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高效课堂总结
条山小学高效课堂总结
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高效课堂基于高效教学。高效课堂必须抓好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课外的减负,二是课内的增效;自从实施高效课堂以来,我校教师积极学习有关高效课堂的理论知识,尝试打造自己的高效课堂,于是教师们踌躇满志,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历经三年,终于初见成效,使我校高效课堂的创建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下面就三年以来的工作做一回顾和总结:
一、转变思想,统一认识
1.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和教研组长为成员的课堂教学改革领导组,合理分工,明确职责,要求各成员各尽其职,各负其责。为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了组织上的准备。
2、开展学习和讨论。学校多次召开专门会议,解读有关文件精神,进行学习,给教师洗脑,换思想,帮助教师更新观念,积极投身于课堂教学改革。教研会上,重新确定有关高效课堂的教研题目,对高效课堂实施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体会以及遇到的疑惑和难题拿到教研会上进行集体讨论,发挥群体优势,共同寻找解决办法。
二.群策群力、积极实践、探索模式
1.高效课堂全校推广实施。根据市教育局文件精神2012年秋季高效课堂在全校实施推广。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们坚持开展听、评、说课活动。每学期开展听评课。我校教师十分重视听评课活动,听课前认真备课。设计教案,互相切磋。听课后认真评课。如教学内容安排否恰当。难点是否突破,教法是否得当,教学手段的使用,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是否符合高效课堂的要求,老师的教学基本功等方面进行中肯,全面的评论、探讨。听评课活动实施过程中,我校涌现了一批课改积极分子。他们认真学习,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敢于创新。课堂上,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积极展示,大胆质疑,认真反思,充分交流;教师由前台退到了幕后,由主角变成了配角,有演员变成了导演,体现了课堂上的主导地位,课堂时间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的获得更多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课堂显得和谐高效。并且全学区的教师参加了由我校教师尚晓玲、沈燕萍和胡守娥上的高效课堂观摩课。得到了领导的好评、同仁的认可。
2.“功夫不负有心人”老师们经过三年的实践与探索,在数学课上探索出了一套适合本地学生的高效教学模式,即以预习、互动、展评、训练、小结为步骤的五环节教学法。
环节一:课前预习(提出目标,明确问题)
操作要领:学生从知识与技能角度提出自己的学习目标,并提出疑难或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老师也从知识与技能的角度简明地提出全班学生共同的学习目标,与学生进行交流。
目的意义:在学生自主阅读时,培养学生的目标意识和问题意识。环节二:小组互动(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操作要领: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与小组同学交流个人的预习成果。学生把预习获得的知识用自己的语言口头表达出来,同组同学则要根据自己获得知识的情况对发言者的发言内容表示赞同或者反对,有不同意见时与他进行辩论,以求得全组同学对学习内容有一致的见解。其间,学困生具有首席发言的权利。
老师巡视课堂,其任务是:①指导学生。让学生学会小组合作学习。②组织教学。防止有学生游离于学习活动之外。③辅导差生。让他在小组学习中具有说话权,为他在汇报展示环节创造表现的机会。④收集信息。在讨论交流时,学生常常会产生各种智慧的火花,这是知识的生长点,老师要善于牢牢把握。
目的意义:在预习时,学生通过对数学课本进行独立的学习,取得了一定的学习成果,学会一些数学知识,这为合作学习奠定了基础。他有可能真正的学会,是一种“真知”;也可能不是真正的学会,是一种“假知”。在小组学习时,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学会的知识说出来,既可以巩固知识,又可以加深理解知识;如果其理解有偏差,也可以得到同伴的纠正或补充。老师要在巡视中检查预习,以了解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
环节三:交流展示(汇报结果、反思讨论)
操作要领:由某一同学代表其小组向全班同学进行展示、征询学习成果,学生上讲台(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全组同学)用“我是老师”的角色,向全班同学讲解知识,回答同学的质疑,必要时也可以向老师提请帮助。老师根据自己的预设,倾听学生的展示与交流,注意课堂生成,适时点拨。
目的意义:对于小学生,让他把学会的知识与技能有条理地、清晰地用口头语言表达出来,其间少不了对知识与技能的再加工,这不仅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而且提升了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他在课堂中由单纯的“学习者”有时转变为“教授者”,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生了质的变化,乐学就在情理之中。
学生的讲解、学生的倾听,既是在巩固先前习得的知识,也是在进行自我释疑。在讲解的过程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所以,上讲台是高效课堂之精髓。学生在通过反思实现学习水平的提高,这是学习过程的跳跃性的本质。
