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陋室铭教案(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3 02:07: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文言文 陋室铭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文言文 陋室铭教案》。

第一篇:文言文 陋室铭教案

陋室铭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背诵并翻译课文,掌握相关文言词,理解对比烘托的艺术手法,领会短文使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方法。能够运用已有的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进行自主的学 2.过程和方法目标: 学会诵读并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之后能够背诵课文,能够掌握学习文言文的一般阅读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理解作者那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平乐道的情趣,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志气追求。教学重点

通过游戏、竞赛的方式让学生当堂背诵此篇古文 教学难点

理解对比烘托的艺术手法,领会短文使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方法,表述了作者自己那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平乐道的情趣,教学流程

一自我介绍和快乐分享

二 读一读

对于文言文,学习文言文,我们首先要会读它--读准字音。1.指一名同学读课文,纠错

师:还有一些易读错字,要注意: 馨xīn

吾wú

痕hén

葛gě

调tiáo 2.对于文言文,不但要读准字音,还要能读准节奏,读出韵味。引导学生回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老师读书的情景,每句最后一个字要读出延长音。听老师范读,生边听边划节奏。3.学习铭这种文体。

师:感觉读起来琅琅上口吧?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看题目——这是一篇“铭”文,指名读注释9——押韵,生划出韵脚:名、灵、馨、青、丁、经、形、亭8个字。

此外,本文以双句为主,绝大多数是对偶句。所以有一种音乐美。

4.齐读全文。要求:①读出节奏 ②韵脚稍慢,清晰些。③读出音韵美,读出古文味。

三、读懂课文

师:文言文要舒缓一点,一定能读出一些韵味来。其实学习文言文,读好只是第一步,还应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发现问题,你在读中对一些实词、虚词理解上有问题吗? 学生质疑:生对照书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圈画疑难,质疑解答。1.名:出名(名作动)

遂以名楼:命名。

2.上: 长到

动词 将静景写活,苔痕能“上”阶,草色能“入”帘 入: 映入

苔藓痕迹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竹帘里。

3.何陋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

案牍之劳形: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4.劳形:使……劳累

猜读:劳其筋骨:使筋骨劳累

四、理解文章

1.析题,陋室——简陋的居室

到底有多简陋呢?

惟吾德馨:点明不陋的原因

(翻译句子)是:判断动词。是马也:这。3.作者具体从哪些方面来表现德馨,找文中的句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环境清幽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交往不俗

每找一处都先译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学生分析师板书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情趣高雅

①环境别致幽雅,宛若“世外桃源”

②“知其友必知其人”:交往的都是有德有才之士,主人也必是一位高雅之士。

“往来无白丁”→士人重视“无友不如已”的儒家交友之道 ③朋友走了以后,主人自己干什么?

想象一下:或窗下抚琴或展卷读经,参悟人生哲理,悠闲自在。

不用被丝竹打扰了耳根清静,不用被案牍劳形伤神。5.读出感情。

师:文章通过室主人居住环境的清幽,交往的人不俗、情趣高雅三方面来表现德馨。其中充满了对居室环境的喜爱。对交友不俗的得意,对高雅情趣乐在其中,颇有一番自得其乐。因此读此处,我们应带着什么感情来读? 指男、女生分别齐读,读出感情。

6.师:清贫的生活,不但不以此为憾,反而引以为悦,你觉得陋室的主人应该是一个怎样的人?

指生答,师板书

师:是啊,被贬偏远,又遭当地知县百般刁难,委身于陋室,却能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节操可见一斑。有时物质上简陋,反而使精神上更充实。这正是“花香不在多,室雅何须华”,贵在德馨。

五、熟读成诵。

短短81个字,却能流传千年而不衰,并对中国文人精神世界产生了巨大的浸润作用,我们有必要熟读成诵,使之成为影响我们修养的一部分。生自由背诵,看谁掌握的快。

指名背,齐背

七、总结全文。短短的一节课,我们只能说是初步了解了作者的一些思想,但文章带给我们的感悟还没有停止,美文值得我们用一生去解读。我们要把这种精神带入到生活中,提升自己的情操。

进入初二的文言文学习,更要注重积累和背诵,对古人一些优秀的篇目要能熟读成诵,养成沉思质疑的好习惯,对于作者所要表达抒发的情感要去感悟,以至于指导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其次我认为这个时期要培养我们自主学习古诗文的方法。语文是个厚积而薄发过程,积累便是“登堂入室”的一把钥匙。初二同步辅导课程的简介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斯:这 唯,只 吾:我,这里指住屋得人自己。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2)鸿儒:博学的人(3)白丁:平民(4)调素琴:这里指弹琴(5)金经:指的是佛经

(6)丝竹:琴瑟萧管等乐器。这里指的是奏乐的声音。(7)劳形:使身体劳累。形,形体、身体(8)案牍:官府的公文。

(9)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陈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练习题1.文中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 2.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

3.来陋室的有哪些人?

4。表现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

主人在陋室的活动有

6.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7.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龙”和“仙”是比喻道德高尚的人。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渲染了居室恬静的气氛。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表现了作者对知识分子的歌颂,对无学问之人的鄙薄。

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反映了室主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弃。

第二篇:文言文《陋室铭》

文言文《陋室铭》

在平凡的学习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背过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文言文的类型有哪些,你见过的文言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文言文《陋室铭》,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文言文《陋室铭》1

1基础知识

2文学常识

1.本文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唐代诗人。世称刘宾客。有《刘禹锡集》。

2.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形成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2文言词语

【名】有名,著名。【灵】灵异。【斯】这。【德馨(xīn)】品德高尚。馨,香气。【鸿儒(rú)】博学的人。鸿,大。儒,旧指读书人。【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调】调弄。【素琴】不加装饰的琴。素,朴素,不加装饰。【金经】指佛经。【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丝,弦乐器。竹,管乐器。【案牍(dú)】官府的公文。案,文书,案卷。牍,公文。【劳形】使身体劳累。形,形体,身体。

1理解探究

1.统领全篇并点明主旨的句子(词语)是:惟吾德馨(德馨)。

2.文章的前四句,既是形象的比喻,又是事物的类比,表面陋室也具有“名”、“灵”的性质。

3.文章的点题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文章是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方面表明陋室的景色之雅、交往之雅、情趣之雅,见“惟吾德馨”,而明“陋室不陋”的。

5.写陋室环境,突出景色之雅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由此可知其环境特点是:恬静雅致。

6.写室中人,突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由此可知室主人也是一位鸿儒。用一成语概括室中情景:谈笑风生。

7.写室中事,突出情趣之雅的语句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从前两句正面实写的句子可知室主人高雅脱俗的情致;从后两句反面虚写可知室主人不受世俗羁绊之情。

8.以古代名贤自况的语句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运用类比的目的是:表明室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与抱负,进一步突出“德馨”。

9.全文画龙点睛的句子是:孔子云:“何陋之有?”引用孔子的话有以君子自居之意,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

10.本文通过描写陋室,表达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11.《陋室铭》和《爱莲说》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本文以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比喻陋室,引出主旨。“德馨”立意贯穿全篇。

12.写出文中的骈句,散句。

骈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散句:孔子云:“何陋之有?”

13.“仙”和“龙”比喻品德高尚的人,能概括出全文大意的词语是:德馨。

14.本文写陋室,却没有一个表现“陋”字,请用四个字概括本文的意思:陋室不陋。

1迁移拓展

1.本文中含有“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的意思,你是否同意这个看法?为什么?

同意。品德高尚者追求的不是物质条件的好坏,而是精神世界的纯洁与充实。他们鄙弃功名利禄,不趋炎附势,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保持着坚贞的操守,所以身居陋室而不觉其陋。

2.作者做此铭主要表明自己的抱负和情操,也流露出讽刺现实的意味。你能看出当时的现实是怎样的吗?

