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知识点总结

时间:2019-05-13 19:54: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马说知识点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马说知识点总结》。

第一篇:马说知识点总结

《马说》知识点总结

一、文学常识:

1、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散文尤其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2.本文选自《昌黎先生集》里的《杂说》,是其中的第四篇。

二、语音:

骈死(pián)槽枥(cáo)(lì)粟(sù)外见(xiàn)祗(zhǐ)石(dàn)一食(shí)食(sì)马者而食(sì)也

三、重点词语解释

⑴故虽有名马:即使 ⑵祗辱于奴隶之手

祗:只是 辱:辱没 ⑶骈死于槽枥之间:并列而死

⑷ 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 ⑸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通“饲”喂 ⑹才美不外见

见 通“现”,表露 ⑺且(况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一样;等同 ⑻策之不以(按照)其道:马鞭,引申为鞭打这里意为鞭策、驾驭 ⑼食之不能尽其材,通“才”,才能

⑽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懂得 ⑾执策而临之:面对 ⑿其(难道)真无马邪:通“耶”,表示疑问语气 ⒀其真不知马也,恐怕

3、千里马:日行千里的马,本文指人才

5、骈死于槽枥之间

骈:两马并驾 槽枥:喂牲口用的食器

6、不以千里称也

以:凭,凭借 称:著称

7、一食或尽粟一石

一食:吃一顿 尽:吃没

8、才美不外见

才:才能,美:美好的素质

9、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常:普通的 等:等同,一样

10、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有时

11、策之不以其道

道:方法,正确的方法

12、食之不能尽其材

尽:竭尽,使`````尽

13、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鸣:马鸣叫 通:通晓

14、执策而临之

执:拿着

临:面对

15、其真不知马也

知:识别,了解

四、特殊字

(一)、通假字

①食马者(食,通“饲”,喂。)

②才美不外见(见,通“现”。)

③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

④其真无马邪(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三)、词类活用

1.策之不以其道(策,名词,马鞭子。这里用作动词,用鞭子打的意思。)

2.食之不能尽其材(尽,动词使动用法,使„„尽。)

五、重点语句翻译

1一食或尽粟一石。译:一顿有时要吃掉一石粮食

2、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世上有(会相马的)伯乐,然后才能发现千里马。

3、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鞭策它,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懂得它的意思。

4、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千里马常有,然而会挑选千里马的伯乐却不常有。

5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6、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只能在奴仆的手下受到屈辱,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能获得“千里马”的称号。

7、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 况且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都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8、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呀!

六、结构与主旨

(一)结构层次

《马说》共三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段):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

第二部分(2段):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第三部分(3段):总结全文着力写“食马者”的愚妄。

(二)文章主旨 文中“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各比喻什么?这是什么写法?

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重用人才的封建统治者; “千里马”比喻人才;

“食马者”比喻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摧残、埋没人才的统治者)。

这是托物寓意的写法。

主旨: 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比喻贤才难遇明主。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和对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强烈不满。

八、理解性默写

1、本文的中心论点(表明千里马和伯乐关系的语句)(领起全文作用的句子)(点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千里马的终身悲惨遭遇是:祗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5、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表明愚妄无知,平庸浅薄的统治者对千里马的不公正的待遇的句子)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6、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7、表现“食马者”以“知马者”身份叹息的语句(能够表现统治者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语句)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8、全文的主旨句(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的句子)(运用设问句表达作者心中感慨的句子是)是: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9、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的一句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10、能表明千里马外在特征的句子(写千里马有异于常马的特征的句子)是: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11、美往往存在于平凡的事物当中,有时我们为了刻意的追求完美,往往忽略了身边的美,使其遭受不应有的遭遇,使我们为之遗憾痛心,这种遭遇与《马说》中千里马的遭遇相似,相应的句子是:祗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九、课文内容理解

11、结合全文,谈谈成为“千里马”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要有千里马的才能; 要有展示的机会;

要有识别人才,欣赏人才的伯乐。

15、说明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排比。愤怒谴责食马者的平庸、浅薄,增强了语言的气势,感情强烈。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反问。强烈谴责食马者的无知,加强了否定的语气,增强了否定的力量。

八、本文揭示了当时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政治主张?

揭示了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希望统治者善于发现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和作用。

2、对对联。

上联:无才难做千里马

下联:有志可成万里驹

3、清代龚自珍的诗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与本文所阐述的选拔人才的方法是否一致,试加以说明。

两种方法不一致,《马说》中通过伯乐发现人才;而龚自珍表现的人才选拔是不拘一格,即多途径,多层次,多方面选拔。

7、你如果是千里马该怎样做?是“食马者”该怎样做?

我如果是千里马,我会挣脱缰绳,摆脱“食马者”的束缚,主动寻求碧绿的草地,使自己膘肥体壮,再找机会显示自己的超凡本领,相信会有伯乐发现自己的才能的。我如果是“食马者”,我会平等对待所喂养的所有的马,使它们有强壮的身体,各尽其能。

8.当今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怎样才能做到多出人才、人尽其才?这些话题是常谈常新的,请你联系现实谈谈自己的看法。

当今是经济社会、信息社会,社会竞争强烈,需要具有综合素质和能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的人才。

国家应该创造宽松的人才环境,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终身教育,积极主动地发现人才、培养人才、重用人才,使人尽其才、才尽起其用,促进多出人才、人尽其才。

9、《马说》复习题

姓名

学号

一、文学常识:

1、本文作者:,字退之,代文学家,散文尤其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有《昌黎先生文集》。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 韩柳。

2.本文选自《昌黎先生集》里的,是其中的第 篇。

二、字音与字形:

骈死()槽枥()()粟()外见()祗()石()一食()食()马者而食()也

三、理解性默写

1、本文的中心论点(表明千里马和伯乐关系的语句)(领起全文作用的句子)(点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表明论证前提的句子)是:。

2、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

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5、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表明愚妄无知,平庸浅薄的统治者对千里马的不公正的待遇的句子)是:。

6、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

7、表现“食马者”以“知马者”身份叹息的语句(能够表现统治者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语句)是:。

8、全文的主旨句(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的句子)(运用设问句表达作者心中感慨的句子是)是:。

9、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的一句话:。

10、能表明千里马外在特征的句子(写千里马有异于常马的特征的句子)是:。

11、美往往存在于平凡的事物当中,有时我们为了刻意的追求完美,往往忽略了身边的美,使其遭受不应有的遭遇,使我们为之遗憾痛心,这种遭遇与《马说》中千里马的遭遇相似,相应的句子是:。

四、课文内容理解

1、这篇文章表面是在谈马,其实是在谈人才,韩愈在文中强调了识别(发现)人才和善待(尊重、正确对待)人才的重要性。

(一)第一段

1、第—段文字说明了什么?

2、是不是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呢?

3、第1段伯乐不常有的深刻含义是:

(二)第二段

1、第二段说明了什么?。

2、第二段是从反面论证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道理,在于谴责食马者。

(三)第三段

1、第三段主要内容是什么?

2、“策之”“食之”“鸣之”是什么句式?

3、你是怎么理解“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

(四)课文总结

1、本文通篇不离千里马,难道只是说“马”吗?

2、本文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韩愈怎样的思想?

3、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4、结合全文,谈谈成为“千里马”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5、本文的体裁是“说”。它可以记事,也可以议论,最终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6、说明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7、文中“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各比喻什么?这是什么写法?

8.本文托物寓意,表明了怎样的见解?

9.第2段连用四个“不”字,表明了食马者的无知,第3段连用三个“不”字,表现了什么?

五、开放性试题

1、作者以千里马喻人才,从文中千里马的遭遇来看,人才展现才华最需要的是什么?

在讲究“素质”的今天,一匹真正的千里马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中,适应环境,发挥潜能是最重要的。没有遇到伯乐,怎样才能避免“骈死于槽枥之间”,最终能以 “千里称也”?首先,马必须调节自身条件与跑步情况的比例,尽可能在吃不饱的情况下,跑出与常马等的水平,自己呢利用食马者偶然的“加餐”,跑出更胜一筹的速度。千里马最终成功了。显然,策不以道,食不尽材,鸣不通意的境况,才是真正考验千里马的素质时。

2、对对联。

上联:无才难做千里马

下联:

3、清代龚自珍的诗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与本文所阐述的选拔人才的方法是否一致,试加以说明。

4、古往今来,许多怀才不遇者用自己由衷的笔调,抒写出自己心中的愤慨并流传为千古名句。请你写出你熟悉的两句,并标明作者和出处。

如:

5、读完本文后,你认为伯乐应具备怎样的才能?请联系你自己的读书实际,列举一位大家熟悉的伯乐,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他的事迹。

6、伯乐和千里马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谁更重要?请畅谈你的看法?可举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

7、你如果是千里马该怎样做?是“食马者”该怎样做?

8.当今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怎样才能做到多出人才、人尽其才?这些话题是常谈常新的,请你联系现实谈谈自己的看法。

六、课文知识拓展

1、“以”字的意思和用法与“不以千里称也”一句相同的一项是()

A、策之不以其道

B、以丛草为林

C、以至鸟兽木石 D、不以善小而不为

2、用“/”标出下列句子的停顿。食

其能

3、文章借有关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封建统治者比作“

”,将人才比做“

”,而伯乐喻指

,集中抨击的社会现象是。

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作者借此表达了的心情。

5、对文章的中心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天下无马。

B.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C.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D.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6、这篇文章托物寓意,抨击统治者的错误行为。但作者没有正面阐明该怎么做。参照最后一节,你认为他主张怎样对待“千里马”那样的人才?

