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评出2011年十大国内新闻

时间:2019-05-13 19:54: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华社评出2011年十大国内新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华社评出2011年十大国内新闻》。

第一篇:新华社评出2011年十大国内新闻

新华社评出2011年十大国内新闻

一、坚持房地产调控 千万保障房开建

1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地方政府要切实承担起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责任、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等八项政策措施,各级政府坚定不移地搞好房地产调控,促进房价合理回归。截至10月底,今年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已超过1000万套,实现年初计划目标任务。12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

二、立法喜结硕果 法律体系形成

3月1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据国务院新闻办10月27日发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白皮书统计,截至2011年8月底,我国已制定现行宪法和有效法律240部、行政法规706部、地方性法规8600多部,法律体系内部总体做到科学和谐统一。

三、“十二五”纲要通过 谋发展开局良好

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3月14日审查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呈现增长较快、价格趋稳、效益较好、民生改善良好态势,粮食连续第八年增产,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

四、首次公开年度“三公”经费 中央部委接受社会监督

3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今年6月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中央财政决算时,将中央本级“三公”经费支出情况纳入报告内容向社会公开。5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中央各部门公开2010年度“三公”经费决算数和2011年“三公”经费预算。据此,90多家中央部门公布了2010年“三公”经费支出决算和2011年预算情况。

五、庆祝建党九十年隆重热烈 总书记重要讲话昭示未来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7月1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9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面貌焕然一新,民族复兴展现光明前景。截至2010年底,党员总数为8026.9万名。

六、甬温线列车追尾伤亡严重 事故调查结论受广泛关注

7月23日,北京南至福州的D301次列车与杭州至福州南的D3115次列车在温州市鹿城区黄龙街道双岙村发生追尾事故,造成40人死亡。国务院及时批准成立并调整充实了事故调查组。经调查认定,“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是一起因列车运行控制中心设备存在严重设计缺陷、上道使用审查把关不严、雷击导致设备故障后应急处置不力等因素造成的责任事故。12月2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同意事故调查组给予54名责任人员党纪政纪处分的处理意见。对于相关责任人员是否涉嫌犯罪问题,司法机关正依法独立开展调查。

七、天宫神舟太空交会对接成功 我国航天事业再攀新的高峰

9月29日和11月1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飞船分别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准确入轨。11月3日和11月14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飞船两次空间交会对接成功。11月17日,神舟八号飞船降落预定落点。18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变轨、转入长期运营模式,等待明年与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进行交会对接。

八、辛亥百年缅怀先贤 团结奋斗同心复兴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10月9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100年前,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缅怀辛亥革命先驱历史功勋,就是要学习和弘扬他们为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九、六中全会做出文化强国新部署 举国上下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

十七届六中全会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十、扶贫标准大幅度提高 惠及上亿低收入人口

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11月29日在北京召开。中央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这个标准比2009年提高了92%。按照这一新标准,我国至少有上亿低收入人口将享受到国家的扶贫优惠政策。

新华社评出2011年国际十大新闻

一、西亚北非局势发生剧烈动荡

1月14日,执政23年的突尼斯总统本·阿里在民众示威浪潮中出逃。随后,其他一些西亚北非国家出现不同程度政治和社会动荡。2月11日,执政30年的埃及总统穆巴拉克下台。3月14日,沙特阿拉伯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国出兵稳定巴林局势。3月19日,北约开始空袭利比亚,此后利比亚反对派力量不断壮大,最终促使卡扎菲政权倒台。10月20日,卡扎菲被打死。11月23日,也门总统萨利赫签署交权协议。目前,叙利亚政局前途未卜。这些陷入动荡的西亚北非国家正面临艰难的政治过渡。

二、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

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居美国之后排名世界第二。中国入世十年与世界共赢。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以中国等新兴经济体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地位持续上升,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突出。4月1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在中国海南三亚举行,南非作为正式成员参加,金砖机制实现首次扩容,在地域和经济格局上更具代表性和广泛性,新兴经济体群体性崛起的大趋势更加明显。

三、欧美债务危机冲击全球经济

3月7日,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将希腊主权债务信用评级降至B1。此后,始于希腊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持续发酵,导致欧元区经济形势恶化,并引发爱尔兰、葡萄牙、希腊、意大利、西班牙政府相继更迭。8月,标准普尔公司将美国长期主权债务信用评级下调至AA+,这是美国历史上首次丧失3A主权信用评级。欧美主权债务危机严重冲击世界经济。在这一背景下,美国纽约9月17日爆发“占领华尔街”示威活动,抗议金融机构贪婪腐败。此后“占领”活动扩展到美国多个城镇以及其他一些西方国家,社会危机不断发生。

四、日本强震引发海啸和核泄漏

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巨大海啸,共造成15645人死亡、4984人失踪。地震和海啸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多个机组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日本政府将事故等级定为最严重的7级,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等级相同。专家估计,核辐射在未来70年内难以消除。日本核泄漏事故引起各国对核安全的强烈关注。

五、美击毙本·拉丹重创“基地”组织

5月1日,美军“海豹”突击队员乘直升机发动越境袭击,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以北的阿伯塔巴德击毙“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丹,使这一恐怖组织受到重创。10年前,美国发生“9·11”恐怖袭击事件,本·拉丹被美认为是策划袭击的头号嫌疑人。

