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堂变革,向着理想的方向
课堂变革,向着理想的方向
任何一个时代,变革推动社会进步,理想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在暑期全市新教育实验工作推进会上许新海局长吹响了“以新教育来统领未来海门教育持续发展”的前进号角!今天,新教育在海门走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审视过去,朝向未来,瞄准质量,抓住“课程”和“课堂”这两个核心项目,向着更高、更强、更远的目标,努力探寻理想课堂新的“突破口”,争当教育改革的“急先锋”。
理想课堂的原有现状
几年来,从有效课堂到阳光课堂再到魅力课堂,我们对理想课堂的追求从来没有停止过。
1.常态课堂真实而高效
我们一直倡导真实备课。老师们在认真解读教材的基础上,根据班级实际和个人教学风格,对原有集体备课资源进行调整与开发,求真、求实、求效,成了我们共同的追求。
每学期开学,各个行政都去听常态课,即时观察、随机了解、短暂交流,对一门学科、一位教师的教学状况进行跟踪和分析。每学期的“课堂教学研究月”中,全校教师进行“同课异构”下的常态赛课。一次次诊断,一次次练兵,我们向40分钟要质量,常态课的效益不断显现,教学质量逐年攀升,在市局质量调研中佳绩频传。
2.资源建设丰富而完善
“资源共享、合作共赢”是我校优良传统。经过多年的精心建设,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建立的教学资源库日益丰富,更加优质,成为我们的“传家宝”。以语文学科为例,常规的教学资源有:计划备课与课件、周末乐园、单元练习、归类复习、综合练习等。三至六年级更有每篇课文的精读训练、课外阅读专项训练等资源。每学期举行“资源建设”分享会,从而进一步完善资源库,让优质资源为理想课堂注入活力。
3.学程导航入模更入心
从08年推进“学程导航·活力课堂”以来,我们不断健全学程导航研究网络,着力进行预习、学程单与导学单、分层作业的专题研究。通过校长放样示范,校本教研推进,在观课、研课中夯实了有效教学基本框架,学程导航的基本模式得以确立,“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学教互动”等理念逐渐深入人心。预习成为学生的习惯,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得到保证,教师讲课的时间得到限定,当堂练习成为常态,课堂生态有了很大的改观,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得到基本确认。4.作业革命轻负而高质
从关爱学生生命成长的高度出发,我们制定了《“作业革命”实施方案》,成立了“作业革命工作室”,掀起了“作业革命”高潮。作业设计围绕“高度”、“梯度”、“广度”三维度;作业布置坚持“少、精、简”;作业批改做到“三有三必”。家庭作业布置实行日审批制,教导处定期检查。一场革命,解放了教师,也解放了学生,真正做到轻负担高效率,高质量地实现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
四年来,在追求理想课堂的路上,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承办了省级课堂教学观摩活动2次,市级7次,县级8次;共开设省、市、县、校级公开课400多节;在教师基本功比赛、教学竞赛中,4人获省级奖,6人获南通市一等奖,14人获海门市特等奖和一等奖。
当然,我们的课堂还存在一些问题 1.小组合作的有效性有待提高
我们的小组合作往往忘记了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时间,没有充分自主学习的合作学习效益是不高的;学生间的合作也不够主动,参与度不均衡,展示的学生没有能综合整个小组的意见,优生占据了发言的主动权,中间和后进的学生需要更多发言锻炼的机会。
2.展示导学的互动性有待加强
在课堂里,有时会看到:汇报小组唱独角戏,其它小组成看客;汇报小组汇报展示结束,班级思维处于“冷冻”状态。出现这样的状况主要在于“展示导学”时组与组之间、教师与小组之间没有能很好地进行互动。交流展示局限于单边交流,没有实现多边地、立体地、交叉地交流。
3.学程单的针对性有待提升
在学程单的设计中要更多地采用点拨的方式给学生以学习方法的指导,对于学习的成果要有明显的提示,让学程单真正成为学生隐形的老师。
理想课堂的理性思考
从孔子的“愤悱启发”到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从夸美纽斯的班级授课制到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从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到佐藤学的《静悄悄的革命》„„几乎所有教育学者都试图破解课堂教学的奥秘,并为此贡献了许多知识与智慧。但朱永新认为,“大部分一线教师仍然没有找到‘芝麻开门’的方法。”
