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个四年级孩子做的绘本赏析
一个四年级孩子做的绘本赏析
多大的孩子可以用赏析的方式看绘本?这个问题困扰我很久了。此前看过国外的记录,说是有人给12、13岁左右的孩子上过绘本赏析课,效果还不错。我觉得小学生应该也可以。于是今年办了一个网上的小班,收了几个三、四年级的孩子来一起赏析绘本。办班前,我也不知道孩子们会是什么反应,后来的课堂情况出我意料,孩子们很愿意来做赏析,愿意用另一种眼光读绘本。这周收到一个四年级孩子的赏析记录,虽然还有一些地方她没关注到,但我觉得她已进入状态了。这是她自己选的一本书《小恩的秘密花园》,自己完成的赏析,妈妈帮她记录下来的。
封面把主题给表现出来了,一个是小恩,一个是小恩身后的秘密花园,你看她很开心,她抱的花是向日葵,这个是不是说小恩很阳光?
这本书的环衬和书名页我觉得可以看做是整个故事的前传,因为这是在小恩去舅舅那里之前的生活。也可以当做是故事发展的正常顺序,你看,环衬里小恩和奶奶在劳动,篮子还没有满,而书名页呢,篮子满了,他们开心地回家,然后就看到了小恩的爸爸妈妈。刚开始我还在想她的爸妈在干什么呢?说什么呢?看了以后的内容,我猜测他们是在商量小恩去舅舅家的问题。这两页给我的感觉是画面色彩很亮,给人的感觉很温馨。还有那条狗,也很开心。
这一页,给人的感觉有点沉重,小恩不想走,奶奶也不想让小恩走,但是又不得不走,你看小恩和奶奶,看着他们好伤心啊。从这一页也可以看出小恩非常喜欢养花,床头、桌子、窗边全是花。
这一页,是一个离别的场景,所有的人都很伤心,爸爸不忍心看即将离开的小恩,妈妈是一直盯着小恩看,而小恩最喜欢的奶奶则是蹲下来,感觉有千言万语对小恩嘱咐。这个让我想起了每次和爸爸分别,没这么隆重,但是心情大概都是一样的。
这个画面人物虽然很多,但好像都是为了衬托小恩的孤单,你看她望着窗外,所有的一切都是未知,明天什么样谁都不知道。但是信里面却看不出小恩的忧伤,她甚至还开起了舅舅的玩笑。
这一张,给人的感觉很压抑,画面突然就变成灰色的了,整整一幅图,全是灰色的建筑,小恩看上去好渺小啊,虽然这副图小恩虽然只占了小小的一个角落,可是只有小恩是彩色的,她是不是象征了希望呢?
这副图我觉得算是个过渡吧,它比小恩在家的时候冷了点儿,又比上副图暖了点儿。这座陌生的城市,连一朵小花都没有,小恩写给家里的信第一句话竟然是:我好高兴啊!通过这句话,我觉得表现了小恩开朗、乐观、阳光的性格,她把那些不好的都给忽略了。
这副图我觉得主要说的是舅舅吧。他大声地念小恩写的诗,放在口袋里还拍两下,说明舅舅内心是很爱小恩的,只是他不善于表达。这副图大部分是灰色的,但是也有暖色。你看这幅图,每个人都在做自己的事情,可是我觉得我第一眼就被上面的花给吸引了,小恩已经给这里的生活带来了改变,就是还不太明显 这两幅图一个是小恩发现“秘密花园”的过程,从上往下看,小恩显得很渺小。你再看整个阳台,非常凌乱,颜色比较冷,这是一个被人忽略的地方,但在小恩看来,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
下面这几幅图,我觉得都是越来越欢快,越来越温暖,你看花越来越多,人们脸上的微笑也越来越多,人们好像都被小恩慢慢改变了一样,这座城市窗台上的花也慢慢多了起来。我觉得重点是在舅舅看到了小恩的秘密花园之后,你看吉姆舅舅,还是没有笑,可是他却拿了蛋糕给小恩吃,其实他心里是高兴的。他不笑也许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小恩要离开他了。小恩走了,他们都舍不得,舅舅紧紧抱着小恩,他应该是感谢小恩给他带来了欢乐和温暖。我对比了一下,这幅图和小恩离开爸爸妈妈奶奶那副图的色调是一样的,大概他们的心情都一样?小恩走的时候,整座城市变的温暖了,人们也都有人情味儿了,还有小恩带走了那只猫。我发现好多绘本里都有猫的出现,这本书里猫又代表了什么?我还真不知道。最后一幅图,猫和狗很和谐的样子,小恩和奶奶又去劳动了,整个画面很阳光,看那些信,是不是舅舅和阿德、艾玛写给小恩的?我觉得有可能。
第二篇:四年级绘本书目
必读书目
1、《启发精选国际大师名作绘本:小恩的秘密花园》除了以一封封信件来体现故事的独特结构之外,不可不谈到的是让我们沉浸其中、回味无尽的美丽图画!如同书名,在《启发精选国际大师名作绘本:小恩的秘密花园》中似乎还隐藏着另一个秘密,那就是:本书的画面为何这样自然,如风吹过,时而清冽、时而温暖、时而柔弱,却无一不在深深地打动着眼睛,直至心灵?也让我们从头到尾地在视觉的舒缓美妙中感受着希望和生命的力量!
