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学德育渗透计划总结教案

时间:2019-05-13 02:24: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科教学德育渗透计划总结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科教学德育渗透计划总结教案》。

第一篇:学科教学德育渗透计划总结教案

综合课学科教学德育渗透计划

李先亮

为了贯彻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将我校市级课题“学科教育德育渗透问题的研究”落实到实处,我校以学期工作计划为依托,坚持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完善德育常规管理,深化德育特色活动,在学校范围内营造“全员育人”的氛围,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促使大家能用爱心去塑造、用真性情去感化、用榜样去激励、用人格去熏陶,将奉献敬业精神落到细微处,有效促进和推动学校德育工作。巩固养成教育,以质量为根,以学生为本,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注重实质问题,讲究实际效果。努力培养举止文明、注重礼仪、品德优良、心理健康的合格学生,创设学生喜欢、家长满意、社会称赞的和谐校园。综合课有关课题研究的计划制定如下:

一、工作目标

1、开展各项活动。在音、体、美、英语以及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各科积极开展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与德育渗透密切相关各项活动。

2、营造良好氛围 在综合课课堂上和课堂外努力让学生从细节处、从言行中悟出、感受到德育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品德的指引下去学会做人、做事、学习。

3、围绕一个中心 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德育是什么?德育是干什么的?德育的意义?等等。并在日常生活中身体力行。

二、落实德育常规工作,丰富德育在新时期下的内涵 强化学科德育渗透。学科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最常用的途径,各科任教师在授课时应该努力做到“五有”,即有意:要有较强的德育渗透意识,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安排好德育渗透点;有序:要从学科及授课内容特点出发,根据学生认识能力,将德育内容具体化、层次化,做到循序渐进;有机:要准确把握德育渗透的契机,将德育内容和学科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度:对德育内容的渗透力求点到为止,做到使学生既受到思想教育,又掌握学科知识;有效:渗透要针对实际,讲求方法,注重实效,避免空洞说教。

1、加大少先队的参与力度 学校在抓好各科教学的同时应积极开展少先队活动,以少先队做为载体,加大对学生日常品德的习惯养成,利用板报、校园广播、手抄报、新闻角、以及学生的口口相传,努力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将德育落实到实处。

2、齐头并进,层层渗透,深化校园文化建设。①完善学校日常评比机制,规范学生个体行为,做好校园文化设施建设,净化、绿化、美化校园环境,培养学生文明素质,形成良好校风;②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必须重视的重要内容,做好学生心理的疏导,积极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保证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人文环境;把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作为德育工作长期坚持的重点。使学生知法、懂法、守法,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③开展多元教育活动,继续强化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格局,以学校为立足点,校外为增长点,加强家校联系与信息交流,完善联系方式。

三、学科教学中德育的具体渗透

1、综合课教学主要德育内容

㈠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创造宽松的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练习、观摩、探讨的机会,通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与合作能力。

㈡小学美术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一门必修的艺术文化课程,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情操,提高美术文化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教学中让学生理解祖国的各个城市以及风土人情,了解祖国的地大物博,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内容应体现民族特点,充分发扬我国民族、民间优秀的艺术传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要体现时代精神,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充分利用当地的美术资源,丰富美术教学的内容。增加电脑美术、美术比赛等内容,让学生从美术中得到快乐,受到教育。

㈢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唱歌、唱游、器乐、欣赏、识谱等重要环节中渗透德育。

㈣、当前,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由于种种因素,造就了相当一部分英语学习比较困难,并伴有心理障碍的差生。因此对这部分学生加强心理指导,培养培养的心理素质,帮助他们尽快走出困境,成为学习的主人,就显得十分必要。对于较难的问题,让优生去回答解决,使他们跳一跳,能摘到桃子,培养他们迎难而上,百着不挠的心理品

质;对于简单的问题,尽量给后进生表现的机会,鼓励他们多回答问题,多提出问题,对他们所取得的点滴成绩与进步都要给予及时的表扬或奖励,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的潜力,鼓励他们更加认真刻苦地学习,强化自信心的树立。利用信息反馈,及时鼓舞学生的信心。引入竞争机制,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㈤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品德与生活课是在小学低年级阶段,通过进行深入浅出的道德、科学和生活的启蒙教育,为儿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良好基础,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打下良好基础。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本课程的分目标中情感与态度目标是: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自信、诚实、求上进。㈥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中高年级开设的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儿童学习过有道德的社会生活的课程。它们是为儿童学习过有道德的社会生活而设置的课程,这是它们所要承担的特殊任务它具有“社会生活”的意义,儿童要学习在一定社会关系、社会互动、社会环境中生活。

2017.9

第二篇:学科德育渗透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颁布的《守则》、《规范》为指导,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推广为契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和谐、进步”为主题,确立德育为首的思想,坚持与时俱进,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创新德育方法,拓宽德育渠道,优化德育层次目标,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不断开创我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二、工作目标:

国家教委指出,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首先是对整体培养目标来讲的;其次是要求每一个教师成为德育工作者;最后是要每一门学科都应当从本学科的实际和特点出发,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三、工作措施:

(一)、学科教学渗透德育要求

1、明确掌握知识与加强德育的关系

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一个能动的认识过程。学生的思想状况、学习目的,对学习的积极性起着决定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引导他们把个人的学习与祖国的前途联系起来,培养他们爱祖国的品德和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就能给学生以巨大的学习动力,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亦是说学科知识是提高学生思想素质的基础,而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反过来会对学生学习积极性产生积极的影响。

2、注意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指导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以学科知识为基础的,是知、情、意行的统一发展过程。其中“知”是指对思想、道德的认识,是一个学习掌握基本道德概念、原理的认识过程。因为课堂教学是完成智能的主要途径,当然也是向学生进行德育的主要途径。因此,学科教学加强德育工作,最主要的还是通过课堂教学这一环去完成。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欲望是影响学习效果的直接原因。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教师教育的结果。教学中思想教育因素的发掘,学生正确思想观点的形成,思想觉悟的提高无一不是教师教育指导的结果。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注意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引导学生知识学习的同时,加强德育指导,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

3、深入挖掘教材中思想教育因素

学科教学内容是科学性和思想性的统一。要把德育渗透于学科教学之中,就要根据学科实际,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把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总之,只要教师在教学中明确了把德育放在首位的主观愿望,通过钻研教材,就能挖掘到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设计出恰当的思想教育内容与教育形式,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即教书育人。

(二)、学科教学渗透德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注意因势利导,淡化德育痕迹

有效的教育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学科教师进行德育也要注意方法与效应相对应,注意改善与教育对象的关系。古人说,写文章“理不直指也,故即事以明理;情不可以显出也,故借物以寓情”。我们也需要研究教育的“即事明理,借物寓情”,用爱心换爱心,以信任换信任,注意因势利导,淡化德育痕迹,让德育在教育自然而然地进行,增强德育的渗透性和效果。

2、不牵强附会,避免生搬硬套

学科教学渗透德育,一定要按学科自身的教学特点,结合每一节课的具体内容,自然地在课堂教学渗透德育,切不可牵强附会,生搬硬套的硬性渗透,不要因为强调把德育放在首位,就非得在每一节课都戴一顶德育“帽子”,或栽一条德育“尾巴”,殊不知,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视的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培养就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3、客观、公正、尊重事实

学科教学在渗透德育的同时,还应注意客观公正,尊重事实。对学生、对事物的分析要一分为二。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从一种倾向转为另一种倾向。不能一说重视德育,对学生错误就以点带面,抓其一点不及其余,上纲上线,深挖思想根源,严而无格。这些做法都不是真正的重视德育。客观公正评价学生,客观公正评价社会,才能增加学生对教育的可信性,提高教育效果。

4、注意“四点”,增强效果

学科渗透德育应注意创造良好气氛,态度要真诚、热情、尊重学生,注意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心理状态,从实际出发,充分准备,寻找彼此沟通的接触点。切忌主观武断,信口开河、海阔天空,缺乏重点和针对性。总之,要民主一点,幽默一点,热情一点,客观一点,才能增强德育效果。

学科德育目标是教学大纲和中小学德育纲要的综合要求。学科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加强学习动机、学习态度、良好学风及政治思想品德、意志教育,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把加强德育具体落实到教学工作的实处。

第三篇:学科德育渗透计划

学科德育渗透计划

“教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人。教育后一代成为具有共产主义思想品质的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同时,应该兼顾到德育,并努力使其取得显著的成效。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好扎实的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学生的社会主义觉悟,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具体的计划如下:

语文园地一: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融入大自然,乐于观察、善于欣赏周围事物,感悟大自然春天的美丽,体会邓小平植树的认真态度和美好心愿,初步了解植树的意义,有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语文园地二:感悟到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温馨,从而爱自己的家,爱父母,爱家里的每一个人的情感,并愿意从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学会关心体贴家里的每一个人。语文园地三:懂得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激发形式对地球大家园的热爱,意识到肩负的环保责任。养成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积极参与环保实践活动。

语文园地四:体会夏天的美好,领悟助人为乐的精神美,激发学生对夏天的向往,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留心观察,倡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

语文园地五:了解靠自己动脑筋想办法终于喝到的乌鸦,知道古时候有位沉着冷静、当机立断的司马光,认识善于思考、想出称象妙法的曹冲。认识到任何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别人认为做不到的事我做到乐,则是一种创造,引导形式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善于创造。让智慧的火花点燃孩子们幼小的心灵。

语文园地六:感受生活的甜美和幸福,知道祖国的春天是革命前辈、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要热爱珍视美好的今天,同时要快快乐乐地拥抱更美好的明天,激发他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激发他们热爱自己家乡的热情。

语文园地七:学做一个爱劳动的孩子,懂得从小应该勤奋学习、学会生活 9月开学了!--学校德育工作材料必备

学校工作班主任工作管理学生工作管理的本领,不能依靠父母的本领和地位生活,教育孩子用实际行动给予别人最需要的帮助。知道诚实是人的美德,愿意做一个诚实的人。语文园地八:引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留心身边的科学,激发学生探索、发现科学的欲望。音乐德育渗透计划

张珊珊

1、《春天》这一单元渗透环保教育及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2、《放牧》《草原就是我的家》渗透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和对大草原的美好向往。

3、通过《长鼻子》《咯咯哒》《汪汪与咪咪》渗透学生保护动物的教育,让学生保护身边的动物。

4、《手拉手》这一单元中渗透团结友爱的教育。

5、《幸福生活》《跳起舞》渗透生活教育,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6、《巧巧手》这一单元教育学生用自己的一双小手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7、《大海的歌》教育学生热爱大海,保护水资源。

第四篇:学科德育渗透计划

沙湾县第一小学2011——2012学年

学科德育渗透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颁布的《守则》、《规范》为指导,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推广为契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和谐、进步”为主题,确立德育为首的思想,坚持与时俱进,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创新德育方法,拓宽德育渠道,优化德育层次目标,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不断开创我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二、工作目标:

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首先是对整体培养目标来讲的;其次是要求每一个教师成为德育工作者;最后是要每一门学科都应当从本学科的实际和特点出发,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三、工作措施:

(一)、学科教学渗透德育要求

1、明确掌握知识与加强德育的关系

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一个能动的认识过程。学生的思想状况、学习目的,对学习的积极性起着决定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引导他们把个人的学习与祖国的前途联系起来,培养他们爱祖国的品德和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就能给学生

以巨大的学习动力,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亦是说学科知识是提高学生思想素质的基础,而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反过来会对学生学习积极性产生积极的影响。

2、注意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指导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以学科知识为基础的,是知、情、意、行的统一发展过程。其中“知”是指对思想、道德的认识,是一个学习掌握基本道德概念、原理的认识过程。因为课堂教学是完成智能的主要途径,当然也是向学生进行德育的主要途径。因此,学科教学加强德育工作,最主要的还是通过课堂教学这一环去完成。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欲望是影响学习效果的直接原因。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教师教育的结果。教学中思想教育因素的发掘,学生正确思想观点的形成,思想觉悟的提高无一不是教师教育指导的结果。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注意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引导学生知识学习的同时,加强德育指导,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

3、深入挖掘教材中思想教育因素

学科教学内容是科学性和思想性的统一。要把德育渗透于学科教学之中,就要根据学科实际,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把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学科渗透德育的意义:

1、有利于全员育人,避免学校德育的少数人行为。教书育人是 教师天职。运用教材内容,实施学科德育渗透,使教书与育人有机结

合,学校德育全员参与,人人负责。这样,可大大增强德育工作的力 量,提高学校工作的实效。

2、有利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增强 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

3、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促使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运用教材 内容,实施德育渗透,辅之以丰富多彩的德育教育活动,既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也能对掌握知识起到促进作用,对培养学生良 好的思想品德、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大有裨益

总之,只要教师在教学中明确了把德育放在首位的主观愿望,通过钻研教材,就能挖掘到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设计出恰当的思想教育内容与教育形式,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即教书育人。

2011.9

第五篇:学科渗透德育教案

学科渗透德育教案 《人口问题》教学简案

张佰君

[课题]世界的人口

[设计说明] 本节课由人口增长、人口向城市迁移带来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认识人口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人口观。教学方法采用以启发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教学手段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落实新课标的基本理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学会举例说明人口问题对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图表分析能力和创新意识。思想目标:

使学生初步认识人地关系协调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树立正确的人口观。[教学重点、难点]

1、人口增长过快和城市人口过多带来的问题。

2、人口发展与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协调。[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观看动画片段,学生探讨人口过多带来的城市环境问题,引出本节课题:世界的人口问题

二、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1、出示一组数字、图表资料,学生通过计算,了解人口数量的发展状况,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组织学生分组探讨人口过多带来哪些问题?

