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论文)(小编推荐)

时间:2019-05-13 02:29: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论文)(小编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论文)(小编推荐)》。

第一篇:浅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论文)(小编推荐)

浅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

《语文课程标准》 指出, 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首次把 “丰富语言的积累” 写进了教学目的, 对学生的阅读量还做了明确的规定: 高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即每学期应达到25万字, 相当于高年级的语文课本5本书左右。那么如何指导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阅读呢? 我个人认为 在语文教学中, 课外阅读不应是游离于语文教育过程之外的 “点缀” , 而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引领孩子们进行快乐的课外阅读, 让孩子们在浩瀚的书海中遨游。因此我在班级开展了 “我喜欢, 我阅读” 的课外阅读指导活动, 并注重在以下五个环节都努力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有所收获。

一、创设浓郁的阅读氛围

1.创设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在广泛开展课外阅读情况家长调查的基础上, 召开家长会, 改变部分家长的陈旧观念, 取得家长的帮助, 保证课外读物有来源, 课外阅读有监督。有条件的家庭, 提倡亲子阅读, 这对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十分重要。2.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教室内张贴读书名言, 布置班级读书角, 图书来源一是学校图书馆, 二是学生家中藏书。同学之间可交换阅读书籍, 提高读物利用率,减轻家长经济负担。“读书小屋” 每周推荐一本好书, 营造浓浓的书香氛围,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3.教师以身垂范,与学生共读。特级教师支玉恒说: “教师不读书,对学生是灾难性的。” 阅读可以让我们的文化底蕴渐渐地丰厚起来,思维逐渐 地活跃起来。久而久之,我们的身上就会带有某种特殊的精神气韵和文化归属感,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与教师共同阅读,不但能激发学生的表现欲,也便于教师进行及时引导。

二、选择健康、适合的课外读物

1.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学生的课外阅读大多数是以个体的形式来进行的, 有的喜欢名家名著;有的喜爱科普作品;有的迷于军事知识;还有的只对卡通书籍感兴趣……因此, 我们放低要求, 允许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2.选择健康、有价值的书。课外阅读益处很多, 但开卷未必有益。别林斯基说得好: “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论文格式, 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 选择最有价值, 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 尤其孩子, 纯净幼小的心灵如果借助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和经典名著来滋养, 心灵会日渐纯净, 感情会日渐丰富,兴趣爱好会日渐广泛, 智力与承受力也将日渐增强。

三、提高课外阅读能力 1.不动笔墨不读书。根据阅读情况填写读书卡, 记录阅读的篇目、时间、字数、摘录好词佳句、展示心得体会, 学会积累, 学会与文本对话, 学会做读书笔记;鼓励学生对作品进行再创作(会续写、扩写、缩写、改写等)。以保证阅读数量, 提高阅读质量。2.集中指导, 提高课外阅读能力。学生共同阅读同一读物, 便于教师指导。但教师要挑选出人人喜爱的读物, 并不是一件易事。人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 “课外书屋” , 介绍了德国著名漫画家埃•奥•卜劳恩的漫画 “好看的圣诞书” ,它的幽默、温情一下抓住了孩子们的心。我顺势引导阅读漫画集 《父与子》 , 它由一组组生动幽默的画面组成, 幽默、温馨, 流露出纯真的赤子之情和融融的天伦之乐, 感人至深。我请孩子们谈体会, 谈各人发笑的角度, 从而理解 “各人笑各人的所笑” 正是漫画集所独具的魅力。并根据本单元课文均体现父母之爱的特点, 重点推荐漫画 “寻找出逃的儿子”等, 分组学习, 小组交流, 填写读书卡。

四、有机整合, 减轻课业负担

1.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古人云: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确实在社会上处处有语文, 人人时时学语文、用语文。在语文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去感受中国语言文字的美, 并结合一些特殊的课文, 特殊的节日, 特殊的事件, 特殊纪念日等拓展阅读。如学了 《草船借箭》 , 引导阅读 《三国演义》 有关章节;学了 《十里长街送总理》 后, 推荐阅读 《大地的儿子》;学了 《少年闰土》 , 推出鲁迅小说 《故乡》。3月5日, 读 《雷锋的故事》;父亲节, 看朱自清的 《背影》 ……学生手中的 《同步阅读》 教材, 文章不但精彩, 而且与课文主题紧密相连, 应充分利用。2.保证阅读时间。课外阅读需要有比较充裕的时间,囫囵吞枣地应付课外阅读量,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因此, 要控制过多的机械繁琐的语文书面作业, 保证学生每天有半小时自由阅读的时间。每周的周记也可改为阅读、与家长交流、填写读书卡等。假期作文改为出一期读书专题小报等等, 让语文作业变得有趣起来。

