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点评北京高考数学卷:创新力度出乎多数人意料大全
评析·数学
北京八中教学处副主任、市级骨干教师王春辉:新课改后第一年高考的数学科考试结束了,给我的总体感觉是耳目一新。
第一,风格亲切,考生不意外。对这份题,考生可能感觉似曾相识,与此前的模拟练习很类似,可以说是练什么就考什么。这也正说明出题人与教师、学生的目的是一致的,最终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而不是找学生毛病。
第二,平稳中有创新。20个题严格依照考试说明的要求,考察主要知识、基本方法。保持了北京卷的一贯特点:关注考生的探索意识和动手能力。如第14、第20题等,情景是全新的,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第三,敢于探索,创新力度大。尽管今年是北京新课程第一年高考,但试题并没有一味求稳,依据新课程的要求,大胆取舍,甚至一步到位,创新力度出乎多数人意料。其中倒数第2题给人印象尤其深刻,题目新颖不落俗套,学生平时常用的方法不能解决了。但问题不是偏了、怪了,而是回归到解析几何最本质的问题: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
今年考卷的难度比去年要高一点。试卷梯度明显,入手容易,但真正完全解决,还需要学生有扎实的基础和顽强的意志。考试后接触到一些水平不错的孩子,他们大都觉得这份试卷比平时的模拟练习难度要高,阅读量大,计算量大。
这份试题对北京正在进行的新课程实验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要求教师真正的重视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更加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二篇:2017年高考数学卷点评
2017年高考数学卷点评
一、总体评价
今年的全国卷与往年相比,在结构和题型的排列顺序,考察的主要知识点没有大的变化,体现了一个稳字。无论是理科还是文科试题一个共有的突出特点就注重基础、突出主干、体现方法、考查能力。从每道题的设计思想上看,逻辑严密、表达准确、语言简洁。因此考生如果在读题审题上多下功夫,准确把握出题人的意图将会考一个不错的成绩。
二、真题点评:
我们在强调稳定的同时也应当看到试卷在每道题的设计上的变化,试卷更加重视对数学基本方法、基本思想、知识应用能力的考察,强调能力立意。试卷中的第2题要求学生能够利用图像的对称性结合几何概型知识给出答案;第7题考察的是三视图,重点考察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以及三视图的相关概念;第18题依然是证明面面垂直,建立直角坐标系求二面角,重视学生对空间形式的观察、分析及抽象的空间想象能力的考察。
试卷中的第8题考察的是程序框图,要求学生首先要理解清楚题目中的相关数学符号,再根据程序框图的含义求解。第12题题干较长,考察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归纳推理能力,只有正确理解题目的含义才能得出结果。第19题则强调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研究对象的本质,从给定的信息材料中,收集整理数据,概括出结论,并能将其用于解决问题的抽象概括能力。
试卷中的第4题是一道基础题,考察了学生对等差数列的理解。第6、9、11、13、14题都是基本概念题,要求学生对二项式定理、三角函数图像变换、向量的概念、线性规划等基层知识要掌握清楚。第17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以及相关三角运算求解三角形,做到将思维能力与运算能力相结合运算求解。
试卷中的第19题要求学生能够在对椭圆的定义及圆的概念有较深刻的理解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几何特征解题,重点考察了学生数形结合的能力,对学生的运算能力、观察能力要求较高。第21题是全卷的压轴题,综合性较强,要求学生能够正确的求导,充分理解函数求导对函数性质研究的深刻意义,重点考察学生分类讨论的思想,对题目中给的问题能够综合与灵活地应用所学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进行问题的等价转化的迁移思想,以及能够选择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分析信息,进行思考、探索和研究,解决具体问题的创新意识。
总之,今年的高考更加重视对学生数学素养能力的考察,要求教师和学生在今后的教学和学习中加强四基教学,提高课堂的效率,重视通法教学,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和身边的数学问题,把现实问题“数学化”,将数学知识迁移、组合、融合到实际应用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第三篇:【2010年高考北京卷作文题解析及佳作点评】
2010年高考北京卷作文题解析及佳作点评
[文题]
请以“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题解]
显然,题目中的“星空”,运用了比喻象征的手法。要理解“星空”的含义,首先要了解“星空”的特点。
星空是美好的,它高、远,浩渺而美丽。这些特点象征了人生目标、人生境界、人生理想,也可是我们所熟知的历史伟人。理解了“星空”的特点,就可以构思成文了。
怎样理解“脚踏实地”呢?
