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研究课题阶段总结
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研究课题阶段总结
经过一年的研究,我对课题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现对该课题进行一个阶段总结。
如今,对于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已被日益关注起来。因为这样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有利于学生相互合作,资源共享。但在实施小组合作中,我们不能留于形式,要处理好各环节,摆正教师和学生的位置,使学生在合作中学到的更多知识,思维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1.合作交流前是否要给予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的时间?
在小组合作中,我们时常可发现小组成员参与上是很不均衡,差生参与量明显就少。如果我们在合作前给予学生一些独立思考的时间,让他们对合作内容有自己的一点思考,有一点自己的见解想法,再与同组合作,这样合作的质量有可能更好,参与就有可能会均衡些。
2.合作讨论前教师所提的要求是否需要可操作性?是否需要记录讨论结果?
从这些课看,有部分教师在讨论前提出的要求,往往是一个问题,没有一个清晰的讨论步骤,学生就很难把握,讨论就成了“沙龙”,说到哪儿就滑到哪儿?在这里,教师就必须在备课中充分地考虑到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然后进行分析,最后再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
同时,考虑到需要讨论的问题往往是有一定难度或有多种解法或有一定规律的问题,这样就要求我们学生在讨论中不能只是说说而已,最好能把所得的结果或方法进行记录并整理,这有利于汇报,更有利于学生之间讨论的有效性。如《直线、射线、线段》的教学中,先让学生将已知道的有关知识进行整理,并写成两类问题,一类是想考考同学的,另一类是想请教同学的,就比较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从而有效地开展教学。
3.合作讨论中教师该怎样投入到学生的讨论中?
学生在讨论的时候,我们一般都会到小组中去听学生的讨论,并加以指导。以前的我,特别是在上公开课时,总是急于在小组讨论时找到自己想要的结论, 甚至有时机械地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小组中,这是不可取的,而要善于听取学生的不同思考方法,适当地加以引导,把自己融入学生的讨论中。
4.讨论交流结束后,学生的汇报该怎样组织?
学生的汇报是学生讨论有效性的最佳表现,是学生展示本组实力时候,是学生表现自己口才的时候。在此,教师就要组织好学生的汇报,在学生汇报结果的基础上,适时地进行引导,使学生的讨论结果更充分,更科学。
5.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怎样完善?
良好的学习方式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为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不断向对学生提出一些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要求。如:
(1)周到、耐心而又和蔼地对待同组的成员;
(2)做一个好的参与者;
(3)向他人求助或为他人提供帮助,确保小组的所有成员都弄懂;
(4)鼓励组员参与讨论并成为好的倾听者。
(5)只谈关于合作讨论交流的内容,用轻微的“内部谈话”的语调。以上就是我对课题研究以来的一点认识,也算是经验总结吧。
第二篇:小组合作学习阶段总结
小组合作学习课题总结
本人自实行小组合作教学以来,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摸索和探究,取得了一些点滴的进步,所以在这里略做总结.所谓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4-6人为一小组,将一个班级的学生按照成绩、能力、性格等方面的差异建成若干个最优化的“同组异质,组间同质”的合作学习小组。
关于小组合作学习被很多学者认为是一种适应各种学习风格,并能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一种最流行也最有效的方法。早在1979年,美国的以为教育学家约瀚逊就论述了这种方法的种种好处。他这样写道:
小组合作学习比起班级竞争学习或个体学习来,更能有效地掌握、保持和迁移概念、定律和原则……合作的集体成员可以逐渐形成更高超的概念学习策略,更有效的探寻和利用他人的信息,更能从自己的头脑中复现或用自己的话阐述正在学习的材料,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材料……
