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教学微视频应用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教学微视频应用
[摘要] 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已经使我们进入了微时代。微信、微博„„让人们的生活方式悄然发生了改变。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微学习应运而生。“翻转课堂”、“电子书包”等等新型的教学方式引起了人们高度的重视,目前,在全国大中院校、中小学校正热火朝天的开展以“微视频”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微课程。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有效利用微视频,能够帮助教师解决出现的难题,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实现高效课堂。
[关键词]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
微视频
应用
目前,教育教学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同样在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中,也应该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利用微视频可以更加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部分,便于学生理解接受,学生运用新颖的学习手段,学习的积极性极大地调动起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还能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教师结合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注重应用微视频,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学效果将会事半功倍。
一、微视频的特点
微视频特点之一就是时间短、节奏慢。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他们的感知能力不够成熟,思维逻辑能力还处在发展阶段,所以视频播放的时间不宜过长,节奏不能过快,这就对教师在设计视频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通过微视频进行相关内容和观点的陈述时,要循序渐进,适当缓慢,避免跳跃式,紧紧抓住学生注意力的最佳黄金时段。另一个特点是微视频的内容要做到严谨、科学、精炼。因为微视频不能替代整个教学过程,它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不能依赖微视频解决学习过程中的所有问题,所以在制作微视频时,要专注“重、难点”,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如果不加选择将内容都录制成视频,首先对传输造成影响,其次会让学生失去兴趣,浪费课堂时间,所以要有取舍、要有选择的进行录制。动用微视频制作软件的标注、缩放、光标效果、字幕等特效功能,将学习的重点、难点、易错点突出呈现在学生眼前,给学生提示,目的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但不能太多,否则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播放微视频时背景音乐要恰当,音量适中,教师讲解清晰明了,语言贴切学生,态度亲切和蔼。只有高质量的微视频在课堂教学中才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运用微视频的优势
信息技术课程在小学课程的设置中一个星期只有一节课,学生学习的时间很短,但内容却不少,知识点很多,还要进行实践操作,另外,很多小学师资力量不够雄厚,尤其缺乏信息技术课程的专业教师,目前的状况是一个教师基本上担任了全校的信息技术课程,这样给教师增加了负担,会使教师上课的积极性下降,产生懈怠心理,进而对学生造成影响,不利于课程的开展。其次,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学方法单一,教师依靠口头讲解或只是看PPT,教学的针对性差,课堂显得枯燥,很容易使学生失去兴趣,也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利用微视频进行教学,传统的教学方式得到改变,不仅能减轻教师的负担,提高教学水平,更重要的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题,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应用微视频提高教学效果
1、利用微视频有效突破重、难点
在小学阶段,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时间有限,而信息技术又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学科,要想课程教学获得成功,就要帮助学生扫除学习障碍,关键在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到重点突出,难点顺利解决,所以在选择微视频进行教学时,要结合教学内容的重、难点,需要学生重点掌握、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的内容通过微视频进行学习。在以前的教学中,教师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截图,并且给每张图片作标注,既费时又费力,更不能做到常态化,学生收获也不大。而现在通过合理的微视频课程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掌握难点和重点。比如在教学文本框链接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屏幕录制软件录制了设置文本框链接过程和步骤的讲解,生成视频文件,在教学的过程中,将提前做好的视频文件发给学生,学生借助微视频自主学习、自己练习。另外,在后期的操作中,还可以再重复观看微视频。再如,在 “走进PowerPoint”中,要让学生学会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文件、剪贴画以及自选图形的基本操作,学生经过前面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因此重点是
