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探究(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3 02:51: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探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探究》。

第一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探究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探究

摘要:课堂提问是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有效提问,能提高课堂效益,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然而实际教学中提问存在着诸多问题。要提问有效,应努力做到纵观全局,认真钻研教材,研究学生,营造宽松的气氛,切合实际,面向全体,注意提问的方法和时机,并要能拓展提问,延伸课堂,实现提问的最大价值。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提问;有效性;高效课堂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的巧,愚者问的笨。”化学新课程标准强调课堂上的主角是学生,而如何让这位主角完全投入到学习中去,还需教师的引导。而提问就是教学课堂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课堂提问是教师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它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手段,它既能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探求知识,又能有效地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同时教师还可以从中发现问题,有的放矢地展开教学。因此好的课堂提问就是一种教学艺术。

一、有效提问的涵义

有效性提问是指提出的问题能使人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有效性提问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景,有计划地、针对性地、创造性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究,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课堂教学提问方式。

有效的提问能诱发学生进行信息的收集和探索,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看法,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增进对问题的理解。有效性的提问,既可以调节课堂气氛,促进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又能促进师生有效互动,及时地反馈教学信息,提高信息交流效益,从而大大地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往往会提出记忆性的问题。比如在上课时要对前一节课的内容进行复习提问,以“金属的性质”一课为例,如果老师问:“金属的活动顺序是怎么排列的?”学生往往是将课本上的原文重复一遍,但这并不表示他已经掌握了金属活动顺序的意义和作用。所以不如将问题改成:“比较金属的化学性质有哪些方法?”这样,学生就不只是简单的背诵,而是通过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来进行讲述,提出不同的比较方法,这样就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那么老师可以通过他的回答来关注他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他的观念和方法,并及时地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二、课堂提问的现状

如今,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还远远没有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教学中还存在大量的无效提问现象。表面看来,学生兴致勃发,情绪高昂,课堂气氛热烈。实际上学生没有多少思考的余地,甚至不假思索便可说出答案,对促进学生思考是无甚益处的,至少是“高消耗低收效”。

1、提问过多,过密,学生没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课堂提问固然重要,但也不是越多越好。学生回答问题需要酝酿和思考的时间,过多的一问一答,常常使学生缺少思维的空间和思考时间,使学生的思维无法进入真正的思考状态。这样的方式使课堂提问流于形式,没有起到提问的真正作用,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2、所提的问题随意性大。东拉西扯。

由于教师课前没有精心钻研教材,没有根据学生实际创设课堂提问,上起课来,经常信口开河,什么都要问,低级的、重复的、漫无边际的、模模糊糊的问题,想到什么提问什么。这些随意提出的问题,有些过于简单,学生不用思考就可随口回答。这种提问,不但不能激起学生思维,反而会使学生思维受到抑制,容易使学生养成不假思索,随意应付的坏习惯。有些又过于深奥,使学生无从答起,课堂就会出现冷场,教师只能自问自答,这样的提问既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又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实际成了没有中心,没有主题的对话。

3、提问缺乏思考的价值,深度把握不准。

有的提问缺乏探究性,比如一些“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等毫无起发性的问题,不能引发学生思维活动。提出的问题没有层次性,要么一上来就提出特别难的问题,任何层次的学生都无法回答,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要么提出的问题太简单,失去问题的意义。提问面太广,学生无从下手,例如,在讲解“复分解反应”时,需要让学生根据几个化学方程式找到规律,从而得到“复分解反应”的定义。一名老师就此这样提问:“上面几个方程式,有什么共同之处?”问题提出后学生一脸茫然,无从下手,不知如何回答。这就是因为老师提出的问题太大了学生掌握不了,或无法理解,自然而然也就答不上来了。

4、提问面较小,只提问好学生,很少提问差生。

有些教师为了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提问变成了一种形式,专提一小部分学生,冷落了大多数学生;特别是在公开课、展示课上,这种现象尤为突出。这样的提问,花架子十足,可是中看不中用。或是对差生进行惩罚性提问,给学生难堪。这种现象在平日课堂表现更为突出。这样做只会适得其反,失去提问的作用。

