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新修炼

时间:2019-05-13 02:08: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新修炼》,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新修炼》。

第一篇: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新修炼

《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新修炼——音乐》读书心得

新课程标准下的音乐教育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是素质则其人教育的灵魂。兴趣是学习的情感因素,参与是学习的行动因素”。兴趣是参与的“向导”,参与是吹遍兴趣之花的春风。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把握好兴趣和参与,其实质就是要确立好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发挥其主导作用,就像导演在准备一台好戏,主角是学生。

敢于创新,灵活教学是我追求的目标。课堂教学是我们音乐教育工作的核心,也是我们工作的重点。一节课的教学效果与孩子的心理状态有着密切的联系。生动有趣,引人入胜的教学,既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和求知兴趣,也能促进学生深入思考,使学生自始至终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和旺盛的精力参与活动。兴趣能集中孩子的注意力,能推动学生不懈地学习。活用教学法,培养即兴教学能力。在教学中仅仅是理论上“奥尔夫”“柯达伊”“启发式”“示范法”什么什么的,只会把自己的思路束缚在某个范围,这反而被动。怎样为好呢?一句话,“无招胜有招!”即学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扬己之长,敢创新招。你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就是随机应变,满腹的经纶敌不过你在教学实践中一个奇妙的点子。所教的内容做到新颖别致,丰富多彩会使学生产生获取知识的兴奋状态,这样孩子们对音乐课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作为一个优秀的音乐教师,首先要热爱自己的专业。毫无疑问,我们自己的专业就是“音乐”和“教育”两个方面合在一起的专业。自己爱音乐,用心感悟音乐,才能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也热爱音乐,乐于领悟音乐。同时,最能代表你水平的专长你千万不要放弃,学生对你一辈子的尊重或者将来具备某种音乐特长,也许恰恰是因为看过了你哪一次的演奏或演唱。对于教学方法的领悟以及教育经验的积累,会使你逐步教好你的学生。

做一名不断进取的教师,要求我们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树立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化快!”许多人这么惊呼。面对飞速发展的社会,各行各业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都在提倡终身学习的理念。我们音乐教师对于最新音乐的动态、最新媒体设备的使用、对学生喜欢什么都应该随时关注,关注的过程就是我们学习的过程,有许多方面的东西我们甚至要和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探讨。所以,我们不能放松自己各方面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

课堂之上,要求师生及时评价,积极参与。音乐教学中重视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是激励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催化剂。对素质好的学生,因为它们的成功率比较高、自信心比较强,评价他们的学习可以严格一点,有利于促进他们更加勤奋,对于素质较差的学要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如个别五音不全的学生,他歌唱得不好,但吹口琴、吹竖笛、敲打击乐比较好,教师应及时的评价“很不错,以后还要多练。”激发了后进生的自信心,促进了后进生的参与意识。在教师的帮助下,使学生们在不同的起跑线上自我完善。本书以丰富的课堂教学形式表达出来,很好地帮助了我们音乐教师整理教学思想,提升了教育理念,并积极探索与实践的结合,特别注重把教学理论和研究成果运用于实际教学,指导教学工作,同时也注重将教学经验总结上升到理论层面。优秀的音乐教师要敢于创新,通过对音乐的感悟及教学经验的积累,培养即兴教学的能力。同时,结合自己的专长,通过各种媒体传播,发挥各种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一个优秀的音乐教师。如今,我们看到新课程带来的变化,看到了音乐课程改革的美好前景和希望,我要更加努力,用更大的创造性和高昂的工作热情,为音乐教育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教师教学基本功新修炼

《 教师教学基本功新修炼—小学语文》作业题 第一章 语言交流基本功

1、请谈谈讲述与讲授的意义和作用,并试述讲述和讲授需注意的问题。

2、提问与追问有哪些作用?结合您的教学实际,对照本节内容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中提问和追问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还存在哪些问题? 第二章 教具展示基本功

3、学具、教具的使用有哪些作用?使用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4、图片、音频、视频教具在教学中使用时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应如何改进? 第三章

教学实施基本功

5、设计课堂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6、结合教学实际,谈谈你是如何引领学生走进教学的,还存在有哪些问题? 第四章

学生学习指导基本功

7、你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8、请谈谈非智力因素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 第五章

教学评价基本功

9、如何有效发挥作业批改的功效,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10、你认为指导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有哪些作用? 第六章

资源开发基本功

11、试谈谈开发课程资源的意义和注意事项? 第七章

教学研究基本功

12、你认为课例研究能够对教师专业成长起到哪些作用?

13、课例研究应注意哪些问题?

第一章 语言交流基本功

1、请谈谈讲述与讲授的意义和作用,并试述讲述和讲授需注意的问题。

答:讲述与讲授的意义和作用

虽然讲述和讲授是课堂教学中最有争议的方法,但却是课堂教学中应用最为普遍的,它是其他教学方法的基础。讲述与讲授不但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信息,为学生搭建迅速通向知识的桥梁,而且与教科书、学具、标本、挂图、音响和网络这些 教师的讲述与讲授能使深奥、抽象的书本知识通过教师的语言变得具体形象,通俗易懂,同时,也更直接 , 使学生少走弯路。因此,讲述与讲授在传授知识方面具有省时和高效的特点。

讲述与讲授有助于帮助学生全面、深刻、准确地掌握教科书。由于教科书的编写要受到书面形式等因素的限制,对学生来说,其所潜藏的内涵更是不易发现,而教师能够比较全面、准确地领会教科书编写意图,吃透教科书,挖掘教科书,通过教师的系统讲述与讲授,学生才得以领会和掌握蕴含在学科知识体系中的学科思想观点、思维方法和情感因素。讲述与讲授融入了教师自身的学识、修养、情感,是教师内心真善美的流露。可以说,讲述与讲授不仅是知识的输出,也是教师内心世界的展现,它引领学生以真善美的标准对

比人生,衡量世界,成为学生精神财富的重要源泉。因而,一个教师讲述与讲授的基本功,也就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

讲述和讲授需注意的问题

(1)合理选择讲述与讲授的时机。讲述与讲授通常用在学习课文之初,交待学习目标、范围、要点和要求的时候,或者介绍作家作品的背景以及相关课外知识的时候,或者在分析课文中的某些重点、难点,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有些时候,为了创设情境,也需要教师进行必要的讲述。

(2)精心组织讲述与讲授的内容。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的长篇大论,势必会给学生带来思维的怠惰,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不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因此,要求教师讲述与讲授的内容要集中、凝炼,中心要明确,重点突出,目的是紧扣关键,突破难点,解决疑点。还要求教师语言准确、简明,条理清晰,深入浅出,更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空间。

(3)适当调整语速语调,增强讲述与讲授的吸引力。教师要使自己的讲授具有感染力,不仅要注意措辞用语,还需要注意吐字发音、语速、语调以及使用无声语言等。首先发音吐字应准确、清晰,这是对教师最基本的要求。其次,教师的语调、语速也要根据说话内容、环境而调整。讲述与讲授的过程中,要根据课堂学生的数量和教字大小控制音量的大小强弱。要根据话语内容的重要程度控制语速的缓急,选择适当的停顿。教师的体态、动作表情的变化,也是传递信息的辅助手段。如目光交流、表情变换、手势辅助等。这些如果运用得好,那么就会增强表达效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

2、提问与追问有哪些作用?结合您的教学实际,对照本节内容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中提问和追问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还存在哪些问题?

答:提问与追问的作用

(1)提问的作用。①设疑发问,是凸显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作用的重要途径。恰当的设疑发问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指向教师预期的目标,将学生关注的焦点引向学习的重点、难点、疑点和关键之处,保证学习的有效性。②通过课堂中的师生问与答,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在不断的互动交流中生成新的观点、深刻的认识,是课堂上最闪亮的思想火花。③高质量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培养积极探索的精神。④诙谐而富于艺术性的提问,还可以消除学生的学习疲劳,提高学习效率。

(2)追问的作用。①追问可以避免学生仅对问题作“对与错”或“是与否”的表面回答,引导学生反思答案的根据,思维的线路,起到优化学生思维,增强逻辑思维能力和辨析能力,提高应答的深度等作用。②追问能拓展学生思路,有序发散学生思维,促使学生多角度、多方面地考虑问题,进而提高思维的缜密性和创新性。③追问还能够挖掘出问题背后所隐含的知识点,帮助学生建构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能力。④追问有时会为教师提供学生的某些学习信息,如学生知识的来源,思维的走向和模式等,有利于教师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使问题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我的教学活动中提问和追问还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存在问题有:

(1)设计提问时完全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模式,学生只是被动地回答,学生主体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2)由于自己钻研教材不深,设计的问题没有指向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和关键之处,学习的有效性不足。

第二章 教具展示基本功

3、学具、教具的使用有哪些作用?使用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答;(1)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多种方法,其中,为学生创设操作活动情境,加强利用学具动手操作,不仅使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也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具体形象为主的发展阶段,具有爱玩、爱动的思维特点,创设合理的适时的动手操作活动,给学生提供活动的机会,他们的学习将变得快乐,轻松,高效。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能否与他人协作共事,能否有效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能否认真倾听、概括和吸收他人的意见,是现代社会对人的基本要求。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协调、合作共事的群体协作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合作操作学具,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有助于知识的理解。我们知道,人们认识事物首先是感性认识,而感性认识主要是通过对直观材料的感知而形成的。恰当地运用学具,能够体现具体、形象的过程,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感知效果,为理解和应用知识建立坚实的基础。因此,对于那些用语言不易讲清楚或虽能讲清但学生难于理解的内容,使用教具或学具,可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顺利地突破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排除对知识理解的障碍,给课堂教学激趣添味。

(4)有助于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动手能力,是现代教学论十分强调的一个方面。国外一些专家在进行小学教学新体系的研究时,都把发展实际操作能力作为重点培养的三种能力之一。让学生画图、操作、演示等,有助于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促进其五育的全面发展。

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1)使用学具、教具的同时,要重视语言的作用。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富有启发性语言,学生对操作过程的描述,是有序有效操作的前提,是促进思维提升的重要手段。所以,在利用教具、学具探索时,一定要把动手与动口结合起来,离开语言的单纯操作,是难以实现从直观到抽象的过渡的。

(2)学具、教具的使用,要注意引导学生及时进行观察思考,并返回到具体操作中检验。具体化和抽象概括是相互作用的过程,在抽象概括出事物本质的一般特征之后,引导学生回到具体的个别的事物上去,对抽象概括出的结论进行应用和检验,才能发挥教具、学具的最大能量,才能较全面地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

(3)学具、教具的使用,要符合实际,适合观察的需要,利于目标的达成。

4、图片、音频、视频教具在教学中使用时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应如何改进?

