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清华大学征兵工作情况
清华大学征兵工作情况
清华大学从2005年开始在大学生中征集义务兵的工作,根据北京市教委、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和北京卫戍区“关于在全日制高等学校在校生中普遍开展征集新兵的工作的通知”和海淀区武装部的要求,学校成立了以清华大学党副委书记为组长的“清华大学征兵工作领导小组”,并根据国家和北京市的义务兵优待政策,结合清华大学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清华大学在校本科生应征入伍优抚待遇规定》。
清华大学的优抚待遇规定,是在国家和北京市优抚规定的基础上,加大了优抚力度。其中有:学校设立校级专项助学金资助退役复学的学生,本科在校期间资助金额为每人每年5000元;生活困难的退役学生可优先申请困难补助和助学贷款。学生退役复学后,如果确有必要进行专业调整并符合学校转专业条件的,学校将根据学生在部队服役情况,予以优先考虑。服役期间荣立三等功以上或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士兵”,成绩达到免试推荐研究生基本条件的,可优先给予免试读研资格。清华大学制定的优抚规定,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支持和鼓励。是既能保证有部分同学积极报名应征,报效祖国,安心服役;同时又能促进同学到部队后能够爱军习武,刻苦训练、努力工作,为军队建设做出贡献的一种激励措施。
根据几年来征兵工作的实际,2009年学校又修改完善了“清华大学在校本科学生应征入伍优抚待遇规定”,进一步加大优抚力度(如将本科在校期间资助金额为每人每年5000元提高到每人一次性20000元,学生因入伍不能参加当学期课程考核的,将结课时间适当提前,对大学四年级应征入伍学生免试推研进一步规范,以便于操作),为清华学生在部队安心服役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对应征入伍的同学,学校各有关部门和相关院系给予大力支持,做了积极的工作。学生部武装部及院系领导多次找同学谈心,了解本人和家庭情况,解决实际问题,教务处、财务处和物业管理中心为落实优抚政策,使学生顺利结课做了大量工作,使应征入伍的同学能够无后顾之忧,顺利走向军营。
学校领导对参军入伍同学非常关心,与所有入伍同学保持密切联系。由校党委副书记陈旭老师、史宗恺老师和武装部长杜汇良老师、副部长王和中老师带队,分别到部队走访了所有入伍的同学,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与部队积极配合,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激励他们勤奋学习、努力工作,为部队建设作贡献。并将他们在部队的情况制作节目在清华电视台播放,加大了宣传力度。
从2005年到2010年,清华大学六批28名同学应征入伍的义务兵走进军营。目前有21名同学已经服役期满光荣退伍。他们在部队都表现优秀,有1名荣立一等功,3名荣立二等功,10名荣立三等功,他们在部队的表现都达到学校规定的优待免试推研标准,返回学校继续完成学业。
为加强军队现代化建设,提高兵员质量。今年2011年10月29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的决定》。主要作了新的规定:一是适当调整征集范围,删去了现行兵役法关于正在全日制学校就学的学生可以缓征的规定,将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征集年龄放宽至24周岁。二是明确了国家实行兵役登记制度,并将兵役登记时间由每年9月30日提前到6月30日,以便与各级各类学校学生毕业的时间衔接起来。三是明确了政府和社会有关方面在征兵工作中的责任,在征兵期间,应征公民被征集服现役,同时被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招收录用或者聘用的,应当优先履行兵役义务。北京市也出台了对大学生入伍新的优惠政策。
今年2011年冬季征兵工作中,学校加大了宣传力度,北京市也在清华大学组织了征兵宣传活动,大力表彰了清华大学优秀的入伍士兵的先进事迹,激发了同学入伍热情。有20多名同学报名参军,经过体检和政审,有13名同学应征入伍,圆满完成了在大学生中征集义务兵的工作任务。