环节四:巩固训练(独立练习,拓展提高)
学生独立完成当堂练习;老师巡视课堂,并对优生的练习进行批改;老师和优生要抽空辅导学困生。
目的意义:当堂知识,当堂巩固;争取做到“日日清”。环节五:课堂小结(前后联系,回顾小结)总结本节课的知识与前后知识的联系。
目的意义:回顾小结为一堂课画龙点晴,给学生留下难忘的印象、思考与无穷的回味。
我校语文课上探索出了一套适合本地学生的高效教学模式,“三段式教学模式”即自学、研讨、训练。(1)自学阶段:渗透教法
定向自学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训练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环节,目的是“先学后教、以学为主、先读后讲、已读为主”。让学生先实践一下,这样学生既可以使自己以前的阅读方法有机会迁移运用,提高自学能力,又可以为下一步“以教导学”提供反馈信息,使教师讲在点子上,导在疑难处。①出示教学目标。
②设计自学目标,提出自学要求。③学生自学,教师辅导。(2)研讨阶段:领悟学法 研讨阶段是讲读课文中心环节,是训练学生理解语言文字,体会思想感情,领悟学法,培养能力的重要阶段。教师主要教规律,教方法,目的是“以教导学”,要求教师做到“三不教”,不预习不教;自学问题未暴露出来不教;自学后会了不教。教师要依据教材重点,紧扣训练重点,抓重点片段、段落,精心设计一些能够促使学生动脑想、动口说、动手写的问题,启发学生细读深思,展开议论。让他们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想象和联想,分析与综合,判断与推理,归纳与概况等思维活动,准确地理解课文的语言文字,深入地体会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了解课文的层次结构,归纳中心,并对课文的思想内容,重点词语,表达方式等方面进行评价和品味,让学生懂其法,知其意,不仅明白课文写了什么,还要明白课文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启发学生广泛参与教学过程,从中悟出学法,体现教与学的统一,语言训练与思想教育的统一。(3)训练阶段:巩固学法
①综合训练,根据课文的训练目标与学生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设计一些具有一定容量和难度的练习,内容应偏重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如背诵、复述、仿写、扩写、续写、缩写以及字、词、句、段等练习,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②当堂训练应保证学生的训练时间,给学生以紧迫感,训练的方式要像考试一样,教师不做任何提示,不准讨论,让学生紧张起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学习交流、反思改进
三年来,为了进一步推动高效课堂建设,我组组织了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研组长高效课堂教学观摩课和青年教师高效课堂教学汇报课。特别是两位青年教师的观摩课,让我们领略了条山小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真谛与精髓,给我们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让我们少走了很多的弯路,明确了很多的问题。如:课始的目标如何出示、自学如何指导、反馈如何互动、练习如何跟进、课终如何回归目标等等都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和引领,受益匪浅。
四、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努力方向。
1、我校全体教师通过这两年多的实践与探究,基本上摆脱了落后的教育观念,在课堂活动过程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性的、积极主动的学习模式。但还是存在着“虚假交往”的现象,学生进行一些无效或低效的操作活动,学生合作、交流、探讨的过程流于形式,浪费了有限而宝贵的课堂时间,这就是为了“秀”课而“做”课。
2、有些教师仅仅停留在上课的形式上,不能深入理解高效的含义;教师思想上总认为学习高效课堂这仅是一次运动,不能坚持持久,仅是一阵风而已;部分教师在课堂的授课中,仍然采取以前满堂灌的形式,唯独在听课时出点花样,穿新鞋走老路,机械照搬;学生对课堂的构建不太理解,仅是在教师的盲目指挥下乱撞,不能积极的进行学习,课堂效率不高;师生的配合还不融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不能充分调动;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不能与课堂学生掌握的情况情况联系,作业简单机械,为完任务而做,没有新意;对学生的评价还只是依靠分数,不能充分认识学生的长处,让学生感受到自我的价值„„
3、自主、合作、探究、交流是学生自主性、独特性在高效课堂教学的生动表现。农村孩子在信息的获取上,其方法,途径、渠道、手段以及信息量等均无法和城市学生相比,这就增加了高效课堂倡导下的自主合作与探究难度。
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决定按下述办法落实,让高效课堂走得更远:
(1)加大学习力度,让老师们对于高效课堂的认识更深更广。(2)鼓励老师认真对待每一节常态课,明确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选择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组织引导学生当堂完成学习任务,达到既定目标。
(3)继续办好教学研讨活动,以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要求每位教师写课后反思,及时记录教学中的问题、经验和心得体会,从理论层面进行分析和阐述,从思想上上升到教改的高度。高效课堂是一条充满活力和希望的教学之路,我校将会按照既定目标和要求,严格管理,认真落实,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创新,不断地总结,为稳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不懈努力!
