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信息化下的生物教学
信息化下的生物课程教学
随着信息的急速发展和科教兴国思想的不断深入人心,信息化的浪潮已经席卷了整个教育领域,以信息化带动教育,已成为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必经之路。在这场由信息技术革命引起的教育变革,正在对教育的各个领域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因此,新时期生物教学工作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如何利用网络,实施生物课程信息化教学模式升级,开创生物课程信息化教学创新局面呢?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回头看看我们教学的历程,我们就会发现现代科学技术已经慢慢渗透到教学过程中的一点一滴。拿我们生物教学来说,课堂从原来的老式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组织和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微生物,发展到现在的可以将物体放大几十万倍的电子显微镜,使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又深入了一步。对植物组织的认识也不仅仅停留在结构的层面,通过现代科学手段,我们可以用二氧化碳测定仪,光合作用分析仪来更直观的认识一株植物的生理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在课堂上应用现代信息教学手段,用课件,短片,动画等形式向学生传递知识,也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趋势。
信息技术用于学科教学的最初表现形式,是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最低层次,目前大多数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都采用这种方式。教师可以使用现成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或多媒体素材库,选择合适的部分用在自己的教学中,也可以利用PowerPoint或者一些多媒体制作工具,综合利用各种教学素材,编写自己的演示文稿或多媒体课件,清楚地说明讲解的结构,形象地演示其中某些难以理解的内容,或用图表、动画等展示动态的变化过程和理论模型等。另外,教师也可以利用模拟软件或者计算机外接传感器来演示某些实验现象,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这样,通过合理的设计与选择,计算机代替了幻灯、投影、粉笔、黑板等传统媒体,实现了它们无法实现的教育功能。
生物学对现代人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人类面临的长久的顽疾困扰,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带来的一系列生态问题,粮食危机对人类的威胁„„无不依赖于生物学的发展和进步。从学生的少年时代培养孩子对生物学的爱好和兴趣,使他们对生物学的重要性有切身的了解和体会,是生物教学的重要目标。生物教学不仅仅是教会学生与动物植物微生物有关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这个学科的神奇与奥妙,让他在今后的学习选择中更加明确自己的方向。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的融合是当下学科发展的普遍现象。
信息化生物教学也是科学发展对学科渗入的结果。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使教育现代化是时代的要求。如何把握好这一技术手段,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优,是摆在每个生物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大的问题。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要学习的东西有潜在的学习兴趣,学生一旦对学习的东西产生兴趣,就会产生愉悦的情绪,从而集中注意力,产生积极的思维。信息化在提高学生对学科的兴趣方面,有着传统教学不可比拟的优势。通过多媒体技术制作出来的生物体内生理变化的过程,比如在七年级生物教材中人体的物质的运输这个章节,将血液循环的过程用动态的形象的短片形式向同学们介绍,让同学们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认识和理解这个过程。在传统的教学手段中,这个知识点只能通过在黑板上以板书的形式来展现,学生对这个过程的认识似懂非懂,多数学生理解了但也不会留下深刻的印象,重要的是生硬的教学手段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的教学效果事倍功半。生物体内发生的各种过程本来就是生动有趣的过程,用多媒体技术将知识还原,让学生更清楚的认识生物学的本质,是信息技术对生物学最大的推动。
除此之外,更多的生物教学上的例子都在说明信息化教学下的生物教学的有利性。
当教学《生物与环境》时,利用电脑动画,将动物世界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创设了身临其境的场境;又如在对学生讨论的训练中,通过现场各组回答问题中互相比较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本组的认识,把抽象的现象形成具体的东西,学生也就学得有趣,学得扎实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摸得着看得见的教学,不仅课时容量大,而且生动形象,比起传统的生物教学省时增效,我越来越确信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所起重要的作用。
总之,信息化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是新生事物,不可避免的存在着有利的一面和不利的一面。利用信息技术教学也存在缺点。如:信息利用过多,有的教师眉毛胡子一把抓,轻重缓急分不清,学生跟着老师走,准备一桶水泼出一桶水,过分依赖于信息,整堂用,信息量过大,信息干扰。有时会缺少人性化,会失去科学性,忽视学生动手的能力。我想信息技术不是什么神奇的魔法师,而教师才是真正的主导者。台湾学者徐新逸教授一段话,让我对信息技术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他说:“信息科技可以是一个工具、一位助手、却不能取代教师的地位,而成为教学的全部”。总之,信息技术的开发是永无止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只有教师们锲而不舍的坚持和探索,不断的改进和实践,信息化教学才能真正在生物教学课堂上发挥其有效的作用,促进教师和学生双方面的提高。