对于退伍返校的同学,学校认真落实各项优抚规定,给予多方扶持,帮助他们办理各种手续,迅速恢复学籍,兑现各种优抚待遇,积极为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对于符合免试推研条件的同学,已经被推荐读研;目前已有5名同学免试读研,另有5名同学已经获得免试读研资格。学校还大力宣扬他们的先进事迹,对学校的国防教育和征兵工作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二篇:征兵工作自查报告
征兵工作自查报告
根据2011年10月我镇与市人民政府、市人民武装部签订的《兴义市征兵工作责任状》相关要求,切实做好2011年冬季征兵工作,圆满完成上级部门交办的征兵任务,现结合《兴义市征兵工作责任状》自查如下:
一、组织机构健全,由于班子成员变动,及时调整了征兵工作领导小组,镇人民政府镇长刘启菊同志任组长,镇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陈应能同志、人民武装部部长袁关平同志任副组长,其他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征兵办公室制度健全,责任明确,运转高效,落实有力。
二、征兵宣传工作深入到位,适龄青年受教育面达到100%,干部、群众受教育面达98%以上。
三、严格把好新兵整治、身体、文化、年龄关,严格按照征兵程序进行新兵体检、政审、文化审查等,各项指标达到标准。
四、廉洁征兵措施具体有力,严格执行征兵政策规定和要求,严格落实国务院、中央军委“八不准”规定,设立举报箱、举报电话,公示政审、体检合格人员名单,接受群众监督,实现零举报。
五、优抚工作落实到位,优待金按照市人民政府统一标准兑现。
六、未出现病史原因退兵。
七、按要求落实上站体检人数,按要求组织人员体检进站。
超额完成今年市人民政府、市武装部下达的征兵任务。
第三篇:征兵工作宣传材料
征兵工作宣传材料
一、优抚对象的范围
根据《军人抚恤优待条条例》第二条规定: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役军人、服现役或者退出现役的残疾军人以及复员军人、退伍军人、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现役军人遗属是本条例规定的抚恤优待对象。狭义上的重点优抚对象是指在民政上享受抚恤补助的残疾军人、在乡复员军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参加核试验退伍人员、参战退役人员。
以下属于重点优抚对象:
1、伤残军人,根据《军人抚恤优待条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现役军人因战、因公致残,医疗终结后符合评定残疾等级条件的,应当评定残疾等级,义务兵和初级士官因病致残符合评定残疾等级条件的本人提出申请的,也应当评定残疾等级。
2、复员军人,《军人抚恤优待条条例》第五十三条规定,是指1954年10月31日之前入伍,后经批准从部队复员的人员。1955年、1956年入朝的,不能称之为复员军人。
3、带病回乡退伍军人:《军人抚恤优待条条例》第五十三条规定,带病回乡退伍军人是指在服役期间患病,尚未达到评定残疾等级条件并有军队医院证明,从部队退伍人员。根据民政部《条例释义》,军队医院证明是指军队军以上单位指定医院的相关医疗结论或原始病历。
4、参战人员,是指在农村和城镇无工作单位且生活困难(含企业下岗未享受社保)的符合渝信联办„2007‟78号文件所列的14次战役的人员。具体如下:
1.解放一江山岛(1954年11月至1955年2月);
2.川、甘、青、藏、滇地区平叛作战(1955年12月至1961年12月),包括四川凉(山)茂(县)西(昌)地区平叛,西藏平叛(含甘肃、青海、新疆部分地区藏区);
3.炮击金门(1958年8月23日至1959年1月7日,1960年6月17、19日); 4.中缅边境勘界警卫作战(1960年11月22日至1961年2月9日); 5.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1962年10月20日至11月21日); 6.“八〃六”海战(1965年8月6日);
7.崇武以东海战(1965年11月13日至14日); 8.援越抗美作战(1965年6月至1973年8月); 9.援老抗美作战(1962年1月至1978年5月); 10.珍宝岛自卫反击作战(1969年3月); 11.西沙群岛自卫反击作战(1974年1月);
12.中越边境自卫反击作战(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
13.“老山、者阴山”地区对越防御作战(1979年10月至1989年10月); 14.南沙群岛自卫反击作战(1988年3月)。