为了寻找到“理想课堂”,新教育人开始了研究:2002年,理想课堂的“六度”正式提出;2004年,“构筑理想课堂”成为新教育实验六大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有效课堂”、“课堂的多元文化理解”和“风格与个性化课堂”的研究目标确立; 2008年,有效课堂的框架正式在学校进行田野探索,并锤炼出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
朱永新描述的理想课堂第一重境界为:落实有效教育框架,为课堂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这正是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希望寻找到的规范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模式。事实上,自古至今,形形色色的课堂模式层出不穷,但缺乏一个公认的课堂结构,一个可以有针对性地描述课堂、反思课堂、讨论课堂的结构。这成为新教育人进行课堂框架研究的起点。
理想课堂第二重境界是: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内在的魅力。
这里所讲的“知识”,不能理解为静态的写在书本上的知识,而要视为一个动词、一个有待重新发现的事物奥秘,以及发现这种奥秘的方法和过程。朱永新认为,优秀的课堂教学,就是要重现这一神奇的发现与创造的过程。核心是智力挑战、思维训练。
理想课堂第三重境界是: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朱永新认为,理想课堂不会停留于人与知识的对话这一维度,而要展开三重对话:人与知识的对话、人与他者的对话、人与自己的对话。“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说,课堂教学不仅实现了知识的复现,而且也实现了人的复活——师生生命的复活。”
我们从2009年开始研究“理想课堂”,已经拥有了自己的有效教学框架,但离理想课堂的第二重境界、第三重境界还有距离。所以我们要对课堂重新理解和认识。
我们认为,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场所,而是师生互动交往的场所;课堂不只是训练学生的场所,更是引导学生的场所;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且是探究知识的场所;课堂不是教师模式化运作的场所,而是充分展示教师教学智慧的场所。
西方的哲人讲:人是思想的芦苇。理想的课堂教学,应注重对学生思维习惯 和思维品质的培养。评判课堂教学的质量高不高,关键看学生是不是在进行积极 主动的思维,看学生有效思维的长度。
具体地说,理想课堂应该体现以下十个方面的变化:
课堂教学生活化。教师有意识地将生活世界相关资源引入实际教学中,将生活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
学生学习主动化。课堂教学的重心真正实现下移,在学生的主动参与中实现教学的目标与学生自身的成长发展。师生互动有效化。互动是对教师提出的新的要求,需要教师形成新的教学智慧。
学科教学整合化。用系统、整合、复杂的眼光考察与分析课堂教学的行为以及行为中的诸要素,使教学的各环节与各方面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教学过程动态化。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即时生成的资源以及产生的一系列非预期变化,调整后续教学设计,形成新的教学进程,以便更优地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结构化。在新旧知识之间、新知识各构成部分之间、新知识与学生生活世界之间等相互关联,形成对知识的整体性认识。
教学策略综合化。选择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并且灵活运用于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达到目标要求,呈现出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形态。
教学资源优质化。教师逐渐树立起资源的意识和观念,将潜在资源提升到显在的层面,围绕教学要求加以挖掘、利用、整合,从而使教学更好地体现新课程要求。
教学对象个别化。将每个学生当做具有独特生命价值的个体来看待,区分学生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
教学评价多样化。通过多样化评价手段、标准,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真正在课堂教学中有所获、有所得。
理想课堂的实践进程
1.行政推动与自我研修结合。