5、机械死板,不能灵活应变。

课堂是千变万化的。可是,有些教师在上课中,不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随机应变,当课堂上出现与事先设置的问题不一致时,要么按照事先备好的课,或做好的课件,照本宣科;要么就模棱两可,一味地表扬和迁就学生,对学生出现的错误,不敢面对、不敢批评;或者干脆对学生的新问题视而不见,弃之不理,草草收场。教师此时本应随机应变,因势利导,积极鼓励,可有些教师却不能灵活应变,针对课堂气氛、学生的回答和反应,追问下去,扩大战果,失去了许多培养学生勤问、善问能力的契机。

三、有效提问的探究

1、提问要突出重点。

课堂提问应围绕重要的知识点进行,围绕这些内容认真设计问题,巧妙提问,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视野。在教学中要牢牢把握重点问题,将它作为贯穿本课的思维主线,围绕它精心设计问题,有效启发学生的思维,突破教学难点。例如:“某些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的重点问题是:能否形成自由移动的离子。根据这个重点问题设计提问:

(1)食盐溶液能导电,而食盐固体不导电,食盐溶液和食盐固体的微粒有什么不同。(2)食盐溶液能导电,而蔗糖溶液不能导电,食盐溶液和蔗糖溶液中的微粒有什么不同。

这样在提问中抓住问题重点,才能突破知识难点,才能提高课堂效率,才能激发学生不同角度的思维,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2、课堂提问难易要适度。

提问前教师既要熟悉教材,又要熟悉学生。提的问题应难度适易,如果问题过难,学生望而生畏,就会挫伤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如果问题过易,学生不动脑筋就能轻易答出,也就无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在设计问题时,既不能让学生答不出,也不能简单地答“是”与“不是”,抛出的问题要具有一定的生发性,有较大的引伸余地,千万不可有意设计太难的题目为难学生,内容的难易应确定在学生“跳一跳摘得到”的层次,这样才具有挑战性,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思维劳动取得成果才会感到由衷的喜悦,才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提出的问题要具有合理的梯度以及明确性。

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应具有一定的递度,即由浅入难,步步引导学生。例如,在讲授“金属化学性质”实验时,提出问题:“镁条、铝片、铁片、铜片同时与稀硫酸反应都有什么现象?反应速度一样吗?说明了什么问题?”问题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再者,教师提出的问题应明确。例如,在之前提出的那位教师在讲解“复分解反应”定义时,所提出的问题就过大,不具有明确性。若改为“同学们请看反应物,从物质的分类上他们都属于什么呢?”“生成物呢?”这样就明确了目标,然后再让学生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组成上看,他们之间是怎样反应的?这样一步步引导,明确问题的对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更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4、提问应具有生活性。

新课标中十分强调化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指出“教学要注重从生活中和生产中选取学生熟悉的素材,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活动,认识物质及其变化。”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化学,联系生活学化学,把生活经验化学化,化学问题生活化,体现“化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使学生体会到化学就在身边,感受到化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化学的魅力。

例如在讲到酸与某些盐的反应时,提出这样的问题:当你吃着松软香甜的馒头时,是否想过,在馒头的制作过程中还包含着化学知识,发生着化学反应呢?制作馒头时,首先要将面发酵,在发酵过程中还会产生一些有机酸,若不处理,其味将令人难以下咽。一般处理方法是:向其中加入食用的纯碱溶液,从而除去酸味。这是为什么?还有为什么加入纯碱后的馒头,蒸好会更加疏松多孔?请同学们解释一下。

这样将问题置于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觉得化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体会到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的兴趣,学习时易于理解和接受。

5、拓展提问,延伸课堂。

课时有尽而课堂无穷,提问有穷而思考无穷。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掌握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所谓教学相长,有时学生的思维可以激发教师的思维,学生无意的举动,只要妥善引导并加以挖掘,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将同种溶质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比较时,让学生探究方法,多数学生认为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改变问题的方法一定是升温。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加热少量饱和澄清石灰水,发现石灰水变浑浊,再让学生讨论:变成的溶液是饱和溶液吗?再追问学生为什么?这样就激起了学生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课堂提问要教会学生学会提问。

