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河道治理工程治理措施汇报材料
关于河道治理工程治理措施汇报材
料
关于河道治理工程治理措施汇报材料
我省河流众多,水系发达,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河道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既是江南水乡独特的风景线,也是灌溉、排涝、航运、发展国民经济和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生命线。但是,近年来我省河道普遍存在淤积严重、河水污染、堤防坍塌等现象,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发展。据初步统计,全省河道总淤积量达20亿m3,平原河网普遍淤高,淤积严重的河段淤高以上。根据171个省控河段断面水质监测结果统计,全省有%的河段失去了作为饮用水源的功能,河网水体普遍富营养化,主要水系 的干流水质多为ⅳ类或v类,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因此,省政府提出争取用5年时间,整治重要河道1万km,工程总投资200多亿元,基本改善水环境、改善人民居住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再现扛南水乡“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风貌。
一、河道生态建设思路
河道是水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要考虑生物的多样性,为水生、两栖动物创造栖息繁衍环境,这样既有利于保护河道水生态环境,又有利于提高河流自净能力。除满足宣泄洪水的要求外,还应尽量保持河道的自然特征及水流的多样化,只有水流的多样性才有水生物的多样化。例如宽窄交替,深潭与浅滩交错,急流与缓流并存,偶有弯道与回流,岸边水草、礁石大量存在的多自然型河流,为各类水生物提供栖息繁衍的空间。为此,河道整治要从生态、经济、人文、社会效应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多方面来考虑,既要恢复自然河道的功能,又
要满足人类依赖生存的要求,以“回归自然”与“以人为本”相结合为河道治理思路。“回归自然”是恢复河道原有的自然功能,满足行洪、蓄水、航运、水生态等要求,具有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特性;“以人为本”是满足人类活动的需求,处理好人水和谐相处的环境,具有亲水、安全的特性。
二、治理措施
1.山溪性河道治理
滩地的保留和利用
滩地是山溪性河道的特有产物。一般河道滩地较开阔,洪水期水流漫滩,利于行洪滞洪,应保留其功能,并充分开发利用。流经城区的河道,在维持滩地行洪功能的同时,利用滩地设置绿化地、公园、交通辅道和运动场所,开发其休闲、亲水功能,成为市民娱乐、健身、游玩的好地方。整治中,顺应河势,因河制宜,保留河滩和弯道,恢复河道的天然形态,减少河床的坡降,降低洪水位,减少洪峰压力,同时可降低防洪
堤的高度。另外,弯曲的水流更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为各种牛物创造了适宜的生存环境。
复式断面的设计
山溪性河道一般河滩开阔,河道断面设计可采用复式断面形式。枯水期流量小,水流归槽主河道;洪水期流量大,允许洪水漫滩,过水断面大,洪水位低,一般不需修建高大的防洪堤。枯水期根据河滩的宽度和地形、地势,结合当地实际充分开发河滩的功能:如滩地较宽阔,一般可开发高尔夫球场、足球场等大型或综合运动场;河滩相对较窄的可修建小型野外活动场所、河滨公园或辅助道路等。河滩的合理开发利用,既能充分发挥河滩的功能,又不因围滩而抬高洪水位,加重两岸的防洪压力。
防冲不防淹的矮胖型堤坝设计
山溪性河流具有河床坡降陡、洪水暴涨暴落的特点,高水位历时短,流量集中,流速大,对沿河堤坝、农田冲刷严重:通过规划,采用防冲不防淹的矮
胖堤型设计,保护区下游堤段开口.还河流以空间,给洪水以出路,允许低频率洪水漫坝过水,确保堤坝冲而不垮,农田冲而不毁。以防洪为主要功能的农村河道,堤防基础冲刷严重,可采用松木桩基础,投资省、整体性好、抗冲能力强,以提高堤防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采用生物固堤,减少堤防硬化
对于乡村田间河道,除个别冲刷严重河岸需筑堤护坡外,应尽量维持原有的自然面貌,保持天然状态下的岸滩、江心洲、岸线等自然形态,维持河道两岸的行洪滩地,保留原有的湿地生态环境,减少由于工程对自然面貌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在堤防建设中,可采用大块鹅卵石堆砌、干砌块石等护岸方式,使河岸趋于自然形态。个别受冲河岸堤防内侧可采用种植水杉等根系为直根的树种或草坪护坡等植物护堤措施。
2.平原河网治理
生态护堤
采取自然土质岸坡、自然缓坡、植
树、植草、干砌、块石堆砌等各种方式护堤,为水生植物的生长、水生动物的繁育、两栖动物的栖息繁衍活动创造条件。对于河岸边坡较陡的地方,采用木桩、木框加毛块石等工程措施,这种护岸工程既能稳定河床,又能改善生态和美化环境,避免了混凝土工程带来的负面作用。在应用草皮、木桩护坡时也可以运用土工编织物,袋内灌泥土、粗沙及草籽的混合物,既抗冲刷,又能长出绿草。平原河网水位一般变幅不大,对于没有通航要求的河道,土堤可采用植树、种草等生态工程措施,防止水土流失。有通航要求的河道,在河道断面设计时,正常水位以下可采用干砌石挡土墙,正常水位以上采用缓于1:4的毛石堆砌斜坡,以增加水生动物生存空间,削减船行波对河道冲刷的影响,有利于堤防保护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提倡缓坡、减少直立式护坡
梯形断面一般适用于城镇乡村等人居密集地周边的河道,结构简单实用,是农村中小河道常用的断面形式,一般以土坡为主。为便于河道管理,防止河岸边坡耕作,河道两岸保护范围内用地采用征用或借田租用等方式,设置保护带,发展果树、花木等经济林带或绿化植树,防止周边农户耕作,确保堤防安全。平原河道堤防高度一般不高,设计中可根据不同的地形、地势,考虑挡土墙与河岸景观相结合,采用不同形式和造型的挡土墙,突出水景设计,掩盖堤防特征,使人走在堤边而又无堤之感觉。要从当地的风土民情、地域特色的水文化出发,降低河道的护岸高度,建设亲水平台,塑造以石、水、绿、物、路等要素结合的园林式滨水景观。
保护湿地,保留水面,避免围河湖造地
湿地是指天然、人工或暂时的沼泽地、泥炭地和水域地带,包括河流、湖泊、滩涂、水库、稻田以及低潮时水深浅于6m的海域地带。要保留独具特色又珍贵、被视为荒滩荒地的植物和生物的
栖息地,这些地方往往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和休闲价值,对维护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水生动植物是水体的净化器,湿地是城市环境的肾.湿地对城市及居民具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和社会经济价值,在抵御洪水、控制污染、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方面发挥很重要的作用,又有众多野生动物、植物资源,并为动植物提供丰富多样的栖息地。在具有生物多样性的河网湿地,要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保留水域面积,避免围河湖造地,防止湿地面积减少,为鸟类的迁移、湿地动植物生长繁衍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也为人类生存改善环境。
修筑人工鱼巢,营造水生动植物生存繁衍环境
在满足行洪、排涝、通航等要求的前提下,有条件的地方应考虑修建人工异型块鱼巢,尽量采用毛石护坡,正常水位以下的护岸衬砌采用空心异型块、预制鱼巢等结构形式,提供鱼类等水生动物安身栖息的地方。在河道中用堰坝
拦蓄河水时,应留有一定宽度的辅助性陡坡输水道,以便水生动物上下游交流,有利于鱼类生长。局部河段设置两栖动物上下岸的通道,为两栖动物的栖息繁衍创造条件,从而保护河道的生态环境,维护河流生物多样性的自然环境条件。
3.城镇村集居地河道治理
建立”水景观体系”概念
水景观体系是集水资源综合调度、景观和观景、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景观水系。城区河道两岸以及旅游景点的河流,是人们休闲娱乐的理想场所,需充分考虑城市对河道景观和环境和谐的要求,构造具有亲水理念的景观河道,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的氛围。城镇建设与规划要突出亲水文化,郊区突出自然和生态,使河道防洪工程与河道两岸景观融为一体,与城市文化、风格、历史、人文相协调。
在达到防洪要求的基础上,突出休闲、亲水、生态功能
水是江南独特魅力所在,在江南水
乡城镇建筑布局规划和整治方案中必须坚持“回归自然”和“以人为本”,突出亲水和生态。对于绿化工程的平面布置应结合城市景观设计,结合城镇绿化和园林建设,因地制宜,采取植物种植、植被保护等生态工程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对于穿越城市繁华地段而且水质较好的河道,可以采取双层断面的箱涵结构,下层暗河主要是泄洪、排涝的功能,上层明河具有安全、休闲、亲水等功能,一般控制左右的水深,河中放养各种鱼类,河道周边建造戏水池、喷水池、凉亭等休闲配套设施。城镇区域内建双层河道,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亲水性,可提高河道两岸环境和街道的品位,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治水理念的体现。