第二篇:小学高效课堂总结
高效课堂工作总结
小学
2014年6月30日
高效课堂工作总结
自市教育局推广实施“导学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以来,我校立即响应,成立了相关组织,组织教师认真深入地学习讨论相关文件,领会文件的精神,在全校掀起了学习和实践的高潮。为使新的教学模式在我校生根开花、结果,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1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和教研组长为成员的课堂教学改革领导组,合理分工,明确职责,要求各成员各尽其职,各负其责。为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了组织上的准备。
2、开展学习和讨论。学校多次召开专门会议,解读市局有关文件精神,各教研组教研会上,重新确定有关高效课堂的的教研题目,对高效课堂实施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体会以及遇到的疑惑和难题拿到教研会上进行集体讨论,发挥群体优势,共同寻找解决办法。
3、根据各项制度,具体实施了以下工作:
(1)根据市局文件精神,确定了三位教师作为我校首批课改实验教师,作为学校高效课堂实施的带头人。要求他们的课堂必须采取新的模式进行,要求其他教师积极听课、评课,共同提高。
(2)进行了两次“导学案”评比。要求各级各学科准备一份导学案,上交到学校,由全体教师依据学校导学案实施细则分教研组进行评比。通过导学案的评比,检验了我校教师导学案的设计水平,同时也给广大教师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对我校教师设计导学案的整体水平的提高起到了极大地促进作用。
(3)进行了高效课堂展示课活动。由首批课改实验教师每人上一节高效课堂展示课,其他教师积极听课、评课,共同提高。在活动中,每位作课教师都能认真准备,同教研教师积极参与备课、评课,指出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修改的意
见和建议,真正做到了群策群力。
5、本期开展高效课堂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
(1)绝大多数教师的观念得到转变。通过长时间大量的学习、讨论、教研,绝大多数教师的课堂观、学生观、质量观、效率观得以更新和转变。在新的观念的指导下,新的课堂模式的实施由被动变为主动,由自发变为自觉;
(2)涌现出了一大批课改积极分子,他们的课堂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实施过程中,我校涌现了一大批课改积极分子。他们认真学习,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敢于创新。课堂上,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积极展示,大胆质疑,认真反思,充分交流;教师由前台退到了幕后,由主角变成了配角,有演员变成了导演,体现了课堂上的主导地位,课堂时间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的获得更多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课堂显得和谐高效。
(3)教师的备课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教师的备课由原来的为上课而备课转变成为学生学习而备课,教案由导学案取代,新的导学案就是上课的路线图,就是学生学习的指南;由原来的单打独斗转变为集体探究,使每一个导学案都是集体研究的成果。同时也丰富了教研方式和内容,教研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4)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在新的课堂模式下,学生的学习由原来的被动接受式转变为主动探究式,学生在导学案的引导下,学习目标明确,方法明确,时间明确,检测题目和方式明确,真正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由于课堂时间的充分利用,课堂效率和学习效果明显提高,课后学习任务明显减轻,课余时间也真正还给了学生,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在本期高效课堂的实践和探索中,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存在着一些疑问和困惑,但全体教师明白,实施高效课堂是一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解放教师和学生的一条有效途径,我们会坚定不移的走下去。
第三篇:小学高效课堂总结
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竞赛活动总结
2013年东关小学
2013年5月14日至18日,东关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竞赛活动在校举行。年轻特岗教师展示了一堂堂精彩的课堂教学。竞赛活动留给听课教师最深刻的印象是:老师的风貌富有活力,教学设计新颖别致,课堂气氛生动活泼,教学风格各有特色。
一、教学中的优点
1.扎实践行新理念。教师在课堂设计中都能注重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能恰当地创设课堂情境,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师精心创设的教学情境中,通过问题追问,环环相扣,逐步深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自主探究。很多教师能够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正确把握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使课堂始终体现出生生合作、师生互动的良好态势。比如,教学《李时珍》一课时,教师能紧紧抓住单元训练要求的“概括”这一重点巧妙设计,让学生练习用一句话、一个词语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各段主要意思,学生通过思考、交流、归纳、回答,充分提高了概括能力。