5、涉核人员是参加过核试验、执行过核试验保障任务的退役人员。
6、三属人员:一是革命烈士遗属,是指经规定机关批准,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制发的《革命烈士证明书》的烈士遗属;二是因公牺牲军人遗属,是指经规定机关批准,取得《革命军人因公牺牲证明书》的遗属;三是病故军人遗属,是指经规定认定,取得《革命军人病故证明书》的遗属。“三属”要享受定期抚恤必须满足下列条件:
(1)父母(扶养人)、配偶无劳动能力(具体是指男满60、女满55周岁或因身体疾病无法劳动)、无生活费来源,或虽有收入但水平低于当地居民平均生活水平的(对于配偶再婚继续履行赡养和抚养义务的
符合该条的也应该享受,反之则不然);
(2)子女未满18周岁,或已满18周岁但因上学或残疾无生活费来源的(当然在读大学的保证其本科毕业,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成教、函授、未经统一入学考试读书的不在之列);
(3)兄弟姐妹未满18周岁,已满18周岁但因上学无生活费来源的且必须由该军人生前供养的。根据渝信联办„2007‟78号文件规定,参战人员、涉核人员的身份认定严格以个人档案原始记载为依据。凡个人向部队索取的证明材料无效。
二、带病回乡(参战、涉核)退伍军人享受定期定量补助申报程序
1.本人携书面申请、身份证、户口本、退伍证复印件、加盖鲜章的部队军以上单位指定医院原始病历复印件(参战立功受奖资料复印件、参加核试验档案复印件)于每年9-10月向户口所在乡镇(街道)民政办申报,如实填写《带病回乡定期定量补助申报表》(《重庆市部分军队退役人员信息采集表》);
2.乡镇(街道)初审经公示后于每年10月底前汇总报县民政局;
3.县民政局审查,对符合带病回乡的由县民政局组织统一体检,涉核人员由重庆市民政局指定医院统一体检。
4.对符合条件的,县民政局于每年1月底上报市民政局审批后输入数据库。5.联合财政下发文件执行,乡镇打卡发放。
三、重点优抚对象享受待遇 1.定期定量补助(抚恤金)。在乡复员军人每月739元(企业的发放、标准,由劳动部门执行);带病回乡军人254元(1955年-1960年入伍的均纳入该范畴);农村参战人员250元;伤残军人、三属的标准根据其伤残等级和性质标准不一。
对于具有双重或多重身份的,只能享受最高的一种待遇。
2.医疗待遇。1-6级伤残军人参加职工医疗保险;其它所有重点优抚对象资助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在乡老复员军人每年年终都有一定的医疗补助。其他重点优抚对象(1-6级伤残军人参加职工医疗保险)对自身负担医疗费确有困难的,采取的救济途径是入院时启动民政大病医疗救助。
3.死亡后待遇。根据云阳府„2002‟110号规定,重点优抚对象死亡后,必须火化。生活困难的重点优抚对象,火化后减免基本丧葬费1200元。根据渝府发„2002‟56号文件规定,享受定期定量补助的优抚对象死亡后补发半年的补助费作为丧葬费,同时注销定期定量补助费领取证。《军人抚恤优待条例》规定,伤残军人死亡后,补发12个月的抚恤金作为丧葬费。
除1-4级伤残军人外,重点优抚对象死亡后,其家属不享受待遇。
四、其他优抚对象政策
1、针对烈士遗属除了享受定期抚恤之外,目前有两个政策。一是中央政策。民政部、财政局《关于给部分烈士子女发放定期生活补助的通知》(民发„2012‟27号)和民政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落实给部分烈士子女发放定期生活补助政策的实施意见》(民办发„2012‟3号)规定:对居住在农村和城镇无工作单位、18周岁以前没有享受过定期抚恤金待遇且年满60周岁的烈士子和建国前错杀后被平反的人员子女,每人每月发放130元定期生活补助。二是重庆市有一个政策。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烈士遗属优待工作的意见》(渝办发„2011‟160号)文件规定:对户口在我县内的烈士父母、配偶、子女发放烈士优待金,是重庆解放前牺牲的给烈士父母、配偶、子女每人每月发放900元优待金。是重庆解放后牺牲的给烈士父母、配偶、子女每人每月发放600元优待金。2、60同岁以上农村籍退役士兵老年生活补助。根据重庆市民政局、财政局《关于给部份农村籍退役士兵发放老年生活补助的通知》(渝民发„2011‟136号)文件规定: 1954年11月1日试行义务兵役制后