要具有人类活动安全保障
矩形断面由于离水面较高,需设置扩栏等保护措施,同时沿直立护墙设置两岸交错上下台阶,满足上岸和下水的要求。梯形断面的河道边坡要考虑游人行走安全要求,留足马道宽度,并采用
草坪缓坡或错落有序的毛石堆砌等方式以达到亲水要求。亲水平台或亲水台阶的护岸,需根据水位变幅,在亲水平台中设置水下平台,水下平台应有足够宽度,以保护游人在亲水、戏水过程中的安全。设计时允许小洪水淹没某些岸边设施,使河道的常水位尽量贴近人们,让人能走到水边则更好,长时间保持一定水深,洪水来时让其上滩。
沿岸古迹开发与保护
河道治理中,文物保护始终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浙扛省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有些河道沿岸文物古迹众多,整治中,应通过开发、保护,挖掘这些古迹的内涵韵味,恢复古迹,并将其融合到工程之中,设计成风格各异,却又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形成一处一景。如绍兴市正在进行的对具有1700多年历史的古运河的整治,从整条古运河文化特色考虑,运河之间布置了纤道石塘、缘木古渡、贺循塑像、浪桨风帆等内容。通过对古纤道等景观遗迹的保护开发与运河环境 的综合治理,在提高河道防洪能力的同时,再现了绍兴古运河悠久历史文化,把古运河建成碧水长河、生态绿园、文化走廊,充分显示江南水乡、历史名城的无限风光。
4.污染源的控制处理与水体改善
截污治污,加强管理
河道整治是个系统工程,需要水利、环保、城建、规划、土地管理、航运、园林等多个部门的协作。在河网水质严重污染的地区,必须控制点源污染、减少面源污染、治理内源污染,针对实际情况,采取截污和改善河网水质的综合措施。对于城镇村集居地要加快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将沿河两岸的企业单位及居民区的排放污水纳入污水管线内,同时提高居民的素质,规范生活垃圾收集处理,改变人们将垃圾往河道倾倒的陋习。
水体置换,吐旧纳新
通过河道清淤、水面保洁、控制排污等工程措施,削减进入河道的污染物
总量,防止河网水体的恶化,但要从根本上提高水资源的承载能力,逐步改善水体质量,还需采取水体置换、引水配水工程,使水体流动起来,变“死水”为活水,并充分利用现有河道的滩地、水面,保护河道水生态环境,提高河流水体自净能力,达到吐旧纳新、流水不腐的效果。杭州市为了彻底改善西湖水质,实施控制上游环境和引水工程等措施,开展了西湖西进工程。由于湖西人口密集,水体保护受到威胁,采取疏散人口和建筑密度,完善基础设施,治理污染源,阻止污水进入溪流再流往西湖,新开挖水域千亩,将原先分散的水面互相贯通,并完善西湖引水设施等措施,使现在一年换2次水,达到每年换12次,基本解决丁西湖的水质污染问题。
用生态方法解决生态问题
通过采取疏浚、截污和引水等工程措施后,湖泊中的富营养化、湖水浑浊、透明度难以提高这些问题就摆在我们面前,西湖就是一个典型例子。50年前,西湖湖底水草丛生,水质清澈见底,之后西湖进行了大规模疏浚,水生维管束植物大面积灭绝,水生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湖泊从草型转变为藻型,浮游植物控制整个水生生态系统。因此,对湖泊的富营养化问题还应采用生态方法解决。湖泊的水生生态修复是利用生态学方法进行湖泊污染治理,利用各营养生物种群间的生态关系,控制某些种群,改善水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调节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通过种植一定面积的高等水生植物,如美人蕉、旱伞草、万寿菊等,在水陆交错带,配备其他的水生植物群落,包括湿生植物、挺水植物、浮水植物等,可以去除水体中的营养物,使水质得到改善,水体透明度提高,水生动植物多样性得到自然恢复,使富营养湖泊的水体变清。
三、探讨性技术措施
1.超级堤坝
堤宽约在堤高的30倍以上,堤顶可建设交通道路及住宅、商业街等。由
于堤身较宽,即使发生洪水漫溢也不致危及堤身安全。目前日本已在城市河段、沿海城市的诲塘推广超级堤坝建设。
2.利用河道滩地净化水质
对于一些小型城镇和村落,难以对生活污水全部通过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排入河道后将使水质恶化。在河道两岸滩区埋没大型污水处理槽,内填卵石,利用附着在卵石表面的细菌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分解,污水经过生物处理后再排人河内,可明显地改善水质。
3.水系生态修复技术
发达国家正在努力弥补由于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系统造成的不利影响,采取各种生态修复技术:如增设过鱼通道,采用可供鱼类产卵和休息的护岸形式,修复天然弯道、浅滩,恢复湖周草场,恢复水系周边湿地等。
第二篇:河道治理工程汇报材料
xx区x河治理工程汇报
材料
xx区水务局
二〇一二年三月十四日
xx区三河综合治理工程汇报材料
2009年7月xx区xx沙河河道环境综合治理工程、xx沙河河道环境综合治理工程、xx沙河河道综合治理工程经省发改委以x发改城环发【1173】、【1174】、【1177】号文件批复立项。自项目开工以来,在局领导和工程部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工程进展顺利,经过治理的河道面貌焕然一新,河道的生态环境得以明显改善,防洪标准提升到百年一遇,取得了良好的防洪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得到了上级领导和社会群众的承认与好评,现将三河治理工程情况汇报如下:
一、项目前期工作情况:
2010年6月22日,xx市水务局委托我局负责三河工程治理,我局于2010年8月份成立了三河综合治理工程工程部并配备了工程管理人员,我们严格遵守工程建设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程序,在工程开工之前积极办理工程项目立项、初步设计审批、工程规划许可、环评影响评价及开工许可手续,现在三河工程已经省发改委批复立项;初步设计已经完成并报xx市发改委审批,等待批复;工程规划许可方案设计已委托xx市市政规划设计院进行设计,待完成后上报市规划局审批;环境影响评价登记表已经完成,并通过省环评协会组织的专家评审,已上报省环保厅待批复;工程开工许可已上报xx市水务局。
二、项目建设管理情况: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我们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严格落实工程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及合同管理制度。在工程前期成立了三河治理工程项目领导组,确定了工程项目法定代表人,成立了三河治理工程部,配备了相应的工程管理人员,建立了工程部规章制度,明确职责;工程开工前委托招标单位进行招标代理,对所有参建单位均实行工程招标,择优选择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为了落实工程监理制,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和技术水平,我们严格国家监理制度的要求,将工程质量管理、合同管理、投资管理及进度管理授予监理单位,充分发挥监理单位的工程管理职能;合同管理制是工程建设四大制度的核心,在工程建设中我们与中标单位签订合同,在合同中明确各参建方责任,严格按合同办事。
三、工程完成情况:
xx沙河治理工程总投资xx万元,xx沙河治理工程总投资xx万元,xx沙河工程总投资xx万元。2011年我们已进行了三河综合治理工程一、二期工作,工程完成情况如下:
xx河一期工程已完成河道治理1000m,完成投资xx余万元。主要工程内容为:河道清淤、栏杆安装、抢险道路、绿化带、水工砖护坡和坝体填筑等;二期工程已完成设计、监理、施工招标工作,将于近期开工建设,工程投资xx万元,治理河道长度1000m。
xx河一、二期工程共完成河道治理学校xxm,完成工程投资718.1万元。主要工程内容有:河道清理、浆砌石坝体、绿化带、抢险道路和栏杆安装等。
xx沙河工程治理河道长度1580m,完成投资xx万元。工程内容为:河道清理、浆砌石坝体、栏杆安装、c20混凝土压顶等。
三河治理期工程已完成工程投资xx万元。
四、2012年工作计划:
根据省、市下达资金,我局拟完成工程投资及治理长度如下: xx沙河计划完成投资xx万元,治理河道长度2000m。xx沙河计划完成投资xx万元,治理河道长度1500m。xx沙河计划完成投资xx万元,治理河道长度1000m。
五、资金使用情况:
截止目前为止,xx沙河省级下拨资金xx万元,市级配套资金400万元;xx沙河省级下拨资金xx万元,市级配套资金600万元;xx沙河省级下拨资金1040万元,市级配套资金300万元。为抓好工程专项资金管理,我们严格按照财务管理制度办事,建立了三河治理工程专项账户,做到专款专用,杜绝了挪用、挤占专项资金的情况发生。在工程款支付过程中,以合同为依据,以
施工单位实际完成工程量为标准,并严格按照工程款支付程序进行支付,每次工程款支付前,施工单位应提交《工程款支付申请》并附工程计量资料及工程质量评定资料,经监理工程师审核签字并现场复核工程量后进行支付,做到工程质量不合格不支付,总监理工程师未签字不支付,计量支付资料不齐全不支付,经过以上严格的工程款支付程序,有效的控制了工程投资,为工程建设把好了资金关。
总之,工程建设以来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有很多不足,我们的项目管理经验还很少,项目人员工程管理水平和经验还有待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继续努力,希望在上级部门的支持和工程部全体成员的努力下,圆满完成三河治理工程的各项目标和任务!