答: 图片、音频、视频教具在教学中使用时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①过多追求图片的“外在美”。一些图片所用色彩比较亮丽、鲜艳,这往往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干扰学生的观察,失去了教具辅助教学的作用。我们提倡教具应该是操作简单、方便,应该把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放在第一位,追求教学教具的内在作用,而不是所谓的外在“美”。②只重视图片、音频、视频教具的运用,忽视了传统教具的运用,甚至有的一堂课下来,黑板上一个字也没有。③机器播放的课文朗读录音固然比较标准,但是与教师的那些富有感情的朗读和亲切的话语绝对不可以等同,能用黑板、嘴巴等其他传统媒体讲清楚的,就不必使用过多的图片、音频、视频等教具,遵循“低成本、高效能”的原则,提高教学效果。

改进方法: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使用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源,但决不能摒弃传统教、学具,它们各有所长。形式固然重要,但内容是灵魂,再好的教、学具,也代替不了教师的劳动,教师仍得钻研教材,研究教法。教师的素质和魅力才是最能吸引学生的力量,决不能以具代教。

第三章 教学实施基本功

5、设计课堂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

(1)教学目标设计是否有实效。(2)教学情境创设是否符合课程要求。

(3)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4)是否注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

6、结合教学实际,谈谈你是如何引领学生走进教学的,还存在有哪些问题? 答: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引领学生进入教学的关键是精彩的课堂引入,课堂引入时应寻求能激发学生最佳动机的方法。“引”有法,但无定法,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一些方法:联旧引新,利用学生的已知,把他们的注意力和思路引导到追求未知上来;制造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渲染气氛,通过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或音像资料,把学生带进特定的情境中,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设疑问难,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创设问题情境;直观演示,通过展示直观教具,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引经据典,利用历史上的成语典故或名人名言,引起学生的联想;联系实际,挖掘学生身边的课程资源,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1)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精心地设计教案,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都清晰地列出来,决不打无准备之仗;

(2)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设计适当的教学方法,并有针对性地运用合适的教、学具;

(3)教学过程中,绝不死死按照教案照本宣科,而是根据学生的动态,随时调整教学策略。

存在的问题有:(1)教学方法偏重于讲解,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2)课堂练习一视同仁,缺乏针对性,导致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喧宾夺主,占用时间过多。脱离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认知水平。内容不妥,偏离了本节课的重点。导入与结束呼应不好。

第四章 学生学习指导基本功

7、你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答:(1)营造民主氛围促使学生敢问。(2)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想问。

(3)构建自主探索,培养学生会问善问。

8、请谈谈非智力因素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

答:非智力因素具有动力作用,引导作用,维持作用,调节强化作用。语文教学中,定向作用可以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确立学习目标。在语文教学中维持目标可以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调节作用可以支配自己的行为,强化作用可以可以帮助学生振奋精神,不断进取以饱满的情绪刻苦探索。

第五章 教学评价基本功

9、如何有效发挥作业批改的功效,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答: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径,也被看成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延续。它既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作业也是师生交流的重要载体,教师通过作业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认识学生的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强弱,根据这种了解及时地进行矫正和补漏、调整教学。批改作业是新课程下对学生进行评价的一种有效方式,是教师督促学生正确掌握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熟练程度 , 锻炼思维的必要手段;同时,学生通过教师对作业的批

改,能认识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并领会教师对自己的期望与评价。合理布置作业与有效批改作业,使之更有效发挥巩固延伸知识,发展能力、反馈教学信息的功能,是新课程下教师所应掌握的又一项重要技能。传统作业设计形式单一,以书面作业为主。实际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教师要善于在学生活动中捕捉时机,设计灵活多样的作业内容。新的作业设计应可写、可读、可看、可操作、可玩耍,让每项活动增加目的性,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听、说、读、写与演、唱、画、做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这符合他们好奇、爱动和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能把语文技能的培养与活动相贯穿,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参与学习。

新课程教学重在实践,而非“言说”。在教学过程中,布置丰富多彩的、形式多样的和开放的实践性语文作业,不但能巩固课堂教学成果,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作业的批改作为教学评价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能有效地帮助教师接收学生作业反馈的信息,发现并弥补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增进师生的情感交流,树立其学习的信心,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它是对学生学习评价的重要依据,也是提高教学实效的有效途径

(1)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作业评价的过程,可以采取如下方法。一是学生互相批改法。如课堂进行的生字、词语的听写,一般采用同学间相互批改法,学生完成后,由教师指定学生相互批改。批改后,教师统计作业情况。二是随堂批改作业法。对于复习课,题目设有基础题、中档题、有一定思维度的题。这些题一般当堂完成,采用及时反馈答案、当堂批改的方式批改。若教师全讲,对学优生的思维没有帮助,而学困生又得不到提高。采用这种做法对学生来说,既可以让他们及时知道对错,又可以提高他们做作业的积极性;对教师来说,既可以及时了解学生作业情况,又可以减少自己课外批改作业的时间。三是小组批改作业。在进行作文教学时,有时可以采用小组互相批改法,即把不同水平的学生安排成前后两桌,每四人组成一个小组,小组内互相批改,并把批改的情况向教师汇报。这样学生既可了解自己作业中的问题 , 又能从其他同学的作业中学习到新颖的思路和方法 , 锻炼提高其改错和辨析能力。四是师生共批作业。采用这种方法,要集中几个学生典型错误的作业,教师事先把学生作业放在投影上,然后师生共同批改。通过这样的共评,师生可以互相启发,互相争论,真正弄懂错误原因及纠正的方法,同时又可以大大提高作业批改效率和再次作业的正确率。

(2)发挥教师引导作用,让师爱体现在作业批改中。教师可采用以下方法。一是鼓励式批改。当学生通过努力,在作业的某些方面有所进步时,或者在特殊困难面前没有退缩,能照常完成作业时,就可以不失时机地适当抬高评价等级,对他们进行鼓励,使其体会到战胜困难、获取成功的快乐,从而提高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二是协商式批改。有些作业可以采用小组互相批改法当面了解具体情况,与之协商批改的策略。在这个过程中,常能有意外发现,或是学生思想上的问题,或是学生解题的创新思路。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策略,对学生有创意的解题方法给予表扬,并让其在班中介绍思路或方法,鼓励大家开拓思维,求实创新。三是延缓式批改。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是不同的,应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达到相应的目标。为此,教师可以采取第二次评价或暂不评判等级的方式。这种“推迟判断”淡化了评价的甄别功能,突出了学生的纵向发展,能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到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习热情。四是面批式批改。这种批改方式能使教师及时发现学生作业中的成功与不足之处,及时面对学生做出反馈,这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而且还能使师生的关系融洽。

(3)应用评语式批改。一是评语指导,思考改错。当学生由于马虎在作业中出现错误时,可以用评语指导学生对自己进行回顾、检查,找出错误原因及正确答案。如学生出现理解性错误,可批上“认真审题,想清意思,再解题好吗?”学生根据评语能很快找出错误原因,并能因此留下深刻的印象。二是评语激励,增强信心。“评价应注重学生发展的进程,强调学生个体过去与现在的比较,通过评价使学生真正体验到自己的进步。”当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写出前面一部分答案时,应该激励“你一定行的,再想一想就能想出来了!”此外,“真聪明,这么有创意,上课大胆一点说出你的想法就更好了”等语言既能让学生信心倍增,又能使学生乐于接受教师提出的建议。三是评语点拨,拓宽思路。利用评语适当给予点拨,以帮助激发学生的潜能,激活创新意识。四是评语促进,养成习惯。教师对学生作业的书写、格式要严格把关,这些是体现良好学习习惯的外在标准。要及时用恰当的评语指出作业中的不足之处,易于学生接受并加以改正,如“你很聪明,如果字写得再好一点 , 那就更好了”!

总之,灵活运用批改形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解答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可以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为学生创造一个自主、自尊、自信的作业环境,使学生乐在学习中做,喜在批改中学。

10、你认为指导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有哪些作用?

答:(1)学生可以反思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成果。(2)能培养他们得自主性和自信。

(3)成长记录袋能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真实反映他们的成功与挫折,让他们体验成功的艰辛与快乐.(4)成长记录袋为家长、教师提供了丰富的多样评价材料,使每个学生都能更好全面的发展。

第六章 资源开发基本功

11、试谈谈开发课程资源的意义和注意事项?

答:开发课程资源的意义;

(1)促进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高。

(2)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丰富课堂教学资源。(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智力发展。

(4)有助于学生保持记忆,为新知识的产生提供良好的增长点。(5)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6)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开发课程资源的注意事项:

(1)必须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在充分把握教科书编写意图的基础上进行,不得随意改变教学目的,违背学科教学特点。

(2)必须以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有效教学为出发点。(3)必须是“实”与“活”的高度统一,不能流于形式做表面文章。(4)应最大限度地避免主观行为,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5)必须量力而行,不可一蹴而就,急于求成。

(6)不要超越学生能力和偏离教学目标。开发与利用生成性课堂教学资源应当立足于“合理”与“有效”做文章,立足于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努力实现课堂教学无序和有序的统一。

(7)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营造“生活”氛围,让学生体验语文价值,不要有悖于文本的人文内涵。

第七章 教学研究基本功

12、你认为课例研究能够对教师专业成长起到哪些作用?