7.给下面句子选择正确的解释。

(1)才美不外见 A.(千里马)的本领和美好的素质就表现不出来。B.(千里马)的才能与外貌就显露不出来。C.他的本领和优秀的品质就表露不出来。答()

(2)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A.饲养人使千里马嘶叫,却不能够领会它嘶叫的意图。B.饲养人吆喝千里马,却不能使它领会吆喝的意思。C.千里马为自己得不到应有的待遇而嘶鸣,可是饲养人并不懂得它嘶鸣的意思。D.饲养人听千里马嘶叫却不懂它的意思。答()

(3).这篇文章的主旨是: A.论证人才的重要性:“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B.借千里马为喻对封建统治者“不知马”,埋没人才的行为作了有力的揭露。C.借千里马的不幸遭遇,曲折地表现自己怀才不遇之叹。D.这是一篇谈养马经验的文章,目的是要使养马人懂得如何养好千里马。答()(4).本文的主要写作方法是: A.托物言志 B.借景抒情 C.托物寓意 D.记叙与议论相结合()

8.结合全文,谈谈成为“千里马”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答案:

1、A

2、食

者 ∕ 不

其能

里 ∕ 而

3、食马者

千里马

圣明的君主

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

4、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5、B

6、学生能联系当今的社会现实,说出自己的理解即可。

8、要有千里马的才能;要有展示的机会;要有识别人才,欣赏人才的伯乐。

第二篇:《马说》知识点

《马说》知识点归纳

阅读理解:

1、本文中心句:(中心论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本文写法:托物寓意(借伯乐和千里马为喻,对统治者不能识人才,埋没人才,表达了强烈的愤慨):s3、本文段意:一段:伯乐对于千里马的决定作用。二段: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的无知。三段:总结全文,写食马者的愚妄。

4、表明千里马与伯乐依赖关系的句子: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5、千里马必然被埋没的原因: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6、描写千里马可悲命运的句子及作用: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作用:从反面论述了中心论点。

7、表明食马者无知的句子: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8、食马者无知所造成的恶果的句子及作用: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再次从反面论证论点,揭示被埋没的原因。

9、写食马者的愚妄(平庸浅薄)的句子: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10、“其真不知马也”的作用:与开头呼应,点明全文主旨。

11伯乐、千里马、食马者的比喻意义:伯乐比喻知贤识才的人,千里马比喻出类拔萃的人,食马者比喻埋没摧残人才的统治者。

12、《马说》中写伯乐对千里马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13、千里马的才能被埋没的原因是什么?①伯乐不常有。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③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14、在《马说》第三段中,作者认为对“千里马”的摧残、埋没体现在哪三个方面?①策之不以其道。②食之不能尽其材。③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15、策马者是怎样的不认识千里马?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16、《马说》中提出人才培养需要外在条件的句子是: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17、《马说》中描写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18、《马说》的主旨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9、怀才不遇的人常慨叹的两句话是:千里马常用,而伯乐不常有。

20、这篇文章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千里马比喻有才之士;食马者比喻不识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浅薄愚妄的统治者。

21、对食马者进行强烈讽刺是哪一句?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22、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的一句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课文内容理解

1、这篇文章表面是在谈马,其实是在谈人才,韩愈在文中强调了识别(发现)人才和善待(尊重、正确对待)人才的重要性。

2、第—段文字说明了什么?

伯乐对千里马的决定作用。

3、是不是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呢?

是,强调伯乐能识马,如果不被伯乐识别,千里马就会被埋没。

4、第二段说明了什么?

分析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进一步说明,千里马没有遇到伯乐,无法施展才华。

5、第三段主要内容是什么?

不是天下无千里马,而是不识马。

6、本文通篇不离千里马,难道只是说“马”吗?

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对埋没人才的现状作了揭露。

7、本文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韩愈怎样的思想?

表达作者怀才不遇,有志难酬的愤懑心情。

8、“策之”“食之”“鸣之”是什么句式?

排比句式。总括不识马者不按照千里马的特性来对待它。

9、你是怎么理解“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

表现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不满和愤慨。

10、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千里马寓人才,伯乐寓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先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千里马

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要发现人才,爱护人才,否则,人才就会被埋没,有人才也等于没有人才。在韩愈看来,世上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发现人才的人。所以说课文中流露的是作者怀才不遇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和控诉。

11、结合全文,谈谈成为“千里马”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要有千里马的才能;要有展示的机会;要有识别人才,欣赏人才的伯乐。

12、文的体裁是“说”。“说”的定义

13、第1段伯乐不常有的深刻含义是:统治者缺少能发现人才、重用人才的人,含有愤世嫉俗之意。

14、第2段是从反面论证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道理,在于谴责食马者。

15、说明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排比。愤怒谴责食马者的平庸、浅薄,增强了语言的气势,感情强烈。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反问。强烈谴责食马者的无知,加强了否定的语气,增强了否定的力量。

16、文中“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各比喻什么?这是什么写法?

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重用人才的封建统治者;“千里马”比喻人才;“食马者”比喻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摧残、埋没人才的统治者)。这是托物寓意的写法。

17、你如果是千里马该怎样做?是“食马者”该怎样做?

我如果是千里马,我会挣脱缰绳,摆脱“食马者”的束缚,主动寻求碧绿的草地,使自己膘肥体壮,再找机会显示自己的超凡本领,相信会有伯乐发现自己的才能的。我如果是“食马者”,我会平等对待所喂养的所有的马,使它们有强壮的身体,各尽其能。

18、作者的论点是什么?作者如何层层深入论证论点的?

第一段

提出论点: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正面论证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反面论证

故虽有名马„...不以千里称也。

第二段

进一步从反面论证

指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食马者不知其能 千里而食也”

第三段

痛斥执策者的愚蠢

勾画执策者狂妄无知的形象

作者厉声反诘执策者,表达中心:其真不知马

开放性试题

1、作者以千里马喻人才,从文中千里马的遭遇来看,人才展现才华最需要的是什么?

在讲究“素质”的今天,一匹真正的千里马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中,适应环境,发挥潜能是最重要的。没有遇到伯乐,怎样才能避免“骈死于槽枥之间”,最终能以 “千里称也”?首先,马必须调节自身条件与跑步情况的比例,尽可能在吃不饱的情况下,跑出与常马等的水平,自己呢利用食马者偶然的“加餐”,跑出更胜一筹的速度。千里马最终成功了。显然,策不以道,食不尽材,鸣不通意的境况,才是真正考验千里马的素质时。

2、对对联。

上联:无才难做千里马下联:有志可成万里驹

3、清代龚自珍的诗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与本文所阐述的选拔人才的方法是否一致,试加以说明。

两种方法不一致,《马说》中通过伯乐发现人才;而龚自珍表现的人才选拔是不拘一格,即多途径,多层次,多方面选拔。

4、古往今来,许多怀才不遇者用自己由衷的笔调,抒写出自己心中的愤慨并流传为千古名句。请你写出你熟悉的两句,并标明作者和出处。

如: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满江红。咏怀》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5、读完本文后,你认为伯乐应具备怎样的才能?请联系你自己的读书实际,列举一位大家熟悉的伯乐,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他的事迹。伯乐必须具备知人善用的才能,任人唯贤,要善于发现并重用人才。如:齐桓公发现并重用管仲,使齐国强盛起来。

6、伯乐和千里马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谁更重要?请畅谈你的看法?可举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

如:我认为千里马更重要。因为社会发展需要人才,而千里马正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试想如果没有爱迪生发明电灯,我们寻找光明的眼睛不知还要在黑暗中徘徊多久。再如:如果没有那些群策群力的科学家,我们不知能否破解DNA的奥秘

第三篇:《马说》《陋室铭》知识点

《马说》知识点梳理

一、文学常识:

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散文尤其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有《昌黎先生文集》。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故虽有名马:所以。///即使。

2、只辱于奴隶人之手:受屈辱。...

3、不以千里称:不把(它)称为千里马。

4、一食或尽粟一石:一食:吃一顿;//或:有时;//石:十斗为一石。....

5、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同“饲”,喂养。.

6、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这样的。

7、才美不外见:通“现”,显现。..

8、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犹,尚且;//普通,平常;///等同,一样。...

9、安求其能千里也:怎么,哪里;//日行千里 ...

11、策之不以其道:驱使;方法

12、食之不能尽其材:喂;//通“才”,....

指才能

13、执策而临之:握;// 鞭子;//到(它)跟前。...

14、其真无马邪:难道15其真不知马也:恐怕 ..

三、译文: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会经常有。所以即使有了名马,却只能在马夫的手里受屈辱,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把它称作千里马。

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把它当作普通马来喂养。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是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特长也就显现不出来,想要跟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可能,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驱使它,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又不能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到它嘶鸣,却不懂得它的意愿。拿着鞭子,走到千里马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不认识千里马吧!

四、理解性默写: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只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5、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6、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7、表现“食马者”以“知马者”身份叹息的语句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8、全文的主旨句是: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9、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

我们可想到《马说》的一句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10、表明千里马和伯乐关系的语句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11、能够表现统治者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语句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12、领起全文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13、表明愚妄无知,平庸浅薄的统治者对千里马的不公正的待遇的句子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14、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的句子是: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15、能表明千里马外在特征的句子是: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16、写千里马有异于常马的特征的句子是:一食或尽粟一石。

17、运用设问句表达作者心中感慨的句子是: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18、美往往存在于平凡的事物当中,有时我们为了刻意的追求完美,往往忽略了身边的美,使其遭受不应有的遭遇,使我们为之遗憾痛心,这种遭遇与《马说》中千里马的遭遇相似,相应的句子是:只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19、点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五、课文内容理解:

1、这篇文章表面是在谈马,其实是在谈人才,韩愈在文中强调了识别(发现)人才和善待(尊重、正确对待)人才的重要性。

2、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本文的“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各有喻指:

“千里马”指人才;“伯乐”指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食马者”指愚妄浅薄的统治者。

3、第—段文字说明了什么?答: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有决定性作用。

4、是不是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呢?

答:是,强调伯乐能识马,如果不被伯乐识别,千里马就会被埋没。

5、第二段说明了什么?

答:说明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进一步说明,千里马没有遇到伯乐,无法施展才华。

6、第三段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不是天下无千里马,而是不识马。(即:讽刺“食马者”的浅薄无知。)

7、第三段中哪句话点明了全文的中心?答:“其真不知马也”

8、本文通篇不离千里马,难道只是说“马”吗?

答: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对埋没人才的现状作了揭露。

9、本文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韩愈怎样的思想?

答:表达作者怀才不遇,有志难酬的愤懑心情。

10、“策之”“食之”“鸣之”是什么句式?

答:排比句式。总括不识马者不按照千里马的特性来对待它。

11、你是怎么理解“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

答:表现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不满和愤慨。

12、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答:千里马寓人才,伯乐寓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先有伯乐,而后有千

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要发现人才,爱护人才,否则,人才就会被埋没,有人才也等于没有人才。在韩愈看来,世上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发现人才的人。所以说课文中流露的是作者怀才不遇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和控诉。

13、这篇文章的主旨是:借千里马为喻对封建统治者“不知马”,埋没人才的行为作了有力的揭露。

14、结合全文,谈谈成为“千里马”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答:要有千里马的才能;要有展示的机会;要有识别人才,欣赏人才的伯乐。

六、开放性试题

1、作者以千里马喻人才,从文中千里马的遭遇来看,人才展现才华最需要的是什么?

答:在讲究“素质”的今天,一匹真正的千里马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中,适应环境,发挥潜能是最重要的。没有遇到伯乐,怎样才能避免“骈死于槽枥之间”,最终能以“千里称也”?首先,马必须调节自身条件与跑步情况的比例,尽可能在吃不饱的情况下,跑出与常马一样的水平,自己呢?利用食马者偶然的“加餐”跑出更胜一筹的速度。千里马最终成功了。显然,策不以道,食不尽材,鸣不通意的境况,才是真正考验千里马的素质时。

2、对对联。上联:无才难做千里马 下联:有志可成万里驹

3、清代龚自珍的诗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与本文所阐述的选拔人才的方法是否一致,试加以说明。

答:两种方法不一致,《马说》中通过伯乐发现人才;而龚自珍表现的人才选拔是不拘一格,即多途径,多层次,多方面选拔。

4、古往今来,许多怀才不遇者用自己由衷的笔调,抒写出自己心中的愤慨并流传为千古名句。请你写出你熟悉的两句,并标明作者和出处。

如: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满江红。咏怀》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5、读完本文后,你认为伯乐应具备怎样的才能?请联系你自己的读书实际,列举一位大家熟悉的伯乐,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他的事迹。

答:伯乐必须具备知人善用的才能,任人唯贤,要善于发现并重用人才。如:齐桓公发现并重用管仲,使齐国强盛起来。

6、伯乐和千里马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谁更重要?请畅谈你的看法?可举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

如:我认为千里马更重要。因为社会发展需要人才,而千里马正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试想如果没有爱迪生发明电灯,我们寻找光明的眼睛不知还要在黑暗中徘徊多久。再如:如果没有那些群策群力的科学家,我们不知能否破解DNA的奥秘。

《陋室铭》(刘禹锡 唐)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出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灵验,神奇。..

