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思品课教学效果.

时间:2019-05-13 02:25: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思品课教学效果.》,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思品课教学效果.》。

第一篇: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思品课教学效果.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思品课教学效果

[ 11-06-30 10:12:00 ]

作者:刁淑霞

编辑:studa090420

陈旧的教学方法是不能使思品课教学有高效的,它实质上具有重教师主导作用、轻学生主体作用;重知识灌输、轻养成教育;重群体教育、轻个体教育;重课堂教育、轻社会实践;重学校教育、轻社会教育等诸多特征。因此要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下面结合本人的一些实践经验,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1 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生命力所在。我时常结合教科书的内容,有针对性地讲解许多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社会现象和事例,特别是就当今社会发生的大事要事、国际新闻、时政热点与书本中抽象的理论知识生动形象地结合。这样学生不仅接受了所学知识,而且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对此,我采取了以下做法:一是指导学生阅读各类书刊如《半月谈》、《中学生时事报》、《时事》杂志等;二是每天让学生收看《新闻》和《焦点访谈》,并作好摘记;三是开展社会调查,撰写政治小论文,进行年段评比。这样,思想品德课教学逐步将小课堂与大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思想品德课有不同于其他课程的特点,即理论性强,政策性强,时效性强,针对性强等。思想品德课的实践教学使课堂不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是向社会延伸的。进一步说,就是让学生运用教材的基本知识和原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求知、探知和用知中都充满学习的乐趣,达到不仅掌握知识而且增长才干的目的。

2 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过分强调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积极主动的学,学生的实践活动往往只限定在做作业这一个环节上,而在其他教学环节学生几乎是“无事可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调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关注和解决的大问题。思想品德课的实践教学,首先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突出“主体参与”,人本观念是以现代人本主义为主要内容的思想认识。它认为,各项活动都应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运用各种科学的方法和途径,使每一个被管理者都成为组织管理的参与者,使每一个人都以主人翁的姿态从事学习和工作,从而全身心地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努力。由此可见,人本观念要求在一切管理活动(包括教学管理)中都必须解决好人的问题,即应解决好人的思想、认识、情感以及知识、技能等问题。用人问题是管理活动的根本着眼点,即任何管理都必须以人为本。所以,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当大胆尝试实践教学,把学生看作教学主体,努力唤醒、激励其“主体参与”意识,与教师共同参与教学活动。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应树立“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学意识和教学观念。

“主体参与”,是指不仅把学生作为学的主体,而且要看作教学过程的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发挥其主动性、能动性,达到锻炼学生能力、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多把教学目标定位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实行灌输式教学,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地记和听。而素质教育则把教学目标定位在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上,即把学生视为具有多方面发展需要和发展可能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人。思想品德课的实践教学,就是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出发,鼓励学生大胆思考,积极参与,更好地发挥其主体作用。

第二篇: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思品课堂教学效果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思品课堂教学效果

内容摘要: 加强新时期学校德育必须重视思想品德课教学;提高初中“思品”课堂教学实效必须研究基本策略。增强目标意识,严格目标导控;研究教材和学生,用教材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思想、心理、行为中的实际问题;遵循“思品”教学基本规律,合理建构课堂教学格局;改进教学方法,开展合作、探究、实践等学习活动,促进自主学习和道德内化——不失为提高初中“思品”课堂教学实效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 课堂教学 教学效果 基本策略

正文: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整个常规工作(备课、上课、改作、考查和课外活动等)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中心环节,才能全面带动整个常规工作的正常运行,才能切实提高“思品”课堂教学的实效。本人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与教训,在此谈谈提高“思品”课堂教学实效的几个基本策略。

一、目标统领,要求适度。

“思品”课教学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三个要素。而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方向,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又是教学评价的标准和依据。对于教师而言,增强目标意识,严格目标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既然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如此重要,那么,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总体目标是什么呢?《新课程标准》指出,“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简言之,通过教学,要让学生正确对待“成长中的我”,正确处理“我与他人,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等关系”。

《新课程标准》将这个总体教学目标分解为“认识自我、自尊自强、学法用法、交往与沟通、交往的品德、权利与义务、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承担社会责任、法律与社会秩序、认识国情爱我中华”等十个方面,并且又分解为若干个教学要点。教师应当认真领会 《新课程标准》,真正把握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的层次性,如《新课程标准》对于“ 学法用法”的教学目标界定为:(1)、知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理解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2)、了解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学会运用法律维护合法权