2.注重探索新教法。从参赛课堂看出教师们能够积极参与教改,更新教学观念,探索创新教法、学法。首先表现在大多数教师不受教材的束缚,能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经验展开教学,通过学生质疑问难,让学生探究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其次,教师的导学意识普遍较强,注重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和内容涵盖的广度。如,在教学《欲速则不达》一文时,教师以学生提出的三个问题为主线串连整个课堂:文章写了什么事?结果怎样?文章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课文重、难点的突破,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等课堂要素通过这条红线的贯穿得到了解决。
3.恰当选择诵读方式。注重与文本对话,强调文章的诵读是此次参赛课堂的一个亮点。教师们在依照初读感知、再读细研、细读品味这一合理的梯度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过程中,初读感知时让学生默读,通过思考,扫除文字障碍,把握诵读节奏,提取重要信息;再读细研时选择指名读、分组读,让学生深入领会,揣摩情感;细读品味时采用齐读,使学生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品味语言,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在认读词语时,教师借助学生们乐于参与的“开火车”诵读比赛,训练学生对生字、词的熟练度。
4.时刻关注学生。从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成长需求、发展需求入手,课堂上教师注重唤醒学生的激情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教师善于倾听学生表述自己的观点,善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语言富有亲和力和感染力,教师角色定位准确,学生学习主动有效,学习过程中处处有合作与探究呈现,课堂效果较好。
5.课件制作注重实用、有效。参赛教师的课件实用性强,富有美感,而且有很强的表现力,能把抽象、静态、枯燥的知识,直观、形象、鲜活地呈现给学生,使多媒体课件真正起到了辅助教学、拓展教学、深化教学的目的。
二、存在的问题
1.深挖文本内涵不够。部分教师挖掘文本不够深,教学内容较肤浅,只停留在文本的表面,教学过程表现为“蜻蜓点水”式教学。如,教学《挑山工》一文时,部分教师解决字词用了20分钟后,又用15分钟时间赏析描写挑山工外貌的句子,进行其他环节只有5分钟时间,只能草草了之。
2.被课件束缚手脚。有些教师死板地按照课件实施课堂环节,未考虑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方法的灵活性和过程的反思性;不能够在重视教学形式和学习方式多样化的同时,牢牢把握教学的目的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自主学习。因此,课堂表现出教师、学生两张皮,教师对学生的课堂生成无暇顾及的弊端。如,教学《囚歌》一文时,在探讨叶挺的品质时,一位学生发言时用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一词(这是同头三节课学生回答时出现的唯一的一次,很难得),可是教师充耳不闻。
3.无效提问太多。教师上课提问的目的是让学生依据文本和已有知识,通过思考、判断,并组织语言回答。低层次的无效问题不必多问。不少教师把“我们一起学习好不好”、“大家有没有信心”等口头禅反复出现。又如,在教学《囚歌》一文时,如果让学生结合文本理解从狗洞“爬”的内涵就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可是,教师却提问“你们小时候爬过没有,怎么爬的?”,而且让学生做出“爬”的动作,不仅占去了很多时间,而且使这个提问变成了无效提问。
4.评价、激励不当。教师要时时关注学情,倾听学生的发言,注重对学生评价的有效性。对发言有独到见解的、确实有创意的同学应当给予正面激励评价;对表达不到位或者错误的理解,教师要做到有效点拨。不能让“很好”“真棒”等溢美之词满天飞,而对朗读不到位、回答不明确甚至错误的理解不置可否。评价不当不仅对回答问题的学生发展不利,对其他同学也会成为误导。
三、教学建议
第一,要不断强化新课程理念的学习与实践。参赛课堂呈现出了很好优点,但也存在着一定不足。教师们应该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和研究,并不断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修正课堂教学,及时转变旧的教学观念,锐意创新,关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态势、过程、评价等一切内在方面,在课堂教学各个环节切实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营造“宽松、民主、和谐”教学氛围;用恰当的鼓励性评价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加强书本与生活的联系;激发自主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感悟,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第二,要不断提升自身业务素质。评课时发现,不少教师对教学环节的细化、优化不够,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口误较多,有的甚至是知识性错误。如,“各位同学们”、“不搞特殊化”等病句,“勇敢地回答问题”中“勇敢”,“慷慨地借给我钢笔”中“慷慨”都用词不当,等等。教师们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不断学习,不断充电,加大知识储备,拓宽知识广度,提高执教水平。要通过不断学习与内化,力求能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紧扣教学目标的准度,拓展文本解读的宽度,挖掘与文本对话的深度,提升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高度。
本次优质课竞赛活动期间,听课教师约30人次。通过竞赛活动,不仅体验到良好的教研氛围,而且发现了一批很有潜力的教学新秀,充分体现出竞赛的展示功能、示范功能和引领功能。亲临参赛课堂听课的老师将以此为契机,相互学习、总结经验、不断进步,为建设高效课堂做出积极的努力。
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竞赛活动总结 ——2013年濮城镇东关小学
2013年5月14日我校开展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竞赛活动。现将竞赛活动总结如下:
本次竞赛共6位参赛教师,执教内容涉及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比较》、《平均数》;四年级《图形中的规律》、《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五年级《百分数的认识》、《购物策略》、《包装的学问》。部分教师执教内容相同,同课异构、个性化施教。参赛教师的课堂教学精彩纷呈,各有特色,从不同角度展示了我市近年来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取得的成果和经验,为高效课堂的研究提供了范例。与此同时为广大老师提供了互相学习和展示自我的平台,达到了以赛促研、以赛促教的目的。
一、本次优质课竞赛之亮点 1.联系生活、发展数感
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教育现代化对数学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千方百计地让学生从生活中体验数学,让学生自觉地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各种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把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使学生在“生活”和“数学”的交替、互动中更加热爱数学、热爱生活。作为数学教师要避免从概念到概念、从书本到书本,变数学练习的“机械演练”为“生活应用”。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在生活中用数学,增强学生对数学价值的体验,强化数学的应用意识。如有的老师在执教《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创设了生动的生活画面情境“把6个苹果全部分给笑笑和淘气两个小朋友,有几种分法?你觉得那一种分法最公平?”通过指名上台分苹果,在观察和演示的生活情境里,学生真正理解了“平均分”的含义即分数的灵魂,为认识分数奠定了基础。再如在执教《平均数》时,有的老师选取了本班学生男女生投篮的生活素材,从中引出求平均数来比较男女生投篮水平高低;还有老师通过呈现“白银四龙度假村平均每天接待游客500人”等生活里大量数据来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在《包装的学问》一课中,老师通过播放“甘肃岷县洪流灾情,给灾区孩子送礼物„„”怎样包装这些礼品最节约?引出课题,拉近了学生与生活的距离,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百分数的认识》一课中,老师们都能联系生活情境比较百分数与分数的不同;在《购物策略》中,老师选材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教学从生活应用铺开,在购物中结合数学计算讲求策略——精打细算、货比三家、物美价廉等。这样的“生活化”教学活动,不但发展了学生的数感,而且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问题,用数学方法研究生活问题,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2.密度合理、课堂高效
课堂“密度”是学生能在不变的40分钟里,有尽可能多的收获。适当的课堂密度,紧凑的教学环节,顺畅的过程衔接,使课堂的分分秒秒,都尽其所用。本次赛课中,除了教学课本中的例题和练习题之外,许多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合理取舍、有效整合,使所教内容更加适度、适量。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中,增设了“法国国旗、太极图、八块巧克力——让学生看着图形创生分数”,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去除了思维定势;在《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中,涉及了常见游戏抛硬币、掷骰子、石头剪子布、设计转盘等多种游戏规则,从不公平到公平,量大面宽,这些教学内容使得学生的学习范围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思想和方法、数学素养在广度和深度两方面纵横发展,从而实现了高效课堂。
3.注重操作、建立模型
思维认识的发展过程,就是在实践活动中,主体对客体的认识结构不断建构的过程。由于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缺乏兴趣。对于小学生来说,动手操作是激发学生兴趣切实可行的好方法,让学生在做中发现,主动获取知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他们乐学、善学,从而使他们在愉快的操作活动中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考,建立数学模型。如在《分数的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比较》,老师们都能在“折一折、涂一涂、画一画、比一比“等动手操作中让学生自我发现、自我感悟所学知识;有的老师自制教具——转盘,让学生动手转转盘抽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上时不时出现学生“嘢、嘢、嘢”的呐喊声;还有老师能够让学生小组合作通过抛硬币、掷骰子的具体试验来体会可能性是否相等;让学生用圆片自行设计转盘感受游戏的公平性;通过学生亲自动手用小棒摆一摆连续的三角形、正方形来探究图形中的规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自己去探索、发现,才能理解深刻,有利于掌握知识内在和本质的联系。
4.拓展思维、渗透方法
学思想方法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数学知识是一条明线,数学思想方法是一条暗线。同是一堂课,切入的角度或者说是所站立的高度不同,所产生的现场教学效果不会有太大的差异,但重视思想方法渗透的教师所带的学生其思考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拓展的深度是其他学生无法比拟的。课堂教学中善于适时地给学生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是符合新课程改革需求的,也是高效课堂的必然要求。如在《分数的大小比较》一课中,让学生观察两个同样大的正方形(内含小正方形和三角形)里阴影部分的面积谁大谁小时,渗透了运用“平移”比较的方法,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丰富和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再如在《包装的学问》一课中,“将四盒磁带包装成长方体状的一包,有几种包装方法,选用哪种最节约?”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一一将6种包装方法罗列出来,运用排除法简化成比较“6个大面重叠和4个大面4个中面重叠“的两种情况,这里运用转化的思想(各去掉4个大面)变成了比较“两个大面重叠和两个中面重叠”,整个过程思路清晰,凸显了隐藏在包装里不易直接发现的学问。
