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英语阅读“三段式五步教学法”模式
高中英语阅读“三段式五步教学法”模式
阅读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正确阅读习惯和能力的重要阵地,所以探究一个行之有效的阅读教学模式至关重要。主要形成高中英语阅读 “三段式五步教学法” 模式:
第一阶段:读前
一、课文整体导入
新课导入就是把课文的主题呈现给学生,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 课文提供的语境中来,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 学内容采用多种形式导入新课。
第二阶段:读中
二、依据不同篇章的类型与模式,选择寻读、略读方式
教师出示
一、两个问题让学生带着听课文录音或快速通读整个文章。要求学 生抓住篇章大意,确定所搜寻的信息在文章的大体位置;要求学生 以尽可能快的速度主动获取信息反映篇章大意,构建篇章大致的语义图。
1.快速阅读(fast reading)
教师先让学生快速阅读(fast reading)课文,要求学生找出文章的主题句,弄清文章的中心内容,初步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和对文中人物或事件的态度。可以设计以下几个问题: a.does this article have a topic sentence? b.what is it? c.according to the topic sentence,what’s the author’s attitude towards zhongguancun?
2.略读(skimming)本文行文流畅,脉络清楚,可以让学生通过略读(skimming)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和行文结构,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阅读后,基本能说出大概内容,或回答关于 general idea 的 wh-问题,可以检查学生自主获取大意信息的效果、训练短时记 忆信息的能力、多角度训练思维的变通性。
三、精读和语篇分析
在第二步的基础上,细读、精读课文并进行语篇分析,综合推理、细读指对课文中一些重要语段进行仔细阅读,通过有目标的阅读,加大信息输入量,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应先给学生预设目标,引导他们观察和提取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具体事 实和信息,不同文体了解不同信息。
第三阶段:读后
四、语言知识讲解
语境不离,知识不离,词句识记,丰富语言正确理解词句意义,掌握语言基础知识是阅读时获取信息的必备条件。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对语篇进行整体的理解的同时,还需要帮助学生理解语言知识方面的问题,帮助学生分析复杂的句子结构和重要的语言点,操练和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
五、总结提升:灵活运用、强化巩固、形成能力 前面几步的阅读活动,学生 对文章已有了整体的了解,即已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结构和语义图式。此时教师应趁热打铁,进行创造性的活动,要求学生进行对课文复述或改写等活动,强化巩固先前吸收的信息,同时使他们掌握 的知识通过图式转化为技能。教师可选用不同活动形式进行训练。比如完形填空,把课文缩写成一篇短文;复述更具创造性,教师可 根据文章的题材篇幅、难度的不同设计多种复述形式;教师也可针 对课文主题开展学生讨论会或举行记者采访或新闻发布回等各种形式。
第二篇:三段式教学法探讨
摘 要:本文从产学研解析出发,分析高职学校的授课方法中存在的问题,用教师和学生的视角来看待一堂课或一门课程的实践过程,用目标递进的方法从方向、目标到实践进行探讨,定义三段式教学法,以期能够运用于实际教学当中。
关键词:教学法;产学研;授课过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2013)04-0205-01
一、问题提出
产学研的模式在校企层面或者在各级政府的产学研办取得中迅速的发展,对该领域的研究也长期集中在高校输出与企业需求的断链领域,这可称为产学研的外向延伸。但对于高校的自身根据产学研的模式在专业设置、课程设计、教学模式改革却落后于外延的发展。该现象可以理解为对产学研的内部承接滞后。内接滞后于外延的直接结果是高校培养的学生综合能力仍然低于企业岗位设计的期望。间接后果是使产学研的理念流于形式化,表面化。这种断链的生成除了内接原因外,很大程度也是因为对理念的认识偏差导致,因此,需要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去理解产学研的内接意义。三段式教学法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下进行实践探索。
二、三段式教学法定义及原理
三段式教学法是根据高校产学研办学模式和目标的指导下,充分发挥高校与社会实训资源的优势,并将其融入到理论教学中,通过一看(引)、二听(教)、三实践(示范)的授课方法,以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为手段,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从而衔接产学研内接与外延的断层现象。三、三段式教学法内容
(一)三个方向。从教师与学生的角度出发看产学研模式对自身的启示作用,首先从教师的角度剖析其隐含的对教师指明的要求、方向。(1)深入生产一线。只有参与到社会生产中才能掌握市场的需求,市场对于课程的定位、技能的要点,才能更好结合教学内容抓住关键进行课堂设计。(2)不断提高技能水平和更新优化知识结构。这是知识经济高度发达、生产技术手段日新月异、新理论新方法不断涌现对教师的考验。(3)能结合实践与理论前沿进行一定层次的科学研究活动。这是对教师理论与实际结合程度的体现,也是高校教师的一个基本素养。其次从培养学生的角度看。(1)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切实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这点的关键并非是学生学会计算诸如1+1=?的问题,而是要学会在实践中加以联想的推导,掌握大的领域与理论。从而在工作中解决1+2=?的问题。(2)培养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相比较具有高学历、高技术而缺乏职业道德的人才,企业更需要的是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却具有鸵鸟精神的奉献者。(3)启发学生自动自发的思考并具备一定的参与企业科研、工艺改进、技术升级的工作。