构建理想课堂首先需要观念的转变来引导行为方式的转变。只有做到全面推进、全员参与、全程落实、全力关注,形成“上下一致,左右互动,人人参与”的教改局面,理想课堂才能推行。行政要积极带头研究课堂教学规律,通过理想课堂展示观摩活动,优质课评选示范活动,展示课改新理念,提供课改示范案例,及时总结典型经验,引领辐射全校,不断把理想课堂建设推向深入。同时,广大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坚持学习理论与提高实践能力相结合、坚持个人自学与集中辅导相结合,坚持开设讲座与组织讨论、观摩、交流相结合,努力使自己对“构筑理想课堂”的价值、意义及方法有清晰的理解。新课程的推进完全是一个开放性的探索过程,每一个人都应当承担起探索、创新的职责,有所作为,努力办出特色。
2.课程研发与课堂变革结合。
课程的研发应在课堂变革的大背景下进行。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他们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这样教学就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而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这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观。在这种背景下,教学改革才能真正进入教育的内核,成为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能动力量,成为教师与学生追寻主体性、获得解放与自由的过程。这正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呼唤的教学改革!这是从课程层面给教学带来的一种“解放”,这种“解放”将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3.校本教研与课例开发结合。
课例研究的校本培训是解决问题的由理论到实践的一条有效途径。我们利用校本教研,充分挖掘学校自身资源,与国家课程的二度开发相结合,发挥教师群体优势,让教师在交流中分享集体的智慧,在思辩中明晰教育理念,推进构建理想课堂的进程。每位教师,每月依照第三重境界开发一篇经典案例,学校对老师开发的精品案例进行品鉴、择优,随机抽取老师依照设计案例上教研课,尽量做到人人有精品,人人都教研,人人可磨课,人人皆参与。同时,我们把特别优秀的第三重境界的课例综合起来,配上从实践中提炼出来有关于“理想课堂”的理念,结集出版。逐步构建起实验附小集团实用的校本课程。学校名师工作室将示范放样,先出版好数学的课例集。
4.评价激励与师生成长结合
全方位、立体式、多维度、多元化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也是构建理想课堂的重要举措。实现“理想课堂”,我们有自成一套的“五度”评价标准:普照度、温暖度、绚丽度、蕴藏度、自适度。教师在课堂上是否关注到每一个学生,是否调动全体学生全程参与,是“普照度”的评价指标;营造宽松、舒适的课堂氛围,即“温暖度”;课堂的丰富性、灵动性,不断对学生产生吸引力,即“绚丽度”;课堂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着眼于长远的,有益于学生的成长,即“蕴藏度”;课堂既充盈着教师的个人魅力,具有风格化的倾向,同时充分尊重和张扬学生的个性,即“自适度”。五度相融,构筑教师、学生、课堂生命的幸福与完整。
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是理想的?不管你是否意识到,每个教师的教学实践都在有意无意地做着属于他自己的诠释和演绎。理想的课堂需要理念、胆量和学识,更需要脚踏实地的实践!
理想课堂的目标愿景
仰望星空,向着理想的方向,脚踩大地,我们真抓实干。
我们希冀,培养会学习,会反思,富有理想,敢于创新,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学生;我们期盼,我们的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导师和朋友,成为课堂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建设者,成为学生心智的激励唤醒者。我们展望,我们的学校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模范学校,理想课堂的样本学校,教学质量的放心学校。我们怀揣着理想上路,与实践同行,与激情同心,与创新同在,一起努力变革课堂,一起向往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一起书写实验附小新的传奇。
第二篇:向着理想飞翔
青春的你我,蓝天下的未来。
不需要白色的苍白;
不需要褐色的无奈;
我们的生命需要精彩。
青春的你我,海洋中的风帆。
不畏惧波涛的汹涌;
不害怕呼啸的海风;
我们的生命需要拚搏。
飘扬的旗帜,高远的理想,深藏在你我的心中。
别再犹豫,展翅高飞,向着理想!