六、苏丹南方独立改变非洲版图

根据2005年苏丹北南《全面和平协议》和2011年1月苏丹南部地区公投结果,苏丹南部7月9日正式从苏丹分离,南苏丹共和国同日宣告成立。非洲面积最大的国家由此一分为二,非洲大陆版图发生新变化。7月14日,第65届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决议,接纳南苏丹共和国为联合国第193个会员国。

七、“非洲之角”干旱引发人道灾难

“非洲之角”地区以及周边的肯尼亚、乌干达等国今年发生数十年一遇特大旱灾,受灾人数超过1240万,其中索马里遭遇10年来最严峻的人道主义灾难。造成灾难的因素包括连年战乱、粮价高企,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迪乌夫将这一地区的饥荒称为“世界面临的最严重的人类灾难之一”。

八、全球人口超70亿加大发展压力

联合国人口基金的报告显示,世界人口总数在10月31日达到70亿。这表明科技和经济进步提高了人类生命的保障水平,同时,人口迅猛增长也给全球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巨大负担。老龄化、粮食安全、教育、医疗、就业等相关问题将持续考验人类社会。科学合理控制人口增长,成为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九、伊朗西方对立加剧伊核危机

11月8日,国际原子能机构发表报告说,至少在2003年以前,伊朗有发展核爆炸装置计划并进行了尝试。尽管伊朗予以否认,但美、英、法等西方大国率先宣布加大对伊制裁力度。伊朗民众反对西方情绪随之高涨,示威者冲击英国驻伊使馆等外交驻地等,伊核问题陡然升温。

十、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逝世

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12月17日逝世。朝鲜19日宣布成立以金正日之子、朝鲜劳动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金正恩为首的国家治丧委员会。朝鲜发表《告全体党员、人民军官兵和人民书》说,金正日同志突然逝世是“朝鲜党和革命的最大损失,朝鲜人民和整个民族的最大悲痛”,并呼吁全体党员、人民军官兵和人民“忠于尊敬的金正恩同志的领导”,团结一心。

第二篇:新华社评出2009年十大国际国内新闻

2009年十大国际新闻

一、国际社会联手打击海盗活动

2009年,在亚丁湾海域的索马里海盗活动依然猖獗。年初以来,已有近40艘船只和500多名船员遭海盗劫持。中国海军已先后有四批护航编队在亚丁湾海域与多国海上力量为过往船只护航。11月6日至7日,由中国、俄罗斯、印度、欧盟海军、日本海上自卫队、多国海上力量等代表参加的亚丁湾护航国际合作协调会在北京召开,讨论在亚丁湾海域实行分区护航合作,谋求护航国际合作的最佳办法,加大打击海盗活动力度。

二、奥巴马入主白宫施外交新政

1月20日,民主党人贝拉克·奥巴马宣誓就任美国第44任总统,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非洲裔总统。高举“变革”旗帜的奥巴马4月5日、6月4日和11月14日,先后在布拉格、开罗和东京发表主题为“无核世界”、“改善与伊斯兰世界关系”和“亚洲政策”的演讲,阐述美国外交新政策。他表示美国与伊斯兰世界的关系应有一个“新开端”,宣布调整美国对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战略,以及在欧洲的导弹防御计划,强调对亚洲特别是东亚地区的重视,显示出美国外交的新变化。

三、朝核问题六方会谈进程遇波折

1月30日,朝鲜宣布废除朝韩间停止政治、军事对抗的协议。4月14日,朝鲜宣布退出六方会谈,以抗议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主席声明谴责朝鲜当月的发射活动。5月25日,朝鲜宣布成功进行地下核试验,随后多次发射导弹。6月12日,安理会决议对朝鲜核试验表示“最严厉谴责”。8月底,朝鲜完成乏燃料棒再处理。10月5日,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在与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会谈时表示,朝方愿视朝美会谈情况,重返包括六方会谈在内的多边会谈。

四、美俄卫星相撞引发太空安全担忧

美国东部时间2月10日11时55分,西伯利亚上空约790公里处,美国铱卫星公司的“铱33”商用通信卫星与俄罗斯已报废的“宇宙2251”军用通信卫星相撞。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发生完整的在轨卫星相撞事件,产生了大量太空垃圾,引起人们对太空安全的担忧。随着人类开发利用太空步伐的加快,加强和完善太空管理已刻不容缓。

五、中美关系新定位战略内涵丰富

4月1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同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伦敦举行首次会晤,两国元首一致同意共同努力建设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建立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7月底,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华盛顿举行。双方就两国关系,经济、金融及相关领域合作,全球及地区问题上的合作,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等达成广泛共识。11月17日,胡锦涛主席与来访的奥巴马总统举行会谈,就进一步推进中美关系发展提出五点主张。

六、甲流疫情蔓延多国开展疫苗接种

6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将甲型H1N1流感警戒级别从5级提升至最高级6级。9月7日,中国批签发第一批可实施免疫接种的合格疫苗产品,成为世界首个可以应用甲流疫苗的国家。此后,全球多个国家陆续发放甲流疫苗使用许可证,并开展大规模接种活动。世卫组织12月23日发布的最新疫情通报说,截至12月20日,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已造成至少11516人死亡。目前,甲流病毒在欧洲、亚洲一些地区仍然活跃,但总体呈减弱趋势。

七、日民主党大选获胜取代自民党执政

8月30日,日本最大在野党民主党在第45届国会众议院选举中获得压倒性胜利,首次取代占据国会第一大党地位长达54年的自民党上台执政。民主党经与社民党和国民新党协商,于9月16日成立以民主党为核心的三党联合政权。新政权在内政方面谋求打破“官僚政治”和实现“政治家主导”;在外交方面提出在加强日美同盟的同时建立“对等”日美关系,并表示更加注重亚洲外交,提出“东亚共同体”构想。