质疑是创新的起点,许多科学发现都是从疑问开始的。爱因斯坦曾说过:“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以,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的意义不仅在于提出的问题能引起学生思考,而且还在于它能引导学生敢于去发现并提出问题,培养创新意识,最终把学生引上创造之路。因此教师不仅要善于提问,还要善于启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光是由老师单向提问,学生难以摆脱被动学习地位。学生有疑才能打破头脑中的平静,激起思维活动的波澜,学习才不会浅尝辄止,满足于一知半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着力创设一种引发学生主动提问的情境,由有疑问的学生提问,而其他同学可以解答,意见不统一的还可以在教师指导下共同探讨,这样学生就会在“提问——解答——辩论——得出正确结果”过程中,体会一个探索者的成就,让学生获得自主探索的成就感。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问题,并对他们提出的问题给予积极评价。当学生还不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时,教师应多鼓励他们,肯定学生敢问的勇气,树立他们的信心与勇气,再在方法上给予点拨和启发,让提问的同学有成就感。从而不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7、课堂提问要有有效的评价。

教师提问之后一定要对学生的回答作出适当的评价。对于学生的回答,我们要慎用诸如“很好”、“非常好”、“不是,不对”等习惯性的评价。这样的评价过于强化对与错,天长日久,学生的注意力会集中于教师想要的东西上。我们可以适当地多使用一些中性的、接纳性的或者探究性的评价。要杜绝使用“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等言语。教师的评价极为重要,它能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从而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到新一轮的学习中去。

有效评价分两种:一种是肯定性的、激励性的;一种是否定性的。对回答正确又有独到见解的学生,教师当然应该充分肯定,还应给予必要的赞扬。而对于回答不够全面的同学,师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并进一步启发学生全面考虑问题。而对于回答错误的学生,师在不伤学生自尊心的前提下,应明确指出其不正确,并进一步启发这些学生的思维,给他们再一次站起来回答的勇气,而不能摸棱两可,一味地表扬和迁就学生,对学生出现的错误,不敢面对、不敢批评。教师应注意将激励性评价和否定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注意方法和方式,以关心、爱护和理解学生为出发点,达到有效提问后的有效评价。在整个提问的过程中,对回答的每一句问话,教师、学生都伴随着进行评价,学生是否掌握了相应的知识,掌握的程度如何,都应公开进行评价。

四、结语

以上是本人对课堂有效提问的一点思考,教师的课堂提问时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没有固定的模式。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完善自己的提问技能,提高提问的有效性,如果课堂环境能配合课堂提问随时变化,那课堂的气氛将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灵敏性。我相信教师只有从根本上形成对课堂提问的正确观念,不断实践,不断摸索,就会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中的效能,才能让课堂风生水起,也才能最终催生出高效的课堂!

参考文献:

[1]邵怀领.课堂提问有效性:标准、策略及观察[J].教育科学,2009,01:38-41.[2]屠亚斐.矫治教师课堂提问行为 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06:186-187.[3]高佳.有效课堂提问的策略与反思[J].教育探索,2010,04:51-52.[4]卢正芝,洪松舟.教师有效课堂提问:价值取向与标准建构[J].教育研究,2010,04:65-70.[5]卢正芝,洪松舟.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提升的实践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10,11:64-67.[6]吴举宏.试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23:53-55.[7]赵会清,迟晓辉.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3,10:132.

