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疾病预防控制(爱国卫生)工作要点

时间:2019-05-13 19:05: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09年疾病预防控制(爱国卫生)工作要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09年疾病预防控制(爱国卫生)工作要点》。

第一篇:2009年疾病预防控制(爱国卫生)工作要点

2009年疾病预防控制(爱国卫生)工作要点

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落实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深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全面履行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本公共职责,提高科学规范管理水平与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进一步做好全国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促进疾病预防控制事业全面、可持续发展。

一、深入探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发展模式和全额预算管理工作,规范技术服务。进一步落实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城市社区、农村乡镇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指导和技术支持,组织制定相关规范、标准。推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编制标准发布进程。进一步强化和规范转移支付项目执行力度,以转移支付项目带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落实。

完成三分之一以上省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考核,促进疾病预防控制服务实现均等化。加强各级实验室能力建设,继续开展专业技术人员培训,重点提高民族边远和基层地区人员的工作能力。

组织开展全国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质量检查。进一步提高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本信息报告质量,完成系统升级与改造工作;优化结核病、艾滋病等疾病专报系统;加速免疫规划信息化建设和地方病防治管理信息 系统建设;落实“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信息系统”建设;建立慢病信息管理系统。

二、积极做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5周年系列宣传活动,配合做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的修订工作。充分发挥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各专家咨询委员会在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以总结国家卫生城市传染病防治先进经验和做法为契入点,倡导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传染病防治的良好社会氛围。

组织做好三峡库区人群健康监测和卫生保障工作总结及表彰,部署后三峡阶段人群健康监测工作。调整和完善现有重点疾病国家级监测点的规模和布局,建立工作机制。组织起草流感、霍乱、布病、狂犬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白皮书,进一步完善全国手足口病、布病防治工作的规划和管理;支持国家流感中心能力建设;开展对全国流感监测工作质量的评估。

三、落实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各项措施。会同发展改革、教育、财政和药监等部门联合开展督导检查,促进地方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进程。

在做好儿童乙肝疫苗常规免疫接种的基础上,在西部省份对15岁以下少年儿童开展乙肝疫苗群体性预防接种工作;实行分类指导,保持国家免疫规划疫苗较高的接种率,做好疫苗针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

继续开展《预防接种工作规范》、《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办法》培训,提高专业人员的素质;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普及预防接种知识,规范接种行为,提供更好的预防接种服务。加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调查和诊断工作,妥善处理善后事宜。

进一步推动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进程,强化边远、贫困和流动人口等特殊人群的免疫规划管理工作。协助教育部门深化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对漏种儿童及时进行补种。

四、继续完善艾滋病防治工作机制,推动加大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力度,提高干预措施的覆盖面,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重点开展对疫情严重地区、边远地区和农村地区等重点地区和流动人口等重点人群的防治工作。加强疫情监测和防治工作的督导和评估,启动新一轮综合防治示范区,提高抗病毒治疗等工作的可及性和规范化程度,积极动员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防治工作。召开全国艾滋病防治工作会议,总结经验,交流和推广最佳实践,表彰先进。

五、全面落实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推进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的实施,规范结核病防治措施,抓住发现和治疗环节,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维持DOTS覆盖率在100%,完成新涂阳肺结核患者发现率、治愈率分别达到70%和85%以上的目标。做好2010年第五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的筹备工 作。逐步推进结核病菌培养和药敏实验工作的开展。总结耐药结核病、流动人口、TB/HIV双重感染三个领域的试点情况,改进工作方案。加大国际项目管理和协调力度,改进运行机制,促进项目成果的可持续发展。

开展麻风病防治“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积极培训基层和综合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提升诊断水平。按照规划完成麻风院村建设项目,确保麻风院村保障措施落实。相关部委相互配合,落实救助措施,宣传麻风防治政策和知识,消除歧视和偏见。

六、继续贯彻落实血吸虫病、疟疾、包虫病等重大传染病免费救治政策,加强《血吸虫病防治条例》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血吸虫病传染源控制工作的通知》的执行力度,全面落实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制定《血吸虫病综合治理重点项目规划纲要(2009-2015年)》;继续探索省部联动防治血吸虫病的工作模式;认真做好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血吸虫病、包虫病、疟疾防治项目和其他寄生虫病防治工作。