官僚士大夫阶层思想庸俗、颓废,居豪宅,寻欢乐。

3.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从本文表达的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来看,作者的思想是积极的;从他独善其身,避而不和庸俗的官僚往来,使自己与污浊的社会隔离开来等做法来看,又是消极的。(也可有自己的看法)

2.人人都有居室,你喜欢的居室是什么样的?请描绘出来,并说明你喜欢的原因。(略)

文言文《陋室铭》2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有仙则名___________

(2)谈笑有鸿儒__________

(3)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

(4)无案牍之劳形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云:何陋之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文章内容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表现了作者希望为国效力、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出了环境的清幽雅致。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写出了作者生活情趣的高雅。

D.文章举诸葛庐、子云亭的例子,是为了说明“陋室”不陋的道理。

参考答案:

1.(1)有名(出名、闻名)

(2)大

(3)干扰(扰乱、使……乱)

(4)形体(身体)

2.(1)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意思符合即可)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A

文言文《陋室铭》3

[甲]山不在高,有仙别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镉《陋室铭》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运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爱莲说》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思。

(1)淡笑有鸿儒(2)花之隐逸者也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的写法是为表情达意服务的。甲、乙两文都采用了___________的写法。

4.两篇名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请说说甲、乙两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博学的人(2)指隐居的人

2.没有(嘈杂)的声音扰乱耳朵,没有(成堆的)的公文劳累身心。

3.托物言志。

4.甲文表达了作者高洁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乙文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的高洁情操和对正直品德的追求。

文言文《陋室铭》4

句式

从句式看,《陋室铭》以骈句为主,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给人一种视觉上的齐整之美。但《陋室铭》中“何陋之有”又是散句。所以句式上《陋室铭》是骈散结合,使文章节奏明快、语言错落有致,读来抑扬顿挫,和谐悦耳,在听觉上给人音乐的美感。同时,文章又重在五言,间以四言、六言,因而句式参差,文章一韵到底。

比兴

最突出的艺术手法的比兴。文章开头运用“山”“水”类比,引出陋室具有名和灵的性质,点明主旨,暗示陋室不陋(以山水比陋室,以仙龙比德,以名灵比馨)。

反向立意

从立意看,《陋室铭》以衬托手法托物言志。并以反向立意的方式,只字不提陋室之“陋”,只写陋室“不陋”的一面,而“不陋”是因为“德馨”,从而自然地达到了抒怀的目的。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富贵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以及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感。

线索

从线索看,《陋室铭》以“惟吾德馨”的立意贯穿全文的始终:开头引出“惟吾德馨”,而后又以居室环境、往来人物和日常生活表述“惟吾德馨”,最后又以“诸葛庐”,“子云亭”的“何陋之有”映衬“惟吾德馨”。这都是作者的主观感受。

托物言志

作者引用何陋之有的用意在于“陋室不陋”,“惟吾德馨”统领全篇。

从表达方式看,《陋室铭》聚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通过具体描写“陋室”恬静、雅致的环境和主人高雅的风度来表述自己高洁隐逸的情怀。

作者把自己的感情寄托与某一具体的事物中,通过对事物的描写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抒情

文章借助陋室说理,以抒情的笔调表明作者高洁的品格,事中见理,景中显情,诚可谓“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生”。这样就把作者的闲情逸事,居室美景写得含蓄生动而意韵悠远。

文章巧于用典。如借“诸葛庐”、“子云亭”以自况,且引孔子之语——“何陋之有?” 说明陋室“不陋”,从而增强了文章说理的可信性和说服力。

总之,作者在文中不是以“君子”自我标榜,而是以君子的敬德修业律已,表现为一种对人生失意与仕途坎坷的超然豁达和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惟其如此,我们与其视其为一篇阐述陋室“不陋”的散文,倒不如说这是一首赞颂陋室以显主人淡泊高雅之生活情趣的抒情诗。

主题

从主题看,《陋室铭》通过对居室交往人物生活情趣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陋室铭》一文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追求声色娱乐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情怀。“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有用韵的特点。

从题目看,作者是在赞美陋室,为陋室作铭,其实不然,作者是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本文运用借物抒情、托物言志,通过对陋室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甘居陋室、安贫乐道的思想感情,表现了作者不慕富贵,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全文81字,可说是字字写陋,又字字透着不陋。开篇16字,为全文写不陋奠定了基调。“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从表面看来,“仙”与“龙”是为山、水增色彩,实则是喻陋室之主。陋室主人身居陋室,而精神思想却那般富有充实:“鸿儒”、“金经”、“素琴”,不单从交往、学习、愉悦几方面描写出陋室之主追求之不陋,就是“鸿、金、素”三字内涵之丰富,也是与陋无缘的。正如他自己所言“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用芬芳四溢的香气形容其高尚的思想品德,这就突出了陋室之主追求的不是荣华富贵(无丝竹之乱耳),也不是功名利禄(无案牍之劳形),而是心之洁,趣之雅,德之馨。作者将其陋室比作“诸葛庐”、“子云亭”,树立榜样,意在自勉,更表现出了作者安贫乐道之心,所以说“何陋之有”。

这篇铭文运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方法,通过赞美简陋的居室,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生活态度,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从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出作者追求之高雅,精神之富有,使人感受的是陋室不陋,就是直接描写陋室的词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也让人体会不到一点“陋”意,给人更多的则是郁郁葱葱的青草掩映下的小屋,充满了勃勃生机。真是陋室不陋。

全文仅81字,有三层意思。第一层(第1~3句),运用类比点明主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点明文章主旨“惟吾德馨”,陋室不陋。第二层(第4~7句),描写居室环境、来往客人、日常生活,揭示“德馨”的内涵:幽美清雅的环境,反映室主人宁静淡泊的心境;学问渊博的来客,表明室主人高雅脱俗的情怀;恬然自适的生活,则表现主人安贫乐道的情趣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弃,从而点明了“德馨”是“陋室不陋”的原因。第三层(第8~9句),把自己的陋室与“诸葛庐”、“子云亭”相比,并以孔子的话结束全文,含蓄的表达了作者以君子自况的高雅情趣,与开头“惟吾德馨”遥相呼应。

修辞

⑴托物言志的写法

⑵反向立意的构思

⑶对仗工整,押韵

⑷采用类比与起兴的手法

⑸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

文言文《陋室铭》5一、文学常识

1.作者: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诗人,文学家,哲学家,著有《刘宾客集》

2.本文选自《全唐文》,我们学过他的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其中的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3.“陋室”室名,意思为简陋。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成为一种文体。特征:一般都用韵。

二、理解性默写

1.文章的点题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全文的主旨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写陋室环境,突出景色之雅的句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写室中人,突出交往之雅的`句子: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5.写室中事,突出情趣之雅之句: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老形。

6.以古代名人自比的语句: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7.全文画龙点睛的句子:孔子云:“河陋之有”?

8.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句子:惟吾德馨。

9.写陋室环境与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表达了陋室主人雅致澹泊的生活情趣的句子:苔痕上阶绿……无案牍之劳形。

10.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11.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三、文章主题

文章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四、行文思路

1.一层:点明全文主旨,说明陋室不陋在于室主人品德高尚。二层:写居室环境,交往人物和日常生活,表达了作者高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三层:总结全文,点明陋室不陋。

2.本文是以“陋室”二字扣题,以“德馨”二字统领全篇。

3.本文的写作手法:托物言志。

五、内容理解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用到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1)对偶、比喻、起兴、类比。(2)以虚衬实,以比喻起兴,用类比的方法以次引出陋室,表明陋室也具有“名”与“灵”的性质。

2.“仙”和“龙”比喻什么?最能概括文意的语句是什么?

品德高尚的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作者是从几个方面对陋室进行描写的?突出了陋室怎样的特点?

写居室环境:清交往人物。儒日常生活:闲、雅的特点。

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是什么修辞手法?“上”和“入”有什么好处?

(1)对偶、拟人(2)“上”“入”二字生动传神,化静为动,不仅使景物人格化,而且流露出作者对景物的喜爱之情。

5.文中有两处用了实写和虚写相结合的方法,分别是哪两处?

(1)实:谈笑有鸿儒虚:往来无白丁。

(2)实:可以调琴素,阅金经虚: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6.“可以调琴素”照应了哪句?“阅金经”照应了哪句?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7.作者以古代名贤自比的语句是哪几句?有怎样的写作手法,有什么不同?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类比。

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沉,表明室主人也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在更高的境界上颂扬了“惟吾德馨”。

8.以孔子的话作结尾用意何在?

以反问作结尾,引人深思,呼应上文的“惟吾德馨”,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总结全文,隐含作者以君子自居之意。

9.文章结尾提出两个历史人物,引用孔子一句话有什么作用?

诸葛亮深居茅庐,但才高德昭,杨雄才学超世,其居何陋之有。作者用这两位先贤自比,说明只要“德馨”,所居陋室又何陋之有呢?这是类比的方法。引用孔子的一句话,用反问的形式呼应了前面的“斯是陋室”,准确地点明了全文主旨。

10.作者持有怎样的人生态度,你是否赞赏?

安贫乐道赞赏

11.文中的散句是哪一个?

孔子云:“何陋之有”?

12.列举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陋室不陋的例子。

杜甫草堂钱钟书的书斋

13.本文描写陋室环境清净淡雅,你喜欢这样的居室环境吗,为什么?

喜欢,因为这样的环境对人的身心健康和思想品质有极大影响。

14.本文作者结交的朋友都是“鸿儒”,你喜欢结交什么样的朋友,为什么?