2、观察“大难临头”、“长江洪灾”、“北京沙尘暴”等一组资料,引导学生探讨分析人口增长过快、过慢带来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明确人口的发展与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协调的重要性。

三、人口向城市迁移带来的问题

1、组织“辩论赛”,培养学生的地理思辩能力。

2、利用“中国和部分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图”等资料,分析人口向城市迁移及带来的问题,并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四、知识总结

五、“试一试”:通过“角色模拟”,尝试运用学过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以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六、布置“社会调查”作业: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关注社会、关注乡土,将课本知识与生活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板书设计]

一、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资源、环境问题

社会、经济的发展问题

二、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

学科渗透德育教案

张佰君

课 题

第六章 第一节 认识亚洲的自然环境

教学目的 A.知识与技能:运用地图说明亚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

B.过程与方法:在地图上找出亚洲几个地区的 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几 个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C.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己所生活的大洲。

重 点 亚洲的位置、濒临的海洋、相邻大洲及分界线 难 点 为什么说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课堂类型 新课 教法 谈话讨论法、读图分析法 教 具 亚洲地形图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我们知道世界共有七个大洲,哪位同学能把这七个大洲说出来?我们伟大的祖国位于其中的哪个大洲? 新课讲解:

师:同学们,当老师要到你家里去作客时,你会告诉我你家里的准确位置,同时我们在学习一个地区时首先要明确它的位置和范围。[读图]6.1“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图” 师:在东西半球中亚洲主要位于哪个半球?南北半球中亚洲主要位于哪个半球? 生:在东西半球中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还有一小部分位于西半球,在南北半球中亚洲主要位于北半球,也有一小部分位于南半球。[读图]“亚洲的范围图”(图6.2)在图上找出北美洲、大洋洲、非洲、欧洲,并完成下表

洲 位于亚洲的方位 与亚洲的分界线

北美洲 在亚洲的____________方

___________海峡 大洋州 在亚洲的____________方

洲 在亚洲______________方

_________运河

洲 在亚洲的____________方 ________山脉______河______山脉

师:请同学们在图上找出亚洲濒临的大洋,并说出它们分别在亚洲的什么方位? 生:太平洋位于亚洲的东面,印度洋位于亚洲的南面,北冰洋位于亚洲的北面,西面濒临地中海和黑海;欧洲位于亚洲的西面,非洲位于亚洲的西南,北美洲位于亚洲的东北,大洋洲位于亚洲的南面。

活动: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一张纸,上面有按同一比例尺绘制的七大洲轮廓图,并标有各大洲的面积以及最南、最北的大致纬度。让学生在图中分别找出(或量出)面积最大的大洲。

[讨论]为什么说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师:它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也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大洲。

[承转]由于亚洲的国家较多,面积很大,为了研究方便,人们又把它分成几块区域。

[读图]“亚洲地理分区”

师:

1、亚洲共分为哪几个区域?这是根据什么划分的?

2、中国位于哪一地区?这一地区还有哪些国家?

3、其他地区是不是都与中国接壤,分别位于中国的哪个方位?

4、在图上找出哈萨克斯坦、伊拉克、阿富汗、印度、印度尼西亚、俄罗斯,并说出它们所在的区域。

[说明]俄罗斯是地跨欧亚两洲的欧洲国家。

课堂小结:通过学习亚洲掌握学习其他大洲的方法。学科渗透德育教案《中国的河流和湖泊》第一课时简案

张佰君

[考纲要求]

外流区和内流区。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湖泊的分布。主要湖泊。长江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黄河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珠江的水系组成和水文特征。红水河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京杭运河概况。[知识讲解]

一、河流湖泊概况

1、内流区和外流区

外流河: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主要流入太平洋、怒江、雅鲁藏布江等流入印度洋,惟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是额尔齐斯河)

内流河: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塔里木河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与200MM等降水量线接近。

内、外流区

域 范围 占全国决面积 占全国总水量 内流区 内流河的流域 1/3 不到5% 外流区 外流河的流域 2/3 95%以上

2、水系形态

(1)影响水系形态的主导因素:地貌

黄土高原河网密度、树枝状水系与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四川盆地的向心水系与盆地地形

横断山区南北状排列河流与平行状山脉

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的平行水系与冰川侵蚀地貌(2)与自然灾害

扇形水系:水流汇集、易成洪涝

正常年份:可错开洪峰 南北对称状水系(长江)

异常年份:同时到达,易成洪峰东西对称水系(黄河中游):易成洪涝

3、水文特征

(1)河流水文特征的含义:从水位、流量、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方面来分析。(2)外流河共同的水文特征及成因: 时间 水量 水位 结冰期

夏季风盛行时 大 上涨、形成汛期 无

冬季风盛行时 小 下降、形成枯水期 秦岭—淮河以北普遍有(3)外流河水文特征差异及原因

地区 河流 流量 水位 含沙量 有无结冰期 东北 黑龙江、松花江 水量丰富(流经湿润半湿润区)汛期较短(有春汛、夏汛)少(森林茂密)长(纬度高,位于寒温带、中温带)秦岭—淮河以北 辽河、海河、黄河 水量较小(流经半湿润、半干旱地区)汛期短(雨季短)大(植被少,水土流失严重)短(位于暖温带)秦岭—淮河以南 长江、珠江 水量丰富(降水量大,流经湿润地区)汛期长(雨季长)小(流域内植被好)无(亚热带,冬季均温0°C以上)(4)内流河水文特征

①分布地区:西北内陆水源补给: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

②主要特征

季节性河流:夏季为丰水期,其他季节水量少,甚至断流。流程:不长(蒸发、下渗、灌溉用水多)③ 塔里木河:7~9月为汛期

塔里木河、黑河的生态环境问题:

下游河段来水量锐减,河道干涸段流,土地撂荒甚至严重沙化,生态环境恶化。其原因是上游地区不断开垦土地,农业用水急增,加之温室效应,蒸发加强,导致下游河流水量减少甚至干涸。

二、湖泊

分类(按湖泊所在流域特点)内流湖→内流区→基本上是咸水湖 外流湖→外流区→淡水湖

青藏高原湖区:世界最大的高原湖泊区,占我国湖泊面积的一半,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湖泊

东部平原湖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淮河下游和山东南部,是我国淡水湖最集中的地区,我国五大淡水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都分布在这一地区

学科渗透德育教案《沁园春雪》教案

张辉

一、学习目标

1.学习词的一般特点。

2.学习诵读、鉴赏诗词的方法和技巧,了解本词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3.品味词中所蕴含的诗人对大好河山热情赞美之情,体验革命领袖毛泽东的胸怀。

二、学习过程

1.整体感知。

播放配乐诗朗诵《沁园春•雪》,大家边听录音边跟着高声诵读。

思考:(1)课文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2)上下阕内容、语言表达上有什么异同?

2.小组讨论。

(1)哪些词要重读,哪些词之间要停顿?为什么?试举例说明。

(2)试介绍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的主要业绩,并说说作者是如何评价他们的。

(3)读了课文,我们感受到的是作者怎样的情绪?

3.小组交流。

三、拓展练习

下面这首毛泽东的七言律诗是与《沁园春•雪》在同一时期写的,请结合课文并按要求解答问题。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长征》与课文在内容、形式上有什么异同?

(2)诗中对偶句有哪些?

(3)诗中作者把“五岭”、“乌蒙”分别比做什么?突出体现了红军的什么精神?

四、相关链接

1.本词的写作背景、主要内容介绍。

1935年10月,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肩负抗日救国的伟大使命。1936年1月下旬,红军在党和毛泽东同志领导下,准备渡黄河东征。2月初,毛泽东同志率部到达陕北清涧县黄河边一个小山村袁家沟。在这里,毛泽东同志亲自视察地形,眺望祖国的壮丽河山,展望革命的灿烂前景,激情满怀,写下了这首气吞山河的《沁园春•雪》。全词分上下两阕,上阕写景结合抒情,融情于景,描绘出瑰丽多姿、生机勃勃的北国风光,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热情赞颂和无限热爱之情;下阕议论结合抒情,寓情于议,在谈古论今之中,感情逐渐升华,最后推向高潮,突出中心。全词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以形象而精确的语言,赞美了祖国的壮丽河山,歌颂了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鼓励人们为争取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而奋斗。

2.有关这首词公开发展的背景。

这首词作于抗日战争前夜,公开发表于1945年8月。当时日本刚投降,抗日战争已结束,人民渴望和平,而蒋介石却在阴谋发动内战。中共代表人民意愿,于1945年8月25日发表了《对目前时局的宣言》,号召全国人民“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实现全国的统一”。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毛泽东赴重庆和国民党谈判。在重庆遇到了柳亚子先生,柳亚子先生向毛泽东“索句”,毛主席就把这首《沁园春•雪》抄赠给他。第二天便发表在重庆的《新华日报》上。

3.词的一般知识。

词又称长短句。一首词的句子、字数、韵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词谱。词人依照词谱填词。词谱的名称叫词牌,如《浪淘沙》、《沁园春》等。词可以没有题目;如果有题目,写在词牌的下面。如这首词,“沁园春”是词牌,“雪”是题目。

4.赏评摘要。

此词的上阕虚实结合,其中“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这三句虚写,把读者带到了另一个境界中去。作者想像雪后初晴,红日与白雪相映照的情景,那意境才更加娇艳动人。这里,表面上是在写想像中的雪后美景,实际上是作者对革命光明前途的形象预见,表现了革命领袖高瞻远瞩的博大胸怀和乐观精神。

5.有关“对偶”。

对偶,就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语句表现意义相关或相对的内容的修辞方法。古诗词中,律诗要求二三两联用对偶,有些词牌也规定某些句子要用对偶。《沁园春》要求上片第四、五句和第八、九句分别用四字对,下片与上片对应之处同样要用四字对。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则有新突破,除上联第八、九旬用了四字对“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外,在上下片分别运用了“八字对”:“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这些对偶句,气势磅礴,展示了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博大胸襟。

6.有关诗词的诵读与学习。

诗词的学习,最有效的方法是读,在读的基础上了解课文的内容,最后达到成诵。诵读有助于从作品的声律气韵人手,加深理解和体验,体会其丰富的内涵和情感。熟读而成诵,有利于记忆和积累古代词汇和千万年来久为人们传诵的名诗名句,也有利于培养语感。诵读的过程,也是对作品进一步消化与理解的过程,在诵读中揣摩探究,咬文嚼字,结合联想和想像,有助于对作品进行判断和评价。