今年五四,北京大学哲学系学生李丹琳把自己写下的“仰望星空”赠送给总理时,温总理挥毫相和的便是“脚踏实地”四个大字。
“脚踏实地”是一个过程,实现“仰望星空”的过程,是一种方法,实现“仰望星空”的方法。温总理是希望祖国的接班人通过“脚踏实地”的努力,实现祖国的富强、民族的复兴。也可把通过“脚踏实地”的努力,实现人生目标的立意诉诸笔端。
不能忽略题目当中的“与”字,“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是有逻辑关系的,在行文中,二者都要涉及到。可以让二者等量齐观,阐述二者同等重要。也可以偏论一方,或着重肯定“仰望星空”,或着重肯定“脚踏实地”。但无论怎样写,都要对二者有所比较,阐明二者的联系,体现思辨能力。
从材料的选择看,用来论述本题的材料不胜枚举,古今中外,都能包含进去。但是在运用材料的时候,一定要抓住材料与题目的共同点,深刻透彻地进行论述,而不只是泛泛地叙述材料。
此题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精神,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人生”,使学生能够自由抒发,自由表达。
尽管如此,从阅卷情况看,大部分考生的关注点是自己的人生,对“自然”“社会”的关注寥寥无几。所以相似雷同的立意多,创新高远的立意少;材料的选择上比较趋同,古人以司马迁、陶渊明、李白等人为多,今人以刘翔、袁隆平、邰丽华居多,外国人中,大部分考生只知道居里夫人、海伦-凯勒、牛顿、科比、比尔·盖茨。南此可见,展现高远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以及选材避免陈旧等,是写好此题的关键。
[佳作展示一]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北京某考生
“让我们的思想天马行空,让我们的行动脚踏实地。”
这简单的一句话告诉我们成功不仅需要方向,还需要脚踏实地的行走。
方向如星空,当我们仰望它的时候,给我们带来无尽的思考,带来高远的志向。脚踏实地是通往目标的道路,只有踏踏实实地走过,才能取得成功。
“星空”与“脚踏实地”同样重要。只注重“仰望星空”,便只会夸夸其谈;只注重“脚踏实地”,则只是埋头傻干。只有将二者调和起来,才能获得成功。
在靠四轮马车出行,靠煤油灯照明的时代,一部靠蒸汽提供动力的车被认为是荒诞的,一盏不用点火的灯是不可思议的,这便是瓦特和爱迪生“仰望”时所看到的“星空”。为了把这些高远的志向变为现实,他们不断努力,不断实践。被蒸汽烫伤也无所谓,找不到合适的灯丝毫不气馁。他们“脚踏实地”,献身科学,孜孜不倦,在“星空”的指引下,“踏实”地走向成功。
试想,如果没有“仰望星空”,他们何来的灵感?没有“脚踏实地”,又怎能实现理想?他们把二者完美地结合,人类才进入了工业文明时代,人类的“灯火”才更加灿烂。
一部电影的灵感可能产生于电光火石间,但把它变成现实却用了整整10年的时间。没错,这就是《阿凡达》——震撼全球的力作。梦幻的潘多拉星球,奇异的纳美人,这些奇思妙想都来自于卡梅隆的“仰望星空”。对影片效果的不断调试,对故事情节的反复修改,10年来,卡梅隆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地把美丽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如果《阿凡达》失去了卡梅隆天马行空的想象,潘多拉星球还会梦幻般神奇吗?如果《阿凡达》失去了卡梅隆的脚踏实地,纳美人也许永远不会诞生。《阿凡达》是卡梅隆“仰望星空”和“脚踏实地”的产物,二者的完美结合让全世界都享受到了无与伦比的视听盛宴。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仿佛两极,只有把它们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才能使灵动化为有形,有形映照灵动。
“仰望星空”的机会很多,抓住一颗流星便是梦想的起源;“脚踏实地”的荆棘很多,坚持下来,流星也会发出惊艳的光辉。
我还是想说:“让我们的思想天马行空,让我们的行动脚踏实地!”