答:课例研究可以加快教师专业成长的脚步,有效地将教育理论转化为教育行为,提升常规教研活动的质量和水平,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有效的课例研究是以教师教学能力增长为导向的。在这个意义上,课例研究为提升教师解决问题的能力,增长教师的实践智慧提供了导向性的策略,它的出现也使教师真正成为研修活动的主人。

13、课例研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课例研究是校本教研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但由于实施者观念偏差、理解偏颇及操作不当 , 使得当前研究出现了盲目模仿、主题泛化、研究方向和研究目标把握不准确等种种弊病。

(1)课例研究要以真实为前提、以解决教学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判断和实践智慧为目标。在进行课例研究时,要注意不要盲目模仿他人的研究操作程序,要结合自己的自身发展需要确定有针对性的研究主题。

(2)进行课例研究时要注意克服主题泛化的现象。很多教师的课例研究没有实效性的主要原因就是主题的确立“大”而“空”。

(3)要明确课例研究的目标。教师在确定研究目标时要注意:一是针对学校教育培养目标及教学宗旨,制定出一个面向全体学生的具体目标。有了具体目标后,教师通过交流讨论找出学生实际情况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差距并锁定目标,开展研究,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来缩小差距。二是课例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教学活动找出培养学生品质或能力的最佳教育方式,而不是简单地改善教学效果或者是提高学科成绩。

(4)要深入了解学生以及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思路和行为。一是要着重了解学生的学习思路和学习行为,要自始至终把注意力放在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挖掘潜力的调查研究上,放在如何让课堂教学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潜能上,而不是授课教师的教学表现。二是教师的研究过程一定要遵循先探讨“学生是怎么学的”,即观察和分析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每一个具体行为再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探讨“教师应该怎么教”这样一个思路,达到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

第三篇:教师基本功新修炼

《教师基本功新修炼》(小学语文)思考题:

前 言

1、语文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功?

2、为什么要注重教师基本功的积累与修炼?

3、教师强化基本功的途径有哪些?

教学设计基本功

什么是教学设计基本功?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教师应该掌握哪些教学设计基本功?

第一节 设计恰当的教学目标

1、结合案例分析中小学教师设计教学目标中的问题。

2、结合自己的学科背景,选择某一教学内容,科学合理的设计其教学目标。

3、如何才能够实现教学目标设计的优化?

4、设计教学目标应该掌握哪些策略和技巧?

第二节 准确地锁定教学起点

1、什么是教学起点?为什么说准确锁定学生的学习起点是教学成功的前提条件?

2、在具体操作时,可以借鉴哪些策略有效锁定学生的学习起点?

3、你如何理解动态生成的教学起点?教学起点的动态生成性与准确定位教学起点矛盾吗?请说明理由。

4、结合所属课程的内容,选取某一节课设计其教学起点,并作出相应的评析。

第三节 科学设计教学过程

1、怎样设计教学过程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形成和素质的提高?

2、在教学过程设计中怎样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3、科学设计教学过程,从操作程序上讲,应该遵循哪些环节?

第四节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资源

1、如何理解教教材和用教材教?

2、为什么说认真钻研、准确理解教科书,是创造性使用教科书的前提和基础?

3、为什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在分析、使用教科书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4、在教材资源与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相互补充方面,你有哪些成功的案例或失败的教训,试选一例进行阐述。

第五节 设计有价值的问题

1、课堂教学中,教师所提问题的价值在于什么?

2、有价值问题的提出必须注意哪些因素?试分析案例中提问的教学价值。

3、有人发明了等你十秒钟的提问小策略,具体内容是:

在课堂上,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后,举手的学生十分踊跃,可当真正提问某一学生时,该生常常结结巴巴不知所云或干脆一语不发。怎样对待这种现象呢?我的策略是:给你十秒钟。

你如何评价这个小策略?

4、教师提问后如何引导,才能发挥提问的最大作用?

第六节 教学过程的预设

1、举例说明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2、怎样预设才能为生成留下空间?

第七节 教学设计的留白

1、语文教学中应留下哪些空白,应怎样留白?

2、怎样处理好预设与留白的关系?

第二章 教学实施基本功

第一节 教学情境的创设

1、在教学中,你是如何应用情境创设基本功的? 你还有哪些好的做法?(激疑导趣、以疑引思、以情传情、设置障碍、曲折尝误等)

2、在教学中应用情境创设基本功,应注意哪些问题?(提示:创设的教学情境应与教学目标保持一致,创设的教学情境应能调动、启发学生的思维,创设的教学情境应严谨、运用要适度等)

3、当前,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情境创设基本功还存在哪些问题?你认为应如何解决?

第二节 对主导主体关系的理解与处理

1、你是如何理解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理念的?

2、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应注意哪些问题?

3、在教学中你是如何发挥教师的组织指导作用的?

4、就如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问题,采用观察研究的方式,观察并分析同伴的一节课。

第三节 民主课堂的营造

1、谈谈营造民主课堂环境的重要性,分析案例中课堂环境民主与否。

2、良好课堂环境的特征有哪些?

3、结合实际,谈谈民主课堂环境营造的有效策略。

4、在精心设计课堂环境方面,你有哪些有益的探索?

第四节 师生间的合作与交往

1、合作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除听中学、看中学外,还有哪些学生学习的方式?试阐述其中一种学习方式的优势。

3、谈谈你在教学活动中与学生合作交流的经典案例。

第五节 教学活动的组织管理

1、课堂管理的操作方法有哪些?谈谈应如何提升教学管理技能。

2、在进行学生管理时,如何做到学生自我约束与外部纪律约束的恰当结合?

3、结合实际,谈谈预防和干预学生问题行为的有效策略。

4、有人主张建立班级管理的ABS系统,ABS是好车中的自动防锁死系统。它可以防止刹车太急而出现险情,一刹一放,保持直线行驶,避免意外。班主任要保持班级工作正常开展,对学生管理就应该做到一收一放,收放自如,既不能把学生锁死,也不能锁死自己。你对这个主张有什么想法?

第六节 教学活动的反馈及调整

1、为什么说教学过程其实质是以信息反馈为基础的控制过程?

2、教学中有哪些易于获得反馈信息的教学方法?

3、结合实际,撰写一篇教学中运用信息的反馈与调整的案例。

4、有一条教学活动的反馈及调整策略是采用科学的控制方法,说说你对控制的理解。

第七节 教学实验能力的培养

1、教师在做演示实验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2、教师在指导学生做分组实验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3、谈谈您在创新实验方面有过哪些尝试。

第三章 教学策略选择基本功

1、学会学习比学会知识重要一万倍,你对这个说法有哪些思考?

2、在教学中加强学法指导应注意哪些问题?

3、说说你在阅读(识字写字、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教学中,是怎样注重学习方法指导的。

4、学好语文,学生应掌握哪些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第三章 教学策略选择基本功

第一节 不做讲师做导师

1、讲师和导师分别比喻怎样的教学行为与教学方式?

2、做讲师与做导师有哪些差异?

3、你认为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导师?

4、反思自己的语文教学,想想自己的教育行为哪些符合讲师行为,哪些符合导师行为。

第二节 引导学生从质疑走向探究

1、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谈谈应如何引导学生质疑与探究。

2、谈谈如何提高质疑、探究的实效性。

3、反思自己的教学经历,写一则引导学生质疑或探究的教育故事。

第三节 在对话教学中问题的设置

1、你是如何理解对话教学的?

2、对话教学中问题的设置要考虑哪些因素?

3、举例说明什么样的问题才是一个好问题。

4、分析相关案例中对话教学中问题的优劣。

5、对话教学中通过师生协商来设置问题有哪些方法?

第四节 合作学习的指导

1、指导学生合作学习应注意哪些问题?

2、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有人说合作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可有可无,试分析这句话。

第五节 开放课堂的创设

1、什么是开放课堂?创设开放课堂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2、如何提高教师对开放课堂的引导能力?

3、结合实际,谈谈创设开放课堂的有效策略。

4、举例说明创设开放性课堂时如何把握好放与收的分寸。

第六节 教学内容的建构

1、结合实际,谈谈构建教学内容的有效策略。

2、倡简的其中一项策略是简化教学内容,说说阅读教学如何简化教学内容。

3、举例说明你对模块式设计策略的理解。

4、你同意在教学活动中,''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的说法吗?试述理由。

5、教学内容等同于教材内容吗?试判断并分析。

第七节 任务驱动学习方式的运用

1、任务驱动学习的基本环节有哪些?设计一个教学片断,试体现任务驱动学习的基本环节。

2、设计合理有效的任务,需要遵循哪些原则?

3、如何提高任务驱动学习的任务设计能力?

4、结合实际,谈谈提高任务驱动学习效率的有效策略。

第八节 随机进入策略的掌控

1.如何理解任务驱动与随机进入的关系?

2.什么是随机进入?教学中随机进入应该注意什么?

3、结合实际,谈谈随机进入的有效策略。

第四章 教学技能基本功

第一节 学科教学语言的运用

1、结合实际谈谈教师的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2、教学语言的运用原则有哪些?举例说明你是怎样运用其中

一、两个原则的。

3、结合日常教学,设计一些化枯燥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的语言片断。

4、分析案例中教师课堂用语的特点。(参考下列评价内容)

(1)语言流畅、节奏鲜明、语速得宜

(2)吐词清楚、语句通俗、条理清楚

(3)正确使用学科名词术语和表达方法

(4)感情充沛有感染力,有启发性

(5)逻辑严密,思路清晰

4、说说你打算怎样提升教学语言基本功。

第二节 课堂教学的有效导入

1、你在教学实践中,曾采用过哪些导入方式?试举一例详细说明一种导入方法。

2、导入的设计和实施上应把握哪些原则?

3、分析案例中教师课的导入方式及其作用。

4、能根据相关教材设计课的导入。

第三节 板书板画的精雕细刻

1、板书、板画的设计原则有哪些?试运用板书、板画的设计原则评析教学案例中的板书设计。

2、板书只是老师的专利吗?阅读下面案例,写读后感。

小组合作学习后的集体交流时,小组轮流交流自己的观点,然后由其他小组或同学进行评价。但是也常常出现这种情况:学生往往记不住前面小组的发言,特别是发言小组比较多的时候,自然影响了交流的质量。

我们解决的办法是:

请小组成员将自己的观点直接记录于黑板上,也可以记录到大白纸张贴于教室四周,这样大家可以随时看到各小组的观点,自然也不会存在忘记了。

3、优化板书设计的操作策略有哪些?