第二篇:生物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
篇一: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
信息化教学设计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一、概述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是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第六章第二节,是环境教育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国际环境保护形势的发展和我国严峻的环境保护形势,迫切需要加强环境教育,环境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每个人从小开始直到离开人世以前一直要接受环境教育。本节内容包括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然选择。涉及范围广,知识跨度大,生物圈中种群的数量非常之多,形态各异、结构复杂,生命现象表现丰富多彩,其使用价值也就更加多样化了,学习这节课学生不仅需要扩散思维、概括、综合能力,而且更需要学生的信息获取、处理和表达能力。以往采用传统的讲授法教学,课堂上无法呈现丰富资料、无法创设交互情境、更无法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
描述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描述所熟悉的珍稀动物的生存现状。2.能力目标
(1)通过小组讨论,制定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方案,在“角色扮演”活动中,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处理信息、口头表达、与人合作能力和民主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过人是生物圈的一员等知识,分析过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在本模块中也学习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在实际生活中也接触了生物多样性在减少,需要树立可持续性观点等知识。
四、教学策略与设计
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理论,本节教学应注重知识的条理性和结构化,强调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相匹配,使其在原有认知结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的辅助达到同化和顺应,从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结合教学目标,本课可采用的最好学习方法便是学生自主学习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是建立在现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创造教育基础之上的。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景、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与目的。与传统教学相比,师生关系发生了互位变化,同时教材变成了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多媒体则成了学生认知的工具。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认知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的培养。
六、教学及课件设计思路
依据本节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采取以下的教学流程:问题导入→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归纳小结→练习反馈。
七、教学过程
篇二: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
信息化教学设计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一、概述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是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第六章第二节,是环境教育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国际环境保护形势的发展和我国严峻的环境保护形势,迫切需要加强环境教育,环境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每个人从小开始直到离开人世以前一直要接受环境教育。本节内容包括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然选择。涉及范围广,知识跨度大,生物圈中种群的数量非常之多,形态各异、结构复杂,生命现象表现丰富多彩,其使用价值也就更加多样化了,学习这节课学生不仅需要扩散思维、概括、综合能力,而且更需要学生的信息获取、处理和表达能力。以往采用传统的讲授法教学,课堂上无法呈现丰富资料、无法创设交互情境、更无法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
描述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描述所熟悉的珍稀动物的生存现状。2.能力目标
(1)通过小组讨论,制定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方案,在“角色扮演”活动中,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处理信息、口头表达、与人合作能力和民主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辩论和协商怎样保护白头叶猴”的活动,使学生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进一步增强学生关爱生命、热爱祖国的情感,形成保护生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过人是生物圈的一员等知识,分析过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在本模块中也学习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在实际生活中也接触了生物多样性在减少,需要树立可持续性观点等知识。