七、全面落实《全国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2004-2010年)》,研究、制定《规划》终期考核评估方案,逐步开展以县为单位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的考核评估;编制重点地方病防治“十二五”规划;建立和完善重点地方病防治监测体系,组织开展有关地方病防治政策措施调查研究;加强地方病防治 健康宣传教育;做好地方病防治人员培训。

八、继续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建立一批示范社区、示范餐厅/食堂和示范单位。进一步推动各省(区、市)慢病信息管理工作,在慢病管理工具使用覆盖面广的省(区、市)探索建立慢病信息管理平台。开展省级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慢病防控技能师资培训。开展部分县慢病防控考核工作。继续做好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肿瘤的综合防控工作。继续做好营养工作,开展营养监测,推进面粉强化微量营养素工作。

九、推进精神卫生立法进程,协助有关部门做好精神卫生防治机构专项建设规划的编制与实施工作;启动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信息系统建设,推动各地建立心理援助热线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开展卫生行政管理人员精神卫生政策培训和精神卫生专业人员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训工作。

继续开展伤害信息监测和伤害控制干预试点工作;促进在健康城市(镇)建设中纳入伤害预防控制指标,推动基层伤害控制工作。

十、探索社区口腔卫生工作模式,在中西部22个省(区、市)开展“中西部地区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试点项目”,加强中西部地区儿童口腔疾病综合防治。

结合全国“爱牙日”深入广泛开展口腔健康教育,研究建立开展口腔健康教育的长效机制。

十一、以爱国卫生月为抓手,以“清洁城乡、保护健康”为主题,组织各地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修订《国家卫生城市(区)标准》,组织专家对申报城市、区进行评审;对2005年命名的国家卫生城市、区进行复审;对其他国家卫生城市、区进行抽查。充实评审专家库,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评审工作。结合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开展20周年,总结交流经验。编印建设健康城市教材,制订健康城市标准体系和评估体系。开展建设健康市场试点工作。加快病媒生物防制法制化进程,研究制定有关标准,编印工作指南。

十二、开展农村改水改厕规划进程评估,制定“十二五”规划目标和2010-2020年行动计划,确定分省逐年规划任务。实施农村改水改厕项目,制定农村改水改厕管理办法,开展综合管理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卫生学评价技术培训,在重点地区指导开展评价工作,实施有针对性的农村饮水水质卫生监测工作,参与编制农村饮水安全2010-2013年规划。修订国家卫生镇(县城)标准,制订考核评审工作规范,推广健康镇试点经验,扩大试点范围。加强对农村环境卫生清洁工程的宣传动员,开展农村改厕投筹资机制和持续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第二篇:2007年疾病预防控制(爱国卫生)工作要点

【发布单位】卫生部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2007-01-24 【生效日期】2007-01-24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卫生部

2007年疾病预防控制(爱国卫生)工作要点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根据2007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和《2007年卫生工作要点》的要求,经请示部领导同意,现将2007年疾病预防控制(爱国卫生)工作要点印发你们,请结合本地疾病预防控制和爱国卫生工作的要求,参照执行。

二○○七年一月二十四日

附件:2007年疾病预防控制(爱国卫生)工作要点

一、深入贯彻落实《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继续加强和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推进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开展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绩效评估研究;完成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三年建设进展分析评价工作;加强实验室能力建设与科学管理,认真做好市、县两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装备建设工作;继续开展省、地两级疾病预防控制管理干部的科学管理培训;推进以案例研讨为主要形式的现场流行病学和常用微生物检验技术培训工作;结合疾病预防控制重点项目的实施,组织开展相关专业技术培训工作。

二、加大《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实施力度,进一步加强全国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工作的管理,强化传染病疫情预测预警能力,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的分析利用。制定下发《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现场处置工作规范》和《疾控机构对医疗机构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考核方案》,强化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依法对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经常性的检查、指导和考核工作。进一步加强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会同教育部门开展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大检查。

三、加大《艾滋病防治条例》宣传贯彻力度,全面落实《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年)》提出的各项防治措施。加强流动人口防控工作,深入开展“全国农民工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程”。加大对性传播和吸毒传播干预措施的落实力度,继续扩大美沙酮维持治疗和安全套使用的覆盖面,稳步提高治疗人数和保持率。完善以就地治疗、家庭治疗、社区治疗为主的医疗救治体系和救助模式建设,探索制定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综合管理办法。