让学生掌握如何插入图片文件,在教学之前,教师将事先制作的插入图片文件的微视频展现出来,学生在观看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将兴趣转化为动力,利用微视频主动学习,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2、利用微视频体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利用微视频进行教学的目的是借助微视频让学生对课本中的知识更透彻的理解,并能够实际运用,所以微视频的内容要与课本的内容做到有机的结合,两者不是相背离的,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此,教师在制作微视频时要及时与学生沟通,听取他们的意见,在内容的选择上做到符合学生的兴趣,再把课本知识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有机融合,制作出学生既感兴趣又能帮助学生学习知识的微视频。比如,在教学“图形的翻转和旋转”这一部分的内容时,如果使用一些平常的图形,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不会那么浓厚,所以教师在课前可以做一个调查,了解学生对哪些图片感兴趣,因为大多数的小学生都比较喜欢动画片里的人物,像孙悟空、熊大、熊二等等,在制作微视频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动画人物的翻转和旋转,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熟练掌握通过翻转和旋转的动作对图形进行变换,实现教学目标。再如,在学习文本框的插入过程时,播放少数民族的视频,再向学生展示有关演示文稿中插入文本框的作品,让学生知道文本框在演示文稿中也能做到多样化。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同时,教师提供有关视频资源,使学生边学边看,使学生学习的效率极大的提高了,还加深了对知识理解、记忆。最后,教师可以将学生的作品通过剪辑进行展示,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还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3、利用微视频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然而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之一就是实践性很强,在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本不能实现信息技术课程的目的。所以教师利用微视频多展示操作流程,为学生创设实践能力的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全面发展。例如,“制作小板报”的教学,教师利用微视频向学生展现制作小板报的过程,然后学生参照微视频的演示,利用教师提供的文字、图片,自己动手制作,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可能就会忘
记如何操作了,这时,教师对微视频反复播放,学生一边观看一边操作,提高了动手能力。
4、使用微视频的时机要适时
微视频的时间较短,所以教师在教学中的使用要适时。在新课导入上运用活泼生动、有情节、有动画的微视频,是很好的引入方式,可以使学生兴趣十足,积极投入到新内容的学习中,正所谓“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比如利用网络视频教会学生道理,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一个短短的视频,就达到了教师花费半天口舌才达到的效果,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提高了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微视频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打下基础,做到承上启下。教师在新授知识中适时地提供微视频,会让教师空出时间对学生的学习予以关注,也便于个别化指导。在巩固拓展中,重复观看先前的微视频,避免了因为遗忘而影响教学,因为学生可能会出现忘记前面的操作,这个问题微视频就可以有效解决。另外,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课堂上,往往会出现学生“吃不下”“吃不饱”的情况,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实际因材施教、分层教学,适时应用微视频就可以顺利解决,为教师分忧。小学生求知欲强,易被新鲜事物吸引,所以注意力易分散,因此,微视频要符合他们的年龄、心理特点,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5、利用微视频做到即时反馈
在学习微视频的过程中或一个微视频学完之后,要让学生完成与该知识点相关的操作,监测和矫正学生学习的情况。例如在看完文本框链接视频之后,给学生布置任务,任务当中要有此项操作。另外,教师要给学生的思考留有余地。比如在实现文本框链接时,让学生思考,怎么样实现三个及以上文本框的链接呢?在这个时候发给学生文字素材,让学生以组为单位相互探讨,这样,在相互学习和操作过程当中不仅对新知识进行了巩固和加强,更有效地提高了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性。再者,教师要给自己在课堂讨论上也要留有余地。比如,在画图程序教学中给学生观看完“图形填色”的视频,再向学生呈现一个问题:教师故意画了一个有小缺口的圆,再填充颜色,可颜色却填充了整个画布。针对这一现象,让学生思考其原因和解决办法。先看后做再思,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学会发现题并能自行解决
问题,有效地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6、利用微视频创建全新的教学模式
改变原来固有的教学模式,利用微视频创新教学模式。比如,教师在教授新课程内容之前,为了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可以录制相关的微视频,上传到qq群空间,学生对视频反复观看,同时进行交流,遇到疑问及时向教师请教,这种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了网络平台的开放性,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更好地促进教学。
