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年数学培优总结
2013-2014年度郑坂中心小学三年级册数学培优辅差工作总结
李艳霞
2014年1月
三年级的学生,从学习情况、知识技能掌握情况以及日常行为规范情况来看,大部分同学学习积极性高,学习目的明确,上课认真,动手能力强,各科作业能按时按量完成,且质量较好,自我要求严格,特别是班干部能起到较好的模范作用。但同时,仍然有部分学生学习不够认真,纪律生活方面比较懒散,自我控制力不强,出现上课讲小话、睡觉、不做作业等现象。根据实际情况,培优工作要有全局观念,抓好数学培优辅差工作,实行分层教学,数学基础差的学生要从最基本的知识点补起,鼓起他们对学习数学的信心,采取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启发式教的学生,鼓励他们力争高分 有针对性的选取一些思考题,让他们去分析和解决,使得他们“吃得饱”,提高他们的分析、解答问题的能力。甚至要从严要求,规范他们解答数学问题的步骤。在平时的教学中要以中间层次的学生为主,兼顾两头。这样下去数学的整体成绩才能有提高。采取的具体措施如下:
1、课外辅导,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加以辅导训练。实行教师辅导、学生帮辅的双重辅导模式。
2、以平时的作业为基础,加强学习方法的辅导。
3、及时召开学生会议,总结成绩,分析不足,提出要求。
4、结合考试,搞好培辅工作的查漏补缺。
5、利用适当时间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文明教育,纪律教育。
6、实行以点带面来全面提高,使学生观念进行转变。
7、让优生讲述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经验交流。
8、课堂上创造机会,用优生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差生。充分发挥优生的表率作用来影响差生,改变差生,在学生中形成“赶、帮、超”的浓厚学习氛围。
9、差生进行多鼓励、少批评、多谈心,进行心理沟通,提高他们的自我判断与控制能力。
10、对差生实施多做多练措施。优生适当增加题目难度,并安排课外作品阅读,不断提高做题和写作能力。
11、激励机制,多给点差生表现的机会,让他们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克服自卑的心理。
12、必要时与家长联系,共同来解决差生各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二篇:三年数学总结
三年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已经结束,我仍然继续担任三年数学的教育教学工作。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根据新课标精神要求努力工作、大胆探索,完成了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任务。现做如下总结:
一、认真学习教材教法。
开学初,我就认真学习教材,全面掌握本册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就本册教材的教学做了全盘计划,并根据所教学课的知识点搜索网络资源,如课件、教案、拓展资料,并进行合理修改整合,研究适合的教学方法。为上课做好准备,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二、运用新理念,灵活理解教材,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现行课改教材在内容编排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原则,以崭新的内容和形式,为每个孩子们提供发展空间,课堂上体现让每个孩子得到不同的发展。新教材的编排与旧教材区别最大的是增加主题图,情景图的创设,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为学生提供数学知识的感性认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新教材中有很多地方“留白、空白”是给老师独创的机会,让老师去适当增减、调整教材,创造性地使用小学数学教材,发挥教材的最佳作用。
1、创造性使用“主题图”,发挥主题图最佳作用。
创设情景是课改教学中每堂数学课不可缺少的环节,已经成为当前数学教师煞费苦心的一件事。例如教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四边形”一课时:教材主题图是学校运动场景图,画面内容丰富、信息量大,也不好把握。但如果教师结合本校操场的实际,拍几张贴近学生生活的图片,将教材主题图做调整、省略,但又不影响主题图的意义,设计与学生生活接近的学校运动场景图(多媒体课件展示)让学生有种亲切感,很快学生就找出图中的各种图形,学生在亲切的情景中已感知了四边形,老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四边形的特征,根据四边形的特征寻找生活中的四边形、判断四边形。学生有了初步感知到掌握图形的特征的过程,很快就找出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四边形,学生真正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活,数学知识的生活化。老师只有真正理解教材编写意图,明确、懂得学生空间观念发展的重要性,知道学生生活的世界和所接触的事物大部分和空间与图形有关,孩子们的生活经验才能成为发展空间观察能力的宝贵资源。老师充分利用好主题图(校园场景图)丰富学生对四边形的感性认识到理性掌握四边形的特征,再回到现实生活中寻找四边形,体现数学知识来源生活,回归生活。教 1
学中的情景创设要紧扣教学目标,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及数学知识的内在特征,创造性使用情景图,发挥情景图的最佳作用。