五、提高读书积极性

为了提高学生读书积极性, 提高课外阅读效率, 增强阅读实效, 我思考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如: “我喜爱的名言” 交流会, 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 进行评说、欣赏。“名人故事会” , 讲述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 从而激起学生对读书人的崇拜, 对书的渴望, 形成与书本交朋友的强烈意向。自办班级 “课外阅读报” , 刊载论文格式美文佳作, 选登优秀读书笔记……孩子们一有空闲便忙于搜集资料, 采稿、写稿, 乐此不疲, 热情高涨, 读写能力得以增强;参加 “读书知识竞赛” “红色经典诵读” “ 《弟子规》 精读” 等各种读书活动, 有效促进了学生读书、交流、展示的积极性。根据学生表现, 每个月组织评选一次 “书香少年” ,评选一次 “明星家长” , 在班级墙报上给予表扬, 并颁发奖状, 鼓励先进, 树立榜样, 激发学生的争优热情。由于在阅读的每一环节, 我都关注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因此大多数同学踊跃阅读, 积极参加各类征文活动, 作品也开始见诸报端, 学习语文的热情高涨,真正做到 “我喜欢, 我阅读”。

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五法(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但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课本内容有限,这就必须开辟另一阵地:课外阅读。那么,如何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配合当时形势或某个中心活动,适当补充些阅读材料,可部分放在课内读,部分放在课外读。

二、推荐一些优秀文章,动员学生阅读。学生求知欲很强,很多学生有多读书的愿望,但不知道读什么书好;少数学生因为学习任务重,怕课外阅读占时间,影响功课的学习,因此不敢多读课外书。这时,如果我们能适当引导,就能引起他们的阅读兴趣,把课外阅读引向正道。我经常给学生读一些课外优秀诗文,引导学生,感染学生;有时带一些书刊到教室,或介绍或供学生自由选择。教师一引荐,就会有人去看,慢慢影响开去。

三、发动学生互相推荐。我要求学生养成每天读书的好习惯。除去每周从图书馆借来的图书外,我还要求学生每人至少带一本或一种书刊,放在教室图书角,供大家借阅,这样既解决了阅读材料的问题,更起到了相互推动的作用。同时,要求学生为自己的书刊书写推荐理由,夹放在书刊中,又锻炼了学生分析、概括和写作的能力,收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

四、有计划的组织学生普遍阅读某一本书或某一篇文章,然后进行讨论或笔谈,以此提高学生的读写说的能力。如学习《出师表》一课时,先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读完《三国演义》,然后再对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展开讨论,使学生较深入了解诸葛亮统一中国的愿望和亲贤臣、远奸佞,严明赏罚,广开言路等进步主张。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五、随时指导学生的课外自由阅读。除以上介绍的几种情况外,更多的是学生在课外自由阅读,这时,教师要根据不同情况随时加以指导。对于教师没读过的书,可以着重从读书态度、观点、方法等方面加以指导;对于学生看些不适合自己的书或不健康的书,教师应该了解情况后作正面引导,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从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切忌“一棍子打死”。

总之,课外阅读非常重要,教师如果会引导,能正确引导,就会调动起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语文水平。

第二篇:课外指导阅读教案

课外指导阅读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和交流,使学生了解《鲁宾逊漂流记》的故事内容,并能从鲁宾逊的身上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学习他的顽强与乐观精神。

2、学会由表及里的阅读顺序,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3、以一篇带多篇,激发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确立正确的阅读思想,让读书成为自己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

1、掌握精读和泛读等读书方法

2、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

教学过程:

一、说话导入

师:同学们,有人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的确,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除了依靠学校教育、环境影响、家庭熏陶等诸多因素外,还必须从阅读中吸纳精神营养。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多读课外书,老师在与你们聊天时发现,同学们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但有部分同学却只喜爱读图而排斥阅读文字,有些同学虽然喜爱读书,却在鱼目混珠的书海中迷失了方向;还有些同学虽然读了不少书,却因为读书方法不当而收效甚微。今天我们就来上一节阅读指导课,希望同学们能通过今天的学习在课外阅读上有所收获。

二、好书推荐

师:在我校的书香节里,给同学们推荐的一些课外阅读的书目。(课件出示)《爱的教育》、《唐诗三百首》、《东周列国故事》、《资治通鉴故事》、《岳飞传》、《杨家将演义》、《聊斋志异》、《格列佛游记》、《匹克威克外传》、《鲁滨逊漂流记》、《童年》、《希腊神话故事》、《爱丽斯漫游奇境记》、《十万个为什么》、《简爱》、《智慧背囊》、《草房子》、《青铜葵花》、《山羊不吃天堂草》、《男生贾里》、《女生贾梅》、《五(3)班的“坏小子”》、《夏洛的网》、《哈利波特》、《海底两万里》、《老人与海》、《爱心树》、《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柳林风声》、《读者》杂志、《世界名人传记》(少年版)„„

师:同学们,这些都是经典的好书,很适合我们阅读,我们可以从这些书中学到很多做人的道理和写作的方法。所以在玲琅满目的书店或者图书馆,我们就可以挑选这些书来阅读,而不要去选择那些充斥着暴力和黄色的书。(板书:读书有选择)在这些推荐的书目中,几乎都是小说,而且篇幅都不短,我们把它们叫做长篇小说。

