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不同于一般学科的教学,因为它的教学目标不是为了传授心理学的知识,而是希望通过一系列的心理辅导活动,让学生能够从活动中懂得认识与了解自我、发展自我的重要性,进而能够主动的去发展和提高自己的心理品质。因此,根据这样的特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以运用的教学方法有: 认知法:
这类教学方法主要是依靠学生的感知、想象和思维等认知活动来达到教学目标。它包括以下几种活动:
(一)阅读和听故事
教师通过向学生推荐优秀的和有针对性的读物,或者自己开辟和编写心理健康教育的专栏。在课堂上安排读书讨论和交流读书的心得体会,或讲述一些有意义的故事,让学生能够从中得到启发,从而改变自己的生活与行动的态度,促进自我人格的发展。
(二)认知改变
教师通过质疑、暗示和说服等等方法,来改变学生非理性的信念和观点,从而恢复和建立合理的、积极的思维方式。来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和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
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就是一种设定某种情境与题材,让学生扮演一定角色,通过行为模仿或行为替代,充分体会角色的情感变化和行为模式,表露自己或角色的人格、情感、人际交往、内心冲突等心理问题。然后通过观察、体验,进行分析讨论,从而使学生受到教育。其的作用就是于在扮演角色过程中可以显露当事人行为、个性上的弱点与矛盾之处;给当事人宣泄压抑的情绪提供了机会;让其能够理解角色的处境,消除不必要的误会和猜疑;使其从中学会合理而有效的行为方式。而作为观众的学生虽不扮演角色,也可能对扮演者发生认同作用。角色扮演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1、集体的角色扮演。
其主要步骤是:设定目标,确定情境;辅导教师对角色扮演作解释,排除学生各种顾虑;辅导教师指导学生发展情节,准备剧本,设定角色,分派角色;演剧时,教师可作指导示范,也可扮一个角色;事后分析讨论,表达感受。
2、个别形式的角色扮演。
让学生扮演生活中的自己,辅导教师扮演他的父母、同学、朋友等。
3、让学生轮换扮演两个角色。
与之打交道的另一个角色是用空椅子子代替。让学生练习同想象中的坐在空椅子子上的人物说话。
4、固定角色扮演。
让学生按照辅导教师为他撰写的草稿,扮演与自己原来性格不同的角色。如学生原来是被动的,就让他扮演主动的角色。在两周时间中,学生每天必须细读扮演草稿三次,并在日常生活中按角色身分去说、想、做,去同他人打交道。运用角色扮演法的原则:
1、假如学生明显地表现出害怕,不要勉强让他们扮演,而是分给他们一些其它任务,直到他们自动参与。
2、鼓励学生把角色扮演当作一种游戏。
3、把注意力集中在所扮演的角色而不在学生身上。注重角色所表现出的意义和感觉,而不是学生表演得多么好。创造一种非批判的气氛,使学生有信心,喜欢表达他们自己。
4、应使课堂气氛活跃,非表演同学积极关注表演者,给予表演者更多的支持和激励。
榜样引导法:
教师利用学生有很强的模仿特点,让他们通过榜样行为的观察,使自身受到强化,模仿榜样的言行,从而实现受教育的目的。榜样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符号性的(通过传播媒介来呈现的榜样)。使用榜样引导法的原则:
1、榜样的选取必须是可亲、可敬、可信并与学习者有较大相似性。
2、榜样行为的展现应是渐进的。
3、呈现榜样的同时,最好配以讲评,突出模仿行为。
4、为学生模仿行为提供心理安全,促使其大胆模仿。
5、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反馈信息,强化模仿行为。常用的榜样引导法:
1、参观、访问。
参观工厂、农村、公园、学校等,走访工人、农民和优秀学生,听其言,观其行,激发学生向榜样学习的强烈愿望并从身边做起,加强自身修养,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如,走进公园看到许多人都主动把果皮、纸屑扔进垃圾箱,不践踏草坪,教师趁势提示,提高学生的模仿倾向。可以说有目的地参观访问只是榜样学习中的一小部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模仿身边的榜样,从日常生活做起。由于榜样是活生生的,学生较易保持注意力,所以此方法适合于小学各年级。从教育内容说,较适合个性塑造,美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等。
2、媒体教学
充分利用科技教学手段,通过传播媒介来呈现榜样(传播媒介有图片、幻灯、录音、录像、电影、卡通片、文字说明等等),学生观察榜样,进行模仿学习。这种榜样比真实榜样更能突出要求模仿的行为,因为教师能够事先做精细的安排,而且比真实的榜样更安全,真实的榜样是不受严格限制的,是富于变化的。又由于媒体榜样可反复使用,所以在心理教育上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方式。实践证明,“百部爱国主义影视片教育”已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由于这种教学方式教育性兼容艺术性,形象生动有趣,颇受学生欢迎,可对不同年级学生施教,教学内容可涵盖多个方面。
讨论法:
讨论法是所有教学活动中使用最为普遍的方法。是在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下,学生对某一专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意见,群体进行研讨的学习方法。这种方法可以集思广益,沟通彼此的思想和感情,促进问题的解决。通常可以用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集体讨论的方式有:
1、专题讨论:
即由心理教师针对在某一段时间里面学生普遍面临的问题进行专题性讨论。比如:在新学期开始的时候,让学生讨论如何更加快的更加好的转入到正常的紧张的学习轨道上面来;在考试前讨论有关考试策略和考试焦虑的问题;在学期结束前和学生讨论如何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
2、辩论:
就争论性的问题进行分组讨论,提出正反两个方面不同的观点、论据。
3、配对讨论:
指就某一主题,先作2人一组的讨论得出结论;然后和另两个人讨论的意见沟通协商,形成4个人的共同意见;最后又由第二步的两组和另外两组一起作第3次的讨论和协商,得出8个人的共同想法。其优点是经3次讨论,分析问题比较充分,且参与性高,每人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
4、脑力激荡:(头脑风暴)
这种方法是由美国著名创造学家奥斯本提出来的。它利用集体思考和讨论的方式,使思想观念相互激荡,发生连锁反应,以便能够引出更加多的想法或意见。它往往是在团体中通过暂缓判断和评价,鼓励团体成员对同一问题提出尽可能多的不同看不法。必须遵循的规则为:不予批评嘲笑;鼓励畅所欲言;允许异想天开,意见愈新奇愈多越好;欢迎对他人意见作综合改进;自始至终保持轻松自由的心态等。
5、六人讨论:
这种方法以6人为单位分组。在小组讨论中每个人都先对要讨论的问题做自己的思考,然后进行组内的交流。这是一种人人参与又比较省时的方法。价值观辨析法:
价值观辨析法就是在教师的安排下,学生通过讨论、辩论等方法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并把自己的行为模式与他人的行为模式进行比较,解决价值冲突,进而按照自己较符合社会要求的价值观支配自己的言行。运用价值观辨析法的原则:
1、教师首先必须诱发学生的态度和价值陈述。
