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试论教学反思的意义与方法
试论教学反思的意义与方法
【内容摘要】 在新课改中,反思已经成为我们教师的一项基本技能,也是一种特有的品质与习惯。我们在逐渐养成其品质和习惯的同时,反思的方法及其可行性更值得我们去探讨。
【关 键 词】 反思 内涵 品质 方法 可行性
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全国范围内稳步推进。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学科学习和终身发展提出来顺应时代的要求。在新课标具体实施过程中涉及的问题很多,其中课改的执行者-----教师无疑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要按质按量、不折不扣地理解、执行新课标理念,实现对学生的教育目标,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等因素进行深层次的反思。对教学反思的研究成果很多,观点也很多。但笔者认为:对反思的内涵的理解和其方法可行性在实际教学实践中显得更为突出、重要。
著名教育家叶澜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①]在这一经典话语中,“三年反思”与“一辈子教案”的对比,并得出能否成为名师与是否写反思的因果关系,足以说明反思的重要性。
一、认清教学反思的真正内涵与意义。
伯莱克对反思的理解为:“反思是立足于自我之外,批判的考察行动及情境的能力。使用这种能力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努力思考以职业知识而不是以习惯、传统或冲动的简单作用为基础的令人信服的行动。”[②]而美国教育家杜威则认为:“反思是个体在头脑中对问题进行反复、严肃、制作的沉思,是对于任何信念和假设,按其所依据的基础推导出结论,进行能动持久周密的思考。”[③]两位大家告诉我们:反思是我们做任何事的行动指南和旅行导航仪。而在教育教学中,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的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更能真实直观的说明反思对我们为人师者成长的重要性。
(一)反思是一种习惯和品质
作为为人师表的我们,每天和学生走在一起,需要花大量的时间来处理班级事务,撰写教案。尤其在课堂教学中,有何成功,有何失败,这都需要我们去沉思。因为“优秀教师的标志不是应用技术的能力,而是在于教学反思的艺术性----深思熟虑和富有创造性。”[④]而现实中,我们许多人只知“埋头苦干”,却忘记了“抬头望路”。有时自己走了多久,是否偏离了方向,偏了多远却浑然不知。这样缺少“反思”的教育行走方式自然却少了对沿途美景的欣赏,也缺少了对教育的迷恋和陶醉。这样一来,我们的教育便会失去它们应有的诗意和理智,最终受影响的是我的教育对象----孩子们。因而,我们不能没有反思。
当然,反思应是有效的、深层的。若为浅尝辄止,蜻蜓点水,那么反思也只能大打折扣。这就需要我们研究分析反思方法的可行性,实用性。反思涉及到方方面面,大到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小到教学语言、衣着。其实,除了教育教学,其他如班级管理等都需要我们拥有深层反思的习惯和品质。让习惯反思成为教师素养提升的一种常态途径,让反思推进教师专业发展,是新形势下的教师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反思是培育我们成功的土壤
为了促进我们自身成长,一方面要习惯反思,使“被动反思”变为“主动反思”。另一方面,更要了解在我们教育事业成功上反思所起的作用。
当代教育家李镇西下面的的一段话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二十多年来,我的反思经历了一个过程:从对自己的教育行为的分析到对教育行为背后所蕴藏的教育观念的拷问;从对身边各种教育现象,解剖到中国教育理论的审视┈┄无论是微观还是宏观,无论对自己,还是对整个教育,每一次反思都是一次提升。”[⑤]显而易见,李老师的成长经历也是反思的过程。他在反思中日渐积淀、提升。他也便成为一代教育家。还有斯霞、魏书生等人的成功事迹都会说明这一点。他们在实际教学中,逐渐养成反思与再反思的习惯与品质。
在教书育人这条漫长的道路上,成功需要努力为基础,以执着为保障。没有反思,我们会一直不清醒;没有反思,我们无法坚持理性;没有反思,我们无法走得更远,无法到达成功的彼岸。
(三)反思使我们从成功走向智慧
我们所从事的职业的特殊性----育人,为一个个成长的生命担负起教育职责。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反思和批判意识。在反思中我们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在反思中进行整合与创新。只有不停地反思,不断地完善自己的反思技能,特别是课堂反思水平,才能改正自己的不足,也才能充分发挥教与学的正能量。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苏格拉底也说:没有反思的生活不值得过。在教育教学中,反思自己的成功与失败,进而对教育思想的沉淀与锤炼。昨日的启迪,今天的创新,明天的提升,这一系列过程时刻与反思同行。也正因为有了反思,我们成为成功者,更重要的可能成为一位智者。因为成功只能代表现在,后来的智者才是永远。“没有反思,就不会有教育的精彩和精彩的教育人生。”[⑥]
二、探讨教学反思的方法
领会了教学反思的真正内涵,更重要的是知道如何在具体实践中反思,即反思的方法。在这次新课改中,特别强调促进每个学生充分、全面多元的终身发展和最优发展。相应的我们更应着重探讨反思方法及其可行性。
(一)纵向反思。所谓纵向反思是教师从时间维度上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不间断的反思。其包括教育教学实践后反思、实践中及时反思和后续实践的超前反思。具体说来包括课后思,每日思,考后思,期中期末思等。其中,期末期中反思最为重要。这两者要进行较大范围、较长时间的质量分析及总结。如学科试卷分析等。它是对本学期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总结,是通过总结会、家长会、讨论会等反思形式进行完整的思考整合,提出合理的整改措施。
此种反思方式既然以时间为维度,那么时间就是它的生命线。这就要求有一个长期性、系统性的安排。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持之以恒是必然。另外,这种反思有时效性,即今天的反思不能拖在明天,及时反思,及时整改。因为此方式是以时间为主线。它要求我们养成及时反思,及时改进,于教学前未雨绸缪,三思而后行的良好习惯。
(二)横向反思。即教师主体抓住一切学习机会,包括理论与实践。通过学习现代心理学、教育学,将理论努力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和理念,去科学地指导自己的实践。这种方法也叫横向比较法。通常与同行,同学科,同一节课不同的教师教学比较,计较得失,总结经验。其形式也较多。如观摩课、研究课、示范课等。向他人和优秀教师学习,详细了解观摩他们的课件或案例,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这里我们都会认同公开课的巨大作用。因为,无论是上课者还是听课者都会在这一个交流过程中教学相长,相得益彰。站在讲台上的我或者你,其一言一行,一笔一划都会体现对教学三维目标的理解和贯彻,对教学内容的完成,教育艺术的运用。而这些我们也都会一次次“过滤”,或吸收,或利用,或抛弃。总之,在观察、对比、修正的反思中获取宝贵的经验来指导自己的今后的教学。
(三)及时反思-----卡片法。我们写一篇教案,上完一节课,批好一次作业,与学生一次交流,心里定有或多或少的收获。而这些收获都会经过大脑的提炼后便成为有益的“灵感”。但是这“灵感”如同天上的流星一般,闪亮但又稍纵即逝,会马上遗忘;另一方面,我们每个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每天处理的事情特别多,专门花时间静坐反思并记下了,一般很难做到。于是,我在办公桌上、书本里、电脑前、口袋里准备了一叠卡片和一支笔。随时记下马上会消失的“灵感”。在把卡片定期分类粘贴在教案中。以后每周一整理、总结。这样,这些卡片如同一个个小观众,随时在向我给予中肯的建议和鼓励。它们更成为我上课、管理班级的第一手资料。这种“卡片反思法”除了能弥补由于遗忘而易失去“灵感”的缺陷之外,其实用性很强,不受时间和条件的限制。只要坚持下来,效果一定明显。这种方法和魏书生老师极力提倡记日记不谋而合,极为相似。他曾说过:“能使我们记住目的经验教训,有利于分析认识改变,超越自我┈┈日记写多了,当然也就有了进行教学研究的素材。”[⑦]魏老师没上过高中,没进过师范,却成为一代名师,这与记日记、写反思是分不开的。
(四)师生互评------纸条反思法。现代中学生热衷于在课间甚至课堂上互传纸条,他们把这些纸条当作不用电脑、手机的QQ聊天一样。另一方面,如果要他们当面指出老师某一节课的得失,他们不一定说出真话。因此,让他们用纸条通过作业本或其他方式向我或其他老师反应各种真实的情况。这也包括班级管理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向他们承诺:言者无罪,真言表扬。一段时间下来,纸条越来越多,我再开一个“纸条发布会”。给他们的纸条“谏言”一一解释。这样一来,我的课堂教学、班级管理在他们的参与下着实进步很大,效果显著。
