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科教学与法制教育培训讲义
学科教学与法制教育培训讲义 培训学时:8学时 培训地点:学校会议室 第一学时
一、《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编写背景:
(一)政策背景
1、中小学法制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中小学法制教
育,是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的法定责任。
2、胡锦涛总书记在
201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要把德育融入学校课堂教学、学生管理、学生生活全过程,创新德育观念、目标、内容、方法,充分体现时代性,准确把握规律性,大力增强实效性”。
3、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的明确要求。加强中小学法制教育,是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基础工作。
4、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及法律常识办公 室印发的《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规定把学科教学渗透法
制教育作为对学生实施法制教育的主要途径,要求“将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渗透到相关学科教学中”。
(二)现实背景
1、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事件时有发生,并且呈上升趋势,形势比较严峻。青少年学生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内因或主观原因,就是由于法治观念淡薄,缺乏基本的法律常识。
2、由于受不良思想的影响,一些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遭到严重的扭曲,没有正确的是非观和荣辱观念,缺乏分辨是非和守法用法的能力。
九月开学季,老师你们准备好了吗?幼教开学准备小学教师教案小学教师工作计...初中教师教案初中教师工作计...3、加强中小学生的法制教育具有现实的必要性、紧迫性,是预防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他们健康成长、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举措。
(三)教育教学实际
1、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在落实环节上不到位,做得少,说得 多。
2、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学校和教师普遍反映难以把握、无从下手。
二、《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是怎样形成的?瓮安“6·28”事件发生后,根据教育部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贵州省教育厅对事件的深层次原因和全省中小学法制教育现状进行了深入调研,结果显示,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要求普遍落实不好;中小学法制教育的有效形式、有效途径、有效载体尚未形成;《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将法制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的要求尚未落实;而且,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以及渗透什么内容、渗透到什么程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会不会影响学科教学本身、会不会增加学生学业负担等等。为此,贵州教育厅决定组织开展“贵州省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课题研究”,并委托贵州尚善教育科学研究所实施研究工作。《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都得到高度评价。教育部全国教育普法领导小组办公室认为:“这项课题研究及其成果成功探索出通过学校课堂主渠道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有效载体、有效形式和有效途径,探索出了一条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对于丰富学校法制教育的内容,创新法制教育形式,提高法制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盲评教师认为“课题成果具有创新性,与新课程理念、现行课程标准具有一致性;课题成果以人为本,具有实用性、可操作性、贴切性、实效性等特点,对一线教学具有良好的指导价值”。实地教学验证结果显示,课题成果全面、系统、科学、实用,易实施,可操作性强。课题结题后,教育部发了题为《贵州省积极探索中小学法制教育融入学科教育》的简报,对我省的课题研究成果和试验给予了充分肯定。
三、为什么说《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的编写是一次创新?
(一)巧妙解决了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学生负担之间可能存
在的矛盾。使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不但不影响学科教学、不增加学生负担,反而能增强学科教学的趣味性,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
(二)实现了针对性(学生成长需要)、科学性(有机结合、循序渐进)、艺术性(自然巧妙)、操作性(便于实施)、有效性(符合学生身心特点)、时代性(素材来自于社会、内容与时代同步)、全面性(涵盖 件法律法规)、系统性(渗透内容统筹兼顾、错落有致、相对全面、各有侧重)的统一。
(三)创新了法制教育的理念、途径、形式、方法,形成了有效载体,使法制教育变得更加自然鲜活,更加富有情趣,更加贴近学生,增强了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了学生的心理认同感。
(四)创造性解决了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问题,解决了法制教育课时、教材、师资、经费“四落实”的难题,并一举两得地解决了教师普法问题。
(五)对创新德育观念、目标、内容、方法,对深化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和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具有积极的启示、借鉴和促进作用。第二学时
四、如何用好《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一书?《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一书是专门为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编写的教师用书,分小学、初中、高中分册,且有配套的《教师法制常识分册》。前三个分册的核心内容是“各学科渗透点、渗透内容、要求与方法”,每个渗透点均有“学科内容”、“可渗透的法制内容”、“教学 要求与方法”、“示例或说明”四个栏目,这是教师实施学科教学渗 透法制教育的基本依据。此外,每个学科均配备了一定数量的参考教
案。《教师法制常识分册》为方便教师了解法律法规概貌、查找备课资料和自学而编写,带有一定工具性和资料性。书末附有法制教育常用网站网址,以方便教师上网之用。为帮助教师用好此书,充分发挥《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的作用,提出下列建议:
(一)认真研读霍健康厅长所作《序言》,掌握有关政策,明白编写意图,领会精神实质,掌握工作要求。有人读书不喜欢读序言,这是不对的。
(二)以《教师法制常识分册》为基础,结合其他资料,学习法制知识,作好自身的法制知识储备。
(三)教学中遵循书中提出的基本原则。“尊重教学、科学导入,分量适中、目标恰当,有机统一、一箭双雕”的渗透原则,是经过反复研究、实验提出来的,应当遵循。
(四)落实好书中提出的渗透内容和渗透目标。学科教学渗透
法制教育,跨度大(小学一年级到高三)、时间长,循序渐进、综合提升”的原则,有一定的系统性、层级性,应当遵循。如果各科各行其是,工作就会变得混乱。
(五)处理好“有依据”和“用活”的关系。《法制教育与学
科教学》和课标、教材一样,是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大部分内容可以“拿来就用”,但我们更提倡教师在吃透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用意、原则、要求的基础上,因时、因地、因人不同再加工、再创造,用活该书。
(六)要努力追求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高境界。学科教学
渗透法制教育追求的理想境界应该是:因势利导、生动活泼,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学科教学和法制教育相得益彰。这既是该书的编写理念,也应该是学科教师渗透法制教育应该追求的境界。教学中,必须坚持法制内容与学生实际、教学实际、社会实际的有机结合,注意渗透的趣味性和感染力,重视学生的参与,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过程体验和法制实践。
五、中小学法制教育有哪些实施途径?
主要有:学科教学、专题教育、课外活动(包括班团队活动、学生社团活动、节日纪念日宣传教育活动、仪式教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个别辅导等途径。学科教学是主要的实施途径。
六、为什么要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1、是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必然要求。
2、是落实《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的具体要求。
3、是教学体现教育性的客观要求。
4、学科中客观存在法制教育内容、法制教育契机和法制教育便 利。
5、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具有人力、时间、载体上的优势。学科教师是学校最大的群体,学科教学占据着最多的时间,学科有教学内容作为依托。这是其他途径难以比拟的。
6、符合学生的心理活动,方法上具有优势。由于需要渗透的内容和学科知识紧密关联,借助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内容上比较贴切,形式上比较自然,学生更加认同,更乐于接受。
7、有利于丰富法制教育的内容。学科知识的丰富性为拓展法制教育创造了有利条件。由于受时空限制,学校不可能开展太多的法制教育专题活动和课外活动,只能择“重要的”进行,范围受到制约。而学科凭借自身优势,完全可以把一些平时不好讲或讲不到、学生又应该知道的法制内容,顺势介绍给学生。第三学时
七、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内涵是什么?