怎样理解古诗词,也需要掌握一定的技能和阅读的方法。吟咏诵读,品味揣摩,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诗情画意,联系写作背景等,都可收到良好效果。

古诗词中,往往有不少名句。这些名句,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的精华,它们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是作者智慧与思想的结晶。学这些名句,要善于涵咏品味,体悟其文内诗内之意及其言外之意,更须铭记在心,因为它们还会成为你以后的人生财富。

7.《苏幕遮》诗词赏析。

苏幕遮(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诗词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秋天寥廓苍茫、零落凄清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的离愁别绪。苏幕遮,词牌名。

上片描绘秋色。

“碧云天,黄叶地”勾出秋季景色的特点:秋高气爽,碧空万里;金风阵阵,黄叶翻飞。这两句一写“天”,一写“地”,为读者勾出了一个清澈剔透、色彩绚丽而又广阔无际的秋色图。

接着又以天水相接,斜阳映山来描绘秋色。“天接水”写眼前景的浩渺无际;“斜阳”点明傍晚时分,落日余晖,彩霞万里,映得满山红遍,水天一色。就在这千里秋色、满日斜晖之外却是那远接天涯的芳草。芳草,暗指作者的家乡,隐喻着离情。芳草延伸遥远,无边无际,所以词人觉得它似乎比斜阳更远;斜阳尚可见,而故乡不能见,因此备觉伤怀,无怪乎要“芳草无情”了。

教学反思课堂提问要注意变换角度(教学有感)

张辉

“文似看山不喜平”,提问也是如此。缺乏艺术性的直露提问,激发不了学生动脑的欲望和思考兴趣。所以问题要有曲折性。所谓的“曲问”,就是变换提问的角度,让思路“拐一个弯”,从问题的侧翼或者反面,寻找思维的切入口。阅读中,学生往往初读课文后就说:“全懂了”、“没问题”。那么是否真的“全懂”没问题呢?有经验的教师,常会提出些“出人意料的问题,平中见奇的问题。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十分讲究这种“曲问”艺术,如他在执教《愚公移山》时,有两个典型的范例:一是“愚公年且九十”的“且”字,他没有直问其意,而是问:“愚公九十几岁?”学生稍感疑惑之余,顿悟“且”为“将近”意,愚公还没到九十岁,只是将近九十。二是“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的“孀”字与“遗”字,他没有直解其意,而是问:“邻居小孩去帮助愚公挖山,他爸爸同意吗?”通过这种提问,使“孀”“遗”二字迎刃而解,收到了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口技》一文教学中,我曾在总结时提出问题:“这篇文章采用什么写法?”学生面面相觑,显然被这种问法难住了。我看到这一情况,迅速改变提问角度,依次提出了如下问题:

(1)课文哪几节是写口技表演内容的?(二至四节)

(2)这几节除写口技表演内容外,还写什么?(听众的反应)

(3)那么,作者以写什么为主呢?(口技表演内容)写听众的反应又是起什么作用呢?(烘托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

到这时候,再回到原先的问题,学生纷纷抢答道:“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完成了预期的教学任务。

教学反思浅谈如何提高初中生英语写作水平

朱欣梅

初一的学生在英语的写作积累上还是比较欠缺的,因此,首先要抓住所给的提示,然后运用所学词汇、语法及句型,避繁就简,简明表达要讲的内容。以下是我总结的几小点: 一.紧扣中心;

二.意思连贯;

三.富于变化;

四.注意时态;

五.不“生造”句子。

书面表达是一项能够充分考查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题型,一般来说,书面表达采取情景作文和控制作文两种形式。情景作文多为看图填词、看图写话、看图作文等形式,后者指根据所给条件进行写作的形式。

以上两种书面表达形式,都不同于自由写作,都不允许同学们随意发挥,更不许逐词逐句地翻译提示,而是要求考生抓住信息大意,用自己所学的、熟悉的语言进行表达。所以,无论哪一种书面表达形式,都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1)紧扣题目,准确、全面地表达出要点中规定的全部信息和内容,不得遗漏;

(2)表达正确,意思连贯,过渡自然;

(3)格式正确,书写规范,标点正确,字数符合要求。

教学反思英语课堂提问要层次清楚、针对性强

朱欣梅

教师提出的问题不能一次性展现给学生,要按照教学程序或问题层次循序渐

进地问,问题的设计要根据教材的要求及重难点,努力做到三个步骤:

1、有温故知新的复习到新课导入的过程。

2、有从语言的理解到言语技能的运用的过程。

3、有从归纳总结的聚敛到触类旁通的发散的过程。

所以,教师的每个问题的提出都需有的放矢。

乐趣——教学反思小学科,大轻松记忆34个省级行政区

张佰君

这部分是初二的内容,这些知识属于常识,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的学生很少有机会接触,只有个别学生基础较好,如果初中阶段这个基础不大好,对于后面知识的学习也是一个障碍,甚至影响到高中学习,以后走入社会也很少有机会系统的学习,比如我们办公室就有老师是搞不清楚的,所以我狠下决心,“行政区的教育要从孩子抓起”,在备课中自创了7法,现总结如下:

一、认位置

按照地理方位排列,1)东北3个省、2)北部1个自治区、3)黄河中下游6个省直辖市、4)长江中下游7省直辖市、5)南部7个省自治区特别行政区、6)西南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7)西北5个省自治区

在讲解位置的时候补充,与山湖河有关的:山东山西以太行山命名,河南河北以黄河命名,湖南湖北以洞庭湖命名,贵州以贵山命名,云南因为在云岭以南,青海以青海湖命名,黑龙江以黑龙江命名,辽宁以辽河命名,浙江以浙江(现称钱塘江)命名;与其他地名有关,吉林以吉林城命名,陕西以陕原以西,甘肃以甘州(现张掖)和肃州(现酒泉)各取一字,江苏以江宁(现南京)和苏州各取一字,安徽以安庆和徽州各取一字,福建以福州和建瓯各取一字。

二、记省名

先鼓励记忆,34个中除去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剩余23个省,这23个省你已经记住几个了,班级进行挑战,结果一个比一个说的多,最多的孩子已经能够全盘数出来了,其他同学很佩服。引出周恩来总理的诗句,后经改编,两湖两广两河山;

五江二宁青陕甘;

云贵西四北上天;

内蒙重海福吉安;

还有港澳和台湾。

三、看形状

通过形状的联想,黑龙江象天鹅,吉林象雪松,内蒙古象老鹰、狗,河北象耳朵,山东象骆驼、乌龟,青海象兔子,甘肃象话筒,宁夏是个十字架,陕西象兵马俑,江苏是平行四边形,湖南江西是人头,湖北是湖南头顶上的帽子,广东象大象,云南象孔雀„„

学生自己也能联想出很多形状,主要是帮助他们记忆,妙趣横生。

四、猜谜语

为了更好地记住名称和行政区,我找了很多谜语,并且自编了一些,让他们看着图猜,如银河渡口(天津),船出长江口(上海),碧波万顷(青海),应者何其多(呼和浩特),大家一起笑你的客人(哈尔滨),两个胖子在一起(合肥),富贵之地(福州),拿枪的男子(武汉),千里戈壁(长沙),南边无战事(南宁),夸夸奇谈(海口),双喜临门(重庆),久雨初晴(贵阳),萤火虫亮晶晶(昆明)„„(都写在我书上的,实在太多了,几乎每个行政中心都绞尽脑汁编出一个,实在打不动了)

这种教学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还鼓励他们自己自创互相猜地名,他们编了很多经典的,比如说“石天心家的房子”(石家庄),引用的班级一同学的名字;“完美图形”(太原),用的谐音很有创意;甚至连一些学困生也乐此不疲地编了一个,让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是“西边一片平地上很多男的聚在一起”,我们全班同学听了都摸不着头脑,原来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实在是经典),那一段时间,学生经常见到我就说,老师我让你猜一个,后来直接引申到了一些不是省会的地名,如高楼的入口(厦门),国外的,如红色面粉(丹麦),有的我还应付的过来,有的我答不上来的时候,学生的满足感立刻呈现,呵呵。我想能这么费心的考我,值了。

五、小默写

尽管学的很有乐趣,我还是不忘要让他们记忆,所以安排了一次默写,最后有近一半的结果不是那么的理想,这只是手段而非目的,不过关的学生怎么办呢,好,利用周末的时间认真给我描绘一幅中国省级行政区图吧,就这么简单。画的好的有加分,默写过关的也可以画,加更多分。

六、画地图

有了刚才的默写,这个任务自然地安排下来了,部分同学绘制的认真让我尤为感动,我一一交流了一番,好多孩子原先连省名都拎不大清的,现在最起码比原来有谱多了,个别孩子还跟我说特别有收获。

七、玩游戏

所有的教学环节完成了以后,我下载了一个过三关的政区拼图游戏,让学生用我的电脑在全班进行挑战,如果能在规定时间完成,就可以本次地理期末考试免考,一语既出,激起千层浪,最终全年级有两个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完成,获得了我颁给的至高无上的荣誉。

教学反思一轮复习的几点思考

张佰君

1、融汇贯通各知识。在新授课的过程中,由于存在着严格的章节之分,教师很难将整个初中地理知识“打通”讲授,因此,学生比较容易掌握单个知识点,对于知识链,知识网的“编制”就比较困难,因此对于一些重要的概念或者知识就很难深入理解。而一轮复习中,教师就需要在这个方面重点讲解。

例如:河流中的牛轭湖的形成,这一知识点虽然是超出了大纲,但我觉得,这一原理的讲解,可以将河流流水的侵蚀、沉积,河流横断面的类型,河流堆积地貌、侵蚀地貌,以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长江中游地区河流的治理等知识有效的串联起来。从实际的效果来看,当全部讲解完之后,学生对先前的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

2、善于运用对比法。对比是地理学习中的一个重要方法,这不但对于掌握一些具体案例时有用,对于掌握一些基本原理,也很有好处,可以帮助同学能对原理有更深入的理解。

例如:课本第二册中有一个重要的地理原理——区位选择。这一原理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农业分布、工业分布、城市分布、人口分布乃至交通运输线与点的分布。区位原理在以上知识点的运用,贯穿着整个必修第二册的复习。如果复习时不注重对比分析,一是导致复习内容冗长,课堂节奏单一,学生容易陷入疲倦之中,效果不佳。二是泛泛复习,不注意之间的不同点和相同点,可能导致复习不全面,分析不到位,反映在习题练习中,往往回答不到位,抓不住要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将两类相似的地理事物放在一起让学生比较、分析。例如在工业区位因素的分析和农业区位因素的分析中,我侧重分析工业中的社会经济条件,而在农业区位因素的分析中则重视了自然条件的分析。港口区位条件的分析,则将自然条件分成水域条件和陆域条件两方面,与农业区位中自然条件的四大要素(气候、水源、地形和土壤)分析框架不同。

3、加以提炼,重新构建分析框架

例如区位条件的分析,我采用了两种分析框架。一是静态分析。二是动态分析,侧重于分析各种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两种分析框架的建立,对于学生全面综合分析有关题目提供了比较好的框架,教师容易讲授,学生容易接受,教学的效果比较良好。

教学反思一堂复习公开课的几点体会

刘秀梅

周二下午开设了一堂校内公开课——“中国四大地理单元以及不同尺度的地理区域”,周三上午,在孙组长的召集下,对我的这堂课进行了组内交流。

一、备课思考

对于这堂课,在备课前,我仔细思考了这部分内容,决定打破常规复习套路,另辟蹊径。我的考虑是这样的:

1、将两节内容整合起来,予以一并复习。理由有二:一是由于本学期外出开会较多,课拉了好多节,时间不够,必须要加紧复习进度。二是这两节内容虽然被分列成两部分,但具有共性特征——都是区域分析与发展问题。

2、摆脱对细节的关注,从整体上架构复习框架。理由有四:一是这两节内容非常琐碎,如按照常规复习,一个个知识点过堂,既耽误时间,又使得复习节奏拖得很冗长,课堂气氛单调,学生容易疲倦。二是,大部分知识点,辅助教材《新坐标》已经做了很好的归纳,没有必要再把教辅书上的知识点再炒一遍。三是,复习的主要目的是将学生零碎的知识点,加以穿针引线,织成知识网,这要比单个知识点掌握的效果要好的多。四是,整体复习,容易引领学生高屋建瓴地“俯视”整个课本知识,一方面让学生对知识有整体感,另一方面也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方法,在复习过程中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设计(按教学过程排列如下):

1、点出本堂课复习内容的“落脚点”——区域发展,这样可让学生在整堂课复习的过程中有知识主心骨,做到有的放矢。

2、知识梳理:

(1)三大自然区、三大经济地带和四大地理单元。

为什么要在教材中“四大地理单元”之外,引入“三大自然区”、“三 大经济地带”呢?