据我所知,这段时间我们班的同学,特别是男孩子都迷上了《鲁滨逊漂流记》这本小说。我们今天就选《鲁滨逊漂流记》来跟同学们一起学习如何阅读长篇小说。

三、分析《鲁滨逊漂流记》,指导读书方法

1、同学们,老师手上有几个版本的《鲁滨逊漂流记》这些都能在书店或者图书馆找到,那究竟我们要选择哪种版本呢?(简单说)

2、大家拿起这本书,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书的什么?(生答:封面)对了,一本书,我们首先接触的就是封面,那从封面上,我们可以知道哪些信息?

3、阅读一本书,我们可以从作者入手,了解作者,对理解故事是有帮助的。有同学去了解过作者吗?(课件出示作者简介)你们已经读完了书,结合这个介绍说说作者的生活经历与故事内容有什么关系吗?

3、读了书名,你想知道什么?

师:这是一部近十七万字的大部头的书,读完整本书再回答这些问题,同学们肯定等不及。现在,就有一个初步解决问题的好方法,那就是读“译者前言”或者说“导读”和“目录”

4、(拿书示意)请同学们快速默读前言和目录,看看你都读懂了什么?读完之后,在小组内交流交流。

5、我们来交流一下,谁先说都了解了什么?

6、对了,通过读前言和目录,我们可以知道这本书的主要内容,那谁来说说呢?(生说)

7、这就告诉我们阅读一本长篇小说前可以通过这些方法帮助自己对故事有个大致了解。下面我们共同走近这本书,跟随鲁滨逊去漂流,去探险,一定会有不少收获的。(板书:读)

8、在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同学们阅读了这本书,你们是用什么方法读完的呢?我看到有些同学还在书上做了批注。一些喜欢的句段还用不同的符号划下来了。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些同学已经掌握了这些阅读方法,很不错!我们要向这些同学学习,读书时要边读边做批注,摘抄好词佳句,做笔记。(板书:记)下面,我们就选择三个问题来展开讨论:

(课件出示问题)

你认为主人公鲁滨逊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你认为笛福在这部小说里是如何表现人物的这些性格特点的?

作品中你最喜欢的是哪部分,为什么?哪些部分你认为值得积累,可以是好词好句,可以是刻画人物的方法。这些都可以用专门的摘录本记下来。

9、讨论之后,我们对这本书就有了深入的理解。读有所感,读有所悟,我们就可以写写读后感。老师这里有一份我们最喜欢的杨红樱写的《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请同学们快速的默读,看看这篇读后感是怎么写的。(学生看)(师:概括书的主要内容,接着说说自己对书中某部分最有感触部分写写体会,可以是对书中人物或者是作者的写作方法等.可以说说自己受到的教育)

四、总结阅读方法,激励广泛阅读

1.教师小结:一般文学作品都有两个重要的创作方面:一是作品中人物性格的特点,一是作者的表达方法。我们重视了这两个方面的阅读,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对照这节课的阅读,回忆以前的阅读方法,你认为在今后的课外阅读中应该运用哪些阅读方法呢?请用这些方法阅读其他关于探险的书籍:(课件出示)(世界名著青少年版)

《汤姆索亚历险记》

《八十天环游地球》

《绿野仙踪》

3.结束语

读一本好书就像跟一个高尚的人对话,希望同学们每天抽出30分钟的时间阅读课外书,特别是文学名著,充实自己。

板书

有选择

读书

讲方法读——记——写

第三篇:小学语文论文

如何激发小学生语文课堂中的学习兴趣

摘要

教育家斯特金认为:“教学效果基本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人的兴趣调节着情感,学生如果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就会表现出巨大的热情。爱因斯坦也曾这样说过:“只有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也是推动学生探获知识的一种强烈欲望。作为课堂组织者的老师,只有从自身出发,调动一切可行因素,激发每位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他们心中激情,才能提高教学实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课堂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保持它,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这是教学的核心问题。使学生保持学习兴趣,这不仅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更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篇论文将对如何激发小学生语文课堂中的学习兴趣进行探讨。

关键词: 语文 兴趣 小学生 教师

目 录

一、转变教学理念,提高学习兴趣„„„„„„„„„„„„ 3

二、注重自身形象,营造良好气氛„„„„„„„„„„„„ 4

三、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学习兴趣„„„„„„„„„„„„„4

四、利用表演活动,调动学习兴趣„„„„„„„„„„„„„„5

五、利用表扬艺术,让学生保持学习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6

六、巧妙组织课堂以调动学生情绪。„„„„„„„„„„„„„6

七、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增强学习兴趣。„„„„„„„7

八、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8

九、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9 结论 „„„„„„„„„„„„„„„„„„„„„„„„„„ 9