斯是陋室:此,这惟吾德馨:品德高尚。...

谈笑有鸿儒:大儒,博学的人。往来无白丁: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无丝竹之乱耳: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使„„...

乱。

无案牍之劳形:案牍:官府的文书。劳形:使身体劳累。....

何陋之有?:什么。.

二、译文:

山不在于高,有仙人就出名了。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灵验了。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也就不感到简陋了)。苔藓痕迹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竹帘里。到这里谈笑的都是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泥金书写的佛经。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耳鼓,也没有官府公文来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它们虽然都简陋,但因为居住的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们的景仰。)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三、理解性背诵:

①《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惟吾德馨

②文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③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④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⑤用比喻赞美“陋室”的句子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⑥《陋室铭》一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孔子云:何陋之有?

⑦作者在文中结尾把自己与古代贤士相比,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的一句话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⑧《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⑨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四、回答下列问题:

1、统领全文的一句是什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文中点睛之笔是哪句?何陋之有。

3、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情怀):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志趣。

4、作者从哪几方面来写陋室不陋?

答:从陋室的自然环境优美、室中往来人物不俗、陋室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三方面来写陋室不陋。

五、开放性试题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功颂德的文字,后成为一种文体。人们经常用“座右铭”来激励鞭策自己。请你从平时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一则有关学习方面的“座右铭”。

*示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第四篇:马哲知识点总结

§0、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概述

1、世界是物质的;

2、物质世界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

3、物质世界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有规律的;

4、人们能够认识规律、利用规律来改造世界和获得自由。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本章重点:划清两个界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界限、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界限。

1、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哲学的定义:

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即世界观的理论形态;

⑵、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⑶、是最一般本质和规律的学问;

⑷、是含有阶级性的最抽象的社会意识形态。

2、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世界观、方法论的定义: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看法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处理问题的根本方法。

3、哲学与其他科学(非哲学)的关系:

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研究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本质和规律的学问。

4、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5、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划分:

(即思维和存在何为第一性、何为第二性的问题;也即思维和存在谁是本原,谁是派生的问题。)

⑴、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属于唯心主义阵营;

⑵、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属于唯物主义阵营。

6、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⑴、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

⑵、现实社会的表象和概念中能不能正确的反应现实。

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7、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是“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发展史上的基本派别。

8、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⑴、自然界、物质、存在是第一性的,而精神、意思、思维是第二性的;

⑵、物质是世界万物的本原;

⑶、物质决定意识。

9、唯物主义的主要三种形态:

⑴、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原始的自发,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某一种或某几种原始物质。

古代唯物朴素论和朴素辩证法是结合在一起的,例如“万物皆流”、“万物皆变”体现了它们的统一。

⑵、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又称机械唯物主义);

⑶、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10、唯心主义的根源:

⑴、社会根源;

⑵、阶级根源;

⑶、认识论根源。

11、唯心主义的主要二种形态:

⑴、主观唯心主义:人的感觉、意识、精神是世界的本原,认为主观精神高于一切,大于一切,支配一切,夸大了主观精神的作用。

⑵、客观唯心主义:离开了人,脱离了物质世界的某种“客观”精神是世界的本原。

1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⑴、在对象上:是普遍规律的科学,正确的指出了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互相区别、互相联系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⑵、在内容上: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⑶、在作用上: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实践性、革命性、科学性三个特点。

13、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

现代西方哲学的两种对立思潮:科学主义、人本主义。

1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

15、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观基础;

⑵、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论基础;

⑶、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法论基础;

§2、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本章重点:物质观、实践观、意思观和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1、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物质的定义:

物质的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是:

⑴、不依赖人们的意识而存在;

⑵、并能为人们的意识所反映;

⑶、而且是客观实在的。

2、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的重要意义:

⑴、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批判了唯心主义的物质观和二元论的物质观;

⑵、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先验论和不可知论;

⑶、坚持了物质与物质形态、哲学的物质范畴与具体科学的物质概念的共性和个性的辩证法,克服以往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用个别、个性代替一般、共性的形而上学的缺陷。

3、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运动的定义: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包括宇宙间所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4、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⑴、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⑵、物质是运动的载体和承担者;

⑶、精神的运动是人脑这种高度发展的物质的运动的表现;

⑷、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脱离了物质谈运动;

⑸、形而上学的错误在于:设想成没有运动的物质。

5、马克思主义哲学对静止的定义: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况。

⑴、指一事物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没有发生某种特定的运动;

⑵、指事物处于量变阶段而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6、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⑴、对立统一关系;

⑵、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⑶、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⑷、相互渗透的关系。

7、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时空的定义:

时空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8、时空与物资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9、时空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

10、现代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观:

揭示了自然界在微观领域、宏观领域、宇观领域的物资结构层次的多样性、无限性,证明自然界是一个具有无限层次结构的普遍联系和辩证发展的有机整体。

11、现代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观的哲学意义:

证实了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特性,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是永无止境的,将进一步深化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12、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实践的定义:

⑴、是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⑵、是人的存在方式。

13、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对实践不同理解:

唯心主义:把实践归结为精神活动;

唯物主义:把实践理解为生物适应环境的活动。

14、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实践定义的两层意思:

⑴、是自主性和创造性相统一的活动;

⑵、是物质的、客观的、有感性的性质和形式。

15、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16、实践的基本特征:

⑴、客观现实性;

⑵、自觉能动性;

⑶、社会历史性。

17、实践的基本形式:

⑴、生产实践: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⑵、改造社会关系的实践;

⑶、科学实践。

18、实践的主体:

⑴、指于一定社会条件下,从事一定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

⑵、作为具有社会性、实践性的人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因素,是物质的和精神的统一体、自然的和社会的统一体;

⑶、主体按社会构成可分为个人主体、集团主体和社会主体。

19、实践的客体:

⑴、主体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⑵、具有客观性的特征,但客体和客观事物又有区别;

⑶、客体和主体一样也是历史的范畴;

⑷、有三种基本形式:自然客体、社会客体、精神客体。

20、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是第一性、第二性关系。

21、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

⑴、主体客体化:

指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转化为对象物。

⑵、客体主体化:

⒈指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为量的因素,客体失去对象化的形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

⒉人通过实践活动,产生新的意识,也是客体主体化的一种表现。

22、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意义:

⑴、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是目的与手段、创造者与被创造者、能动者与受动者的关系,主体处于主导地位,客体成为“为我之物”;

⑵、在实践过程中,主体一方面受容体的限定和制约,另一方面又不断打破限定,超越现实客体。这种限定和超越的关系,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

⑶、实践使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使世界二重化(一分为二)为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构成了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实践不仅具有认识论意义.更重要的是具有世界观意义。

23、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

⑴、主观世界:指人的意识,包括人的意识的一切活动过程及其产物;

⑵、客观世界:指人的意识之外的一切存在。

24、自在世界的定义:

指天然世界,是人尚未认识和改造过的世界。

25、一元论与二元论的对立:

⑴、一元论主张世界有一个统一的本原;

⑵、二元论主张世界有精神和物质两个独立本原。

26、唯物主义一元论与唯心主义一元论的对立:

⑴、唯物主义一元论主张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的多样性统一于物质;

⑵、唯心主义一元论主张世界的本原是精神,世界的多样性统一于精神。

27、自然界的物质性与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⑴、自然界的物质性:是指自然界及其规律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⑵、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是指社会存在等同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由生产方式为主、及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等构成。

28、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⑴、世界是多样的;

⑵、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9、折中主义:调和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

30、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意义:

⑴、客观存在的现实世界是物质世界;

⑵、世界上存在包罗万象的的事物和现象都是物质的具体表现形态;

⑶、意识也不过是物质的产物和属性,并不能独立的存在;

⑷、物质是世界上一切变化、发展的基础。

31、意思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32、人类意识的产生经历的三个决定性环节:

⑴、所有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低级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⑵、低级生物的刺激感应性→一般的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⑶、一般的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人的意识。

33、人的意识的产生,人的劳动起了决定作用。

34、意识的本质:

⑴、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与属性;

⑵、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⒈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意识不论是正确还是错误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包括正确的反映和歪曲的反映。

⒉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⒊意识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Ⅰ、否认意识内容的客观性,否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这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Ⅱ、否认意识形式的主观性,把意识解释为“如同肝胆分泌的胆汁的物质的东西”是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35、意识能动性或主观能动性的含义:

指意识具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功能。

36、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⑴、具有目的性、计划性;

⑵、具有高度创造性,能创造出物质世界没有的东西;

⑶、对人体生理活动的控制与调节;

⑷、通过实践改造客观世界,即对客观世界改造的反作用。

37、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⑴、物质决定意识;

⑵、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⑶、物质决定论和意识能动论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

⒈主张意识决定作用的观点是唯心主义观点;

⒉主张意识能动作用的观点是形而上学观点。

38、人工智能的含义:

人工智能是根据控制论的基本原理运用功能模拟的方法,制造电脑模拟人脑的部分功能。

39、意识和人工智能的关系:

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人工智能在功能上表现上代替甚至超过人脑的部分思维能力。

⑵、人脑和人工智能有本质区别:

人脑

人工智能

区别1

生理的、心理的过程

无意识的机械的、物理的过程

区别2

有自觉性

没有自觉性

区别3

具有想象力和创造性

只能接受人脑的指令

区别4

具有社会性

不具有社会性

40、如何正确地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⑴、要坚持物质决定论和意识能动论相统一的观点,恰当估计意识的能动作用是第二位的;

⑵、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正确认识客观规律并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⑶、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⑷、要明确认识到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是社会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化为物质感性的活动即实践并通过实践使客观世界发生合乎目的的改变。

4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彻底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石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彻底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这是因为:

⑴、世界统一于物质,是不依赖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

⑵、物质世界在时空中运动、变化、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使主观符合客观并实现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⑶、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这就要求我们认识规律.尊重规律,使自己的行动符合客观规律;

⑷、这个原理的意义是既反对思想僵化,落后于实际,又要反对思想超越实际。

7楼

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⑴、定义:

理性因素:是指认识和逻辑的因素;

非理性因素:人的非认识、非逻辑的因素,如情感、意志、幻想、灵感等。

⑵、作用:

