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8和9的加减法说课稿
《
8、9的加减法》说课稿
《
8、9的加减法》是小学数学第一册第五单元第二小节的重点内容之一。它是在学生学习了7以内的加减法和8、9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单元的重点,是进一步学习20以内加减法计算最直接的基础。它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都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感受到根据一幅图能够列出两加两减四个算式。会计算8、9的加、减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探索意识、评价意识和创新精神。其中教学的重点是计算8、9的加、减法。教学难点是看图列算式减法算式、正确计算。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学法上我采用了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操作、思考、游戏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培养学生善于归纳、合作以及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法上采用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的方式,主要应用引导、探序上究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通过点拨、引导使学生形成技能。在教学程序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安排了以下三个环节:
第一:导课。在这个环节中,首先给出了3道练习题,复习8、9的组成和6的加减法。
第二:新课。
1、结合情境,引导学生充分感受“一图四式”。由于学生已经有了看一幅图列出两个算式的基础,所以列出加法算式相对容易一些,而列出减法算式则是这部分的难点。因此我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以看图说话的方式搜集相关数据,初步感知根据一幅图可以列出四道不同的算式。
2、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操作。通过摆苹果图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理解“一图四式”。在计算过程体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3、帮助学生积累计算方法,为学生提供创造的空间。直接出示算式5+3、3+5、8-
3、8-5计算。提问:你是怎样算出得数的?鼓励学生说出多种计算方法,使计算方法多样化。如:数数、想数的组成与分解、调换加数的位置、算减法想加法等。同时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第三:反馈练习,巩固新知。完成教材第53页“做一做”的第1、2题 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指导学生从小养成善于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用准确、简洁的数学语言进行表述的良好习惯,并通过学生说三句话以及算式中每个数字所表示的意思让学生真正明白了加减法的算理。
本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在第一个环节,让孩子说的还是不够,8,9的组成不够熟练,在教学中,引导得多,放手让孩子自己自主思考的时间不够。
第二篇:8、9的加减法应用说课稿
《
8、9的加减法应用》说课稿
一、说教材
《
8、9的加减法应用》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57页的内容。本节课的内容与6、7加减法中安排的用数学内容略有不同,其区别主要是:
一、少了大括号,转变为图文应用题;
二、题中的某些已知数量不通过数数去得出,而改为直接告诉已知数量,这有利于学生通过分析数量间的关系而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二、说学情
一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有关6、7的加减法,学生已经解决过这类型的问题了,一部分学生能够把图的意思表达清楚,并能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来解决问题。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理念和本课的教学内容,我确定本节课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技能:能看懂图意,初步学会解决图画信息和文字信息相结合的数学问题。数学思考:会根据图中信息,提出相应的问题。问题解决:能正确分析解答。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探究合作的过程中,培养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的能力。
四、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为了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用语言叙述图画应用题的题意;会解答图画信息和文字信息相结合的问题。教学难点:发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五、说教法
小学低年级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的思维往住还要借助于形象直观的实物图象或实践操作的体验活动作为认识的基础,因此本节课教学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运用直观教学法,操作发现法,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准确把握概念内涵。
六、说学法
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让学生数一数、摆一摆、比一比、分一分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课的教学活动,让他们真
正成为课堂的小主人。
七、说教学程序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我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故事引入
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这里设计了一个小朋友都喜欢的故事——描述画面内容:在一个美丽的森林里,一群小鹿正在灌木丛中玩耍,其中3只小鹿向远处跑去,灌木丛旁长着粗大的树木,树下长满了蘑菇,好像一顶顶帽子大树对面的水中,几只天鹅悠闲地嬉戏,水面上荡起一圈圈波纹。
(二)自主合作,探索新知
有趣的情境是孩子学习新知的有效平台,在这一环节中,我就设计了小动物们去郊游的情境,还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认真观察,让学生说说从画面中知道了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以及怎样解决。这样设计,学生经历了看图感知、思考语言表达的过程,这样一来不但可以训练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也培养了他们的概括能力和有序思维。感悟到数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练习是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所以我就让学生完成了书本第58页练习十二的1、2、3题的练习。又安排学生完成练习篇上的部分习题,以边及时巩固强化所学知识。
(四)课堂总结
通过老师的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今天你学得最高兴的是哪一部分的内容?师生共同总结学习收获,既能引导学生理顺知识,又体现了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延伸。
八、说板书设计: 8、9的加减法应用 9-3=6 8-2=6 6+2=8