2、《狼婆婆》很久以前,每当妈妈出门之后,狼婆婆就会来敲门了,阿珊、阿桃和宝珠究竟能不能识破狼婆婆的阴谋呢?绘者利用粉笔渲染的特性,将动物兽性的跳跃距离拉长,彷佛呼吸到野狼出没的气味。明暗色调的强烈对比,让人有不寒而栗的诡异效果。
3《月下看猫头鹰》在一个无风的隆冬夜晚,爸爸带着女孩一块去拜访森林里的猫头鹰。月亮高高地挂在天空,映着整个天是如此的光亮,远处传来火车的汽笛声,又长又低还带着点忧伤,回应这汽笛声的是阵阵狗吠声„„一路上女孩一点声音也不敢有,因为爸爸不断地提醒她:拜访猫头鹰一定要非常安静才可以。空荡荡的雪地上,两人就这么一前一后地走着,只留下长短不一的脚印。爸爸和小女孩如置身在梦境般的宁静中,悄悄地追寻着猫头鹰的行踪。这是怎么样的一段冒险?他们能否找到向往已久的猫头鹰?绘者以广角大视野的表现方式,将冬天静谧冷沁的感觉,真实地呈现出来,更把父女相互依存及传承的感觉表现无遗。
4、《世界插画大师英诺森提作品:铁丝网上的小花》故事发生在二战时期的一个德国小镇上,一个名叫罗斯·布兰奇的小女孩,很偶然地在郊外的铁丝网里看到了一排瘦骨伶仃的人——那是被关押在纳粹集中营里的犹太人,天真善良的女孩冒着生命危险给他们送去面包,可有一天却倒在了罪恶的枪口下。整本书是一种灰冷的色调,让人压抑、窒息。与这种可怕、绝望的氛围格格不入的,是两片刺眼的红色:一个是纳粹市长手臂上的红袖标,一个是女孩头上鲜红色的蝴蝶结。那红袖标,无疑是战争的血腥与罪恶的象征,而那鲜红色的蝴蝶结,则是一抹生命的亮色。故事的结尾凄美感人,女孩死了,她生前曾经站过的土地上,星星点点地开出了与她那红色的蝴蝶结一样鲜红的番红花。
春天在歌唱。
那是一段残酷到连人心都会冻结的历史,但是故事中的小女孩罗斯·布兰奇却拒绝当一个旁观者,而以她纯真善良的心和不求回报的善行,融化了冰雪,带来了光明。
5、《世界上最美的村子——家乡》,这是一个美丽而伤感的故事,是一个安静而荡人心弦的故事。故事的主题是战争,却通篇没有半点对战争场景的正面描写,作者只是在静静地叙述孩子平静的生活,极尽铺陈之力把生活中的欢喜和幸福描绘得淋漓尽致,用色调 和明暗表现季节的更替、时间的流逝,色彩随着雅牧情绪的起伏变化,然后在最后的最后,一片黄沙般的色彩上,安安静静的一行字,告诉我们这一切都在战火中付之一炬。
本书曾获1996日本产经儿童出版文化奖、富士电视奖,是一本非常优秀的绘本作品。
6、居然有人想赶走黑夜,这不是异想天开吗?但书中巧妙的表现“恐惧”的心理,却是很多人都会碰到的。在这里,黑夜代表著许多令人心烦、讨厌的事物,但偏偏这些事物每个人或多或少都要经历,《讨厌黑夜的席奶奶》这本书能启发你如何以正确心态对待那些不可改变的事情。7、1974年,纽约世贸中心双子星大楼即将竣工之际,法国杂技艺术家菲利普•帕特在两座楼之间拉起了一条钢索,他在400米的高空行走,舞蹈,做着各种各样的表演,时间长达一个小时。2001年,震惊全球的“9•11”事件爆发,双子星大楼因遭受恐怖袭击而倒塌,菲利普的壮举从此成为历史的绝唱,再也不可重现,但它已和大楼一起,永远融入了纽约的城市记忆。
《高空走索人》紧扣菲利普那满怀诗意和魔力的艺术激情,用简洁冷峻的语言和精彩的油画笔法,让每一个细节丝毫毕现,还巧妙地设计了两个拉页:水平式拉页,引领读者一起漫步空中;垂直式拉页,更加突出了双子星大楼梦幻般的高度和距离。
本书重现了三十年前那激动人心又紧张万分的一幕,也让人们再次体会那满怀豪情、为梦想不懈努力的精神。
8、嘉贝丽·文生(Gabrielle Vincent,1928—2000)原名莫妮克。马丁(Monique Martin),生十比利时布鲁塞尔,毕业于布鲁塞尔艺术学院,后主要从事美术创作。198。年开始创作图画书,1982年出版的《流浪狗之歌》获得极高赞誉并广力流传,奠定其世界经典插画家的地位。图画书代表作《流浪狗之歌》一只狗从车窗被丢了出来,车子加速离开,狗儿在一阵死命追踪之后,不得不黯然放弃,在广阔的沙滩上,他与一名孤独的男童相遇,绝望的心再度燃起一丝希望„„
9、《爱心树》:一棵大树爱上一个小男孩,小男孩每天来爬树、摘树叶、吃苹果„„男孩很开心,大树也很开心。可是,男孩渐渐长大,不再与大树一起玩耍。男孩希望获得金钱,大树把苹果给他去换钱;男孩需要建立家庭,大树把树枝给他造房;男孩希望去远航,大树把树干给他造船。男孩变成老人回到大树身边,大树已经没有什么可以给他,不过它还有个树墩,可以让男孩坐下来休息„„这是由一棵有求必应的苹果树和一个贪求不厌的孩子共同组成的温馨、又略带哀伤的动人故事;这是一则令人心醒动容的寓言——在施与受之间,也在爱与被爱之间。
10、约翰•伯宁罕这本《外公》,使用诗一样的图画,很温馨地处理了“隔代关系”和“生命光辉”这两个相关的主题,使“老年”成为可爱的生命现象,用“离去”阐释“死亡”。作者约翰•伯宁罕是一位“图画作家”。他用图画来写作。作品中也有文字,但是都很简短。那些文字,幼小读者不一定都认识,但是,这些话却是幼小读者会说也喜欢的。他用图画所“写”的这篇作品,是写给幼小读者的散文,轻松舒缓的情节悄然打动着幼小读者的心。外公跟外孙女之间,人生经验的差异自然很大。外公所珍惜的,是“过去的美好时光”。外孙女却以认真的态度面对一个跟外公所经历的完全不同的“现在”。祖孙俩在一起,总想互相交换一些心得,但是因为所关心的事件不同,他们虽然在“交换”,却不能产生“交集”。有趣味的是,他们虽然不能产生思想的交集,但在情感上却是相连的,这就是亲情。伯宁罕用他的图画语言,风趣地描绘这种在各说各话中滋长的亲情,既生动,又令人感动。作品中的外公虽然有时候令外孙女气恼,但是他们仍然能够以“爱”和“关怀”互相回馈。在亲情“聚光灯”的照耀下,代沟连影子都不见了。伯宁罕生动地描绘了纯真美善的“隔代关系”。