我是这么考虑的:首先,这三个部分知识点存在着内在联系,三大自然区,其基本分析点在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整体差异,关注的是自然地理特征。三大经济地带,其基本分析点在人文经济要素之间的整体差异,关注的是人文经济特征。而在其基础上,为了要分析区域发展,必须要综合自然与人文地理特征,课本上出现的“四大地理单元”比较切合这个知识逻辑。可在潜移默化下,引导学生区域发展问题的考虑需要全面。

其次,三大自然区已在前面复习中作为重点复习过,在这里带出,可以温故而知新。而三大经济地带,虽然已在前面复习过,但并未从考试角度,分析其掌握的要点是什么。这里带出,水到渠成。(我是从两方面指出复习的方法:一是基本内容掌握:

1、优势条件;

2、存在问题;

3、发展方向。二是点出考试方向:东部与中西部之间的协调发展(资源调配、产业转移))

(2)四大地理单元复习,我采用了两种方法:一是区域对比法,二是以青 藏地区为例,抓住主要自然地理特征,帮组同学构建知识网络图。

初 中 地 理 德 育 反 思

刘秀梅

加强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

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要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自我发展,使他们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成为学习的主人。要教会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我充分利用地理教学的特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思考地理环境问题 ,学会解决问题,学会创新和自我发展。针对地理学的特点,在地理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1)歌诀法:如记我国的主要山脉分布可用此方法:东西走向有三横,北天阴,中昆秦。湘桂粤赣夹南岭。东北一西南有三撇,兴安太行巫雪峰,长白武夷中间横,台湾山脉东分布。喜马拉雅弧形山,珠峰傲立中尼境,八八四四第一峰。地理歌诀简洁而明了,方便记忆,在地理学习中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2)图像法:地图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但平时许多学生对地图心存畏惧,地图应用能力较薄弱,指导学生多看图、识图、绘图、用图,并尽可能使地理知识图像化,做到以文析图、图文结合,尤其像地球的公转,中国的行政区划等知识难点。(3)观察法: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地理事物,联系课本上所讲授的地理知识,分析地理现象的成因和规律等,要使学生掌握正确学习的方法,就要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不断向学生“授之以渔”,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使学生好学地理。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生英语写作水平反思

刘春波

学生在英语的写作积累上还是比较欠缺的,因此,首先要抓住所给的提示,然后运用所学词汇、语法及句型,避繁就简,简明表达要讲的内容。以下是我总结的几小点: 一.紧扣中心;

二.意思连贯;

三.富于变化;

四.注意时态;

五.不“生造”句子。

书面表达是一项能够充分考查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题型,一般来说,书面表达采取情景作文和控制作文两种形式。情景作文多为看图填词、看图写话、看图作文等形式,后者指根据所给条件进行写作的形式。

以上两种书面表达形式,都不同于自由写作,都不允许同学们随意发挥,更不许逐词逐句地翻译提示,而是要求考生抓住信息大意,用自己所学的、熟悉的语言进行表达。所以,无论哪一种书面表达形式,都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1)紧扣题目,准确、全面地表达出要点中规定的全部信息和内容,不得遗漏;

(2)表达正确,意思连贯,过渡自然;

(3)格式正确,书写规范,标点正确,字数符合要求。

英语教学杂想反思 朱欣梅

现在很多外语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运用外语进行自由的交际。这是一种非常理想的状态。其实这需要学习者不断的练习、不断地重复。

在这个过程中,犯错是难免的,但要让学生知道,不能因为怕犯错误就不肯练习,不愿练习,不能因噎废食。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应积极地鼓励学生,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从而提高他们练习英语的兴趣。

在具体处理学生犯的错误时,不要一味地批评他们,也不要学生一犯错误,就立即去纠正。对学生所犯的问题,可以先记下来,通过启发的方式,让他自己知道错误的所以,进行更正。

初中地理教学反思

张佰君

实施新课程标准,要求课程的设置,课堂的教学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传统的地理教学偏重地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的地理学习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及时变革传统的“知识本位”、“学科中心”的地理教学,努力创设贴近现实生活,切合学生实际,注重人文关怀的全新地理教学。在教学中着眼于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

解放学生认知习惯,培养学习兴趣。

对于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能力,可以让他们联系身边的事物来认识、获取地理知识。例如结合生活中南方民居多用尖顶,而西北民居多用平顶的事实来加深理解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的特点。

初中地理教学反思

刘秀梅

解放学生的嘴,培养表达能力。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课堂上让学生大胆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体会,得到能说会道的锻炼,并能和老师、同学经常性交流。例如在地理教学中,通过激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也能独立提出问题。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反思

张洪杰

德育是初中数学教育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搞好学校的德育工作,圆满的完成学校德育任务,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德育工作应做到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当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以初中数学教科书为内容,对初中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发展,为上一级学校输送品德高尚的,基础知识合格的初中学生。

二、德育目标

以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新一代公民为目标,通过初中数学教学,使学生学会适应日常生活,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代数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良好个性品质以及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三、基本做法

(1)以启发式教学为手段,弄清各章节的概念、法则、性质、公式、公理、定理以及其内容所反映出来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弄通弄懂,并能运用这些基本概念、法则、性质、公式、公理、定理计算有关题,推导有关题,使学生领悟数学来源于实践,又返过来作用于实践。认识数学中的辩证关系,从而受到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2)初中数学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按一定的程度步骤进行运算、作图或画图和进行简单的推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严格认真,实事求是的态度。

(3)通过全等形、正方形、菱形、勾股定理的教学,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的能力,以及会用归纳演绎和类比进行合乎逻辑地进行推理、论证、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用数学中的概念原理、思想方法辩明数学关系,从而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特别是通过勾股定理的教学,介绍我国古今数学成就以及勾股定理在现代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进一步激励学生为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而刻苦钻研努力学习。

(4)通过三角形的中位线、梯形中位线、因式分解在实际计算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理解学习数学的实际意义,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树立科学和世界观和人生观。

(5)严格要求,严格训练,要求学生认真整洁地书写作业,解题进行检查,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6)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证的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7)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激励学更努力学习,确立更高的学习目标。从而促进学生数学素质的不断提高。

(8)结合教材的统计数据,渗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的教育培训,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

初中地理德育反思 张佰君

地理教育与社会生活相结合,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结合是地理学科的一大特点。在地理课的教学中,基本知识传授和道德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统一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学讲授的大都是已经发生过的人和事,因此,地理知识如果不能与现实结合起来,那么它往往会被误认为是遥远的、飘渺的、无用的。生活是人存在的基本事实,生活中的每个成员都要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道德上的矛盾究其本质,也就是生活中的矛盾。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等诸种生活中都包含了道德的意蕴。德育只有走进方方面面的生活、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与其他各方面的教育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才能使德育实践行之有效。在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道德渗透,教师必须以时代的眼光客观、公正地评述历史,引导学生正确分析现实社会,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困惑和疑难,从而使时代感和地理感交融。把地理事件同现实生活相联系,学生一般都会显出极大热情,这时教师若给他们充分的反思机会,引导他们自主构建道德意识,在地理史与现实生活的感召下,道德教育的目的一定会圆满达到,并且留给学生的记忆一定是鲜活的、刻骨铭心的。因此,地理教师要把地理变迁的基本事实与身边的社会变化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积累历史知识和联系现实的历史感悟中,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通过借鉴人类积累的智慧精神、心性精粹与阅历体验,反思地理的迂回曲折,理解人生的意义与目的,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为在社会中创造良好生活的人格、道德奠基。

德育教育是一项伟大的工程,是一个深刻的主题。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四有”新人,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任务。地理教学不能单纯地进行知识传授,而应围绕着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这个中心,加强在地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使学生既学到了地理知识,电潜移默化地进行了品德教育。

教学反思找回失落的训练

张辉

曾几何时,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谈“训练”而色变,“训练”在“素养”、“熏陶”、“感悟”等新概念面前显得是那样的古老。新课程实施了,如果你不识时务还在大谈“训练”,你可就落伍了;如果你还在搞训练,那可就犯错误了。曾经红极一时的“训练”突然间就这样销声匿迹了。有人要问了,“训练”究竟犯了什么法?竟遭如此罢黜?至今好像也没有看见语文学术界有哪位“法官”来做出裁判。

在新课程实施前,我们习惯地称为过去语文的教学,那时不论是魏书生的“六步自学模式”还是钱梦龙的“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都极强势地占据着语文老师的头脑,老师们精研之,效仿之。可新课程一出,就有“新生代”们叫嚣着过去的哪些都是“技术主义”的代表,是“工具性”走向极端的根源。他们高扛“人文”大旗,颇有打倒一切“旧世界”的气势。

现在想想,当初我好像也稀里糊涂地摇旗呐喊助威过。至于“训练”和“人文”就究竟是怎么个关系从未考虑过,好像就觉得训练就是“死做题”,它培养做题的奴隶,而“人文”就是解放奴隶精神枷锁的钥匙。当初看起来这是多么贴切的比喻啊。比喻通常是有情景性的,大概这种充满“解放气魄”的比喻是受过去语文大批判的影响吧。批判的激情往往会淹没学理的严谨。

我们总会不自觉的非此即彼地考虑问题,其实“训练”和“人文”并不是水火不容的。要说清这个问题,我想先谈一个已经基本达成共识的概念——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新课标如是说。同时新课标还对什么是语文素养作出了明确的解说,即“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文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是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显而易见,在这段长长的解说里提到的各项语文能力需要实实在在的进行“训练”方能达成,概念模糊的“熏陶”、“感悟”究竟何为?着实让人一时难以把握其要领。举个简单的例子,军训中,学生要想学会正步走,是不是仅坐着反复看教官如何一步一步的示范(熏陶),或看其他同学怎么样走(感染)就可以走上标准的正步了呢?答案是否定的。“熏陶”、“感染”容易使人感受其美,但不能决定使人增其所能。只有抬腿反复历练,才有可能走好正步。

其实细细推敲,实际的语文训练是集语言、思维和情感于一体的,我们好像很难看到一个“纯工具性”的问题,只涉及语言,不涉及思维和情感的。哪怕是简单组词,都伴随着辨别的思维,喜好的情感,更不必说阅读的欣赏和写作的表达了。过于强调“人文”使我们的课堂变得太“务虚”了,我们希望学生有审美的情趣,有爱国的情怀,有尊老爱幼的美德,学生心里都容易有,可长此以往,他们不懂得如何用语言去表达,连最基本的读写都成问题,还谈什么语文素养。

因此,找回失落的训练,并且优化训练,提升训练的综合效应是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

教学反思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体会

张洪杰

本学期重新开始任教初一数学,如何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以前很少深入思考这个问题.现把自己的一点想法记录下来,以便工作中努力削缓小学与中学两学段之间的“陡坡”,使学生有信心学好数学,用好数学. 问题在那里?

(一)从内容上来看,小学进入中学,数学知识从横向、纵向两方面发展,变化十分明显.