二〇一二年三月十四日
第三篇:关于河道治理工程治理措施经验材料
我省河流众多,水系发达,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河道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既是江南水乡独特的风景线,也是灌溉、排涝、航运、发展国民经济和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生命线。但是,近年来我省河道普遍存在淤积严重、河水污染、堤防坍塌等现象,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发展。据初步统计,全省河道总淤积量达20亿m3,平原河网普遍淤高0.6m,淤积严重的河段
淤高2.5m以上。根据171个省控河段断面水质监测结果统计,全省有21.6%的河段失去了作为饮用水源的功能,河网水体普遍富营养化,主要水系的干流水质多为ⅳ类或v类,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因此,省政府提出争取用5年时间,整治重要河道1万km,工程总投资200多亿元,基本改善水环境、改善人民居住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再现扛南水乡“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风貌。
一、河道生态建设思路
河道是水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要考虑生物的多样性,为水生、两栖动物创造栖息繁衍环境,这样既有利于保护河道水生态环境,又有利于提高河流自净能力。除满足宣泄洪水的要求外,还应尽量保持河道的自然特征及水流的多样化,只有水流的多样性才有水生物的多样化。例如宽窄交替,深潭与浅滩交错,急流与缓流并存,偶有弯道与回流,岸边水草、礁石大量存在的多自然型河流,为各类水生物提供栖息繁衍的空间。为此,河道整治要从生态、经济、人文、社会效应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多方面来考虑,既要恢复自然河道的功能,又要满足人类依赖生存的要求,以“回归自然”与“以人为本”相结合为河道治理思路。“回归自然”是恢复河道原有的自然功能,满足行洪、蓄水、航运、水生态等要求,具有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特性;“以人为本”是满足人类活动的需求,处理好人水和谐相处的环境,具有亲水、安全的特性。
二、治理措施
1.山溪性河道治理
(1)滩地的保留和利用
滩地是山溪性河道的特有产物。一般河道滩地较开阔,洪水期水流漫滩,利于行洪滞洪,应保留其功能,并充分开发利用。流经城区的河道,在维持滩地行洪功能的同时,利用滩地设置绿化地、公园、交通辅道和运动场所,开发其休闲、亲水功能,成为市民娱乐、健身、游玩的好地方。整治中,顺应河势,因河制宜,保留河滩和弯道,恢复河道的天然形态,减少河床的坡降,降低洪水位,减少洪峰压力,同时可降低防洪堤的高度。另外,弯曲的水流更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为各种牛物创造了适宜的生存环境。
(2)复式断面的设计
山溪性河道一般河滩开阔,河道断面设计可采用复式断面形式。枯水期流量小,水流归槽主河道;洪水期流量大,允许洪水漫滩,过水断面大,洪水位低,一般不需修建高大的防洪堤。枯水期根据河滩的宽度和地形、地势,结合当地实际充分开发河滩的功能:如滩地较宽阔,一般可开发高尔夫球场、足球场等大型或综合运动场;河滩相对较窄的可修建小型野外活动场所、河滨公园或辅助道路等。河滩的合理开发利用,既能充分发挥河滩的功能,又不因围滩而抬高洪水位,加重两岸的防洪压力。
(3)防冲不防淹的矮胖型堤坝设计
山溪性河流具有河床坡降陡、洪水暴涨暴落的特点,高水位历时短,流量集中,流速大,对沿河堤坝、农田冲刷严重:通过规划,采用防冲不防淹的矮胖堤型设计,保护区下游堤段开口.还河流以空间,给洪水以出路,允许低频率洪水漫坝过水,确保堤坝冲而不垮,农田冲而不毁。以防洪为主要功能的农村河道,堤防基础冲刷严重,可采用松木桩基础,投资省、整体性好、抗冲能力强,以提高堤防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4)采用生物固堤,减少堤防硬化
对于乡村田间河道,除个别冲刷严重河岸需筑堤护坡外,应尽量维持原有的自然面貌,保持天然状态下的岸滩、江心洲、岸线等自然形态,维持河道两岸的行洪滩地,保留原有的湿地生态环境,减少由于工程对自然面貌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在堤防建设中,可采用大块鹅卵石堆砌、干砌块石等护岸方式,使河岸趋于自然形态。个别受冲河岸堤防内侧可采用种植水杉等根系为直根的树种或草坪护坡等植物护堤措施。
2.平原河网治理
(1)生态护堤
采取自然土质岸坡、自然缓坡、植树、植草、干砌、块石堆砌等各种方式护堤,为水生植物的生长、水生动物的繁育、两栖动物的栖息繁衍活动创造条件。对于河岸边坡较陡的地方,采用木桩、木框加毛块石等工程措施,这种护岸工程既能稳定河床,又能改善生态和美化环境,避免了混凝土工程带来的负面作用。在应用草皮、木桩护坡时也可以运用土工编织物,袋内灌泥土、粗沙及草籽的混合物,既抗冲刷,又能长出绿草。平原河网水位一般变幅不大,对于没有通航要求的河道,土堤可采用植树、种草等生态工程措施,防止水土流失。有通航要求的河道,在河道断面设计时,正常水位以下可采用干砌石挡土墙,正常水位以上采用缓于1:4的毛石堆砌斜坡,以增加水生动物生存空间,削减船行波对河道冲刷的影响,有利于堤防保护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2)提倡缓坡、减少直立式护坡
梯形断面一般适用于城镇乡村等人居密集地周边的河道,结构简单实用,是农村中小河道常用的断面形式,一般以土坡为主。为便于河道管理,防止河岸边坡耕作,河道
两岸保护范围内用地采用征用或借田租用等方式,设置保护带,发展果树、花木等经济林带或绿化植树,防止周边农户耕作,确保堤防安全。平原河道堤防高度一般不高,设计中可根据不同的地形、地势,考虑挡土墙与河岸景观相结合,采用不同形式和造型的挡土墙,突出水景设计,掩盖堤防特征,使人走在堤边而又无堤之感觉。要从当地的风土民情、地域特色的水文化出发,降低河道的护岸高度,建设亲水平台,塑造以石、水、绿、物、路等要素结合的园林式滨水景观。
(3)保护湿地,保留水面,避免围河湖造地
湿地是指天然、人工或暂时的沼泽地、泥炭地和水域地带,包括河流、湖泊、滩涂、水库、稻田以及低潮时水深浅于6m的海域地带。要保留独具特色又珍贵、被视为荒滩荒地的植物和生物的栖息地,这些地方往往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和休闲价值,对维护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水生动植物是水体的净化器,湿地是城市环境的肾.湿地对城市及居民具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和社会经济价值,在抵御洪水、控制污染、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方面发挥很重要的作用,又有众多野生动物、植物资源,并为动植物提供丰富多样的栖息地。在具有生物多样性的河网湿地,要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保留水域面积,避免围河湖造地,防止湿地面积减少,为鸟类的迁移、湿地动植物生长繁衍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也为人类生存改善环境。
(4)修筑人工鱼巢,营造水生动植物生存繁衍环境
在满足行洪、排涝、通航等要求的前提下,有条件的地方应考虑修建人工异型块鱼巢,尽量采用毛石护坡,正常水位以下的护岸衬砌采用空心异型块、预制鱼巢等结构形式,提供鱼类等水生动物安身栖息的地方。在河道中用堰坝拦蓄河水时,应留有一定宽度的辅助性陡坡输水道,以便水生动物上下游交流,有利于鱼类生长。局部河段设置两栖动物上下岸的通道,为两栖动物的栖息繁衍创造条件,从而保护河道的生态环境,维护河流生物多样性的自然环境条件。
3.城镇村集居地河道治理
(1)建立“水景观体系”概念
水景观体系是集水资源综合调度、景观和观景、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景观水系。城区河道两岸以及旅游景点的河流,是人们休闲娱乐的理想场所,需充分考虑城市对河道景观和环境和谐的要求,构造具有亲水理念的景观河道,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的氛围。城镇建设与规划要突出亲水文化,郊区突出自然和生态,使河道防洪工程与河道两岸景观融为一体,与城市文化、风格、历史、人文相协调。
(2)在达到防洪要求的基础上,突出休闲、亲水、生态功能
水是江南独特魅力所在,在江南水乡城镇建筑布局规划和整治方案中必须坚持“回归自然”和“以人为本”,突出亲水和生态。对于绿化工程的平面布置应结合城市景观设计,结合城镇绿化和园林建设,因地制宜,采取植物种植、植被保护等生态工程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对于穿越城市繁华地段而且水质较好的河道,可以采取双层断面的箱涵结构,下层暗河主要是泄洪、排涝的功能,上层明河具有安全、休闲、亲水等功能,一般控制0.2m左右的水深,河中放养各种鱼类,河道周边建造戏水池、喷水池、凉亭等休闲配套设施。城镇区域内建双层河道,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亲水性,可提高河道两岸环境和街道的品位,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治水理念的体现。