[点评]
这是一篇思路清晰的考场作文。开头干净利落,辩证地阐述了“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的关系。
论证有理有据,瓦特与爱迪生的例子虽然不够新鲜,但考生重论而不重述,使得两个老例子充满了新意。《阿凡达》的例子使人眼前一亮,弥补了论据陈旧的缺陷,而且新老例子结合,自然流畅,为本文增色不少。
[佳作展示二]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北京某考生
亲爱的孩子:
你不要笑我“迂”——当今社会通讯是这样的发达,我却用这种古老的方式与你沟通。我之所以选择这种方式是因为我知道,唯有无声才能使我从容。
我看到了你的博文。你说你不适应环境,感到了竞争的激烈,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你很喜欢你们的校训:“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但在新的环境中,你却不知该怎样践行这8个大字。
但丁在《神曲》中说:“神将一对双生花播植于人间,自此黑暗不再,两朵花生生不息。”我对这两句诗曾经感到不解,于是,我选择了回溯„„
当硝烟弥漫在雅典上空的时候,希腊战败了,成了强大罗马帝国的附属国。一个文明难道就这样被淹没了吗?我慨叹着。但历史的画卷却向我展示了这样的图景,一边是罗马士兵贪婪地搬运希腊神庙里的雕像,另一边是希腊人把耻辱掩埋起来,埋头踏实地做他们该做的事。我看到一对双生花在废墟中顽强地盛开。我悟了。
黑格尔说:“一个强大民族的立业之根在于其仰望星空。”一个民族的文明是其最好的武器。是的,希腊人懂得仰望星空,明晰于自己更远大的目标——用灿烂的文明征服罗马。他们虽甘于一时之辱,但从未放弃仰望星空。所以我看到希腊人在仰望星空的远大志向的指引下,脚踏实地地创造着孕育着文明,征服了罗马,获得了独立。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的双生花开遍山野。
我的孩子,你现在可懂,神赐予人间的双生花就是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啊!
你看,五四那天,温总理在北大校园与学子们促膝长谈;你听,温总理与学子们真情唱和,根植于总理和学子心间的不正是“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吗?
我想,仰望星空是脚踏实地的前提与基础。我的孩子,你关注过“北京将成为国际城市”的新闻吗?中国政府仰望星空,为北京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放眼未来,北京的前景如浩渺的星空,灿烂广阔。
而脚踏实地作为双生花的一支,是仰望星空的立足点。如果一味仰望星空。而不脚踏实地地做,即便再美的星空,也会成为黄粱美梦。你看现今的北京,在提出国际化的目标后,不断加强城市规划,努力发展立体城市整体规模。自此,双生花开遍京城的每个角落。
我的孩子,我也希望你能拥有这朵双生花。你当放眼未来,仰望星空;你又当为之拼搏,脚踏实地做事,踏实认真做人。
我坚信你的双生花一定会开得绚烂!
爱你的妈妈
2010.06.07
[点评]
本文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双生花”的比喻。“双生花”不但生动形象地阐述了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的关系,还贯串全文,起到了线索作用。本文充分体现了考生的思辨能力,仰望星空是前提,脚踏实地是立足点,认识比较深刻。虽只举了3个实例,但古今与中外结合,既有历史的纵深感,也体现了时代感。但丁与黑格尔的名言穿插其间,把文章有机地串联起来。思路清晰,构思新巧,语言从容老道,富有个性和才情。
第四篇:2010年高考数学陕西卷点评
2010年高考数学陕西卷点评平稳过渡重思维 适度创新有灵气
陕西师大出版总社基础教育研究、中学数学教学参考杂志社试题评析组
马小为 段养民 石生民 张文俊 王全生 安振平郑宏宝 焦宇 韩红军 党效文 孙美
玲 周倩
总体评价:新理念,好试卷
陕西高考数学历经4年的“大纲” 版自主命题,积累了一定的命题经验,彰显了陕西试题的风格与特色。2010年陕西高考数学命题处在旧新课程高考的交替、继承和发展的阶段,纵观整卷试题,很好地把握了传统知识、新增知识的试题设计、布局和处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体现深刻,恰到好处。从新课程实施到高考过渡,可以说,是一份很有特色的成功试题。
对新课程的新增内容,如框图、三视图、定积分与几何概率、合情推理、概率与统计,以及选做题中的三道试题的设计,完全吻合陕西考试大纲的说明界定,对传统内容的设计也做了相应的调整。
试题特点:考过程,重应用
(1)对新增内容的考查全面到位,同时注重知识之间的交汇与整合,如理科第6题、第13题,文理共用的第19题等,是试题的亮点,但又不构成试题的难点。(2)突出新课程理念,加强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合情推理能力、数学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查力度。应用题贴近学生实际,背景公平且富有时代气息。(3)增强了读图意识的考查,整卷的图形有9个之多,体现了新课程的特点,也是读图时代信息处理的需要。(4)三角函数实际应用题的出现,突破了四年的常规,在考查三角知识的基础上赋予新的功能。(5)统计与概率题位置后移,地位上升,难度加大,立意更关注数学本质,关注数学的应用价值。(6)关注对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化归与转化、特殊与一般等数学思想的考查,关注对整体处理问题的策略以及待定系数法、换元法等的考查。(7)文、理两卷相同题明显减少,考虑文理科学生差异,有利于文科考生水平的发挥。(8)第20题作为探索性题目,其结论突破了常规的“结论存在”的定势思维。(9)数列解答题的设计,回避了往年考递推数列的热点,考查基本的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知识,并出现在解答题的首题位置。
教学启悟:夯基础,抓思维