二、本次竞赛课的不足之处
课堂教学是一种缺憾的“艺术”,即便是一堂十分精彩、令人称羡的优质课,也仍然存在可以考虑或需改进之处。因此本次参赛的课中,还存在一些基本功方面值得商榷的问题:
1.部分教师在上课时还是不能大胆放手,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有限。在教学中,我们教师是否还可以少说一点,让学生多说点、多做点。当教师得到了想要的答案后,是否还能顺藤摸瓜,探究一下“为什么”不要急于转入下一个环节。
2.个别教师对于教材的理解、把握能力还有待于提升。在这些课中,大多数教师还是按照教材的编排方式进行教学的。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深入挖掘的还比较少。有些教师对教材的编写意图的理解还存在偏差。
3.“它不是蜜,却可以粘住一切”。这个可以粘住一切的东西,就是语言。教师的语言有时像战鼓催征,雄兵开拔;有时如绵绵春雨,滋润心田;有时像江河奔流,一泻千里。数学教师的语言要严谨、简洁、幽默、富有激励,突出数学的特质。在本次赛课中有把“重合”说成“对齐”,把“平均分”说成“分成”的情况时而有之。
4.教学基本功在退化,教师板书如“蟹爬”。本次赛课出现了多媒体代替板书的情况,更有老师板书时出现了字迹潦草、不够规范的板书。板书在课堂教学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万万不可忽视,学生是教师的一面镜子,教师不规范的板书将导致潦草的作业。
三、几点建议
1.正确处理主导和主体的关系,提高课堂效益
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出现了这样的偏差:认为自主学习就是在课堂上多回答问题,由此出现了满堂问答的现象,虽然多数问题的答案显而易见,学生回答问题的声音响亮,老师还要提醒他们声音不够大。而当学生遇到一点小困难时教师又开始包办代替。“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要转换角色,充分发挥创造性,依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解决问题时,要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学生思维活跃要比声音洪亮更重要。正确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应做到:少师道尊严,多师生互动,少生搬硬套,多精心设计,少硬性统一,多自主选择,把学习的空间和时间还给学生。
2.正确处理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恰当选择教学方式
有的教师不顾教学内容的需要,片面的追求多媒体形式的“全”,追求感官上的新颖、动感、热闹,将图形、影像、动画等大量引入,无关信息过多,为多媒体而忽略了板书的设计。课堂上还出现形式上的小组学习,讨论交流是小组学习的一种方式,有其使用的条件和尺度,它不是自主学习的标志,当个体独立思考解决不了或难以解决时,才小组交流,以便发挥小组的群体智慧。
3.正确处理课标与教材的关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试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4.正确处理优质课评比与整体推广的关系,树立大教育观
目前,在教学活动中存在着一种不正常现象:优质课竞赛都是奔着大奖来的,往往是哪里有奖往哪儿赶,备课时聚千人智慧与一人,评上奖后将其尘封起来,作为精品束之高阁。为此我们的教师必须牢固地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变个人经验为集体探索,把个别教师的优秀课推广到整个教师群体,使整体教学质量得到大面积提高。
2013年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竞赛活动总结
濮 城 镇 东 关 小 学
2013年5月21日
第四篇:小学高效课堂总结2014
虎门小学2014年秋推进优质课堂活动总结与反思
2014年秋,为了深化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优质课堂建设,红安县县教育局和县教研室相继下发了“以学生为本,推进优质课堂”、“红安县二十所学校课改共同体”的文件。按照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切实有效地开展了打造优质课堂的各种活动,旨在探索打造优质课堂的路子,经过一个学期的尝试,获得了效果,现将这项工作做一阶段小结。
一、转变思想,统一认识,真抓实干
1、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学校校委会成员和教研组长为成员的课堂教学改革领导组,合理分工,明确职责,通过各成员共同努力,各负其责。为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了组织上的准备工作。
2、开展学习和讨论。
①学校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解读有关文件精神,进行学习,给教师洗脑,换思想,帮助教师更新观念,积极投身于课堂教学改革。如:我校在“课改”初期教师一致认识到要进行优质课堂建设,首先要抓好班级小组的建设,教师们都一脸茫然,为此,我校组织全校教师到思源学校听课、听何玉贵校长的专题报告;我们还邀请思源学校的邹桂林老师给全体教师做了一次专题报告,效果还不错。像这样的学习活动上学期我们组织了不下6次。
②虎门小学还建立了“课改”教师在线研讨平台,通过网上平台和教师交流,学校每天将大量关于高效课堂的学习资料上传到群共享中去,让教师接触到“课改”的相关信息。教师还将平时在工作过程中的所想、所感、所悟在网上与其他老师交流、共享。
③教研会上,重新确定有关优质课堂的教研题目,对高效课堂实施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体会以及遇到的疑惑和难题拿到教研会上进行集体讨论,发挥群体优势,共同寻找解决办法。
④“课改”实行校级领导蹲班制,赛认识、赛行动、赛质量、赛效果,奖勤罚懒。
二、群策群力、积极实践、探索模式
为了加快我校优质堂教学模式构建。①我们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策略:
(一)去年12月18日我校组织全校42名教师到黄梅县育才实验学校参观学习高效课堂构建,通过三天的观摩、听报告、交流。在收获全新的教学经验的同时,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开阔了视野,全体老师与优质课堂近距离接触、加快了我校老师对课堂教学的重新构建;(二)2014年秋季,虎门小学的督学、教研室余向红副主任多次到我校指导“课改”教育教研工作;我们还多次邀请了县教研室的专家、县直学校的名师到学校为“课改”教师“诊经把脉”。②我们坚持开展听、评、说课活动。教研组通过集思广益,群策群力,讨论方案,实施步骤,我校教师十分重视听评课活动,听课前认真备课。设计导学案,互相切磋。听课后认真评课。如教学内容安排是否恰当。难点是否突破,教法是否得当,教学手段的使用,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是否符合高效课堂的要求,老师的教学基本功等方面进行中肯,全面的评论、探讨。听评课活动实施过程中,我校涌现出了一批课改积极分子。他们认真学习,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敢于创新。课堂上,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积极展示,大胆质疑,认真反思,充分交流;教师由前台退到了幕后,由主角变成了配角,有演员变成了导演,体现了课堂上的主导地位,课堂时间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的获得更多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课堂显得和谐高效。
(一)学习教学模式
本阶段目标为:为了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剖析问题,我校以理论学习为抓手,找到老师达成共识的教学模式。我校组织老师深入研究铜都双语学校的“五环”大课堂教学模式和黄梅县育才实验学校的“三自”教学模式。
我校从去年十月份起,就利用每周五下午第三节课的固定时间组织教师集中学习、研讨,我们每周制定下周翔实的活动安排,每期一个研讨主题。教师通过每期的研讨,达成的共识后,应用到各自的教学中去。这样的学习活动一直持续到今年元月份。
(二)使用教学模式
本阶段目标为:强化使用富有我校特色优质课堂教学模式,并通过骨干教师执教示范课,集体听评,研讨总结,不断完善,并为全面推进高效课堂积累经验。
1、认真回顾在建构黄梅县育才实验学校“三自”教学法模式过程中得失。剖析高效课堂提升的症状,理清存在的问题,针对高效课堂的各个环节,从各个层面展开全面的问题筛查与诊断:学校重点分析组织推进工作的方法与效果,教研组重点分析课堂的共性缺失,教者重点分析课堂教学行为的不足、课堂结构的毛病乃至相关专业技能的制约因素。在这基础上,依据语文高效课堂三段教学法和数学高效课堂五环节教学法理念,探寻问题整改的措施与方案,形成诊断反思报告。
2、切实做好优质课堂黄梅县育才实验学校“三自”教学法模式课题研究。为进一步完善我校优质课堂的教学模式,真正确立尊重学生主体,调动学习积极性,转变教学方式,全面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真正形成富有我校特色的模式文化。
(三)固化教学模式
本阶段目标为:在学模、用模的基础上,按照“同伴互助、自主发展”的要求,全面提升高效课堂,使每位教师掌握并熟练使用黄梅县育才实验学校“三自”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上好平常课。这是固模的终极目标。学科教师要结合本学科条件、自身教情和学生学情,在平常课中积极自觉使用教学模式,教师要深入研读每一课教材,明确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选择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组织引导学生当堂完成学习任务,达成既定目标。
2、打造精品课。每位教师在本阶段及以后每个学期分别打造1-2节体现先进教学理念、高水平、高效率的精品课,在学校范围内公开执教,以达到互相交流,学习借鉴,共同提高的目的。
3、强化校本研修。在全面推进的过程中,学校要立足校本研修,通过教师专题讨论、集体备课,实现资源共享。并做到及时反思、总结和提升。教师要坚持写教学反思,及时记录教学中的问题、经验和心得体会,并从理论层面进行分析和阐述。
三、优质课堂建设取得效果
1、通过我校开展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推广运用,在教学过程发现以下几点变化:(1)加强了学法指导,重视了自身能力,达到了教与学的统一,圈层教学法加强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真正做到了“授之以渔”。自学中渗透学法,研讨中领悟学法,训练中巩固学法,环环相扣,层次明确,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在读读议议中培养了能力。
(2)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展,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新的教学法的本质是学生学,学生自己主动地发现问题,主动的分析问题,主动地解决问题,主动地求得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低差生的知识水平为出发点,开展教学活动,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层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3)学生从知识与技能角度提出自己的学习目标,并提出疑难或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老师也从知识与技能的角度简明地提出全班学生共同的学习目标,与学生进行交流。对于小学生,让他把学会的知识与技能有条理地、清晰地用口头语言表达出来,其间少不了对知识与技能的再加工,这不仅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而且提升了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他在课堂中由单纯的“学习者”有时转变为“教授者”,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生了质的变化,乐学就在情理之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
四、存在的问题
1、个别教师的导学案适用性不强,导学案的设计仍倾向于以练为主,学法指导设计不够。
2、优质课堂教学模式还有待进一步完善,部分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不高,导致课堂秩序混乱。
3、课堂上学生活动的多了,展示的机会也多了,但是学生内化、吸收的时间相对减少,对知识的巩固提升还没有达到所预期的目的。
4、展示的内容缺乏多样性、互动性和生成性,课堂上学生质疑少,缺深度。
5、部分学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主动性不强,缺乏自学能力,缺乏自我约束力。
6、“课改”需要成本,运行成本如何解决。„„„„„„„„„„
五、今后努力方向
1、优质课堂模式的运用还要进一步提升,在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抓好双基教学和优等生的拔高训练。