后来,我们班又建立了QQ群,利用这一信息平台师生之间畅所欲言,献言献策。我定期和他们交流,发现我的许多不足。这样不仅使我收获很多,而且使我们师生关系更为融洽。
我们既然从事育人这一平凡而伟大的事业,就应该通过努力使自己由“生存型”教师转变为 “发展型”教师。而“发展型”就应该包括有反思的品质、反思的方法的内涵。同时,势必要求我们去探索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反思方法。
第二篇:教学反思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反思的意义和方法
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视之。现在很多教师会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来反观自己的得失,通过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来提高教学反思的质量。
类型方法
反思类型可有纵向反思、横向反思、个体反思和集体反思等,反思方法有行动研究法、比较法、总结法、对话法、录相法、档案袋法等等。
纵向反思和行动研究法
即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一个认识对象放在历史过程中进行思考和梳理。同时不断地获取学生的反馈意见,并把它作为另一个认识对象进行分析,最后把两个具体的认识对象揉在一块儿整合思考。我思故我在,我思故我新。
横向反思和比较法
教学反思需要跳出自我,反思自我。所谓跳出自我就是经常地开展听课交流,研究别人的教学长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学习比较,找出理念上的差距,解析手段、方法上的差异,从而提升自己。当然,无论是运用行动研究法还是比较法,我们都需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个体反思和总结法
“课后思”:一场课下来就总结思考,写好课后一得或教学日记,这对新教师非常重要;“周后思”或“单元思”:也就是说,一周课下来或一个单元讲完后反思,摸着石头过河,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月后思”:对于自己一个月的教学活动进行梳理;“期中思”:即通行的期中质量分析,这是比较完整的阶段性分析。通过期中考试,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意见,从而进行完整的整合思考;也可以以一个学期、一个学年或一届教学的宏观反思。
集体反思和对话法
集体反思指与同事一起观察自己的、同事的教学实践,与他们就实践问题进行对话、讨论,是一种互动式的活动,它注重教师间成功的分享、合作学习和共同提高,有助于建立合作学习的共同体。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以旁人的眼光来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能使自己对问题有更明确的认识,并获得对问题解决的广泛途径。教师互相观摩彼此的教学,详细记录所看到的情景。还可以用摄像机将教学活动拍下来,组织观看。每个观摩的教师都写教学反思,都以自己的教学实践去分析,促使大家各自思考,然后共同研讨,重在针对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困惑,进行团队反思,每个教师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即使出现认识上的冲突,也是一个智慧碰撞和切磋学习的机会。注重教师之间的合作与对话是反思性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反思不仅仅是“闭门思过”,与外界的沟通与交流也是进行教学反思的重要途径,这是由教与学的社会性本质所决定。除了同事之间的集体反思外,还可请教育教研学者介入,提出有促进性、针对性的建议,促使教师不断反思,从而获得更新、更全面的认识。
集体反思的提出及意义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我们教师有全新的教育理念,全面的教育教学能力,全新的教学行为。为此,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学校对教师进行各层次各方面的教育教学培训,以期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推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使我们能够真正肩负起实施新课程的重任。因此,我们教师必须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种方式实现自我完善,以推进自己的专业发展。而在众多自我完善的方式中,教学反思无疑是非常有效的一种。但教师的个人反思活动属于个体反思,由于受到自身素质、观察视角、知识与经验、专业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其反思内容及程度均较低。为此,在教师个人反思的基础上,引入“集体反思“非常必要。个人智慧不过是草间露珠,集体智慧才是长河流水。“集体反思”能够有效弥补教师个人反思的不足,利用集体的智慧,共同激活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智慧。它能够集思广益,在交流和碰撞中可以相互启迪,共同提高。只有把个人反思融入到“集体反思”中,个体反思才有更广泛的价值,个体从集体反思中获得更多的收获。同时,集体反思能够在教师教育教学培训和自我完善之间建立起有效的联系,使集体培训与个人成长有效整合,共同推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反思历程
教师反思的过程经历”具体经验→观察分析→抽象的重新概括→积极的验证四个过程。具体经验阶段
该阶段的任务是使教师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并明确问题情境。观察与分析阶段
该阶段教师将广泛收集并分析有关的经验,特别是关于自己活动的信息,以批判的眼光反观自身,包括自己的思想、行为,也包括自己的信念、价值观、目的、态度和情感。在获得一定的信息之后,教师要对它们进行分析,看驱动自己的教学活动的各种思想观点到底是什么,它与自己所倡导的理论是否一致,自己的行为与预期结果是否一致等,从而明确问题的根源所在。经过分析,教师会对问题情境形成更为明确的认识。
重新概括阶段
此阶段将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反思旧思想,并积极寻找新思想与新策略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积极的验证阶段
这时要检验上阶段所形成的概括的行动和假设。在检验的过程中,教师会遇到新的具体经验,从而又进入具体经验第一阶段,开始新的循环。
在以上四个环节中,反思最集中地体现在观察和分析阶段,但它只有和其他环节结合起来才会更好地发挥作用。在实际的反思活动中,以上四个环节往往前后交错,界限不甚分明。
反思成分
教师应反思的以下三种重要成分
1、认知成分指教师如何加工信息和做出决策。在人的头脑中,大量的相互关联的有关事实、概念、概括和经验的信息被组织成一定的网络,成为图式,可以有效储存和快速提取,构成了个体理解世界的基础。有人对专家教师和新教师对课堂事件的解释做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专家教师在教学决策过程中体现出更深刻的、具有丰富联系的图式。这些图式使得他们能够准确判断哪些事件是值得关注的,并从记忆中提取出有关的信息,以便选择最恰当的反应策略,这是使得他们能够自动化地处理各种问题的基础。
2、批判成分指驱动思维过程的基础,包括经验、信念、社会政治取向以及教师的目标等,更强调价值观和道德成分,比如教育目标是否合理,教育策略和材料中所隐含的平等与权力问题等。它影响到教师对情境的理解,影响到关注的问题以及问题的解决方式。研究者发现,反思过程中,教师不再像以往只关注解决问题,而是更关注提出问题,他们对这些没有确定答案的、非线性的问题更感兴趣。
3、教师的陈述。有人提出,要反映教师自己的声音,它包括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写作、交谈的方式,他们用来解释和改进自己课堂教学的解释系统,这些就是教师的陈述的基本成分。它可能包含一些认知成分和批判成分,但重点是指教师对做出各种教学策略的情境的解释,这种解释可以使教师更清醒地看到自己的教学决策过程。
反思内容
教学反思包括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教学后反思。教学前反思的内容包含反思确定内容、阶段及具体实施方法对学生的需要和满足这些需要的具体目标,以及达到这些目标所需要的动机、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还要对本学科、本册教材、本单元、本课时进行教学计划时列出反思的关键项目。如:第一、需要教给学生那些关键概念、结论和事实;第二、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是否准确;第三、教学内容的深度和范围对学生是否适度;第四、所设计的活动那些有助于达到教学目标;第五、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第六、那些学生需要特别关注;第七、那些条件会影响课的效果„„