2、教师必须无批评地和无批判地接受学生的思想、情感、信念和观点。
3、教师必须向学生提出问题以帮助学生思考自己的价值观念。常用价值观辨析法:
1、小组讨论法
针对某一问题设置情境(问题应为开放性问题),教师把学生分成小组,分组方式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匹配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每个小组内成员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畅所欲言,最后形成小组意见。接下来小组与小组讨论或辩论,最后由老师做总结。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主要功能是应用问题,使讨论顺利进行并使讨论不离开主题,鼓励成员多贡献意见。此方法需要一定的认知基础,较适合于中、高年级学生。教育内容适合于学生自我评价、学习态度、个性、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教育。
2、两难问题法
教师利用假定的、设计的或真实的两难问题,让学生进行判断,激起内心价值冲突,触动原有的心理认知结构,产生不满足感,以达到改变自己原有认知结构的目的,从而提高心理水平。教师应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交流或辩论,做出判断,寻找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此方法根据问题设置可适合于不同年级学生。在教育内容方面,适用于学生个性塑造和品德形成等。
除以上方法外,还有排序与选择,敏感性训练与倾听技术,歌唱与美术,游戏与刺激,以及个人日记等价值辨析方法,在实际教学中灵活使用。
行为强化法:
行为强化法就是教师运用奖惩等强化手段来巩固学生良好行为、消除不良行为或建立某种新的良好行为的一种方法。所谓强化是指任何有助于机体反应概率增加的事件,强化手段一般有正强化、负强化和惩罚。凡施加某种影响并有助于反应概率增加的事件叫正强化。凡移去某种不利的影响并有助于反应概率增加的事件叫负强化。惩罚是指减少或消除某种不良行为再次出现的可能性而在此行为发生后所跟随的不愉快事件。由于负强化和惩罚效果不够稳,而且可能带来一些负作用,所以在教育中多采用正强化。运用行为强化法应遵循的原则:
1、多使用正强化少使用负强化和惩罚。
2、教师必须明确通过教学要改变哪些不良行为习惯,建立那些行为方式。
3、强化物和强化方式的选择因人而定。
4、强化时有必要对学生伴随说理教育。几种常用的强化方法:
1、奖励
奖励是指施于行为之后以增加该行为再次出现可能性的事物,是一种正强化。奖励一般可分为社会性奖励、物质性奖励和活动性奖励。社会性奖励包括微笑、赞扬、拥抱、亲昵、抚摸等,这种奖励对低年级学生特别有效。物质奖励是用可消费的物品作强化物,如饼干、食物、音乐、玩具、图片、代币等等。活动奖励是指用一些学生喜欢的活动作为强化物,如自由时间、跳皮筋、踢球等。具体使用何种强化物要根据学生个人受好而定,另外,还要注意让学生学会自我奖励。运用奖励时应注意:奖励的行为是具体的;奖励的选择遵循多次奖励仍不满足为原则;鼓励学生自我奖励。
2、惩罚
惩罚是指为减少或消除某种不良行为再次出现可能性而在此行为发生后所跟随的不愉快事件。在学校里教师一般运用两类惩罚,第一类惩罚是在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发生后施加某种痛苦或厌恶的刺激,以减少受罚行为再次发生的可能性,如批评、警告、记过,甚至开除学籍等处分。第二类惩罚是在不良行为发生后,取消学生喜爱的某种刺激以减少受罚行为再次发生的可能性,如扣除行为得分、暂时收回某种奖励或暂时取消参加某种娱乐活动的权利等等。除此之外,让学生学会自我惩罚。
运用惩罚时应注意:避免不适当的惩罚,如体罚或变相体罚;惩罚应有很强的针对性,重罚其事,轻责其人;惩罚伴随说理教育,以提高惩罚效果;力戒惩罚后又立即给予奖励。
3、强化不相容反应
这一方法是把不强化那个不合社会要求的反应同强化另一个与顺应不良行为显然对抗的合乎社会要求的反应相结合,借以消除顺应不良反应的方法。例如,上课有的学生爱做小动作、不认真听讲,老师可以给予认真听讲的学生奖励,从而使不认真听讲的学生改掉做小动作的坏习惯,学会认真听讲。对于咬指甲的人,可以教他在任何时候,只要想到咬自己的指甲,就握紧拳头将双臂交叉放在胸前,以对抗咬指甲行为。
这种方法类似于“冷处理”。冷处理就是当学生做出不良行为时,不予理睬,使他得不到关注,久而久之这种不良行为就可能消退。
以上几种行为强化法重点是针对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不良行为的矫正,在心理教育过程中可以适用于不同年级的学生行为塑造和矫正。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所使用的方法除了以上论述到的以外,还有许多其它的方法,如游戏法;讲授法;自述法等。而这些辅导方法的分类也不是绝对的,它们彼此之间有一定的交叉和包含的关系。这些众多的方法又可归纳为两类,一类是认知,另一类是行为。为使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应把知和行紧密结合起来,以一种方法为主导,多种方法为辅助进行教学,不能孤立地去适用某一方法。
第二篇: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法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法
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课有别于其它学科,它重在活动,重在学生参与,通过师生共同活动,达到教育目的。所以,在通常的教学方法基础上,结合本教程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宜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具体有以下几种方法供参考使用。
一、角色扮演法
1.什么是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一种通过行为模仿或行为替代来影响个体心理过程的方法。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扮演活动中的角色,进行现场表演,通过观察、体验,进行分析讨论,从而使学生受到教育。在排演时,要求学生扮演他们所想的所感觉或在某情境他们会做什么?另一方面是反角色扮演,即要求他们猜测与自己不同角色的观点,通过两种角色扮演鼓励他们同理、同情,增进双方的了解。
2.运用角色扮演法的原则
由于角色扮演法是一种当众表演,需要有较强的参与意识,所以,对于那些随和、性格外向、有安全感的学生易做到,而对于害羞、性格内向、防御心理强的学生,角色扮演相对显得困难。而安全的、接纳的、信任的气氛及教师的鼓励有助于学生的参与。在运用角色扮演法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假如学生明显地表现出害怕,不要勉强让他们扮演,而是分给他们一些其它任务,直到他们自动参与。
(2)鼓励学生把角色扮演当作一种游戏。
(3)把注意力集中在所扮演的角色而不在学生身上。注重角色所表现出的意义和感觉,而不是学生表演得 多么好。创造一种非批判的气氛,使学生有信心,喜欢表达他们自己。
(4)应使课堂气氛活跃,非表演同学积极关注表演者,给予表演者更多的支持和激励。
3.常用角色扮演法及适用对象
(1)相声表演。此种表演可以是一人的单口相声,也可以是两人的对口相声或多人的众口相声。表演者以通俗、幽默的话语向学生展示深刻的心理学道理。例如:想让学生认识到“注意”这一心理状态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作用,就可以让一名学生进行注意的自述“我叫注意”。进行情绪调控教育时,可让两位同学说对口相声“我不生气”等等。由于此类表演需要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其它表演技巧,故较适合于中、高年级学生。教育活动内容可以是所有提高学生认知水平的心理训练。