四、教学策略与设计
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理论,本节教学应注重知识的条理性和结构化,强调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相匹配,使其在原有认知结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的辅助达到同化和顺应,从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结合教学目标,本课可采用的最好学习方法便是学生自主学习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是建立在现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创造教育基础之上的。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景、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与目的。与传统教学相比,师生关系发生了互位变化,同时教材变成了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多媒体则成了学生认知的工具。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认知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的培养。
六、教学及课件设计思路 依据本节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采取以下的教学流程:问题导入→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归纳小结→练习反馈。
七、教学过程
八、教学流程图
篇三: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
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 >方案一:《赤壁赋》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
一、设计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指导思想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学生在教学中探索和教师点拨相结合,达到探究性学习的最大成效。
理论依据
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以教师启发式学习和探究性协作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思想,教师作为主导者的身份引导学生有所启迪,并协助学生顺利开展探究性协作学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发现问题,体现探究性协作学习在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以及在实践中获得真实情感体验的优势。
语文课程既要注重语文知识的积累,也要注重学生的实践和情感体验对语文素养的提高,在鼓励学生探究性协作学习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以此收获一定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二、教学内容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
依据新课标以及培养信息化新型人才的要求,我们将根据以下四个维度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
知识与技能
1、在朗读中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
3、增加学生的文言积累,提高学生阅读和赏析文言文的能力
(1)通假字属、凭;
(2)一词多义:固、适、逝、苛、虽;(3)词类适用:东、西、侣、友、舞、泣;
2、学会理清文章的思路,扣住每段的写景主体或叙事、议论内容来归纳整合,写出每
过程与方法
1、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课文学习,通过朗读、讨论等手段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2、小组团队合作探究,培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体验作者情感;
2、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4、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信息素养
三、利用教学环境与资源分析
四、设计师生活动,确定教学模式与教学过程
五、教学设计过程
略
方案二:《雪地里的小画家》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认识两个偏旁虫目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识字及朗读
教学难点: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教具:小鸡图、小鸭图、小狗图、小马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生:展示自己的画画作品。老师边收集,边肯定。
请大家读出来:并自豪的说:我是小画家!
老师也想做个画家,想练习画画,可是没有颜料也没有笔。
第三篇:信息化下的德育课教学
信息化下的德育课教学
在长期的德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德育课不受学生欢迎,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学生本身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把学习赋予了更多功利性的色彩,认为学习德育课没用,只有学好专业课才能对将来找工作有用。二是传统的德育课教学模式从复习旧课―引入新课―讲授新课―归纳总结―布置作业五个环节,这种模式以教师和课本为中心,有利于教师组织课堂教学,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但是教学方法过于死板,内容乏味,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发挥,学生没有学习兴趣,被动而消极地接受知识,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为了增强德育课堂的吸引力,提升德育课的教学质量,我们需要紧跟信息化教学的潮流,把信息化手段引进中职德育课堂。