益;(3)、了解我国法律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规定,增强自我防范意识。不仅要把握整体的目标层次,而且要把握课节的目标层次。就是一堂课,也要切实把握好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的分寸。所谓目标明确,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要知道什么是知识,讲清什么 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做到什么要求,师生都要心中有数;所谓要求适当,就是要按照《新课程标准》、教材的要求,根据学生实际,切实可行,力求做到学习一点,理解一点,践行一点。

确定了教学目标,同时,还要考虑“在什么时机、用什么方式展示目标”,以及“怎样实施目标”等问题,真正让教学目标引导和控制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二、钻研“两头”,有的放矢。

所谓“两头”,一头是指教材,另一头是指学生。教师必须钻研教材,研究学生。所谓“的”,是指学生的思想行为的实际;所谓“矢”,是指教材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用教材中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解决学生思想、心理、行为的实际问题,这就是有的放矢。理论联系实际,知行统一,思想品德教育才能落到实处。这是“思品”课教学的根本。

教材是《新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实施课堂教学的主要文本。教材其实是一套课程资源,它主要包括了主教材——课本,副教材——教师用书,活教材——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等。对于主教材,教师要钻研精、深、透,明确应知应会,处理好原理与案例的关系;恰当利用课本中的“图片”、“链接”、“练习”等;适当利用教师用书中的材料,加强对基本观点的教学;要针对性地选择现实生活中的新的、近的、典型的、感人的事例感化学生。

钻研教材是一方面,研究学生又是一方面,两者必须兼顾。学生是课堂的主体。研究学生,就是要了解和研究他们的思想实际、心理动态、接受能力、思维特点以及家庭、社会的影响等。当下,特别要重视研究农民工子弟、“留守学生”、优生和后进生的个性特点。只有这样,才能“面向全体”,课堂教学才能“全员参与”;只有钻研“两头”,才能有“的”放“矢”,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三、遵循规律,建构“格局”。

思品课教学的基本规律是“晓理、激情、导行”,这是思品课的本质特点,是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标志。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建构课堂教学的格局,是上好“思品”课的一个重要策略。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即知、情、意、行)四要素构成的。从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的一

般过程来看,认知是基础,能力和行为是关键,情意(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调节由知转化为行(能)的内部动力。初中学生 的年龄及心理特征、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 和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规律,乃是建构课堂教学格局的理论依据。“思品”教学实质上是教学生学会到会学到会自我教育的过程。“教学有法”——课堂教学一般采取“五段式”或“三段六步式”。比如“五段式”,即 1、导入新课; 2、主题教育; 3、深化教育; 4、导行反馈; 5、课堂小结。“三段六步式”,即 1、预备:激兴、揭题; 2、明理:激情、明理; 3、导行:辨析、导行。然而,“教无定法”——教学内容的安排要注意晓理、激情、导行的结构化,逐步形成自己课堂教学的特色格局;至于课堂教学的具体结构环节可以多种多样不拘一格。

值得注意的是,那种“故事讲一遍、课文读一遍、作业做一遍”的“三遍式”的僵化格局是不足取的。还有,把思想品德课上成语文课也是不对的。

四、改进教法,注重实效。

教学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是否得法。我们要 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密切联系生活实际,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不断创造条件,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我们还要 充分激发学生的认知和兴趣,尊重学生的个性,从他们的生活经验、知识水平、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出发,教学方法要形象化、多样化、趣味化。切忌概念化、抽象化、成人化。具体的教学方法有很多,诸如谈话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活动教学法、分析比较法、社会调查法、参观访问法等等。但是,没有哪一种教学方法是“万能钥匙”。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应考虑到与之相关的教学目标、内容、对象、教师自身素质和时空因素等。通过改进教法,努力转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开展合作、探究、实践等学习活动,促进自主学习和道德内化。

新形势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思想品德课担负着十分光荣而艰巨的重大任务。只要我们切实把握好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就必定能进一步加强新时期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年 8 月2、《初中思想品德教师教学用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年 2 月、《课程改革与学习主题构建》 科学出版社 2004 年 3 月

第三篇:利用多媒体手段提高思品课教学效果

利用多媒体手段提高思品课教学效果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课程标准体现了课程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教育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在儿童现实生活中培养道德情感、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把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会“做人”作为课程的核心;不仅关注生活体验的本身,而且更加关注对儿童正确价值观的培养,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参与性,重视学生主体性学习。