(3)要具有人类活动安全保障
矩形断面由于离水面较高,需设置扩栏等保护措施,同时沿直立护墙设置两岸交错上下台阶,满足上岸和下水的要求。梯形断面的河道边坡要考虑游人行走安全要求,留足马道宽度,并采用草坪缓坡或错落有序的毛石堆砌等方式以达到亲水要求。亲水平台或亲水台阶的护岸,需根据水位变幅,在亲水平台中设置水下平台,水下平台应有足够宽度,以保护游人在亲水、戏水过程中的安全。设计时允许小洪水淹没某些岸边设施,使河道的常水位尽量贴近人们,让人能走到水边则更好,长时间保持一定水深,洪水来时让其上滩。
(4)沿岸古迹开发与保护
河道治理中,文物保护始终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浙扛省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有些河道沿岸文物古迹众多,整治中,应通过开发、保护,挖掘这些古迹的内涵韵味,恢复古迹,并将其融合到工程之中,设计成风格各异,却又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形成一处一景。如绍兴市正在进行的对具有1700多年历史的古运河的整治,从整条古运河文化特色考虑,运河之间布置了纤道石塘、缘木古渡、贺循塑像、浪桨风帆等内容。通过对古纤道等景观遗迹的保护开发与运河环境的综合治理,在提高河道防洪能力的同时,再现了绍兴古运河悠久历史文化,把古运河建成碧水长河、生态绿园、文化走廊,充分显示江南水乡、历史名城的无限风光。
4.污染源的控制处理与水体改善
(1)截污治污,加强管理
河道整治是个系统工程,需要水利、环保、城建、规划、土地管理、航运、园林等多个部门的协作。在河网水质严重污染的地区,必须控制点源污染、减少面源污染、治理内源污染,针对实际情况,采取截污和改善河网水质的综合措施。对于城镇村集居地要加快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将沿河两岸的企业单位及居民区的排放污水纳入污水管线内,同时提高居民的素质,规范生活垃圾收集处理,改变人们将垃圾往河道倾倒的陋习。
(2)水体置换,吐旧纳新
通过河道清淤、水面保洁、控制排污等工程措施,削减进入河道的污染物总量,防止河网水体的恶化,但要从根本上提高水资源的承载能力,逐步改善水体质量,还需采取水体置换、引水配水工程,使水体流动起来,变“死水”为活水,并充分利用现有河道的滩地、水面(湿地),保护河道水生态环境,提高河流水体自净能力,达到吐旧纳新、流水不腐的效果。杭州市为了彻底改善西湖水质,实施控制上游环境和引水工程等措施,开展了西湖西进工程。由于湖西人口密集,水体保护受到威胁,采取疏散人口和建筑密度,完善基础设施,治理污染源,阻止污水进入溪流再流往西湖,新开挖水域千亩,将原先分散的水面互相贯通,并完善西湖引水设施等措施,使现在一年换2次水,达到每年换12次,基本解决丁西湖的水质污染问题。
(3)用生态方法解决生态问题
通过采取疏浚、截污和引水等工程措施后,湖泊中的富营养化、湖水浑浊、透明度难以提高这些问题就摆在我们面前,西湖就是一个典型例子。50年前,西湖湖底水草丛生,水质清澈见底,之后西湖进行了大规模疏浚,水生维管束植物大面积灭绝,水生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湖泊从草型转变为藻型,浮游植物控制整个水生生态系统。因此,对湖泊的富营养化问题还应采用生态方法解决。湖泊的水生生态修复是利用生态学方法进行湖泊污染治理,利用各营养生物种群间的生态关系,控制(增加、减少或引入)某些种群,改善水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调节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通过种植一定面积的高等水生植物,如美人蕉、旱伞草、万寿菊等,在水陆交错带,配备其他的水生植物群落,包括湿生植物、挺水植物(如芦苇)、浮水植物等,可以去除水体中的营养物,使水质得到改善,水体透明度提高,水生动植物多样性得到自然恢复,使富营养湖泊的水体变清。
三、探讨性技术措施
1.超级堤坝
堤宽约在堤高的30倍以上,堤顶可建设交通道路及住宅、商业街等。由于堤身较宽,即使发生洪水漫溢也不致危及堤身安全。目前日本已在城市河段、沿海城市的诲塘推广超级堤坝建设。
2.利用河道滩地净化水质
对于一些小型城镇和村落,难以对生活污水全部通过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排入河道后将使水质恶化。在河道两岸滩区埋没大型污水处理槽,内填卵石,利用附着在卵石表面的细菌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分解,污水经过生物处理后再排人河内,可明显地改善水质。
3.水系生态修复技术
发达国家正在努力弥补由于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系统造成的不利影响,采取各种生态修复技术:如增设过鱼通道,采用可供鱼类产卵和休息的护岸形式,修复天然弯道、浅滩,恢复湖周草场,恢复水系周边湿地等。
第四篇:河道治理措施浅谈
河道治理措施浅谈
[摘要]实施河道治理措施,其目的并不只是满足当前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更重要的是恢复和改善当前的生态系统,并且促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推进环境保护工作。所以,面对当前的河道问题,需要意识到河道治理工程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本文探讨了当前我国河道治理工程中的主要问题,并且提出了多方面的治理措施,目的是促进当前河道的稳定和发展。
[关键词]河道治理措施探究
中图分类号:X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1-0225-01
前言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相应的也产生了严重的污染问题,许多水利工程为了确保水利安全,所以直接把河道当作纳污渠,这严重的破坏了河道的生态系统,并且排放了大量的污染物和污水。在许多地区的实际发展中,没有有效的管理河流的生态,并且导致了多数河流的生态系统功能弱化,并且减弱了河道的自净能力,相应的生物群落和水域物种几乎灭绝,这威胁到了生物多样性,将产生多方面的问题。
一、当前河道治理工程的重要性分析
开展河道治理工程,一方面是为了满足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还是为了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在促进环境保护和维持生态系统平衡方面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我们常说水满则溢,这个道理在河道治理中仍然生效,如果碰到了雨季,河道中的水位就会出现上涨,河水在实际的流动中容易冲走相应的泥沙和碎石,这会严重的影响河道的水流畅通,并且可能引发泥石流以及洪水,这会给人民和国家带来严重的损失。如果干旱的时间过长,那么河道中的水位就会出现下降的问题,进而引发干涸的问题,导致周边的农作物难以生长,缺乏水源,人民的生活也会受到影响。与此同时,当前我国的水质量大大不如从前,因为气候条件差以及环境污染严重,许多工厂把废水直接排放到了河道里,在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下,水资源遭到了严重的损害,相应的水生物也受到了影响,实际的数量大大减少,河道的阻塞导致了严重后果,比如堤岸失去稳定性等等。在这种状况下,合理的使用河道的水资源,并且切实解决当前的水污染问题,是当前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关键工作内容,有着较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于维护河道生态系统的平衡来说意义重大。
二、当前河道治理工程的问题
(一)没有合理利用河道的景观功能
当前的河道不再是显著的自然景观资源,其沿河环境比较恶劣,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化的发展,并且难以和相关的水体形成有机的联系,不利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人们看不到鱼虾洄游、绿树夹岸以及水清天蓝的景象。所以,需要落实必要的手段,全面治理相应的环境,并且根据“亲水,净水,活水”的思路,一步一步的改善水环境,达到水生态自然融洽以及水系贯通流畅的效果,明确河道的功能定位。
(二)生态污染严重
城市中大量的生活污水以及工业用水,在没有经过处理的情况下被排入了河道,河道并不具备相应的纳污能力,所以水质大大下降,造成了蚊蝇滋生、河水乌黑浑浊的问题,城市中原本富有灵性的水系,变成了城市外表的毒瘤。从河流水质管理的角度去分析,河道水体具有一定的功能性,能够满足农业、工业以及生活的取水需求,并且满足渔业、娱乐以及商业的用水需求,符合旅游用水以及景观用水的需求。河道的污染主要包括富含有机物的工业废水以及生活污水,所以河水的含氧量比较低,所以河道水体可能会失去自净的功能。这些问题普遍存在于郊区和城镇,所以相应的水环境污染程度比较大,而且远远大于处理设施和收集设施的建设速度。最近几年,我国的农业生产中使用了较多的化肥和农药,所以造成了许多非点源污染。