(2)哑剧表演。这种表演是一种非言语性的。教师根据活动内容,让学生充分利用肢体、面部、身段等进行表情达意,学会非言语交往。表演可以是一人或多人,如表演“同学见面”、“生气时”、“幸福时刻”、“等待”等等。此类表演难度稍低,适合于小学各年级学生。从教育内容来说,主要适用于情感教育和交往指导,也可考虑实际情况运用于其它教学内容。(3)角色互换。此方法是让学生先后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分别体验不同角色的感受,促使彼此了解,学会不同角色应有不同的社会言行,每个人的言行应符合他所承担的角色。表演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多人互相配合,如“我来当教师”、“失败时的我”、“三人座谈”、“假如我是他”等等。此类表演适合于小学各年级学生。教育内容主要适用于自我意识训练,情感教育、个性塑造和交往指导。
(4)小品表演。这种方法是把幽默、讽刺或赞许的语言与滑稽的动作结合起来,展示生活、学习中的一些事情,告诉同学们其中的道理及处理问题的方式等。小品表演大多为多个同学参与,以期接近生活,情境显得较真实,富有感染力,如“同学病了”、“同学来我家做客”、“给妈妈过生日”等内容。此类表演有一定难度,适用于中、高年级学生。从教育内容上看,适用于自我意识、情感、个性、交往等方面的训练。
4.角色扮演法的理论基础
关于角色扮演有一经典性实验研究,研究者先测量被试对某一事物的态度,然后要求几个被试扮演演说家,按照事先规定好的要求发言,每次发言所表达的是一种比被试本人原有态度更为极端的态度,其他被试充当听众。扮演结束后,实验者对被试的态度重新作了测量,结果发现,扮演演说家角色的被试的态度沿着发言时表现的态度方向发生了重大变化,而听众的态度却很少受影响。
由于角色扮演使受教育者亲身体验了所扮演角色的言行,感受深刻,往往能够引起较大的心理变化,所以,在实验教育中,恰当使用这种方法,常常收到神奇的效果。实践证明,有的班主任运用这种方法,采取班干部轮流制管理班集体,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价值观辨析法
1.什么是价值观辨析法
价值观辨析法就是在教师的安排下,学生通过讨论、辩论等方法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并把自己的行为模式与他人的行为模式进行比较,解决价值冲突,进而按照自己较符合社会要求的价值观支配自己的言行。
2.运用价值观辨析法的原则
(1)教师首先必须诱发学生的态度和价值陈述。
(2)教师必须无批评地和无批判地接受学生的思想、情感、信念和观点。(3)教师必须向学生提出问题以帮助学生思考自己的价值观念。3.常用价值观辨析法及适用对象
(1)小组讨论法。针对某一问题设置情境(问题应为开放性问题),教师把学生分成小组,分组方式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匹配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每个小组内成员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畅所欲言,最后形成小组意见。接下来小组与小组讨论或辩论,最后由老师做总结。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主要功能是应用问题,使讨论顺利进行并使讨论不离开主题,鼓励成员多贡献意见。此方法需要一定的认知基础,较适合于中、高年级学生。教育内容适合于学生自我评价、学习态度、个性、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教育。
(2)两难问题法。教师利用假定的、设计的或真实的两难问题,让学生进行判断,激起内心价值冲突,触动原有的心理认知结构,产生不满足感,以达到改变自己原有认知结构的目的,从而提高心理水平。教师应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交流或辩论,作出判断,寻找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此方法根据问题设置可适合于不同年级学生。在教育内容方面,适用于小学生个性塑造和品德形成等。
(3)脑力激荡法。此方法允许学生对一个问题能自由地考虑可采用的方法。脑力激荡法可以帮助学生产生很多的概念,它的目的是在一种兴奋、有趣、安全及接纳的气氛下产生一般与非惯例的概念,鼓励学生真诚地贡献意见,不管有无价值,甚至类似开玩笑或引人注意的意见,还是要接纳它,应特别鼓励有创意的学生。在讨论时,教师不作评价,只在最后作以总结。该方法适合于各年级学生。在教育内容方面多适用于学生智力训练。
除以上方法外,还有排序与选择,敏感性训练与倾听技术,歌唱与美术,游戏与刺激,以及个人日记等价值辨析方法,在实际教学中灵活使用。
4.价值观辨析法的理论基础
价值观辨析法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纽约大学的拉斯(L.Raths)和他的两名学生西蒙(S.Simon)与哈明(M.Harmin)。1966年他们出版的《价值与教学》一书系统地阐述了价值辨析基本原理。他们认为,价值观念是个体的一种内在价值,往往不能清晰地意识到,因而难以指导人的行为。为了让这些潜在的价值观念发挥作用,就需要对它们进行一步步辨析,价值辨析所采用的形式是使学生在他们的直接生活中思考一些价值选择途径,同时使他们对学校生活的周围人产生积极态度。它帮助儿童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鼓励学生辨认自己的价值观念以及这些价值观念与其它价值观念的关系,揭示并解决自己价值冲突,将自己的价值观念与别人交流,并根据自己的价值选择来行事。美国柯尔伯格的“道德两难问题”及他的合作者布莱特(M.Blatt)1973年设计的“小组道德讨论”教育模式在某种程度上都支持了价值辨析法学派的观点。
由于价值分析采用诱导方式,反对呆板说教和强硬的灌输式教育,教师易于掌握,学生乐于接受,有助于提高自我认识,促进良好行为的发生。
三、榜样引导法
1.什么是榜样引导法
教师利用小学生的模仿特点,让他们通过榜样行为的观察,使自身受到强化,模仿榜样的言行,从而实现受教育的目的。榜样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符号性的(通过传播媒介来呈现的榜样)。
2.使用榜样引导法的原则
(1)榜样的选取必须是可亲、可敬、可信并与学习者有较大相似性。(2)榜样行为的展现应是渐进的。
(3)呈现榜样的同时,最好配以讲评,突出模仿行为。(4)为学生模仿行为提供心理安全,促使其大胆模仿。(5)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反馈信息,强化模仿行为。3.常用的榜样引导法及适用对象
(1)参观、访问。参观工厂、农村、公园、学校等,走访工人、农民和优秀学生,听其言,观其行,激发学生向榜样学习的强烈愿望并从身边做起,加强自身修养,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如,走进公园看到许多人都主动把果皮、纸屑扔进垃圾箱,不践踏草坪,教师趁势提示,提高学生的模仿倾向。可以说有目的地参观访问只是榜样学习中的一小部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模仿身边的榜样,从日常生活做起。由于榜样是活生生的,学生较易保持注意力,所以此方法适合于小学各年级。从教育内容说,较适合个性塑造,美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等。