参考文献„„„„„„„„„„„„„„„„„„„„„„„„ 10

如何激发小学生语文课堂中的学习兴趣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可能或多或少有过这样的经历:在课堂上,任我们老师讲得天花乱坠,可偏偏就有一些学生要么偷看漫画书,要么东张西望,有的看似正襟危坐,却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有的耷拉着脑袋,精神不振,甚至进入了梦乡„„面对这些情况,有的老师会大声怒喝、批评责骂,有的干脆罚学生站在教室后面听课。但是,久而久之,我们才发觉,这样做不但对语文课堂教学不会有一点儿好处,反而容易使师生间产生情绪上的对立,最后产生的教学效果也就更差。静下来思考一番,我们不难发现,学生上课“不认真学”,很大程度上与老师的课堂教学、课堂组织有关。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有的老师的课堂还不够精彩、不具吸引力,学生根本不感兴趣。

教育家斯特金认为:“教学效果基本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人的兴趣调节着情感,学生如果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就会表现出巨大的热情。爱因斯坦也曾这样说过:“只有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也是推动学生探获知识的一种强烈欲望。作为课堂组织者的老师,只有从自身出发,调动一切可行因素,激发每位学生学习兴趣,点燃他们心中激情,才能改变这种不良现象,从而提高教学实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课堂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保持它,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这是教学的核心问题。使学生保持学习兴趣,这不仅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更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么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如何提高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学习兴趣呢?

一、转变教学理念,提高学习兴趣

语文新课程改革不仅仅只是单一的教材改革,还有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的改革等等。面对语文新课程改革,语文教师要尽快转变传统教学理念,确立适应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因此语文教师要切实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要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 学习过程中,让他们对所学东西感兴趣,并觉得富有挑战性,感觉到自己正在做有意义的事情,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我们应大力倡导新课程改革,采取有力的措施。我们可以采取 “先学后教,当堂检测”的教学模式,实行“教案——学案——考案”一体化。这样的改革,不仅能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优化了课堂结构,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注重自身形象,营造良好气氛

有人把课堂比作舞台,一堂课,就是一场精彩的演出。作为“主要演员”的老师,其形象、气质、精神状态,将会影响和感染教室里的每一位学生。其言语、神态、举手投足都要有吸引力,有感染力。“演员”要用自己对剧本的透彻理解,用渗透情感的语言,用富于激情的动作,将学生带入到预想的境界,再挖掘出剧本的内涵,表现出剧本的特色,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我们是农村中学,平日上课,有的老师不大注重自身形象。上课时随随便便穿身衣服,有时甚至衣衫不整,精神萎靡。有时满脸通红,醉眼蒙眬地步上讲台。面对这种形象的老师,学生怎会有心思听其讲课呢?还不如大睡一觉痛快。这就要求老师走进课堂之前整理好自己的仪容,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必须是精神饱满、情绪振作地走进教室,使学生望之而精神一振,端坐静盼,这样自然就营造了一种良好的课堂气氛,从而奠定了一堂课的成功基础。为了课堂需要,有时还可以通过服装的变换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平铺直叙、一讲到底,不想方设法设置一些好的疑问就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思考,即使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依旧无动于衷。因此,教学中必须要有意识地设置疑问,从而拨动学生求知的心弦,点燃思维的火花,引发探索问题的热情。俄国大作家托尔斯泰说: 4 “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往往是学习的先导,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精彩的课堂好比优美的文章,文章开头写好了,就能吸引读者,让人趣兴味起,有经验的老师都比较注重新课的导入。精美的课堂导语,能使学生对你这堂课一见钟情,有先声夺人之效。像一块磁铁牢牢抓住学生的心魄,唤起他们求知的欲望,使每一个人都积极思维,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来。因此,教学中必须要有意识地设置导语,从而拨动学生求知的心弦,点燃思维的火花,引发探索问题的热情。我在上《猴子捞月亮》这篇课文时,为这篇课文设计了这样的导语,“猴子为什么要捞月亮?它们在哪里捞月亮?它们捞到了么?”于是,孩子们就叽叽喳喳投入到议论中。注意力便情不自禁地集中了起来。

四、利用表演活动,调动学习兴趣

大诗人、哲学家尼采曾说:“有人的地方就有表演”。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言的交际性注定了语文教学需要表演这种形式。小学生具有好动的特点,如果我们能举办一些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活动,这些活动会很容易激发小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通过举办演讲、歌咏比赛、讲故事、角色扮演等,可促使学生重温课文内容,巩固所学课文的内容,同时也会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和掌握最基本的语言知识。

心理学家杜威的“做中学”理论要求我们要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知识,把语文技能与具体的生活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自然会兴趣盎然,在实践中真正提高能力。课堂中充分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能激发学生好动的天性,使学生在“玩”语文游戏中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而且能加深理解,学以致用,有很大善处。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转换角色,充当导演,让学生充当演员。通过教学活动设置剧情,科学、合理地利用演员(学生),调动各种因素,让舞台(课堂)充满光彩,使演员投入其中,乐在其中。只有生动活泼的课堂形式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 此,不但要把表演活动作为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的一种方法,也要挖掘表象隐含的智能因素,利用它发展知识,丰富课堂,使学生手、口、眼、脑进行立体化互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利用表扬艺术,让学生保持学习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