2、注重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丰富活动经验。
“实践与综合应用”是新教材中新增加的教学内容,可以说它是新教材一个亮点与特色。它不作为独立的一块教学内容安排,而是与其最接近的知识内容相结合,以“学习乐园、数学活动、综合应用”等多种形式分散地编排于教材中进行教学。即体现实践与综合应用知识领域的密切联系,又突出了其综合性。同时,也丰富了学生数学活动经验,有利于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应用数学,逐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精神与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学生数学情感的有效载体。只有把数学知识教学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学生才能真正理解、运用好所学知识。
例如本册教材 “测量”、“吨的认识”、“可能性”。这些内容看似简单,但是如果不与实践活动反复结合起来,建立单位、概念与实际事物的对应量,学生的头脑中就不能形成清晰的印象。运用起来就会张冠李戴。因此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数学、感受数学、发现数学,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和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初步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教学时要积极有效地组织这些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为学生们创设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孩子们真正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学习。教学时要注重实践活动的准备,毫无准备的活动是无效的活动,要把活动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要注重活动中的地位、作用与角色,杜绝放任自流,还要注重活动后的总结与反思,让活动发挥其功效,帮助学生感悟数学,理解数学的价值,体验、获得活动经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注入学好数学的信心。
3、适当调整教材,发挥教材的最大作用。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用教材教学,而不是教教材。结合教学内容之间的衔接,适当调整教材,可使教学中少走弯路。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要了解课时、单元、年级、全套教材的知识体系,作到教前心中有数,教时有的放矢,要追问教材所提供材料的必要性与目的性,对有效材料要积极运用,对不足材料是否考虑扩充,对不适材料或教学内容顺序不当的要灵活调整。如教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四边形中的长方形的周长,教材中很多求周长的计算要用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这部分内容教材安排在第六单元。对教材如果没有总体理解把握而按教材安排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师生将多挨累,学生消化不了。而将这单元内容教学进行调整,先教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内容,再回头教第三单元四边形,学生对周长的计算就顺理成章的完成了。数学新旧知识间具有内在紧密联系,章与章之间相互衔接,环环
相扣,以层层递进的方式学习,哪个知识点掌握不好都会影响后面的学习,采用跳跃式的学习方式定会有阻力。如上面所说的教材编排多位数乘一位数学生还没有接触过,在求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时练习题中却出现不少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如按原教学顺序掌握周长计算公式是新知识点,计算也是新知识点,两个新知识点同时进行教学,学生如何消化的了。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教材,作出适当的、合理的调整,就会使教学任务完成的更轻松,学生学得快乐。
三、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有针对性,有层次性。
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彻的讲评,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另外,对学生的作业要精心设计,减数量,重质量,对不同学生要区别对待,有层次。
四、激励学生要讲方法,分层次,区别对待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制定不同的激励学习方案。有的学生学习动机不足,得过且过。就要找一位比他稍强一点但他心里却不服气的学生,让他们两个比着学,给他火上浇油,使之燃烧更旺,迸发出更大的能量。再如,有的学生学习稍有进步就沾沾自喜,得意忘形。这样的学生就应该给他火上浇水,灭一灭他那骄傲的气焰。还有的学生是个慢性子,不管你有千条妙计,我就是推一步走一步,不用力就倒退。对这样的学生不要步子迈的太大。给他心里鼓励,然后布置简单容易完成的任务。并指派学习认真负责的同学专门监督辅导他。
