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年级前半学期语文教学工作总结李文萍
三年级前半学期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38团中学 李文萍
转瞬间,半学期的教学工作结束了。在这半学期中,我始终坚持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课后辅导工作,深入利用和开发教材资源,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为了更好的开展以后的教学工作,现将这半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用高效课堂的教学理念,焕发课堂活力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讨论、交流、探究等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的主流。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课文中的精彩之处没有可能引导学生一一感悟。为了使这些精彩给学生留下整体印象,我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以悟出语言丰富的形象内涵,意义内涵,情感内涵。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居高临下地对课文进行品评,在品评中深化理解,升华认识,填补空白。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为此,我们仔细研究教育心理,准确把握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积极探索有利于激发兴趣、激活思维、激励探讨的课堂教学方法。根据不同内容精心设计问题,组织课堂教学。这样教学,课堂上感受到的是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教师已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学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无闻的模范听众。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或小组间交流,或挑战权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间互动,环境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教室中再没有阴暗冰冷的 “死角”,课堂上充满着流动的阳光,平等、和谐与交流共存,发现、挑战与沉思同在。活跃的思维,频动的闪光点,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教师的授课既源于教材,又不唯教材。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质的提高,语文课堂真正焕发出它应有的活力。
二、注重课内外结合 “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教师应由知识的占有者转化为知识的组织者,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化为学习的促进者,超越课堂的藩篱,将现代教学过程演化为“培养学习者”的过程,实现由“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根本转变。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终身学习的本领。教育的意旨并非知识的累积,而是心智上的能力的发育。为此,后半学期,我要针对不同的知识板块,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夯实基础——硬笔书法每日一页,字词听写“循环放映”;扩大积累——课外阅读每日30分钟,读书笔记(摘记)每周都写;训练能力——阅读理解,从总体方法到解题技巧,系统指导,反复锤炼;作文训练——循序渐进,小作文依课文内容随堂布臵,借“题”发挥,大作文紧扣课标和中考方向力求既有章法,又有创新,鼓励放飞思想,大胆发挥.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从基础入手到提高能力直至学以致用,生动、活泼,扎实、系统,有序、有恒的训练,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习效率,初步获得了一些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我仍将一如既往的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
第二篇:三年级英语前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2013年春学期
三年级英语前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前半学期以来,本人能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结合本校的有利教学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教学中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使学生学有所得。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顺利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虽然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我相信在下半学期的努力下,四年级英语一定会取得优异的成一、坚持课前认真备课,做到因材施教。
针对学生数学基础不太好,后进生面较大的现状,在教学中认真钻研教材,把握好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根据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寓教于乐,尽可能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做到 了以下几点:①降低起点,设置小台阶、拉着学生慢慢往上爬。我把每节课的内容分成几个层次,由浅入深,步 步深入,一道题拆成几个小题,最后组合,使学生日有所学,学有所得,真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②查漏补缺,铺路搭桥。新知识孕育在旧知-1-
识中,在学生基础差的情况下,每节课安排一些复习旧知识的时间,这样既有利于督促学生复习巩固,又有利于基础差的学生接受新知识,跟上新的学习进度。
二、坚持上好每一堂课,提高教学质量。
在教学过程中,我不仅注意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还十分注意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除了要求他们“学会”,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自己“会学”。课堂上,对于那些脑子灵反应快,好胜心强,爱动、贪玩、粗心,懂一点就听不进去,注意力很难集中的学生,上课时就对他们多提问,多盯着他们,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这个焦点上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三、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从作业中发现问题,及时补漏。
作业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检验,从作业中可以发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所以,对学生所做的每一次作业,我总会认真批改,仔细分析,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进行补漏。每次作业我都坚持做到“学生做——老师改——老师讲评——学生订正——老师再改”。确保每一个知识环节,学生都能学好,学透。