至《退役士兵安臵条例》实施前入伍、年龄在60周岁以上(含60周岁)、未享受国家定期抚恤补助的农村籍退役士兵。农村籍退役士兵的界定为,退役时落户农村户籍目前仍为农村户籍、退役时落户农村户籍后转为非农户籍的人员。上述人员中不包括已享受退休金或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金待遇的人员。按每服一年义务兵役(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每人每月发给10元老年生活补助。
五、安臵政策
1.义务兵家庭优待金。服现役的义务兵,不分农村还是城镇,家庭都可以享受每年8000元的义务兵家属优待金。
2.安臵范围、安臵办法。我县从2003年以后对城镇退役士兵实行了自谋职业货币化安臵,2007年对转业士官全部实行自谋职业货币安臵,县政府不再进行就业安臵。2011年11月1日新的安臵条例出台,确定了四类群体要工作安臵:服现役满12年的士官、服现役期间平时荣获二等功以上奖励或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的义务兵或士官、因战致残被评定为5级至8级残疾等级的义务兵或士官、属烈士子女的义务兵或士官退出现役后,由县人民政府安排工作。2011年11月1日以前入伍,2011年11月1日以后退出现役的退役士兵执行改革后的安臵政策,也可根据本人自愿可以选择原安臵办法进行安臵,2011年11月1日以后入伍的义务兵和服现役不满12年的士官,退现现役后一由接收地区县人民政府扶持自主就业。
第四篇:征兵工作实施细则
征兵工作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和《征兵工作条例》及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保质保量地完成征集新兵的任务,是各级人民政府和各有关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征兵的各项具体工作,由各级人民政府组织各有关部门会同基层单位负责:
征兵的组织计划工作由兵役机关负责;征兵宣传教育工作由宣传教育部门负责;新兵体格检查工作由卫生部门负责;新兵政治审查工作由公安部门负责,新兵运输工作由交通部门负责;新兵集中期间的粮油、副食品供应由粮食、商业部门负责;新兵家属的优待工作由民政部门负责。
第三条 全省的征兵工作,在省人民政府、省军区的领导下,由省征兵工作领导小组及其领导下的办事机构:省征兵办公室组织实施。
征兵期间,州、市人民政府和地区行署(以下简称地州市),县、市、市辖区、特区(以下简称县),建立征兵工作领导小组,领导本地区的征兵工作,并组织兵役机关和有关部门成立征兵办公室,负责办理本地区域的征兵工作。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街道办事处(以下简称基层单位)和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基层人民政府),应根据所在县的安排和要求,办理本单位、本辖区的征兵工作。
第四条 全省每年征集新兵的范围、对象、数量、时间和要求,由省人民政府、省军区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征兵命令作出规定。各地州市根据省人民政府、省军区的征兵命令,部署本区域的征兵工作。
县以下征兵任务的分配,应根据应征公民的数量、体质和群众生产、生活情况,本着合理负担、确保新兵质量的原则进行。
第五条 全省征兵工作必须按照国家的政策规定和征兵命令的要求,严格把好新兵的体检、政审、文化和年龄关,确保兵员质量。征兵期间,各级应建立健全各类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做到责任归口、落实到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第六条 对派到我省接兵的部队人员,地州市征兵办公室凭省征兵办公室出具的《介绍信》接待,并向他们介绍本地区的情况和征兵工作安排,按规定吸收他们参加征兵的宣传、体检、政审和定兵工作。
第二章 征兵准备
第七条 凡当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以前年满十八岁的男性公民,应根据县兵役机关的安排,按规定的时间自行到指定的登记站进行兵役登记,个别因特殊原因不能自行登记的,可由其家属或所在单位派出人员,向登记站申述理由,经批准后代行登记。
第八条 以乡和街道办事处为单位设立兵役登记站,对本辖区内的适龄男性公民进行兵役登记,并填写《兵役登记表》,依法确定服兵役、免服兵役和不得服兵役的人员。个别偏远乡村,经县兵役机关批准,也可由专职武装干部或其他干部登门走访实行核对式登记。