(二)三个目标。产学研办学模式的必然要求该模式下培养的学生要达到“下得去,留得住,上得来”的标准。从教师角度讲,特别是工科教师,需要有实践精神、奉献精神、科研精神的灌输,因为在工科领域的教学更为贴近生产,更需要其有实践与理论结合的理念,不是纯粹的板书专家和理论家。想要达成学生的三个目标,教师的三个目标是坚实的基础。
(三)实践流程(要点)。(1)看(引)。使学生首先整体把握课程、形成概念、并在具体的课程学习中可以产生联想,激发对课程的激情,这是决定课程成败的关键一环。往往学生满怀信心走进第一节课堂,第二节就失去了信心,其中主要原因就是不能切实感受内容及实际形象。因此,结合教学先进行认识实习再进入具体理论学习。尤其是工科专业其操作性更强,也更需要先由具体而上升到抽象。教师则在旁加以引导、解说,阐述课程的实际运用及社会意义,并介绍相关前沿科技,率先抓住教学的爆破点。(2)学(教)。经过认识实习即可进入课堂理论,在该阶段需要时刻结合“看”的成果,调动一切教学资源、创新课程教案、设计课堂讨论、总结教学效果。但其核心理念是启发学生的思维,而不是灌输知识。企业需要的不是图书馆,而是需要能阅读书的人。(3)实践(示范)。用实践来衡量教学效果,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说明
三段式教学法不仅仅拘泥于具体的某一课程,可以放大到整个专业培养,同时也可以具体到某一堂课。教学中间也可不断的调整穿插,最终目的是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高校课堂教学不流于形式,或是个别学生的努力。同时,增大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的互动性,是教师能深层理解课程,以此为基础提高学生对课程的认识及兴趣度。
五、结束语
该教学法是在笔者从学生到员工,从员工到管理者,从管理者再到学生,进而走上讲台的过程中,通过对学员、企业、高校三方的角度来认识高等职业教育而得出的一点感想,在实践中加以检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是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循环和反复过程。当然,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本文提供一个思路以供参考。
第三篇:中学物理五步教学法课堂模式
浅谈中学物理五步教学法课堂教学模式
铁城中学
姚胜勇
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感到难学,教师感到难教,这里既有学生方面的因素,又有教师教学方面问题。很多学生在谈自己的感受时,总是抱怨:老师课堂上讲的都听懂了,但是在自己独立处理问题,特别是在做习题的时候总是不知从何处着手,成绩难以提高。这样便使得学生在主动学习中缺乏兴趣和成就感,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受到影响,造成学生学的累,教师教得更累。我们物理组在课堂教学中尝试运用“五步教学法”:
1、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求知欲、2、合作探究,活跃课堂气氛、3、习题设计, 体验成功喜悦、4、拓展视野、引导学以致用,5、积极评价,激励学生参与。在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优化了课堂交往活动的形式,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学会学习。通过创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合作探究,使学生创造性地学习,从而在主动、轻松的学习活动氛围中提高综合素质。下面我介绍一下我们实施步骤和策略,望各位同仁给予批评和指正。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求知欲 注重问题的情境创设,考查学生的理解与运用。物理学来源于社会生活实际又服务于社会生活实际,创设的问题情境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更加贴近,许多题材的时代气息和教育价值较强,实践性和应用性突出,有利于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了物理学科的应用价值,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二、合作探究,活跃课堂气氛
科学探究是学生参与式的学习活动,认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的教学与学生主动参与教学问题的探究活动是分不开的.提出问题并不等于分析解决问题,还必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研究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根据物理学科的教学特点,不同的课型,及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程序也不同,而科学探究要渗透在教学各个环节之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渴望,使学生体验探究乐趣,形成和发展探究能力。
1.概念课中的探究
概念课教学以往的传统教学主要是教师讲授,学生机械地背诵定义,但对概念理解十分肤浅,处理问题盲目,运用时因而经常出错,症结在于他们对概念的理解不透,缺乏探索与实践的认知,因此,在概念教学中进行探究式教学是必要的。
2.实验课教学中探究