九、说教学评价:
老师课堂上的评价用语对学生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一句得体的温暖人心的评语足以令人终身铭记;反之,一句刺痛人心的带有侮辱性的评语也足以给人留下永久的心灵创伤。教师的课堂评价用语要注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感受,以激励为主,捕捉瞬间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努力营造一种热烈而又轻松和谐的学习气氛。
十、说教学反思:
在学习有关6、7的加减法中,学生已经解决过这类型的问题了,因此在这节课中教学起来还是较为顺利的,大部分学生都能够把图的意思表达清楚,并能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来解决问题。在解题的过程中,发现个别学生求未知部分时并不是计算出来的,而是看图数出来的。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应强调学生通过计算得出结果,而不是去数。
会元学校
常洁 2013.10
第三篇:一年级数学8、9的加减法说课稿
《
8、9的加减法》
《
8、9的加减法》是小学数学第一册第六单元第二小节的重点内容之一,它是在学生学习了7以内的加减法和8、9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单元的重点,也是本册书的重点内容之上安排的,是进一步学习20以内加减法计算最直接的基础。它是本一,甚至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都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感受到根据一幅图能够列出两加两减四个算式。会计算8、9的加、减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探索意识、评价意识和创新精神。其中教学的重点是计算8、9的加、减法。教学难点是看图列算式(减法算式)、正确计算。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学法上我采用了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操作、思考、游戏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培养学生善于归纳、合作以及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法上采用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的方式,主要应用引导、探序上究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通过点拨、引导使学生形成技能。在教学程,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安排了以下三个环节:
第一:导课。在这个环节中,首先给出了3道练习题,复习8、9的组成和6的加减法。
第二:新课。
1、结合情境,引导学生充分感受“一图四式”。由于学生已经有了看一幅图列出两个算式的基础,所以列出加法算式相对容易一些,而列出减法算式则是这部分的难点。因此我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以看图说话的方式搜集相关数据,初步感知根据一幅图可以列出四道不同的算式。
2、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操作,通过摆苹果图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理解“一图四式”。在计算过程体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3、帮助学生积累计算方法,为学生提供创造的空间。直接出示算式5+3、3+5、8-
3、8-5计算,提问:你是怎样算出得数的?鼓励学生说出多种计算方法,使计算方法多样化(如:数数、想数的组成与分解、调换加数的位置、算减法想加法等)。同时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第三:反馈练习,巩固新知。
完成教材第53页“做一做”的第1、2题。
第四篇:9的加减法
9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感受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会计算9的加减法。
2.通过课堂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意识、评价意识和创新精神。教学内容:第56、57页的内容,练习八的第7、8、9题。教具、学具准备:9个圆片、9个磁铁
教学设计:
一、复习
8可以分成几和几?你还会算8的加减法?(学生自由发言)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探究算理
A、观察情景图:小朋友在干什么?一共有几人?(学生发言)B、揭示课题:9的加减法
2.让学生看图写算式。
A、教师出示小圆片代替小朋友,边贴边数,一共9个。
B、把小圆片分成两堆,你能根据自己分的结果写出4道式子吗?
C、学生动手分自己的小圆片,写算式。
3.汇报交流,相互评价。
A、指名板演分的结果及算式.。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B、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有序的板书。
4、读算式,感悟算理。
学生齐读算式—男生读加法算式,女生读减法算式
三、巩固练习
A、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八第7、8题,教师巡视指导。B、集体纠正。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你在这节课学会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出示:7+2=()
3+6=()
4+5=()
1+8=()
6+()=9
2+()=9
9-8=()
9-()=4
2.“开放”的教材观
教材能体现出教学的目标和部分教学方式,对教学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但它毕竟是局限的,我们的一节课不仅仅只是“两页纸”。作为教师,要学会用“开放”的眼光洞悉教学的要旨,灵活地运用教材。在教学本节课时,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灵活增加了操作活动的内容,使学生在充分的操作中逐渐感受到了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3.尊重学生的认知体验,重视操作活动,使学生“动手做学问”
学生不是白纸,数年的生活经历使他们也有了自己的认知经验,这是他们继续求知的基础,故在教学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认知体验。如:在本节课里学生要学习8、9的加减法,我先让学生根据“恐龙图”进行8的加减法的尝试性计算,使学生再现了已有的计算方法,然后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感受加减法之间的联系,学会计算,使学生在实践、探索中产生“思考”。
4.教学方式多样化
实际教学中,我们容易走两个极端:一是为了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整个一节课都顺着学生的思路,学生思维发散导致教学内容完不成;一是突出“精讲多练”,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强把学生拉入自己的教案中,先进行“填鸭式”的讲解,再实施“题海战术”。这两种思想都是不可取的!本节课采用了“学生合作交流学习”和“老师恰当点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不是被动地吸收课本的现成结论,而是在老师的帮助下自己动手、动脑,在观察、尝试、探索、实践中获得体验。
专家评析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思想,在目标的确定、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学习方式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创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了新型师生关系:教学活动中,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和点拨者。