教学中反思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不可预料情况发生进行的反思以及教师在和学生互动作用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反馈,对教学计划进行的调整。不可预料情况发生时,教师要善于抓住有利于教学计划实施的因素,因势利导,不可让学生牵着鼻子走。根据学生反馈对教学计划的修改和调整要适当,不可大修大改。
教学中反思要求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调动各种感官捕捉反馈信息,快速、灵活地做出调整和反应。教学中反思教师可运用录音和录象技术,与观察手段一起为以后的教学后反思提供信息。
教学后反思围绕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策略进行。具体为 第一、教学内容方面: 1.确定教学目标的适用性。
2.现目标所采取的教学策略做出判断。第二、教学过程方面: 1.回忆教学是怎样进行的。
2.对教学目标的反思: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3.对教学理论的反思: 是否符合教与学的基本规律。4.对学生的评价与反思:各类学生是否达到了预定目标。5.对执行教学计划情况的反思:改变计划的原因和方法是否有效,采用别的活动和方法是否更有效。
6.对改进措施的反思:教学计划怎样修改会更有效„„ 第三、教学策略方面
1.感知环节:教师要意识到教学中存在问题与自己密切相关; 2.理解环节: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活动与倡导的理论,行为结果与期望进行比较,明确问题根源;
3.重组环节:教师要重审教学思想,寻求新策略;
4.验证环节:检验新思想、新策略、新方案是否更有效,形成新感知,发现新问题,开始新循环。
教师教学反思的过程,是教师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讨与解决教学目的、教学工具和自身方面的问题,不断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不断提高教学效益和教科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的过程。也是教师直接探究和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不断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全面发展的过程。
书写示例 写成功之处
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达到光辉顶点。
写不足之处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今后再教学上吸取教训,更上一层楼。
写教学机智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写学生创新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 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补充今后教学的丰富材料养分。
写再教设计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第三篇: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教学反思
《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教学反思
温坪中心小学
彭兴国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并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注重学生的现实体验,变传统的“书本中学数学”为“生活中做数学”,建立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师生教学相长的互动关系模式。
一、立足生活,加强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必须回归生活。数学只有在生活中才赋予活力与灵性。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及生活中学生所熟悉的场景,注重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在开课时,我以刚刚举行的国庆阅兵的情境导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在揭示了百分数的意义后,又让学生说饼干盒、衣服标签等物品上的百分数所表示的意义,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也可以用于生活。通过一个个熟悉的场景及物品,不仅使学生深刻的感受到了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二、关注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渗透人文关怀。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艺术就在于,要让受教育者把他周围的东西加以‘人化’……”教师作为教育的引导者,更有必要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因此,在本节课的导入环节,我通过国庆阅兵向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在比赛写百分数的环节,向学生渗透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最后送给学生含有百分数的名言,也对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起到了指导的作用,推动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回归本质,让数学学习富有“数学味”。第斯多惠说过:“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确实,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整堂课我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什么是百分数,而是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比较分析的过程中逐步感悟、形成、并归纳概括出百分数的意义,经历“具体到抽象,个别到一般”的数学思考方法;另外,在教学百分数的读写方法时,我采取了让学生自学的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自学、反馈、互评等环节,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总的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效还是很满意的。但“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一节课下来,我深感还有很多地方处理得不够到位。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需要完善。
一、不够关注学生的知识基础。
二、忽视教学细节,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人们常说:一滴水能折射太阳的光芒。点滴的细微决定着教学的成败,丝毫的细节决定着课堂效率与质量。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也使我强烈地感受到这一点,教学细节看似平常,但平常中蕴含着智慧;看似简单,而简单中孕育着深刻。教师只有把关注细节落实到每一节课,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提高教学的质量。
第四篇:古诗词教学的意义与鉴赏方法
古诗词教学的意义与鉴赏方法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古诗词教学也越来越受到关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1-6年级的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7-9年级学生背诵80篇(段)。并提出了了具体的分段目标:第一学段(1-2年级)要能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文的优美;第二学段(3-4年级)要能体验情感,领悟内容;第三学段(5-6年级)要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第四学段(7-9年级)要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情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为此,语文教学内容也做了很大的调整,许多脍炙人口、人文情怀的古诗词篇目充实到了教材中,这些古诗词均闪耀着华夏文明的光芒,洋溢着民族的激情。因而,语文教学也越来越重视学生对古诗文的阅读、理解和鉴赏能力的培养。鉴于上述情况,我想结合自己对古诗词的教学体会,对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与鉴赏方法作浅显的归纳。