在多媒体技术日趋成熟的现在,我们思品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点,将教材资料缺乏、抽象难以理解的内容用计算机屏幕直观地表现出来,辅以声音、文字、效果就明显不同。当学生视觉与听觉相结合,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思品课堂教学效益。这次在市属思品课优质课评比中,对于多媒体的运用对教学氛围的营起到了很的效果,现把感爱与大家共享。

一、课件演示,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这次优质课,我抽到了六年级《品德与社会》的内容——《祖国属于我们》。这种课如果采用一般的教学手段,往往会变成空洞的说教,枯燥无味,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而多媒体技术具有直观、鲜明的图像与教师生动的语言、语音、语调的有机配合,这种默契的配合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氛围,不仅使所需传递的信息充分表达,而且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在情感上的参与。因此,在教学中,如果能充分发挥其优势,利用多媒体软件进行系列演示或片断演示,可以有效解决重点和难点。如:课的一开始,为了教育学生心中有祖国,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并且引出本节课的内容《祖国属于我们》,我特意从网上截取了中央电视电新闻联播前升国旗的片断,并布置了一个任务:把右手放在胸口上,边听国歌,边在心中默默地许一个心愿,祝福我们的祖国。然后播放录像,只见声音、图片在同学们耳边、眼前闪现,学生很快融入进了情境之中,达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二、人机交互,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在教学中充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是学生主体意识中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只有学生有强烈的参与意识,主动地全身心地投入并参与教学活动,学生才真正地成了学习的主人,学生主体才有生机和活力。政治课与物理、化学等其他课程相比没有实验、实习,因而学生直接参与教学过程的机会不多,仅有的课堂学生发言也只是少数同学的事,多数同学上课习惯于被动地听老师讲授,学生的主体作用难以发挥。多媒体课件具有较强的人——机——人的交互作用,这种交互作用可以使学生充分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比如这堂课中我设计的一个环节是让学生说一说近几年来祖国在各方面的巨大成就。如果仅仅是让学生说一说,印象不深,效果也不佳。于是我就从网上搜寻图片与相关资料,当学生谈到一点时,我的课件也相应地出现一些图片资料,很好地进行了辅助教学。

三、拓展时空,形成思品教育合力

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仅限于课堂四十分钟是不能达到教育目标的,学生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特别是当今的信息时代,传递信息手段先进,他们要受社会、家庭、学校多方面的影响,因此必须按系统方法采取社会、家庭、学校相结合的综合教育方法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这种教育如果能利用电教媒体等多种手段,拓展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并延展到家庭和社会,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教学效果。如这一节课中我设计了念三句半这样的形式,事彩排肯定是来为及了的,那么我何不能课件的形式出现呢?这样兴趣浓,收获大。由此可见利用电教多媒体教学,拓展品德课堂,增加知识密度,使学生博采众长,集思广益,可以弥补教科书内容的不足,活跃学生思想,为培养学生的求知创新精神开辟新的途径。正如赞可夫所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

总之,应用电教多媒体教学改革小学思想品德课,是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利用多种媒体传递教育信息,能改变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封闭状态,适应当代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信息时代的环境,学生的视野,学生的思想,也不再是被禁锢在小小的教室里,它不仅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还能更好地使学生学会做人,成为德才兼备的接班人。

第四篇:如何提高初中思品课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初中思品课的有效性

新课程的实施不仅是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改变,更是实际效果的变化。新课程思品课教学主要突出育人育德要求,课堂是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它帮助学生学习道德知识,激发学生道德情感,帮助学生提高道德践行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从而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因此,课堂教学有效性就成为衡量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有效性,就是指在教学中体现出来的教学效果和效率,以及所产生的社会效益或教学的社会价值。那么如何提高思品教学的有效性,让思想品德课堂焕发生机和活力呢?

一、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第一,教学目标的设计应体现客观性。要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情况而定,不能具有随意性。第二,教学目标要全面,要做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目标的内在统一。需要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发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而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教学中需要优先考虑和实施的课程目标。第三,目标要有弹性,要体现在教学过程的“生成性”,给学生留下发挥主体的空间与时间。第四,正确理解和把握学习水平要求,准确选择和使用行为动词。

二、教学内容的有效性 新课标明确提出:在合理使用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应创造性地组织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教学结构,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合理处理教材。其一,依据学生实际和自身教学风格重新编制教学顺序。其二,要研究如何教,教什么,把教学内容分成讲解部分、讨论部分、学生自学部分和学生活动部分。既发挥教师的主体性,又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其三,要注重以新的观点,新的知识来充实教材内容,增加内容的趣味性、生动性,开阔学生的视野。