5贵州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普通中小学实施学科教学渗透法制 教育工作的通知》(黔教法发〔2011〕152号文件)指出:学科教学
渗透法制教育,是以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内容为依托,充分利用学科中固有的法制内容、教育契机和教学便利,在各学科的教学活动中,有意识、有计划、有机适度地渗透相关法制知识和法治理念的教育,以增强学生法制意识,激发学生法制情感,培养学生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习惯和能力。
恰当地渗透法制教育,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法制素养,还可以增强学科知识与社会、法制三者的联系,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这也是新课程的要求。
八、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应当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应当遵循的原则是:尊重教学、科学导入,分量适中、目标恰当,有机统一、一箭双雕。
(一)尊重教学:即尊重《课标》,尊重教材,尊重教学活动,不破坏教材原意、教材内容,不破坏教学结构和教学程序,不打乱学科教学秩序,不占用过多教学时间。
(二)科学导入:即在教学过程中,因势利导,科学、巧妙地导入法制内容,使法制内容在教学中顺势而出、合情合理、贴切自然。
(三)分量适中:即法制教育内容的分量恰到好处,既满足法制教育的需要,又不形成教和学两方面的负担,冲淡教学主题。
(四)目标恰当:尊重学生的认知能力,尊重学生的生活、社会经验,既满足学生成长和走入社会的基本需要,又不超越学生的接受能力。
(五)有机统一: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实验、练习、活动、作业、辅导等教学环节中,法制内容和学科内容都要相互融合,有机地统一起来,你中有我,我有你。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不是“掺沙子”、不是人为的简单拼盘。同时,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提倡通过润物无声的手法,实现潜移默化的效果。
(六)一箭双雕:既完成法制教育任务、实现法制教育目标,又完成学科教学本身的任务,实现学科教学目标,最终实现学生法制素养和学科素养的双提升。
九、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会不会增加学生负担?按照《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提出的内容、数量、目标要求渗透,就不会增加学生的负担。分述如下:
(一)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在分量、难度上有严格界定。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在35个学科中共设计了 730个渗透点。12年大致有480个教学周、14000个课时,
第二篇:2014暑期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培训讲义
百兴镇教育管理中心2014年暑期《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语文)》
培训讲义
培训时间:7月16日
培训地点:百兴镇中心学校会议室
培训科目:《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
主办单位:纳雍县教育局
组织人:吴定忠
培训教师:吴逊
培训内容: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语文 五年级
培训学时:2学时
培训目的:
1、让语文任课教师认识和了解五年级法制教育的渗透点的内容和要求与方法。
2、让参培教师阅读书后的范例教案及探讨,从而借鉴好的教学方法,对自己的设计和教学方式方法进行创新的尝试和改进。
培训重难点:
让任课教师认识和了解五年级语文法制教育的渗透点的内容和要求与方法;但教师们不知如何结合实际对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行创新的尝试和改进,进而达到法制教育的目的。
培训过程:
第一课时一、五年级语文法制教育渗透点分布
小学五年级语文法制教育渗透点有5个,其中上册3个,其中下册2个。
二、学习《五年级语文法制教育渗透点》
1、渗透点1
(1)学科内容:上册——课文 第9课 鲸
(2)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第三十七条国家对白鳍豚等珍贵、频危水生动物实行重点保护,防止其灭绝。《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
护法》。第三十一条非法捕杀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3)教学要求及方法:初步理解;激发情感,讨论交流。
(4)事例及说明:①教师在课文导入部分介绍:“鲸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地球上生存了5000多万年,如今,许多种类已频临灭绝。”导入结束后,教师适时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激发学生喜欢鲸、保护鲸的情感。②多媒体播放人类捕杀鲸的场景。教师提问:人们这样做法吗?为什么?③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相机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相关内容,引导学生达成共识:保护野生动物是每个组织和个人的责任与义务。
2、渗透点2
(1)学科内容:上册——课文 第17课 地震中的父与子
(2)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四十四条
(3)教学要求及方法:理解、运用;创设情景、品读感悟。
(4)事例及说明:①教师和学生交流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的相关资料,创设情景,引入学习内容。②学生合作探究,找出课文中父亲救儿子的细节描写。在交流学习中,教师相机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相关内容的学习。③拓展学习,教师提问:“假如父亲不顾其他人和警察的劝阻,结果又会怎样?”学习交流感悟:在大灾面前应以大局为重,一切听从上级有关部门的指挥,把维护社会秩序和大多数人的利益放在首位。
3、渗透点3
(1)学科内容:上册——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
(2)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三条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第十七条本章规定中,有下列情形的,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异体字。
(3)教学要求及方法:了解;赏析交流,活动体会。
(4)事例及说明:①教师出示书法作品,在指导学生赏析书法作品、了解汉
字特点的同时,恰当引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相关内容。②学生交流收集到的不规范使用汉字情况。③教师小结。
三、阅读与探讨
参培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有效性的探讨。
第二课时
一、学习《五年级语文法制教育渗透点》
1、渗透点4
(1)学科内容:下册——课文 第1课 草原
(2)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第三十一条和第四十九条。
(3)教学要求及方法:初步了解;激发情感,讨论交流。
(4)事例及说明:①在教学课文第一自然段,可根据文字介绍,利用多媒体配上草原优美的画面:“在天底下,一碧千里„„四面都有小丘„„”激发学生向往、喜爱草原的情感。②教师提问:所有的草原都这样美吗?这么美的草原我们应该怎样去保护它?③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相机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达成共识:保护草原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共同为建设美丽的草原而努力。
2、渗透点5
(1)学科内容:下册——课文 第2课 丝绸之路
(2)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第二条、第三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货物进出口管理条例》。
(3)教学要求及方法:知道;结题点睛,拓展延伸。
(4)事例及说明:①教师在指导学生赏析文中古代中国与古代伊朗之间贸易的精彩场景,结题点睛——丝绸之路的作用。②拓展延伸。师生讨论:a你知道我国现在有哪些对外贸易活动?进行对外贸易有什么好处?举例说明。b听说过哪些进出口中的不正常现象?
二、阅读与探讨
参培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有效性的探讨。
百兴镇教育管理中心2014年暑期《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语文)》
培训讲义
培训时间:7月16日
培训地点:百兴镇中心学校会议室
培训科目:《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
主办单位:纳雍县教育局
组织人:吴定忠
培训教师:吴逊
培训内容: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语文 六年级
培训学时:2学时
培训目的:
1、让语文任课教师认识和了解六年级法制教育的渗透点的内容和要求与方法。
2、让参培教师阅读书后的范例教案及探讨,从而借鉴好的教学方法,对自己的设计和教学方式方法进行创新的尝试和改进。
培训重难点:
让任课教师认识和了解六年级语文法制教育的渗透点的内容和要求与方法;但教师们不知如何结合实际对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行创新的尝试和改进,进而达到法制教育的目的。
培训过程:
第一课时一、六年级语文法制教育渗透点分布
小学六年级语文法制教育渗透点有6个,其中上册2个,其中下册4个。
二、学习《六年级语文法制教育渗透点》
1、渗透点1
(1)学科内容:上册——课文第4课 索溪峪的“野”
(2)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十八、十九、二十条
(3)教学要求及方法:理解;激发情感,讨论交流。
(4)事例及说明:①在教学课文第四自然段,可根据文字介绍,利用多媒体配上野生动物的画面介绍猴子等野生动物,激发学生对野生动物及其优美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②教师提问:面对这些充满野性、活泼可爱的野生动物,我们怎样去保护它们?③师生讨论交流后,教师可以从狩猎必须有狩猎证等引出《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十八、十九、二十条等具体条款,帮助学生理解个别具体条款。
2、渗透点2
(1)学科内容:上册——课文 第14课 大瀑布的葬礼
(2)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七、十九条。
(3)教学要求及方法:理解;结题点睛,拓展延伸。
(4)事例及说明:①教师在学生学习完课文后,师生共同分析赛特凯达斯大瀑布消失的原因。②通过讨论,让学生知道赛特凯达斯大瀑布消失的原因是环境被破坏后造成的,明白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教师相机向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相关内容。③拓展延伸。师生共同讨论:a当我们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需要遵循什么原则?b对于我们身处的自然环境,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3、渗透点3
(1)学科内容:下册——课文 第9课 和田的维吾尔
(2)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第二条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部分。
(3)教学要求及方法:初步理解;讨论交流,结题点睛。
(4)事例及说明:①通过对课文学习,加深对维吾尔族的认识,了解一些维吾尔族的有趣风俗,简要了解新疆是维吾尔族自治区。②简介我国的民族情况、与少数民族有关的行政区域划情况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相关内容。③师生讨论交流:a各自了解到的我国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风俗。b各民族应该怎样相互尊重,和谐相处,共建祖国美好大家庭?
二、阅读与探讨
参培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有效性的探讨。阅读材料7/智慧之花
第二课时
一、学习《六年级语文法制教育渗透点》
1、渗透点4
(1)学科内容:下册——课文
学技术进步法》
(3)教学要求及方法:初步理解;结题点睛,拓展延伸。
(4)事例及说明:①在对课文学习的同时,应让学生知道为了实现这一梦想付出了许多代人的努力,感受自己的责任。②教师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 第19课 千年梦圆在今朝(2)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术普及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的相关内容。③拓展延伸。师生共同讨论:a自己还知道哪些有关科技发明和科技进步的知识或故事。b作为祖国的未来,你对发展祖国科学事业有何设想和抱负?
2、渗透点5
(1)学科内容:下册——综合性学习成长足迹/阅读材料2/老师领进门
(2)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八条
(3)教学要求及方法:理解、应用;结题点睛,拓展延伸。
(4)事例及说明:①教师在学生学习完课文后,请学生讲一位自己印象深刻的老师,激发学生对老师的敬爱之情。②教师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相关内容,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教师的职责。③拓展延伸。师生共同讨论:a一位好老师除了对我们现在的教育外,还能对我们产生什么样的影响?b老师有培养教育我们的责任,那我们该怎样对待老师?
3、渗透点6
(1)学科内容:下册——综合复习
第十五条
(3)教学要求及方法:初步了解与理解;渗透教学,拓展延伸。
(4)事例及说明:①学习文中故事时,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她此时遇到了什么情况?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②教师相机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内容。③拓展延伸。师生共同讨论:a如果江雪不制止那位阿姨买雪糕,会出现什么情况?B我们在生活中遇到这种情况通常是怎样做的,以后是否会用法律的手段来保护自己和他人?