扎扎实实贯彻新课程理念,认真钻研新教材,探索新教法,教学中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狠抓“双基”落实,揭示数学本质,淡化特殊运算技巧,切实做好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并尝试建立多元化、全方位的教学评价体系。
第五篇:名师点评高考数学(浙江)卷 (马茂年)
名师点评高考数学(浙江)卷
基础而有思维 现实而有差异 稳定而有创新
杭州第十四中学 马茂年
2012年高考数学试题(浙江卷)符合《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浙江版)》的要求,立足于数学教材,回归数学本源,重视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突出数学能力的考查,较好地测试了考生的数学素养和进入高校的学习潜能,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有利于中学素质教育,有利于向新课程(第二轮)高考过渡。2012年高考数学难度与去年相比,处在持平或更容易的水平,今年高考数学试题主要有以下特点: 立足教材,重视基础,突出重点,引领教学
试题立足于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重视对基础知识和通性通法的考查。试题的呈现和解答注重常规思路和基本方法。基础题主要考查高中数学最基本的概念,中档题一般在知识的交汇点处考查主干知识,而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则需要数学思维能力很强的考生才可能做好。试卷充分体现了“用教材编高考题”的理念,突出主干知识和重点内容,没有繁、难、偏、怪的试题,大多数试题源于教材,背景公平。试题重视对中学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重视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符合中学的教学实际,对中学数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这种立足于教材编拟高考试题的理念和方法,对中学数学教学重视教材、避免题海战术和以教辅资料代替教材的做法,减轻学业负担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能力立意,突出思维,入口宽泛,解法多样
试题保持以能力立意为核心,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数学能力。如文理科大量题目充分考查了观察、联想、类比、猜想、估算、直觉等思维方式;考查了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第应用意识和阅读理解能力;考查了创新意识;考查考生数学思维的发散性、深刻性和创造性,它们都是富含思维价值并且区分度好的高质量试题。试题入口宽泛,解法多样,学生容易入手,但要深入则需要更高层次的思维能力。在很多题目,学生容易入手,有多种途径试解,但借助于直观、估计、构造、反例等思维方法,其运算才会简单。试题在考查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数形结合思想;分类与整合思想;函数与方程、化归与转化思想在多个题目中得到了体现。
贴近现实,注重应用,体现差异,利于选才
试题注重知识覆盖面又不受其制约,具有良好的层次和区分度,易中难的比例达到3:5:2。试题从考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命制考查应用数学意识的题目,充分体现数学生活化和数学广泛应用性的理念。比如(19)概率题,直接考查教材中最基本的数学概念,突出了对数学本质和理性思维的考查,有利于纠正“教学题型化”、“解题套路化”的片面做法,有利于推进中学数学的素质教育。试题起点较低,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形成一定的梯度,使全卷难度分布合理,能够较好的区分不同程度的考生,有利于高校选拔。如第(1)、(2)、(3)题,第(11)、(12)题,以及解答题的第(18)、(19)题,都是基础题,试题起点较低,绝大多数考生都能顺利解答;第(4)~(8)题,第(13)、(14)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0)、(21)题,都是中档难度的题目,多数学生只要认真思考,解答不会遇到太大的难度;第(10)、(17)题,解答题的第(22)题,都有一定的难度,能力要求较高,能较好的考查学生的潜能。立体几何和解析几何,据学生说运算还是比较复杂的,说明学生运算关平时教学还需加强。保持稳定,适度创新,正确导向,启迪课改
试题在题型、题量、难度分布上保持了相对稳定,同时也有适度的创新,避免了套路式结构和呈现方式。尤其是第(19)题老师和学生觉得不适应,老师们的意见不是说这个题目不好,而是跟样卷不同。突然把数列答题改掉了,幸好这个题目难度不大,否则可能批判的声音会更多!(22)题既考查基础知识,突出了对数学本质和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又体现了“过程与方法”的理念,若能运用数形结合、分类与整合、一般与特殊等数学思想解决问题,则大量地减少了运算量,较好地体现了“多考点想,少考点算”的命题理念,对中学数学教学重视教材、注重数学本质、重视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等有很好的导向作用。(22)题避免了以难度大、计算量大、解答繁琐来压轴的既有模式,立意考查二次函数、分类讨论,结合线性规划等多个知识点,不用导函数,呈现方式与教学实际一脉相承,表述和解答都常规简洁,这种设计方式颇有新意,有利于我省高考自主命题顺利向新课程二轮高考过渡,也为以后高考试题呈现方式提供了富有韵味的范式。
总之,今年的试题是浙江卷命题风格逐步形成的标志,是一套基础而有思维,现实而有差异,稳定而有创新,有很多亮点、朴实而有新意的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