学生越是具有合作的态度和经验,他们就越是能积极主动、持之以恒地追求明确的学习目标,越是相信学业成败是靠自己的努力,越是希望成为优秀的学生和获得优异的成绩,越是认为学习新知识是有重要意义的……与只有班集体竞争学习或个体学习经验的学生相比,有合作学习经验的学生更加下自己的教师,更容易把教师当作激励者而接纳教师,无论从学习上还是私人感情上都是如此。
小组合作学习具体功用的探索及成果:
1、让每个学生抓住学习的机会
《标准》的第一条基本理念说道: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该是为每一个学生开设的,要保证让课堂面向每一个学生。
作为一个年轻的数学教师,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充分体会到:面对着眼前五四十多人一个班的学生们,真正做到让每一个学生享受课堂带来的知识,课堂中游戏的快乐体验和课堂给他们带来的成就感是很难困难的。很多情况下出现的结果往往是只有少数积极分子参与了课堂的的各项内容,大多数的学生只是旁观者的局面。
对以上的问题,我认真的进行了思考,也进行了一些探索实践。起初,我试用同桌练习的方式,让学生在练习中同桌进行操练。但不久我发现以两人为一组全班仍然有三十组左右的学生,而且虽然同桌学习比单人学习好,但是成对学习的对象始终是同一人,形式单一,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于是我最后试用了以四人为一个学习小组组织合作学习。这样一来,全班变成了四人为一组。无形中,一个原本看起来规模很大的班级,演变成为了有十五个小学习小组组成的小班级了。四人小组中,每个学生在都有机会接触较多的同学,也有了向同学展示自己,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在四人一组的小集体中,同学们积极思考,操练所学的知识技能,充分展示自己掌握的知识技能。然后,在小组间讨论,进行活动时,每个成员轮流在班级中展示自己。这样一来,从数学角度来说,每个学生展示自己,发表自己的概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小组合作学***弥补了大班上课的缺点,同时使完成《标准》提出的让每一个学生走进课堂有了实现的可能。
2、让每一个学生发扬自己的个性,并得到合理发展
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尽管大部分学生喜欢表现自己,始终处于积极主动参与而使自己的学习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但值得注意的是,有小部分学生,疑问基础较差或者个性内向的关系导致的自卑心理使得他们不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只是等到老师注意到他们,点到他们的名字时才愿意开口。给他们的学习带来了消极的作用。通过实践,我发现,小组合作学习对着仪现象是有帮助的。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那些平时不敢在全班级面前发言的学生愿意在小组里面与其他同伴交流,会在小组中得到同学的赞赏或者得到同学的帮助意见。通过交流,基础差的学生得到了较优秀学生的帮助从而得到了提高,原本心理内向的学生也渐渐对自己和自己的想法树立 了自信。最终学生们都敢于大胆地展示自我,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实施:
1、分好小组。分组是合作学习的基础。为了充分发挥学生个体及学习小组的优势,在组建小组时尽量使成员在性格、才能倾向、个性特征、学习成绩等诸方面保持合理的差异,突出它的异质性。每小组由4-6人组成,每人在组内有不同的角色,如组长,记录员等。而且不定期的互换角色,保证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性。
2、明确任务。在进行合作学习时,先要明确学习任务与目标,用很短的时间,协调合作的方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在平时的学习中,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的养成,如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积极实践、动手操作的习惯等。
3、进行活动。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要让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但是如果处理不好优生与学困生的关系,非但达不到目的,相反会加剧两极分化,优生更优,差生更差。活动中,每人要各司其职。既是学习的参与者,又是活动的组织者,使每个学生都平等合作,快乐学习。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学习效率。
小组合作学习我们才刚刚试用了不长时间,还处在一个摸索阶段,对它的研究仍有很多的问题等待我们去解决。这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个挑战,如何让1+1+1+1大于4,创建一个真正具有实效的数学课堂将是我们继续努力研究的目标!