五、抗挫折能力培养。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的,俗话说“不经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尤其是现在的孩子,在顺境中成长,生活得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太安逸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独立做事能力,独立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很差。长此以往,以后走向社会就不能适应社会大环境的考验而走向极端。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抓住一切时机对学生进行抗挫折能力培养。如: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坐一会就顶不住了。教师可以给学生创设一种情景:说现在我们是一支执行特种作战任务的部队,需要隐蔽二十分钟来躲避敌人轰炸机的轰炸。谁要动一点或说话,就会暴露目标,导致任务失败。现在请同学们坐好,看黑板,隐蔽开始。再如:有一道难题学生做着有一定困难,直接让学生做,肯定有一大部分学生就会放弃了。但是如果创设一种情景:说现在这道题的结果是进入一个宝藏室密码,然后给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比一比,看那组先破译密码。这样他们脑中想的是怎样集中注意力快速完成任务了,而难题就不显得那么难了。同时集体的力量总比个人大的。即使哪一组没能做出来,他也会认真听别的组的答题回报。
六、加大对学困生的双重辅导。
学困生是班级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群体,处理好了是一支不可小视的力量,处理不好就会极大影响班级的凝聚力。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生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生思想的辅导,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解决他们的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善于寻找切入点,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以此为突破口,进行思想鼓励,如:某某同学爱劳动,有使不完的劲,如果你把这使不完的劲分一部分用在学习上,相信你一定会有进步的。然后给他们一些跳一跳就能完成的题,让他们感到学习的成就感。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件难事。勤能补拙,好学不怕根底浅,只要起步就不晚。
七、教研活动与校本教材。
1、教研活动是拓展教育教学思路,解决教学困惑,分享优秀研究成果的有效途径。本学期我们组教师在组长的领导下,每周三积极参加组内教研活动。活动搞得有声有色,有时因为一个问题争论得面红耳赤,有时针对一个课题,说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互相取长补短,达成共识,运用于教学中,提高教学实效。同时积极听课,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
2、本学期在学校的号召下,在组长的组织下,为进一步充实教材,提高教学质量,我们组数学教师齐心协力,各自分工,查找资料,整理筛选,编出了一本切合学生实际的,有时效性的校本教材,充实到教学之中,效果明显。
八、知识更新,拓展视野。
数学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联系,只有不断更新自己的业务水平,钻研所教学科知识,拓展视野,才能适应新时期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本学期,我积极参加上级领导组织的各项政治、业务培训,阅读相关资料,查阅网络资源,做好笔记,领会精神,积极向有经验的资深老教师请教,受益匪浅。同时对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教学方向有了深刻的理解与把握,并努力渗透、运用于学科教学当中去。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还要多下功夫加强对个别差生的辅导。相信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也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
第三篇:数学培优补差总结
语文阅读兴趣小组活动总结
小店街道一中
王玉珍
为顺利完成本学年的教学任务,提高本学年的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围绕学校工作目标,除了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定期评定学生成绩、优质完成每一节课的教学外,应采取语文阅读兴趣小组活动措施,以高度的责任心投入到紧张的阅读兴趣小组活动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思想方面的工作:
1.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经常和学生谈心,关心他们,让学生觉得老师是重视他们的,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从而根据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阅读兴趣小组活动。
2.定期与学生、家长联系,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思想、课堂等各方面的情况。二.有效活动措施:
1.课堂上让差生板演,给他们展示自我的机会。2.安排座位时坚持“好差同桌”结为学习对子。