四、落实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和实施计划,坚持不懈地推进结核病防治工作。制定全国耐多药性结核病防治工作框架和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全国结核病耐药性基线调查工作,逐步建立区域性参比实验室。强化重点措施,在防治工作中提高“五率”(医疗机构病人报告率、病人转诊率、病人系统管理率、结核病防治机构追踪到位率和病人家属筛查率),逐步建立医疗机构发现病人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检查指导合作机制。确保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覆盖率维持在100%,新涂阳病人发现率保持在70%以上,治愈率在85%以上。

五、贯彻落实《血吸虫病防治条例》和2006年全国血防工作会议精神,协调血防工作领导小组有关部门,结合农业、林业、水利、卫生专项规划的实施,在重疫区全面推广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努力在年底基本达到疫情控制的目标。制定下发《疟疾预防控制工作规范》,落实发热病人血检,疟疾病人及时发现,规范治疗和间日疟休止期根治等各项防治措施,尽快遏制部分地区疟疾发病上升趋势。做好寄生虫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工作,逐步制定、完善土源性线虫病、肝吸虫病和包虫病防治等相关技术规范,探索适合我国农村特点的寄生虫病干预模式。

六、进一步做好《疫苗流通与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贯彻、落实,加强常规免疫规划工作,尤其是流动儿童常规免疫工作,规范预防接种行为。开展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加强对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监测和及时妥善处理。继续做好维持无脊灰工作,加大乙型肝炎防治工作力度,落实消除麻疹行动计划,强化流脑、乙脑等疫苗针对疾病综合防控措施。

七、继续完善全国流感监测网络体系建设,开展全国流感实验室监测网络能力评估,切实做好流感暴发疫情调查处理工作。落实与检验检疫机构的通报机制,严防输入性登革热疫情传入和蔓延。严格按照《登革热疫情现场调查处理工作规范》的要求做好登革热疫情的报告、流调和处理工作。加强与公安、农业、药监等部门的沟通配合,落实狂犬病防治措施。强化对医疗卫生机构专业人员的培训,做好狂犬病暴露后处置工作,进一步加强对布病疫情高发省的防控工作。

八、组织开展《全国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2004-2010年)》的中期考核评估,落实《实现2010年消除碘缺乏病目标行动方案》。完成重点地区、重点地方病的防治现况调查,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和防病优先的原则,研究制定行之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

九、继续完善《国民营养改善条例(草案)》和《中国慢病防治规划纲要》(草案),开展癌症早诊早治和淮河流域重点地区癌症防治工作,完成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工作,深入开展心血管病、糖尿病等防控项目,制定《加强慢病社区卫生服务指导意见》,促进社区慢病有效防控措施的推广应用,启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工程,编制学生健康维护规划,开展“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

十、落实中办、国办要求,会同有关部门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促进心理和谐。促进精神卫生法立法进程,制定《全国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建设发展规划》,加强重性精神疾病防治示范项目和农村癫痫防治管理项目的管理,总结经验逐步推广。完成《中国伤害现状报告》,开展伤害控制试点工作,探索伤害控制与健康城市和卫生乡镇创建活动的结合点,做好伤害发生、死亡信息的调查收集工作。

十一、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深化卫生创建活动,推动健康城市、镇建设试点工作和国家卫生村创建工作,修订《国家卫生区标准》和《国家卫生镇(县城)标准》,编制技术指南和考核程序。开展爱国卫生运动55周年纪念活动。完成全国农村饮用水与环境卫生调查报告,进一步推进以改水改厕为重点的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卫生防病工作。加强病媒生物控制工作。

十二、加强项目管理,组织综合性调研工作,认真做好中央财政补助地方卫生事业专项资金项目的管理工作和国际合作项目执行工作,提高项目执行效率和质量。开展中央转移支付项目执行情况、实验室能力建设与科学管理、疫情网络直报工作落实情况的专项检查。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调研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考核试点工作。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2014年疾病预防控制(爱国卫生)工作要点

XX年疾病预防控制(爱国卫生)工作要点

1、以落实《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为重点,加强和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开展综合性的调查研究和督导检查,开展边境地区及经济欠发达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现状调研,完成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编制、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内设机构和工作规范、基层防保组织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职责与任务等阶段性研究工作,修订《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管理工作规范》,研究制订《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考核标准》。