二、阅读与探讨
1、参培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有效性的探讨。
2、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七条、第十一条。
第三篇: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培训讲义
第一学时
时间:7.21 地点:阳长中学会议室
培训内容:在什么背景下要开展在各学科中渗透法制教育?(1)、在什么背景下要开展在各学科中渗透法制教育? 政策背景:
1、中小学法制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中小学法制教育,是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的法定责任。
2、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的明确要求。加强中小学法制教育,是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基础工作。
3、胡锦涛总书记在201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要把德育融入学校课堂教学、学生管理、学生生活全过程,创新德育观念、目标、内容、方法,充分体现时代性,准确把握规律性,大力增强实效性”。
4、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及法律常识办公室印发的《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规定把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作为对学生实施法制教育的主要途径,要求“将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渗透到相关学科教学中”。
5、从“一五”普法到今年启动的“六五”普法,都把中小学生作为普法工作的重点之一。现实背景: 1、2008年,我省发生瓮安“6.28”事件,部分在校学生参与,涉嫌违法犯罪,引起省委、省政府及教育部对中小学法制教育问 题的高度重视。
2、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事件时有发生,而且呈上升趋势及低龄化、团伙化、危害程度严重化趋势,形势比较严峻。贵阳某中学“9.27”案件、贵定某中学“9.16”案件、榕江某中学“4.01”案件便是其中的典型案件。青少年学生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内因或主观原因,就是由于法治观念淡薄,缺乏基本的法律常识。
3、由于受不良思想的侵袭,一些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扭曲,没有正确的是非观、荣辱观,缺乏分辨是非和守法用法的能力。
4、加强中小学生的法制教育具有现实的必要性、紧迫性,是预防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引导其健康成长、培养社会主义合格人才的重要举措。教育教学实际:
1、素质教育在落实环节尚有差距,口头上说得多,行动上做得少;知道重要性的多,知道怎样做的少;提出要求的多,解决资源、内容、方法等瓶颈问题的少。
2、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以及渗透什么内容、渗透到什么程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会不会影响学科教学本身、会不会增加学生学业负担?对此,学校和教师普遍反映难以把握、无从着手。
第二学时
时间:7.21 地点:阳长中学会议室
培训内容:为什么要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内涵是什么?
(1)、为什么要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1、是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必然要求。
2、是落实《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的具体要求。
3、是教学体现教育性的客观要求。
4、学科中客观存在法制教育内容、法制教育契机和法制教育便利。
5、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具有人力、时间、载体上的优势。学科教师是学校最大的群体,学科教学占据着最多的时间,学科有教学内容作为依托。这是其他途径难以比拟的。
6、符合学生的心理活动,方法上具有优势。由于需要渗透的内容和学科知识紧密关联,借助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内容上比较贴切,形式上比较自然,学生更加认同,更乐于接受。
7、有利于丰富法制教育的内容。学科知识的丰富性为拓展法制教育创造了有利条件。由于受时空限制,学校不可能开展太多的法制教育专题活动和课外活动,只能择“重要的”进行,范围受到制约。而学科凭借自身优势,完全可以把一些平时不好讲或讲不到、学生又应该知道的法制内容,顺势介绍给学生。(2)、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内涵是什么?
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是以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内容为依托,充分利用学科中固有的法制内容、教育契机和教学便利,在各学科的教学活动中,有意识、有计划、有机适度地渗透相关法制知识和法治理念的教育,以增强学生法制意识,激发学生法制情感,培养学生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习惯和能力。
例:高中数学在讨论汽车车速与刹车后停车距离之间的函数关系时,存在渗透《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契机,此时即可以结合超速、追尾等现实问题,介绍、讨论制定《道路交通安全法》有关条款的科学依据,从科学的角度,指导学生认识制定、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相关条款的必要性、重要性,教育学生自觉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
恰当地渗透法制教育,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法制素养,还可以增强学科知识与社会、法制三者的联系,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这也是新课程的要求。
第三学时
时间:7.21 地点:阳长中学会议室
培训内容: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应当遵循哪些基本原则?(1)、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应当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应当遵循的原则是:尊重教学、科学导入,分量适中、目标恰当,有机统一、一箭双雕。
1、尊重教学:即尊重《课标》,尊重教材,尊重教学活动,不破坏教材原意、教材内容,不破坏教学结构和教学程序,不打乱学科教学秩序,不占用过多教学时间。
2、科学导入:即在教学过程中,因势利导,科学、巧妙地导入法制内容,使法制内容在教学中顺势而出、合情合理、贴切自然。
3、分量适中:即法制教育内容的分量恰到好处,既满足法制教育的需要,又不形成教和学两方面的负担,冲淡教学主题。
4、目标恰当:尊重学生的认知能力,尊重学生的生活、社会经验,既满足学生成长和走入社会的基本需要,又不超越学生的接受能力。
5、有机统一: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实验、练习、活动、作业、辅导等教学环节中,法制内容和学科内容都要相互融合,有机地统一起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不是“掺沙子”、不是人为的简单拼盘。同时,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提倡通过润物无声的手法,实现潜移默化的效果。
6、一箭双雕:既完成法制教育任务、实现法制教育目标,又完成学科教学本身的任务,实现学科教学目标,最终实现学生法制素养和学科素养的双提升。
第四学时
时间:7.21 地点:阳长中学会议室
培训内容: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会不会增加学生负担?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会不会伤害学科本身?理科渗透法制教育,优势在哪里?要注意些什么?(1)、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会不会增加学生负担?
1、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在分量、难度上有严格界定。
例、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在35个学科中共设计了730个渗透点。12年大致有480个教学周、14000个课时,平均每周只有1.52个渗透点,也就是平均每19节课,法制内容才会在教学中出现一次,频率不高。从具体到一节课的时间占用来看,最简单的,只要求告知学生法律法规名称,最复杂的,占用时间也一般不会超过5分钟。
《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安排渗透的法制内容,都是普通的法制常识和比较容易理解的法律法规,不会超过学生的认知能力,既有对象上的针对性,又属于普法范畴。
2、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在方法上有明确的要求。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是《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提出的明确要求。我们结合《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提出了科学融入、循循善诱、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实现潜移默化效果的基本方法和要求,并且在《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中作了相应设计。只要坚持这些原则,学生接受法制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主动、快乐的学习过程,甚至于有时是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即已完成法制教育的任务,既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也不会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
(2)、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会不会伤害学科本身?
第一,“尊重教学”是渗透法制教育的前提。教学中不能因为法制内容的渗透,破坏教材原意、教材内容、教学程序、教学结构,打乱学科教学秩序,更不能冲淡教学主题,喧宾夺主。
第二,“分量适中、目标恰当”的意思是既有渗透,又在量、度、时间上有严格的界定,不能把教学课上成法制课。
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不但不会伤害学科本身,有时还能促进学科教学,或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或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或促进学科知识与社会、自然的联系。试举一例:
九年级语文《威尼斯商人》一课,如果仅从教学的一般层面理解,学生可能只停留在鄙视夏洛克的自以为是、佩服鲍西娅的机灵智慧这个层次上,但是从公平正义原则(此处涉及民法、合同法)去分析夏洛克的所作所为,学生就能进一
步认识到夏洛克的阴险和不法,更深刻地理解莎士比亚的创作意图;同时,学生也会认识到,如果事情发生在今天,安东尼奥和鲍西娅根本没有必要那么绞尽脑汁去“解套”,因为事前的合约本身就是不合法的,是无效合同(《威尼斯商人》实际上涉及到比较复杂的法律问题,教学上一般只宜讨论到此。有兴趣的教师可以查阅网上相关资料)。
(3)、理科渗透法制教育,优势在哪里?要注意些什么?
1、法律法规中,涉及自然科学知识、体现自然之道的越来越多。如有关环保、生态、卫生、计生、健康、建筑、测绘、统计、能源、资源、水利、交通安全、农林牧渔等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其相当多的条款,都是以自然科学规律为依据的,既是对自然之道的尊重,也体现了法律法规力图通过调整社会关系和人们的行为,维护自然法则、实现社会与自然和谐的立法意图。如《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依据的是生物学原理;矿井禁止瓦斯超标,依据的是化学原理;交通安全法禁止超速、超载,依据的是物理学原理,等等。这不但为理科渗透法制教育创造了契机,而且能让法制渗透更加顺理成章、自然贴切、富有趣味。如交给文科来完成,显然没有理科自然、便利。
2、要发挥理科以理明法的优势。一个掌握惯性、加速度等物理知识的人,开车时较少出现超速、追尾、强行超车、弯道不减速的情况;一个深知甲醇毒性的人,一般不会去用工业酒精勾兑假酒。有时,“法盲”只因是“科盲”。
3、要发挥理科过程体验、情感体验机会较多的优势。一个亲自做过爆鸣气爆炸实验的学生,由于有亲身体验,对加油站、矿井“严禁烟火”,认同感会更强,行为也会更加自觉。
第五学时
时间:7.21 地点:阳长中学会议室
培训内容:在教学的哪些环节可以渗透法制教育?如何在学科教学中,发现和创设法制教育渗透点?
(1)、在教学的哪些环节可以渗透法制教育?
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练习、课外辅导、考试考查、实践活动等环节,都蕴藏着法制教育契机,都可以渗透法制教育,就看善不善用,会不会用,利用得是否富有智慧。如有的老师在布置作业时,有意识地安排一些与法制教育有关的题目,批改作业时,借作业(作文)中出现的法制教育契机,因势利导地进行点评,就做得很好。当然也不要走极端,处处和法制问题挂钩,三句话不离法律,招致学生反感。
(2)、如何在学科教学中,发现和创设法制教育渗透点?