三、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第一,教学方法多样。在实践中,主要的教学方式有:体验式、探究式、合作学习和讲授式教学。而体验式学习是现在初中思品课常用而又效果较好的方式。

第二,情境体验。体验学习一般是指学习者亲身介入实践活动或者一定的情景,通过认知体验和感悟,在实践或亲历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技能态度的方法。常见的是“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教师在实施体验教学时要注意:其一,情景设计要得当。情境设计要有真实性,确实使学生获得“身临其境”、“心临其境”的效果,并能从中获得感悟,体验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加强反思,引领感悟。第三,教学活动中设问的有效性。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是问号,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就问个为什么。”设问,是指课程在提炼内容目标、呈现教学内容时通过精心设计而提出的各种问题。教学活动中的问题必须与情境有关;设计的问题必须根植与学生的生活;教学设问要有深度:能启迪学生思维,能追问;重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四、教师指导的有效性

思想品德课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教师要总结与反思评价结果,改进教学,进而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

其一,评价的有效性。对于学生在课堂的表现,教师要仔细观察。运用中肯的语言及时点评,或者一个鼓励的眼神,都是有效的。教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的评价具有激励性、增值性,对于调动学生学习和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有很大帮助。

其二,归纳提升的有效性。采用情景教学,运用体验式教学方法的课堂,学生活动为主,教师只是起到引领的作用。但是,“情境+问题”的归纳式教学中的归纳非常重要,关系着学生的正确观念的形成,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教师一定要把握这一点,如果学生归纳的不到位,教师要补充;学生归纳好了,教师要重点强调,才能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当然,一节有效的思品课还需要注意教学环节的完整性,多媒体的运用,对学生的掌控等。在新课标精神的指引下,只要教师用心,培养学生成为“有道德”的学生,为成为负责任的公民做好准备是能实现的。

第五篇:如何提高初中思品课的教学质量

如何提高初中思品课的教学质量

摘要: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在整个义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但在实际教学过程还是有种种问题困扰着教学者,本文以新课标的开展为导向,探讨了如何在教学课堂上有效的提高思想品德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质量

一、前言

有效教学,即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近几年来备受教师关注的一个研究话题。在课改的过程中,教师们为了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关注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转为关注课堂上学生的变化与发展。这体现了教师的反思和课改的深化,也体现了教师们对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一切为学生的发展”逐步落在了自己的教育时间上。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是中学德育教学的主要途径,而初中的思想教育中的思想、理论、时代性等教育都集中体现在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中。然而在当今这个信息高度发展的时代,学生喜欢一些新鲜有趣的东西,因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就不适合现在的教学。任何时候的教育都离不开德育的教学,它可以改变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品质,从而为提升其教学品质给出建议与措施。

二、实行主体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提高学习效率

考试成绩作为学生学习的评价标准有其合理性,但也是一种片面的考试评分法。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考核需要加强从知识、能力、觉悟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评价方法和手段应坚持和倡导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提高学习效率。在思想品德教学中,以激励评价为主,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努力寻找学生的发光点,例如: “相信你一定能―――”、“你的特色看法是―――”、“你思考的角度很―――”等等。对于他们的正确回答,给予积极的赞扬和肯定,让他们有成功感,即使是回答得不够准确,都应投以鼓励的目光,并进行点拨和指导,让他们自己纠正不足之处,说出正确的观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不仅仅是在课堂上完成的,而是需要一个逐渐累积的过程。因此,对于学生的教学评价决不能依靠单一的学业成绩评价,而应该建立一个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把学生的日常思想行为纳入到其中,以有效地帮助学生锻炼其道德意志,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三、?创设情境,培养学生感情,激发学生兴趣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我们应该不遗余力寻求开启学生心扉的金钥匙,深入学生内心世界,以更好地塑造他们美好的心灵。在教学中创设和利用特定的教学情境,化理为情,感情入理,用真情实感感染学生,才能触及其灵魂,震撼其心魄,达到以情报激情、以情育情的目的。教师要从学生的视角来关注社会生活,选取社会生活中有价值、有意义的事物或人物与学生共同讨论,在适当的情况下,还应组织学生走出学校到社会中去观察、收集素材,发动学生自主选择和确立讨论与观察的话题或事件。也就是说,要将书本外、课堂外正在发生的鲜活的生活引入课堂,也要主动走出课堂,从正在发生的、活生生的生活实际中寻找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建构正确的思想和道德观。如在讲授“热爱祖国”时,先让学生听、唱《国歌》,再让学生看体育健儿取得优异成绩时升旗仪式的录像,接着介绍一些爱国故事。结果许多学生被感动,纷纷表示要以他们为榜样,为报效祖国而努力,紧接着教师提问:“应如何报效祖国呢?”答案只有一个: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将来为祖国多做贡献。通过这一系列教学活动就达到了化理为情、融情入理的效果。