第三篇:小组合作阶段总结
小组合作阶段总结
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根据开学初郑富老师的小组合作策略在班级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取得一定成绩。下面将具体的想法和做法总结如下:
1.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社会知识性。
教学过程中的人际交往,可以帮助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和评价他人,有助于克服自我为中心,同伴间的经验及同伴间的交流活动的规则更有利于学生接受,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合作意识、责任感及团结合作精神,培养合群性、利他性和社交技能。
2.小组合作学习意识的养成有利于教学的多边互助,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平等参与的机会。小组合作学习,增加了个体与个体、个体与小组、小组与小组、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机会,学生获得的表现机会要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多得多。
3.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小组合作学习是集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和个别指导的有机结合,引导学生的个别差异作为一种积极的教育资源加以利用,做到让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后进生“吃得了”的分层效果,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4.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实验半载,略见成效。实验班考试优秀率、及格率逐步上升,学生的计算、操作、思维、分析、解决问题等能力都有明显提高。
存在的问题
1、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的核心任务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参与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他们的反思能力,引导他们学会学习。评价以鼓励为主,但很多孩子的评价语及评价面还过于单一,还需教师通过不断学习来教会孩子如何评价。
2、小组合作讨论时,学生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而且有时偏离主题。有个别小组的个别同学利用小组交流的机会谈论其他话题,这方面还需进一步监督好,制定相应的措施制约他们。
3、学生的知识水平不同,并且综合素质存在差异,导致课堂参与程度参差不齐。班内总有几位同学特别活跃,发言欲望特别强烈,给其他同学带来压力。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但是好学生机会更多,扮演着一种帮助的角色。困难学生成了听众,得不到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致使困难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获益比在班级教学中的获益还少,在小组活动中好学生发言的机会多,代表小组汇报的现象多。
第四篇:小组合作学习的阶段总结
小组合作学习的阶段总结
新课程改革提出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成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已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和接受。伴随着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实验的进行,必然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对小学生数学学习评价的改革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以下是我们课题组经
过第一阶段的实验探索,进行的具体情况小结:
一、课题研究进展情况
在本学年研究活动中,我组成员按照方案要求,都已积极行动起来,在自己所教班级中已成立不同形式的合作小组,小组合作学习成员的组成一般是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结合动中学生的特点和数学学科特点,我们采用了按座次就近组合和以任务为中心的小组组合两种主要形式。
按座次就近组合,就是接班级正常的座次,将座位邻近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每组一般4人左右。这种合作小组的组合形式,无需将学生分出层次,重新调整座次,因此操作起来比较简便。一般情况下,教学中的小组学习活动是随机、分散的,而异质就近组合的合作学习则是在共同学习目标下进行的有一定聚合力的学习活动。异质就近型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可根据教学安排和教学内容的不同在课前预习,课
中情景交流和课后辅导中进行。
以任务为中心的小组组合是围绕一项具体的学习任务让学生按个人兴趣自由组成学习小组,一般以6人为宜。以这种方式组合有利于高效地完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在合作学习活动中,小组成员共同研究,师生一起探讨、评价,从而在学生中形成了既能自主学习,又能相互促进和评价的良好学习气氛。通过小组合作评价活动的初步开
展,学生的合作评价意识已初步萌发。
二、取得的教研成果
将近半年的努力,学生已具有初步的小组合作评价意识。针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在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活动中的表现,我们设计出“合作意识自我评价栏”。具体形式如下表:
自我评价等级中A代表很好,B代表较好,C代表一般,D代表较差,E代表很差。学生通过在上栏中对各项指标的自评,知道自已是否具有合作意识,或合作意识有多强,从而确定自己在以后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应加强哪方面和注意哪方面的情况,以逐渐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合作意识。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从“自评栏”中获得各个学生的合作意识差异,从而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的合作学习小组活动,避
免了“面面俱到,收效甚微”的现象。
三、课题研究中的困难及解决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的优点在实践过程中逐渐体现出来了。但是具体操作过程中,在数学教学实践中还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仍存在一些低效现象。我们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采取了以下一些解决方法。
1.更新教育理念
新课标给我们提出了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强调课程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探究评价的学习方式。新课标所提倡的是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既要改变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也要调整评价的方式、手段内容。教师只有认真学习新课标所提出的新理念,转
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才能真正搞好小组合作学习。
2.提高教师合作学习的教学技能
(1)合作学习的分组指导。教师对全班学生的分组要进行认真研究设计,尽量做到每个组中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性别等都要均衡,采取轮换制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
(2)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教师备课时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所要体现的新理念。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的趣味性、可行性和探
究性,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
(3)合作学习的课堂设施。在数学教学中,整节课完全运用合作学习方式的情况较少,大部分教学要将班级集体授课和小组合作学习结合起来灵活运用。