第一,教师要具备一定的法制知识,了解法律法规,否则就可能对存在的契机“视而不见”。例如,如果教师本身不知道《计量法》,尽管教材中出现了诸如秦统一度量衡、测量、杠杆、公平秤、重量与质量等内容时,教师也不可能将其与《计量法》挂上钩。
第二,要善于研究教学活动,在相应的教学内容、环节、形式中去发现契机。课标教材中大量存在法制教育契机。除课堂教学外,实验、练习、作业等教学形式和环节中也大量存在法制教育契机。例如一些教师借“抄袭作业”话题,渗透了《著作权法》的有关内容,严肃中有几分诙谐,关爱中有几分责备,不但有思想深度,学生也容易接受。
第三,要关注社会与生活。新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比较紧密,学生也比较关心社会热点问题。当教学内容涉及到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特别是热点问题时,就为法制教育埋下了伏笔,此时借机渗透相关法制内容,既显得自然,学生的兴趣也比较浓厚。
第四,要善于创设话题。如讲授杠杆原理时,创设“掌握了杠杆原理,同学们能否造一批杆秤卖给商贩?”的话题,就能够自然导入计量器具生产许可的法律规定。再如,教学高中英语《cloning(克隆)》一课时,创设“掌握了克隆技术,我们能否随意克隆几个人”的话题,即可引出关于克隆人的伦理、法律问题,这不但能引起学生对克隆人立法的关注,还可以让学生明白,法律往往滞后于科技、社会的发展,一些法律法规,因科技进步、社会发展而催生和不断健全。
教学内容中存在的法制教育契机,要注意取舍。有人提出,朱自清《背影》中的“父亲”过铁道,违反了铁路法。问题可以讨论,但此处渗透铁路法,似有破坏课文意境之嫌,有违文章原意。
简言之,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背后,蕴藏着学识和智慧。法制教育的契机,既靠寻找,又靠创设。教学内容中存在法制教育因素,但有的可以“拿来就用”,有的却要靠“借题发挥”,同时,既要善于发现,又要有所取舍。
我们鼓励和提倡教师在教学中寻找、创设渗透点,但真正使用时,一定要深思熟虑。
第六学时
时间: 7.21 地点:阳长中学会议室
培训内容:如何选择渗透内容?如何控制渗透的深度和广度?如何控制渗透时间?如何增强渗透的艺术性?
(1)、如何选择渗透内容?如何控制渗透的深度和广度?
渗透内容的选择,受教材、教学形式、教学环节、学生认知能力、教学条件等方面的制约,还应综合考虑社会关联度、教学便捷性及法制内容的可选择余地等因素。
要尊重教材、教学形式、教学环节的固有特性。如讲选自《水浒传》的课文时,由于其中充满打家劫舍、杀人放火的情节,有的教师只看表面,不重本质,脱离当时的社会制度、违背教材原意去和《刑法》简单挂钩,牵强附会,效果适得其反。如抓住当时的社会制度这一本质,认识官逼民反、以强凌弱的社会现实,选择渗透《宪法》第二条、第三十三条等内容,既可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可使学生感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先进性和实在意义,增强学生对《宪法》的感情,教学也相对更便捷。从课程的角度讲,选择渗透内容时,一定要“因课制宜”。
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能力。如有教师试图在小学、初中有关“尊重科学,反对迷信”的教学中去讨论宗教和迷信的区别与联系问题,扯远了不说,这明显超出了学生的认识水平。
要考虑社会关联度。有的法律法规离学生的生活较远,有的法学知识过于专业、生僻,其社会关联度不是很高。应优先选择那些学生成长和走入社会所必需、社会关联度相对较高的法律法规和法学知识。同时,注意地域性:地处海滨,可以多渗透一些与海洋有关的法律;身在矿区,可以多渗透一些与矿产资源、矿山安全有关的法律。在教学内容允许的情况下,还应适当渗透一些地方性法规,实现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服从于教学任务和教学时间。法制教育不能影响学科教学任务的完成,不能突破教学时间限制。渗透的法制内容难度、数量必须适度。如果难度过大,或占用时间较多,宁可放弃。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会发现,有的法制内容渗透,或从案例入手会很生动,或以讨论形式引入课堂气氛会更活跃,但时间却不允许,此时在方法技巧上就要多斟酌,不能两全时,应压缩或放弃法制内容。
要考虑法制内容自身的可选择性。有的渗透点,既可渗透甲法,也可渗透乙法。为了方便备教,《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均一一列出,但并不是要求面面俱到。渗透法律法规时,有的宜具体到某一法条或某一句话,有的宜宏观把握。还有,必须法制知识传授、法治思想建立、法制情感培养、法制行为养成兼顾。有时,因受教学时间、条件的限制,传授法制知识变得困难,但一句话可能就会让学生产生相应的法制情感。此时,教师要做的,不是放弃渗透,而是选择内容。需要说明的是,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有既定的目标任务,“选择”、“控制”并不意味可以随意放弃和降格,使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变得可有可无、随心所欲。至少,《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要求的任务,应当完成。
(2)、如何控制渗透时间?
此问题的提出,既很实际,又不太好讨论。因为,客观上要利用一定的时间来渗透法制内容,所以说提得很实际。但是,如果从“渗透”二字来理解,学科内容和法制内容是交织在一起的有机统一体(所以也有人称为“融入”),不是“插播广告”,所以,又很难讨论哪些时间属于学科教学,哪些时间属于法制教育。几点说明:
1、要正确理解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在方法、策略上的要求,强调学科教学和法制教育的统一。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是“借船过河”,靠“搭顺风车”而实现目标,应当努力追求顺势而出、不露痕迹、见好就收的教学境界,不要为了渗透而渗透。否则,既有违“渗透”二字的本义,又可能真正在时间上发生矛盾。
2、教学中必须坚持以学科教学为主,法制渗透为辅的原则,首先在法制教育的分量、难度、要求上恰当定位,避免花费过多的时间于法制渗透。
3、不能人为造成法制教育和学科教学“抢”时间的局面。渗透法制教育的时间靠“挤”而不是靠“抢”。所谓“挤”,即通过精心备课、改进教学方法和技巧、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等措施,减少时间浪费,提高课堂教学时间利用率。
4、客观地说,平均每19节课才渗透一次法制内容,每次用三、五几分钟来渗透法制教育,是完全不成问题的。担心法制教育“抢”学科教学的时间,没有必要。至于教学中不科学安排时间,信马由缰,随心所欲,甚至喧宾夺主,本末倒置,那是另一回事。
(3)、如何增强渗透的艺术性?
例一,小学科学学科《种子的发芽实验》,是渗透《种子法》很好的契机。三位教师的做法各不相同:
第一位教师在实验总结时,告诉学生种子对于农、林业很重要,所以国家制定有《种子法》。
第二位教师在实验总结时,从假种子导致农民颗粒无收的具体案例入手,引出《种子法》,说明立法的必要性。
第三位教师是在发给学生供实验之用的种子中,有意掺入了两粒不可能发芽的劣质种子,并声称要把种子是否发芽作为考查的标准之一。学生实验时,在温度、水分等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有两粒种子老是不发芽,非常着急。待最后分析原因时,老师才说明真相,结合假劣种子坑农害农的事例引出《种子法》,有学生立即顺着老师的话风趣地说,自己被老师“坑”了,老师“违反”了《种子法》。
相比较,第一位直白;第二位结合社会现实,有情感激发;第三位事先打下伏笔,既结合社会现实,学生又有较强的情感体验和过程体验,显然更胜一筹。
例二,在讲测量器具时,涉及器具准确性问题。有的直白地引出《计量法》,有的从“短命秤”、公平秤等现实话题引出《计量法》,有位老师却是安排同学们把所带的直尺拿出来刻度对刻度地一一比较,因这些直尺品牌、生产厂家不一,学生很快发现几把尺子的刻度不完全吻合,到底其中有无准确的尺子、哪把更准确?问题一下子摆在了学生面前,老师顺势引出计量器具生产标准和《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方面的话题,引导学生结合社会问题讨论。由于学生体验在先,对法律问题印象就更为深刻。
可见,同样的渗透点,同样的渗透内容,教学艺术、技巧上却有高下之分,效果也有差别。
第七学时
时间: 7.21 地点:阳长中学会议室
培训内容:法制教育中如何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实施主体是谁?教育行政部门对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有何要求?(1)、法制教育中如何体现对学生的尊重?
1、尊重学生的情感、人格。不能把法制教育等同于讲法律、敲警钟、训斥人,不能随意借题发挥,讽刺挖苦。因势利导,循循善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始终是德育工作的有效方法。对于一些让教师“伤头”的学生,更不能随意借题发挥,讽刺挖苦。有时,让“伤头”的学生“知道利害”,不见得要声色俱厉,讽刺挖苦也会适得其反。
2、尊重学生的认知能力。难度过大、过小,分量过轻、过重都不好。低年级不能任意拔高,让学生“坐飞机”;高年级也应有一定的深度,不能搞成“小儿科”。这和其他教育教学工作的道理相同,不再赘述。
3、尊重学生的天性。要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以深入浅出的方法,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形象的事例,形式丰富的手段实施渗透教学,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法制教育的有效性。
(2)、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实施主体是谁?