(2)媒体教学。充分利用科技教学手段,通过传播媒介来呈现榜样(传播媒介有图片、幻灯、录音、录像、电影、卡通片、文字说明等等),学生观察榜样,进行模仿学习。这种榜样比真实榜样更能突出要求模仿的行为,因为教师能够事先做精细的安排,而且比真实的榜样更安全,真实的榜样是不受严格限制的,是富于变化的。又由于媒体榜样可反复使用,所以在心理教育上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方式。实践证明,“百部爱国主义影视片教育”已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由于这种教学方式教育性兼容艺术性,形象生动有趣,颇受学生欢迎,可对不同年级学生施教,教学内容可涵盖多个方面。
4.榜样引导法的理论基础
社会学习理论创始人之一,当代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A.bandura)提出了观察学习理论。此理论认为,学习者只要观察到榜样的反应,即使自己未直接受到强化,也未进行实际练习,也能形成某些相应的行为。观察学习更符合人类学习的许多实际情况,更能说明个体的许多复杂行为的学习过程,班杜拉和库珀斯(C.Kupers)曾做过一项实验研究,研究是这样的:一批儿童与成人玩打球游戏,玩的时候,儿童可随意从旁边取得糖果,作为示范榜样的成人则给自己确定了一定规范,如达到一个分数值才能去取得糖果。结果发现,儿童通过观察也能给自己确定某种规范,做到了才去取糖果。班杜拉把这种在榜样示范下形成的新行为称为替代性反应的形成,因为这是个体通过观察使榜样的行为通过替代而内化成了自己的行为。根据这一理论,结合日常生活我们不难看到榜样的力量,所以教师一方面设法为学生提供尽量多的良好榜样,另一方面也要注意自身的言行,做到榜样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四、行为强化法
1.什么是行为强化法
行为强化法就是教师运用强化手段来巩固学生良好行为和消除不良行为的一种方法。所谓强化是指任何有助于机体反应概率增加的事件,强化手段一般有正强化、负强化和惩罚。凡施加某种影响并有助于反应概率增加的事件叫正强化。凡移去某种不利的影响并有助于反应概率增加的事件叫负强化。惩罚是指减少或消除某种不良行为再次出现的可能性而在此行为发生后所跟随的不愉快事件。由于负强化和惩罚效果不够稳,而且可能带来一些负作用,所以在教育中多采用正强化。
2.运用行为强化法应遵循的原则
(1)多适用正强化少使用负强化和惩罚。
(2)教师必须明确通过教学要改变哪些不良行为习惯,建立那些行为方式。(3)强化物和强化呈式的选择因人而定。(4)强化时有必要对学生伴随说理教育。3.几种常用的强化方法及适用对象。
(1)奖励。奖励是指施于行为之后以增加该行为再次出现可能性的事物,是一种正强化。奖励一般可分为社会性奖励、物质性奖励和活动性奖励。社会性奖励包括微笑、赞扬、拥抱、亲昵、抚摸等,这种奖励对低年级学生特别有效。物质奖励是用可消费的物品作强化物,如饼干、食物、音乐、玩具、图片、代币等等。活动奖励是指用一些学生喜欢的活动作为强化物,如自由时间、跳皮筋、踢球等。具体使用何种强化物要根据学生个人受好而定,另外,还要注意让学生学会自我奖励。
运用奖励时应注意:奖励的行为是具体的;奖励的选择遵循多次奖励仍不满足为原则;鼓励学生自我奖励。
(2)惩罚。惩罚是指为减少或消除某种不良行为再次出现可能性而在此行为发生后所跟随的不愉快事件。在学校里教师一般运用两类惩罚,第一类惩罚是在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发生后施加某种痛苦或厌恶的刺激,以减少受罚行为再次发生的可能性,如批评、警告、记过,甚至开除学籍等处分。第二类惩罚是在不良行为发生后,取消学生喜爱的某种刺激以减少受罚行为再次发生的可能性,如扣除行为得分、暂时收回某种奖励或暂时取消参加某种娱乐活动的权利等等。除此之外,让学生学会自我惩罚。
运用惩罚时应注意:避免不适当的惩罚,如体罚或变相体罚;惩罚应有很强的针对性,重罚其事,轻责其人;惩罚伴随说理教育,以提高惩罚效果;力戒惩罚后又立即给予奖励。
(3)强化不相容反应。这一方法是把不强化那个不合社会要求的反应同强化另一个与顺应不良行为显然对抗的合乎社会要求的反应相结合,借以消除顺应不良反应的方法。例如,上课有的学生爱做小动作、不认真听讲,老师可以给予认真听讲的学生奖励,从而使不认真听讲的学生改掉做小动作的坏习惯,学会认真听讲。对于咬指甲的人,可以教他在任何时候,只要想到咬自己的指甲,就握紧拳头将双臂交叉放在胸前,以对抗咬指甲行为。种方法类似于“冷处理”。冷处理就是当学生做出不良行为时,不予理睬,使他得不到关注,久而久之这种不良行为就可能消退。
以上几种行为强化法重点是针对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不良行为的矫正,在心理教育过程中可以适用于不同年级的小学生行为塑造和矫正。
4.行为强化法的理论基础
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现代行为主义首领、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创始人、行为矫正技术的创始人之一,B.F斯金纳认为:行为操作发生后,立即呈现强化物,行为就强化了,强化是操作性行为形成的重要手段。强化在斯金纳的学习理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他学习理论的基石和核心。他认为,行为的发生变化都是强化的结果,要控制行为就要设法控制强化,控制强化就能控制行为。斯金纳指出,只要一项操作出现后,继之呈现一个强化刺激,操作的强度就会上升,只要安排好一种特殊的强化形式,就会几乎随意地去塑造有机体的行为。著名的“斯金纳箱”是斯金纳用来研究动物学习的实验装置。箱内装有一个杠杆,只要白鼠掀压杠杆,就会滚出一个食球,这样白鼠就会压杠杆,以取食物直至吃饱为止。以后,他又用鸽子做类似的实验。从动物实验研究过程中,他发现并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即机体自发固有强化或无强化的伴随而相应增加或降低重复出现的概率。除以上方法外,还有许多其它的方法,众多的方法可归纳为两类,一类是认知,另一类是行为。为使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应把知和行紧密结合起来,以一种方法为主导,多种方法为辅助进行教学,不能孤立地去适用某一方法,在学生心理发展历程中,认知活动的成份与行为活动成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第三篇: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法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法
小学心理课不同于其他学科,没有明显的知识型结构,由于心理它重在活动,重在学生参与,通过师生共同活动,达到心理体验的目的。所以,在通常的教学方法基础上,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但具体常用的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角色扮演法 1.什么是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一种通过行为模仿或行为替代来影响个体心理过程的方法。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扮演活动中的角色,进行现场表演,通过观察、体验,进行分析讨论,从而使学生受到教育。在排演时,要求学生扮演他们所想的所感觉或在某情境他们会做什么?另一方面是反角色扮演,即要求他们猜测与自己不同角色的观点,通过两种角色扮演鼓励他们同理、同情,增进双方的了解。
2.运用角色扮演法的原则
