是肠道传染病,就是一些呼吸道传染病,大量病毒也从粪便中排出,象非典病毒从果子狸粪便中大量排出,禽流感病毒从禽类粪便中大量排出,血吸虫病的问题也就在这里。人生活在疫水环境中,到处都是疫水,不可避免地被感染。目前湖区群众被血吸虫反复感染问题就在于疫水,这也越来越多地为疫区广大领导和群众所认识。许多地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以机代牛、家畜圈养舍饲,禁止在草滩上放牧”等措施已经在很多试点地区获得成功。但是,也有一些地区的领导和防治人员对这个问题存在怀疑和畏难心理,不是怀疑这个措施的效果,而是顾虑这个措施推行的阻力太大,怀疑这个措施的可持续性。我觉得:首先我们要解放思想。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耕牛一定会被农业机械化所替代,散放养殖肉牛也必将被规模化科学养殖所替代。现在,东部的江苏血吸虫病疫区已经基本看不见耕牛的存在,在一些血吸虫病消灭地区,有些地方还是有钉螺,但是有螺无病,没有阳性螺。中部许多地区农民的经济收入已达到一定水平,搞农业机械化积极性很大。只要政府加以引导,给以适当扶持,“以机代牛”就完全可以实现。安徽池州、江西进贤等地“以机代牛”工作的开展,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安徽池州由政府组织实施“以机代牛”,政府给一定补助,农民非常积极,调查发现野粪中血吸虫卵率明显下降,肠道寄生虫感染率也明显下降。此外,当今农业科技的发展,已经可以提供不少含高蛋白的优良草种,这就为我们推行“牲畜圈养”提供了条件。我想这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必然方向,对于提高疫区整体卫生条件,改善疫区环境,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疫区经济和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为了确保上述措施落到实处,我们一方面将通过立法加强管理,并大力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群众认识;另一方面还要出台一些切实可行的配套政策,如贴息贷款、经济补偿、技术支持等进行扶持,使群众利益不受损害并有一定的积极性。
3、加强健康教育,形成群防群控的血防工作新局面。当前,我们要抓住以下几个重点人群:一是疫区各级干部。首先要让疫区各级干部理解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对于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必要性,掌握基本的防治知识,才能组织好疫区各级干部,层层搞好组织发动工作。在民族地区,还应该注意发挥当地有影响人物的作用;二是中小学生。中小学生是血吸虫病的主要受害者。今年,中小学生急性血吸虫感染发病人数仍然很高。据全国急性血吸虫病与突发疫情周报,截至8月5日,全国共报告学生急感89例,占全部报告病例的40.6%;共发生学生急感突发疫情2起,占全部突发疫情的67%。据我部组 织的专项调查发现,发生急感的学生分布在59个中小学校。其中13个中小学校(占22.0%)没有开展血防健康教育。即使是一些学校开展了血防健康教育,也仅仅是流于形式,血防知识课重点不突出,给学生印象不深,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对此,我部和教育部领导都非常重视,已经向全国发出通报,要求全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按照《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学校预防控制血吸虫病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精神,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各省教育、卫生行政部门应该于近期组织对疫区中小学校开展血防健康教育的情况进行明察暗访,对血防健康教育没有开展或开展不到位的学校,给予通报批评。对于未按照上述文件精神开展学生血防健康教育工作而导致疫情发生的单位和个人,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有关规定,对学校和责任人,予以处罚。为了配合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卫生部与教育部将尽快组织制作适合中小学生特点的健康教育教材和教具,提供给疫区中小学校;并组织开展中小学血防健康教育师资培训,以保证健康教育的质量。卫生部和教育部将适时组织督察组,对各地中小学生血防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专项督察。此外,我们将积极协调教育部门,争取将血防知识列入考试(考核)范围。
同时,我们要注意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要注意利用当地群众喜闻乐见、乐于接受的形式,把复杂、晦涩的技术知识变为重点突出、浅显易懂的防治知识教给群众。一定要让群众了解,是人类自身没有管理好我们自己和牲畜的粪便,才造成了血吸虫病的流行,从而使广大群众,特别是疫区内的群众,能积极参与、投身到血吸虫病防治的斗争中来。我认为这一点非常重要。但现在有很多地区根本没有抓住这个最关键的环节。卫生管理人员必须懂得,没有群众的主动参与,就不会有显著防治成果的出现。
(二)加强对重点防治地区的技术指导和定点帮扶工作。国务院血防办已发出通知,要求疫区各地,以地(市)为单位,向重疫区村派出由多部门组成的工作队,明确责任,分片包干,协助疫区村研究制订防治对策,落实具体项目和措施。现在在很多地方,工作就是发文件,发完文件就算这项工作就已经完成。可是实际上很多防治措施甚至一些最基本的措施根本没有落实,如人畜粪便未经发酵就下田施肥,很多沟渠也没有实施开新填旧。因此,国务院血防领导小组要求各省要以地市为单位,组成多部门的工作队入驻重疫区村,帮助制订措施,帮助落实措施。现在,很多省已经积极行动起来,但也有部分地区派驻工作组进度缓慢,工作不深入,需要引起重视,抓紧落实。
(三)加快立法和规划审批进程。卫生部、国务院法制办已在广泛征求意见和立法调研的基础上,拟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血吸虫病 防治条例》(草案),将尽快提交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还将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尽快审批部门专项规划。
(四)加强科学研究,及时掌握国内外血吸虫病、寄生虫病防治工作进展和疫情动态,为防治工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我们要把科研、教学与现场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为防治工作提供技术支持。科技工作者要深入防治第一线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努力为基层服务。百年血吸虫病防治历程表明,科研工作者只有深入第一线,调查了解第一手资料,才能真正提出符合实际情况的防治措施。
为了探索和完善新形势下不同类型地区血防工作策略和措施,在广泛征求各有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国务院血防办选择具有湖区和山区血防工作典型特点的湖南安乡、湖北汉川、安徽池州、江西进贤、和四川普格县作为血防联系点,组织专家认真、科学分析当地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与当地政府制定了详细、切实可行的方案。江西进贤县已组织实施项目,出现了一些很好的苗头,其他各县将陆续组织实施。这些点上成功经验的取得,必将极大地推动和鼓舞广大疫区干部群众的士气和干劲,推动全国血防工作的开展。
我国血防工作既面临繁重的任务,又迎来了良好的机遇。面对实现全国预防控制血吸虫病中长期规划的艰巨任务,全国血防科技工作者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以科技创新、技术进步促进血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抓住重点,明确任务,强化管理,形成合力,狠抓落实,“纸船明烛照天烧”的光明前景,就一定会在血吸虫病疫区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