实施主体是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科任教师。其中,教育行政部门是实施管理主体,学校是实施责任主体,学科教师是实施操作主体。
(3)、教育行政部门对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有何要求?
贵州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普通中小学实施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的通知》(黔教法发〔2011〕152号文件)的要求是:
1、将实施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纳入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扎实推进,借此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创新德育方式,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努力形成我省实施素质教育的特色。
2、将实施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纳入“十二五”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计划,在各级继续教育中安排相应的内容、课时和考核。凡考核不合格的,不得颁发继续教育证书。
3、将实施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纳入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考核、学校对教师的绩效考核,按有关规定兑现奖惩。
4、各地要注意抓好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示范学校建设,加强指导,总结经验,以点带面,推动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规范、有效、全面开展。
5、在认真实施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同时,要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法制副校长制度,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的作用;进一步采取专题法制教育、课外活动、个别辅导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努力形成学校多角度、宽领域、复合式的法制教育格局。同时,积极探索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法制教育格局。
6、建立督促检查和激励机制。各地各学校要按本通知要求,建立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下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督促检查机制、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督促检查机制、学校对教师的督促检查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对实施工作开展得好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第八学时
时间: 7.21 地点:阳长中学会议室
培训内容:《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实施》的理解及对教师的具体要求如 第一,教师要提高思想认识。法制教育是教师的法定责任,是素质教育、德育为先的具体要求,是教学教育性原则的具体贯彻,它使“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有了更具体的依托。
第二,教师要增强紧迫感。学生违法犯罪及受害案件不断发生,一些家长、教育工作者用“提心吊胆”、“心惊肉跳”来形容自己的担心和恐慌;一些学生人生观、人生观、价值观、是非观、荣辱观扭曲,大家忧心忡忡。必须增强紧迫感,各方面、各途径配合,主动出击,加强学生法制教育。贵州3400余万人口,学校师生差不多占四分之一,涉及千家万户,这部分人的法制素养提不高,给百姓生活、社会稳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将带来什么后果,是不言而喻的。第三,教师要形成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习惯。要增强责任心,增强主动性,把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变成自觉的教学行动和自然的教学习惯。
第四,要提高自身的法制素养。要多学习法制知识,解决好“一桶水”和“一碗水”的关系;要为人师表,做遵纪守法的楷模,不但用知识,更要用行动感化学生。
第五,要精心备教。要舍得花时间、精力,精心准备拟渗透的法制内容,认真研究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时间利用率,增强教学吸引力和感染力,通过有效教学真正实现学生学科素养和法制素养的双提升。第六,要主动探索创新。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是一项新要求、新任务,还有许多需要探讨的问题,教师要在遵循教育教学客观规律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创新。几点个人理解:
1、课堂教学中没有法制教学,那么法制教育便失去了基础;
2、要以学科教育为主,渗透法制教育为辅;
3、要充分利用各学科中固有的东西进行渗透法制教育;
4、要有意识、有计划、有适度的去渗透法制教育;
例:如平常为了上好一堂课要很好的去备课也是一样一样的:
(1)、根据本班学生的情况怎样去组织好这堂课;
(2)、要让本班学生掌握到什么样的程度;
(3)、课后反思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补救措施。
5、不能简单的理解法制教育就是预防教育,同时也是实施素质教育;
6、教学中切忌喧宾夺主,为了渗透而渗透,也并不是每节课都要渗透法制教育,要以教材为主,法制为辅;
注: 在知识点中讲得正津津有味的时候,切忌一下子抬出法制教育。
作业 1:
1、为什么要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2、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应当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作业2:
1、法制教育中对学生的尊重体现在哪些方面?
2、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对教师有何要求?怎样理解? 作业3:
写一篇培训心得(不少于500字)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
培训
讲
义
纳雍县2013
阳长中学培训点:卢凤然
第四篇:中继教:《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校本培训讲义、笔记及作业
《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校本培训
培
训
讲
义
培训时间:2013年07月 培训学时:4学时
培训地点:拉戛中学多媒体教室 培训教师:张兴泉 培训过程:
第一学时
一、《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编写背景:
(一)政策背景
(二)现实背景
1.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事件时有发生
2.受不良思想的影响,一些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遭到严重的扭曲,没有正确的是非观和荣辱观念,缺乏分辨是非和守法用法的能力。
3.加强中小学生的法制教育具有现实的必要性、紧迫性
(三)教育教学实际
1.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在落实环节上不到位,做得少,说得多。2.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学校和教师普遍反映难以把握、无从下手。
二、《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是怎样形成的?
三、为什么说《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的编写是一次创新?
(一)巧妙解决了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学生负担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使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不但不影响学科教学、不增加学生负担,反而能增强学科教学的趣味性,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
(二)实现了针对性(学生成长需要)、科学性(有机结合、循序渐进)、艺术性(自然巧妙)、操作性(便于实施)、有效性(符合学生身心特点)、时代性(素材来自于社会、内容与时代同步)、全面性(涵盖228件法律法规)、系统性(渗透内容统筹兼顾、错落有致、相对全面、各有侧重)的统一。
(三)创新了法制教育的理念、途径、形式、方法,形成了有效载体,使法制教育变得更加自然鲜活,更加富有情趣,更加贴近学生,增强了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了学生的心理认同感。
(四)创造性解决了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问题,解决了法制教育课时、教材、师资、经费“四落实”的难题,并一举两得地解决了教师普法问题。
(五)对创新德育观念、目标、内容、方法,对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具有积极的启示、借鉴和促进作用。
四、如何用好《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一书?
为帮助教师用好此书,充分发挥《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的作用,提出下列建议:
(一)认真研读霍健康厅长所作《序言》,掌握有关政策,明白编写意图,领会精神实质,掌握工作要求。有人读书不喜欢读序言,这是不对的。
(二)以《教师法制常识分册》为基础,结合其他资料,学习法制知识,作好自身的法制知识储备。
(三)教学中遵循书中提出的基本原则。“尊重教学、科学导入,分量适中、目标恰当,有机统一、一箭双雕”的渗透原则,是经过反复研究、实验提出来的,应当遵循。
(四)落实好书中提出的渗透内容和渗透目标。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跨度大(小学一年级到高三)、时间长(12年)、学科多(35个),编写时,坚持了“统筹兼顾、错落有致,相对全面、各有侧重,循序渐进、综合提升”的原则,有一定的系统性、层级性,应当遵循。如果各科各行其是,工作就会变得混乱。
(五)处理好“有依据”和“用活”的关系。《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和课标、教材一样,是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大部分内容可以“拿来就用”,但我们更提倡教师在吃透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用意、原则、要求的基础上,因时、因地、因人不同再加工、再创造,用活该书。
(六)要努力追求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高境界。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追求的理想境界应该是:因势利导、生动活泼,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学科教学和法制教育相得益彰。这既是该书的编写理念,也应该是学科教师渗透法制教育应该追求的境界。教学中,必须坚持法制内容与学生实际、教学实际、社会实际的有机结合,注意渗透的趣味性和感染力,重视学生的参与,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过程体验和法制实践。
作业:
1、《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的现实背景是什么?
2、如何用好《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一书?
第二学时
五、中小学法制教育有哪些实施途径?
主要有:学科教学、专题教育、课外活动(包括班团队活动、学生社团活动、节日纪念日宣传教育活动、仪式教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个别辅导等途径。学科教学是主要的实施途径。
六、为什么要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1、是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必然要求。
2、是落实《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的具体要求。
3、是教学体现教育性的客观要求。
4、学科中客观存在法制教育内容、法制教育契机和法制教育便利。
5、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具有人力、时间、载体上的优势。
6、符合学生的心理活动,方法上具有优势。
7、有利于丰富法制教育的内容。
七、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内涵是什么?
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是以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内容为依托,充分利用学科中固有的法制内容、教育契机和教学便利,在各学科的教学活动中,有意识、有计划、有机适度地渗透相关法制知识和法治理念的教育,以增强学生法制意识,激发学生法制情感,培养学生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习惯和能力。
恰当地渗透法制教育,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法制素养,还可以增强学科知识与社会、法制三者的联系,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这也是新课程的要求。
八、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应当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应当遵循的原则是:
(一)尊重教学:
(二)科学导入:
(三)分量适中
(四)目标恰当:
(五)有机统一:
(六)一箭双雕:
九、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会不会增加学生负担?