荣誉感可以强化学习兴趣。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告诫教师:“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时时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缺乏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要想使小学生长时间保持学习兴趣,必须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学习成功所产生的喜悦感是不断地强化学习的动机,因此表扬是鼓励学生继续学习的动力源泉。教师对优等生需要不断表扬,促使他们进一步努力,而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让后进生也获得学习成功的喜悦也很重要。后进生由于羞怯心理,往往在课堂上不敢开口,在提出问题时,教师要用眼睛注视着他们,以一种期待的眼神鼓励他们大胆发言,要注意不失时机给予表扬、鼓励,适当降低标准,侧重表扬,哪怕是一句表扬的话,一个小小的动作,一个小小的眼神,都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我对后进生从不大声呵斥,而是在课后具体深入地分析他们之所以不够好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循循善诱,在加强辅导的同时,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进行有弹性的鼓励。在日常生活中,我尽可能细心留意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找准机会,给予表扬,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了解和重视。他们常常由于获得好成绩受到老师、家长、兄弟姐妹、同窗好友的赞赏而引起荣誉感,为保持已获荣誉而更加努力学习。表扬是教师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生的具体体现,也是保持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潜能的重要手段。

六、巧妙组织课堂以调动学生情绪

语文课堂教学是科学、是艺术。它应是一片知识甘泉流淌的园地与师生心灵交流的园地,是学生训练思维、提高技能的实验田。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 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上课不好好学习,也反映出他们对课堂不感兴趣,不“好之”,更谈不上“乐之”了。我们的语文教学,尤其是农村学校,很大程度上仍没有跳出“应试怪圈”,仍沿袭着传统课堂教学模式 —— “教师一讲到底,学生昏昏欲睡”。课堂是师生互动、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老师的“一言堂”已不再适应现代教育理念。语文课文姹紫嫣红,风光无限,学生只要全身心地投入,自主地阅读,亲自和作者交流,用心去感受欣赏,就能领会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美妙意境!教师可利用一切可行的手段,巧妙地组织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情绪,使学生始终保持一种间断的波浪式的兴奋状态,每个人都具有求知的冲动,把学习语文的激情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从而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手里拿着小提琴,就不会干坏事”,也就更不会“睡觉”了!总之,如何巧妙地组织课堂教学,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方法。教师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特征、可能出现的问题等,寻求最佳课堂组织模式。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巧妙组织,就能把每一个学生都吸引到所进行的教学内容上,让其为你的精彩而倾倒,并自始至终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我们的课堂也就会变得更加生机勃勃,充满智慧欢乐与创造的快意。

七、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增强学习兴趣

随着科学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逐渐走入课堂,录音、录象、幻灯以及多媒体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能打破时空限制,展现宏大与细微,“观古今于一瞬,抚四海于须臾”,让教学内容中涉及的人、事、景、物等活起来,动起来。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教学,有利于引起审美愉悦,增强学习兴趣。如在教授《葡萄沟》一课时,有的教师让学生边听录音“我们新疆好地方”的乐曲,边听老师的讲解。乐声一起,有的学生不由自主地做起新疆特有的舞蹈动作,使学生一下子进入了文章的角色。在讲读课文中,结合课文内容,为更好地理解“一大串一大串”、“五光十色”等词语,适时放录象,当播放到 葡萄沟的葡萄到处都是,伸手可及;有白的、绿的、灰的、紫的„„什么颜色都有时,学生嘴里发出啧啧声,不禁脱口而出:“我都馋了”、“我都想到新疆去了”。在愉快的乐声和动人的画面中去学习,有了乐趣,学生也就有了学习的兴趣。

八、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教师要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使学生信服你,认为你是他在求学经历中遇到的最好的语文老师,值得钦敬,值得崇拜。这样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团结在你的周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提高,学生的能就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掘,教学工作将得以顺利开展,教学质量也就会得以提高。教师是学生的良师,也是学生的益友,融洽的师生关系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促进师生的互动。语文课堂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同时也伴随着心灵的接触,情感的交流。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用形象的话来说就是在知识活的身体里,要有情感的血液在畅流。”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积极配合你的教学,在活跃的教学气氛中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定的目的,收到预期效果。