八、世界经济从危机开始走向复苏

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美、欧、日三大经济体出现严重经济衰退,导致2009年世界经济出现战后以来首次负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降幅为1.1%。4月和9月,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先后在伦敦和匹兹堡举行金融峰会,就促进世界经济复苏、改革国际金融机构和改善国际金融市场监管等一系列问题达成共识。经过各方共同努力,国际金融市场趋于稳定,下半年西方主要经济体普遍出现复苏迹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10年世界经济有望增长3.1%。

九、《里斯本条约》生效加速欧盟一体化进程

11月3日,被称为“简版”《欧盟宪法条约》的《里斯本条约》在所有27个成员国完成批准程序,欧盟领导导人特别峰会于11月19日据此选举比利时首相范龙佩为首位欧洲理事会常任主席,英国的欧盟贸易委员阿什顿当选为首位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12月1日,《里斯本条约》正式生效。根据新条约,欧盟的决策方式和机构设置将进行大幅调整。欧盟在一体化进程中又迈出关键一步。

十、哥本哈根会议艰难达成协议

12月7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来自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1.5万名各界代表与会,10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和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等国际组织负责人出席大会领导人会议,就《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到期后如何减排温室气体进行讨论。经过13天艰难谈判,会议达成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说,本次会议“朝着正确的方向迈出了一步”。

新华社评09年国内十大新闻 见证中国前进的脚步

■温总理与网民在线交流

2月28日下午,温家宝总理到中国政府网与网民在线交流。这是中国政府总理首次与网民进行实时交流,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全程直播。全国31个省区市、港澳台及全球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超过340万网民同时在线,通过新华网论坛踊跃提问。■新医改方案出台

4月6日和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相继公布,新一轮医改正式起航。为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平息乌鲁木齐7·5事件

7月5日,新疆乌鲁木齐发生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给各族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给当地正常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破坏,造成1700多人受伤、197人死亡。事件发生后,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紧紧依靠各族干部群众,依法平息事态和处置了事件。

■全方位外交再上新台阶

9月21日至25日,胡锦涛主席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第64届联大一般性辩论、安理会核不扩散与核裁军问题峰会和20国集团领导人匹兹堡峰会。12月17日至18日,温家宝总理出席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领导人会议。

■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

10月1日上午,首都各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20万军民以盛大的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欢庆节日。胡锦涛检阅受阅部队,并发表重要讲话。江泽民、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等出席大会。

■胡锦涛出席世界媒体峰会并致辞

10月8日至10日,世界媒体峰会在北京举行。胡锦涛出席峰会开幕式并致辞。这是“全业态”媒体高端盛会,被海内外誉为“媒体的奥林匹克”,由全球9大知名媒体共同发起、新华通讯社承办,涵盖报刊、通讯社、广播电视、新媒体。

■拟修正选举法实现城乡“同票同权”

10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审议选举法修正案草案。草案明确规定,全国人大代表名额,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

■粮食连续六年增产

今年我国粮食产量在去年52850万吨的基础上,再创历史新高,实现近40年来首次连续6年增产。

■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

11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国际社会对此高度赞赏。“十一五”以来,我国已降低能耗13%以上,到明年末将完成20%的目标。

■经济率先回升向好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实施了刺激经济增长的一揽子计划。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呈逐季加快的态势,三季度增长8.9%,全年“保八”没有悬念。12月5日至7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对新一年经济工作作出部署。

国家实力大幅跃升

从2000年“十五”计划制定,到2006年“十一五”规划纲要的出台;从2000年国企改革与脱困三年目标基本实现,到2009年在一揽子计划刺激下全年经济“保八”无忧;从2000年我国独立研制第一台类人型机器人,到2008年中国人首次实现太空漫步„„对比十年来的十大新闻,可以清晰地看出,共和国逐年成长、强壮。

“纵观十年,是中国改革发展,国民经济与社会事业快速前进,国家实力大幅跃升的十年。”中共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指出。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万亿”、“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6000亿美元”同时成为2002年的十大新闻。此后,我国各项经济指标一年一个新台阶,这些曾经代表辉煌的数字随后被轻易突破:2008年,中国经济总量突破31万亿;外贸进出口规模超过2.5万亿美元,为世界第三贸易大国。

改革始终是贯穿十年的一条主线,也是历年十大新闻关注的焦点:2003年,《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新世纪新阶段经济体制改革做出了全面规划和部署。2005年,我国税制进行重大改革,决定废止《农业税条例》和修改《个人所得税法》。

“历史经验表明,只有通过改革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只有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才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在复杂的形势前未雨绸缪。”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石晓敏说。

执政能力稳步提高

多难兴邦。十年来,一系列来自国内国际,涉及自然、经济社会等多个领域的挑战从未间断,历年来的十大新闻也忠实地予以记录:

2003年的“非典”,2004年频发的重大安全事故,2005年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件,2009年的乌鲁木齐“7·5”事件,特别是2008年,雨雪冰冻灾害、拉萨“3·14”打砸抢烧暴力犯罪事件、三鹿奶粉事件、四川汶川大地震以及全球金融危机接踵来袭„„

“面临这些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政府应对处理危机的能力不断提高。”周天勇说。尤其是“多事之秋”的2008年,“反应快、力度大”成为社会各界对中央政府的评价。