一、什么是信息化教学
有人说,信息化教学就是网络进校园,老师们从网络中查找教学资源,备课用电子教案,上课时使用音频、视频和图片等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以计算机代替教师课堂教学,以计算机呈现教学内容,以计算机储存教学信息,这就是信息化教学。
这恰恰是信息化教学的误区。在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我们确实需要运用各种机器设备来从事帮助教学活动的展开。但是这仅仅是信息化教学的基本特点,因为信息化教学的过程既是技术设备不断完善的过程,又是教育理念不断提升的过程,它更表现为一种新的教育形态。在这种教育形态中,信息技术的角色发生了根本变化:辅助教学转化为学习方式。
因此,信息化教学指的是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实现教与学的最优化组合,教学中将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与课程教学有效地整合一体,从而使学生最终成为具有信息处理能力的、主动的终身学习者。
二、信息化教学是教育发展的趋势
首先,社会的发展需要推进信息化教学。从国际而言,网络技术的出现,使人类从工业化进入到信息化时代,发达国家则试图利用信息化战争控制世界;就国内而言,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全球化的发展,把中国的教育和世界教育放在了同一发展平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必须引领时代的发展,通过信息化来实现教育现代化,从而促进社会的现代化。
其次,师生的成长需要信息化教学。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引进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和资源,转变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方式,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课堂教学效率;学生借助网络资源,拓展了视野,丰富了生活,提高了学习自主性,培养了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增强了适应将来的能力。
三、信息化教学对中职德育课教学的意义
1.有助于提高德育课教学过程的师生互动合作
传统德育课教学教师独立钻研教材,体现的是个体业务水平,而信息化教学打破了这种封闭性教学,教师之间资源共享,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了更广泛的合作关系。
信息化教学活动中,学生不再被动接受信息,而是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通过获取和整合信息,成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成为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成为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从而实现师生合作。
从学生之间的合作关系看,信息化教学学生通过集体参与交流实现合作学习,信息化教学为学生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和可能。
信息化教学提倡和实现了教师、师生、学生之间的合作。
2.有助于拓展教学资源,提升教学质量
德育课是一门知识面很广,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集政治、经济、文化、法律、艺术为一身,时间上纵贯古今,空间上兼容中外。而中职学生,大多知识体系不够连贯,教师在讲授正常内容时,还要兼顾初中的部分知识点,授课时往往不能系统完成教学内容。
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能够有将教师的课程资源有效传送到网络,将针对性较强的知识点以图文并茂、声像结合的形式直观地发送给学生,这就打破了时空限制,不再把学生思维限制在封闭的教室中,更好地促使学生自主地掌握知识,利用发散思维,激发创新精神。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教学评价系统了解自己上课的优缺点,根据学生的意见,不断调整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进而推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3.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教育思想
现代社会瞬息万变,人们对知识的汲取仅仅依靠学校教育是不能完成的,这就要求构建新的教育体系,来适应变化的社会和适应人的多元需求。
信息化教学的服务特点日益显现出来。近些年信息化教学平台涌现出“精品课程”、“慕课”、“微课堂”等新的教学模式,教师把课程资料发布到互联网,各类人群就可以在不同的时间、空间展开学习,适应了终身学习的需要。
学校教学越来越广泛的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于是学校教学改革就呈现出信息化教学的趋势。德育课教学改革一直是德育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的课题。在中职学校德育课中运用信息化教学虽然还存在一些困难,但是德育课教师一直在顺应信息时代的挑战,不断积累经验,积极进行信息化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第四篇:信息化下的物理教学
在近十多年的教育发展改革中信息化在不断的被提及不断的赋予新的愿景,但信息化教学对于大多数老师来说始终是一个触手可及却又远在天边的事物。说他近是因为我们身边已经有了信息化教学的条件,虽然可能还不像设想中的那么完善但却可以发挥不少作用;说他远是因为在应试指标占主导的教学中,大多数老师不愿意勇敢的迈出这一步。信息化教学能否走进我们的教学不是技术条件的问题,而是教师是否能够勇于实践的问题。
纵观近十多年教育改革,也许大概一看我们觉得课本中的主要内容知识并没有改变,我们教学中的方法内容也并没有太大改变,那么真的是教改多余了?所谓的信息化手段也是没有必要了?还是我们自身真的出了问题了?