书中有一幅画,画的是外孙女静静凝视外公常坐的那张沙发。伯宁罕用“消失”、“不见了”和“从此不再回来”来阐释死亡,并用怅然若失的意境处理死亡这个题材。他不希望“死亡”对幼小读者造成伤害性的震撼,这种态度是美善的。
11、《疯狂星期二》:星期二晚上8点左右,池塘里昏昏欲睡的青蛙被惊醒了!接下来,没有文字的描述,只有在荷叶上尽情飞翔的青蛙带你穿越城镇的每个角落,感受一个不平静的夜晚,初升的太阳照耀着恢复平静的城镇。然而,下一个星期二的晚上,房子的外墙上借由灯光的照射,半空中出现了猪的影子„„
这本书对于孩子最大的吸引力,应该是书中梦境般的故事展现。在夜晚飞翔的青蛙,乘坐的荷叶好像阿拉伯神话故事中的飞毯。精美独到的画面是图画书的一大特点。而像大卫•威斯纳这样的创作者,在精美图画的基础上,更融入令人瞠目结舌的大胆幻境。对于成人来说,他所描绘的这些画面可能有些匪夷所思,再加上没有文字的描述,令很多成年人在第一遍阅读的时候会感到不明所以。然而对于孩子来说,却让他们一眼就能明白图画所描述的故事情节,并且发自内心地感到这些场景简直就和他们时常在梦境或幻想中出现的情节一模一样。
无字图画书的独到之处在于它激活读者的想象力,也挑战读者的阐释力。给孩子看大卫•威斯纳的无字图画书,孩子们可以看到和他们小脑袋瓜儿里同样大胆奔放的想象,更让他们感受到因为有了想象,世界是如此丰富多彩。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亲眼所见可以告诉他们真实,另外还有很多东西,要用比眼睛看的更远的心灵,去发现生活和世界的位置以及新的可能。
12、《约翰·亨利》是启发精选美国凯迪克大奖绘本系列之一,适合6岁以上儿童阅读。书中讲述了一个黑人奴隶约翰·亨利的英雄故事。他的出生引来全世界鸟儿、动物甚至太阳的关注。他长得非常高大,干起活来快得不得了。他跟城里的江洋大盗弗莱迪比赛赢了,并因此让弗莱迪变成了江湖好人。他去外面闯荡世界,用锤子帮助修路人敲碎大石并铺好路。再到后来,他来到铁路上谋差。他与蒸汽钻展开了一场比赛,最终战胜了蒸汽钻。虽然他最终失去了生命,却得到更多人的尊重,还被厚葬在白宫里面。约翰·亨利就是一种精神,他那份勇气和毅力鼓励着我们努力去追求与奋斗。
13、《生命的故事》内容简介:在历史的舞台讲述生命的故事!地球诞生以来,生命如何诞生,如何演变成今天的模样?《生命的故事》以五幕剧的形式娓娓讲述生命发展的历程,语言充满诗意,结构活泼新颖。美国绘本大师伯顿花了八年心血的最后一部巨著。
14、《苏和的白马》是一部经典绘本,于2012年入选中国幼儿阅读基本书目,在日本销量突破百万册,曾获过日本厚生省儿童福祉文化奖、日本产经儿童出版文化奖等日本儿童出版业最高奖项,并入选NHK读书委员会推荐书目和日本图书馆协会选定书目。这个故事改编自内蒙古民间故事《马头琴》,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情节感人又带有一点哀伤。在这本《苏和的白马》里,赤羽末吉为了表现那一望无际的草原,采用了少有的大型横长开本,并用“地平线”作为布景的主轴——无论是近景还是远景,都可以看到天边的地平线,给人以气势磅礴的感觉。作品在颜色的运用上也很有特色,除了大量运用深浅不一的黄色和红色来表现大漠的干燥外,还借助色彩明暗的变化来反映主角的心情和命运,用颜色的强弱和构图的大小来象征力量的对比,使得故事层次分明,节奏明晰。
15、《大猩猩》内容简介:这里讲述的是小女孩安娜的故事,她渴望得到爸爸的关爱,可是现实生活中的爸爸既冷漠又严肃。父女两人吃早餐的时候,爸爸在看报纸,父女两人没有交流。在安娜安娜过生日的前一晚,安娜想要大猩猩作生日礼物,得到的却是一只玩具猩猩。安娜感到自己被关在笼子里,像动物园里的猩猩一样。不过,当晚让人惊异的事情发生了,玩具猩猩变成了真正的大猩猩,并且要带安娜去动物园玩„„
选读书目:
1、在中国的文学艺术中,修辞占据了很大的比重。比喻,就是在各种文学形式中都十分常见的修辞方法。而比喻中又尤以借喻最为含蓄委婉,回味悠长。我国著名的文学大家朱自清先生那篇优美的《荷塘月色》中,就有一段脍炙人口的借喻描述:“„„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以声音比拟味道,以曲调比喻光影,何其巧妙、形象,达到了不可言传的神妙境界。
通过体会这段精妙的借喻描述,我们来体会一下《天空在脚下》的图画欣赏。平心而论,这本书的绘画风格比较传统:娴熟的技巧,细致的描绘,电影蒙太奇般的场景运转在优秀图画书的创作中屡见不鲜;故事内容所传达的幸福、梦想、成功等励志内容,在童书故事的创作中也不算是另辟蹊径。那么这本获得了美国图画书最高奖项——凯迪克金奖的图画书,我们该怎样去欣赏它的独到之处呢?