2、继续推进盛地两级疾病预防控制管理干部的科学管理培训工作;开展市(地)、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管理人员培训;完成实验室常用微生物检验技术培训材料的编写,组织开展培训;继续推进现场流行病学培训工作,开展以案例研讨为主要形式的培训;结合疾病预防控制重点项目的实施,组织开展相关专业技术培训工作。

3、加强督导、检查,推进中央转移支付项目疾病预防控制专项资金执行效率,提高执行效益,促进重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开展。加大《传染病防治法》等疾病预防控制相关法律法规实施力度。进一步规范全国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工作,加强疫情报告信息的分析利用工作,组织开展网络直报工作及新修订传染病报告卡使用情况的督导检查。加强部门间传染病防治协调,充分发动群众,提高防病意识,形成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公共卫生建设的新局面。

4、加强全国鼠疫监测和国家级鼠疫监测点建设,有效应对和控制人间鼠疫的发生和流行。加强霍乱监测,坚持肠道门诊制度,大力开展肠道传染病健康教育,防止疫情的暴发。加强不明原因肺炎的监测,及早发现非典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提高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流感监测哨点的工作水平,逐步建立区域流感中心,做好应对流感大流行准备计划和应急预案各项工作的落实和督导检查工作。继续加强对重点地区结核病防治工作的督导检查力度,保持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覆盖率100%;新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保持在70%及以上;新涂阳肺结核病人治愈率保持在85%及以上,开展耐药结核病以及结核并艾滋病双重感染控制工作。做好其他传染病的监测与防治工作,制定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规范。

5、做好《艾滋病防治条例》及《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XX—XX)年》发布后的贯彻工作,全面落实艾滋病防治工作措施。成立艾滋病防治政策宣讲团,争取到XX年底,将全国50%的县级以上主管领导干部培训一次,落实“全国农民工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程”,XX年完成详细工作方案的制订,在流入地和流出地深入开展宣传,使农民工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65%。进一步完善监测和疫情直报工作,加大对重点地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支持力度,在毒品危害严重的省区全面推进美沙酮维持治疗工作,XX年底将美沙酮治疗门诊数量扩大到300个以上。充分发挥高危人群干预工作队的作用,加大预防艾滋病性传播的干预力度。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建立健全艾滋病医疗救治管理体系,完善以就地治疗、家庭治疗、社区治疗为主的医疗救治体系和救治模式建设,继续做好抗病毒治疗工作。加强艾滋病防治计划管理和资源整合工作,组织制订全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监督与评估计划,整合监测、干预和治疗等各方面信息。

6、继续做好《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宣传贯彻及其相关配套文件的制订,组织开展督导检查。完成“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管理办法”制定,开展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加强常规计划免疫工作,建立和健全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进一步提高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和接种质量,加快“儿童免疫信息个案化管理系统”建设进程。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维持脊髓灰质炎监测系统正常运转和高敏感性,做好重点地区的脊灰疫苗强化免疫工作,制定脊髓灰质炎输入病例和疫苗衍生株病毒发生处理行动预案。提高处理输入性脊髓灰质炎野病毒和疫苗衍生株病毒循环的应急能力。开展实验室脊髓灰质炎感染性材料的封存工作。制定并实施全国消除麻疹实施计划,继续开展重点地区麻疹强化免疫工作,有效控制高发省份麻疹的流行。下发并组织实施“全国乙肝防治规划”,开展全国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和XX年以来出生、未接种疫苗的儿童乙肝疫苗查漏补种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监测系统,做好流脑、乙脑疫情的监测,推进高危省份将流脑疫苗和乙脑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工作进程。

7、组织开展《血吸虫病防治条例》颁布后的宣传贯彻工作,突出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血吸虫病疫情比上年下降30%以上。继续开展血防春查工作,加强对重点疫区省血防工作的检查指导。协调各部门将血防综合治理重点项目集中安排到重点疫区,发挥综合治理项目的规模效益和综合效益。抓好xx血防办血防联系点,摸索新形势下加强传染源控制和开展综合治理的经验和模式。加强疫情监测,做好应对洪涝灾害后的急性血吸虫病突发疫情的防控工作。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宣传工作,改善中小学生急性血吸虫病感染比例较高的局面。