2.选择了灵活的学习方式: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相结合,达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3.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和艺术性:采用师评、自评、学生之间互评等方式,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恰当的、艺术性的评价激励学生。
总之,此教学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的年龄特征,重视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操作活动的交流空间,体现了教师对学生“对知识的感受过程”的重视,体现了新课标的新理念。
第五篇:一年级上册数学《8、9的加减法》说课稿
一年级上册数学《
8、9的加减法》说课稿
一、说教材
《
8、9的加减法》是小学数学第一册第五单元第二小节的重点内容之一,它是在学生学习了7以内的加减法和8、9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单元的重点,也是本册书的重点内容,甚至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都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进一步学习20以内加减法计算最直接的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学会根据一幅图能够列出两加两减四个算式。能熟练计算8、9的加、减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小组合作学会根据一幅图能够列出两加两减四个算式。能熟练计算8、9的加、减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
三、说教学重难点
其中教学的重点是计算8、9的加、减法。教学难点是看图列算式(减法算式)、正确计算。
四、说教学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学法上我采用了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操作、思考、游戏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培养学生善于归纳、合作以及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中,我注意学生的合作意识,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学会人际交往,鼓励学生敢想敢说、各抒己见、广泛交流,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良好习惯。在教学中让学生积极动脑,认真思考,踊跃发言,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主动探究新知识的形成过程,并把自己的探究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在组内进
行交流,既能发现与自己不同观点的解决问题方式,又为学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真正发挥团体的合作精神。一年级的小学生不习惯也不会主动思考,不知从何想,更不知从何说,难于用语言表达,因此需要老师耐心扶助,除教给他们一步一步的思考方法外,还要努力创设便于学生思考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动脑欲望,逐步形成动脑、动口的习惯,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敢想、敢做、敢说。
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学习数学知识同样也离不开实践操作。所以在教学中我除了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外,还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实践操作活动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活动,但往往会出现操作后仍不能正确解答问题的现象。这就是没有很好地把实践操作与思维结合起来。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筋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因此,我在指导学生操作实践时,引导学生把操作与思维结合起来,使学生动手摆一摆又动脑思考提出问题。
五、说教法
在教法上采用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的方式,主要应用引导、探究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通过点拨、引导使学生形成技能。我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学习的情境,循序渐进地组织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维,合作交流等活动,进行类比、分析、归纳、概括逐步解决提出的问题和发现新的知识。
我教学中通过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从而提出探究问题,并为探究新问题创造知识条件。在学生的合作交流中让学生不受拘束地自由交换意见,营造创造性的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过程中我着眼于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应得的结论,使学生体验发现知识的兴奋感和完成任务的胜利感,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发现和创造精神。
六、说教学过程
在教学程,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安排了以下三个环节:
第一:导课。在这个环节中,首先给出了2道练习题,复习8、9的组成和
看图写算式。
第二:新课
1、结合情境,引导学生充分感受“一图四式”。由于学生已经有了看一幅图列出两个算式的基础,所以列出加法算式相对容易一些,而列出减法算式则是这部分的难点。因此我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以看图说话的方式搜集相关数据并在小组里进行交流,然后根据相关数据提出数学问题,通过小组合作解决数学问题,从而感知根据一幅图可以列出四道不同的算式。
2、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操作,通过摆图片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理解“一图四式”。在计算过程中体会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3、帮助学生积累计算方法,为学生提供创造的空间。直接出示算式5+3、3+5、8-
3、8-5计算,提问:你是怎样算出得数的?鼓励学生说出多种计算方法,使计算方法多样化(如:数数、想数的组成与分解、调换加数的位置、算减法想加法等)。同时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第三:反馈练习,巩固新知。
第一题:通过看图写算式巩固一图四式的方法。
第二题:通过p53做一做第一题使学生熟练计算8、9的加减法。第三题:通过p53做一做第二题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复习巩固对序数和基数的认识,使学生熟练计算8、9的加减法。
第四题:通过出示一个加法算式,让学生写出其它的3个相应的算式,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关系。
第五题:大转盘游戏,通过玩游戏,进一步熟练掌握8、9 的减法的计算。第六题:扑克牌游戏,通过玩游戏,进一步熟练掌握9以内的加减法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