一、古诗词教学的意义
古诗词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华,古代教育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诗言志,诗传情。因而,学习古诗不仅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还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与审美情趣。
1.古诗词教学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学知识。教师通过古诗词的教学,帮助学生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古诗词,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一定的文学功底。教师在指导学生学古诗词时,不但教会学生对古诗词内容的理解与记忆,还能够让学生了解到像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著名诗人的生平及其重要成就,让学生了解到“初唐四杰”、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派等重要诗派的风格与影响,让学生了解到绝句、律诗、散曲、小令等诗词的特点。
2.古诗词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古诗词的教学,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写作中适当引用“古诗词”可以使文章更生动,更富有文采。如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老师在《往事依依》课文中引用《千家诗》中的“万紫千红总是春”、“春城无处不飞花”,“绿树阴浓夏日长”、“五月榴花照眼明”,“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头婵娟”;“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的诗句,就将我国春夏秋冬四季特征的美景呈现于读者面前。再如《十三岁的际遇》的作者田晓菲,五六岁时,在家长的引导下读了许多优秀的古诗词和其它体裁的文学作品,在初中时,她就出了第一本诗集,她的诗作还获得“世界儿童诗歌比赛”的国内奖。许多作家、诗人,他们在少年时代就积累了不少古诗词,为以后的写作打下了扎实的文学基础。
3.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优秀的诗歌往往离不开诗人对生活的观察,离不开诗人丰富的想象。如诗人曹操的《观沧海》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仅16个字,就写出了沧海之大,写出了一幅吞吐日月、含蕴群星的气派。教师在指导学生分析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诗人观察生活并进而进行想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4.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古诗词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一块瑰宝。通过阅读、欣赏这些古诗词,不仅能促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还能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如教师通过教学杜甫的《春望》,激发了他们勤奋学习、报效祖国的爱国热情;教学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激发了他们学习诗人的民族气节;教学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让学生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亲情的珍贵;教学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激发他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教学李白的《宣州谢眺楼饯行别校书叔云》,可以教育学生在挫折面前,要有充满乐观宽广的胸襟。
二、鉴赏能力的培养
在语文教学中,诗歌鉴赏是一种高层次的阅读活动,它既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其对古诗词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我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了解基础知识。学习古诗词,有的诗词我们需要了解它的作者及生平,甚至还要了解它的写作背景,这更有利于我们对古诗词内容与主旨的理解。例如教学苏轼的《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学生对苏轼坎坷的经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就较容易理解苏轼在词中“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的感慨。
2.品析局部语言。诗歌是语言的艺术,任何感情和内容,都要通过语言这个载体来表达。古诗词中的词语是经过作者反复锤炼出来的,唐代贾岛有“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卢延让也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更有贾岛“推敲”的故事传诵至今。因此,我们在品析词句时,就要注意这一点。
3.整体感知作品。在初步理解古诗词内容的基础上,把握诗词的意境、主旨,这样才能将单独看起来似乎也言之有理的理解纳入到诗词的总体去考查。首先,要把握作品的形象、意境。诗歌是借助形象反映生活的,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组合在一起就创造了作品的意境。所以,只有分析诗词中的形象,才能体会出作品的意境,进而把握住诗人的感情脉搏。其次,要捕捉感情,领悟主旨。感情是诗的生命,“一切景语皆情语”,如杜甫的《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从表面上看,好像是写的花、鸟,实质上写的是诗人自己看到首都沦亡后的内心感伤。这就要从诗中“国破山河在”、“烽火连三月”及“家书抵万金”整体理解诗人感情,从而了解诗的主旨。
4.注意表现手法。许多诗词为了更好地表现主旨,常常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法,我们在教学时,要教学生学会品析。如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中“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诗人用反衬的表现手法,用听到僧人敲的钟磬声来反衬自然界的寂静,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清高性情。
5.判断语言风格。诗词的风格是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艺术个性。鉴赏诗词时要先看作者,知其人,晓其风格,对其作品的理解也就容易多了。语言风格的词语归纳通常为: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有节奏感、有音乐感、有艺术感染力。学会积累,用一至两个词语来表达诗人在诗中的语言风格,如苏轼、辛弃疾词的语言风格通常是雄浑豪放,李清照、柳永的词通常是笔调婉约。
总之,语文古诗词教学,既是语文课标的要求,也是让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的途径之一;鉴赏古诗词的方法也不是孤立的,而要灵活地、综合地运用,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第五篇:高中语文对联教学的意义与方法
高中语文对联教学的意义与方法
作者:瞧那人 提交日期:2009-10-16 14:38:00
| 分类: | 访问量:224
一、高中语文对联教学的意义
1.文化的传承
中华民族是诗的国度,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不仅体现和塑铸了中华民族的灵魂,也是世界文学中的瑰宝。而为人们所喜闻乐见和广泛运用的对联,既是诗歌创作的基础,也是诗的精髓所在,是文学瑰宝中的瑰宝。
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使人类不断吸收到新的东西而逐渐壮大,但人类又何尝不是掰到一个玉米又丢掉一个玉米的“猴子”呢?科技的发展培育了我们的理性思维和分析的眼光,在此我们得到了很多实惠,但整体性、诗性、精神性呢?今天的实际情况是写诗的人比读诗的人多,对联更是逐渐远离了我们的生活,只有在民间的节日中才能看到那一抹不起眼的残红。
为了民族文化的传承,为了民族精神的复兴,我们不应该做点什么吗?