四、营造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

新课程观强调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是平等中的首席。这一定位从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上改变了师生关系,有利于创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对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认清自己的角色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以平等参与者的身份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全方位放权,理解学生个性化的体验,激发他们质疑和挑战的勇气,鼓励他们发表独特的见解。在适当的时候给学生提供最佳的学习建议,并创造性地将课堂生成的资源延展为课堂教学资源,达到课堂教学的目标。教师只有在对自己的角色有了正确的认识以后,才可能真正尊重学生、与学生进行真诚的情感交流,建立朋友般的友谊,从而缩短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比如,在学生回答问题有难度时,给予一个鼓励性的眼神、一些及时的提示;在学生思想开小差时,“不经意”地走到他身旁,伴之一个微小的警示动作;在小组讨论时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其中,对潜能生,哪怕是有点滴的进步,都给予及时公开的表扬……这些友好而不伤学生自尊的行为,往往都能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正如索利特尔富在《教育心理学》中说的那样:无论何时何地,对学生多一分期待、多一分认真、多一分信任、多一分鼓励,他们同样会给我们多一分的惊喜!课堂教学有了教师发自内心的尊重和鼓励,有了学生的真正参与,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进而喜欢上思想品德课。

五、精心设计教学,把多种教学方法引进课堂,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多样的教学模式又是激发学生浓厚兴趣的动力和源泉。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可运用多种方式、手段,通过图片、音像等教学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动力,同时可以加深对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培养。因此,课程设计的多样化也是引起学生兴趣的重要手段,更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个好途径。传统的思想品德课上,教师都是自娱自乐的讲解,很少听从学生的需求,根据自己的想法,不注重学生的主体性,方法的枯燥乏味也让学生越来越厌倦,同时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化,课后让学生死记硬背的记下原理,这样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来让学生灵活的吸收知识,比如在有关法律的课堂上,可以让学生来进行模拟虚拟法庭,法官、律师、原告被告都有,然后进行辩论、分析,从中了解事实的真相,生活中应该怎么样和不应该怎么样,从而明辨是非,这样的情景)法让学生受到感染,因而就可以让学生在趣味的课堂中及学习到法律知识,懂得法庭的构成,又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这样的教导下,再加以正确引导,树立健康、高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六、结语

初中思想品德课作为培养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渠道,要跟上社会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课程改革促进了这么课程的发展,适应现代化的社会。课程改革带了全新理念的同时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从理念上,从教学过程上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特别重要是这门时政性强又有特殊意义的课程需要有适合的考核模式,这种理论联系实际,多样化的考核模式需要更多的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曹银迪.新课程理念下政治“生命”课堂的构建[J].吉林教育,2010(1).[2] 黎奇.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2010.

下载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思品课教学效果.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思品课教学效果..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思品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思品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孙瑞卿 在教学实际中受观念和条件的限制我们思品老师的方法较少、途径也比较窄,如何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

    初中思品课评课稿

    初中思品课评课稿 本次90学时培训观摩了绣山中学开设的几堂公开课,其中欧淑央老师《维护受教育权一课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给我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多的借鉴作用,本课老师......

    初中思品课说课稿

    要说好课,就必须写好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 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是教师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初中思品课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讲述春天的故......

    初中思品课说课稿

    导语:“说课”是教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是进行教学研究、教学交流和教学探讨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思品课说课稿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各......

    如何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果

    如何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果 海南省东方市第二中学 曾秋丽 摘要: 初中物理学科是学生普遍感觉难学的一门科目,如何提高教学效果是每个老师都在考虑和研究的问题。我认为详细研究......

    利用注意规律提高思品课课堂教学效果

    初中政治论文 利用“注意规律”提高思品课课堂教学效果 【内容摘要】注意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两种。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两种注意可以互相转化。当学生集中注意到学习时,他的......

    如何上好初中思品复习课

    如何上好初中思品复习课 复习课是教学中常见的课型,是把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帮助学生对知识查漏补缺的必要的教学过程,也是进一步理解和巩固已学过的学科知识和技能的重......

    初中思品课教学案例

    初中思品课教学案例 鲁教版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 第二单元第三课《做自立自强的人》第二框 告别依赖 走向自立 交口初级中学张莉莉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