2、这是一个非常温馨感人的小故事,故事的主人公狄姆是一个离异家庭的孩子,他不能经常见到爸爸焦尼,然而只要能和爸爸在一起每一分钟都是快乐的。他告诉热狗店的阿姨、电影院的伯伯、披萨店的邻居,告诉所有人他身边站的就是他爸爸。他为爸爸自豪,当电车走远,他期待着下一次和爸爸见面的时间。
没有悲伤也没有眼泪。也许,生活不能事事如意时时顺心。也许,在希望和实现希望之间,总会有阻滞。只要拥有爱只要沉着不退缩,就会有勇气、有力量、有安全感。
没有埋怨也没有责备。什么是亲情?亲情是敏感、理解、关爱与支持。婚姻虽然破裂,但挚爱亲情永远无法割断。家庭虽然破碎,但每个人都需要维护自尊、自信和对未来的信念。
读完这个故事,焦尼的话一直在脑海里萦绕:“马上会再见面的。”所以,火车一定还会回来,拉着狄姆最喜欢的爸爸——焦尼。
3、小房子每天站在山冈上看风景,除了日月星辰和四季的变化,小房子还看到乡村的景物随着挖马路、开商店、盖高楼、通地下铁„„而一点一点地改变。结果,小雏菊和苹果树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都市的乌烟瘴气和行色匆匆的人们。还好,小房子的主人的后代发现了小房子,把她移到了乡下,她又可以静静地欣赏大自然的风景了。
《小房子》问世已经有70年了,获得过1943年的凯迪克金奖。今天人们谈论它最多的,还是它对现代文明的担忧和批判。急剧膨胀的都市,宛如一头长驱直入的怪兽,转瞬间就吞噬了小房子、吞噬了丘陵和丘陵上的雏菊和苹果树„„即便是结尾,尽管小房子得救了,重新在一片长着小雏菊和苹果树的丘陵上找到了归宿,但还是留下了一个悬念,又有谁能保证它永远不再被现代文明吞噬呢?
这是一个美丽的故事,也是一个弥漫着伤感的故事。让孩子体会到大自然的美好、了解城市的建设过程,从而更加热爱环境、热爱生命。
4、约瑟从小就和爷爷建立起深厚的感情。他相信爷爷一定有办法把旧东西变成新的东西„„荣获加拿大克力斯堤先生书奖、露丝·史瓦兹奖及维琪·麦卡夫奖的《爷爷一定有办法(精)》(菲比·吉尔曼所著),《爷爷一定有办法(精)》原本是一个流传已久的民间故事,作者用重复而富节奏的文字来重述,既温馨又朗朗上口。图画则细腻地描绘出充满浓厚人情味的小镇和约瑟的家庭,不管是人们丰富的表情、家具、物品,都非常的生动、传神。画面下方的老鼠家庭更带来额外的阅读乐趣。
5、《爷爷有没有穿西装》:鲁诺的爷爷过世了,他以为那只是一场把爷爷“藏起”的游戏。在他小小的心灵中,无法解释“死亡”是什么东西。爷爷离开他的时间越来越长,刚开始布鲁诺还有点生气,后来,他想起了许多跟爷爷有关的事情,觉得胸口有点痛。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胸口的痛慢慢地消失了„„这是一本教孩子如何面对死亡和接受悲伤的图画书。作者从儿童的角度出发,细腻地描述了孩子失去亲人后的情感变化以及时间可以抚平痛苦的道理。它不只是一本童书,也为所有失去亲人的大人带来了心灵的抚慰与震撼。
6、《黎明》:黎明前,山湖边,一切静息如止,又冷又湿。湖边一棵树下,一老一少裹着毯子,还在熟睡,远处有黑乌乌的山守护着,四处没有一点动静。突然,天边泛起一丝微光,湖水摇荡起来,雾气开始升腾,蝙蝠来了,青蛙来了,鸟儿来了„„清晨来了。老人叫醒孙子,从湖边打来湖水,升起火堆,准备早食,然后国企毯子,将老船推下水,慢慢滑到湖心,桨声噗噗,水生哗哗,突然,山和水变得一片翠绿。这是四届凯迪克奖得主尤里·舒利瓦茨的代表作品,他以细致入微的观察与细腻的笔触,诗意地描绘黎明前那一点点山水、光影、人的变化。对孩子而言,这样一本书,是培养感受能力的最佳读物。
7、《推土机年年作响,乡村变了》:这是一本非常特别的书:从1953年到1972年,七张彩色的图片,从同一个视角,记录了一个乡村二十年的变迁。一个曾经宁静的小村落,变得一天比一天喧闹,而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改变的不只是环境,还有人们的生活方式。
绘本大师约克?米勒以包含丰富细节的无声画面,引导读者去思考人类与自然、自然与文明的关系;在这短短二十年中,人们到底失去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
8、《极地特快》:世界上到底有没有圣诞老人?我相信有。许多年前的一个平安夜,“极地特快”停在了我家的门口,把我带上了去往北极的旅途。在那儿,我见到了圣诞老人,还收到了他送出的第一份圣诞礼物——雪橇上的银铃„„