1、数的范围发生了变化

从小学进入中学,引入了“负数”的概念.这样初中所学的数,就由小学所学的正整数、正分数和零扩大到包含正数、负数和零的有理数范围.有时会出现开不尽方的现象,于是又引入了无理数的概念.数的范围又扩大到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在内的实数的范围.

2、数的形式发生了变化

在小学范围内,解决实际问题,是可视为实物个数的数通过运算得出结论.升入中学,一个简单的代表式就表示了无数个现实的数,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等,使学生由常量数学走入变量数学学习,给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3、解决问题的方法发生了变化

算术方法向方程方法的过渡,使思考问题的方式发生了变化.

(二)教法与学法的差异. 小学数学,内容较少,较浅.数学知识完全靠老师多讲,多练,形成机械记忆.小学时直观形象教学,教学进度一般较慢,反复讲解,详尽细致.到了初一后,学生对老师教学方法不适应,由于学科内容增加和学习内容本身的抽象,老师教学进度快,课堂教学知识容量大,习题类型多,且比较灵活,特别是近几年由于形形色色的数学资料层出不穷,老师不可能讲全各种习题类型,这对于习惯“依样画葫芦”,缺乏举一反三能力的初一学生来说,困难由此可知.从模仿学习到迁移类推学习过渡困难.

还有中小学数学教师缺乏互动.长期以来,中小学数学教师各自从教,关注和研讨的都是自己任教学科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对《数学课程标准》所体现的整体设计理念及各个学段的内容和要求缺乏必要的了解,缺少瞻前顾后的思想.

(三)教学管理上的差异.

学生进入中学,教学环境发生了变化,课程增加.小学时年龄小,依赖性强,在记忆和思维上具有机械记忆、直观形象为主的特点,老师一般采用“蹲班管理法”;初中在管理上由“蹲”变为“带”,对学生来说就失去依靠,无所适从.教师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能力强弱不了解,教学时起步点把握不准,造成中小学教学脱节,还常责怪学生基础差、脑子笨.课程的增多使任课教师与学生接触时间少,管理也不及小学那样具体,有的学生认为没有了束缚,不认真学习而掉队.

如何解决?

教材中的内容编排已体现知识的逻辑次序和学生的认知顺序的完美关系,但教材中并没有注明什么内容将和中学的什么内容衔接,这就要求教师应当非常明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掌握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做到有的放矢.我把小学到初中数学学科内容上的衔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一)算术数——有理数

在小学数学中虽已有过两次扩展,一次是引进数0,一次是引进分数(指正分数).但学生对数的概念为什么需要扩展,体会不深.而到了初一要引进的新数——负数,与学生日常生活上的联系表面上看不很密切.为搞好过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注意:有些概念不宜讲得过死,如:“整数”的概念最好说“自然数和零都是整数”,不必说成“整数包括零和自然数”.另外,小学里的算术四则运算要求熟练,这样,到中学里只要搞清符号法则,有理数的运算就轻而易举了.我们可以安排初一新生适当复习一些算术数的概念和运算,这对有理数的教学是有好处的.对发展了的概念必须向学生交待清楚.例如,在小学计算中,减数不能大于被减数;在中学引入负数后,减数是可以大于被减数的.在生活中,人们习惯于“升高”、“下降”的这种说法,而现在要把“下降5米”说成“升高负5米”是很不习惯的,为什么要这样说,一时更不易理解.所以使学生认识引进负数的必要是初一数学中首先遇到的一个难点.我们在正式引入负数这一概念前,先把小学数学中的数的知识作一次系统的整理,使学生注意到数的概念是为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而逐渐发展的,也是由原有的数集与解决实际问题的矛盾而引发新数集的扩展.即自然数集添进数0→扩大自然数集(非负整数集)添进正分数→算术数集(非负有理数集)添进负整数、负分数→有理数集„„这样就为数系的再一次扩充作好准备.

(二)具体的数——抽象的式(一次式、整式、因式分解、分式)

代数知识是在算术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用字母表示数,使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法则抽象化和公式化.初中一年级刚接触代数时,学生要经历由算术到代数的过渡,这里的主要标志是由数过渡到字母表示数,这是在小学的数的概念的基础上更高一个层次上的抽象.字母是代表数的,但它不代表某个具体的数,这种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正是初一学生学习的困难所在.从小学学过的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入手,尽量用一些字母表示数的实例,自然而然地引出代数式的概念.再讲述如何列代数式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以及代数式的一些初步应用知识,由一般到特殊.要注意始终以小学所接触过的代数知识(小学没有用“代数”的提法)为基础,对其进行较为系统的归纳与复习,并适当加强提高.使学生感到升入初一就像在小学升级那样自然,从而减小升学感觉的负效应.先让学生感知认识各种形式的代数式,再去归纳代数式的概念,不要过分的强调概念的严谨.这样学生心中不仅有数而且心中也有式.

(三)简易方程——一次复杂方程、组(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初中生的思维正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学生刚开始由于习惯用算术法来求解,不喜欢列方程解应用题,这时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选择一些比较典型的用列方程解比算术法简便的应用题作为范例,对比两种方法的优劣,使学生逐步体会到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优越性,对学生的作业,有些应用题也要求用两种方法去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要重视灵活运用知识,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的不稳定性以及思维模式的尚未形成,决定了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学习将是初一学生面临的一个难度非常大的坎.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教学往往是费力不小,效果不佳.因为学生解题时只习惯小学的思维套用公式,属定势思维,不善于分析、转化和作进一步的深入思考,思路狭窄、呆滞,题目稍有变化就束手无策.小学里是由“得数与已知数的关系”来解方程,而中学里是根据方程的同解原理来解方程.初一讲授列方程解应用题教学时,要重视知识发生过程.因为数学本身就是一种思维活动,教学中要使学生尽可能参与进去,从而形成和发展具有思维特点的智力结构.要让学生始终参加审题、分析题意、列方程、解方程等活动,了解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实际意义和解题方法及优越性,这其中审题应是最为关键的一环.要想法弄清题意,找出能够表示应用题全部含义的一个相等关系.找不出相等关系,方程就列不出来,而找出这样的等量关系后,将其中涉及的待求的某个数设为未知数,其余的量用已知数或含有已知数与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出来,方程就列出来了.要教会学生通过阅读题目、理解题意、进而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之形成“观察——分析——归纳”的良好习惯,这对于整个数学的学习都是至关重要的.另外,在教学中还要告诉学生,有些问题用算术法解决是不方便的,只有用方程思路解决.对于某些典型题目在帮助学生用代数方法解出后,同时与算术解法作比较,使学生有个更清晰的认识,从而逐渐摒弃用算术解法做应用题的思维习惯. 德育渗透教案《散步》教案

张辉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揣摩重点词句的含义,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3.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美好品德,提高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

揣摩精美词句,品味语言美。

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美好品德,提高人文素养。

教学难点:

理解具有象征意义的文章最后一句话。

教法设计:诵读品味法、点拨引导法

学法指导:引导学生说事、品情、赏景、析意、悟法。

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叙事散文,主要是将朗读教学贯穿始终,让学生在朗读中感知课文内容,在朗读中感受文章语言的美,进而学会揣摩、品味文章语言,并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培养爱家(小家),爱国家(大家)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让爱住我家》,感受温馨的家庭,浓浓的亲情。

有一种水,能让你喝醉,这种水叫作母爱,因为母爱如水。有一座山,能让你坚韧,这座山叫作父爱,因为父爱如山。我们的父母、祖辈们,在艰辛和苦难里繁衍生息,没有畏惧,从不言累,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和安适。可是,等到他们老了,做儿女的我们这时应该怎样做呢?记得孟郊曾写过一首“结天下人之心愿”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莫怀戚笔下的这一家人是怎样做的?它又能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让我们跟着他们家进行一次心灵的散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生字词。

2.师生配乐朗读(老师示范第1.2段,学生接着齐读),思考:(1)文中写了一件什么事?

(2)从文中的字里行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家庭?(归结为“和美”)

3.引导学生“说事”。

4.反馈、点评、小结:

我们一家四口祖孙三代在初春田野上散步。后来发生了分歧,最终“母亲”迁就了孙子,改走小路。

三、深入文本、读文寻情

1.研讨。

①在决定走大路还是小路时,为什么“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

②那么,“我”如何决定的呢?(走大路)“我”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决定?

③假如,“我”当时决定依从儿子走小路,那会怎么样呢?

④在小路不好走的地方,这家人是怎么做的?(“我”背起母亲,妻子背起儿子,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

2.家庭和美,需要家庭成员间相亲相爱。

(1)假如有一束花,你最想送给文中哪个人物?为什么?

(2)试着用一个词语评价文中人物。

明确:“我”孝顺;

妻子贤良; 母亲慈爱、谦让;

儿子乖巧、可爱。

四、探寻美点、品赏语言

(1)这是一篇优美的叙事散文,让我们细细咀嚼品味,感受到它的非凡魅力!

师提示

美在:

A.春景的生动描绘。

B.对称句式的使用。

C.用动作、心理、语言等细节描写展示人物思想感情。

D.明快又含蓄、浅显又深刻、催人玩味深思的语言。

(2)师生共同赏析

景美

生深情朗诵第4段春景描写。

生赏析,第4段描写了“田野、新绿、嫩芽、冬水”等景物,表现了春天蓬勃的生机,暗示熬过了严冬的母亲将会获得新的活力。

对称句式美

①师:“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猜猜老师喜欢它原因?

明确:形式对称,音韵和谐,相映成趣。这两句话充满生活情趣,既表现了小家伙的天真、聪颖,又表现了家庭的幸福、温馨。

②生赏析“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这句话写母子关系,母亲明理,儿子孝顺,相映成趣。

③学生深情赏读文中对称句式:领读—跟读。„„

五、赏读入心突破难点

1.朗读最后一段,感悟最后一句的含义。

2.反馈:“慢慢地、稳稳地、仔细”写出了“我”和妻子的慎重态度,“世界”这个词是大词小用,突出了中年人的责任,既要赡养老一代,又要抚养下一代,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大使命。以轻衬重,体现了作者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着重谈“整个世界”,顺势谈“以小见大”手法)

六、拓展运用畅叙亲情

幸福的家庭往往都有相同的幸福。亲情无处不在,它不仅仅在莫怀戚的家中,它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家中、在每一个人的心中。“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家庭中平凡而感人的小事。

七、课堂总结深化情感

本文通过一家三代四口人一起散步的小事,表现了家庭成员间互相谦让爱护的浓浓亲情。其中尤其体现了中年人赡养老人和抚育儿女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自古以来我们中华民族就有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孟子说„„

培根说:(展示)一个外国人如此欣赏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一个中国人就更应坚持和发扬培养民族自豪感情。

这节课里,我们作了一次愉快而高尚的旅行。我们领略到了如诗如画的景物之美,我们体会到了古朴动人的人情之美,我们也品味到了秀美隽永的语言之美,我们还学习到了以小见大的技巧之美。

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亲情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感情。它如阳光,温暖馨香;它像美酒,醇香醉人;它似橄榄,让人回味。充满亲情的家,既是避风的港湾;更是一副沉甸甸的担子,需要我们用责任来担当。

所以,亲爱的同学们,请珍爱亲情,传递亲情,勇于担当,让我们的家庭更和睦,让社会更和谐!