第二篇:初中化学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

东莞市高效课堂征集材料

初中化学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

课堂教学,不外乎教与学两方面。传统的课堂教学仅仅强调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而忽略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中最关键一方在知识汲取中的重要性。高效课堂即教师针对原有教学的弊端,以学生为主导,通过各种方式及手段,用最少的精力及时间取得最大的效果的教学。高效课堂是一既重视教学过程又重视教学结果,既强调学生成绩又强调学生自身能力发展的有效教学模式。

作为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如何摆脱死板的教条式理论填鸭而以灵活多样的实验等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终达到开发智力,提升能力,是每一位新时期化学老师的严峻课题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体会及高效课堂的宗旨对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进行一个初步的理论与经验的总结。

1转换师生角色

高效课堂教学的前提在于教师对自身角色的定位,讲台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舞台,而是一个让学生思维得以丰富的发展平台,老师也绝不是唱独角戏的“表演者”,而应让每个学生都做课堂的“主角”。教师角色观念的转变是教学得以高效的最根本前提,在此之下才有教学方式等的转变。化学课作为一门有大量实验的课程,应当提供学生更多更大的舞台去用美妙的制剂迸发出他们多彩的思维。如实验教学就应当是在学生已学理论包括其生活经验基础上,引导其进行大胆的实验假设,在悉心指导下完成书本理论与假设的升华,最终产生有创造性的实验方案。教师在实验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去指导、提点,使学生在探究实践中得到能力的提高及人格的完善。

2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

初中化学作为学生学习生涯的基础性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化学技能。东莞市高效课堂征集材料

因此,针对这一阶段学生特点,教师应首先依据教学大纲、教材课时安排等,按章节制定全面、翔实的教计划,以期使教学目标、任务等明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化学课自身以实验为主等特点灵活地调整教学方式及讲课步骤,针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风格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并及时注意学生对教学特别是重点知识的反馈。教学结束后,要详尽记录不同课程中相似或相异的教学方法的结果。

3有效控制学习状态

对于学生而言,高效课堂教学首要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只有让学生对化学课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激发其对知识的渴求,最终赢得高效。激发学生兴趣有众多途径,基于化学课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一些:

(1)可以先设置几个生活中常见现象带来的问题,如为什么泡腾片一放进水里变会剧烈溶解? 为什么液态水会变成气态

(2)巧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如在课堂中引进据点或设置一些兴奋点使得学生有探究未知的可能。

(3)上课前给学生演示几个“神奇的”实验,如“魔棒点灯”、白纸显字,让学生对未知产生不解,进而产生浓厚的兴趣。此外,还有许多诸如激励、表扬和鼓励学生的方法等等。对学生学习状态的有效控制还要把握好两条原则:

(1)循序渐进的原则。化学课程是一门理解性的学科,与其他自然学科一样,它的教学应当首先由简到难进行,即梯度教学,让学生在前部分知识完全领悟之后再进行教学,并在每进行下一部分内容时充分调动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其次要把握好教学进度与学生接受知识程度的配比性,尽量使教学规律与学生的理解程度相一致。

(2)量力性原则。学习内容对于学生应有一定的难度,而这个难度需要认真的学习思考方能获得。比如化学现象及公式的学习,需要学生通过亲身的实验操作方能得到认知,这一方面使学生形成相关概念;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其思考及实操能力。综上,教师要避免学生学习的被动状态,作为化学教学尤其有必要让学生东莞市高效课堂征集材料

亲自动手操作,以期更好地领悟知识。

4、精选教学方法

如果说教学的前期准备是高效课堂的先决条件,那么教学方法则是高效课堂教学的“致命武器”。教学方法是教师为了达到培养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手段及策略,是高效课堂的推动力量。教学方法有多种,但具体采用哪种则取决于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学生状态等等因素,同时这种多变性也要求实际教学中的教学方法町能会多种交叉使用。初中化学有很鲜明的特点,即作为基础性的内容很多,系统性稍显不强,而处在14~16岁阶段的初中生的形象思维较强,但逻辑思维较为欠缺,所以他们很难透过问题现象看到本质,也很难做到知识的举一反三和融会贯通,更为值得注意的是,初中生往往不重视对原理、概念的理解性记忆。因而,针对初中生学习的特点,教师应精心选择合适的方法教学,以达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值。化学课有其自身的特点,从课程属性上划分,主要有基本概念部分元素化合物部分、计算部分及实验操作部分。这些部分课程都有着各自的教学特征。