自然灾害到来,党和国家领导人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启动应急预案;金融危机面前,审时度势,果断决策,频出“重拳”,一揽子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让中国经济脱颖而出。

“每战胜一个挑战,中国经济就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社会事业又有新的进步。只有坚持科学发展,我们才会拥有新的竞争优势,才会找到根本出路。”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宏观经济室主任张晓晶说。

中国展现大国身姿

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2000年部长级会谈”成功举行,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002年上海获得2010年世博会举办权,2008年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2009年我国全方位外交再上新台阶„„

历年来的十大新闻记录下中国逐步融入国际社会、参与国际重大事务决策的坚实脚步。

“全方位外交”成为2009年十大新闻之一。这一年,中国领导人频繁出现在世界多边外交舞台上,与国际社会携手合作,共同应对各种全球和地区性问题。

经济上,中国已与世界密切相连。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外贸规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2年至2008年,我国外贸年均增长26.1%,远高于同期世界贸易的年均增长率。

中国在世界经济体中的分量越来越重,贡献也越来越大。据有关机构估计,中国今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达到50%。

“2009年将会作为非常特殊的一年载入世界经济史册,而中国经济在这一年的表现将会成为其中突出的一章。中国经济在2009年成功抵御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并对世界经济逐步复苏作出了重要贡献。”联合国全球经济监测部主任洪平凡说。

第三篇:新华社评出2011年国际国内十大新闻

新华社评出2011年国际十大新闻(按事件发生时间为序)

一、西亚北非局势发生剧烈动荡

1月14日,执政23年的突尼斯总统本·阿里在民众示威浪潮中出逃。随后,其他一些西亚北非国家出现不同程度政治和社会动荡。2月11日,执政30年的埃及总统穆巴拉克下台。3月14日,沙特阿拉伯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国出兵稳定巴林局势。3月19日,北约开始空袭利比亚,此后利比亚反对派力量不断壮大,最终促使卡扎菲政权倒台。10月20日,卡扎菲被打死。11月23日,也门总统萨利赫签署交权协议。目前,叙利亚政局前途未卜。这些陷入动荡的西亚北非国家正面临艰难的政治过渡。

二、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

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居美国之后排名世界第二。中国入世十年与世界共赢。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以中国等新兴经济体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地位持续上升,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突出。4月1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在中国海南三亚举行,南非作为正式成员参加,金砖机制实现首次扩容,在地域和经济格局上更具代表性和广泛性,新兴经济体群体性崛起的大趋势更加明显。

三、欧美债务危机冲击全球经济

3月7日,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将希腊主权债务信用评级降至B1。此后,始于希腊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持续发酵,导致欧元区经济形势恶化,并引发爱尔兰、葡萄牙、希腊、意大利、西班牙政府相继更迭。8月,标准普尔公司将美国长期主权债务信用评级下调至AA+,这是美国历史上首次丧失3A主权信用评级。欧美主权债务危机严重冲击世界经济。在这一背景下,美国纽约9月17日爆发“占领华尔街”示威活动,抗议金融机构贪婪腐败。此后“占领”活动扩展到美国多个城镇以及其他一些西方国家,社会危机不断发生。

四、日本强震引发海啸和核泄漏

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巨大海啸,共造成15645人死亡、4984人失踪。地震和海啸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多个机组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日本政府将事故等级定为最严重的7级,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等级相同。专家估计,核辐射在未来70年内难以消除。日本核泄漏事故引起各国对核安全的强烈关注。

五、美击毙本·拉丹重创“基地”组织

5月1日,美军“海豹”突击队员乘直升机发动越境袭击,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以北的阿伯塔巴德击毙“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丹,使这一恐怖组织受到重创。10年前,美国发生“9·11”恐怖袭击事件,本·拉丹被美认为是策划袭击的头号嫌疑人。

六、苏丹南方独立改变非洲版图

根据2005年苏丹北南《全面和平协议》和2011年1月苏丹南部地区公投结果,苏丹南部7月9日正式从苏丹分离,南苏丹共和国同日宣告成立。非洲面积最大的国家由此一分为二,非洲大陆版图发生新变化。7月14日,第65届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决议,接纳南苏丹共和国为联合国第193个会员国。

七、“非洲之角”干旱引发人道灾难

“非洲之角”地区以及周边的肯尼亚、乌干达等国今年发生数十年一遇特大旱灾,受灾人数超过1240万,其中索马里遭遇10年来最严峻的人道主义灾难。造成灾难的因素包括连年战乱、粮价高企,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迪乌夫将这一地区的饥荒称为“世界面临的最严重的人类灾难之一”。

八、全球人口超70亿加大发展压力

联合国人口基金的报告显示,世界人口总数在10月31日达到70亿。这表明科技和经济进步提高了人类生命的保障水平,同时,人口迅猛增长也给全球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巨大负担。老龄化、粮食安全、教育、医疗、就业等相关问题将持续考验人类社会。科学合理控制人口增长,成为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九、伊朗西方对立加剧伊核危机

11月8日,国际原子能机构发表报告说,至少在2003年以前,伊朗有发展核爆炸装置计划并进行了尝试。尽管伊朗予以否认,但美、英、法等西方大国率先宣布加大对伊制裁力度。伊朗民众反对西方情绪随之高涨,示威者冲击英国驻伊使馆等外交驻地等,伊核问题陡然升温。