⒈理性因素在人的认识过程中起主要的、主导的作用,因为人是一种有理性的社会动物。

⒉非理性因素对认识的发动与停止、主体认识能力的发挥与抑制,认识运动的飞跃上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3、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⑴、认识的需要和要求.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修正、丰富和发展。

⑵、实践的需要和要求,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才能指导实践、服务于实践,实现改造世界的目的。

24、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

⑴、指导实践的理性认识应当或尽可能是正确的。

⑵、要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⑶、理论回到实践中,必须为群众所掌握。

⑷、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

25、认识运动的反复性:

⑴、含义:认识运动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的不断反复的过程,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以达预期的结果为标志,才算完成。

⑵、理由:

⒈认识要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是指客观事物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人们的认识也受到一定条件和科技发展水平的限制;

⒉认识要受到主观条件的限制,包括认识主体的精神肉体状态和能力、努力程度的限制,如观点、方法、知识水平等。

26、认识运动的无限性:

⑴、含义:认识运动是无限发展、没有终点的。

⑵、理由:作为实践和认识的对象的物质世界及其发展是无限的,实践是无限的,因而认识就是无限的。人类的认识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

27、认识发展的规律

毛泽东指出:“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变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28、认识发展规律重要意义:

⑴、坚持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割裂两者统一的“左”的或右的机会主义错误。

⑵、坚持尊重群众的实践,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党的群众路线的认识路线。认识辩证运动的原理是无产阶级的群众路线的重要哲学基础。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实践和认识的主体。认识在实践中产生、检验、丰富、发展并指导和服务于实践,就是认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所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党的群众路线是一致的。

29、真理的定义:

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是符合客观事物和规律的认识。

30、真理的根本属性是客观性。

⑴、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中含有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

⑵、是指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社会实践也是客观的。

任汝芬注:真理没有阶级性。

31、真理是具体的:

真理是具体的是由真理的客观性所决定的,是指任何真理即主观同客观的一致都是在特定条件、范围的限定下,主体的认识同特定对象的一致或符合。如果超出了这些具体限定,正如列宁所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真理是具体的原理的内容和要求是:

⑴、真理是有条件的,离开了具体的时间、地点、条件,抽象地谈论真理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⑵、真理是全面的.是事物多方面本质规定的综合,片面地谈论真理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⑶、真理是历史的.是一个过程,静止地谈论真理是形而上学观点。

⑷、真理是具体的。和真理是一元的是一个意思,即在同一时间、地点条件下,人们对同一事物的真理性认识只能有一个,不因人而异、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32、反对唯心主义真理观:(表现!)

⑴、真理是思想形式;

⑵、多数人承认的就是真理;

⑶、有用就是真理;

⑷、圣人之言是真理等。

33、真理和谬误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⑴、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两者有着原则的界限,前者是正确认识,后者是错误认识,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两者是不能相互包含的。

⑵、真理和谬误同属认识范畴,两者又是统一的。一方面,真理和谬误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这是真理发展的一个规律。另一方面,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4、同一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是真理的绝对性和真理的相对性:

⑴、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的含义有两个方面:

⒈任何真理都有其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即承认真理的客观性;

⒉指人类的认识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每一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即承认世界的可知性。

⑵、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的含义是指正确认识的有限性,有两个方面:

⒈从认识广度上说任何真理都只是一定范围的正确认识,有待扩展;

⒉从深度上说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事物和规律的近似的正确认识有待深化。

35、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它们是同一真理的两种不同的属性,它们的统一表现为:

⑴、相互联结、渗透,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有绝对真理的颗粒;绝对之中有相对,相对是绝对的一个成分,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之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⑵、辩证转化,真理是由相对不断定向绝对的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任何真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的一个环节,这是真理发展的又一个规律。

36、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⑴、首先,树立坚持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态度。马克思主义作为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因此对它的科学态度就是坚持和发展的统一,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⑵、其次,反对形而上学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真理观。绝对主义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教条主义、经验主义是绝对主义的表现。相对主义否认真理的绝对性,夸大真理的相对性,把真理的相对性夸大为主观随意性,陷入唯心主义的诡辩论。

37、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理由:

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优点决定的。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同客观相符合,认识不能检验认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不能回答人的认识是否正确,只有能把认识和客观事物联系起来进行对照的社会实践才能作为标准。实践不仅同理论一样具有普遍性的优点,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优点。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就是指实践本身是客观的物质活动,是直接的现实,实践能把认识变成直接的现实,产生客观的物质结果,从而就可以检验认识是否同客观实际相符合,一般情况下,认识在转变为现实中,达到了预期的结果的就是真理。

38、真理标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实践标准是绝对的、确定的,只有实践才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标准又是相对的、不确定的,因为实践是历史的、发展着的实践,具体的实践有其局限性。任何一个时代的实践往往又不能充分证实或驳倒人类认识的一切理论和观点。

承认实践标准是绝对和相对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就是坚持真理问题上实践标准的辩证法。否认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就会陷入唯心主义或不可知论;否认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就会把知识绝对化,阻碍科学的发展。

39、实践检验与逻辑证明:

逻辑证明是指从已知的前提包括概念、判断出发,经过推理,推出果种结论的思维方法与过程。逻辑证明在人类认识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它是探索真理、论证真理和发展真理的重要手段,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是建立科学理论体系的重要途径,对实践活动提供理论的指导和依据,也是人们进行科学化决策的方法与依据。但是,逻辑证明不能代替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实践标准,这是因为逻辑证明只能证明结论同前提的一致性、合理性,而不能证明结论的真理性,因为逻辑证明的结论、前提、逻辑规则都是在实践基础上产生又必须接受实践的最终检验。因此,人们在改造世界、认识世界的活动中,既要重视和发挥逻辑证明的作用,更要始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在实践基础上把两者统一起来。

40、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⑴、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活动的基本内容,两者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人们为了研究在思维活动中把它们分开。人类认识世界的直接目的是达到对世界的真理性认识,人类追求真理的最终目的则是为了改造世界,实现世界满足人类的需要包括自身生存、发展、享受的需要,即创造价值的需要。

⑵、真理和价值的区别:两者的含义或规定不同,真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正确认识,主观同客观的一致;价值是在实践基础上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属性即客体对主体的有用性,客观同主观的一致。两者的侧重点不同,真理侧重于客体性、条件性、统一性原则,价值侧重于主体性、目的性、多样性原则。

41、认识论与思想路线,党的思想路线及其意义:

⑴、认识论和党的思想路线的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哲学理论基础,党的思想路线则是认识论的具体运用和党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

⑵、党的思想路线根据中央文件有两种概括:一是“一切从实践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一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任汝芬注: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属于认识;

理论:系统化的;

路线:最普通、最基本、最重要的准则;

纲领:路线的展开(1、新民主主义纲领;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

方针:在某一领域普遍、基本的准则;

政策:处理问题的准则。

马哲:1、思想路线;2、认识路线;3、群众路线;

毛概:4、总路线(1、新民主主义纲领;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5、基本路线。

§5、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本章(及6、7等章节)重点:历史唯物主义

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2、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第一性,社会意识第二性,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历史唯心主义(唯心史观):认为社会意识第一性,社会存在第二性,即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3、马克思列宁主义产生以前的历史观、历史论都是唯心主义的:

⑴、主要缺陷:

⒈夸大社会意识的作用,否认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

⒉夸大个别人物的作用,否认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

⑵、唯心主义历史观的两种基本形态:

⒈唯意志论: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把个人的思想动机、主观意志当作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

⒉宿命论::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把人类社会以外的某种神秘精神当作社会发展、人的命运的决定的支配力量。

4、社会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⑴、实践是社会关系产生的根源;

⑵、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⑶、实践是人的活动的根本内容;

⑷、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5、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⑴、作用:生产方式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具体样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⒈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和社会有机体的物质担当者,是社会有机体的“骨骼系统”。

⒉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它决定社会机构、性质和面貌。它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和社会形态的更替。

⑵、意义:掌握这一原理才能深刻理解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6、社会规律的客观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的哲学家,大都否认社会规律的存在,也有个别哲学家如黑格尔虽然也承认社会发展的规律性,但却认为这种规律是由“绝对精神”所支配的。

马克思指出:“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也就是说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有规律的。社会规律虽然与人的有理性和意志的活动有关,但又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本质上同自然规律一样具有客观性。这是因为:人的思想、动机、目的是由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其实现的程度,取决于是否体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人的有意识的自觉活动只能加速或延缓历史过程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但可顺应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7、社会规律客观性的特点:

社会是人的社会.社会历史是由人的活动构成.是由具有理性和意志的人的活动即自觉活动所创造的,因此,社会规律即社会发展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是人的自觉活动的规律,是在人的参与下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实现的,这是同自然规律不同的特点。

8、人与社会的关系:

⑴、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密切联系和不可分割的:

在前面的论述中已经阐明,人不是单个人的抽象物,而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多种生产关系。社会不能简单地说成是个人构成,而是个人彼此之间的关系的总和。

⑵、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也是密切联系和不可分割的:

世界上没有孤立的个人存在,每个人的生存、发展、荣辱、善恶等一切都同他人、群体相联系而存在,都在人与人的关系中生活。

9、社会有机体及其结构:

在人类物质生产实践长期发展的基础上,产生了日益丰富的社会实践形式,并由此又形成社会生活的多种领域.有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军事的等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有各自的特殊性、独立性,但它们又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物质生产的基础上构成社会的有机系统。社会有机体的基本结构包括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观念结构。

10、社会经济结构是指向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11、社会经济结构的含义:是指同“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12、生产力的含义:生产力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实际能力、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客观物质力量,属于人和自然的关系。

13、生产关系的含义: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属于人与人的关系。

生产力构成包括两类:

⑴、劳动对象、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劳动者这类独立实体性要素,其中,生产工具是生产力的水平的标志,劳动者是最活跃的主导因素。

⑵、非独立的附着性、渗透性因素,包括科学技术、劳动组织、生产管理、智力资本等。其中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15、生产力的物质性即客观性:

生产力的运动、变化、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本质上是一种客观物质力量,这是因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属于物质的关系;对于新一代人来说生产力是一种既得的物质力量,不能自由地加以选择;生产力是由客观物质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

16、生产力的社会性:

生产力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之中并受到一定社会关系的制约,并随着人们社会历史活动的变化而变化。迄今为止,生产力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历史形态:手工生产、大机器生产和自动化生产。

17、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根据马克思的观点和时代特征,在1978年、1988年提出的论断。在1988年,邓小平指出:“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8、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由:

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

⑴、科学技术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经验和理论概括,是人类智慧的积累和结晶。

⑵、科学技术作为知识形态,是源于生产实践又指导生产实践、是可能的潜在的又称为一般的生产力。科学技术一旦应用和渗透到生产实践中,就同生产力的实体性要素相结合,转化为劳动者的技能和智慧,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改进生产工具,采用新工艺,扩大好功对象,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劳动生产率,它就成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

⑶、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技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它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首要的强大动力,成为现代一个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