由于角色扮演法是一种当众表演,需要有较强的参与意识,所以,对于那些随和、性格外向、有安全感的学生易做到,而对于害羞、性格内向、防御心理强的学生,角色扮演相对显得困难。而安全的、接纳的、信任的气氛及教师的鼓励有助于学生的参与。在运用角色扮演法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假如学生明显地表现出害怕,不要勉强让他们扮演,而是分给他们一些其它任务,直到他们自动参与。(2)鼓励学生把角色扮演当作一种游戏。
(3)把注意力集中在所扮演的角色而不在学生身上。注重角色所表现出的意义和感觉,而不是学生表演得 多么好。创造一种非批判的气氛,使学生有信心,喜欢表达他们自己。
(4)应使课堂气氛活跃,非表演同学积极关注表演者,给予表演者更多的支持和激励。
3.常用角色扮演法及适用对象
(1)相声表演。此种表演可以是一人的单口相声,也可以是两人的对口相声或多人的众口相声。表演者以通俗、幽默的话语向学生展示深刻的心理学道理。例如:想让学生认识到“注意”这一心理状态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作用,就可以让一名学生进行注意的自述“我叫注意”。进行情绪调控教育时,可让两位同学说对口相声“我不生气”等等。由于此类表演需要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其它表演技巧,故较适合于中、高年级学生。教育活动内容可以是所有提高学生认知水平的心理训练。
(2)哑剧表演。这种表演是一种非言语性的。教师根据活动内容,让学生充分利用肢体、面部、身段等进行表情达意,学会非言语交往。表演可以是一人或多人,如表演“同学见面”、“生气时”、“幸福时刻”、“等待”等等。此类表演难度稍低,适合于小学各年级学生。从教育内容来说,主要适用于情感教育和交往指导,也可考虑实际情况运用于其它教学内容。
2(3)角色互换。此方法是让学生先后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分别体验不同角色的感受,促使彼此了解,学会不同角色应有不同的社会言行,每个人的言行应符合他所承担的角色。表演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多人互相配合,如“我来当教师”、“失败时的我”、“三人座谈”、“假如我是他”等等。此类表演适合于小学各年级学生。教育内容主要适用于自我意识训练,情感教育、个性塑造和交往指导。
(4)小品表演。这种方法是把幽默、讽刺或赞许的语言与滑稽的动作结合起来,展示生活、学习中的一些事情,告诉同学们其中的道理及处理问题的方式等。小品表演大多为多个同学参与,以期接近生活,情境显得较真实,富有感染力,如“同学病了”、“同学来我家做客”、“给妈妈过生日”等内容。此类表演有一定难度,适用于中、高年级学生。从教育内容上看,适用于自我意识、情感、个性、交往等方面的训练。
4.角色扮演法的理论基础
关于角色扮演有一经典性实验研究,研究者先测量被试对某一事物的态度,然后要求几个被试扮演演说家,按照事先规定好的要求发言,每次发言所表达的是一种比被试本人原有态度更为极端的态度,其他被试充当听众。扮演结束后,实验者对被试的态度重新作了测量,结果发现,扮演演说家角色的被试的态度沿着发言时表现的态度方向发生了重大变化,而听众的态度却很少受影响。
由于角色扮演使受教育者亲身体验了所扮演角色的言行,感受深刻,往往能够引起较大的心理变化,所以,在实验教育中,恰当使用 这种方法,常常收到神奇的效果。实践证明,有的班主任运用这种方法,采取班干部轮流制管理班集体,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价值观辨析法 1.什么是价值观辨析法
价值观辨析法就是在教师的安排下,学生通过讨论、辩论等方法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并把自己的行为模式与他人的行为模式进行比较,解决价值冲突,进而按照自己较符合社会要求的价值观支配自己的言行。
2.运用价值观辨析法的原则
(1)教师首先必须诱发学生的态度和价值陈述。
(2)教师必须无批评地和无批判地接受学生的思想、情感、信念和观点。
(3)教师必须向学生提出问题以帮助学生思考自己的价值观念。3.常用价值观辨析法及适用对象
(1)小组讨论法。针对某一问题设置情境(问题应为开放性问题),教师把学生分成小组,分组方式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匹配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每个小组内成员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畅所欲言,最后形成小组意见。接下来小组与小组讨论或辩论,最后由老师做总结。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主要功能是应用问题,使讨论顺利进行并使讨论不离开主题,鼓励成员多贡献意见。此方法需要一定的认知基础,较适合于中、高年级学生。教育内容适合于学生自我评价、学习态度、个性、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教育。(2)两难问题法。教师利用假定的、设计的或真实的两难问题,让学生进行判断,激起内心价值冲突,触动原有的心理认知结构,产生不满足感,以达到改变自己原有认知结构的目的,从而提高心理水平。教师应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交流或辩论,作出判断,寻找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此方法根据问题设置可适合于不同年级学生。在教育内容方面,适用于小学生个性塑造和品德形成等。
(3)脑力激荡法。此方法允许学生对一个问题能自由地考虑可采用的方法。脑力激荡法可以帮助学生产生很多的概念,它的目的是在一种兴奋、有趣、安全及接纳的气氛下产生一般与非惯例的概念,鼓励学生真诚地贡献意见,不管有无价值,甚至类似开玩笑或引人注意的意见,还是要接纳它,应特别鼓励有创意的学生。在讨论时,教师不作评价,只在最后作以总结。该方法适合于各年级学生。在教育内容方面多适用于学生智力训练。
除以上方法外,还有排序与选择,敏感性训练与倾听技术,歌唱与美术,游戏与刺激,以及个人日记等价值辨析方法,在实际教学中灵活使用。
4.价值观辨析法的理论基础
价值观辨析法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纽约大学的拉斯(L.Raths)和他的两名学生西蒙(S.Simon)与哈明(M.Harmin)。1966年他们出版的《价值与教学》一书系统地阐述了价值辨析基本原理。他们认为,价值观念是个体的一种内在价值,往往不能清晰地意识到,因而难以指导人的行为。为了让这些潜在的价值观念发挥作用,就需要对它们 进行一步步辨析,价值辨析所采用的形式是使学生在他们的直接生活中思考一些价值选择途径,同时使他们对学校生活的周围人产生积极态度。它帮助儿童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鼓励学生辨认自己的价值观念以及这些价值观念与其它价值观念的关系,揭示并解决自己价值冲突,将自己的价值观念与别人交流,并根据自己的价值选择来行事。美国柯尔伯格的“道德两难问题”及他的合作者布莱特(M.Blatt)1973年设计的“小组道德讨论”教育模式在某种程度上都支持了价值辨析法学派的观点。
由于价值分析采用诱导方式,反对呆板说教和强硬的灌输式教育,教师易于掌握,学生乐于接受,有助于提高自我认识,促进良好行为的发生。
三、榜样引导法 1.什么是榜样引导法
教师利用小学生的模仿特点,让他们通过榜样行为的观察,使自身受到强化,模仿榜样的言行,从而实现受教育的目的。榜样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符号性的(通过传播媒介来呈现的榜样)。
2.使用榜样引导法的原则