正直、善良、上进的朋友,因为这样的朋友对我们的成长有益。

文言文《陋室铭》6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619题。(共8分)

(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二)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选自《论语》)

注:1回:即颜回,孔子的弟子。2不堪:无法忍受。

16.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2分)

(1)有仙则名 名:

(2)惟吾德馨 德馨: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点的词。(2分)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8.用《陋室铭》中的句子填空。(1分)

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二句,极琴心(寄托心意的琴声)之妙境;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二句,极手谈(下围棋)之妙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句,极交友之妙境。

19.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3分)

答案:

16.(1)出名(或:著名)(1分)

(2)品德高尚(1分)

(共2分)

17.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答出句子大意1分,两个加点词语解释正确1分。共2分)

18.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1分)

19.刘禹锡:陋室不陋 颜回:不改其乐(1分)安贫乐道(意思对即可。2分)(共3分)

文言文《陋室铭》7

【甲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有仙则名/莫名其妙

B.宜乎众矣/ 因地制宜

C.晋陶渊明独爱菊/ 无独有偶

D.香远益清 /精益求精

【小题2】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4分,每小题2分)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小题3】理解填空(用原文回答)。(4分)

(1)《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

(2)《爱莲说》全文的中心句是:

【小题4】下面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铭和说,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已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一般是用韵的;说往往借描绘事物以抒情言志。

B.两文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甲文通过赞美简陋的居室,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情趣;乙文借莲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生活态度。

C.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用来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端正,因而美名远扬

D.乙文 通过赞美,说明爱莲的理由,借以表明自己的人格操守。

答案

【小题1】D

【小题1】(1)我只(则惟独)喜爱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2)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小题1】(1)赞同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莲,花之君子者也

【小题1】B

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的能力。加点词意思、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D。D项中两个益的意思都是更加。选项A中,有仙则名 的名是出名的意思;莫名其妙的名意思是说出;选项B中宜乎众矣 的宜的意思为应当,因地制宜中宜的意思为方法;选项C中晋陶渊明独爱菊中独的意思为唯独,无独有偶的意思为仅仅。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翻译句子时,第一步:联系语境明大意。联系具体语境,把握句子大意,写出主干。第二步:字句落实莫疏漏。注意重要实词、虚词,看清语法现象,如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偏义复词等;明确特殊句式如省略、倒装、固定句式等。第三步:翻译句子要得法。文言文六字翻译法:留、替、补、删、移、猜。留,指凡朝代、年号、人名、地名、官职等专有名词,皆保留不动;替,将单音词换成现代汉语双音词,将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将通假字换成本字凡该换的,一律换之;补,即补出所省略或隐含的内容,特别是对省略句;删,指删去那些无意义或没有必要译出的虚词;移,指把文言句中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要求调整过来;猜,指文言句中多义实词、带修辞的句子,要根据上下文灵活猜测处理。第四步:隐性失分要避免。回顾原文,检查是否符合语境看;再读一遍,保证句子准确通顺念;誊上卷子,字迹清楚端正无误写。所以翻译时除了要注意独、之、而、染、乱、劳等重点字的意思,还要补充出省略的成份,同时还要注意整个句子翻译句子的完整性、准确性。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1)先以苔痕二句写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以谈笑四句写室内生活情趣之高雅;再由此反跌出无丝竹二句,使室主人超尘绝俗的胸襟更洞若观火。最后,奇峰突起,连举三位古人来证明陋室不陋。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这是例证,联系上文还看见出作者有自况之意;再引孔子的话作结,更具有雄辩的力量。按:孔子的原话是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作者省略了上句而只引下句,是因为上句的意思已经包含在南阳二句之中。这样来引述既巧妙地回应了开头惟吾德馨一句,又显得含蓄无穷,发人深思。(2)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这是总提,为下文将要说到的菊之爱牡丹之爱莲之爱张本,是入题的准备。接下来,先以陶渊明爱菊和世人爱牡丹二事作烘托,然后用予独爱莲一语道出作者心意,这就是入题了。循此继进,自然说到莲的种种可贵之处。从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至亭亭净植几句,在描写中渗透作者对莲的无限赞美之情,突出了莲的洁净、单纯、雅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则总括莲的品格。莲既有此品格,菊和牡丹又如何呢?由此又引申出一层新意: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三者都具有象征不同人群的意义。到篇末,作者再运用感叹的方式含蓄地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他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种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爱莲即爱君子之德──这是本文的主旨。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B.两文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甲文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表明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乙文借莲表达了作者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安贫乐道的思想感情。经分析,B项答案是错误的。

文言文《陋室铭》8

【原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释词】

(1)作者给自己的居室起的名字,意为简陋的屋子。是刘禹锡的室名,就是简陋的房子。据说是刘禹锡在安徽和州任刺史时修建的。一正房,两厢房,坐北朝南。正房中有石碑一方,碑首有篆书陋室铭三个字,现在安徽和县仍保存着。

(2)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3)刘禹锡,字梦得,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曾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被后人称做“诗豪”.又与柳宗元并称“刘柳”.晚年住在洛阳,与白居易唱和较多,时称“刘白”。

(4)在:在于。

(5)名:出名,有名。

(6)则:就是。

(7)灵:灵异,神奇,也有灵气的意思。

(8)斯:这。

(9)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10)鸿儒:博学的人。

(11)白丁:平民。这里指没什么学问的人。

(12)案牍:官府公文。

(13)劳形:使身体劳累。形,形体、身体。

【译文】

山的名声不在于山的高低,只要有了仙人就有了名气。水的名声不在于水的深浅,只要有了龙的存在也就有了灵气。虽然我所居住的是一间简陋狭小的房屋,但我高尚的道德品格同样可以四处传播。苔藓爬上了台阶,呈现一片碧绿。小草映着门帘,室内满是青葱。平日里谈笑的都是的博学通达的大学者,来来往往的没有一个是没有文化不学无术的人。可以随心所欲地拨弄那位未经雕饰的琴,翻阅研读用泥金书写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使耳朵的听觉杂乱,也没有众多的公文需要劳心伤神。这间简陋狭小的房屋既如同南阳的诸葛亮的草庐,又如同西蜀的杨雄故居一般。就像孔子说的:只要是道德品格高尚的君子居住之地,有什么理由说它是简陋的呢?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年),字梦得,晚年自号庐山人,汉族,中国唐朝洛阳(今河南洛阳)人。自言系出中山(今河北定州),其先中山靖王刘胜,又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

文言文《陋室铭》9

【常识】

①选自《全唐文》。作者是唐朝的刘禹锡,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②“铭”是古代一种刻在器物上用来称颂功德或警诫自己的文体。

【主旨】

文章本文借物抒情,托物言志。通过对陋室的描写和赞颂,抒发了作者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思想感情,展现了不慕富贵,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核心内容】

①-③句点明文章主旨“惟吾德馨”。陋室不陋。

④-⑦句描写居室环境、来往客人、日常生活,揭示“德馨”的内涵:幽美的环境反映室主人宁静淡泊的心境;学问渊博的来客,表明室主人高雅脱俗的情怀;恬然自得的生活,表现安贫乐道的情趣和对世俗生活的厌恶,从而最终点明“德馨”是“陋室不陋”的原因。

⑧-⑨句含蓄表达作者以君子自况的高雅情趣。

文言文《陋室铭》10

文言文阅读(15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这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4分)

(1)有仙则名(2)谈笑有鸿儒

(3)无丝竹之乱耳(4)无案牍这劳形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孔子云:“何陋之有。”

小题3:根据本文内容,恰当选用文中的语句填空。(2分)

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B.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

趣之高雅。

C.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D.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

陋。

小题5:“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4分)(1)出名2)大(3)使……扰乱(4)身体

小题1:(4分)(1)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2)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小题1:(2分)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小题1:(2分)D(“陋室”不陋的原因在于屋主人品德高尚)

小题1:(3分)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示例①:这种交友方式可取,我们就是要与那些有知识有学问的人交往,这样才能不断进步。示例②:这种交友方式不可取,他自命清高,看不起平民百姓。

小题1:试题分析:“名”古今义,这里应是动词,出名;“乱”词类活用,应是“使动用法,使……扰乱”

小题1:试题分析:翻译时,应注意(1)中“斯”“馨的解释,斯的意思是这,馨的意思是指人品德美好高尚(2)中“何陋之有”是宾语前置,需要做句式的调整。

小题1:试题分析:这里“丝竹”严格来说,是指“嘈杂的乐音”“案牍”指“繁杂的公务”,能准确表明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

小题1:试题分析:学生从肯定和否定角度来发表观点均可,要做到观点明确。示例①:这种交友方式可取,我们就是要与那些有知识有学问的人交往,这样才能不断进步。示例②:这种交友方式不可取,他自命清高,看不起平民百姓。

文言文《陋室铭》11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

【乙】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①。隐心而后动②,谤议庸何伤③? 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④。在涅贵不缁⑤,暧暧⑥内含光。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⑦。行行⑧鄙夫志,悠悠故难量。慎言节饮食⑨,知足胜不祥。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东汉崔子玉《座右铭》)

注释:①纪纲:法度;行动准则。②隐心而后动:三思而后行。③谤议庸何伤:别人的非议怎么会中伤到自己呢? ④臧:褒奖。⑤在涅niè贵不缁zī:比喻品格高尚,不受外界污染。⑥暧暧:光线不够明亮的样子。⑦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徒,同“途”,道路。老子认为,柔弱者久长,刚强者先亡。⑧行行:刚强的样子。⑨慎言节饮食:说话须谨慎,饮食等欲望须节制。

12.解释下列加点短语。(4分)

①惟吾德馨()②无案牍之劳形()

③有仙则名()④行之苟有恒()

1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哪一组相同?()(3分)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黄鹤楼》)

B.策之不以其道。执策而临之。(《马说》)

C.可以调素琴。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人琴俱亡》)

D.一食或尽粟一石。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马说》)

14.用现代汉语翻译。(4分)

(1)孔子云:“何陋之有?”