8、加强疟疾病人的早发现、早报告和正规治疗,减少传染源,有效控制暴发流行。加强培训,提高基层卫生人员的报病意识和防治能力。加强边境地区和联防地区疟疾疫情信息和经验交流,继续做好全球基金疟疾控制项目的实施。完成全国消除丝虫病总结评估和表彰工作,以及世界卫生组织对我国消灭丝虫病认证的准备工作,继续加强对可能的输入性传染源和残存微丝蚴阳性者的监测,积极推广对慢性丝虫病患者的康复指导和关怀照料工作。探索包虫并肝吸虫病和土源性线虫病等重点寄生虫病有效干预模式。

9、按片区、按地理类型进行农村改厕技术和管理的分类指导,特别是血防地区农村改厕的技术指导,提倡修建无害化卫生厕所。修订农村“三位一体”沼气池厕所建设标准及“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1991)”。加强全国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网建设,开展农村供水与环境卫生现状调查,广泛发动群众,开展农村爱国卫生宣传教育工作。

10、继续进行全国重点地方病监测、病情调查和综合防治工作。开展以县为单位的全国碘缺乏病考核评估和尿碘监测试点工作,筹划“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实施十周年”纪念活动,对大骨节重病区进行病情调查和防治工作,修订相关标准,加强技术指导。

11、继续推进《中国精神卫生法》立法工作进程,落实xx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的指导意见》,开展全国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的预调查工作。加强精神卫生机构网络建设,研究贫困精神病人的救助政策。起草并上报《中国居民营养改善条例》,推动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后续工作。会同有关部门深入开展慢病控制政策研究,从政策支持、市场指导和群众教育三方面加强居民营养改善和慢性病的预防工作。完成慢病防治规划。启动全国第三次全死因回顾调查工作。加强肿瘤登记、危险因素控制和早诊早治工作,加强对子宫颈癌、食管癌、鼻咽癌的早诊早治示范基地的指导。加强有效干预措施的推广应用和对慢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的指导。实施糖尿病管理项目,扩大糖尿病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模式试点。继续开展牙防先进县评癣规范口腔保健品的管理认证工作和伤害监测以及安全社区推广工作。

12、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促进卫生防病工作开展。在抓好卫生创建工作的同时,继续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有关部门参加爱国卫生活动。按照XX年全国爱国卫生电视电话会议的要求,入夏前全面组织开展爱国卫生整治活动。根据新的《国家卫生城市考核命名和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对XX年底命名满三年的国家卫生城市(区)进行全面复查。按照《创建国家卫生镇(县城)标准》,对已有的国家卫生镇进行复核;对申报城、镇进行调研考核;加强对卫生城、镇日常监督管理;开展健康城市试点活动;抓好《病媒生物防治标准》推广工作;推广部分省市创建卫生村的先进经验。

第四篇:全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点

2011年全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点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全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全市卫生工作总体部署,进一步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落实重大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精神疾病预防控制措施和国家免疫规划策略,大力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维护群众健康权益和社会稳定。

一、进一步完善体系建设,提高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和绩效管理水平

继续推进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才队伍建设和仪器设备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疾控机构能力建设达标工程,推进绩效考核与实验室能力建设。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和重点岗位专业人员培训,强化疾病预防控制职能和公共卫生社会管理职能,推进区市疾控机构剥离承担的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体检、职业健康监护等服务项目,加强对承担辖区相应服务任务的医疗机构的质量控制管理。进一步完善预防接种门诊规划设置,尽快将在综合性医疗机构中设立的接种门诊移交给符合条件的辖区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健全和完善市、区市精神卫生防治工作网络,市、区市专业精神卫生机构承担辖区精神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无专业精神卫生机构的区,由同级疾控机构承担。完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建设,建立市、区(市)心理危机干预联动工作机制,开通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提供个体和群体心理干预和救援服务。

推进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化建设,加强疾控机构绩效管理,建立常态绩效考核评估机制。各级疾控机构要加强对医疗机构和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技术指导和绩效评估,建立完善功能互补、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工作机制。强化医疗机构的公共卫生职能,修订完善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考核评估标准,不断规范医疗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行为,形成防治结合有效机制。加强中央、省财政补助资金和国内外非政府组织资金支持项目的管理和绩效评估,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使用绩效。完成市、区市两级专业精神卫生机构和结核病防治机构的绩效评估。