(1)榜样的选取必须是可亲、可敬、可信并与学习者有较大相似性。
(2)榜样行为的展现应是渐进的。
(3)呈现榜样的同时,最好配以讲评,突出模仿行为。(4)为学生模仿行为提供心理安全,促使其大胆模仿。(5)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反馈信息,强化模仿行为。3.常用的榜样引导法及适用对象
(1)参观、访问。参观工厂、农村、公园、学校等,走访工人、农民和优秀学生,听其言,观其行,激发学生向榜样学习的强烈愿望并从身边做起,加强自身修养,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如,走进公园看到许多人都主动把果皮、纸屑扔进垃圾箱,不践踏草坪,教师趁势提示,提高学生的模仿倾向。可以说有目的地参观访问只是榜样学习中的一小部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模仿身边的榜样,从日常生活做起。由于榜样是活生生的,学生较易保持注意力,所以此方法适合于小学各年级。从教育内容说,较适合个性塑造,美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等。
(2)媒体教学。充分利用科技教学手段,通过传播媒介来呈现榜样(传播媒介有图片、幻灯、录音、录像、电影、卡通片、文字说明等等),学生观察榜样,进行模仿学习。这种榜样比真实榜样更能突出要求模仿的行为,因为教师能够事先做精细的安排,而且比真实的榜样更安全,真实的榜样是不受严格限制的,是富于变化的。又由于媒体榜样可反复使用,所以在心理教育上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方式。实践证明,“百部爱国主义影视片教育”已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由于这种教学方式教育性兼容艺术性,形象生动有趣,颇受学生欢迎,可对不同年级学生施教,教学内容可涵盖多个方面。
4.榜样引导法的理论基础
社会学习理论创始人之一,当代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了观察学习理论。此理论认为,学习者只要观察到榜样的反应,即使自己未直接受到强化,也未进行实际练习,也能形成某些相应的行为。观察学习更符合人类学习的许多实际情况,更能说明个体的许多复杂行为的学习过程,班杜拉和库珀斯曾做过一项实验研究,研究是这样的:一批儿童与成人玩打球游戏,玩的时候,儿童可随意从旁边取得糖果,作为示范榜样的成人则给自己确定了一定规范,如达到一个分数值才能去取得糖果。结果发现,儿童通过观察也能给自己确定某种规范,做到了才去取糖果。班杜拉把这种在榜样示范下形成的新行为称为替代性反应的形成,因为这是个体通过观察使榜样的行为通过替代而内化成了自己的行为。根据这一理论,结合日常生活我们不难看到榜样的力量,所以教师一方面设法为学生提供尽量多的良好榜样,另一方面也要注意自身的言行,做到榜样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四、行为强化法 1.什么是行为强化法
行为强化法就是教师运用强化手段来巩固学生良好行为和消除不良行为的一种方法。所谓强化是指任何有助于机体反应概率增加的事件,强化手段一般有正强化、负强化和惩罚。凡施加某种影响并有助于反应概率增加的事件叫正强化。凡移去某种不利的影响并有助于反应概率增加的事件叫负强化。惩罚是指减少或消除某种不良行为再次出现的可能性而在此行为发生后所跟随的不愉快事件。由于负强化 8 和惩罚效果不够稳,而且可能带来一些负作用,所以在教育中多采用正强化。
2.运用行为强化法应遵循的原则(1)多适用正强化少使用负强化和惩罚。
(2)教师必须明确通过教学要改变哪些不良行为习惯,建立那些行为方式。
(3)强化物和强化呈式的选择因人而定。(4)强化时有必要对学生伴随说理教育。3.几种常用的强化方法及适用对象。
(1)奖励。奖励是指施于行为之后以增加该行为再次出现可能性的事物,是一种正强化。奖励一般可分为社会性奖励、物质性奖励和活动性奖励。社会性奖励包括微笑、赞扬、拥抱、亲昵、抚摸等,这种奖励对低年级学生特别有效。物质奖励是用可消费的物品作强化物,如饼干、食物、音乐、玩具、图片、代币等等。活动奖励是指用一些学生喜欢的活动作为强化物,如自由时间、跳皮筋、踢球等。具体使用何种强化物要根据学生个人受好而定,另外,还要注意让学生学会自我奖励。
运用奖励时应注意:奖励的行为是具体的;奖励的选择遵循多次奖励仍不满足为原则;鼓励学生自我奖励。
(2)惩罚。惩罚是指为减少或消除某种不良行为再次出现可能性而在此行为发生后所跟随的不愉快事件。在学校里教师一般运用两类惩罚,第一类惩罚是在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发生后施加某种痛苦或 厌恶的刺激,以减少受罚行为再次发生的可能性,如批评、警告、记过,甚至开除学籍等处分。第二类惩罚是在不良行为发生后,取消学生喜爱的某种刺激以减少受罚行为再次发生的可能性,如扣除行为得分、暂时收回某种奖励或暂时取消参加某种娱乐活动的权利等等。除此之外,让学生学会自我惩罚。
运用惩罚时应注意:避免不适当的惩罚,如体罚或变相体罚;惩罚应有很强的针对性,重罚其事,轻责其人;惩罚伴随说理教育,以提高惩罚效果;力戒惩罚后又立即给予奖励。
(3)强化不相容反应。这一方法是把不强化那个不合社会要求的反应同强化另一个与顺应不良行为显然对抗的合乎社会要求的反应相结合,借以消除顺应不良反应的方法。例如,上课有的学生爱做小动作、不认真听讲,老师可以给予认真听讲的学生奖励,从而使不认真听讲的学生改掉做小动作的坏习惯,学会认真听讲。对于咬指甲的人,可以教他在任何时候,只要想到咬自己的指甲,就握紧拳头将双臂交叉放在胸前,以对抗咬指甲行为。种方法类似于“冷处理”。冷处理就是当学生做出不良行为时,不予理睬,使他得不到关注,久而久之这种不良行为就可能消退。
以上几种行为强化法重点是针对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不良行为的矫正,在心理教育过程中可以适用于不同年级的小学生行为塑造和矫正。
4.行为强化法的理论基础
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现代行为主义首领、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创始人、行为矫正技术的创始人之一,B.F斯金纳认为:行为操作发生后,立即呈现强化物,行为就强化了,强化是操作性行为形成的重要手段。强化在斯金纳的学习理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他学习理论的基石和核心。他认为,行为的发生变化都是强化的结果,要控制行为就要设法控制强化,控制强化就能控制行为。斯金纳指出,只要一项操作出现后,继之呈现一个强化刺激,操作的强度就会上升,只要安排好一种特殊的强化形式,就会几乎随意地去塑造有机体的行为。著名的“斯金纳箱”是斯金纳用来研究动物学习的实验装置。箱内装有一个杠杆,只要白鼠掀压杠杆,就会滚出一个食球,这样白鼠就会压杠杆,以取食物直至吃饱为止。以后,他又用鸽子做类似的实验。从动物实验研究过程中,他发现并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即机体自发固有强化或无强化的伴随而相应增加或降低重复出现的概率。除以上方法外,还有许多其它的方法,众多的方法可归纳为两类,一类是认知,另一类是行为。为使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应把知和行紧密结合起来,以一种方法为主导,多种方法为辅助进行教学,不能孤立地去适用某一方法,在学生心理发展历程中,认知活动的成份与行为活动成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没有固定的方法,行之有效就是好的方法,但是在教学中我也有这样的困惑:对于极个别的行为问题学生如何才能做到使他认同老师的心理引导从而快速的改变行为?