第三篇:四年级前半学期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四年级前半学期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2017---2018学第一学期 白马滩镇小学 张兰芳
转瞬间,半学期的学习生活结束了,在这半学期中,我始终坚持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课后辅导工作,深入利用和开发教材资源,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为了更好的开展以后的教学工作,现将这半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用高效课堂的教学理念,焕发课堂活力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讨论、交流、探究等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的主流。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课文中的精彩之处没有可能引导学生一一感悟。为了使这些精彩给学生留下整体印象,我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以悟出语言丰富的形象内涵,意义内涵,情感内涵。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居高临下地对课文进行品评,在品评中深化理解,升华认识,填补空白。引导学生选择自己阅读感悟的精华,进行具体表述,让他们在各自品评中进一步升华认识。
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为此,我积极探索有利于激发兴趣、激活思维、激励探讨的课堂教学方法。根据不同内容精心设计问题,组织课堂教学。这样教学,课堂上感受到的是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教师已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学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无闻的模范听众。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或小组间交流,或挑战权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间互动,环境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教室中再没有阴暗冰冷的 “死角”,课堂上充满着流动的阳光,平等、和谐与交流共存,发现、挑战与沉思同在。活跃的思维,频动的闪光点,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教师的授课既源于教材,又不唯教材。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质的提高,语文课堂真正焕发出它应有的活力。
二、注重课内外结合
“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教师应由知识的占有者转化为知识的组织者,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化为学习的促进者,超越课堂的藩篱,将现代教学过程演化为“培养学习者”的过程,实现由“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根本转变。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终身学习的本领。教育的意旨并非知识的累积,而是心智上的能力的发育.为此,我针对不同的知识板块,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夯实基础——字词听写“循环放映”,大小书做到面批面改;扩大积累——课外阅读每日一段,读书笔记(摘记)周周都写;训练能力——阅读理解,从总体方法到解题技巧,系统指导,反复锤炼;作文训练——循序渐进,小作文依课文内容随堂布置,借“题”发挥,大作文紧扣课标和考试方向力求既有章法,又有创新,鼓励放飞思想,大胆发挥.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从基础入手到提高能力直至学以致用,生动、活泼,扎实、系统,有序、有恒的训练,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习效率,初步获得了一些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总之,在这半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我都力争严格要求自己,无任何有悖教学大纲和新课改要求的做法,并能做到为人师表,语言健康得体,以身作则,注重身教。在今后的教学工作,我仍将一如既往的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
第四篇:李文萍读后感
《保卫延安》的读后感
读过《保卫延安》这本书,我被作品中那宏大的规模和磅礴的气势征服了。从开始到结束我都被一种无形的力量鼓舞着,心情始终处于振奋与紧张的状态,激动的内心世界久久无法平静下来。说实话,看这部小说,不亚于看一部经典的战争片,着实有种身临其境之感。我想,这就是这部“英雄史诗”的魅力吧!
《保卫延安》是描写解放战争时期的长篇小说。延安保卫战是人民解放战争中的一次著名战役,作者围绕西北战场上,我军正规军与千倍于我的国民党反动派军队浴血奋战的大背景,以我军主力纵队的一个连所参加的青化砭、蟠龙镇、榆林、沙家店等战役为主线,对这次战役作出了正面的展示。我们学过历史,应该知道延安保卫战是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关键战役。这部历史画卷通过作品真实地展现在了读者面前,使读者深受感触,为这些英勇的战士们感动着,为我军高层领导者们卓越的军事才能而感到自豪。作为读者,我就简单谈谈我的感触。
作品之所以激动人心,是因为它真实,有气势。作者用一个连的英勇杀敌,视死如归,反映了我全体解放军战士的那种视死解放全中国的英雄气概。作者以点写面,通过对主线的详细描写,将作品带到了一个很高的艺术境界,让读者站到一个高点上去感受这场战役。虽说是观战,却有参战的感受。作者对各个战役的描写都发挥到了淋漓尽致,不仅写出了战役的面貌,还使读者明白了战争的进程。有高层领导的决策,连队战士的生活,大小战斗的组织和过程,以及根据地人民的游击战等等。最重要的是真实,即使是这么宏大的作品,从头到尾也是在描写真实,也正因为如此,才使得读者从头到尾都被鼓舞着,感动着。我钦佩作者的表现力,为作者勾画出这样的历史画卷而叹服。
当然,给我感触最深的还是那些作者笔下的英雄人物。英勇的战士们用自己的生命去保卫党中央,每次战斗都会有许多的战士壮烈牺牲,我们是付出很大的代价才赢得战争的胜利,我们的英雄是可爱的、可敬的。作者用高昂的笔调刻画了一批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饱满、生动、可歌可泣。各个层面的人物都有,像彭德怀这样的我军高级领导人,陈允兴、李诚、赵劲、卫毅这样有勇有谋的军官,有周大勇、王老虎这样的叱咤风云的基层指挥员,有普通的战士、炊事员,还有李振德这样的根据地的革命老英雄等等,这些人各自都有自己的性格。正如我们在文学理论课上学的,作者在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的把握上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高度,是人物去服从环境。这样,每个人物都可以惟妙惟肖的表现出来。可以使作品有血有肉,富于感情。