(一)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在分量、难度上有严格界定。
(二)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在方法上有明确的要求。
十、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会不会伤害学科本身? 不会。这得从渗透原则说起。
第一,“尊重教学”是渗透法制教育的前提。
第二,“分量适中、目标恰当”的意思是既有渗透。试举一例:
九年级语文《威尼斯商人》一课,如果仅从教学的一般层面理解,学生可能只停留在鄙视夏洛克的自以为是、佩服鲍西娅的机灵智慧这个层次上,但是从公平正义原则(此处涉及民法、合同法)去分析夏洛克的所作所为,学生就能进一步认识到夏洛克的阴险和不法,更深刻地理解莎士比亚的创作意图;同时,学生也会认识到,如果事情发生在今天,安东尼奥和鲍西娅根本没有必要那么绞尽脑汁去“解套”,因为事前的合约本身就是不合法的,是无效合同(《威尼斯商人》实际上涉及到比较复杂的法律问题,教学上一般只宜讨论到此。有兴趣的教师可以查阅网上相关资料)。
十一、理科渗透法制教育,优势在哪里?要注意些什么?
(一)法律法规中,涉及自然科学知识、体现自然之道的越来越多。
(二)要发挥理科以理明法的优势。
(三)要发挥理科过程体验、情感体验机会较多的优势。
十二、政治思想品德学科如何协调与渗透法制教育的关系?
(一)中小学政治思想品德类课程本身已经包含有法制、法律知识,首先必须保证教好、学好这一部分内容,实现课程固有目标。
(二)中小学政治思想品德类课程的其他内容,富含大量的法制教育因素,有契机、有条件就应该积极渗透法制教育。
十三、语文、历史、英语等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时,如何正确把握涉及的法律问题?
语文、历史、英语等学科教学内容中,存在许多与法制问题有关的事件、人物,也不乏凶杀、抢劫、复仇等情节。教学中如果把握不好,轻则引起混乱,重则可能在观念上误导学生。
教学中,应抓住法律的两个特征:阶级性和历史性。通俗地说,法由统治阶级制定并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人民当家做主,法是人民意志的体现,维护人民的利益;剥削阶级统治时,法是剥削阶级意志的体现,维护剥削阶级的利益。有句口头禅——“这是哪家的王法?”,至少问到了两个问题:“谁定的?”“合理吗?”很生动地诠释了这一点。所以,不是所有的法都是以公平正义为基础的,不是所有的违法都不对。第二,法从无到有,从维护剥削阶级利益到维护劳动人民利益,从不完善到逐步健全,是一个历史的渐进过程,就是在法制理念上,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所以,我们不能穿越时空,不顾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背景,简单机械地用今天的法律或法制理念去套历史问题。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历史观和法制观,否则,小到《背影》中“父亲”过铁路是否违法,大到荆轲刺秦王该不该、梁山好汉是不是真好汉、马丁·路德·金的政治主张到底对不对这样的问题,都难以把握。
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是一种普法教育,除非必要,一般不要引入比较复杂的问题。有些问题,学生会提出来,要充分肯定他们的思考和提
问,也不能避而不答;但有些不好把握的问题,不要轻易结论,应该实事求是地说明,留给大家去讨论、思考。
作业:
1、中小学法制教育有哪些实施途径?
2、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应当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3、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内涵是什么?
4、为什么要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第三学时
十四、练习类、活动类、实际操作类课程,如何渗透法制教育?
体育课、上机课、实验课、音乐课、美术课,其实也存在很多契机。有时,学生的一个不恰当行为(如不守体育规则、偷拿实验药品、网上乱发帖子等),即成为法制教育的契机。某种意义来讲,习惯养成即是法制行为养成。所以这类课程其实有许多优势。
十五、在教学的哪些环节可以渗透法制教育?
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练习、课外辅导、考试考查、实践活动等环节,都蕴藏着法制教育契机,都可以渗透法制教育,就看善不善用,会不会用,利用得是否富有智慧。
十六、如何在学科教学中,发现和创设法制教育渗透点?
第一,教师要具备一定的法制知识,了解法律法规,否则就可能对存在的契机“视而不见”。
第二,要善于研究教学活动,在相应的教学内容、环节、形式中去发现契机。课标教材中大量存在法制教育契机。
第三,要关注社会与生活。新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比较紧密,学生也比较关心社会热点问题。
第四,要善于创设话题。
简言之,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背后,蕴藏着学识和智慧。法制教育的契机,既靠寻找,又靠创设。教学内容中存在法制教育因素,但有的可以“拿来就用”,有的却要靠“借题发挥”,同时,既要善于发现,又要有所取舍。
我们鼓励和提倡教师在教学中寻找、创设渗透点,但真正使用时,一定要深思熟虑。
十七、如何选择渗透内容?如何控制渗透的深度和广度?
渗透内容的选择,受教材、教学形式、教学环节、学生认知能力、教学条件等方面的制约,还应综合考虑社会关联度、教学便捷性及法制内容的可选择余地等因素。
要尊重教材、教学形式、教学环节的固有特性。如讲选自《水浒传》的课文时,由于其中充满打家劫舍、杀人放火的情节,有的教师只看表面,不重本质,脱离当时的社会制度、违背教材原意去和《刑法》简单挂钩,牵强附会,效果适得其反。如抓住当时的社会制度这一本质,认识官 逼民反、以强凌弱的社会现实,选择渗透《宪法》第二条、第三十三条等内容,既可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可使学生感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先进性和实在意义,增强学生对《宪法》的感情,教学也相对更便捷。从课程的角度讲,选择渗透内容时,一定要“因课制宜”。
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能力。如有教师试图在小学、初中有关“尊重科学,反对迷信”的教学中去讨论宗教和迷信的区别与联系问题,扯远了不说,这明显超出了学生的认识水平。
要考虑社会关联度。有的法律法规离学生的生活较远,有的法学知识过于专业、生僻,其社会关联度不是很高。应优先选择那些学生成长和走入社会所必需、社会关联度相对较高的法律法规和法学知识。同时,注意地域性:地处海滨,可以多渗透一些与海洋有关的法律;身在矿区,可以多渗透一些与矿产资源、矿山安全有关的法律。在教学内容允许的情况下,还应适当渗透一些地方性法规,实现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服从于教学任务和教学时间。法制教育不能影响学科教学任务的完成,不能突破教学时间限制。渗透的法制内容难度、数量必须适度。如果难度过大,或占用时间较多,宁可放弃。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会发现,有的法制内容渗透,或从案例入手会很生动,或以讨论形式引入课堂气氛会更活跃,但时间却不允许,此时在方法技巧上就要多斟酌,不能两全时,应压缩或放弃法制内容。
要考虑法制内容自身的可选择性。有的渗透点,既可渗透甲法,也可渗透乙法。为了方便备教,《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均一一列出,但并不是要求面面俱到。渗透法律法规时,有的宜具体到某一法条或某一句话,有的宜宏观把握。还有,必须法制知识传授、法治思想建立、法制情感培养、法制行为养成兼顾。有时,因受教学时间、条件的限制,传授法制知识变得困难,但一句话可能就会让学生产生相应的法制情感。此时,教师要做的,不是放弃渗透,而是选择内容。
需要说明的是,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有既定的目标任务,“选择”、“控制”并不意味可以随意放弃和降格,使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变得可有可无、随心所欲。至少,《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要求的任务,应当完成。
十八、如何控制渗透时间?
此问题的提出,既很实际,又不太好讨论。因为,客观上要利用一定的时间来渗透法制内容,所以说提得很实际。但是,如果从“渗透”二字来理解,学科内容和法制内容是交织在一起的有机统一体(所以也有人称为“融入”),不是“插播广告”,所以,又很难讨论哪些时间属于学科教学,哪些时间属于法制教育。作几点说明:
(一)要正确理解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在方法、策略上的要求,强调学科教学和法制教育的统一。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是“借船过河”,靠“搭顺风车”而实现目标,应当努力追求顺势而出、不露痕迹、见好就收的教学境界,不要为了渗透而渗透。否则,既有违“渗透”二字的本义,又可能真正在时间上发生矛盾。
(二)教学中必须坚持以学科教学为主,法制渗透为辅的原则,首先在法制教育的分量、难度、要求上恰当定位,避免花费过多的时间于法制渗透。
(三)不能人为造成法制教育和学科教学“抢”时间的局面。渗透法制教育的时间靠“挤”而不是靠“抢”。所谓“挤”,即通过精心备课、改进教学方法和技巧、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等措施,减少时间浪费,提高课堂教学时间利用率。
(四)客观地说,平均每19节课才渗透一次法制内容,每次用三、五几分钟来渗透法制教育,是完全不成问题的。担心法制教育“抢”学科教学的时间,没有必要。至于教学中不科学安排时间,信马由缰,随心所欲,甚至喧宾夺主,本末倒置,那是另一回事。
十九、如何增强渗透的艺术性? 举两例说明:
例一,小学科学学科《种子的发芽实验》,是渗透《种子法》很好的契机。三位教师的做法各不相同:
第一位教师在实验总结时,告诉学生种子对于农、林业很重要,所以国家制定有《种子法》。
第二位教师在实验总结时,从假种子导致农民颗粒无收的具体案例入手,引出《种子法》,说明立法的必要性。
第三位教师是在发给学生供实验之用的种子中,有意掺入了两粒不可能发芽的劣质种子,并声称要把种子是否发芽作为考查的标准之一。学生实验时,在温度、水分等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有两粒种子老是不发芽,非常着急。待最后分析原因时,老师才说明真相,结合假劣种子坑农害农的事例引出《种子法》,有学生立即顺着老师的话风趣地说,自己被老师“坑”了,老师“违反”了《种子法》。
相比较,第一位直白;第二位结合社会现实,有情感激发;第三位事先打下伏笔,既结合社会现实,学生又有较强的情感体验和过程体验,显然更胜一筹。
例二,在讲测量器具时,涉及器具准确性问题。有的直白地引出《计量法》,有的从“短命秤”、公平秤等现实话题引出《计量法》,有位老师却是安排同学们把所带的直尺拿出来刻度对刻度地一一比较,因这些直尺品牌、生产厂家不一,学生很快发现几把尺子的刻度不完全吻合,到底其中有无准确的尺子、哪把更准确?问题一下子摆在了学生面前,老师顺势引出计量器具生产标准和《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方面的话题,引导学生结合社会问题讨论。由于学生体验在先,对法律问题印象就更为深刻。
作业:
1、在教学的哪些环节可以渗透法制教育?