2.现实的要求
2004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出现了两道共4分的对联试题,2005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又以对联来关联各块节目。一时间,对联这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学样式受到了国人格外的重视。对联知识在2005年、2006年、2007年的高考复习备考中也成了一个知识点,并且全国各地的模拟试卷中也屡屡出现对联试题。然而现行中学教材中并没有现成对联知识短文,相当一部分教师对对联也不甚了解,学生更是对对联试题望而生畏。那么,我们不应该积极行动起来,改变这样的状况吗?
3.全面素质的培养
近几年,国家教育部门特别重视语文学科的改革,并进行了几次大纲修改。在一定程度上语文教育教学有了很大的改观,语文教育整体正沿着“素质教育”前进,向着良性方向发展。修订之后新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这与对联教学在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方面是不谋而合的。重视对联教学是提高国民素质和修养的需要。现代教育的宗旨之一是要培养和塑造思想健康、品格优秀的人。而提高国民素质和修养是教育部门的责任和义务。学校教育在此承担相当大的任务,也正在积极实现这种教育宗旨和目标。而对联所蕴含的内涵相当广泛,其中包括道德和伦理的教育,给人以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人格教育。
二、高中语文对联教学的方法
重视对联教学是促进写作思维和语言表达技巧的训练的需要对联的联对,涉及写作教学中多种思维的训练。对联创作首先要展开联想,找出其相似或相关的特点,在思维的广阔空间中遨游探索,找到合适的字、词、句与之相匹配,通过反复的语言锤炼,增加思维的严密性。
对联的创作思维与其他文学写作思维有许多相似之处。同样对联的联对,还运用到语言的修饰手法、词性、词意等方面知识,只有充分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才能准确表达,无疑这些语言方面知识的运用技巧是平常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因此,对联教学也是进行语言表达技巧训练的一种有效手段。
为此,我们必须做好以下方面。
1.掌握一定的对联知识
对联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对联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⑴字数相等:字数相等,是说上、下联字数一样多。如:
民国万税;
天下太贫。
⑵内容相关:就是说,上下联应围绕相关的主题或并行表达,或正反表达。也可以构成延续、因果关系等。如,一九二一年冬,陈毅同志在法国因为闹学被法国政府遣送回国,过春节时给自己家里写的一副对联:
年难过,年难过,年年难过;
事必成,事必成,事事必成。
⑶词性相同:词性相同,即上下联中处于相同位置的字词,必须具有相同的词性。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对联特别讲究颜色词对颜色词、方位词对方位词、数词对数词。
有这么一则对联故事,从前有一位小姐,见自己家的长工在院子里担粪浇花时仍在看对联书,小姐便出联考他:“花。”长工头都没抬,答道:“粪。”小姐一听,眉头一皱,但“臭”对“香”尚属工整,于是又在“花”之前不断加字,没想到长工一一对了上来,结果就有了下面这副对联:
偏僻乡下穷家黑脸大汉肩上横挑两桶粪;
繁华镇上富户红颜小姐鬓角斜插一枝花。
⑷句式相同:句式相同是指语法结构相同,句子的分断相同,节奏相同。刘师亮曾讽刺国民党收刮苛捐杂税,撰写了这样一幅春联:
自古未闻粪有税;
如今只剩屁无捐。
⑸文字相别:对联要求不重复字,即相同位置的字不能重复。但相同位置上有重复虚词是允许的。如明末洪承畴曾写一幅对联对皇帝表忠心:
君恩似海;
臣节如山。
没想到他却在清兵入关后变节投降,充当清廷走狗,于是有人将他的对联略作改动,以讽之:
君恩似海矣!
臣节如山乎?