三、河道治理措施分析
(一)应用完整的河道管理思路
在河道治理的过程中,水利部门需要落实有效的河道管理模式,并且通过水循环的方式,重复的利用水资源,并且再利用污水,通过这种健康的用水方式,能够为国家节约相应的水资源。所以,为了构建有效的河道管理模式,水利部门需要利用水资源的特性建构完善的系统,并且切实的优化当前的生态系统。在水资源的利用方面,水利部门需要从旅游、文化遗产、排涝、再生利用、灌溉、污水处理、排水、给水、水景观以及生态方面统筹水污染、节水、规划供水方面的工作,并且切实提升水资源的稳定性以及整体性。这样才能切实改良当前的水质,并且确保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落实有效的防洪措施
虽然当前河道的水资源比较丰富,但是相应的防洪能力比较差。因此,在河道治理的过程中,需要全面做好防洪对策,进而切实提升河道的防洪水平。比如,在河道周边种植植物,并且利用植物的根茎来达到巩固水资源的目的。在使用这种方法的过程中,需要全面考虑相应的水文特征以及地形特征,通过有效结合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并且落实准备措施,最终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第二,水利部门可以应用土壤生物工程对策,利用这种方式也可以有效的提升河道的防洪水平,并且有效的防止水资源被自然灾害所侵蚀。
(三)加固提防,拦截净化
在治理河道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洪水情况建设提防,这样才能满足防洪的要求。每年都需要定期的进行清淤,这样才能确保泥沙的排泄顺畅、保障河道的安全,通过提升河网的泄蓄能力,切实发挥河道排涝排洪的水平。通过落实这方面的措施,可以切实提升灌溉供水量,并且显著提升整个河网的水体自净能力水平,避免因为附着了污染物而导致水体出现严重问题。为了改善河网水质的问题,需要落实截污治污的措施。通过雨污分流、处理后排放以及污水统一排放等方法,能够显著的改善当前河网的水质情况,并且改进水环境的质量,为周边的居民带来良好的居住环境。比如,在河道两岸设置排污暗涵,利用这种方法收集污水,比且把污水送到相应的污水处理厂中,这样可以避免对河水造成污染,切实提升水环境的整体质量[1]。
(四)构建生态护岸
河道治理工程人员需要具备生态意识。在以往的河道治理中,因为经济状况的限制以及人们认识的限制,对于河道的治理经过了两个主要的阶段:第一是城市景观水利阶段,第二是城市生态水利阶段。后者所提倡的是人与自然的良好相处,并且要求人和动物都能有好的居所。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确保河道的生态多样性,并且提升其自然性,需要保留游人的参与空间,并且设置拒绝游人靠近的区域。
在治理中,需要构建生态型的护岸结构模式,例如植物护岸,也是利用特殊植物的发达根系来达到固定?坡以及维持水土的作用,利用斜坡式的绿化管理措施来保护河岸。再比如使用金属网来达到护岸的目的,这样可以有效的达到水土交换以及稳定岸坡的目的,并且满足人们的亲水需求[2]。
(五)利用法律法规来维护河道
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有效的利用法律的手段来维护河道的治理,并且防止因为人为原因限制了河道治理工程的进行。与此同时,还需要加强相关方面的宣传,提升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并且落实相应的工作内容,这种方法能够有效的约束人们的行为,并且提升河道治理工作的实效性。在治理中,需要落实企业环保措施,并且定期进行督促和检查。对于普通居民来说,需要定期的举办一些必要的宣传活动,并且加强对居民的感化教育,切实强化和提升人们的环保意识,这样可以为当前国家的河道治理工作提供基础[3]。
四、结论
综上,在当前的治理中,我们面临大量的问题,比如水生物安全、防洪、断流以及水污染分等等,这些问题需要得到有效的改善。河道治理工程是当前我国在环境保护和建设中的关键问题,必须予以重视,采用针对性的措施,确保河道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滤?河河道治理工程初见成效[J].山西水利.2013(11)
[2] 王华,李力.浅淡建设单位对河道治理工程的质量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5)
[3] 林炎烽.对河道治理工程的分析研究与采取的措施[J].水利建设与管理.2014(06).
第五篇:河道治理汇报材料
河道治理汇报材料(精选多篇)第一篇:河道治理工程汇报材料
xx区x河治理工程汇报
材料
xx区水务局
二〇一四年三月十四日
xx区三河综合治理工程汇报材料
2014年7月xx区xx沙河河道环境综合治理工程、xx沙河河道环境综合治理工程、xx沙河河道综合治理工程经省发改委以x发改城环发【1173】、【1174】、【1177】号文件批复立项。自项目开工以来,在局领导和工程部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工程进展顺利,经过治理的河道面貌焕然一新,河道的生态环境得以明显改善,防洪标准提升到百年一遇,取得了良好的防洪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得到了上级领导和社会群众的承认与好评,现将三河治理工程情况汇报如下:
一、项目前期工作情况:
2014年6月22日,xx市水务局委托我局负责三河工程治理,我局于2014年8月份成立了三河综合治理工程工程部并配备了工程管理人员,我们严格遵守工程建设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程序,在工程开工之前积极办理工程项目立项、初步设计审批、工程规划许可、环评影响评价及开工许可手续,现在三河工程已经省发改委批复立项;初步设计已经完成并报xx市发改委审批,等待批复;工程规划许可方案设计已委托xx市市政规划设计院进行设计,待完成后上报市规划局审批;环境影响评价登记表已经完成,并通过省环评协会组织的专家评审,已上报省环保厅待批复;工程开工许可已上报xx市水务局。
二、项目建设管理情况: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我们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严格落实工程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及合同管理制度。在工程前期成立了三河治理工程项目领导组,确定了工程项目法定代表人,成立了三河治理工程部,配备了相应的工程管理人员,建立了工程部规章制度,明确职责;工程开工前委托招标单位进行招标代理,对所有参建单位均实行工程招标,择优选择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为了落实工程监理制,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和技术水平,我们严格国家监理制度的要求,将工程质量管理、合同管理、投资管理及进度管理授予监理单位,充分发挥监理单位的工程管理职能;合同管理制是工程建设四大制度的核心,在工程建设中我们与中标单位签订合同,在合同中明确各参建方责任,严格按合同办事。
三、工程完成情况: xx沙河治理工程总投资xx万元,xx沙河治理工程总投资xx万元,xx沙河工程总投资xx万元。2014年我们已进行了三河综合治理工程一、二期工作,工程完成情况如下:
xx河一期工程已完成河道治理1000m,完成投资xx余万元。主要工程内容为:河道清淤、栏杆安装、抢险道路、绿化带、水工砖护坡和坝体填筑等;二期工程已完成设计、监理、施工招标工作,将于近期开工建设,工程投资xx万元,治理河道长度1000m。
xx河一、二期工程共完成河道治理学校xxm,完成工程投资718.1万元。主要工程内容有:河道清理、浆砌石坝体、绿化带、抢险道路和栏杆安装等。
xx沙河工程治理河道长度1580m,完成投资xx万元。工程内容为:河道清理、浆砌石坝体、栏杆安装、c20混凝土压顶等。
三河治理期工程已完成工程投资xx万元。
四、2014年工作计划:
根据省、市下达资金,我局拟完成工程投资及治理长度如下: xx沙河计划完成投资xx万元,治理河道长度2014m。xx沙河计划完成投资xx万元,治理河道长度1500m。xx沙河计划完成投资xx万元,治理河道长度1000m。
五、资金使用情况:
截止目前为止,xx沙河省级下拨资金xx万元,市级配套资金400万元;xx沙河省级下拨资金xx万元,市级配套资金600万元;xx沙河省级下拨资金1040万元,市级配套资金300万元。为抓好工程专项资金管理,我们严格按照财务管理制度办事,建立了三河治理工程专项账户,做到专款专用,杜绝了挪用、挤占专项资金的情况发生。在工程款支付过程中,以合同为依据,以
施工单位实际完成工程量为标准,并严格按照工程款支付程序进行支付,每次工程款支付前,施工单位应提交《工程款支付申请》并附工程计量资料及工程质量评定资料,经监理工程师审核签字并现场复核工程量后进行支付,做到工程质量不合格不支付,总监理工程师未签字不支付,计量支付资料不齐全不支付,经过以上严格的工程款支付程序,有效的控制了工程投资,为工程建设把好了资金关。
总之,工程建设以来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有很多不足,我们的项目管理经验还很少,项目人员工程管理水平和经验还有待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继续努力,希望在上级部门的支持和工程部全体成员的努力下,圆满完成三河治理工程的各项目标和任务!