第四节 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指导

1、自主学习与独立学习有什么区别?自主学习有哪些基本特征?

2、举例说明教师应怎样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实施有效指导。

3、自主=自流、放开=放任吗?试判断并分析。

第5节 教学突发事件的应对

1、描述并分析一个你处理教学突发事件的典型案例。

2、教师应怎样提高自己处理教学突发事件的能力?

3、在课堂上遇到这些情况时你会怎么做?

A、上课时突然飞进教室一只小鸟。

B、一位女生伏在课桌上哭了。

C、两个男生打了起来。

D、发现某学生写别的学科的作业。

E、正在上微机课时,某生把电源插座碰掉了。

第五节 作业的布置

1、举例说说怎样根据学生需要设计作业。

2、阅读下面的故事,写一篇你自己的类似的故事。

趣味作业

在布置作业时,老师要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以增强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比如,在教学《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时,我给学生留了这样一道作业题:请你根据课文内容,画一张双龙洞游览示意图,看谁画得精确、形象。这道饶有趣味的作业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虽然示意图画得有很大差别,但是大家都掌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达到了预期效果。

3、有时间的话,可以上网或到书店查阅《作业的革命》(刘春生编著)一书。

第六节 作业批改方式的灵活使用

1、反思总结您的作业批改方式,比较其利弊。

2、结合自己的作文批改方式,谈谈如何提高作文批改的实效性。

3、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作业对学习的评价功能,一位老师应用了错题本的小策略,就是让学生把每次的错题收集起来,经常复习。您认为这样做如何?

第七节 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

1、举例说明现代教育技术有哪些功能。

2、教师在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时,为什么必须坚持适时、适当、适度的原则?

3、您是怎样在教学中利用校园网的资源的?

4、您是怎样指导学生利用网络学习资源的?

第五章 教学评价与教学研究基本功

第一节 教学的即时性评价

1、在教学中,你成功地运用了哪些评价的手段?

2、在教学中运用即时性评价,教师应注意什么?

3、课堂教学中,你怎样引导学生自评和互评?

4、你使用过惩戒的方法吗?说一说你的故事。

第二节 教学的激励性评价

1、在教育教学中,如何恰当地、有效地使用激励性评价?

2、激励性评价就是不能批评学生,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试述理由。

3、怎样处理好激励与批评的关系?

第三节 教学的形成性评价

1、什么是形成性评价?实施形成性评价时应该注意哪些关键问题?

2、什么是安置性评价?什么是表现型评价?

3、在指导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第四节 教学的终结性评价

1、谈谈您对终结性评价意义的理解。

2、为什么说命题的质量和改革方向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改革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3、如何使命题充分发挥正确教学导向和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

4、在命题创新方面,你有哪些好的做法或建议?

第五节 教学的反思研究

1、为什么提倡教师自我反思?

2、谈谈提高教学反思研究能力的有效策略。

3、什么是教育故事?你撰写过教育故事吗?选一个典型教育故事写下来。

第六节 教学的评课研究

1、把听课评课的称呼改成观课议课,您对这一变化怎样看?

2、怎样提高课堂观察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3、课堂观察研究也有自身的弊端,试谈谈您的看法。

第四篇: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新修炼

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新修炼

课程简介

教学基本功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是教师实施优质高效教学、实现精彩专业生活的前提和基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和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对教师教学基本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广大中小学教师修炼新形势下的基本功,编制网络课程《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新修炼》。

本课程的目标是引领教师不断提升与创新自己的教学技能和技巧,以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即教师不仅要有讲普通话的基本功,而且要有“倾听”“交流”的基本功;不仅要有使用普通教具的基本功,还要有使用多媒体课件的基本功;不仅要有选择教学方法的基本功,还要有对学生学习指导的基本功;不仅要有钻研教材的基本功,还要有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基本功;不仅要有考试命题的基本功,还要有教学评价的基本功;不仅要有传统教学研究的基本功,还要有新理念下行动研究的基本功。

本课程共有七个专题,分别为语言交流基本功、教具使用基本功、教学实施基本功、学生学习指导基本功、教学评价基本功、教学资源开发基本功和教育教学研究基本功,基本涵盖了教师基本功的各个方面。专题之间相互衔接、互为补充,共同构成了教师基本功的整体框架。

本课程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编排内容体系,即以学科为基础,以问题为中心,以案例为载体,聚焦提升教师教学基本功的具体问题,关注学习者的已有经验、关注教师的行为和操作,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有效的训练程序转化为提升教学基本功的具体行为。

新形势下的教学基本功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作指导,要有先进的信息技术作保证,但是,归根结蒂,基本功是个人行为层面的展现,因此,本课程只能提供观念上的解析,程序上的指导,教师基本功的修炼,还要靠教师本人的实践与操作。

专题教学目标

专题一

语言交流基本功

语言交流基本功是教师必备的技能,是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基础。新课程摒弃了传统的被动接受式学习,提倡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要求教师要变讲师为导师,变主体为主导,这些都对教师的语言交流基本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专题包括讲述与讲授、倾听与应答、提问与追问、使用肢体语言等话题,主要介绍了怎样将讲述与讲授相结合,怎样最大程度地发挥提问与追问的效能,怎样倾听与应答,怎样恰当地使用无声语言尤其是肢体语言等内容。

通过本专题的学习,教师应该达到一下要求:(1)正确使用讲述与讲授技能,变讲师为导师。(2)要科学合理的运用倾听与应答,学会等待,教育学生互相倾听。(3)注重提问与追问的效能,避免无效提问,掌握提问与追问的艺术。(4)洽当使用肢体语言等无声语言,做到有声语言与无声语言相结合。

专题二

教具使用基本功

本专题包括黑板白板的使用、学具教具的使用与开发、PPT课件的应用与制作、图片音频视频资料的采集与下载等话题,主要介绍了如何恰当使用传统的“黑板”与现代的“白板”,如何自主开发学具与教具,怎样制作精美大方而且实用性强的PPT课件,怎样利用网络采集和下载各种图片、音频、视频资料等内容。

通过本专题的学习,教师应该达到以下要求:(1)能够科学合理地使用黑板白板等教学辅助工具,能够充分发挥黑板白板的作用,做到恰如其分。(2)学会开发和利用身边的资源制作学具与教具,并自觉培养创新意识。(3)学会制作并应用PPT课件,注重实效,不盲目使用。(4)自觉利用网络下载各种资料为教学所用,掌握采集与下载资料的方式方法。专题三

教学实施基本功

本专题包括设计课堂、引领学生走进教学、建立学习组织、构建课堂教学文化等话题,主要介绍了如何对教学进行系统规划,如何创设各种情境导入新课,如何建立各种学习组织,如何构建课堂教学文化等内容。

通过本专题的学习,教师应该达到以下要求:(1)科学合理地对所教内容进行系统规划,掌握设计课堂常用的方式方法。(2)学会自觉创设各种情境,不断推陈出新,用学生喜闻乐见的,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方式导入新课。(3)掌握建立学习组织的技能技巧,充分利用学生资源。(4)能够根据地区和学校特色以及班级的具体情况,创设独特的、积极向上的课堂教学文化。

专题四

学生学习指导基本功

本专题包括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合作学习、课堂教学的总结与拓展,以及指导学生读书读网等话题,主要介绍了如何利用各种技巧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如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怎样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与拓展,怎样让学生更加科学合理地读书读网等内容。

通过本专题的学习,教师应该达到以下要求:(1)能够利用各种资源,使用恰当的方式方式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生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2)能够运用各种方法让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将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掌握调控技能与分组方法,让学生充分参与。(3)能够适时地对课堂进行总结,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能够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基础进行拓展,将课堂延伸到课外,延伸到生活。(4)掌握读书读网的方法技巧,能够指导学生用好网,读好书。

专题五

教学评价基本功

本专题包括作业的布置与批改、即时评价、命题的创新、激励与惩戒等话题,主要介绍了怎样布置作业,怎样更加有效地批改作业,如何对学生进行即时评价,怎样对命题进行创新,让考试和作业不再成为学生沉重的心理负担,怎样进行激励与惩戒,使其发挥更大的效能。

通过本专题的学习,教师应该达到以下要求:(1)掌握各种布置作业的方式方法,例如作业超市等,合理运用各种批改作业的方法,避免简单单调的批改方式。(2)运用各种评价技巧对学生进行即时评价,学会让学生自评、互评、组评、集体评等。(3)掌握命题方法,对考试命题进行必要的创新,让考试试题更加发挥牵动教学的反馈功能,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4)掌握激励和惩戒的方式方法,做到激励不过度,惩戒需谨慎,自觉地将激励与惩戒相结合使用。

专题六

教学资源开发基本功

本专题包括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追溯学生的生活经验等话题,主要介绍了如何使用教科书,如何形成正确的教材观,如何开发利用各种资源,怎样追溯学生的生活与经验等内容。

通过本专题的学习,教师应该达到以下要求:(1)掌握正确的教材观,不照本宣科,树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教科书。(2)尊重学生的生活与经验,并以此确定学生的学习起点,正确设计教学目标。(3)养成资源开发意识,开发社区、学校、网络等资源用于课堂教学。专题七

教育教学研究基本功

本专题包括课堂观察、叙事研究、课例研究等话题,主要介绍了如何精细地观察课堂,做到观察的科学合理,什么是叙事研究、课例研究,如何进行课例研究、叙事研究等内容。

通过本专题的学习,教师应该达到以下要求:(1)掌握科学合理的观察课堂的方法,并自觉运用到观课过程中,学会科学合理地分析观察结果。(2)掌握叙事研究的内涵,自觉进行叙事研究,让叙事研究成为一种生活,成为一种习惯。(3)掌握课例研究的方法技巧,养成收集与整理课例的习惯,多进行课例研究,从中发现一些教育规律与小策略,并自觉为我所用。