2.掌握基本的写作方法
⑴对
写作对联作对的基本方法主要有正对与反对。
所谓正对,就是通过对事物不同侧面的描写、论述(事异),表现大致相同的主题内容(义同)。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到一农村茅舍,见到一小孩看屋。小孩有礼貌款待不速之客。乾隆随即掏出三个铜钱,开玩笑对小孩说:三个铜钱贺喜,嫌少勿收,收则爱财。谁知小孩立刻回敬到:两间茅屋待客,怕穷莫来,来者好吃。
相传苏东坡在一年八月中秋得一上联: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上联写出以后,苦思不得其对。年底,其侍妾昭云得出下联:今朝年尾,明朝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所谓反对,就是上下联内容相反的对仗方式,使其主题在正反两个方面相辅相成,变得更强烈,更具表现力。最短的对联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有人为抗日烈士写的挽联:“死,生生。”(注:“生”字倒过书写,即头朝下)
表示抗日烈士宁愿站着死,不愿躺着生。
何叔衡在湖南宁乡云山学校教书时,某日曾见一小孩伤心哭个不停,便问何故。小孩说师塾老师出联要他回来对,对不上来要挨板子,何问所出之联,联曰:世间少有蠢伢子。何叔衡要孩子别怕,并教孩子对曰:天下难得好先生。“好”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清人张辂,素有文名。于乡屡试不第。后改应天府试,一捷中举。自撰联云:当地废物;顺天举人。
⑵联
①联想法。因为对联最大的特点就是既“对”又“联”。“对”即结构上上下联要有对应关系;“联”即内容上上下联要互为关联,因此可以说“联想法”是制作对联最基本的方法。相似联想,指性质或特点相同或相似的事物(对联制作中还包括同义)之间的联想。如有一副对联:“春晖盈大地,瑞气满乾坤。”由“春晖”可联想到“瑞气”,由“盈”可联想到“满”,由“大地”联想到“乾坤”,这些均属性质或特点相同的事物之间的联想。相对联想,指性质或特点相对或相反的事物之间的联想。如对联:“扫千年旧习,树一代新风。”联中的“扫”与“树”,“旧习”与“新风”,即具有事物之间的相对性和相反性。杭州岳庙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有幸”和“无辜”,“忠骨”和“佞臣”相对,形成强烈反差。相关联想,指性质或特点具有相关性的事物之间的联想。“一代园丁乐,九州桃李荣”一联中的“园丁”与“桃李”,就属事物相关联想。明朝皇帝朱元璋为阉猪匠写过这样一副对联:“两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这属于行业相关联想。多数情况下,一副对联拟制需由多种联想综合进行。当然,采用“联想法”拟写对联,不能孤立地从单个词语进行联想,应着眼于整体把握,既要考虑上下联词语的关系性,也要注意上下联句子内部词语之间的联
系性。
②化用法。所谓化用法,指的是灵活变化运用诗文名句或成语典故来制作的方法。古今不少名联即用此法制作而成。如蒲松龄撰写的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就巧妙地把“有志者事竟成”“皇天不负苦心人”“破釜沉舟”“卧薪尝胆”等成语典故融于一体,堪称此类对联中的经典之作[3]。如果给“世上无难事无心人不就”对下联,可化用名句“有志者事竟成”,对出“科学有真谛有志者竟成”。郭沫若化用毛泽东多首诗词组成一副妙对:“江山如此多娇,飞雪迎春到;风景这边独好,心潮逐浪高。”一气呵成,没有半点雕琢痕迹。
常言道,“教无定法”,作文也是一个从有法到无法的过程。只要我们从根本上认识了对联意义,在观念上重视起来,克服畏难情绪,勤加练习,就能够在感受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素养和能力,并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巧用对联学课文
日期:2009-06-05 作者:瞿建华 来源:
□ 上海市南汇区第三中学 瞿建华
对联,又叫楹联,俗称对子,是中华民族璀璨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我们从对联中看到汉赋、骈文的影子,品到诗歌的味道„„各种文学样式大都与之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对联在古代又是一种重要教学手段,知道对联知识,并简单运用或创作,那么词性、词组关系、词语搭配、上下句意思关联等诸多问题迎刃而解。而对联中暗含典故、名句,涉猎广泛,文化底蕴无形中为之提升,锤字炼句能力也会大有提高。利用对联这一饱含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的资源学习课文,可以做到趣味盎然。
学《醉翁亭记》,吟咏“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文题巧隐其中;“酒洌泉香招客饮,山光水色入樽来”,境界全出。学《江城子·密州出猎》,可品“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之神韵;由郭沫若的题联“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可以更深入地进入蒲松龄和《狼》。诵“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可以解读曹孟德的《步出夏门行》。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为切入点,《山居秋暝》的闲适之情跃然纸上。
非独诗词,散文亦然。
几副对联,既可概括情节,剖析人物品性,深入领会作品表现手法,又可培养我们的整合能力和创造力,感受对联独特的美。
如在进行《范进中举》的教学中,我们师生互动,用拟对联的形式对课文逐层解析,有趣而又有效。胡屠户之前给女婿什么礼物?“一副大肠一瓶酒,数斤猪肉数千钱”。“称呼”上先是“烂忠尖猴现世宝”,后是“贤婿老爷文曲星”。“行为”上先是“又啐又骂腆肚去”,后是“且奉且扯低头来”。这些简易对子,揭示了胡屠户前倨后恭的行径,足见小人之势利。
毋庸置疑,范进也是科举制度的牺牲品。他在中举前后有什么变化?先是“唯唯诺诺叫岳父”,后是“斯斯文文称老爷”,我们当然读出了范进的神色。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范进中举,福惠乡邻。乡邻们当然是有所表现,一则人之常情,更重要的是攀龙附凤,正所谓“乡邻献美酒平时少有,报子出主意官场常见”。
对联的创作是思维与语言同步实训的过程,是学以致用知识内化的过程,更是深入文本情感再体验的过程,所以对联文字有限然意趣无穷,是小身材大容量。
其实,生活中处处有对联,名山大川,亭台楼阁,商家店铺,宣传标语,广告语,处处有对联的踪影,新春佳节更是家家贴对联,可见对联的生命力。
“留心处处皆学问,世事洞明即文章。”游览各地名胜时,不妨更关注人文景观,更关注凸显风土人情、文物特性、臧否人物的对联,或生发感慨,或仿而效之。要注意对联阅读方式,是与古籍阅读自右至左相同。要体会对联平平仄仄中的音律美,遥想王摩诘诗歌何以这般精美,原来是注重音律,多用联语之故。
很多对联还与修辞相关,如“福如东海常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是比喻,“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是反复。
关注对联,感悟对联,学习和运用对联,使对联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一席之地,可以领略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丰厚师生的人文素养,倍增对古老中华民族的自豪感,激发起学习探究传统文化的使命感、责任感。
新课标背景下语文对联教学 邬昌玲