二〇一四年三月十四日
第二篇:河道汇报材料
五华区新运粮河及支流(沟渠)综合整治
工作情况汇报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九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和滇池、入滇河道治理工作,根据“四全”工作要求和入湖河道综合整治规范要求,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建立了相应的工程管理机制、资金拨付机制和质量督查及时整改制度,全面完成了新运粮河及支流(沟渠)综合整治工作。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新运粮河基本情况
五华区新运粮河及支流沟渠总长22.542公里,流经普吉、黑林铺街道办事处。其中:主干渠西北沙河起于车头山止于海屯路大石桥,全长9.8公里,全线为明河;7条支流沟渠即白龙河、海源河、大沙沟、西边小河、上峰村防洪沟、小普吉防洪沟、陈家营岔沟,全长12.742公里,其中白龙河为明沟暗沟段分布,其余6条支流沟渠全线为明沟。
二、近年来水环境综合整治成效
近年来五华区严格按照入湖河道综合整治规范和“一湖两江”流域水环境治理“四全”工作要求,全面完成新运粮河主干渠西北沙河及7条支流沟渠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通过综合整治,入湖河道综合污染指数明显下降,全面改善入湖河道水质和人居环境,共投入资金2.72亿元,实现“水清、河畅、景美、岸绿”的目标。
(一)新运粮河(上段)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进展情况
2014年新运粮河被国家住建部列为“十二五”国家重大水专项—“城市水污染控制与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研究与示范”主题课题。该项课题由市级部门牵头,五华区配合。由我区向市级提出新运粮河五华区管辖段综合整治思路,抓住此次机会,开展综合治理工作。2014年,五华区水务局积极开展“十二五”期间水环境综合整治,目前我区已完成新运粮河(上段)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项目的可研、环评、水保编制单位的招标工作,正在进行可研编制,待完成可研编制工作后,并上报省发改委进行立项,争取省级补助资金,用于新运粮河综合整治建设工程。
(二)西北沙河、小路沟及七亩沟“三化”整治工程进展情况
2014年,西北沙河、小路沟及七亩沟“三化”整治工程经五发改投资?2014?21号文批准建设。主要建设内容为:建设生态河道670米,并两岸埋设截污管,清淤2700.85 立方米。目前现已完成可研、初设、施工图编制工作,完成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招标工作,目前我局正在积极申请征地资金,待征地资金落实后方可进场施工。
三、存在问题
按照《关于对西北沙河、小路沟及七亩沟“三化”整治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五发改投资[2014]21号)文件,其中征地拆迁费330万元,下步我局将开展征地及施工进场工 作,但存在资金缺口,导致工程进展缓慢,缺口资金为500万元,请政府尽快安排资金,以便我区西北沙河、小路沟及七亩沟“三化”整治工程顺利启动。
四、下步工作计划
按照市委、市政府近期对滇池治理提出“八个坚持”的要求,下一步我区将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巩固近年来新运粮河及支流沟渠治理取得的成效,强化对已建设施的管理维护,确保已有工程措施发挥实效。
二是加大新运粮河西北沙河“三化”整治工程力度,积极对接相关部门,尽快落实征地补偿资金,待征地资金落实后进场施工,力争年底圆满完成该项工作。
三是加快完成新运粮河(上段)综合整治可研编制工作,并上报省发改委进行立项,积极争取将五华区新运粮河综合整治列入滇池治理“十二五”规划2014年水污染防治项目,争取省级补助资金,用于新运粮河综合整治建设工程。
四是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涉及新运粮河河道周边的开发项目,五华区将严把审批关。同时,督促城中村改造开发商严格按照相关河道审批要求执行,并对所涉及的河道进行整治。
五是为了发挥昆明泛亚科技新城规划引领和河道整治对提升区域竞争优势支撑作用,在新运粮河水环境综合整治过程中,将全域城镇化、迁村并点和城中村改造工作纳入河道综合整治全盘统筹考虑,将西北沙河源头治理与昆明泛亚科技新城规划、桃
园片区规划相结合,以提升河道及周边区域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打造区域性高品质景观河道和宜居环境。
六是在长效管理工作方面,五华区将继续巩固辖区新运粮河及支流沟渠阶段性整治成效,继续对河道及支流沟渠实行网格化管理,加强管理力度,健全宣传发动、督促检查、综合执法等长效管理机制,不断探索和完善配套、有效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以实现“水清、河畅、景美、岸绿”的目标。
五华区入湖河道综合整治指挥部办公室
二〇一四年六月二十五日
第三篇:关于河道治理工程治理措施经验材料
我省河流众多,水系发达,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河道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既是江南水乡独特的风景线,也是灌溉、排涝、航运、发展国民经济和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生命线。但是,近年来我省河道普遍存在淤积严重、河水污染、堤防坍塌等现象,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发展。据初步统计,全省河道总淤积量达20亿m3,平原河网普遍淤高0.6m,淤积严重的河段 淤高2.5m以上。根据171个省控河段断面水质监测结果统计,全省有21.6%的河段失去了作为饮用水源的功能,河网水体普遍富营养化,主要水系的干流水质多为ⅳ类或v类,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因此,省政府提出争取用5年时间,整治重要河道1万km,工程总投资200多亿元,基本改善水环境、改善人民居住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再现扛南水乡“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风貌。
一、河道生态建设思路
河道是水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要考虑生物的多样性,为水生、两栖动物创造栖息繁衍环境,这样既有利于保护河道水生态环境,又有利于提高河流自净能力。除满足宣泄洪水的要求外,还应尽量保持河道的自然特征及水流的多样化,只有水流的多样性才有水生物的多样化。例如宽窄交替,深潭与浅滩交错,急流与缓流并存,偶有弯道与回流,岸边水草、礁石大量存在的多自然型河流,为各类水生物提供栖息繁衍的空间。为此,河道整治要从生态、经济、人文、社会效应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多方面来考虑,既要恢复自然河道的功能,又要满足人类依赖生存的要求,以“回归自然”与“以人为本”相结合为河道治理思路。“回归自然”是恢复河道原有的自然功能,满足行洪、蓄水、航运、水生态等要求,具有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特性;“以人为本”是满足人类活动的需求,处理好人水和谐相处的环境,具有亲水、安全的特性。
二、治理措施
1.山溪性河道治理
滩地的保留和利用
滩地是山溪性河道的特有产物。一般河道滩地较开阔,洪水期水流漫滩,利于行洪滞洪,应保留其功能,并充分开发利用。流经城区的河道,在维持滩地行洪功能的同时,利用滩地设置绿化地、公园、交通辅道和运动场所,开发其休闲、亲水功能,成为市民娱乐、健身、游玩的好地方。整治中,顺应河势,因河制宜,保留河滩和弯道,恢复河道的天然形态,减少河床的坡降,降低洪水位,减少洪峰压力,同时可降低防洪堤的高度。另外,弯曲的水流更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为各种牛物创造了适宜的生存环境。
复式断面的设计
山溪性河道一般河滩开阔,河道断面设计可采用复式断面形式。枯水期流量小,水流归槽主河道;洪水期流量大,允许洪水漫滩,过水断面大,洪水位低,一般不需修建高大的防洪堤。枯水期根据河滩的宽度和地形、地势,结合当地实际充分开发河滩的功能:如滩地较宽阔,一般可开发高尔夫球场、足球场等大型或综合运动场;河滩相对较窄的可修建小型野外活动场所、河滨公园或辅助道路等。河滩的合理开发利用,既能充分发挥河滩的功能,又不因围滩而抬高洪水位,加重两岸的防洪压力。
防冲不防淹的矮胖型堤坝设计
山溪性河流具有河床坡降陡、洪水暴涨暴落的特点,高水位历时短,流量集中,流速大,对沿河堤坝、农田冲刷严重:通过规划,采用防冲不防淹的矮胖堤型设计,保护区下游堤段开口.还河流以空间,给洪水以出路,允许低频率洪水漫坝过水,确保堤坝冲而不垮,农田冲而不毁。以防洪为主要功能的农村河道,堤防基础冲刷严重,可采用松木桩基础,投资省、整体性好、抗冲能力强,以提高堤防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采用生物固堤,减少堤防硬化