(4)合作学习的课后总结。教师可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批改,找学生谈话等方式收集信息,反思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进而针对各组的表现再作出具体的评价、指导,促使每个小组都进行反思,逐渐
形成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的良性循环。
3.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消极、自私、依赖和缺乏责任感等不良心理会影响合作学习的实施。相反具有合作评价的竞争意识,有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等良好心理品格会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评价。因此,教师要善于观察和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心理状态,适时进
行心理健康教育。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逐渐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具体而言,教师需要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学会搜集资料。一般来说,合作学习的课题有一定难度,有时需要搜集一些资料。教师要培养学生知道用什么工具,通过什么
途径去搜集有价值的资料的能力。
(2)学会讨论问题。讨论是合作学习的关键。每个成员表达自己的想法后,可能有不一致之处。这就需要通过讨论求同存异,形成解决方案。教师要在关键处给予指导,让学生逐渐掌握讨论问题的要
领和方法。
(3)学会表达观点。合作学习评价需要每个成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以上,互相了解对方观点,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多提供机会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给予评价机会,发现问题及时指点,并做出恰
当的评价。
(4)学会合作评价竞争。组内合作评价,组际竞争是合作学习评价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在教学中教师要找准切入点,适时地培养学
生的合作精神和评价意识。
四、对后续研究的思考
目前,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我们都清晰地认识到在已经做的工作中,还有很多问题值得反思和总结。后期的研究工作将更艰辛,但我们相信,在课题组每一位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取
得丰硕的成果。
第五篇:初中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研究课题
《初中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研究课题》阶段研究报告
一.研究背景
新一轮的课改使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方式及教学手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师生之间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已基本上建立起来,教学过程中学生民主、主动、互助、合作、探究式的学习精神和学习方法有了历史性的突破。课堂教学出现了热烈讨论、互动互助、竞争合作的良好局面,教学效果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新课改的需求我们构建以“学生为认知主体,教师为教学主导”的教学模式,把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发展,学生之间学会互助,交流,合三.研究与实验过程:
为了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我开展了“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这一课题研究。
2010年9月开始,我确定《初中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研究》课题,并认真拟定了课题的实施方案、确定课题的研究方法、对象和实施步骤。
2010年9月我校召开了课题开题报告会,我校有关领导、英语组教师对我的课题进行认真分析,肯定了该课题的可行性和研究价值。
在研究过程中,我加强了理论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积极尝试小组合作学习,并及时写出心得反思。结合课题的要求,积极参加学校的观摩课,虚心接受大家的建议。就课题研究的内容认真撰写教案、案例分析。
随着课题的研究,我所教的两班小有变化,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成绩有了较大的提升。
四、阶段成果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学能力。
一学期以来,我在课题实验中进行了艰苦的探索,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其中一些变化使人感到耳目一新,整体上呈现出新的喜人局面。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增强了,探究积极性提高了,利用课程资源的方法增多了,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发展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增强了,基本形成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习惯,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2.教师自身教学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我加强了理论学习,课题使我面对着巨大的挑战,也使我焕发出极大的热情,有力地促进专业成长。我积极探究,对课堂教学目标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探索、思考、操作、质疑和创新等认识过程来获得知识和技能。
为了做好课题研究工作,学校领导要求我们进行集体备课,相互交流,共同探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研究解决办法。我们还经常外出参加兄弟学校的教研活动,取长补短,吸取好的教学经验,促进教学工作。同时针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我及时调整方向,完善思路,进一步形成比较完善的课题方向和教学模式,英语教学理念、课堂效率以及英语教学质量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五.课堂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课堂教学中目标意识不强,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盲目性、随意性仍然存在。
2.不少学生,学习方法欠佳,尤其缺乏主动思考与探索学习的精神,参与小组合作积极性也不强。
4.学生自主能力较差,采取合作学习形式时,学生在互相争执及挑战中浪费太多的学习时间,导致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不高。
5.小组合作学习中评价方式过于繁杂。
七.实践成效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探索与实践研究,本课题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比较令人满意的成果。其主要表现在:
1通过此项课题的研究,教师从事课堂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创造性不断提高,教学理念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从而能够科学有效的开展英语教学的研究与改革。
2.能够积极实践新课改理念,成功驾驭课堂教学,掌握教学技巧,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大幅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积累了一批详尽研究过程的资料,为结题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4.根据研究过程的实际需要,开展了诸多研讨活动,并为撰写研究报告积累了过程性的资料。
总之,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施,教师及理论素养、科研水平和英语教学质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为以后促进英语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