(2)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

15.请从乙文中找出与甲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思想倾向最相近的一句话。(2分)

16.学则须疑,尤其是学习文言文,这样能够更好地学古通今。例如,学习《马说》一文,我们懂得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但当今更需要人们对自身能力的培养和毛遂自荐的勇气;学习《陋室铭》一文,我们赞赏刘禹锡?_____________的情怀,但同时也应该摒弃孤芳自赏的落后思想。(4分)

参考答案:

12、13D

14世人的赞誉不值得羡慕,只要把仁爱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就行了

15、在涅贵不缁,暧暧内含光。或:在涅贵不缁

16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伯乐 不慕名利,安贫乐道

文言文《陋室铭》12

阅读了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

[乙]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①也日益②。赐也日损③。”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好为贤己者④处,赐好说⑤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⑥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故曰:“与善人居,如入其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⑦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⑧,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选自王肃《孔子家语》)

[注]①“商”和下文中的“赐”皆为孔子弟子。②益:长进。③损:减损。④贤己者:比自己贤良的人。⑤说:谈论。⑥视:看,比照。⑦化:融和。⑧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铺。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粗词语。

(1)谈笑有鸿儒:___________

(2)无案牍之劳形:_________

(3)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__________

2.在《古汉语词典》中,“日”字有以下几个义项。请根据语境判断哪一个义项最适当。(只需填序号)

[乙]段“则商也日益”一句中的“日”字的含义是____。

A.太阳

B.白天

C.日子

D.每天,一天天地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答题。

(1)[乙]段中的“其兰之室”,后人常用来喻指贤士居所。[甲]段中的“陋室”以及文中提到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都称得、上是“其兰之室”。

(2)[甲]段“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乙]段“不知其人,视其友。”“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等,涉及的都是“交朋友”的话题。在“交朋友”方面你有怎样的个性化感悟?请联系文段内容自选角度具体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博识的人。(2)使身体劳累。(3)所以,因此。

2.D

3.(1)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高尚。

(2)商喜欢和比自己贤良的人相处,赐喜欢评论不如自己的人。(意对即可)

4.(1)诸葛庐(南阳诸葛庐)子云亭(西蜀子云亭)

(2)示例一:我认为朋友对象的选择是需要慎之又慎的,所谓“近来者赤,近墨得黑”,我们要选择那些可以给我们帮助的朋友,在潜移默化中,达到人格的自我完善。

示例二:交朋友应交有品味、有追求的人,与这样的人相处自己便能不断受到好的影响而不断提高,这就是所谓的“近朱者赤”,就如商一定会在贤于自己的朋友的影响下成长一样。

示例三:要保持君子本色,除了自身的修养之外,朋友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所谓“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多与“善人”“鸿儒”交往,有助于修身养性。

文言文《陋室铭》13

比较阅读((12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小题1】.下列句子中的“之”字与例句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2分)

A.董宣廉洁,死乃知之

B.孔子云:何陋之有

C.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D.无案牍之劳形

【小题2】.根据你对文段的理解,完成下列各小题。(2分)

(1)甲文中统领全文、表明作者品德的语句是:(2)乙文中多次提到菊和牡丹的作用是:

【小题3】.甲文先说“斯是陋室”,结尾又说“何陋之有”,是否矛盾?请简要分析。(2分)答:

【小题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甲文表现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乙文表现作者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

B.甲乙两文都是托物言志的名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

C.“铭”和“说”都是古代文体,“铭”侧重于议论,“说”侧重于叙事。

D.甲文句式整齐,对仗工整;乙文语言精练,骈散相间。

【小题5】.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答案

【小题1】D

【小题2】⑴斯是陋室,惟吾德馨。⑵衬托莲之高洁。(如果答“对比”或“衬托”也给分)

【小题3】不矛盾,因为居室环境雅,生活情趣雅,主人品德高尚。

【小题4】C

【小题5】(1)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2)对于牡丹的喜爱,人当然是很多了。

文言文《陋室铭》14

陋室铭原文

唐代: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一词多义

⒈之:

①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案牍之劳形

②结构助词,相当于“的”:近塞上之人,死者十九

③代词,代指前文所指的事物

④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何陋之有

⒉往来:

①表示交往的人: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②表示来来往往的人:其中往来种作(《桃花源记》)

词类活用

⒈名:名词活用动词,出名。例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⒉灵: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显出有灵气。例句: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⒊馨: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了芳馨。例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⒋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到扰乱。例句:无丝竹之乱耳

⒌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劳累。例句:无案牍之劳形

⒍上:方位名词作动词,蔓上。例句:苔痕上阶绿

⒎绿:形容词作动词,变绿。例句:苔痕上阶绿

古今异义

⒈无案牍之劳形(形:身体;今常用义为:样子)

⒉惟吾德馨(馨:品德高尚;今义为:芳香.)

⒊谈笑有鸿儒(鸿:大,渊博;今义为:鸿雁,书信.)

⒋无丝竹之乱耳(丝竹:琴瑟箫笛等管弦乐器,这里指奏乐乐器的声音;今义为:丝绸和竹子)

5.可以调素琴(调:弹奏;今义为:调解)

文言文《陋室铭》15

文言文阅读(15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4分)(1)有仙则名 ____ ___(2)谈笑有鸿儒 ____ ___

(3)无丝竹之乱耳 ____ ____(4)无案牍这劳形______ __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孔子云:“何陋之有。”

【小题3】根据本文内容,选用文中恰当的语句填空。(2分)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B.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

C.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D.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

【小题5】“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3分)

答案【小题1】(1)出名2)大(3)使……扰乱(4)身体

【小题1】(1)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小题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小题1】D

【小题1】(3分)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示例①:这种交友方式可取,我们就是要与那些有知识有学问的人交往,这样才能不断进步。示例②:这种交友方式不可取,他自命清高,看不起平民百姓。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名”古今义,这里应是动词,出名;“乱”词类活用,应是“使动用法,使……扰乱”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

点评: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

【小题1】试题分析:翻译时,应注意(1)中“斯”“馨的解释(2)中“何陋之有”的句式调整。

考点:这是考查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和翻译。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翻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对于学生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信”(准确无误)和“达”(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因为中考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

【小题1】试题分析:这里“丝竹”严格来说,是指“嘈杂的乐音”“案牍”指“繁杂的公务”,能准确表明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

考点:这是文言文中内容理解考点。

点评:从近五年中考本类试题的形式上看,这五年的题目均为填空简答题。五年中有三年的题目后面带有答题要求。答题要求分为两种,即,要求答案用文中的话表述,或答案用自己的话表述。从提问内容看,所有题目都针对故事中的情节或人物发问,目的是考查考生是不是读懂了故事。一旦考生对语段理解无误,回答这类题目基本不存在难度,而没有读懂语段,这类题目的正确率也就不能保证了。因此,回答这一题的关键首先在于对语段的整体理解。即,读懂故事。然后,要先审题干,再找内容。这类题目的答案基本都能在原文中找到,但找答案不是盲目的,要看看题目问的是哪方面的内容,然后再有的放矢地去找。

【小题1】试题分析:D中“陋室”不陋的原因在于屋主人品德高尚。

考点:这是文言文中内容与手法理解考点。

点评:首先在于对语段的整体理解。即,读懂文本内容。然后,要先审题干,审出命题点和做题要求与范围,再进行理解内容,进行比较辨别,这样才能选出正确答案。

【小题1】试题分析:学生从肯定和否定角度来发表观点均可,要做到观点明确。示例①:这种交友方式可取,我们就是要与那些有知识有学问的人交往,这样才能不断进步。示例②:这种交友方式不可取,他自命清高,看不起平民百姓。