在本书中,作者用充满温情的语调叙述了一个关于“相信”的故事:相信美好,相信奇迹„„相信会产生力量,让孩子的心灵饱满充实。全书采用笔触细腻的粉彩画,营造出朦胧、神秘的梦幻感。细细阅读,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会沉醉于那一份纯真美好的童心。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踏上极地特快,去追寻那些也许已经被遗忘了的梦吧„„
9、《隧道》:性格迥异、爱好不同的哥哥和妹妹总是不停地争吵。一天,妈妈要他们一起出门,努力学着和平相处。两个人不情愿地来到了一片堆废品的地方,在那里,他们发现了一个神秘的洞。哥哥胆大,钻进去探险,妹妹不敢,幻想着隧道里面藏着怪兽、巨人、巫婆„„可是过了很久,哥哥都没有出来。哥哥会不会遇到了什么危险?又急又怕的妹妹终于鼓起勇气,也钻了进去„„在一段有惊无险的经历之后,兄妹俩一同跑出了隧道,回到了家里。
10、《獾的礼物》在这个动人的故事里,獾的朋友们学会了接受它的死亡,苏珊·华莱的儿童图画书首次亮相,就一鸣惊人。她迷人的插图将伤心的文字衬托得十分完美。
11、哪个孩子不想坐船,哪个孩子不想听听坐船的故事?尤其是住在像英国这样的岛国的孩子。
《和甘伯伯去游河》是约翰·伯宁罕的作品,他构思的是一个非常单纯的故事,单纯的感觉像一个幼儿:甘伯伯有一条木船,他的家就在河边。有一天,甘伯伯撑船去游河。两个小孩子、兔子、猫、狗、猪、绵羊、鸡、牛和山羊,一一要求上船。起初情形还好,后来这些乘客都忘了遵守秩序,忘了坐船的规矩。结果,船翻了,大家都掉进水里。甘伯伯带领大家游泳到岸边,让太阳把他们的衣服和身子晒干。和气的甘伯伯还邀请这批乘客到他家去喝茶,并且提议过几天大家再来坐一次船。
作者的这个故事,采用童话的形式。故事中的角色不完全是人,也有动物,是一个“人和动物不分彼此”的世界,使刚度过“人和动物不分”阶段的幼儿,感到分外亲切。
12、《最重要的事》故事里小柯和外公满心希望能找到工作,由于外公不会说英语,小柯是唯一能和司机谈话的人。于是那个男人决定雇用他们工作,这笔钱可以为他们晚餐加菜,妈妈也会为他们感到骄傲!但是外公对园艺工作一窍不通。这份工作似乎也真的很简单,直到那位司机回来,才发现小柯没有说实话。他和外公完全做错了。就在外公想办法弥补错误的时候,小柯又发现了外公值得尊敬的一面,对自己也有新的体认。
这是一本描写拉丁裔移民在美谋生的故事,正直的爷爷及时为孙子上了人生最重要的一课——要为说谎负责,结果不仅没有失去人格,还有一份正式的工作。美国图画书界黄金搭档伊夫?邦廷与罗纳德?希姆勒的代表作之一。
13、《一片叶子落下来》是一则关于生命的童话。图书出版后迅速在美国流传开来,第2周即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榜首,并被陆续翻译成17种语言在全世界广为流传,全球发行量超过1000万册,仅在日本的销量就超过110万册。作者通过一片叶子经历四季的故事,来展现生命的历程,阐述生命存在的价值。简单亲切的文字,意味深长的寓意,清新简洁的画面,无不令人感动,给人慰藉„„
14、《大悦读·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草原上的小木屋(最新修订版)》记录了在美国西部拓荒热潮中,罗兰从两岁开始,就跟着爸爸妈妈四处迁移,艰苦开拓,直至拥有幸福生活的人生经历。
15、有一只100万年也不死的猫,它死了100万次,又活了100万次。有100万个人宠爱过它,有100万个人在它死的时候哭过,可是它连一次也没哭过,它先是国王的猫,然后又是水手、魔术师、小偷、孤老太太和小女孩的一只猫,但它活得浑浑噩噩,对一切漠不关心,直到有一天,它变成了一只只属于自己的野猫,爱上了一只美丽的白猫,它才头一次知道为什么而活„„
一部有关生命意义的伟大寓言,在日本被赞誉为“被大人和孩子爱戴,超越了世代的图画书,是读了100万次也不会厌倦的永远的名作”。
第三篇:绘本给了孩子什么
绘本给了孩子什么
——《手心里的光》读后感 放寒假前,我在学校图书馆借到了《手心里的光》这本书,这是一本新教育实验(读、写、绘)项目用书。说实话,由于自己原来从事幼教专业,对新教育实验了解甚微。但是,在担任一年级数学教学之前,我曾进行过一学期的绘本教学实验。我想:不管现在自己教什么课,绘本教学是我最喜欢的,而且,教师也应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于是,在李秋芳老师的推荐下,我开始拜读这本《手心里的光》。看这书名,我怎么也不会和绘本联想在一起。读完此书,我明白了,书中所谈到的低年龄段儿童特点不正是我们低段老师的指路明灯吗?那些优秀绘本不正是给孩子们的指路明灯吗?读着这些话语,捧着这些绘本,不就像在手心里捧着一束束照亮老师们前进、孩子们前进的光吗?