初中学生都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希望亲自动手多做实验,注重探究,探究是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通过探究可以大大激发学生认知驱力。对于一些探索的实验,学生对于观察到的现象,实验所揭示的物理事实感到惊奇,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心理,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思维,促使他们去寻求答案。作为一名物理老师树立一种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的思想,充分利用物理实验教学的特点,就能培养学生对自然,对科学的兴趣和终身学习意识,使其成为终身的学习者和科学探究者。
3.习题课教学中的探究
习题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让学生巩固知识、掌握解题技巧,通过组织学生讨论,辨析的探究活动,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发展了他们的创造性和实践能力。
4.活动课教学中的探究
重视知识的应用,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是培养学生个性,能力的具体体现。开展活动课中的探究是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取得最佳效果的必要环节。而物理与生活,社会有着极为紧密联系,因此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认识水平提供或指导挖掘生活中的探究课题,开展课外探究活动。在讨论与社会发展、生活生产、科学技术、自然等领域相联系的课题中考虑。开展探究式教学,有利于学生在知、情、能三个方面都得到较好的发展。
5、合作探究教学注意事项:
小组合作互动可以促进学习信息交流,改善人际关系,学会与同伴合作,挖掘集体潜能,也为学生提供自主参与的学习空间。课堂引进合作学习,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解决问题的机会,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场所。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做到:(1)给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时空。(2)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见解。(3)调控课堂,构建师生间、生生间多向多维的交往方式。(4)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三、习题设计,体验成功喜悦
1、从教学目标上讲,要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
凡教学活动都有目标,根据课程标准,习题设计可以概括为三级:理解知识目标;应用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在设计习题时,首先要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情况进行目标定位,然后设计、选择题目。要注意教学目标的阶段性和可行性,但求循序渐进,拾级而上,不求贪多求快,一步到位。
2、从习题设计上讲,要精编精选,不要搞题海战术
习题很多,有题海之称。一节课只有45min,要提高效率,习题的质量是关键。备一节习题课,随便找几个题目很容易。要精心设计,精编精选并优化组合,则非下苦功夫不可。
3、从教学策略上讲,要重视过程分析,不要只重求得结果 在进行习题教学时,习题的巩固知识功能和培养能力功能都是在解题过程体现的,所以解题过程是重要的。
4、从教学方法上讲,要群言堂,不要一言堂
因此教师把“一言堂”变为“群言堂”是习题课都教法改革的一个突破口。群言堂,就是让大家说话,让每个学生说话。最可行的做法是,教师把精心选择的题目展示出来后,要先让学生自己读题、审题,然后让学生起来谈自己的解题思路。有的题目可能有多种解法,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对不同的解法,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评价,比较优劣。在群言堂的课堂上,每个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体,没有局外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真正实现了多向交流。
四、拓展视野、引导学以致用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在主动探究与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使学生不仅巩固对所学新知的理解与掌握,还把新知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使问题进一步升华,在完善认知结构中,达到求异创新。教学中教师应紧紧围绕目标和问题,精选几道难易适中的典型例题和习题,或可以让学生编题。学生编题不仅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而且在编题的过程中,学生们要综合各方面的知识进行创造性的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注重解题的思路和过程,还要引导学生善于总结解题的技巧和规律。
五、积极评价,激励学生参与
初中学生的自尊心特强,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融入到教学中,肯定他们的成功,让他们真切感受到温暖,感受到成功的愉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当“拉拉队”的角色,努力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为之喝彩。教师更要爱护学生的参与热情,对学生的参与进行评价;对某些学生的失误不要过分地指责;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耐心解答。初中学生有争强好胜、表现自我、不甘落后的心理特征,利用这些特征可以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