3.课堂练习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必做题”—基础题,第二层“选做题”—中等题,第三层“思考题”--拓广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4.优化备课,功在课前,效在课上。备好学生、备好教材、备好练习,才能上好课,才能保证语文阅读兴趣小组活动的效果。习题设
计要有梯度,紧扣重点、难点、疑点和热点,面向学困生,符合他们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讲评要增加信息程度,围绕重点,增加强度,引导学生高度注意,有利于学生学会解答;解答习题要有多角度,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扩展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变通性;解题训练要讲精度,精选构思巧妙,新颖灵活的典型题,有代表性和针对性的题,练不在数量而在质量,训练要有多样化。三.在阅读兴趣小组活动注意几点:
1、不歧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一视同仁。
2、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阅读兴趣小组活动方案,学困生根据他们的程度给与相应的题目进行练习和讲解,以达到循序渐进的目的。
3、经常与家长联系,相互了解学生在家与在校的一些情况,共同促进学生的作业情况,培养学习兴趣,树立对学习的信心。如何转化学习困难的学生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问题,由于语文的学科特点,在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中,我们如果不想办法去转化他们,那么语文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怎么能得到体现?又怎么能使语文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呢?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一定要将阅读兴趣小组活动工作坚持下去。
第四篇:数学培优补差总结
数学培优补差总结
为顺利完成本学年的教学任务,提高本学期的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围绕学校工作目标,除了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定期评定学生成绩、优质完成每一节课的教学外,应采取课内外培优措施,制定培优计划,以高度的责任心投入到紧张的教学及培优补差工作中,力争取得好成绩,特制定一年级数学培优补差工作方案。
一.思想方面的培优补差。
1.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经常和学生谈心,关心他们,关爱他们,让学生觉得老师是重视他们的,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从而根据学生的思想心态进行相应的辅导。
2.定期与学生家长、班主任联系,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思想、课堂等各方面的情况。
二.有效培优补差措施。
利用课余时间和晚自习,对各种情况的同学进行辅导、提高,“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根据学生的素质采取相应的方法辅导。具体方法如下:
1.课上差生板演,中等生订正,优等生解决难题。
2.安排座位时坚持“好差同桌”结为学习对子。即“兵教兵”。
3.课堂练习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必做题”—基础题,第二层:“选做题”—中等题,第三层“思考题”--拓广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4.培优补差过程必须优化备课,功在课前,效在课上,成果巩固在课后培优。培优补差尽可能“耗费最少的必要时间和必要精力”。备好学生、备好教材、备好练习,才能上好课,才能保证培优补差的效果。要精编习题、习题教学要有四度。习题设计(或选编习题)要有梯度,紧扣重点、难点、疑点和热点,面向大多数学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巩固“双基”,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习题讲评要增加信息程度,围绕重点,增加强度,引到学生高度注意,有利于学生学会解答;解答习题要有多角度,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扩展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变通性;解题训练要讲精度,精选构思巧妙,新颖灵活的典型题,有代表性和针对性的题,练不在数量而在质量,训练要有多样化。
三.在培优补差中注意几点:
1、不歧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纵容优秀的学生,一视同仁。
2、根据优差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方案,比如优秀生可以给他们一定难度的题目让他们进行练习,学困生则根据他们的程度给与相应的题目进行练习和讲解,已达到循序渐进的目的。
3、经常与家长联系,相互了解学生在家与在校的一些情况,共同促进学生的作业情况,培养学习兴趣,树立对学习的信心。
4、对于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要及时地检查,并做出评价。
5、不定期地进行所学知识的小测验,对所学知识进行抽测。
二、落实培优补差方案
我们针对学生知识残缺不全,基本解题方法不熟悉的特点,在面向全体学生采取知识点逐一过关的基础上,主要采取六个分层落实教学常规,实现共同提高。
1、学生分层。