读着这本书,让我对以下两个问题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一、为什么要对儿童进行绘本阅读呢?
书中给了我们最好的、最科学的答案:绘本是用颜色画出来的童话和故事,她最能启迪想象力,因为绘本给你部分东西而不给你全部东西,给你现有的东西而不给你将来的东西,让你通过想象力去拼凑出完整的东西,以及其他的部分。
二、在听(看)绘本的同时,孩子究竟在学习什么?绘本给了孩子什么呢?
首先他同时在听一个高度典型化的人类故事,而经历故事就是经历别人所经历的。如:绘本《你很特别》,讲述的是一个木头人胖哥由全身被贴满缺点而沮丧灰心,创造他的人告诉他不要在乎别人的评价,最后木头人自信成长的故事;绘本《活了一百万次的猫》,讲述一只活过一百万次又死了一百万次的猫,最终它要成为自己的故事。
你看,孩子在听木头人的故事,在听猫的故事吗?是的,但又不都是。他听过这个故事,他就经历过别人所经历过的事情。而这些故事,就因为在他的童年被听到,所以当他进入生命的经验中,在有一天生命遭遇到相类似的场景时,故事将被重新唤醒。
其次他同时在思考自己目前或者将来所要遭遇到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告诉他该如何正确地做出道德上的选择。如绘本《我是霸王龙》,故事的情节暗示着孩子,应该怎样正确地作出道德上的选择。而孩子今天的选择将会影响到他每天教室里面的选择,影响他一生的选择。
再次他同时在高效率地思考:故事逻辑、人物逻辑、道德逻辑。如:绘本《爷爷一定有办法》,就在这样的故事中,就在这样的画面中,什么是坚持,什么是相信,什么是愿望,什么是爱,什么是思念,就都被孩子看到了。这些用颜色画出来的童话和故事,知识、品质等美好的事物,诗的味道,一直到深深浅浅的生活哲学、生命哲学,就都这样被孩子们看到了。
新教育的理念告诉我们,童年是一段由浪漫到精确,从粉红到天蓝的彩色阶梯,而绘本、故事、儿歌童谣则是孩子生命特定阶段的最佳营养,学龄前儿童喜欢幻想,渴望力量,在跟这些孩子对话时,不要以成人的眼光来要求他们,这样就会限制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读写绘的世界,走进孩子的语言世界、情感世界。和孩子们一起成长!
张静静
2011年2月
第四篇:孩子的绘本世界
孩子的绘本世界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王柳
我的孩子刚刚3岁半,在他小小的世界里,那些童书绘本里的奇妙旅行给了他认知世界的无限可能。在装帧精美、故事精彩的绘本里,是人生的一次次体验,或感人、或幽默、或悦目、或传情。
记得读《活了一百万次的猫》时,我潸然泪下,没有什么比这样一本书是更好的生命教育了。故事不仅告诉了我们什么是生与死,更告诉我们只有爱,并且真正爱过,才不枉此生的活过。虽然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生与死、爱与被爱都还是模糊的感觉,但是那份感觉是人最初的感动,如此质朴、真实,这样的感觉延续在孩子的生命里,就是他一生最大的财富。仅仅是简单的文字和图画就把人生中要几十年才感悟的道理清晰而准确的表达,我觉得我的孩子在这么小就可以看到,真是他的幸运。而我,也正是在和他一起阅读的过程中,又进行了一次爱的给养,这又何尝不是一个母亲的幸运。
当然,童书的世界里除了感动,还有无限的快乐。我很推崇几位作家的作品,他们每一个人都有鲜明的个人风格,有的作者既是奇妙故事的创作者,又是绘本的直接绘画者。有的甚至就是纯粹的绘本,只有可数的文字,亦或根本就是无字书,但同样精彩纷呈。首先,我很推崇英国的安东尼•布朗,这位多次获得过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 Award)及凯特•格林威(Kate Greenaway Medal)图书大奖的绘本大师,绘画风格精致细腻,无论是人物还是静物,都描画得精炼而又不失俏皮,写实与写意水乳交融,堪称童书绘本的天才。而描述的故事更是包罗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的寓意深刻,有的又幽默神秘。我甚至经常有种错觉,与其说他的书是写给孩子的,不如说是写给孩子父母的。他的《我爸爸》、《我妈妈》、《大猩猩》、《我喜欢书》、《朱家故事》、《形状游戏》,哪一本都很好看,孩子喜欢得不得了。《形状游戏》里爱讲冷笑话的爸爸关于两个香肠的冷笑话,以及画面中上上下下瞬间变作香肠的搞笑场景,让我家的小宝贝总是乐不可支;还有《朱家故事》里的爸爸,呵呵,由于懒惰而被妈妈教训后,家里所有的场景都变成了猪的画面,真是让人过目难忘。你会发现,生活中乐趣无处不在,即使小有烦恼,亦或身边的人并不完美,但还是如此鲜活与可爱,这便是对生活最好的诠释!