考点:这是考查对文言文中心主题理解和表达。

点评:学生亮出的观点要明确,最好能围绕原文观点,理解作者的感情,从全文的主旨和情感基调入手,细细品味词句所包含、表达的思想感情。因为,文章的主旨和思想感情是统领全文的“神”,要品味词句所包含、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从全文的主旨和情感基调入手,分析品位的结果就很有可能会与原文情感相悖。

第三篇:文言文《陋室铭》

文言文《陋室铭》15篇

在我们平凡无奇的学生时代,我们总免不了跟文言文打交道,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汉语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五四”运动以前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广为流传的经典文言文都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言文《陋室铭》,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文言文《陋室铭》1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词的意义。

①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________________

②谈笑有鸿儒 ________________

③无案牍之劳形 ________________

④无丝竹之乱耳 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B.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

C.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D.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 就不陋。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出名

②大儒,学识渊博的人

③使……劳累

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意对即可)

2.①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主人我有美好的德行(就不觉得简陋了)。

②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眼帘。(意对即可)

3.D

4.这种人际交往,固然多少带有文人孤高自赏的意味,但它强调的是高层次的文化交往,精神沟通,是对庸俗的人际关系的回避,同样具有充实的精神意义。(大意对即可)

文言文《陋室铭》2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课文下面注释:

1、选自《全唐文》。陋室,简陋的屋子。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2、有仙则名: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

3、有龙则灵:有了龙就成为灵异的(水)了。

4、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斯:这。惟,只。吾,我,这里指住屋的人自己。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5、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眼帘。

6、鸿儒():博学的人。鸿,大。儒,旧指读书人。

7、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8、调素琴:调,调弄,这里指弹(琴)。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9、金经:指佛经。

10、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11、案牍():官府的公文。

12、劳形:使身体劳累。形,形体,身体。

13、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这句话是说,诸葛庐和子云亭都很简陋,但因为主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们的景仰。

14、何陋之有:有什么简陋的呢?

15、选自《周元公集》,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

16、蕃():多。

17、晋陶渊明独爱菊: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

18、染:沾染(污秽)。

19、濯()清涟()而不妖: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濯:洗涤。清涟,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妖,美丽而不端庄。

20、不蔓不枝: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21、亭亭净植:笔直的洁净地立在那里。亭亭,耸立的样子,植,立。

22、亵()玩: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

23、焉:助词。

24、隐逸:指隐居的人。在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就隐居避世。

25、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是花中富贵的(花)。

26、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27、噫():叹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唉”。

28、菊之爱:对于菊花的喜爱。

29、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30、宜乎众矣:人该是很多了。宜,应当。

文后练习:

下面几句话都有言外之意,试做分析。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之”有时相当于“他(她、它)”“这(那)”,有时相当于“的”,有时却只有表示语气的作用,没有实际意义——这后一种用法往往凭语感就可以察觉到。试用此法辨析下列各句中的“之”字哪些属于这种用法。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孔子云:何陋之有?

5、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陋室铭》、《爱莲说》两文附加练习

1.本文开头用类比方法概括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环境清幽宁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交往之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超凡脱俗的生活情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举古人实例,证明“陋”室不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用孔子的话回应_________________,点明全文主旨并含蓄作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个句子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答:

3.作者在本文结尾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含义?表现了怎样的情趣和节操?

答:

4.阅读理解。

①作者称莲是花中君子,赋予莲象征意义。其中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沉浮的品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象征君子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象征君子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象征君子美好资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本文自始至终采用衬托写法,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衬托___

文言文《陋室铭》3

比较阅读((12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小题1】.下列句子中的“之”字与例句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2分)

A.董宣廉洁,死乃知之

B.孔子云:何陋之有

C.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D.无案牍之劳形

【小题2】.根据你对文段的理解,完成下列各小题。(2分)

(1)甲文中统领全文、表明作者品德的语句是:(2)乙文中多次提到菊和牡丹的作用是:

【小题3】.甲文先说“斯是陋室”,结尾又说“何陋之有”,是否矛盾?请简要分析。(2分)答:

【小题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甲文表现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乙文表现作者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

B.甲乙两文都是托物言志的名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

C.“铭”和“说”都是古代文体,“铭”侧重于议论,“说”侧重于叙事。

D.甲文句式整齐,对仗工整;乙文语言精练,骈散相间。

【小题5】.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答案

【小题1】D

【小题2】⑴斯是陋室,惟吾德馨。⑵衬托莲之高洁。(如果答“对比”或“衬托”也给分)

【小题3】不矛盾,因为居室环境雅,生活情趣雅,主人品德高尚。

【小题4】C

【小题5】(1)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2)对于牡丹的喜爱,人当然是很多了。

文言文《陋室铭》4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619题。(共8分)

(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二)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选自《论语》)

注:1回:即颜回,孔子的弟子。2不堪:无法忍受。

16.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2分)

(1)有仙则名 名:

(2)惟吾德馨 德馨: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点的词。(2分)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8.用《陋室铭》中的句子填空。(1分)

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二句,极琴心(寄托心意的琴声)之妙境;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二句,极手谈(下围棋)之妙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句,极交友之妙境。

19.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3分)

答案:

16.(1)出名(或:著名)(1分)

(2)品德高尚(1分)

(共2分)

17.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答出句子大意1分,两个加点词语解释正确1分。共2分)

18.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1分)

19.刘禹锡:陋室不陋 颜回:不改其乐(1分)安贫乐道(意思对即可。2分)(共3分)

文言文《陋室铭》5

教学目标:

1、知识:继续掌握文言词汇,了解“铭”的特点。

2、技能: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3、情感:理解作者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情趣。学习古人的优秀品质,不断增强个人的魅力。

4、态度:用不同时代的眼光看待古代文化,客观的评价古人。

设计理念:张扬师生个性,强调朗读品味、渗透学法指导,重视合作讨论、渗透时代观念——与时俱进。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提一个问题让大家选择一下:设有一个王公大厦,要得到它,须说若干句违背自己良心的话,做若干件伤天害理的事;设有一简陋室,那里绿色可人,有知音相伴,只要你想拥有它便在你的眼前。你要哪个?

生:我选择后者,因为……

师:恭喜你,你的选择居然与一名唐代大名鼎鼎的诗人不谋而合,他便是刘禹锡。你有望成为新时代的刘禹锡!

还是让我们来看一看刘禹锡的《陋室铭》吧!

2、简介作者、解题,揭示目标。

本文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曾中进士,官至监察御史。他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官降职多次。他与柳宗元交情深厚。有《刘宾客集》。这篇《陋室铭》是被他贬为和州刺史时在任上写的。

介绍:表现文体的字有说、记、序、铭……。

押韵──追问:立即让学生浏览课文,找出韵脚和所押之韵。

二、初读课文,要求大声朗读,读正确、读流利,注意停顿。

过渡语:我国古代的诗文有很多都是用韵的,这些文章往往读起来琅琅上口,极具音乐美。因此,古文往往需要大声朗读。请同学自由朗读本文,注意──大声朗读。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读(注意正音、句读)。

3、录音范读。

4、齐读。

三、理解课文内容,能粗译课文。

1、自由读课文或默看注释,理解句意,读懂课文。遇到疑难,互相讨论。时间:5分钟。(教师巡视,解决疑难。)

2、学生质疑,教师引导学生解决。

3、指名粗译课文(告诉学生:中国语言具有含蓄美,许多意思和意境都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所以大家在翻译时,不求十分精确,只求大致理解。)

4、齐读课文,形成完整印象。

四、出示思考题,理解中心、写法。

1、陋室,陋室,陋在何处?(看图画、看课文:不放过任何一个词──咬文嚼字)

(空间小、景致少、人来少、摆设少:从图画上看,房子确实很小,一个人坐着弹琴,室内就觉得拥挤,可见其小;文章内所提到的景致,只有“苔痕”、“草色”,可见其少;自古读书的穷人就少,能成为鸿儒者,更少,另外“苔痕”都“上阶绿”了,更见来客少;室内陈设历历在目,其“少”一目了然。)

2、陋室,陋室,真的陋吗?(换角度想:同样一篇文章,刚才读,读出陋室简陋,现在却要读出不简陋。这不是自相矛盾,这需要换角度想。思维角度:主人、环境、客人、生活。)

(讨论板书:人品高尚(德馨)、景色清幽、来人不俗、生活高雅)

文言文《陋室铭》6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子曰:“吾与回(颜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论语))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2分)

①谈笑有鸿儒 鸿儒

②人不堪其忧 不堪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小题3】[甲〕文在写法上的特点是 ;〔乙)文颜回采用的学习方法是课上,课下巩固、发挥;他安心于尊师悟道,将学问做好做透。(2分)

【小题4】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4分)