二、规范开展重点传染病防治,努力减少传染病对群众和社会的危害

继续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关口前移、重心下移,有效预防和控制重点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一)加强艾滋病防治,遏制疫情蔓延。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加强外来流动人口、大中专学生、农村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提高防治知识知晓率。继续加大高危人群行为干预力度,加强艾滋病感染者的发现、报告、流调与随访管理,个案完成流调率达到100%,常住人口HIV/AIDS随访干预比例达到70%以上。加强艾滋病初筛实验室管理,健全完善职业暴露和生活暴露预防和处理制度。各级妇幼保健机构要加强对孕产妇艾滋病筛查,及时发现HIV抗体阳性者并及早采取母婴阻断措施。进一步完善市精神卫生中心美沙酮门诊工作,扩大覆盖面,提高门诊量和维持率。

(二)进一步规范结核病防治。完善疾控中心、结核病定点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位一体”的结核病防治体系,规范患者发现、治疗和管理三个关键环节,落实国家肺结核患者免费诊断、治疗管理等各项政策措施。提高疑似病人的转诊率、肺结核病人的系统管理率和DOTS管理质量。加强流动人口、耐多药结核病、结核菌/艾滋病病毒双重感染的监测和诊疗管理,开展专业结核病防治院标准化创建活动,推进市级结核病参比实验室建设。

(三)加强霍乱、痢疾、伤寒等肠道传染病的监测。把握霍乱疫情动态,做好外环境和重点人群疫源检索;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加强对医疗机构腹泻病门诊和专桌的技术指导和督导管理,强化肠道门诊早期监测预警工作,规范肠道门诊诊治与报告,及时对可疑疫情信息进行分析,做好疫情的预测预报。严密关注NDM-1耐药基因细菌动态。

(四)全力开展手足口病、流感/禽流感、急性出血性眼结膜炎等传染病防控。紧紧围绕“努力降低流行强度,减少疫情危害”的目标,落实以环境卫生整治和健康教育为重点的综合防治措施,严格规范落实传染病疫情监测、流行病学调查、样本的采集及暴发疫情的处置等防控措施,重点控制聚集性发病,严防疫情的扩散和蔓延。

(五)加强传染病疫情监测和分析利用。在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农村卫生室开展发热、腹泻、皮疹、黄疸、结膜红肿等五种症状监测和报告制度。加强对18个流感/人禽流感监测点的管理,规范开展流感监测工作。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切实加强传染病监测信息的分析和利用,加强国内外及我市周边地区重点传染病疫情检索,主动开展重点传染病的预警预测,及时向政府及相关部门通报防控动态。

三、落实国家免疫规划策略,做好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病媒生物、地方病防控

(一)加强免疫规划管理。加强脊灰、乙肝、麻疹等疫苗预防重点传染病防控,提高儿童基础免疫接种率和覆盖率。充分发挥青岛市儿童免疫规划信息系统作用,完成6岁以下儿童接种信息录入工作,实现省、市、县、镇四级联网。维持无脊灰状态,继续做好AFP监测和脊灰疫苗强化及基础免疫工作。落实消除麻疹措施,对高中、大中专院校学生、流动人口聚集的企业及工作薄弱地区的重点人群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对既往麻疹疫苗漏种儿童补种麻疹类疫苗,确保完成2011年全市麻疹发病率控制在5-10/100万以下的消除麻疹阶段性目标。完成重大公共卫生项目15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查漏补种工作任务。加强全市免疫规划冷链系统建设,开展预防接种门诊文化建设活动,提高免疫服务质量和水平。及时发现、报告和处理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杜绝群体性预防接种责任事故的发生。

(二)加强自然疫源性疾病防控。落实以疫苗接种、健康教育、防鼠灭鼠相结合的流行性出血热综合防治措施,加强个案流调和实验室快诊技术应用,规范病人转诊制度,控制发病率,降低病死率。大力宣传狂犬病预防知识,规范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诊治行为,有效处置疑似狂犬伤人事件,遏制狂犬病疫情。落实布病防控措施,加强与畜牧部门的联系,及时掌握当地畜间疫情状况,密切关注恙虫病、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等疫情。开展蜱及其携带病原调查研究,做好杀虫、灭鼠药械的效果监测和蚊、蟑螂等病媒生物抗药性监测分析,继续做好国家和省病媒生物监测点工作。