⑷、当代科技革命必然会把生产的社会化推向更高水平.从而向私有制提出实现挑战,为将来的共产主义奠定雄厚物质基础。它必然推动杜会结构,人们的劳动方式,生活方式及观念形态的演变.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19、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意义:

坚持把科技工作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重视科技、发展科技,发挥知识分子的重要作用,坚持教育为本,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贯彻党中央、围务院决定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

20、生产关系的构成:

⑴、从生产和再生产的运转过程看,生产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

⑵、从划分阶级的经济基础和客观标准看,生产关系包括三个方面: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⑴、理论依据: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原理。

⑵、国际客观依据:国际上的阶级斗争、国际上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斗争将是长期的复杂的。世界正在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也正在加快。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日新月异。在这种情况下.各种思想相互交错、相互激荡。这必然对我国的意识形态领域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长期以来,国际上一些敌对势力一直不遗余力地对社会主义国家发动各种攻势,其中很重要的就是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因此,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与反渗透的斗争将是长期的、复杂的。

⑶、国内客观依据: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仍将长期存在,正确与错误、先进和落后、正义与邪恶等的思想斗争将长期存在,大量地表现为人民内部矛盾,也有敌对性质的矛盾。有时会出现两类不同性质矛盾,国内和国际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交织在一起,呈现斗争的复杂性。

⑷、意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宣传正确的先进的思想,反对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科学地有效地开展意识形态领城的斗争。

36、文化的本质:

文化是包括人们的风俗习惯、行为规范以及各种意识形态在内的复合体。

37、文化的(社会)功能:

⑴、信息功能;

⑵、教化、培育功能;

⑶、社会发展动力功能。

§6、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

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决定它的产生、性质、形式和发展;

⑵、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2、怎样理解“构成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⑴、一定要:不能长久的不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

⑵、生产力状况:生产力的性质、水平、发展要求。

3、经济基础的含义:

即社会的经济结构,是指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4、上层建筑的含义、构成、关系:

⑴、含义:社会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思想观点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总和。

⑵、构成:分为两大部分,思想、观点体系或意识形态称为思想上层建筑;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称为政治上层建筑。自然科学、思维科学、语言学、逻辑学、某些管理科学无阶级性,不属于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

⑶、关系: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互为因果,政治上层建筑是在一定的思想、观点指导下通过人们的意识而形成建立起来的,两者都根源于经济就是说,经济是政治上的现实基础,它决定社会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就成为既定的现实力量,对经济生活起指导和限制作用,并影响人们的思想,两者都是经济的反映,政治是经济的最直接的集中反映,思想、观点既反映经济又反映政治并反作用于服务于政治和经济,国家政权是整个上层建筑的核心。

5、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

⑴、辩证关系原理:两者是对立统—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首先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变化发展。其次是上层建筑能动地反作用于经济基础.集中表现为服务于自己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起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促进生产力和社会的发展,当它为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阻碍生产力和社会的发展。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形成两者的矛盾运动的基本过程是由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由适合到不适合.经过矛盾的解决达到新的适合,循环往复,不断前进。这些内容构成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砒状况的规律。

⑵、意义:能够全面理解社会发展的动力规律,制定无产阶级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依据之一,进行社会主义改革的重要依据。

6、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7、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8、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状况和特点:

⑴、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文化还不发达.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的制度尚不成熟和完善.社会生活的各方面还存在着旧社会的影响。

⑵、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这两对基本矛盾的运动和不断解决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内在源泉和根本动力。

⑶、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与以往社会的基本矛盾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特点,第一,从性质上看,它是非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是在社会成员根本利益相一致情况下的矛盾。第二,从状况上看,我国社会的以公有制为主的多种生产关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和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的上层建筑同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是基本适合的,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同时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又存在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因素、问题和弊端。第三,从解决方式上看,这些问题和弊端可以通过社会丰义制度本身的不断调整、改革和自我完善来解决。

9、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原理的重要意义:

⑴、坚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⑵、坚持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又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改革是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

⑶、坚持和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

10、阶级斗争的含义:

阶级斗争是利益根本对立的不同阶级之间的对抗和冲突,包括经济、政治、思想三种形式,阶级斗争根源于经济关系的冲突,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

11、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的作用不仅推动同一社会形态的内部的量变过程,而且突出表现在社会形态的更替过程。

12、社会革命的含义:

是促进社会形态根本转变的社会活动,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阶级社会发展和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环节。

13、社会革命的作用:社会革命是历史发展的火车头,社会发展的伟大动力,历史上每一次的社会革命都促进了生产的大发展(革命就是解放生产力),使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得到前所未有的发挥。

14、改革的含义: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改革是指维护和坚持现有社会基本制度下,由统治阶级组织的变革.目的是进一步完善和巩固现存制度,改革是一定社会形态的量变中的质变,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

15、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的原因:

这是因为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人类文明发展水平的根本标志,生产力的变化发展决定生产关系进而决定生产方式以及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变化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由生产力的发展到生产力解放的不断前进的过程,所以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16、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及其现实意义:

⑴、理由:这是因为生产力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内容;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发展是实现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条件;生产力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是社会文明发展水平的根本标志。

⑵、意义: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位,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坚持判断一切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到底,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以及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这是对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生产力标准在新时期的具体运用。

17、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和社会功能

⑴、科学的本质与社会功能。科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科学最初的含义是自然科学,这是狭义的科学。现在广义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就最一般的意义而言,科学是知识体系,是理论化、系统化了的关于事物规律的知识。科学的社会功能是解决世界“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目的是认识世界。科学的重要成果是“发现”。

⑵、技术的本质与社会功能。技术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技术是指生产技术,人类改造自然、创造人工自然或人造自然的方法与手段。广义的技术是人们能够达到目的手段,即一切有效的行为与方法。技术既包括知识及能力形态的技术知识、构思、技能、方法,又包括物质形态的手段、工具、机器等。技术的社会功能是解决人们在实践中“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目的是改造世界。技术的重要成果是“发明”。

18、科学技术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⑴、科学与技术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关系。科学与技术的关系从古至今经历了生产→技术→科学→技术*生产的过程。现代科学与技术的关系越来越密切,里现出科学与技术一体化的趋势。科学和技术的根本变革即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相互彤响,水乳交融,汇成为新的科学技术革命。一方面,现代的技术发明越来越依靠科学.现代技术完全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之上;另一方面,现代科学研究的发现越来越依靠先进的技术手段。科学技术化和技术科学化已成为现代科学技术的鲜明特征。

⑵、科学技术革命在社会发展中作用的表现。科学技术革命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足“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从总体上看,主要是通过促进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巨大变革来推动社会的发展。

19、科技发展与“全球问题”:

“全球问题”深刻的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的矛盾、科学与价值的矛盾。

20、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的哲学意义:

社会发展是一个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自然史和人类史被此制约的过程,社会发展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因此,人类推动社会发展满足自身需要,要坚持尊重自然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暂时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结合,坚持人类的内在尺度(价值)和客观世界的外在尺度(规律)的统一。

21、社会发展是人的活动的总和:

社会发展是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的自觉活动的统一。

22、人的自觉活动的含义:

人的自觉活动是指人的有目的有意识指导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行动或活动。

23、社会规律和人的自觉活动的辩证关系原理:

⑴、社会规律是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实现和表现的;

⑵、社会规律是客观的;

⑶、社会规律是可以认识、发现、反映的;

⑷、社会规律是可以利用、驾驭的。

24、社会规律和人的自觉活动的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⑴、人的自觉能动性和历史创造作用遵循社会规律;

⑵、探索当代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胜信心,走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

⑶、反对历史观上的唯意志论和宿命论。

2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性概念,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劳动人民是人民群众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是指:

⑴、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推动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

⑵、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不能随心所欲,要受到所遇到的各种物质的精神的条件的制约。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

26、党的群众观点:

⑴、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

⑵、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⑶、一切向人民负责的观点;

⑷、一切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27、党的群众路线: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28、历史人物、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⑴、历史人物是指在历史上超过显著作用的个人,包括杰出人物和反面人物。

⑵、杰出人物是在社会的某一领域有着突出贡献,对历史发展起过重大促进影响的人。杰出人物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是时势造英雄,是人民群众造就了英雄。

⑶、历史人物特别是杰出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当事人、历史任务的发起者、历史进程的影响者,能够影响甚至决定历史事件,加速或延续历史的发展,但不能超越人民群众的作用,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⑷、要承认杰出人物和权威的作用,反对个人崇拜。

29、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原则:历史主义的科学态度和阶级分析的原则

⑴、历史主义原则要求坚持历史的客观性,将历史人物置于他所处的历史环境中评价其功

过是非。正如列宁所说:“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

⑵、阶级分析的原则要求将历史人物同他们所属的阶级联系起来加以评价,看其所属的阶级在当时所处的社会地位,其活动代表所属阶级的何种倾向。

§7、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

1、社会形态的含义

社会形态是指同一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包括经济形态(即经济制度)、政治形态、意识形态。

2、社会形态理论的内容:

⑴、它揭示了社会是具体的、历史的,社会是有机的统一体,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因为它说明构成社会形态的两个要素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具体的、历史的,随着生产力变化而不断变化的,量的积累引起质变,出现社会形态的更替,以一种更高级的社会形态取代低一级的社会形态。

⑵、它揭示了社会有机体是一自然历史过程,可以从纷繁的社会现象中发现规律.使我们能用科学的眼光研究人类社会。

⑶、它揭示社会形态更替既有多样性又有统——性。统一性是指处于统一社会形态上的各国家、各民族历史所具有的共同性(包括历史的演变过程的共同性),多样性是指各民族演变的道路各不相同,同一形态也有各自特点。

3、社会形态理论的方法论意义:

⑴、它要求分析社会时,从具体的具有特殊本质的社会出发,而不是从“一般社会”或“社会一般”出发;

⑵、考察社会形态,既要把握其中普通性,又要看到特殊性。

⑶、在研究同类社会形态时,既要看到其相同本质,又要把握其具体特点。这样,才能运用具体的历史的分析方法,区分不同质的社会,把握其质的发展规律。

4、社会发展的决定性的定义:

是指历史运动具有规律性、必然性和因果制约性。

5、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的关系:

历史主体选择性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是内在统一的。

⑴、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主体选择的特征。在一个具体民族现实生活中,在可能性空间的自觉选择。它是历史主体创造活动的重要一环,它可以使一个民族跨越一种或几种社会形态、通过不同的道路向较高级的社会形态迈进。

⑵、主体选择又是在历史活动规律性、必然性制约下的选择。

⒈这种选择的前提是由生产力决定的,即选择的可能性空间是由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的生产力决定的。

⒉通过选择而实现对某种社会形态的超越是有限度的,因为它无法超越在这种社会形态形成的生产力。

6、社会发展过程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前进。“前途光明.道路曲折”就是对社会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这一历史辩证法的通俗表达。

7、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⑴、统一性是指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普遍性规律.发展的共同性和一般趋势。