十、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逝世

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12月17日逝世。朝鲜19日宣布成立以金正日之子、朝鲜劳动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金正恩为首的国家治丧委员会。朝鲜发表《告全体党员、人民军官兵和人民书》说,金正日同志突然逝世是“朝鲜党和革命的最大损失,朝鲜人民和整个民族的最大悲痛”,并呼吁全体党员、人民军官兵和人民“忠于尊敬的金正恩同志的领导”,团结一心。

新华社评出2011年国内十大新闻(按事件发生时间先后为序)

一、坚持房地产调控 千万保障房开建

1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地方政府要切实承担起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责任、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等八项政策措施,各级政府坚定不移地搞好房地产调控,促进房价合理回归。截至10月底,今年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已超过1000万套,实现年初计划目标任务。12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

二、立法喜结硕果 法律体系形成

3月1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据国务院新闻办10月27日发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白皮书统计,截至2011年8月底,我国已制定现行宪法和有效法律240部、行政法规706部、地方性法规8600多部,法律体系内部总体做到科学和谐统一。

三、“十二五”纲要通过 谋发展开局良好

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3月14日审查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呈现增长较快、价格趋稳、效益较好、民生改善良好态势,粮食连续第八年增产,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

四、首次公开“三公”经费 中央部委接受社会监督

3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今年6月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中央财政决算时,将中央本级“三公”经费支出情况纳入报告内容向社会公开。5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中央各部门公开2010“三公”经费决算数和2011年“三公”经费预算。据此,90多家中央部门公布了2010年“三公”经费支出决算和2011年预算情况。

五、庆祝建党九十年隆重热烈 总书记重要讲话昭示未来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7月1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9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面貌焕然一新,民族复兴展现光明前景。截至2010年底,党员总数为8026.9万名。

六、甬温线列车追尾伤亡严重 事故调查结论受广泛关注

7月23日,北京南至福州的D301次列车与杭州至福州南的D3115次列车在温州市鹿城区黄龙街道双岙村发生追尾事故,造成40人死亡。国务院及时批准成立并调整充实了事故调查组。经调查认定,“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是一起因列车运行控制中心设备存在严重设计缺陷、上道使用审查把关不严、雷击导致设备故障后应急处置不力等因素造成的责任事故。12月2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同意事故调查组给予54名责任人员党纪政纪处分的处理意见。对于相关责任人员是否涉嫌犯罪问题,司法机关正依法独立开展调查。

七、天宫神舟太空交会对接成功 我国航天事业再攀新的高峰

9月29日和11月1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飞船分别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准确入轨。11月3日和11月14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飞船两次空间交会对接成功。11月17日,神舟八号飞船降落预定落点。18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变轨、转入长期运营模式,等待明年与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进行交会对接。

八、辛亥百年缅怀先贤 团结奋斗同心复兴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10月9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100年前,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缅怀辛亥革命先驱历史功勋,就是要学习和弘扬他们为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辛亥革命1911年10月9日至1912年2月13日 九、六中全会作出文化强国新部署 举国上下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

十七届六中全会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十、扶贫标准大幅度提高 惠及上亿低收入人口

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11月29日在北京召开。中央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这个标准比2009年提高了92%。按照这一新标准,我国至少有上亿低收入人口将享受到国家的扶贫优惠政策。

2011年国内体育十大新闻 6月4日,李娜在法国网球公开赛上夺得女单冠军,成为第一位摘得网球大满贯赛事单打冠军的亚洲选手,创造了历史。7月20日,姚明在上海宣布,由于长期受脚伤困扰,决定正式退役。3 7月16日至30日,第十四届游泳世锦赛在上海举行,孙杨夺得两金并打破尘封10年的男子1500米自由泳世界纪录。2月15日,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全民健身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9月,国家体育总局等组织的“国民体质监测公报”公布。国民体质总体合格率上升,但部分单项监测指标下降,如中小学生超重与肥胖率增长,视力不良增多。8月12日至23日,第二十六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深圳举行,这是大运会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届,中国大学生体育代表团以75金39银31铜的优异成绩位居奖牌榜首位。8月、9月,中国女篮和中国男篮在亚锦赛上接连夺冠,成为中国大球集体项目率先取得伦敦奥运会参赛资格的球队。11月4日至18日,女排世界杯在日本举行,中国女排奋勇拼搏获得第三名,取得伦敦奥运会参赛资格。中国足球继续在低谷徘徊,国奥男足、中国女足在奥运会亚洲区资格赛中接连受挫,无缘伦敦;中国男足在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中未能从小组出线,再度与世界杯无缘。9 8月4日,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宣布,由于短道速滑队在青岛集训期间发生严重内部冲突,名将王濛违反队规被撤销国家队队长职务,其国家队队员资格被同时取消。12月19日开始,涉足球系列刑事案件在辽宁省铁岭和丹东两地的中级人民法院陆续开庭审理,备受关注的中国足坛反赌扫黑行动进入新的阶段。