课程使用说明

一、本课程设计教学时数为40学时,其中线上学习14学时(观看视频和阅读文本),线下学习21学时(讨论、研究和操作),开班和结业5学时。

二、本课程采用案例研究的方式编排内容体系,即每一话题包含“案例展示”、“案例评析”、“理论提升”三个主要部分。“案例展示”提出问题,“案例评析”分析问题,“理论提升”给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三、“案例展示”为一个常态课的教学片段,展示了本话题集中讨论的基本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暗含该项基本功的作用、表现形式、存在的问题。案例是在常态课堂录像中截取的,其中展现的基本功有可能不是十分显著和典型,建议带着有明确的目标,即带着观察研究该项基本功的鲜明意识进行观看。观看“案例评析”后再回头观看案例,理解得会更加深刻。

四、“案例评析”是一线教师对案例的评议。他们的评议是紧密围绕该话题的主题进行的,但是,因为评议是在宽松的研究氛围中进行的,他们发表的观点具有个性特点,不排除有值得商榷的观点。要以研究、借鉴的心态观看评议。

五、“理论提升”包含两个内容,一是该项基本功的意义和作用,二是如何进行该项基本功的修炼。因为基本功基本属于动作技能,建议学习不能停留在认识意义和了解程序的层面,要将其应用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

六、课程评价建议:线上学习部分应该对在线时间、点击次数、作业提交数量进行考核;线下学习部分应该对参与集中研修的时间、参与研讨的情况、完成线下作业的情况进行考核。以上是对学员学习情况进行的考核,应该占总考核成绩的50%。更要教师基本功的实际水平进行考核,用课堂观察、现场展示和基本功竞赛等方式进行,实际水平考核应该占总考核成绩的50%。

第五篇:教师教学基本功新修炼——初中语文

教师教学基本功新修炼——初中语文

1、对话是教师的基本功,教师的对话,从语言形式看,有赞美式、含蓄式、渲染式等,从理答方式看,有简单肯定、引申评析、追问、转问、换问、讲解;从对话效果看,有点、拨、挑之分。请从对话效果的角度,辩析点、拨、挑。答:一点:“此时无声胜有声””

对话的初始阶段,教师可以把学生与文本对话中普遍感到的疑难问题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对课文中遇到的共性问题展开对话。学生对话开始后,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倾听:听清楚对话双方的主要观点,听清楚对话双方的精华所在,听清楚双方的主要认识偏差,听清楚双方对话的焦点,同时思考下一步的对策。只有听得清,才能想得深,引得好,激得巧。

二拨:“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对话活动中,有时对话双方囿于自己的一得之见,或者囿于对文本理解侧重点的不一样而产生争执,这时,教师不可以用“双法的观点都有道理”之类的话来化解纷争,因为对问题的解决没有丝毫作用,学生并没有达到共识。如果让学生还固守着自己明显带有局限性的答案,那么对培养学生的思维并没有什么作用。

在教学《与朱元思书》一文时,有学生提出“作者写山用了„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这样的句子,按理„鸢飞戾天者‟应该更加激发功名之心,怎么会„息心‟呢?我认为作者在写作时有疏漏。”对于这样的观点,有些同学赞成,有的同学反对,反对者认为“因为作者看到寒树们„互相轩邈‟,感到这样争下去没有意思,于是才有了„息心‟的心理啊”,一时仁者见仁,知者见知,莫衷一是,这时,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思考而不是做“和事佬”的角色,在教学中,教者让学生思考一个问题:鸢飞戾天者看到的仅仅是山上的树吗?问题一提出,学生立即醒悟过来:原来是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促使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了,“峰”只是作者议论的一个媒介。教师的一个问题就能使对话难点处呈现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由此可见,生生对话中不可缺少教师的引导。

三挑:“一石激起千层浪”

一些具有人文教育意义或者启迪学生思维的问题,教者千万不要让它轻易滑过,要善于激发,让学生展开讨论,通过讨论,让学生理解编者的意图,强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激发他们对人文主题的深刻体会。

在教学《寒风吹彻》一文时,在差不多结束对文章语言魅力探寻的生生对话时,最后发言的女同学在充分肯定这篇文章语言的魅力后提出,尽管这篇文章的语言很美,但她不喜欢这篇文章,因为它写得太灰暗。对于这一观点,教师并没有轻易放过,因为学生的这一问题正好是探究编者意图,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好时机,他立即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让对话深入了下去:“有人说这是一篇描写苦难的文章,写得比较灰暗,与我们同学的观点不谋而合,不应该选进中学课本,你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一言既出,学生纷纷表达自己的观

点,气氛之热烈,发言之踊跃,观点之鲜明,完全出乎教师的意料之外,对话的结果是,大家普遍认为,对于身处城市的当代中学生而言,对于苦难的理解与认知基本是缺乏的,读了这篇文章,可以让我们知道外面的世界,了解在我们的国家还有一部分人生活在苦难之中,还没有摆脱生活中的窘境,知道了这一切,可以明确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相反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一切,我们可能对民族的现状一知半解,当我们进入社会后,我们如何面对苦难,又如何想到关心那些身处苦难中的人们?应该说,这样的认识对学生的成长是有益的也是符合编者人文教育的主题的。

2、简要说明:提问和追问的联系和区别。

答:所谓提问就是提问学生的疑惑处、新旧知识的联系处、教学环节的关键处、学生思维的转折处。

一、提问是凸显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作用的重要途径。恰当的设疑发问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指向教师预期的目标,将学生关注的焦点引向学习的重点、难点、疑点和关键之处,保证学习的有效性。

二、通过课堂中师生的问与答,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和与人交往能力,在不断的互动交流中生成的新鲜的观点和深刻的认识,是课堂上最闪亮的思想火花。

三、高质量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培养积极探索的精神。

四、诙谐而富于艺术性的提问,可以消除学生的学习疲劳,提高学习效率。

所谓追问,就是多问几个为什么。任何现象的出现都是有原因的,原因是什么?有因必然导致果,会出现什么结果?呈现出的现象是什么样子的,怎样去把握它?上述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追问展开分析,即围绕“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去设置问题,展开讨论。另外,可以正面设问,也可以反面设问,多问几个为什么,思路便会开阔起来。

3、简要说明:讲述和讲授的区别。

答:它们都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教学方法。

讲授有多种具体方式:

一、讲述。侧重在生动形象地描绘某些事物现象,叙述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使学生形成鲜明的表象和概念,并从情绪上得到感染。

二、讲解。主要是对一些较复杂的问题、概念、定理和原则等,进行较系统而严密的解释和论证。

三、讲演。教师就教材中的某一专题进行有理有据首尾连贯的论说,中间不插入或很少插入其他的活动。

讲述是讲授的一种具体方式。

4、完整地设计一篇课文(或作文)的教学,包括学情分析、教材分析、目标设计、过程设计。并有设计说明,可以单独写,可以融在各部分中。

答: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对本诗的作者杜甫,学生并不陌生,本诗是诗圣杜甫的名篇,千古传诵,学习本诗,学生对诗歌的形式特点会有进一步的了解,也对我国古代诗词名篇多了一分认识。学生还能在逐步感受杜甫忧国忧民、克己为人的博大胸襟的过程中,接受诗人人道主义精神的陶染。

2、本诗为七言古诗,但诗篇中的句型打破七言和骈偶的形式束缚,兼永长短句和奇句,便于刻画形象和抒发感情。通过形象的语言呈现鲜明画面,寓情于描写之中。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值得鉴赏和学习。而且本诗结构分明,语言朴素,感情浓郁,适于吟诵,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语感。

二、学情分析:杜甫的这首诗,从到艺术都有很高的成就,从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杜甫作为现实主义诗人的伟大,而且可以从他关心人民的高尚精神境界里受到教育。作为初三学生应该可以比较容易的理解。

三、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诗正确的读法,有感情的朗读,了解诗中所叙写的内容,领会诗歌的内涵,体味诗歌的意境。

2、让学生了解杜甫的诗风,体会诗人推已及人、忧国忧民的精神境界。

3、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使其在学习诗文的过程中受到作者爱国情怀与奉献精神的熏染。

四、教学重点:

1、朗读训练过程中,理解诗中的细节描写与精当的用词。

2、学习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3、体会作者关心人民疾苦,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难点:

1、初步了解唐七言古诗篇幅长、容量大、用韵活的特点及杜诗基本风格。

2、创作背景的介绍和诗歌意境的理解。

3、对“长夜”的理解;对诗人忧国忧民思想的理解。

六、德育渗透:培养关心他人、爱国爱民的优秀品德。

七、教学方式:

1、学法指导——依据“三有利”原则

①、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思维。

②、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方法,以利于学生终身可持发展。

③、有利于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具体操作模式: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3、多媒体课件辅助。

八、教学课时:1课时。

九、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杜甫这个名字总与唐朝的那场八年之久的战乱紧密联系。让我们一起回忆,在学过的杜诗中,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过怎样的灾难?

《石壕吏》中“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孙有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老妪从军的辛酸无奈凸现了战争的残酷。

《月夜》中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妻离子散的孤怜悲怆映出黎民的凄苦。(多媒体打出诗文)

而诗人自己在这场战乱中的际遇如何,有人总结为"十年幕府悲秦日,一卷唐诗补蜀风”,投过安史之乱迷茫的硝烟,让我们一起走进郁积了杜甫苍老泪水的那间茅屋……

(二)、读诗环节:

1、朗读——要求:声音放开,字正腔圆。达到整体把握诗歌、正确辨音正音的目的。

(学生放声自由朗读,教师巡查纠正,最后将易读错字词板书。)

2、诵读——要求:结合诗人背景遭遇,融入情感体会。达到初步理解全诗情感基调的目的。

(教师放背景音乐,乐声沉重、悲怆。学生自由诵读,同时体会情感。)

3、品读——在以上两步骤的基础上,指名请情感较到位的同学单独朗读,其他学生进一步向深处理挖掘。

(三)、探究环节

第一版块——走近秋天草堂

诗歌第一小节:(八月秋高风怒号~~~下者飘转沉塘坳)

提问:诗中秋风的特征是什么?请分别用原文的一个词和自己思考得来的一个字作答: 明确:原文:“怒号”;自己思考:狂。

提问:为什么用“怒号”,而不用“猛烈”“凶猛”等词语?

明确:“怒号” 运用了拟人手法说明风之强烈和无情。

提问:“卷”和“吹”、“刮”相比,好在哪里?