⑵、多样性是指发展中的差异性、特殊性、丰富多样性。

8、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⑴、人的自然属性:是人在生物学上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点,包括生理结构、生理机能和生理需要等。这是人的生理基础。人的自然属性最基本表现足以人的生理结构为物质前提的食欲、性欲和自我保存等三种基本机能。人的自然属性渗透着社会属性。

⑵、人的社会属性:是人在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与人的关系属性。人的社会性主要表现为:

⒈人类共生关系的依存性;

⒉人际关系中物质、精神方面的社会交往;

⒊社会生活中的道德性;

⒋生产活动中的合作性。

⑶、人的精神属性:人的精神生活是指人们在生产劳动、社会交往中产生并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⑷、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三者的辨证统一,形成了不同于动物的人性。

9、人的本质是指人性即人的根本属性:

⑴、人和其他动物的区别开来的属性是社会性;

⑵、人的社会性是以生产关系为基础;

⑶、人的社会关系是不断变化的;

⑷、在阶级社会中,人和社会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

10、人的价值:

人的价值是作为价值客体的人满足价值主体的人的需要的关系属性,人是价值主体和价值客体的统一。

个人的价值包括:个人的社会价值,个人的自我价值。

11、人的自由:

是指人的解放。

12、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

⑴、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是指人从各种束缚中解放出来,实现才能、潜力、活动方式、个性的全面发展,这是一个历史过程.不是思想活动。

⑵、社会发展:社会发展即指社会进步,是指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进步,也指同一社会形态内物质、精神、制度的进步。

⑶、社会发展(进步)与人的发展关系:

⒈社会进步是人的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类的发展只有在社会不断进步中才能实现,人类社会发展必然是实现共产主义,此时人类才能达到全面进步从而达到人的全面发展。人类才能实现从必然向自由的飞跃。

⒉人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人的发展程度是社会发展的最重要标志。

⒊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和个人的全面发展是相一致的过程,在人类发展的自由王国,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也是社会发展的条件。

13、共产主义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

共产主义社会是否合理、最高级的社会形态,它的特征是人摆脱盲目必然性的奴役,从各种束缚中解放出来,成为自然的主人、社会的主人、自身的主人;人类的劳动成为自觉的、自由的劳动。成为自主的活动,成为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基础;人们过着高尚、丰富的精神生活,人们的才能、个性、活动方式得到全面发展,进而达到每个人都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14、树立共产主义理想,积极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⑴、共产主义是人类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是人类获得彻底解放的社会状态,是历史的必然,当然也是社会进步的理想目标。所以.我们要树立共产主义理想。

⑵、共产主义也是一种实践活动,而社会主义社会是迈向共产主义的必然阶段,从历史的眼光看,社会主义建设每一成就的取得,都是对共产主义的贡献。所以,我们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是为自由王国的实现在努力奋斗。

第五篇:马原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汇总

1、马克思主义的特点

实践基础上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特征。

1、它的实践性是指它以实践为基础,同时又指导实践。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特点,同时又是它区别于旧哲学的根本点。

2、它的革命性是指它不崇拜任何东西,从本质上讲它是批判的、革命的。

3、它的科学性是指它以科学发展为基础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

2、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

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知感觉的,他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意义:列宁对哲学物质的科学规定,在理论上具有重大意义,集中表现在四个方面:(1)它与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列宁的物质定义,从物质和意识的矛盾关系出发,指出了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和独立性,以及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和派生性,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原则,从而与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2)它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列宁的物质定义表明,物质并非不可知的“自在之物”,而是通过人的感觉感知的,是人的认识可以反映的客观实在,这就从根本上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3)它克服了旧唯物主义观的缺陷

列宁的物质定义的突出特点是,提出了“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从而把哲学的物质概念同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及具体的物质形态区别开来,克服了旧唯物主义把哲学物质混同于具体的物质形态或结构的缺陷。

(4)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石

列宁的物质定义在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体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体现了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统一。

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1)相对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其情形有,第一,某物相对于另一事物没有发生位置移动;第二,事物的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表现在:一,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二,他们相互依赖相互包含。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三,割裂他们的关系,会导致形而上学和相对主义、诡辩论。

4、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指,意识对人具有通过实践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指导作用。

表现: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

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四,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5、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原理:

1、规律是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稳定性等联系。主观能动性是指意识的能动作用。

2、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

意义:

1、它是批判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理论武器

2、它要求我们要把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统一起来,反对冒险蛮干和因循守旧。

6、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1、联系是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2、联系的客观性是指它是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3、联系的普遍性,一方面是指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必然和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另一方面指事物内部各个要素也必然同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7、新生事物不可战胜

1、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

旧事物是指丧失了其存在的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事物。

2、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这是由事物发展的辩证本性决定的。

(1)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能迅速成长壮大,最终战胜旧事物。

(2)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它克服了旧事物中的一切消极的东西,吸收了旧事物中一切积极的东西,增添了旧事物所不容的富有生命力的新内容。

(3)在社会领域中,它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所以它必然战胜旧事物。

8、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区别

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2、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又相互联结

同一之中有斗争,同一性不能离开斗争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就没有斗争性。

3、反对形而上学的绝对主义

9、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

1、在复杂矛盾体系中,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矛盾是占主导地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相反;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在矛盾对立双方中,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主要方面是双方中占支配地位的矛盾一方,次要方面则相反;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相互转换。

3、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4、两点论包含重点论,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

10、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1)普遍性即共性或一般,它是绝对的。特殊性是个性或个别,它是相对的; 共性只能大致包括个性,个性不能完全进入到共性中。

(2)这一原理是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从而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11、肯定和否定的关系

1、肯定是指维持事物存在的方面。否定是指促使事物灭亡的方面。

当肯定占优势时,事物保持自身性质不变;反之则相反。

2、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包含

一方面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在一定意义上,肯定就是否定;反之。

12、辩证的否定观及其意义

1、唯物辩证法认为,(1)辩证的否定是通过事物的内因而导致的自我否定。

(2)辩证的否定有两个显著特征:它是联系的环节、发展的环节。

(3)辩证的否定是扬弃,即既克服又保留。

2、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对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在对待历史文化遗产问题上,要批判继承。要做到“古为今用”和推陈出新,反对历史复古主义和虚无主义;在对待外来文化问题上,要有选择的借鉴吸收,反对闭关自守和全盘西化。

13、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

1、必然性:是事物在发展过程中确定不移的趋势,是由事物的根本矛盾决定的,体现事物发展的本质联系和发展前途。

2、偶然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不确定的趋势,是由事物的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引起的,对事物发展起加速或延缓作用。

3、两者相联结而存在,必然性寓于偶然性之中,偶然性的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偶然性为必然性开辟道路。

14、旧唯物主义认识论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异同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是消极被动直观的反映论,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2、二者区别表现在:

(1)旧唯物主义认识缺乏实践的观点,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

(2)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缺乏辩证法观点,而马克思主义认识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揭示出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辩证过程。

15、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1、主体和客体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各有自己特定的含义,彼此又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2、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主体和客体之间是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即认识关系。

(2)主体和客体之间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即实践关系。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就必须按照客体的本性和规律对客体进行改造,不然就会徒劳无功,因此,人又必须正确反映客体的本质和规律。

(3)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主体对客体有能动作用,客体对客体有能动作用,客体对主体有制约作用。

3、实践是认识发生的基础,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实践关系是它们之间的认识关系的基础。

16、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第一,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第二,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第三,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源”与“流”的关系。(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一,变化发展着的社会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并提供解决这些课题的经验材料;第二,实践不断创造出新的认识手段和工具,提供了认识发展的必要条件;第三,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们的认识能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第一,真理的本性要求其检验标准必须能起到联结主客观的“桥梁”作用;第二,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特点决定了它能满足真理本性的要求。

(4)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形成认识并非最终目的,认识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在实践决定认识的前提下,认识对实践有能动的指导作用。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能够引导实践,错误的认识则可能会误入歧途。

17、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有质的区别的两个阶段,它们又是统一的。

(1)理性认识依赖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中的唯物主义。

(2)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中的辩证法。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在人的实际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总是交织在一起的,既没有纯粹的感性认识,也没有纯粹的理性认识。

它们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18、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1)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联结、相互渗透的。

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

另一方面,绝对寓于相对之中,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2)真理是一个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换的发展过程,每一个真理都是这个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每一个真理都是相对真理,都是对事物及其规律近似正确的反应。

19、实践标准的确定和不确定性

1、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这是在真理标准问题上的辩证法。

2、实践标准的决定性或确定性是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除此之外别无标准;无限发展着的实践对人们的一切认识都能做出确定的检验。

3、实践标准的相对性或不确定性是指:具体实践都有局限性,它不可能对现有的一切认识都做出确定的检验;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经实践验证的真理也只有相对的近似正确性,还需继续接受新的实践的检验。

4、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是辩证统一的。夸大一方,否定另一方的任何观点都是错误的。片面夸大确定性会导致形而上学的绝对主义。相反则会导致相对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20、价值及其特点

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体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价值的特性主要有:

1、客观性。价值关系的各个环节都是客观的。

2、主体性。价值的具体的主体性是指价值本身的特点直接同主体的特点相联系,价值的特点表现或反映着主体性的内容。

3、社会历史性。由于价值关系的主体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因此人们的需要、实践以及需要被满足的形式都表现出了社会性和历史性,这就决定了价值的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4.、多维性。任何一次层次的主体都表现为一定的整体,由于其结构和规定性是复杂的、立体的和全面的,因而每一主体的价值关系都具有多维性或全面性。

21、地理环境的含义和作用

1、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场所。离开适合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人类就无法生存。

2、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和生产建设的资源包括生态资源、生物资源等。

3、人类对地理环境的依赖说明地理环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地理环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得而经常性、必要性条件。

地理环境通过生产而影响社会发展,起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作用。首先,它影响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其次,它制约一个国家生产部门的分布情况;再次,它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不同国家经济发展的特点;最后,它制约着一个国家生产发展的潜力和前景。

地理环境还通过对军事、政治的影响而制约社会的发展。

22、社会意识的一般特点

社会意识具有独立性。①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23、生产力的构成

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

24、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规律

包括三个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是社会发展的最普遍规律,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依据。

25、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包括三个方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

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也是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依据。

26、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

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改革的直接对象是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和思想观念等。

改革就是要用新体制取代旧体制,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27、科学技术的作用

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对于推动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1)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

(2)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3)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2、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

人口增长过快、粮食短缺、资源能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

28、为什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这是因为:

一、科学已渗透到现代生产力系统的各要素中,能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生产力。

二、科学对生产的发展具有主导和超前作用。

三、在当代,科学进步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杠杆。

2、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是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观点的具体体现。

3、只有把发展科技和教育放在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才能增强我国的科技实力以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从而加速我国的发展。

29、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是指居民中的大多数,是指一切对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在阶级社会中,一切对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起促进作用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畴。

2、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一、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最伟大的物质力量。

二、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人类一切精神文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劳动群众所进行的物质生产活动,是人们从事精神活动的物质前提;人民群众还直接参加了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

三、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社会变革的主体。

30、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观点及其意义

1、无产阶级的群众观点就是人民群众至上的观点,包括:

一、相信群众能够自己解放自己

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三、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地观点

四、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2、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是指:“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它是我们党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也是我们党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3、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哲学依据有两个:一是人类认识运动的总规律,二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

4、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它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特征之一。

二、相信群众,依靠群众,顺应群众的要求和历史发展潮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实现正确领导的基础。

三、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支持,是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关键。

四、对于执政党来说,能否坚持群众路线,是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马原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1如何理解物质观:

①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 实在性。它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通过人的感觉为人 所感知、复写、摄影和反映。

②物质是世界唯 一的本源,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③物质世界是联系的,发展 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④时间与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⑤不仅自然界是 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物质性。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至今都具有 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指导意义。

它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和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 元论划清了界 限;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2.在追求中国梦的过程中,应该怎样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1)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人们只有在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

2)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是说人在规律面前时无能为力的。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3)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只有从客观实际出发,充分反应客观规律的认识,才是正确的认识。

4)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人的意识是一种精神力量,要使它得到实现必须通过物质活动——实践才能达到。

5)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3.结合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分析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了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发展的新境界。科学发展观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结合。我们在分析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复杂问题时,要坚持科学的态度、理性的思考、正确的方法,了解事物的要素系统,把握事物的联系发展,辩证地看问题,避免认识中的片面性、绝对化。科学发展观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面临的“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深刻揭示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和发展手段等,集中体现了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 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发展是事物前进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科学发展 观 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面临的“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等一系 列重大问题,深刻揭示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和发展手段等。

(2)发展观是人们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科学发展观 关于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思想,关于以人为本的思想,关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特别是统筹兼顾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都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4.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说明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辩证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道理,既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一原则的哲学基础,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理论的哲学基础。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既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共性,又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体现出中国特色这一个性。在所有制方面,我们坚持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共存;在分配形式方面,我们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共存;在政治上,我们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思想上,我们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有这些,都是共性和个性相统一。

(2)矛盾具有普遍性,只要求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现阶段,我国及世界普遍存在这一矛盾,我国面对金融危机的政策体现了我国政府承认矛盾的普遍性,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金融危机这一矛盾。

(3)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个侧面都各有特点,这要求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现阶段我国的金融危机与过去的金融危机不同,与其他国家的金融危机不同,所以我国政府根据我国金融危机的特点以及我国的国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出适合我国解决金融危机的政策。(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做到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我国政府做出这一政策既看到了金融危机的普遍性,又看到了金融危机的特殊性,做出的政策既适合我国国情,又可缓解现阶段我国的金融危机,做到了具体的历史的统一。5.根据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实际,说明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第一,唯物辩证法是对整个物质世界的本质属性的,它要解决的问题是世界怎么样

第二,唯物辩证法认为,万事万物都处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中,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条件性,孤立和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要求我们要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第三,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个世界是一个矛盾的世界,万事万物都包含着矛盾,不包含着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认识矛盾就是发现问题,解决矛盾就是处理问题。要求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敢于承认矛盾,发现矛盾和处理矛盾。这样,才能推动事物发展;

第四,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个世界总体上都是有低级向高级不断的发展,它的发展是由量的不断积累,超出度的范围,达到质的飞跃。这要求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要重视量的积累,以便突破质的飞跃;

第五,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我们在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时,要以唯物辩证法做思想指导。

第二章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关于实践第一的观点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2)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实践的主体--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客体--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中介--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3)认识过程,就是主体在改造客体的实践中能动地反映客体的过程。在实践过程中,主体一方面受到客体的限定和制约,另一方面又能不断地发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以自觉能动的活动不断打破客体的限定,超越现实客体,从而使主体和客体同时得到改造、发展与完善。这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

(4)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首先,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其次,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认学习间接经验的重要性。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首先,实践的发展不断地提出认识的新课题,推动着认识向前发展。其次,实践为认识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最后,实践锻炼和提高主体认识能力。

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活动的目的并不在于认识活动本身,而在于更好地改造客体,更有效地指导实践。认识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的过程,即是认识价值的实现过程。

(5)认识论的方法论意义:首先就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树立实践的应有权威,尊重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

2为什么说真理是客观的、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把握这一观点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

1、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真理是一元的,而不是多元的。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由于主体认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等方面的差异,人们关于同一客体的认识结果往往会有所不同,有时甚至截然相反,但是,这并不表明观点不同的人都拥有真理。对于特定实践活动中特定的认识对象来说,在任何情况下,都只能有一种认识是与特定的认识客体的状态、本质和规律相一致的,这种认识就是真理。坚持真理一元论,就要坚持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采取老老实实的科学态度,探索和发现真理,尊重真理按真理办事,才能在实践中取得成功。

2、把握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统一的原理,对于我们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是客观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正确地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经过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所证明了的真理,因而具有绝对性的一面。但是,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穷尽对一切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仍然需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因而有具有相对性的一面。正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绝对性,所以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又因为它具有相对性,所以我们又必须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既坚持又发展,才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

3.有人说价值观没有对错之分,请结合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两大主题,人类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而改造世界又是为了满足人本身的需要。这就在追求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价值的问题。二者相互矛盾,又相互联系.真理和价值相互渗透、相互引导。真理对价值的引导作用是指真理的不断发展引导着人们提出新的相关的价值追求,真理本身也具有价值并推动价值的发展。

从真理走向价值是真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价值实现的必要途径。而正确的价值目标的确定,必然推动人们深入全面的揭示客观真理;价值的客观实现必然进一步扩大和深化人们对真理的追求。认识真理是实现价值的前提和基础,实现价值是认识真理的动力和归宿。真理和价值是历史的统一。人们不可能一次穷尽真理,也不可能一次满足全部价值要求。真理和价值的统一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实践中不断出现的新的价值目标,不断推动人们去探求新的真理和价值。

总之,真理和价值既相互渗透又相互引导,并在二者的同一中共同促进人类的实践不断由一种较低的水平发展到较高的水平,使二者在实践中实现了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实现真理与价值的统一,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内在条件,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条基本原则。

第一,价值评价作为人们对自身的客观需要和要求的主观反映,作为人们对价值现象的认识,是推动实践不断实现价值的精神驱动力量。

第二,价值评价作为时间的主体尺度是实践活动发展的规范因素,他要求实践活动必须努力消除盲目性和随意性,必须服从于实践目标的实现,即服从于实践满足人们客观需要这一根本目的。

第三,价值评价作为实践活动的目标是实践活动发展的导向因素,它制约着实践活动朝着更充分、更全面、可持续性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者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要的方向发展。

4.如何理解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的关系?

答:(1)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从实际出发,关键是要注重事实,从事实出发;在当代中国,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2)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认识路线是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思想路线是化为指导思想用以支配行动的认识路线,是认识论的具体体现;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思想路线、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是党领导人民推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方法。

第三章

1.为什么说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答:(1)生产方式构成了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是社会这一特殊机体的物质承担者;(2)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和性质;(3)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制度的更替;

(4)生产方式构成了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并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2.当前,我国面临着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需要协调好开发资源和保护资源的矛盾。请根据你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的理解,谈谈在利用科学技术方面应该怎样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答:

(一)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标志,对于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但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二重性,它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其中不良影响之一就是在发展现代工业的过程中,违反自然规律,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环境污染等,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三)对此,我们要用科学的自然观和发展观指导人们,树立全球观念、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和危机意识,克服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的狭隘视野和急功近利的行为,正确对待自然和社会的关系,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合理控制各种生产活动与消费活动,直至变革不适合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社会形式。有所为,有所不为,为人类摆脱困境创造新的物质手段。

3.既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那么,为什么同一时代条件下的人们的思想、观念却丰富多彩、差异很大甚至互相对立?

答:社会意识并非被动地受制于社会存在,它既依赖于社会存在,又有其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从根本上受到社会存在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主要表现在:

一是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进步的社会意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见、推断未来,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落后于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则阻碍社会的发展。另外,历史上也有这样的情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或地区,社会意识的发展未必都是最高的;某些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其社会意识的某些方面却可以领先于经济发达的国家或地区。

二是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社会生活的内在联系及其统一性,决定了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也必然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同时,社会意识均有自成系统、前后相继的历史链条,因而具有历史继承性,有其发展的特殊规律。

三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任何社会意识都不会凭空出现,只能是适应一定社会物质生活的要求而产生的,因而它必然具有满足这些需求的功能和价值,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物质力量并作用于社会存在,影响历史的发展。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不符合社会发展战的趋势和要求,对社会发展起着消极的阻其作用。

4社会发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可历史事件又是人们意志的“合力”造成的,两者矛盾吗?这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是怎样的关系?

不矛盾。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此处的 人民指的是广大的劳动人民,而不是某个人或某些群体.社会的发展趋势是客观的,这个客观 性也是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所以也可以说是人民意志决定社会的发展.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中的“匹夫”指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百姓,即实践的主体、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所以二者是并列的关系,不矛盾的.5.为什么在阶级社会中,评价历史人物要同时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请举例说明这两种方法的具体运用

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有深刻影响,甚至有时能够决定个别历史事件的结局,从而导致历史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重大变化。从其发挥作用的性质来看,历史人物有些起推动历史前进的进步作用,有些起阻碍历史前进的反动作用。对历史人物起作用的情况应作具体分析。在分析或评价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时,要坚持历史的、具体的观点,不应该简单化。

任何历史人物的出现,特别是基础的政治人物的出现,都体现了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根据历史人物所具有的历史特征和阶级特点,唯物史观主张,评价历史人物时应该坚持历史分析法和阶级分析方法。

历史分析方法要求从特定的历史背景出发,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进行具体的、全面的考察。要尊重历史事实,如实反映历史人物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如实反映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和历史地位。

在阶级社会中,贯彻历史分析方法与坚持阶级分析方法是一致的。在阶级社会中具体地考察社会历史条件与历史人物的关系,必然包含分析一定的阶级条件和历史人物的关系(具体的例子就靠大家啦)

6.请结合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谈一谈你对坚持群众路线重要性的认识

(1)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观点之一。在社会历史发展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广大的劳动群众是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主体,创造了人们吃穿住行等必需的生活资料和从事政治、科学、文化艺术等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前提。

(3)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物质生产活动的主体是人民群众,精神生产活动的主体也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通过物质生产实践为创造精神财富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设施。(4)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要求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贯彻党的群众路选。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主要内容包括: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们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名词解释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

实践:是人类有目的地探索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矛盾: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过程。

否定:可以在三重意义上使用否定,一是否定的方面,即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或因素;二是否定的环节,即把事物的发展和联系统一起来的环节;三是否定的阶段,即否定之否定规律发展的第二阶段——从肯定到否定的阶段。

绝对真理:真理的绝对性.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任何真理都是客观的,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二是人类的认识按其本性能够认识发展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就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一次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基本矛盾: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之始终并规定事物及其过程的本质的矛盾。

静止: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所谓静止,一是指某事物相对于其他事物没有发生位移;二是指事物处于量变阶段,没有根本性的变化。静止是暂时的相对的和有条件的。