对于乡村田间河道,除个别冲刷严重河岸需筑堤护坡外,应尽量维持原有的自然面貌,保持天然状态下的岸滩、江心洲、岸线等自然形态,维持河道两岸的行洪滩地,保留原有的湿地生态环境,减少由于工程对自然面貌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在堤防建设中,可采用大块鹅卵石堆砌、干砌块石等护岸方式,使河岸趋于自然形态。个别受冲河岸堤防内侧可采用种植水杉等根系为直根的树种或草坪护坡等植物护堤措施。
2.平原河网治理
生态护堤
采取自然土质岸坡、自然缓坡、植树、植草、干砌、块石堆砌等各种方式护堤,为水生植物的生长、水生动物的繁育、两栖动物的栖息繁衍活动创造条件。对于河岸边坡较陡的地方,采用木桩、木框加毛块石等工程措施,这种护岸工程既能稳定河床,又能改善生态和美化环境,避免了混凝土工程带来的负面作用。在应用草皮、木桩护坡时也可以运用土工编织物,袋内灌泥土、粗沙及草籽的混合物,既抗冲刷,又能长出绿草。平原河网水位一般变幅不大,对于没有通航要求的河道,土堤可采用植树、种草等生态工程措施,防止水土流失。有通航要求的河道,在河道断面设计时,正常水位以下可采用干砌石挡土墙,正常水位以上采用缓于1:4的毛石堆砌斜坡,以增加水生动物生存空间,削减船行波对河道冲刷的影响,有利于堤防保护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提倡缓坡、减少直立式护坡
梯形断面一般适用于城镇乡村等人居密集地周边的河道,结构简单实用,是农村中小河道常用的断面形式,一般以土坡为主。为便于河道管理,防止河岸边坡耕作,河道
两岸保护范围内用地采用征用或借田租用等方式,设置保护带,发展果树、花木等经济林带或绿化植树,防止周边农户耕作,确保堤防安全。平原河道堤防高度一般不高,设计中可根据不同的地形、地势,考虑挡土墙与河岸景观相结合,采用不同形式和造型的挡土墙,突出水景设计,掩盖堤防特征,使人走在堤边而又无堤之感觉。要从当地的风土民情、地域特色的水文化出发,降低河道的护岸高度,建设亲水平台,塑造以石、水、绿、物、路等要素结合的园林式滨水景观。
保护湿地,保留水面,避免围河湖造地
湿地是指天然、人工或暂时的沼泽地、泥炭地和水域地带,包括河流、湖泊、滩涂、水库、稻田以及低潮时水深浅于6m的海域地带。要保留独具特色又珍贵、被视为荒滩荒地的植物和生物的栖息地,这些地方往往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和休闲价值,对维护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水生动植物是水体的净化器,湿地是城市环境的肾.湿地对城市及居民具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和社会经济价值,在抵御洪水、控制污染、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方面发挥很重要的作用,又有众多野生动物、植物资源,并为动植物提供丰富多样的栖息地。在具有生物多样性的河网湿地,要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保留水域面积,避免围河湖造地,防止湿地面积减少,为鸟类的迁移、湿地动植物生长繁衍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也为人类生存改善环境。
修筑人工鱼巢,营造水生动植物生存繁衍环境
在满足行洪、排涝、通航等要求的前提下,有条件的地方应考虑修建人工异型块鱼巢,尽量采用毛石护坡,正常水位以下的护岸衬砌采用空心异型块、预制鱼巢等结构形式,提供鱼类等水生动物安身栖息的地方。在河道中用堰坝拦蓄河水时,应留有一定宽度的辅助性陡坡输水道,以便水生动物上下游交流,有利于鱼类生长。局部河段设置两栖动物上下岸的通道,为两栖动物的栖息繁衍创造条件,从而保护河道的生态环境,维护河流生物多样性的自然环境条件。
3.城镇村集居地河道治理
建立“水景观体系”概念
水景观体系是集水资源综合调度、景观和观景、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景观水系。城区河道两岸以及旅游景点的河流,是人们休闲娱乐的理想场所,需充分考虑城市对河道景观和环境和谐的要求,构造具有亲水理念的景观河道,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的氛围。城镇建设与规划要突出亲水文化,郊区突出自然和生态,使河道防洪工程与河道两岸景观融为一体,与城市文化、风格、历史、人文相协调。
在达到防洪要求的基础上,突出休闲、亲水、生态功能
水是江南独特魅力所在,在江南水乡城镇建筑布局规划和整治方案中必须坚持“回归自然”和“以人为本”,突出亲水和生态。对于绿化工程的平面布置应结合城市景观设计,结合城镇绿化和园林建设,因地制宜,采取植物种植、植被保护等生态工程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对于穿越城市繁华地段而且水质较好的河道,可以采取双层断面的箱涵结构,下层暗河主要是泄洪、排涝的功能,上层明河具有安全、休闲、亲水等功能,一般控制0.2m左右的水深,河中放养各种鱼类,河道周边建造戏水池、喷水池、凉亭等休闲配套设施。城镇区域内建双层河道,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亲水性,可提高河道两岸环境和街道的品位,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治水理念的体现。
要具有人类活动安全保障
矩形断面由于离水面较高,需设置扩栏等保护措施,同时沿直立护墙设置两岸交错上下台阶,满足上岸和下水的要求。梯形断面的河道边坡要考虑游人行走安全要求,留足马道宽度,并采用草坪缓坡或错落有序的毛石堆砌等方式以达到亲水要求。亲水平台或亲水台阶的护岸,需根据水位变幅,在亲水平台中设置水下平台,水下平台应有足够宽度,以保护游人在亲水、戏水过程中的安全。设计时允许小洪水淹没某些岸边设施,使河道的常水位尽量贴近人们,让人能走到水边则更好,长时间保持一定水深,洪水来时让其上滩。
沿岸古迹开发与保护
河道治理中,文物保护始终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浙扛省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有些河道沿岸文物古迹众多,整治中,应通过开发、保护,挖掘这些古迹的内涵韵味,恢复古迹,并将其融合到工程之中,设计成风格各异,却又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形成一处一景。如绍兴市正在进行的对具有1700多年历史的古运河的整治,从整条古运河文化特色考虑,运河之间布置了纤道石塘、缘木古渡、贺循塑像、浪桨风帆等内容。通过对古纤道等景观遗迹的保护开发与运河环境的综合治理,在提高河道防洪能力的同时,再现了绍兴古运河悠久历史文化,把古运河建成碧水长河、生态绿园、文化走廊,充分显示江南水乡、历史名城的无限风光。
4.污染源的控制处理与水体改善
截污治污,加强管理
河道整治是个系统工程,需要水利、环保、城建、规划、土地管理、航运、园林等多个部门的协作。在河网水质严重污染的地区,必须控制点源污染、减少面源污染、治理内源污染,针对实际情况,采取截污和改善河网水质的综合措施。对于城镇村集居地要加快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将沿河两岸的企业单位及居民区的排放污水纳入污水管线内,同时提高居民的素质,规范生活垃圾收集处理,改变人们将垃圾往河道倾倒的陋习。
水体置换,吐旧纳新
通过河道清淤、水面保洁、控制排污等工程措施,削减进入河道的污染物总量,防止河网水体的恶化,但要从根本上提高水资源的承载能力,逐步改善水体质量,还需采取水体置换、引水配水工程,使水体流动起来,变“死水”为活水,并充分利用现有河道的滩地、水面,保护河道水生态环境,提高河流水体自净能力,达到吐旧纳新、流水不腐的效果。杭州市为了彻底改善西湖水质,实施控制上游环境和引水工程等措施,开展了西湖西进工程。由于湖西人口密集,水体保护受到威胁,采取疏散人口和建筑密度,完善基础设施,治理污染源,阻止污水进入溪流再流往西湖,新开挖水域千亩,将原先分散的水面互相贯通,并完善西湖引水设施等措施,使现在一年换2次水,达到每年换12次,基本解决丁西湖的水质污染问题。
用生态方法解决生态问题
通过采取疏浚、截污和引水等工程措施后,湖泊中的富营养化、湖水浑浊、透明度难以提高这些问题就摆在我们面前,西湖就是一个典型例子。50年前,西湖湖底水草丛生,水质清澈见底,之后西湖进行了大规模疏浚,水生维管束植物大面积灭绝,水生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湖泊从草型转变为藻型,浮游植物控制整个水生生态系统。因此,对湖泊的富营养化问题还应采用生态方法解决。湖泊的水生生态修复是利用生态学方法进行湖泊污染治理,利用各营养生物种群间的生态关系,控制某些种群,改善水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调节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通过种植一定面积的高等水生植物,如美人蕉、旱伞草、万寿菊等,在水陆交错带,配备其他的水生植物群落,包括湿生植物、挺水植物、浮水植物等,可以去除水体中的营养物,使水质得到改善,水体透明度提高,水生动植物多样性得到自然恢复,使富营养湖泊的水体变清。
三、探讨性技术措施
1.超级堤坝
堤宽约在堤高的30倍以上,堤顶可建设交通道路及住宅、商业街等。由于堤身较宽,即使发生洪水漫溢也不致危及堤身安全。目前日本已在城市河段、沿海城市的诲塘推广超级堤坝建设。
2.利用河道滩地净化水质