读完作品,我最先想到的就是作者不掩饰当时严峻的斗争形势,不回避敌强我弱形势下战争的空前残酷和激烈,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真实地反映了战争,是多么崇高的创作精神啊!这部长篇小说还深刻地揭示了这场战争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在于,党中央、毛主席对整个战局的正确分析和英明决策,彭德怀司令员的正确部署和指挥,以及我军将士和人民群众奋勇杀敌,与敌人浴血奋战英雄主义精神。在作者的笔下,一部气势恢宏,语言明白精炼,朴实生动,贴近群众的《保卫延安》打动了当时的中国,国人为之振奋,为之鼓舞。
作为一名《保卫延安》的读者,在感受过延安保卫战的真实之后,我体会颇多,比起解
放军战士毫无怨言的献身于革命,我们还有什么道理去抱怨我们的生活。我受到了很大的鼓舞,我想不会是昙花一现,对我,对我们这代人都是一样。这部“英雄史诗”也会随着我的进步不断激励我去奉献,去上进。
东华门小学
李文萍
第五篇:前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前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转眼间已经半学期过去了,本学期以来,按照市教育有关文件精神,我校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教学工作沿着学校教学总体思路顺利进行,基本完成了前半学期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就教学各项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管理完善制度
开学初,学校根据教学常规管理规范教学,措施不够得力的情况,对教师的课堂出勤、课堂纪律、备课、上课、课后反思、作业批阅等许多方面的工作进行了规范,重视了课堂教学、作业批改、教研工作、业务学习的过程性监督管理,采取量化管理的办法,将教师过程性教学工作开展情况与绩效考核挂钩,并严格了监督检查措施,切实提高了学校常规管理的力度。从此项制度实施以来,教师上课迟到早退、违反课堂纪律的情况明显减少。教学常规管理工作逐步趋于规范。教学秩序也明显好转。
二、加强落实,提高工作的实效性
本学期以来,教务处根据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安排。
1、在10月份组织开展了新教师随堂听课教学活动,学校组成由校长任组长的课堂教学评价小组,对新上岗的5名教师和1名新调入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听评,并专门召开总结会议,对新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反馈评价,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措施和指导意见。为下一步新教师的培训奠定了坚实基础。2、9月,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由教务处组织开展了作文竞赛活动,有四、五、六年级每班10人共有8个班80名学生参加了比赛,这次活动开展,在全校营造了朗读和写作活动的良好氛围。3、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为全面推进学校的教学教研工作,调动和发挥全体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进一步更新教学观念,增强教改意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促进远程资源在教育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教务处组织了骨干教师示范多媒体课堂教学活动,为新教师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达到了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教学技能、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4、为了进一步提升新调入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加强各年级课堂组织教学,组织了同课异构教学活动和月考质量测查、质量分析,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力的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5、远程教育工作推陈出新,本学期,学校创造性的将学校远程教育与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学校网络教研平台结合起来,拓展了老师检索资源的范围和空间,为有条件的老师在任何时间段开发多媒体课件,应用远程教育资源教学提供了便利。同时,学校网络教研平台的搭建,既是我校民主作风建设的延伸,又是我校老师利用“天网”,“地网”交流的平台。并将原来固定远程教育授课的做法调整为教师预约上课,使其更科学合理。解除了教师对远程教育课堂教学硬性规定造成的心理压力。10月15日,学校还对全体教师配备电脑,激发了教师运用网络的积极性。
8、开展教学常规过程性督查活动,9月底、10月底,教务处按照教学工作计划安排,实行了教学工作月检查制度,对全校教师的教案、作业、听课记录、学习笔记进行了专项检查,通过检查,发现各项工作整体情况还是比较好的,但是还是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两次检查结果将作为教师平时考核结果,记入教师绩效考核成绩中。9、10月底,学校组织了联动期中质量检测工作,此次检测采取教务处统一制卷,统一时间和科目,统一组织卷面分析,科任教师自己测试的方式进行,检测结果不纳入教师业务考核范围。但从整个检测过程来看,本次检测还是成功的,卷面错误极少,整个检测过程进展顺利。检测过程组织也很周密。检测结束后,由校委会成员负责组织各年级于11月4日开展了卷面分析和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每个教师明确了下半学期工作目标,积极调整教学思路,制度新的教学措施,备战下半学期工作,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三、存在的问题
尽管本学期我校的教学工作按照计划,大部分工作基本得到了落实,但是还是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1、教研工作举步维艰,由于本学期新换了语文和数学教研组长,两个人都是第一次担当此项任务,工作经验不足,所以在制定工作计划的过程中不能够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出可操作性很强的工作计划,从开学到现在,除了教务处开展了一次示范教学活动以外,三个组的常规教研活动也没有很好地开展起来。
2、新调入教师的课堂教学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组织教学欠缺,教学经验不足,从对教材的处理、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学目标的确定、重难点的把握、教学过程的的设计,教学方法的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合理运用等很多方面都亟待提高。
3、各项工作落实过程中存在虎头蛇尾的现象,出现的问题不能够及时总结,吸取教训,致使很多工作效率不高,效果不明显。
4、工作安排下去以后,督查不够,执行工作的负责人思想松懈。早晨很多工作执行不彻底,制度执行不严格。
5、教学管理制度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需要根据实际,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不断加以完善,真正让广大教师劳有所得,更好地激发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6、和其他部门的协调不够,很多工作会发生冲突,影响了工作的正常开展。
总之,这半学期以来,我校教学工作还是基本按照学校总体思路,绝大多数工作任务得到了落实,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后半学期,我们将吸取前半学期工作中的经验和教学,继续抓实抓好各项工作,争取在完成学校正常教学工作任务的同时,使学校的教学工作取得让人满意的成绩。
中卫市常乐镇常乐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