以班为单位,根据学生现有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将学生分为A,B,C三层。其中A层学生:成绩优秀,基础扎实,学习自觉,有能力独立完成作业,有严密的数学逻辑思维和综合解题能力。B层学生:成绩中等,上课能听懂,能独立完成基础知识题目,但综合能力欠缺,逻辑分析思维尚未成熟,主动性积极性较好。C层学生:基础不扎实。表现为:计算能力弱,领悟能力差,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意志不坚定。根据自愿,学生可在层间流动,也可脚踏两层。
2、备课分层:
备课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因此,我们坚持通过集体备课来明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坚持在集体备课时,突出对培优补差的讨论和研究,经过分析学生的能力增长点、思维障碍点,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
备课内容以学案和教案呈现出来.学案供学生使用,内容主要有:考纲要求,基础知识整合,重点热点探究,链接高考,总结归纳,课后练习五部分.其中基础知识整合,重点热点探究,课后练习都以培优补差为出发点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由浅入深,梯度合理,可供不同层次学生选用。教案供教师使用。任课教师根据所教班级实际情况,围绕教学目标,编写教学设计,主要内容有:教学内容、重点难点、课堂范例、探究点的设置、方法规律、作业布置、课后反思等。
3、授课分层:
分层授课的主要理念是:以学生为本,低起点,缓坡度,让不同层次学生都有思考和回答问题的机会,让各个学生在课堂中都能尝试成功。
分层授课模式是:基础知识整合→尝试探究→分层点拨→归纳小结→布置作业。课堂教学中,我们交叉采用平行推进和分层推进授课。对于基本知识回顾、基本技能训练和课堂归纳小结,无论哪个层次学生都必须参与,同步进行;对于重点知识的延伸拓展,并把所学知识迁移到习题中时,不同层次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概念理解和不同要求的探究。
4、作业分层
对于作业,我们坚持做到:分层设计、统一要求、不同批改。
(1)分层设计:可为C层学生设计基础题,重在判断、计算、了解;B层学生除了做C层学生的基础题,还配以简单的例题变式练习;A层学生除完成 B、C层学生布置的题目外,主要从思想方法和能力培养上设计具有综合性、开放性、讨论型、渗入一些数学建模题目的自助餐(对于自助餐,我们配有答案,不收、不改、不评),使学生在自我消化的过程中感到学无止境。
(2)统一要求:平时,我们在学校分配的时间内要求学生按时作业,按时收缴,做到有练必交,有错必纠;做好限时训练,变学堂为战场,做到平时练习考试化,并要求学生建立错题档案,及时领悟内化、查漏补缺。
(3)不同批改:
对于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采取不同的批改方式。对C层学生尽量采用面批,及时指导,做到日清周结,帮助他们提高;对A、B层学生的作业,我们采取初改或者轮改的方式,批改后,要求他们互相对照独立完善,鼓励他们自主钻研,力求更优。
6、辅导分层
分层复习在课堂中并不能彻底进行补差培优工作,课外辅导是对课堂复习教学的补充和完善。我们利用学生自习课时间,分别对C层学生和A层学生在课堂中尚未解决的问题进行辅导,而且侧重点不同:对C层学生侧重于兴趣、信心、愿意学习等意识教育;对A层学生侧重于培养综合运用能力和解题方法技巧的指导。
再谈转化数学困难生
如何转化学习困难的学生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问题,由于数学的学科特点就更容易形成学科特点就容易形成数学困难生。在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中,我们如果不想办法去转化他们,那么数学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怎么能得到体现?又怎么能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呢?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想就如何转化数学困难生谈谈自己的体会。
1、教师应具有新型的学生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意味着就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生活、情绪生活、情感体验、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等。每个学生是发展的、独特的、独立的人,困难生也一样,他们非常渴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爱护、理解和尊重,如果他们长期得不到这方面的满足,就会产生对抗情绪,或者产生严重的自卑感,导致怕老师,不信任老师,不愿接近老师,这就不会有真正的教与学,是与新课程改革的学生观相违背的。教师如果能够像对待优秀学生一样用自己的爱心去关注困难生,多参加他们的活动,经常和他们轻松愉快地互通心灵,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学习上所遇到的困难,困难生就会觉得教师是可近、可亲、可信的,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因此只有教师的爱心太阳下没有了阴影,每一朵稚嫩的心灵之花才会绽放。