(1)基本理论课。化学中最基本的概念及理论往往与微观粒子运动及物质的宏观变化相关微观粒子运动是很难观测到的,对于这种抽象的概念,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通过放视频、做型、电脑模拟等辅助手段进行,同时还应用浅显有趣的比喻来给学生理解概念。

(2)元素化合物课。

在基本理论理解清的基础上,通过设置问题、讨论等方式,在理论上理解化合物的特性,可出示实物加深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如讲:NaCI时,可以分发给学生一些盐,使其有直观的认识。学习后期可以用列表的方法加深化合物共性及个性等的理解与记忆。

(3)计算课。初中化学的计算较为简单,教师应着重注意学生对于化学方程式的理解以及题目的理解,以锻炼其逻辑性。对于部分学生,还应鼓励一题多解,提高其发散思维。东莞市高效课堂征集材料

(4)实验课。化学课的魅力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其有趣的实验,教师应利用这一点,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严谨、规范的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并填写实验报告,让学生在做中学加深对理论知识的领悟。

5结语

高效的课堂教学是一项充满挑战的工作,而初中化学的高效课堂教学则既具有挑战性也

具有着趣味性。这就需要初中化学教师在有趣的化学领域中“明智”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成绩与能力。

第三篇: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提问

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提问

五山镇小学

马骁

在进行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做到有效教学,首先得转变教育教学理念,用新的眼光去审视学生,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协调者。新的时代对教师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挑战。要想做一个能适应新形势的合格的教师,需要教师做的工作还很多。对有效教学我的理解和感悟有: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了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课改专家、华东师大崔允郭博士说:“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我觉得有效的课堂提问应注意一下几点:

一、改变方法,让学生学得主动。

新课程主张还学生“学习的主人”的角色定位,让学生在整个学习活动中自主参与,自主实践,大胆探索和勇于创新,于是,教师要从主角、主演主动让位,一是作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引导者,激励者,作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二是作教学行为的研究者,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因此我觉的在教学新的内容之前,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布置给学习任务,让他们去自学,大力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在教学《颐和园》一文时,为了让他们真正体会到颐和园的美丽景观,课前布置他们阅读或观看有关颐和园介绍的文章、课件等,这样,学生带着一些有关课文内容的一些背景资料上课,在课上,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提问,学生会把他们准备的学习资料在课堂上交流,使学生形象地感受颐和园的美丽,进一步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这比教师在课堂上生硬的讲述效果要好的多。

二、转变观念,让学生全面发展。

传统的课堂教学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观的指导下语文教学强化训练与与应试教育一拍即合,使训练变成了脱离了语文教学的主旨,语文课淡化了情感熏陶,使本应具有审美的。诗意的、充满情趣的语文教育,缺乏了应有的魅力,从而导致了语文教学耗时多而收效小的尴尬局面。于是我们要认真审视、反思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注重人文教育,尊重个性。在课堂上怎样使学生敢提问、会提问?老师引导学生思考提问,学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课堂教学中要渗透各种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思考能力,让学生在语文课上得到锻炼,受益终生。课堂提问是师生心灵的对接、意见的交换、思想的碰撞、是师生合作与探讨,是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与个性的全面发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问是通过师生间的“对话”来实现的,对话的主体是平等的,彼此间是合作的,气氛是放松和谐的,心态是敞开、接纳与共享的。

三、选择时机,让学生勇于探索。

有效课堂教学提问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课堂提问要新鲜。

所谓“新鲜”,就是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新意、有价值,出乎学生的意料,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能激起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

2、课堂提问要诱导。

提问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引发思维的出发点,因此语文课上的提问应是经过认真推敲,能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的。启发性的问题能引起学生主动探索,能诱发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通过比较启发,一方面调动学生看书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性,从而学习一些习作方法。

3、课堂提问要包容。

一问一答的教学形式在课堂教学中较为常见,这种简单机械的问答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因此,我们要由“小步提问”变成“大步提问”,一节课要有1到2个大问题以引起学生大块地活动。要给学生留下大块的思考空间,从而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一文,可以提炼一个大问题:“为什么说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样,问题的内涵就比较丰富,学生思维的空间就大一些,他们就能从文章中找到不同的内容来说明,并从不同的角度来谈出自己的看法。使学生受到应有的教育和锻炼。