明确:“卷”字很形象化,有力度。

提问:在秋风的肆虐中,茅屋发生怎样的状况?运用了怎样的描写手法。

明确: 运用了“飞”——“洒” ——“挂”——“飘转”——“沉”等动词,刻画了茅草飞扬的动感画面。

小结并板书:狂风破屋

诗歌第二小节:(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归来倚杖自叹息)

提问:请学生描述作者眼看茅草纷飞、草堂颓败的情景时,心中所想。建议将语言组织成内心独白的形式表现出来。

明确:诗人心情无可奈何、悲伤自怜。

提问:一群顽童的出现,使作者刚经历“天灾”,又面对“人祸”。“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杜甫写此诗时不到五十岁,一个“老”字,是否用得不准确?

明确:诗人经受战乱之苦,未老先衰,心力憔悴。

提问:“归来倚杖自叹息”,他叹息什么?

明确:一叹:屋被吹破,日子困苦;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穷苦的人;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所以此句应该用叹息的声音读出来:归来倚杖自—叹—息—。(可请学生设计动作表情,自创情景,进行演读。)

小结并板书:顽童抱茅

诗歌第三小节:(俄顷风定云墨色~~~长夜沾湿何由彻)

提问:秋风秋雨愁煞人。伴着凄风冷雨对破屋家人的侵袭,我们看到了怎样悲惨的场景,请用文中字词作扼要回答。

明确:“冷似铁”、“踏里裂”、“无干处”、“ 未断绝”—— 长期颠沛流离,家境窘困,清贫无助。

提问:这样的雨夜,作者会想到什么?他会为自己贫苦命运和悲惨境遇作怎样的哀叹呢?

板书:夜雨湿屋

自然过渡到下一版块——

第二版块——聆听诗人心声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提问:为什么不能在诗歌开篇提出这样的心声,全诗前面的内容有何用意?

明确:诗人正是从身边亲历的悲苦遭遇与眼前长夜沾湿的痛苦生活想到历经战乱折腾的千千万万穷苦百姓,从风雨飘摇中的个人茅屋想到连年战乱中的整个国家。所以,前文所写内容正为后文这一伟大感人的感慨做了具体殷实的铺垫,更能令人佩服作者这种忘我为人的高尚情怀。

提问:请用一组四字词语概括以上诗句的内涵

明确并板书:心系百姓、忧国忧民、牺牲自我、无私奉献。

第三版块——延伸广阔空间

拓展

1、诗人并未因为自身困苦而忧伤悲叹,却把眼光与笔椽探入到更伸更广的国家百姓上。请同学们回忆在课外阅读或电视、电影中看到的有关安史之乱的画面、诗句,谈谈当时的社会面貌。

例①:《咏怀五百字》里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控诉政治腐败,贫富不均。

例②:《春望》里“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绘国破家亡凋零破败的场面。

例③:《无家别》里“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这是连年战争重被征召当兵的哭诉,这是人亡村衰,空寂萧条,毫无生气的社会缩影,是朝廷无能,百姓遭殃的见证。

拓展

2、著名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说过:“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深深扎根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他们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

杜甫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思想跃然纸上,深深地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其实,具有这种伟大思想的又何止杜甫一人呢?能否列举与之相似的人事与文字,请以排比句式加以阐述。

例:从“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到杜甫之后“愿天下无饥寒”的白居易,从“先忧后乐”的范仲淹,到“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陆游,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到“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谭嗣同,从“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中国千千万万的知识分子,一直秉承了这样一个优良传统。他们以天下人为念,执著追求着最高尚最完美的理想,正是这种思想,这种传统,使我们看到人性的闪光,看到了民族的未来,看到了人类的希望!

(四)、任务环节:假如你是一位电视剧编剧(导演),打算写(导)一部有关杜甫的历史剧,结合此诗,你准备设计一些情节和画面,请进行合理的想象,把有关的画面描写出来,并适当加入主人公动作、神态的描写。

(五)总结环节:

诗为事作,屋凭人传,如今成都杜甫草堂依在,而现在草堂的浣花溪畔已是一排排平房鳞次栉比,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诗人追求的“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已经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年代变为现实,如果诗人在天有灵,他定会感到欣慰了。

(板书):

草堂留后世,

诗圣著千秋。

十、设计说明:

以往的语文教学在观念、内容、方法等方面不同程度的存在着“陈旧”的问题,在具体的教学中常常把内容分解成上百个知识点、能力点,然后再围绕这些知识点、能力点设计大量习题,让学生反复机械地做练习。这样做,明显违背了语文教育的规律,造成了语文课程繁、难、深、多,而实际收效偏低的现象。

通过进一步学习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我认识到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则是教学,所以教学改革就成了课程改革的重头戏了。学生的学习主要是课堂学习。课堂学习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普遍、内容最广泛的学习。

作为教师,应紧紧围绕创新学习,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努力探索减负、优质、高效的教改之路,培养学生具有适应未来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并把它落实到每一节课当中,应该是每一个教师的任务

5、学生不会问,提出的问题意义不大,教师用什么手段引导?可举例。

答: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回答一个问题更重要。”只有学会提问题,尤其是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发展。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学会提问题,尤其提出有意义的问题。下面我结合自身的实践与思考,粗浅地谈谈在教学中,我是如何引导学生提问题的。

一、教师自身树立 “提问题”的意识,榜样示范。也就是说对要交给学生的知识必须有深刻的认识与把握,而不能连自己都一知半解,而且对书本的所谓权威知识要敢于挑战,要敢于有自己的观点。记得我在教学一个单元的日积月累时,有一句歇后语是这样说的“梁山泊的军师——无(吴)用”。课前,我觉得这是很简单的教学,开始没在意,习惯性的把“泊po ”读成了“bo”,几遍过后,我问自己:“梁山泊bo听起来好像是人名,而梁山泊的军师中的梁山泊应该是个地名,究竟 ‘泊’该怎么读呢?”于是我赶紧查字典弄清楚,好险,真的读“ po”。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自己读,再在班上读,结果学生全部读成了“bo”。我在心里暗暗庆幸自己的课前自问。于是我问学生“那谁能说说这句歇后语的意思?那‘梁山泊’是什么意思?”学生通过读、解释,真感觉到这个“泊’字在这里的读音有变化了,大家有的议论,有的查工具书,一下子解决了问题。我相信这个字的读音以后无论在哪,学生都不会读错了。然后我告诉学生,我先前也读错了,后来就是因为多问了几个为什么才知道。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知道了凡事一定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才行。

二、善于激发学生质疑积极性,鼓励提问。首先让学生形成统一认识,即谁在课堂上提问,谁就会得到别人的尊敬;谁提的问题有难度,就证明谁进行了深入地思考。并响亮地提出一个口号:“提不出问题的学生不是好学生。”以此鼓励学生大胆地向老师提问,向老师挑战,向教材挑战,允许他们在任何时候,提出任何问题。对于学生的提问,要看到其闪光点。只要有一点可取之处,就给予肯定,例如我在教《变色龙》时,有位差生问:变色龙的身上有什么是“不变”的?我就让全班同学为他的敢于提问进行热烈的鼓掌,并请其他同学帮其解决问题。这位学生见自己一炮打红,自然洋洋得意,其学习的自信翅膀也就硬了许多。

三、教给学生学会提问的方法,培养提问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众所周知,玻尔由于改变了提问方式,从而创立了著名的量子力学理论。所以掌握提问方法是培养学生提问意识的有效途径。教师还应该指导学生善于在学习的各个环节和各种课型中学会提问,使学生养成提问的习惯。我们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不能只是简单机械地会问几个“为什么”,而应该培养学生善问,问得深,问得准的习惯。在教学中我教给学生这样几种提问的方法。

⑴、对标题进行质疑。俗话说“题好文一半”。经常推敲标题,有利于提高把握文章中心和结构的能力。如学习《三颗枸杞豆》,学生提出:课文着重写三叔给我的启示,为什么不以《我的三叔》为题?通过讨论,学生明白了本文是以“枸杞豆”为主旨象征安排文章

结构的,通过三叔把枸杞豆郑重地托付于我,写出了本文真正的主旨——珍惜青春,珍惜时间!。

⑵、对重点词句进行质疑。有些词在文章中起到了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的作用。虽然有时候所处的位置并不是太显眼,但是只要我们紧紧地抓住它,联系文本和生活深入地研究和挖掘,就可以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在初读课文阶段要求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句,而在精读课文时则要求学生对重点词句进行质疑,尤其是那些与中心紧密相关的词句。如教《甜甜的泥土》,我强调学生课文最后一句话,一个学生读完之后便问:“泥土的味道会甜甜的么?这里有没有什么深刻的象征意义?”这个问题起到了“画龙点晴”之作用,为学习课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抓住中心段进行质疑。有的文章很浅显,如果就从内容着手,会觉得没什么可以发挥的地方。这种情况下,如果对中心段进行提问,然后把问题像网一样撒向整篇课文,会收到不一样的效果。

⑷、对矛盾处进行质疑。语文教材中常有看似矛盾实是精彩之笔的描写,在阅读过程中找出这些矛盾之处,并加以质疑,能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如在教学《草》一课中,学生提出问题:“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起来。”这个“担心”是不放心的意思,作者真的是对杨光不放心吗?我启发学生很好地动一番脑筋来解决这个矛盾。学生的思考从谬误一步步走向正确,从浅薄一步步走向深刻。可见对矛盾处进行质疑是解决问题的不谒动力。

实践证明:只要注重培养,启发得当,学生是能够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提出问题的。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各个教学环节,创设情景,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精神,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靠自己的能力”去学习,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6、面对学生挑战性质疑,教师该怎么做?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一谈。

答:质疑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我认为要做到勇敢接受学生的质疑,不仅要从思想上抛弃“师道尊严”,放下“居高临下”的姿态,而且要提高业务素质,多钻研,勤阅读。教师要抱着谦逊的态度,坦诚地和学生交流,相互促进,和学生一起走进新课程,和学生一起成长。