最后老师也送给大家一份礼物──一幅对联:

上联:全家四口早春散步互谦让

下联:祖孙三代风雨人生相依偎

横批:相亲相爱

德育渗透教案《春》教案

张辉

一、教学目标

1.品味文中精彩、生动的语言

2.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的思想感情

二、导学过程

(一)情景导课

春天令人神往,春天充满了生机,春天如诗情画意,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朱自清《春》,走进那美丽的春光中,让我们的心灵得到美的净化。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要求

(1)大声朗读课文。

(2)在读的过程中把不会读或读不准的字音圈出来,不明白意思的词语划下来。

(3)划出文中用的好的词语或优美的句子或优美的段落。

2.检查自学情况

3.老师总结

(三)概括文章的主题

(四)自学指导

第一步:读、析(读析的过程也就是品味文章中的优美的语言的过程)

要求:

1.细心的品读文章,把你认为好的词语或美的句子好在哪里,美在哪里读出来,要读的抑扬顿挫,读的声情并茂,读出感情来。例如:春花图,尽管景不在这里,但要读出来,让同学们感觉到花儿盛开的样子。

2.析即分析,分析的要透彻,要有一定的深度。在分析时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准确生动的词语、修辞方法、表达方式、写作方法、文章的主旨句、内容„„)

3.品味语言:

(1)四人一小组合作把你认为比较好的词语,句子、段落找出来写在笔记本上,并进行分析。

(2)最好用这种方式:(我认为这句写的比较好,它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或表达方法或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写出了什么)当然也可以不用。

例如:

(1)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悬”字用的好,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天上星星的状况。

(2)海上的夜是柔和的、静寂的、是梦幻的。我认为这句写的比较好,它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渲染了海上之夜的柔美,静谧和奇妙。

(3)几十年过去,不少事情已经模糊,有的搜索枯肠而不可得,但有几件事历历在目,至今记忆犹新。我认为这句写的比较好,它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不少”“有的”与“几件”对比,“已经模糊”“搜索枯肠而不可得”与“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这几件事对自己的影响之大。

(4)多读书,读好书,能丰富知识,增添智慧,成为一个志趣高尚的人。我认为这句写的比较好,因为它是本文的主旨句,这句话是作者的座右铭,也是今天每个青年学生得以成才必由之路。

第二步:悟

悟即感悟(学生才艺展示的过程,学生即兴自我创作的过程,也就是围绕文章的中心,文章的主旨,由课内知识向课外知识拓展的过程)

本文作者描写的对象是“春”,表达了对春的热爱赞美之请,与春有关的知识,与课文有关的内容你都可以用你手中的笔把它写下来,变成你自己的作品。

在充分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可以从以下几点方面进行创作:(仅供参考)

1.描写春天的词语。2.描写春天的诗句。

3.与春有关的俗语、名言、警句。

4.如果你的歌唱的比较好,唱一首赞美或描写春天的歌。

5.本文语言生动,意境优美,文中有诗,诗中有画,作者抓住春的特征,依次描绘了五幅图画,张开你想像的翅膀,画出其中的一幅或几幅从画面中感受文字的魅力。

6.朱自清在《春》中详细地描绘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户外全景图,而对有些景物如:山、水、太阳采用简笔勾勒,这留给了我们极大的想像的空间,请同学们展开想像的翅膀,创造性,补白式描绘春山、春水、春日。(扩写)

例如:写春水,春水永远是绿色的,春水的绿是原始而纯洁的,有如帝王皇冠、勇士宝剑上的祖母绿。黄金虽贵,也比不上那一丝的绿色。掬一捧春水,绿遍人间;撒万点春绿,洗尽尘俗,真可谓是黄金有价绿无价。

7.作者用心灵去感受春天的景物,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其中,表现出向往春天,热爱春天,充满希望的真情实感,读着朱自清《春》,面对这大好春色,你的感受又如何呢?请大胆说出你的体验。(谈感受)

例如:春天是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的季节,春风拥吻着枝头的绿叶,踏着轻快的舞步,得意得飘向那广阔的原野,调皮的掠过人们那春意盎然的面孔。呵!这俏皮可爱的春风。

8.本文的结尾写的很美,你能仿写一段或用另一种表达方式写一个结尾吗?(仿写和改写)

9.你能把整篇文章用短语的形式连起来吗?

10.你能自己写一首赞美春天的诗或者文章吗?

11.“吹面不寒杨柳风”中“杨柳”其实指“柳”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能找到这个故事吗?

12.春风“轻悄悄的”本身没有什么声响,但作者写了春天里特有的几种声响:清脆、婉转的鸟的歌声,轻风的声音,流水的声音,牛背上牧童嘹亮的短笛声,这四种声音交织在一起,组成一支动听的春天交响曲,把这四种声音具体描绘一下。

(五)学生进行创作

第三步:获

获即收获、体会(可以谈你对这节课的认识,语文学习的心得,文中的某个部分给你留下印象,从同学的发言中你得到的启示)

写作训练:

有个作家说:“春天来临,风和日丽,气象迷人。如果在这个季节里不出门看一看春天的丰姿,与天地同享欢乐,那简直是对春天的伤害和不敬。”在内心里,我慢慢有了一个主意,那就是明年春天来临的时候出游一次,你和春天有约吗?请以《我和春天有约》为题写一篇

初中数学教学反思:

张洪杰

1、有关有理数的分类,“分数”已不同于小学阶段“分数”的内涵,而是将部分小数已纳入其中,在此(或第一课时)学生有疑问,教师只略讲,而是到学习无理数时再详解。

2、要求学生画数轴,怎样确定原点的位置?怎样确定单位长度?在数轴上画出几个单位长度?这些都与有理数的绝对值有关,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学生在本节掌握时还存在疑问。

3、关于数轴上有理数之间的位置关系,练习不够,可设计游戏:指定若干名学生站成一排,间距相同,每位学生表示数轴上的若干个点,教师任意指定某学生为原点,其余学生说出自己所表示的有理数;较高一个层次,指定某学生为非原点的一个有理数。培养学生对数轴的正方向感。

4、对利用数轴将几个有理数排序练习不够。

学科渗透教案《有理数的乘法》

张洪洁

一、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本班学生已有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经验,多数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探索问题。由于学生已了解利用数轴表示加法运算过程,不太熟悉水位变化,故改为用数轴表示乘法运算过程。

二、课前准备

把学生按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分为10个小组,以便组内合作学习、组间竞争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能利用乘法法则正确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

2、能力与过程目标

经历探索、归纳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学生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等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学生自己探索出法则,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正确进行计算。

难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探索过程,符号法则及对法则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

1、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导入新课。

教师:由于长期干旱,水库放水抗旱。每天放水2米,已经放了3天,现在水深20米,问放水抗旱前水库水深多少米? 学生:26米。

教师:能写出算式吗? 学生:„„

教师:这涉及有理数乘法运算法则,正是我们今天需要讨论的问题(教师板书课题)

2、小组探索、归纳法则

(1)教师出示以下问题,学生以组为单位探索。

以原点为起点,规定向东的方向为正方向,向西的方向为负方向。

a.2 ×3 2看作向东运动2米,×3看作向原方向运动3次。结果:向

运动

米 2 ×3=

b.-2 ×3-2看作向西运动2米,×3看作向原方向运动3次。结果:向

运动

米-2 ×3=

c.2 ×(-3)

2看作向东运动2米,×(-3)看作向反方向运动3次。结果:向

运动

米 2 ×(-3)=

d.(-2)×(-3)

-2看作向西运动2米,×(-3)看作向反方向运动3次。结果:向

运动

米(-2)×(-3)=

e.被乘数是零或乘数是零,结果是人仍在原处。(2)学生归纳法则

a.符号:在上述4个式子中,我们只看符号,有什么规律?(+)×(+)=()同号得

(-)×(+)=()异号得

(+)×(-)=()异号得

(-)×(-)=()同号得

b.积的绝对值等于。

c.任何数与零相乘,积仍为

。(3)师生共同用文字叙述有理数乘法法则。

3、运用法则计算,巩固法则。

(1)教师按课本P75 例1板书,要求学生述说每一步理由。(2)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例1中(3)(4)小题两因数的关系,得出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它们的积为

。(3)学生做 P76 练习1(1)(3),教师评析。

(4)教师引导学生做P75 例2,让学生说出每步法则,使之进一步熟悉法则,同时让学生总结出多因数相乘的符号法则。多个因数相乘,积的符号由

决定,当负因数个数有

,积为

; 当负因数个数有

,积为

;只要有一个因数为零,积就为。

4、讨论对比,使学生知识系统化。

有理数乘法 有理数加法 同号 得正 取相同的符号

把绝对值相乘

(-2)×(-3)=6 把绝对值相加(-2)+(-3)=-5 异号 得负 取绝对值大的加数的符号

把绝对值相乘

(-2)×3=-6(-2)+3=1 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小的绝对值 任何数与零 得零 得任何数

5、分层作业,巩固提高。

初中数学教学反思

张洪洁

本节课由情景引入,使学生迅速进入角色,很快投入到探究有理数乘法法则上来,提高了本节课的教学效率。在本节课的教学实施中自始至终引导学生探索、归纳,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本节课特别注重过程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教学效果令人比较满意。如果是在法则运用时,编制一些训练符号法则的口算题,把例2放在下一课时处理,效果可能更好。

学科渗透教案 数轴初中一年级-数学教案

张洪洁

教学目标

1.了解数轴的概念和数轴的画法,掌握数轴的三要素;

2.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会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3.使学生初步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相互联系的观点。教学建议

一、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初步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正确掌握数轴画法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并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难点是正确理解有理数与数轴上点的对应关系。数轴的概念包含两个内容,一是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缺一不可,二是这三个要素都是规定的。另外应该明确的是,所有的有理数都可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但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并不都是有理数。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用数轴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今后充分利用“数轴”这个工具打下基础.

二、知识结构

有了数轴,数和形得到了初步结合,这有利于对数学问题的研究,数形结合是理解数学、学好数学的重要思想方法,本课知识要点如下表: 定义 三要素 应用

数形结合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 原 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帮助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每个有理数都可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但数轴上的点并非都是有理数

比较有理数大小,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要大

在理解并掌握数轴概念的基础之上,要会画出数轴,能将已知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能说出数轴上已知点所表示的数,要知道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会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三、教法建议

小学里曾学过利用射线上的点来表示数,为此我们可引导学生思考:把射线怎样做些改进就可以用来表示有理数?伴以温度计为模型,引出数轴的概念.数轴是一条具有三个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这三个要素是判断一条直线是不是数轴的根本依据。数轴与它所在的位置无关,但为了教学上需要,一般水平放置的数轴,规定从原点向右为正方向。要注意原点位置选择的任意性。

关于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应该明确的是有理数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但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并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根据几个有理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的相互位置关系,应该能够判断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通过点与有理数的对应关系及其应用,逐步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四、数轴的相关知识点

1.数轴的概念

(1)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这里包含两个内容:一是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缺一不可.二是这三个要素都是规定的.

(2)数轴能形象地表示数,所有的有理数都可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但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并不都是有理数.

以数轴是理解有理数概念与运算的重要工具.有了数轴,数和形得到初步结合,数与表示数的图形(如数轴)相结合的思想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思想.另外,数轴能直观地解释相反数,帮助理解绝对值的意义,还可以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因此,应重视对数轴的学习. 2.数轴的画法

(1)画直线(一般画成水平的)、定原点,标出原点“O”.(2)取原点向右方向为正方向,并标出箭头.

(3)选适当的长度作为单位长度,并标出„,-3,-2,-1,1,2,3„各点。具体如下图。

(4)标注数字时,负数的次序不能写错,如下图。3.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1)在数轴上表示的两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2)由正、负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可知:正数都有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3)比较大小时,用不等号顺次连接三个数要防止出现“ ”的写法,正确应写成“ ”。

五、数轴定义的理解

1.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如图1所示.

2.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例如: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如图2).

A点表示-4; B点表示-1.5;

O点表示0; C点表示3.5; D点表示6.

从上面的例子不难看出,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又从正数和负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可以知道:

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因为正数都大于0,反过来,大于0的数都是正数,所以,我们可以用,表示 是正数;反之,知道 是正数也可以表示为。

同理,表示 是负数;反之 是负数也可以表示为。

3.正数轴常见几种错误

1)没有方向

2)没有原点3)单位长度不统一

德育渗透教案unit1教案1

朱欣梅

——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

总体教学思路:

本节课设计思路:本节课任务设计以学生每天所吃的食物和是否有规律的进行体育锻炼为主线,上课以如何保持一个健康的体魄为讨论主题引出科学的膳食和有规律体育锻炼两个主题导入任务,通过讨论得出结论什么是合理的饮食习惯,和科学的锻炼身体的频率并评选出生活学习最有规律的标兵

教学目标:

1. 学会描述不同食物的名称和各项体育运动的名称。学习如何正确运用表示频率的表达方式。

课前准备:饮食和运动的调查问卷。

教学过程设计:

Tasks

Teacher’s activities

Students’ activities

Task1

Step 1

What do you have for breakfast, lunch and supper?