2、创建师生互动、全体参与的数学课堂,让困难生展示、实现自我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互相沟通、互相启发、互相补充,才能达到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优秀生当“主角”全面展示自我,困难生当“配角”或“观众” 的精英教育课堂是部分学生变成困难生的主要原因,新型的大众教育课堂中教师应创建一个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的环境,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如:我在教“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时提问“①三根长度分别为4㎝、5㎝、7㎝的小棒能构成三角形吗?②2㎝、4㎝、7㎝呢?③4㎝、5㎝、9㎝呢?”这时马上有学生回答,我没有马上讲解,而是让学生分组用课前准备的小棒验证,我巡视于学生之间,特别是在差生身旁止步,该与指导和肯定、表扬,全体学生积极性很高,经过学生实验、思考和讨论后,学生们最后都能归纳出 “三角形任何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的结论,整节课都让困难生积极参与,每名学生都获得展示、实现自我的机会,学生很满意。
3、发现和利用困难生的“闪光点”,发挥困难生的学习潜能
困难生普遍缺乏学习动机、兴趣、毅力等,而且具有自卑、厌学的心理。但是他们总会有些可取的地方或存在“闪光点”,教师要注意发现和利用他们的“闪光点”,有些 “闪光点”可能与学习数学无直接关系,但是,只要帮助他们将“闪光点”转移到学习上去,就会为引导他们学好数学创造有利条件。如03年班上转来一名男生,具有打篮球的天赋,运动时不怕苦和累,是我校难得的体育人才。但他学习数学却没兴趣、没毅力、怕吃苦,成绩差。我找到他说:“你篮球打得好,能吃苦,想过将来在这方面有所发展吗?”他说:“想过,但我成绩差,考不上体校。”我又说:“是啊,不过体校招生比较注重体育专业成绩,文化数学要求要低一些。我看你的体育专业成绩没问题,只要学习从现在开始抓,你的愿望能实现。但你不能怕吃苦哟!”从这后他果然将不怕吃苦的“闪光点”用到了学习数学上。后来他考上了省重点高中的文体特长班,实现了愿望。
4、在期望中鼓励,在鼓励中发展
数学困难生,是由于他们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受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而逐步形成的,同时困难生的转化也往往是一个漫长的、曲折的过程。这就说明我们要任劳任怨,不厌其烦,持之以恒地帮助他们,在期望中等待学生的发展。工作中我找到了一剂良方——鼓励,它能培养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的毅力。记得一次考试后,一位女生羞答答地拿着试卷走进办公室,满脸通红的指着“59分”。我明白了她的意思,拿起红笔改成了“60分”,一边把试卷递还给她,一边说:“希望下次数学你能考到60分以上好吗?”果然,从那以后她变了。其实,这也不叫弄虚作假,学生想提高分数是上进的表现,给她一个希望值,使她能积极地去完成这个希望值不是更好吗?
数学尖子生的培优策略
无论在任何时代都需要出类拔萃的人才,没有这样的人才就谈不到文化科学的进步。这是时代的需要,更是国家建设的需要。当前社会正是知识、经济突飞猛进的年代,各行各业都呼唤着杰出的人才的出现。富有数学天赋的优等生并不能自发地出现。不管他都不可能无师自通。他们需要培养,需要接受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进行严格的训练。而教师也同样不能忽视在普遍提高的基础上去发现和培养数学尖子生的任务。作为一名为国家输送优秀栋梁的人民教师,对于优秀学生的重点培养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培养数学尖子生,首先要善于发现和选择好的苗子。尖子生的苗子应该具备基础扎实,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学习上优较大的潜力和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具有浓厚的数学兴趣和勇于创新的精神。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
1、注意学生各学科学习水平的全面、均衡发展。作为尖子生的苗子,既要有扎实的数理化实力,又要有良好的文科基础,从而具备较强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这正是尖子生成材必不可缺的前提。
2、重视学生的智力水平。有些学生学习勤奋,善于模仿,心细有耐性。他们在常规的考试中往往成绩优秀,但仅仅局限于书本,学习上缺乏潜力,这类学生不适合作为尖子生的苗子。另一些学生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喜欢钻研,喜欢看课外书,喜欢超前自学,喜欢别出心裁,但比较粗心大意。其数学成绩不大稳定。这类学生学习潜力很大,只要引导得法,就是好苗子。
3、了解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数学尖子的好苗子往往都有强烈的学习欲望,有良好的自信和毅力,有独特的学习方法和科学的学习习惯。而这些非智力方面的因素恰恰能起到强化学习深度和提高学习效率的作用。
准确选拔数学尖子的苗子是很重要的,但这仅仅是第一步,更重要的还在于如何培养数学尖子生。这里必须解决好一个普及与提高的关系,解决好尖子与一般的矛盾。不解决好这些问题,就必然会顾此失彼。如何处理好这些问题,使数学尖子生得以充分发展,知识、技能水平更上一层楼呢?要结合这些尖子生的具体特点,采取有力的相应措施:
1、严格要求,打下坚实的基础。严师出高徒。培养数学尖子生,首先要严格要求,使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有了坚实的基础,才能深入钻研,进一步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有些尖子生因为有了一些成绩就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在学习上好高骛远,不愿意扎扎实实打好基础,这是十分致命的弱点。对尖子生要肯定成绩,树立信心。但不能过分表扬,更要指出缺点,因势利导,稳扎稳打。学习数学必须加强练习巩固。特别是要勤动脑,多动手。