否定之否定:事物经过两次否定、两次向对立面的转化,三个阶段形成一个周期。..抽象的可能性:在现实中缺乏充分根据、尚不具备必要的条件,因而在目前是无法实现的可能性。判断:判断是对思维对象是否存在、是否具有某种属性以及事物之间是否具有某种关系的肯定或否定。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诞生前存在的、无产阶级先驱者的不成熟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论和实践。

相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从而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而进行的剩余价值生产。通过这种方法生产的剩余价值,就叫相对剩余价值。民主:民主是指在一定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民主与专政是辩证的统一。

资本主义:指资本主导社会经济和政治的意义,是属于个人所有的经济制度。一般等价物:是从商品界分离出来的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商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们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如何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评价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及主体的行为对个人、无产阶级阶级、社会主义社会的意义。其基本内容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一时的能动作用:意识对人具有通过实践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指导作用。

可知论:是指世界是可以为人所认识的,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不存在不能认识的事物。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的,或者至少是不可彻底认识的。因为人的理性能力是有限的,在感觉之外什么也不知道。它割裂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现象与本质的联系,因而是错误的。形而上学:与辨证法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待世界,它否认事物的发展变化,否认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辩证法:它是和形而上学相对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普遍联系和发展的哲学学说。辩证法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待世界,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规律: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

反映论: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理性认识: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真理: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的绝对性:真理无条件性、无限性。真理的相对性: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价值: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可以从不同角度将其划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以及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具有客观性和社会历史性,生产力具有复杂的系统结构,其基本要素包括:一是劳动资料,也称劳动手段,二是劳动对象,三是劳动者。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政治关系、家庭关系、宗教关系等其他社会关系,都受生产关系的支配和制约。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社会形态: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关于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社会基本矛盾:在物质生产方式的基础下形成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 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 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资本有机构成: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作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c:v来表示。垄断: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金融资本:是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

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社会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新经济政策:以发展商品经济为主要特征的经济政策。无产阶阶级专政:指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社会主义民主:指的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其本质及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 社会主义基本特征: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二: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三: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

四:在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下,建立并巩固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即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五: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六: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马克思主义政党:指的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工人阶级政党。

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都自由而而全面发展的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

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共产主义社会中指的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发展,或每一个人的发展,而不是只有一部分人的发展。

哲学:世界观的理论形态,或者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看法、根本观点.方法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方法论与世界观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哲学基本问题:存在和思维、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派别的依据;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依据.唯物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哲学派别.唯物主义有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哲学派别.唯心主义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形式.一元论与二元论: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认为世界本原是一个的是一元论哲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是一元论哲学.认为世界有物质和意识两个独立自存的本原的是二元论哲学.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凡认为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哲学派别都属于可知论哲学,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的哲学是不可知论哲学.物质: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的根本特征是客观实在性.运动:物质的存在方式,是标志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过程的变化的哲学范畴.时间: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它的特点是一维性或不可逆性,即时间只能沿着过去、现在、将来的方向进行.空间: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指事物的体积、形态、位置、距离和排列次序等.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即任何物体都有长、宽、高三个方向.意识:自然界和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人工智能:又称机器思维,本质上是对人的思维的模拟.唯物主义一元论:凡是把世界万物的本原归于物质的,都是唯物主义一元论.唯心主义一元论:以不同形式把世界的本质归结为精神、意识的,是唯心主义一元论.主观能动性:又称自觉能动性,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活动能力.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行为特征.实事求是:本义是指严谨好学、务求真谛的一种认真的治学态度.毛泽东对之作出马克思主义解释,并用之来概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即“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规律,“求”就是去研究.主体: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客观事物.自在世界:人产生前的自然界和人类实践活动尚未深入到的自然界.人类世界:又称属人世界,在人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说,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矛盾的观点来考察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法有三大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肯定否定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形而上学: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非矛盾的观点来考察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联系:事物或现象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发展:事物从低级向高级、从量变到质变的运动变化过程.发展的最本质含义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肯定:事物内部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即确定这一事物是它自身而不是别的事物的方面.辩证否定:又称“扬弃”,事物自身的否定,是事物本身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统一,是新事物对旧事物既克服又保留.量变: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表现为事物不显著的变化,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连续性.量变是事物在度范围内的变化.质变: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表现为显著的变化,是事物连续性的中断.度:事物保持其质的稳定性的量的幅度,是事物质与量相统一的哲学范畴.区分事物质变和量变的标准,就是看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了度.规律:事物发展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必然性和偶然性:揭示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过程中两种不同趋势的哲学范畴.必然性是事物发展中合乎规律的、确定不移的趋势,是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要发生的、不可避免的.偶然性是事物发展中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现象和本质:揭示事物内在实质和外在表现之间关系的哲学范畴.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外在的表现.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本质是与必然性、规律性同等程度的哲学范畴.矛盾: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两个方面的对立和统一及其相互关系.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或统一性是指双方依存、相互贯通的联系和趋势,包括两个基本含义,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第二,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以及相互转化的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的属性,体现着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斗争性作为哲学范畴包括自然界、社会、思维领域中的一切形式的差异、对立和斗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又称矛盾的共性,有两层含义,其—,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之中;其二,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简言之,处处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的特殊性,又称矛盾的个性,是指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主要矛盾:在许多矛盾构成的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起决定作用的矛盾.非主要矛盾即次要矛盾则是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过程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双方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另一方面则是矛盾的非主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内因: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事物的内部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原因.坚持内因论也就把事物的运动发展看做是事物自我运动、自我发展.外因:一事物与他事物的对立统一,即外部矛盾.外因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反映论: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观点.它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根本前提出发,明确指出客观世界是认识的源泉,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人的认识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反映论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能动的反映论:马克思主义反映论的根本特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之所以是能动的,是因为它把实践引入了认识论,把辩证法贯穿于认识过程.先验论: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特点.它从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前提出发,把人的意识说成先天就有的东西,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的东西,物质世界反而是这种意识的产物.先验论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路线”49.理性认识:认识的初级阶段.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产生的一种关于事物现象、事物外部联系、事物各个片面的认识.形象性和直接性是感性认识的特点.感性认识有三种形式,即感觉、知觉、表象.理性认识:认识发展的高级阶段.人们对感性认识材料进行抽象和概括而产生的一种关于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的认识.抽象性、间接性是理性认识的特点.理性认识有三种形式,即概念、判断、推理.真理: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客观真理:真理的客观性.有两重含义,一是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二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也是客观的.相对真理:真理的相对性指人的认识总是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因而总是有局限性的、不完全的.价值:客体以自身的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效用关系.价值是主体性和客观性的统一.社会存在:又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指构成社会生活的物质因素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其中,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是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生产方式则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社会存在的根本内容.社会意识:指社会生活中的精神现象及其过程,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也包括社会心理与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神学历史观:指对社会历史进行了神化,认为“上帝”是主宰国家兴亡、民族兴衰的力量,否定社会的客观性,也否定了人的主体性,对社会的本质作神学目的论歪曲的社会历史观.唯心主义历史观:把社会精神化了,认为社会本质上是人的意志、意识活动的产物.唯心主义历史观看到了社会是有目的、有意志的人进行的活动这一特殊性,但它们夸大了这一特殊性,认为人的意志、意识决定社会的发展.自然主义历史观:指把社会的本质归结为自然条件,归结为社会所处的地理环境.没有看到自然条件既不能决定社会的本质,也不能成为决定社会制度及其变更的原因.生产方式: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谋取方式,即物质生产具体的、历史的表现形式,它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体.生产力:标志人类改造自然的实际程度和实际能力的哲学范畴,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由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三大要素构成,其中劳动资料中的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程度的测量器和指示器,是生产力发展程度的主要标志和集中体现.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关系: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从静态上看,生产关系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所构成,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生产关系的基础,从动态上看,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构成了生产关系,其中,生产这一环节居于主导地位.社会经济结构:又称经济基础,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其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经济结构的性质.阶级:指特定经济结构中的人群共同体.阶级的划分是由人们在特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和结成的不同关系决定的,区分阶级的根本标志,是看其同生产资料的关系,是否占有生产资料,是否占有其集团的劳动.社会政治结构: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法律设施、政治法律制度及其相互关联的方式,包括政党、政权机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和关于政权的组织形式、立法、司法、宪法和规程等,其中,国家政权是核心.国家:阶级统治和阶级压迫的工具,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暴力工具.尽管国家也管理一些公共的社会事物,但其目的是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68.上层建筑: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道德、哲学等观点,以及同这些观点相适应的政治法律等制度和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等设施.前者叫思想或观念上层建筑,后者叫政治上层建筑.社会文化结构:又称观念结构,指哲学、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观念、宗教、艺术等意识形式的联结方式.在阶级社会中,文化往往具有意识形态性.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及其变革的方向;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同时这种反作用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这一规律通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表现出来.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巨大的反作用,在二者的矛盾运动中,经济基础始终是决定的力量,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取决于并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水平和要求.社会形态:是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阶级斗争:利益根本对立的阶级之间的对立、冲突和斗争.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和特殊表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人民群众:在量上指大多数,在质上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人民群众是以劳动者为主体的大多数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生产力标准:指把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判断我们路线、方针、政策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作为判断我们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作为判断社会制度是否优越和进步的根本标准.群众观点: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其基本内容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社会形态:一定生产力基础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是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的统一体.人性:是指人所具有的特性和属性.归纳起来,人的本性主要有三个方面,即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精神属性本质上属于人的社会属性,因此,可以把人性分为两个方面: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价值:人对自身的意义,即人能够创造价值以满足人自身的需要.自由:就人的活动而言,自由表现为人的一种自主力、判断力和选择力,这种自由是相对制约人类行为的必然性而言的,在这个意义上,对必然的认识和世界的改造.

下载马说知识点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马说知识点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马原知识点总结[本站推荐]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一、 哲学的基本问题(论述) 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① 存在和思维,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划......

    《马说》

    导入:简介伯乐相马的故事 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

    《马说》

    《马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的帮助下,大致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概括出《马说》的内容大意。 2、能清晰、流利地背诵出《马说》。 3、在反......

    马原各章知识点总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各章知识点: 第一章 1、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及意义 内容:(p29)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究竟......

    马说教案

    《马说》教案 教师寄语:只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持之以恒,就能实现自己的宏图大志。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字词,疏通文意,理解课文内容。 2、理解作者的思想,了......

    马说教案

    马 说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认识封建社会人才被埋没的根 本原因。 2、在把握文章中心的基础上,了解托物寓意的写法。 3、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训练文言语感,逐步加深对 课文的理解,......

    《马说》教案

    《马说》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食、石、见、祗”的音与形,理解文中“辱、骈、虽、等、安、策、临、其、之、尽”的意义,重点学习加点的多义词。 2.掌握文中倒装句的......

    马说教案

    《马说》教案 教学构思: 本篇课文较简单,注释较详细,教师可以不用逐字逐句的给学生翻译课文,应该给学生留一些讨论、探究的空间,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应把这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