作为语文教师,每天都要接触由语言文字构成的作品。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浩瀚如海,作品中古今意义的变化也很多,在讲课时总是辛苦地教授,但还是难免有疏漏和说错之事。以下就是我在这方面的亲身经历,让我受益匪浅。

我们初中语文教材中有一篇《木兰诗》是北朝乐府民歌,记述了古代巾帼英雄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其中有这样二句诗“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那一天,我在导入课文后,进行了示范朗读,目的是让学生在我的示范下读准字音,在领读时,把“裳”念成了“shāng”这我觉得没什么异议的,同学们也学的不亦乐乎。没想到,下课后,课代表走到我跟前拿着字典,略显紧张而又不得不说十分着急的神情说:“老师,您把‘裳’的音读错了。”我有些紧张,因为课堂出现了错误。她接着说:“‘裳’在字典中有两个音,一个念‘shāng’一个念‘cháng’,并且念‘cháng’的意思是遮蔽下体的衣裙,我想古代女子从着装看,应该是穿的裙子而不是纯粹的上衣裤子组成的衣裳吧,因此在这句诗中应该把‘裳’念成‘cháng’的音,老师您说对吧?”望着她探询的渴求知识的眼睛,我心里既有喜悦,也有不安,喜的是学生有这种大胆的质疑好学精神,不安的是如果教错了这不是在误人子弟吗?而且而后在全班同学面前承认自己教错了,多不好意思呢。我轻轻地按着她的肩膀说:“老师回办公室再和其他老师讨论一下,下节课给你答复吧!”这堂课后,我是带着满心的疑问和不安回到了办公室里。

听了我的传述及提出来的疑问,我了解到同办公室的其他几位老师在授课时有的念‘shāng’有的念‘cháng’,大家相互研究了一番,后来确定确实念‘cháng’,理由基本和学生阐述的一样,这让我觉得有些惭愧,没想到学生也是良师呀!

下一节课又到了,上课的第一件事就是我表扬了这位同学的质疑精神。我诚恳地对她说:“谢谢你对老师的指正”并且对大家说:“唐代的散文家韩愈曾经在《师说》中说了这样的话‘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也就是说你们在某一方面也可以作为老师的老师呀,今天,这位同学就作了我的一字之师。”这节课轻松又愉快地进行着。自此后,同学们都觉得我没有老师的架子,敢于提出问题,质疑的学生也多了,更爱学习语文了。

这件事过后,给了我许多启示,真的体会到“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我们就应该敢于接受学生的质疑,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当教师在教学中出现错误时,不能因面子就一味错下去,要及时纠正,并坦诚相待学生。这样不但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又能保护学生质疑发问精神,还能增进与学生之间的感情。记得有这样一句话是“活到老,学到老”,而我们的教师也应该是“教到老,学到老”,不单是要向书本学,还要肯于低下头来向学生学。只有这样在教中学,学中教我们才会实现“惟吾得一馨这陋室,换得桃李满天下之芬芳”的教学宏愿。

质疑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我认为要做到勇敢接受学生的质疑,不仅要从思想上抛弃“师道尊严”,放下“居高临下”的姿态,而且要提高业务素质,多钻研,勤阅读。教师要抱着谦逊的态度,坦诚地和学生交流,相互促进,和学生一起走进新课程,和学生一起成长。

7、你在学生读书读网的活动中,是如何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的? 答:指导学生读书读网的基本方法

读书的基本方法

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的最直接途径就是读教材。读教材的基本方法有以下几种。

(1)提纲导读。学习新内容前,教师向学生出示精心设计的阅读提纲,学生根据提纲中提出的问题阅读本堂课的学习内容。这种方法比较适合新授课或单元复习。提纲导读的特点有:一是强调知识结构的作用;二是问题多、阅读量大;三是问题问得比较直接,学生自己基本能解决,并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标注“是什么”和“为什么”等;四是其直接目的是通过提纲的导读起到使学生快速熟悉教学内容的作用。这种阅读属于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以识记为目的的阅读”。提纲导读,能够使学习内容更清晰。

(2)示范朗读。朗读可以由教师示范,也可以由学生示范。示范朗读能突出读者对内容的理解,更具有感染力和教育意义。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青少年时期,对人生观、价值观影响最重要的因素就是阅读。阅读并不是为了把读过的东西记住并且用来回答问题,而是为了使他自己选择自己的命运。只有那种不一定要识记,不需要进行专门的“解剖”的东西,才能最有力地影响个人。可见,示范朗读的教育效果更明显。

(3)接龙诵读。即一个同学接一个同学地读。读的内容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即下一位同学接前一位同学的内容的顺序往下读。由于不知道下一位要读的同学是谁,所以课堂上每位同学都努力地保持着对阅读内容的注意力,这样有利于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这种阅读方法一般运用于比较长的文章。

(4)角色扮读。指几位同学扮演不同的角色,以对话的形式读。比如按角色扮演、按不同观点扮演(辩论)等。这样的阅读能把静止的文字变成鲜活的场景,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放松紧张的神经,同时还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和灵感。

(5)全员默读。指全体同学不出声地带着问题阅读教师指定的内容。这种阅读方法的阅读内容远远超出了提纲导读,它强调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够阅读,主张用视觉和意识来感知阅读材料。这是一种能够吸引学生的理智和心智,激起他们对世界和对自己的深思,迫使他们认识自己和思考自己的未来的阅读。

(6)全员齐读。指全班同学一齐读教师指定的内容。齐读的内容应该是教育或教学中的重点,因为齐读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可以形成班级的凝聚力。

(7)全员乱读。全班同学一齐有感情地朗读文章的一部分或全部,但是不必考虑是否和他人语速一致,只需要考虑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既可。

——读漫画的基本方法

首先要读标题;然后读漫画中的内容,包括漫画主体是什么,是人物还是借喻物,有什么表情和语言;最后把标题与内容结合起来理解漫画的含义。

——读图表的基本方法

首先要读图表的标题,即是什么图表;然后读图例或文字项目;再读数字;最后把前几项内容综合起来理解。

——读其他相关资料的基本方法

可以粗读、精读或细读,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要读懂,这是关键;然后提炼或概括出核心词。

——看影像资料的基本方法

认真观看;边看边思考;生成问题或感悟。——读网的基本方法

(1)指定浏览。在学习某一内容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浏览教师自己制作的专题网页,也可以指导学生去某网站浏览网上资源或某网页。这种方法适合目的非常明确的学习内容,可以在课上阅读,也可以在课后阅读。

(2)相关浏览。这种浏览比较适合课后拓展学习或进行研究性学习时使用。如学习《论语》后,教师可指导学生在网上查找有关《论语》或者孔子的相关资料、网友评论等。再如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教师可指导学生根据自己所承担的任务,上网查找、搜集信息等。

8、叙述一个关于激励或惩戒的教育故事,并在故事中有简短的反思。答:故事如下:

育才小学校长陶行知在校园里看到男生王友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男生,当即斥责了他并令他放学时到校长室里去。放学后,陶行知回到校长室,王友已经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可一见面,陶行知却掏出一块糖送给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王友惊疑地接过糖。随之,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放到他手里,说:‘这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你。’王友更惊疑了,眼睛睁得大大的。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塞到王友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王友感动极了,他流着眼泪后悔地说:‘陶„„陶校长„„你„„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块糖递过去,说:‘因为你正确地认识了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可惜我只有这一块糖了,我的糖完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完了吧!’说完,就走出了校长室。”

从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出,陶行知取得了对王友影响深远的德育效果,对王友同学的品德成长无疑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我们来看看,陶行知先生何以能取得如此良好的德育效果。

首先,陶行知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他总是用心去感化每一个人。他是学生公认的好老师、好校长,学生愿意听他的话。陶行知的教育对学生有先入为主的权威性和易于接受性。但威信不是天生的,是在真诚的教育生活中点滴积累起来的。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

师的人格力量对学生品德的发展具有导向功能。

其次,陶行知具有渊博的知识,具有扎实的教育理论功底,懂得在恰当的时机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恰当的教育。

再次,德育成败的关键在于是否能以心灵去感受心灵,是否能以情感赢得情感。缺乏情感沟通,或者说缺乏积极的情感沟通是当前德育低效的症结所在。陶行知第一步就在和善气氛中用真诚的谈话,靠融洽的感情进行情感德育。他同时为自己的迟到道歉,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举止以及事实真相来说明道理,启发王友自觉认识问题,自觉履行道德规范。

陶行知一直使用的是“奖”字,而不是“罚”字,是充分运用发扬积极因素来克服消极因素的德育原则,是以表扬为主,以批评为辅的德育方法。另外,陶行知的谈话时机把握得很好,叫王友放学后到校长室,让他有个反省的时间,而又没有延迟太久,体现了德育的适时性和及时性。只要达到德育目的,起到德育效果,谈话就适可而止,陶行知德育前后两三分钟就结束了谈话,决不罗唆。过度的罗唆会让学生反感,减弱德育效果。我们许多老师给学生做思想工作是翻来覆去,不厌其烦,就连旁观者都听腻了,这样的德育能起多大的实际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9、请写出一个你最曾经运用过的精彩的作业设计,并简要说明。答: 专题《荷》的作业设计

一、学习资源

1、课本212-226页关于《荷》的专题,你一定得先认真学习哟。

2、专题网站。里面有许多关于荷花的知识、图片、诗歌和美文。荷花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你学习得越多,你对荷花的了解越多,荷文化对你的熏陶就越多!当然不要忘了实地去观察荷花哟。当你带着所学,再来观察她时,你一定会有许多新发现的!

二、关于荷花

1、根据你的学习,说说荷花还有别称。

2、从实用看,荷花有哪些功用?

3、从文人的角度看,荷花身上寄寓了哪些高贵品质,试用几个词语来表示。

4、查找关于荷花的诗词,将你所喜欢的诗句摘录几句(不少与4句)。

三、课堂作业

(一)、描绘一下荷花,感受荷花的外型和姿态美。课前去荷花的生长地观察荷花或者观察荷花的图片,写一段文字,来描绘荷花的优美的姿态。

(二)、阅读短文《往事》,感受美的情怀。

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园里乘凉。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妹。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漂在水面。梗上只留下小小的莲蓬,和几跟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儿,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对屋里母亲呼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来,正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1、文中令人动心的莲花的往事是指

2、文章第3节写祖父的那段话,你认为可不可以删去,为什么?