4、课堂提问要设疑。

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常有疑问,才能常有思考;常有思考,才能常有创新。因此,教师要抓住一切机会,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我们就可以让学生读完课题之后,针对课题来提问。学生也许会问:是谁在什么情况下提出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什么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等,这样,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再来学习课文,就会比老师先提出问题,再来让学生带着教师的问题来学习课文,效果会好得多。有效学习是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大量的研究表明,探索性的、自主的、研究性的学习对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很有效果。有效学习主要是指学生自主的、探索性的、研究性的学习,这也是我们要着重发展的学生的学习活动。有效教学的理念,关注学生需求是重要核心,而关注的心理基础则是尊重,尊重是人文、平等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交往中的素质要求,是诚信,关爱,协作等品质的形成基础。教师尊重学生,是实行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前提,没有尊重学生,课改无从进行。古人常说的“师道尊严”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解释,即有尊严的是知识,而不仅仅是早一点掌握知识的人,教师不应该仅仅停留在“阳光下最灿烂的事业”这一光环下沾沾自喜,而是要平和心态,平等尊重,只有尊重学生,才能切实地关注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关注学生的情商,才能真正的接近学生,使每一个增长率教学环节能够在学生身上发生作用,才能根除诸如为片面提高成绩而占用学生休息时间、满堂灌、拖堂、体罚羞辱等课堂教学顽疾,才能使用权有效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具体的贯彻落实。关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要做到:一是要提高学生课堂主体意识,淡化教师的“理性权威”意识,消除教师的“话语霸权”角色。二是要强化学生的自主建构意识,使教学内容符合学生内在需求,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讲方法、讲规律,一课一得,得得相连。四是要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不搞“一刀切”,做到因材施教,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受到关注,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总之,好的提问能打破学生脑海里的平静,荡起思维的层层涟漪。我想:民主、开放、科学、平等的课堂有效性提问,是我们每个教师都追求的,让我们的课堂都成为有效性课堂,让课堂上的学生在课堂上得到个性的张扬、让我们的学生在有效性课堂的春风沐浴下受益终生吧!

第四篇: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提问

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提问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笨。”有效的课堂提问,往往能把学生带一个奇妙的问题世界,使学生积极思考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相反,如果教师提问不当,会使学生情绪受抑,思维受阻,造成课堂“冷场”。国外一位教育家曾说过“中小学教师若不谙熟发问技术,他的教学是不易成功的。”那么,如何才能设计出好的课堂提问呢?

首先,提问要面向全体,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课堂提问的目的在于调动全体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要让所有学生都感受到教师的关注、期待,培养所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例如,对优等生提问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如理解性的、发散性的、综合性的问题,激励其钻研;中等生则以一般性问题,助其掌握、巩固知识、提高学趣,培养良好的思维情绪;后进生宜问一些浅显的,如简单判断性、叙述性的、比较直观的问题,并设法创造条件启发其思考,使其在成功中迸发思维的激情。

其次,在提问之前教师一定要研究教材。“书”,是我们共同研究的母体,是思考的起点,是表达的根由。因此,提问一定要紧扣书本,引导学生通过“有字”的书读出“无字”的书,开启学生的想象,启迪学生的智慧。教师通过这本书,引导学生把长文读短,把短文读长。把长文读短,要求教师能引导学生准确把握长文的精髓,培养发现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例如,我在授课时经常设计这样的问题:“用一句话概括内容、给各段加上小标题、用更概括的话表述文章的妙处。”用这种方式来实现把长文读短的目的。把短文读长,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短文把思维伸展到更广阔的空间,借一文通宇宙之变,借一文晓人生之理。如此伸展自如,能进能出,方把这本书变成语言文字的富矿,深入开采,化为学生生活与思想的养料。