2、如何控制渗透时间?
3、练习类、活动类、实际操作类课程,如何渗透法制教育?
第四学时
二十、如何利用好其他教育教学资源?
这里所说的资源,是指可资利用的信息、资料、人员、组织和物质条件等。除用好《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外,提出一些建议:
(一)多上网查找资料。为了方便教师,《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附了部分法制教育常用网站、网址。
(二)通过互联网,积极参与到全省教师的交流、互动中来,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详见“教师如何参与全省的交流互动?”)。
(三)加强和专业人士(包括家长中的专业人士)、机关、组织、企业、科研机构等的沟通,争取他们的支持。
(四)用好校内既有的报刊、图书、音视频等资源。
其实,许多资源是现成的,就看我们会不会用、勤不勤用。二
十一、法制教育中如何体现对学生的尊重?
(一)尊重学生的情感、人格。不能把法制教育等同于讲法律、敲警钟、训斥人,不能随意借题发挥,讽刺挖苦。因势利导,循循善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始终是德育工作的有效方法。对于一些让教师“伤头”的学生,更不能随意借题发挥,讽刺挖苦。有时,让“伤头”的学生“知道利害”,不见得要声色俱厉,讽刺挖苦也会适得其反。
(二)尊重学生的认知能力。难度过大、过小,分量过轻、过重都不好。低年级不能任意拔高,让学生“坐飞机”;高年级也应有一定的深度,不能搞成“小儿科”。这和其他教育教学工作的道理相同,不再赘述。
(三)尊重学生的天性。要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以深入浅出的方法,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形象的事例,形式丰富的手段实施渗透教学,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法制教育的有效性。
二十二、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实施主体是谁?
实施主体是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科任教师。其中,教育行政部门是实施管理主体,学校是实施责任主体,学科教师是实施操作主体。
二十三、教育行政部门对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有何要求?
贵州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普通中小学实施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的通知》(黔教法发〔2013〕152号文件)的要求是:
(一)将实施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纳入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扎实推进,借此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创新德育方式,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努力形成我省实施素质教育的特色。
(二)将实施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纳入“十二五”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计划,在各级继续教育中安排相应的内容、课时和考核。凡考核不合格的,不得颁发继续教育证书。
(三)将实施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纳入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考核、学校对教师的绩效考核,按有关规定兑现奖惩。
(四)各地要注意抓好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示范学校建设,加强指导,总结经验,以点带面,推动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规范、有效、全面开展。
(五)在认真实施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同时,要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法制副校长制度,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的作用;进一步采取专题法制教育、课外活动、个别辅导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努力形成学校多角度、宽领域、复合式的法制教育格局。同时,积极探索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法制教育格局。
(六)建立督促检查和激励机制。各地各学校要按本通知要求,建立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下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督促检查机制、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督促检查机制、学校对教师的督促检查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对实施工作开展得好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我们也正在积极研究学生学业考试、考查中,体现法制内容的可能性,并将配套开展优质课(教案)竞赛、论文评比、教学经验交流活动、学生征文活动等配套活动,促进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的深入、有效、持续开展。希望广大教师,事做有心人,行做先锋者,积极创先争优。
二十四、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对教师有什么要求? 第一,教师要提高思想认识。第二,第二,教师要增强紧迫感。
第三,教师要形成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习惯。第四,要提高自身的法制素养。第五,要精心备教。
第六,要主动探索创新。
作业:
1、如何利用好其他教育教学资源?
2、法制教育中如何体现对学生的尊重?
3、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实施主体是谁?
4、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对教师有什么要求?
《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校本培训笔记
纳雍县拉戛中学
张兴泉
第一次笔记
一、《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编写背景:
(一)政策背景
(二)现实背景
(三)教育教学实际
二、《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是怎样形成的?
三、为什么说《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的编写是一次创新?
(一)巧妙解决了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学生负担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
(二)实现了针对性、科学性、艺术性、操作性、有效性、时代性、全面性、系统性的统一。
(三)创新了法制教育的理念、途径、形式、方法
(四)创造性解决了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问题
(五)对创新德育观念、目标、内容、方法
四、如何用好《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一书?
(一)认真研读霍健康厅长所作《序言》
(二)以《教师法制常识分册》为基础,结合其他资料,学习法制知识,作好自身的法制知识储备。
(三)教学中遵循书中提出的基本原则。
(四)落实好书中提出的渗透内容和渗透目标。
(五)处理好“有依据”和“用活”的关系。
(六)要努力追求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高境界。
第二次笔记
五、中小学法制教育有哪些实施途径?
主要有:学科教学、专题教育、课外活动(包括班团队活动、学生社团活动、节日纪念日宣传教育活动、仪式教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个别辅导
六、为什么要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1、是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必然要求。
2、是落实《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的具体要求。
3、是教学体现教育性的客观要求。
4、学科中客观存在法制教育内容、法制教育契机和法制教育便利。
5、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具有人力、时间、载体上的优势。
6、符合学生的心理活动,方法上具有优势。
7、有利于丰富法制教育的内容。
七、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内涵是什么?
以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内容为依托,充分利用学科中固有的法制内容、教育契机和教学便利,在各学科的教学活动中,有意识、有计划、有机适
度地渗透相关法制知识和法治理念的教育,以增强学生法制意识,激发学生法制情感,培养学生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习惯和能力。
八、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应当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应当遵循的原则是:
(一)尊重教学
(二)科学导入
(三)分量适中
(四)目标恰当
(五)有机统一
(六)一箭双雕
九、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会不会增加学生负担?
(一)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在分量、难度上有严格界定
(二)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在方法上有明确的要求
十、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会不会伤害学科本身? 不会。这得从渗透原则说起。
第一,“尊重教学”是渗透法制教育的前提。
第二,“分量适中、目标恰当”的意思是既有渗透,又在量、度、时间上有严格的界定,不能把教学课上成法制课。
十一、理科渗透法制教育,优势在哪里?要注意些什么?
(一)法律法规中,涉及自然科学知识、体现自然之道的越来越多。
(二)要发挥理科以理明法的优势。
(三)要发挥理科过程体验、情感体验机会较多的优势。
十二、政治思想品德学科如何协调与渗透法制教育的关系
(一)中小学政治思想品德类课程本身已经包含有法制、法律知识
(二)中小学政治思想品德类课程的其他内容,富含大量的法制教育因素,有契机、有条件就应该积极渗透法制教育
十三、语文、历史、英语等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时,如何正确把握涉及的法律问题?
语文、历史、英语等学科教学内容中,存在许多与法制问题有关的事件、人物,也不乏凶杀、抢劫、复仇等情节。教学中如果把握不好,轻则引起混乱,重则可能在观念上误导学生。
教学中,应抓住法律的两个特征:阶级性和历史性。
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是一种普法教育,除非必要,一般不要引入比较复杂的问题。
第三次笔记
十四、练习类、活动类、实际操作类课程,如何渗透法制教育? 体育课、上机课、实验课、音乐课、美术课,抓契机:学生的一个不恰当行为(如不守体育规则、偷拿实验药品、网上乱发帖子等),即成为法制教育的契机。其他学科也一样
十五、在教学的哪些环节可以渗透法制教育?
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练习、课外辅导、考试考查、实践活动等环节,都蕴藏着法制教育契机,都可以渗透法制教育
十六、如何在学科教学中,发现和创设法制教育渗透点?
第一,教师要具备一定的法制知识,了解法律法规,否则就可能对存
在的契机“视而不见”。
第二,要善于研究教学活动,在相应的教学内容、环节、形式中去发现契机。
第三,要关注社会与生活。第四,要善于创设话题。
十七、如何选择渗透内容?如何控制渗透的深度和广度?
渗透内容的选择,受教材、教学形式、教学环节、学生认知能力、教学条件等方面的制约,还应综合考虑社会关联度、教学便捷性及法制内容的可选择余地等因素。
要尊重教材、教学形式、教学环节的固有特性。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能力。要考虑社会关联度。
服从于教学任务和教学时间。要考虑法制内容自身的可选择性。
十八、如何控制渗透时间?