四、结语
总而言之,微视频教学既符合新课改的精神,突出以学生为本,又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它是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效果的新模式,不仅能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还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所以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该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微视频形象具体、短小精悍、灵活性强的特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2]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2).[3]唐军,李金钊.中小学微课程研究综述[J].上海教育科研,2013(9).[4]何江海.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4
第二篇:小学信息技术微课程
小学信息技术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黄 湘
江西省寻乌县城关小学
342200
摘要:在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其在教学中的应用也不再新鲜,但是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微课程的应用对于巩固学习信息技术有很大的帮助,因此信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在小学阶段的推行也就显得极为重要。
关键词:信息技术;微课程;应用
对于刚刚接触信息技术的小学生而言,对简单的信息技术的理解不仅有助于学生接触到社会发展的新动态,而且能够帮助学生开阔视野,而微课程的设计也是为了帮助学生全面直观地了解计算机的相关知识。
一、信息技术微课程设计的背景
微课程可以更加直观的表达简单的计算机知识。在小学阶段,由于受到自身学习环境以及认知环境的影响,学生接触计算机一般是通过电子邮件或者社交软件去获取相应的计算机知识,但是当前的社会是一个信息碎片化的时代,几乎到处都充斥着信息,许多不良的信息如果没有得到教师的指导很容易影响到学生,因此,该阶段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首先需要对计算机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然后再去试着操作简单的计算机,而微课程的设计刚好顺应了该阶段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要求。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在该阶段对计算机中搜索引擎以及文字输入法的应用需求设计相应的微课程,比如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PPT或者Word对搜索功能进行介绍并且现场联网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可以直观准确的像学生展示计算机技术,而且对于学生而言,通过对微课这种简单实用的媒介也能系统的认识一般搜索界面以及文字输入的运用。
二、如何设计有效的微课程教学 对于小学生而言,掌握计算机一般是为了体验信息技术高度发展对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比如当前十分流行的外卖平台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当前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是信息计算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微课程的设计中教师的教学内容可以兼顾移动互联网内容的简单介绍,这样学生的知识体系也不会局限于传统的PC端,当然信息技术教学的微课设计还需要教师注重对计算机运算原理以及网络连接等计算知识的讲解,因为这些知识内容是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最基础的部分,同时教学的方式和载体主要是通过简短的视频和多媒体技术来实现,因此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课的应用可以重点从这些方面作为突破口。
总体来看,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需要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将微课程教学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与学生所要求的内容进行对照教学,无论是教学的载体还是教学信息交流的方式都需要遵循信息技术的基础部分和关键因素,而微课程的应用方向也是将其作为重点去产生相应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金陵.构建中国特色的“微课程教学法”[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12)
第三篇:微课程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
微课程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逐步发展,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工具都需要逐步更新。信息技术课具有很强的操作实践性,需要学生的不断操作实践,学生对新知识的领悟和实践的能力差异很大。而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育资源,被充分地应用于教育工作、教学活动中,并获得了一致好评,以其视频短、内容精、操作易、交互强等特点不仅解决了教师传统教学中教学资源匮乏的问题,而且更好地满足了学习者个性化、自主化、碎片化学习要求。
一、微课程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优势与作用
1.微课的特点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征