2、精选内容,注重培养思考钻研能力,提高自学能力。根据数学尖子生的学习水平,整理编选一些较有质量的学习内容,提供一些必要的课外学习资料,帮他们制定一定的学习计划。在学习方法上给予必要地指导,特别是引导他们在自学中学会比较、归纳、总结,做好笔记,做好知识积累与解题方法积累。看题不要就题论题,要归纳综合,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要逐步放手让他们摸索前进,不要包办代劳,遇到疑难,只指出关键,画龙点睛,多让学生发表己见,培养独创精神,鼓励求异思维。
3、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发展思维能力的动力工具。在培训数学尖子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把握好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良好契机,有意识、有目的地结合数学知识和数学问题,恰到好处地提出问题背景,提供数学思想素材,反复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溶入于思维活动中,不断在“问题解决”中得到深化,从而进一步提高数学尖子生的数学素质。
4、积极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坚持开展课外活动,把开展课外活动纳入自己的教学工作计划中来。可以每天出一些难度大、综合性强的数学问题贴在墙上或抄在小黑板上。时常组织举办一些小规模的数学竞赛活动。利用节假日举办与竞赛有关的辅导讲座,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加深和拓广。鼓励他们积极参加不同级别的数学竞赛及其培训。
第五篇:数学培优补差总结
数学“培优补差”工作总结
一学年以来,在学校党政领导的关心与支持和全年段老师的密切配合下,我们在“培优补差”工作过程中,能依照计划,根据实际情况,有步骤、有措施地实施落实“培优转差”的内容,计划中要求达到的目标基本能实现。
通过一学期教育,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积极性大大地被调动起来,不管是优等生或是学困生,现已能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不是为别人,而是为自己;学习风气较以前有明显的变化,以前是“要我学”,现在是“我要学”。通过不断的加强训练,老师帮助学生获取一个个小成功,学生的自信心、意志力得到很大的提高;现将一学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思想方面的培优补差。.1.在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的同时,也经常和学生谈心,关心他们,关爱他们,充分让学生感受老师是重视他们的,从而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经常与家长联系,相互了解学生在家与在校的一些情况,共同促进学生的作业情况,培养学习兴趣,树立对学习的信心。并随时与班主任沟通,了解学生的生活、思想、等各方面的情况。
(二)有效培优补差措施出步得到成效。
本学期,利用课余时间和第八节课,对各种情况的同学进行辅导、“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根据学生的素质采取相应的辅导方法。
1.课上差生板演,中等生订正,优等生解决难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提高
2坚持“好差同组、合作交流。也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3.课堂练习分层次:第一层“必做题”—基础题,第二层:“选做题”—中等题,第三层“思考题”--拓广题。既能充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4.培优补差过程中,我做到优化备课,功在课前,效在课上,成果巩固在课后培优。备好学生、备好教材、备好练习,才能走进课堂,保证培优补差的效果。
5每章进行一次“章末测试”,建立学生学习档案。
(三)在培优补差中还应做到:
一、不歧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纵容优秀的学生,一视同仁。首先我做到真诚,做到言出必行;其次做到宽容,即能从差生的角度去分析他们的行为对不对.二、根据优差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方案,比如优秀生可以给他们一定难度的题目让他们进行练习,学困生则根据他们的程度给与相应的题目进行练习和讲解,已达到循序渐进的目的。
三、对于优秀生学习的主要目标放在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而学困生的主要目标是放在课本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上。
四 对于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要及时地检查,并做出评价。差生经常会出现作业没做好的情况,经过调查、询问 ,大多数是懒惰造成的,有的是其他原因。比如①学生自己不会做.②不敢向同学或老师请教.③不认真,马虎等等。我在教学中都尽量找到学生不做作业的真正原因,从而 “对症下药”的帮助学生,学生才会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才会努力去学习
五、不定期地进行所学知识搜集整理的小测验,对所学知识进行抽测,及时反馈矫正,耐心辅导。
在本学期的时间里,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育、教学方法、手段还有些粗糙,还有待改进。但我相信只要学校的支持、老师的配合,我的 “培优补差”工作一定能越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