我认为书本知识大多是不变的,但培养出的学生的学习能力、综合素质等目标却要与时俱进。我们要常常思考社会发展和教学的关系,如何让教学变革顺应社会环境的变革。在如今的信息化社会,人们可以主动便捷的获取海量的信息,可以利用信息平台做到时时的沟通,那么将这些融入到教学中,无疑将使如今的学生更加出色。他们可以在课堂上获得更优质的教学资源;可以养成更加主动的学习习惯;学会主动学习获取资源的方法,树立成熟的认知观;学会与老师同学他人更积极的沟通合作,形成优秀协作能力;学会更加关注社会的发展与自身的联系等等。只有教师的教学观念顺应教育的大环境,培养出的学生才能更适应这社会的进步。
下面就我校的实际教学条件结合自己的学科教学,谈谈信息化教学手段对物理教学的促进作用。目前我校大部分班级配备了交互式电子白板,配有展台无线键鼠,并安装有专门的教学软件,包含大量教学素材和作图编辑工具,这样的电子白班相对于投影多媒体设备具有更大的优势,可以更强的可操作性实现人机的交互。
无论什么设备都是可以教学中发挥作用的,关键是怎么用。首先教师对这些信息化手段要有自己的使用观念,也就是知道可以解决促进我们教学中哪些环节哪类问题。我认为交互式电子白板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快速的提供清晰的教学素材,快速意味着教学的高效,清晰的素材让学生获得清晰深刻的感知。而基本使用原则是:分解重点,降低难度,加快节奏,提高效率。注意点是:提前做好准备,不能完全取代板书。
那么按照以上的理解,我们准备使用电子白板备课时,应该按照 这样的思路:
1、在没有信息化手段的教学中这节课整体是怎么下来的2、在这个过程中哪里是重难点,那里是学生不好理解的地方
3、造成这些不容易解决的教学问题的原因
4、能否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来解决这些问题。信息化教学不是流于形式,更不是图个新鲜,只有以这样的设计思路才能让信息化手段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
物理教学中常见的传统教学方法主要有引导观察、小组讨论、分组实验探究、讲授教学等,那么我们就通过这些教学方法和教学环节以往的具体实际问题,结合交互白板的信息化手段,感受信息化教学手段发挥的作用。
观察,在物理教学中是无法或缺的。无论是引导学生根据现象提出问题,还是观察实验现象,或者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都需要引导学生观察清楚相关的现象。那么传统的教学中要么是所有学生看老师手上的,或者自己看自己的,观察的效果和问题的探讨都难保证质量。而将要观察的东西展示在大屏幕中,带领所有学生一起观察并作思维引导那么效果截然不同。例如:惯性这一部分知识,关键是运用惯性的规律解释相关问题,这些问题离不开现象,像灰尘从衣服上掉落、手甩水珠、安全带作用等问题动态的现象是很难想象的,老师只能简单再黑板上画一画,不清晰而且费时间。而有交互白板了,我们可以提前利用作图软件画好简图,在利用拖动图片对象等方式清晰的把这些过程展示清楚。再譬如压强这一节,学完需要解释很多事物,譬如推土机履带铲子、铁路的枕木、大石碎胸口等,那么以往学生自己观察自己的书上图片,不容易找到观察的重点。而将这些图片展示在大图片展示在大屏幕上,所有学生一起在老师的指导下观察就不会有人落下了。总之,在观察现象中,交互白板的高效而清晰得一充分发挥。
实验,是物理教学的生命,我们当然不提倡在黑板包括大屏幕上做实验,实验一定要拿实物做才能达到效果。但是实验教学除了做实验,还包括设计实验、讲解实验方法、展示实验结果、总结实验规律、解决和实验相关的习题等环节,在这些环节交互平板就可以发挥很强的作用。例如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关键是知道怎么确定像的位置。有些学生的确可以找到方法,但有的学生则不然,甚至不能理解语言描述的方法,那么老师怎么做,让学生看老师演示?还是老师下去每组看看?都有缺点,那么有交互白板了,老师可以利用展台将操作呈现在大屏幕,或者利用图片拖动来示意方法,高效而清晰。再譬如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不管学生获得什么实验成果,最终是需要老师总结一下规律的。总结时有对应现象最好,但我们不可能再做一遍实验,那么就可以用交互平板了,在上面展示相关的flash实验,配以文字规律总结,一目了然,高效而清晰。其他实验中类似以上的问题很多,我们都可以用同样的思路方法去解决。
第五篇:新课改下生物教学反思
新课改下生物教学反思
双语学校 马秀娟
高中生物新课改不但改换了教材,而切其中主要是要求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转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我们克拉玛依新课程改革也实施了两年多了,在这两年多里,在素质教育的主战场里,我作为一个普通的素质教育的推行者和推进者,也不段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总结经验,力求自己的教学过程能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总结如下:
一、提高自身素养
1、在知识储备上 一个教师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素质的培养。为适应新课改,也为适应知识更新速度的日益加快,我不断加强专业知识,不段补充前沿知识,了解生物学科新发展和变化。比如在讲选修三时,我通过网络、电视、杂志了解基因工程的最新发展和在医学上的应用;胚胎干细胞在器官移植上应用等相关知识,力求在给学生一滴水时,做到老师至少要有一桶水。