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尚未发育完全,因此,他们对所有的事物(不仅仅是学习)的注意力都不能长时间集中。而微课的特点是时间短,正好弥补了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缺点,使小学生在短期的高度注意力下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2.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自学能力。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不管老师的操作讲解如何精彩,学生都存在对知识的遗忘的问题,听的时候会了,可轮到自己动手实践时又不会了;或者刚开始的时候会了,可过一会儿又忘了。而使用微课程教学学生可以有针对地观看微课程视频,自主学习新课程内容,对于难点或疑点知识可进行反复观看,思考,操作实践。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去思考,去操作实践。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理解程度控制微课程的播放进度,进行知识的学习和练习巩固,经过一系列自主学习过程,学生对所掌握的知识印象深刻,并在这一过程中将新知识内化、建构形成知识体系,完善自身知识,提高自学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微课程作为一种创新教学模式,通过图像、声音、短片、文字和色彩的完美结合,以视频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为学生提供直观、清晰的图像,生动、简洁的文字,舒缓、优美的背景音乐,直观的操作过程,使教学过程更加形象化、趣味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相比较课本的图片文字、教师一遍又一遍的讲解,学生更喜欢微课视频这样的方式,因为它足够新颖、它更生动有趣、它可以自主选择。微课程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微课程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1、关于微课的制作
(1)要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的教要以学生为中心,微课的设计也要以学生为中心。所以我们设计微课要从学生的学为出发点,了解学生,不仅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要保持良好的学习动机。我们信息技术教学的一种重要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思维和能力,学生在微课学习后,可以有自己的思考,我们要给他们时间与空间,要给他们时间去自己操作,因此在微课制作时对其中的关键内容要进行标注或留白,让学生能看懂关键点,又留有思考的空间,从而提升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与运用能力。
(2)、教材的处理要适当
要上好一堂信息技术课,其实老师要挖掘的空间很大。针对我们的教材,老师要做出一些合适的处理,让“教材”更适合我们的课堂,更适合我们所面对的'学生。在一堂信息技术课堂中,通常我们会采取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教学任务是课堂中的主线,而我们在进行微课设计的时候要对教学任务进行分析,将整堂课的知识点进行分解,针对每一个知识点制作微课视频,实现分层教学的目的。当然,老师也可以根据课堂内容、学生掌握情况等,适当扩大知识面,作为课外知识的拓展和补充,让具有良好基本技能的学生观看和学习。
2、微课程的构建
微课,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也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技能方面的知识讲解和展示。因此,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我们根据教学环节,将各个环节都以微课的形式呈现,让各个环节的微课串起来,让这一节课变成一个流畅的微课程。微课环节如下:(1)课前的复习。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新知识所需的衔接知识点设计制作好微课,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先看此微课,为新课做好准备。以起到课前复习,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2)新课的导入。教师根据新课知识点制作此微课,设计出新颖的问题,以便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为新课的讲解做好铺垫。在开始上课后先让学生看此视频,在吸引学生注意的同时,引入新的课程。(3)知识的讲解。教师对本节内容的重难点做出点拨,对具体的操作进行演示,在学生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时观看此视频,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并掌握知识。(4)练习与巩固。教师设计出好少而精的习题,并制作好微课,特别是类似幻灯片的制作这一类型的练习设计,如果用微课的形式呈现,学生对图片、声音、动画的要求更清楚明了。用于巩固本节的知识,并能在课堂中加以练习,解决好理论的操作的问题。(5)小结拓展。引导学生总结本节重点及规律,让学生将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起到归纳总结的作用,再设计一些适应不同层次学生拓展延伸练习。此时学生观看微课视频,对本节课的知识体系更清楚。
当然,并不是要求每一节课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必须使用微课,也要根据实际教学设计而选择合适的方法。
3、微课程的教学应用
(1)传统信息技术课堂中使用微课程教学
其实在我们“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堂中,也能很好地开展微课程教学的。作为标准的计算机网络教室,除了配备的电脑外,还有一套教学系统。我们可以借助这套教学系统,把我们制作好的微课程视频下发到学生电脑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也可以开展微课程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操作演示、汇报总结等活动。