(三)加强地方病防治。巩固以区市为单位消除碘缺乏病防治成果,加强人群碘营养状况监测和防治效果评价。开展氟中毒病区病情和改水工程运行情况监测,综合评价改水工程的运行效果。开展消除疟疾行动,加强基层防病人员及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疟疾防治知识与技能培训,提高疟疾病例实验室检测率和确诊比例,疟疾病例规范治疗率和流调率均达到100%。在重点区市开展肠道寄生虫防治工作,降低人群感染率,提高居民和中小学在校学生寄生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做好《山东省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2005-2010)》终期考

核评估迎检工作。

四、大力推进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做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

继续广泛开展健康生活方式和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健康教育,推广“每天步行一万步、吃动两平衡”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推进“健康加油站”进社区、进机关事业单位、进厂企,开展健康生活方式示范社区(单位、食堂/餐厅)创建活动,促进居民平衡膳食、合理营养和科学运动的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加强对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禁烟管理,开展无烟环境监测和控烟效果评价。会同教育局推动学校和学生家庭“无烟环境”创建活动。

不断完善慢性病综合防治体系,做好以社区为基础的防治知识普及和生活行为干预,加大高血压、糖尿病筛查和高危人群干预力度。实施农村市(区)、镇、村高血压、糖尿病综合防治一体化管理模式。在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中开展脑卒中和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监测,建立规范的心脑血管疾病病例报告工作制度。开展慢性疾病负担、康复效果等综合评估,扎实开展慢性病国家级、省级示范区市创建活动。继续开展“健康生活方式”、“口腔卫生保健”、“心理卫生干预”进校园活动,规范中小学生健康体检工作,完成2010年青岛市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白皮书。继续开展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筛查、健康管理和规范化治疗。推广口腔预防适宜技术,提高基层口腔疾病防治和干预水平。

五、加强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建立风险评估预警机制

开展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职业危害和食品污染物等健康相关因素监测;进一步完善食品污染物监测体系,构建覆盖全市的食品中化学污染物监测网络;加强全市食源性致病菌监测能力建设,提高食源性疾病的监测、报告、预警和处置水平。加强环境卫生及食品安全事故现场处置人员能力建设,加快培养和引进食品安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应急检测和食源性疾病诊断等专业技术人员,满足开展食品安全事故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现场卫生处理的工作需要。开展医疗机构、托幼机构、洗涤机构等消毒效果监测和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污染监测。建立覆盖全市城乡的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点和水源性疾病监测点,预防水源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加强监测信息的分析利用,做好健康相关危害因素风险评估和预警。完成重点公共卫生项目2011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水质卫生监测任务,对农村饮水安全进行综合评价。

六、强化质量管理,规范公共卫生技术服务行为

加强各级疾控机构实验室规范化质量管理,加强检验检测人员队伍能力建设,开展检测检验新方法和管理知识的培训,组织开展全市疾病控制系统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全面提高技术人员质量管理和检测技术水平。严格遵守实验室认证/认可规定,规范工作程序,按期组织各类服务资质年审和续展工作,确保持续向社会提供公正、科学、准确的技术服务。加强全市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能力建设,规范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机构服务行为,继续做好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信息分析报告,动态掌握我市职业病危害情况。做好全市放射危害因素的监测和评价,加强对医用、工业用等领域的放射设备进行检测和个人剂量监测。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研究机构、高校在科研、人才培训和项目管理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

主题词:卫生 疾病控制 工作要点 通知

抄送:卫生部、省卫生厅、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办公厅,各区市人民政府办公室。青岛市卫生局办公室 2010年1月26日印发

第五篇:16年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点

2016年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点

2016年全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为指南,全面践行科学发展观,坚持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贯彻落实上三级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市卫生局确定的卫生工作重点,认真组织开展疾病监测与预防控制,切实落实各项预防措施,为全市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一、传染病的防治

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管理,进一步提高传染病疫情信息络直报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本信息报告质量,做