再次,教师应提高提问的技能。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生活经验、年龄特点、心理特点,选择一个恰当的时机向学生提问,以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活跃思维。什么时候该问,什么地方不该问,要把握好这些基本时机:在授课前的复习提问,预习提问;授课时的疑问处、矛盾处、精华处提问;结束时的总结提问。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抓住关键点,问在该问处,问在当问处。另外,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教师在提出问题后,要关注学生对问题的解答。发现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出现错误时,不要忙于公布正确答案,而要对学生的反馈信息进行正确的分析。

此外,教师提问时,还要讲求实效。有的问题,要“穷追不舍”,如果学生的回答非常粗浅,教师决不能“鸣锣收兵”,而要提供足够时间让学生再读自悟,或适时适度地点拨,促使学生对某一问题的讨论进一步深入。另外,教师创设的问题要有针对性,扣住教材的重难点、扣住单元重点;要有启发性,能“一石激起千层浪”;要有挑战性,让学生跳起来能摘到果子,个别人跳起来又摘不到果子,或者大部分人跳起来不易摘到果子;要有趣味性,设法让学生“欲罢不能,欲穷不尽”。

总之,课堂提问不单单是一个技巧问题,而是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智慧的集中体现。只有促使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大胆想象的课堂提问,才能真正做到有效,课堂教学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五篇:初中化学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

初中化学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

濮阳市第六中学 张淑英 8970032 科目:化学

【摘要】 初中化学教学要追求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有效教学的教学理念和策略是一重要途径。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更强调初中化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本文主要是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对初中化学有效教学课堂中的提问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 新课程 初中化学有效教学 有效提问策略

化学新课程标准强调课堂上的主角是学生,而如何让这位主角完全投入到学习中去,还需教师的引导。而提问就是教学课堂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手段,是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通过问题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以问题为主线来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效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因此,教师应精心设疑,努力优化课堂提问,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充分发挥课堂提问所特有的引发思维的作用。

一、对有效提问的理解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往往会提出记忆性的问题,例如:通常在上课时要对前一节课的内容进行复习提问,如在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这一节时,如果老师问:“什么溶液?”学生往往是将课本上的概念重复一遍,但这并不表示他真正理解了溶液的概念。但如果我们这样问:“你如何理解物质在水中溶解这一现象?”或“结合生活常识说说你对溶液的理解。”这样,学生就不需要背概念,而是通过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来进行讲述。那么老师可以通过他的回答来关注他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他的观念和方法,并及时地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我认为有效提问是指提出的问题能使人产生一种怀疑、困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有效性提问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臵问题情景,有计划地、针对性地、创造性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究,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课堂教学提问方式。有效的提问能诱发学生进行信息的收集和探索,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看法,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增进对问题的理解。有效性的提问,既可以调节课堂气氛,促进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又能促进师生有效互动,及时地反馈教学信息,提高信息交流效益,从而大大地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目前课堂提问的现状

有价值的提问,不仅可以用来组织教学,反馈教学信息,而且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很大的益处。但是当前由于某些提问处理不当,没有发挥提问应有的效果,甚至影响到学生的兴趣。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较频繁的提问使学生没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过多的一问一答,常常使学生缺少思维的空间和思考时间,使学生的思维无法进入真正的思考状态。表面上很热闹,但是实际上学生处于较低的认知和思维水平。使课堂提问流于形式,没有起到提问的真正作用,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2.提问缺乏思考的价值,深度把握不准

在不充分了解学情的前提下提问,导致有些问题过于浅显不能反映思维的深度,有些问题过于深奥使学生不知所云,不能引发学生积极地思考,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

3.提问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面对一个复杂的问题,教师有时会未经预设便信口开讲,问题与问题间缺少衔接和过度,出现思维跳跃。教师自己可能感觉讲得酣畅淋漓,讲得很好,但学生却听得一头雾水,原因是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学生无法进行知识的连接,找不到引发思维的切入点,使问题变得复杂,难懂。

三、有效提问的实施策略 1.提问要突出重点

课堂提问应围绕重要的知识点进行,围绕这些内容认真设计问题,巧妙提问,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视野。在教学中要牢牢把握重点问题,将它作为贯穿本课的思维主线,围绕它精心设计问题,有效启发学生的思维,突破教学难点。例如:“某些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的重点问题是:能否形成自由移动的离子。根据这个重点问题设计提问:(1)食盐溶液能导电,而食盐固体不导电,食盐溶液和食盐固体的微粒有什么不同。