对于一些小型城镇和村落,难以对生活污水全部通过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排入河道后将使水质恶化。在河道两岸滩区埋没大型污水处理槽,内填卵石,利用附着在卵石表面的细菌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分解,污水经过生物处理后再排人河内,可明显地改善水质。
3.水系生态修复技术
发达国家正在努力弥补由于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系统造成的不利影响,采取各种生态修复技术:如增设过鱼通道,采用可供鱼类产卵和休息的护岸形式,修复天然弯道、浅滩,恢复湖周草场,恢复水系周边湿地等。
第四篇:宜里镇河道治理情况汇报提纲
宜里镇河道治理情况汇报提纲
旗人大调研组:
加强河道采砂管理,是确保河水事稳定、保障防洪安全的重要手段,也是实施依法治水管水的重要内容。现就奎勒河、诺敏河河道管理有关情况作简要汇报。
一、奎勒河河道整治与建设情况
因为奎勒河是自然河流,河道没有人为改变流向。
二、水利工程建设和堤防安全维护情况
近几年,我镇没有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虽然汛期涨水但没有给人民造成大的灾害,大杨树在在宜里农场11队修筑了防洪堤坝,镇政府在副业队进行了排水防洪。
三、河道采砂管理情况 在水利部门的领导下,我镇高度重视采砂管理工作,在狠抓采砂管理工作的同时,探索建立采砂管理模式,积极配合水务局开展多次执法行动,深入开展执法监督检查。今年,农业服务中心开展了河道采砂管理专项执法检查,配合水利部检查组抽查采砂管理情况,针对检查、抽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抓好整改落实。有力推进了采砂管理工作依法、科学、有序开展。非法采砂势头得到初步遏制,管理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果。今年,诺敏河农场和宜里农场危房改造项目需要就近采砂,我镇在征求水务局意见后,在诺敏河和奎勒河流域需要清障地段划定了固定采砂区域,保持河势稳定,未造成河道位移。1
四、淮河流域采砂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采砂管理是一项涉及面广、参与因素多、实施难度大的工作。特别是新时期采砂管理形势日益复杂,管理任务更加艰巨。尽管近些年,各地河道采砂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从流域管理层面来说,目前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与问题。一是现阶段一般依照地方性法规、规章开展工作,实际操作中缺乏充分的法律依据和有效的执法手段。
二是难以准确掌握河砂储量、规划开采量、开采量等主要基础性指标,造成采砂粗放管理的现象。
三是林业部门以林权为理由单独审批,造成无计划乱采乱挖,管理无序,非法采砂有禁难止。
五、加强采砂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抓好河道采砂管理工作,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所在。我们将正视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加大采砂监管力度,努力创造和谐稳定的水事环境。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积极推行采砂管理地方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以适应日益复杂的采砂管理形势的需要。建议落实组织机构,明确责任分工(林业和地方),努力形成齐抓共管、多方参与、联合执法的工作机制,真正做到组织领导到位、责任落实到位、监督考核到位。
二是推进规划实施。上级部门制定河道采砂规划,为采砂管理长效开展奠定科学基础。
三是严格执法检查。针对日益复杂的非法采砂形势,应不定期组织开展非法采砂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查处违法案件,着力维护良好的采砂管理秩序。
当前正值主汛期,加强采砂管理、确保防洪安全是我们的当务之急,我们要进一步抓好河道采砂管理,努力实现河道采砂依法、科学、有序。
第五篇:关于城市河道治理工作参考材料
目前,城市水环境治理工作已经得到了社会各届人士广泛的关注,并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众所周知,水环境是人类文明、生态文明的一面镜子,自古以来人们就有着浓厚的水情结,喜欢逐水而居,滨水而栖,特别是对于常年生活在水泥森林的都市居民来讲,拥有一个优美和谐的水环境更是一种强烈的渴望。在城市中蜿蜒流淌的条条河道,不但是防洪排涝的重要通道,也是城市景观建设的重要要素和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一个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平衡,关系着广大市民的生存环境和生活品质。建设人水和谐的河道生态系统,打造水生态良好、水景观优美、水文化丰富的亲水型宜居城市已成为许多城市的发展目标。
水环境的治理和水边环境建设包括了截污、清淤、护岸、绿化等内容。人们对水环境综合治理的污水截流、清淤、底泥处理、两岸绿化等方面的内容做了不少研究。对新建河道的护岸结构在生态方面的研究也有了起步。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比国内起步要早,日本10年前就开始提出“新水”的概念,并且在生态护坡结构方面做了实践;荷兰也正在规划和建设21世纪的人与自然和谐的水环境。本文拟对原有城市河道的护坡结构进行分析,在充分吸收国外在河道整治方面和其他领域生态护坡的经验基础上,探讨河道生态护坡结构新方法,从而为城市水利向环境水利和生态水利转化提供参考。
一、原河道护坡结构形式对环境与生态的影响分析
(一)原河道坡面结构形式
长期以来,人们比较注重河道本身的功能,如行洪、排涝等,因此河道断面形式单一,走向笔直,河道护坡结构也比较坚硬,其主要考虑的是河道的行洪速度、河道冲刷、水土保持等。因此,河道的护坡结构主要采用浆砌或干砌块石护坡,现浇混凝土护坡,预制混凝土块体护坡,或现在比较流行的土工模袋混凝土护坡等结构。
(二)原结构形式对环境与生态的影响
原有的河道护坡和护岸结构形式是在一定历史条件形成的,它在约束水的行为,防止水土流失方面作出了较大成绩,为广大人民创造了一个相对安全的生活和发展空间。但是,其在对保护水的自然清洁和维持人与水环境的和谐方面影响较大。
1、对景观环境的影响整齐划一的河道断面、笔直的河道走向,固然是一种景观,但是它与现代人们追求的回归自然的景观需求不相一致。昔日的碧水漪漪、青草幽幽、白帆点点的景象被坚硬的护坡和挡墙破坏得无影无踪,人们只能越过灰白高耸的混凝土挡墙才能看到有几条混凝土驳船在污浊黑臭的河里发出噪人的嘟嘟声。这与现代城市河道周边无论现代或古典的建筑艺术都极不相称,与周围环境也极不相协调。而且一旦这些结构遭到破坏以后,环境景观就更差了
2、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我们暂且不说护坡及挡墙内材料(包括碱化骨料)的水化反应、炭化反应及各种添加剂(如早强剂、抗冻剂、膨胀剂等)在水中发生反应对水质和水环境的影响,就是让人们长期生活在上述这种灰色、生硬、没有活性的混凝土墙体中,人们的身心健康也会遭到侵害。在这种结构保护下的河道失去了河道原有的水边环境和水环境的功能,人们失去了娱乐、休闲和亲水的好去处,城市也因之失去了灵气和精神。由于黑臭的河水、干燥的空气及生活环境色调的影响,人们的心情等遭到严重破坏,身体感觉缺少了活力,工作也失去了动力。所以说,原有的护坡及护岸结构形式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3、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原有的护坡和护岸结构对河道坡面采取了封闭的形式,河道中的生物和微生物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环境,很难生存下去,因此河道的自净能力遭到了破坏。同时各种水生植物也难以在坚硬的结构坡面上生长,各种水生物也因失去了生存环境而无法生存。整个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就因一层坚硬的护坡结构而断开,生态环境因此而破坏,生态就失去了平衡。更有甚者,有的河道护坡和护岸结构还采用了全断面护砌的结构,后果就更加严重,趋向就更加恶劣。
二、生态护坡结构方法探讨
上述情况可以看出,硬性材料的护坡和护岸结构对城市的许多方面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城市河道的护坡和护岸结构改造有必要推行一种生态型的护岸结构形式。在现在各大城市大型河道整治的同时提出对原有河道护坡和护岸结构改革非常必要,下面就国内外一些经验和笔者的一些初步设想作一介绍。
(一)采用新型材料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新型材料和新技术必将作为我们河道护坡和护岸结构改革的主要源泉。在国内和国外相继出现了一批用于生态方面的材料和技术,如水力喷草技术[9]、土工材料绿化网、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水泥生态种植基、土壤固化剂等等。虽然它们起源时不一定用于河道护坡和护岸结构方面[
12、13],但在河道护坡结构使用上可以借鉴和参考。
(二)生态护坡方法探讨
1、发达根系固土植物发达根系固土植物在水
河道治理汇报材料(精选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