Discuss in groups and list the food they have every day.

Step 2

Marvey about how often they eat the healthy food.

Marvey in groups and find out who has the most healthy diet by using the sentences:

How often do you eat vegetables?

How often do you eat fruits?

Task 2

Step 1

Do you exercise every day and what kind of exercises do you have every day?

Discuss in groups and list all the sports they play after school.

Step 2

Marvey about how often they play the sports? And find out who take more exercise.

Marvey in groups and find out who has the most sports by using the sentences:

How often do you swim?

How often do you play football?

How often do you play basketball?

Step 3

Write a report about their survey about the healthy diet and the sports.

Write a report about their survey and correct it with their partner.

Task 3

Listening

“Now, Let’s listen to two friends talking about their life habit, see if they have a healthy life?” Finish SB P4 2a, 2b.

Listen to the tape and finish the exercises.

Homework

心理健康课教学反思

孙玉红

通过学习心理健康教育,使我觉得当今社会竞争激烈,造成人们心理压力重,在校中学生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生存,面临升学压力,心理脆弱,心理压抑得不到一定的宣泄。比如,我国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也显得越来越严重;再如,由于家庭的残缺,父母离异、丧父或丧母的单亲家庭,隔代抚养孩子等现象,都使孩子缺乏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就目前状况而言,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首先,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在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我们学校也建立了心理咨询室,配备专职的心理咨询师,就应该做到实处。使学生通过咨询、倾吐和宣泄,释放心理压力,解决心理困惑和矛盾。据了解,大部分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学习压力重造成考试的自卑、抑郁、狂躁、恐惧等情绪情感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无法自制的不良行为问题,青春期困惑的问题等。我们的学生很多是需要帮助的,除了求助于心理咨询师外,学校还应该定期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组织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另外,我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单靠个别专职教师是不够的,必须是全体教师广泛参与。教师要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主的原则,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改变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促进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调整。当老师把学生当作知心朋友,师生之间加强沟通和理解,学生喜欢你的课,学习有了兴趣,那么学习成绩就能提高;与老师关系亲密了,也增强了学生的归属感和自信心,又能培养人际交往能力,这将有利于完善学生情绪状态和人格及身心的健康发展。

教师与学生家长要加强沟通,时刻关注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对家长给予适当的指导,对学生给予及时的疏导。比如,青春期的性教育、人际交往技巧和意志力的培养等都需要发挥家庭教育功能。家长还应鼓励孩子多交友,在择友上加以指导,培养社交技巧,过多指责、约束孩子反而会使自己的孩子在社交中缺乏自信。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应正确引导孩子,加强交流,共同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

心理健康课教学反思

孙玉红

上完了心理健康教育课——《转换角度看》,心理比较高兴,这节课虽然有一些缺点,但还是比较成功的。通过我对本节课的精心设计以及辅导和实践,我对心理健康课的教学流程和教学主旨都有了更清晰的心得体会。令我最为欣喜的是:

这节课得到了评课老师的认可和肯定,孩子们在课堂上也表现得积极踊跃。

在本节课的构思设计和讲授过程中,我感触最深的是心理健康课所涉及的内容,应该是来源于学生,回归于学生,不是老师想当然,一言堂的。所以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时时处处考虑到所任班级学生存在的具体问题,然后有的放矢,具体问题具体解决。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让学生知道事物的多面性,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感受和领会不同的结果。2.懂得积极乐观看问题,遇到问题学会调节自己,学会转换角度看事情,寻找收获更多快乐。我抓住这样的教学重点和难点:1.遇到问题懂得以积极乐观的态度转换角度看,寻找收获更多快乐。2.使学生学会遇到问题、挫折、不如意的事时,能够进行自我调节,寻找广阔天空。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形式:游戏互动、观察两可图、分析故事、交流讨论、解决问题

我在课前、课中游戏、互动时把学生都进行了分组,让孩子在活动中感受。总体的设计还算比较到位,课件制作也很满意也算完善。当然,也存在许多不足,我分组让学生互相交流时就存在漏洞,有些环节交流时间长,浪费了时间,让孩子们谈转换角度比较多,个别的有点偏离主题,所以应该说没有做到普遍关注学生具体心理问题,没有将具体的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具体到每个问题„

进一步反思这节课,我做到了遵循新课改的理念,课堂上面向全体学生,以辅导和活动相结合,尊重学生、体现主体性原则。而且在教态上、语言的组织和整理上比较注意,那种和谐、自然而亲切的氛围影响着听课老师和孩子们,是使得课堂能产生良好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课堂上,我尽可能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讨论发言,在这样的宽松环境下,孩子们可以大胆的有创意的说出了自己的心声。心理健康课提倡让学生多思考、多参与、多感悟。即使是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时,也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小结、想策略,要学生知道助人自助的精妙所在,我们心育老师的任务就达成了。

以上是我在《转换角度看》这节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和反思。当然,我的心理健康课还存在许多不足,需要我在实践教学中一边摸索一边提高。我认为要想真正上好每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发挥出它真正的作用,还需要我们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们不懈的努力和钻研,以期取得更好的效果!

德育渗透Period 3教案

朱欣梅

教案正文 Period 3 Teaching procedures : Step 1 Leading in 1.Greetings & free talk.2.Practise reading the article in Page 3.3.Check the homework.Step 2 Pre-task SB Page4 , 1a.1.Point out the five phrases.2.Ss read after the teacher.3.Make sure the Ss understand what do they mean.4.Call attention to the pictures.Say something about the pictures.5.Match the words with the pictures.6.Check the answers.7.Practice reading.Step 3 While-task SB Page 4 , 1b.1.pay attention to the conversation in the box on the right.2.Read it to the class.3.Explain : “be good for” means :有益于„,对„有好处.4.Pairwork.Choose a new partner.Use the words in Activity 1a to make conversations.5.Share the students’ conversations.SB Page 4 ,2a&2b.1.T : Now you will hear a reporter interview two people ,Katrina & Bill.Read the two names for the Ss.In 2a ,we’ll know who is healthy , Bill or Katrina ? 2.Read the questions in 2a.3.Listen to the tape carefully twice.Circle “yes” , “no” or “I don’t know” in the chart.4.Before we check the answers in 2a,we’ll read through the questions in 2b.Pay attention to Katrina’s and Bill’s answers.5.Play the tape again.This time ,if we have heard one questions and we have a pause.Make sure Katrina’s and Bill’s answer.6.From the answers in 2b ,we can tell who is healthy Bill or Katrina ? Step 4 Post-task Role-play.Groupwork.Divide the Ss into groups of three.S1 is interview,S2 is Katrina ,S3 is Bill.S1: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 ? S2: I exercise every day.S3: ….With the help of 2b.Homework

请同学们用2b里面的问题调查你熟悉的两位同学,写出答案并做比较.德育渗透教案

刘春波

教案正文

Unit 2 What’s the matter ? Teaching goals:

1.词汇.让学生熟记这些单词,能够很熟练地指出表示身体部位的某些单词.2.能够用所学的单词谈论身体并且能给出中肯的建议.3.通过听力练习,争取能够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4.文化欣赏,中国文化.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s: 1.words.2.How to talk about the health and give the advice.Period 1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1 Leading in 1.T :How many parts of the body can you name ? What’s this ?(head , mouth etc.)

Today we’ll learn some parts of the body.2.This is my head.Oh ,I have a headache.Step 2 Pre-task 1.Read the new words by the Ss first.2.Then check the Ss if they can read the new words by themselves correctly.if there is a mistakes ,correct.3.Practice reading the new words.Give them 6 minutes.4.Have a competition between boys and girls.Write the words you remembered just now on the blackboard.5.Page7,1a.Do this part by the Ss first.Write the correct letter after the name of each body part on the list.6.Check the answers.7.Play a game.All the Ss close your books ,we’ll have a instructor to say :Touch your nose /head /right ear ….Let’s see which student do it correctly and quickly.First all the Ss do this game.Then have competitions between boys and girls.5 boys and 5girls to the front to do what the instructor said.if you are wrong ,please go back to your seats ,the last one who stands at the front is the winner.Step 3 While-task SB Page 7, 1b.Listen and check the answers.SB Page 7,1c.Work in pairs and act out.SB Page 8, 2a.1.Point out the eight items in this activity.Read the item to the class.Ss repeat.2.There are different conversations.Listen carefully.people are talking about health problems they have and getting advice.3.Match the problems with the advice.4.Play the tape twice.5.Check the answers.Step 4 Post-task 同桌之间设计一个医生与病人之间的对话.Step 5 Homework

1.Remember the name of your body part.2.Write conversations between the doctor and the patient.德育渗透教案 刘春波

教案正文 Period 2 Teaching procedures : Step 1 Leading in 1.Free talk.2.Revise playing the game.3.Practice reading the dialogues.Step 2 Pre-task SB Page 8, 2b.1.Pay attention to the four pictures.Each of these pictures illustrates one of the conversations.2.Play the tape ,write the missing words on the blank lines.3.Play the tape again and check the answers.4.Pairwork.Practice reading the dialogues in the pictures.Take turns having the problem and giving the advice.5.Practice reading the dialogue in 2c ,and make their onw conversations.6.Act out the dialogue.Step 3 While-task SB Page 9, 3a.1.Point out the picture and ask Ss to describe it.(There is a boy sitting on a bench.He’s sick.A teacher is talking to him)

2.Pay attention to the dialogue and the blanks in the dialogue.3.Fill in the blanks in the conversation.4.Go over the answers.5.Practice reading the dialogue with a student, then work in pairs.Step 4 Post-task SB Page 9 , 3b.1.Look at the picture with activity.A: What’s the matter ?

B: I’m not feeling well.I have a toothache /fever/sore throat /sore back.2.Pairwork.Make your own dialogues setting 3a as an example.3.Act out the dialogue.Ask some pairs to come to the front to act out their onw dialogues.SB Page 9, Part 4.1.Read the instructions and demonstrate what a “mime” is.2.Read the dialogue by the Ss.3.Ask a student to come to the front and mime an illness ,the other Ss guess what the illness is.4.Ask one student to give advice.5.Give several students an opportunity to come to the front and mime an illness.Step 5 Homework

1.When you had some problems.please remember what the doctor said.2.Remember the new words.德育渗透教案 朱欣梅

教案正文 Period 3 Teaching procedures : Step 1 Leading in 1.Free talk.2.Play the game :One student mimes an illness , the other students guess the illness and give advice.What’s the matter? Do you have a sore throat ? Step 2 Pre-task SB Page 10 ,1a.1.Look at the picture.Point out the four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Say each word and ask Ss to repeat.2.The first picture.Explain something about it using one of the four words and expressions.3.Match the words with the pictures by the Ss.4.Check the answers.5.Practice reading and make sure the Ss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the words.Step 3 While-task SB Page 10,1b.1.Read the four sentences ,Ss practice reading.2.Look at the picture and match each picture with advice.3.Check the answers.SB Page 10 ,2a & 2b.1.First ,make sure the Ss understand what they will hear.2.Then read the four names

3.Listen and write the problems on the bland lines.If possible ,write what each person “should” and “shouldn’t” do for their problem.4.Check the answers.Step 4 Post-task SB Page 10,2c.1.Ask two students to read the conversation to the class.2.Pairwork.Make conversations with your partner.3.Act out the conversations for the class.4.Write two dialogues in the exercise book.SB Page 11, 3a &3b.1.3a.Read the article and underline the things you should do.Check the answers.2.3b.Let the Ss read the paragraph and fill in the blanks.Check the answers.SB Page 11 ,Part 4.Play the game

Step 5 Selfcheck SB Page 12 ,Part 1.1.Fill in the blanks on their own.2.Make your own sentences with the words.SB Page 12,Part 2.Read the letter.Make sure Ss can understand it.Step 6 Homework 1.Remember the words in this unit.2.Do the exercises on Pages 6-8of the workbook.德育渗透教案

朱欣梅

教案正文

Unit 3 What are you doing for vacation ? Teaching goals : 1.Words & phrases: babysit ,get back , fishing , rent , think about , decide(on), tourist etc.2.How to talk about future plans.3.现在进行时表示将来计划或行动.4.特殊疑问句(where , when , how long引导)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s : Drills :What are you doing for vacation ?