(2)食盐溶液能导电,而蔗糖溶液不能导电,食盐溶液和蔗糖溶液中的微粒有什么不同。

这样在提问中抓住问题重点,才能突破知识难点,才能提高课堂效率,才能激发学生不同角度的思维,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2.提问应具有一定的深度

问题太易,学生不用动脑筋就能听明白,则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了教学内容的思维价值。所提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既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积极的思维,又要使学生通过努力达到“最近发展区”,“跳一跳,摘桃子”。难易适度的问题,就能展开学生思维活动的广度和深度,能引导学生沿着符合逻辑的思路去分析和研究。

3.提问应具有生活性

新课标中十分强调化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我们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化学,联系生活学化学,把生活经验化学化,化学问题生活化,体现“化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使学生体会到化学就在身边,感受到化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化学的魅力。

例如在讲到酸与某些盐的反应时,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当你吃着松软香甜的馒头时,是否想过,在馒头的制作过程中还包含着化学知识,发生着化学反应呢?制作馒头时,首先要将面发酵,在发酵过程中还会产生一些有机酸,若不处理,其味将令人难以下咽。一般处理方法是:向其中加入食用的纯碱溶液,从而除去酸味。这是为什么?还有为什么加入纯碱后的馒头,蒸好会更加疏松多孔?请同学们解释一下。

这样将问题臵于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觉得化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体会到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的兴趣,学习时易于理解和接受。

4.提问要引导学生学会自己提问

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地提出问题,思索问题。我认为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的最高价值性应该就在于此。教师的提问要引导学生自己提问指的是教师提出问题能引导或指引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给学生提供良好的质疑环境,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

5.正确评价学生的回答

对于学生的回答,我们要慎用诸如“很好”、“非常好”、“不是,不对”等习惯性的评价;可以适当地多使用一些中性的、接纳性的或者探究性的评价。比如:“噢,这是一种有道理的思路,还有其他思路吗?”、“这个想法不错,我们还能补充点什么?”、“很好的主意,但是我们怎么知道……”有针对性地鼓励学生,满足学生的需要,鼓励学生继续学习。要杜绝使用“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等言语。

总之,有效提问不仅仅在于“问”,而更重要是在于采用合适的策略进行提问。在化学课堂中教师要联系实际,优化提问内容,不断提高自己提问的能力,同时也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

下载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探究(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探究(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议有效课堂教学中的分层提问[精选]

    浅议有效课堂教学中的分层提问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经常使用的一种相互交流、实现教学反馈的方式之一,是教师实施教育与学生完成学习过程的统一。它是在教师的主导......

    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策略研究

    《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策略研究》 柳河县长青小学 付丽春 新课改的目的就是要提高教学效率,确切的说是要在学生减负的前提下,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就是说......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有效提问”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得最为经常的一种技能。而教师的课堂设计的有效提问就像是一粒粒小石子投向平静的湖面,能激起学生思维......

    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提问艺术

    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提问艺术 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最早开创了问答式教学的先河.他创造的“问答式教学”就是教学的雏形.所谓问答式教学,就是教师围绕一定范围的内容,......

    关于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几点思考(定稿)

    关于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几点思考 淮安市第六中学 袁德艳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课堂提问是否有效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本文提出教学中必须重......

    美术课堂教学中如何做到有效提问(合集五篇)

    美术课堂教学中如何做到有效提问 ——“四小”研究之小策略 课堂提问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一个有效的提问,能活跃课堂气氛,引领学生探索新知,还能及时反馈学生当堂......

    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

    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 课堂教学离不开师生活动,师生活动离不开教师的点拨引导,教师的点拨引导又离不开课堂的提问。可以说,教师的提问在课堂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浅谈通过有效性提问促进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 啊喇中心校 钱 梅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它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质量。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着费时低效的状况,为此,提高语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