第三篇:课堂变革
浅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变革
新的教学理念告诉我们,过去的课程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教学模式,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性,而现在的教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如此反思过去自己曾经努力求索的课,过于注重知识灌输,所以在今后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愉悦、民主、开放的课堂
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创设一个互相尊重、理解、宽容的课堂学习环境,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亲近感,即情感上的安全感和心理上的轻松感。有时教师形象生动的富于智慧的语言,一个含蓄的微笑,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问题,一个激发学生强烈学习动机的探索活动,这些都能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形成了技能,也能获得情感上的丰富体验。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才不会受到压抑,不同的声音才会产生,不同的观点才得以自由绽放,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是充满情感愉悦的课堂,让学生的情感得以舒展,个性得以张扬,生命的潜能才会不断的开发,生活品质才能不断提升。每一个孩子的潜能才会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教师要让“爱”充盈课堂,爱每一个学生,细心呵护每一颗幼小的心灵,用自己的快乐为学生打造一个快乐的家园。
二、创设激发兴趣的课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不是负担”,这句话饱含深刻的道理。当学生对知识不感兴趣时,一个再小的任务对他来说也是负担,是不可逾越的“鸿沟”,反之对知识有浓厚兴趣时,就会产生不断前进,渴求新知,欲求明白的强烈渴望,就会全身心的投入到所感兴趣的学习中,教师的责任在于以丰富的教育经验、智慧和教育艺术来培养和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使之处于“激活”状态,从而爆发出强烈的学习动机,教师之责任不在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所教学科内容,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这样不但课堂效果好,更主要的是学生全身心投入,这样有利于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否则就变“我要学”为“要我学”,课堂效果不会太好。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抓住每课的内容,巧设导语或问题或联系生活的课堂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创设平常、实在的课堂
我们大多数教师受公开课的影响太深,当有人听课的时候,容易出的毛病是准备过度。教师课前备课很辛苦、学生很兴奋,到了课堂上成了准备好的东西来表演,就是演戏一样。但是,大量的准备使课堂上没有新的东西生成出来,是准备好的东西的再现。这样的课就谈不上是一堂好课。当然课前的准备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但课堂有它独特的价值,这个价值就在于它有自由的空间,这个空间需要有思维的碰撞、相应的讨论,最后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相互地生成许多新的东西。所以教师要做到,哪怕是校长来了,局长来了,你都要旁若无人,你是在为学生上课,不是给听课的人听的,所以我认为教师要上的课应该是这样的课——平实的课,即平平常常,实实在在的课。我们上的每一节课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十全十美的课做秀的可能性很大。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有缺憾也没什么,因为它是真实的一个指标。公开课要上成是没有一点点问题的课,那么这个预设的目标本身就是错误的,这样的预设给教师增加了很多的心理压力,然后作大量的准备,最后的效果是出不了“彩”。所以一堂课教师要上的课应该是真实的课,要是没有实际的价值,就难以适应新课标的要求。
四、创设成功、高效的课堂
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而言。一堂课下来,对全班学生中的多少学生是有效的,包括优秀生、中等生、差生。二是效率的高低。如果没有效率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率,那么这节课都不能算是比较成功的课。从这个意义上说,这节课应该是充实的课。整个过程中,大家都有事情干,通过教学,学生都发生了一些变化。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一个学生都是具体的,一个班学生学习习惯,行为方式,思维品质和爱好都存在着不同,要求我们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成长”。一位教育专家也说过一句话:“如果我们教给孩子仅仅是知识,那就直接告诉他好了,而教育的艺术在于激励和唤醒”。教师唤醒他们的灵感,唤醒了他们的表现欲望,唤醒他们的创新潜能。许多教师在课堂上关注优秀学生,当我们把爱洒向学生时,特别是好学生时,不要忘了一个容易被遗忘的角落——更需要关注的对象“弱者”,应该说教师的关注不仅是关注孩子的现在,更是关注孩子的明天,孩子的未来。教师只有在自己的心田里种植了关注的种子,这颗种子才会生根、发芽,才能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智力水平高低,设计不同的问题,这样不同的学生才会在各自原有的水平上有所发展,有所提高。一堂课下来,无论是学习好的、学习不好的,都要有所收益,这样的一堂课才算一堂成功的课。