默认分类 2007-10-06 22:51:57 阅读5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在2004年高考开始,对联重新进入语文考试的范围,这一年的15套高考语文试题中,有七套设有对联题;2005年,又有一些省份设置了对联题,并且进行了相应的变化,增加了难度;接下来在各个省市的中考语文试题中,对联成为语文综合能力测试的主要题型……面对这种趋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这古老而陌生的文学形式――对联。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被誉为“诗中之诗”。它作为我国独特的语言文学艺术形式和基础教育教学形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然而,随着清末学塾教育的消亡,对联作为一种教育教学方式也消失了。现行的《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积极倡导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开掘课程资源” “语文教师更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并强调:“语文课程不仅包括课堂资源和课外教学资源……”(1)因此,语文教师要善于组织和开掘学生感兴趣的资源,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感悟,让丰厚的语文内涵彰显出来,从而实现学生与语言文化的互动联系,真正体现学习资源的价值和地位,成为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好载体。
对联对于我们语文教师来说,就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对联知识虽然在教科书中没有系统讲解甚至没有要求,但是对联艺术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今天的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这一艺术。更重要的是,对联题直接指向的是对考生语文素养的考查,从对联中可以显见出考生语文素养的高下。国学大师陈寅恪的曾经说过,对联不仅能够体现汉语文的特性,而且具有四条检测功能:他从四个方面予以说明:一,“对子可以测验应试者能否知分别虚实字及其应用”;二,“对子可以测验应试者能否分别平仄声”;三,“对对子可以测验读书之多少及语藏之贫富”;四,“对子可以测验思想条理”。(《与刘叔雅论国文试题书》)。简而言之,对联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教学资源应当再次得到积极的利用和开发。
一,对联教学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灵魂――人文性
当代著名学者周汝昌先生就说过:“对联乃是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美学观和语文特点的综合产物,是几千年文化史上的高级创造积累的特殊成就。……对联是一种„精粹‟,一种„提炼‟,一种„结晶”,或一种„升华‟。它有极大的概括能力,能以最简练的形式唤起人们最浓郁的美感,给人以最丰富的启迪,或使人深思,熟味,受到很大的教益。”
文化底蕴的薄弱是当今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现今的语文学习中常常是不经意间就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质和量的积累,对传统文学样式的运用意识就更淡薄了。语文教学的“中国特色”,被我们有意无意的忽略了,对联作为我国传统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是我国特有的、珍贵的文学遗产,是一种凝缩了的艺术。它的独特之处是与我国特有的文字形式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的,它以最精巧的语言和有节奏的韵律集中地反映人们的生活而抒发情感。让人在品味的过程中,体会到对联文辞的精炼和民族文化与精神的深邃。
二,对联教学体现了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工具性
对联除了作为传统文学艺术形式之外,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传统教学方式,古之人对于对联教学是相当重视的。张志公先生在他的《传统语文教学的得失》一文中说:“属对(即对联),古已有之,到了近体诗(律诗、绝句)时期,成了一种格律,诗里的某两句必须成对。属对这种语文教学方法的形成,显然和近体诗有渊源关系,然而实际上已经超越了作诗的范围,发展成一种教学手段了。”(2)文史学家周劭先生曾说过:“在中国文学各种有韵之文的体裁中,如骈文、诗词、赋铭,都要以对联为基础。所以过去的读书人,无不以对对子为基本功,这门基本功练好了,才能进入各种体裁的领域中。”(3)
更为巧合的是,对联训练的思维方式和过程,跟现代语言学教学理论不谋而合。“人类学习说话,是从独词句开始到双词句,语言的基本奥秘已经开始渗入这个思维过程中,独词句体现词和事物的联系,特别是词指称整类事物的概括性,双词句体现造句的原理,进而掌握表示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的虚词。”(4)鲁迅先生的一段话恰好是该理论的绝佳例证,他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满怀深情地写到:“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给我读的书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加上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学者钱剑夫先生回忆自己小学“对课”的经历:“每日放学时由国文教师出对,能对出者先归。一年级一字,如天对地,马对牛之类;二年级二字,如天高对地厚,白马对黄牛之类;三年级三字;四年级四字……”可以说,对联训练的过程,就是思维训练和表达训练的过程。体现了语文学科
工具性的特点。
三,对联教学体现了师生平等的主体地位和主体关系
对联教学虽然是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但它却不受其漫长的历史所影响,体现了现代教育的要求,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师生当堂的对联训练,使得枯燥呆板的课堂充满生气,不仅能够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同时也促进教师角色的变化,即师生都处于一种平等的创造性的情景之下,因而教学充满人文关怀,面对词与词组构成的挑战,教师和学生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即思维的起点上。在更多情况下,教师的思维敏捷程度以及发散程度都未必高于学生,特别到了师生互相提问的环节,对联的答案已经超出预先的设定,更多的体现的是开放性和探究性,这样就更加体现师生的平等的主体关系,课堂的教学更加的开放,包容,充满激励,师生之间进行智慧的交流和精神与情感的沟通。这种课堂氛围,是无法刻意营造的,它不是教师个人知识权威的体现,也不是学生的被动表现,而真正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的要求。
四,对联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的综合培养
(一)培养学生的主动性
学生的求知欲是强烈的,特别是对于自己所感兴趣的知识,但是学生回答问题的主动性往往与题目设计的趣味性和挑战性有密切的关系,问题的挑战性越强,引起探求和解决的要求也就越强。对联是词的组合,一般都短小精悍,并且是日常所用或者是课文中常见词语,这样的特点就使其充满趣味性和挑战性,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思考和创造的空间。对联中包含有大量的中华民族的历史内容,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其中包含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个性,美德,心态,风俗等等,对学生性的确激发乃至心灵的触动都具有极大的影
响力。
恰如其分地运用对联,往往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妙用,使课堂气氛立即活跃起来。如在教授《鸿门宴》时,我运用了这样一副对联的导入课文:“两舟并行,橹速不如帆快; 八音齐奏,笛清怎比箫和”我先将这副对联投影到大屏幕上,然后问学生这副对联说的是谁。当学生回答出说的是樊哙时,我又结合课文解释这副对联丰富的内涵,(鲁肃不如樊哙,文不如武;狄清怎比萧何,武不如文)学生发出一阵感叹,深感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我趁热打铁简介《鸿门宴》文章背景。这样导入,既自然生动,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起到了“一石二鸟”的作用。