教师自始至终要正确认识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师要亲近学生和学生交朋友,同时也要让学生走近你,不要认为自己是老师,高人一等,凌驾于学生之上,动不动就训斥,甚至怒目以待冷嘲热讽。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凡是出现大声叱责的地方,就有粗鲁的行为和情感冷漠的现象”。大声叱责表现出最原始本能的反映,每个教师心灵中所具有的情感素养的种子都会在这种反映中丧失殆尽。” 同时,教师要把情感教育带进课堂,丰富课堂的情感内涵。语文教师的施教对象,不是成品加工厂,而是情感丰富的青少年。学生的内心世界像奔涌的河流从来没有平静过。他们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强烈的情感共鸣,适时的情感渲泄。要想使课堂教学臻于活的境界,教师必须投入丰富的情感,使语文课堂成为“情感场”。教师丰富的情感磁石般的吸引学生,他们便会自主的投入学习,潜能就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情趣 盎然,发放适当,必能使学生情绪高昂,思维活跃,学得轻松愉快,产生微妙的情感体验;如果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苟言笑,不会表情达意,只知不动声色地宣读教材,念教案,只会冷冰冰地进行知识发售,这样的教师尽管知识渊博,也不能成为一个受欢迎的出色的语文教师。

九、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

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在教学中正确运用榜样事例、名人名言,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何开展这一工作,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在教室里张贴名人名言警句,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豪情,如清代蒲松龄的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司汤达的“一个人只要强烈不懈地追求,他就能达到期目的。”;“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知识好像砂石下的泉水,掘得越深,泉水越清。” “学到很多东西的决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的东西。”;“ 努力耕耘,少问收获。”„„。也可以让学生在黑板上轮流书写一些哲理性的句子。二是经常宣讲一些名人的成功事例,越王勾践、大文豪蒲松龄、曹雪芹甚至是班级里的同学的成功来激励学生立大志、吃大苦、建大功。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故事感人,学生觉得生动有趣,语文基础好的学生倍感振奋,语文基础差的学生,也感到语文课的趣味性。

结论:

小学语文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更好地激发和拓展小学生的语文课堂学习兴趣,不仅关系到语文课堂是否活跃和教学效果的好坏,更是素质教育成功实施与否的衡量标准之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任务,需要长期引导,才能变“苦学”为“乐学”。作为当代小学语文教师,在努力加强自身修养、塑造良好教师形象作好学生表率的同时,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教学改革,积极应对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应经常考虑如何灵活巧妙、富有创造性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从教案的设计,课堂的引入,到精妙地组织课堂教学,以及如何启发、引导学生,使语文课堂教学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局面让学生获取知识、能力发展与兴趣提高统一地结合起来,用真情拨动学生“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激情飞扬”,才能让他们体验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学好语文的热情,这将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参考文献: [1]教育方法与艺术全书.[2]小语文教授教养参考.2006,6.[3]语文天地.2007,12.[4][苏]B.A.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2005年重印。

[5]张庆,《我的小学语文观》,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6] 肖川,《教什么和怎么教》,《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2007年第5期

第四篇:小学语文论文

“等待”是一种唤醒

等待需要耐心,等待需要有坚强的意志,等待也需要有热情与微笑。

在教学过程中,“等待”是一种尊重是一种信任,更是对后进生的一种唤醒。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这种现象,课堂上常常是一些优秀学生唱主角,他们踊跃发言,积极表现,出尽了风头。而一些后进生只能默默无闻,谨小慎微,甘当陪衬。其原因,老师们会突口而出:教学任务紧,好学生回答问题大都能说在点子上,能配合老师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而那些后进生往往需要老师反复点拨启发,太影响教学进度,因此,老师们都不愿等待。

上述案例对于老师们重视教学任务的完成无可厚非。但我不这样认为,更不那样去理解。我时时刻刻提醒自己: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要从关注个体开始,尊重个体差异,尊重孩子的个性的张扬。老师不能简单的把传授知识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着、引导着、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着,要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育人和促进学生的学习与成长上。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更应该“等待”。正如第斯多惠所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事实上,教育和唤醒、激励和鼓舞并不都是立竿见影的,教育需要等待。

老师的“等待”并不是一味地痴痴傻傻的”守株待兔”,而需要

老师适时地点拨,恰当的评价,真诚地鼓励,给学生以新的体验和启发,从而开启学生的智慧。

我班学生白云浩同学是个性格内向,不爱多说话,接受能力较慢的小男孩儿。在上“草船借箭”这课上,我发现他犹犹豫豫地想举起小手,我毫不犹豫地叫了他。她胆怯地站起来,不知所措。我又把问题重复了一遍,鼓励他:“别紧张,好好想想,老师等你!”白云浩抬头小声说:“诸葛亮很有天文方面的学问,而且„„而且学问大;同时他也知道曹操是个„„”,这时,其他同学早急了,小手举得高高的,嘴里不住地喊:“我帮他”,“老师让我说”。看到这样的情况,我没有就此让他坐下来,而是耐心地对他说:“别紧张,再想想,慢慢来,或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你一定会说的更好,老师相信你”。我边说边启发他想想当时的天气情况,雾很大,再加上东吴士气很高,擂鼓声呐喊声不断,曹操他„„

“好,试着说说看?”在我充满期待的启发下,他终于回答:“曹操肯定不敢轻易出兵,怕中诸葛亮的计,也说明他生性多疑,诸葛亮神机妙算”。“你回答地太棒了!大家掌声响起”我微笑着夸奖他。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我看到白云浩的目光特别明亮,他自信的挺直了身子。这节课虽然因为白云浩同学的发言少讲了一些内容,但收获却更有意义。因为在以后的日子里,白云浩渐渐地能高高的举起小手,响亮的表达自己的观点,甚至还敢跟同学就某一问题进行争辩呢!