2、在语言表达上 “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我不断锤炼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努力让导语体现“趣”字,让设问抓住“疑”字,让幽默进课堂,让语言有感情。比如导语我借助一些俗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来开始遗传变异的篇章。在讲组成生物的微量元素时,我借用别人总结的“新(zn)铁(fe)臂(B)阿童(Cu)木(Mo)猛(Mn)”。在讲原核生物的例子时我说“用兰(蓝藻)色细(细菌)线(放线菌)支(支原体)毛衣(衣原体)”。学生在书写呼吸作用的反应式时,常会漏掉“酶”这一反应条件,我会来上一句“不写酶会倒霉”等。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我觉着这样的语言能促进师生情感的交流,更容易实现知识的传递、领会和转化。
3、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必信其道”,在课堂上我努力营造一种接纳性的、支持性的、宽容互助的课堂气氛。比如在学习《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时,我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不管正确与否,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平易近人。但是学生素质也是参差不齐,难免会有将老师一军的时候。比如有一次我为了提醒一个学生上课要集中精力,就让他回答问题,等我第二次再提问他时,他说:你今天是不是看我不顺眼?我说:是的,这节课我的眼里只有你。我觉得作为老师应当关心爱护每一位同学,真心和他们交朋友,只有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学生乐于学习,提高学习的热情。
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1、激发学生课前预习的欲望。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当学生对某个问题有了兴趣,那问题就象磁铁一样吸引他。在学习激素对血糖的调节时,我提前让学生回家调查家里人的血糖情况,是否有糖尿病人,如果有,怎么治疗,有什么症状,到医院检查血糖时需要注意什么,为什么要注意等。在学习酶时,我让学生回家观察自己家里洗衣粉包装袋上是否有“加酶”字样,如果有,再阅读洗衣说明。同时给出要预习的提纲,这样,学生就会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听课,让学生感受到生物知识无处不在。
2、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学生的思维活动总是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进行的。在我的教学中,我总是从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的实际出发,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取信息。例如:在讲光合作用的场所时,我让学生根据叶绿体的结构,分析为什么光反应在囊状结构薄膜上进行?蓝藻是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为什么也能光合作用?学生分析结构,互相交流,互相补充,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再比如在讲动物细胞培养时,我让学生总结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及植物溶液培养培养基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植物组培时培养基中要加有机物?脱分化时细胞的代谢类型是什么?类似的问题也让学生自己再发现,提出问题,全面思考交流、总结。
3、培养学生的生物实验的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显微镜是生物实验最常用的仪器之一,但有的学生对显微镜的原理和操作技能根本没有掌握,甚至个别同学连对光都不会,显微镜的使用直接关系到很多实验的成败,所以当务之急是掌握原理,锻炼技能。还有其他一些实验,比如,《叶绿素的提取和分离》,《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蛋白质》等实验,我都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实验过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我还注重实验过程中探究能力的培养,比如在《叶绿素的提取和分离》中,让学生探究实验材料用大白菜行不行?滤纸条不剪去两角行不行?研磨时不加二氧化硅行不行?在《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时我让学生探究把实验中0.3克每毫升的蔗糖溶液改成0.1克每毫升或0.5克每毫升结果会怎么样?把蔗糖溶液换成NaCl或葡萄糖溶液会怎么样?学生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得到启发,学会了知识也懂得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总之,在两年多的新课改教学过程中,我不断反思研究和改进,不断完善自我,同时坚持以学生为主,全方位多渠道为学生创造条件,营造氛围,全面提高学生能力,但感觉还有很多不足,还需要不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