3、文中加点字“菡萏”本是荷花的别称,这里用法特殊,下面用法与此相同的是()A.在我的潜意识里,莲花是长在小河淤泥里的,是很平常的。B.我忽然意识到莲花原来是这样的美丽。

4、文中写荷叶其实又是写母亲一个词语是。文中点明主旨的一个句子是

(三)、阅读短文,体会美的情操。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藩。晋陶渊明读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读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这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在上面的横线上填上文章的名句。

2、短文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写菊花抒发了作者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写莲花其实是写“ ”,试用课文原句填空。①体现莲高洁的句子: ②体现莲端庄的句子:

③喻君子志清行廉、德声远播的句子

3、文章写的莲花,为什么还写了菊花还有牡丹?说说你的想法。

三、课外链接

1、将你的学习成果向大家展示一下,利用课余时间,自己或与别人合作办一份关于《荷花》的小报。要求图文并茂,2、假如让你来培育一种新的荷花的品种,你能不能谈谈你的设想。

3、四、作业反思

语文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对巩固、消化、理解、运用所学的知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次作业设计从完成作业的情况来看,每个学生都做了两项以上的作业,大部分学生四项作业都完成得很好。学生们的表现让我欣喜!反思这个作业设计的成功之处,我觉得自己所做的只有一点,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而精彩都是学生所馈赠给我的礼物。是呀,学生本身是个性的,每个学生的性格、兴趣、特长各不相同,每个学生的知识背景和生活体验也不完全相同,重视他们个人独特的体验,在做作业时,他们对语言文字往往有不同的学习和表达方式。

因此,我在设计这些作业时,关注了个体差异,尽量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要求,因材施教,从而拓宽了学习空间。学生自主选择作业,在大脑中形成优势兴奋中心,让思想火花迸发,变“要我做”为“我要做”,让学生真正成为作业的主人。从而愉快完成作业。作业成为了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一座桥梁,这样就能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今后得到长足的进步特总结如下:

1、源于课内、拓展课外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因此,在作业设计上教师应发挥正确的引导作用,把相关的知识向课外延伸。本课作业设计分课堂练习,课外作业两部分。前一部分主要是针对课文内容而设计的,而第二部分是所教内容派生出来的。这类题更开放,更具挑战性。两者相互交融,既有三维目标的达成,又有基础知识的落实和能力的培养。

2、挖掘潜能,贴近学生

“你学习得越多,你对荷花的了解越多,荷文化对你的熏陶就越多!当然不要忘了实地去观察荷花哟。当你带着所学,再来观察她时,你一定会有许多新发现的!”用这样轻松自然的口吻描述,一下拉近了作业与学生的距离,学生就会变“要我做”为“我要做”,这样的题目要求使学生在和谐、轻松、快乐的气氛中提高了自信。

3、自主选择,轻松完成

作业练习是教学过程的重要一环,因此教师作业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顺应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注重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尽量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为了使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我把作业为分若干项,作业内容由浅到深,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去选择,但也有最低的限度(至少

完成一道题),这样,学生便可较好地完成作业,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4、文本积累,学以致用

以往考查学生语句的积累都是“抄写佳句”,学生对这种机械、重复的运动早已厌烦。因此,本课作业设计更具吸引力,更有实效性。因为学生喜欢的语句肯定是他感悟深透的,把这些语句推荐给好朋友,既能培养交际能力,又是共享学习成果的过程。

这一组作业设计为学生创设了自由广阔的活动空间,包含“读、画、写、抄、查、”等多种形式,既给爱画、爱读的同学创建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又为爱探索、爱讲故事的同学提供了进一步锻炼自己能力的机会。让每个学生获得了成功,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10、从创造性地使用语文教材的角度分析案例。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五课由五首词组成,分别是:温庭筠的《望江南》、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苏轼的《江城子州出猎》、李清照的《武陵春》、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如果按照教材上所安排的诗人所处年代的顺序教学,显然比较散乱。在对这五首词进行了研究之后,我实施了以主题为“问君能有几多愁”的整合教学。核心环节有四:

(1)自由朗读五首词,说一说如果以愁为分类标准,可以怎样为这五首词简单分类。(2)细读《望江南》和《武陵春》,比较两位古代女子的愁,讨论她们各自在为何而愁?哪个女子更愁?

(3)细读《渔家傲》、《江城子》、《破阵子》,比较这三位诗人,谁的愁最重,谁的愁稍轻呢?

(4)比较两位女子笔下的愁和三位男儿笔下的愁,表现方法有何不同?

答:这样的重组,使学生在体悟五首词的同时,能更深切地感受到“一切景语皆情语”,体会个性的差异、情感的差异,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为了使学生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更趋合理,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科书,把握知识的内部联系,在整体把握教科书系统的前提下,探索改革其中的不合理因素,根据需要作出适当调整,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体察学生的学习情感,改变呈现方式,进行教科书的重组。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的转变,使教师由教科书的宣读者转变为组织者与创造者。教师应根据教科书的知识框架、重难点的切入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科书进行适当的重组和扩展,也就是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以期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创造性地使用语文教材的必要性

(1)创造性地使用语文教材,是新课程理念下的必然要求。新课程提出语文课程应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与探究能力,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地发展奠定基础。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按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

师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只有创造性地个性化地运用教科书,以积极的心态合理地选用和开发教学资源,因地制宜地进行教学,才能更富有实效地开展教学,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学习内容、教学方法的需求,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终身发展。

(2)创造性地使用语文教材,切合语文教育的独特性。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很强的实践性和学生学习母语重在感性把握的特点。只有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才能深刻发掘、体悟教科书中带有强烈的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的具体形象,有利于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理解,避免了人云亦云、鹦鹉学舌式的失败教学。语文课程的目标指向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也就是听说读写的能力,同时,语文课程也涉及到有关人生、社会与自然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和思想观念,内容纷繁,实践性强。学生需要掌握的不是一个个概念组成的理论体系,而是有血有肉、丰满充实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准确的语感,这些都必须在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中融会贯通,以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为基点,使学生在学习中有更多收益,提高效率。

(3)创造性地使用语文教材,符合教育对象的独特性。教育注重“因材施教”,因为教育教学的对象主体不是冰冷的机械,不是一个模具下千篇一律的模型,而是一个个环境、背景、经历、性格各有差异的学生,他们每个人的知识储备不同,学习能力各有所长,性格特点各不相同……针对这样的群体,对教科书进行创造性的使用,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时因地制宜,事半而功倍。.创造性地使用语文教材的前提条件

(1)理解语文教材、尊重语文教材是创造性使用语文教材的前提条件。语文教材是教育教学的依据,课堂教学是从钻研语文教材开始的。在紧扣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只有深刻理解教科书,理清知识脉络,领会编写意图,弄清重难点,方能胸有成竹。而脱离教科书的创造,只能是无本之木。

(2)创造性地使用语文教材,应以语文教材为凭借,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始终。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科书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教师要以教科书为切入点,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为方向,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体验,以读促写,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创造性地使用语文教材的基本方法

教师和学生要在准确把握《语文课程标准》所体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基础上,对教科书进行创造性使用,以期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在这里,介绍几种创造性使用教科书的方法。

(1)重组语文教材,优化结构。新课程改革下,教科书有很大的开放性和弹性,给教师留出了开发和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出了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教师可对教科书进行重组,适当地换、删、改,优化结构,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如可对《爱莲说》《马说》《捕蛇者说》采纳重组的方式,使学生对“说”这种文体有更明晰的认识。

(2)适当拓展,挖掘延伸。以教科书中原有的课文为中心,向与之有关的内容扩展,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课堂教学内容,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可以是同一作家的拓展,如学习李商隐的《无题》,同时引入他的《锦瑟》等篇目;可以是同一内容的拓展,如学习《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可阅读《送元二使安西》与《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等送别诗;也可以是同一文体的拓展,如“说”或“记”这种文体的篇目;还可以由节选到整部作品的拓展。还有很多种扩展方法,我们可以在实践中探索。

(3)专题研究,入木三分。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时,可以做小专题,如把整册书的疑难字词、古诗文的文学常识归纳整理,能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也可以做小专题研究,比如把杜甫、李白、陶渊明等作家的作品(教科书内的)以专题的形式深入学习,加深对作家的纵向了解。

下载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新修炼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新修炼.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新修炼

    《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新修炼》小学数学作业题长治市长治县西火联校 赵守仁 第一章 语言交流基本功 1、教学中应用讲述与讲授应体现的原则有哪些? 答:( 1)讲述与讲授要以学生为主......

    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新修炼

    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新修炼 教学基本功修炼是一个长期的、逐步提高的过程,“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是一位接近退休的老教师,通过聆听《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新修炼》讲座,自己体......

    教师教学基本功新修炼——初中语文

    教师教学基本功新修炼——初中语文 1、 对话是教师的基本功,教师的对话,从语言形式看,有赞美式、含蓄式、渲染式等,从理答方式看,有简单肯定、引申评析、追问、转问、换问、讲解;......

    初中历史教师基本功新修炼

    《初中历史教师基本功新修炼》作业题 作业一:你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提问与追问具有哪些作用?请反思你自己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提问与追问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还存在哪些问题? (1) 提问......

    教师基本功新修炼心得体会

    读《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新修炼》心得体会 教师继续教育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全体在职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和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教师基本功的新修炼

    学习《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新修炼》心得 八一小学 梁琳娜 所谓基本功,一般指从事某项工作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随着新时代新形势的要求,一名教师具备过硬的基本功是其实施优质......

    教师教学基本功新修炼——初中语文作业

    教师教学基本功新修炼——初中语文作业 山西省武乡县上司中学 陈红梅 1、 对话是教师的基本功,教师的对话,从语言形式看,有赞美式、含蓄式、渲染式等,从理答方式看,有简单肯定、......

    关于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新修炼的心得体会

    读《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新修炼》后心得体会 当今社会,教育已经是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很多家长们都在为自己的下一代努力着,我们教师的地位也在不断上升。教师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