类是这样的孩子,我还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一步给予帮助,激励和鼓舞。在班级每周例行的读书会上尽量让他们多发言多主持。久而

久之,他们一定也会出类拔萃的。

“等待”是一种尊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等待”是一种信任,相信每个学生都愿意学习,能学习,也都有学习的潜力可以挖掘;“等待”更是一种唤醒,老师用尊重、关怀、激励,唤醒受教育者“心中的巨人”,使学生的潜能都能在自己的起点上得到充分发挥。

诚然,当学生的学习遇到困难时,请给他思考的时间,给他努力的机会,耐心地等待,帮其自悟自得。那么,学生会从“自甘落后”破罐子破摔的阴影中走出来,自信的抬起头,在自我肯定的喜悦中,在“我能行”的体验中一步步走向成功。那天,当白云浩同学结结巴巴、断断续续时,如果我生硬的打断他,让他灰溜溜的坐下,那么,这个原来就缺乏自信的孩子也许会更自卑、更自闭,也许会永远合上含苞欲放的花蕾。

我庆幸,我呐喊:我“等待”了!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等待”是 一 种 唤 醒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第十二小学

邮编:017000 手机:***

2009年7月10日

第五篇:小学语文论文(范文模版)

小学语文论文

浅谈阅读教学

屯昌县南坤小学曾宪波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向来是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道门槛。由于有大部分农村家庭没有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缺乏对孩子的阅读督促。另外,也因农村学校藏书有限,或形同虚设,造成学生阅读面窄。因此,在新课标的推行下,给农村的语文教学带来了极大的难度。那么,如何在新课标下指导农村孩子进行阅读教学并养成习惯呢?下面就此浅谈本人的几点体会。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新课程怎样教》中讲到:“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在起点,是培养探索精神的直接动力。”而在农村这块“阅读的沙漠”中崛起“阅读的种子”并非易事。如何激励学生对阅读感兴趣?我所采取的一些做法是:

1、教师范读,感染学生,激发兴趣

我慎重考虑到农村学生的识字程度、朗读水平和学生对课文语言文字品赏能力差的弱点,我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的最有效的方法是范读。则教师的有感情范读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只有教师自己进入了角色、动了感情,才可能使学生领会“文美”,才可能把学生引入意境,激发阅读兴趣。范读时要求学生边听边想,边看边画,细心、正确听出教师的语速、轻重缓急等,让学生进入文章意境,从而营造了气氛,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例如在我教《第一场雪》一课时,通过有感情范读描写下雪后的句子,作者写雪景时运用了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的写法,[即(静态描写):“好大的雪啊!山川、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动态描写):“一阵风吹来,树枝轻轻地摇晃,银条儿和雪球儿簌簌地落下来,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映着清晨的阳光,显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突出了雪大和雪美的特点,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为理解课文做了铺垫。整个过程使学生的间接兴

趣转化为直接兴趣,感受到语言的美,便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2、熟读成诵,兴趣升华

“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可见阅读就应让学生获得读的成功体验。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多层次、多渠道的朗读能使人感受文中的景物美、思想美、情感美,又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在教《桂林山水》时尽多让学生在抓住漓江水的静、清、绿,桂林山的奇、秀、险的与众不同的特点,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去读,边读边想象文中一幅幅生动美丽的画面映入眼帘,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使学生获得了美的情感,兴趣得到了升华。又如在教《庐山的云雾》一课时,我引导学生抓住“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这两大中心句,结合课文插图有感情地朗读,并在脑海中浮现出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让学生感受到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的独特形态美及云雾变化之快的动态美,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景,给学生留下了鲜明的、深刻的印象,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此外,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还应采用各种方式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保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或以情设趣,或以疑激趣,或以电教媒体引趣等。

二、以读为本

在新课标教学中,我们尽可能让学生从阅读中获得乐趣、得到知识,才能更好地实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标。

1、以读代解

《语文课程标准》里讲到,朗读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言语的阅读活动,是眼、口、耳、脑并用的心智活动,是能发展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是最重要的、最经常的阅读训练,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方法。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把更多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读中思考,读中理解,读中体会,让学生通过读书去解决自己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如有些教师在教学《宋庆龄和她的保姆》一课时讲了“后来,李姐(保姆)身体不大好,宋庆龄不但不再让她照顾自己,还用自己的薪金另请了一个小保姆,自己也尽可能地亲自照顾李姐,嘘寒问暖,端汤喂药,让她和自己一起在楼上吃饭,还让李姐坐上座,自己在边座相陪。李姐十分不安。”其中,作为国家的名誉主席,她为什么能这样做?李姐为何感到十分不安?这时教师大可不必给学生做详细、理性的分析,而应采用以读代解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反复阅读,联系上下文及预习中的人物简介,便可悟出其中的意义,并真切地体会到宋庆龄和保姆之间的情谊。