第四篇:了解三段式教学法
认识教学模式
提高学习效率
刚才我们看到的是今年四月份我们一部分老师去河南濮阳四中听课学习的课堂实录。在这里,我们看到的不是老师讲,学生听的课堂,而是学生们在课堂上思考、争论、板书、讲解。为什么出现了这样的课堂?这是怎样的一种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上,我们该做些什么?下面围绕着这三个问题做一下介绍。
一、时代的发展呼唤着教学改革
我们知道,电脑已经走进千家万户,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信息技术的革命使我们获得死知识,新信息变得容易。(如我们打开互联网,在百度搜索上输入“食盐”会出现4,780,000篇搜索结果,用时0.270秒。我们打开其中的任何一个网页,都会获得相关的信息和知识。)也就是说我们学习这些知识的作用显得不那么重要了,而如何搜索信息,从中选择信息、如何分析问题,怎样解决问题就更为重要了,我们的学习重点要从知道什么,记住什么转化为如何分析、利用知识的思维过程上来,教学内容在悄悄发生着变化。其实航天、宇宙探索、生命科学、环保、信息技术等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应用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社会生活,教育内容、生活方式不断更新,旧的学习方式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我们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必须学会自己学习。
未来的社会是现代化的科技社会,未来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所以世界各国都在进行着教学改革。我国也于本世纪初出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全国各地也纷纷掀起教学改革的浪潮,山东省杜郎口中学、江苏省东芦中学和江苏省洋思中学、河南濮阳四中等学校创造了有效教学的奇迹,创造了让每位学生学好、让每位学生有效发展的奇迹。
去年,有着先进教学理念的黄校长接任我校校长以来,就确立了“以教改促发展”的指导思想,并组织我校部分老师先后去杜郎口中学、藁城九门中学、濮阳四中等地学习先进的教改经验。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学校领导为我们制定了“以学案为载体的三段式教学模式”,并在2009年初开始在原初一年级实行,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那么“以学案为载体的三段式教学模式”是什么样的呢?
二、以学案为载体的三段式教学模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也是我校“以学案为载体的三段式教学模式”的追求。
学案是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它人手一份,为“先教后学”转化为“先学后教”提供了物质依据,起到了引导我们阅读教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作用。学案是联结自学、互动、检测三段学习过程的纽带。
三段,指的是自学、互动、检测三个学习过程。
自学。也可以称为预习,是三段式学习的第一个环节。是我们依据学案自学教材、教辅,积累教材内外知识,并发现哪些是通过自己可以记住,懂得和简单运用的知识,哪些是自己不懂或不会运用的知识,然后自己记录下来,准备在互动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语、数、外三科是有单独的一节课进行自学的,这给我们提供了时间保障。这个过程可以培养我们发现问题的能力,养成发现问题自主学习的习惯,更能培养我们发现问题的精神。
互动环节包括“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如果说自学是发现问题的过程,那互动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生生互动的单位是学习小组,小组内学生相互问答,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共同学习解决一部分问题,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记录下来,在师生互动时与老师和全班同学共同解决。在生生互动时,老师在观察和个别辅导学生,了解学生情况,随时解决一些
零碎、枝节的小问题。生生互动不仅可以相互学习解决问题,而且还可以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小组互动中我们还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进友谊,学会合作,学会感恩,体验成功。师生互动时,我们要处理自学和生生互动后没有解决的问题,我们还可以说出我们的收获和困惑。老师也可以抛出重点和难点的相关问题,引起再次讨论。师生在互动交流的愉悦气氛中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体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快乐。
检测是进一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是解决“一听就懂,一做就错”的有效手段,是我们从知识到能力的提升过程,由懂到会的必由之路。也是再次生成问题的过程。
以学案为载体的三段式教学法目的是培养我们的发问精神,创新能力,让我们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学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是遵循教育规律,提高课堂效率的外在形式。
我们作为初中学生该如何去做呢?