第九条 兵役登记的同时,对参加登记的对象进行目测筛选。确定预征对象候选人,并对其进行体格初检,政治文化初审和病史调查。经过前款确定的预征对象候选人,由乡、居民委员会推荐,区、街道办事处根据上级赋予的任务和要求,选定现实表现较好、身体素质较好、文化程度较高的应征公民为预征对象、报经县兵役机关批准,张榜公布、下发《预征通知书》。正在全日制学校就读的学生不确定为预征对象。体格初检包括身高、体重、视力和简易的内、外科及血压检查。农村一般由区卫生院负责实施,个别偏僻地方也可由乡卫生院实施。城市和县城在县医院或其他医院进行。体格初检的组织工作由兵役机关负责。各级医院、卫生院对预征对象进行的体格初检,原则上尽义务。政治文化初审主要包括应征公民的现实及一贯表现、文化程度和家庭成员的现实表现情况等,由驻乡公安员和管段民警负责实施,专职武装干部配合。病史调查主要是了解应征公民本人及家庭成员有无遗传、传染等不符合征集条件的病症。由专职或兼职武装干部负责,基层干部和卫生院配合。
第十条 建立健全预征对象档案材料。填写预征对象《目测初检表》、《病史调查表》和《政治初审表》,并由经办者盖章负责。由区、街道办事处保管。
第十一条 做好预征对象的管理、教育工作。基层武装部要随时掌握预征对象的思想表现、身体状况、外出从业及家庭的变化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和补充。
第十二条 兵役登记工作应与民兵整组(预备役部队组织整顿)和退伍军人预备役登记核对工作同时进行,征兵工作开始前完成。
第三章 体格检查
第十三条 体检工作开始前,县兵役机关会同卫生部门对参加体检的医务人员进行短期培训。省、地兵役机关和卫生部门,可根据需要,分别组织重点项目的培训。必要时,地州市、县可组织试检。
第十四条 基层单位和基层人民政府,根据上级赋予的征兵任务和安排,从预征对象中确定送检的人数和对象,并负责督促本单位和本地区的预征对象参加体检。
第十五条 接受体检的预征对象,应按县兵役机关通知的时间地点,自行到体检站进行体检。城镇和有条件的农村的预征对象参检时应自带本人半身免冠近照一张。
第十六条 保持良好的体检秩序。体检表的登记、填写、传递和保管,均由负责体检的医务人员和兵役机关工作人员负责。
第十七条 对体检合格青年,按照《征兵工作条例》的规定进行体格复查,或采取互换体检单位或医务人员的方法进行。
第十八条 负责体检工作的医务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国防部颁发的《应征公民体格条件》和有关规定,认真检查,正确掌握标准,切实保证新兵的体格质量。各科和各项目的主检人员,应对本科和本项目的检查和复查结果盖章。
第十九条 对应征青年进行肝功能化验(含表现抗原检查)所需试剂,由省征兵办公室统一购置下发。
第四章 政治审查
第二十条 县公安机关要会同基层单位,对体检合格的应征公民,逐个进行政治审查和复查,按照《关于征集公民服现役政治条件的规定》和有关要求,严格把关。
第二十一条 应征公民的政治审查除按《征集公民服现役政治条件》和有关规定执行外,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得征集:
(一)为达到应征条件而迁移户口者。
(二)长期外流,现实表现情况一时难以查清者。
(三)带有反动政治色彩和其它不健康因素的纹身者。
(四)持假学历、假证明、更改户籍年龄者。
(五)拖欠数额较大的贷款未还清或与他人有经济纠纷一时不能解决者。
第二十二条 政治审查工作应广泛听取预征对象所在单位的领导、公安保卫部门和群众的意见。基层公安派出所和管段民警分别盖章负责。
第五章 审定新兵
第二十三条 审定新兵由县征兵领导小组和征兵办公室的负责同志以及体检、政审组长参加,集体审定。吸收接兵部队的负责人参加。
第二十四条 定兵时,应对体检合格和政审合格的应征公民进行全面衡量,优先批准思想表现好、身体素质好、文化程度高的青年服现役。
第二十五条 新兵审定后县兵役机关应将拟定批准服现役的应征公民名单张榜公布,听取群众意见和反映,发现不符合征集条件者,立即调换。
第二十六条 征兵期间,省、地、县各级征兵办公室建立举报制度,设立举报箱,公布举报电话,并及时处理举报事宜。对非征兵期间群众举报的问题,由各级兵役机关会同有关部门负责处理。
第六章 交接新兵
第二十七条 新兵交接工作由县兵役机关和接兵部队共同负责,交接地点在县人民政府所在地进行。
第二十八条 办理新兵交接手续时,交接双方应共同做好下列工作:
(一)按《新兵花名册》集合点交人员,交接双方负责人在《新兵花名册》上签字盖章。
(二)当面点交新兵的档案材料,即:《应征公民入伍登记表》、《应征公民体格检查表》(附肝功能化验单)等,新兵是党(团)员的,还应有《入党(团)志愿书》和组织介绍信。
(三)检查新兵的被装发放是否齐全和是否符合规定。