2、发挥学生自主管理的作用,将自评、互评、教师评落到实处。
3、继续抓好各环节的强化训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确保课堂内教学环节的完整。
4、完善考评机制,激发教师、学生的动力、潜能,让高效课堂真正发挥高效作用。
5、加强小组学习的互动性,培养小组的合作意识、团队意识、竞争意识。
2015年2日
第五篇: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总结
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总结
在轰轰烈烈的新课改渐趋冷静的今天,更多的老师在教学中践行着新的教育理念。当更多的目光投向课堂的同时,问题随即接踵而来;怎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高效的标准是什么?随着教材内容和教学要求的变化,中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着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教的辛苦,学生学得痛苦,学生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其最直接的原因之一就是大量繁重而无效的教学行为占用了师生绝大部分的时间。
现在的小学英语教学已不是简单的要求教师完成教学内容,随着课改的到来,它对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拓展学生文化、培养应用能力、形成学习技巧,保持终生学习欲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真正地实现素质教育。最近,通过高效课堂的学习,感受颇深。下面就谈谈自己的关于高效课堂教学想法。
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内在“想学”的强烈需求。
问题设置首先直接切教学内容,不可拖沓冗长,故弄玄虚。其次创设情景必须要契合文章的整体氛围。课堂问题的设置正是在学生波浪壮阔的思维平面,在内在“想学”的强大驱动下,发挥主观能动性投入到课堂当中来。而同时问题的情景创设在追求活跃生动的课堂氛围时,还要做到“高效”课堂教学。
二、问题反馈不避纠错,高效生成促“会学”
我们的问题设置就是教师的预设,而预设也必然在实际的教学中在师生、生生互动中备受考验,不断改换自己原来的轨道顺应课堂的临时生成。学生也就子啊高效的生成中不知不觉“会学”了。问题反馈及时纠错可以分为两种做法:一是“直截了当型”纠错。
对于英语基础常识类而学生又容易混淆的,及时指出,予以校正。还有一种做法是“节制随意”讨论。英语学科有自身的学科特点,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的大学科,决定了它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也给课堂带来了发挥的空间。所以问题设置空间要大,课堂有一种“节制的随意”,让学生展示个性生成,而不避讳学生犯错误,让学生子啊“犯错”和“纠错”交替中理解课文内容,促成“会学”。
在课堂热身活动中,利用唱英语歌曲,在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内,让学生融入英语课堂环境中,并打开学生学习的知识库,然后直接进入课文的学习。对于语篇学习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有:⑴新单词的学习;⑵新句型的学习;⑶整体语篇的理解及运用。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学习状况,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1、新单词的学习。布置学生课前预习,在课堂上汇报、展示。小学生还是好表现自己的。因此,他们在预习中会认认真真地去看小字典,去读单词,遇到不会读的他们还会相互请教,甚至去问老师,并记忆相关的短语、句子等。这比起老师在课堂上一遍一遍地教,老师教得累、学生听得烦的效果更佳。
2、新句型的学习。我们则是把它在课堂,老师先引导学生找出文中不懂的问题,或者是关于某一方面和某一个人的问题,学生找出的问题如果是以前学过的,就让学生相互间帮助解决,没有学过的问题往往就是本节课中的新授句型。老师确认了学生的问题后,并没有直接去讲授如何理解、如何回答,而是指导学生相互讨论、交流,主动探究,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并不是凭空想象,不着边际的讨论,而是在课前经过了认真的预习,相信学生在讨论交流中能理解并结合课文内容,学会回答。(当然答案课文中原先就存在,学生在理解之后的回答,就让他们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这样学生在参与课堂活动的过程中,品尝到成功的快乐,就会形成稳定而持久的兴趣,让英语学习成为“我要学”。
3、对于课文的理解和运用,注重了学生的整体感知。
A、先设计几个对课文整体理解有帮助的问题,通过听录音或看课文卡通片,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帮助学生理解整体情景。
B、让学生通篇阅读课文,找出不懂的问题。
C、在解决了问题之后,让学生读课文(跟读、分角色读、自由读等方式)在读中感知语法,在读中领悟新句型的运用,从而明白所学内容它是用来表情达意的。
D、用不同形式的练习,再次整体呈现课文,帮助学生多方位,不同角度审视课文,理解课文。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对培养学生的分析、阅读理解能力及综合运用能力都是大有裨益的。
整节课中,没有游戏、儿歌等环节,而是在实实在在的教学中完成教学任务。当然这样的教学存在的问题是①课前的预习,大部分学生都能完成任务,对于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就需要我们老师做好课前的辅导工作。
②学生在讨论解决问题这一环节,我们要安排好小组内的同学,以优帮差,同学之间学来的知识,比老师教的还易于接受、记忆深刻。③整篇课文的理解训练中要分层,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收获。
高效课堂教学是有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链接而成,而教师“教什么”和“怎样教”又必须体现学生主体理论,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好备课的预设工作,而真正的课堂高效更多在学生的身上得到体现。问题设置是否能推进课堂教学高效,从学生“想学——能学——会学”这一条命脉,检测着“高效教学”的青春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