I’m watching TV.When are you going ?

I’m going ….How long are you staying ?

We’re staying for five days.Teaching aids : cards and a tape ,a large wall calendar.Period 1 Teaching procedures : Step 1 Leading in 1.Free talk.2.Put up the wall calendar.T: I’m staying home on Saturday(pointing to next Saturday).Ss repeat.Ss: I’m staying home on Saturday.T: OK.Today we’ll learn how to talk about future plans.Step 2 Pre-task SB Page 13 , 1a.1.Look at the picture carefully and tell what you see in the picture.2.Write the activities from the pictures in the box and add some more.3.Practice reading.Step 3 While-task

1.Using the activities we write in 1a to make conversations.For example :What are you doing for vacation ? I’m visiting my uncle.2.Pairwork.Practice in pairs.3.用第三人称练习对话.4.Groupwork.Divide the Ss into groups of four or five.Make conversations.5.Listening Page 13,1b.Check the answers.SB Page 14 ,2a & 2b.1.First ,read the names of the people.2.Play the recording and let Ss fill in the chart.3.Check the answers.Step 4 Post-task SB Page 14,2c.Read the conversations first.Groupwork and fill in the chart.Step 5 Homework 1.如果没填完上面的表格回去接着做完.2.记单词.德育渗透教案

刘春波

教案正文 Period 2 Teaching procedures : Step 1 Leading in 1.Free talk.2.Revise : Make conversations with the setences what are you doing for vacation ? When are you going ?Who are you going with? Step 2 Pre-task SB Page 14,Grammar focus.1.Call attention to the sentences together.Read them by the Ss.Ask a student to say the question using the word he and then again using a boy’s name.2.Do in the same way with “she” and a girl’s name.Step 3 While-task SB Page 15, 3a.1.Read the conversation by the Ss and practice reading.2.Listen and fill in the chart.3.Check the answers.SB Page 15, 3b.1.Look at the conversation in the box.2.Practice reading.3.Pairwork.Make conversations using the information in 3b.4.Act out your conversations.Step 4 Post-task Vacation Dreams.Imagine your dream vacation.Write something on a piece of paper using what we learnt.Share the dreams.Step 5 Homework Write 2 conversations about 3b in the exercise books.If you don’t finish your dream writing, do it at home.德育渗透教案 朱欣梅

教案正文 Period 3 Teaching procedures : Step 1 Leading in 1.Free talk.2.Check the homework :Ask one or two Ss to say something about their dream vacation.并给出全适的评价.Step 2 Pre-task SB Page 16, 1a.1.Say each phrase and ask Ss to repeat.2.Call attention to the pictures.Say something about the pictures.Match each phrase with a picture.3.Check the answers.Step 3 While task 1.Make conversation.Work with your partner.Talk about what you would like to do on vacation.2.Share their conversations.SB Page 16 , 2a&2b.1.Read the reporter’s questions together.2.Play the recording and check the answers.Step 4 Post-task

1.Find a new partner.Student A is the reporter.Student B is He Yu.A interview B.2.Read the conversation in 2c and with the help of the listening.Step 5 Homework

1.Remember the new words.2.Write the conversations about your interview.德育渗透教案 刘春波

教案正文 Period 4 Teaching procedures : Step 1 Leading in 1.Greetings.2.Make an interview with a student.Step 2 Pre-task SB Page 17 ,Part 4.T: What are you doing this weekend ? 1.Ask each other ,write down their answers.2.One student to present his /her exercise.Step 3 While-task SB Page 17 , 3a.1.Read the article about Ben Lambert’s vacation plans by the Ss.Tick out the new words.2.Read the article to the class.3.Explain the new words.4.Play the tape.Ss listen and repeat.5.Point out the five numbered pictures.Ss identify the items.6.Check the answers.7.Play the tape again.Practice reading.SB Page 17, 3b.T: This is an article about Julia’s vacation plans.Call attention to the blanks in the paragraph.Read the paragraph to the class ,saying blank each time when we come to a bland line.Read the paragraph and fill in the blanks.Step 4 Post-task SB Page 17 , 3c.T: We read about Julia’s vacation and Ben’s vacation.If you are a famous singer or football player ,What are your vacation plans ?Write about your vacation plans.Give them help if they need.Step 5 Homework Complete the Selfcheck.德育渗透教案 朱欣梅

教案正文

Unit 4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Teaching goals : 1.Words & phrases: get to , how far , bicycle , subway , minute , mile , bus stop.2.Talk about how to get to places(谈论出行方式)take the bus /subway /train /taxi , ride a bike /walk.3.how引导的特殊疑问句,表示乘坐何种交通工具的方式.how far ,how long 引导的特殊疑问句.4.复习基数词及时间的表示方法.5.了解中外文化的差异.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s : 1.how /how far /how long 引导的特殊疑问句.2.乘坐交通工具的表示方法.3.It takes /will take/took sb some time to do sth.Teaching aids: cards and a tape-recorder.Period 1 Teaching procedures : Step 1 Leading in 1.Greetings and free talk.3.T: How do we get to school ? Some students walk ,some students take the bus ,some students ride a bike.Does anyone take the subway ? No , we have no subway.OK ,today we will learn Unit 4.Explain : get to Step 2 While-task SB Page19 ,1a&1c.1.Write down how you get to school.2.Look at the picture.Write down how the students get to school.3.Make dialogues with the phrases.4.Groupwork: Divide the students into groups of three or four.Practice reading the dialogues.5.Act out their dialogues.SB Page 19 , 1b.Listening

1.Make sure the Ss know what ot do.Give them an example orally if possible.2.Read the names.3.Play the tape and check the answers.SB Page 20 , 2a&2b.1.Revise the numbers.2.Teach the new word :minute.3.Play the tape for the students to finish 2a&2b.Then play again and check the answers.Step 3 Post-task If there is time ,make conversations.Step 4 Homework 用对话的形式告诉老师你是怎么到达学校并需要多长时间,then please tell me how you get to school and how long it takes.德育渗透教案 刘春波

教案正文 Period 2 Teaching procedures : Step 1 Leading in 1.Greetings.2.Check the homework.3.Go over the dialogue in Page20 ,2c.Step 2 Pre-task SB Page 20 ,Grammar focus.1.Review the grammar box.Ask students to say the statements and responses.2.Practice reading.3.Explain the usage of “take” in “take the train” and “take sb some time to do sth”.Step 3 While-task SB Page 21,3a.1.Pay attention to the speech bubbles.Read the questions.2.Read the passage by the Ss.Find the answers to the questions and write the answers on the lines.3.Check the answers.SB Page 21, 3b.1.Show Ss the example in the box.Two students read it to the class.2.Pairwork: Make your own conversations using the information in the left box.3.Ask some pairs to present the conversations to the class Step 4 Post-task SB Page 21 ,Part 4.Groupwork.Divide the Ss into groups of three.In each group ,one is A,who look at Page 21.One is B,who look at Page 85,the other is C,who look at Page 86.Fill in the blanks.The group who fill in the blanks first wins.Step 5 Homework Write two conversations in 3b in the exercise books.德育渗透教案

刘春波

教案正文 Period 3 Teaching procedures : Step 1 Leading in 1.Greetings and free talk.2.Check the homework.3.Go over the passage in 3a Page 21.Step 2 Pre-task SB Page 22 ,1a.1.Say the four new phrases and Ss repeat.2.Match the words with the pictures.3.Check the answers.Step 3 While-task SB Page 22,2a&2b.1.Play the tape for the students to finish them.2.Point out the two sets of pictures with a blank line in front of each.3.Check the answers.SB Page 22, 2c.Talk about how Nina gets to school.Step 4 Post-task SB Page 23, 3a.1.Read the instructions to the class and read through the statements abut the article.2.Read the article again by the Ss.Write if the statements are true or false in your exercise books.3.Do the activity individually and check the answers.SB Page 23 ,3b.Read the article and fill in the blanks.Check the answers.Selfcheck Part 2.1.Look at the picture.Make sure what the people in the picture doing.2.Finish the conversation.3.Practice reading.Step 5 Homework 1.Write a newspaper article.2.Go over this unit.德育渗透教案 朱欣梅

教案正文

Unit 5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 ? Period 1 Teaching contents :Section A:1a , 1b ,1c ,2a ,2b.Teaching goals : 1.vocabubary: lesson , hey , baseball game ,test , piano , guitar , aunt , concert , party.2.Patterns: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 ?z

Sure, I’d love to.Sorry ,I can’t.I have to ….3.能力目标:学会邀请别人以及回答的方式.4.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礼貌用语的习惯.Teaching procedures : Step 1 leading in

Play the song : Happy birthday.Say ,today it’s Meimei’s birthday.She wants to invite you to her birthday party.Can you tell me what she should say ? Ask students to say.Step 2 Pre-task Page 25 ,1a ,1b.Ask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 ? Ask some students to answer.Ask the students who say I can’t go to say why.Call attention to the words in Activity 1a.Read together.Say ,look at the picture.Ask Ss to tell what they see in each scene.Match the words with the picture and check the answers.Say ,now listen to the recording.Write the name of each person next to his or her picture.Play the recording.Ask Ss to complete the activity individually.Correct the answers.Step 3 While-task SB Page25 , 1c.Point to the example in the box.Ask Ss to do a practice with partners.Ask some groups to act.Game: One student invite some students to his/her party.The other students answer.SB Page 26, 2a.Point to the five sentences.Say ,listen to each conversation and then circle the word that makes the sentences correct.Play the recording.Check the answers.SB Page 26 ,2b.Call attention to the five sentences in activity 2a ,ask a student to read these sentences to the class saying the correct word “can” or “can’t”.Say ,now listen to the recording again.Write the number of the conversation(1 through 3)in front of the reasons.Play the recording.Write down these answers.Check the answers.Step 4 Post-task SB Page 26 ,2c.Call attention to the points listed in activity 2b.Ask students to make their own conversation like the example.As students work ,move around the room and monitor.Ask some students to present their dialogue.Step 5 Homework Practice :Invite your friends to come to your party.Write down their answers.

下载学科教学德育渗透计划总结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科教学德育渗透计划总结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科渗透德育教案

    学科渗透德育教案——《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123~124页。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己去实验发现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使学生初步......

    学科德育渗透总结

    顺德区胡宝星职业技术学校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 《数控机床及应用》科德育渗透总结 梁泰来 一个人的品德修养对成才、塑造完美人格乃至建功立业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课堂上......

    学科德育渗透总结范文大全

    沙湾县第一小学2010——2011学年 学科德育渗透总结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那么,在......

    语文学科德育渗透计划

    2000~2001第一学期语文学科德育渗透计划——小学语文第十册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十册教材,要求学生了解祖国地大物博、山川秀美,增强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了解......

    英语学科德育渗透计划

    英语学科德育渗透计划教学目标: 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不仅是班主任的责任,也是我们每个客人教师的责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培养能力, 还要有计划、......

    语文学科德育渗透计划

    在语文学科中渗透德育年度计划语文课程标准提出: “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

    物理学科德育渗透计划大全

    古邳中学物理学科德育渗透计划 一、 全面体现教师在教学中的人格魅力。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

    学科德育渗透实施计划

    2015-2016学年度学科德育渗透实施计划 我校2015-2016年德育工作要以《中小学德育工作要点》及德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全面提高全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文明素养为目标,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