(二)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创造力
对联是在一定的限制中求得表达的语言形式,就像戴着枷锁跳舞,要想表达的贴切深入有感染力,必须要有较强的概括能力和创造力,怎样才能从成千上万个词语中选择出最恰当的词,还要把它们迅速有机的串联起来,成为一句或是一段有意义,有感情,有顺序,有趣味的话。通过对联训练,学生从语言最细微的基础开始起步,学会炼字,筛选词语,写出优美句子,再到篇章,都是一个有序的渐进的过程,由此可见,对联是学生思维写作训练的利器。“钱钟书说:“撮合语言,配成眷属。愈能使不类为类,愈见诗人心手之
妙。”
对联创作同时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思维和语言的训练,是一个充满尝试和知识内化迁移的过程,也是知情统一的知识获得过程。而动态的探究过程才更具有开放性和创造性的特点。在对知识积累加工的同时,能让学生自主体验情感,在方寸间发现感受词汇内在的丰富内涵与背景,使学生的创造力真正体现
和发挥。
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运用对联训练学生的这些方面的能力。如我在分析《杨修之死》一文后,让学生用对联的形式评价杨修,学生概括为:“一张巧嘴,道破天机:两片薄唇,召来横祸”这副对联高度地概括了杨修之死的原因,而且对文章的主旨起到了一个升华的作用。又如学生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内容概括为:“百草乐园,自然熏陶;三味书屋,文明教化。”可谓一目了然。这种做法,比只串讲课文字词,不分析其内容主旨,多了一层能力训练,使教学内容更充实、到位。再如在复习古诗文时,我设计了“东临碣石观沧海”,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写出“西望星汉射天狼” “西望夜朗寄愁心”等下联,而且都出自学过的古诗文(分别出自曹操《观沧海》,苏轼《江城子》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等等),此
类对联集句用典,十分自然,浑然一体。
(三)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对联除去作为语言思维练习之外,在丰富学生文化生活,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方面,也有非常明显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是《新课标》中的一项重要教学任务,是发展学生健
康个性,形成健康人格不可缺少的因素。
对联不但是语言的艺术,也是文字的艺术,是与绘画书法等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艺术紧密结合的。对联外形整齐,节奏和谐,具有绘画美、节奏美、建筑美等特点。尤其是很多对联构思精巧,意境深远,能够陶冶人的思想情操,提高人的审美能力。我国人民自古就有写对联的习惯,例如我们最熟悉的春联“春回大地,福满人间”,“人勤物阜,国泰民安”等等;另外更多的是历史上的很多仁人志士把对联当成自己明志的载体,将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人生观,乃至全副身心,满腔热忱全部展示出来,使其成为不朽的杰作,流芳百世。例如明朝东林党人顾宪成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幅对联已经成为爱国主义的象征。而蒲松龄的“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通过歌颂项羽、勾践以自勉,表明自己奋发的态度和不羁的个性。在教学中我经常选择那些内涵深刻,内容丰富,构思巧妙的对联,介绍给学生,并进行评价和鉴赏;另外还让学生自选对联,写鉴赏文章,然后互相交流,进而能够自主进行创作学生们徜徉在高雅的文艺创作和欣赏的海洋中,所获良多,对于我个人教学研究来讲,受益匪浅。
本文的写作目的并非是想刻意拔高对联教学的地位。我认为在现行的《新课标》的良好背景下,能够重新拾起传统文化的瑰宝,并且结合新的时代特点,继承和发扬有中国特色的语文学科的特点和优点,这就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幸福。让我们以此文共勉,期待语文教学春天的来临
要搞好计算机辅助教学,就要逐步解决这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素材问题
刻录兄弟学校的素材光盘,利用因特网的资源优势下载学科教学资源及课件。让每位教师(尤其是多媒体班的教师)肩负起搜集教学资料的义务,最大程度的达到资源共享。
二、教师培训问题
师资培训工作应该包括三方面:
第一方面主要解决教师计算机知识、技能与态度,操作计算机的问题,使教师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机,真正把计算机当作自己备课、授课、组织学生活动的工具;
第二方面主要是加强教师的学科修养,掌握学科最新进展与教育理论,教育技术和教育心理的理论与实践,并且帮助老师更进一步地把握学科教育 的目的和本质;
第三方面主要解决如何用现代教育手段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的理论问题。所谓“现代化教学”与其说是把现代化的手段引入教学,还不如说是以现代化教学的思想来指导教学。同样,计算机进入教学本身并不能直接推动教学改革(这从我国开展计算机教育的现状中可以得到验证),真正推动教学改革的是教师的教育观念,而计算机只不过是引起教师观念变化的催化剂。实践也表明:如果教师不转变教育观念的话,计算机在教学中的作用将是极为有限的。
因此,不管是在教学改革还是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中,培养教师的现代教学观念才是最重要的。这也是世界范围内计算机教育实践得出的教训。因此,要搞好计算机辅助教学,就要把师资培训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
三、技术与课程有机结合的问题
当教师掌握了技术后,教师的能力就会被大大扩展了。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与学生进行交流,而不必担心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可以从光盘数据库中快速查找所需的内容,而不必去图书馆;通过让学生在计算机上自主地操作,可以组织学生的探索和学习活动;通过学生成绩跟踪系统,可以持续地跟踪学生的学习状况等。这在客观上为计算机辅助教学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
然而,近年来国内外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实验表明:即使有了合适的软件,教师对技术也比较熟悉,教师也并不一定能很好地应用这些软件来支持自己的教学。因此,如何在教育中适当地使用技术,使技术充分发挥作用,提高教学效率、突破重点难点,甚至在技术的支持下改革现有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观念,就是又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
所谓技术与课程有机结合,就是要把各种技术手段完美、恰当地融合到课程中,就像在教学中使用黑板和粉笔一样自然、流畅。要达到这个目标,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技术手段,更重要是要深刻了解教育的本质,了解本学科教学的根本目的,了解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所在,了解传统教学的优点和局限性,结合技术所提供的能力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
计算机辅助教学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然而,随着计算机辅助教学实验的深入进行,必将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必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而大大推动中小学教育改革的进程。