2011年国际体育十大新闻 “巴萨”创造新的历史。拥有梅西等多名大牌球星的西班牙巴塞罗那足球俱乐部12月18日在日本夺得世界俱乐部杯冠军,该队今年之内连夺西甲、欧冠等多项冠军。国际足联权力之争告一段落。6月,在国际足联代表大会上,布拉特成功连任国际足联主席。他的竞选对手、亚足联主席哈曼因贿选问题,不但失去竞选资格,还被终身禁止参与国际足球有关活动。美国职业篮球劳资矛盾凸显。NBA劳资谈判陷入僵局近5个月后,双方终于达成协议,缩水的新赛季从12月25日开赛。国际网坛新生代崭露锋芒。24岁的塞尔维亚名将德约科维奇今年连夺澳网、温网、美网3个大满贯男单冠军;捷克“90后”科维托娃则在一年内戴上温网、WTA总决赛及联合会杯多项女单桂冠。高尔夫球又出“神童”。6月,北爱尔兰22岁的麦克罗伊夺得美国高尔夫球公开赛冠军,成为该项赛事自1923年以来最年轻冠军。日本女足给亚洲人争气。7月在德国女足世界杯比赛中,日本队先后淘汰德国队、瑞典队、美国队等欧美劲旅,首次登上冠军宝座。韩国冬奥梦想成真。7月在南非德班举行的国际奥委会全会上,韩国平昌击败德国慕尼黑、法国阿纳西,成为2018年冬奥会举办城市。田径世锦赛再次光临亚洲。第三次在亚洲举行的世界田径锦标赛于8月27日至9月4日在韩国大邱展开。百米“飞人”博尔特因抢跑被罚下,无缘卫冕,成为轰动赛场的新闻。9 德国又出赛车高手。继舒马赫之后,24岁的德国车手维特尔今年提前4站成功卫冕F1赛车个人冠军。球队集体空难损失惨重。9月7日,俄罗斯雅罗斯拉夫尔火车头冰球队遭遇空难,这是俄罗斯体育运动历史上各类球队最惨痛的一次人员损失。

第四篇:新华社评出2011年国内十大新闻

新华社评出2011年国内十大新闻(按事件发生时间先后为序)

一、坚持房地产调控 千万保障房开建

1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地方政府要切实承担起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责任、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等八项政策措施,各级政府坚定不移地搞好房地产调控,促进房价合理回归。截至10月底,今年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已超过1000万套,实现年初计划目标任务。12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

二、立法喜结硕果 法律体系形成

3月1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据国务院新闻办10月27日发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白皮书统计,截至2011年8月底,我国已制定现行宪法和有效法律240部、行政法规706部、地方性法规8600多部,法律体系内部总体做到科学和谐统一。

三、“十二五”纲要通过 谋发展开局良好

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3月14日审查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呈现增长较快、价格趋稳、效益较好、民生改善良好态势,粮食连续第八年增产,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

四、首次公开“三公”经费 中央部委接受社会监督

3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今年6月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中央财政决算时,将中央本级“三公”经费支出情况纳入报告内容向社会公开。5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中央各部门公开2010“三公”经费决算数和2011年“三公”经费预算。据此,90多家中央部门公布了2010年“三公”经费支出决算和2011年预算情况。

五、庆祝建党九十年隆重热烈 总书记重要讲话昭示未来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7月1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9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面貌焕然一新,民族复兴展现光明前景。截至2010年底,党员总数为8026.9万名。

六、甬温线列车追尾伤亡严重 事故调查结论受广泛关注

7月23日,北京南至福州的D301次列车与杭州至福州南的D3115次列车在温州市鹿城区黄龙街道双岙村发生追尾事故,造成40人死亡。国务院及时批准成立并调整充实了事故调查组。经调查认定,“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是一起因列车运行控制中心设备存在严重设计缺陷、上道使用审查把关不严、雷击导致设备故障后应急处置不力等因素造成的责任事故。12月2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同意事故调查组给予54名责任人员党纪政纪处分的处理意见。对于相关责任人员是否涉嫌犯罪问题,司法机关正依法独立开展调查。

七、天宫神舟太空交会对接成功 我国航天事业再攀新的高峰

9月29日和11月1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飞船分别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准确入轨。11月3日和11月14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飞船两次空间交会对接成功。11月17日,神舟八号飞船降落预定落点。18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变轨、转入长期运营模式,等待明年与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进行交会对接。

八、辛亥百年缅怀先贤 团结奋斗同心复兴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10月9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100年前,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缅怀辛亥革命先驱历史功勋,就是要学习和弘扬他们为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九、六中全会作出文化强国新部署 举国上下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

十七届六中全会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十、扶贫标准大幅度提高 惠及上亿低收入人口

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11月29日在北京召开。中央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这个标准比2009年提高了92%。按照这一新标准,我国至少有上亿低收入人口将享受到国家的扶贫优惠政策。

本报编辑部评出二○一一年国内十大新闻(以时间先后为序)

1、“国八条”加大楼市调控

1月26日,为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8项政策措施,涉及进一步落实地方政府责任、强化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等内容,被称作“国八条”。北京、上海、重庆等地据此相继推出“京十五条”、“沪渝房产税”等地方政策。目前,一些城市房价出现合理回落,房地产调控成效进一步显现。截至10月底,全国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任务已全面开工。

2、中央举办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

2月19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阐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群众工作的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5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问题。此后,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更名为中央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协调和指导社会管理工作。目前,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正进一步深化。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3月1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宣布,一个立足中国国情和实际、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集中体现党和人民意志的,以宪法为统帅,以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实现有法可依,党的十五大提出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立法工作目标如期完成。

4、“十二五”规划纲要通过 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高票通过决议,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纲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5、中央部门首次公开“三公”经费

3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今年6月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中央财政决算时,将中央本级“三公”经费支出情况纳入报告内容,并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5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对中央本级及各部门、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公开“三公”经费进一步提出要求。6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关于批准2010年中央决算的决议,在决算中首次披露中央本级2010年“三公”经费支出。90多家中央部门相继公开部门“三公”经费。北京、上海等地方政府及其部门也陆续公开“三公”经费。