答案

【小题1】①博学的人。鸿,大。儒,旧指读书人。②无法忍受。

【小题1】①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②课余(我)考查颜回私下里的言行,(发现他)也算得上能够充分发挥(我课上讲的内容),他并不愚钝。

【小题1】托物言志 倾听、思考、记忆

【小题1】刘禹锡:陋室不陋;颜回:不改其乐。安贫乐道。

解析【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有时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具有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有时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同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

【小题1】本题考查文章的写法以及内容的理解。结合对文章的理解来分析写法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的能力。结合文中对这两个人的描写来分析他们的性格特征即可。

文言文《陋室铭》7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有仙则名___________

(2)谈笑有鸿儒__________

(3)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

(4)无案牍之劳形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云:何陋之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文章内容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表现了作者希望为国效力、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出了环境的清幽雅致。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写出了作者生活情趣的高雅。

D.文章举诸葛庐、子云亭的例子,是为了说明“陋室”不陋的道理。

参考答案:

1.(1)有名(出名、闻名)

(2)大

(3)干扰(扰乱、使……乱)

(4)形体(身体)

2.(1)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意思符合即可)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A

文言文《陋室铭》8

《陋室铭》

唐代: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

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佛经。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注释

⑴陋室:简陋的屋子。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骈句,句式较为整齐,朗朗上口。

⑵在(zài):在于,动词。

⑶名(míng):出名,著名,名词用作动词。

⑷灵(líng):名词作动词,显得有灵气。

⑸斯是陋室(lòu shì):这是简陋的屋子。斯:指示代词,此,这。是:表肯定的判断动词。陋室:简陋的屋子,这里指作者自己的屋子。

⑹惟吾德馨(xīn):只因为(陋室铭)的铭文(就不感到简陋了)。惟:只。吾:我,这里是指(陋室铭)的铭文。馨: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尚书·君陈》:“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⑺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上:长到;入:映入。

⑻鸿儒(hóng rú):大儒,这里指博学的人。鸿:同“洪”,大。儒,旧指读书人。

⑼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⑽调(tiáo)素琴:弹奏不加装饰的琴。调:调弄,这里指弹(琴)。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⑾金经:现今学术界仍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是指佛经,也有人认为是装饰精美的经典(《四书五经》),但就江苏教育出版社的语文书则指的是佛经而安徽考察则是后者。金:珍贵的。金者贵义,是珍贵的意思,儒释道的经典都可以说是金经。

⑿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的总称,“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⒀之:语气助词,不译。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⒁乱耳:扰乱双耳。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乱,扰乱。

⒂案牍(dú):(官府的)公文,文书。

⒃劳形:使身体劳累(“使”动用法)。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形:形体、身体。

⒄南阳:地名,今河南省南阳市。诸葛亮在出山之前,曾在南阳卧龙岗中隐居躬耕。

⒅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这两句是说,诸葛庐和子云亭都很简陋,因为居住的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们的景仰。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丞相,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出仕前曾隐居南阳卧龙岗中。扬雄,字子云,西汉时文学家,蜀郡成都人。庐:简陋的小屋子。

⒆孔子云:孔子说,云在文言文中一般都指说。选自《论语·子罕》篇:“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作者在此去掉君子居之,体现他谦虚的品格。

⒇何陋之有:即“有何之陋”,属于宾语前置。之,助词,表示强烈的反问,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全句译为:有什么简陋的呢?孔子说的这句话见于《论语·子罕》篇:“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这里以孔子之言,亦喻自己为“君子”,点明全文,这句话也是点睛之笔,全文的文眼。

(21)谈笑有鸿儒:谈笑间都是学识渊博的人。鸿:大

鉴赏

铭是古代一种刻于金石上的押韵文体,多用于歌功颂德与警戒自己。明白了铭的意思,也就明白了题意,作者托物言志,通过对居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的不陋,“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一中心,实际上也就是借陋室之名行歌颂道德品质之实,表达出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陋室铭》即开篇以山水起兴,水可以不在深,只要有了仙龙就可以出名,那么居处虽然简陋,却因主人的有“德”而“馨”,也就是说陋室因为有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存在当然也能出名,声名远播,刻金石以记之。山水的平凡因仙龙而生灵秀,那么陋室当然也可借道德品质高尚之士播洒芬芳。此种借力打力之技,实为绝妙,也可谓作者匠心独具。特别是以仙龙点睛山水,构思奇妙。“斯是陋室,唯吾德馨”,由山水仙龙入题,作者笔锋一转,直接切入了主题,看引论铺下了基础。也点出了陋室不陋的原因,其原因是德馨二字。

在此点看出,作者写此随笔是经过反复思考的,绝对不是一时的灵感冲动。绝句可以是灵光乍现,而连接无暇却是平时的功底积累与反复推敲了。4—7句刁难下祭出此文,并将其刻于石上,具有很强烈的针锋相对的性质。从全文的写作手法来看,通篇以“比”的手法一气呵成,而不是烘托。那么“苔痕”和“谈笑”二句究竟在说什么呢?青苔在石阶上(照样)绿意盎然,野草在荒地里(依然)郁郁青青。言下之意是什么呢?我刘禹锡在哪里都不改本色,我所交往的都是有修养的饱学之士,没有(你们这些)无学之辈。作者以青苔和野草来比喻自己独立的人格,这是气节的写照,是不屈的宣言。

如果说本文的1~3句是一种铺垫,那么4~7句则进入了真正的对抗。作者以诗一般优美的语言展示了自己的铮铮傲骨,同时,也对势利小人进行了无情的鞭挞。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作者借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作类比,引出自己的陋室,及人为自己的楷模,希望自己也能如同他们一样拥有高尚的德操,反映自己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同时暗示了陋室不陋。实际上刘禹锡这样写还有另一层深意,即诸葛亮是闲居卧龙草庐以待明主出山。而扬雄呢?却是淡薄于功名富贵,潜心修学之士,虽官至上品,然他对于官职的起起落落与金钱的淡泊,却是后世的典范。作者引用此二人之意,他想表达的意思是:处变不惊、处危不屈、坚守节操、荣辱从容的意思。既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又想逢明主一展抱负,若无明主,也甘于平淡的那种志向吧。这结合作者官场的起起落落,是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

结句引用“孔子云:何陋之有?”,引古人之言,收束全篇,说明陋室“不陋”。表达了他对当时封建礼教的最高道德品质的追求。用圣人肯定的操守来规范要求自己,也许就是刘禹锡对自己的道德品质的最高要求。这样的结句,不说其中的内容是何种意思,但结合题意,却是妙手天成。因为封建礼教是以儒家的道德标准为最高道德标准的,孔圣人的肯定,也就为他道德品质的论注下了最好的定论,论文当有论据,而引孔圣人言作为论据,无疑在当时是最好的论据,充分而不可辩驳。

文言文《陋室铭》9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窒,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

[乙]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①也日益②,赐也日损③。”曾子日:“何谓也?”子曰:“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④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⑤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⑥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⑦,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选自王肃<孔子家语>)

[注释]:①“商”和下文的“赐”皆为孔子弟子。②益:长进。③损:减损。④说:谈论。⑤视:看,比照。⑥化:融和。⑦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铺。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3分)

(1)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2)谈笑有鸿儒

(3)无案牍之劳形

9.在古汉语词典中,“日”字有以下几个义项,请根据语境判断哪一个义项最适合[乙]段“则商也日益”一句中的“日”字。()(1分)

A.每天,一天天也 B.白天 C.日子 D.太阳

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不知其人,视其友。

《陋室铭》《孔子家语》比较阅读答案

11.简答题。(4分)

(1)[乙]段中的“芝兰之室”,后人常用来喻指贤士居所。[甲]段中的陋室以及文中提到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都称得上是“芝兰之室”。(2分)

(2)[甲]段“谈笑有鸿儒,往来无自丁”,[乙]段“不知其人,视其友”、“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等,涉及的都是“交朋友”的话题。在交朋友方面,你有怎样的个性化感悟?请联系文段内容自选角度具体谈谈你的看法。(2分)

参考答案:

8.(3分)(1)所以,因此(2)博学的人(3)使身体劳累

9.(1分)A

10.(2分,每句1分,酌情给分)

(1)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高尚,也就不显得简陋了。

(2)不了解一个人,可以看他所交往的朋友。

11.(共4分)

(1)(2分,每空1分,出现错别字不得分)诸葛庐(南阳诸葛庐)子云亭(西蜀子云亭)

(2)(2分)答题要求:内容上扣住交朋友的话题,从正反面谈皆可,要结合文段内容:

语言表达清楚流畅。内容1分,语言1分,脱离文段泛泛而谈者最多得1分。

例一:我认为朋友的选择是需要慎之又慎的,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要

选择那些可以给予我们帮助的朋友,在潜移默化中,达到人格的自我完善。

例二:交朋友应交有品位有追求的人,与这样的人相处自己便能不断受到的影响而不断提高,这就是所谓的近朱者赤,就如商一定会在贤于自己的朋友的影响下

成长一样。

例三:要保持君子本色,除了自身修养之外,朋友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所谓丹

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多与善人鸿儒交往,有助于修身养性。

文言文《陋室铭》10

句式

从句式看,《陋室铭》以骈句为主,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给人一种视觉上的齐整之美。但《陋室铭》中“何陋之有”又是散句。所以句式上《陋室铭》是骈散结合,使文章节奏明快、语言错落有致,读来抑扬顿挫,和谐悦耳,在听觉上给人音乐的美感。同时,文章又重在五言,间以四言、六言,因而句式参差,文章一韵到底。

比兴

最突出的艺术手法的比兴。文章开头运用“山”“水”类比,引出陋室具有名和灵的性质,点明主旨,暗示陋室不陋(以山水比陋室,以仙龙比德,以名灵比馨)。

反向立意

从立意看,《陋室铭》以衬托手法托物言志。并以反向立意的方式,只字不提陋室之“陋”,只写陋室“不陋”的一面,而“不陋”是因为“德馨”,从而自然地达到了抒怀的目的。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富贵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以及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感。

线索

从线索看,《陋室铭》以“惟吾德馨”的立意贯穿全文的始终:开头引出“惟吾德馨”,而后又以居室环境、往来人物和日常生活表述“惟吾德馨”,最后又以“诸葛庐”,“子云亭”的“何陋之有”映衬“惟吾德馨”。这都是作者的主观感受。

托物言志

作者引用何陋之有的用意在于“陋室不陋”,“惟吾德馨”统领全篇。

从表达方式看,《陋室铭》聚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通过具体描写“陋室”恬静、雅致的环境和主人高雅的风度来表述自己高洁隐逸的情怀。

作者把自己的感情寄托与某一具体的事物中,通过对事物的描写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抒情

文章借助陋室说理,以抒情的笔调表明作者高洁的品格,事中见理,景中显情,诚可谓“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生”。这样就把作者的闲情逸事,居室美景写得含蓄生动而意韵悠远。

文章巧于用典。如借“诸葛庐”、“子云亭”以自况,且引孔子之语——“何陋之有?” 说明陋室“不陋”,从而增强了文章说理的可信性和说服力。

总之,作者在文中不是以“君子”自我标榜,而是以君子的敬德修业律已,表现为一种对人生失意与仕途坎坷的超然豁达和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惟其如此,我们与其视其为一篇阐述陋室“不陋”的散文,倒不如说这是一首赞颂陋室以显主人淡泊高雅之生活情趣的抒情诗。

主题

从主题看,《陋室铭》通过对居室交往人物生活情趣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陋室铭》一文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追求声色娱乐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情怀。“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有用韵的特点。

从题目看,作者是在赞美陋室,为陋室作铭,其实不然,作者是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本文运用借物抒情、托物言志,通过对陋室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甘居陋室、安贫乐道的思想感情,表现了作者不慕富贵,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全文81字,可说是字字写陋,又字字透着不陋。开篇16字,为全文写不陋奠定了基调。“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从表面看来,“仙”与“龙”是为山、水增色彩,实则是喻陋室之主。陋室主人身居陋室,而精神思想却那般富有充实:“鸿儒”、“金经”、“素琴”,不单从交往、学习、愉悦几方面描写出陋室之主追求之不陋,就是“鸿、金、素”三字内涵之丰富,也是与陋无缘的。正如他自己所言“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用芬芳四溢的香气形容其高尚的思想品德,这就突出了陋室之主追求的不是荣华富贵(无丝竹之乱耳),也不是功名利禄(无案牍之劳形),而是心之洁,趣之雅,德之馨。作者将其陋室比作“诸葛庐”、“子云亭”,树立榜样,意在自勉,更表现出了作者安贫乐道之心,所以说“何陋之有”。

这篇铭文运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方法,通过赞美简陋的居室,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生活态度,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从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出作者追求之高雅,精神之富有,使人感受的是陋室不陋,就是直接描写陋室的词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也让人体会不到一点“陋”意,给人更多的则是郁郁葱葱的青草掩映下的小屋,充满了勃勃生机。真是陋室不陋。

全文仅81字,有三层意思。第一层(第1~3句),运用类比点明主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点明文章主旨“惟吾德馨”,陋室不陋。第二层(第4~7句),描写居室环境、来往客人、日常生活,揭示“德馨”的内涵:幽美清雅的环境,反映室主人宁静淡泊的心境;学问渊博的来客,表明室主人高雅脱俗的情怀;恬然自适的生活,则表现主人安贫乐道的情趣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弃,从而点明了“德馨”是“陋室不陋”的原因。第三层(第8~9句),把自己的陋室与“诸葛庐”、“子云亭”相比,并以孔子的话结束全文,含蓄的表达了作者以君子自况的高雅情趣,与开头“惟吾德馨”遥相呼应。

修辞

⑴托物言志的写法

⑵反向立意的构思

⑶对仗工整,押韵

⑷采用类比与起兴的手法

⑸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

文言文《陋室铭》11

文言文阅读(15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这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4分)

(1)有仙则名(2)谈笑有鸿儒

(3)无丝竹之乱耳(4)无案牍这劳形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孔子云:“何陋之有。”

小题3:根据本文内容,恰当选用文中的语句填空。(2分)

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B.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

趣之高雅。

C.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D.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

陋。

小题5:“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4分)(1)出名2)大(3)使……扰乱(4)身体

小题1:(4分)(1)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2)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小题1:(2分)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小题1:(2分)D(“陋室”不陋的原因在于屋主人品德高尚)

小题1:(3分)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示例①:这种交友方式可取,我们就是要与那些有知识有学问的人交往,这样才能不断进步。示例②:这种交友方式不可取,他自命清高,看不起平民百姓。

小题1:试题分析:“名”古今义,这里应是动词,出名;“乱”词类活用,应是“使动用法,使……扰乱”

小题1:试题分析:翻译时,应注意(1)中“斯”“馨的解释,斯的意思是这,馨的意思是指人品德美好高尚(2)中“何陋之有”是宾语前置,需要做句式的调整。

小题1:试题分析:这里“丝竹”严格来说,是指“嘈杂的乐音”“案牍”指“繁杂的公务”,能准确表明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

小题1:试题分析:学生从肯定和否定角度来发表观点均可,要做到观点明确。示例①:这种交友方式可取,我们就是要与那些有知识有学问的人交往,这样才能不断进步。示例②:这种交友方式不可取,他自命清高,看不起平民百姓。

文言文《陋室铭》12

《陋室铭》加点字解释卷A卷

1、有仙则名()

2、有龙则灵()

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5、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6、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7、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8、孔子云()

9、何陋之有()()

《陋室铭》句子翻译测试卷(A卷)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5、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6、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7、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8、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阅读理解卷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陋室铭》的作者是_____朝的___________。“铭”作为一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如本文中的“____”、“____”、“_____”等字就属同韵。

2、本文先以“山”、“水”喻_______,以“仙”、“龙”喻________,运用类比手法点明主旨:“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通过对居室周围环境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揭示了“德馨”的内涵,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的生活情趣和对___________的厌弃。

4、作者把自己的陋室与“诸葛庐”“子云亭”相比,并以孔子的话结束全文,含蓄的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雅情趣,与开头的__________遥相呼应。

5、本文作者采用___________的写作手法,借对陋室的描写和赞颂抒发自己的高尚节操。

文言文《陋室铭》13

阅读下面《陋室铭》,完成问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用“/”为文中划线句断句(断三处,不要求加标点)。

可 以 调 素 琴 阅 金 经 无 丝 竹 之 乱 耳 无 案 牍 之 劳 形。

2.解释下面句中的划线词。

(1)有仙则名____________________

(2)斯是陋室____________________

(3)惟吾德馨____________________

(4)谈笑有鸿儒_______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云:“何陋之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原文的语句回答下面问题。

(1)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写陋室环境幽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点睛之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古往今来,有许多像“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样的典型事例,请你仿造该句再写一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1)出名

(2)这

(3)我(4)博学的人

3.(1)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2)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4.(1)惟吾德馨。(或: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何陋之有?(或:孔子云:何陋之有?)