总之,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学生为本,还课堂给学生。教师应着力构建自主的课堂,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状态中高效率地学习。给学生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体会;给学生一点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给学生一种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片空间,让他自己去开拓。“教无定法,各有各法”,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才能在教改的路上越走越宽,才能更好的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五、培养学生具有各种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习惯是人的第二次生命。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无论是人格上的,学习方法上的,都要十分重视。努力从多方面去积极引导,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习惯养成教育,有时还必须带有强制性。所以,我每天安排一名值日生到讲台上作值日报告,既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锻炼学生的胆量;要求学生每天根据老师当天所给的话题写一篇小日记,帮助学生积累写作材料;把班上分为高、中、低三个组,学生根据各自的学习情况,参加小组进行课后辅导学习。
六、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在学习语文过程中,需要学生的真情和激情的投入,学生的情感,需要引导,需要熏陶,需要结合习惯养成教育来培养。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让孩子同语言文字伤了感情。试想,如果学生看了课表,某节课是语文,眉头都是皱的,语文课还怎么上?学生对语文的情,来自于趣,要让学生对语言文字有兴趣,对美好生活充满热爱和向往。学生对语文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就有了丰富的情感和激情。这样,学生的求知欲有了,主动性强了,对老师的严格要求也能充分理解,并按老师的要求去做,教学效果自然好。当然,用什么样的语言、用什么样的方法、用什么样的手段来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对我们老师的教学艺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拿写作教学来说吧,以往我总是罗列的说了一堆要求后就让学生去写,学生没兴趣也写不出来,最后常常应付的交一些抄袭来的作文给老师看。为此我开始想办法,怎样让学生对写作感兴趣呢?通过摸索与实践,我发现:让学生在玩中去学,他们会很感兴趣,而且亲生经历了事情,他们也才有话可说,有事可写。例如在教学保护环境这一课时,我让学生先对学校进行一个小调查:数一数学校有多少棵树?多少垃圾桶?出现在校园里的最多的垃圾有什么?让学生在校园里去观察,去发现。然后我又结合美术课,让学生分小组制作一个环保警示牌,让学生在玩中动手动脑。当我让学生写作文时学生就有材料可写了。
七、以普通话训练为主线,提升口语交际能力
推广普通话,抓好普通话训练是我校的一贯主张,对老师要求必须用普通话进行教学,也要求学生在学校要说普通话;但是农村学生大多都讲方言,有的不会讲普通话,有的不好意思讲,这就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在教学时要用普通话,在日常生活中与学生的交流也要用普通话。老师是学生最直接的学习对象,如果老师时时刻刻对学生进行普通话教学,害怕学生不会说不敢说吗?不仅如此学校时常开展一些朗诵比赛,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普通话的积极性。抓好普通话训练,提升口语交际能力,必将推进农村小学语文课改工作。
第四篇:向着梦想的方向翱翔
这是一个关于复兴的梦
古老的神州大地
曾经有过多少辉煌
让我们难以忘记
不说那大漠古月的苍茫
也不说那天涯海角的帆影
不说那绵延不绝的万里长城
也不说那浩荡奔腾的黄河长江
不说那闪烁古今的四大发明
也不说那光耀千古的唐诗宋词
不说张衡祖冲之宋括李时珍
也
不说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骄
说只说,五千年的文化和文明
是沉淀了五千年的骄傲
这是一个关于强国的梦
古老的神州大地
曾经有过多少苦难
让我们不能忘记
不说那虎门炮台上的脊梁
也不说那鸦片战争后的屈辱
不说那陨落的北洋水师
也不说那无泪的甲午风云
不说那英法联军的铁蹄隆隆
也不说那圆明园里的悲号飘飘
不说那八年艰苦卓绝,不屈不挠
也不说那鸭绿江畔的魅影嚣嚣
说只说,六十四年不停的探索
是一个信念的坚持与奔跑
这是一个关于富民的梦
古老的神州大地
穿越时光,穿越历史
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思考
戈壁滩上的蘑菇云里
挺起了古国已渐消失的自豪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
推动着经济发展的建设高潮
看,那一座座崛起的新城
那一个个张开的拥抱
听,那一次次奏响的国歌
那一张张盛开的欢笑
走,那一步步坚实的脚印
那一页页拔节的新高
这是我们共同的梦呀
我的中华
这是我们共同的期盼呀
我的同胞
有梦想,就去追逐
张开我们奋飞的翅膀
有梦想,才有希望
抗起我们肩头的责任
手拉手,肩并肩
亿万人民,向着同一个方向
自由,翱翔
第五篇:向着理想的目标前进
向着理想的方向前进
文/Fancy
曾经慨叹人生的无奈 隐约感到希望不会出现 曾经感慨现实的残酷 不知有过的梦想是否还在 依然站在余晖的晚霞里 静待萧瑟的风景 听那边,传来 丝飘来的雷声 夜幕已然如约降临 春意蓄意而发 天空展现涅槃的长鸣 不要沉沦于黑暗 阳光会照亮前行的路 抬起头,迎接 那东升的旭日 在灿烂的朝阳里 舞动那青春的翅膀 演绎鲜活的节奏 诠释活力四射的憧憬 转过脸,面向阳光
将阴影留在身后 闭上双眼 享受风的清凉 微风中的沙粒 挡不住我远眺的目光 迈开铿锵的脚步 向着前方 再大的风雨 我们没有理由停下 天边美丽的彩虹 向着我们招手致意 高歌一曲 理想就在前方 大叫一声 春风肆意的微笑 即刻向着理想的方向 前进,再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