2、以读促“思”

我曾听过一位教师在教《一夜的工作》中第2自然段时,他让学生齐读了一遍,就紧接着问:“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是围绕哪些重要语句写的?”此时,课堂间鸦雀无声,很多同学一脸茫然,没有一个学生举手发言。于是,教师急了,便指名一位女同学站起来回答,结果还是无言以对。可看出该教师没有考虑到学生读书思考的重要性,没给学生留出读书待思的空间。学生不是电子计算机,不是一读便知。如果是这样,那学生还用得来上学吗?因此,教师首先要明确:读,是阅读教学中的首要部分。不要只是表面上摆个教学的形式出现在课堂上,那样会很难使学生走进文本,品词析句,体会情感,揣摩表达,想象意境及读出韵味。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地、尽可能地让学生自主地阅读、思考、亲身体验学习的过程。只有充分给予学生阅读的自由和思考空间,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各抒已见。同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阅读,保护学生的个性,学生才会在阅读中融入自己的知识和情感,才会闪现出思想的火花。他们才会在阅读《一夜的工作》时质疑:那么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为什么室内陈设那么简单?在读《我的战友邱少云》时就会发问:邱少云为什么能耐得住烈火烧身呢?在读《狱中联欢》时才会纳闷:“革命者们为什么敢在敌人的监狱中载歌载舞,而又不会遭到敌人的射杀?这样的读,才能真正让农村学生逐步活跃于阅读教学中,提高阅读水平。

3、以读悟“情”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且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特别是在农村小学的实际阅读教学中要悟出文中的“情”,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必须要给学生留出充足的读书时间。而且还要加以引导,加强语感因素,注意语感训练。例如,在教《开国大典》一课时,我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出群众游行时的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华人民政府万岁!”“毛主

席万岁!”及毛主席向群众的高呼“人民万岁!”“同志们万岁!”由于学生读出悟感,所以给人以极大的鼓舞,让人感到场面的再现,心中无比兴奋与激动。同时,还读出了人民群众对新中国、毛主席无比热爱、崇敬的感情,与作者产生共鸣。这样的读既训练了学生的语感,又渗透了高尚的人文因素,真切地体现了文中的“情”。

三、培养阅读习惯

在新课标教学中,我们提倡“授人以渔”。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学生提高阅读兴趣及阅读能力无不有益。基于农村小学生的阅读特点,更需要在每篇课文的教学中坚持不懈、科学的训练,才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以致用。首先,要养成认真的阅读态度。必须口到、眼到、心到,不要三心二意,这样才有利于准确地从阅读中获取信息。第二,要养成动手的阅读习惯。教师应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习惯地对重点词句、不解之处,做上记号,再勤于动手去查阅工具书及向老师提问。在阅读中“君子动口不动手”是难以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的。第三,养成边读边想的习惯。读书动口不动脑,则纯属“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便无法理解课文更谈不上创新,也将失去了阅读的意义。因此,在读中应着力培养学生的读思结合,不断地去发现问题,在积极的思考中,尽可能地去解决问题。这才是课改中我们想要达到的目的。

只要通过对学生阅读兴趣、以读为本、阅读习惯的紧密结合去培养,从农村学生阅读的角度说,定会扭转、刷新学生的阅读观念,更好地提高其阅读能力。

下载浅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论文)(小编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论文)(小编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语文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让“语用”根植于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基于高效课堂建构的思考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关于语文课程的定义中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

    【小学语文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如何让学生的写话言之有物实验小学江惠丽当过老师的都知道,小学生初学作文,常常会犯内容空洞的毛病。如何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具体,做到言之有物呢?笔者认为可以从......

    小学语文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兴趣的激发—— 开启识字教学大门的钥匙 温岭市城北小学阮巧琴 【摘要】 识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识字教学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

    小学语文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小学语文课堂的动态生成探究 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认识到教学不应只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知识的过程,更应是课堂创生与开发的过程,课堂教学千变万化,再多再好的预设,也......

    小学语文论文)

    浅谈古诗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连接电视学习语文 官方网站:http://cang.baidu.com/ejkozxmndgqupe古代诗歌是我国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从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怏怏大国的诗......

    小学语文论文

    让儿童轻松走进写话世界 邓兴全 素质教育呼唤人的主体性发展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低年级写话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方面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优势。《语文课程标......

    小学语文论文

    新课程下语文教师的新观念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新课程像那清新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新课程那崭新的理念犹如春风化雨,滋润了教师的心田。这次的课程改革是一......

    小学语文论文

    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点滴体会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深知一个孩子在接受启蒙教育时识字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会对他今后的继续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因为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