6、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

7月1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回顾中国共产党90年的光辉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总结党和人民创造的宝贵经验,提出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目标任务,阐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前进的大政方针。截至2010年底,党员总数为8026.9万名。

7、国务院查处“723”甬温线动车事故

7月23日20时30分,甬温线浙江省温州市境内,北京南至福州的D301次列车与杭州至福州南的D3115次列车发生严重追尾事故,造成40人遇难,172人受伤。国务院及时批准成立并调整充实了事故调查组。12月28日公布的调查结果认定,该事故是一起因列控中心设备存在严重设计缺陷、上道使用审查把关不严、雷击导致设备故障后应急处置不力等因素造成的责任事故。铁道部、通信信号集团公司等单位54名责任人员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相关责任人员是否涉嫌犯罪,司法机关正依法独立开展调查。

8、十七届六中全会部署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0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京召开,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认真总结文化改革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和宝贵经验,明确了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政策举措,是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9、天宫神八太空交会对接 11月1日5时58分,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八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583秒后成功进入预定轨道。11月3日1时36分,神舟八号与此前发射的天宫一号成功交会对接。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完全独立掌握太空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作为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目标第二步中的关键环节,突破和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为开展更大规模的载人航天活动奠定了基础。

10、全国粮食产量实现“八连增”

12月2日,国家统计局公布初步统计,201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57121万吨,比2010年增产2473万吨,增长4.5%,不仅再创历史纪录,而且达到2020年粮食产能规划水平。这也是我国粮食产量连续第八年增长。与以往的恢复性大幅度增产不同,2011年的粮食大幅度增产是在2010年粮食产量较大幅度恢复性增产、产量基数很高的基础上实现的,政策推动和科技应用是粮食增产的基础。

(人民日报)

第五篇:新华社评出2011年国际国内十大新闻

新华社评出2011年国际十大新闻(按事件发生时间为序)

一、西亚北非局势发生剧烈动荡

1月14日,执政23年的突尼斯总统本·阿里在民众示威浪潮中出逃。随后,其他一些西亚北非国家出现不同程度政治和社会动荡。2月11日,执政30年的埃及总统穆巴拉克下台。3月14日,沙特阿拉伯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国出兵稳定巴林局势。3月19日,北约开始空袭利比亚,此后利比亚反对派力量不断壮大,最终促使卡扎菲政权倒台。10月20日,卡扎菲被打死。11月23日,也门总统萨利赫签署交权协议。目前,叙利亚政局前途未卜。这些陷入动荡的西亚北非国家正面临艰难的政治过渡。

二、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

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居美国之后排名世界第二。中国入世十年与世界共赢。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以中国等新兴经济体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地位持续上升,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突出。4月1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在中国海南三亚举行,南非作为正式成员参加,金砖机制实现首次扩容,在地域和经济格局上更具代表性和广泛性,新兴经济体群体性崛起的大趋势更加明显。

三、欧美债务危机冲击全球经济

3月7日,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将希腊主权债务信用评级降至B1。此后,始于希腊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持续发酵,导致欧元区经济形势恶化,并引发爱尔兰、葡萄牙、希腊、意大利、西班牙政府相继更迭。8月,标准普尔公司将美国长期主权债务信用评级下调至AA+,这是美国历史上首次丧失3A主权信用评级。欧美主权债务危机严重冲击世界经济。在这一背景下,美国纽约9月17日爆发“占领华尔街”示威活动,抗议金融机构贪婪腐败。此后“占领”活动扩展到美国多个城镇以及其他一些西方国家,社会危机不断发生。

四、日本强震引发海啸和核泄漏

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巨大海啸,共造成15645人死亡、4984人失踪。地震和海啸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多个机组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日本政府将事故等级定为最严重的7级,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等级相同。专家估计,核辐射在未来70年内难以消除。日本核泄漏事故引起各国对核安全的强烈关注。

五、美击毙本·拉丹重创“基地”组织

5月1日,美军“海豹”突击队员乘直升机发动越境袭击,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以北的阿伯塔巴德击毙“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丹,使这一恐怖组织受到重创。10年前,美国发生“9·11”恐怖袭击事件,本·拉丹被美认为是策划袭击的头号嫌疑人。

六、苏丹南方独立改变非洲版图

根据2005年苏丹北南《全面和平协议》和2011年1月苏丹南部地区公投结果,苏丹南部7月9日正式从苏丹分离,南苏丹共和国同日宣告成立。非洲面积最大的国家由此一分为二,非洲大陆版图发生新变化。7月14日,第65届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决议,接纳南苏丹共和国为联合国第193个会员国。

七、“非洲之角”干旱引发人道灾难

“非洲之角”地区以及周边的肯尼亚、乌干达等国今年发生数十年一遇特大旱灾,受灾

中央本级“三公”经费支出情况纳入报告内容向社会公开。5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中央各部门公开2010“三公”经费决算数和2011年“三公”经费预算。据此,90多家中央部门公布了2010年“三公”经费支出决算和2011年预算情况。

五、庆祝建党九十年隆重热烈 总书记重要讲话昭示未来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7月1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9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面貌焕然一新,民族复兴展现光明前景。截至2010年底,党员总数为8026.9万名。