其次,我得说美国的大卫•威斯纳是一个充满了奇思妙想的故事高手。他的童书文字甚少,妙处完全在于故事的超凡想象力以及出色的绘画功力。试想,在几乎没有文字的配合下,怎样通过静态的画面来表述那些丰富的故事呢?这需要极其巧妙的构思和深厚的绘画表达能力。他的《疯狂星期二》以及《7号梦工厂》应该是给男孩子的最好礼物。《疯狂星期二》里,那些飞起来的青蛙以及奇妙的一夜旅程,是我这个思维僵化的成人努力想一百倍都难以创造出的神奇。可是再回头一想,在我们童年的睡梦中,又何尝不曾出现过那些看似怪诞,但实则快乐无比的故事呢?据说,《疯狂星期二》是作者画了九个月方才成品的绘本,他反复推敲,反复修改绘画的细节,才让那仅仅十几页的绘本成为经典和传奇。
再次,我不得不说理查德•斯凯瑞和苏斯博士两位老先生,是我同样喜欢又没法排出座次的童书作家。斯凯瑞的《咕噜咕噜转》、《忙忙碌碌镇》真是经典,我的一位美国朋友在说起他的童年时,就不无夸张地说,“《咕噜咕噜转》是美国男孩的枕边书,一本书反反复复地翻,到大了都还记得那些满街乱跑、千奇百怪的车辆。”而苏斯博士的《霍顿孵蛋》、《带高帽子的猫》等,故事里的人物要么执着可爱,要么古怪精灵,让你看到了一种品格,也看到了美国式的幽默。
哦,其实好书实在太多,倒是因为我的孩子是个调皮的小男生,让我关注的“小男生”读物更多。其实,还有很多女性作者的作品,细腻又风趣,孩子不论性别都会喜欢,罗伦•乔尔德的《查理与劳拉》系列就是其中之一。那些在成人世界里看来不协调的人物比例反而得到孩子们的喜爱,而其中的系列故事更是小孩子们自己内心活动的真实写照,写出“小人儿的心声”,不喜欢又怎么可能?我的儿子方块就常对我说,“我是劳拉,你是查理”,“查理,请给我来个喷水月光(故事里的劳拉就把番茄叫喷水月光哦)”„„凡此种种,我倒是乐意这种角色扮演,成人世界里平淡无奇的生活也可以有趣又好玩儿。
写到这里,似乎有些无法收笔,《逃家小兔》、《小黑鱼》、《奥莉薇》、《鼠小弟》系列、《彩虹鱼》系列、《小波》系列、《大卫》系列、《卡梅拉》系列„„太多太多,无不充满了鲜明的儿童特色和作为人的生活智慧,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以上这些,应该说都是耳熟能详的经典童书。而近年来,在很多民间儿童读书组织及童书出版社的努力下,又有很多新的图书面世,更新很快,种类也更加繁多。像《奥古斯汀》、《不是那样、是这样的》、《恐龙嗷呜吼》等等,都是孩子值得一看的好书。甚至很多好的儿童绘本,都可以同时收集到原版和中文译本,在其中自由转换,真是妙趣横生。
王国维把做学问分为三个境界,“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看了那么多经典绘本之后,你会明白人生确有不同的境界,所谓想象力、创造力、审美和情操,其实都是在每一个细节中得以体现和培养的。我觉得庆幸,在成为母亲之后,我和孩子共同成长了一遭。我常在想,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其实每个人都是践行者,一路走来,才体会得愈加深刻,而儿童绘本书的阅读,省去了我们很多的辛苦,心灵便得以成长。在阅读的过程中,是母亲和孩子彼此间最甜蜜的时光,在共同的感动和愉悦后,彼此更加深入对方的心灵。我想即使二十年后孩子长大成人,那些儿时留在记忆里的精彩故事和与母亲相依阅读的温馨场景,也会是他人生最美好的回忆之一,更是他积极豁达地面对真实世界的动力和源泉。每当想到这里我就心潮澎湃,暖流涌上心头。
古人说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为一位母亲,还有什么比给予孩子认知世界的方法更重要的? 让我们都做一个践行者,去读书,读那些真正经典和精彩的好书吧!