(一)要正确理解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在方法、策略上的要求,强调学科教学和法制教育的统一。
(二)教学中必须坚持以学科教学为主,法制渗透为辅的原则
(三)不能人为造成法制教育和学科教学“抢”时间的局面
(四)客观地说,平均每19节课才渗透一次法制内容,每次用三、五几分钟来渗透法制教育,是完全不成问题的
十九、如何增强渗透的艺术性
第四次笔记
二十、如何利用好其他教育教学资源?
除用好《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外,提出一些建议:
(一)多上网查找资料
(二)通过互联网,积极参与到全省教师的交流、互动中来,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
(三)加强和专业人士、机关、组织、企业、科研机构等的沟通,争取他们的支持。
(四)用好校内既有的报刊、图书、音视频等资源 二
十一、法制教育中如何体现对学生的尊重?
(一)尊重学生的情感、人格
(二)尊重学生的认知能力
(三)尊重学生的天性
二十二、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实施主体是谁?
教育行政部门——实施管理主体,学校——实施责任主体,学科教师——实施操作主体
二十三、教育行政部门对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有何要求?
(一)将实施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纳入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将实施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纳入“十二五”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计划
(三)将实施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纳入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考核、学校对教师的绩效考核,按有关规定兑现奖惩
(四)各地要注意抓好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示范学校建设,加强指导,总结经验,以点带面,推动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规范、有效、全面开展
(五)在认真实施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同时,要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法制副校长制度,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的作用
(六)建立督促检查和激励机制
二十四、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对教师有什么要求? 第一,教师要提高思想认识。
第三,教师要形成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习惯。第四,要提高自身的法制素养。第五,要精心备教。第六,要主动探索创新。
《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校本培训
培
训 作 业
第一次作业
1、如何用好《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一书?
答:为帮助教师用好此书,充分发挥《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的作用,提出下列建议:
(一)认真研读霍健康厅长所作《序言》,掌握有关政策,明白编写意图,领会精神实质,掌握工作要求。有人读书不喜欢读序言,这是不对的。
(二)以《教师法制常识分册》为基础,结合其他资料,学习法制知识,作好自身的法制知识储备。
(三)教学中遵循书中提出的基本原则。“尊重教学、科学导入,分量适中、目标恰当,有机统一、一箭双雕”的渗透原则,是经过反复研究、实验提出来的,应当遵循。
(四)落实好书中提出的渗透内容和渗透目标。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跨度大(小学一年级到高三)、时间长(12年)、学科多(35个),编写时,坚持了“统筹兼顾、错落有致,相对全面、各有侧重,循序渐进、综合提升”的原则,有一定的系统性、层级性,应当遵循。如果各科各行其是,工作就会变得混乱。
(五)处理好“有依据”和“用活”的关系。《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和课标、教材一样,是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大部分内容可以“拿来就用”,但我们更提倡教师在吃透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用意、原则、要求的基础上,因时、因地、因人不同再加工、再创造,用活该书。
(六)要努力追求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高境界。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追求的理想境界应该是:因势利导、生动活泼,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学科教学和法制教育相得益彰。这既是该书的编写理念,也应该是学科教师渗透法制教育应该追求的境界。教学中,必须坚持法制内容与学生实际、教学实际、社会实际的有机结合,注意渗透的趣味性和感染力,重视学生的参与,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过程体验和法制实践。
2、中小学法制教育有哪些实施途径?
答:主要有:学科教学、专题教育、课外活动(包括班团队活动、学生社团活动、节日纪念日宣传教育活动、仪式教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个别辅导等途径。学科教学是主要的实施途径。
3、政治思想品德学科如何协调与渗透法制教育的关系?
答:
(一)中小学政治思想品德类课程本身已经包含有法制、法律知识,首先必须保证教好、学好这一部分内容,实现课程固有目标。
(二)中小学政治思想品德类课程的其他内容,富含大量的法制教育因素,有契机、有条件就应该积极渗透法制教育。渗透时仍然要遵循“尊重教学、科学导入,分量适中、目标恰当,有机统一、一箭双雕”的原则。
第二次作业
1、练习类、活动类、实际操作类课程,如何渗透法制教育? 答:体育课、上机课、实验课、音乐课、美术课,其实也存在很多契机。有时,学生的一个不恰当行为(如不守体育规则、偷拿实验药品、网上乱发帖子等),即成为法制教育的契机。某种意义来讲,习惯养成即是法制行为养成。所以这类课程其实有许多优势。
和其他学科一样,教师有时也要善于创设法制教育话题。小学美术课中,有一课要求画“窗外的风景”。教师是这样处理的:师生同时作画,完成后先展示学生作品,窗外都是漂亮的花园、整洁的街道等等。最后,老师说我也画了一幅,学生充满期待,但老师展示出来的“风景”,却是遍地垃圾和横流的污水,一个人正捏着鼻子、踮着脚尖从污水中跳过。这幅“煞风景”的作品,和学生的心理预期形成强烈反差,通过情感冲突,很好完成了有关环保的法制情感教育和守法意识教育。
2、政治思想品德学科如何协调与渗透法制教育的关系?
答:
(一)中小学政治思想品德类课程本身已经包含有法制、法律知识,首先必须保证教好、学好这一部分内容,实现课程固有目标。
(二)中小学政治思想品德类课程的其他内容,富含大量的法制教育因素,有契机、有条件就应该积极渗透法制教育。渗透时仍然要遵循“尊重教学、科学导入,分量适中、目标恰当,有机统一、一箭双雕”的原则。
3、如何增强渗透的艺术性? 举两例说明:
例一,小学科学学科《种子的发芽实验》,是渗透《种子法》很好的契机。三位教师的做法各不相同:
第一位教师在实验总结时,告诉学生种子对于农、林业很重要,所以国家制定有《种子法》。
第二位教师在实验总结时,从假种子导致农民颗粒无收的具体案例入手,引出《种子法》,说明立法的必要性。
第三位教师是在发给学生供实验之用的种子中,有意掺入了两粒不可能发芽的劣质种子,并声称要把种子是否发芽作为考查的标准之一。学生实验时,在温度、水分等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有两粒种子老是不发芽,非常着急。待最后分析原因时,老师才说明真相,结合假劣种子坑农害农的事例引出《种子法》,有学生立即顺着老师的话风趣地说,自己被老师“坑”了,老师“违反”了《种子法》。
相比较,第一位直白;第二位结合社会现实,有情感激发;第三位事先打下伏笔,既结合社会现实,学生又有较强的情感体验和过程体验,显然更胜一筹。
例二,在讲测量器具时,涉及器具准确性问题。有的直白地引出《计量法》,有的从“短命秤”、公平秤等现实话题引出《计量法》,有位老
师却是安排同学们把所带的直尺拿出来刻度对刻度地一一比较,因这些直尺品牌、生产厂家不一,学生很快发现几把尺子的刻度不完全吻合,到底其中有无准确的尺子、哪把更准确?问题一下子摆在了学生面前,老师顺势引出计量器具生产标准和《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方面的话题,引导学生结合社会问题讨论。由于学生体验在先,对法律问题印象就更为深刻。
第五篇: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
《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心得体会
水塘初级中学 XXX 通过这段时间对《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的学习,增强了我的法律应用能力,让我在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法制教育均使我受益匪浅。
一、通过学习,使我进一步认识到法制培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加强学校法制教育,是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的法定责任,是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基础工作,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及法律常识办公室明确规定把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作为对学生实施法制教育的主要途径,要求“将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渗透到相关学科教学中”。这一要求,阐明了今后学校的法制教育实施方式和教学方法,对我们今后的教育工作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性。
二、通过学习,使我进一步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工作能力和方法。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应当遵循尊重教学、科学导入,分量适中、目标恰当,有机统一、一箭双雕的原则。渗透法制教育要创设适当的情景,要找准切入点,频率不要过高。从具体到一节课的时间占用来看,最简单的,只要求告知学生法律法规名称,最复杂的,占用时间也一般不会超过5分钟。其次,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在方法上有明确的要求,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
生”,并作了相应设计。只要坚持这些原则,学生接受法制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主动、快乐的学习过程,甚至于有时是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即已完成法制教育的任务,既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也不会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更不会伤害学科本身,达到双赢目的。
三、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让我深刻认识到当今法制教育在日常教学过程中 渗 透 式 教 学 刻 不 容 缓,让 我 更 明 白 教 师“教书·育人”的 真 正 含义;让 我 认 识 到学生不仅知识水平的高低跟我们教师有关,他们的自身素质、道德观念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我们教师对他们教育了多少。所以,现代的教师不仅要传授给他们文化知识,还要时时进行渗透法制教育,将教学与法制教育有机地结合,让我们一起共同努力,创建一个新型法制型社会,从学校开始。
总之,法制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是一个大课题,有待于我们广大数学教师去探讨和研究。我们要切实按照这次培训所提出的要求去做,在法制渗透方面探索一些可行的途径,把传授科学知识同法制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教育培养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