六、甬温线列车追尾伤亡严重 事故调查结论受广泛关注

7月23日,北京南至福州的D301次列车与杭州至福州南的D3115次列车在温州市鹿城区黄龙街道双岙村发生追尾事故,造成40人死亡。国务院及时批准成立并调整充实了事故调查组。经调查认定,“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是一起因列车运行控制中心设备存在严重设计缺陷、上道使用审查把关不严、雷击导致设备故障后应急处置不力等因素造成的责任事故。12月2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同意事故调查组给予54名责任人员党纪政纪处分的处理意见。对于相关责任人员是否涉嫌犯罪问题,司法机关正依法独立开展调查。

七、天宫神舟太空交会对接成功 我国航天事业再攀新的高峰

9月29日和11月1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飞船分别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准确入轨。11月3日和11月14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飞船两次空间交会对接成功。11月17日,神舟八号飞船降落预定落点。18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变轨、转入长期运营模式,等待明年与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进行交会对接。

八、辛亥百年缅怀先贤 团结奋斗同心复兴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10月9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100年前,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缅怀辛亥革命先驱历史功勋,就是要学习和弘扬他们为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九、六中全会作出文化强国新部署 举国上下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

十七届六中全会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十、扶贫标准大幅度提高 惠及上亿低收入人口

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11月29日在北京召开。中央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这个标准比2009年提高了92%。按照这一新标准,我国至少有上亿低收入人口将享受到国家的扶贫优惠政策。

第八届全国残运会浙江志愿者

第八届残运会志愿者们有一个统一的昵称“小浪花”,寓意1.2万朵志愿的小浪花。2011年10月11日至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残疾人运动会在浙江隆重举行。比赛期间,来自全省80所高校和11个地市的12438名志愿者先后走上检录管理、记者接待、综合保障等19类服务岗位。在比赛场馆、驻地宾馆、机场车站、新闻中心等80余个场所,为14个单项比赛全面提供迎送服务、比赛服务、礼仪服务、生活服务和导游服务等各项志愿服务。

最美群体(双手托住坠楼孩子的吴菊萍;两入火海救人的17岁女孩叶霄雯;衢州“最美教师”集体)

2011年7月2日下午1点半,在杭州滨江区的一住宅小区,一个2岁女童突然从10楼坠落,正在楼下的吴菊萍奋不顾身地冲过去用双手接住了孩子,目前小女孩已经好转,救人女业主吴菊萍,其手臂骨折,受伤较重,被网友称为“最美妈妈”。2011年9月12日,吴菊萍和坠楼女孩妞妞约好,回家过中秋团圆。2011年9月20日,在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吴菊萍荣获“全国见义勇为模范”称号。

叶霄雯,1994年生,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西屏镇市口村人,松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009级幼师班学生。2011年7月16日,松阳县西屏镇市口村一幢房子意外起火,叶霄雯在火灾中临危不惧救出两人,被当地百姓称为“最美姑娘”,获得社会各界高度评价和广泛赞誉。2011年7月,松阳县教育局发出通知,号召全县教育系统广泛开展向叶霄雯学习的活动。

11月10日,陈霞、姜文、江忠红三名老师及时发现了煤气中毒的学生一家,挽救了3条性命。“浙江骄傲”组委会认为,他们的事迹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积极的影响力,形成良好的舆论引导。

孙永海,黑龙江籍的来甬务工者,人生的最后一刻,他作了一个伟大的抉择。今年60岁的他,因特重型颅脑损伤,生命的火光即将熄灭。昨天,亲属帮他完成了人间大爱的传递——自愿、无偿捐献出双肾、肝脏和一对眼角膜,成为宁波首例器官捐献者。这将给3人带去生的希望,让2人重返光明世界。

下载新华社评出2011年十大国内新闻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华社评出2011年十大国内新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华社评出2017年国际十大新闻

    新华社评出2017年国际十大新闻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写进联合国决议 1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瑞士日内瓦万国宫出席“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并发表题为《共......

    新华社评出2009,2010国内十大新闻专题

    新华社国内十大新闻 新华社评出2009年国内十大新闻 一、温家宝总理与网民在线交流 2月28日下午,温家宝总理到中国政府网与网民在线交流。这是中国政府总理首次与网民进行实时......

    新华社评出2013年国内十大新闻

    回望2013年:新华社评出2013年国内十大新闻 新华社评出2013年国内十大新闻(按事件发生时间先后为序) 一、国家机构换届顺利完成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3......

    新华社评出2013年国内十大新闻(发表)

    新华社北京12月29日电 新华社评出2013年国内十大新闻(按事件发生时间先后为序)一、国家机构换届顺利完成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3月在北京召开,选举产生了新......

    新华社评出2010年国际十大新闻(合集5篇)

    新华社评出2010年国际十大新闻 新华网北京12月30日电 新华社评出2010年国际十大新闻(按事件发生时间为序) 一、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 1月1日,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这是目前全部......

    新华社评出2009年国内十大新闻5篇

    新华社评出2009年国内十大新闻 一、温家宝总理与网民在线交流 2月28日下午,温家宝总理到中国政府网与网民在线交流。这是中国政府总理首次与网民进行实时交流,中国政府网和新......

    2010年新华社评出的国内十大新闻

    新华网北京12月29日电新华社评出2010年国内十大新闻(按事件发生时间先后为序) 一、上海世界博览会成功举行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5月1日至10月31日举行。上海世博会是继北京奥运会后中国举......

    新华社评出2013年国内十大新闻五篇

    新华社评出2013年国内十大新闻 一、国家机构换届顺利完成 二、神十天宫对接嫦娥玉兔奔月 6月11日至6月26日,我国“载着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三名宇航员在太空与“天宫一号”成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