小贴士:
童书绘本的三大国际奖项
国际安徒生奖
英国凯特•格林威奖
美国凯迪克奖
中国近年来涌现的童书出版社或译者
接力出版社
21世纪出版社
河北教育出版社
童趣出版社
浦蒲兰绘本馆等
经典童书绘本作者推荐
《活了一百万次的猫》 《我爸爸》《我妈妈》 《大猩猩》《形状游戏》 《小蓝和小黄》 《疯狂星期二》 《逃家小兔》 《三个强盗》 《谁藏起来了》 《大卫不可以》 《查理与劳拉》
第五篇:如何陪孩子读绘本
只有指导孩子从头到尾阅读图画,才能发现很多常常被读者忽视的小细节。读懂了这些细节,才会对文本的理解有进一步的理解。1、从封面猜故事。无论什么书,封面都是最先映入读者眼帘的,而在阅读前让孩子对故事进行猜测会激起孩子强烈的阅读欲望。《猜猜我有多爱你》这本书的封面上画有一大一小两只兔子,小兔子抓住大兔子的耳朵,仿佛在说些什么。大人们就可以引导孩子看图,猜猜他们对话的内容,从而引出故事的题目——猜猜我有多爱你。2、不要漏过环衬。环衬是封面与书芯之间的一张衬纸,很多绘本的环衬上也画有图画,不过你可千万不要以为它们仅仅是起装饰作用的图案而马上一翻而过,实际上,绘本的环衬不但与正文的故事息息相关,有时还会提升主题。《我爸爸》这本幽默的绘本里,透过孩子夸张的幻想,塑造了一个让人笑破肚皮的爸爸形象:这个爸爸一天到晚穿着一件长长的睡衣,他不怕狼,一跳就可以跳过月亮,吃得像马一样多,游得像鱼一样灵活„„《我爸爸》的环衬上的图案就是“我爸爸”身上那件棕黄色睡衣的一个小小的局部。
3、讲故事的扉页。扉页就是环衬之后、书芯之前的一页,上面一般写着书名和作者的名字。扉页不仅仅只是通向正文故事的一扇门,不仅仅是告诉你谁是故事的主人公,它有时还会讲故事。《猜猜我有多爱你》这本书实际上有两个扉页,第一个是张单页,第二个是一个带版权页的跨页。请注意,在第一张扉页上,作者画了一只小兔子骑在一只大兔子的脖子上。你看,这时的大兔子是静止不动的,而且大兔子和小兔子的头都扭了过来,一双黑点似的眼睛望着书外,也就是故事之外的你,似乎在询问你:嗨,你准备好了吗?快和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名叫《猜猜我有多爱你》的故事里吧!当翻过这一页,你会看到三幅充满了动感的小图——大兔子背着小兔子扬起了后腿、准备起跳、猛地往斜上方一蹿„„这其实是一个连贯的起跳动作——这一跳,两只兔子就跳到了后面的正文里。于是,我们看到小兔子紧紧地抓住了大兔子的长耳朵,听到他问妈妈:“猜猜我有多爱你?”这富有动感的画面把读者的视线牢牢地锁住,想不看下去也难。
4、朗读正文。正文一定是孩子精读的部分。可绘本的正文部分究竟是应该由大人读给孩子听,还是放手让认识了几个字的孩子自己去读呢?不管是日本最久负盛名的绘本阅读的推广者松居直,还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杰洛姆·布鲁纳,他们都一致认为:大人得先为儿童读故事。因为绘本是通过优美的语言和图画表现出来的,当大人把绘本所表现的最好的语言用自己的声音、用自己的感受来讲述时,这种快乐、喜悦和美感才会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绘本的体验才会永远地留在孩子的记忆当中。考虑到绘本资源有限,大人可以翻拍书中的图片,制作成课件让孩子们一起来阅读。当孩子欣赏画面时,教师投入感情地朗读故事,并加上动作、神态辅助语言来“演”故事,用生动、夸张的手法来呈现故事,有时还可以用故意犯错来培养孩子读图的敏感度。在引导孩子阅读正文时,一定要注意不要急着说教,也不能不断地提问、说明,犹如应试教育一般,应该把看书、思考的空间留给孩子,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来品味故事,让他们的体验和感受经过时间沉淀,再慢慢地转化为自己知识和智能。在教师给孩子读图画书时,也一定要让孩子自己看图画。每一个孩子都是读图画的天才,只要故事在图画上表现出来,那么孩子的眼睛就会发现它们。他们能发现画家没有发现的破绽,能读出成人料想不到的意思。在听老师读《好饿的毛毛虫》时,就有孩子一边盯着那条因为贪吃而肚子痛的毛毛虫,一边做出了自己的诊断:“毛毛虫是因为妈妈不在身边才生病的。”因为孩子从毛毛虫身上联想到了自己,像他们这样的孩子肚子痛时,首先寻求的就是妈妈的安慰。
5、没有结束的封底。合上一本绘本时,绘本的故事就已经讲完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比如在日本几乎家喻户晓的绘本《第一次上街买东西》的封底,就没有重复书里的故事,而是把故事的结尾延续到了封底上。这本书讲的是一个小女孩第一次上街去买牛奶的经历:躲闪自行车、摔破了膝盖„„故事的结尾,是小女孩的妈妈等在巷子口,然后和她一起朝家里走去的背影。小女孩回到家里的情形又是怎样的呢?仿佛为了回应读者的期待,画家林明子在封底上又添上了一幅温馨的画面:小女孩和婴儿在喝她新买来的牛奶,她的一条腿搁在妈妈的腿上,两个膝盖上都贴上了创口贴„„可以说,作者一直把这个故事讲到了封底上。《蚯蚓日记》的封底粗看和封面没什么两样,可仔细一看,只见绘本的主人公小蚯蚓写的日记本上多了这么一句话——“我有一种被偷看的感觉”,让人不禁哑然失笑!孩子们和绘本中的小蚯蚓的距离更近了,通过画面,读者和文本又进行了一次对话。阅读是一辈子的事,阅读绘本所给予的不仅是眼睛的享受,更多的是细节的领悟和心灵的体会„„儿童在与绘本进行心灵对话中,在闪烁着人性光辉、充满大自然和谐和童真童趣的字里行间徜徉时,必定会开阔眼界,丰富内心,升华境界,健全人格。教师与儿童一起阅读绘本故事,自己也仿佛穿越时空隧道回到了童年时光,眼中的世界也因此而变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