三、我们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初中不同于小学,学科多,学习任务大。小学学习中常用的读书,听课和复习这些学习方法在初中是不够的,除此之外,我们还得养成预习,记笔记,多做题等习惯。
1、我们要学会预习,学会自学。功课难了,不预习不行了。预习可以培养我们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可以增强记忆效果,可以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提高学习效率。如何做好预习呢?首先我们要真的想去学,有学习动力;其次要有计划的预习,不能一口吃个大胖子,也不能跟不上老师的进度;再有就是要有时间保障,我们住宿式学校自习课较多,自习课是自由学习课不是休息课,我们要充分利用自习时间进行预习。最后预习要讲究方法,找出哪些是我们自己能理解、记忆学会的东西,并在课前掌握好,还要找出哪些是我们不理解的知识记录下来以便上课时提出问题,听其他同学和老师的讲解。
2、要学会记笔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赖笔头”“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说的都是笔记的重要性。我们预习时要做好读书笔记,记下不理解的知识内容;上课时要做好课堂笔记,记下别人对问题的看法,记下本节课的收获和困惑;课下整理笔记,使知识内容完整化,系统化,条理化;监测后要整理错题,记下正确思路和错误原因等。笔记最好随身带,以便随时复习、巩固和记忆。
3、要用好学案。学案是老师有计划、有目的的从基础知识结构的掌握,解题技能的培养到研究和创新能力的开发,对学生进行系统指导的文本。学案上有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使我们明确学习任务,减少学习的盲目性;学案上有预习提纲,指导我们有目的的自学课本,查阅教辅资料,能帮助我们发现新的问题;学案上有学习方法指导,能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学案上有课堂检测,能让我们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还能找出学习中的不足。每节课的学案我们都要在课前完成,课上补充,课下巩固。
4、要勇于表达自己。自己预习了,就会知道自己哪儿会,哪儿不会,会的地方要善于表达出来,这样可以锻练自己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同时也能加深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还能帮助别人和同学共同进步;即便是拿不准的或不理解的问题,也要表达出来,和同学们共同探讨,得到同学的帮助,使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得到提升。
5、要学会倾听。课堂是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的课堂,是你我共同的天地,我们要相互尊重,学会倾听。学会倾听能从别人身上学到自己不懂的知识,学到别人个性的表达方式。倾听的过程,也是自己的思维过程,他会提高自己的注意能力和思维的缜密性。当我们的想法和他人不同时,也要认真听完他人的发言,然后再用自己缜密的思维,简练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
教学内容多了,教学模式变了,但我们要学好的决心不能变,我们持之以恒的努力不能变,我们勤动脑,多思考,多动手,善观察的习惯不能变,我们的认真和细心不能变。
祝大家天天进步!
2、虽然我们的教学模式有了变化,但是好的学习方法要依然保留。
第五篇:五步教学法
五步教学法
1.创设情境、呈现目标。这一环节,教师首先要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流程、学习方法、学习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等,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打好基础。
2.自主探究、感悟新知。这一环节的学习,主要体现的是学生的独学、对学、群学,即学生先在教师指导下,对文本内容或工具单上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然后进行对子互学,并在小组长、学科长的组织下,小组成员在组内充分交流自己的看法,提出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互相之间纠正错误、补充完善、解答评价,再由学科长对本组学习收获或观点进行整合,形成最终探究结果。
自主探究是小组合作学习和全班展示汇报的前奏,能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探索的空间,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养成读书习惯、拓展知识面必不可少的途径,所以一定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教师在此环节中,一要巡查,最大程度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要对各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关注,让学生在小组内有序发言,轻声交流;二要把自己当作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在重难点突破上进行方法指导,帮助学生形成最终探究结果。
3.展示交流、解决问题。学生的倾听能力、表达能力、质疑能力、思维能力、积极向上的价值观等都可以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得到培养和锻炼。这一环节在教师或学术助理的组织下,小组代表上台展示各组的探究结果,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大胆质疑、积极补充、及时纠错。学生在展示、互动、交流的过程中,通过听、说、读、写、操作、演示等形式,互相学习和借鉴,对知识加深理解和掌握,并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教师在此环节中,一要关注全体学生,尽量让每一个小组都能充分展示其学习成果,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代表小组发言,保证每一个学生都在认真听讲;二要及时切入,对重点、难点、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进行点拨、精讲、强调,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小结;三要“煽风点火”,鼓励学生提问,引导学生提问,或是直接发问,将课堂教学不断引向深入;四要对学生和小组的表现及时恰当地进行评价和鼓励,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和快乐。
4.当堂检测、训练拓展。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信息相互传递、转化的过程,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高需要自己的内省和反思,更需要教师的纠正和反馈。这一环节,教师通过工具单或相关习题检查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并适当进行拓展延伸。要求学生限时限量完成,可通过教师抽检、小组长批阅、同桌互批等方式了解学生完成情况,及时对错题进行讲评点拨,使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拓宽知识面,加深对文本知识的理解,提升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习题要切合本课知识点和学生实际,突出对基础知识、基本规律、基本技能的设计,难易程度适中,有一定地应用价值,切忌脱离教材,漫无边际地拓展延伸。
5.总结反思、多元评价。这一环节,教师要组织学生用简短精炼的语言从知识、技能、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等各个方面对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总结收获,反思不足,取长补短,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