第四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法
1.教师讲授法
教师根据中小学年龄特点,贴近他们的实际生活,讲授一些相关的知识性内容,让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了解一些必要的心理学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他人、认识自己,从而有效的进行自我心理调适,更好地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也可进行心理知识讲座。
2.课堂讨论法
讨论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下,对某一专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表述自己的观点,共同研讨的一种学习方法。讨论法是教学活动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方法,可分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而小组讨论法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的主动性,有利于学生畅所欲言,勇于袒露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感受。一般小组讨论结束后,由各组的代表参加班级交流。运用讨论法时,教师要特别注意做好引导工作,对学生的发言不要进行价值是非判断。
3.游戏活动法
游戏活动既是中小学生课余时间最熟悉、最喜欢的一种发展身心的活动方式,也是将学生的内心世界投射出的一种心理教育方法。教育者在传统的校园游戏中,如果加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元素,加以积极引导,就能够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加强合作与竞争精神的培养,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
4.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让学生扮演或模仿一些角色,重视某件事的经过或表达一种想法,是心理健康教育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式。从本质上讲,角色扮演是一种行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将学生暂时置于他人的位置,通过学生对角色的模拟、想象、感受和体验,使学生增进对他人社会角色及自身原有角色的理解,从而学会更有效地履行自己的社会角色。角色活动能够起到澄清问题、疏解情绪和塑造行为等重要作用。它的优点是:首先,角色扮演可以使学生认识行为的前因后果和相互间的关系,更加敏锐地观察他人的感受,它提供给学生舒缓紧张和发泄情绪的最好机会,是诊断学生内在的需要和冲突来源的契机;其次,角色扮演还可以增进学生自我观察的能力,改善学生的自我观念,帮助学生练习如何做决定,检验个人的价值体系,特别是可以帮助学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克服羞怯和自卑心理,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
5.实践活动法
实践活动是教师组织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些具有实践意义的活动,其具体方法有多种,如社会活动(春游、秋游等活动),社会考察(参观、访问、访谈、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公益劳动、志愿者服务)和社会实践(军训、义卖)等形式,其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认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寻找自己的社会定位及体验不同的生存和生活方式等。社会实践活动是促进个体社会性发展的有效方式。此外,有些实践活动不一定需要教师组织,需要学生自己完成。如:沟通方法就需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运用,才能把知识性的内容变成自身的能力。
6.情景模拟实验法
情景模拟实验法是让学生进入某一种情景中体验情绪情感。测试心理反应,培养适应能力和提高心理素质的一种心理训练方法。这种情景可以是实际情境,也可以是模拟情境或想像情境。例如,对于考试焦虑的学生,可以设计想像或实际模拟考试的场景,反复训练,不断强化,使学生的焦虑逐步消退。
7.现身说法故事法
现身说法故事法是指通过学生或老师或相关成功人士讲述自己一件事情的经过和感受,如讲述自己的成长过程,讲述自己的家庭,讲述自己的朋友等来达到现身说法。让学生述说自己的故事,可以起到宣泄情绪、表达自我的作用;同时把情绪渲染给大家,产生情感共鸣,促进同学情谊;再次可引出对心理现象的思考与理解。而老师的现身说法可拉近师生距离,密切师生关系,使学生更加信任老师。同时还可使学生更能明白一些心理现象,疏解压力,更或少走弯路。而相关成功人士的现身说法更是激励学生自强不息,发奋图强。
8.人格感染法
中小学生对老师有一种特殊的尊敬和依恋,学生会以老师为榜样,学习老师的为人处世、性格、价值观等人格特质和个人修养。故此平易近人、关心他人、热情开朗、有幽默感、待人真诚坦率的教师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直接感染学生,能处处以身作则,做出表率,赢得学生的信任,使得学生接受更加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9.个别辅导法
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这需要老师在考虑全班大部分学生时也能照顾到极个别的学生,他们可能是边缘学生、智优学生或差生问题,他们可能比中间学生更需要教师的关爱。对优秀学生要施之以更优教育,促使其更大进步与提高;对差生或问题学生要制定特殊教学辅导方案,帮助其解决问题,更好地融入班集体。
第五篇:信息技术课程教育的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课程教育的教学方法
武凤平,数学计算机科学学院
摘 要:信息技术是近年新开设的一门课程,该课程日渐重要。信息技术课的主旨在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关键词:教学方法;信息技术;学习兴趣;游戏
第一章 前 言
当前我国正在开展教育信息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开设中小学信息技术必修课是其中一项重大举措,这对广大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来说,既是一次机遇,更是一种挑战。广大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不仅是信息技术教学的开展者,更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组织者和宣传者,是关系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成败的重要力量。因此,在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中,信息技术课程教育的教学方法是值得我们大家探讨的问题。
第二章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信息技术教育课是在教室里上,还是在机房里上?我认为,这是不应该具体化、程式化的,而应该视信息技术教育本身的特点和教学的具体内容而定。
目前大部分的应用软件都是基于Windows平台的,所以熟练应用Windows操作系统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其它应用软件的重要基础,前面所建议的教学内容正是基于这个要求提出的,是目前条件下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内容和方法。
通过Windows操作系统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图形界面的基本概念、掌握基本的操作方法,懂得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和熟练的操作方法,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切忌说明书式的、或灌输式的讲解,应该在讲解时,首先揭示为什么要有这些功能、它们有什么优点等,可以根据教学条件由教师演示或学生自己操作,使学生真正的理解知识的内涵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培养了学生使用的意识和基本的操作能力,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迁移。如对打印机的设置,教师首先可以提出为什么需要设置打印机,然后引导学生自己利用安装向导安装打印机,当安装完成后可以让学生试着打印一份资料,成功的喜悦足以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同时激发他们去学会使用打印机,当学生自己家里拥有打印机的时候,他们必能顺利的安装并使用打印机。
Windows操作系统具有良好的图形界面和强大的帮助功能,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学习的方法。如利用游戏来熟悉鼠标的使用,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己通过“帮助”来获取游戏规则,然后开始游戏,这就培养了学生学会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方法。
Windows操作系统具有多种操作的方法以适应不同的用户,教师要避免面面俱到的教学方式,应以介绍典型的方法为主,其它的方法可以由学生自己探索,培养学生发现的喜悦感。如文件的复制和移动有很多方法,教师可以介绍一种方法,其它的方法可以要求学生自己去探索,同时要求学生自己归纳每种方法使用的条件和要求,即揭示不同的方法的应用环境,相互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使学生掌握应用的方法。
第三章 信息技术课程教育的特点
一、内容跳跃性大、更新快
信息技术课不同于语文、数学、英语等常规教学科目,其内容的变化是极为频繁的,它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更新,继之而来的是教学方法的更新、教学设备的更新、教学手段的更新和教学思想的更新,也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所以,无论对施教者,还是对受教者都存在一个对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思潮的重新认识与提高的问题。为此,在教学地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取舍上,我们应根据所教内容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如上理论课时,我觉得在教室中配合实物的观摩,就比在机房中面对着计算机强;而上实践操作课时,则可在机房通过上机演示、现场实践来提高受教育者的学习效果。所以,老师要尽可能地设计并优化教学方案,并以指导者身份,积极启发学生开动脑筋、勇于实践,建构起新旧知识之间的关联,顺利步入不断更新的知识海洋。