5.示例:成都子美屋 蒲引蹲松龄斋 贵州大禹穴 延安润之洞

文言文《陋室铭》14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⑾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粗词。

①谈笑有鸿儒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以我酌油知之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宜乎众矣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后遂无问津者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其两膝相比者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B.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起左膝。

C.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D.昌以牦悬虱于牖,南面而望之。

3.下列“之”字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A.无丝竹之乱耳

B.无案牍之劳形

C.渔人甚异之

D.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4.翻译下列句子。

①孔子云,何陋之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濯清涟而不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一句中“上”与“入”两字用得好,请写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神”一句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大 ②凭借 ③应该,应当 ④渡口 ⑤靠近,挨着 ⑥回答、对答

2.D

3.C

4.①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②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③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各1分,意对即可。

5.化静为动,使景物人格化,有生气而活跃的动感,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6.表达了他对某些人灯红酒绿生活的鄙视。意对即可。

文言文《陋室铭》15

陋室铭原文

唐代: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一词多义

⒈之:

①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案牍之劳形

②结构助词,相当于“的”:近塞上之人,死者十九

③代词,代指前文所指的事物

④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何陋之有

⒉往来:

①表示交往的人: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②表示来来往往的人:其中往来种作(《桃花源记》)

词类活用

⒈名:名词活用动词,出名。例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⒉灵: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显出有灵气。例句: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⒊馨: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了芳馨。例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⒋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到扰乱。例句:无丝竹之乱耳

⒌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劳累。例句:无案牍之劳形

⒍上:方位名词作动词,蔓上。例句:苔痕上阶绿

⒎绿:形容词作动词,变绿。例句:苔痕上阶绿

古今异义

⒈无案牍之劳形(形:身体;今常用义为:样子)

⒉惟吾德馨(馨:品德高尚;今义为:芳香.)

⒊谈笑有鸿儒(鸿:大,渊博;今义为:鸿雁,书信.)

⒋无丝竹之乱耳(丝竹:琴瑟箫笛等管弦乐器,这里指奏乐乐器的声音;今义为:丝绸和竹子)

5.可以调素琴(调:弹奏;今义为:调解)

第四篇:2018年文言文复习之《陋室铭》

2018年文言文阅读篇目

1.曹刿论战

2.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扁鹊见蔡桓公

5.邹忌讽齐王纳谏 6.陈涉世家 7.出师表 8.桃花源记 9.三峡 10.陋室铭 11.小石潭记 12.活板

13.岳阳楼记 14.醉翁亭记 15.祖逖

16.记承天寺夜游 17.核舟记

10.陋室铭 陋 室 铭

刘禹锡(唐)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

一、解释加点的词语

(1)有仙则名 成为有名的(名词作动词).(2)有龙则灵 成为灵异的(形容词作动词).(3)斯是陋室 这。.(4)惟/吾德馨 只;我;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5)谈笑有鸿/儒 博学的人;大;旧指读书人。..(6)往来无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7)调/素琴 调,调弄,这里指弹(琴)。素琴,不加装饰的琴。..(8)金经 指佛经。

(9)无丝竹之乱耳 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乱:使„„...烦乱。

(10)无案牍之劳形 案牍:官府的公文;劳形:使身体劳累;形:形体、身体。....

二、文言现象归纳 词类活用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出名。

2.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灵: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显出灵异。

3.惟吾德馨

馨:名词活用为动词,此指居室主人品德美好高尚。

4.无丝竹之乱耳

乱:形容词做使动用法,使„„感到混乱。

5.无案牍之劳形

劳:动词做使动用法,使„„感到劳累。

三、翻译句子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6.何陋之有?

四、文学常识

1.《陋室铭》选自《全唐文》,作者是刘禹锡,唐朝著名诗人,字梦得,“陋室”的意思是简陋的屋子。

2.“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的特点是一般都要用韵。

五、研读课文(一)整体感知 1.主旨

这篇短文是作者用来自述志趣的。文章通过对自己所居住的房屋的描写,表明了自己要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2.层次

全文一共9句。

①②③ / ④⑤⑥⑦ / ⑧⑨

(二)阅读理解

1.陋室的特点是什么?陋室不陋 2.陋室“不陋”的原因: “惟吾德馨”

3.作者的“德馨”表现在何处?“苔痕上阶绿”至“无案牍之劳形”五句 4.写主人生活环境清雅的句子是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写景的顺序?下——上

5.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作者为什么要写自己的朋友是些什么呢?写自己的朋友是博学之士、高雅之士,以显现自己“德馨”

6.表现陋室中生活文雅的句子是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7.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名利生活厌弃的句子是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8.作者明明在颂自己的陋室,为什么又写“诸葛庐”、“子云亭”?以“庐”、“亭”比“陋室”,以“诸葛、子云”自比

9.作者自比“诸葛”、“子云”的目的何在?表明作者想从政治上和文学上都干出一番事业

10.孔子说的“何陋之有”照应了文中哪句话?作者引用这句话有何作用?

惟吾德馨。表明作者观点、志向,点明文章主题。11.这篇短文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生活情趣?

表明了自己要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12.这篇短文借物喻理,托物抒情,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

这篇短文在写法上借物喻理,托物抒情,具体而言,是“陋室”扬“德馨”,表现了作者追求高尚道德情操的愿望。这样写的好处是:把要阐述的比较抽象的道理或抒发的比较含蓄的感情形象化,含义深刻并很有趣味,在人们有了共识的前提下,论理自然,易于实现读者与作者的感情的沟通。

翻译: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有灵气了。这间简陋的房子,好就好在主人有美好的德行。苔藓给石阶铺上绿毯,芳草将帘内映得碧青。说说笑笑的是学问渊博者,来来往往的没有粗鄙的人。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成堆的)公文劳累身心。(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雄的玄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第五篇:文言文精细阅读之《陋室铭》

文言文精细阅读之《陋室铭》

一、文章内容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二、文学常识

1、文章的作者是唐朝诗人刘禹锡。

2、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

三、语音

馨(xin)鸿儒(rú)调(tiáo)素琴 案牍(dú)

四、通假字

五、古今异义词

1、谈笑有鸿儒 鸿:古义:大

今义:鸿雁

六、词类活用

1、有仙则名 名:有名(出名、闻名)

2、无丝竹之乱耳 乱:干扰(扰乱、使……乱)

七、一词多义

八、重点词语解释

1、谈笑有鸿儒 鸿:大

2、无案牍这劳形 形:形体、身体 案牍:官府公文

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4、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调:调弄,这里指弹。

5、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灵:灵验,神奇

6、斯是陋室 斯:指示代词,此,这

7、往来无白丁 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8、阅金经 金经:佛经

9、无丝竹之乱耳 丝竹: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丝:本指弦乐器 竹:本指管乐器

九、特殊句式

1、何陋之有 宾语前置:有何陋

十、朗读节奏

十一、理解性默写

1、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文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5、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6、用比喻赞美“陋室”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7、《陋室铭》一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孔子云:何陋之有?

8、作者在文中结尾把自己与古代贤士相比,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的一句话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9、《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10、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十二、重点语句翻译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孔子云:“何陋之有。”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3、苔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

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人帘里。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十三、课文内容理解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A)。(2分)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表现了作者希望为国效力、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出了环境的清幽雅致。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写出了作者生活情趣的高雅。

D、文章举诸葛庐、子云亭的例子,是为了说明“陋室”不陋的道理。

2、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十四、开放性试题

1、“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功颂德的文字,后成为一种文体。人们经常用“座右铭”来激励鞭策自己。请你从平时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一则有关学习方面的“座右铭”。

示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下载文言文 陋室铭教案(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文言文 陋室铭教案(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陋室铭教案

    陋室铭教案 一、导入: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读过这样一本书叫《古文观止》,它是清朝康熙年间编纂的供学塾使用的文章读本。此处的“古文”指古代的散文,“观止”表明作者的态度是:......

    陋室铭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熟读成诵。 2、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 3、感受作者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情操。 一、创设情境,走近陋室 (课前视频欣赏:古琴曲《陋室铭》) 刚才大家欣赏的是......

    陋室铭 教案

    花香不在多,室雅何须大--------《陋室铭》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理解本课特殊句式。了解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以及“铭”这种古代文体及其特点,......

    陋室铭 教案

    教学设计 五通佑君中学 鲍凌霜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字词 2、了解“铭”这种文体的特点,理解文章内容。3、.掌握托物言志的写法。 4、.体会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教学重......

    陋室铭教案

    《陋室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作者及历史背景,掌握文言常用实词,翻译并背诵全文。 2、技能目标: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3、情感态度目标:理解作者高洁傲......

    陋室铭 教案

    16. 陋室铭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句,理解文章内容。 2、学习作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3、感悟作者高洁的人生志趣,做品德高尚的人。 二、重难点 重点:积累文言词句,......

    《陋室铭》教案大全

    陋室铭教案 霸州市三中张焱 教学目标 1、背诵并翻译课文,掌握相关文言实词。辨识“之”“焉”的不同用法。 2.理解作者不慕荣华、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情......

    陋室铭教案

    《陋室铭》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文言词汇,了解“铭”的特点。(重点) 2、技能目标: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难点) 3、情感目标:理解作者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