(2)借助网络学习的平台使用微课程教学
借助网络学习的平台能更好地发挥微课程的作用,这也是我最喜欢使用的一种方式。在这个网络学习的平台上,除了上传微课程视频外,还将学习目标、任务要求、操作要领等用文字的方式罗列出来,学生在开展各项活动的时候更清楚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做。学生还可以提前预习本课知识,本节课知识没有完全掌握的同学也可以利用自己的空余时间继续学习。如果有条件的话,学生们完全可以在课余时间完成知识的学习,课上交流讨论自己所遇到的问题,大家一起解决,把剩余的时间拿来学生进行创作、拿来学生进行展示。让学生真正从学习技术转变成应用技术。
微课程的使用范围很广,不仅可以在课前预习中使用,也可以在课中讲解时使用,更可以在课后复习时使用。学生在学习的不同阶段都可以利用微课程进行自主的学习。但是,微课程仍然是教学中的辅助手段,不可以替代教师的作用,它只不过是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可能。
微课给广大学生随时随地学习提供了便利。但如果学生没有养成看微课自学的习惯,视频如果放在那里,没人去看,它也发挥不了它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在学生一开始接触信息技术课的时候,就积极去开展“微课程教学”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去适应这种教学模式,直到养成一种自学习惯,在发现问题的时候,从视频中找到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办法,这种利用微课程自学习惯的培养对学生未来学习、生活都是有着重要意义的。所以,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中应用微课,还需要我们付出更大的精力和努力,去使它成为学习资源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唐万能.试分析微课程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2】常立.浅谈微课程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使用
第四篇:微视频教学应用反思
政治课的微视频运用反思
李修江
一直以来的传统教学中,只是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表现为:完全依靠教师讲授,寄希望于教师花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讲授重点和难点,总以为讲授得越多,学生的收获越多。这样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新时期的学生,也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因为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他们学习习惯、思维方式、知识的接受能力等都不尽相同,所以,虽然教师在课堂上教授重难点花费的时间很多,自以为已经讲得面面俱到、细致入微却也还是很难让学生都弄懂,长此以往,必有部分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从而导致学习倦怠、学习困难等现象。这些问题怎么处理?在运用微视频进行教学后,我有了一些粗浅的体会,愿与大家分享,抛砖引玉。
本人尝试在高一经济生活教学内容《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中融入微视频教学,对这种新兴的教学方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
一、微视频内容的选择:
在教学设计之初,首先要弄清楚学生的知识水平。其中,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因此,教学设计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研习理论后,我仔细研究教学内容《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具体包括以下教学内容:
(一)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这一分配制度的内在原则,以及怎样在实践中实现这一原则。
(二)能力目标:引导学生用辩证的观点理解“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并且联系生活实际,探讨两者的有机统一起来的办法,能够认识两者统一的社会意义。
(三)情感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心弱势人群的道德良知和责任意识。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结合本班学生的调查与访谈,发现学生对“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了解不全面,尤其是对这些问题存在可能引发的后果认识不足;如果这个问题学生没有充分的认识和认同,就不可能从内心里理解分配政策的真正含义,根据以上学情,我将“为什么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以及如何做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定为本框题的教学难点,制作微视频。
二、微视频的呈现方式:
确定了将教学难点作为微视频制作内容,接下来就是具体制作过程了。由于本学科的特点,教学难点并非是学生对知识字面理解上存在困难,而是难在对课本理论认识是否深刻,是否认同。基于该理论基础和本学科实际,微视频的呈现方式也应该区别于其他学科——主要以教师讲解书本知识为主,而应注重提供典型、真实的感性材料,并对其进行有机整合,以期吸引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情感,唤起学生对相关知识和信息的记忆,有助于其全面、深刻地认识该理论,从而认同该理论。于是,我以学生耳熟能详的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为主线,引发学生思考:不合理的分配制度会产生什么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参与到如何解决和尚们的喝水问题,最后得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方案,从而掌握了本课的重难点,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微视频学习结果在课堂中的运用:
有了精心设计的微视频,还必须让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成为学生在课堂上充分“议论”的有效依据。课堂议论,其实质就是一种合作学习。具体来说,学习单包括以下问题:
1、三个和尚为什么没有水喝?
2、方案一好在哪里以及还有什么不足?
3、你能想出什么更好的解决方案?讨论的过程,就是将学生个体独立学习产生的“思维火花”有机整合的过程,是生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教育,更是学生合作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培养过程。学生的答案经过课堂上的相互交流和分享,经过教师的有效引导,为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自觉理解并贯彻该分配方案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四、关于微视频作用的进一步思索:
经过教学实践之后,我切身感受到了微视频的作用。思想品德学科教学本身就要求超越课堂的时空限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热点,培养具有人文精神,有广阔视野,有责任意识的人。而微视频就是一座桥梁,将封闭的教室和广阔的社会巧妙地连接在一起,打开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他们思维的欲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大胆放手,将课堂还给学生,鼓励他们深入、广泛地探讨,得到的是学生个性、个人思维火花和学习能力的展示的机会;是生生互动中更深刻、全面理解知识点,认同知识点,是教学目标的真正达成。
第五篇:微课程在教学中的应用
谈微课程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微课程的产生:
微课程这个术语并不是指为微型教学而开发的微内容,而是运用建构主义方法化成的、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在国外,早已有了“微课程”这个概念,它最早是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于2008年秋首创的。后来,戴维·彭罗斯被人们戏称为“一分钟教授”。
二、微课程的类型:
为便于一线教师对微课分类的理解和实践开发的可操作性,将微课划分为11类,分别为讲授类、问答类、启发类、讨论类、演示类、练习类、实验类、表演类、自主学习类、合作学习类、探究学习类。
三、微课程的适用条件:
第一、适用于学生在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设,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
第二、全民已经进入微时代:随着新技术发展,中国引来了移动互联网浪潮,2012年12月底,中国手机上网用户的规模为4.2亿,在地铁、车站、甚至饭桌上你有没有看到身边的男男女女拿着手机看信息,学英语,上微博,玩游戏。于是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小说、微学习出现了,当下的中国悄然进入了一个微时代。在此背景下,学习也进入微时代,简称微学习,即碎片化学习,一次学习一点,只学最主要的,随时随地借助移动设备(手机或ipad),学习者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学习任何内容。做到简单高效,随时随地。
四、微课程的特点:
第一、简单高效:化繁为简,只学核心,不学陪衬,没要繁琐的理论,只有简单的方法;只学最需要的,只学最有用的,让学习更高效,一次一小点,积少成多,四两拨千斤;
第二、随时随地:想什么时候学习,就什么时候学习,只有5分钟,若干个“微时间”组合成“1+1>2”的效应,机场候机、车站候车,酒店候餐,拿出手机即时学习,不受出差限制。
第三、生动有趣:视频中大量使用了图片,音乐,故事,等生动化素材,有效刺激学员右脑,让学习视觉化;课程中去除了简单的说教,借鉴了好莱坞大片中悬疑、意外、问题等刺激元素,让课程趣味十足,富有视觉黏性。
五、微课程的制作要求: 第一,“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第二,“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
第三,“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利用五分钟时间讲解一个非常碎片化的知识点、考点或作业题、考试真题、模拟题的一种微视频。
第四,“微课”的作用为“解惑”而非“授业”,它用于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网络在线课后辅导,不能代替课堂的新知识教学。
第五,微课时间须严格控制在五分钟以内,教学内容集中,一般为某一个知识点或一节课内容的某一个方面;教学形式简单,一般没有学生。微型课属于“经济实用”型课,它对教学场地等要求不多,能够在有限的简短时间内,对众多人员的教学能力分别作出甄别与评估,为教师招聘、资格认定、能力评估等工作提供较为快捷实用的可靠依据。
第六,微课作者需清楚本节微课受众的年级段,采用适合该年级段的相关定理、定律、词汇讲解,讲解时不出现“你们”、“大家”、“同学们”等词汇,在微课里不允许有文字上、语言上、图片上的知识性的错误或有误导性的描述,口语讲解,尽可能少地使用古板、枯燥的书面语,使讲解通俗易懂,微课的功能是对一些上课没听懂的同学进行课后的解惑辅导,而不是代替课堂教学。微课作者不能以课堂上讲解新知识一样来制作微课,没有听过课的同学来听微课是毫无意义的。
我们对微课程的认识还处在初始阶段,很多操作性的问题还在迷惘当中,需要通过大量的学习和借鉴才能使微课程能真正在教学中发挥作用。
微课程有哪些优势对学生能起到什么作用?
1.微课程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习情境、资源、活动的设计
微课程是以某一学习主题为核心组织起来的相关活动,所以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将技术整合到课程中去,更重要的是将已经脱离社会的学习活动回归到真实的生活中,将人为孤立起来的知识回归到真实的生活源泉中,将单一的被动接受学习方式还原为丰富多彩的学习方式群落。微课程课时一般比较短,教学材料小,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所设计的活动一般和现实相关,不只是让学生提取知识,而是鼓励学生进行更高层次的思考,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学生既学习了本门课程的知识,也丰富了其他相关学科知识。