二、技术性高、实践性强
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门技术性高、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比以往任何一门课程更强调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能力的锻炼。实践出真知,理论知识,特别是软件应用,如果单凭课堂讲解或用多媒体大屏幕演示还远远达不到教学目标,学生只有通过亲身操作,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才能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比如讲WORD2003制表这一节“建立并设置表格”的内容时,如果仅用口述或老师演示,那是不够的,只有让学生通过自己亲手制作与不断反复调试才能把握要领,真正理解这一方面的知识。
三、新颖性和创造性的统一
信息技术教育对学生来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它的新颖性和创造性。学生可通过对信息技术这一新鲜事物的深入学习,进入一个更为广阔的自由空间。如通过运用各类工具软件的制作或编程的设计,可把构筑于脑海中的想象呈现在屏幕上,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比如讲网页设计时,在启动FrontPage2003,指导学生建立网页结构之后,任由学生去自由组织与选择各类素材,完成各网页间的超级链接,并根据网页创作主题来让学生相互间进行学习与评比,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并通过知识与知识交融、思想与思想碰撞来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空间,从而达到由消极的被动学习转变为积极的主动学习。
第四章 信息技术课程教育的教学方法
人们常说教学过程中“教无定法,学无成法”,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依然有效。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过程中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直观感知法
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对初学者来说,还是一门新兴的、新颖的课程,大多数学生基本上没有接触过或很少接触过,因而对计算机更是充满着一种神秘感,很想知道计算机是怎么工作的,主机箱内到底有些什么东西,它们各有什么用途?对此,我常通过现场实物展示来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做一做,认识一下什么是硬盘、主板、内存、显卡等,然后再简单地解释其作用,让他们看得清楚,弄得明白。通过直觉的感官认识,学生就会对心中的疑团有所解开,并在脑海里建立起一个对计算机基本结构的模型。
二、对比讲解法
比如在讲Windows基础知识时,经常用到对比教学方法。如讲授资源管理器,可通过观察教师的电脑来进行对比,比较两者窗口界面的不同,来加强学习的效果。再如讲述中文录入,可先用拼音码、五笔码、区位码录入同一个汉字,然后调用高级程序语言自编的机内码换算程序进行演示,让学生明白,无论何种输入法,在同一个标准汉字库下其机内码是唯一的,从而打消了有的学生在录入汉字时,因录入错了编码而抱怨电脑的问题。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各类汉字输入法,无外乎就是音码、型码和数字这几种而已,从而打消他们对输入法难学的畏惧心理,并通过自己的练习与老师的分析比较,使学生很快选定各自喜爱的汉字输入方法,更快进入到文字录入的学习状态。
三、兴趣学习法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增进了个人潜力的发挥。兴趣是学生活动的强化剂,在学生的认识过程和学习活动中起着巨大的推动和内驱作用。它能集中注意力,活跃思维,使人产生积极探求的动力。特别是小学计算机课程,它主要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信息科技的兴趣,让学生逐步掌握有关计算机操作知识及操作方法,培养学生“获得——分析——处理——应用”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以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的情趣,抓住契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较快地达到教学目标。
如在教学认识键盘时,学生毕竟年龄小,好动性、好奇性强,往往是坐不住,对于单调的练习有些厌烦的心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的实际情况,我适当地采用了一些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吃苹果、青蛙过河、打地鼠、警察抓小偷、啤酒吧、食人花、24点计算游戏、智慧拼图、金山画王等游戏,这些富有童趣的游戏,深深地吸引了学生,在课堂中学生在忘情地玩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指法练熟了,懂得了回车键、空格键、光标键、退格键、功能键的作用与使用方法。游戏中巧妙地设置了一些障碍和关卡,由于兴趣的驱动,学生会主动去理解键盘上的一些键的功能与使用,这样学生在无形中掌握了键盘的使用方法。如果强行让他们去学习理论知识,背熟键盘 字母排列、键盘功能,学习效果不见得会很好,最重要的是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会大打折扣。计算机游戏的取材和活动时间必须要严格控制,要选择优秀的适合学生的游戏,更要强调游戏的趣味性、益智性和学习的功能。
四、任务驱动法
学习任务的设计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给出任务之后,教师不急于讲解,让学生讨论分析任务,提出完成任务需要做哪些事情,即提出问题。提出的问题中,有些是以前学过的,这些问题由学生自己给出解决方案;另一些是没有学习过的,即隐含在任务中的新知识点,这正是这个任务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都是教师注意在任务中设置一些认知上的冲突,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提出,特别是在新知识的引入上,设置一些问题,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经过积极思考把问题提来,这时教师将新知识介绍给学生,学生就自然而然建立了对新知识的认识。
其次,师生共同讨论完成这个任务的方案,将任务分解成多个子任务,制定出具体的操作步骤,找到问题解决的途径,在此过程中,教师不要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向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线索,比如从哪里去获取相关资料,寻找相关帮助、解决问题的大体思路。
在任务完成中,学生围绕着如何解决任务去掌握各个知识要点,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举一反三,在这种开放式的“以任务带知识”的直接教学环境中,老师没有必要絮絮叨叨地导游,而应该成为“Windows”,让自己简化成一个窗口甚至一个图标,在课堂上提供一个良好的“师生交互界面”,在学生前进时指引方向。
让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学习,他们学到的不仅仅是新知识,还学到了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应用所学到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从中学到了处理问题的方法。我认为教学的重点之一就是要让学生亲自体验这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让他们在这一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善于独立思考。
五、自由作业法
数学作业同一个答案可以有不同的解法。计算机作业也一样,为了达到同一个目的,也可以用不同的操作方法。如在讲述粘贴、复制和移动命令后,进行练习时,不是纯粹的要求学生按照书本上的详细操作步骤,而是让学生在根据自己掌握基本技巧与理论知识前提下,自由发挥。然后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学生在多媒体教学平台上演示给大家看,让全班学生一起进行讲评,比一比谁做得更简捷、更方便,从而使学生能触类旁通,共同学习与提高。
六、讲授与练习相结合
传统的课程教育是在教室中用“粉笔”+“黑板”这一固定模式,便可达到教学目标,然而,信息技术教育传授者却可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先进设备和技术手段,在机房通过多媒体教学平台对受教育者进行演示,一边演示,一边讲解。教师一边教,学生一边学,然后再加上教师有目的、有意义的指导和分组讨论学习,不仅让学生可以学到真知,而且还可以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和学生之间的团结互助的友情,寓教于乐,其乐融融。
第五章 信息技术教师任重而道远
俗话说得好:“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在教学中,充分而有效地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更能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信息技术教育方兴未艾,是一门新兴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缺少现成的教学经验供我们借鉴,而且信息技术本身就是一门飞速发展的技术。探索新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培养具备一定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及信息能力的学生,已是我们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刻不容缓的责任。
《信息技术》课程容量大,任务多。要让学生在短时间内不但学到知识,还要学到学习方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就要求我们信息技术教师时刻注意激发、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自主学习。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无止境,教然后知困。关键靠我们自己去思考、探索、研究和总结,从而达到我们预期。
参考文献
[1]李艺,李冬梅.信息技术教学:继承与创新,2003(7)[2]郭芳.基于“任务驱动”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材设计.课程教材教法,2002(7)[3]黄宁波.中学信息技术教育浅谈,200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