好信息系统升级改选的准备工作。组织开展疫情报告管理的督导检查。

深入开展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主动搜索工作,做好专业技术人员的学习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做好鼠疫疫情监测工作。严格按照“鼠疫监测方案”,认真组织做好疫情的监测、预警和分析报告工作;强化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诊治水平,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切实提高群众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切实落实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进一步加强结核病医防合作,以结核病防治项目带动全市结核病防治工作,全面加强病人发现、治疗和系统管理。确保新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70%以上,治愈率85%以上;肺结核病人完成治疗率90%;医疗机构病人报告率、转诊率、系统管理率达95%以上,结核病防治机构追踪到位率及病人家属筛查率达85%

以上。

学习贯彻《艾滋病防治条例》和《内蒙古自治区防治艾滋病实施计划》,以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项目为龙头,全面推进自愿咨询检测、高危人群行为干预、宣传教育等重点工作,宣传贯彻落实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加强与国境检验检疫等部门的沟通与协作,提升我市艾滋病综合防治的能力和水平。

二、免疫规划与预防接种

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条例》,按照《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的要求,组织实施我市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

落实《XX年—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消除麻疹行动计划》,组织开展1—14岁儿童麻疹强化免疫活动,加强麻疹监测工作。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建设实施方案》及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建

设,全面促进预防接种规范化门诊建设工作。

三、地方病防治

按照卫生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工业信息化部《关于印发〈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县级考核评估方案〉的通知》,继续开展碘盐监测,做好自查补漏工作,迎接上级的考评验收,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

切实加强布鲁氏菌病防治工作,完成人间布病监测任务,与农牧部门加强工作沟通,充分利用协作机制开展防控工作;做好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大力开展布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提高居民自我防护的意识和能力。

四、慢病防治

积极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围绕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病重点疾病,探索疾病控制工作与社区慢病综合防治工作的有效结合,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尽快建立健全有效预防和控制综合机制。根据呼伦贝尔市的工

作安排,组织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为。

五、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学习贯彻全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纲要》,根据《呼伦贝尔市卫生系统健康教育规范》,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纳入到全市目标管理责任状,实行目标管理。结合重要卫生日,组织开展大型宣传活动,普及群众防病知识。加强学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确保全市中小学校健康教育开课率100%。深入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示范医院创建工作,促进卫生行业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上新水平。以下内容与本文2016年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点相关,可查阅参考:2016年2月—2016年7月保健组工作计划 | 区2016年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计划 | 公共卫生系2016年工作计划 | 2016年小学卫生工作计划 | 2016年小学卫生和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 2016年幼儿园卫生

保健工作计划 | 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及要点 | 安全卫生教育工作计划 |

【返回 卫生工作计划 栏目列表】

下载2009年疾病预防控制(爱国卫生)工作要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09年疾病预防控制(爱国卫生)工作要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1年全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点

    2011年全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点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医改工作攻坚克难之年。全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以提高全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服务能力为抓手,以重大传染病防控......

    2009年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点

    疾 控 信 息 翁牛特旗疾控中心办公室第2期2009年3月11日 ★ 2009年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点 2009年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将继续坚持以免疫规划工作为中心,以重大传染病防治为重点,全......

    2010年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点

    2010年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点2010年我市疾控工作将继续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全市卫生工作总体部署,在市委、市政府领导和市卫生局的指导下,严格......

    2012年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点(大全)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点2012年我县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将继续坚持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以重点传染病防控为主线,夯实免疫规划工作基础、突出抓好健康教育、职业病防......

    2012年全县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点

    峡卫字„2012‟号关于印发2012年全县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乡﹙镇﹚卫生院、县直有关医疗卫生单位: 为贯彻落实全市卫生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市卫生局《关于印发2012年全市疾......

    2012年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点

    2012年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点 2012年我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以“完善体系、落实职责、提升效能”为原则,完善基层预防保健体系建设,落实社区健康中心及医疗机构的公共卫生......

    长春市2011年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点

    长卫疾控发〔2011〕1号 关于印发《长春市2011年疾病预防控制 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县(市)、区卫生局,开发区社会事业发展局(卫生局),有关医疗卫生单位: 根据《吉林省2011年疾病预防......

    2018年河南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点

    2018年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点 (征求意见稿) 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工作会议部署,根据委党组“补短板、抓重点、出亮点”工作要求,结合我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实际,提出2018年全省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