教学的教育性是客观存在的,在微课程中,教师总是尽量设置一些与现实问题联系在一起的情景来感染学生,对于学生的情感具有积极的影响,并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励学生完成指定的任务并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微课程可以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架
微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更多的主动权,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可以完全离开教师的指导进行探究。事实上,在整合的过程中,教师要扮演内容呈现者、学习帮助者和课程设计者等多重角色,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控制和学生的自主活动之间要达到一种平衡状态。在上述的两个案例中,教师为学生创建“有源”的学习环境,根据学习过程的需要为学生提供不同形式的支架,不断引导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顺利穿越“最近发展区”k,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同时它对学生日后的探究性学习也起到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使得学生根据实际的需要寻找或构建支架支持其学习。3.微课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操作性和实践性
关于移动学习市场,在powerplus与多普达合作的移动学习调查中,共收到有效问卷307份,受访者中表达对此类手机商务课程非常感兴趣和感兴趣的人数共260人,占样本总数的84.693。[8]著名国际远程教育专家德斯蒙德·基更博士指出,移动学习的发展将使学生在远程学习上更加自由,下一代的远程学习将是移动学习。移动学习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学习者才是移动学习的主体,对移动学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课件是E-learning系统中课程学习的主要形式,学生可以在线浏览服务器上的网络课件,从而完成课程内容的学习。微课程以知识点为核心,课程资源中可以使用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是最有利于学生学习的一种资源形式。4.微课程的采用可以有效降低企业成本
很多公司培训专工及员工感到特别困惑,在E-learning平台中,同一部门所有员工的学习课程可能是一样的。但是在日常工作中,同一部门员工所从事工种的侧重点可能会各不相同。产品定制,即因人而异来设计学习路线变得非常重要了,可是从事培训的企业需要派专门的企业顾问中做深入的调查采访,才有可能定制出一批符合学员需求的产品,可是对大多数企业来说时间成本和物质成本又非常高,而微课程就变得非常有必要了。5.微课程可以因材施教,形成自主学习的资源库
研究表明,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工作压力的增大,很多知识是通过非正式学习获得的,例上下班坐地铁看报纸,跟同事聊天、生活问题寻求百度和 Google帮助等等,都能对工作起到很大的帮助,类似这种非正式的学习方式,E-Learning平台也可以来实现。将现有的课程拆分成视频碎片,形成一个具有大量视频信息的数据库,学员需要学习相应知识,可以像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搜索引擎一样输入关键词,就会出现一系列索引文件,学员可根据自己的需求,筛选自己需要的知识,这个知识点可以是理论解析、实战案例、flash演示、情景模拟等各种素材,可以满足员工的自我需求,真正实现因材施教,教师的讲解只是学员知识中的一个工具,形成以学员为主导的学习活动。学生通过阅读或查找大量的资料来进行学习,在学习中,学生不仅要研究问题本身,还要查找确定回答问题所需要的信息,此类型学习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和案例为中心的学习中的一个环节。
6、微课程可以为学生起到怎么的作用
微课程(microlecture)这个术语并不是指为微型教学而开发的微内容,而是运用建构主义方法化成的、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高等教育纪事报》介绍说,这些大约只有60秒长度的展示带有具体的结构,它们并不仅仅是简单的演示。在国外,早已有了“微课程”(Microlecture)这个概念,它最早是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于2008年秋首创的。后来,戴维·彭罗斯被人们戏称为“一分钟教授”(the One Minute Professor)。戴维·彭罗斯把微课程称为“知识脉冲”(Knowledge Burst)。
微学习:微学习(microlearning)区别于微课程,微学习处理相对较小的学习单元以及短期的学习活动。一般来说微学习指的是微观背景下的学习,比如教育和培训。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微学习可以被理解为一个隐喻,指的是微观方面的各种学习模式,概念以及过程。微内容 :微内容(microcontent)主要和学习内容方面相关。微内容一词1998年最初被尼尔森等人使用时,指向的是一种用以描述宏内容的短小扼要的摘要形式的东西,比如Email的主题句、网页的标题介绍、元数据描述词等这一类的文本。随着Web2.0的先驱者们对网络内容构成趋向的深入理解,微内容一词被赋予了新的认识和语义特征。微内容可能来自一封邮件、一则网络新闻、一个即时短信、一篇刚更新的博文、一句twitter里的碎语、一段土豆网上对一本新书的评论、一个Wikipedia中新增的词条、7Flickr上的图片、一段Youtube上的视频、甚至只是一个Facebook中好友留下的电话号码„„“提分微课程“是由清大世纪教育研究院专家团队集合国内百名重点学校一线教师重磅推出的”短时高效“的精品课程,该课程采用”题型精讲——方法传授——考点归纳“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即以重点常考题型为出发点,精讲解题方法及过程,并进行重点考点归纳,是一套真正符合现代学生学习特点的”短(学习时间短)、平(价格便宜)、快(学习见效快)"高清视频系列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