第二十九条 凡在专业技术兵储备基地区域内征集和在组建有预备役部队的区域内对口征集的新兵,当地兵役机关应主动向接兵部队负责人介绍情况,商请部队合理分配新兵,进行定向培训。
第三十条 接到《应征公民入伍通知书》的应征公民,必须按规定的时间自行到指定的新兵集结点集中。其所在单位可就地组织欢送。
第三十一条 新兵交接完毕后,县兵役机关应主动协助接兵部队做好新兵的管理教育和起运工作。
第七章 接收退兵
第三十二条 对部队按规定和审批手续退回不合格的新兵,原征集县兵役机关应予接收。不得借故拒绝。
第三十三条 县兵役机关、公安部门和卫生部门对造成退兵的原因认真进行核查。核查时间,退回新兵和送兵干部到达本县后,属于身体原因和属于政治原因的,不超过十五天。
第三十四条 对经过核查,确因不符合《应征公民体格条件》和《关于应征集公民服现役政治条件的规定》而退回的新兵,县兵役机关应及时接收,并与部队的送兵干部办理退兵交接手续。部队退回不合格新兵后,不再补换。
第三十五条 对部队按规定退回的不合格的新兵,各级兵役机关应认真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根据不同情况,对有关单位和人员予以处理:对因工作经验不足,认症不准或新兵到部队后身体发生变化 造成退兵的,不追究责任;对因工作不细,责任心不强造成退兵的,要批评教育;对于明知故犯、弄虚作假,拉关系走后门造成退兵的,要追究责任,严肃处理。
第八章 奖 惩
第三十六条 对征兵工作中领导重视、组织严密、措施得力、保障充分,征集的新兵符合条件要求、责任退兵率低的地区和单位、其上级主管部门应给予表扬和奖励。
对严格执行征兵政策规定,敢于抵制不正之风,为确保兵员质量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其上级主管部门和所在单位应给予表扬和奖励。
对积极支持子女、亲友履行兵役义务的公民,基层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给予表扬,特别突出的上级可给予奖励。
第三十七条 有服兵役义务的公民拒绝、逃避兵役登记的,预征对象拒绝、逃避体检的,应征公民拒绝、逃避征集的,经教育不改,基层人民政府应当强制履行兵役义务。
第三十八条 国家工作人员办理征兵工作时,收受贿赂、营私舞弊的,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征兵工作遭受严重损失的,分别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八十五条、第一百八十七条的规定处罚。情节较轻的,可以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九条 对征兵工作领导不力、征兵任务完 不成的单位,其上级主管机关应追究该单位领导和直接责任者的责任。
第九章 附 则
第四十条 本细则由省征兵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四十一条 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征兵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甘竹镇2014征兵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部首长、各位领导:
今天能够到我镇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为了保质保量地完成好今秋征兵工作任务,我党委政府将征兵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成立以镇长张水胜为组长,镇党委委员、党委副书记曾令辉以及甘竹镇派出所所长为副组长的征兵领导小组。下设征兵办公室,由镇党委副书记曾令辉兼任征兵办公室主任。
根据县征兵会议精神,经镇征兵领导小组研究决定,结合我镇实际,严格按照上级的部署和要求,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力措施,扎实开展工作。目前,征兵工作已全面展开。现汇报如下:
一是在四月份专武干部例会时,在县武装部的指导下,学习了今年网上征兵报名的方法,镇政府就及时召开了民兵连长会,对各村民兵连长就开展征兵工作进行了培训,强调征兵的流程和注意事项,包括实行网上征兵报名的流程。要求各村要早动员、早宣传,深入摸底,将各村的适龄青年要全部收集登记造册,一一进行排查摸底是否符合征兵条件和征兵意愿,逐个做工作。认真、准确、及时地上报各种数据、报表到镇武装部。并在六月份各村发放了200余份征兵宣传手册。截止目前镇武装部已在网上报名登记32名适龄青年,形势比较严峻。二是7月3日,参加了2014年全县征兵工作会,根据县征兵会议精神,我镇在7月4日召开了党政班子联席会,对今年的征兵工作进行了研究部署,确立了征兵领导小组,各村征兵任务数以及奖惩办法。并要求各挂村领导及挂村干部要下村督导各村征兵情况。并在7月8日下午4点组织召开了甘竹镇2014夏秋季征兵工作部署会。镇长张水胜、党委副书记曾令辉出席会议,武装干事周强、各村委会主任及民兵连长参加会议。党委副书记曾令辉在会上传达了县政府征兵工作动员会议精神,就2014年征兵工作作了具体安排部署,并下达今年夏秋季征兵任务,确定了7月24日镇里开展征兵初检初审工作,并现场签订了责任状。要求各村立即要召开村小组长会,将会议精神传达下去。在工作开展前期,各村必须挂一条征兵宣传横幅,每个自然村至少要张贴3-5条征兵宣传标语,各村要把致农民的一封信一一发至各家各户,要通过悬挂宣传标语、发放宣传单等方式宣传政策,营造氛围,要通过入门上户、面对面做好适龄青年思想工作,精心组织,确保征兵工作有序进行。对各村民兵连长就开展征兵工作的流程和注意事项进行了强调,涉及到的年龄、视力、身高以及优待金提高到7000元每年等方面有所调整的政策内容。
镇长张水胜对征兵工作做了重要指示,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激发适龄青年参军入伍的热情,各村要把征兵的优惠政策传达到各农民家中,按照优中选优的原则确定文化素质高、身体条件好的适龄青年为预征对象,为确保新兵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征兵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二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做好征兵协调保障工作,保证征兵工作顺利进行。三是要采取有力措施,严格执行征兵政策规定,落实岗位责任制,廉洁征兵。四是完成征兵任务的同时,加强兵源质量,确保将最优秀的青年送到部队。五是征兵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困难多,各村要高度重视,紧密配合,扎实工作,加强责任意识,树立政治意识,确保征兵工作圆满完成。六是严格落实2014年征兵工作奖惩办法。
当前征兵工作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适龄青后选择就学和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可征兵员减少。随着高校持续扩招和社会多层次办学,出区脱贫致富步伐缓慢,加之市场经济利益趋动,且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参加体检的路费,未能入伍后的复工等问题不易解决,使征集难度明显增大。
二是征兵宣传内容老套,形式单一,难以有效激发适龄青年及家长的应征热情。目前,多年来形成征兵宣传停留在张贴标语、横幅等传统模式和做法,形式单一,内容阵旧。没有鲜明的时代特色,针对适龄青年及家长的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做好一人一事、一家一户的宣传发动工作,略显力度不强。
三是无法落实拒服兵役政策。目前《兵役法》《征兵工作条例》中的条款在乡镇缺乏可操作性,对应服兵役青年,缺少了应有的威慑力和约束力。
今后的工作打算:
一是加强领导,确保征兵工作落到实处。各村委会要做到书记、主任亲自抓。各村要深入到适龄青年家中,开展走访活动,掌握真情实况,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施,扎实深入地做好平时征兵准备工作落实,为向部队输送高素质兵员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加大宣传力度,确保征兵工作顺利开展,在村、人流量大的位置张贴标语,增大标语张贴的数量;在广大党员和群众中宣传征兵政策,利用身边参军人员和退伍人员的成功事迹,动员广大适龄青年积极报名。
三是认真确定预征对象,确保征兵工作的质量。当前,各级各类院校学生入学返校高峰期,也是应届毕业生就业择业后的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各村要及时跟进、主动作为,重点抓好2014年应届毕业生报名应征和初检初审,切实把思想觉悟高、身体条件好、学习成绩优秀、积极报名参军的学生确定为预征对象。
以上汇报如有不妥,请领导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